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ZCZGYQ铝合金压铸件技术条件A
压铸件技术要求
二. 铝合金压铸件 GB/T 15114-94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铝合金压铸件的技术要求,质量保证,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和交货条件等.本标准适用于铝合金压铸件.2. 引用标准GB1182 形状和位置公差代号及其标准GB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的检查)GB2829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GB6060.1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铸造表面GB6060.4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抛光加工表面GB6060.5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抛(喷)丸,喷砂加工表面GB6414 铸件尺寸公差GB/T11350 铸件机械加工余量GB/T15115 压铸铝合金3. 技术要求3.1化学成分合金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15115的规定.3.2力学性能3.2.1当采用压铸试样检验时,其力学性能应符合GB/T15115的规定3.2.2当采用压铸件本体试验时,其指定部位切取度样的力学性能不得低于单铸试样的75%,若有特殊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商定.3.3压铸件尺寸3.3.1压铸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应符合铸件图样的规定3.3.2压铸件尺寸公差应按GB6414的规定执行,有特殊规定和要求时,须在图样上注明.3.3.3压铸件有形位公差要求时,其标注方法按GB1182的规定.3.3.4压铸件的尺寸公差不包括铸造斜度,其不加工表面:包容面以小端为基准,有特殊规定和要求时,须在图样上注明.3.4压铸件需要机械加工时,其加工余量按GB/T11350的规定执行.若有特殊规定和要求时,其加工作量须在图样上注明.3.5表面质量3.5.1铸件表面粗糙度应符合GB6060.1的规定3.5.2铸件不允许有裂纹,欠铸,疏松,气泡和任何穿透性缺陷.3.5.3铸件不允许有擦伤,凹陷,缺肉和网状毛刺等腰三角形缺陷,但其缺陷的程度和数量应该与供需双方同意的标准相一致.3.5.4铸件的浇口,飞边,溢流口,隔皮,顶杆痕迹等腰三角形应清理干净,但允许留有痕迹.3.5.5若图样无特别规定,有关压铸工艺部分的设置,如顶杆位置,分型线的位置,浇口和溢流口的位置等由生产厂自行规定;否则图样上应注明或由供需双方商定.3.5.6压铸件需要特殊加工的表面,如抛光,喷丸,镀铬,涂覆,阳极氧化,化学氧化等须在图样上注明或由供需双方商定.3.6内部质量3.6.1压铸件若能满足其使用要求,则压铸件本质缺陷不作为报废的依据.3.6.2对压铸件的气压密封性,液压密封性,热处理,高温涂覆,内部缺陷(气孔,疏孔,冷隔,夹杂)及本标准未列项目有要求时,可由供需双方商定.3.6.3在不影响压铸件使用的条件下,当征得需方同意,供方可以对压铸件进行浸渗和修补(如焊补,变形校整等)处理.4. 质量保证4.1当供需双方合同或协议中有规定时,供方对合同中规定的所有试验或检验负责.合同或协议中无规定时,经需方同意,供方可以用自已适宜的手段执行本标准所规定的试验和要求,需方有权对标准中的任何试验和检验项目进行检验,其质量保证标准应根据供需双方之间的协议而定.4.2根据压铸生产特点,规定一个检验批量是指每台压铸设备在正常操作情况下一个班次的生产量,设备,化学成分,铸型和操作连续性的任何重大变化都应被认为是新是一个批量开始.供方对每批压铸件都要随机或统计地抽样检验,确定是否符合全部技术要求和合同或铸件图样的规定要求,检验结果应予以记录.5. 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5.1化学成分5.1.1合金化学成分的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复检应符合GB/T15115的规定.5.1.2化学成分的试样也可取自压铸件,但必须符合GB/T15115的规定5.2力学性能5.2.1力学性能的检验方法,检验频率和检验规则就符合GB/T15115的规定.5.2.2采用压铸件本体为试样时,切取部位尺寸,测试形式由供需双方商定.5.3压铸件几何尺寸的检验可按检验批量抽验或按GB2828,GB2829的规定进行,抽检结果必须符合标准3.3的规定.5.4压铸件表面质量就逐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本标准3.5的规定.5.5压铸件表面粗糙度按GB6060.1的规定执行.5.6压铸件需抛光加工的表面按GB6060.4的规定执行,5.7压铸件需喷丸,喷砂加工的表面按GB6060.5的规定执行.5.8压铸件内部质量的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由供需双方商定,可以包括:X射线照片,无损探伤,耐压试验,金相图片和压铸件剖面等,其检难结果应符合3.6的规定.5.9经浸渗和修补处理后的压铸件应做相应的质量检验.技术要求1.1化学成分:合金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15115的规定.1.2力学性能:1.2.1当采用压铸试样检验时,其力学性能应符合GB/T15115的规定.1.2.2当采用压铸件本体试验时,其指定部位切取度样的力学性能不得低于单铸试样的75%,若有特殊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商定.1.3压铸件尺寸:1.3.1压铸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应符合铸件图样的规定.1.3.2压铸件尺寸公差应按GB6414的规定执行,特殊规定和要求按图样上注明.1.3.3压铸件有形位公差要求时,其标注按GB1182的规定.1.3.4压铸件的尺寸公差不包括铸造斜度,其不加工表面:包容面以小端为基准,特殊规定和要求按图样上注明.1.4压铸件需要机械加工时,其加工余量按GB/T11350的规定执行.若有特殊规定和要求时,其加工作量根据图样上注明.1.5表面质量:1.5.1铸件表面粗糙度应符合GB6060.1的规定1.5.2铸件不允许有裂纹,欠铸,疏松,气泡和任何穿透性缺陷.1.5.3铸件不允许有擦伤,凹陷,缺肉和网状毛刺等腰三角形缺陷,但其缺陷的程度和数量应该与供需双方同意的标准相一致.1.5.4铸件的浇口,飞边,溢流口,隔皮,顶杆痕迹等腰三角形应清理干净,但允许留有痕迹.1.5.5若图样无特别规定,有关压铸工艺部分的设置,如顶杆位置,分型线的位置,浇口和溢流口的位置等由生产厂自行规定;否则按图样所注明或由供需双方商定.1.5.6压铸件需要特殊加工的表面,如抛光,喷丸,镀铬,涂覆,阳极氧化,化学氧化等由供需双方商定.1.6内部质量:1.6.1压铸件若能满足其使用要求,则压铸件本质缺陷不作为报废的依据.1.6.2对压铸件的气压密封性,液压密封性,热处理,高温涂覆,内部缺陷(气孔,疏孔,冷隔,夹杂)及本标准未列项目有要求时,可由供需双方商定.1.6.3在不影响压铸件使用的条件下,当征得需方同意,供方可以对压铸件进行浸渗和修补(如焊补,变形校整等)处理.。
