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与最后

合集下载

《最先与最后》..._模板

《最先与最后》..._模板
学生自主分析文章后四段(以二、三段)为主,体会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教师点拨(15分钟)(.课件显示)
【课内情感迁移设计】在文章最后一段,适当加入.写作背景材料,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并展开联想和讨论,联系以往学习的文言文体会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10分钟)
补充背景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
《敢为最先与更不耻最后》
3.小评论:《我读[1]
《最先与最后》...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吉林省柳河县第八中学
【教学目标设计】
【教材分析】
《六国论》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课文,是高二第一篇文言文。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高一高二上学期文言文按时代编排,本单元为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3)鲁迅先生认为这种民族心态造成了什么结果?他又表明了怎样的态度?
学生默读、在书上勾画,然后分小组讨论,在课堂上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板书)
最先与最后
态度具体表现结果
对“最先”怕“不为戎首”“不为祸始\”\”不为福先”(怕出头)社会“不容易有改革”国民“日见其卑怯”
对“最后”耻见危机作鸟兽散,遇困难中途放弃(缺韧性)敌人“如入无人之境”,国家有难“土崩瓦解”

最先与最后PPT1 沪教版 (共9张PPT)

最先与最后PPT1 沪教版 (共9张PPT)
最 先 与 最 后
《最先与最后》这篇杂感节选自《鲁迅全集》
第 三卷中《这个与那个》。共有四个部分:读经与读 史;捧与挖;最先与最后;流产与断种。 1925年,正是北洋军阀统治的末期。“五四” 新文化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工农群众运动蓬勃兴起,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浪潮日 益高涨。北洋军阀为了对抗这一新的革命浪潮,更 加紧了在文化教育战线上的反动统治,一批反动文 人也打着“整理国故”、“尊孔读经”的旗号,反 对马克思主义,反对社会改革,一时掀起了一股复 古主义和“中庸之道”的逆流。面对这股逆流,鲁 迅写下了这篇杂文,批驳了这些谬论,提倡改革、 进步,表现了鲁迅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封建主义的韧
读第二段,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这一段紧承上文哪句话展开议论的? 2.“不为最先,不耻最后”在现实生活 中存在吗? 3.文中哪几句是对“不为最先”的发挥? 哪几句是对“不耻最后”的发挥? 各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4.划分本段的层次。
读第三段,读读议议: 在学校运动会上,竞技者和看客的表现 各是怎样的? 从中反映了怎样的社会世态?
齐读末段,思考:作者高度赞扬了哪两种人? “中国将来的脊梁”是什么修辞?原因何在? • 作者热情赞扬“失败的英雄”,赞扬“不耻 最后”的精神和支持虽后进而努力进取的人。 • 中国要想进步,必须从“不为最先”,又不 敢“不耻最后”的社会风气和精神桎梏中解 放出来,要“敢耻最后”。这就是鲁迅把后 一种“竞技者”和“看客”誉为“中国将来 的脊梁”的原因所在。
明确:反映当时那种是非颠倒、 不思进取的恶劣、可悲、有害的社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态。写的是运动场,揭露的却是某 些人及社会的病态。
齐读第四段,讨论:作者由竞技场 更进一步联想到了什么?四个“少有” 指哪些人?运用了哪些修辞? • 作者由竞技场联想开去,一连用四 个“少有”、两个“见……则……” 句式,指出了不敢“不耻最后”的 中庸之道给国家民族带来的危害, 深刻地揭示出来。

