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鱼流水养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鲟鱼流水养殖
一、选址条件
1. 水温:常年水温15—28℃。

2. 流量:流量是限制养殖单产高低的关键,选址处最枯流量应为0.05立方米/秒以上,建成流水养殖池后,养殖前期池中水体交换量最低要能达到每小时1—3次,养殖后期池中水体交换量视水温、放养密度等情况,鱼池水体的交换率要求为每小时2.5-4
次。

3. 水质:水质清新,无污染,溶氧充足,生存有虾、蟹、蛙、鱼等“指示水生动物”。

4. 交通:交通便利,离公路距离不超过500米。

二、鱼池建设
1、池形:长方形、四角圆钝、圆形池、近似圆形为多,而以四角圆钝、圆形、近似圆形池为佳,以求池水交换无死角,走水合理,鱼可在全池均匀分布。

2. 池深:鱼池深度1.8——2米,水深1.5-1.8米,养殖大规格鲟鱼的流水池深度2米以上。

3 面积:长方形池和四角圆钝池推荐尺寸为鱼池宽度4—8米,长度8—15米,圆形池直径8.7—10米,面积为60—120平方米左右为佳。

4. 进水口:四角圆钝池、圆形池、近似圆形池的进水管与池壁约呈40度左右的角斜向冲水入池,能使池水定向转动,以便将鱼的残饵和粪便等污物通过水流转形成的向心力,不断集至中央,排出鱼池。

长方形池的进水口宽度最好与进水方池壁宽度接近,以便池中水体交换充分而不留死角。

5. 排水口:四角圆钝池、圆形池、近似圆形池的排水口设在池的中央底部,池底从池壁到排水口必需要有一定坡度而呈锅底形,长方形鱼池的排水口设在进水口的对面,池底从进水口到排水口都必需要有一定坡度,排水口的宽度最好也与排水方池壁宽度接近,以便池中水体交换充分而不留死角。

6 水位控制设施:四角圆钝池、圆形池、近似圆形池,用塞式排水节门或套管式排水节门,长方形鱼池用水位控制闸板。

7. 材料及鱼池表面处理:鱼池建造用水泥、石头、红砖等,池底水泥硬化,池壁水泥抹平压光。

8. 拦鱼栅:不论什么形状的鱼池,排水口都要设置一层拦鱼栅,长方形池的拦鱼栅在排水口呈板形栏栅,四角圆钝、圆形池、近似圆形在排水孔上呈罩状。

鱼种规格较小时,拦鱼栅上还应覆盖一层较密的纱窗。

9 溢水口:在离池顶15—20cm的位置设置足够大小并带拦鱼栅的溢水口,以防养殖池溢水逃鱼。

10 新建鱼池的碱性处理:新建鱼池需先用水浸泡、冲洗一个星期以上,以消除水泥碱性,避免毒死鱼种。

三、鱼种运输
1. 停食:鱼种运输前一般要停食1-3天。

2. 运输方法:夏季少量的鱼种运输方法是氧气袋加冰降温、充氧、泡沫箱保温运输,泡沫箱内放置2瓶冷冻矿泉水,再用宽胶带密封好泡沫箱起运。

多数的鱼种运输最好采用集装箱加冰降温、充氧,最好在晚上或凌晨起运。

四、放养
1. 密度:冷水鱼放养密度视水体交换量和鱼种规格而定,100—250克/尾鲟鱼的放养密度为30—100尾/平方米,放养密度以重量计为10~14公斤/立方米,高于 16公斤/立方米以上时,鱼体代谢产生的代谢物将使水体中硫化氢、氨氮、硝酸氮、亚硝酸氮等水化指标上升,鱼体会感到生理上的不适,只能保证平时的摄食活动,鱼体生长缓慢,抵御疾病能力将会降低。

2. 投放时的水温调节:氧气袋运输的,鱼种运到目的地后,打开泡沫箱,将氧气袋放置于鱼池中浸泡40分钟左右(遮挡阳光照射氧气袋),使袋内水温与池水水温接近,内外温差在2℃以下,打开氧气袋,从鱼池中慢速加水至氧气袋水满、袋中与池内水温平衡,再将鱼种逐渐放入鱼池。

