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
火力发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火力发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https://img.taocdn.com/s3/m/6af7e964844769eae009ed88.png)
火力发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1.综合规定《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DL 50530-19966.2.2 发电厂的楼梯、平台、坑池和孔洞等周围,均应设置栏杆或盖板。
楼梯、平台均应采取防滑措施。
6.2.4 上人屋面应设置净高大于1.05m的女儿墙或栏杆。
6.2.5 凡离地面或楼面高1m以上的高架平台,应设置栏杆。
6.2.6 发电厂烟囱、微波塔和冷却塔等处的直爬梯必须设有护圈,其高度超过100m以上的爬梯中间,应设置间歇平台。
6.2.7 当发电厂煤场需设置地下受煤斗时,斗口处必须设有煤箅子。
7.2.2 产生有毒物质场所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7.2.2.1 加氯间宜布置在独立的建筑物内,当与其他车间联合布置时,必须设隔墙,并应有通向室外的外开门。
室内采暖设施不宜靠近氯气瓶和加氯机,照明和通风设备的开关应设在室外。
7.2.2.2 加氯间应设有漏氯检测仪及报警装置,并宜设置氯气中和装置。
7.2.2.3 液氯瓶、联氨贮存罐应分别存放在单独的房间内。
7.2.2.4 联氨必须采用密闭容器贮存,当联氨由贮存罐移到溶液箱时,宜采用真空虹吸法。
7.2.2.5 联氨设备周围应有围堰和冲洗设施。
7.2.2.6 加联氨的蒸汽,不应作生活用汽。
7.2.2.7 加氯间及充氯瓶间、联氨仓库及加药间、电气检修间的浸漆室、生活污水处理站的操作间,均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
生活污水处理站操作间室内空气不允许再循环。
7.2.2.8 调酸室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
通风换气次数不宜少于每小时5次。
7.2.3 SF6电气设备的配电装置室及检修室,应符合下列要求:7.2.3.1 SF6电气设备的配电装置室及检修室,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室内空气不允许再循环。
室内空气中SF6含量不得超过6000mg/m3。
SF6电气设备配电装置室应设事故排风装置。
7.3.3 卸酸、碱泵房,酸、碱库及酸、碱计量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7.3.3.1 酸、碱贮存设备地上布置时,周围应设有防护围沿,围沿内容积应大于最大一台酸、碱设备的容积。
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
![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9a81d52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c.png)
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1. 引言火力发电厂是通过燃烧煤炭、天然气等能源来产生电力的重要装置。
由于其特殊的工作环境和高风险性,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在火力发电厂的设计中至关重要。
本文档将介绍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的设计规程,并提供相应的指导。
2. 劳动安全设计规程2.1 安全生产目标为确保火力发电厂的安全运行,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设计中应设置以下安全生产目标: -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组织运行的安全性; - 减少作业中的危险因素和风险,预防事故的发生; - 建立有效的应急预案,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 - 提供完备的安全设施和防护装备,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2.2 设备安全设计在火力发电厂的设备安全设计中,应考虑以下因素:- 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设备的易操作性和易维护性; - 设备的防火防爆能力; - 设备的安全排放和废气处理。
2.3 作业安全设计作业安全设计主要包括对员工在工作中可能面临的危险因素和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护和预防。
具体措施包括: - 提供必要的个体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 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 设立安全警示标识,明确禁区和危险区域; - 设立紧急疏散通道和应急避难设施。
3. 工业卫生设计规程3.1 空气质量控制火力发电厂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废气,因此需要对空气质量进行控制。
具体措施包括: - 安装烟气净化设备,如烟尘除尘器、脱硫装置等; - 严格控制烟尘和废气排放标准,确保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 定期对环境空气进行监测和检测。
3.2 噪声控制火力发电厂的运行会产生噪音污染,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噪声控制。
具体措施包括: - 在噪声源处设置隔音设备,减少噪音的传播; - 控制设备的振动和噪声产生源,减少噪声的产生; - 定期对噪声进行监测和评估。
3.3 有害物质控制火力发电厂的运行可能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如煤尘、废水等,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和处理。
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22页文档资料
![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22页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14741bb6137ee06eff918c0.png)
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DL5053-1996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1996-08-29批准1996-12-01实施关于发布《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电力行业标准的通知电技[1996]566号各电管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局,电规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电力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经审查通过,批准为强制性标准,现予发布。
