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童年家庭经验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
透析童年读后感
透析童年读后感《透析童年》读后感。
《透析童年》是一本由著名作家张爱玲所著的散文集,书中记录了作者对自己童年时光的回忆和思考。
在书中,张爱玲以独特的视角和文字表达,透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揭示了童年时代的种种复杂情感和心理冲突,使读者在阅读中不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共鸣,更能够对自己的童年经历进行反思和透析。
在《透析童年》中,张爱玲以细腻的笔触,深入浅出地描绘了自己童年时代的点点滴滴。
她用文字勾勒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家庭生活,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氛围和情感。
同时,她也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对童年时代的痛苦和挣扎,使读者对童年时代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阅读《透析童年》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张爱玲所描述的童年情感所触动。
她用文字描绘出了自己对家庭、亲情、友情的感受和思考,让我感受到了她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助。
同时,她也深刻地反思了自己在童年时代所受到的教育和熏陶,使我对自己的童年经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通过阅读《透析童年》,我不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共鸣,更能够对自己的童年经历进行反思和透析。
在《透析童年》中,张爱玲以独特的视角和文字表达,透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揭示了童年时代的种种复杂情感和心理冲突。
通过她的文字,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童年时代的无助和孤独,也对自己的童年经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她也通过自己的反思,启发了我对自己的童年经历进行透析和反思,使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自己的成长历程。
总的来说,《透析童年》是一本充满情感共鸣和思考的散文集,通过作者的文字和思考,使读者对自己的童年经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阅读中,我深深地被作者的情感所触动,也对自己的童年经历进行了更深入的反思和透析。
希望通过这本书的阅读,能够让更多的人对自己的童年经历有更深刻的认识,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成长历程。
张爱玲的人生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
引言...................................................... - 3 -一、张爱玲对其创作的影响 (3)1、张爱玲的生活背景对其创作对象和创作内容的影响 (3)2、张爱玲的生活教育背景对其创作风格的影响 (4)(一)善用讽刺 (5)(二)对偶互补与参差对照 (5)二、张爱玲的家庭遭遇对其创作的影响 (6)(一)张爱玲笔下母亲形象的类型 (6)1、庸俗的母亲 (6)2、冷漠自私的母亲 (7)3、变态的母亲 (8)(二)张爱玲笔下母亲形象的意义 (8)三、张爱玲的爱情对其创作的影响 (9)(一)张爱玲与胡兰成恋爱前的创作 (9)(二)张爱玲与胡兰成恋爱期间的创作 (10)(三)张爱玲与胡兰成分手后的创作 (10)四、上海的沦陷对张爱玲创作的影响 (12)结论 (14)主要参考文献 (16)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坛上杰出的女性作家。
她从自己悲剧的人生出发,写出了一幕幕人生的悲剧,留给世人许多有争论的独特而精彩的艺术世界。
她的每一部作品几乎都能找到生活中的原型,同时她的人生经历也极大地影响了其作品的创作,本文着重分析了她的人生经历对其作品的影响,主要从生活背景对创作对象和创作内容的影响,生活教育背景对其创作生活的影响、家庭遭遇对其创作生活的影响、爱情以及战争爆发上海沦陷对其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人生经历;创作;影响;张爱玲张爱玲的人生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引言张爱玲的作品内容几乎都是来自她的生活,她作品中的人物也和她周围的人物有极大的相似性,可以说她的人生经历带给了她作品很大的影响,在这里将一一介绍她的生活背景、教育背景、家庭遭遇、爱情、以及上海的沦陷对其创作的影响。
一、张爱玲对其创作的影响1、张爱玲的生活背景对其创作对象和创作内容的影响1920年9月30目,张爱玲出生在上海一个门第显赫的官僚家庭—张公馆,那一天下着阴冷的小雨,这似乎预示着张爱玲的一生将被笼罩着暗淡的色彩。
浅谈童年家庭经验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
浅谈童年家庭经验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浅谈童年家庭经验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摘要:童年时期的家庭经验于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张爱玲童年阶段对家庭内部父母之爱、和睦之乐的缺失性体验是其小说创作的宿因。
童年期间华美而不幸的家庭生活体验直接影响了张爱玲在小说关于中家庭伦理主题的表达,通常呈现亲情异化、畸形腐朽的家庭图式。
同时,童年伤痛性的家庭经验致使张爱玲在小说中将世俗化的物欲观体现得极其透彻。
而在张爱玲小说孤独悲凉的风格背后对人的同情也与其童年时期对家庭关系的体察息息相关。
本文将就以上三方面内容探讨童年时期的家庭经验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
关键字:童年时期家庭经验张爱玲小说创作童年时期家道中落背景下家庭分崩离析的破碎化状态对张爱玲的性格和气质的影响尤其巨大,张爱玲易感多思的性格偏向更使其对童年阶段的家庭生活体验得深刻透彻。
海明威曾直言不愉快的童年是对作家最好的写作训练,而张爱玲无疑诠释了这一观点,她能够将自己有限的、独特的童年时期的家庭阅历在日后的人生经验中转化为深度的生存体验,由此构筑成一个虽然狭小却相当深邃、完整的经验世界,童年家庭经验也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张爱玲小说创作的题材选择、人物原型、情感基调、艺术风格等。
