奥匈帝国贸易银币“大奶妈”其实不是“奥匈银币”。
我的硬币收藏-奥匈帝国大奶妈银币的历史和故事
玛丽娅·特蕾莎本人的婚姻是以爱情而不单是政治利益做基础的。玛 丽娅·特蕾莎19岁嫁给洛林公爵弗朗茨·斯蒂芬,1743年,她帮助丈夫获得 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冠,为了延续哈布斯堡家族的王统,她和丈夫协定 他们的后代姓“哈布斯堡—洛林”,玛丽娅·特蕾莎是哈布斯堡最后的嫡 系统治者,从约瑟夫二世开始统治神圣罗马帝国和奥地利领地的其实是 洛林家族的后代
相关的知识和故事:双头鹰
银币背面的双头鹰是一个常见于欧洲各国徽章和国旗的图案。时至今 日,双头鹰的图案还留在若干斯拉夫和东欧国家的国徽或旗帜上,而 他们的双头鹰则是引用自拜占廷帝国(东罗马帝国)的国徽,今日大 部分欧洲国徽的双头鹰都是源自拜占廷帝国(395年—1453年)的国 徽版本,而拜占廷皇室原来只是沿用罗马帝国单头鹰的标志,在伊萨 克一世(1057年—1059年)在位时,帝国改用双头鹰作为国徽,其原因 是为了显示帝国的地理特性,也即是拜占廷继承了罗马帝国在欧洲和 亚洲东西两部分的领土,因此拜占廷君主兼东西方之王者,要同时照 看两方的领土,因此为原有单头鹰加上一个头,便成为今日各国双头 鹰图案的雏形。自此以后,包括尼西亚帝国(1204年—1261年)时 期,拜占廷帝国一直使用双头鹰作为国徽的主体标志。
两人当年是在王室传统中难以想像的自由恋爱下结为连理)。作为一个女 强人,玛丽娅·特蕾西亚在很长时间内保持着对全欧洲的影响力。她的丈夫 于1765年去世,不因为他生前只是一个寻花问柳形同虚设的皇帝。1780年 玛丽娅·特蕾西亚去世之前,她和她的儿子约瑟夫二世皇帝一直保持着神圣 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权。她的女儿们则在欧洲各国保持着王后的地位。其 中最有名的是她的小女儿、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奈特。她 的另一女儿玛丽娅·克里斯蒂安娜在破例的准许下嫁给了萨克森选帝侯的幼 子阿尔贝特·卡西米尔(一位光蛋王子),并以泰斯辰公国(duchy of Teschen) 为嫁妆;在岳母的刻意提拔下,两夫妇后来一起担任过荷兰和匈牙利总督。 玛丽娅·特蕾西亚的另外两个女儿玛丽娅·阿玛丽娅许配给了帕尔马公爵,玛 丽娅·卡罗莱纳则嫁给了那不勒斯国王费迪南多一世。
奥匈帝国
奥匈帝国百科名片是存在于1867年至1918年间的一个中欧共主邦联国家。
当时的匈牙利王国与奥地利帝国组成「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和领地以及匈牙利圣斯蒂芬的王冠领地」联盟,匈牙利国王与奥地利国王是同一个人。
匈牙利对内享有一定程度的立法、行政、司法、税收、海关等自治权,外交和国防等对外事务方面则与奥地利一样,统一由帝国中央政府处理。
奥匈帝国是匈牙利贵族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在争取维持原来的奥地利帝国时所达成的一个折衷解决方法。
英语:Austro-Hungarian Empire德语:Österreich-Ungarn马扎尔语:Osztrák-Magyar Monarchia简介奥匈帝国是1867年至1918年间的一个中欧的“二元君主国”(Dual-Monarchic U nion)、“共主邦联国家”。
在这段时间里,匈牙利王国与奥地利帝国组成联盟,这个联盟的全称是“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和领地以及匈牙利圣史蒂芬的王冠领地”(德语:Die im Reichsrat vertretenen Königreiche und Länder und die L&a uml;nder der heiligen ungarischen Stephanskrone)。
在这情况下,匈牙利国王与奥地利皇帝均是同一个人(Franz·Joseph)。
匈牙利对内享有一定程度地于立法、行政、司法、税收、海关等享有自治权;对外事务方面(外交和国防)则与奥地利一样,统一由帝国中央政府处理。
该国的国家格言是:Indivisibiliter ac Inseparabiliter(拉丁语,不离不弃)奥匈帝国是匈牙利贵族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在争取维持原来的奥地利帝国时所达成的一个折衷解决方法。
有各自的首府,奥地利首府在维也纳,匈牙利首府在布达佩斯。
是当时仅次于俄罗斯帝国的欧洲第二大国,人口仅次于俄罗斯帝国及德意志帝国,居于第三位。
世界上最大的钱币
世界上最大的钱币钱币是一种充当物资交换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世界上各个国家的货币皆不相同,有些货币更是非常有特色。
下面是店铺收集的相关资料,带你看看世界上最大的钱币。
世界上最大的钱币1、世界上面额最大钞票:10的21次方1946年,匈牙利陷入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泥潭。
当时,匈牙利政府发行了面额创造世界纪录的辨戈(辨戈为匈牙利从前的货币单位),最大面额达到惊人的10的21次方。
如果兑换成美元,如此惊人面额的辨戈也不过20美分左右。
2、莱石在所罗门群岛的雅浦岛,你会发现世界上体积最大同时也最为怪异的货币莱石。
