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劳动力市场运行状态
经济学如何解释劳动力市场的运作
经济学如何解释劳动力市场的运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作为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运作方式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济学家通过运用各种理论和模型来解释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从而指导政策制定和市场调控。
本文将通过讨论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工资决定和劳动力流动等方面,来解释经济学如何解释劳动力市场的运作。
一、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是劳动力市场运作的基础。
供给方面,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供给取决于经济体系内部的人口结构、教育水平、技能水平等因素。
需求方面,企业和机构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取决于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生产和经营规模的扩大。
供给与需求两者之间的平衡决定了劳动力市场的运行状态和劳动力价格的形成。
在经济学中,根据供求关系的不同变化,劳动力市场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劳动力短缺市场和劳动力过剩市场。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劳动者的供给与需求之间达到平衡,工资水平由市场决定。
劳动力短缺市场下,劳动力供给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这时候工资水平往往会相应上升。
相反,在劳动力过剩市场中,劳动力供给超过了市场需求,导致工资水平下降。
二、工资决定工资作为劳动力市场运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决定因素包括生产力、资本投资、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等。
根据现代经济学的观点,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主要由劳动生产率决定。
劳动生产率越高,劳动力市场对于该劳动力的需求越大,工资水平相应地上升,反之亦然。
此外,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还受到技术进步和资本投资的影响。
技术进步和资本投资的增加会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工资水平。
同时,工资水平还受到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如果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工资水平上升;反之,如果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工资水平下降。
三、劳动力流动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是劳动力市场运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劳动力的流动主要涉及到劳动者之间的岗位转移和地理流动。
通过劳动力的流动,劳动力市场能够更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理论经济学中的劳动力市场分析
理论经济学中的劳动力市场分析在理论经济学中,劳动力市场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劳动力市场分析旨在了解劳动力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政策干预来改善劳动力市场的状况。
本文将探讨劳动力市场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劳动力的供应和需求。
劳动力的供应取决于人口规模、年龄结构、教育水平等因素。
当供应超过需求时,就会出现劳动力过剩的情况,导致失业率上升。
相反,当需求超过供应时,就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的情况,可能导致工资上涨和企业难以招聘合适的员工。
为了解决劳动力市场中的失业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来提高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促进创业和小微企业发展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另一个关键问题是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水平。
工资水平的确定涉及到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劳动生产率和工会力量等因素。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工资水平往往受到市场力量的影响,而在垄断市场或强势工会存在的情况下,工资水平可能会受到政府政策的干预。
然而,仅仅通过提高工资水平来解决劳动力市场的问题可能并不可行。
因为在某些情况下,工资上涨可能会导致企业成本上升,进一步导致就业机会的减少。
相反,政府可以通过降低劳动力成本、改善营商环境等方式来促进就业创造,从而提高整体的劳动力市场状况。
此外,劳动力市场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和地区不平衡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劳动力市场的失衡和资源的浪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可以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制定反歧视政策,鼓励企业实行平等就业,同时推动区域发展平衡。
然而,要解决劳动力市场中的问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政府、企业和个人都有责任扮演积极的角色。
政府应该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政策,创造有利于劳动力市场发展的环境。
企业应该注重人力资源的培养和管理,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
个人应该积极参与劳动力市场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商务经济学中的劳动力市场与人力资源管理
商务经济学中的劳动力市场与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是一个组织中至关重要的因素,而劳动力市场则是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
在商务经济学中,了解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一、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者与雇主之间进行劳动力买卖的市场。
在这个市场上,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相互作用,由此产生了劳动力价格、就业与失业等现象。
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如下:1.竞争性:劳动力市场具有相当的竞争性,劳动者之间以及雇主之间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关系。
劳动者竞争就业机会,而雇主则竞争劳动力资源。
2.供需关系: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是劳动力市场的核心,供求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劳动力价格的波动以及就业与失业的情况。