铝合金压铸技术要求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铝合金压铸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那么、交货条件等。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发电机铝合金端盖压铸件。
2、引用标准GB6414铸件尺寸公差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288-87金属拉力试验法GB/T13822-92 压铸有色合金试样GB6060.5 外表粗造度比拟样块抛(喷)丸、喷吵加工外表3、技术要求3.1 压铸铝合金的牌号压铸铝合金采用UNS-A03800〔美国,日本ADC10〕可选用材料UNS-A03830 〔美国,日本ADC12〕化学成份见表1表1供给商可选择上述四种牌号的任何一种,如在生产过程中更换其它牌号,需重新进展样件鉴定。
一级回炉料:浇道、化学成份合格的废铸件,后加工次品等不含水分和油污。
二级回炉料:集渣包、坩埚底部剩料、退货废品、存放时间长〔超过10天〕的一级回炉料。
三级回炉料:飞边、溅屑、细小的碎料、带有油污的渣料、因化学成份报废的铸件、从铝渣中捡出的铝粒。
使用单一某级回炉料:一级回炉料最大使用量50%,二级回炉料最大使用量40%。
一级、二级回炉料混合使用:回炉料总量不超过40%,其中二级回炉料最大使用量20%。
三级回炉料:不能直接使用,必须经过重熔、精炼且化学成份分析合格后才能使用,其最大使用量10%,仅与铝锭混合使用。
小颗粒回炉料大块回炉料铝锭,如此循环。
3.2 力学性能采用单铸拉力试样检验,其力学性能应满足抗拉强度≥240Mpa,伸长率≥1%,HB85〔5/250/30〕。
试样尺寸及形状应符合GB/T 13822-92?压铸有色合金试样?的规定。
3.3 压铸件尺寸压铸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应符合铸件图的规定。
3.4 待加工外表用符号“〞标明,尖头指向被加工面。
例:0.5 表示该外表留有加工余量3.5 外表质量3.5.1 铸件清理后的外表质量铸件的浇口、飞边、溢流口、隔皮等应清理干净,但允许留有清理痕迹。
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因去除浇口、溢流口时所形成的缺肉或高出均不得超过壁厚的四分之一,并且不得超过1.5 mm。
铝合金压铸件一般技术要求
铝合金压铸件一般技术要求1.压铸件应按照图纸和顾客提出的要求检查所有尺寸和表面质量。
2.对于图纸(或顾客)没有明确提出来注尺寸、形状公差和表面质量要求,以下述标准和指标为检验依据。
①未注几何尺寸公差:按GB6414铸件尺寸公差②未注形状、位置公差:按GB/T15114铝合金压铸件 附录A③未注明表面质量要求:⑴铸件表面不允许有裂纹、裂缝、欠铸、缩松和任何穿透性缺陷⑵铸件的浇口 、飞边、溢流口、隔皮、顶杆痕迹等应清理干净⑶压铸件按使用要求不同分为3级:1级:涂覆工艺要求高的表面、镀铬、抛光、研磨的表面、相对运动的配合面、危险应力区的表面等;2级:涂覆要求一般的或要求密封的表面、镀锌阳极氧化油漆不打腻以及装配接触面;3级:保护性涂覆表面及紧固接触面,油漆打腻表面及其他表面。
⑷表面粗糙度1级:Ra3.2 2级:Ra6.3 3级:Ra12.6⑸表面缺陷极限压铸件表面质量级别 1级 2级 3级缺陷面积不超过总面积的百分数(%) 5 25 40说明:①在不影响使用和装配的情况下,网状毛刺和痕迹:高度不超过0.2mm;②受压铸模镶块或受分型面影响而形成的表面高低不平的偏差,不超过相关的公差尺寸;③推杆痕迹表面凸出或凹入铸件表面的深度,一般为±0.2mm;⑹表面质量要求(见附表)⑺挫痕:目视挫痕应均匀、一致,不允许有明显的凹凸。
经锉加工的表面和未经锉加工的表面允许有角度,但角度应在10°以内;⑻变形:压铸件成型后,如有变形应进行调整,经调整后的压铸件表面不允许有明显的打击痕迹。
调整部分的平面度:0.2mm;⑼对于顾客的特殊要求,要形成相应的工艺文件,规定其相关的工艺过程和检验方法。
附表: 缺陷名称 缺陷范围表面质量级别 备注1级2级 3级 流痕深度(mm )≤ 0.05 0.07 0.15面积不超过总面积的百分数515 30冷隔深度(mm )≤ 不允许1/5壁厚 1/4壁厚 1.在同一部分对应出不允许同时存在2.长度是指缺陷流向的展开长度长度不大于铸件的最大轮廓尺寸的(mm ) 1/101/5所在面上的不允许超过的数量 2处 2处 离铸件边缘距离(mm )≥ 4 4 两冷隔间距(mm )≥10 10 拉伤深度(mm )≤ 0.05 0.1 0.25 除一级表面外,浇道部位允许增加一倍面积不超过总面积的百分数35 10 凹陷 凹入深度(mm ) 0.10.3 0.5 粘附物痕迹整个铸件缺陷不允许超过 不允许1处 2处 占带缺陷的表面面积的百分比5 10气泡平均直径≤3mm1.每100cm 2缺陷个数不超过不允许 1 2 允许两种气泡同时存在,但大气泡不超过3个,总数不超过10个。
DAZCZ-GY-Q-15铝合金压铸件技术条件(A)
DABG-GY-6 1
不合格,则铸件为不合格件。
4.3.5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5 机械性能
5.1质量保证部负责测试铸件机械性能。
5.2试验仪器使用拉伸试验机。
5.3机械性能测试
5.3.1试验方法按按GB/T 1173《铸造铝合金》执行。
5.3.2每月取三根单铸试样测定合金机械性能,若有两根试样的机械性能符合表2规定时,则认为合格。
5.3.3第一次试验的三根试样中,若有两根试样的机械性能低于表2规定时,则认为不合格,但允许用加倍试样数量进行第二次试验。
第二次试验若有两根试样的机械性能不合格,但总平均值合格时,则认为合格;如不合格的试样多于两根,则机械性能不合格。
5.3.4允许用金属型铸造的标准试样测定合金的机械性能。
金属型试样的形状及尺寸应按GB/T 1173《铸造铝合金》的规定。
5.3.5每次试验后均允许采用压铸件本体试验,其指定部位切取试样的力学性能,不得低于单铸试样的75%。
切取部位未做规定时,由检验部门确定。
5.3.6若单铸试样不合格,铸件上切取的机械性能试样合格时,则该熔批铸件为合格件。
5.3.7由于试验本身的故障或试样上有目视可见的夹渣、气泡而造成试验结
果不合格时,应补试样重新进行试验。
5.3.8机械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压铸件产品技术规范标准
压铸件产品技术规范标准1. 引言压铸件是一种具有高精度、高强度和高复杂性的金属铸件,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行业。
为了确保压铸件产品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技术规范标准,以规范压铸件的生产和质量控制过程。
本文将介绍压铸件产品技术规范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材料要求、尺寸和形状公差、表面处理、硬度要求、力学性能要求等方面。
2. 材料要求压铸件的材料选择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要求,压铸件常用的材料包括铝合金、锌合金、镁合金等。
2.1 铝合金铝合金是最常用的压铸件材料之一,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加工性能和机械性能。
常用的铝合金包括ADC12、A380等,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应符合相应的标准。