最先与最后散文

最先与最后散文

最先与最后散文
•相关推荐
最先与最后散文
这又是一个濒临灭绝的游戏,俗名叫扒土堆。

在今天,大概十分偏远的山村里还有孩子们在玩儿,但对于笔者,是确实已经有多年不见了。

就如和泥、摔泥巴一样,尽管家长们欣赏孩子们作文里“泥土的芳香”之类的词句,但却都无一例外地禁止他们去触摸这一类的脏东西。

在我们小时候,这种游戏却是常见的。

几个小朋友凑在一起,拢起一堆土,中间插上一根木棍儿,道具就算完成了。

接下来的就是“考大家”决定先后,然后按顺序依次扒去木棍儿周围的土,谁把木棍儿最后扒倒了就算输了,则要做为服务员,再拢起土堆,插上木棍儿,进行下一轮的比赛。

看似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比赛,操作起来实际也有技巧。

先扒的自然占优势,他可以毫无顾忌地扒下大堆的土,而不必担心失败的危险。

越往后,扶住木棍儿的`土越少,则越要小心。

但实际上,你度过了任何一步危险,就把更难的挑战留给了下一个的对手,其中妙处恐怕也是其他游戏无法相比的。

说起来也很有趣。

实际这根木棍儿是大家共同扒倒的啊,但责任总在最后一人。

游戏规则就是这样,这本是一场绝对公平的竞争,谁也不必为之鸣不平。

就如有人承认最后吃的一个馒头填饱了他的肚皮一样,毫无道理可言,只因为它占了诸多馒头中的最后一个。

对所有被吃的馒头而言,机会都是均等的,而对于没有被吃的馒头,它们同样都是幸运者。

无论是面对扒倒木棍(儿)时的倒霉,还是成为致使裹腹的最后一个馒头,玩得多了,就都无所谓。

也许由于这个原因,这些孩子们成人之后,面对或喜或忧的人生境遇,总是能坦然处之,所以他们的日子波澜不惊、平淡如水。

原创精品教案 最先与最后

原创精品教案 最先与最后
1934 年
2
最先 与 最后
鲁迅
鲁迅
《最先与最后》选自:
《华盖集 · 这个与那个》
《这个与那个》
《最先与最后》 《读史与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杂文的取材特点:

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 中心论点: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 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杂文的取材特点:
大中取小 小中见大
杂文的艺术特征:
从实入手 以实证虚
赛马 引 做人

号 召
“不为最先,不耻最后” 佐证
处世金针:不为最先
后果
不为戎首 不为祸始 不为福先
“不耻最后”

中国当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相当艰难。而中国要不受外敌入侵,要 有所改革,就必须要有这种“韧性的反 抗”,要有一种锲而不舍,百折不回的 的精神。
比较下面两段话:
1 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 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 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 纷纷逃亡。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 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 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 “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 就是 中国的脊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
大中取小 小中见大
杂文的艺术特征:
从实入手 以实证虚
《最先与最后》
1 找出本文中心论点 2 文章是怎样引出中心论点的?
赛马 引 做人

号 召
“不为最先,不耻最后”
佐证
处世金针:不为最先
后果

最先与最后

最先与最后

最先与最后
最先与最后
一声枪响,运动员们像离弦的箭一般向前冲去,热情的汗水,高昂的斗志,都挥洒在那片红得耀眼的跑道上。

一个个英姿飒爽的身影在眼前飞速地闪过,随即奋力向终点冲去,身边的呼喊声,喝彩声,助威声不绝于耳。

到了,终点到了!此时,便分出了最先者和最后者。

最先者正自豪地站在领奖台上,挺直腰杆,显得像将军阅兵一样,好不神气。

略带疲惫的脸庞,却难掩激动和喜悦;满脸的汗水,见证了他辛酸无悔的付出;微微上扬的嘴角,流露出满心的欢喜。

胸前的奖牌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沉甸甸的奖牌是荣誉的象征,是努力拼搏,辛勤付出的见证。