3.流动性:劳动力市场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劳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意愿和需求选择不同的工作岗位,而雇主也可以根据公司战略及需求调整人力资源的配置。
二、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因素劳动力市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政策因素。
1.经济因素:经济增长率、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经济指标会对劳动力市场产生直接的影响。
经济不景气时,劳动力供给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导致失业率上升;而经济繁荣时,劳动力供给减少,就业机会增加。
2.社会因素: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例如人口结构、教育水平、劳动力素质等。
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可用于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数量和质量。
3.政策因素:政府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也会对劳动力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政府的就业政策、劳动法规以及招聘和解雇制度都会影响到劳动力市场的运作。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与策略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组织对雇员的招聘、培训、绩效评估、激励和福利等方面的管理。
在商务经济学中,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1.招聘与选择:招聘和选择合适的人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
在劳动力市场中,应根据组织的需求和雇员的技能与特点来制定招聘政策,以确保选聘到最佳人才。
第五章 劳动力市场
W MRPL
B W0
A
SL
W1 E1
D’L=MRP’L E0
DL=MRPL
劳动力数量
图5.6 垄断者的劳动力市场均衡
2、关于产品市场上的垄断者所支付的市场 工资水平的争论。 关于垄断企业所支付的工资水平到底是不 是会更高却仍然缺乏确凿的证据。有些研 究认为,在对具有相同教育水平和工作经 验的员工所支付的工资水平方面,那些在 企业数量相对较少的行业中经营的企业所 支付的工资确实比竞争性企业更高。但另 外一些对被管制的垄断企业的工资水平所 进行的研究却得出了各不相同结论。
(二)最低工资立法的经济 影响: 影响:实证检验
由于对实施最低工资立法可能对就业产生的 影响的担心,经济学家们对其实际影响开展 了多项研究,但是,不同的经济学家所得出 的研究结论却存在差异,反对最低工资立法 的研究结果和支持最低工资立法的研究结果 在数量上似乎不相上下。
(三)最低工资立法:实践考虑 最低工资立法:
(二)劳动力供给方遇到的摩擦力
1、劳动力可以零成本地自由流动吗? 在现实中,劳动力流动确实是有成本的, 其中不仅包括寻找就业信息的成本,而且 包括因为离开原来的雇主而失去的很多经 济或非经济收益,比如福利的损失或者与 感情很好的同事不能经常在一起等等。 此外,从为一位雇主工作转移到为另外一 位雇主工作,往往还涉及到一些在原来企 业学习到的技能失效,以及需要重新接受 培训,从而掌握新的技能的成本。
第五章
劳动力市场均衡
内容简介 第一节 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均衡理论与公共政策
本章学习要点
劳动力市场均衡及其变动 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市场均衡 公共政策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第一节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经济学如何解释劳动力市场的运作
经济学如何解释劳动力市场的运作在经济学中,劳动力市场是一个关键的概念,用以描述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的相互作用。
通过理解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解析劳动力市场中的变化、就业率和收入分配等重要经济现象。
本文将探讨经济学如何解释劳动力市场的运作。
一、劳动力供求关系劳动力市场的基础是供求关系。
供给方是劳动力,需求方是企业和其他经济机构。
主要的劳动力供给因素包括劳动人口、教育水平、技能和资本投资等。
而劳动力需求受到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等因素的影响。
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关系决定了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情况。
当劳动力供给超过需求时,市场上会出现劳动力过剩,导致失业率上升和工资水平下降。
相反,当劳动力需求超过供给时,市场上会出现劳动力短缺,带动工资水平上升和就业率提高。
因此,经济学家通常使用供求图来解释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情况。
二、劳动力市场的非完全竞争性与一些商品市场不同,劳动力市场常常不是一个完全竞争性市场。
这是因为在劳动力市场中,雇主和雇员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和谈判能力的差异。
信息不对称意味着雇主无法完全了解雇员的能力、动机和其他特征。
这导致雇主难以确定雇员的真实价值,从而使得工资水平难以确定。
此外,谈判能力的差异也会对劳动力市场造成影响。
雇主可能拥有更多资源和话语权,使得他们能够对工资和劳动条件进行更为有利的谈判。
三、劳动力市场中的薪酬决定在劳动力市场中,薪酬水平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经济学家使用不同的理论来解释薪酬的决定因素,其中最著名的理论是边际生产力理论。
边际生产力理论认为,劳动者的薪酬应当与他们为企业创造的边际产品价值相匹配。
简言之,就是雇主应该支付给员工与其所提供的价值相对应的工资。
这个理论强调了劳动者的贡献和市场竞争的作用。
除了边际生产力理论,其他的薪酬决定理论如人力资本理论、工会力量理论和劳动组织理论等也被经济学家广泛研究和运用,用以解释不同背景下薪酬的差异和变动原因。
四、劳动力市场的扭曲尽管劳动力市场运作遵循供求关系和薪酬决定等基本规律,但也存在一些偏离理想状态的扭曲。
劳动经济学: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
劳动经济学: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劳动力市场的定义与构成要素
• 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供求双方进行劳动力交换的场所
• 劳动力供给方:劳动者及其家庭
• 劳动力需求方:企业、政府等用人单位
05
劳动力市场的教育与培训问题
教育与培训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教育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 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率:教育水平较高的劳动者具有较高的生产率
• 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教育水平较高的劳动者具有较高的就业能力
• 影响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教育水平较高的劳动者具有较高的工资水平
培训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 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培训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提高生产率