其编号为:DL5053-1996该标准自1996年12月1日起实施。
请将执行中的问题和意见告电力工业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并抄送电力工业部标准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一九九六年八月二十九日1总则1.0.1工程设计应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并严格执行《劳动法》中“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规定。
1.0.2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的防护设施,必须贯彻在各专业设计中,做到安全可靠,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1.0.3本规程适用于我国境内一切生产性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和引进项目的燃煤火力发电厂。
1.0.4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的工程设计,除应执行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
2一般规定2.0.1发电厂工程设计,应符合现行的《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的规定。
2.0.2发电厂各阶段设计内容,应符合下列要求:2.0.2.1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有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方面论证的内容。
2.0.2.2初步设计,应有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专篇(以下简称“专篇”),其内容深度应符合有关的规定。
2.0.2.3施工图设计,应根据初步设计审查所确定的原则,进行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的工程设计。
2.0.3扩建、改建工程设计文件中的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专篇,应对电厂原有的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状况作出评述。
76)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_5000—2000
![76)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_5000—2000](https://img.taocdn.com/s3/m/a6ade90a6c85ec3a87c2c5a1.png)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 5000—20003 总则3.0.1 为了在电力建设中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体现国家的经济政策和技术政策,统一和明确建设标准,保证新建、扩建的火力发电厂(以下简称发电厂)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符合国情和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以合理的投资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制定本规程。
3.0.2 发电厂的规划和设计,应树立全局观念,满足市场需求,依靠技术进步,认真勘测、精心设计,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慎重地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因地制宜地采用成熟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布置、新结构,从实际出发,努力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减人增效,保护环境,为提高发电厂的可靠性、经济性、劳动生产率和文明生产水平,为节约能源、节约用地、节约用水、节约材料,为确保质量、控制造价、文明施工和缩短工期创造条件。
同时,应考虑未来全国电力系统联网、全国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和网厂分开、竞价上网的电力市场要求。
3.0.3 发电厂的设计,必须按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
设计文件应按规定的内容和深度完成批准手续。
3.0.4 对成套引进设备和直接利用外资的工程,其建设标准应参照本规程,并应考虑国际通用标准和供货方所在国的标准。
3.0.5 新建或扩建的燃煤发电厂的设计和校核煤种及其分析数值是设计的基本依据,它们将影响设备和系统的选择、工程造价、发电厂的安全生产和经济运行,主管部门和项目法人对此应充分重视,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后,合理确定,使其能代表长期实际燃用煤种。
燃煤发电厂锅炉点火与低负荷助燃用的油或可燃气应有可靠的来源。
燃烧低热值煤(低质原煤、洗中煤、褐煤等)的凝汽式发电厂宜建在燃料产地附近;有条件时,应建矿口发电厂。
矿口发电厂所在的煤矿区应有足够的可采储量和可靠的开采量,其规模应能连续供应发电厂规划容量所需燃煤30年及以上。
对运煤距离较远(超过1000km)的发电厂,宜采用热值高于21.0MJ/kg的动力煤。
对位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的发电厂,应满足环境保护对煤种硫分含量,硫氧化物排放浓度、排放量及总量控制的要求。
火力发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火力发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https://img.taocdn.com/s3/m/157e7b8658fb770bf78a55d6.png)
火力发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1.综合规定《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DL 50530-19966.2.2 发电厂的楼梯、平台、坑池和孔洞等周围,均应设置栏杆或盖板。
楼梯、平台均应采取防滑措施。
上人屋面应设置净高大于的女儿墙或栏杆。
凡离地面或楼面高1m以上的高架平台,应设置栏杆。
发电厂烟囱、微波塔和冷却塔等处的直爬梯必须设有护圈,其高度超过100m以上的爬梯中间,应设置间歇平台。
当发电厂煤场需设置地下受煤斗时,斗口处必须设有煤箅子。
产生有毒物质场所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7.2.2.1 加氯间宜布置在独立的建筑物内,当与其他车间联合布置时,必须设隔墙,并应有通向室外的外开门。
室内采暖设施不宜靠近氯气瓶和加氯机,照明和通风设备的开关应设在室外。
7.2.2.2 加氯间应设有漏氯检测仪及报警装置,并宜设置氯气中和装置。
7.2.2.3 液氯瓶、联氨贮存罐应分别存放在单独的房间内。
7.2.2.4 联氨必须采用密闭容器贮存,当联氨由贮存罐移到溶液箱时,宜采用真空虹吸法。
7.2.2.5 联氨设备周围应有围堰和冲洗设施。
7.2.2.6 加联氨的蒸汽,不应作生活用汽。