(1) 从一定意义上而言,童年时期的家庭经验也成就了张爱玲的小说创作。
一、家庭伦理与亲情关系的异化张爱玲出身于典型的败落式贵族家庭,其父亲是执缉遗少,有弄风捧月的旧习气,而且性情暴躁、乖张,其母亲是清末南京黄军门的女儿,一个受西方文化熏陶很深而又清丽孤傲的女子(2),旧习气与西洋化格格不入的矛盾在一个只是仰赖着先人余荫的家庭中暴露并强化。
而后父母的离异也只是家庭悲剧的开始,被迫留在父亲家中的张爱玲忍受着继母的泼辣跋扈、父亲的毫无温情和举家的冷眼漠视,而张爱玲在强烈的冲突和怨愤中转而投入向母亲的家中,然而母亲的生疏高冷并未真正得使幼年时期的张爱玲摆脱那种窒息的心灵囚禁处境,其举动反而加深了“父亲的家”和自身之间冲突对立,在这种家庭处境的张爱玲所产生的癫狂的心理感受将一颗尚未成熟的心灵被摧残。
浅析张爱玲的个人经历对其作品的影响
浅析张爱玲的个人经历对其作品的影响作者:陈亮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33期摘; 要:作家和作品之间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张爱玲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旷世才女,其传奇的一生,对其文学创作也有着深远影响。
本文试从梳理张爱玲的个人经历,浅析对其作品的影响,为大家研究张爱玲其人、其作品、作家与作品等提供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张爱玲;作家;作品[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3-0-01一、张爱玲其人其事张爱玲是20世纪40年代上海沦陷时期最走红的女性作家。
上个世纪20年代,她生于上海滩的名门望族。
其祖父是清代末期的名臣,祖母是当时清朝的重臣李鸿章的长女。
但是,在张爱玲出生和成长的时候,当时那个时代和她家庭的繁华都已经是“过去时”了。
2岁,随其父亲迁居浙江。
4岁,张爱玲开始在私塾接受教育,当时她的母亲在欧洲游学,张爱玲由姨奶奶照顾。
8岁,随父亲重新回到上海居住,这个时候张爱玲开始学习才艺,绘画、钢琴以及英文等,并且开始接触到《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一些古典名著。
10岁,父母协议离婚,张爱玲随父亲生活。
12岁,和冷酷凶悍的后母一起生活,这个时候,少年张爱玲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了欺凌。
张爱玲写出首篇短篇小说《不幸的她》。
13岁,张爱玲又发表其个人第一篇散文《迟暮》,并开始与父亲学写旧诗。
17岁,张爱玲与后母争吵,遭到父亲毒打并被父亲关押了起来。
18岁,张爱玲从父亲和后母那里逃了出来,开始和母亲一起生活。
19岁,张爱玲就读香港大学。
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爆发,香港沦陷,香港大学停课。
第二年夏天,张爱玲返回上海。
生存的困境,亲情的缺失,对少年时期的张爱玲影响很深,也使她形成了独立孤僻的性格。
俗话说,痛苦出诗人,少年时期不愉快的经历也成为张爱玲小说创作的重要素材。
如果说22岁之前张爱玲才气初露端倪的话,她真正步入文坛就是在此次返回上海之后。
1943年回到上海,张爱玲开始以文字为生。
浅谈张爱玲的童年少年经历与其创作的悲剧意识
浅谈张爱玲的童年少年经历一张爱玲的童年生活1920年代的上海,是十里洋场,灯红酒绿、觥筹交错,好一派富贵景象。
但在这宁静的繁华中其实蕴藏着深深的危机,时代的大变革将在其中发生裂变,这一隅的宁静渐渐地只是表面的装饰了。
1920年的初秋微雨初凉,张爱玲降生了,父母为她取了个小名,叫小煐。
她的生活也许就像这天气一样,一开始就带着降色的沉哀。
张爱玲生在民国,无缘得见外曾祖父李鸿章、祖父张佩纶等辈在时代的洪流中弄潮的风姿,她对生活、对世界的最开始的感受来自家庭。
而家庭给她的最早的印象是父母之间的不和谐,这对她后来人生的影响之大是难以想像的。
张爱玲的父亲张廷重一生落寞守成、碌碌无为,与在史书上留名的李鸿章、张佩纶等的辉煌生涯形成强烈反差。
张廷重生于1896年,没多久清朝就灭亡了,他成了一个出身豪门贵族、身带“皇”气的遗少。
他拼命玩乐,过着腐化堕落的生活,在醇酒妇人中碌碌一生。
他身上的恶习,如赌博、抽大烟、嫖妓、养姨太太等等,不一而足。
而张爱玲的母亲黄素琼虽然出身传统的官宦世家,思想上却因为清末民初民主自由气氛和五四风潮的熏染而极为开化,是那个时代的新女性。
她虽也缠过脚,但籍着开化的思想,“踏着这双三寸金莲横跨两个时代”(《对照记》),从清朝走到了民国,走向了现代。
此可见,张爱玲的父母之间是非常不和谐的,他们之间的对立不仅仅是生活方式的差异,更是思想意识的分歧,这也是他们后来分道扬镳的根源。
黄素琼并不甘于被不幸的婚姻完全束缚住,她要去寻求属于自己的自由天地。
1924年,张廷重的妹妹张茂渊要出国留学,黄素琼借口小姑需要监护便偕同出国了。
她自己更名为黄逸梵,成为中国第一代出走的“娜拉”。
那时,张爱玲4岁,她将从此失去母爱。
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张爱玲的童年生活注定是苍凉、冷漠的。
张爱玲清楚地记得,母亲临别那天上船前还伏在竹床上痛哭,爱玲站在母亲的竹床前看她哭得如此伤心,感到手足无措,却没有哭。
这一幕深深地刻在了张爱玲童真的心灵里,多年后她这样回忆童年时对母亲的感情:“我一直是用一种罗曼蒂克的爱来爱着我的母亲的。
论人生体验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
论人生体验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作者:杨帆来源:《文理导航》2011年第07期【摘要】张爱玲的童年时代失爱于父母,青年时代失意于爱情,正是这种缺失性的人生体验使得她作品中的家庭总是残缺不全的。
这些人生体验不仅对张爱玲的作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奠定了张爱玲一生的悲观情绪,使她的作品始终弥漫着浓郁的孤独气氛。
【关键词】张爱玲;作品;人生体验;缺失;孤独一个作家作为感情充沛的个体,其人生经历和感情跌宕的蛛丝马迹必然会投射于作品,张爱玲也不例外。
她真实描摹了普通人的灰暗生命图案,刻画出普通人卑弱可怜的人性,作品中弥漫着孤独的情绪,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张爱玲对自身人生体验的感知和认识。
一、创作心理研究表明,童年时期的记忆对于文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有人曾将童年体验分为丰富性和缺失性体验两种。
童年生活很幸福,物质、精神方面都得到满足,生活充实而无忧无虑——这是丰富性体验。
而所谓缺失性经验,是指童年生活很不幸,或是物质匮乏,或是精神遭受摧残、压抑,生活极端抑郁、沉重。
比之丰富性体验,缺失性体验在激发创作者的内在心理驱动上更为强烈。
中国女作家中,庐隐、萧红、张爱玲等都是这方面的代表。
张爱玲的童年是不幸的,她出生在上海一个没落的大家庭中。
父亲是满清遗少,继承了遗少的全部荒淫、残暴,母亲是一位留过洋的新派女性,爱好音乐、文学。
在这一新一旧组成的畸形家庭里,无爱可言却拥有无尽的争斗与倾轧,她从小就饱尝了因为旧式婚姻造成父母感情裂变所带来的家庭不幸和痛苦。
于是,在张爱玲的小说世界中,父爱是永远的缺失。
《琉璃瓦》中的姚先生有七个女儿,个个美丽可人。
姚先生对此感到十分惬意,但是她并不为女儿们的幸福和前途着想,只是把她们当做自己晋升的垫脚石。