• 违法处罚: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
活保障
劳动力市场政策效果评估与优化
劳动力市场政策效果评估
• 政策效果评价指标:就业率、失业率、劳动者素质等指标
• 政策效果分析方法:对比分析、因果分析等方法
劳动力市场政策优化
• 政策调整:根据政策效果评估结果,调整政策手段,提高政策效果
• 政策创新:借鉴国际经验,进行政策创新,提高劳动力市场政策水平
工资的类型
• 固定工资:用人单位按照一定标准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
• 绩效工资:用人单位根据劳动者的工作业绩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
• 计时工资: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
• 计件工资: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完成的工作量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
工资的决定因素与影响因素
工资的决定因素
第五章 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流动
14
七、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机 制
· 1、供求机 制 · 2、竞争机 制 · 3、价格机 制
15
第二节 劳动力流动的成因
· 劳动力流动的概念: 劳动力流动是指有一定劳动 能力的人在空间上的位移和工岗位上的变换。包括
垂 直流动和水平流动。垂直流动仅仅是指劳动力在 企 业内的工作岗位变换,如工作性质的调整,职位 级 别的升迁或下落等。水平流动是指劳动力在企业 之 间、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甚至国家之 间 的工作岗位的调换。
20
· 2、劳动者就来意向的变化,促使劳动 力发生流动。
· 劳动者参加劳动后,会重新选择劳动 就业,重新选择什么样的就业,最终 将取决于他们的就业意向,也即目前就 意向的变化状态。如人们对教师等职业 态度的变化。
· 3、经济体制改革所提出的要求。
· “六多六少 ”的现象,即中央单位 多,地方单位少;军工单位多、民用 单位少,重工业单位多,轻工业单位少; 全民单位多,集体单位少;老单位多; 新单位少;城市单位多,农村单位少。
9
· 1)、职业活 动 · 职业的内涵:相对稳定的,有报酬的,要求 一定专业技术的具体劳动位置及活动,职业工
作是人们社会活动的最基本形式之一。 · 职业与行业:职业以劳动工作方式为依据划分;
行业以劳动产品种类为依据划分。职业与行 业又有内在的联系,有的职业比较集中地分布 在某些行业中。
10
· 职业分类:运用一定的科学手段和方法, 通过对社会全体从业人员所从事的各 类经济性活动进行分析和研究,按照其 活动的不同性质、对象、内容、形式、 功用和结果进行的类型划分和归总的工 作
范围) 职业(工种)劳动力市场(职业范围)企业内 部劳动力市场(内部职位空缺)
劳动经济学探索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
劳动经济学探索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在现代社会中,劳动力市场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尤其对于劳动经济学研究者而言,探索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劳动力市场的定义入手,分析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和运作机制,并探讨影响劳动力市场运作的因素。
一、劳动力市场的定义所谓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通过个人联系和市场机制进行劳动力的买卖和流通的交易场所。
劳动力市场的主要作用是实现劳动力供求的匹配。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劳动力市场的定义会略有不同。
比如,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劳动力市场是一个交易场所,以货币为媒介,通过供需关系来实现劳动力的买卖和流通。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劳动力市场是一种社会互动的方式,涉及到个体和群体之间的交往、交换和竞争关系。
二、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劳动力市场有以下几个特征:1. 劳动力市场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劳动力市场的特征之一是竞争。
在劳动力市场中,竞争是对决定劳动者选择何种工作的重要因素。
个体的收入水平、就业机会的数量和质量都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
2. 劳动力市场具有不对称的信息的特点由于信息不对称,劳动力市场上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往往会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比如,用人单位更了解市场及他们所处行业的信息,而求职者对此并不了解。
这一不对称会影响到市场稳定性和匹配效率。
3. 劳动力市场是一个二元市场劳动力市场是一个二元市场,即将劳动力分为两个类别:可替代和不可替代的劳动力。
不可替代的劳动力具有稀缺性和专业性,能够带来更高的收益。
相比之下,可替代的劳动力则具有较低的市场价值。
三、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在上述特征的基础上,劳动力市场实现供求的匹配和交易的运作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信息传递信息传递是劳动力市场关键的一环,至关重要。
劳动力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特征给就业和求职带来了困难。
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下,为了实现供求的匹配,必须加强信息的传递,以降低市场的摩擦成本。
2. 不完全竞争由于信息不对称、交易费用较高等原因,劳动力市场往往不是完全竞争。
劳动经济学第五章 劳动力市场均衡
若供求双方反向变化:
原来的均衡点为A, 需求线由D1变为D2,供给线由S1变为S2,均衡点为B
5.1.3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均 衡
1、垄断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均衡 2、买方独家垄断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 均衡 要求:自学为主。
5.1.4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
1.劳动力需求方遇到的摩擦力
劳动力供求关系类型
供大于求-劳动力过剩 供不应求-劳动力短缺(总量、结构) 供求均衡:包括数量、质量、职业类别、地 区分布等多方面均衡 ◦ 标志:劳动力供给能够为社会全部吸收; 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又能全部得到满足 ◦ 动态把握
劳动力市场的静态均衡
工 资 率 W W2 We W1
F
E 需求D
E1 E2
工 资 率 W
S1
E1 E2
S2
W1- 1 W2- 2
S2
D2 D1 O
A
D2 D1 O
B
就业量
就业量
若供求双方同向变化(同时外移):
此时均衡就业量与工资率增加还是减少?
(3)供求双方同时变化对静态均衡的影响
工 资 率 W
A
S1 S2
W12 W1 W2
B
D1 D2 O E2-1 E1-1 E2-2
A2 A0
S
S1
A1
W0
W1
D O
E2 E0 E1
就业量
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 →劳动力供给曲线右移,均衡工资率下降,均衡就业量增加 →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均衡工资率提高,均衡就业量减少 →思考:哪些因素会引起劳动力供给曲线右移?