莱石是一个个中央带洞的石灰石盘,直径可达到12英尺(约合3、65米),重量则达到8吨。
它们可能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无法放进口袋里的货币。
由于雅浦岛上缺少用于制造莱石的石灰石,岛上村民冒着生命危险,划着独木舟飘洋过海来到帕劳群岛。
在这个群岛,他们从山腰处开凿巨大的石灰石,而后将它们运回雅浦岛。
3、松鼠皮在中世纪的俄国,松鼠皮成为一种常见的流通货币。
对于这种做法,俄国人应该向善待动物组织(PETA)道歉。
据推测,除了松鼠皮外,动物的鼻子、爪子、耳朵都曾扮演货币角色。
4、无脸头像纸币非洲国家扎伊尔--也就是现在的刚果民主共和国并不拥有用不完的钱。
在1997年推翻约瑟夫蒙博托的极权政府之后,新政府便陷入现金短缺困境,直到他们设计并发行新货币。
为了解决现金短缺问题,新政府将目光投向旧政权发行的大量2万面额的扎伊尔。
作为一种节约的做法,他们将纸币上蒙博托头像的面部扣去。
5、肯尼迪硬币蒙古2007年发行了500面额图格里克硬币,硬币背面印有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半身像。
按一下肯尼迪的胸部,他们甚至能够听到这位遇刺身亡的前总统着名演说《我是一个柏林人》的摘要。
肯尼迪硬币一经发行,收藏家便迅速采取行动,将这种怪异硬币的绝大多数收入囊中。
从这一结果中我们不难看出,蒙古政府为何要在第一时间发行这种硬币。
不得不提的是,由于创建和平队,肯尼迪也是深受蒙古人喜爱的一位外国领导人。
【doc】南斯拉夫末代国王彼得二世银币
南斯拉夫末代国王彼得二世银币公元六世纪时欧洲南部的斯拉夫族越过喀尔巴阡山脉来到巴尔干半岛定居.后来逐步发展成为南斯拉夫各民族.从九世纪起南斯拉夫各民族先后建立起了各自的国家.但从十五世纪起.巴尔干这个命运多舛的地区就分别受土耳其,奥匈帝国的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列强为了维持他们各国在巴尔干地区的新均势.在1918年12月1日成立塞尔维亚一克罗地亚一斯洛文尼亚王国.原塞尔维亚国王彼得一世被宣布为塞尔维亚一克罗地亚一斯洛文尼亚王国国王.1929年1月.彼得一世国王的儿子.王国国王亚历山大一世(1924—1934年在位)废除宪法,解散了议会,实行独裁统治.并将国名改为"南斯拉夫王国".1934年10月.南斯拉夫国王亚历山大一世在法国巴黎被暗杀.年轻的王子彼得即位,称彼得二世.彼得二世1923年9月6日出生于贝尔格莱德.即位时年仅11岁.由叔父保罗亲王摄政.1941年亲政.南斯拉夫王国在1938年发行了二种带有国王彼得二世头像的银币.50第纳尔银币(图1),正面为国王的面朝右头像.边缘书"南斯拉夫国王彼得二世"字样;背面为王国的国徽.头顶皇冠,胸绘盾钱币博览()『1n年篱3瑚总51毒喻战勇?徽的张翅双头鹰,盾徽分三栏.分别代表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鹰徽两侧书1938.边缘下为面值50第纳尔.直径31毫米. 重量15克.成色75%.发行量1000 万枚.20第纳尔银币(图2),除了正面为国王的面朝左头像和将背面的面值改为20第纳尔外.其余和50第纳尔相同.直径27毫米.重量9克,成色75%.发行量1500万枚.二种第纳尔银币的侧边都有阴文,意为"主佑南斯拉夫".虽然银币上的文字均为塞尔维亚文.但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它们的字母有许多不同.这是因为面值50第纳尔的是采用塞尔维亚语拼写方法,而面值20第纳尔的是采用拉丁语拼写方法.1941年4月纳粹德国和意大利军队对南不宣而战.轴心国开始入侵南斯拉夫.4月12日贝尔格莱德失陷.彼得二世逃亡英国伦敦并领导流亡政府.4月17日南斯拉夫无条件投降,领土被瓜分.彼得二世逃亡国外后.南斯拉夫全国解放委员会禁止国王回国.所以早在共和国成立之前他就已成为末代国王.1944年10月20日南斯拉夫军队在苏联红军的配合和援助下解放了贝尔格莱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5年11月29日经过选举产生的国民议会召开第一次议会.废除君主政体.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二战后.彼得二世移居美国.着有《国王的遗产》一书,并在纽约从事公共关系工作.1970年11 月3日在美国洛杉矶去世.。
五国老银币概述
五国老银币概述题记:1、本文中所介绍的是外国早期制造并发行的银币,各种当代或现代制造、后造之物不在所论范围之内;2、在下愚见:因“元”乃是中国近代货币之本位,并非外国通用,所以对外国银币只能成为“币”而不能成为“元”。
近年来,随着中国银币的价格一路飙升,越来越多的收藏家和集币爱好者开始将目光转向工艺精湛,纹饰美观,银色纯正,发行时间早但价格相对较低的外国老银币。
但是笔者发现,市场上所见各种外国老银币,种类繁多,而且很多“名不属实”,不明就里之人实在容易混淆,甚至上当。
这着实令许多普通收藏者一筹莫展,不知道该收藏些什么样的才是最有意义的。
今日在下略有闲暇,就结合自己掌握的资料,对最著名的几种外国老银币做一下概述:(排名顺序按个人认为的珍贵程度)排名第一位:西班牙双柱银币制造背景:此币为1772——1821(一说到1825)年,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所造。
在乾隆年间流入我国。