他自己是印刷所广告部主任,于是把大女儿嫁给了印刷所大股东的儿子——一个不求上进的青年,可怜的大女儿成了牺牲品。
掩盖在这温情脉脉的父爱面纱下的,是姚先生“职业上的发展”的自私欲望。
“母亲”这个形象在世人心目中向来联想到的便是爱心、圣洁,是为儿女遮风挡雨的港湾。
从心理学角度浅析张爱玲作品创作和她成长经历间的内在关系
从心理学角度浅析张爱玲作品创作和她成长经历间的内在关系文秘班0801402024摘要:本文认为,张爱玲早期的个人成长经历与她的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她的作品很大一方面反映了她独特的心理。
而这种心理的形成又与她独特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密不可分。
本文通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来分析张爱玲的恋父,自恋等情结的形成,以及这种情结在她作品中的体现。
关键词:张爱玲;自恋;恋父情结;心理自疗;引言:众所周知,张爱玲是个独特的女子,她的才华,她的人生经历都让人觉得她是如此的与众不同。
有人说张爱玲是世俗的,但是世俗的如此精致却除此之外别无第二人可以相比。
也有人说张爱玲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怜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无论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
是什么让一个平凡的女子又如此诸多的不平凡,通过这篇文章,我想从心理学角度结合张爱玲的早期人生经历对这一问题做一个浅显的解读。
一、自恋情结的形成很多人认为张爱玲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女子,认为她的孤傲源自于她的自恋。
但是自恋的根源是什么呢?张爱玲在她的《天才梦》中也大胆地写出了自己所自恋的东西——才华和家世。
她是这么写的“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
然而,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的时候,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点。
世人原谅瓦格涅的疏狂,可是他们不会原谅我。
加上一点美国式的宣传,也许我会被誉为神童。
我三岁时能背诵唐诗。
我还记得摇摇摆摆地立在一个满清遗老的藤椅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眼看着他的泪珠滚下来。
七岁时我写了第一部小说”,“九岁时我踌躇着不知道应当选择音乐或美术作我终身的事业”。
关于童年体验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浅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母亲形象
关于童年体验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浅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母亲形象------------王佳慧论文关键词:张爱玲;母亲形象;童年体验论文摘要:母爱本是人世间最无私、宽厚、圣洁的情感,但张爱玲小说中的母亲形象却纷纷转化为庸俗、冷漠自私、变态的化身。
通过对张爱玲生平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童年体验对她塑造母亲形象有很大的影响。
一、张爱玲笔下的母亲形象与童年体验的关系在现代文学中,张爱玲是我们熟悉的作家之一。
她笔下的女性形象与二三十年代的其他作家塑造的“时代新女性”不同,她描写的女性或庸俗、或浅薄、或放荡、或变态,就连一向被视为最高尚、最无私的母爱也被她刻画的千疮百孔,这些母亲形象黯淡无光,甚至被扭曲、异化,并且充满了调侃、亵渎和批判。
母亲形象的核心便是母爱。
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使人们把母亲神圣化,并把母爱当作天赋的、与生俱来的情感。
冰心散文《南归展示出母亲呵护子女的博大胸襟;丁玲长篇小说《母亲》里的于曼桢,以年轻寡妇的身份求学、求职自立,表现出新女性的风采,然而在张爱玲犀利的笔锋下,我们看到,母亲的形象无力招架沉重的传统,她们感情扭曲、心灵异化,失去了母爱神圣的光环。
张爱玲颠覆了传统的母亲形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应该归结于她的童年体验。
童年是人类生命的最初阶段,尽管短暂,却总能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尤其对作家的文学创作来说,童年体验往往是难以磨灭的印痕。
张爱玲笔下的母亲形象与其童年生活的重创和严重的母爱缺失有着直接关系。
二.张爱玲笔下母亲形象的类型(一)庸俗的母亲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母亲担负着生儿育女、相夫教子、操持家务等职责。
千百年来,中国人对母亲的敬重也正源于此。
但是,也正式这种代代相传、根深蒂固的对母亲的价值评判,铸就了一批又一批遵从“孝、道、礼、义”的贤妻良母的形象。
这样一类母亲是张爱玲小说中塑造最多的,她们都是“良家妇女”,是传统型的母亲。
比如心经中的许太太,面对女儿暗恋丈夫,而丈夫又与女儿的同学同居这样一个乱伦的事实,也只是忍气吞声,淡淡地说了一句:“一家有一家的难处。
童年体验对张爱玲创作的影响
近现代文学研究66NG NG 6童年体验对张爱玲创作的影响杨美芬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张爱玲的名字连同她的传奇人生犹如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0具有意味深长的启示。
张爱玲作品中苍凉的悲剧氛围,笔下被剥离、异化的人性,缺少温情的观照,甚至作品处处打上了死亡的烙印和痕迹,这些都与其童年时期的缺失体验分不开,本文试图从这一角度,分析张爱玲早期的创作所受到的心理影响。
从一个/古怪的女孩0到名噪一时的传奇作家;从贵族的后裔到/自食其力的小市民0;曾经以自己的与众不同而自卑自傲,获得了世俗的成功后反而向凡俗人生靠拢,,这种种不协调和矛盾皆汇聚张爱玲一人之身,使作家本人带上了一层浓重的传奇色彩。
作家体验在作品文本中总以或隐或显的方式呈现。
普通读者在浏览过作品之后,能引起他们持久兴趣的便是作者了,而张则有意无意地迎合了这一需要。
一般读者对于张的种种传说和揣测,不属于我们研究的范围,我们所关注的,是尽可能真实地理解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作家,包括其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等,以此为依据进一步去理解作家的个体体验在文学活动中的表现。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0这一令人震惊的生命体验来自她少女时代荒凉无奈的经验世界。
海明威曾经这样说:/一个作家最好的早期训练,就是不愉快的童年。
0所谓缺失经验,即童年生活不幸,或是物质匮乏,或是精神遭受摧残、压抑,生活极端抑郁、沉重。