但这奖牌又是多少人的梦想,多少人的希望,多少人前进的方向!手中的鲜花开得娇艳欲滴,阵阵芬芳扑鼻。

而此时的最后者,失败者呢?他们的身影又何处去寻?
或许,他们落寞地走着,垂头丧气地走着。

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没有闪闪发光的奖牌。

什么也没有,只有疲惫和奖牌。

或许,他们正走得远远的,离热闹的人群远远的。

周围一阵阵掌声又响起,这都是送给最先者,成功者的!
那是欢乐的海洋,那是胜利者的主宰,而自己却只是一个失败者,一个最后者。

其实,最先和最后相差无几,只是几秒,几厘米。

可结果却
截然不同。

一样的付出,~样的汗水。

在为胜利者欢呼的同时,请不要忘了那些所谓的失败者。

为他们送上一个鼓励的微笑,一句安慰的话语,一张纸巾,一瓶水。

赛场上的每一位曾努力拼搏过的运动员,不管你是成功还是失败,是最先还是最后,请记住:你是英雄!
Youarehero!。

最先与最后PPT优选课件

最先与最后PPT优选课件

大中取小 小中见大
杂文的艺术特征:
2020/10/18
从实入手 以实证虚
9
赛马 “不为最先,不耻最后”
处世金针:不为最先

佐证 后果
不为戎首 不为祸始 不为福先
胆小 卑怯 嘲讽
做人 既是“不为最先”,自然 也不敢“不耻最后”

号 召
小则人心 校运会:骂、打、挤入、尽跑、嗤笑…… 大则国运 国 家:少有…少有…少有、土崩瓦解…
最先 与 最后
2020/10/18
1
2020/10/18
鲁迅
2
《最先与最后》选自:
《华盖集 ·这个与那个》
2020/10/18
3
《这个与那个》
《最先与最后》 《读史与读经》
《捧与挖》 《流产与断种》
2020/10/18
4
《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2020/10/18
5
杂文的取材特点:
大中取小 小中见大
杂文的艺术特征:
2020/10/18
从实入手 以实证虚
6
《最先与最后》
1 找出本文中心论点 2 文章是怎样引出中心论点的?
2020/10/18
7
赛马 “不为最先,不耻最后”
不为戎首
佐证 不为祸始
处世金针:不为最先
不为福先

守旧
后果 卑怯
嘲讽
做人 既是“不为最先”,自然 也不敢“不耻最

号 召
后”小则人心 校运会:骂、打、挤入、尽跑、嗤
大则国运 国 家:笑少…有……少有…少有、土崩瓦 解…

《最先与最后》教案

《最先与最后》教案

《最先与最后》教案导读:教学要求1、了解由话题引入正题的杂文一般写法2、理解本文一步步揭示中心论点的写法3、体会本文深刻的含义:赞美“不耻最后”的精神,强调具有这种精神的人才是中国将来的希望所在。

教学课时一课时预习要求1.回忆学过的鲁迅杂文2.词语解释处世金针:指做人的诀窍。

作鸟兽散:象受惊的鸟兽一样四处逃散。

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

如入无人之境:所向无敌的意思。

土崩瓦解:形容崩坏之彻底与迅速。

自知之明:透彻了解自己的能力。

教学步骤一.交流预习并导入(一)、回忆论雷锋塔的倒掉、白莽作序等鲁迅杂文的大体内容,小结:杂文有一种常见的写法,就是以某个话题入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逐步展开议论,揭示出文章的主旨。

本文以赛马为话题,引出的议题是对某些中国人处世态度的议论,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态度?(存疑,先看下文)1.“最先”与“最后”是两个概念,请谈谈你对其各抱何种态度?学生可能答:敢为最先,不甘最后。

2.阅读课文,思考:(1)中国人对“最先”的态度是什么?具体表现?心理依据?(2)中国人对“最后”的态度是什么?具体表现?心理依据?(3)鲁迅先生认为这种民族心态造成了什么结果?他又表明了怎样的态度?学生默读、在书上勾画,然后分小组讨论,在课堂上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板书)最先与最后态度具体表现结果对“最先”怕“不为戎首”“不为祸始不为福先”(怕出头)社会“不容易有改革”国民“日见其卑怯”对“最后”耻见危机作鸟兽散,遇困难中途放弃(缺韧性)敌人“如入无人之境”,国家有难“土崩瓦解”教师小结讨论情况:从板书中我们可以了解作者的大体思路,即列举出某些中国人的处世态度,批判其“怕出头”、“缺韧性”的劣根性,并分析其危害,用意是很深刻的。

鲁迅先生批评“不为最先”,或(敢为最先);反对“耻最后”,(也即提倡“不耻最后”)。

二、具体课文分析1、文章的思路是怎样的?[可以让学生讨论发言。

](1)、第一段概括内容要点。

最先与最后的读后感

最先与最后的读后感

最先与最后的读后感摘要:一、引言:表达读后感的重要性二、正文:作为一名热衷于阅读的读者,我深知读后感的重要性。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作品,还可以引导我们反思自己的生活。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对一本书的最先与最后的读后感。

