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知青和他们的“黑土情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知青和他们的“黑土情缘”

对于现在的年青人来说,“知青”是一个远去的传说,但对“知青”而言,那是一段无法抹去的真实记忆。回顾与憧憬、诉说与倾听知青故事,只是为了铭记历史。

6月3日,近百名上海知青回访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双河大队是他们当年下乡插队的地方。我有幸随行采访,开始了“黑土地?不了情――双河知青故乡之旅”。

从哈尔滨到北安、嫩江、黑河、逊克、伊春再返回哈尔滨。七天的时间里,我和他们一起畅叙知青情怀,铭记那段激情与困惑交织、理想与迷茫混合、艰辛与奋斗同在的青春岁月。

对于现在的年青人来说,“知青”是一个远去的传说,但对“知青”而言,那却是一段无法抹去的真实记忆。作为一个时代的集体印记,“知青”正渐渐远离人们的视野。回顾与憧憬、诉说与倾听知青故事,只是为了铭记历史。

当年,他们只有十七、八岁,告别父母,远离家乡,奔向“广阔天地”。如今,他们平均年龄已有62岁,但自从踏上这片黑土地,他们又回到了青年状态,还是像十七、八岁的孩子那样快乐,激情澎湃。

任何历史都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了解知青,必须从知青的历史背景开始。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由于大跃进失败,上海的就业途径变得空前狭窄,众多青年中学毕业后无法升学,就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政府从1962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有组织有计划地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要“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号召城市中不能升学或失业的中小学毕业生学习苏联青年在西伯利亚开展的垦荒运动。很快,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渐进式在大江南北延伸。

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下高考停止,许多中学毕业生既无法进入大学,又无法被安排工作,中央意识到他们需要寻找一个办法将这批年轻人安置下来,以免情况失去控制。

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授意《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文章,其中引用了毛泽东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它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

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发表后,全国各大城市立即沸腾起来,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高潮,共有1770万知识青年从城市涌向农村。而上海作为最早发动上山下乡的运动的城市,从1963年开始,已经有计划、有指标的组织10万名知识青年前往新疆戍边。

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逊河公社双河大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上海知青下乡的地方。上海知青金训华的英雄事迹,使双河大队成为广大知青向往的下乡圣地。

金训华是上海市吴淞第二中学1968届高中毕业生,上

海市中学红代会常委。1969年3月,金训华参加上海市革委会上山下乡办公室组织的知识青年学习访问队赴黑龙江,返回上海后发起成立了“知识青年赴黑龙江插队落户联络站”,通过报告会、批判会、座谈会、家庭访问,广泛进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动员。

5月25日,金训华和一大批上海知识青年前往黑龙江省农村插队落户,被分配到黑河市逊克县逊河公社双河大队。8月15日下午,暴发特大山洪,金训华为抢救国家财产(两根电线杆)牺牲于激流中,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金训华的死,给知青的上山下乡运动注入了悲壮的色彩,他的事被《人民日报》刊载,逊克县也因此第一次出现在《人民日报》上。在他死后的3个月后,六九届毕业生下乡了,他们纷纷要求去逊克县插队。

阚治东和刘龙九都是金训华的战友,也是上海知青中的佼佼者。阚治东现任东方汇富创业投资管理公司总裁,刘龙九现任黑河中兴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这次回访逊克县,其中一个目的是为金训华扫墓。

1969年,阚治东和刘龙九来到黑龙江黑河市逊克县插队。

刘龙九在大田排担任排长,阚治东在科研排担任排长。刘龙九说,事实上,当时的情景也不像某些文学作品里写的那样,没有人逼你下乡,那是社会趋势。在那个荣誉高于一切的年代,能到黑龙江这样艰苦的地方是很光荣的事。如果你的家庭成分不好,想来也不会被批准。有些人为了能来边疆,还写血书才被批准的。

现在很多人对金训华英雄行为的认定,有很多微词。在黑河这个地方,遍地都是电线杆那么粗的树木,用我们现代人的思维,金训华为了抢回两根被洪水冲走的木头电线杆,丢了性命,值吗?

但在当时,这是集体思维。刘龙九说,那时候我们受的教育是国家的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高于自己生命的,而且电线杆当时是战备物资,被洪水冲走了必须抢回来。“国家的事、集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当时这种集体主义意识非常强烈。

从上海来到黑龙江,是一段艰辛的历程,对于年青的孩子来说,他们并不知道未来的磨难。

刘龙九记得,他和阚治东从上海出发的时候是冬天,还是十几岁的孩子。上了轮船汽笛一拉,“哇的一下,哭声一片,上了火车后,火车还没过苏州,车厢里又笑声一片了。什么时候想起来了,再哭一会”。

他们从上海乘火车来到哈尔滨,到北安下车。再被分到

开往逊克县的汽车上。300公里的路程要走上一天,早上上车,晚上天已经漆黑才能到逊克。“路不好走,车也不行,

这里的路,春天翻浆,冬天路滑,夏天下雨到处都是坑。”

阚治东报名到黑龙江,事先没有征求家人的意见,因此当学校敲锣打鼓送来“喜报”时,家人都惊呆了。很快,阚治东的城市户口注销了,似军装非军装的服装也领回来了。阚治东回忆说,那段时间,家里失去了欢笑,母亲流着眼泪为他准备行装,并悄悄往他的行李里装香肠和火腿。出发那天,他和父亲跟母亲约定到时候谁都不能哭!但他还是看到母亲满脸的泪水。

阚治东无法忘记母亲为他送行的一幕,当载着他们的客轮驶至江心,码头上送别的人群已辨认不清,泪眼朦胧中,他看见一个瘦小的身影不断地挥舞着一根扁担,阚治东知道,那是他的母亲。双河大队出了很多先进典型人物,

尤其是受到战友金训华事迹的激励,上海知青在双河大队干得非常出色,知青金士英成为团省委副书记、县委委员,又是公社党委委员。刘龙九、阚治东也成为双河大队领导、革委会成员。

一直到1978年底,阚治东回到上海,通过在银行专科

学校学习取得了大学学历后进入银行工作。1987年受团中央选派赴日本进修现代金融证券业务,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出国研修学习证券的。1988年回国担任工行上海信托投资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