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机械制造练习6要点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部分重点难点例题讲解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部分重点难点例题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541bba8484868762caaed56a.png)
重点难点深度剖析及难点例题讲解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科目,总计包括1本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卢秉恒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在本部分当中,以书为单位,按照章节、知识点,进行内容的安排。
此部分内容,是本讲义的重要部分。
本书总计包括七个章节,第七章内容不考。
其中重点章节是四、五、六章,大题一般都从这三张的内容里出,而前三章的基本概念会出成填空、选择、判断等题。
基础班给大家大致介绍了各章的基本概念,在强化班中,我们会详细的给大家再讲解一下各章概念知识点,并针对四、五、六章易出大题的知识点出一些例题,以供大家练习。
第一章机械加工方法1.1本章知识点串讲第一节,零件的形成原理按照零件由原材料或毛坯制造成为零件的过程中质量m的变化,可分为三种原理△m<0(材料去除原理);△m=0(材料基本不变原理);△m>0(材料累加成型原理)。
本节就这么一个知识点,经常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在考试中。
为防止考试题型发生变化,考生应知道三种原理的典型代表加工方法。
即△m<0:切削加工;△m=0:磨具制造;△m >0:快速成型制造。
第二节,机械加工方法根据材料去除原理的机械加工方法主要分为八类。
车削、铣削、刨削、钻削与镗削、齿面加工、磨削、特种加工。
1.车削工件旋转形成主切削运动。
精度IT8 ~IT7;粗糙度:6.3 ~1.6μm生产率高,切削过程较平稳,刀具简单。
主要有卧式车床、立式车床以及转塔车床这几类。
2.铣削主运动为刀具的旋转运动,精度IT8 ~IT7,表面粗糙度6.3 ~0.8μm顺铣和逆铣:根据主运动与进给方向相反或相同,分为逆铣和顺铣。
铣床的主要类型有升降台式铣床、床身式铣床、龙门铣床、工具铣床、仿形铣床以及数控铣床等。
3.刨削刀具的往复直线运动为主运动。
精度IT8 ~IT7,表面粗糙度3.2 ~ 1.6μm生产率低,比铣削平稳。
4.钻削与镗削钻削:钻头的旋转运动为主切削运动加工精度低,IT13 ~IT11,粗糙度12.5 ~0.8μm钻床适用于加工外形复杂,没有对称回转轴线的工件上的孔,尤其是多孔加工。
专业课辅导天津大学机械制造大纲要点
![专业课辅导天津大学机械制造大纲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1c236d3da38376baf1faec7.png)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掌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初步具有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了解机械制造领域的最新发展。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重点部分) 1. 制造技术概述(5%左右)制造,制造技术,制造系统,批量法则,成组技术基本原理,计算机集成制造,并行工程 2. 机械加工方法与机械加工系统(20%左右)机械制造工艺方法,机械加工方法,机床(机床分类与型号编制,机床基本组成,机床运动),夹具(工件的装夹,夹具分类,夹具组成,定位原理,过定位与欠定位,定位误差,夹紧力的确定),刀具(刀具种类,刀具角度,常用刀具材料,刀具选用),工件(工件材料可加工性)。
3. 切削原理(20%左右)金属切削变形过程,切屑类型与变形系数,磨削过程切屑形成机理,切削力,切削热和切削温度,积屑瘤、残余应力与加工硬化,刀具磨损与刀具耐用度,切削用量的选择与优化。
4. 机械制造质量分析与控制(25%左右)加工质量概念(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影响加工误差的因素,机械加工系统的几何误差及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机械加工系统受力变形及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机械加工系统热变形及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工序质量控制,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零件表面质量对使用性能的影响,影响表面粗糙度和表面机械物理性能的工艺因素,切削过程中的振动,提高表面质量的方法。
5. 工艺规程设计(25%左右)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和方法,基准的概念,定位基准的选择,经济加工精度与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加工阶段的划分与加工顺序的安排,工序集中与工序分散,加工佘量,工艺尺寸链,时间定额,工艺成本,CAPP工作原理,装配方法与装配尺寸链,装配工艺规程制定。
6. 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与先进制造技术(5%左右)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非传统加工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三、试卷题型及比例 1. 客观题(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填空,判断等)——占50左右 2. 主观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分析计算题等)——占50左右四、考试形式及时间考试形式:笔试。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重点总结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d96b82cb52acfc789ebc978.png)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总结第二章重点主运动:是切除多余金属层所必需的基本的运动,在切削运动中,主运动速度最高,消耗功率最大,只能有一个。