2.2 锌合金锌合金是另一种常用的压铸件材料,具有良好的液态流动性和冷却收缩性能。
常用的锌合金有Zamak 3、Zamak 5等,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应符合相应的标准。
2.3 镁合金镁合金具有重量轻、比强度高等特点,适用于要求重量轻、高强度的产品。
常用的镁合金有AZ91D、AM60B等,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应符合相应的标准。
3. 尺寸和形状公差为了保证压铸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一致性,对其尺寸和形状设定了公差要求。
公差的选择应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和应用领域来确定。
4. 表面处理压铸件在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耐腐蚀性、耐磨性和装饰性。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喷漆、电镀、阳极氧化等。
5. 硬度要求压铸件的硬度是其材料和工艺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产品的强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性能有直接影响。
硬度测试应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测试结果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6. 力学性能要求压铸件的力学性能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等指标。
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和应用领域,制定了相应的力学性能要求。
力学性能测试应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测试结果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7. 检验和质量控制为了确保压铸件产品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和质量控制。
铝合金压铸件标准规范
铝合金压铸件标准规范铝合金压铸件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制造零部件,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通讯等领域。
为了确保铝合金压铸件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规范,以便指导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操作。
本文将对铝合金压铸件的标准规范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铝合金压铸件的材料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要求,需要选择合适的铝合金材料,以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避免夹杂、气孔等缺陷的产生。
其次,铝合金压铸件的设计和模具制造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零部件的结构合理性、壁厚均匀性等因素,以避免在压铸过程中出现过大的应力集中和变形。
同时,模具的制造质量直接影响着铝合金压铸件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因此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制造和检验。
另外,铝合金压铸件的生产工艺和工艺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压铸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合金的熔化温度、注射速度、压力等参数,以确保铝合金液充分填充模腔,并且避免气孔和缩松的产生。
同时,还需要对压铸件进行热处理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最后,铝合金压铸件的质量检验和标识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生产完成后,需要对铝合金压铸件进行尺寸、外观、力学性能等多方面的检验,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同时,还需要对合格的铝合金压铸件进行标识和追溯,以便跟踪其在使用过程中的情况。
总之,铝合金压铸件的标准规范涵盖了材料选择、设计制造、生产工艺、质量检验等多个方面,对于确保铝合金压铸件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各相关行业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进行生产和使用,以提高铝合金压铸件的质量水平,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铝合金压铸件质量检验标准
铝合金压铸件质量检验标准铝合金压铸件质量检验标准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铝合金压铸件的技术要求、质量保证、试验方法及检测规则和交货条件等。
本标准适合于铝合金压铸件。
2 引用标准GB 1182形状和位置公差代号及其标准GB 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 2829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GB 6060.1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铸造表面GB 6060.4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抛(喷)妨丸,喷砂加工表面GB6214铸件尺寸公差GB/T 11.350铸件机械加工余量GB/T 15115压铸铝合金3 技术要求3.1 化学成分。
合金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 15115的规定。
3.2 力学性能。
3.2.1当采用压铸试样检验时,其力学性能应符合GB/T 15115的规定。
3.2.2当采用压铸件本体试验时,其指定部位切取试样的力学性能不得低于单铸试样的75%,,若有特殊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3.3 压铸件尺寸。
3.3.1压铸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应符合铸件图样的规定。
3.3.2压铸件尺寸公差应按GB 6414的规定执行,有特殊规定和要求时,须在图样上注明。
3.3.3压铸件有形位公差要求时,其标注方法按GB 1182的规定。
3.3.4压铸件的尺寸公差不包括铸造斜度,其不加工表面:包容面以小端为基准,被包容面以大端为基准;待加工表面:包容面以大端为基准,被包容面以小端为基准,有特殊规定和要求时,须在图样上注明。
