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知青的“孽债”

合集下载

知青文学在新时期中永生——浅论叶辛新时期知青小说的成功之作《孽债》

知青文学在新时期中永生——浅论叶辛新时期知青小说的成功之作《孽债》

知青文学在新时期中永生——浅论叶辛新时期知青小说的成
功之作《孽债》
郑锋
【期刊名称】《教师》
【年(卷),期】2009(000)018
【摘要】叶辛的小说<孽债>是新时期"知青小说"的一部开拓之作.<孽债>无论在题材上、写作技法上,还是在剖析人生这一层面上,都比以往的"知青小说"有所突破.【总页数】2页(P120-121)
【作者】郑锋
【作者单位】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新时期初期人道主义话语中“个人主义”话语的彰显——论新时期初期的知青小说 [J], 徐洁
2.新时期知青小说中的"铁姑娘"形象书写 [J], 滕紫欣
3.知青视角:知青文学性灵之弦——新时期知青文学评价之三 [J], 李运抟
4.非知青化:知青小说家族中的变异与分离——知青文学近年发展趋势探讨之二 [J], 李运抟
5.知青文学的一个盲点:论知青小说中红卫兵经历的处理 [J], 梁丽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难言的苦痛一名女知青的辛酸史

难言的苦痛一名女知青的辛酸史

转自 | 天涯论坛女知青孙琳娣简单收拾收拾,扔下锅碗瓢盆和零散的东西,毫无留恋地离开了。

她,将屈辱和贞操留在了这个永远不会再来的乡村。

五年前,一个春节后的傍晚,我在上海西区中西酒楼的门檐下等候一起插队的知青,我们是约好当晚聚会的,这也是大家分手二十余年的第一次聚会。

难得下雪的上海,此时竟飘飘扬扬地飞起了雪花,雪越下越大,不一会儿,眼前已一派北国景象。

难道老天有眼,为我们这些东北插过队的知青来点当年的背景!为避雪,门檐下的人显然多了起来。

有一个女人在我眼前晃来晃去,似乎也在等人。

由于地方狭小,很是不自在,我不由地打量起她来。

她穿着还算时髦,但缺少身段的衬托,咋一看发型和化妆也可以,可细一推敲就叫人不舒服了,纹眉像二条扭动的蚯蚓,鲜艳的口红将脸衬得有些苍白,苍白中又将细细的眼纹无遮无掩地显露出来。

这一定是个饱经沧桑的女子,我想。

“啊哈,你俩来得真早哇!”从飞雪中闪出的薛萍萍笑嘻嘻地朝我大声说道,却把我弄懵了,明明只有我一人等到现在,哪有其他什么人。

我左顾右盼地问:“还有谁?”“谁,河水你还没有认出来呀,这不是孙琳娣吗!”薛萍萍指着在我身旁晃了半天的女人说。

我再仔细一看,可不,的确是她,原来没认出来真是罪过。

当年的孙琳娣漂亮羞涩,一副好身段,可谁想到二十六七年后的孙琳娣是这样的呢。

这次聚会之后,我陆续知道了孙琳娣的一些故事,那是一个知青,一个女知青真实的辛酸史。

从1970年开始,村子里的知青抽调的抽调,找门路的找门路,陆续离开了农村。

最后,只剩下两对已结婚的知青和一个孙琳娣。

原来热热闹闹的集体户,此时只有她一个孤身只影。

刚下乡的孙琳娣,身材修长苗条,言语不多,见人只是微微一笑,显出两个漂亮的酒窝。

我离开早,与她接触不多,但知道她是个直性子的人,且很是幼稚,说话直来直去,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因此也常常得罪人。

老乡们背后说她是资产阶级小姐,不谦虚,与贫下中农没感情,她之所以在乡下留到最后,恐怕这是主要原因。

一位上海知青36年守墓的“精神苦旅”