7.2.2.7 加氯间及充氯瓶间、联氨仓库及加药间、电气检修间的浸漆室、生活污水处理站的操作间,均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
生活污水处理站操作间室内空气不允许再循环。
7.2.2.8 调酸室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
通风换气次数不宜少于每小时5次。
SF6电气设备的配电装置室及检修室,应符合下列要求:7.2.3.1 SF6电气设备的配电装置室及检修室,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室内空气不允许再循环。
室内空气中SF6含量不得超过6000mg/m3。
SF6电气设备配电装置室应设排风装置。
卸酸、碱泵房,酸、碱库及酸、碱计量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7.3.3.1 酸、碱贮存设备地上布置时,周围应设有防护围沿,围沿内容积应大于最大一台酸、碱设备的容积。
当围沿有排放措施时,可适当减小其容积。
发电厂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初步设计
![发电厂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初步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802b0cba8956bec0875e380.png)
发电厂工程初步设计第十六卷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第一分卷劳动安全说明书设计文件总目录目录1 概述 (11)1.1工程及工作过程简要回顾 (11)1.2编制依据 (11)1.3项目概况 (44)2 危险因素分析 (77)2.1自然危险因素分析 (77)2.2生产过程危险因素分析 (99)3 安全设计 (1111)3.1自然危险因素预防措施设计 (1111)3.2生产过程危险因素的预防措施设计 (1212)4 劳动安全投资及安全机构的设置 (2222)4.1安全专项投资 (2222)4.2安全机构与设施 (2323)5 结论与建议 (2323)5.1结论 (2323)5.2建议 (2424)1 概述1.1 工程及工作过程简要回顾2006年9月,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完成了《山西右玉发电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同时,北京百灵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京能朔州右玉煤矸石电厂2×300MW 机组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正在报审中。
1.2 编制依据1.2.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年1月1日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1996年4月1日实施);(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8年1月1日实施);(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9月1日实施);(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实施);(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实施);(7)国务院第344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3月15日实施);(8)国务院第373号令《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3年6月1日实施);(9)国务院第393号令《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4年2月1日)。
1.2.2 规定及规程(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质技监局(1999)154号《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试行)(1987.12.16);(3)《电力行业劳动环境检测监督管理规定》(电综[1998]126号);(4)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2000年10月1日实行)。
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
![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b24d24b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a.png)
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1. 引言火力发电厂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供应设施,然而,由于其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危险性较高的工作过程,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成为了关键问题。
为了确保火力发电厂的正常运行和员工的安全健康,制定和执行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的指导原则和具体要求,为火力发电厂的设计、建设和运营单位提供参考。
它涵盖了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的各个方面,包括设备设计、作业流程、安全培训和紧急救援等。
2. 设备设计2.1 通风系统设计在火力发电厂的各个区域,特别是与燃烧和热能释放相关的区域,应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应能够及时排除有害气体和烟尘,确保工作环境的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2.2 电气设备设计火力发电厂中的电气设备应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并能够满足高温、高压等恶劣环境下的工作要求。
设备的布局和结构应考虑到操作人员的安全和便利,确保设备易于维护和检修。
2.3 防火设计火力发电厂内应设有合适的防火设备和应急通道,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火灾。
防火设备的选择和布置应符合相关规定,并经过合适的测试和验证。
3. 作业流程3.1 工作许可制度火力发电厂应建立健全的工作许可制度,确保每项工作都经过合理的计划和协调。
工作许可制度应包括工作申请、风险评估、操作程序和相关操作员的培训等内容。
3.2 作业安全指导对于易发生危险的工作,如高空作业、密闭空间进入等,应提供详细的安全工作指导,确保操作员了解和遵守相应的安全程序和措施。
指导内容应包括作业前准备、个人防护用具的正确使用、应急救援流程等。
3.3 监测和检测对于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粉尘等的区域,应进行定期的监测和检测。
监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和报告,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和员工的健康。