3.4 压铸件需要机械加工时,其加工余量按GB/T 11350的规定执行。
若有特殊规定和要求时,其加工余量须在图样上注明。
3.5 表面质量。
3.5.1铸件表面粗糙度应符合GB 6060.1的规定。
3.5.2铸件不允许有裂纹、欠铸、疏松、气泡和任何穿透性缺陷。
3.5.3铸件允许有擦伤、凹陷、缺肉和网状毛刺等缺陷,但其缺陷的程度和数量应该与供需双方同意的标准相一致。
锌合金、铜合金、铝合金压铸件技术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部标准锌合金、铝合金、铜合金压铸件技术条件JB 2702—80北京198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部标准JB 2702—80 锌合金、铝合金、铜合金压铸件技术条件本标准适用于机电、仪表、汽车、拖拉机等机械工业产品的锌合金、铝合金、铜合金压铸件(以下简称铸件)。
对有特殊要求的铸件,经商议后应在图样中注明。
一、铸件分类及级别1.铸件按使用要求分为两类,见表1。
2.铸件表面质量按使用范围分为三级,见表2。
3.铸件的类别和表面质量的级别应在图样中注明,表示方法如下:Ⅱ-∽铸件表面质量级别铸件分类类别铸件标准代号如有更高要求的部位应在图样中有关面处分别注明。
4.未注明铸件类别、级别和尺寸精度者,均按本标准相关的最低级别处理。
二、尺寸精度5.铸件线性尺寸公差才选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发布 1 9 8 1 年 1 月 1 日实施一机部沈阳铸造研究所提出上海电器压铸三、上海电表厂等起草共11页第2页 JB 2702—80⑴铸件的基本尺寸公差按表3选用。
铸件受分型面或模具活动部位影响的尺寸应按表4、表5规定,在基本尺寸公差上再加附加公差。
铸件基本尺寸公差表3线性尺寸受分型面影响时的附加公差表4线性尺寸受模具活动部位影响时的附加公差表5注:一模多铸时,铸件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为各铸件投影面积之和附加公差应用示例:JB 2702—80 共11页第3页1 铝合金压铸件的尺寸A为3+0.12mm(基本公差按7级精度),模具活动部位由成形滑块构成,其投影面积为34cm2,由表5查得其附加公差为0.20mm,则A的尺寸公差应为0.12+0.20=0.32(mm) 。
2 在同一铸件上尺寸B为2.5+0.12mm(基本公差按7级精度),模具活动部位由滑块型芯构成,型芯直径为20mm,则其投影面积为3.14cm2,由表5查得其附加公差为0.15mm,则B处的尺寸公并为+0.12/-0.15。
⑵尺寸公差带的位置a.不加工的配合尺寸,孔取正(+),轴取负(-)。
压铸件通用验收技术条件
压铸件通用验收技术条件(试行)定义:压铸件—指金属材料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通过专用压力机以液体或高粘流态压入成型模具,经一定时间的冷却后成形的零件。
本文件为指导性技术文件。
常用材料及牌号:1.镁合金:AZ91D、YM52.铝合金:A360、 YL108、YL104、YL112成型后铸件的验收技术条件:1.曲翘度:≤0.2/100mm2.有外观要求的零件表面要求:① 无明显熔接痕(允许有看得见摸不出的痕迹)② 不允许有鼓泡、凹痕、针孔、沙眼、冷料块、夹渣③ 不允许有裂痕、毛刺、缺口、裸露的气泡④ 未注边角倒角0.5*45°⑤ 浇口位置应修锉平整肉眼看不出明显的浇口特征⑥ 所有顶杆痕不允许凸出表面,但允许深入表面≤0.2mm,其周边不允许有飞边⑦ 光洁度要求高于Ra1.6以上的应用0#砂纸及400#金相砂纸分别打磨到图纸要求⑧ 未注表面粗糙度:铝合金Ra3.2—6.3镁合金Ra1.6—3.23.无外观要求的零件表面要求:按各类压铸件表面质量(JB2702—80)2级质量标准执行4.螺纹的处理:内外螺纹允许后加工做出(但必须做出底孔)5.未注公差:按GB6414—86铸件尺寸公差CT5级执行6.未注形位公差的要求:① 铸件未加工前的平面度公差:≤25为0.1、≤60为0.15、≤100为0.2、≤160为0.25、≤250为0.3、≤400为0.4② 铸件未加工前的平行度公差:≤25为0.15、≤60为0.2、≤160为0.3、≤250为0.45、≤400为0.65③ 铸件未加工前的同轴度公差:≤25为0.15、≤60为0.25、≤160为0.35、≤250为0.45、≤400为0.65、7.铸件加工后的形位公差按图要求执行8.零件上不加工孔类要素的尺寸一律指小端,轴类要素的尺寸一律指大端9.表面处理后技术要求:定义:—表面处理:指完成压铸后的零件经机械修正后进行的下列加工:① 氧化处理② 电镀处理③ 非金属喷涂④ 表面喷漆或电泳漆9.1.镀(涂)、或氧化层外观要求:① 色泽均匀、无明显色差、流痕、气泡、针孔、剥落、露底② 异物、杂质:影响外观的零件表面不允许存在,非重要表面每250mm距离内≤0.6mm的异物、杂质少于5点可视为合格③ 未注镀(涂)、或氧化层厚度≤0.03mm9.2.镀(涂)、或氧化层的附着力要求:① 每批次做一块附着力检测样板(厚度=1-2mm 100*40随被检测的批次零件同时表面处理经检测镀(涂)、或氧化层厚度合格后作为合格检测样板备用② 在样板的一个角离边缘5mm、15*15范围内用美工刀间隔1mm井字形划线(必须划穿镀(涂)、或氧化层)后用指甲盖或橡皮擦来回刮檫20次无剥落、露底则为合格③ 在样板的1/2处为界限折弯90°镀(涂)、或氧化层无开裂、剥落为合格9.3.耐腐蚀要求:用刷子蘸Kodak冲卷、冲纸的彩显、漂白药水刷于(涂)、或氧化层表面1小时后用水清洗檫干,检查镀(涂)、或氧化层应无龟裂、鼓泡但允许有轻微变色10.标志及包装:10.1.零件用硬纸盒包装,并用密封塑料袋及干燥剂作为内包装,盒上应有零件编号、规格、合格证,并与盒内零件相一致。
铝合金压铸件检验规范
铝合金压铸件检验规范一、引言铝合金压铸件是一种常见的制造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产品等领域。
为确保铝合金压铸件的质量和可靠性,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检验。
本规范旨在规范铝合金压铸件的检验过程和要求,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定。
二、术语和定义1.铝合金压铸件:采用压铸工艺制造的铝合金零件。
2.检验:对铝合金压铸件进行目视检查、尺寸检验、物理性能测试等手段的过程。
3.产品合格:铝合金压铸件的各项性能指标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三、检验内容1.检验人员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对铝合金压铸件进行全面检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外观检查:检查铝合金压铸件表面是否有气孔、裂纹、夹渣等缺陷。
-尺寸检验:检验铝合金压铸件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机械性能测试:对铝合金压铸件的拉伸强度、屈服强度、硬度等性能进行测试。
-化学成分分析:对铝合金压铸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金相组织检查:对铝合金压铸件的金相组织进行显微镜观察、显微硬度测试等。
-其他测试:根据需要可以进行疲劳强度测试、冲击试验等其他测试。
四、检验设备和工具1.显微镜:用于金相组织的观察。
2.数据采集仪器:用于机械性能测试时,实时采集铝合金压铸件的力、位移等数据。
