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城市建设须提上议事日程_翟国方

合集下载

2024年继续教育建设工程(2)(二)

2024年继续教育建设工程(2)(二)

2024年建设工程(2)(二)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3分)1、《安全韧性城市评价指南》(GB/T 40947-2021)指出,()城市是在灾害环境中能够承受、适应和恢复的城市。

A、绿色韧性B、安全韧性C、人文韧性D、创新韧性正确答案:B、安全韧性2、2021年国办发11号文件提出工作目标:到()年,各城市因地制宜基本形成“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

A、2023B、2025C、2030D、2035正确答案:B、20253、现在的目标是将全球气温控制在不超过1.5℃,如果达到1.5℃,10年一遇的降雨概率可能增加(),降雨强度也会增加。

A、0.1B、0.3C、0.5D、0.7正确答案:C、0.54、()的用地选择提出了“原地重建、局部避让”的建设原则。

A、唐山B、玉树C、盘曲D、汶川正确答案:B、玉树5、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的理念来治理。

A、分散个体B、文化共同体C、价值共同体D、生命共同体正确答案:D、生命共同体6、《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指出“加强城市防灾减灾能力,提高城市韧性”,北京成为全国()将韧性城市建设任务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

?A、首个B、第二个C、第三个D、第四个正确答案:A、首个7、2000年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发生()多起不同程度的城市内涝灾害。

A、140B、200C、160D、170正确答案:B、2008、以下不属于《韧性温哥华:连结、准备、繁荣兴旺》提出的相关内容的是()。

A、韧性邻里社区计划B、海平面上涨和海岸洪水适应行动C、东北福溪地区韧性提升D、城市基础设施及人居环境(海岸线防护、建筑)正确答案:D、城市基础设施及人居环境(海岸线防护、建筑)9、我们中国大部分地方都是(),降雨非常集中。

A、高原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大陆性季风气候正确答案:D、大陆性季风气候10、人员密集场所应根据需要建立志愿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员的数量不应少于本场所从业人员数量的()。

城市规划如何提升韧性抗灾水平

城市规划如何提升韧性抗灾水平

城市规划如何提升韧性抗灾水平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梦想。

然而,在面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城市往往显得脆弱不堪。

为了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升城市的韧性抗灾水平已成为城市规划中至关重要的课题。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城市的韧性抗灾水平。

简单来说,就是城市在遭受灾害冲击后,能够迅速恢复正常运转,减少损失,并具备适应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的能力。

那么,如何通过城市规划来实现这一目标呢?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是基础。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避免在灾害易发区域进行大规模的建设。

比如,在地震活跃带,应减少高层建筑的建设;在洪水频发地区,不宜规划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居民区。

同时,要预留出足够的缓冲空间,如绿地、公园等,这些不仅可以在灾害发生时作为避难场所,还能起到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的作用。

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

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在灾害应对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城市道路规划要确保畅通无阻,以便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疏散人员和运输救援物资。

电力、供水、供气等系统要具备多重保障和应急供应能力,避免因灾害导致长时间的中断。

此外,通信设施的可靠性也不容忽视,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信息的及时传递。

加强建筑设计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同样重要。

建筑物是城市的主体,其抗震、抗风、抗洪等能力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命安全。

在建筑设计中,要严格遵循相关的建筑规范和标准,采用先进的建筑技术和材料,提高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同时,对于老旧建筑,要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和加固改造,确保其能够经受住灾害的考验。

城市的排水系统也是提升韧性抗灾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暴雨等极端天气下,城市内涝往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甚至造成严重的损失。

因此,城市规划中要合理设计排水管网,加大管径,提高排水能力。

同时,要结合自然地形,建设雨水花园、湿地等生态排水设施,增加雨水的渗透和储存,减轻排水系统的压力。

另外,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

城市建设中如何提高城市韧性和抗灾能力

城市建设中如何提高城市韧性和抗灾能力

城市建设中如何提高城市韧性和抗灾能力在当今社会,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和人为挑战。

如何提高城市的韧性和抗灾能力,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城市韧性,简单来说,就是城市在面对各种冲击和压力时,能够保持基本功能、快速恢复并适应变化的能力。

而抗灾能力则侧重于城市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的能力。

要提高城市的韧性和抗灾能力,首先需要做好城市规划。

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可能面临的灾害类型。

比如,在地震多发区,建筑设计要符合抗震标准,公共设施的布局要有利于人员疏散和救援;在沿海地区,要规划好防洪堤和排水系统,以应对可能的风暴潮和洪涝灾害。

同时,城市的功能分区要合理,避免将重要的基础设施和人员密集区设置在灾害高风险区域。

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也是关键。

道路、桥梁、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是城市运行的“生命线”。

这些设施不仅要在正常情况下满足城市的需求,还要在灾害发生时具备一定的抗灾能力。

例如,道路要具备足够的宽度和承载能力,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通行救援车辆;供水和供电系统要采用多重保障措施,如备用电源、地下管网等,以减少灾害对其的影响。

此外,建设分布式的能源供应和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提高城市在局部灾害中的自给自足能力。

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城市在灾害中的表现。

一方面,要加强建筑的抗震、抗风、抗洪等设计标准,确保新建建筑具备较高的抗灾能力。

另一方面,对于老旧建筑,要进行定期的检测和加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同时,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要注重防火、防水、耐腐蚀等性能,提高建筑的耐久性和抗灾性能。

城市的绿化和生态系统对于提高韧性和抗灾能力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树木和植被可以减缓雨水径流,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湿地和公园可以作为洪水的缓冲区,吸收多余的水分。

此外,生态系统还能够调节城市的气候,降低气温,减少热岛效应,从而减轻极端天气对城市的影响。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关于对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闭会期间第1196号代表建议的答复意见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关于对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闭会期间第1196号代表建议的答复意见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关于对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闭会期间第1196号代表建议的答复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9.18•【字号】杨府〔2024〕26号•【施行日期】2024.09.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正文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关于对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闭会期间第1196号代表建议的答复意见杨府〔2024〕26号王立夏代表:您提出的第1196号“法扬滨江,人民为治——关于杨浦滨江法治空间建设的建议”已收悉。

