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一、四则混合运算 1、不含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计算教学内容课本第 1—3 页中的例1、例 2 及相应的“说一说”、“算一算”、“想一想”。

教学目标1、通过“购物”的问题情境,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3、能正确计算有关(不含括号)的两步式题,掌握脱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两步(不含括号)混合运算的顺序。

难点: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例 1、例 2 情境挂图。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1、出示挂图,引导观察,问:你们了解到了哪些信息?2、生汇报,谈话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 1。

出示例 1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

问: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些信息?问题是什么?(2)引导解决问题。

①先让学生独立解决。

②让学生试着用一个算式解决问题,并说说每一步的含义,从而探讨运算顺序,强调书写格式。

③练习:99×11-900 585÷9+15 2、教学例 2. 出示例 2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

问: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些信息?问题是什么?(2)引导解决问题。

①先让学生独立解决。

②让学生试着用一个算式解决“应找回多少元”这个问题,并说说每一步的含义,从而引导探讨运算顺序。

③练习:52+12×4 110-11÷79 3 对比、发现引导对比所练习题,发现有何相通之处?从而引导归纳出(不含括号)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乘除、后加减。

4指导完成第 3 页“想一想”中的题。

三、巩固应用。

1、练习一第 7 页第 3题:数学医院。

⑴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找找错在哪?⑵正确计算。

2、解决问题。

练习一第 7 页第 2 题四、全课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作业布置。

练习一第 7 页第 1 题。

2、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教学内容课本第 4—5 页中的例 3 及相应的“算一算”, “课堂活动”中的第 1、2 题。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板书反思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板书反思

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1、不含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计算教学内容课本第1—3页中的例1、例2及相应的“说一说”、“算一算”、“想一想”。

教学目标1、通过“购物”的问题情境,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3、能正确计算有关(不含括号)的两步式题,掌握脱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两步(不含括号)混合运算的顺序。

难点: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例1、例2情境挂图。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出示挂图,引导观察,问:你们了解到了哪些信息?2、生汇报,谈话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

出示例1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

问: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些信息?问题是什么?(2)引导解决问题。

①先让学生独立解决。

②让学生试着用一个算式解决问题,并说说每一步的含义,从而探讨运算顺序,强调书写格式。

③练习:9911-900 585÷9+152、教学例2.出示例2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

问: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些信息?问题是什么?(2)引导解决问题。

①先让学生独立解决。

②让学生试着用一个算式解决“应找回多少元”这个问题,并说说每一步的含义,从而引导探讨运算顺序。

③练习:52+12×4 110-11÷793对比、发现引导对比所练习题,发现有何相通之处?从而引导归纳出(不含括号)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乘除、后加减。

4指导完成第3页“想一想”中的题。

三、巩固应用。

1、练习一第7页第3题:数学医院。

⑴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找找错在哪?⑵正确计算。

2、解决问题。

练习一第7页第2题四、全课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作业布置。

练习一第7页第1题。

板书设计不含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计算52+12×4 110-22÷2=52+48 =110-11=100 =99教学反思:1、少部分学生不能完全的掌握好混合计算顺序,总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西师版5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西师版5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西师版5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西师版1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 、用“综合--分析法”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

2、能结合树状算图理解“综合--分析法”,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3、让学生感受到在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教学重点/难点能用“综合--分析法”分析数量关系,掌握分析复合应用题的基本方法。

结合树状算图,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3.教学用具教学课件4.标签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口答: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

(1)复印机37分钟可复印多少张纸?生1: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2)实际每月生产多少辆汽车?生2: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3)小巧从家到学校走了多少分钟?生3:路程÷速度=时间出示课题“应用(二)”二、新课探究探究一:出示主题图和题目(1)小丁丁从家到学校要走15分钟示意图:①问: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条件?②问: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1:从已知条件开始想,如果用同样的速度从学校到少年宫要走多少分钟?出示:小丁丁家到学校的路程是1020米,需要走15分钟,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生:1020÷15=68(米/分)出示:小丁丁用同样的速度从学校到少年宫要走多少分钟?师问:把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结合起来思考,你会列式计算吗?生:816÷(1020÷15)=816÷68=12(分钟)答:从学校到少年宫要走12分钟。