进给运动:使多余材料不断投入切削,从而加工出完整表面所需的运动,此运动速度较低,消耗功率较小,是形成已加工表面的辅助运动,可有一个或多个。
切削速度:切削加工时,刀具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于工件的主运动的速度。
单位为m/s,刀刃各点的切削速度可能不同。
进给量:在工件或刀具主运动每转一转或每一行程时(或单位时间内),刀具和工件之间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的相对位移量,单位是mm/r(用于车削镗削)或mm/行程(用于刨削磨削)背吃刀量:也称切削深度,在垂直于主运动方向和进给运动方向的工作平面内测量的刀具切削刃与工件切削表面的接触长度。
切削宽度:在主切削刃选定点的基面内,沿过渡表面度量的切削层尺寸。
切削厚度:在主切削刃选定点的基面内,垂直于过渡表面度量的切削层尺寸。
切削面积:在主切削刃选定点的基面内的切削层的横截面积。
自由切削:刀具在切削过程中,如果只有一条直线刀刃参加切削工作,这种情况成为自由切削。
其主要特征是:刀刃上各点切屑流出方向大致相同,被切材料的变形基本上发生在二维平面内。
(宽刃刨刀)非自由切削:若刀具上的切削刃是曲线或有几条切削刃都参加切削,并且同时完成整个切削过程,则称之为非自由切削。
其主要特征是:各个刀刃的交接处切下的材料互相影响和干扰,材料变形更为复杂,且发生在三位空间内。
(外圆切削,多刃刀具)直角切削:刃倾角为零时,主切削刃与切削速度方向成直角(切削沿刀刃法向流出)斜角切削:刃倾角不为零时,(切削流出方向偏离法线方向)自由直角-------沿刀刃法向非直角刀刃-------偏离主切削刃法向斜角--------偏离主切削刃法向切削平面:切削平面是通过刀刃上选定点,切于工件过渡表面的平面。
基面:基面是通过刀刃上选定点,垂直于该点合成切削运动向量的平面。
已加工表面:工件上经过刀具切削后形成的表面,并且随着切削的继续进行而逐渐扩大。
天津大学22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基础》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1
![天津大学22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基础》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1](https://img.taocdn.com/s3/m/0eaccd39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c7.png)
天津大学22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基础》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承受预紧力F′的紧螺栓联接在受工作拉力F时,剩余预紧力为F″,其螺栓所受的总拉力F₀=F′+F。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圆柱齿轮传动中,在齿轮材料、齿宽和齿数相同的情况下,当增大模数时,轮齿的弯曲强度()。
A、降低B、不变C、提高D、变化趋向不明确参考答案:C3.带传动中,带的紧边拉力、松边拉力分别为F₁和F₂,当带即将开始打滑时,F₁和F₂的关系为()。
A.F₁≈F₂B.F₁/F₂=eμαC.F₂/F₁=eμα参考答案:B4.滚动轴承寿命计算公式为:,ε为寿命指数,对于球轴承ε=()。
A.1/3B.10/3C.3/10D.35.螺纹联接中,提高防松能力的措施之一是采用双螺母。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6.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A、齿面磨粒磨损B、齿面疲劳点蚀C、轮齿疲劳折断参考答案:C7.在螺栓连接中,当螺栓轴线与被连接件支撑面不垂直时螺栓中将产生附加弯曲应力。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8.与直齿轮传动相比,由于斜齿轮传动的重合度较小,而使传动更趋平稳。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9.在两相对滑动的接触表面,主要依靠吸附油膜工作,其摩擦状态应是()。
A.边界摩擦B.混合摩擦C.液体摩擦参考答案:C10.当带传动的载荷稳定不变时,仍然存在弹性滑动。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1.受单向稳定变应力的零件,其许用极限应力的取值,除与给定的许用极限应力图有关外,还与零件的工作应力点在极限应力图的位置及其应力变化规律有关。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2.高速重载齿轮传动,当润滑不良时最可能出现的失效形式是齿面胶合。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3.闭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磨损。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4.在圆柱螺旋弹簧设计中,当要求刚度较大时,应使旋绕比较小。
机械制造基础知识点归纳大一
![机械制造基础知识点归纳大一](https://img.taocdn.com/s3/m/73ab7df8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59.png)
机械制造基础知识点归纳大一机械制造是现代工业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了众多的基础知识点。
本文将对大一学习机械制造过程中的一些基础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1. 材料科学基础在机械制造过程中,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了解材料的基本性质是学习机械制造的第一步。