这本书名为《乌合之众》,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创作的一本名著。

书中的主题是群体心理,分析了群体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

作者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严谨的分析,让我们了解到群体是如何被操控、冲动和盲目跟随的。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对其主题和结构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作者首先介绍了群体心理的基本概念,接着分析了群体行为的特点,如冲动、易受操纵等。

然后,他通过历史上著名的案例,如法国大革命等,展示了群体心理在现实中的应用。

最后,作者提出了如何应对群体心理现象的建议。

在评价作者的写作技巧和风格时,我认为他的论述非常清晰,举例丰富且具有说服力。

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历史事件和心理学原理,使得书中的观点更加有力。

此外,他的文字通俗易懂,让读者容易理解复杂的概念。

这本书对我的影响深远。

它让我认识到了群体心理的力量,以及如何在其中保持独立思考。

在面对社会舆论和潮流时,我会更加警惕,不盲目跟从,而是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和判断。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在与他人沟通时,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心理和行为。

最后,我想强调一下读后感的重要性。

它可以帮助我们消化和吸收作品的精髓,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通过撰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从而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

总之,读后感是我们阅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不容忽视。

【结束语】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让大家对读后感有更高的重视,并在阅读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认知和思考。

《最先与最后》教学教案

《最先与最后》教学教案

《最先与》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最先”与“”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最先”与“”的定义及用法。

2. 实际情境中的运用。

3. 团队合作游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最先”与“”的概念,能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 教学难点:团队合作游戏的设计与实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最先”与“”的定义及用法。

2. 情境教学法:创设实际情境,让学生运用“最先”与“”进行表达。

3. 团队合作教学法:分组进行团队合作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括“最先”与“”的定义及用法,实际情境示例,团队合作游戏方案等。

2. 教学素材:实际情境图片、视频等。

3. 团队合作游戏道具:如计时器、小奖品等。

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如“谁是最先到达终点的同学?”引起学生对“最先”与“”的关注。

2. 讲解概念:详细讲解“最先”与“”的定义,并用PPT展示相关例句。

3. 情境练习:让学生分组,每组创设一个实际情境,运用“最先”与“”进行表达,并互相交流。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如“你觉得在班级中谁是最先完成作业的同学?”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创设的实际情境,并互相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八、团队合作游戏1. 游戏设计:设计一个团队合作游戏,如“最快传递信息”,要求学生用“最先”与“”描述游戏过程。

2. 游戏实施: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教师观察并记录每组的表现。

3. 游戏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游戏过程中的体会,如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等。

九、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最先”与“”的定义及用法。

2. 强调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十、课后作业1. 让学生运用“最先”与“”编写一个短文,描述一个实际情境。

鲁迅《最先与最后》原文赏析

鲁迅《最先与最后》原文赏析

鲁迅《最先与最后》原文赏析【作者小传】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鲁迅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翻译大量外国文学作品;介绍国内外着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古典文学,编着《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

【题目解析】本篇节选自鲁迅杂文集《华盖集》中的《这个与那个》。

文章从韩非的话“不为最先,不耻最后”开始谈起,接下来作者对这一文化现象和在现实中的结果的直接描述,而作者的重点在于“不耻最后”,这当然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关,他指出“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发人深省。

【原文欣赏】《韩非子》说赛马的妙法,在于“不为最先,不耻最后”。

这虽是从我们这样外行的人看起来,也觉得很有理。

因为假若一开首便拼命奔驰,则马力易竭。

但那第一句是只适用于赛马的,不幸中国人却奉为人的处世金箴了。

中国人不但“不为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1]。

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

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

既然不敢径取,就只好用阴谋和手段。

以此,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既是“不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耻最后”,所以虽是一大堆群众,略见危机,便“纷纷作鸟兽散”了。