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一、加强法治环境建设(一)优化产业生态和整体功能布局一是不断提高杨浦滨江规划、建设和治理水平。

根据滨江区域发展特点,区委办印发《杨浦滨江全力争创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其中明确提出建设可漫步、可体验的法治文化空间、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基层法治观察点,打造“法润滨江”治理秀带,为滨江法治空间建设指明了方向。

将风貌保护、全龄友好、公园城市、全域旅游等理念充分融入滨江建设,推进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儿童友好公共空间示范区、公园城市先行示范区、“世界会客厅”全域旅游特色示范区、公共空间无障碍创新示范区等五个示范区建设,着力加强规划实施的法治保障。

二是加强工业遗产保护传承活化利用。

结合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创新实践,制定并发布《关于推进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长效建设加强工业遗产保护传承活化利用的若干举措》《杨浦滨江南段工业遗产及相关资产保护利用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着力挖掘工业遗产的多重价值,在滨江沿线的工业遗产导入好气咖啡、早安咖啡、一尺花园零碳主题店等配套服务业态,在推动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同时,也为市民游客提供了消费、休憩与游玩的场所。

三是推进滨江公共空间无障碍环境建设。

在滨江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听障、视障、肢残等特殊人群的现实需求,发布全市首部公共空间无障碍建设导则,即《杨浦滨江公共空间无障碍环境建设导则》。

城市空间韧性理论及实践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城市空间韧性理论及实践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安全韧性城市 | 1Research Progress and Perspectives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Urban Spatial Resilience城市空间韧性理论及实践的研究进展与展望*鲁钰雯 翟国方 LU Yuwen, ZHAI Guofang 极端天气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害以及公共卫生事件的频繁发生,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韧性”理念致力于处理复杂社会—生态系统中的动态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该理念的引入为城市提供了一种应对灾害风险、协调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安全底线的新视角。

“城市空间”是城市各种活动的物质载体和空间表征,是协调城市各系统要素健康有序发展的物质纽带,影响着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

“城市空间韧性”的提出是韧性理论与城市空间研究相结合的新尝试。

梳理城市空间韧性的起源与发展,明确城市空间韧性的概念与内涵,归纳城市空间韧性的主要评估方法,总结应对灾害风险的城市空间韧性实践进展。

最后指出目前城市空间韧性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研究展望,以期为我国国土空间韧性建设提供参考。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extreme weather events, natural disasters, accidents and public health incidents seriously threatenthe safe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resilience, which addresses thedynamics and sustainability of complex social-ecological systems, provides cities with a new perspective on disaster risk andthe coordina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goals and urban safety bottom lines. Urban space is the material carrier and spatialrepresentation of various activities in cities, and is the material link that coordinates the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allelements of urban systems, affecting urban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human living environment. The proposal ofurban space resilience is a new attempt to combine resilience theory and urban space research. This study firstly compares the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urban spatial resilience, clarifies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urban spatial resilience, summarizesthe main assessment methods of urban spatial resilience, and summarizes the progress of urban spatial resilience practice inresponse to disaster risks. Finall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urrent urban spatial resilience research andputs forward the research outlook,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patial resilience in China.城市空间韧性;理论发展;实践探索;韧性城市;灾害风险urban spatial resilienc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practical exploration; resilient cities; disaster risk文章编号 1673-8985(2022)06-0001-07 中图分类号 TU981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11982/j.supr.20220601摘 要Abstract 关 键 词Key words 作者简介鲁钰雯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大学城市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博士翟国方(通信作者)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大学城市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cn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城市空间韧性评估及规划调控研究”(编号2021M701649);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洪涝灾害情境下基于深度学习的城市精细时空尺度空间韧性动态优化路径”(编号BK20220782)资助。

新型城镇化如何提高城市韧性和抗灾能力

新型城镇化如何提高城市韧性和抗灾能力

新型城镇化如何提高城市韧性和抗灾能力在当今时代,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作为人们生活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其中包括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等方面的威胁。

如何提高城市的韧性和抗灾能力,成为了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城市韧性,简单来说,就是城市在面对各种冲击和压力时,能够保持基本功能正常运转,快速恢复并适应变化的能力。

而抗灾能力则侧重于城市在应对灾害时的预防、应对和恢复能力。

两者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城市应对不确定性和风险的能力体系。

首先,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是提高城市韧性和抗灾能力的基础。

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不能只追求城市的规模扩张和经济效益,而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

比如,在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城市规划要注重排水系统的建设和优化,预留足够的泄洪通道和湿地;在地震多发区,要严格按照抗震标准进行建筑设计和施工,合理规划应急避难场所。

同时,城市的功能分区也要合理布局,避免将重要的基础设施和人口密集区集中在灾害高风险区域。

再者,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

这包括交通、能源、通信、给排水等多个方面。

高质量的交通网络能够在灾害发生时保障人员和物资的快速运输,例如建设足够宽度和承载能力的道路桥梁,确保救援车辆通行无阻。

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系统能够保障城市在灾害期间的基本运转,如设置分布式能源供应点,提高能源供应的冗余度。

先进的通信设施能够及时传递灾害信息,让居民了解情况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而高效的给排水系统则能有效应对暴雨等极端天气带来的积水问题。

加强城市的生态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丰富的绿地和水系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还能在调节气候、蓄水防洪等方面发挥作用。

城市中的公园、绿化带等绿色空间可以作为雨水的吸纳和储存场所,减少地表径流,降低洪涝灾害的风险。

同时,树木和植被还能起到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的作用,改善城市的微气候,增强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提升城市的应急管理能力同样不可或缺。

城市轨道交通韧性运行评价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韧性运行评价方法

可修复、抗灾毁能力。

2022年3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交通系统韧性”成为应急保障的重要评价指标。

在政策和行业需求双重推动下,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韧性网络、保障城市轨道交通韧性运行已成为必然趋势。