材料科学基础包括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以及其它相关的知识。
例如,金属材料的结构和性质可以通过晶体结构、晶格常数和晶体缺陷等来描述。
2. 机械制图机械制图是机械制造的基础工具,它用于表达设计、工艺和加工等各个环节的信息。
学习机械制图,需要掌握常用的制图符号和图形的绘制方法。
例如,了解尺寸标注、断面图、装配图和零件图等内容。
3. 机械加工工艺机械加工工艺是机械制造的核心环节,它包括了各种加工方法和工具的应用。
学习机械加工工艺,需要了解常见的加工方法,如铣削、车削、钻孔和磨削等。
同时,还需要熟悉各种加工工具的使用和操作要点。
4. 机械传动机械传动是机械运动的重要方式之一,它通过传递力和运动来实现不同部件之间的协调工作。
学习机械传动,需要了解各种传动方式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例如,带传动、齿轮传动和联轴器等。
5. 自动控制基础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自动化控制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学习自动控制基础,需要了解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系统等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
同时,还需要掌握常见的控制方法,如PID控制和逻辑控制等。
6. 质量管理在机械制造中,质量管理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学习质量管理,需要了解常见的质量检测方法和标准。
例如,测量仪器的选择和使用、统计质量控制的方法和品管流程等。
7.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是机械制造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了各种机械元件的设计与选择。
学习机械设计基础,需要了解材料力学、机械原理和设计原则等。
例如,了解应力、应变和变形的计算方法,掌握材料选择的原则以及机械零件的设计规范。
通过以上对大一学习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基础知识点进行的归纳总结,希望读者能够对机械制造有更深入的了解。
机械制造技术 复习要点.doc
![机械制造技术 复习要点.doc](https://img.taocdn.com/s3/m/85a9e97bbd64783e09122b5b.png)
机械制造技术--复习要点考试题型题量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要求在下列备选答案屮选择一个填在题后的播号内。
)第1章加械加T方法与切削机床1.当有色金属(如铜、铝等)的轴类零件外圆表面要求尺寸精度较高、表面粗糙度值较低时,一般只能采用的加工方案为(C )。
A.粗车一粘车一炳削B.粗铳一精铳C.粗车一耕车一精细车D.粗磨一精磨2.钻、扩、较适宜加工(C )。
A.孔系B.细长孔C.小孔D.大孔3.铳削齿轮的特点是-把刀具可以加工(D )的齿轮。
A.任意齿数B.相同齿数C.不同齿数D. —•定齿数段4.激光加工最人的特点是(A )。
A.不需要加工工具B.需要简单的加工工具C需要复杂的加工工具D.需要屮等复杂的加工工具5.机床床身导轨血常用的精加工方法是(D )。
A.刮削B.铳削C.研磨D.宽刀细刨。
6.对于非冋转体零件上肓径较人、精度要求较高的孔,应选择的加T方法是(D )。
A.钻孔B.较孔C.在车床上锂孔D.在锤床上锂孔7.齿轮齿形常用加工方法屮,(A )的加工精度最高。
A.磨齿B.铳齿C.滚齿D.插齿&电火花加工主要是利用(A )进行材料去除的。
A.热能、电能B.光能、热能C.热能、冲击能D.电能、光能9.麻花钻切削部分的主切削刃有(B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0.可用于加工内键槽的机床是(D )。
A.立铳床B.铿床C.牛头刨床D.插床11.齿轮齿形常用加工方法屮,(A )的生产率最高。
A.滚齿B.插齿C.磨齿D.剃齿12.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屮,电极丝作(C )的运动。
A.连续B.间歇C.往复D.旋转13.口前,在生产中加工平血最常用的加工方法是(B ),其原因是因为其加工效率高、加工质量容易保证。
A.周铳B.端铳C.刨削D.镇削14.磨削能够加丁高硕度的材料是因为(A )。
A.磨粒硬度高B •砂轮硬度高C.结合剂硬度高D砂轮组织紧密。
15.双联齿轮的齿形常用的加工方法是(D )。
天津市考研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复习指南重点知识点整理
![天津市考研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复习指南重点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551d35a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19.png)
天津市考研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复习指南重点知识点整理一、介绍天津市考研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机械工程学科的研究方向之一。
本文将为考生提供一份重点知识点整理,旨在帮助考生系统地复习和准备考试。
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 概念与发展历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是利用机械工程基础知识和现代控制理论,以及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为基础,研究和应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学科。
2. 重要性与应用领域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在制造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自动化生产、机电设备维护等领域。