一位上海知青36年守墓的“精神苦旅”
人成为大学 教授 ,当大 家看到 陈健 的生活
几乎没有任何变 化时 ,都感慨万千 。陈健却没有丝毫
“ 不平衡”的感 觉 ,他说 :“ 在有生之年信守住一个承 诺 ,应 该是最幸福 的。 ”
量 ,也 终于懂得 了儿子
人,是这样告诉亲友的 :“ 儿子如此重情 意、守 承诺 , 是条真正 的汉子 。回上海 ,他反而会一生 良心 不安 。 ” 曾经 反对 陈健 留在 黑 龙 江的 妹妹 ,写来 信 :
抢救 落入 洪水 的国家财 产 、挽救 战友 生命 而英勇牺 孤独和凄凉 。离完婚 ,他默默 无语行 走了几百里 ,最
牲 ,他 是那个 时代 的英雄和偶像 。
我 从金训华牺牲 的那一刻起 ,另一个上海知青就开 墓碑放声痛哭起来。说 到这些往事 ,陈健解释道 :“ 始 了他 的 “ 神苦旅 ” 精 ,当年他与金训华一 同跳进洪 知道 ,即使我说 出真实原因 ,大家也 不能理 解我 ,但 水之 中,金训华把生 的希望给 了他 ,把死亡留给了 自 是我不后悔。我从小就 是一 个很犟的人,认 准的道儿 己。幸运得救 的他 当时就在心 中默默许下诺言 :要为 谁 也拦不 住。 自从 金训华用他 的生命换 回我 的性 命 , 金训华守墓一辈子。他就是黑龙江省逊克县林 业局检 在 那种 万分 紧 急 的情 况 下 ,我 们俩 只能 留下 一 个 , 察站退 休员工 陈健 。 他 ,把生的机会让给了我。我这 条命都 是他 的 ,我 自 陈健没有 对任何人说起他 的 “ 秘密 ” ,也没有人 己还有什 么可选择 的呢? ” 就是在这个朴素的想法影响下 ,就算同来 自上 海 “ 监督”他的诺言 ,但他却从没动摇过 ,此后没几年 , 知青开始陆续返城了,到了 1 7 年大返城的时候 ,更 的知青朋友们归心似箭的脚步再怎么匆忙 ,大家对 他 96 是走得没剩下几个人。在这期 间,陈健娶 了当地的一 的劝说再怎么苦 口婆心 ,来 自上海家里人的催促再 怎 个姑娘 ,可对方一 直希 望他 能回上海 ,哪怕暂时两地 么 急迫 ,陈健都 不为所动 。 分居 ,以后再慢慢 跟过去 。陈健在上海 的父母和妹妹 1 8 年 4月 ,陈健经人介绍 ,与 自己的第二任妻 97 也几次催 陈健 快回来 ,陈健 却 明确表示 不想 回去 了。 子结识 了。妻子 没有对他为何不 回上海再说 三道 四, 直到这时 ,他也没有对任何人透露拒绝离开的真实原 而是 陪着 丈夫一年 四季风雨无 阻地 去给金训华扫 墓 , 因。1 8 年开始 ,几乎所有的上海知青都返城 了,他 陈健第一次感到被人理 解和支持的幸福 。进入上 个世 93 每 次去双 河为金 训华 祭扫 ,心里 都有 种空荡 荡 的感 纪 九十年 代 ,当年 知青重走北 大荒的浪潮 又掀 起 了, 觉。这一年原先的妻子因对 陈健年复一年的祭扫 ,一 陈健的许多知青朋友都 从上海 来到逊克县寻根 ,他们 次次放 弃返城 的机会开始抱怨 ,并提 出离婚分手 ,为 中有人 已从政走上仕途 当上 了领导 ,有人成为公司 的 ・1 08年 2月 11日爱 迪生 获得 发 明 电影放 映 机专 利 9

我经历的知青回城

我经历的知青回城

我经历的知青回城作者:叶辛来源:《百年潮》2008年第10期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下乡知青通过各种途径大规模回城,一时间形成一股大潮,这对知青个人、农村、城市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尤有回响。

我也曾是到贵州插队的一名上海知青,由于写作《蹉跎岁月》、《孽债》等知青小说,接触和采访了大量的下乡知青,对知青回城的整个过程比较熟悉。

下面,我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与大家一起来回顾这段历史。

响应号召下农村要讲知青回城,就得先说一下知青是怎么到农村去的。

1968年12月21日晚上,新闻广播中播出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

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他们高中、初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农村去,来一个动员。

各地农村的同志要欢迎他们去。

第二天,全国所有的报纸都发表了毛主席这段最新最高指示。

当时有一些青年热血沸腾,十分积极,咬破了手指,写了血书,表示坚决响应毛主席号召,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但是也有一小部分人,从种种渠道感觉到了城乡差别很大,不是很想去。

实事求是地说,那个时代,寻找各种理由不去农村的,还是少数。

我的态度既不十分积极也没有推脱,我和大多数人一样——随大流,这是我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

“文化大革命”中上山下乡的高潮是在1969年的春天,我就是在1969年3月31日到贵州农村去插队的,当时去插队的情景现在还历历在目。

那是一个乍暖还寒的日子,天还是蛮凉的,我记得坐上火车时,外面还穿着一件棉袄。

当时我们举着红旗、戴着大红花,到边疆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

我们是一腔热情去接受再教育,觉得应该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大有作为。

那时我们年轻,非常虔诚,也很狂热,当然现在看来也有点盲目。

“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毛主席挥手我前进!”、“好儿女志在四方”,这是我们当时的口号。

现在我脑海中还回响着当时的这些声音。

除了豪迈,我的声音中还有些许的悲凉,当时我想:到农村去扎根一辈子,我们是不会再回来了。

论叶辛《孽债》的艺术特色

论叶辛《孽债》的艺术特色

论叶辛《孽债》的艺术特色摘要:本文揭示了《孽债》的主题思想,然后从环境描写、人物刻画、写作手法等三方面来试论《孽债》这篇小说中的环境、人物以及写作技巧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孽债》环境描写人物刻画艺术特征《孽债》是叶辛经典知青作品文集代表作之一。

小说反映了“文化大革命”中知青上山下乡的社会现实,通过对沈若尘、杨绍荃、吴观潮、俞乐吟、梁曼诚等知青的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文化大革命”下,知识青年的悲惨命运,揭露了“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现将从环境描写、人物刻画、写作手法等三方面分析《孽债》的艺术特征。