银币特征:直径38.3——40mm;重量27克左右(估计比27克轻);成色90%。
主要版别:常见的西班牙双柱币大版别因国王年号肖像不同而大致分为三种:1.卡列罗三世银币,铸造期为1772年至1789年,币正面为卡三世国王侧面肖像,左侧为拉丁文CARO-LUS.III(意为卡列罗三世)。
2.卡列罗四世银币,铸造期为1791年至1808年,币正面为卡四世国王侧面肖像,左侧为拉丁文CARO-LUS.IIII(意为卡列罗四世)。
3.斐迪南七世银币,铸造期为1808年至1821年,币正面为斐七世国王侧面肖像,左侧为拉丁文FERDIN.VII(意为斐迪南七世)。
这三种双柱银币正面右侧均为拉丁文DEIGRATLA(意为蒙天主之恩),下部是铸造年度阿拉伯数字。
背面环周是拉丁文HISPAN.ET.IND.REX.M.8R.HJ意为西班牙和西印度国王、M表示墨西哥造、8R示面值为8瑞第纳尔,后两位字母HJ为铸币检验师姓名首写字母。
推荐理由:此币是较早传入我国的外国银币之一。
极为罕见的中国近代银币十大珍品
银元起源于15世纪,始铸于欧洲,俗称“洋钱”“花边钱”或“大洋”,是银铸币的通称。
银元是舶来品,它初入中国,大约是在明朝,但大量流入,则在清乾隆年间以后。
中国近代银币十大珍品,基本都是机制银币,而机制银币在中国近现代社会曾经流通和使用了一百多年。
当时,在市场上流通的形形色色的银币,包括本国制造的各种银币,还有几十种在中国的市场上流通的外国银币,品种共计达九百多种。
银币的流通对中国近代社会经济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目前各种传播媒介中评论钱币收藏和投资的文章不可谓不多,但几乎都是论述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各种现代币,尤其是以近几年发行的流通纪念币为多。
而介绍我国近代银币珍品投资的文章,却如凤毛麟角,十分罕见。
近代银币虽然没有经过人为的炒作,但价格却一直稳步攀升,表现出良好的保值增值功能,其潜在的投资价值不可低估。
下面小编介绍一下近代银币十大珍品,希望对钱币收藏爱好者会有所帮助。
1、上海一两银币:同治6年(公元1867年)铸,系上海工部局向香港造币厂定制的试铸品。
上海工部局壹两银币(有射线)样币,直径:39mm,重量:36.8克,铸工精美。
钱币界最早对“上海壹两”进行考证而有具体结果的是中国机制铜币大师伍德华(Tracey Woodward)。
他在1922年开始注意此币,至1937年发表研究心得,期间费时近十五年。
其结论是“上海壹两”(Shanghai One Tael)是误写,应该是“壹上海两”(One Shanghai Tael),“上海”一词是指秤量单位,不是地名,即其本意是“漕平壹两”,并非只要在上海行用。
目前存世量极少,参考估价为15~25万元人民币。
2、广东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反版:光绪15年(公元1889年)铸,因其“置洋文于面,体制未合”,遭到清廷大臣的非议而未能发行流通,存世不足10枚。
两广总督张之洞采纳英国汇丰银行的建议,停铸七三反版银币,改铸七二反版银币。
该银币正面点圈内为汉文和满文“光绪元宝”四字,外围为英文。
公元13世纪中期的大蒙古帝国银币(下)
公元13世纪中期的大蒙古帝国银币(下)展开全文1.虽然银币正背面币文同义,但根据金属材质,重量、打制方法等特点,应认为这是大蒙古帝国发行的一枚中亚型银币,仅在背面文字及排列方面呈现出中国风格。
2.此币和哈拉和林打制的迪拉姆银币极为相似。
正面有标准化的蒙哥可汗徽记。
币周双线圈内有连续园珠点。
此币不但扩大了哈拉和林银币系列的范围,而且可从另一完全不同的角度来审视发行此币的原委。
可能这是大蒙古帝国首都和相邻丝绸之路地区所采用银币的通用型式。
由于首都哈拉和林和发达的内陆间路途遥远,早在窝阔台可汗统治时期,其货币供应方式已趋成熟。
解决方式之一就是组建驿站。
拉施德丁在著作中曾述及:窝阔台可汗为鼓励非居民的商贾从事贸易,愿付出高于商品市价10%作为回报(13)。
下列史实也值得一提:忽必烈可汗深知蒙古帝国首都对外界供应的严重依赖。
当他与阿里不哥争战时,便首先切断了哈拉和林的粮食供应,从而造成首都发生严重饥馑(14)。
达尔底斯(Dardess)在著作(15)中对哈拉和林的供应机制作了详细介绍。
蒙哥可汗不可能不觉察到问题所在,所以鼓励通往首都的贸易活动和配备相应的流通硬通货显然为合理之举。
作者猜测,在此范围内会有其他造币地的哈拉和林系列银币的新发现。
使人特别感兴趣的是为何采用回鹘蒙文来标明中国地名。
如前所述,这一地区在被蒙古人征服前,回鹘人已在此居留了几个世纪。
另一方面,自公元1209年亦都护国(注:即西州回鹘或高昌回鹘)臣服蒙古至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许多回鹘人在蒙古政府中担任要职。
如《西宁王忻都公神道碑》所述:唯我皇元,受天明命。
太祖皇帝起兵之四年,畏兀氏国王巴术尔阿亦都护举国来附,从征四方,有大勋劳于王室(16)。
银币所采用回鹘蒙文的地方特色可能表明当地政府中有回鹘官员曾参与策划此事。
此外,蒙古人采用回鹘蒙文书写蒙古语也历经多变。
虽早在蒙哥可汗登基前,回鹘蒙文已沿用数十年,但回鹘蒙文如何准确表达蒙古语特色,仍未解决。
奥斯曼帝国时期艾克银币的发展史研究
奥斯曼帝国时期艾克银币的发展史研究奥斯曼帝国时期艾克银币的发展史研究奥斯曼帝国是历史上最庞大、最伟大的伊斯兰国家之一,曾统治整个东地中海地区、巴尔干半岛及中东,持续时间长达六个世纪。
