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正处于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后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目前正处于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后期,这一阶段是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同成熟的市场经济相比,这一阶段的中国企业无论是所处的外部环境,还是内部能力,都有其特殊性,同时也带来了企业战略导向的不同。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条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之路,这一时期呈现了以下一些特点:首先,企业由被政府控制逐渐转向被市场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更好、更快的发展经济,我国采用了政府控制企业的方式,其目的是实现全民的共同利益。然而,伴随着这种方式也带来了国有企业的效率不断下降,资源并没有被有效的配置,并创造出最大的价值。为此,政府转变了对国有企业的直接控制,代之以市场为影响手段,对经济发展进行有效协调,激励企业选择真正有能力的经营者,做出最优选择。

其次,非国有企业发展迅速。中国的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引进了制度竞争,推动了国有体制的改革。在封闭的环境中,没有比较,没有竞争,低效率的体制可以产期存在。但在开放的经济中,效率成为检验企业优劣与否的重要标准,计划经济和国有企业的弊病暴露无疑,使得市场经济和非公有制企业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截至2007年6月底,全国实有企业876.1万户,内资企业327.6万户,占企业总户数的37.4%;外商投资企业28万户,占企业总户数的3.2%;私营企业首次突破500万户,达到520.5万户,占企业总户数的59.4%,注册资本(金8.3万亿元,从业人员6927.5万人,个体工商户2621.4万户(沈莉,2007)。

再次,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更加严峻。全球化和技术的创新使中国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前景更为严峻。以前备受保护的中国国有企业所控制和影响着的中国国内市场受到了非国有企业的强烈冲击,而对于那些有着预见性的企业,市场化也出现了许多机会。事实上,中国的市场竞争依然存在着行政垄断,这给国内的竞争环境也带来了巨大破坏;同时,中国企业的市场竞争还具有“血拼”色彩,这种竞争虽然是对计划经济的彻底否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综上所述,由于改革的不断深化,短缺型经济类型成为历史,中国企业的竞争开始不断加剧,利润越来越薄,持续增长更加困难,企业将面临更加不确定性的环境。

随着中国整个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企业在这一阶段正经历着根本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是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下的管理体制的变革,也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形成的竞争环境的适应,因此对于中国企业而言,目前正处以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转轨和管理创新期。中国企业的发展与壮大不但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局面的核心因素,更进一步地成为影响到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重大问题。为此,对企业的关注和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企业作为经济体系中微观,但同时也最活跃的组成部分,其生存与发展的首要问题在于明确自身的前进方向,确定自身前进的步骤。换而言之,就是要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为企业自身的存在确定价值意义,向各种利益相关者通告其持续、坚定的发展前景。因此,对企业战略导向的选择就成为了关键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的企业来说更特殊的问题在与中国企业面临着剧烈变化的制度环境和任务环境,企业自身的能力也在随之不断起伏波动,它们因此更加需要在一个很短的时期内选择企业的战略导向,从而能够适应整体改革和国际化的需要,实现企业科学、有序的战略变革,进行科学、有效的战略导向选择。因此,本书希望能够在中国转轨时期这一特殊的背景条件下,从行业管制到逐步放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政治体制的逐步改革等外部环境和中国企业的现实状况等角度来分析外部环境与内部能力是如何影响中国企业的战略导向选择,又是如何影响企业绩效的。

在这个转轨以往的特点时期,中国企业也呈现出了一些不同于以往特点,这些特点体现了中国企业所处的环境特点和时代特征。

首先,从企业内部制度环境来看,企业内部制度因素主要表现在企业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上,具体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特点(樊燕萍),2005):

(1)产权制度改革没有突破性进展。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

原有国有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就是没有明确产权边界的国家所有制和要求

有明确产权规则的市场经济的不适应。产权制度主要的最主要功能在于它能

经济活动中的交易费用,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产权制度是所有制的具体化,

影响着企业以及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对企业

的运行机制和企业行为规范与否起着决定行作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际

进程就是产权不断变革的过程,但是这些改革始终没有在理顺国有企业产权

关系、建立现代化企业产权制度上取得明显突破。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走过了

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转换经营机制等阶段。这些改革措施

对于扩大企业自主权,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激发企业经营的积极性等方面

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但是由于在产权制度改革方面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把

国有企业改革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仍面临很多困难,国有企业的运行机

制和市场经济运行不融合,国有企业仍无法成为真正的自助经营、自负盈亏

的市场经营主体。

(2) 企业治理结构尚不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是指企业在所有权和经营权

相分离的条件下,对各利益主体之间对的利益关系所进行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也就是说,通过一种制度安排,建立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力、责任和利益的相互制约,从而实现利益关系的合理化。经济转轨时期由于政企没有彻底分开、产权改革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及市场机制不完全等问题的存在,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极不规范,出现了政府行政干预下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其实质为“企业家缺位”,就是说,在现在的治理结构中,还不存在真正的企业家。我们仍然处于官员决策和企业家决策并存的阶段,在很多企业,我们仍然有大量的政府投资,并且政出多门、政策多变使得企业家忙于应对政策的不确定性。经济转轨中的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从内部制约着企业行为目标的实现,导致企业长期处于低效益状况。

其次,从企业行为特征来看,经济转轨时期的企业行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1)企业行为趋于市场化又受制于政府。经济转轨时期的企业生产经营行为趋于市场化,但转轨时期的过渡性特征以及政企不分、行政干预、政府

行为不规范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企业行为政府化的特征依然很明

显,特别是国有企业行为受到政府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和限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原有的“双轨”价格已大部分退出,大部分生产资料的价格被市场价格取代,其他要素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企业大部分生产经营活动更多的考虑市场需要,并根据市场提供的各种信号做出经营决策。但是,由于政企没有真正分开,许多国有企业身在市场却心系政府,国有企业并没有按照市场规则运行,并不积极参加竞争,而是更指望政府,按照政府的逻辑办事。因为对国有企业而言,在政企不分开的情况下,从政府处争取垄断地位而获取垄断租金比从竞争中获得利润更容易,更合算,也更持久。此外,企业从银行获得远低于市场价格的资金,实际上也是政府对国有企业的一种隐性财政补贴。从政府部门来讲,由于国有企业一直是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政府从其自身收入角度出发,也必然十分重视国有经济的发展水平,并对国有企业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扶持。这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政府半依半赖,依然无法摆脱政府部门的干预(刘培堂,2004)。所以,企业的行为就表现出既趋于市场化又受制于政府的特征。

(2)企业的行为短期化倾向突出。经济转轨时期企业外部环境的过渡性特征和内部制度的不完善、不健全造成了企业经营中的短期化倾向非常突

出。所谓企业短期化行为,是指企业只注重短期盈利而不注重盈利的投

资成本;只关心企业留利水平,不关心资产价值(张维迎,2003)。经

济转轨时期,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是企业获得了一定的经营决策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