探究三:小丁丁用同样的速度从少年宫回家要走多少分钟?师问:你会解答吗?在小组里交流,并列式解答。

(先讨论,再列式)根据学生汇报出示:先汇报分析思考过程,再汇报算式340÷(1020÷15)=340÷68=5(分钟)答:小丁丁用同样的速度从少年宫回家走5分钟。

三、课内练习练习一:一只成年的大熊猫一周大约要吃140千克的鲜竹,照这样计算,一只成年的大熊猫一个月大约要吃多少千克的鲜竹?(一个月按31天计算)生1:140÷7×31=20×31=620(千克)师问:你是怎么想的?生2:一只大熊猫每天吃的千克数×天数=一个月吃的千克数练习二:选择题:(1)复印机5分钟复印了340张纸,照这样计算,复印2516张纸需复印多少分钟?算式是( )A、2516÷(340÷5 )B、340÷5×2516C、(2516-340)÷5问:你是怎么想的?选B或C问题可怎么改?生1:我选(A)我是从问题想的。

西师版四上完整教案

西师版四上完整教案

西师版四上完整教案教案:《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的编写,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等相关内容。

通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教材内容,提高数学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四年级上册各单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会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四年级上册各单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1.第一单元:巧算整百教学内容:掌握将两位数近似整百的方法,练习运算整百的加减法。

教学活动:(1)通过观察、回答问题等方式引入新知识;(2)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3)通过小组竞赛形式进行游戏练习。

2.第二单元:加减法小能手教学内容:学习并掌握两位数的加减法,体会加法交换律和减法换位律。

教学活动:(1)通过观察算式和数字情况,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规律;(2)学生完成课本上相关的练习;(3)学生配对练习,两人互相出题并互相检查。

3.第三单元:整体和部分教学内容:学习并掌握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活动:(1)通过教师提问和学生答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2)学生完成课本上相关的练习;(3)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

4.第四单元:数的个、十位数教学内容:学习并掌握两位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之间的关系,练习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活动:(1)通过游戏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与教师进行互动;(2)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3)小组合作完成综合性的问题解决。

五、教学反思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使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进一步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最新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一万以上数的认识1.万以上数的读写第1课时万以上数的读法(一)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四上第1页至第4页例1,第5页课堂活动的第1题,练习一第1、2、3题。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结合数数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3.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4.让学生经历用万以内数的读法迁移万级以上数的读法的过程,会正确读出万级以上的数。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教学难点:读数中相关概念的理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多位数卡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复习(多媒体出示,学生口答)(1)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百是()。

(2)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是怎样排列的?(3)我们学过的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老师可以抽生回答,再根据学生回答适当板书数位顺序表。

千位百位十位个位千百十个(一)2.激发认知需求。

投影仪出示主题图(1)同学们,这里是两名同学在网上查阅到我国国家图书馆的一些资料,仔细看图,说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学生看完图后,老师抽生回答。

如果学生不会读出资料中的大数,老师可以顺势引出并板书课题:万以上数的读法。

如果学生会准确读出资料中的大数,老师可以追问这样读的理由是什么?是否正确?我们可以通过今天的学习验证一下。

板书课题:万以上数的读法。

二、探究新知(一)认识数位顺序表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

(1)引导学生用数数的方法认识比万大的计数单位。

借助黑板上的数位顺序表格,让全体学生一万一万地数,数到九万后是十万,如何在数位顺序表上表示出来?(2)通过引导学生回答并认识: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万是“十万”。

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对百万、千万、亿的认识。

小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板书反思

小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板书反思

小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板书反思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1、不含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计算教学内容课本第1—3页中的例1、例2及相应的“说一说”、“算一算”、“想一想”。