作为一个强大的帝国,货币的发展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奥斯曼帝国时期,艾克银币作为主要的货币单位,发挥了重要的经济和政治作用。
艾克银币最早出现在14世纪中叶,这也标志着奥斯曼帝国开始铸造独立的货币。
起初,这些银币主要是靠模仿拜占庭币种进行铸造的。
然而,随着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和财富的积累,他们开始铸造自己的银币。
这些银币尺寸较小,重量控制在3.5克附近,质量也比较稳定。
在艾克银币的发展史上,最著名的是穆罕默德二世和纳斯鲁丁穆罕默德希女帝(Empress Nurbanu)时期的铸币。
穆罕默德二世是奥斯曼帝国的第十一位苏丹,他执政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货币改革。
他引入了纸币系统,并将铸币权力列入国家权力的一部分。
在他的统治下,奥斯曼帝国的银币铸造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银币质量进一步提高。
纳斯鲁丁穆罕默德希女帝是奥斯曼帝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帝,她继任了穆罕默德二世的统治。
在她的权力下,艾克银币进一步完善。
这段时间铸币创新,艺术设计独特,许多银币都印有女帝的肖像和标志以加强统治的象征。
然而,随着奥斯曼帝国开始衰落,其银币的品质逐渐下降。
随着外来势力的入侵和领土的缩小,帝国的财力和资源都逐渐耗尽,导致银币的制造难度增加。
时间推移,银币的质量逐渐下滑,有些甚至出现了大量的赝品。
奥斯曼帝国在19世纪中叶开始进行现代化改革。
这些改革为新的货币制度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此时,艾克银币渐渐退出历史舞台,被新的货币单位所取代。
总结而言,在奥斯曼帝国时期,艾克银币在货币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们作为一种主要的货币单位,随着帝国的发展而不断创新。
然而,随着帝国的衰落,银币的质量逐渐下跌。
最终,在现代化改革时期,艾克银币被新的货币单位所取代。
对于我们现在来说,艾克银币不仅具有经济和历史价值,同时也是奥斯曼帝国辉煌历史的见证总结而言,艾克银币在奥斯曼帝国的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银币的历史故事
银币的历史故事银币作为一种货币形式,已经存在了数千年的历史。
它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历史和文化的纪念意义。
下面,我将为你讲述一些关于银币的历史故事。
古代银币的起源古代银币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年左右的古希腊城邦。
在这个时期,希腊城邦开始在铸造硬币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最早的希腊银币,被称为“圣岛币”,正面刻有当时城邦城市的标志性特点,背面则刻有一只海螺。
随着时间的推移,银币的使用在古代各个文明中得到了广泛传播。
在罗马帝国时期,高质量的银币成为了罗马帝国的主要货币。
这些银币上面刻有君王的肖像和其他象征性的图案,反映了当时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
银币的价值银币在古代一直是一种珍贵的贵金属。
它的珍贵程度不仅在于银本身的稀有性,还在于其珍贵性和合法的货币地位。
在银币时代,一种国家的货币价值可以通过其银币的含银量来衡量。
在大多数情况下,银币的价值可以体现在人们对其金属质量和工艺的认可程度上。
在中国封建社会,银币也是重要的流通货币。
早在宋朝时期,铸造银币的技术就相对成熟,银币越来越广泛地流通于市面上。
银币上常常刻有君王的肖像和一些吉祥图案。
人们通常会将银币编织在腰带或者佩戴在身上,作为一种装饰和身份的象征。
银币的文化意义银币除了作为一种货币形式外,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和纪念意义。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银币经常被用作婚嫁和重要节日的礼物。
对于新婚夫妇来说,银币是一种祝福和富贵的象征。
银币在春节期间也是一种常见的礼物,因为它被认为能够带来好运和财富。
此外,在各个国家的历史事件和纪念品上,银币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比如,在美国,在国家建立之初,银币上刻有国父的肖像,成为美国独立和自由的象征。
在澳大利亚,银币上刻有澳大利亚的特色动物和植物,展示了澳大利亚的自然和文化特征。
银币的收藏价值由于其历史和文化的价值,银币在现代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收藏品。
在世界各地,有许多人对银币进行收藏和研究。
他们追求的不仅仅是其金属价值,更是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意义。
奥匈帝国:怪胎强出成笑话