3.尺子、千分尺、千分表等:用于尺寸检验。
4.电子秤、光谱仪等:用于化学成分分析。
5.硬度计:用于测量铝合金压铸件的硬度。
五、检验方法1.外观检查: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目视检查,记录铝合金压铸件表面的缺陷,并标明数量和位置。
2.尺寸检验: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测量铝合金压铸件的尺寸,将结果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
3.机械性能测试:根据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测试,记录铝合金压铸件的拉伸强度、屈服强度、硬度等性能指标。
4.化学成分分析:通过光谱仪等设备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将结果与标准要求进行对比。
5.金相组织检查:制备金相试样,使用显微镜观察铝合金压铸件的金相组织,并进行显微硬度测试。
铝合金压铸件综合技术条件(总11页)
铝合金压铸件综合技术条件(总11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根据GB 1173及GB 9438的相关内容,规定了铝合金铸件的分类和铸件的外观质量、内在质量以及铸件修补等内容的技术要求与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铝硅系合金铸件的砂型铸造、特种铸造(不含压力铸造)。
2 一般规定2.1 合金牌号2.1.1 铸造铝合金牌号由铝及主要合金元素的化学成分符号组成。
主要合金元素后面跟有表示其名义百分含量的数字(名义百分含量为该元素的平均百分含量的修约化整值)。
如果合金化元素的名义百分含量不小于1,该数字用整数表示;如果合金化元素的名义百分含量小于1,一般不标数字,必要时可用一位小数表示。
在合金牌号前面冠以字母“Z”(“铸”字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表示属于铸造合金。
2.1.2 若合金化元素多于两个,除对表示合金的本质特性是必不可少的外,不必把所有的合金化元素都列在牌号中。
2.1.3 杂质含量较一般合金低、性能高的优质合金,在其牌号后面附加字母“A”。
2.1.4 在牌号中主要合金化元素按名义百分含量的递减次序排列,当名义百分含量相等时,按其化学符号字母顺序排列。
2.2 合金代号本标准中合金代号由字母“Z”、“L”(它们分别是“铸”、“铝”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及其后面的三个阿拉伯数字组成。
“ZL”后面第一个数字表示合金系列,其中“1”表示铝硅系列合金,第二、三两个数字表示顺序号。
优质合金,在其代号后面附加字母“A”。
引用顾客提供的材料标准时,其代号按原用代号不变。
2.3 合金铸造方法、变质处理代号S——砂型铸造J——金属型铸造R——熔模铸造K——壳型铸造B——变质处理2.4 合金状态代号F——铸态T1——人工时效T2——退火T4——固溶处理+自然时效T5——固溶处理+不完全人工时效T6——固溶处理+完全人工时效T7——固溶处理+稳定化处理T8——固溶处理+软化处理2.5 数字修约规则合金牌号中合金化元素的名义百分含量、合金化学成分、合金性能等数字修约按GB 1.1中附录C规定。
铝合金压铸件一般技术要求
铝合金压铸件一般技术要求铝合金压铸件是利用铝合金熔体通过高压注射进入金属模具中,通过自身的凝固过程形成的零件。
它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等。
为了保证铝合金压铸件的质量和可靠性,有一系列一般技术要求需要遵守。
首先,铝合金压铸件的设计要合理。
合理的设计能保证零件的结构和尺寸满足使用要求,避免因结构设计不当而导致的铝合金压铸件质量问题。
设计时应考虑铝合金材料的特性和成型工艺,合理布置加强筋和放大壁厚等措施,确保压铸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其次,材料的选择要合适。
铝合金压铸件一般采用高强度、高导热性的铝合金材料,如ADC12、A380等。
材料的选择要符合使用环境的要求,具有良好的耐热、耐腐蚀、耐磨损和耐腐蚀性能。
材料的选择还需要考虑成本因素,以保证生产的经济性。
第三,模具的制造要精确。
模具的精度和质量对铝合金压铸件的成型质量起着重要的影响。
模具制造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尺寸精度应达到零件的使用要求。
模具材料一般选用精密,耐磨耐热的材料,如合金钢、硬质合金等,以保证模具的耐用性和寿命。
第四,操作工艺要规范。
铝合金压铸件的压铸过程需要控制压铸机的参数,如注射速度、注射压力和注入时间等。
同时,还需要注意合金的热处理和退火工艺,以提高原材料的性能和细化晶粒。
此外,还需要对压铸件进行后处理,如除霜、抽调、清洗和表面处理等,以保证铝合金压铸件的表面质量和使用寿命。
最后,质量检查要全面。
对铝合金压铸件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外观检查、尺寸检查、物理性能测试、金相组织分析等。
通过严格的质量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保证产品的合格率和一致性。
综上所述,铝合金压铸件的一般技术要求涉及设计、材料、模具、操作工艺和质量检查等方面,通过科学的设计和精确的制造工艺,可以生产出质量可靠的铝合金压铸件,满足不同领域的使用需求。
铝合金铸件综合技术条件
重要铸件
承受中等载荷,用于重要部位,铸件损 外观质量(表面粗糙度、表面缺陷、尺寸等),内在质量 Ⅱ
坏将影响部件的正常工作,造成事故 (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内部缺陷等)及其他补充要求
Ⅲ 承受轻载荷,用于一般部位
外观质量(表面粗糙度、表面缺陷、尺寸等),内在质量 (化学成分或机械性能)
ZAlSi5Cu1MgA ZL105A 0.2 0.2 / / 0.1 0.1 / / / / 0.01 0.05 / 0.5 0.5
ZAlSi8Cu1Mg ZL106 0.6 0.8 / / 0.2 / / / / / 0.01 0.05 / 0.9 1.0
ZAlSi7Cu4
ZL107 0.5 0.6 / 0.1 0.3 0.5 / / / / 0.01 0.05 / 1.0 1.2
J SB、JB、RB
J S、R、J、K
J SB、RB、KB
J、JB S、J、R、K
S、R、K J
S、R、K S、J、R、K
合金 状态
F T2 T4 T4 T5 T5 T5 T6 T7 T8 T4 T4 T5 T5 T5 T6 T6 F F T2 T2 F T1 T6 T6 T1 T5 T5 T6 T7
2
ZAlSi7Mg1A
ZL114A
J、JB
T5
310
3
S
T4
222
4
J
T4
271
6
ZAlSi5Zn1Mg
ZL115
S
T5
271
3.5
J
T5
310
5
S
T4
铝合金压铸件一般技术要求
铝合金压铸件一般技术要求铝合金压铸件这玩意儿,在咱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里那可真是太常见啦!小到一个精致的手机外壳,大到汽车发动机的零部件,都可能有它的身影。
咱先来说说铝合金压铸件的材质要求吧。
这铝合金啊,可不能是随随便便的材料。
它得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就像一个强壮又灵活的运动员,既能承受住压力,又不会轻易折断。