3. 鱼体消毒:鱼种进池前或分池时,用食盐水2-3%浸泡鱼体15—30分钟左右(注意观察鱼种的反应状态,如出现鱼体难受、浮头等现象就要立即放入鱼池)。

五、投喂
1、饲料质量:投喂全价(全营养)优质颗粒饲料,进口的宝马牌饲料、三福牌饲料,国产的天帮饲料,是可选的优质全价饲料。

饲料最好在10—20℃且干燥无湿的环境保存,每次袋中取料后要扎紧袋口,以防吸潮霉变;饲料也不能太阳暴晒,以防降低营养。

2、投喂量:在适宜的条件下鱼种日饵率3%左右,成鱼2.5%左右。

根据每次投饵后鱼的吃食情况以及水温、鱼体状况、溶氧等因素科学合理调整投喂量。

每次所投饵料的量,最好能在15分钟内吃完,最多不高于20分钟,最低不少于5分钟。

20分钟才吃完的,要减量,5分钟就吃完的,要加量。

投饵量不足会造成饥饿,鱼成长参差不齐,残食与寄生性疾病发生。

喂饵太多易发生残饵污染,增加氧气的消耗量及各种传染病发生机会;西泊利亚鲟暴饮暴食后,易患肠炎病。

3、饲料的适口性:并且要注意饵料粒径与鱼体规格相适应,一般饵料粒径为所喂鱼口裂2/3为佳。

4、慢水投饵:投饵时降低水体交换,使池中水体呈微流状态。

5、全池遍撒:不能集中在一点投喂,要全池遍撒,以防池中鱼体摄食不均,吃食少的鱼体不长。

6、鲟鱼的投饵经验参考:25克以下苗种投喂粉状料,日投饵率5%,分6次投喂;25—50克苗种投喂粒径为1—2毫米的颗粒料,日投饵率3%,分4次投喂;50—250克苗种投喂粒径为2—3毫米的颗粒料,日投饵率2%,分4次投喂;250—500克投喂粒径为4—5毫米的颗粒料,日投饵率1.5%,分3次投喂;500—1000
克投喂粒径为5—6毫米的颗粒料,日投饵率1.0%,分2—3次投喂;1000克以上投喂粒径为6—11毫米的颗粒料,日投饵率0.2—0.8%,分2次投喂。

六、管理
1. 定期清洗池底:每周清洗池底1次,防止残饵、粪便、落叶杂物等污物的累积与藻类杂菌的孳生。

排污时,放低池水至1/2或1/3左右,并加大池水排放速度,边排放边清扫,力求池内污物彻底排出,及时捞出病鱼和死鱼。

2. 增氧:水源不足、池水水温高时,可利用增氧设备和补充地下水增加水中溶氧。

3. 水量及水位控制:投放的鱼种规格较小时,水的流量也要小,随着鱼体的增长逐渐加大流量,从10 厘米鱼苗养至1公斤商品鱼,水位应从50厘米逐渐加高至150厘
米。

4. 水温的控制:每天早上日出前和下午3点各测水温一次,做好记录,最好保持池内水温在18℃-24℃之间,最高水温一般不得超过28℃。

水温过高,可加大水交换量或池上架遮阳网。

七、鱼病预防
1. 提高鱼体的抗病力:
1) 投喂无机盐营养饵:将250克无机盐用水溶解后拌50公斤饵料,投喂给经过长途运输和体表损伤的鱼种、成鱼。

可调节鱼体渗透压使体液移动储留正常,促进皮肤粘膜生长,加快伤口愈合。

2) 投喂Vc与蜂蜜营养饵:将Vc10克加水溶解后和1公斤蜂蜜搅匀拌100公斤饵料,每10天投喂一次,可增加鱼体对蛋白质和脂肪的利用促进生长和骨骼发育。

3) 投喂Ve与食用油营养饵:将Ve5克与1公斤油搅匀拌100公斤饵料每周投喂1次,可增加鱼体对蛋白质和脂肪的利用增强鱼体抗贫血功能。

2. 鱼池消毒:鱼病流行季节,用生石灰按15—25克/立方米,最高50克/立方米的浓度,对鱼池进行消毒。

先将生石灰溶于水,冷却、澄清、去渣,投饵后2小时,关掉鱼池进水,全池泼洒。

根据饲养密度、天气状况,浸泡3-5小时(注意观察,如发现鱼体难受、上浮、游动缓慢,就要立即加注新水)。

每月一次,每次连泼2-3天。

或用强氯精按0.1—0.5克/立方米水体全池遍洒,每天一次,连用2天,或隔15~20天用一次,其杀菌力为漂白粉的100倍。

也可用漂白粉l克/立方米水体的浓度,全池遍洒。

3. 工具消毒:养鱼用的各种工具要经常消毒,特别是在发病鱼池使用过的工具,必须消毒后方可使用。

一般用5%食盐水、100克/立方米以上的生石灰水、1:10的硫酸铜浸泡长时间浸泡工具。

4. 投喂药饵:投喂药饵时要减少投饵次数,投喂量为平常投喂量的70%,使鱼体处于半饥饿状态增加鱼类摄食药饵的欲望。

1) 投喂大蒜捣泥拌饵:按大蒜:食盐:饲料=1:0.8:100的比例,搅拌均匀投喂,每半个月一次,每次3天,预防肠炎病。

2) 投喂出血散拌饵:按出血散2克(加少量面粉用水调成糊状):饲料1公斤的
比例混合拌匀投喂,每天早晚各一次,连喂4天,每半个月一次,预防出血病。

3) 投喂抗生素、碘制剂:抗生素可加入食用油搅饵投喂;碘制剂一般剂量小,又溶于水,可直接对水喷在饵料上投喂。

5. 用50×10E-6的碘酊为鱼种消毒,治疗体表损伤、细菌性和寄生虫性疾病。

适用于规格较小或经过长途运输的鱼种,要求将鱼放入药液中瞬间拿出。

6. 25×10E-6福尔马林溶液浸洗治疗小瓜虫病,适用于养殖中分池操作时,要求将分池鱼放入药液中10分钟左右捞出。

7. 用苯扎澳铵消毒剂2×10E-6浸泡1个小时左右,治疗细菌性烂鳃病,要求适当降低水体交换量及水位,在鱼池上方入水口处均匀泼酒药液,然后采用滴流管定量将药剂慢慢加入进水口中维持池中药液浓度一段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