奥匈帝国:怪胎强出成笑话作者:张嵚来源:《百家讲坛》2018年第14期怪胎诞生1867年,奥地利帝国约瑟夫皇帝签署《奥匈协议》,三个月后在匈牙利首都高调加冕为“奥地利皇帝兼匈牙利国王”,一个名为“奥地利——匈牙利君主国”的新国家正式建立。
当然,它的另一个“凶残”名号更为人瞩目:奥匈帝国!在19世纪末的世界近代史上,奥匈帝国是个“魔兽”般的存在。
此时这只新生“魔兽”各方惹眼,领土包括了今天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要矿有矿,要粮有粮。
人口与版图都高居欧洲大陆第三,底气十分雄厚。
但最出奇的,却是它“‘陉胎”般的国家体制:二元君主国。
何为“二元君主国”?这个奥地利——匈牙利君主国内部又分成独立两块,奥匈帝国直接控制的区域,是莱塔河以西的奥地利本部;莱塔河以东则是匈牙利王国,除了向奥匈帝国皇帝效忠且负担30%赋税外,日常事务都是“自治”。
奥匈帝国的军政大事通常由两家各派60人组成代表团,定期开会审议。
为何要建立如此奇特的制度?奥地利皇帝兼匈牙利国王约瑟夫真是一肚子苦水:不然奥地利帝国就要关门大吉了!强国重生比起完成国家统一、然后喜气洋洋换招牌的老邻居德意志帝国来,1867年换招牌的奥地利帝国刚被大放血。
一场普奥战争,奥地利帝国惨遭普鲁士吊打,名下的各个附属邦联全部吐出来,自给德意志帝国做了嫁衣裳。
接著,受够欺压的匈牙利地区反抗四起。
面对即将到来的“窝里反”,奥地利皇帝约瑟夫咬牙拽住匈牙利代表:先别闹,咱再好好谈谈。
两家心平气和地谈了半天,越谈越投机:此时匈牙利的贵族最想要的是自治权。
约瑟夫一听总算松了口气:自治权算什么?从此咱们就叫“奥匈帝国”了,江山由奥地利、匈牙利两家同掌,联手把事业做大做强。
这一番“凑合”后,两家都很满意,也就愉快地签了字,国祚51年的“奥匈帝国”就此高调诞生。
平心而论,对于当时风雨飘摇的奥地利帝国来说,约瑟夫的这一通“凑合”后,曾经玩命反对奥地利帝国的匈牙利贵族也成了统治阶层,奥地利帝国的内耗总算消停。
早期流通在中国的外国银元
早期流通在中国的外国银元早期流通在中国的外国银元外国银元,民间俗称为洋钱,自明代中后期起随西方商船流入我国。
清代乾隆起渐趋增多,之后逐渐流通起来。
起初,流入的洋钱在中国仅当作银块流通,商贾收受洋钱时往往錾凿以查验成色,秤称重量折算成纹银进行交易流通,而并非以枚计数,洋钱每一转手便称量錾凿,十分不便。
久之,洋钱成色、分量的固定划一渐为商民熟识,赢得了商民的信任,以后便不再称量验色,而论枚计数。
由于洋钱以枚定价,既不必较银色之高低,又无需称分量之轻重,远行服贾,便于携带,于是在东南沿海各省城市逐渐流通。
至嘉庆时洋钱的流通已较纹银来得普遍。
最先随西方商船流入我国的洋钱有西班牙本洋、荷兰的马剑、葡萄牙的十字银元,其它还有英国东印度公司卢比、奥匈帝国银币、俄国的、菲律宾的、南美洲各国的铸币等等,它们先后流入中国。
西班牙银元有两种,一种叫双柱,1732~1771年在西班牙的殖民地墨西哥铸造。
它的正面为西班牙国徽及皇冠,背面为东、西两半球及双柱图案。
另一种称作佛头,乃铸有国王头像的西班牙银元的统称,为西班牙1771年后改版所铸。
这些早期西班牙银元在我国统称为“本洋”,它在我国流通甚广。
嘉庆四年查抄和坤家产时,查出洋钱五万八千元,其中大都是被称作双柱和佛头的西班牙本洋,足见其流通之广不唯乎沿海各省,甚至皇都北京。
在鹰洋输入以前,本洋已成为我国民间最主要的货币。
在洋钱中数较早流入的荷兰马剑为最大,重32克,合清制库平八钱六七分,其币面为一骑马持剑的武士,背面铸有双狮及皇冠图。
由于荷兰马剑洋钱特别厚重,自十九世纪初,商民对洋钱不再称量而以枚计数时则很快隐匿了,不再流通。
至今,一些持有马剑洋钱的长者仍对其珍视有加,决计不愿轻易转让。
1823年,西班牙结束对墨西哥的殖民统治,墨西哥停铸西班牙银元改铸本国货币——鹰洋,鹰洋的币面为墨西哥国徽,一只飞鹰刁蛇站立在仙人掌上。
墨西哥停铸西班牙银元改铸鹰洋后,于是本洋来源日少,鹰洋日多,由于鹰洋成色较好,且多年不变,不逊于本洋,于是鹰洋逐渐替代本洋,占据了主要地位。
奥地利25先令纪念银币赏析
奥地利25先令纪念银币赏析奥地利共和国(?德语:Republik ?sterreich),英语简称奥地利(Austria),是一个位于欧洲中部的内陆国家。
面积83,858平方千米,西部和南部是山区(阿尔卑斯山脉),北部和东北是平原和丘陵地带,47%的面积为森林所覆盖。
与多国接壤,人口900万,德语是官方语言。
首都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也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
奥地利从中世纪开始到一战结束前曾是欧洲列强之一,更是统治中欧650年哈布斯堡王朝的所在地。
在一战中战败的奥匈帝国被分割为多个小国家,其中原先内莱塔尼亚的一部分成为了奥地利第一共和国。
1938年,纳粹德国实现了德奥合并。
纳粹德国于1945年战败后,奥地利被同盟国苏、美、英、法军队划为四个区,分割占领,直到1955年10月26日奥地利国家条约签订为止。
在奥地利宣布成为永久中立国之后,占领奥地利的各国军队陆续撤离,奥地利最终获得独立并成为今天的奥地利第二共和国。
1955年11月加入联合国,多年来,奥地利积极地参与更多的欧洲一体化进程,于1995年签订申根公约加入欧盟,又于1999年加入欧洲统一货币欧元区。
奥地利全国划为九个州,它们是:布尔根兰、克恩顿、上奥地利、下奥地利、萨尔茨堡、施泰尔马克、蒂罗尔、福拉尔贝格、维也纳。
州以下设市、区、镇(乡)。
实行欧元以前,奥地利的货币单位是格罗什、先令,100格罗什等于1先令。