供求双方同时变化对静态均衡的影响
工 资 率 W
劳动力市场的运作与政策
劳动力市场的运作与政策劳动力市场是一个关键的经济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直接影响着就业水平、工资收入、社会保障等方面。
一、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劳动力市场是一个供求双方的市场,供给方是劳动力参与就业的人员,需求方是需要劳动力的用人单位。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双方通过劳动力的买卖达到资源配置和价值实现的目的。
1.劳动力供给的特点劳动力供给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劳动力供给具有弹性。
劳动力的参与就业是一个动态过程,受到社会、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供给量会因此而变化。
第二,劳动力供给具有多样性。
劳动力来自不同的教育背景、技能水平和专业领域,各个层次的劳动力供给会因为市场需求而不同。
第三,劳动力供给受到个体选择的影响。
个体通过权衡利益和选择机会成本,决定是否参与就业以及参与哪种形式的就业。
2.劳动力需求的特点劳动力需求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劳动力需求受到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影响。
各行各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和结构都有直接影响,经济结构转型会引发劳动力需求的变化。
第二,劳动力需求受到技术发展和产业需求的影响。
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变革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三,劳动力需求受到政策环境和市场竞争的影响。
政策的优化和市场的竞争程度会对劳动力的需求规模和质量产生影响。
二、劳动力市场的政策措施为了保障劳动力市场的平稳运行和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各国和地区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1.就业政策就业政策是促进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和增加就业机会的重要手段。
就业政策的具体措施包括:(1)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服务和咨询,帮助求职者提高就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2)鼓励创业和自主就业,提供创业扶持和创新创业政策支持;(3)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的公开和透明,促进信息的对称和流通,提高就业匹配效率;(4)推动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改革,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适应能力。
经济学中的劳动力市场分析
经济学中的劳动力市场分析劳动力市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研究劳动力供需、劳动力价格、就业率等各项指标,对于了解经济发展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劳动力价格形成、劳动力市场调节以及劳动力市场政策等方面对经济学中的劳动力市场进行分析。
一、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劳动力供给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愿意参与劳动的劳动者总数。
劳动力供给受到人口数量、劳动者素质、教育水平、福利待遇等因素的影响。
而劳动力需求则是指在一定时间和地点,企业或产业需求劳动力的数量。
劳动力需求与劳动生产率、产业发展水平等相关。
通过研究劳动力供需的关系,可以预测就业状况和经济增长的趋势。
二、劳动力价格形成劳动力价格是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指标,它由劳动力供求关系决定。
当劳动力需求高于供给时,劳动力价格会上涨;当劳动力供给超过需求时,劳动力价格会下降。
此外,劳动力价格的形成还与劳动市场的竞争程度、技能需求以及雇佣关系等因素密切相关。
三、劳动力市场调节劳动力市场的调节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来促进劳动力在各个行业和地区的合理配置。
市场机制主要通过价格信号和竞争机制来实现。
当某个行业出现劳动力短缺时,劳动力价格上涨会吸引更多劳动力进入该行业;而当某个行业劳动力过剩时,劳动力价格下降会促使劳动力向其他行业转移。
此外,政府也可以通过就业培训、税收政策等手段来调节劳动力市场,以提高就业率和劳动力素质。
四、劳动力市场政策劳动力市场政策的目的是通过政府的干预来改善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情况,提高就业率和劳动力素质。
常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包括就业培训计划、劳动力流动的便利化措施、失业保险制度等。
这些政策旨在提高劳动力的技能水平、降低劳动力成本、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从而促进就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增长。
总结:经济学中的劳动力市场分析涉及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劳动力价格形成、劳动力市场调节以及劳动力市场政策等多个方面。
了解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对于实现就业增长、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
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劳动力市场是经济体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人力资源的配置和劳动力的流动。
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直接影响着整个经济体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本文将探讨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包括供求关系、薪酬决定、劳动力流动和政策调控等方面。
供求关系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是市场运作机制的基础。
供给方是劳动者,需求方是雇主或企业。
供给方主要受教育水平、技能和工资待遇等因素影响,而需求方则受到经济景气、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等因素影响。
当供需相互匹配时,劳动力市场达到均衡状态。
这意味着对于每个岗位,都有合适的人选可以填补,同时每个人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如果供大于求,就意味着失业率可能上升;如果求大于供,则挑选合适人选的难度增加。
薪酬决定薪酬是劳动力市场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也是雇主吸引和留住合适员工的手段之一。
薪酬通常由多个因素共同决定,包括供求关系、工作的要求和条件以及个人能力和经验等。
根据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在竞争自由市场中,薪酬应该与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相对应。
然而,在现实中,薪酬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不完全符合价值创造。
除了供需关系外,其他影响薪酬水平的因素还包括行业特性、劳动协议和合同、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国家政策等。
薪酬差距的存在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不同职业之间以及不同区域之间可能存在巨大的薪酬差异。
劳动力流动劳动力流动是劳动力市场运作机制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劳动力流动可以分为地理流动和职业流动两种形式。