三、重点知识点整理1. 机械制造-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如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原理等;- 材料力学与材料工艺知识:包括材料强度、热处理、焊接、铸造等;-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涵盖数控加工、装配工艺、机械制造设备等。
2. 自动控制理论- 自动控制基本原理:包括反馈控制、PID控制、闭环控制等;- 系统控制理论:如系统辨识、系统建模等;- 控制器设计与应用:包括控制算法、控制器调试与优化等。
3. 传感器与执行器- 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执行器:如伺服电机、液压驱动装置等;- 接口技术与通讯:包括模拟量信号处理、数字量信号处理等。
4. 现代制造技术- 智能制造技术:如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等;- CAD/CAM技术与软件应用: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等;- 现代加工与制造技术:包括激光加工、快速成型技术等。
5. 其他相关知识- 工程经济学:如投资决策、成本估算等;- 运筹学与优化理论:如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等。
四、复习建议考生在复习期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定期回顾基础知识点,夯实基础;2. 着重强化重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3. 解析历年考试真题,了解考点和考题形式;4. 做好知识点的整理与总结,形成复习资料;5.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
五、总结本文对天津市考研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复习的重点知识进行了整理与总结,希望能帮助考生们在备考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准备,取得好的成绩。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笔试科目复习资料 天津大学考试提交及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笔试科目复习资料 天津大学考试提交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7871cb8762caaedc33d43b.png)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一、填空题1、六个自由度都需要限制的定位方法,称为(完全定位)。
2、主运动是指直接切除工件上的(余量)形成(加工表面)的运动。
3、工艺基准可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4、使用概率法计算尺寸链时,封闭环的公差等于(各组成环公差平方和的平方根)。
5、加工硬化概念:已加工表面(表层)金属硬度高于(里层)金属硬度的现象。
6、残余应力概念:未施加任何(外力)作用情况下,材料(内部)保持平衡而存在的应力。
7、为改善切削性能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如( 退火 )、( 正火 )、调质等,应安排在切削加工之前。
8、当铣刀上与工件接触部分的线速度方向与工件的进给方向(相反)时称为逆铣。
9、切削塑性材料时,若刀具前角较(大),切削速度较(高)以及进给量较小时易产生带状切屑。
10、麻花钻由(工作部分)和(柄部)构成。
11、生产规模分为:(单件小批生产)、(批量生产)、(大批大量生产)。
12、工件加工时必须限制的自由度未被完全限制,称为(欠定位)。
13、常用的减振器有(摩擦)减振器、(冲击)减振器和动力减振器。
14、工艺系统的软件包括(加工方法)、(工艺过程)、数控程序等。
15、以(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称为基准重合原则。
16、分组选配法适用于装配尺寸链环数(较少)且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17、高硬度材料之所以硬是因为表面经过(淬火处理)。
18、在时间定额中,把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相对位置),以及表面状态或材料性质等的工艺过程所消耗的时间,称为基本时间。
19、安排机械加工顺序的原则是先基准后其他、(先主后次)、先粗后精、和(先面后孔)。
20、零件分类编码系统是用(字符)对零件有关(特征)进行描述和识别的一套特定的规则和依据。
二、判断题1、利用铣刀端部刀齿切削的是周铣。
( × )2、端铣的加工质量好,在大平面的铣削中目前大都采用端铣。
( √ )3、残余应力是由于残渣产生的。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提纲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cee42575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04.png)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提纲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提纲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机械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必修课程。
其内容广泛、难度较大,涉及到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加工技术、计量学、机械制造自动化等多方面知识。
下面是一份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提纲,旨在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这门课程的知识点和重难点。