流通硬币由1、2、5、10、20、50格罗什和1、2、5、10先令组成。
1947年版的1、5、10格罗什是采用锌作为币材的,50格罗什、1、2、5先令是用铝作为币材的。
1959年版取消了最小面值1格罗什,增加了10先令最大面值。
硬币的材质也变的多样化,有锌、铝、铝青铜,5、10先令采用银作为币材(成色64%)。
5先令68年以后、10先令74年以后改为铜镍合金币。
为了纪念国内的历史名人以及大事件,奥地利从1955年开始发行纪念银币,面值为25先令,直径30毫米,重量13克,成色80%。
奥匈帝国(大奶妈)银元
奥匈帝国(大奶妈)银元
奥匈帝国银元被中国钱币爱好者称为(大奶妈银元),全名应该叫:“玛丽亚·特雷西亚”一泰勒银币。
是晚清至民国流入我国的外国银元之一。
奥匈帝国是匈牙利王国与奥地利帝国组成的一个联盟,当年八国联军也有它的份。
奥匈帝国银元是当时世界上流通范围最广和被认可的银元之一,但它却又是一种非官方铸造发行的贸易银元。
始铸于1773年的奥地利古茨堡造币厂,后期其它国家和地区如:欧洲各国和非洲一些地区,甚至沙特、埃塞俄比亚、印度等都曾大量铸造过。
此银币铸币分为早期铸币和晚期铸币,晚期铸币年份一直停留在1780年,也就是说1780年后铸币也一直铸1780年。
因为铸币地区年代不同,银币材质成色天差地别,从20%—85%都有,据说现在依然以纪念性质在发行此银元,所以价值并不高,价值高的主要是早期发行的银元。
世界货币 冷知识
世界货币冷知识第一个世界最大面值纸币是1946年匈牙利的10垓帕戈,帕戈是匈牙利货币的名称,垓是计数单位是10的20次方,而10垓帕戈这张纸币的面值就是10的21次帕戈,就是1后面21个零。
这是什么概念?如果用这个数字的人民币,可以买下全球国家N次。
不过在1964年时,这张纸币仅能购买350斤面包。
第二个为了交易方便,全球很少有国家会发行3元面额的纸币或硬币,但我国竟然发行过3元面值得纸币你敢信吗?没错,那就是1953年第二套人民币中的三元纸币,由于当时中国的防伪印钞技术有限,所以委托苏联印刷,然后再运回中国,所以它还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就是”苏三币“。
由于数量稀少,苏三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赶紧问问你的长辈有没有苏三币吧。
第三个为什么男装扣子都在右边?而女装的扣子都在左边?其实男装扣子的设计是比较合理的,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是右撇子,扣子在右边扣起来是最方便的。
那为什么男女要区别设计呢?其实这是个历史问题,17世纪扣子最初问世的时候,只有富人外套上才有扣子,男士是自己穿衣服,而女士则由仆人帮着穿,所以扣子钉在左边,是为了方便仆人为女主人穿衣服的。
刚刚看了看自己的扣子,举个手吧。
第四个1999年版和2005年版的100元纸钞上,伟人的扣子是不一样的。
第五个金融学家——牛顿没错,大家只记住了牛顿是著名科学家,但其实他还是著名金融家,如果牛顿的前半生在搞物理,那后半生就是在玩金融。
30岁以后牛顿就开始玩金融了,成天琢磨股票和炼金术,他参加了英国金木位制度的设计,他还被皇家女皇封为爵爷,成为皇家造币局局长及皇家学会会长。
第六个你有没有留意到,不管哪个国家的货币,硬币上大多印人物的侧面,而纸币上大多印人物的正面。
其实这是因为硬币的面积有限,正面肖像的精细和复杂,很难完美地刻在硬币上,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纸币上人物正面像,可以防止制造伪钞。
第七个我国历史上发行过的最大货币是“花钱”,“花钱”发行在太平天国时期,是枚直径33厘米的大“硬币”,带着这东西出门买菜,肯定是倍有面子。
萨珊银币名词解释
"萨珊银币"是指萨珊帝国(Sassanian Empire)在其统治时期发行的银币,萨珊帝国是公元3至7世纪位于现代伊朗地区的一个古代帝国。
萨珊银币在当时的货币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
以下是一些相关术语的解释:
1.萨珊帝国(Sassanian Empire):萨珊帝国是公元3至7世纪存在的一个波斯帝国,其疆域横跨现代伊朗、伊拉克、阿富汗等地。
它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2.银币(Silver Coin):银币是以银为主要材料铸造的货币,通常在货币制度中充当中间交换媒介。
在古代社会,银币在贸易和商业中起到重要作用。
3.货币体系(Monetary System):货币体系是一个国家或帝国用于发行、流通和交换货币的结构和规则。
萨珊银币是萨珊帝国货币体系中的一部分。
4.图案和文字:萨珊银币上通常印有君主的头像、名字、称号等图案和文字,这些信息有助于识别币值和发行者。
5.文化遗产:萨珊银币不仅作为一种货币,还是历史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它们的图案、题词和艺术风格反映了当时社会和政治的特点。
6.收藏价值:由于萨珊银币在今天已经不再流通,因此它们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收藏家和历史学家可能对这些古代硬币产生浓厚的兴趣。
萨珊银币代表了古代萨珊帝国的货币和文化遗产,它们不仅在当时有重要的经济功能,还在今天作为历史文化的见证和收藏品具有价值。
一战后奥匈帝国解体,分裂成了哪些国家?