比如说,有一次我在一个工厂里看到师傅们在检测铝合金的成分,那叫一个仔细!拿着各种仪器,一点点分析,就怕有一点点杂质影响了最终的质量。
再说说尺寸精度吧。
这可太重要啦!要是尺寸不对,那整个零件可能就没法用了。
就好比你盖房子,砖头的大小不合适,那这房子能结实吗?我曾经看到过一个因为压铸件尺寸偏差导致组装不顺利的情况,工人们在那着急得直挠头,真是让人印象深刻。
表面质量也是不容忽视的。
这表面得光滑平整,不能有气孔、砂眼之类的缺陷。
想象一下,你买了个漂亮的铝合金制品,结果表面坑坑洼洼的,多闹心啊!有一回我看到一个精美的铝合金工艺品,那表面简直就像镜子一样光滑,让人爱不释手。
还有啊,铝合金压铸件的内部组织也得均匀致密。
不然的话,在使用过程中就容易出现裂缝或者疲劳损坏。
这就好像是一块蛋糕,如果里面有的地方松软,有的地方硬邦邦,一掰就断啦。
另外,对于铝合金压铸件的力学性能也有一定的要求。
它得有足够的硬度和抗拉强度,这样才能在各种环境下正常工作。
我记得有一次看到一个测试铝合金压铸件硬度的实验,那个测试仪器压下去的瞬间,真让人紧张,就盼着能达到标准。
总之,铝合金压铸件的一般技术要求那是相当严格的。
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铝合金压铸件,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可靠的保障。
所以啊,不管是生产厂家还是使用者,都得对这些技术要求心里有数,才能让铝合金压铸件发挥出它们最大的作用!。
铝合金压铸件的标准
铝合金压铸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铝合金压铸件(以下简称压铸件)的材质、尺寸公差、角度公差、形位公差、工艺性要求和表面质量。
本标准适用于照相机、光学仪器等产品的铝合金压铸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414—1999 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GB/T 11334—1989 圆锥公差JIS H 5302—1990 压铸铝合金3 压铸铝合金3.1 压铸铝合金选用JIS H 5302—1990中的ADC10。
3.2 ADC10的化学成分表1给出。
其中铜的含量控制在不大于2.8 %。
a )抗拉强度σb :245 MPa;b )伸长率δ5 :2 %;c )布氏硬度HBS(5/250/30):80。
4 铸件尺寸公差4.1 压铸件尺寸公差的代号、等级及数值压铸件尺寸公差的代号为CT。
尺寸公差等级选用GB/T6414—1999中的CT3 ~ CT8。
一般(未注)公差尺寸的公差等级基本规定为:照相机零件按CT6,其他产品零件按CT7。
尺寸公差数值表2给出。
4.2 壁厚尺寸公差壁厚尺寸公差一般比该压铸件的一般公差粗一级。
例如:一般公差规定为CT7,壁厚公差则为CT8。
当平均壁厚不大于1.2 mm时,壁厚尺寸公差则与一般公差同级,必要时,壁厚尺寸公差比一般公差精一级。
4.3 公差带的位置尺寸公差带应相对于基本尺寸对称分布,即尺寸公差的一半为正值,另一半取负值。
当有特殊要求时,也可采用非对称设置,此时应在图样上注明或在技术文件中规定。
对于有斜度要求的部位,其尺寸公差应沿斜面对称分布。
受分型面及型芯的影响而引起的固定增量和错型值,已包含在尺寸公差数值之内。
当需进一步限制错型值时,则应在图样上注明其允许的最大错型值。
压铸模技术要求
壓鑄模的技術要求1、目的:規范公司模具設計、制造的技術、質量標準,在顧客沒有特殊要求的情況下,作為公司模具制造、驗收的準則。
2、適用范圍:適用于公司制造的鋁、鎂、鋅壓鑄模具的設計、制造、驗收、運輸過程。
3、引用標準:GB/T8844-2003 壓鑄模具技術要求GB/T1804-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線性和角度公差GB/T1184-1996 形狀公差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GB/T197-1981 普通螺紋公差與配合4、技術要求壓鑄模材料、熱處理技術要求壓鑄模零件選用的材料、熱處理技術要求:應符合表1。
表1:壓鑄模零件常用材料及熱處理要求壓鑄模幾何尺寸技術要求4.2.1 成型部位未注公差的極限偏差:應符合表2要求表2:成型部位未注公差4.2.2 成型部位轉接圓弧未注公差的極限偏差:應符合表3要求m表3:成型部位圓弧未注公差4.2.3 成型部位未注角度和錐度公差:應符合表4要求(注:錐度公差按椎體母線長度決定,角度公差按角度短邊長度決定)表4:成型部位未注角度和錐度公差4.2.4 非成型部位未注公差的極限偏差:應符合表5要求表5:非成型部位未注公差4.2.5 螺釘安裝孔、推桿孔、復位桿孔等未注孔距公差的極限偏差:應符合表6要求mmm表6:螺釘安裝孔、推桿孔、復位桿孔等未注孔距公差4.2.6 模具零件圖中螺紋的基本尺寸:應符合表7要求m表7:螺紋的基本尺寸4.2.7 壓鑄模模具零件的配合類別和精度等級:應符合表8、表9要求表8:模具零件的配合類別和精度等級表9:極限公差表mu壓鑄模脫模斜度技術要求4.3.1 成型部位未注脫模斜度時,形成鑄件內側壁的脫模斜度:應不大于表10的規定值(外側壁的脫模斜度不大于表5規定值的1/2)表10:成型部位未注脫模斜度4.3.2 圓模芯的脫模斜度:應不大于表11的規定值表11:圓模芯的脫模斜度4.3.3 文字符號的脫模斜度:10゜-15゜壓鑄模形位公差技術要求4.4.1 模具結構零件和有配合關系結構的形位公差:應符合表12、表13、表14的要求表12:模具結構零件的形位公差表13:模具有配合關系結構的形位公差表14:形位公差數值表4.4.2 模具零件圖中未注形位公差:應符合表15要求表15:未注形位公差壓鑄模其他技術要求4.6.1 成型部位未注明圓角:,非工作部位棱邊應倒角,型面與分型面或與型芯、推桿等相配合的交接邊緣不允許倒角或倒圓。
铝合金压铸件的标准
铝合金压铸件的标准铝合金压铸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金属制品。
压铸是一种将熔化的金属注入到高压铸模中,并通过压力使其形成所需形状的工艺过程。
铝合金压铸件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子设备、家庭电器以及建筑等领域。
为了保证铝合金压铸件的质量和性能,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这些标准包括了材料、工艺、尺寸、机械性能、机加工余量、表面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1.材料标准:铝合金压铸件通常采用铝合金材料制造,常用的铝合金材料有ADC12、A380、A383等。
这些材料在压铸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加工性,在使用中具有较好的耐热、抗腐蚀和机械性能。
2.工艺标准:铝合金压铸件的生产过程通常包括铸型设计、合金熔化、模具制造、压铸成型、去毛刺、机械加工、表面处理等环节。
相关标准规定了每个环节的工艺参数、工艺流程和操作要求,以确保产品具有良好的品质。
3.尺寸标准:铝合金压铸件的尺寸要求通常参照国际标准,如ISO、ASTM等。