4. 安全培训和教育4.1 新员工培训对于新员工,应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包括劳动安全规程的介绍、危险因素的认识和相应的预防措施等。
培训材料和内容应易于理解和消化,以确保新员工能够快速适应并掌握工作中的安全要求。
火力发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火力发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https://img.taocdn.com/s3/m/6af7e964844769eae009ed88.png)
火力发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1.综合规定《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DL 50530-19966.2.2 发电厂的楼梯、平台、坑池和孔洞等周围,均应设置栏杆或盖板。
楼梯、平台均应采取防滑措施。
6.2.4 上人屋面应设置净高大于1.05m的女儿墙或栏杆。
6.2.5 凡离地面或楼面高1m以上的高架平台,应设置栏杆。
6.2.6 发电厂烟囱、微波塔和冷却塔等处的直爬梯必须设有护圈,其高度超过100m以上的爬梯中间,应设置间歇平台。
6.2.7 当发电厂煤场需设置地下受煤斗时,斗口处必须设有煤箅子。
7.2.2 产生有毒物质场所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7.2.2.1 加氯间宜布置在独立的建筑物内,当与其他车间联合布置时,必须设隔墙,并应有通向室外的外开门。
室内采暖设施不宜靠近氯气瓶和加氯机,照明和通风设备的开关应设在室外。
7.2.2.2 加氯间应设有漏氯检测仪及报警装置,并宜设置氯气中和装置。
7.2.2.3 液氯瓶、联氨贮存罐应分别存放在单独的房间内。
7.2.2.4 联氨必须采用密闭容器贮存,当联氨由贮存罐移到溶液箱时,宜采用真空虹吸法。
7.2.2.5 联氨设备周围应有围堰和冲洗设施。
7.2.2.6 加联氨的蒸汽,不应作生活用汽。
7.2.2.7 加氯间及充氯瓶间、联氨仓库及加药间、电气检修间的浸漆室、生活污水处理站的操作间,均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
生活污水处理站操作间室内空气不允许再循环。
7.2.2.8 调酸室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
通风换气次数不宜少于每小时5次。
7.2.3 SF6电气设备的配电装置室及检修室,应符合下列要求:7.2.3.1 SF6电气设备的配电装置室及检修室,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室内空气不允许再循环。
室内空气中SF6含量不得超过6000mg/m3。
SF6电气设备配电装置室应设事故排风装置。
7.3.3 卸酸、碱泵房,酸、碱库及酸、碱计量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7.3.3.1 酸、碱贮存设备地上布置时,周围应设有防护围沿,围沿内容积应大于最大一台酸、碱设备的容积。
发电厂设计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
![发电厂设计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https://img.taocdn.com/s3/m/b828c768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45.png)
发电厂设计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1 一般规定(1)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是我们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明确规定“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某些会议和国家计划纲要也强调要加强劳动保护。
国务院各有关部、局和全国总工会等也陆续制定和颁发了许多有关法规条例、标准和规范等。
1994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明确规定“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三同时”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发电工程投产后符合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职业安全卫生)的要求,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从根本上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生产的发展。
“三同时”中以同时计最为关键,只有设计按照国家现行的有关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的法令和规定执行,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劳动条件。
(2)在发电厂设计的各个专业中,都有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的要求,而设计中没有综合性的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专业,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的各项技术措施和设施是在各专业设计中体现的。
因此,必须在各专业设计中落实。
发电厂的一些安全、卫生内容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规范及DL 5053-2012《火力发电厂职业安全设计规程》、DL 5454-2012《火力发电厂职业卫生设计规程》等有关标准的规定。
2 防火和防爆(1)为保证建筑内部装修的防火性能,补充了GB5022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2)根据近几年修订规程的情况,对原有规程名称进行了更改,并补充了一些尚应遵守的现行规范、规程。
3 防电伤电气设备的布置应满足带电设备的安全防护距离要求,还应有必要的隔离防护措施和防止误操作措施;应设置防直接雷击和安全接地等措施。
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DL5053 职业资格
![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DL5053 职业资格](https://img.taocdn.com/s3/m/31a5105b51e79b8969022690.png)
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DL5053-1996Design code of labour safety and industrial hygiene for fossil fuel power plants关自1996-12-1 起执行于发布《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电力行业标准的通知电技1996566号各电管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局电规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电力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经审查通过批准为强制性标准现予发布。