教学目标1、通过“购物”的问题情境,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3、能正确计算有关(不含括号)的两步式题,掌握脱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两步(不含括号)混合运算的顺序。

难点: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例1、例2情境挂图。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出示挂图,引导观察,问:你们了解到了哪些信息?2、生汇报,谈话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

出示例1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

问: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些信息?问题是什么?(2)引导解决问题。

①先让学生独立解决。

②让学生试着用一个算式解决问题,并说说每一步的含义,从而探讨运算顺序,强调书写格式。

③练习:9911-900 585÷9+152、教学例2.出示例2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

问: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些信息?问题是什么?(2)引导解决问题。

①先让学生独立解决。

②让学生试着用一个算式解决“应找回多少元”这个问题,并说说每一步的含义,从而引导探讨运算顺序。

③练习:52+12×4 110-11÷793对比、发现引导对比所练习题,发现有何相通之处?从而引导归纳出(不含括号)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乘除、后加减。

4指导完成第3页“想一想”中的题。

三、巩固应用。

1、练习一第7页第3题:数学医院。

⑴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找找错在哪?⑵正确计算。

2、解决问题。

练习一第7页第2题四、全课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作业布置。

练习一第7页第1题。

板书设计不含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计算52+12×4 110-22÷2 =52+48 =110-11=100 =99教学反思:1、少部分学生不能完全的掌握好混合计算顺序,总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精品教案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精品教案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精品教案
第一课:自然数
教学目标
- 了解自然数的定义及其特征
- 能正确读写自然数,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 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自然数运算问题并解决
教学重点
- 自然数的读写和计算
-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自然数运算问题
教学准备
- 教材: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 教具:纸张、铅笔、计算器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多个示例引导学生认识自然数的概念。

2. 讲解:介绍自然数的定义和特征,并教授自然数的读写规则。

3. 练:让学生进行自然数的读写和简单计算练。

4. 拓展:通过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将其转化为自然数运算问
题并解决。

5. 总结:复自然数的概念和读写规则,并强调将实际问题转化
为数学问题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留下相应的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评价
- 观察学生在练中的表现,包括读写自然数的准确性和简单计
算的正确性。

- 检查学生在拓展环节中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解决的
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为简单,主要以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自然数的概
念为主线。

通过多个具体的示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自然数的定
义和特征,并培养他们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自然数运算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适当使用了示意图和实物,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总体而言,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表现积极,达到了教学目标。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加减法的关系6篇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加减法的关系6篇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加减法的关系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加减法的关系精选6篇(一)教案名称:加减法的关系适用对象:小学四年级上册学生教学目标:1. 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2. 掌握加减法之间相互转换的方法和技巧3. 能够熟练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教学重点: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及相互转换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好教材《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课本、教学课件等2. 准备好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马克笔等教具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识(5分钟)1. 教师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实例开始引入加减法的关系,如:小明手中有5支铅笔,他又给了小红3支铅笔,问小明手中剩下几支铅笔?2. 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小明手中原本有几支铅笔?”3. 学生回答:“5支铅笔。

”4. 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小红拿走了几支铅笔?”5. 学生回答:“3支铅笔。

”6. 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小明手中剩下几支铅笔?”7. 学生回答:“剩下2支铅笔。

”8. 教师总结,将这种情况表示为减法运算:5 - 3 = 2。

Step 2:探究加减法的关系(10分钟)1. 教师将减法运算改写为加法运算:5 - 3 = 5 + (-3) = 2。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提问:“为什么减法运算可以改写为加法运算?”3. 学生思考一会后,教师给予提示:“想想在减法运算中,被减数、减数和差分别代表什么?”4. 学生回答:“被减数就是减法中的被减数,减数就是减法中的减数,差就是减法运算的结果。

”5.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提问:“在加法运算中,被加数、加数和和分别代表什么?”6. 学生回答:“被加数就是加法中的被加数,加数就是加法中的加数,和就是加法运算的结果。