地理流动指的是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劳动力迁移。
这种流动可能导致供需失衡,并对原来地区和新移民地区产生经济和社会影响。
在全球化时代,国际间的人口流动也成为劳动力市场中重要的一部分。
职业流动是指从一个职业向另一个职业或行业转换。
这种流动可能由于技术进步、经济结构调整或个人发展需要等因素引起。
职业流动可能导致某些行业或职业供应过剩或短缺的问题,需要通过培训和教育来解决。
政策调控政府在劳动力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政策调控来促进市场运作机制顺利进行。
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
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进行劳动力买卖的地方,是一个供求关系的市场。
在这个市场中,劳动者出售自己的劳动力,用人单位购买劳动力以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
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是指在这个市场中,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调节机制。
下面将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探讨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
一、供给方面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面主要指劳动者出售劳动力的行为。
劳动力的供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人口结构、教育水平、技能水平、就业机会等。
在劳动力市场中,劳动者通过提供劳动力来换取工资收入,因此劳动者的供给取决于他们对工资收入的期望和需求。
1. 人口结构:人口结构是影响劳动力市场供给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情况。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 教育水平:教育水平是决定劳动者技能水平的重要因素。
受教育程度高的劳动者通常具有更高的技能水平,能够胜任更高级别的工作岗位,因此他们的供给对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 技能水平:劳动者的技能水平直接影响着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力。
具有专业技能和经验的劳动者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因此技能水平的提升对于提高劳动力市场的供给质量至关重要。
4. 就业机会:就业机会的增加可以促进劳动者对劳动力市场的积极参与。
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广阔的就业市场可以吸引更多的劳动者投身其中,从而增加劳动力市场的供给量。
二、需求方面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方面主要指用人单位购买劳动力的行为。
用人单位的需求受到市场需求、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用人单位在选择劳动力时会考虑到生产效率、成本控制、人才储备等因素。
1.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决定用人单位对劳动力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
市场需求的增加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
2. 产业结构:不同产业的发展水平和需求特点不同,因此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会有所差异。
经济师《初级人力资源》知识点:劳动力市场运行
经济师《初级人力资源》知识点:劳动力市场运行经济师《初级人力资源》知识点:劳动力市场运行导语:人才市场,又称劳动力市场、劳动市场、劳工市场、职业市场、就业市场、求职市场、招聘市场、人力市场等,是指劳工供求的市场。
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的考试内容吧。
1. 派生需求的基本原理派生需求 , 即由于对某种能够给人带来满足的最终产品的需求而导致的对于生产这种产品的生产要素的需求。
2.派生需求特点对劳动力需求所产生的影响由于劳动方属于一种生产要素,因而,对劳动力的需求就是一种间接需求或派生需求。
派生需求的性质导致了劳动力的需求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3. 劳动力需求的基本概念劳动力需求,从宏观角度来说,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下,各行业的劳动力需求量总和。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下,企业所需要的某种既定质量的劳动力的数量。
4. 工资率变化与劳动力需求之间的关系通常情况下,在某一时点上,市场工资率越高,企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就越少;反之,工资率越低,则劳动力需求量就越大。
劳动力需求曲线是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斜率为负。
5. 工资率变化的规模效应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工资率上升导致生产规模缩减 , 又因生产规模缩减导致劳动力需求数量下降的.规模效应。
同样,工资率下降也同样会导致规模效应的出现,只不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资率的下降会导致企业规模的扩大, 而企业规模的扩大又会导致劳动力需求量的上升。
6.工资率变化的替代效应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工资率上升导致劳动力的相对价格上升,而劳动力相对价格上升导致雇主用资本替代劳动,结果造成劳动力需求量减少的替代效应。
工资率的下降同样会导致替代效应,只不过在其他条件不变而工资率下降的时候会形成劳动力的价格相对于资本价格下降的局面,从而导致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雇主用劳动力来替代资本,结果造成劳动力需求数量的增加。
7.工资率以外的其他要素变化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产品需求变化对劳动力需求量的影响资本价格变化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经济师《初级人力资源》知识点:劳动力市场运行】。
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
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1. 引言劳动力市场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领域,它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对于实现就业、推动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供求关系、薪酬决定和政府政策三个方面来探讨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
2. 供求关系在劳动力市场中,供给劳动力的是劳动者,需求劳动力的是用人单位。
供求关系是劳动力市场运作的基础。
供给方面,劳动者会根据自身技能、教育背景和偏好来决定是否进入劳动力市场,以及提供怎样的劳动力。
需求方面,用人单位会根据生产经营需求来决定招聘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
供求关系决定了劳动力市场的价格-薪酬水平。
当劳动力供大于求时,薪酬水平往往较低;当劳动力需求大于供应时,薪酬水平则会上升。
因此,理解供求关系对于预测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3. 薪酬决定薪酬是劳动者参与市场交换所获得的报酬,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生产率水平。
生产率是衡量单位劳动投入所创造产出的指标,高生产率意味着单位劳动投入所创造的价值更高,从而能够支持更高水平的薪酬。
其次是薪酬谈判能力。
这涉及到劳动者个体和集体谈判权利的程度、职业资格和社会地位等因素。