如果偶有几个不肯退转,因而受害的,公论家便异口同声,称之曰傻子。

对于“锲而不舍”的人们也一样。

我有时也偶尔去看看学校的运动会。

这种竞争,本来不像两敌国的开战,挟有仇隙的,然而也会因了竞争而骂,或者竟打起来。

但这些事又作别论。

竞走的时候,大抵是最快的三四个人一到决胜点,其余的便松懈了,有几个还至于失了跑完预定的圈数的勇气,中途挤入看客的群集中;或者佯为跌倒,使红十字队用担架将他抬走。

《最先与最后》拓展阅读-鲁迅名言警句

《最先与最后》拓展阅读-鲁迅名言警句

鲁迅名言警句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2、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

3、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4、哪里有天才,我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了。

5、人类总不会寂寞,因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6、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7、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8、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9、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10、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11、凡事总需研究,才会明白。

12、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

13、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

14、谦以待人,虚以接物。

15、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16、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17、不满足是向上的齿轮。

18、以人为鉴,明白非常,是使人能够反省的妙法。

19、友谊是两颗心的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

20、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21、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鲁迅在他《最先与最后》作文

鲁迅在他《最先与最后》作文

鲁迅在他《最先与最后》作文说起鲁迅,那可是中国文学史上响当当的人物。

他的文字犀利深刻,像一把把锋利的剑,刺破社会的黑暗与虚伪。

而他的这篇文章,更是让我感触颇深。

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运动会。

那场面,真是热闹非凡,同学们都摩拳擦掌,准备在赛场上大显身手。

我参加的是跑步比赛,站在起跑线上,心砰砰直跳,紧张得不行。

“砰!”发令枪响了,同学们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

我也不甘示弱,拼命地往前跑。

一开始,我跑得还挺快,处在领先的位置。

可跑着跑着,就感觉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这时候,我看到旁边的同学一个个超过了我,心里别提多着急了。

“哎呀,我怎么这么没用啊!”我心里暗暗骂自己。

就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突然想起了鲁迅在里说的那些话。

他说:“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想到这儿,我仿佛又有了力量。

我咬着牙,继续坚持跑着。

汗水顺着脸颊不停地流下来,流进眼睛里,辣得我睁不开眼。

每跑一步,都感觉要使出全身的力气。

周围的加油声、欢呼声好像都离我远去,我的世界里只剩下自己沉重的呼吸声和脚步声。

终于,我看到了终点线。

那一刻,我也不管自己是不是最后一名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冲过去!我用尽最后的力气,冲过了终点线。

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这时候,我才发现自己的双腿已经软得站不起来了。

同学们都跑过来,有的给我递水,有的给我擦汗,还有的拍拍我的肩膀说:“你真棒,坚持跑下来了!”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鲁迅写的深意。

在生活中,我们不可能总是最先到达终点的那个人,但只要我们有坚持到底的勇气和毅力,就值得被尊重。

就像这次跑步比赛,也许我不是跑得最快的,但我是那个坚持到最后的。

我没有因为落后就放弃,而是一直努力跑下去。

这难道不也是一种胜利吗?如今,每当我遇到困难想要退缩的时候,都会想起那次跑步比赛,想起鲁迅的。

它让我知道,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有勇气去面对,去坚持。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2课《最先与最后》课件1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2课《最先与最后》课件1
作者对“最先与最后(zuìhòu)” 所持的观点态度 分别是:提倡敢为最先,赞扬不耻最后。
2021/12/12
第五页,共十六页。
最先与最后
中国人的表现
后果
不为戎首 社会“不容易有
最 不为祸始 改革”
先 不为福先 国民“日见其卑
怯”
见危机作鸟兽散 敌人“如入无人
最 遇困难中途放弃 之境”
后 对落后或坚持的 国家有难“土崩
13
第十三页,共十六页。
西南大旱,天灾人祸都有,无论一个政府做的有多么 差劲,都不能妨碍你以个人的身份行善的决心。事实 上,经过了汶川地震,震后又出现了一些让人失望的 新闻,大家的善心抗震程度又有所提高,之后的几次 天灾,民众的热情程度一直不是很高,包括这次西南 大旱。但你需知道,也许只有你知道,在你的一身 (yīshēn)中,一定犯下了罪孽。虽然在这个压力这么大的 社会里,我们恨不得都是需要扶助的对象,但是力所 能及的慈善,不光是为了让这个世界更加有希望,也 是为了减轻你自己的罪恶,这个事情和政府无关,但 是和社会有关。
压迫妇女和儿童。“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优文明以来 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huìchǎng)中吃人,被吃,以凶 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不消说女人 和小儿。”(《坟·灯下漫笔》)。
2021/12/12
第八页,共十六页。
二是欺瞒。例如“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
2021/12/12
7
第七页,共十六页。
问题探究:根据你阅读过的鲁迅(lǔ xùn)的作品,你认为他笔下的中 国人具有怎样的国民性?试举例说明。
(1)民族的劣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一是专制性和 奴性。鲁迅曾借用“羊样的凶兽,凶兽样的羊”来形容国民的