”7.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提问:“要使等式5 - 3 = 5 + (-3)成立,被减数、减数、和和加数的关系是什么?”8. 学生思考一会后,教师给予提示:“想想被减数和和、减数和加数之间有什么关系?”9. 学生回答:“被减数和和、减数和加数之间的关系是相反数的关系。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6篇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6篇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6篇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熟悉直线、线段与射线。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会数简洁图形中的线段。

3、培育学生的观看、分析概括的力量。

重点难点:1、体会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分与联系,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与线段、射线,会数简洁图形中的线段。

2、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把握三种线的读法教具预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谁能说一说生活中哪里有线吗?(黑板边、书本边、铅笔盒的边……)很好,看来你们观看的特别认真,在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线,刚刚同学们说的这些线中,有直的线也有弯的线,在数学中也一样,有直的线也有弯的线,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讨论直的线。

(板书:线的熟悉)二、探究活动,猎取新知1、熟悉直线同学们,笔直的线里也学问!电脑出示铁轨图,引导学生观看师:图中画的是铁轨,铁轨很长,笔直的铁轨,一眼望不到头,像这样两端可以无限延长,没有端点的线,就叫做直线。

(1)画一画让学生用直尺画一条直线(2)说一说 (直线有什么特征? 直没有端点无限)2、熟悉线段电脑出示公路中的斑马线,引导学生观看公路中的斑马线大约有多长?(师:不管是几米,他都有肯定的长度,都可以度量出来,像这样的线叫做线段,它是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

你能不能画一条线来表示它?(1)画一画(2)说一说 (线段有什么特征? 直两个端点有限)3、熟悉射线电脑出示夜景图,学生观看师:这是一条什么线?你什么时候见过?它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自由的说说)你能画一画吗?(1)画一画让学生尝试画射线(2)说一说 (射线有什么特征? 直有一个端点无限)4、比拟三种线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图形端点个数延长状况与直线的关系直线没有端点向两端无限延长线段两个端点不能延长是直线的一局部射线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长是直线的一局部5、认一认、说一说(电脑出示各种直线、线段、射线)6、线的读法(1)直线一条直线有两种读法,可以读作直线AB,也可以把字母倒过来读作直线BA。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教案3篇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教案3篇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教案3篇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教案篇1第一教时教学内容:平均数(一)(P116例1、例2)教学目标:1、知道平均数的意义。

2、掌握求平均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3、会正确解答简单的平均数应用题。

4、初步建立平均数的统计思想。

5、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1、要求下列问题,必须已知哪两个条件,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1) 平均每天加工零件多少个(2) 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3) 平均每组分到几本书(4) 平均每筐重多少千克2、导入(1) 象以上这些问题都是要求平均每一份是多少。

类似题称之为求“平均数”。

所谓平均数,就是把不相等的几个数量,在其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使其相等。

揭示课题:平均数(2)求平均数用什么方法求平均数首先从问题中判断:把什么作为总数平均分;是按什么平均分的,即与总数对应的总份数是什么;然后用“总数÷总份数=平均数”,求出平均数。

二、探究1、例1:有4组小长方体,第一组有9个,第二组有5个,第三组有7个,第四组有3个。

平均每组有多少个(1)默读题目,想一想这到题的数量关系式长方体的总个数÷组数=平均每组的个数总数÷ 份数(2)生列式,并说明是怎样想的(9+5+7+3)÷4问:平均每组的个数会不会比最多一组9个多,会不会比最少一组3个少,为什么(3)阅书P116的例12、例2:陈小红期中考试成绩,数学和英语都是98分,语文96分,自然常识100分。

她的’平均成绩多少分(1)自学例2的解题过程:A.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括号中为什么会出现两个98相加总份数为什么是4)B.你能完整说说这题的数量关系式吗总分÷科数=平均成绩(2)练习:书P117的练一练的1、2(只列式)三、运用1、根据问题找总数、总份数(1)平均每辆车运煤多少吨(2)平均每季度生产多少台(3)平均每人踢毽子多少个(4)平均每组踢毽子多少个(5)平均每次踢毽子多少个2、列式解答(1)第一组植树12棵,第二、第三小组共植树20棵。