一、机械制造工艺1. 常见的机械制造工艺包括:铸造、焊接、锻造、剪切、成形、切削、装配等。
2. 铸造工艺:砂型铸造、压铸、浇注铸造等。
3. 焊接工艺:气焊、电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等离子弧焊等。
4. 锻造工艺:自由锻、模锻、半模锻等。
5. 成形工艺:冲压、拉伸、挤压等。
6. 切削工艺:车削、铣削、钻削、刨削等。
7. 装配工艺:机械装配、电力组装、轴承安装等。
二、机械制图1. 基本制图法:投影法、剖视法、轴测投影、透视投影等。
2. 图案符号和代号:点、线、面、箭头、尺寸标注、注释等。
3. 常见的制图工具:钢笔、三角板、比例尺、圆规、弧形规等。
4. 组装图和分解图:包括产品总装图、嵌合图、分解图等。
三、工程力学1. 力的概念和力的分析:包括力的合成、分解和平衡。
2. 物体的受力分析:包括弹性体内应力分析和静力学分析。
3. 静力学分析:包括平衡分析、受力分析和剪力和弯矩图等。
4. 动力学分析:包括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以及牛顿定律、动量、功和能量等重要概念。
四、材料力学1. 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延伸率和冲击韧性等。
2. 杆件的受力分析:包括杆件的外力分析、截面特性和悬挂问题等。
3. 板件的受力分析:包括板件的外力分析、板件应力分布图和板斜裂纹等。
五、机械设计基础1. 设计思想:包括先进性、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等要素。
2. 设计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细节设计、工程图设计等。
3. 机械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机械零部件、机械运动、机械结构和机械动力学等。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笔试科目复习资料-天津大学考试提交及答案剖析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笔试科目复习资料-天津大学考试提交及答案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b310b1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49.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一、填空题1、六个自由度都需要限制的定位方法,称为(完全定位)。
2、主运动是指直接切除工件上的(余量)形成(加工表面)的运动。
3、工艺基准可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4、使用概率法计算尺寸链时,封闭环的公差等于(各组成环公差平方和的平方根)。
5、加工硬化概念:已加工表面(表层)金属硬度高于(里层)金属硬度的现象。
6、残余应力概念:未施加任何(外力)作用情况下,材料(内部)保持平衡而存在的应力。
7、为改善切削性能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如( 退火 )、( 正火 )、调质等,应安排在切削加工之前。
8、当铣刀上与工件接触部分的线速度方向与工件的进给方向(相反)时称为逆铣。
9、切削塑性材料时,若刀具前角较(大),切削速度较(高)以及进给量较小时易产生带状切屑。
10、麻花钻由(工作部分)和(柄部)构成。
11、生产规模分为:(单件小批生产)、(批量生产)、(大批大量生产)。
12、工件加工时必须限制的自由度未被完全限制,称为(欠定位)。
13、常用的减振器有(摩擦)减振器、(冲击)减振器和动力减振器。
14、工艺系统的软件包括(加工方法)、(工艺过程)、数控程序等。
15、以(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称为基准重合原则。
16、分组选配法适用于装配尺寸链环数(较少)且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17、高硬度材料之所以硬是因为表面经过(淬火处理)。
18、在时间定额中,把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相对位置),以及表面状态或材料性质等的工艺过程所消耗的时间,称为基本时间。
19、安排机械加工顺序的原则是先基准后其他、(先主后次)、先粗后精、和(先面后孔)。
20、零件分类编码系统是用(字符)对零件有关(特征)进行描述和识别的一套特定的规则和依据。
二、判断题1、利用铣刀端部刀齿切削的是周铣。
( × )2、端铣的加工质量好,在大平面的铣削中目前大都采用端铣。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笔记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5f0cb7af312b3169a551a4ce.png)
天津大学2022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笔记考试科目: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时间:月日(注: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学习笔记第一章总论1.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微型化、精密化、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清洁化。
2.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1)产品设计(2)工艺设计(3)零件加工(4)检验(5)装配调试(6)入库第二章金属切削原理1.金属切削的前提:(1)工件与刀具有相对运动(2)刀具材料有一定的切削性能(3)刀具制成适当的几何形状2.切削运动:(1)主运动(2)进给运动3.切削速度:刀具切削刃与工件的相对速度,在主运动方向上的瞬时投影线速度。
4.进给量:刀具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相对于工件的位移量。