1 环境描写《孽债》开头环境的描写为后来写沈美霞要来上海找沈若尘做好了铺垫。

“高空中一大片卷积云,白得像闪光明亮的釉瓷,鱼鳞片似的排列齐整地伸展到远远的天边。

随着时间的流逝,云层在施展魔力般地往下压。

”这环境的描写意示有大事情发生。

对上海特定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让人产生无限联想,同时也增加了事情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居室配有大卫生间,走廊和楼梯还有应急的厕所”,通过对上海居住环境的描写,也更好的阐述了知识青年为什么要返城,阐明了后来故事发生的必然性。

“温柔清凉的月色,给曼雀寨外的江河照了一层神秘的袅袅娜娜的薄纱,椰林、菩提树、花丛、竹楼以及弯弯的凤尾楼,都在这宛如梦境般朦胧的夜色里显示出股多情的娇态。

”这是对云南边陲地区的少数民族独特的风景描写,从这里可以看出农村生活的幽静。

在《孽债》中,叶辛对少数民族的描写数不胜数。

2 人物刻画肖像描写(外貌)、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都属于人物刻画。

从描写的角度分,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她的五官长得恰到好处,微微下凹的大眼睛活脱像秋月那对清幽的眸子,挺直的鼻梁很像沈若尘,而樱桃般的小嘴巴”。

通过这些肖像描写,沈美霞的美已经在深深刻在我们脑袋里。

通过沈美霞的美,可以进一步写韦秋月的美,为描写沈若尘与韦秋月甜美的爱情埋下伏笔。

叶辛的人物刻画有独特之处,对杨绍荃的描写,反映了她的风骚,也从侧面表现了她人生的悲哀。

《孽债》效应及其它关于“老三届”和“知青”题材的政治学批评

《孽债》效应及其它关于“老三届”和“知青”题材的政治学批评

《孽债》效应及其它关于“老三届”和“知青”题材的政治学
批评
王稼钧
【期刊名称】《当代电影》
【年(卷),期】1995()4
【摘要】《孽债》效应及其它关于“老三届”和“知青”题材的政治学批评王稼钧根据叶辛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由著名女导演黄蜀芹担任总导演的电视连续剧《孽债》先是轰动上海滩,收视率屡破纪录,后又在中央电视台向全国播映,想必也会造成相当程度的轰动效应。

如同李春波的《小芳...
【总页数】2页(P84-85)
【关键词】《孽债》;“老三届”;政治学批评;题材;黄蜀芹;经济效益;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西双版纳;下一辈;意料之中的事
【作者】王稼钧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5.2
【相关文献】
1.后知青时代的命运叙事——关于叶辛的《孽债Ⅱ》 [J], 郑崇选
2.知青文学在新时期中永生——浅论叶辛新时期知青小说的成功之作《孽债》 [J],
郑锋
3.从"知青"到"老三届"主体向世俗符号的蜕变——知青文学研究之三 [J], 姚新勇
4.《孽债》,老知青们的感情考验 [J], 玉贵福
5.《孽债》与知青文学 [J], 冯凌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张姚珍:上海女知青苦尔村官40年

张姚珍:上海女知青苦尔村官40年



“ 上 山下 乡 ” ,从 上海 来到 安 徽 省涡 阳县 店集 区宗圩 大 队王瓦 房生 产 队 “ 插 队 落户 ” 。这 年 ,张 姚 珍 l 7 岁 。因为她 的年龄小 , 姐姐 张姚 娟 执 意要 把她 带在 自
张姚珍 姐妹 俩 下放农 村 半 年后 , 父亲不幸病故 。料理 完 父亲 的后 事 ,姐 妹俩 怀 着 悲痛 又 回到生 产 队 。 自 从 失去 了父 亲后 ,姐 妹 俩 很 悲伤 ,张姚 珍 本来 就话
五 又 事・ 人旅屏风
我的
◎本刊特 约记者 李 芳


2 0 世纪 7 0 年 代初 , 刚 人 ,母 亲是 上 海无 线 电厂 质 量 要 好 于其 他 姐 妹 , 因 刚读 完初 中的张姚 珍 和二 的一名 技术 人 员 。张姚 珍 此 ,乡亲 们都很 喜欢 这个 姐 张 姚 娟 等 5名 女 同 学 姐妹 4人 , 她排行老三 。在 小姑娘 , 便选她 当记工员 。
“ 我 没有让 你 给 是张姚 珍崇拜 的偶 像 ; 姚 珍 一 个 人 站 在 井 台上 , 通 红 ,说 : 《 李 我, 我没钱 。” 张姚 双双 》 中的妇女 队长是她 把 桶往井 里放 , 扭 着头 , 身 我买 啊 , “ 这 算是 学 习的榜样 ;京剧 中 的李 子 往后 挺着 ,也 不敢 往 井 珍 大大 方方地 说 :
了的人谈 何 容易 。别 说 打 两 双泡 沫 凉鞋 。 当她 把鞋 心里踏实 。后来 , 只要村里 王 放 电影 或是 有演 出 ,他们 水了 , 往 井 台上一 站 , 那 么 子 送 给 王 廷 书 的时 候 , 深 的水井 , 看 着就头晕。张 廷 书却 不敢 要 ,他脸 涨得 都 去看 。《 英 雄儿 女 》 王芳