(完整版)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完整版)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万以上数的认识教学课题:多位数的读写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能正确读亿以内的数。

3.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学习重、难点:多位数的读法。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出示“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图片。

教师:孩子们,你知道这是哪儿吗?在哪个省市?谁知道“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建筑面积、藏书量是多少吗?怎样才能了解到这些知识呢?学生:查阅资料、上网查找。

教师:这些方法都很好,有两个小朋友通过上网查到:“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建筑面积 170000 m2,截至 1998年底馆内藏书 21600000册,并且每年以600000~700000册的速度递增……当他们看到这些资料时被图书馆的建筑宏大、历史悠久,藏书量的与日俱增所吸引。

小女孩说“这些数可真大呀!”小男孩说“该怎样读呢?”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大数,学习怎样读多位数。

二、合作探究1.孩子们还记得在二年级时,我们已认识了万以内的数。

谁来说说10个一是多少? 10个一十? 10个一百?10个一千是多少?如果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多少?10个十万是多少?怎样数?学生:十万、二十万、三十万……教师:10个一千万是多少呢?像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这些都是计数单位。

那么用数字表示数时,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举例说明什么叫数位。

2.观察下面的数位顺序表,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四人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学生:①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计数单位百所占的位置是“百位”。

②数位是从右往左按从低到高的排列,计数单位也是从右到左从小到大的排列。

③从个位起每4个数位分一级,已经分出了个级、万级、亿级。

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教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我们把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数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教案4篇

数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教案4篇

数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教案4篇数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巩固除法法则、估算及验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过程,巩固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和认真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商的位置。

教学难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教具图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教师导学一、复习导入1、口算卡片(略)2、填空1)把320平均分成40份,,每份是( )2)每份是70,490里面有( )个703)( )÷( )=20……19,除数最小是( )4)322÷40的商写在( )位上。

5)475与195的差里有( )个70。

6)如果4×30+6=126,那么126÷30=( )……( )7)有163个鸡蛋,每30个装一箱,这些鸡蛋需要( )个箱子。

3、说说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二、练习内容1、计算346÷42 171÷57 1674÷93 876÷73 2001÷87 10332÷84 2、计算并验算4814÷83 8445÷33 3243÷47 1827÷63 1568÷28 2669÷363、按要求在()里填上一位适当的数字,再计算。

商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 )25÷38 ( )76÷27( )96÷82 ( )04÷64解决问题;1)一个排球42元,300元最多可以买几个排球?2)一部电话机94元,一部扫描机846元,扫描机的单价是电话机的几倍?3)探究题小英做一道除法题时,把除数48看成84,结果得到的商是37余12,求正确的商是多少?4)竞赛题三、总结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你学会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了吗?说说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四、作业91页5----8数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教案篇2【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与实践,使学生加深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解,促进相关技能的形成,发展数学思维和实践能力,激发进一步学习分数,应用分数的兴趣。

新编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新编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新编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师:2015年秋季一、万以上数的认识1、万以上数的读写第1课时:认识数位顺序表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数数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认识数位和十进制计数法。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记忆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

难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准备数位顺序表教学时间:2015年9月7日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提问。

,1,我们已学过的计数单位有哪些,1,2,万以内的数位顺序是怎样的。

,3,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百是,,。

,4,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2、谈话导入新课。

二、探索新知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

,1,、猜一猜。

谁能猜一猜比万更大的计数单位有哪些,,2,、数一数。

教师引导学生用数一数的方法认识比万大的计数单位。

2、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计数单位。

教师指出:从上面的数数中我们知道~10个一是一十~10个一十是一百 (10)个一万是一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这些都是计数单位。