5.背吃刀量:已加工表面与待加工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也称切削深度。
6.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1)高硬度(2)高耐磨性(3)足够的强度和韧性(4)高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5)良好的工艺性(6)较好的经济性7.普通高速钢:(1)W18Cr4V(W18)综合性能较好,目前日渐减少使用(2)W6Mo5Cr4V2(M2)8.高性能高速钢:(1)W2Mo9Cr4VCo8(M42)优良的综合性能,价格昂贵(2)W6Mo5Cr4V2Al又叫501,我国独创钢种,性能接近M42,价格较低。
9.硬质合金:(1)钨钴类硬质合金(YG)(2)钨钛钴类硬质合金(YT)(3)钨钛钽类硬质合金(YW)(4)碳化钛基硬质合金(YN)10.其他刀具材料:(1)陶瓷(2)金刚石(3)立方氮化硼(CBN)11.涂层刀具:(1)TiC涂层应用最多最广的涂层(2)TiN涂层不易出现积屑瘤(3)陶瓷涂层强热稳定性,但是很脆,用于连续切削(4)金刚石涂层极高的抗磨料磨损能力12.刀具结构形式:(1)整体式(2)焊接式(3)机械夹紧式(4)机夹可转位式。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b8b689f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f8.png)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机械制造技术作为一门涉及广泛且重要的学科领域,涵盖了众多关键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和掌握机械制造的原理、工艺以及相关技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的系统总结和梳理,能够帮助学习者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下将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金属材料是机械制造中最基本的材料,了解不同金属材料的性能特点以及热处理对其性能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一)金属材料的性能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力学性能主要有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等,它们反映了金属材料在受力时的抵抗能力和变形能力。
强度是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包括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硬度是衡量金属材料表面抵抗硬物压入的能力,常用的硬度测试方法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等;塑性是金属材料在受力时产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常用的塑性指标有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韧性是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常用的韧性指标有冲击韧性。
物理性能包括密度、熔点、热膨胀性、导电性、导热性等,这些性能决定了金属材料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特性。
化学性能主要指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
(二)金属材料的分类金属材料可以按照化学成分、组织状态和用途等进行分类。
按照化学成分,金属材料可分为碳钢、合金钢、铸铁等;按照组织状态,可分为纯金属、合金固溶体、金属化合物等;按照用途,可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
(三)热处理热处理是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等工艺手段改变金属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
热处理的目的主要有提高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改善加工性能、消除内应力、提高耐腐蚀性等。
常见的热处理工艺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
退火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后缓慢冷却,以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消除内应力,细化晶粒;正火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获得细珠光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其目的与退火相似,但正火后的硬度略高于退火;淬火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后快速冷却,以获得马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淬火后的金属材料硬度高、耐磨性强,但脆性较大,需要进行回火处理;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金属材料重新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后冷却,以消除内应力、提高韧性的热处理工艺,根据回火温度的不同,可分为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分别获得不同的性能。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简答全天津大学出版社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简答全天津大学出版社](https://img.taocdn.com/s3/m/63ef2194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2b.png)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简答全天津⼤学出版社C 2 2-1 表征⾦属材料的⼒学性能时,主要有哪⼏项指标?解:表征⾦属材料的⼒学性能时,主要指标有:强度(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强度极限),刚度、塑性、硬度。