拥有更强谈判能力的劳动者往往能获得更高水平的薪酬。
另外,市场竞争程度也会对薪酬产生影响。
在竞争激烈的行业,用人单位会提供更高的薪酬来吸引优秀的劳动力。
4. 政府政策政府在劳动力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方面,政府通过相关政策调节供求关系,比如推行就业培训计划、鼓励企业招聘等措施来促进就业;另一方面,政府还会通过最低工资标准、社会保障体系等手段来保障劳动者权益,使得整个市场更加公平。
此外,政府还通过教育政策、技能培训等措施来提升整体劳动者素质水平,从而促进市场供给结构优化,并减少结构性失业问题。
5. 结语总之,劳动力市场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经济领域,其运作机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理解和研究这些因素对于制定合理政策、推动经济增长以及实现社会稳定具有深远意义。
劳动力市场的运作和问题
劳动力市场的运作和问题漫长的人生旅程,人们每天都在寻找理想的工作机会,而个人技能和教育背景往往是被用来评价他们是否适合工作,但这些并不是决定是否能获得就业机会的唯一标准。
劳动力市场是指人们提供劳动力并进行工作交换的地方。
现在,我们将探讨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方式和存在的问题。
一、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方式1. 劳动需求和供给在劳动力市场中,需求方一方面包括企业或个人,另一方面供给方是劳动力。
企业或个人根据他们的业务需求,提出雇佣要求,包括一个或多个岗位并提供薪水、福利和其他条件。
劳动力提供方(个人)则通过求职或其他在市场上公开寻找工作的方式来寻找合适的工作机会。
2. 工资水平的调节工资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需求和供给的平衡结果。
当企业寻找劳动力,供给方则会按需求方要求适当调整自己的工资期望。
因此,工资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供给方的期望和需求方的业务需求。
在市场上,如果供给方太多,需求方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那么工资水平就会下降。
如果供给方太少,需求方则不得不提高自己的薪资报酬来吸引劳动力。
这个过程不断重复,直到工资水平达到市场平衡。
3. 技能和行业劳动力的技能和行业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对工资水平有很大影响。
例如,高技术专业人士的需求非常高,不光薪水水平更高,而且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
对于人们来说,发展自己的技能和专业知识,有助于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变得更有竞争力,获得更好的工作和更高的薪水。
二、存在的问题尽管劳动力市场在理论上是完美的,然而实际上却存在许多问题:1. 失业率失业率是劳动力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当需求方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或供给方提供的工作岗位不够时,劳动力市场就会出现失业。
一般情况下,经济衰退时,失业率会升高。
2. 技能不匹配许多人没有合适的技能和教育背景来满足需要,企业寻找的人才也难以得到合适的候选人。
此外,在一些新兴产业中,缺乏人才也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3. 工资不平等虽然市场平衡时会有工资水平调整,但毕竟在市场上取胜并不容易。
劳动力市场稳定运行
劳动力市场稳定运行劳动力市场是一个关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领域。
一个稳定运行的劳动力市场对于实现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以及个人发展都至关重要。
然而,劳动力市场稳定运行涉及到众多因素的复杂互动,需要充分的了解和有效的政策措施来维持。
首先,劳动力市场稳定运行要求有足够的就业机会和良好的就业环境。
就业机会是劳动力市场稳定的基础,只有当人们能够找到工作,才能实现自身的经济独立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因此,政府和企业要努力促进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公平的招聘制度、合理的工资待遇和良好的工作条件。
其次,劳动力市场稳定运行需要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劳动者是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只有当他们具备充足的技能和能力,并且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和激励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因此,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教育培训,提供多样化的职业发展机会,鼓励创新创业和自主就业,以激励和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再次,劳动力市场稳定运行需要建立公平和有效的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和谐是劳动力市场稳定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制定健全的劳动法律法规,确保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同时也要鼓励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和沟通机制,解决劳动纠纷和冲突。
最后,劳动力市场稳定运行需要有灵活的就业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劳动力市场面临着结构性的调整和变化。
因此,政府和企业要灵活适应市场需求,积极推动就业转型和创新,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同时,也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提供社会福利和保险制度,以降低劳动力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综上所述,劳动力市场稳定运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共同努力。
只有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建立公平和有序的劳动关系,同时保障灵活的就业机制和强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实现劳动力市场的稳定运行,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劳动经济学课件)
在前述假设条件下,依据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弹性 相互关系的不同情况,存在着三种均衡变动。
为使分析得到简化,设劳动力需求弹性不变,其弹性为1。 1.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2.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3.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1.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在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的条件下,工资率与劳动力供给量的波动会越来越 小,最后能够恢复均衡弹性
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表明工资率的变动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大于劳动力需 求的影响,也就是说相对于工资率的变动,供给变动的反应程度大于需求变动的反应程度。
3.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劳动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在这种情况下,工资和就业的波动,既不是收敛性的,也不 是发散性的,而是在同一波动程度上变动起点的工资率和终点的工资率在同一点上相交,从而 形成一个循环,称为“蛛网中立条件”。