3、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认识数位。

出示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学习认识数位。

,2,认识数位分级。

师:从右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3,观察数位顺序表~发现规律。

?小组讨论。

2让学生说一说从观察中发现了什么,?全班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补充。

三、巩固练习提问:1万级的数位有哪些,2、从右起第三位是什么数位~计数单位是多少,右起第七位是什么数位~计数单位是多少,3、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多少, 四、全课小结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布置作业练习一第1题第2课时:多位数的读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页例1、例2~“课堂活动”中的第1、2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师:2015年秋季一、万以上数的认识1、万以上数的读写第1课时:认识数位顺序表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数数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认识数位和十进制计数法。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记忆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

难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准备数位顺序表教学时间:2015年9月7日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提问。

(1)我们已学过的计数单位有哪些?(2)万以内的数位顺序是怎样的。

(3)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百是()。

(4)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2、谈话导入新课。

二、探索新知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

(1)、猜一猜。

谁能猜一猜比万更大的计数单位有哪些?(2)、数一数。

教师引导学生用数一数的方法认识比万大的计数单位。

2、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计数单位。

教师指出:从上面的数数中我们知道,10个一是一十,10个一十是一百……10个一万是一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这些都是计数单位。

3、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认识数位。

出示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学习认识数位。

(2)认识数位分级。

师:从右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3)观察数位顺序表,发现规律。

①小组讨论。

让学生说一说从观察中发现了什么?②全班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补充。

三、巩固练习提问:1万级的数位有哪些?2、从右起第三位是什么数位,计数单位是多少?右起第七位是什么数位,计数单位是多少?3、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多少?四、全课小结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布置作业练习一第1题第2课时:多位数的读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页例1、例2,“课堂活动”中的第1、2题。

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

2、结合读数,培养类推和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多位数的读法。

难点:掌握中间末尾有0的多位数读法。

教学时间:2015年9月7日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让学生读一读单元导入图的文字内容,从而导入课题。

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1。

(1)、读一读。

先让学生读一读以下两个数:592、3208。

4007再出示例题的数位顺序表和数:26970000和35651以及4896000。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再指定学生读和学生自由读。

(2)、议一议。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怎样读这些数,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归纳读法。

(3)指导学生讨论第4页的“想一想”。

2、教学例2。

出示例题。

(1)、读一读。

让学生根据提示,读一读书上2050006和307000490这两个数。

(采用个别读和全班齐读形式)(2)、试一试。

让学生尝试读108000430和800020000这两个数。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互读、互听、互议,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及时纠正错误的读法。

(3)、议一议。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议一议:上面的数,哪些0要读,哪些0不读,接着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归纳: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其它数位有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0。

(4)、指导学生完成教科书第4页“想一想”。

3、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科书第4页“读一读”。

三、巩固练习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中的第1、2题。

四、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强调读多位数时,先把多位数分级,再读数。

五、布置作业练习一第2、3、4题。

第3课时:多位数的写法及大小比较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页的例3、例4和“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1、在掌握数位顺序表及多位数读法的基础上,探索并掌握多位数的写法。

2、学会比较多位数的大小。

3、培养类推、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多位数的写法,学会比较多位数的大小。

难点: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

教学时间:2015年9月8日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在()里填上﹤或﹥。

290()300 456()480 3700()3720 2223()2229提问:怎样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3。

出示例题。

先让学生看一看前两道小题,想一想含有万级的多位数应怎样写,并与同伴交流想法。

学生独立写出“七亿”这个数,并与同伴交流。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写多位数时,也应从最高位写起。

2、即时练习。

完成“写一写”。

先让学生看前两道小题,想一想,含有0的多位数应怎样写,并与同伴交流。

学生独立写出“五千万零四”这个数,并与同伴交流。

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3、议一议。

提问:怎样写多位数呢?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想法,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归纳多位数的写法法则:(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2)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个数位上写0。

4、教学例4。

(1)让学生独立尝试,比较两组数的大小,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2)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多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三、巩固练习1、写数。