在作家那里,正是她童年期的坎坷遭遇,从而决定了张爱玲的个性和气质,让她时时感受到世界/莽莽的威胁0,也让她后来的作品充满了苍凉的悲剧氛围。
一、亲情的冷漠书写背后的缺失体验在张爱玲的笔下,几乎所有家庭都是支离破碎的。
人世间最无私的亲情也被肢解,经不起推敲。
白流苏离婚的钱花完了,亲哥哥、嫂子就来排挤、计算,让离婚几年的流苏回去做已亡丈夫的寡妇,母亲也背过身子认为娘家不是久留之地,使她在自己家里孤苦无靠,才拿残余的青春做赌注;5花凋6中的美丽少女郑川嫦病了的时候,父亲不愿花无谓的钱,因为终究是别人家的人;母亲也生怕因此被丈夫发现藏匿的私房钱,终于放弃了川嫦。
谈一谈童年体验对作家创作的影响
谈一谈童年体验对作家创作的影响第一篇:谈一谈童年体验对作家创作的影响谈一谈童年体验对作家创作的影响几乎每一个伟大的作家都把自己的童年经验看成是巨大而珍贵的馈赠,看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的源泉。
一般而言,童年经验是指从儿童时期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体验。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童年,童年的一切构成了他(她)的最初的生活环境和人生遭际,形成了他(她)的短短的却是重要的经历。
童年经验基本上是一种心理效应,它是随人的年龄的增长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着,童年经验作为一种体验更倾向于主观的心理变异。
童年经验的这种性质对作家至关重要,它意味着一个作家可以在他的一生的全部创作中不断地吸收他的童年经验的永不枯竭的资源。
童年经验对作家而言必然是刻骨铭心的,必然要这样或那样影响他一生的创作。
曾有一位青年作者问海明威:“一个作家最好的早期训练是什么?”海明威回答说:“不愉快的童年。
”在许多作家那里,童年经验以作品的生活原型和题材直接进入创作之中。
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的同名小说《童年》以及许多作家的自传体小说,都直接把自己完整的童年经验作为题材写进作品。
曹雪芹、歌德、鲁迅等许多作家则以童年经验为生活原型进行创作,他们的《红楼梦》、《少年维特之烦恼》、《朝花夕拾》等基本上是他们童年生活的结晶。
在许多作家那里,几乎每一部作品都可以或多或少地寻找到童年经验的印记。
譬如,如果我们有意识的查证的话,作家笔下的可亲的女人形象,都可以找到他的初恋少女和母亲的影子。
其次,童年经验作为先在意向结构对创作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整个童年的经验是其先在意向结构的奠基物。
冰心说:“提起童年,总使人有些向往。
不论童年生活是快乐,是悲哀,人们总觉得都是生命中最深刻的一段;有许多印象,许多习惯,深固的刻划在他的人格及气质上,而影响他的一生。
”童年经验作为创作的动力源。
一般而言,童年经验按其类型可分为两种,丰富性经验和缺失性经验。
弗洛伊德说:“幸福的人从不幻想,只有感到不满意的人才幻想。
浅谈张爱玲的人生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
浅谈张爱玲的人生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说起张爱玲,我脑海中浮现出的总是那孤傲的神态,双手叉腰,下颌上扬,目光斜视,一身火红的旗袍如同如同一只狂舞的火凤凰呼之欲出。
她始终是个“异数”,她的作品绝不迎合任何人,任何人也休想迎合她,她始终会与这个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而让人无法靠近。
但是,纵使看她再不顺眼,每次当我读到她的作品时,总会为她的文字所折服。
那种文字精致到只有汉字才能表达出来,迷惘到只有上海才能产生,冷静到只有张爱玲才能写出。
张爱玲,就如她的第一本小说集的名字一样,始终是个传奇。
有人说是性格决定命运,而我认为是命运决定性格,最起码在张爱玲这里是对的。
张爱玲出身名门望族,但祖上的煊赫抵挡不住家族的衰落。
她虽然家道中落,但是潜意识里还保存着大家族的高雅与气派.其父是个典型的遗少,其母亲却是新派女性,父母之间旧习气与新文化额激烈碰撞最终导致了离婚。
后母的出现更是让她咀嚼了人世沧桑与世态炎凉,父母婚姻的不幸又引发了她对婚姻的消极态度。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她的爱情小说中几乎都是以悲剧结尾。
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到处充满一种悲剧意识,这种悲剧意识仿佛是与生俱来的,不知是巧合还是注定,她七岁时写的第一部小说就是关于一个家庭悲剧的故事。
小时候家庭生活的不幸和失败的婚姻在她生命中留下了永远的阴影,也形成了她孤傲乖僻的性格.在她的的文字中不知不觉中有“零点”写作风格的存在,她用深刻而冷峻的笔刻画出一个个具有悲剧命运的女性,她用几乎不带任何个人感情色彩的描写,在无形之中用事实传达出一种悲剧的意味,为作品打下厚重的苍凉的底色.《金锁记》中的曹七巧是一个封建制度下的悲剧人物,她为追求黄金而出卖了自己的灵魂。
《金锁记》中的婚姻是枷锁,锁住的是爱情,刺激的是对金钱的欲望.作为一个下层出身的女子,她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哥嫂为了金钱,葬送了她的爱情,最后造成了她的心理变态:自己得不到的别人也休想得到,亲手破坏了儿子和女儿的爱情与婚姻,将她的悲剧亲手传送给下一代。
张爱玲早期生活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
张爱玲早期生活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作者:李燕燕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20期[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0-0-02一、张爱玲的童年生活在她作品中的折射(一)中西文化背景的形成张爱玲是清末著名“清流派”代表张佩纶的孙女,前清大臣李鸿章的重外孙女。
因此,生长在这个官宦世家的她从小就目睹了它的繁华与沉落。
张爱玲的父亲是一个封建遗少,整日沉浸在鸦片的烟雾中,她的母亲却是一位新式女性,崇尚西方文化。
她就是在这样的中西合璧的文化夹缝中自得其乐的生长起来,获得了一份极为奢侈的文明享受!当张爱玲以作家的身份问鼎文坛时,就再也没有哪位作家能像他那样丰富细腻准确的演绎刻画封建家族的日常琐碎生活和家族内部的人情冷暖。
父母离婚以后,父亲的家就越来越像一个沉重的梦魇压得她喘不过气来,而母亲家里欢快的自由空气和文明生活又使她是多么的向往。
一方面是灰暗、令人窒息的末时封建文化,一方面是新生的西方文明。
张爱玲作品中的中西文化背景就这样在她童年的文化夹缝中渐渐形成了,后来更是折射在她的字里行间。
(二)熟读《红楼梦》对她创作的影响“我唯一的资格是熟读《红楼梦》,不同的本子不用留神看,稍微眼生点的字自会蹦出来。
”[1](P2)无法否认,《红楼梦》对张爱玲的创作有着不可衡量的影响,它甚至从一开始就影响了张爱玲的整体创作风格。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大部分作家都关心民族的命运,作品的題材也多为政治话题。