在劳动供给或需求决策到执行和完成决策之间存在着时滞因素 在考虑时间因素后,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在下一个时期 (t+1)的劳动力供给实际上是本期(t)工资率的函数。均衡也随之形 成与时间序列相关的流动状态,即动态的均衡。
这里作如下假设: 假设1:形成劳动力供给决策的时间称为本期,以t表示;执行或实现劳动力供给 决策的时间为下一期,以t+1表示,t与t+1期间,已经形成的劳动力供给决策不变。 假设2:本期的劳动力需求量决定本期的工资率,分别以Wt和Dt表示本期的工资 率和本期的劳动需求量,两者的关系为:Wt=f(Dt) 假设3:假设本期的工资率决定下期的劳动力供给量,以St+1表示,即本期的工 资率为自变量,下期的劳动力供给量为因变量。两者的关系为:
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
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一、引言劳动力市场是指供给劳动力的个体与需求劳动力的企业之间进行劳动力交易的市场。
在这个市场中,个体劳动者通过出售自己的劳动力来获取收入,而企业则通过雇佣劳动力来实现生产和经营目标。
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对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探讨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
二、供给劳动力的机制1. 教育培训教育培训是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的重要途径。
个体劳动者通过接受教育和培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技能,从而增加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
教育培训机构和企业培训部门提供各种培训课程,满足劳动力市场对不同技能的需求。
2. 劳动力流动劳动力市场的运作离不开劳动力的流动。
个体劳动者通过自愿地选择离开原有的工作岗位,寻找更好的机会和待遇。
劳动力的流动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效率。
同时,劳动力的流动也可以缓解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的劳动力供需不平衡问题。
3. 劳动力市场信息劳动力市场信息的透明度对于劳动力市场的运作至关重要。
个体劳动者和企业需要了解市场上的供求情况、薪资水平和就业机会等信息,以便做出更好的决策。
政府、媒体和劳动力市场信息平台等机构提供劳动力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服务,促进劳动力市场的有效运作。
三、需求劳动力的机制1. 用工需求预测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计划来预测未来的用工需求。
通过对市场趋势、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分析,企业可以合理预测未来的用工需求,从而及时调整用工计划,确保劳动力市场供需的平衡。
2. 招聘与选拔企业通过招聘和选拔的方式来获取适合自己需求的劳动力。
招聘渠道包括招聘网站、人才市场、校园招聘等,企业通过发布招聘信息、面试和考核等环节来选拔合适的劳动力。
招聘和选拔的过程需要考虑劳动力的技能、经验、素质和适应能力等因素。
3. 薪酬与福利薪酬和福利是吸引和留住劳动力的重要手段。
企业需要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情况和劳动力的价值来确定薪酬水平,以保持竞争力。
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
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劳动力市场是一个关键的经济领域,它涉及到劳动者和雇主之间的供求关系。
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对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包括供求关系、薪酬决定、劳动力流动等方面。
供求关系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是指劳动者和雇主之间的数量关系。
供给方面,劳动者通过就业意愿和能力来提供劳动力。
需求方面,雇主通过招聘和雇佣来获取所需的劳动力。
供求关系的平衡取决于劳动者和雇主之间的期望和条件。
在供给方面,劳动者会根据自身技能、教育背景、工作经验等因素来决定是否进入劳动力市场。
他们会考虑到工资水平、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等因素来选择就业机会。
同时,劳动者也会考虑到个人发展和职业前景等因素来决定是否参与劳动力市场。
在需求方面,雇主会根据企业的需求和经济环境来决定是否招聘新员工。
他们会考虑到劳动力的需求量、技能要求、成本效益等因素来决定招聘计划。
同时,雇主也会考虑到市场竞争和企业发展等因素来决定是否扩大或缩减劳动力规模。
供求关系的平衡取决于劳动者和雇主之间的博弈过程。
当劳动力供给过剩时,劳动者可能会降低工资要求或接受低薪工作;当劳动力需求过剩时,雇主可能会提高工资水平或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
通过供求关系的调节,劳动力市场可以实现供需平衡。
薪酬决定薪酬是劳动力市场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到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薪酬的决定涉及到多个因素,包括劳动者的技能、工作经验、教育背景等因素,以及企业的需求、市场竞争等因素。
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是决定薪酬的重要因素之一。
技能水平高的劳动者通常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劳动力,因此他们往往能够获得更高的薪酬。
此外,工作经验和教育背景也会对薪酬产生影响。
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和高学历的劳动者通常能够获得更高的薪酬。
企业的需求和市场竞争也是决定薪酬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企业需求劳动力较多时,他们可能会提高薪酬以吸引更多的劳动者。
同时,市场竞争也会促使企业提高薪酬以留住优秀的员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四)失业类型的区别——贝弗里奇曲线 • (图)
• 三、失业的影响 • 1.失业的消极影响
• 2.失业的积极影响
• 第三节 就业——失业在宏观经济运行的内部关联
• 一、就业-失业-非劳动力转化 • (一)劳动力市场中劳动者的3种基本状态 • (图)
• (二)失业的存量-流量模型 存量:
• 流量: • U=f(Pen+,Pne-,Pun+,Pnu-,Peu+,Pue-)
工作时间1/3以上者。
• 3.我国的就业人员的界定:从事社会劳动, 并取得劳动报酬和经营收入的人口。具体 为:一、在人口普查标准时间有固定性职 业的人口。二、没有固定职业,但在人口 普查标准时间有临时性工作并在此前一个 月内从事社会劳动累计在16天或者16天以 上的人口。
• (二)就业的衡量 • 1.就业率:就业人口与劳动力的百分比。 • 就业率=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100% =就业人口/(就业人口 +失业人口)×100%
• 其中:平均失业周数=(∑失业者×周数)/失业人 数
• 二、失业的类型及其区分 • (一)基本类型:摩擦性失业;季节性失
业;技术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 业。
• (二)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 • 1.自愿失业:工人所要求的实际工资超过其
边际生产率,不愿意接受现行市场工资率 所形成的失业。 • (图)
• (三)充分就业的含义与意义 • 1.含义 • 第一、充分就业是法定劳动适龄人口中凡是愿意
并有能力工作的人都能够得到一个较为满意的就 业岗位。
• 第二、充分就业者在工作岗位上能够做到有效率 地工作,人力资源能够得到优化配置,也就是通 常说的几个人的工作几个人干。
• 第三、充分就业并不是没个人都在就业岗位上。
• aE=βU ,E=L-U U/L=a/(a+β)
• 2.经济衰退失业率:经济波动造成的失业率。
• 一般意义上的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 ×100%=失业人口/(就业人口+失业人 口)×100%.