其编号为DL5053-1996 该标准自1996年12月1日起实施。
请将执行中的问题和意见告电力工业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并抄送电力工业部标准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一九九六年八月二十九日目次1 总则2 一般规定3 厂址选择及厂区总平面布置31 厂址选择32 厂区总平面布置4 防火防爆5 防电伤6 防机械伤害及防坠落伤害61 防机械伤害62 防坠落伤害7 防尘、防毒及防化学伤害71 防尘72 防毒73 防化学伤害8 防噪声及防振动81 防噪声82 防振动9 防暑、防寒及防潮91 防暑92 防寒93 防潮10 防电离辐射及防电磁辐射101 防电离辐射102 防电磁辐射11 其他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措施111 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机构及设施112 其他安全措施附录A 本规程用词说明补充件附加说明条文说明1 总则101 工程设计应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并严格执行《劳动法》中“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规定。
102 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的防护设施必须贯彻在各专业设计中做到安全可靠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103 本规程适用于我国境内一切生产性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和引进项目的燃煤火力发电厂。
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
![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c411d07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f6.png)
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火力发电厂是一种重要的能源生产设施,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必须制定严格的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
以下是一些关键方面的规程内容:1. 厂区布局设计:火力发电厂应按照安全和防灾要求,合理规划厂区布局。
生产区域与非生产区域应分开,建筑物间的距离要满足防火安全要求。
充足的逃生通道和紧急疏散设施也应考虑进去。
2. 安全设施设计:劳动安全规程要求,火力发电厂必须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消防设备、安全出口、紧急停机按钮、破损设备报警装置等。
这些设施应位于易于操作和访问的位置,并且应定期维护和检查以确保其功能正常。
3. 劳动安全管理:发电厂应建立完善的劳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和执行安全规定、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和控制各类安全隐患。
4. 工业卫生措施:工业卫生设计准则包括噪声控制、粉尘控制和放射性物质控制等。
发电厂应根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危害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包括使用噪声降低设备、封闭粉尘源和设置防护屏障等。
5. 健康检查与防护:劳动安全规程要求定期对从事高风险工作岗位的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防治职业病。
此外,必须提供合适的劳动保护用品,如防护服、口罩和耳塞等,以减少作业过程中对工人的伤害。
6. 紧急救援和事故处理:劳动安全规程要求明确火力发电厂内部和外部的紧急救援措施。
必须为事故发生时的紧急撤离和救援提供详细的指导和培训,并建立应急通信设施保障及时沟通。
总之,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的制定对于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并严格执行相应的安全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员工的工作环境健康和安全。
为了更好地保障火力发电厂员工的安全和健康,以下是继续写相关内容的1500字:7. 职业培训和教育:劳动安全规程要求火力发电厂提供必要的职业培训和教育。
某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
![某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e4aaf4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ec.png)
某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工业企业劳动安全管理,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某厂生产操作场所的设计,主要内容包括设备布置、通风换气、采光和照明、噪声和振动、危险化学品和有害物质、工业废水、工业废气、职业病防治等内容。
第三条本规程制定的目的是规范生产操作场所的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减少工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供员工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四条本规程的执行范围包括生产操作场所的新建、改扩建或者搬迁设计。
第二章设备布置第五条企业应合理布置生产设备,保证设备之间的安全间距,确保员工的操作空间和人身安全。
第六条设备的设置应满足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如安全防护装置、紧急停机设备等。
第七条设备的布置应便于操作和维护,设备之间的通道畅通,保证员工的安全出入。
第八条对于有潜在危险的设备,在其周围应设立防护设施,提醒员工注意安全。
第九条设备的布置还应考虑到生产效率和作业流程的合理性,提高生产效率。
第十条设备布置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员工的人机工程学因素,减少员工的疲劳度。
第三章通风换气第十一条生产操作场所应根据产生的污染物和有害气体,合理设置通风系统,确保员工的呼吸空气质量。
第十二条对于有害气体产生较多的工序,应设置专门的排风设施,及时排除有害气体。
第十三条通风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保证通风效果。
第十四条通风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要得到重视,确保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转。
第十五条在通风设备不足或者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应配备吸尘器等设施,保证员工作业环境的清洁。
第四章采光和照明第十六条生产操作场所应保证充足的自然采光,减少对于照明设备的依赖。