但《红楼梦》记述日常生活的叙事方法给她提示,使张爱玲拒绝尝试“时代纪念碑式”的作品,让她关注平凡生活中饮食男女的琐碎欲望。
从细小处展示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揭示了泸、港繁华场地中人的空虚、扭曲;爱的虚无、美满婚姻希望的渺茫、生命的琐碎。
使她关注生活中的细节,“于柴米油盐、肥皂、水与太阳之中去寻找实际的人生”。
[2](P67)另外,《红楼梦》的整体氛围是浓郁的悲剧气氛,它影响了张爱玲的作品氛围。
苍凉人生体验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苍凉人生体验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谢真真 曲阜师范大学作者简介:谢真真(1993.3-),女,汉族,山东菏泽人,曲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6-057-01引言:张爱玲处于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她出生于没落的世家大族,她经历了十里洋场的上海岁月,她描绘了清冷华丽的香港故事,也经历了让她“低到尘埃里的爱情”,最终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直至人生迟暮。
她的小说是众多平凡人的小说,她的笔下全是一些小人物。
正如她自己所说:“在传奇里面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面寻找传奇。
” 通过她不平凡的人生经历,通过她的笔触,我们感受到了那个特殊年代,人们生活的艰难、无爱的婚姻、人性的麻木。
一、童年经历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一)父母婚姻概述张爱玲的父亲张庭重和母亲黄素琼结婚时,人人都称羡他们是金童玉女。
在当时的大背景下确实如此,两个家族都是世家大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衰败了,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张庭重和黄素琼婚姻的悲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彼此思想或者是精神上的不合导致的。
他们婚姻的破裂给张爱玲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甚至是伤害。
这影响了她的一生,也影响了她作品的创作。
在张爱玲的笔下婚姻是无爱的婚姻,人性是扭曲的。
张爱玲曾说:“生命是一袭华袍,上面爬满了蚤子。
”(二)父亲对张爱玲的人生及小说创作的影响在生活中,张爱玲与她父亲的关系:刚开始父亲也是很宠溺张爱玲的,张爱玲在文学上很有天赋。
张爱玲在她的散文集《天才梦》中写道:“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视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目标。
”但是父亲的一些所作所为,对于接受了新思想张爱玲,或者说在对比父亲与母亲的生活之后,张爱玲她曾说:“父亲的房间是没有下午,没有希望的下午,越来越接近黑暗的下午,在那里坐久了,便觉得沉下去沉下去。
”这是张爱玲对他父亲生活的真实的感想。
论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论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张爱玲是一位20世纪40年代在上海孤岛成名的女性作家,也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作家,她经历四十年代的昙花一现和五十年代后漂泊海外自甘寂寞,至八十年代的张爱玲热。
张爱玲有言“悲凉是一种完成】。
”在这里笔者对其一生及其创作中所特有的悲剧意识进行了探索,解读其作品形成的社会历史根源及其对作家一生的影响。
一、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的形成原因张爱玲的人生充满了悲剧色彩,她的童年以及婚姻的不幸和她所接触的周围环境,酿成了她的悲剧的人生观,同时也酿成她小说的悲剧创作意识。
1.张爱玲家庭经历的影响人的一生中对人个性形成最重要的阶段当然是童年和少年时期,同时它也对作家作品风格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而家庭又是社会化的最初场所,在人生可塑性最强的阶段,作家所接触的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他们的思想文化素质、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以及兴趣爱好,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作家个性和特色的形成。
张爱玲出生在一个有着显赫家庭背景的世家里,其外曾祖父是李鸿章,祖父是清末大臣张佩伦,母亲黄逸梵是个名门闺秀。
尽管张爱玲出生在这样的贵族家庭里,但她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并未获得一般人想象中的幸福。
这主要源于她父母不幸的婚姻。
张爱玲的父亲依靠祖上的财产过着奢侈的生活,在与黄逸梵结婚后不久,便开始了养姨太太、赌钱和吸大烟的生活,一步步堕落下去。
而黄逸梵决定抛夫别子,赴洋留学。
后来她从国外回来,曾试图挽救这个濒临破裂的家庭,然而她并没有成功。
从生活方式的不同乃至思想的迥异,发展到家庭无休止的争吵,最终导致了离婚。
父母不幸的婚姻,在张爱玲幼小的心灵里过早地投下了重重阴影,无论是谁,在童年这个本该需要父母爱护的时候却被遗忘一旁,看着父母之间的战争应该是惊恐的、无助的,也许就是在这一时期,幼小的张爱玲,感受到人生的悲,世事的难和时事的艰辛,这对其童年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
同时张爱玲父母的离婚,也导致她与弟弟的归属权和抚养权的问题,结果是她俩被判为父亲监护和抚养。
论童年经验对张爱玲文学创作的影响
论童年经验对张爱玲文学创作的影响作者:李欣莲来源:《北方文学·中旬》2016年第08期摘要:张爱玲出生于名门官宦世家,但是她的童年生活是不幸的,童年的缺失经验成为她强大的创作动力和丰富的创作资源。
童年经验对张爱玲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浓厚的悲剧意识;二、鲜明的女性自省意识;三、突出的绘画艺术效果。
关键词:悲剧意识;自省意识;绘画艺术张爱玲出生于名门官宦世家,她的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清廷重臣李鸿章的女儿,父亲张志沂曾任天津津浦铁路局英文秘书,母亲黄素琼是长江水师提督黄翼升的孙女。
张爱玲虽然出身于显赫家族,但她的童年生活却是不幸的,父母感情不合,经常争吵,父母离婚之后,又要承受继母的虐待。
儿时的张爱玲几乎没有感受过父母的宠爱和关心,她的童年是在孤独和寂寞中度过的。
马斯洛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爱,他就会“强烈地感到孤独,感到在遭受抛弃、遭受拒绝、举目无亲、浪迹人间的痛苦。
”[1]张爱玲的童年生活是不幸的,但是,童年的缺失经验却成为她强大的创作动力和丰富的创作资源。