1 定义及内涵韧性衍生于拉丁语“resilire”,意思是跳回原来状态,最早被物理学家用来描述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形变之后的复原能力。

1973年,Holling首次将韧性(Resil⁃ience)引入生态系统,将韧性描述为生态系统在外部环境变化时持续运行的能力[3]。

2005年,灾害学领域的学者将“韧性城市”的研究引入国内,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鲁棒性、适应性、脆弱性等核心概念[4]。

随后,韧性被广泛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治理和企业组织等领域。

韧性统筹考虑事故前的防护和事故后的恢复,是评估系统提供可靠服务能力的一个创新性指标,有助于决策者科学地制定合理的优化措施。

城市交通作为城市生存发展、“内畅外联”的命脉,其应对和抵御气候变化、自然灾害以及外部攻击的能力至关重要。

韧性交通需要预测和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和必要的冗余性,能承受、应对突发事件并实现快速恢复。

因此,将城市轨道交通韧性运行定义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应对干扰的全过程中能够凭自身能力与即时反应吸收干扰、减轻干扰损失,并通过合理的调配资源以从干扰中快速恢复过来,在附加资源充足时,甚至可恢复到超常状态。

韧性运行主要强调3种能力,吸收能力、抗毁能力和恢复能力(见图1)。

其中,吸收能力强调的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面临扰动时的可靠性,即面临微小扰动时将系统总体性能维持在一个基准的水平,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抗毁能力强调的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面对外部冲击或内部扰动的强大的抵御能力,即减少冲击造成的影响并将性能损失控制在一定的区间内。

恢复能力强调的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突发事件后所展现的强大的恢复能力,即可能够快速将系统性能恢复常规水平。

城市如何韧性

城市如何韧性
清 华 大 学 方 东 平 教 授 团 队提 出 三 度 空 间 下
的城市系统概念 .即城市可被看作 是由物理 、社 会 、信息组成 的 三度 空间 。城 市核心的功能 是为居 民提供服务 ,而服务是 由维持城市 运转的 各子系统来完成 。例如交通 系统 .在 物理 维度体 现为道路桥梁这些基础设施 在社会 维度有交通 政策和法规来约束 交通行 为 :在信 息维度有交通 信号 路况信 息等 为人们提供 指引。交通系统出 现拥堵 ,可能 有物理 空间的道路 宽度 、车辆多少 和天气 因素 ,社会 空间的交通管理因素以及信息 空 间 的交 通 诱 导 系 统 因 素 影 响 。 在 解 决 城 市 问题 时 我 们 不 能 单 从 某 一 度 空 间 去寻 找 解 决 方 案 .而 要统筹物理 、社会 、信 息三度空间要素 ,相互配 合 吸 纳 灾 害 或 突发 事 件 中击 对城 市 系 统 的 影 响 . 以提高城 市韧性 。例如提高基础设施设防标准是 从物理空 间维 度增强城 市的防灾抗灾能力 .但这 种提高并 不是 无限度的 ;从 社会空间维度加强公 众 的危机 意识 和管理效率可弥补基础设施建设的 不 足 完 善 灾 害保 险 金 融体 系 可 加 快 灾 后 恢 复 的 速度 。香港 大学 叶嘉安教 授提到我们 要从BfM到 DIM 再  ̄tJCIM.把信息模型从 单体 建筑扩展到 区
翟 国方
(中国城市 规划 学会 城市 安 全 与 防 灾 学 术 委 员会 副 主任 委 员 ,南 京 大 学 建 筑 与城 市 规 划 学 院 副 院长 、城 市 与 区 域 规 划 系 系 主 任 、教 授 、博 士 生导 师。本 学术对话 主持人 )
我先介绍一下今天学术对话的背景 。 首 先 .我 国 自然灾 害形 势是 非 常严 重 的 。 201 6年 度 中国十 大 自然 灾害事 件 .既有 洪 涝灾 害 ,也有台风 、泥石流灾害 .当然去年幸运的是 没 有 地 震 但 也 对 经 济 社 会 造 成 了 重 大 损 失 。今 年 十 大 自然 灾 害 事 件 还 没 评 出 来 ,但 201 7年 6月 24日四川阿坝的茂县 叠溪镇新磨村 突发的 山体高 位 垮 塌 灾 害 ,8月 8日 四川 九 寨 沟 发 生 的7.0级 地 震等 灾 害 均 造 成 了 重 大 人 员 伤 亡 。 我 们 的党 和 政 府 高 度 重视 城 乡 安 全 。特 别 是 2014年 北 京 一 21 洪 灾 后 ,国 家 高 度 重 视 城 市 洪水问题 ,发布海绵城市建设 技术指南 在提升 城 市 雨 洪 韧 性 方 面 迈 出 了 开 创性 的 一 步 。刚 刚结 束的十九大 .习总书记提 出来 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 理 念 。在 十 九 大 报 告 里 好 几个 地 方 都 提 到 了安 全 问 题 ,提 到 了灾 害 的 应 对 问题 。 从 国 际 防 灾 减 灾 发 展 趋 势 来 看 . 由 1 9世 纪 9O年代 的防灾到20世 纪初的减灾 ,再到现在 的韧 性城市 建设 可以说分 别代表 了防灾减 灾 的1 0 版 、2 0版 和 3 0版 。 201 6年 11月 1日通 过 的 “人 居 三 强 调 城 市 的 韧 性 在 城 市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等 方 面发挥 了巨大 的作 用 .而且呼吁各个 国家要积极 推进环境永 续和 韧性城市建设 。基 于这样 的背景 考 虑 ,我 们 向 中 国城 市 规 划 学 会 申请 承 办 了 这 样 一 个 学 术 对话 活 动 ,并 且 得 到 了学 会 的 大 力 支 持 与 批 准 。 我 们 两 年 前 在 贵 阳年 会 ,也 曾 经 成 功 组 织 了一 次 类似 活 动 , 当时 的题 目叫 风 险 社 会 与