沉冤四十余年的知青英雄祁智忍

沉冤四十余年的知青英雄祁智忍

沉冤四十余年的知青英雄祁智忍2017-07-28 老知青家园祁智忍,男,l949年2月1日生,上海市人,祖籍浙江绍兴。

原上海南市区机械中等技术学校1969届毕业生。

1969年10月29日“上山下乡”到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松岭区平岚农场(原平岚“五七”干校)。

8个月后,1970年7月9日中午,因抢救在多布库尔河落水的同场知青而不幸牺牲.年仅21岁。

哭泣的多布库尔河作者:方国平多布库尔河是一条美丽的河。

它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南麓出发,穿过荒草莽莽的古里,暗褐的流水曲折而绵长,从北向南300余公里,注入嫩江,奔向东方。

这是一条古老的河。

它从远古走来,东胡人饮过战马,鲜卑人煮过奶茶,室韦人点燃过篝火,锡伯人朝拜过祖宗,鄂伦春人放牧过牛羊,铁道兵修过路,架设过桥梁......古往今来,在它身上发生过多少摄魂动魄的往事,承载了多少令人心酸不堪回首的历史。

一1970年7月9日。

近中午时分,祁智忍乘休息时间,去探望了在松岭区武装部集训而患病的同学王伟民,顺便又到农牧点看望了几位同乡。

中午时分,他偕同王伟民、冯志凯和袁忠明,来到位于松岭区绿水(平岚农场农牧队所在地)多布库尔河上的公路桥边聊天玩耍。

他们都是1969年10月29日同一列车同一天到达大兴安岭松岭区平岚农场(当时称平岚“五七”干校)“上山下乡”的上海知青。

时值盛夏,没有风,林区异常闷热。

这时,冯志凯和袁忠明耐不住燥热,即从桥边走下岸,脱了衣服,下河里洗澡,意欲凉快一下身子。

7月的大兴安岭,虽值盛夏,但在这高寒山区,日夜温差很大,河水同样如此。

在当午太阳直射下,河表面温度尚适游泳,但在这表面以下,河水冰凉沁骨。

因此,林区明令禁止下河游泳。

地处绿水的多布库尔河,位于流域的中段,此处河道狭窄,水流湍急。

横跨河道的桥梁,在架设时因预制桥墩,故使河底多呈锅底坑,靠岸处几近锅壁,陡立如峭。

水流经桥墩时,漩涡翻涌,且危岩簇拥在桥墩四周。

看似表面平静的河水,实为暗流潜动,凶险异常。

上海知青和他们的“黑土情缘”

上海知青和他们的“黑土情缘”

上海知青和他们的“黑土情缘”对于现在的年青人来说,“知青”是一个远去的传说,但对“知青”而言,那是一段无法抹去的真实记忆。

回顾与憧憬、诉说与倾听知青故事,只是为了铭记历史。

6月3日,近百名上海知青回访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双河大队是他们当年下乡插队的地方。

我有幸随行采访,开始了“黑土地?不了情――双河知青故乡之旅”。

从哈尔滨到北安、嫩江、黑河、逊克、伊春再返回哈尔滨。

七天的时间里,我和他们一起畅叙知青情怀,铭记那段激情与困惑交织、理想与迷茫混合、艰辛与奋斗同在的青春岁月。

对于现在的年青人来说,“知青”是一个远去的传说,但对“知青”而言,那却是一段无法抹去的真实记忆。

作为一个时代的集体印记,“知青”正渐渐远离人们的视野。

回顾与憧憬、诉说与倾听知青故事,只是为了铭记历史。

当年,他们只有十七、八岁,告别父母,远离家乡,奔向“广阔天地”。

如今,他们平均年龄已有62岁,但自从踏上这片黑土地,他们又回到了青年状态,还是像十七、八岁的孩子那样快乐,激情澎湃。

任何历史都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了解知青,必须从知青的历史背景开始。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由于大跃进失败,上海的就业途径变得空前狭窄,众多青年中学毕业后无法升学,就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政府从1962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有组织有计划地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要“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号召城市中不能升学或失业的中小学毕业生学习苏联青年在西伯利亚开展的垦荒运动。

很快,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渐进式在大江南北延伸。

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下高考停止,许多中学毕业生既无法进入大学,又无法被安排工作,中央意识到他们需要寻找一个办法将这批年轻人安置下来,以免情况失去控制。

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授意《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文章,其中引用了毛泽东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

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它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

呼唤爱心 呼唤真情──漫谈《孽债》中的人物形象

呼唤爱心 呼唤真情──漫谈《孽债》中的人物形象

呼唤爱心呼唤真情──漫谈《孽债》中的人物形象
晨晓
【期刊名称】《中国妇运》
【年(卷),期】1995(000)005
【摘要】呼唤爱心呼唤真情──漫谈《孽债》中的人物形象晨晓就如剧中人卢品山所言,“好象从各家的老虎天窗扔进一只炸弹”,5个为寻找生身父母而来到申城的知青子女,给其已重组家庭的父母带来巨大的冲击力。