童年经验对张爱玲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浓厚的悲剧意识张爱玲出身豪门,家世显赫。
但1920年出身的张爱玲却生不逢时,她更多感受到的是家族的没落和面对家族衰败时的惊恐、无奈、悲伤的情绪。
小时候,在民初式样的老洋房里“有太阳的地方使人瞌睡,阴暗的地方有古墓的清凉” [2]童年记忆中的感伤成为她挥之不去的梦魇,也为她的创作奠定了情感基调。
张爱玲在文学创作中擅长于表现败落的旧式家族和残缺的人性。
“苍凉”是张爱玲作品中出现得较多的词汇,也是她作品中呈现得最突出的氛围。
《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和范柳原的故事结局看似完美,当他们新的生活刚刚拉开序幕,凄凉的胡琴声响了起来“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3]《金锁记》中长安无奈地离开自己喜欢的学校“来了半年,又无缘无故悄悄地走了。
论生活经历对张爱玲与胡兰成创作的影响——以《小团圆》和《今生今世》为例
论生活经历对张爱玲与胡兰成创作的影响——以《小团圆》和《今生今世》为例文博;彭玲【摘要】2009年张爱玲遗稿《小团圆》的问世,使得其与之前胡兰成关于二人情感写下的《今生今世》形成了罗生门一样的存在,也留给世人诸多争论.《小团圆》和《今生今世》是作家生活体验和自传性叙述方式的巧妙结合,张爱玲和胡兰成在家世背景、亲情世界、文学熏陶以及爱情遭遇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二人截然不同的创作风格、性别意识和婚恋观念,从而导致了《小团圆》和《今生今世》这两部文本对一件情事的不同文学性表述.【期刊名称】《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5页(P109-113)【关键词】张爱玲;胡兰成;生活经历;《小团圆》;《今生今世》【作者】文博;彭玲【作者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中文系,湖南娄底417000;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中文系,湖南娄底4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16张爱玲出生于清朝的名门贵族,但是这个看似富贵显赫的家庭带给她的却不是温暖与安宁,相反,她经历了太多曲折——家道中落、父母离异、亲戚相互压榨。
青年时期留学香港,曾以天才少女般的姿态惊艳了文坛,却又遭遇了刻骨铭心的爱情悲剧,晚年独居海外,客死他乡。
而胡兰成的人生经历则大为不同,虽然出身于浙江绍兴的小乡村,但是父母慈爱,家庭和睦。
早年不甘平庸,四处闯荡,曾一度被称为汪精卫的“文胆”,且身边红颜无数,风光无限。
在童年的幸福以及早年爱情、事业的得意中,胡兰成形成了一种沉醉自恋的欢喜态度。
所以,同一段爱恨过往在胡兰成笔下,变成了《今生今世》里文辞清灵娟秀、情思简约雅致的大团圆,人生美得是一袭华美的袍;张爱玲则在《小团圆》中写尽人世纷乱,行文中流淌着其从早年记忆里绵延而来的沉湎与苍凉,华袍上爬满了虱子。
一家世背景无论是张爱玲的没落贵族情调,还是胡兰成的尘世欢喜,无不与其早年家庭生活有关。
(一)没落贵族:张爱玲张爱玲出生在一个旧式大家族,在中西杂糅的十里洋场上海度过了她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张爱玲的人生体验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
张爱玲的人生体验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作者:刘艳晶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5年第11期内容摘要:每个作家的人生体验必定或多或少的对其作品的创作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张爱玲的家庭成长经历、社会生存经历和爱情婚姻经历,总结这种缺失性的人生体验对其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关键词:张爱玲缺失人生体验小说创作张爱玲以其敏感、细腻的女性视角,向我们诠释的是一种“苍凉”的美感。
在她的作品中,真实描摹了普通人的灰暗人生,刻画出了普通人的可怜人性,她的作品中弥漫着孤独的情绪,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作家作为感情充沛的个体,其人生经历和感情跌宕的蛛丝马迹必定会成为其重要的人生体验,而这种体验必然会投射于作品之中,张爱玲也不例外。
她的的作品之所以会呈现这样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张爱玲对家庭成长、社会生存和爱情婚姻经历等人生体验的感知与认识。
一、家庭成长经历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张爱玲最主要的成长体验是来源于父母,其父是个典型的遗少,虽其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之女,但是到她父亲这一辈,已经家道中落,其父染有捧风弄月的习气,吸毒、嫖妓、娶姨太太,并且性格暴躁。
母亲则是受新思想熏陶的新女性,美丽而冷傲,爱好文学和音乐,几度跨洲越洋去留学。
旧习气和西洋化的格格不入导致两人长期婚姻不和,张爱玲八岁时两人协议离婚。
父母不幸的婚姻生活导致了张爱玲童年时代父爱与母爱的双重缺失。
1、母爱的缺失母爱是一个人童年生活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张爱玲的母亲在她的心目中是辽远而神秘的,母亲在女儿童年成长中渴求母爱的每时每刻都是缺席的。
张爱玲和母亲一起生活的时间极其有限,而母亲又是一个在情感上非常淡漠的女人,张爱玲从未感受过母爱的温暖与慈祥;即使当她拖着受尽虐待的躯体、带着满满的希望逃出父亲的家投奔母亲时,母亲也未能给她所渴望的温暖。
这种刻骨铭心的体验,造成了日后她对母亲这一形象的极端理解,并通过文本将这一思绪表达了出来。
论张爱玲女性悲剧意识对创作的影响
论张爱玲女性悲剧意识对创作的影响张爱玲是闪烁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文坛两颗耀眼的星星。
她的创作刻画的是在金钱、情欲中挣扎沉浮的护港都市男女,而她的情感生活经历和女性的独特体验,激发了她内心的女性悲剧意识并进一步影响了她的文学创作。
张爱玲于1920年出生于没落的宫宦世家,祖父是清末著名“清流派”代表张佩纶,曾外祖父是前清大臣李鸿章,然而显赫的家世并没有给她带来幸福的童年。
父亲是典型的纵垮子弟,靠着祖上传下的遗产,泡赌城、逛戏院、养姨奶奶,很少理会张爱玲。
母亲崇尚西洋文化,在她4岁时,母亲和姑姑结伴去法国学习,一走就是五年。
1927年到1937年母亲虽曾两次回国,并为她上学进行努力,但长期不在一起,加之她离母亲的“淑女”要求相去甚远,所以母女感情淡漠。
环境使她早熟,从小便有成人般世故,懂得在利害之间选择,以冷漠的目光看待父母和家庭。
对父亲对自己的殴打和监禁,她念念不忘,但也冷淡地为父亲辩护:毕竟他养了我那么多年。
父女之间出现施惠者与受惠者的对立,不断追求个人自由的母亲面对亲生儿女,也全然从利害上打算,对着出逃投奔自己的女儿,她第一句话是:跟着我没钱。