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超大特大城市“平急两用”设施建设思考

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超大特大城市“平急两用”设施建设思考

1引言新冠疫情的发生和近年来自然灾害日益频繁,对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和应急响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作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形态,具有人口众多、资源密集、功能复杂等特点,灾害风险和应急需求更加突出,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及时有效的应急响应成为重要课题。

“平急两用”设施建设作为一种灵活性和多功能性的解决方案被逐渐重视。

2023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积极稳步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并指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平急两用’型设施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将‘平急两用’理念融入城市整体规划”。

作为公共空间和防灾空间的重要载体,从国土空间规划视角对超大特大城市“平急两用”设施的合理布局进行系统研究,对发挥其最大效用,更好防范和化解重大灾害风险挑战有着重要意义。

国土空间视角下的超大特大城市“平急两用”设施的内涵超大特大城市“平急两用”设施是指在超大特大城市建设的具有双重功能的设施,平常时期具有一定基础功能,但在紧急情况(自然灾害、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超大特大城市“平急两用”设施建设思考郭璐宇 翟国方*翟国方,博士,南京大学城市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自然资源部《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0—2035年)》编制专家组成员,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理事、规划与标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韧性城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际风险分析学会中国分会副主席等职,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

* 通讯作者: 翟国方,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邮箱:********************.cn2CITY AND DISASTER REDUCTION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时能够迅速转变为应急设施,以满足灾害和紧急情况下的需求(图1)。

打造韧性城市方案

打造韧性城市方案

打造韧性城市方案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如自然灾害、交通拥堵、能源危机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打造韧性城市成为了许多城市的发展目标。

本文旨在介绍打造韧性城市的概念、意义,并提出了几种打造韧性城市的方案。

什么是韧性城市?韧性城市是指在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时能够灵活而迅速地适应和恢复的城市。

韧性城市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社会、环境、经济等。

它旨在提高城市的适应能力,降低城市的脆弱性,并在面临挑战时能够快速恢复正常运转。

韧性城市的意义打造韧性城市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韧性城市可以提高城市的适应能力,使城市居民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

其次,韧性城市能够降低城市的脆弱性,减少自然灾害等事件对城市造成的影响。

此外,韧性城市还能够增加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性,推动城市的繁荣和发展。

打造韧性城市的方案1. 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韧性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转的重要支撑。

为了打造韧性城市,需要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首先,应采用更加耐用和抗灾的材料来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以增强其抗压力和抗震性。

其次,要加强基础设施的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的问题,避免事故的发生。

最后,应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和应对机制,以提高城市在灾难事件发生时的响应能力。

2. 发展可再生能源能源危机是当前世界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可再生能源被认为是解决能源危机的关键。

为了打造韧性城市,需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它们不仅能够减少碳排放,降低环境污染,还能够提高城市的能源供应稳定性。

因此,城市应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包括建设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厂,推广电动汽车等。

3. 提升城市社区的韧性城市社区是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提升城市社区的韧性是建设韧性城市的关键。

为了提升城市社区的韧性,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应提高社区的自救能力和自组织能力,培养居民的应对能力,加强社区的实践能力和灾后重建能力。

建设韧性城市核心是提升四个韧性

建设韧性城市核心是提升四个韧性

建设韧性城市核心是提升四个韧性增强城市韧性,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

2020年以来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增强城市韧性和重大事件抗风险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顺应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开展城市现代化试点示范,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

上海“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也提出,“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共建安全韧性城市”。

随着城市管理的日趋复杂化和精细化,城市面临的各方面风险也在上升,除了如新冠肺炎疫情类似的社会领域风险,还包括洪涝灾害、火灾、地震、干旱、污染等自然灾害和生态领域风险,经济危机、产业竞争力下降等方面的经济风险,以及城市管理、组织运行等方面的风险。

建设韧性城市,目的是要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变化或冲击,减少发展过程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核心是要增强四个方面的韧性。

一、增强城市的经济韧性。

所谓经济韧性,是指一个城市在面临外部环境变化、经济发展周期变迁、产业和科技革命甚至经济危机时,能够及时灵活进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及有关政策调整,增强经济发展应对外部变化的弹性,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避免经济大起大落。

对一个国家而言,经济韧性体现了国家灵活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及时调整经济政策的能力。

比如,面对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中国及时作出应对,出台了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给企业减税降费的一揽子政策举措,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从而顺利抵御住危机冲击,保持了经济持续稳健发展。

对一个城市而言,增强经济韧性,关键要从四个方面推进:一是要有合理的产业结构。

比如,深圳在上世纪80年代刚启动特区建设时,主要发挥毗邻香港优势,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产业;1990年代,随着沿海城市陆续开放,深圳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形成了全世界最全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崛起了华为、中兴、腾讯等一批知名企业;新世纪以来,深圳又紧紧把握全球科技趋势,大力推动互联网、通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大变局下中国城市的经济韧性与提升路径

大变局下中国城市的经济韧性与提升路径

大变局下中国城市的经济韧性与提升路径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繁荣的同时所面临的问题也不断增加,城市遭遇外部冲击时的抵御能力受到影响。

“韧性”概念的出现为解决城市经济、社会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尽管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但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我国发展具有的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没有变J城市经济韧性是城市经济体应对外来压力,能够回到冲击前水平的增长速率,经济被锁定为一个低水平的平衡之后快速转换至一个“更好的平衡”的能力。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面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等国际突发事件频繁暴发,站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围绕新发展理念,面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升城市经济韧性,推动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大变局下中国城市的经济韧性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东升西降”趋势明显,中美战略博弈长期存在,全球治理体系面临大变革,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错综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经济衰退,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民粹主义作祟,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

同时,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

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彻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促进能源资源等产业门类的关系协调,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构建新发展格局。

城市人口和经济高度集聚,是应对外界变化风险的主战场,在发展中外部性是普遍存在的。

城市发展的负外部性体现在经济活动和人口活动聚集会增加疾病传播、经济波动、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加剧了城市在应对自然和社会变化时的脆弱性。

不仅如此,外部性还会使不同地区或城市间的发展水平差距不断加大。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表现出强大的韧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有效控制疫情,以最快的速度复工复产。