第十七条对于需要人工照明的场所,应设置合适的照明设备,保证员工的作业环境明亮。
第十八条照明设备的选择应根据作业环境的具体要求,保证照明质量。
第十九条照明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应符合国家标准,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火力发电厂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程
![火力发电厂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0d2337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9.png)
火力发电厂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程前言在火力发电厂的运营过程中,职业安全卫生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火力发电厂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程,并提供一些关键要点和建议。
1. 安全管理体系1.1 安全政策•确立明确的安全政策,包括优先关注职工安全、法律合规、安全培训和持续改进等方面。
•安全政策应由高层管理团队定期评审和更新,并向所有职工宣传和教育。
1.2 安全目标和指标•设定可衡量的安全目标和指标,以监测和评估安全管理系统的有效性。
•安全目标和指标应与生产目标相衔接,确保安全和生产的协调发展。
1.3 安全责任人和岗位职责•指定专门的安全责任人,负责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安全责任应该与相关岗位的职责明确对应,确保每个员工都承担起安全管理的责任。
2. 职业卫生管理2.1 职业病防治•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包括职业病危害评价、个体防护、职业病诊断和康复等。
•进行定期的职业病危害评估,以及职业病体检,确保职工身体健康。
2.2 作业场所环境保护•确保作业场所的空气、噪声、震动、光照等环境指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对于有害物质,采取适当的排放控制和防护措施,减少职工的暴露风险。
2.3 职业卫生培训和教育•安排职业卫生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职业卫生的认识和意识。
•培训内容包括职业卫生知识、应急处理和急救等,确保员工能够正确应对职业卫生风险。
3. 安全设施和装备3.1 劳动防护用品供应•为职工提供适当的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对劳动防护用品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新,确保其有效性和合规性。
3.2 安全设施建设•为火力发电厂建设必要的安全设施,包括消防设施、紧急救援设备等。
•定期对安全设施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可靠性和有效性。
4. 应急管理4.1 应急预案制定•制定火力发电厂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类型、应急处置流程等。
•应急预案应得到员工的熟悉和理解,并进行定期演练和更新。
4.2 应急设备准备•为应急管理配备必要的设备和工具,包括灭火器、呼吸器等。
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
![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5879abb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8a.png)
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一、总则1. 为保障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确保生产设施的安全和员工的健康,制定本规程。
2.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火力发电厂的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涉及所有生产设施、设备和人员。
3. 设计单位应按照本规程的要求,将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纳入到设计方案中,确保安全生产。
二、设计要求1. 设计单位应根据火力发电厂的特点和规模,合理设置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施,包括但不限于通风系统、排水系统和照明设施。
2. 设计单位应为劳动岗位设置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工作台和工具,确保员工工作时的舒适度和效率。
3. 设计单位应合理设置紧急疏散通道、安全标识和应急设备,确保员工在事故发生时能及时有效地疏散和自救。
三、施工要求1. 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要求,严格操作,杜绝违章施工行为,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2. 施工单位应加强现场管理,设立安全警示牌,定期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3. 施工单位应配备专业的安全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整改存在的安全问题。
四、验收和运行1. 设计单位应配合相关部门完成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验收,确保设计方案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2. 运行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3. 运行单位应定期对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
五、附则1. 各相关单位应互相配合,共同维护火力发电厂的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
2. 对于违反本规程的单位和个人,将按法律法规进行惩处。
3.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需修订,须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执行。
火力发电厂职业安全设计规程
![火力发电厂职业安全设计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f22d2eb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d1.png)
火力发电厂职业安全设计规程火力发电厂是一种重要的能源生产设施,然而由于其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危险性,对职业安全的要求非常高。
为了确保工人的安全和防止事故发生,火力发电厂职业安全设计规程被制定并严格执行。
首先,火力发电厂职业安全设计规程要求严格的设备维护和检修。
发电厂内的旋转设备、高温设备和高压设备必须定期进行保养和检查。