1995年初在沪上创下收视率高达42.7%纪录的电视连续剧《孽债...
【总页数】2页(P45-46)
【作者】晨晓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442.63
【相关文献】
1.浅析野性的呼唤与白牙中的人物形象 [J], 李晶
2.心灵的呼唤:我手写我情——谈谈记叙文写作中的真情流露 [J], 钱丽
3.呼唤人性呼唤正气--漫谈《国家干部》中夏中民的人物形象 [J], 杨铮
4.爱心点燃希望阳光呼唤真情——富士施乐阳光小学捐赠仪式在渝举行 [J], 富士施乐(中国)有限公司
5.在权威中融进亲切--"探访寒门学子,呼唤真挚爱心"报道体会 [J], 赵卫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知青王刚兰兰的故事幸福魔方后续

知青王刚兰兰的故事幸福魔方后续

知青王刚兰兰的故事幸福魔方后续2010年的一天,王刚正在家里休息,突然有人敲门,来者是一个年轻女孩,她告诉王刚,自己是他的女儿。

王刚惊诧不已,他的第一反应是会不会弄错了,自己怎么会无缘无故多出个女儿?但是当女孩说出自己的母亲是吴兰兰时,王刚心头一颤。

吴兰兰,他的初恋女友,这个让他魂牵梦萦一辈子的女人,这个他一生中最爱的女人,终于有了消息。

但是女孩却告诉她,自己并不是来认亲的,她只是想弄清楚,30年前作为一个父亲,他为何要抛弃母女二人,而且希望他能给母亲一个交代,哪怕是一句道歉,母亲一生太难了,她痛苦了一辈子,纠结了一辈子,被辜负了一辈子。

女孩自始至终没有叫他一声爸爸,而是叫他王叔叔。

王刚看着眼前亭亭玉立的女孩,内心百感交集,记忆的帷幕缓缓拉开。

1969年,王刚作为一名上海的知识青年,积极响应国家“上山下乡,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激情澎湃的和一批同学高唱着战歌,举着红旗来到黑龙江省的一个偏远农场插队。

第二年,农场又来了一批知青,王刚去迎新时,看到一个身材娇小的女孩正费力地拖着行李,于是上前帮忙,经过交谈得知,这个女孩也是上海知青。

女孩叫吴兰兰,长的娇小,性格也活泼开朗,看到家乡人的到来,王刚的心头涌起了一股暖意。

到了知青点吴兰兰才得知,北大荒和她期待的相差甚远,这里没有一望无际的黑土地和亭亭玉立的白桦林,而是漫天黄沙,一片荒芜,这里的山村充斥着贫穷,饥饿和寒冷,这里的村民衣衫破烂,个个面黄肌瘦。

过惯了衣食无忧生活的兰兰对这里很不适应,她很排斥这里,她疯狂地想念家乡,经常在深夜里痛哭,她总是感到从未有过的迷茫和无助。

干农活的时候,王刚看到兰兰郁郁寡欢,忍不住上前询问,但是知青回城简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王刚只能安慰她,开导她,经常帮它干脏活累活。

在兰兰心里,王刚就像一个大哥哥一样,给他关心,体贴和爱护,他的存在就像给枯燥昏暗的知青生活照进了一束光亮。

那天,劳动收工以后,王刚蹲在路边假装系鞋带,兰兰路过的时候,他偷偷把一颗大白兔奶糖塞给了她,兰兰看着这颗代表着家乡味道的奶糖,心里泛起了波澜。

吕新雨:孽债

吕新雨:孽债

吕新雨:“孽债”、大众传媒与外来妹的上海故事——关于电视纪录片《毛毛告状》来源:当代文化研究网引子:1993年的上海故事1993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的第二年,继南方的特区之后,上海的浦东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上海进入超速发展的轨道,由此伴随的民工潮也越来越强烈地撞击起这座中国最大的沿海城市。

这是一个城市大变动、大变革、大发展的前夜,作为中国最重要城市之一的上海开始承受巨大的社会转型的阵痛,充满了痛苦、焦灼与希冀。

几乎所有在这个城市生活的人都无可避免地卷入到这个过程之中,并从此改变了命运。

然而,在一个“摩登”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塑造的上海形象背后,一个平民角度叙述上海的可能性还存在吗?正是1993年的初春2月,上海电视台8频道,作为当年上海最重要的电视媒体,在它的黄金时段开始了一个叫做《纪录片编辑室》的栏目,它也是我称之为“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 在体制内确立的重要标志,这个时间点的确立并非偶然。

这个运动以关注小人物和边缘人群为自己的主要特征。

《纪录片编辑室》是全国开辟的第一家以纪录片为名的电视栏目,也是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在体制内的重要代表。

它在九十年代以来创作了一批以变动时代中的城市底层人物为题材的作品,曾创下过36%的高收视率,压倒电视剧,一时间街谈巷议,并因此成为上海电视台的名牌栏目,它有过这样的广告语:“聚焦时代大变革,记录人生小故事”。

在上海市民中,它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这一年夏天,我从复旦大学文艺美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准备进入复旦新闻学院工作。

学生时代的最后一个暑假回到父母家中:安徽合肥,一个内陆省会城市,家里老人说起上海有一个《毛毛告状》的节目,不知道毛毛的官司有没有打赢,我由此感知这个节目的辐射力。