它们规定了铸件的长度、宽度、高度、厚度等尺寸参数,以及相关公差的限制,保证铸件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4.机械性能标准:铝合金压铸件的机械性能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相关标准规定了铝合金压铸件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性、硬度等机械性能指标,以确保产品在使用中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5.机加工余量标准:铝合金压铸件通常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机械加工,比如铣削、切割、钻孔等。
相关标准规定了机加工余量的限制,以确保在机加工过程中不会影响铝合金压铸件的尺寸和性能。
6.表面处理标准:铝合金压铸件在生产后通常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耐腐蚀性、耐磨性和美观度。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喷涂、阳极氧化、电泳涂装等。
相关标准规定了表面处理的方法、工艺和要求,以确保产品具有所需的表面性能。
总结起来,铝合金压铸件的标准涵盖了材料、工艺、尺寸、机械性能、机加工余量和表面处理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这些标准不仅适用于压铸生产厂家,也为用户提供了选择和评估铝合金压铸件的指导依据。
铝合金压铸件标准
铝合金压铸件标准本标准规定了铝合金压铸件的各项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包括材料标准、尺寸和公差标准、表面质量标准、化学成分标准、机械性能标准、耐腐蚀性能标准、可靠性标准、试验方法标准、质量控制标准和安全标准。
材料标准铝合金压铸件应采用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铝合金材料制造。
材料应具有稳定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并符合相关规定。
尺寸和公差标准铝合金压铸件的尺寸和公差应符合相关标准或技术要求。
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考虑到尺寸的精度、稳定性和易加工性。
表面质量标准铝合金压铸件的表面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1)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明显的气孔、砂眼和夹杂物;(2)表面粗糙度应符合设计要求;(3)表面处理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如镀锌、喷塑等。
化学成分标准铝合金压铸件的化学成分应符合相关标准或技术要求。
在制造过程中,应控制材料中的有害元素含量,以确保产品质量。
机械性能标准铝合金压铸件的机械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或技术要求,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和硬度等指标。
在制造过程中,应采用合理的工艺参数和热处理制度,以确保产品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耐腐蚀性能标准铝合金压铸件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以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
在制造过程中,应采用适当的表面处理方法,以提高产品的耐腐蚀性能。
可靠性标准铝合金压铸件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以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故障或损坏。
在制造过程中,应采用合理的工艺参数和材料,并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控制,以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试验方法标准铝合金压铸件的各项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应符合相关标准或技术要求。
在制造过程中,应按照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和测试,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质量控制标准铝合金压铸件的质量控制应贯穿整个制造过程,包括材料采购、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等环节。
在制造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并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控制,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安全标准铝合金压铸件的安全标准应符合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铝合金压铸件国家标准
铝合金压铸件国家标准
铝合金压铸件是一种常见的工业零部件,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
为了保障铝合金压铸件的质量和安全性能,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国家标准,以规范铝合金压铸件的生产和使用。
首先,铝合金压铸件国家标准对原材料的要求非常严格。
它规定了铝合金压铸
件所使用的铝合金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热处理工艺等方面的要求,确保了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和可靠性。
此外,国家标准还对原材料的贮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不受到污染和损坏。
其次,国家标准对铝合金压铸件的生产工艺和工艺控制进行了严格规定。
它要
求生产厂家必须具备一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水平,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确保铝合金压铸件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和力学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国家标准还规定了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检测的方法和要求,以及对不合格品的处理和处置方法,保证了铝合金压铸件的质量稳定和可靠性。
另外,国家标准还对铝合金压铸件的表面处理和防腐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
它
规定了铝合金压铸件的表面处理方法、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以及对不同环境下的防腐要求和方法,确保了铝合金压铸件在各种使用环境下的耐腐蚀性能和外观质量。
总的来说,铝合金压铸件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铝合金压铸件的质