技术人员要经过专门的培训,掌握维修和检修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必须建立一个健全的设备维护记录系统,记录设备的维护情况以及进行的修复工作,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此外,火力发电厂职业安全设计规程还要求严格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所有进入发电厂工作的人员都必须接受相关的职业安全培训,了解工作环境的危险性和安全操作规程。
培训内容包括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消防设备使用方法以及灭火器材的操作技巧等。
另外,火力发电厂职业安全设计规程还要求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和逃生通道。
发电厂内应设有灭火器材和自动喷水系统,并确保其长期有效和正常运行。
逃生通道要广泛设置,标准明确,应具有足够的宽度和合适的通风条件。
应急预案应明确操作流程,员工要定期进行应急演练,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序地撤离和处理。
最后,火力发电厂职业安全设计规程还要求建立健全的安全监测和报告制度。
发电厂应配置安全监测设备,对工作环境的温度、压力、有害气体等进行监测和记录。
所有事故和隐患都应及时报告,并进行调查和处理,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总之,火力发电厂职业安全设计规程对于确保工人的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严格的设备维护和检修、安全培训和教育、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和逃生通道,以及安全监测和报告制度的建立,可以增加职业安全意识,预防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工人的安全。
所有工作人员要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规程,并不断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火力发电厂的安全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1 总则1.0.1 工程设计应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并严格执行《劳动法》中“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规定。
1.0.2 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的防护设施,必须贯彻在各专业设计中,做到安全可靠,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1.0.3 本规程适用于我国境内一切生产性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和引进项目的燃煤火力发电厂。
1.0.4 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的工程设计,除应执行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
2 一般规定2.0.1 发电厂工程设计,应符合现行的《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的规定。
2.0.2 发电厂各阶段设计内容,应符合下列要求:2.0.2.1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有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方面论证的内容。
2.0.2.2 初步设计,应有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专篇(以下简称“专篇”),其内容深度应符合有关的规定。
2.0.2.3 施工图设计,应根据初步设计审查所确定的原则,进行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的工程设计。
2.0.3 扩建、改建工程设计文件中的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专篇,应对电厂原有的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状况作出评述。
,2.0.4 引进工程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2.0.4.1 国内负责技术汇总的设计部门,应遵照本规程提出具体要求。
2.0.4.2 初步设计阶段国内版的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专篇,应包括经中方确认的国外设计的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内容。
3 厂址选择及厂区总平面布置3.1 厂址选择3.1.1 厂址选择应根据该地区的气象、地质、雷雨、洪水、地震等自然条件预测的主要危险因素和四邻情况对本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的影响,全面考虑防范措施。
3.1.2 厂址应避免与具有严重火灾、爆炸危险的其他工厂、仓库等为邻。
当无法避免时,必须根据有关规范要求设置防火、防爆安全距离。
3.1.3 厂址宜选在大气污染、尘、毒危害较严重工厂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3.1.4 厂址宜位于邻近城镇或生活区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厂区同生活区之间宜设置安全、卫生防护距离。
3.2 厂区总平面布置3.2.1 厂区总平面布置应考虑防火、防爆和防尘毒、防噪声及防振动、防辐射等因素,建(构)筑物的布置,应符合现行的《火力发电厂及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等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厂区道路、铁路及装卸设施的设计,应符合现行的《工业企业厂内运输规程》等规定。
主要生产厂房通道布置,应符合有关标准、规程的规定。
3.2.2 制氢站、乙炔站应单独布置,并应远离散发火花的地点或位于明火、散发火花地点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宜布置在厂区边缘。
泄压面不应面对人员集中的地方和主要交通道路。
乙炔站应布置在地势较高和排水良好的地段。
3.2.3 点火油区宜单独布置,宜布置在厂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并应远离有明火或散发火花的地点,且宜布置在厂区边缘。
3.2.4 制氧站宜单独布置,应布置在乙炔站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并远离乙炔站。
3.2.5 输送易燃易爆介质的管线,应视介质的特性采取相应的敷设方式:3.2.5.1 氢气管、乙炔管、氧气管应直接埋地敷设或架空敷设。
3.2.5.2 燃油管宜架空敷设。
若采用地沟敷设时,沟内应采取防火隔断措施。
3.2.6 散发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建(构)筑物及场地,宜布置在厂区主要建(构)筑物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3.2.7 锻工车间、空气压缩机室等噪声、振动较大的建(构)筑物的布置,宜远离对噪声、振动敏感的建筑物。