2-2 常⽤的硬度指标有哪些?解:常⽤的硬度指标有三种:布⽒硬度(HBS)、洛⽒硬度(HRC-洛⽒C标度硬度)、维⽒硬度(HV)。
2-3 低碳钢,中碳钢,⾼碳钢的含碳量范围是多少?解:低碳钢(C≤0.25%);中碳钢(0.25%<C≤0.6%);⾼碳钢(C>0.6%)2-4 什么是合⾦钢?钢中含合⾦元素 Mn,Cr,Ni,对钢的性能有何影响?解:冶炼时⼈为地在钢中加⼊⼀些合⾦元素所形成的钢就是合⾦钢。
其中加⼊Mn可以提⾼钢的强度和淬透性;加⼊Cr可以提⾼钢的硬度、耐磨性、冲击韧性和淬透性;加⼊Ni 可以提⾼钢的强度、耐热性和耐腐蚀性。
2-5 ⾮铁⾦属共分⼏⼤类?具有哪些主要特性?解:有⾊⾦属主要分为以下⼏类:1)铜合⾦: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耐蚀性、延展性。
2)铝合⾦:⽐强度⾼,塑性好,导热、导电性良好,切削性能良好。
3)钛合⾦:密度⼩,机械强度⾼、⾼低温性能好,抗腐蚀性良好。
2-6 常⽤的热处理⼯艺有哪些类型?解:常⽤的热处理⼯艺有:退⽕、正⽕、淬⽕、回⽕、表⾯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
2-7 钢的调质处理⼯艺过程是什么?其主要⽬的是什么?解:钢的调质处理⼯艺指的是淬⽕加⾼温回⽕。
⽬的是为了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即好的强度、韧性和塑性。
2-8 镀铬和镀镍的⽬的是什么?解:镀铬的⽬的是为了使材料表层获得⾼的化学稳定性,并具有较⾼的硬度和耐磨性。
镀镍是为了获得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2-9 选择材料时应该满⾜哪些基本要求?解:选择材料时主要满⾜使⽤要求、⼯艺要求和经济要求。
C44-1 何谓运动副和运动副要素?运动副如何进⾏分类?解:由两个构件直接接触⽽组成的可动的连接称为运动副。
两个构件上参与接触⽽构成运动副的点、线、⾯等元素被称为运动副要素。
天津大学精密机械设计复习指导
![天津大学精密机械设计复习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07bf405bad02de80d5d84005.png)
第二章机械工程常用材料及钢的热处理材料科学的研究范畴:一门研究材料的成分、结构和性能间关系的科学,研究的对象包括一切的固体材料。
按性能分:结构材料(强度、韧性、塑性、硬度和耐磨性等力学性能,对力学性能有要求,制作工程结构和零件)功能材料(电光声热磁功能和效应的材料)按照材料的结合特点及性质,一般可以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材料三大类金融材料最常用,分为钢铁材料和非铁金属无机非金属材料是金属和有机物之外的几乎所有材料结构材料——陶瓷——性能分类——高强度、高温、高韧性、光学陶瓷和耐酸陶瓷钢铁材料(黑色金属)1、非合金钢(碳钢)含碳2%以下的铁碳合金、少量杂质按质量分数分类: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按质量等级分类:普通质量、优质和特殊质量按用途分类: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2、合金钢人为加入Cr、Mn、Ni、Ti、Mo等,具有高的强度、韧性、硬度,以及某些特殊性能(如耐腐蚀性、高温强度等)。
3、铸铁:良好的铸造性能、减摩性能、吸振性能、切削加工性能、低的缺口敏感性,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灰铸铁:C-自由状态的片状石墨形式球墨铸铁:C-球状石墨形式,较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有色金属1、铜及其合金:工业纯铜、黄铜(铜锌二元合金)、青铜(锡青铜、铝青铜、铍青铜、硅青铜、锰青铜等)2、铝及其合金:纯铝、硬铝、铸铝3、钛及其合金:纯钛、钛合金非金属1、工程塑料-特点:密度小,比强度高,良好的抗蚀型,优良的电绝缘性,耐磨、减摩、自润滑性好,工艺性好-分类:热固性塑料、热塑性塑料2、橡胶:高弹性、绝缘性-密封件、缓冲件、绝缘件上述二者易老化,难回收(污染)3、人工合成矿物:刚玉、石英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刚度:性能指标:弹性模量的大小(抵抗变形的能力),不同钢种差别不大,合金钢并提高刚度达不到预期效果塑性:性能指标:延展性(断后延展率和断面收缩率)硬度:表示材料表面在一个小体积范围内抵抗弹性变形、塑形变形或者破裂的能力。
天津工业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
![天津工业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41cf101ba0d4a7303763aec.png)
天津工业大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第一章绪论1-1 什么是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和工艺规程?1—2 什么是工序、工位、工步和走刀?试举例说明.1-3 什么是安装?什么是装夹?它们有什么区别?1-4 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各有哪些工艺特征?1-5 试为某车床厂丝杠生产线确定生产类型,生产条件如下:加工零件:卧式车床丝杠(长为1617mm,直径为40mm,丝杠精度等级为8级,材料为Y40Mn);年产量:5000台车床;备品率:5%;废品率:0.5%.1-6 什么是工件的定位?什么是工件的夹紧?试举例说明。
1—7 什么是工件的欠定位?什么是工件的过定位?试举例说明。