语文阅读练习-鲁迅最先与最后

语文阅读练习-鲁迅最先与最后

文章着重论述“不为最先”还是“不为最 后”?
! “不耻最后”
中国当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相当艰难。而中国要不受外敌入侵,要 有所改革,就必须要有这种“韧性的反 抗”,要有一种锲而不舍,百折不回的 的精神。
四、延伸扩展
讨论“不耻最后”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意 义。 ()我们一旦确立了志向,就要坚持,拼命刻苦地去完成。 如:“乒乓皇后”邓亚萍,因为先天的身体条件并不适合于 从事这项运动,曾经在少年时期就被判罚过“死刑”,但她 硬是凭着自己刻苦练就的凌波步伐,一次又一次地站到了奥 运赛场的最高领奖台上。
鲁迅看到了传统的民族劣根性像死尸似的沉重 压迫中国人民的精神活力,阻碍中国革新的道 路,他感到无限的悲愤和惊怖。然而他深信国 民精神是可以改变的,深信民族的病态是可以 疗救的,所以它执行了一种带有爱国意识和民 主要求的批判任务,我们可以称之为民族的 “自我批判”,在消极方面,是暴露民族的劣 根性,揭发国民性的弱点,在积极方面,是唤 起民族的自觉,要求改变国民精神。
杂文有一种常见的写法,就是以某 个话题入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地逐步展开议论,揭示出文章的主 旨。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 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 《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坟》《华盖集》《二心集》
《而已集》
鲁迅
.回忆学过的鲁迅文章
第四段从历史的角度列举说明因缺乏“不耻最后”的 精神而造成的危害。用了例证法。
.齐读第五段,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
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 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 的脊梁。”即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综应作文最先与最后

综应作文最先与最后

综应作文最先与最后
《综应作文最先与最后》
哎呀呀,说起这“最先”和“最后”啊,我就想到了那次学校运动会的事儿。

那时候,学校要举行跑步比赛,我和一群小伙伴都报名参加啦。

比赛那天,那场面可是热闹非凡呢!我看着赛道,心里别提多紧张了。

“砰”的一声枪响,比赛开始啦!有的人像离弦的箭一样嗖地就冲了出去,那肯定就是奔着“最先”去的呀。

我呢,一开始也使劲跑,可没一会儿就有点喘不上气了,速度也慢了下来。

看着别人一个个超过我,哎呀,我这心里真不是滋味。

跑着跑着,我都落到最后面去啦。

看着前面那些人的背影,我就想,我这怕是没希望了吧。

但我又一想,不行啊,怎么也得跑完呀。

于是,我咬着牙,一步一步地坚持着。

赛道两旁的同学们都在喊加油,那声音可响亮了。

我听着他们的加油声,心里又有了劲儿。

汗水湿透了我的衣服,我大口大口地喘气,但还是努力地跑着。

到最后冲刺的时候,我感觉自己都要累瘫了,但还是拼了命地跑向终点。

虽然我是最后一个到达终点的,但我还是特别开心。

因为我坚持下来了呀,我跑完了全程呢!
回想起来,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啊,不一定非要争那个“最先”,就算是“最后”又怎么样呢?只要自己努力过了,就不后悔呀!这就是我关于“最先与最后”的一点小感触啦。