• 考虑了平均失业周数的年失业率:
• 年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平均失 业周数/52周)
• 1.劳动失业的理论界定:
• 2.失业者的定义:
• 3.国际劳工组织的界定:
• 4.和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一般界定:
• 5.我国的界定:
• 下述人员不包括在失业人员中:正在就读 的学生和转学人员;;调查期内在各种经 济类型单位中从事临时性工作并获得劳动 报酬的人员;已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的 无业人员;未达到退休年龄但已办理退休 (离休)、退职手续而无业的人员;个体 劳动者及帮工;家务劳动者;尚有劳动能 力但需要安排的残疾人;自愿失业人员及 其他部符合失业人员定义的人员。
劳动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场歧视 5.收入分配差距扩大 6.失 业 7.劳动力流动的负外部性 8.劳动力市场 分割
• 二、劳动力市场的稳定性 • (一)稳定均衡的劳动力市场 • (图)
• (二)不具有稳定均衡的劳动力市场 • (图)
• 二、失业率变动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
• (Y-Y*)/Y*=-a(u-u*)
• 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呈反方向变化关系。
• 三、失业率变动与通货膨胀率的关联 1.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2.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 (图)
• 第四节 劳动力市场失灵与稳定性 • 一、劳动力市场失灵的表现 • 1.信息不对称 2.垄断 3.市场势力不均衡 4.
• 2.充分就业的就业率 • 充分就业:在一系列工资水平下,所有愿
意接受工作的人,都获得了就业机会。
• 注意:充分就业并不等于全部就业,而是 仍然存在一定的失业,这类失业包括摩擦 性失业、结构性失业、自愿性失业。
• 充分就业水平: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 的就业水平。
• 充分就业率=100%-自然失业率=100%-(摩擦性 失业率+结构性失业率+自愿性失业率)
• (二)总供给价格函数与总需求价格函数
•
Z=f(N), D=f(N)
• (三)有效需求均衡决定就业量
(图)
由于受到三大心理定律的影响只有一部分的货币收 入会转化为社会总需求。
三大心理定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的边 际效率递减规律;流动性偏好。
•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 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
在一段时间内的、既定工资水平下的就业者数量的总计。
• 凯恩斯经济学的五点假设:技术条件不变;生产 投入的价格不变;劳动资源的数量、质量不变; 竞争的程度不变;消费结构、社会结构等不变。
• 凯恩是经济学认为:1.一国(或一地区)的现时 就业总量是同当时的国民经济总量一块儿被决定 的,而经济总量,如国民收入总量,又是有社会 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两方面相互作用决定的。2. 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内的社会总供给的变动只有 在长期才会发生,而在短期内可以看作是几乎不 变的,相反,社会总需求则是能够在短时期内发 生改变。
• 流动偏好:
• 三、影响就业总量的因素 • 1.人口基数 2.产业体系的运动变化 3.科技
进步和社会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 4.市场经 济运行体系的完善程度和运行效率 5.市场 经济制度的完备性 6.政府干预的有效性 7社 会文化影响的渗透性
•
第二节 劳动失业
• 一、劳动失业的界定与衡量
• (一)劳动失业的界定
• (二)劳动失业的衡量 • 失业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
失业状况的基本指标。
• 1.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 • 自然失业包括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
自愿失业。
• 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100% • =(摩擦性失业人口+机构性失业人口+自愿性失业人口)/
总劳动力人口×100%
• 第四、充分就业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 事实上,都被认为是存在自然失业率的就 业状态。
• 第五、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 自然失业率数值。
• 2.充分就业的作用与意义 • (1)权利保证 (2)经济支撑 • (3)精神满足 (4)消解冲突 • (5)和谐发展
二、有效需求决定均衡就业总量
• (一)凯恩斯就业总量决定的观点与分析假设 • 就业总量:所考察的国民经济范围(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
• 2.非自愿失业:又称“需求不足的失业”, 是指工人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与工作条 件,但仍找不到工作而形成的失业。
• (三)隐性失业与不充分就业 • 隐性失业:具有劳动能力并在职工作但工
作量不足,不能通过工作获得社会认可的 正常收入,虽有工作岗位但未能充分发挥 作用的失业。
• 不充分就业:有就业愿望和能力的劳动年 龄段男子和妇女不能充分得到有报酬的、 自由选择的、生产性就业的就业水平。
第五章 劳动力市场运行状态
第一节 劳动就业 一、劳动就业的界定与衡量
(一)劳动就业的界定 1.劳动就业的理论界定:劳动就业是指法定劳动适龄人口 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与生产资料结合,依法参加某种有
报酬或有收入的社会劳动的经济行为。
2.国际劳工组织的就业者界定 :符合下列条件的为就业者 第一、正在工作中的人,即在规定时间期内正在从事有报 酬或有收入的工作的人员;第二、有职业但临时没有参加 工作的人,如由于伤病、劳动争议、休假等原因临时停工 的。第三、雇主和自营也人员,或正在协助家庭经营企业 或农场而不领取报酬的家属工人,在规定时期内从事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