3.2.8 γ放射源库应单独布置,宜远离生产建筑及人员集中的地方。
3.2.9 厂区绿化设计,应结合安全、卫生要求进行。
4 防火防爆4.0.1 发电厂的防火防爆设计,应符合现行的《火力发电厂及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危险场所电力安全规程》、《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等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发电厂锅炉及主要系统、设备的热工保护系统、联锁项目的设计,应符合现行的《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的规定。
各类压力容器的设计及选型,应符合现行的《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电力工业锅炉监察规程》、《钢制压力容器》、《钢制管壳式换热器》、《电站压力式除氧器安全技术规定》等规定。
乙炔站、制氧站及制氢站的工艺设备选型及布置,应符合现行的《乙炔站设计规范》、《氧气站设计规范》及《氢氧站设计规范》的规定。
4.0.2 发电厂厂区建(构)筑物的耐火等级、火灾危险性及建(构)筑物的最小间距,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4.0.3 主厂房的防火,应以发生火灾较多的运煤皮带层、煤仓间、汽机房油系统、控制室下的电缆夹层、电缆隧道、电缆竖井、配电装置室等作为防火的重点,该部位围护结构的耐火极限、安全疏散等,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4.0.4 集中控制室、单元控制室、机炉控制室、主控制室、网络控制室、化学及运煤控制室、电子计算机室等人员集中的房间,围护结构和装饰材料应满足耐火极限要求,楼梯、门等应满足疏散要求。
穿墙、穿楼板电缆及管道四周的孔洞,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堵塞,并严禁汽水和油管道穿越上述房间。
4.0.5 制氢站、贮氢罐间、乙炔站、液化氢站及闪点低于28℃的燃油泵房等甲、乙类建筑物,应采取防爆泄压措施。
4.0.6 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建筑物,应采取下列措施:4.0.6.1 设置防护围堤或围墙。
4.0.6.2 配合电气设置防雷接地设施。
4.0.6.3 设置专用消防设施。
4.0.6.4 采用不发火花地面。
4.0.7 燃用褐煤或高挥发分易自燃煤种的发电厂,应符合下列要求:4.0.7.1 布置在运煤系统室内机械设备的电动机,其外壳防护等级应达到IP54级。
4.0.7.2 运煤系统中的带式输送机,应采用难燃胶带,并备有淋水设施。
4.0.7.3 当采用贮存褐煤及高挥发分易自燃煤种的筒仓时,应有可燃气体含量、温度及粉尘浓度等监测装置,并应采取通风、喷水及防爆等措施。
4.0.8 制粉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4.0.8.1 制粉系统设备的维护平台和扶梯踏板,应由钢制网眼或栅格板制作。
位于防爆门排出口上方(包括露天布置的设备)及油喷嘴下方的维护平台,应采用花纹钢板制作。
4.0.8.2 制粉系统的设备、管道及从制粉间穿过的烟风道、燃料油等管道的保温,均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4.0.8.3 除全部燃用无烟煤的制粉系统外,燃用其他煤种的磨煤机和煤粉仓,均应设置灭火设施。
4.0.8.4 制粉系统管道、设备及其部件,均应严密不漏粉。
煤粉管道不允许有积粉的死角及运行中产生煤粉的沉积。
4.0.8.5 通往磨煤机的热风和炉烟管道上风门的设置,应满足磨煤机运行调节和停机检修时人员安全的需要。
4.0.8.6 磨煤机出口气粉混合物的温度,应满足防火防爆的要求。
4.0.8.7 燃烧烟煤采用热风送粉时,热风温度应使气粉混合物的温度不超过160℃。
4.0.8.8 按惰化气氛设计的风扇磨煤机,采用二介质或三介质干燥的系统时,气粉混合物中含氧的极限浓度,应满足防火防爆的要求。
4.0.8.9 除全部燃用无烟煤的制粉系统、抽炉烟干燥按惰化气氛设计的风扇磨煤机制粉系统及设计时已考虑了承受防爆能力的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外,均应装设防爆门。
防爆门的布置朝向,应避免其动作时喷出的爆炸物伤人或落到附近的电缆及油管道等上面。
4.0.8.10 原煤仓的内壁应光滑、耐磨和不堵煤。
4.0.8.11 煤粉仓应密闭,内表面应平整、光滑、耐磨、无积粉死角,并应具有一定的抗爆能力。
4.0.8.12 煤粉仓应防止受潮、受热,金属煤粉仓应进行保温。
在严寒地区,靠近厂房外墙或外露的钢筋混凝土煤粉仓,应有防冻措施。
4.0.8.13 制粉系统应设置必要的事故报警及联锁等保护装置。
4.0.9 点火及助燃油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4.0.9.1 加热燃油的蒸汽温度,不宜高于250℃。
4.0.9.2 在敞开式容器中,油品的加热温度应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4.0.9.3 装卸闪点在120℃以下的石油燃料,应采用密闭式卸油装置,并应在各受油管道上设置关断阀。
4.0.9.4 贮存闪点低于60℃燃油的油罐,必须设置安全阀、呼吸阀及阻火器;贮存闪点高于60℃的重柴油、重油或轻油的油罐,应设置通气管或安全阀、呼吸阀。
4.0.9.5 地上布置的非保温钢制油罐,应设置淋水冷却装置。
4.0.9.6 贮油罐外壁处和防火堤外的油管道,应各设一道钢制阀门。
4.0.9.7 油管沟在进入建筑物前,应设置防火隔墙。
4.0.9.8 容积泵的出口管段,应设安全泄压装置(泵本体带有安全阀除外)。
4.0.9.9 燃烧器油枪接口与固定油管道之间,宜采用蛇形管连接。
4.0.9.10 燃油系统阀门应为钢质的,其法兰垫料应选用质密、耐油、耐热的材料。
4.0.9.11 油系统设备、管道的保温,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4.0.10 汽轮机油系统设备、管道的保温,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4.0.10.1 200MW及以上容量的机组,宜采用组合油箱及套装油管。
4.0.10.2 油系统设备、管道的布置,宜避开高温管道。
油管道附近的蒸汽管道或其他载热体,应有完整坚固的保温层,其表面应以镀锌铁皮防护。
排油烟管道应引至厂房外无火源处。
4.0.10.3 油箱事故排油阀应布置在安全及便于操作的位置,并应有两条通道可以到达。
4.0.10.4 油管道法兰垫料应采用质密、耐油、耐热的材料。
4.0.10.5 在主厂房外侧的适当位置,应设置事故排油箱(坑)。
4.0.10.6 300MW及以上汽轮机的调节系统,宜采用抗燃油。
4.0.11 发电机氢系统管道,应布置在通风良好的区域,排氢管应接至室外无火源处。
与发电机相连的氢气管,应采用法兰短管的连接方式,法兰垫料应选用防腐材料。
4.0.12 200MW及以上机组的氢密封油泵电源应接自事故保安电源,并应设置直流备用氢密封油泵。
4.0.13 当发电机引出线采用大电流封闭母线时,应在与发电机出线端子连接处设有隔氢设施。
4.0.14 压力容器的设计、选型,应符合下列要求:4.0.14.1 汽水系统的压力容器,均应装设安全阀。
4.0.14.2 除氧水箱及其他压力容器的安全阀的总排汽能力,应不小于可能出现的最大进汽量。
4.0.14.3 除氧器和给水箱不宜布置在单元控制室上方。
如布置在其上方,单元控制室的顶板应采用混凝土整体浇制。
除氧层的地面应有可靠的防水措施。
4.0.15 热处理室的盐浴炉、井式炉的布置,必须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