城市韧性建设与灾害应对策略

城市韧性建设与灾害应对策略

城市韧性建设与灾害应对策略城市韧性建设是现代城市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议题,它关乎城市在面对自然灾害、社会动荡、经济波动等各类突发事件时的应对能力。

本文将探讨城市韧性建设的重要性、挑战以及应对策略。

一、城市韧性建设的重要性城市韧性是指城市在面对各种压力和冲击时,能够保持其基本功能、快速恢复并适应变化的能力。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日益增多,城市韧性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1.1 保障城市安全城市韧性建设能够提高城市在面对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时的安全水平,减少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1.2 促进经济稳定城市韧性有助于维持经济活动的连续性,减少因灾害导致的经济损失,保障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

1.3 改善居民生活质量通过韧性建设,城市能够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靠的公共服务,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1.4 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城市韧性建设有助于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韧性建设的挑战尽管城市韧性建设至关重要,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不少挑战。

2.1 基础设施薄弱许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不高,难以抵御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的冲击。

2.2 规划缺乏前瞻性城市规划往往缺乏对未来风险的预见和应对,导致城市在灾害发生时反应迟缓。

2.3 资金投入不足城市韧性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许多城市在这方面的投入不足。

2.4 公众意识不足公众对于城市韧性建设的认识不足,缺乏参与和支持城市韧性项目的意识。

2.5 跨部门协调困难城市韧性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需要跨部门的协调合作,但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协调困难。

三、城市韧性建设的应对策略面对城市韧性建设的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策略。

3.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增强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2 制定前瞻性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制定具有前瞻性的规划方案。

3.3 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对城市韧性建设项目的财政支持,确保有足够的资金用于韧性建设。

韧性城市研究的国内外进展及展望

韧性城市研究的国内外进展及展望

8 | 安全韧性城市Domestic and Overseas Research Progress and Trend on Resilient City韧性城市研究的国内外进展及展望*郭文韬 鲁钰雯 翟国方 GUO Wentao, LU Yuwen, ZHAI Guofang韧性城市;知识图谱;文献计量;演进脉络;热点分析resilient city; knowledge map; bibliometrics; evolution; hot spot analysis文章编号 1673-8985(2022)06-0008-08 中图分类号 TU981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11982/j.supr.20220602摘 要Abstract 关 键 词Key words 作者简介郭文韬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大学城市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鲁钰雯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大学城市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博士翟国方(通信作者)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大学城市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cn*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洪涝灾害情境下基于深度学习的城市精细时空尺度空间韧性动态优化路径”(编号BK20220782)资助。

0 引言极端天气和快速城镇化使城市面临诸多安全挑战。

近年来,城市内涝、洪水、地震、流行疾病等各类突发事件不断涌现,如2021年河南郑州发生的“7•20”特大暴雨洪涝事件,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安定带来极大的威胁。

作为复杂适应系统,城市如何防范并应对不确定性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韧性已经成为当下景观生态研究和城市研究中的重要议题之一。

韧性城市指的是城市系统能够通过协调、优化和重组来缓冲和吸收风险因素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以实现系统的正常运行。

该理论提供了一种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的城市发展模型,已成为预防和抵御日益频发的城市灾害风险的研究和实践热点[1]。

韧性城市视角的城市安全与综合防灾系统分析

韧性城市视角的城市安全与综合防灾系统分析

韧性城市视角的城市安全与综合防灾系统分析当前阶段,韧性城市理论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为城市建设提供新思路。

在城市建设中,安全是最为重要和基础的指标之一。

本文通过全面的分析当前城市建设中所面临的安全问题,结合城市发展方向,构建安全与综合防灾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础,提出韧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核心安全带建设以及智能化社会应对体系建设的措施和思路,希望能给有关人员可供参考之处。

标签:韧性城市;城市安全;防灾规划;智慧系统1、引言在城市建设中,其安全指标不但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取决于城市中的社会系统以及物理系统。

同时,城市的脆弱性程度也会给城市安全状态造成直接影响。

对于安全城市来说,一方面能够有效的防御灾害事故,减轻其危害,另一方面也能在遇到突发情况以及灾害时,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状态。

本文以韧性城市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作为指导,结合当前我国城市的规划,对城市安全和综合防灾系统进行了简要的研究和规划。

2、综合防御体系建设在韧性城市中,当发生灾害时要具有足够的基础设施来对灾害进行防御,降低灾害风险及其危害程度,避免灾害的扩大化。

同时,通过建设网络连接体系以及风险分散措施,在灾害的处置过程中能够快速恢复城市的正常秩序以及基本功能。

本规划主要以韧性城市的技术设施建设为主要切入点,探讨当前韧性城市的设施规模以及布局方案,同时在防汛排涝系统建设、化学品等危险产品处理以及消防救援系统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和建议。

2.1防汛排涝系统建设水灾是城市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给城市各方面系统和功能的运行造成极大影响。

在韧性城市中,防汛规划工作要注重提升城市整体的排涝能力,而不是在局部进行小的修补。

建设一套具有较高标准的防汛排涝系统,对此,第一要将地下大型蓄水设施、海绵城市建设以及河道水网恢复工作进行联合。

第二,要加强海绵城市建设,使水资源能够得到更加合理和充分的利用,保障城市的水安全。

第三,提高排洪和防汛设施的规范和标准,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在极端的天气条件中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内涝问题,保证城市的重要设施和重要区域能够处于安全的排涝环境中。

翟国方: 中国韧性城市规划研究现状与展望

翟国方: 中国韧性城市规划研究现状与展望

翟国方:中国韧性城市规划研究现状与展望11月19日,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专题会议十五:“海绵城市、韧性城市与城市工程系统规划”举办。

学会平安与防灾规划学委会副主任委员,南京高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翟国方教授作题为《中国韧性城市规划讨论现状与展望》。

翟国方教授认为,韧性城市的建设须提上议事日程。

学会平安与防灾学委会副主任委员,南京高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翟国方翟国方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国际上灾难对应的方式发生了转型,从追求“零”风险的防灾到削减损失、与风险共存的减灾,再到目前的韧性城市建设。