回到上海,这个由《纪录片编辑室》播出的故事在这座城市里已经家喻户晓,结局是毛毛打赢了官司,但这时的毛毛不过是三个多月的婴儿。

真正打官司的自然不是毛毛,而是她的母亲谌孟珍,一个遥远的湖南农村来的打工妹。

浅谈叶辛知青文学作品

浅谈叶辛知青文学作品

浅谈叶辛知青文学作品《孽债》的悲剧性
摘要:知青文学反映的基本都是“文革”那一特定年代的事情,这个年代的事情对知青来说是一个痛,当作家怀着复杂的心情回忆那些日子,那总是悲剧性的,知青年代的悲剧总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

本文就叶辛的《孽债》知青文学作品,探讨该作品的悲剧性。

关键词:
“朱观潜说;‘悲剧的主角只是生命的狂澜中一点一滴,他牺牲了性命也不过一点一滴的水归原到无涯的大海。

在个体生命无常中显示出永恒生命的不朽,这是悲剧的最大的使命,也就是悲剧使人快意的原因之一。

’”①。

追忆黄蜀芹:敢拍《围城》,尽情绽放

追忆黄蜀芹:敢拍《围城》,尽情绽放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

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很多人以为这句话出自钱钟书小说《围城》,事实上,这是杨绛写在黄蜀芹导演的电视剧《围城》片头的话。

1990年,还在骨折休养期的黄蜀芹坐在轮椅上完成了电视连续剧《围城》的导演工作。

当年11月,《围城》在央视播出,以庆祝钱钟书先生80寿辰,一时万人空巷。

2022年4月21日,83岁的黄蜀芹与世长辞。

作为中国第四代导演和女性电影的代表人物,黄蜀芹留下《人·鬼·情》《青春万岁》《画魂》《围城》《孽债》等多部经典影视作品。

她对女性的卓越想象和深刻探求,以及其作品现实世界与虚幻世界相交叉的表现手法,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奠定了她在中国电影史上不可取代的地位。

“已经浪费了很长时间”1939年9月9日,黄蜀芹出生在天津祖父母家的老宅,取名“蜀芹”——“蜀”意为母亲在四川怀孕,“芹”取其祖母名,以示纪念。

作为戏剧艺术家黄佐临和金韵之的长女,黄蜀芹和电影的缘分早就定下了。

黄蜀芹8岁时在桑弧导演、张爱玲编剧的《不了情》中扮演了一个角色——男主角的小女儿,当时的大明星刘琼和陈燕燕是她在片中的父母。

黄蜀芹当时出演这个角色,其实是被大人们用好吃的“骗”去的,那次“触电”经历并没有让她走上演员道路。

上高中时,黄蜀芹喜欢上了苏联电影,到了十分着迷的程度。

每个礼拜天,她都会骑着自行车到衡山电影院看电影。

考电影学院成了黄蜀芹少女时期的梦想,不巧,她高中毕业那年北京电影学院不招生。

恰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刚刚开始,她就下乡劳动去了。

两年后,20岁的黄蜀芹如愿考进了北电导演系。

在北电求学5年,黄蜀芹认为最大的收获不是拍电影的方式方法,而是接触到了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电影,感受到与国内截然不同的艺术精神和文化内涵。

1964年,黄蜀芹毕业后被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

“文革”期间,黄蜀芹被迫远离电影事业,直到1978年才回到上影厂。

在这年,我国第三代导演的代表谢晋执导电影《啊!摇篮》,黄蜀芹到这个剧组做副导演,这时的她已年近四十。

蹉跎岁月上海知青妈妈,我想您了!

蹉跎岁月上海知青妈妈,我想您了!

蹉跎岁月上海知青妈妈,我想您了!作者简介: 黄初晨,江西抚州人,69届初中毕业于抚州市东方红中学,初中毕业后便上山下乡插队落户,1976年5月,在721矿湖港分矿当了5年井下支柱工,后在矿上学校代课当教师。

2001年11月,调抚州日报工作直至退休。

“我是一名被上海知青遗弃的孩子,今年46岁了,都已经当上爷爷了,如今养父养母都先后去世了……我没有什么奢求,只是非常想见一面亲生父母!”记得是在不久前,我在公众号内发布了《里庄村:上海知青未了情》一文。

一日,摄友瓜瓜忽然悄悄地告诉我一个秘密——我的亲生父母是上海知青,我是上海知青的“弃儿”。

作为一名当年的知青、作为有多位上海知青朋友的我,闻讯后第一表情是十分的震惊,继而是牵线搭桥寻访亲人的热心肠!我曾一集不拉,饱含泪花地观看了上海电视台于1994年拍摄的20集电视连续剧《孽债》,我深知知青和弃儿的那种生离死别的苦楚与心酸。