量和安全性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和使用,才能够保证铝合金压铸件的质量稳定和可靠性。
因此,厂家和用户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国家标准的重要性,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标准,共同维护铝合金压铸件的质量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ABG-GY-6 1
不合格,则铸件为不合格件。
4.3.5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5 机械性能
5.1质量保证部负责测试铸件机械性能。
5.2试验仪器使用拉伸试验机。
5.3机械性能测试
5.3.1试验方法按按GB/T 1173《铸造铝合金》执行。
5.3.2每月取三根单铸试样测定合金机械性能,若有两根试样的机械性能符合表2规
定时,则认为合格。
5.3.3第一次试验的三根试样中,若有两根试样的机械性能低于表2规定时,则认为不
合格,但允许用加倍试样数量进行第二次试验。
第二次试验若有两根试样的机械性能
不合格,但总平均值合格时,则认为合格;如不合格的试样多于两根,则机械性能不
合格。
5.3.4允许用金属型铸造的标准试样测定合金的机械性能。
金属型试样的形状及尺寸
应按GB/T 1173《铸造铝合金》的规定。
5.3.5每次试验后均允许采用压铸件本体试验,其指定部位切取试样的力学性能,不得
低于单铸试样的75%。
切取部位未做规定时,由检验部门确定。
5.3.6若单铸试样不合格,铸件上切取的机械性能试样合格时,则该熔批铸件为合格
件。
5.3.7由于试验本身的故障或试样上有目视可见的夹渣、气泡而造成试验结
果不合格时,应补试样重新进行试验。
5.3.8机械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
6 硬度
6.1检验员负责检测铸件硬度。
6.2试验仪器使用布氏硬度机。
6.3硬度试验方法按GB/T 1173《铸造铝合金》执行。
6.4硬度测试
6.4.1按图纸的规定,对铸件进行硬度检查。
6.4.2铸件上检查硬度的部位,按毛坯图或控制计划中要求执行。
6.4.3按熔批对铸件硬度进行抽查,每熔批抽检不得少于2件。
6.4.4硬度值应符合表2规定。
6.4.5硬度检查不合格时,抽查数量加倍。
若再有不合格,铸件为不合格。
7压铸件尺寸
7.1 质量保证部检查压铸件毛坯的尺寸。
7.2使用游标卡尺或其它简单、有效的自制工具。
7.3 使用测量工具对铸件尺寸进行检验。
7.4 压铸件尺寸
7.4.1压铸件尺寸符合图样规定。
其它未注尺寸公差按GB/T6414《铸件尺寸公
差与机械加工余量》的CT6级规定。
7.4.2压铸件按控制计划或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定期划线,并填写DABG-GY-106 “铸件尺寸检查报告”。
7.4.3压铸的文字、符号、图案等一般为凸起状,其线条的宽度不小于0.5mm,
凸起高度不大于宽度,拔模斜度为10°~25°。
7.4.4铸件除模具镶拼结合处和分型面外,转角等均为铸造圆角,圆角半径一般为1mm~3mm。
7.4.5 压铸图案线条的宽度、高度和铸造圆角由模具保证,铸件不作检查。
8 表面质量及铸件标识
8.1检验员检查铸件毛坯的表面质量及铸件标识,加工车间检验员检查加工后铸件的表面质量。
8.2 使用游标卡尺或其它简单、有效的自制工具。
8.3表面质量及铸件标识的检查
8.3.1用游标卡尺或其它简单、有效的自制工具检查铸件表面质量。
8.3.2目视检查铸件表面质量及铸件标识。
8.3.3铸件表面质量及铸件标识应100%进行检查。
8.4 铸件的表面质量及标识应符合下列标准
8.4.1 铸件表面粗糙度应符合GB6060.1《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铸造表面》的规定。
压铸件外观质量应100%作目视检查。
8.4.2 铸件不允许有裂纹、欠铸、疏松和任何穿透性缺陷。
不准有超过表3规定的各种缺陷。
表3 (续)
8.4.3 铸件的浇口、飞边、溢流口、隔皮、顶杆痕迹等应清理干净。
但允许留有痕迹。
8.4.4 若图样或技术协议无特别规定,有关压铸工艺部分的设置,如顶杆位
置、分型线的位置、浇口和溢流口的位置等由生产单位自行规定。
8.4.5 压铸件表面允许抛光、喷丸、涂覆等处理。
8.4.6 允许用表面质量判定的标准样块或选定的样件检验铸件的表面质量。
被检铸件表面缺陷与相应的标准样块或样件比较,若程度相当或较轻者,表明该铸件表面质量合格。
若缺陷程度较重者,则该铸件表面质量不合格。
8.4.7 铸件上作为加工基准的部位必须平整。
8.4.8 待加工表面:不允许有超过加工余量范围的任何缺陷和清理痕迹,在不影响铸件使用时,允许有不连续的崩角;不允许有高于铸造面2mm的浇口、溢流槽、排气槽等残留物。
8.4.9非加工表面上允许有直径不大于3mm、深度不超过壁厚的1/3(最大不超过1.5mm)的单个孔洞。
以及最大直径不大于1.5mm、深度不超过1 mm成组孔洞。
上述缺陷总数不得超过6个,距离孔边和铸件边缘应不小于4mm。
非加工表面直径小于1mm、深度小于0.5mm和加工后直径小于0.5mm,深度小于0.3mm
单个孔眼不计。
8.4.11加工表面上允许有直径不大于1.5mm、深度不超过1 mm孔洞。
这些孔洞的数量、间距等应符合表4要求。
表4
气缸体前后端面安装边上允许有直径不大于1.5mm深度不大于2mm的单个孔洞。
当孔
洞类缺陷残余封严带大于2/3时允许用J39胶拌铝粉粘补使用。
气缸体曲轴箱安装面上气孔夹渣等孔洞类缺陷,当残余封严带大于
2/3时允许用J39胶拌铝粉粘补使用。
气缸体顶面,不允许有影响气缸垫密封功能的气孔夹渣等孔洞类缺陷。
9 内部质量
9.1检验组或请托相关部门检查压铸件内部质量。
9.2 使用气密性试验机、焊机或其它简单、有效的自制工具。
9.3 内部质量检查按专用作业指导书进行。
9.4 内部质量检查标准
9.4.1要求气密性或液压密封性的铸件,应按图纸或控制计划或作业指导书的规定执行。
经检验渗漏的铸件、半成品,允许按专用的浸渗作业指导书进行浸渗处理,处理后重复气密性或液压密封性检验,已经出现最终尺寸的铸件还应对最终尺寸进行检验。
浸渗处理允许进行二次。
9.4.2允许采用X射线照片、无损探伤、金相图片、压铸件剖面等方法检验压铸件内部质量。
9.4.3在不影响使用的条件下,可以对压铸件进行校正和修补(焊接和胶接)。
9.4.3.1铸件校正后按控制计划或作业指导书进行检查,不允许有裂纹缺陷。
9.4.3.2 除设计部门有规定外,只要便于焊接和检验,均可以焊接。
焊后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检验,焊区不允许有裂纹、未焊透、未熔合等缺陷。
同一焊区内允许有最大直
径不超过壁厚1/3的气泡或夹渣3个。
9.4.3.3 对铸件浅表的疏松、缩裂、缺肉、砂眼、气孔等缺陷,允许用铝质修补剂进行修补。
修补后将修补处进行打磨,保证铸件尺寸和表面质量。
9.4.4 校正和修补及校正和修补后的检验应按工艺规程进行。
9.4.5 对有气密性或液压密封性要求的铸件校正和修补后应重新进行气压或液压密封性检验。
10 压铸件的交付
10.1 检验员负责出具合格证。
10.2 用钢笔或碳素笔填写DABG-ZB-65“合格证”。
10.3 要求
铸件交付必须附有检验合格证,注明零件号及名称、数量、合金牌号、熔批号、供应状态、检验合格印记。
11质量记录
本文件使用的质量记录见表5。
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