联合国减灾署在2023年就倡议世界各国重视韧性城市的建设。

2023年的联合国“人居三”大会强调了韧性在城市经济社会进展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并呼吁各国实行行动,乐观推动环境永续和韧性城市建设,承诺增加城市和人类住区的韧性,从风险应急管理模式转向基于风险防范的全社会参加模式。

翟国方教授提出韧性城市的目标应当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是最大限度的保证人民生命平安,其次是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机能可以承受致命的灾难并维持系统的相对稳定,再次是保证人民的财产和公共设施受害程度最小,最终是城市在灾后能够得到快速的恢复,这也是韧性城市最典型的特征。

翟国方教授也分析了中国韧性城市规划讨论现状特征。

当前我国韧性城市的讨论还处于介绍国外理论、方法引进介绍为主的阶段,本土讨论较少。

虽然韧性城市规划实践的需求越来越大,但规划理论、规划方法和规划技术严峻滞后于规划实践需求。

此外,讨论韧性城市规划的人才严峻不足。

对于如何开展韧性城市建设,翟国方教授认为首先要强化各层面规划的韧性理念的融入,尤其要搭上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改革的大潮;其次要乐观参加中国地震局《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中的“韧性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第三要加大信息技术(ICT)在韧性城市规划中应用强度;第四要拓展学术沟通平台,要开展跨行业、跨领域的沟通;最终要加强我国韧性城市的理论与方法讨论。

韧性城市建设须提上议事日程

韧性城市建设须提上议事日程

韧性城市建设须提上议事日程
翟国方
【期刊名称】《城市规划》
【年(卷),期】2016(040)004
【总页数】3页(P110-112)
【作者】翟国方
【作者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学术委员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1+6
【相关文献】
1.中国经济面临的发展趋势、严峻挑战与战略抉择——把2050年中国实现现代化问题提上议事日程 [J], 韩民青
2.制定《长江保护法》亟待提上议事日程 [J], 周洪宇
3.取消“招标代理资格”提上议事日程 [J], ;
4.迫切需要把农村合作金融\r提上重要议事日程\r——广州市委政研室赴浙江温州、山东潍坊、贵州毕节等地\r开展农村合作金融工作专题调研 [J], 广州市委政研室
5.加强出版学科建设应提上议事日程 [J], 方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韧性视角下的城市水环境治理路径探索

韧性视角下的城市水环境治理路径探索

韧性视角下的城市水环境治理路径探索发布时间:2021-06-30T14:50:50.197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6期作者:史媛[导读] 可持续的韧性城市是疫后城市全维度升级,打造应对不确定性因素的抵御力、恢复力和适应力的有效模式,城市需注重能源、水、食物、医疗、就业等满足生存需求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可靠性和包容性。

史媛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000摘要:可持续的韧性城市是疫后城市全维度升级,打造应对不确定性因素的抵御力、恢复力和适应力的有效模式,城市需注重能源、水、食物、医疗、就业等满足生存需求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可靠性和包容性。

本文响应韧性城市建设背景,基于韧性视角,以L湖区水治理专项行动为例,从区域性给排水需求出发,通过梳理整合区域内水环境现状问题,提出专项行动中的“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岸线整治+长效管理”策略,以实现区域水环境治理的系统整合。

关键词:韧性;水环境;治理;生态修复0引言日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首次提出 “韧性城市”,强调“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

韧性,强调物体自身的变形、适应,以及抵御外力而不损毁的能力。

按照国际组织倡导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理事会定义,“韧性城市”指城市能够凭自身的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的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

城市韧性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论点之一,其核心就是要有效应对各种变化或冲击,减少发展过程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

其中,服务韧性提出注重能源、水、食物、医疗、就业等满足生存需求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可靠性和包容性。

本次武汉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特别注重强化公共卫生、应急救灾、污水、环卫等设施的韧性补充,以L湖区水环境治理行动为例,探索形成韧性指导下的水治理行动路径,为地方环境品质提升提供更有效的专项支撑。

1 水资源现状特征评估1.1水环境污染现象较为严重,点源、面源、内源污染亟需处理经实时监测,湖泊水质逐渐恶化,部分地段水质为五类或劣五类,以排口等点源污染为主,存在底泥、旱流等面源污染以及水产养殖、富营养化等内源污染问题。

开展韧性城市建设让城市更安全宜居

开展韧性城市建设让城市更安全宜居

开展韧性城市建设让城市更安全宜居
翟国方;黄唯
【期刊名称】《城市与减灾》
【年(卷),期】2017(000)004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在城市聚集,加剧了城市的风险和“脆弱性”。

近年来,各类公共安全事件层出不穷:2011年中央电视台曝光的双汇瘦肉精事件,2014年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总页数】5页(P5-9)
【作者】翟国方;黄唯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加强城市建设、细化城市管理打造优美宜居安全的文明城市
2.韧性城市建设:我国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现代化的优选之路
3.让城市更宜居让市民更幸福——长春市持之以恒推进森林城市建设
4.基于"全球安全城市指数"的上海韧性城市建设思考
5.以城市体检为导向的城市生态宜居和安全韧性指标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韧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城市韧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城市韧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城市韧性是指城市在面对各种内外部冲击时,能够保持基本功能运转,快速恢复并适应新的环境变化的能力。

在当前快速城市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韧性的提升已经成为各国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

为了有效提升城市韧性,需要制定并实施一系列行动方案,以应对自然灾害、经济危机、社会动荡等各种挑战。

本文将针对城市韧性提升的行动方案进行探讨和建议。

首先,城市韧性提升需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转的基础,包括交通系统、供水系统、电力系统、通讯系统等。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提高城市在灾害或危机发生时的抵御能力,减少损失和恢复时间。

此外,还需要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的整体抗灾能力。

其次,城市韧性提升需要加强社会组织和协调能力。

建立健全的城市危机管理体系,提高城市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能够在危机发生时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置,减少损失。

同时,加强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力量的建设,能够在灾害发生时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提高城市的整体抗灾能力。