这使张爱玲少年时有种寄人篱下、缺乏自信的萎顿。
父亲再婚后继母与她互相仇视。
作家因特定的出身、经历而产生的特殊的悲剧意识,甚至可以说是作家特定出身、经历在作品中的投影。
张爱玲在童年时代的人生记忆,使得她对母亲及母性的光辉理解不足,解构了传统的母性神话。
正是因为童年生活缺乏父母关爱、缺少温暖的生活情感体验,折射到文本中,就是作家笔下一系列反传统的母亲形象、委琐的父亲形象的出现。
在她的小说世界里,母亲不再神圣慈爱,女儿也不再温柔纯洁,母女处于尖锐的对立状态。
母亲因为受着封建思想意识的毒害,或自我意识丧失,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处于琐屑卑微的境地,不再是女儿的保护伞;或受着金钱、情欲的压抑而导致变态,疯狂地压迫着女儿,把自己承受的灾难转嫁到女儿身上。
1943年,张爱玲认识了胡兰成,出于对胡兰成的才气的倾慕,她很快坠入情网,疯狂地爱上了这位既无骨气,又无民族气节的花花公子、汉奸文人,并在一年后迅速与胡结婚。
童年缺失性体验对张爱玲创作风格的影响
家 作 品进Biblioteka 行 分 析 。 【关键词 】童年 经历 ;缺 失性体验 ;文 学创作 ;艺术风格 【作者单位 】田嘉怡 ,佳木斯 大学人 文学院
一 、 独 特 的童 年 体 验在 艺 术 创 作 中 成 为 创 作 素 材 在精神分析学 家看来 ,每个 人~生 中最重 要 的时期就是 早年 的儿 童时期 ,尤其是 在 出生 五年 内所 经历 的事 情 、感受 对远离童 年后 的人 生依 旧会 产生 决定 性意 义 的影 响。 中国
张爱玲童年经验对其后来写作的影响
张爱玲童年经验对其后来写作的影响•在张爱玲的性格中,有一种寒意沁人的真正的冷。
她不像其他女人一样喜欢小猫小狗,对唯一的弟弟也冷眼相看。
即使和她最亲密的人如好友炎樱、姑姑也锱铢必较,每一笔账都算得清清楚楚。
对于社会,她也没有多少了解的欲望,一次她坐人力车到家要付车夫小账,觉得非常“可耻而又害怕”,把钱往那车夫手里一塞,匆忙逃开,看都不敢看车夫的脸。
有一次空袭后,她和朋友在街头小摊吃萝卜饼,竟能对几步外穷人青紫的尸首视若不见。
•张爱玲出身于贵族之家,父亲是一个封建遗少,性格乖戾暴虐,抽鸦片,娶姨太太,母亲是曾经出洋留学的新式女子,父母长期不和,终于离异。
后来父亲续娶,张爱玲与父亲、后母关系更为紧张。
有一次,张爱玲擅自到生母家住了几天,回来竟遭到后母的责打,然而后母诬陷张爱玲打她,父亲发疯似的毒打张爱玲,“我觉得我的头偏到这一边,又偏到那一边,无数次,耳朵也震聋了。
我坐在地下,躺在地下了,他还揪住我的头发一阵踢”。
然后父亲把张爱玲关在一间空屋里好几个月,由巡警看着,得了严重痢疾,父亲也不给她请医生,不给买药,一直病了半年,差点死了。
照她想,“死了就在园子里埋了”,也不会有人知道。
在禁闭中,她每天听着嗡嗡的日军飞机,“希望有个炸弹掉在我们家,就同他们死在一起我也愿意”。
•在这种阴沉冷酷的环境里长大,青春期遭受过如此残酷的折磨,心理上不发生一些畸变,几乎是不可能的。
张爱玲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恐惧和怀疑,在心里筑起一道坚硬的屏障,把她与世界隔开。
“人是最靠不住的”,是她从青春磨难中总结出来的人生信条。
冷酷无情杀机四伏的家庭,在张爱玲的心灵里种下了一只阴郁的“虱子”,成了她一生不能克服的“咬啮性的小烦恼”。
她的急功近利,她的冷漠世故,她的孤僻清高,都与此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童年家庭经验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摘要:童年时期的家庭经验于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张爱玲童年阶段对家庭内部父母之爱、和睦之乐的缺失性体验是其小说创作的宿因。
童年期间华美而不幸的家庭生活体验直接影响了张爱玲在小说关于中家庭伦理主题的表达,通常呈现亲情异化、畸形腐朽的家庭图式。
同时,童年伤痛性的家庭经验致使张爱玲在小说中将世俗化的物欲观体现得极其透彻。
而在张爱玲小说孤独悲凉的风格背后对人的同情也与其童年时期对家庭关系的体察息息相关。
本文将就以上三方面内容探讨童年时期的家庭经验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
关键字:童年时期家庭经验张爱玲小说创作童年时期家道中落背景下家庭分崩离析的破碎化状态对张爱玲的性格和气质的影响尤其巨大,张爱玲易感多思的性格偏向更使其对童年阶段的家庭生活体验得深刻透彻。
海明威曾直言不愉快的童年是对作家最好的写作训练,而张爱玲无疑诠释了这一观点,她能够将自己有限的、独特的童年时期的家庭阅历在日后的人生经验中转化为深度的生存体验,由此构筑成一个虽然狭小却相当深邃、完整的经验世界,童年家庭经验也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张爱玲小说创作的题材选择、人物原型、情感基调、艺术风格等。
(1) 从一定意义上而言,童年时期的家庭经验也成就了张爱玲的小说创作。
一、家庭伦理与亲情关系的异化张爱玲出身于典型的败落式贵族家庭,其父亲是执缉遗少,有弄风捧月的旧习气,而且性情暴躁、乖张,其母亲是清末南京黄军门的女儿,一个受西方文化熏陶很深而又清丽孤傲的女子(2),旧习气与西洋化格格不入的矛盾在一个只是仰赖着先人余荫的家庭中暴露并强化。
而后父母的离异也只是家庭悲剧的开始,被迫留在父亲家中的张爱玲忍受着继母的泼辣跋扈、父亲的毫无温情和举家的冷眼漠视,而张爱玲在强烈的冲突和怨愤中转而投入向母亲的家中,然而母亲的生疏高冷并未真正得使幼年时期的张爱玲摆脱那种窒息的心灵囚禁处境,其举动反而加深了“父亲的家”和自身之间冲突对立,在这种家庭处境的张爱玲所产生的癫狂的心理感受将一颗尚未成熟的心灵被摧残。
其实张爱玲并不归属于父家或母家两者中的任何一方,她一直以“局外人“的身份游离于两个家庭阵营之间而心无所依。
父母的破碎婚姻、家庭的失序乱象和变态化的亲子关系造成了张爱玲难以磨灭的精神创伤,张爱玲7岁时所作的首篇作品就以家庭伦理悲剧作为发端,这似乎就是一个征兆。
而早期的家庭生活体验,如同极热的铁烙印在她早熟的心间,使其对家庭、亲情产生了悲观乃至绝望的情绪,张爱玲更把对家庭温暖、亲情关怀、人伦情操的质疑投射在小说创作之中,毫不避讳地构造了一个个在正常包装下已然畸形化的家庭,《金锁记》中的姜公馆、《倾城之恋》中的白公馆、《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梁公馆、《怨女》中的姚公馆等,似乎它们都是在某种历史诡谲气息下变形而来的产物,而家长制、封建式和迫害性是这种家庭结构的特征。
而家庭内部亲人之间所谓的真情、真心、真爱更显不堪,张爱玲在《对照记》和《私语》当中曲折地表达了她对父母亲情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
(3)《花凋》中郑先生和郑太太在金钱上互相算计,以至于在小女儿病入膏肓之际双方仍舍不得拿出私房钱给女儿治病;《心经》中女孩对占有父亲的执念和仇母的倾向更是尼勒克特拉情结的典型反映;《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被姑母收留的原因并非姑侄的血亲关系,而是姑姑意图用侄女的容貌姿色作为招徕男人的资本;聂传庆仇视憎恨父亲却又不得不在其绝对权威下生存的变态心理,比比皆是。
畸形化的人伦亲情是张爱玲对传统母爱神话的解构、对传统父权的无情颠覆,对以家族亲人之间“血亲”关系的否定,是张爱玲在童年时期非健全的家庭中情感需求的不满、父母之爱缺失性体验的映射。