嘿嘿,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呀。

鲁迅《最先与最后》读后感范文

鲁迅《最先与最后》读后感范文

鲁迅《最先与最后》读后感范文鲁迅《最先与最后》读后感范文鲁迅《最先与最后》读后感1有这样两句诗:“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

”纵观古今中外建功立业者,无不是有胆有识,敢于创新,勇于进取的。

神农氏冒生命危险,尝遍百草,创亘古未有之事,使后世子孙享福延年;安徽凤阳农民冒坐牢的危险,秘密承包土地:在合同书上按下指印,开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为农村经济的复苏描绘了灿烂的蓝图;温州人敢为最先,开创了“温州模式”的经济发展之路,使温州人民从贫穷走向富裕。

同样,达尔文如果没有“敢为最先”的精神,就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题”,去推翻已在人们头脑里根深蒂固的冒牌祖先——上帝,而大胆提出人类的祖先是猿的见解;哥伦布没有危险的海上飘流,就不可能发现新大陆;皮尔里没有险象环生的冰川之行,就不可能征服北极。

可见,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没有今天的佳肴;没有无畏的开拓者,就没有今天的文明。

在今天的改革大潮中,我们需要“敢为最先”的精神,也需要“不耻最后”的勇气。

我们这里所说的“不耻最后”,是指和“敢为最先”者一样经过了一番艰苦努力之后而“最后”的,绝不是那种投机取巧而一败涂地的人。

这样的“最后”者从不哀叹,从不怨天尤人,而他们所做的只是向“最先”之路继续跋涉。

改革,是一种尝试、一种创新,自然不可能一帆风顺,势必会有“敢为最先”者成功的喜悦,也一定会有“不耻最后”者失败的沉思。

我们在对“敢为最先”者赞美之余,也对“不耻最后”者深表敬佩和感激。

因为他们虽然“最后”了,却把那种顽强的精神和敢于正视落后的勇气留给了别人。

可以想象,如果“温州模式”的四个创始人初尝失败后就消沉、退缩,“羞于后人”,也许就没有今天的“温州模式”。

许多下岗工人,如果没有一点“不耻最后”的勇气,也许就不可能重新上岗,再创辉煌。

鲁迅《最先与最后》读后感2学习要有韧性。

学习有如赛跑,那些跑在最前头的人固然可敬,但那些虽然落后却依然跑完全程的人更可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会本文深刻的含义:赞美“不耻最后”的精神,强调具有这种精神的人才是中国将来的希望所在。
课型:预习课课时:1
预习
目标
积累词语,一步步提示中心论点的方法。.体会本文深刻的含义:




导学提纲内容
教法学法
1、作者及写作背景,杂文的特点。
2、朗读课文,正音。
3、整体感知:
(1)概括每小节的内容
(2)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4、问题探究:
(1)中国人对“最先”的态度是什么?具体表现?心理依据?
(2)中国人对“最后”的态度是什么?具体表现?心理依据?
(3)鲁迅先生认为这种民族心态造成了什么结果?
5拓展延伸:你认为“敢为最先,不耻最后”精神的可贵之处是什么?
预习
反馈
处世金针:指做人的诀窍。
作鸟兽散:像受惊的鸟兽一样四处逃散。
围绕重点难点展示,发表有个性的见解,合作意识较强。
反馈
检测
1、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
自知之明:透彻了解自己的能力。
2、以《我读〈最先与最后〉》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教学时间
课时安排
2
序号
教学内容
杂文两篇《最先与最后》




1.知识与能力:了解杂文一般写法。理解本文一步步提示中心论点的方法。.体会本文深刻的含义:赞美“不耻最后”的精神,强调具有这种精神的人才是中国将来的希望所在。
2.过程与方法:自主朗读、合作探究、教师指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不耻最后”的精神。
预习
小结
学生很好的结合文本感悟杂文的特点。




课型:展示课课时:1
展示环节
具体内容
教法学法
知识
回顾
1、杂文的特点
2、解释词语
展示
目标
赞美“不耻最后”的精神,强调具有这种精神的人才是中国将来的希望所在。
展示
内容
详见预习提纲
第一展示任务:1、2
第二展示任务:3
第三展示任务:4、
第四展示任务:5
展示
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