另外,城市韧性提升需要加强城市经济和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过度依赖某一种产业或经济模式会使城市在面临经济危机时更加脆弱。

因此,需要鼓励和支持城市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城市的经济韧性。

此外,城市韧性提升需要加强城市居民的教育和培训。

提高居民的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能够在灾害发生时更好地自我保护和互助,减少灾害损失。

同时,加强城市居民的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和适应能力,有助于城市在经济危机时更好地应对挑战。

最后,城市韧性提升需要加强城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有助于提高城市的整体韧性。

总之,城市韧性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的协同努力。

只有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组织和协调能力、经济和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居民的教育和培训以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努力,才能真正提升城市的韧性,使城市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规划 CITY PLANNING REVIEW2016年 第40卷 第4期 VOL.40 NO.4 APR. 2016110【作者简介】翟国方,男,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

【收稿日期】2015-11-05【文章编号】1002-1329 (2016)04-0110-03【中图分类号】TU984.11+6【文献标识码】A【doi 】10.11819/cpr20160417a城市的发展建设与城市对各种灾难灾害的抵御始终相伴。

全世界每年爆发的城市灾害及安全事件数以万计,对城市经济发展与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的影响与威胁。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严重破坏地区超过10万km 2,共造成约6.9万人死亡、37.4万人受伤、1.8万人失踪;2010年海地7.3级地震导致其首都基本被摧毁,约30万人死亡。

除地震之外,我国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其他城市公共安全事件也暴露出了严重的问题,如2012年北京7·21水灾、2013年青岛输油管爆燃事件、2013年京津冀、长三角地区大面积灰霾事件、2014年3·1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事件、2015年天津港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等。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和城市用地规模与人口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气候变化、生态过载、环境污染等问题愈加凸显。

城市的脆弱性增大,削弱了对灾害的抵抗能力与恢复能力,城市韧性面临严峻挑战。

城市不同的韧性对应着不同的灾害防御能力,如2012年墨西哥格雷罗州梅特佩克市7.4级地震,仅伤亡2人;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重视洪水防御系统的建设,使得该市能够很好地应对洪涝灾害。

而城市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石,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城市居民安居乐业的基本保证。

面对这样的基本要求,韧性城市(resilient city,有时译作弹性城市)作为应对风险社会的一种全新的城市区域规划建设理念,在世界范围内日益被认可,并在规划实践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旨在增强城市较快恢复到原有状态、保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能力。

我国近年对韧性城市的研究也日趋增多,一些城市开始进行韧性城市的规划实践尝试。

但是在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亟需研究解决的认识问题、理论问题以及规划实践的规范问题。

1 我国韧性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我国韧性城市研究与规划建设起步较晚,在理论研究、相关法规建设方面还有不足;在规划层面,没有完全明晰与现有城市规划的关系,且数据的收集、使用存在较大难度,在风险评估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科学性问题;在实施层面,由于居民灾害风险意识薄弱、缺乏实施主体等因素,导致规划的实施较为乏力。

1.1 理论研究不足,相关法规缺乏1.1.1 对韧性城市的认识、理论框架研究有待深化韧性城市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规划理念,在实践过程中对其概念、内涵没有足够的认识,造成相关概念的混淆及实施的盲目性。

在吸取国外经验的同时,尚未发展出适合我国城市情况的韧性城市理论框架体系,包括基本理论、指标体系、规划方法等。

另外,我国尚没有形成有效的韧性城市测度指标体系,根据国际经验,对韧性城市测度方法的研究非常重要,可以促进我国韧性城市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并有助于对韧性城市规划建设进行顶层设计。

1.1.2 相关法规缺乏首先,城市防灾规划与韧性城市密切相关,而防灾工作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不完善,导致防灾管理工作混乱,防灾工作程序、防灾规划不规范,制度建设、管理机构、决策系统等落后于防灾工作的实际需要。

另外,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相关法规尚未结合韧性城市理念及目标进行适当的修改,已不能适应城市新的发展需求,无法在法律法规层面为韧性城市建设提供切实保障。

韧性城市建设须提上议事日程翟国方CONSTRUCTION OF RESILIENT CITY SHOULD BE PUT ON THE AGENDAZHAI Guofang1111.2 规划编制具有难度1.2.1 基础资料较多,收集、使用困难从防灾角度而言,韧性城市的规划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资料,包括灾害的基础资料、致灾因子、承灾体等方面。

这些资料来源于不同部门,有些数据统计年代、标准不一,资料使用难度也较大。

1.2.2 前期风险评估难度较大我国城市所面临的公共安全形势非常复杂,而在韧性城市建设过程中,由于经费、技术等方面的限制,需有重点地进行建设。

对城市灾害的风险评估可以为韧性城市建设指明方向、重点,而目前我国城市对于灾害风险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且由于数据来源、质量等方面的限制,导致风险评估的难度较大。

另外,在风险评估技术方法上,针对单一灾害的风险评估方法已有很多,但是对于多种灾害的风险评估尚缺乏有效的技术方法应对。

1.2.3 与现有规划的关系不明晰在现有规划体系下,我国的城市规划种类已经非常多,相关规划之间的衔接往往存在较多问题,“多规合一”已在持续探讨实践中。

而在韧性城市规划过程中,往往没有明晰与现有规划之间的关系,盲目地编制规划,进一步增加了规划之间衔接的难度,规划可操作性不强,进而导致韧性城市规划目标无法实现,与初衷相背离。

1.3 规划实施较为乏力1.3.1 居民风险意识有待增强,城市韧性文化有待培养韧性城市建设需要居民的密切配合,需要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城市韧性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015年5月6日,中国扶贫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公众防灾意识与减灾知识基础调查报告》显示,城市和农村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都非常薄弱:只有不到4%的城市居民做了基本防灾准备,24.3%的受访者关注灾害知识;而农村居民中只有11%关注灾害应对的相关知识,5成从未参加过任何灾害应对培训,日常隐患较多。

1.3.2 实施主体缺乏防灾规划对韧性城市建设影响深远,虽由城建部门负责编制、审批,但是涉及金融、保险、应急等多方面的对策措施,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众多部门、行业的共同合作。