三百零四万零七十写作:四亿零三百万零二写作:三千万零三写作:2、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44554和366128 16499和16504四、全课小结写多位数时要注意什么?怎样比较多位数的大小?五、布置作业练习一第5题第4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8页练习一中的第6—11题。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十进制计数法,能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多位数。

2、熟练掌握多位数的大小比较。

3、进一步感受多位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宽知识面。

教学时间:2015年9月9日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提问:在“多位数的读写”这一节内容里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读写多位数时要注意什么?怎样比较多位数的大小?学生依次回答,教师评判肯定。

二、指导练习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中的第8—15题。

第6题。

先让学生按题意要求写数,再进行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进行错题评析,学会检验自己写的数是否符合题意要求。

第7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进行全班交流反馈。

第8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时,指名说一说怎样比。

第9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进行全班交流,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

第10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进行全班交流。

第3小题,教师应多提醒学生认真审题,认识“多1”与“多1万”是不同的。

第11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情境图中的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三、全课小结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四、布置作业出类似题,教师自行处理。

课后反思:2、用万和亿作单位表示数第1课时:用万和亿作单位表示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0页例1、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想一想”;第10页“课堂活动”中的第1、2题。

教学目标1、学会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学会将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2、学会用“万”作单位的数或亿作单位的数进行加减法计算。

3、培养数感和符号感。

4、培养学生类推、归纳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怎样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

难点:把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教学准备电子白板。

教学时间:2015年9月日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出示例1情境图,让学生读一读我国陆地总面积及人口总数。

2、教师指出:这都是多位数,在读、写时很不方便,又容易出错。

为了读、写更方便,我们常用“万”和“亿”作单位表示这些大数。

(揭题板书)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1。

(1)探索改写方法。

先让学生读一读例1中的两个多位数。

学生在读数的同时,教师作出如下板书:9600000=960万1300000000=13亿再让学生读第二幅情境图,教师板书:79260000=7245万15000000=()万14000000000=()亿80000000000=()亿。

然后让学生认真观察上面6个等式,看看发现了什么,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发现: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的数只需要去掉万后面的四个“0”,并写上“万”字;用亿作单位表示整亿的数只需要去掉亿后面的八个“0”,并写上“亿”字(2)尝试练习。

让学生完成书上的“试一试”和“想一想”。

全班交流,教师强调:改写时,不要漏写了“万”或“亿”字。

2、教学例2。

出示例2。

先让学生读题,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指名学生板演,然后教师组织小组交流,让学生议一议:①能用我们以前学的方法计算吗?②如果不能,应该怎能么办?如果能,应该怎样计算较简便?把260000改写成26万,把320000改写成32万。

再用26万+32万=58万(kg)答:3、练习。

让学生完成教师板书的练习题。

三、巩固练习指导学生完成第10页“课堂活动”中的第1、2题。

四、全课小结你认为用万和亿作单位表示数时要注意什么?五、布置作业练习二第1、2、3题。

第2课时: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页例3、例4及第12页“课堂活动”中的第1、2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学会将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2、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多位数的万位后面或亿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

3、能用“万”作单位或“亿”作单位的数进行加减计算。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多位数的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

难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多位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电子白板、课件。

教学时间:2015年9月日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二、教学例3。

(1)引导学生认识求近似数的必要性,认识四舍五入法。

(2)探索求近似数的方法。

出示例3。

先让学生试做,同时指名学生板演,然后教师组织小组交流,让学生议一议:①在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时,要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②在求近似数时,534670千位上的数比5小,应该怎能么办?38290千位上的数比5大,应该怎能么办?(千位上的数比5小时,直接舍去万位后面的数,然后加上4个0;千位上的数比5大时舍去万位后面的数后要向万位上进1,然后再加上4个0)534670≈530000 38290≈40000③用同样的方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值。

(注意:要根据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8420004613≈800000000 463214560≈500000000(3)、练习。

让学生完成第11页中的“议一议”和“试一试”。

三、教学例4出示例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