▲20岁的瓜瓜。

瓜瓜是其网名,实名叫章水荣,现任崇仁县邮政银行城南储蓄所所长。

瓜瓜说,不知怎的,小时候居然没留下一张照片。

▲瓜瓜(右) 和我们在福建尤溪拍摄留影。

瓜瓜1.76米的身高,长有一付温文儒雅的仪表,细长的眼睛里透出几分忧郁神情。

瓜瓜聪明好学,业余时间专注摄影艺术,其ps后期制作技术十分细腻、非常有自己的想法。

我们尽管年龄相去甚远,但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我们走到了一起,成了忘年之交。

如今,知青作家叶辛的《孽债》故事,还真发生在我的身边的这位小伙子身上。

我不由得大吃一惊,经过瓜瓜的同意,我们进行了几次长谈。

▲崇仁县河上镇节孝牌坊和怀拥幼子的石狮。

1974年4月23日,瓜瓜出生于崇仁县人民医院。

据接生医生胡九莲介绍,其亲生父、母都是上海下放知青。

胡九莲还透露了一个信息——其生母当时下放在崇仁县河上镇,曾经跟随胡九莲学过接生。

如此猜测,其生母有可能当过赤脚医生,或就读过卫生院校。

瓜瓜说,猜测父母或是正在办理回上海的手续,当时的政策是不允许在插队点结婚或生育的,所以,生下来后,就决定送给当地人。

“病转”知青的艰难返城路

“病转”知青的艰难返城路

病转”知青的艰难返城路世纪60 年代末,场史无前例的上山下乡运动几乎波及到上海的每个家庭。

到70 年代初,有100 多万上海知青告别城市和亲人,奔赴遥远的农村或农场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一代人的命运骤然被改变。

但十年不到,历史的走向突然出现了拐点,几十万知青通过顶替、病退等各种办法像潮水般返回上海。

回城后的知青把上山下乡的艰难经历变成了打拼的动力,通过各自不懈努力和勤奋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并在各行各业中脱颖而出。

1968 年12 月21 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指示,这也是向全国的城市青年达了上山下乡的动员令。

上海的父母亲在听到广播的同时,也知道了自己儿女命运的走向。

那时上海火车站和客运码头是这场运动的起点,汽笛响,那里便成了哭声的海洋。

上海知青梁陈勇当年走的时候只有16 岁,他记得自己去火车站的路上还很坚强,但当火车要开时摒不牢了,“哇”地一声大哭了起来。

上海知青励亚力去江西时身高还不到1.5 米,他父亲送他哥哥、姐姐时没有流泪,送他时却泪流满面。

泪别“小芳”回城去上世纪90 年代最吸引观众的电视剧《孽债》,讲述了云南农场的知青们大返城的故事,电视中大批农场知青争先恐后地去敲农场公章、开返城证明的镜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那些大返城的知青更是难忘的经历。

这是城市的诱惑,是上海的召唤。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

”这首当年盛行的歌曲,其实就是大返城之歌。

按照当年的返城政策,知青如果在农村结婚就不能回城。

于是一些与农村“小芳”热恋的知青,为了返城而不得不含泪告别“小芳” ,不得不把那段美好的乡村爱情埋葬在彼此的心中。

有一段拍摄于1998 年的纪录片《寻梦当年》,片中知青刘家奇曾在江西那片红土地上有过一段美好的爱情故事。

他的“小芳”叫田螺,是一位勤劳、实、善解人意的乡村姑娘。

在知青返城的大潮中,田螺姑娘知道已留不住城里小伙子的心了,临走前她帮他收拾好行李,他在她家吃了最后顿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知青的“孽债”
知青孽债——深埋的爱东方卫视“幸福魔方”栏目一个上海知青的真实故事,爱有多深、情有多重!在当时大时代的背景下,无奈!无言!无限感慨!一个上海知青的“孽债”刺梅的博客云南因有西双版纳的亚热带风光,有绵延数千里的边境线,所以使很多人对这个地方充满了向往。

尤其是那些婀娜多姿的傣族姑娘,身着凸现腰身的筒裙,头顶浓密别致的发鬏,摆动杨柳腰肢,轻挪细碎步履,时隐时现的穿梭在茂盛的雨林之中,将这片神奇的土地衬托得更加美丽迷人。

而当年上海知青随着下乡插队的滚滚洪流,有些身不由己的将自己的命运,和这里的人们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

在没有人烟的深山老林中,他们开垦荒地,种植橡胶,将青春的年华和充满激情的汗水肆意挥洒。

随着他们种植的橡胶树一天天的长大,他们和当地姑娘小伙的感情也在不断的演变升华,在茂密的原始森林里上演了一幕幕幸福甜蜜的爱情喜剧。

但突如其来的知青返城大潮,却将一对对沐浴在爱河之中的“鸳鸯”美梦惊醒,缠绵绯恻的情感成了某些知青实现理想的羁绊。

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注定这些本该是喜剧里的男女主角,
必然成为悲剧中的人物。

而当年轰动一时的电视剧《孽债》,正是把那个时期,下乡到云南的有些上海知青,为此而背上了一个个让他们一辈子都还不完的“孽债”的特殊经历,真实的演绎了出来。

酷爱养鸟的老宋,就是在68年下乡到云南的上海知青,现在和妻子在上海过着一般老百姓平淡而又安详的幸福生活。

一天,这种平静的生活被老宋的突然离家出走打断了。

在老宋妻子的求助下,江苏卫视的记者根据她提供的地址,到老宋曾下乡的地方云南去寻找他。

因为他妻子说,老宋插队时曾有个当地的初恋情人,从种种迹象表明,老宋还和她有着来往,她怀疑老宋这次就是到云南他那个初恋情人那里去了。

当记者沿着崎岖的山路,辗转来到当年老宋下乡的寨子。

经过打听,果然有这样一个叫香玉的女人,因病在医院住着。

记者从村干部那里还得到了一个让他们很意外的情况,说香玉还有一个和上海知青生的儿子,已长大成人。

难道真像老宋妻子怀疑的那样,在老宋身上也有一笔像电视剧里一样的“孽债”?!
记者带着疑问进一步寻访,发现老宋果然是在这里,并且在医院精心照料着病床上的初恋情人香玉已经好几天了。