二、世俗化与物欲化追求的张扬张爱玲的祖母是清末著名官僚李鸿章的女儿,其祖父张佩伦曾担任清末官僚,是著名清流派成员之一,其家族的历史渊源颇深,而至张爱玲父亲这一代,她家的黄金时代早已过去。
张爱玲的父亲以遗少的身份过着奢侈糜烂堕落的无能生活,他养妾蓄妓、吸食鸦片、挥霍家产,张爱玲的存在本就是父家经济实力逐渐衰弱式微的见证,家庭内其他的成员乃至佣人都是极其趋炎附势的,这于父母离异后作为女子的张爱玲更是一种个人主义的“启示”,而其与母亲之间的隔阂与冲突其实也有“银钱”物质方面因素的作用,对世事的洞察与体验使张爱玲自小就对生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观念模式。
在童年家庭经验作用下张爱玲的世俗价值观是根深蒂固的,而这种童年家庭经历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在张爱玲的创作中,物欲的、世俗的追求并不是变形的或曲折隐晦的表现,而常常是真实的、直接的反映。
《金锁记》中势利的哥嫂为了攀附富贵、贪图钱财,不惜将妹妹嫁给一个残废,使其在一个旧家庭里失去了一生做人的意义和尊严;《十八春》中的曼璐为了维持名存实亡的婚姻,竟然残忍地毁掉了妹妹曼桢一生的幸福(4) ;而赤裸裸的物质追求更是白流苏意图拴住范柳原的全部理由。
父子、母女,还是夫妻、兄弟姊妹之间,均处在一种利害关系网中,世俗物欲的索求成为张爱玲小说中众多人物具有转折意义行为的首要动机!世俗化与物欲化的追求已然成为人性的“黄金枷锁”。
无论张爱玲在小说中对现世利己主义的态度是包容抑或批判,纵观其一生的创作历程,其实张爱玲的创作动机中始终包含对实际利益的追求,表现出充满世俗色彩、都市欲望化的个人主义倾向。
可能父亲萎靡颓废的生活使张爱玲过早地领略到了生存的阴暗与没落,母亲对其称为“淑女”的强硬要求让她面临伸手要钱的尴尬(5),童年环境使本就聪颖早熟的张爱玲朝着内省、敏感、自我封闭的方向发展,张爱玲虽为一个独特的女作家却也不得不随社会意识形态浮沉。
张爱玲早期充满“鸳鸯蝴蝶派”意味的男女情感类型小说,至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发表罕见的喜剧结局的小说《小艾》,而后在台湾张爱玲的一系列小说创作,最后至其在美国创作的《赤地之恋》,其中张爱玲创作题材、主题等多方面倾向的多番转变,从中其实可以略窥其小说创作的心理动机。
三、孤独与苍凉背后的悲悯情怀“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
”(6) 这似乎成了所有人对张爱玲的小说的共识。
张爱玲在小说中表达的孤独苍凉与其童年时期因家庭中因爱的剥夺而造成的心理创伤有很大的关系。
儿时父亲一次为维护继母不分青红皂白地便暴打她,并扬言要用手枪打死她(7),让幼年的张爱玲看到了自己与父亲之间的“杀机”,甚至于之后张爱玲患痢疾而其父拒绝请医生,她在半年的病痛中看到某种死亡的真相,其从父亲那里领略到的封建家长式的专断、粗暴、虐待多于关爱。
因此,张爱玲在童年时期就体验到了孤独,虽然其未必能够自觉地意识到“孤独”这个字眼。
或者说张爱玲从小便体悟了某种生存的无奈与苍凉,其流连于张爱玲对于一切事物的观照方式上。
直至后来张爱玲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
”(8)然而张爱玲在其小说中表达孤独苍凉的同时,也下意识地融入了对众生的体察和同情,或者说这是由自身生发的一种变相的移情方式。
张爱玲的父亲彻底颠覆了人们心目中惯常认为的高大威严的父亲形象,而母亲却因追求个人的理想生活漠视了幼弱女儿的生活需求。
张爱玲童年时期体验到的父母之爱尚且如此,其他的情感又待如何?在其小说中某些人物都有其自身的影子,而现实中的张爱玲似乎乐意将自己放逐于构造虚构人物的创作中,将自哀自怜的情感投射在小说中人物的身世际遇。
爱情或许是《红玫瑰与白玫瑰》中所说:“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
红的变成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的一颗朱砂痣。
”(9)或是《茉莉香片》中的猜忌和仇狠;或是《连环套》中的赤裸裸的肉体欲望与无休止的物质索求。
另一方面,张爱玲擅长于把这种人事的悲凉放置在热闹场面之中,《鸿鸾禧》整篇是一场热闹的结婚场面,然而却没有一个人在这场结婚场面中是真正的欢乐者;在《怨女》中,作者多次写银娣在别人热闹时内心的凄清悲凉、孤独寂寞的感受和体验。
动荡的家庭环境促使年幼的张爱玲成为一个的失落者,张爱玲从而揭示了芸芸众生的孤独漂浮感,同时也呈现自我世界的一片荒原。
其笔下人物外表上的强颜欢笑更凸显了内心的荒凉和悲戚,俨然是作者自幼形成的对命运的困顿无奈和生命的虚无幻灭感的投射。
悲悯是文学作品中一个作家最具力量的情感表达,是有温度的、人性化的文本背后的创作动因。
而张爱玲也以“悲天”、“悯人”的传统情怀,对乱世中芸芸众生的悲剧生存境遇,投入了深切的同情与理解。
这种慈悲情怀的表达其实是孤独与苍凉背后的独特蕴藉,是张爱玲自小就从纷杂的家庭中体悟人与人关系的使然,或者说张爱玲借助悲恸、怜悯的情绪净化自己心中的隐痛,而其家庭的悲剧无疑是这种疼痛中的源头和重要构成部分。
《金锁记》中曹七巧垂老之际意识到儿子、女儿、婆家和娘家的人都恨毒了自己,貌似只有亘古的月亮见证了其一生的孤苦与悲凉,而张爱玲在叙述曹七巧结局的同时也流露了怜悯和同情的情绪。
《曹七巧》结尾处有这样一句描述:“她摸索着腕上的翠玉镯子顺着骨瘦如柴的手臂往上推,一直推到腋下。
”(10)张爱玲以物象为动作的凭借浓缩了曹七巧可恨又可怜的一辈子。
而《倾城之恋》中一句“香港的沦陷成全了她。
”(11)将张爱玲对于这段“倾城之恋”中主角白流苏的无限哀怜表现得淋漓尽致。
张爱玲往往采取一种隐忍退让委曲求全的态度,这种对悲剧冲突的低调处理,就是“参差对照的写法”,它形成了“苍凉美”的悲剧基调,打有东方传统文化的烙印。
(12)童年时期家庭的破碎、环境的龌龊,这一切都对张爱玲幼小稚嫩的内心造成了极大的创伤,使她无法找到心灵可以栖息的港湾,成为其难以抹去的人生记忆。
加上自幼就体现出来的惊人天才,使张爱玲形成了孤傲、自卑、封闭,与人难以亲近的性格,同时还成就了张爱玲“苍凉却华丽的末世视野”。
(13)童年时期家庭经验对张爱玲的小说创作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亲情的异化、家庭伦理的畸形化是其在张爱玲小说中最直接的反映,无论是张爱玲小说的内容抑或是其创作历程,始终体现着人在世俗中对物质、欲望的渴求。
而孤独悲凉的情感意蕴背后的悲悯情怀是张爱玲小说独特的基调,这与其童年阶段的家庭经验也是密切相关的。
童年家庭经验给张爱玲带来精神、心理深刻的生命体验,对其创作产生稳定和显著的影响。
注释:(1)童庆炳:《文艺心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03页。
(2)(5)(7)余斌:《张爱玲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版,第23页,第19页,第25页。
(3)(12)翟瑞青:《童年经验与张爱玲的文学创作》,载《烟台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4)崔淑琴:《论童年经验对张爱玲小说的渗透和影响》,载《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6)(8)罗慧萍:《论张爱玲小说中的都市人性》,载《湖北大学报》,199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