一战后奥匈帝国解体,分裂成了哪些国家?一战对20世纪的世界政治格局有着深远影响,它严重的消弱欧洲各主要国家的力量,俄罗斯、奥匈、德意志、奥斯曼帝国因此瓦解,英法地位下降,美日兴起,促发了半殖民地,殖民地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潮,苛刻的战后条约也成为二战爆发的重大诱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诸国中,最为悲情的当属奥匈帝国,战后直接解体成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三个独立国家,南部地区成为南斯拉夫王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余部分被意大利、波兰、保加利亚等国瓜分。
作为帝国核心的奥地利仅保留了约8.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仅为1908年全盛期的13%左右,海岸线更是丧失殆尽,使这个战前拥有总排水量达37.2万吨,排行世界第八的海军大国,沦为了没有海军的内陆国。
奥匈帝国地理位置是什么原因导致奥匈帝国在10时间里,丧失了近90%的领土呢?下来阿越一起来了解下奥匈帝国的前世今生。
奥匈帝国的概况奥匈帝国的正式名称是“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和皇室领地以及匈牙利圣史蒂芬王冠领地”,是一个双元制帝国,由奥地利、匈牙利及直属于帝国中央的波黑三部分组成。
前两者是帝国的两个主体,各自内政独立,各有自己的宪法、议会和政府。
但拥有共同的君主,在对外关系中是一个整体。
奥匈帝国的疆域地跨中欧、南欧、东欧,国土面积约68万平方公里,在当时的欧洲诸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帝国。
人口约5135万,仅次于俄罗斯和德意志,位居欧洲第三。
兵力庞大,仅次于俄罗斯、德国和法国,位居欧洲第四。
军工业发达,仅次于德国、英国和美国,位居世界第四,其中斯柯达兵工厂生产的重炮武器雄踞世界第一。
经济发达,仅次于美国、德国、英国、俄国、法国,位居世界第六。
国力极为雄厚,与英、法、德、俄并称为欧洲传统五大强国。
1867年的奥匈帝国奥匈帝国能有这等规模,与其统治家族息息相关,哈布斯堡家族号称欧洲最能赚家产的家族。
哈布斯堡王朝的奠基人鲁道夫一世,于1273年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并很快夺得了奥地利公国,作为家族根基。
浅谈站人银元八珍
浅谈站人银元八珍站人,也称站洋、香洋、港光,是英国贸易银元,当年流通区域包括港、澳、台、大陆地区。
目前,在港、澳、台地区和欧洲、美国有众多的收藏爱好者。
由于大陆银币种类太多,而大多数藏家更喜欢大头、龙洋系列,所以站人系列一直得不到关注,价格一直处于低位。
英国站人贸易银元的最大特点是,融中、英、马三国文字“壹圆”于一体,在世界铸币史上是罕见的。
该币版式繁多,据统计约有61种。
其中主要是孟买、加尔各答及英国本土铸币厂各自的暗记所标识的各种版别,还有不同时期所铸的多种版式,从1895年开始发行至1935年停铸历时41年,除部分年号如1905、1906、1914—1920、1922-1924、1926—1928、1931—1933年未发行站洋外,实际发行了23个年号。
在20多年漫长的铸造年限中及由于几个的铸币厂先后制作站人,版别也自然层出不穷,目前研究为61种版别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版式上看,站洋大约可以分为三~四类:其一为是有暗记版的,最普通的是“B”字版,主要是在枪戟的*尖上有阴文“B”字,一般肉眼便可观察,借用放大镜效果更好,“B”版非常普遍,在该币有发行的23个年头中,除了1925年未发现有暗记版式外,其它年号均有暗记版站洋,而且以普通“B”字版最为常见;另有“C”版者,此暗记在站人正面盾牌与裤裙交界的下方三角内,船下波浪纹较浅。
其二为无暗记版,即在站洋的正背面无任何暗记,当然仅仅凭枪戟的*间上无“B”是不能判断是否无暗记版别的,真正铸造发行无暗记版的站人银币的年号只有5个,即1895、1897、1900、1925、1930年等。
其三为精铸版,有15个年号。
其四为骑字版,用改刻模具年号的办法利用已经使用过的模具,比如1911年再铸币时,就将1900年的模具的年号处最后一个“0”字填充补平另刻“1”字,形成了1911年的站洋模具,不过这种填充料往往经过千百万次的使用后容易出现松动或者脱落,于是再铸币时便会在最后一个“1”字边缘隐约出现原来“0”字的痕迹,就成为骑字版。
奥匈帝国贸易银币“大奶妈”其实不是“奥匈银币”
奥匈帝国贸易银币“大奶妈”其实不是“奥匈银币”。
(奥匈帝国贸易银币,国内俗称“大奶妈”。
从1780年首先铸造,面值Thal er(1泰勒),该币一直采用1780年年号没有改变过。
但是在18世纪铸造的已经很少见,多数是1853年及以后由奥匈帝国以及之后的奥地利等国政府原模后铸的,铸造时间的先后区别仅仅显示花纹等暗记上。
原铸的极其稀少,属于罕见品价格不详。
“大奶妈”其实是“神圣罗马帝国”(当时包括奥地利)皇帝查理六世的长女,1717年生于维也纳附近。
23岁时,其父逝世。
因查理六吐没有儿子,所以,就由玛·特蕾西娅继承王位,成为“哈布斯堡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女皇,同时,也是匈牙利的女皇和奥地利的大公。
围绕这位年轻女皇的加冕,周边国家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两派:反对派包括普鲁士、法国、巴伐利亚(现属德国)、西班牙等国,拒绝承认女皇政权;而拥护派包括英国、捷克、匈牙利、荷兰等国,他们从自身的利益出发,采取坚决支持的态度。
由于双方的矛盾激化,爆发了长达8年的西里西亚战争。
1740年和1744年,普鲁士军队先后两次袭击奥地利,年轻的女皇以坚忍不拔的气概,从容应变,力挽狂澜,展开全方位的外交,积极争取周边国家的支持和援助,努力避免流血和冲突,她积极倡导和平、反对战争的立场,赢得了不少国家的支持。
在她执政的40年里,为奥地利的和平发展、为文艺和音乐黄金时期的形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玛·特蕾西娅1泰勒(THALER)银币是世界上著名的贸易银币之一,发行于1780年。
这一年正好是女皇逝世的年头,显然是为了纪念玛·特蕾西娅才发行这枚银币的。