在我国目前的行政体制下,尚没有一个部门能完全有权监督相关措施的实施或充分协调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导致防灾规划的实施缺少监督管理、资金投入效果不明显、缺少专业人员等问题。

2 防灾视角下引导我国韧性城市建设的建议针对目前我国韧性城市建设存在的若干问题,在防灾视角下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应对。

2.1 加强理论与相关法规研究目前,我国的综合防灾规划尚无法定地位,这也导致了韧性城市建设目标从一定程度上无法实现。

而城市防灾规划法规的缺失,主要原因是对防灾规划理论体系研究不充分,规范制定缺少理论支撑。

因此,应加强对城市防灾规划、韧性城市的理论研究,对城市防灾规划、韧性城市建设的工作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并从法律与技术规范层面予以明确规定。

2.2 建立综合防灾管理机构及城市动态数据库2.2.1 建立统一的防灾管理机构统一的城市综合防灾管理机构是编制和实施城市防灾规划及开展各项工作的关键。

我国城市的应急办公室多数较为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所起的作用较为有限,无法将各种防灾资源进行高效整合,且与各部门的沟通衔接难度大。

从现实来看,需要建立统一的灾害信息管理和指挥平台,以提高防灾工作效率,减少灾损。

例如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MA)在全国范围内领导应对所有灾害的事前预防、灾时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

2.2.2 建立城市动态数据库完整、动态的城市数据库有利于提高城市灾害的风险评估效率,改善目前资料收集、数据使用上的困难。

美国早在1997年就开发出了地理数据库HAZUS-MH(灾害美国——综合灾害灾损评估系统),数据类型涵盖建筑、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资料,以及详细的人口、地形地质资料;此外,系统还内置了地震、洪涝灾害、飓风的灾损评估模块,用户自己就可进行灾害风险评估,以地图、报表形式将评估结果输出。

2.3 提高居民灾害风险意识与加强灾害风险评估2.3.1 提高居民灾害风险意识我国街道和社区在提高居民灾害风险意识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组织现场学习、举办专题知识讲座、在新闻媒体开设专栏专题等形式,开展防灾减灾文化宣传活动。

二是要加强面向广大居民的防灾减韧性城市建设须提上议事日程翟国方城市规划 CITY PLANNING REVIEW2016年 第40卷 第4期 VOL.40 NO.4 APR. 2016112灾知识、技能的普及,增强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三是针对潜在灾害风险,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应急救灾演练,让群众了解应急避难场所的位置和应急疏散路径。

2.3.2 加强城市灾害风险评估灾害风险评估是防灾工作的基础,可以发现潜在的危险区域,为韧性城市建设指明方向与建设重点。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我国城市情况,如规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灾害情况等选择不同的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现有的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在科学性、合理性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应持续创新灾害风险评估的方法,使其结果尽量可靠。

2.4 与现有规划融合,积极开展韧性城市评测2.4.1 韧性城市理念与现行各类城市规划融合韧性城市规划并不是指单独的城市规划类型,且由于每个城市的各种规划已经较多,应在“多规合一”的策略指引下,将韧性城市理念的内涵、指标体系、目标等分解融入到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及其他的法定或非法定规划中,在这类规划编制的同时将韧性城市的理念落实到城市用地、基础设施建设、防灾设施建设、实施策略等方面,更好地实现提升城市防灾能力和城市弹性的目标。

2.4.2 韧性城市评测国际上基于韧性城市理念与目标开展的韧性城市评测对于提升我国城市韧性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有利于韧性城市理论与实践在我国的长远发展。

为此,需要构建符合我国城市情况的韧性城市评测指标体系与工具,可以定量、半定量地描述城市弹性。

基于评测结果,发现薄弱点,提出提升城市弹性的方法、技术指引及建议等,并反馈到城市规划中。

需要注意的是,评测的内容与深度根据空间尺度上的差异性应有所不同,如区域、城市、城区尺度等,分别对应着不同等级或类型的城市规划,为更好地实现韧性城市目标提供精细化的依据。

28 潘毅,卢晖临, 郭于华,等. 我在富士康[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2.PAN Yi, LU Huilin,GUO Yuhua,et al. I’m atFoxconn[M]. Beij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Publishing House, 2012.29 李强. 我国城市农民工的劳动力市场[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00, 2(3):47-54.LI Qiang.China’s Urban Labor Market for MigrantWorkers[J]. Journal of 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2000, 2(3):47-54.30 FAN C C. The Elite, the Natives, and the Outsiders:Migration and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in Urban China[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2002, 92(1):103-124.31 任远, 戴星翼. 外来人口长期居留倾向的Logit模型分析[J]. 南方人口, 2003, 18(4):39-44.REN Yuan, DAI Xingyi. Melting into the Urban: A LogitModel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s Long Term Residence Tendency[J]. South China Population, 2003, 18(4):39-44.32 李涛.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社会学分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2(5):729-731.LI Tao. Soci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Citizenship Issuesof the New Peasant Workers[J].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2009, 22(5):729-731.33 何芊杉, 李秀阁, 张倩,等.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贷款难问题的研究[J]. 财经界, 2012(2):36-38.HE Qianshan, LI Xiuge, ZHANG Qian,et al. A Studyon the Difficulties to Loan for New Migrant Workers When Starting a Business in Hometown[J]. Money China,2012(2):36-38.34 王建华, 李录堂. 农民工就业信息获取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43位农民工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 软科学, 2010, 24(12):98-102.WANG Jianhua, LI Lutang. Research on the FactorsInfluencing Migrant Workers’ Access to Employment Information: Based on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f 243 Migrant Workers[J].Soft Science, 2010, 24(12):98-102.35 ZHU Yu. The Floating Population’s Household Strategiesand the Role of Migration in China’s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pulation Geography, 2003, 9(6): 485-502.36 ZHU Yu. 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Their SettlementIntention in the Cities: Beyond the Hukou Reform[J].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07, 31(1): 65-76.(上接第74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