随着老宋的讲述,一段尘封已久的情感纠葛,渐渐浮出了水面:这是一个由两位上海知青,和一个傣族姑娘共同演绎得
爱情故事。

正当青春年少的老宋和上海知青小谢,到寨子里插队没多久,就和傣族姑娘香玉成为最要好的朋友。

后来老宋和香玉在艰苦而又快乐的劳动中,产生了感情。

同样对小玉也怀着深深爱意的小谢,看到老宋和小玉的爱情之花在逐渐的开放,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他,就把对小玉的那种情感,深深的埋藏在心底没向小玉吐露过。

如果没有哪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也许这段情感就顺其自然的在老宋和香玉之间展开了。

但哪场大火却无情地将老宋和小玉之间的爱情之火彻底烧灭。

哪场大火是他们在劳动时无意中点燃了茅草引发的,当时眼看着火在大风的助虐下越烧越旺,老宋他们几个知青也束手无策。

而当小玉得知老宋的包还在火堆里,就一下子冲进火堆想把老宋的包抢回,结果小玉被浓烟呛昏后倒在了火里。

看到这种情况,平日里一向沉默寡言的小谢一个健步冲进火里,迅速将小玉还有老宋的包给拖了出来。

但小谢却在冲出火堆的一瞬间,被一个大树绊倒造成了小腿骨折。

看着受伤的小谢和差点为他的包而把性命断送的小玉,老宋的心中充满了愧疚和自责。

为了报答小谢,他就想把心爱的小玉让给也对小玉心仪已久的小谢。

在老宋的撮合下,小玉也为了报答小谢的救命之恩,终于和小谢结合了。

他们共同生活了十年,并生下了一个健康活泼
的儿子,取名叫谢申。

98年随着那场大规模的知青返城大潮,小谢也先行回到上海。

他想把上海的一切安置好了,就回去把小玉他们母子接到上海。

没想命运再一次将他们的人生之路改变,小谢在上海一次外出办事时,遭遇车祸不幸身亡。

当和小谢一起返回上海的老宋得知这个消息后,就用痛苦复杂的心情,将小谢不幸身亡的事情写信告知了小玉。

为了安慰绝望的小玉,也为了同是云南知青小谢的哪份友情,老宋从此担负起了应由小谢担负的责任——照顾香玉母子的生活:每个月按照自己工资的涨幅,定期给他们汇钱。

到小玉儿子上学需要学费时,他又资助学费。

细心的老宋甚至连谢申过年的压岁钱都没漏过,没想到这一汇就是三十年。

尽管平时老宋也和小玉偶尔有书信来往,但为了不伤害妻子,再加上路途的遥远,他和小玉始终没再见过面。

最近小玉的儿子带着他母亲写给老宋的一封信,专程到上海来找他,这样才让老宋得知,小玉得了心血管病而且很严重。

看到小玉在信中表达了想在离开这个人世前,最后见他一面的愿望,平日里不想轻易惹老婆不高兴的老宋,此刻也顾不得许多了,瞒着老婆拿上家中的储蓄卡就直奔了云南。

老宋在讲述这个三角恋的故事时,心情平静,神态凝重。

岁月已把这个昔日激情四射的年轻帅小伙,磨砺的没有埋怨和遗憾,更没有情仇和恩怨。

只有他们所经历的那段艰苦而又
令人难忘的岁月,还有那一起插队十几年的知青友谊,以及他们同当地老百姓之间迸发的那种真挚情感,促使他近三十年来,无怨无悔去对小玉母子付出而不求任何的回报。

当老宋讲完这个故事后,主持人又把小玉的儿子谢申请了出来。

憨厚朴实的谢申简单的向老宋妻子介绍了,这么多年来在老宋的关照下,他们母子才能够得以生存下来的生活经历。

还讲了他母亲的病情由于老宋的救助及时,现在已得到了控制,生命暂时没有危险了。

最后谢申说要替母亲了结一个心愿,送给老宋他们两口一个礼物——一个精美的挂毯。

谢申说这个挂毯是母亲亲手编织的,以此向老宋他们两位老人,表达多年来对他们母子照顾的感激之情。

原来对老宋的所作所为怨气冲天的老宋妻子,也是一个有着善良同情之心的女性。

当她听完了发生在丈夫身上的这个,出乎她意料之外的故事后,也被深深的打动了。

她当场表态:我现在理解老宋的行为了,基本上也原谅他了。

随后她又用昵侬的上海普通话,充满感情的对小玉的儿子谢申说:回去后好好的照顾你母亲,等她的病养好后,欢迎她来上海游玩,到时我带她好好的去看看上海这些年的变化有多大。

节目在友好的气氛中结束了,故事的美好结局让我心生许多感慨:我为现在社会上还有像老宋这样重情重义的男人感到欣慰;为故事中人们美好的情怀和善良之举而感动;同为女
人,更为这个命运多舛的香玉,一生能得到这样两个大男人的爱而庆幸。

在这里我也向天下,所有富有爱心和同情心的善良人们,送上我深深的祝福:愿好人一生平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