该银币直径40毫米,厚2毫米,重28克,成色833,比“袁大头”“站洋”“坐洋”等都略大、略重,铸造技术极为精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匈帝国贸易银币“大奶妈”其实不是“奥匈银币”。
(奥匈帝国贸易银币,国内俗称“大奶妈”。
从1780年首先铸造,面值Thaler(1泰勒),该币一直采用1780年年号没有改变过。
但是在18世纪铸造的已经很少见,多数是1853年及以后由奥匈帝国以及之后的奥地利等国政府原模后铸的,铸造时间的先后区别仅仅显示花纹等暗记上。
原铸的极其稀少,属于罕见品价格不详。
“大奶妈”其实是“神圣罗马帝国”(当时包括奥地利)皇帝查理六世的长女,1717年生于维也纳附近。
23岁时,其父逝世。
因查理六吐没有儿子,所以,就由玛·特蕾西娅继承王位,成为“哈布斯堡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女皇,同时,也是匈牙利的女皇和奥地利的大公。
围绕这位年轻女皇的加冕,周边国家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两派:反对派包括普鲁士、法国、巴伐利亚(现属德国)、西班牙等国,拒绝承认女皇政权;而拥护派包括英国、捷克、匈牙利、荷兰等国,他们从自身的利益出发,采取坚决支持的态度。
由于双方的矛盾激化,爆发了长达8年的西里西亚战争。
1740年和1744年,普鲁士军队先后两次袭击奥地利,年轻的女皇以坚忍不拔的气概,从容应变,力挽狂澜,展开全方位的外交,积极争取周边国家的支持和援助,努力避免流血和冲突,她积极倡导和平、反对战争的立场,赢得了不少国家的支持。
在她执政的40年里,为奥地利的和平发展、为文艺和音乐黄金时期的形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玛·特蕾西娅1泰勒(THALER)银币是世界上著名的贸易银币之一,发行于1780年。
这一年正好是女皇逝世的年头,显然是为了纪念玛·特蕾西娅才发行这枚银币的。
该银币直径40毫米,厚2毫米,重28克,成色833,比“袁大头”“站洋”“坐洋”等都略大、略重,铸造技术极为精湛。
银币的主图为女皇右侧的头像,卷发上披着一条头巾,人物略呈富态,具有18世纪欧洲妇女的明显特征。
背面的主图雕刻极为细腻,线条密集,细如发丝,显示了极为高超的铸造工艺。
最上面的图案为缀有十字的皇冠,显示了宗教的地位;下面是两只雄健的老鹰,象征皇权的威严。
雄鹰的翅膀刻画得非常飘逸,富有动感和层次感。
银币中间的盾牌上还有一只站立的狮子。
银币的边缘也没有浪费,布满了装饰图案和文字。
这枚铸造极为精致细密的银币,成为名闻天下的著名银元。
目前,该银币的市场价至少在人民币200元以上。
至于为何将此币误称为“奥匈银币”,可能是因为这枚银币极受欢迎,曾经在100多年后即奥匈帝国存续年代又用原来的模具铸造了不少。
这样一来,不太了解女皇历史的收藏者,就误将玛特蕾西娅银币叫成了“奥匈银币”。
瑪麗亞‧特蕾西亞簡介:
瑪麗亞‧特蕾西亞,又譯瑪麗-泰蕾莎(德語:Maria Theresia,匈牙利語:M ria Ter zia;1717年5月13日-1780年11月29日),奧地利女大公,匈牙利和波西米亞女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六世之女,皇帝弗蘭茨一世的妻子,皇帝約瑟夫二世的生母,哈布斯堡王朝最傑出的女政治家,在任期間與其子約瑟夫二世皇帝實行「開明君主專制」,奠定了奧地利成為現代國家的基礎。
瑪麗亞‧特蕾西亞生於奧地利維也納附近。
早在1713年,他的父親、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六世就決定把家族的世襲領地奧地利大公國交給瑪麗亞‧特蕾西亞管理,由於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不能由女性繼承,他迫使德意志諸侯們在「1713年國事詔書」上簽字以確保女兒的繼承權,但這份詔書對諸侯們缺乏約束力。
1740年查理六世皇帝去世之後,瑪麗亞‧特蕾西亞依照詔書的規定成為奧地利首位女大公,諸侯們群起而攻之,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就此爆發。
1742年,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的巴伐利亞選帝侯、波希米亞國王卡爾‧阿爾布雷希特利用諸侯們與瑪麗亞‧特蕾西亞之間的矛盾得到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歷史稱他為查理七世。
查理七世的繼位雖然得到了諸侯們的支持,但他並不能控制帝國的中心奧地利和波希米亞,更不用說群雄並起的德意志。
他既無兵又無餉,只是個挂名皇帝而已。
正在此時,瑪麗亞‧特蕾西亞依靠奧地利皇室的力量打敗諸侯,鞏固了哈布斯堡家族在奧地利的統治。
1745年,查理七世在四面楚歌聲中去世,瑪麗亞‧特蕾西亞迫使查理七世的兒子馬克西米連三世放棄了繼承要求,並巧妙的使自己的丈夫前洛林公爵弗蘭茨‧史蒂芬繼承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
作為一個女強人,瑪麗亞‧特蕾西亞在很長時間內保持著對全歐洲的影響力。
她的丈夫於1765年去世,不過那並不十分重要,因為他生前只是善於國家財政管理,對於一位男性王公而言,能帶兵打仗才算本事,過多的閒暇時間使他成為一個尋花問柳形同虛設的皇帝。
在1780年她去世之前,她和她的兒子約瑟夫二世皇帝一直保持著神聖羅馬帝國的最高統治權。
她的女兒們則在歐洲的各國保持著王后的地位,最有名的是她的小女兒、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瑪麗‧安托瓦奈特。
瑪麗亞‧特蕾西亞的女兒瑪麗亞‧克里斯蒂安娜在破例的准許下嫁給了薩克森選帝侯的幼子阿爾貝特‧卡西米爾(一位光蛋王子),並以泰斯辰公國(duchy of Teschen)為嫁妝。
在岳母的刻意提拔下,兩夫婦後來一起擔任過荷蘭和匈牙利總督,瑪麗亞‧阿瑪麗亞許配給了帕爾馬公爵,瑪麗亞‧卡羅萊納則嫁給了那不勒斯國王費迪南多一世。
瑪麗亞‧特蕾西亞無疑是成功的統治者和政治家。
在晚年,她致力於反對瓜分波蘭的戰爭和維護國際和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對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和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的敵對情緒,對波蘭的瓜分之到她生命的最後幾年才得以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