1—8 试举例说明什么是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1-9 有人说:“工件在夹具中装夹,只要有6个定位支承点,就是欠定位”,“凡是少于6个定位支承点,就不会出现过定位”,上面这些说法都对吗?为什么?试举例说明。
1-10 分析图1-8所示定位方式,并回答以下问题:(1)各定位件所限制的自由度;(2)判断有无欠定位或过定位现象,为什么?图1-8 习题1-10图第二章 切削过程及其控制2-1 什么是切削用两三要素?在外圆车削中,它们与切削层参数有什么关系? 2-2 确定外圆车刀切削部分几何形状最少需要几个基本角度?试画图标出这些基本角度。
2-3 试述刀具标注角度和工作角度的区别。
为什么车刀作横向切削时,进给量取值不能过大?2-4 刀具切削部分的材料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性能?2-5 常用的硬质合金有哪几类?如何选用?2—6 怎样划分切削变形区?第一变形区有哪些变形特点?2—7 什么是积削瘤?它对加工过程有什么影响?如何控制积削瘤的产生? 2—8 试述影响切削变形的主要因素及影响规律。
2-9 常用的切屑形态有哪几种?它们一般都在什么情况下生成?怎样对切屑形态进行控制?2-10 切削力为什么要分解为三个分力?各分力的大小对加工过程有什么影响? 2-11 在CA6140型车床上车削外圆,已知:工件材料为灰铸铁,其牌号为HT200;刀具材料为硬质合金,其牌号为YG6;刀具几何参数为:0010=γ,10,10,45,8''00-=====s r r k k λαα(s λ对三向切削分力的修正系数分别为75.0,5.1,0.1===f s p S C s F F F k k k λλλ),mm r 5.0=ε;切削用量为:min /80,/4.0,3m v r mm f mm c p ===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章练习题
1. 单项选择
1-1 装配系统图表示了()。
①装配过程②装配系统组成③装配系统布局④机器装配结构
1-2一个部件可以有()基准零件。
①一个②两个③三个④多个
1-3 汽车、拖拉机装配中广泛采用()。
①完全互换法②大数互换法③分组选配法④修配法
1-4 高精度滚动轴承内外圈与滚动体的装配常采用()。
① 完全互换法② 大数互换法③ 分组选配法④ 修配法
1-5 机床主轴装配常采用()。
① 完全互换法② 大数互换法③ 修配法④ 调节法
1-6 装配尺寸链组成的最短路线原则又称()原则。
①尺寸链封闭②大数互换③一件一环④平均尺寸最小
1-7 修选配法通常按()确定零件公差。
①经济加工精度②零件加工可能达到的最高精度③封闭环④组成环平均
精度
1-8 装配的组织形式主要取决于()。
①产品重量②产品质量③产品成本④生产规模
1-9 牛头刨床总装时,自刨工作台面,以满足滑枕运动方向与工作台面平行度的要求。
这属于()。
①选配法②修配法③调节法④试凑法
1-10 据统计,机器装配费用约占机器总成本的()。
①1/10~1/5 ② 1/5~1/3 ③ 1/3~1/2 ④ 1/2~2/3
2. 多项选择
2-1 机器由()装配而成。
①零件②组件③部件④标准件
2-2 机械装配的基本作业包括清洗、连接、调整、()等。
①检测②平衡③加工④修配
2-3 常见的可拆卸连接有、和()等。
①螺纹连接②铆钉连接③销连接④键连接
2-4 常用的机械装配方法有()和修配法等。
①完全互换法②大数互换法③调整法④选配法
2-5 机械产品的装配精度一般包括()。
①相互位置精度②相互配合精度③相互运动精度④工作稳定性
2-6 在确定各待定组成环公差大小时,可选用()。
①等公差法②等精度法③随机分配法④按实际加工可能性分配法
2-7 协调环通常选()的尺寸。
①尺寸链中最小②尺寸链中最小③易于制造④可用通用量具测量
2-8 分组选配法进行装配时适用于()的情况。
①大批量生产②配合精度要求很高③参与装配零件本身精度很高④参与
装配零件数较少
2-9 自动装配条件下对零、部件结构工艺性的要求包括( )等。
① 重量轻 ② 体积小 ③ 形状规则 ④ 能够互换
2-10 安排装配顺序的一般原则包括( )等。
① 先内后外 ② 先下后上 ③ 先大后小 ④ 先难后易
3. 判断题
3-1 零件件是机械产品装配过程中最小的装配单元。
3-2 套件在机器装配过程中不可拆卸。
3-3 超声波清洗适用于形状简单、清洁度要求不高的零件清洗。
3-4 紧固螺钉连接使用拧紧力矩越大越好。
3-5 过盈连接属于不可拆卸连接。
3-6 配合精度指配合间隙(或过盈)量大小,与配合面接触面大小无关。
3-7 配合精度仅与参与装配的零件精度有关。
3-8 直线装配尺寸链只有一个封闭环。
3-9 采用固定调节法是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调节件来达到装配精度。
3-10 自动装配中应尽量减少螺纹连接。
4. 分析计算题
4-1习图6-4-1所示为车床尾座套筒装配图,各组成零件的尺寸注在图上,试分别用完全互换法和大数互换法计算装配后螺母在顶尖套筒内的轴向窜动量。
4-2 有一轴和孔配合间隙要求为0.07~0.24mm 零件加工后经测量得孔的尺寸分散为
19.0
065+φmm ,轴的尺寸分散为012.065-φmm ,若零件尺寸分布为正态分布,现用大数互换法进行装配,试计算可能产生的废品率是多少?
4-3 习图6-4-3所示为双联转子泵的轴向装配关系
图。
要求在冷态情况下轴向间隙为0.05~0.15mm 。
已知:1A = 41mm ,==42A A 17mm ,3A =7mm 。
分别采用完全互换法和大数互换法装配时,试确定
各组成零件的公差和极限偏差。
习图6-4-3
4-4 某偶件装配,要求保证配合间隙为0.003~0.009mm 。
若按互换法装配,则阀杆直径应
为0003.025-φmm ,阀套孔直径应为006.0003.025++φmm 。
因精度高而难于加工,现将轴、孔制造公差都扩大到0.015mm ,采用分组装配法来达到要求。
试确定分组数和两零件直径尺寸的偏差,并用公差带位置图表示出零件各组尺寸的配合关系。
4-5 某轴与孔的设计配合为h5H510
φ,为降低加工成本,两件按h9
H910φ制造。
试计算采用分组装配法时: 1) 分组数和每一组的尺寸及其偏差;
2) 若加工1000套,且孔与轴的实际尺寸分布都符
合正态分布规律,每一组孔与轴的零件数各为多少。
4-6 习图6-4-6所示为键与键槽的装配关系。
已知:
1A =20mm ,2A =20mm ,
要求配合间隙0.08~ 0.15mm 时,试求解:
1)当大批大量生产时,采用互换法装配时,各零件的尺寸及其偏差。
2)当小批量生产时,13.0
0220+=A mm ,052.01=T mm 。
采用修配法装配,试选择修配
件;并计算在最小修配量为零时,修配件的尺寸和偏差及最大修配量。
3)当最小修配量05.0min =F mm 时,试确定修配件的尺寸和偏差及最大修配量。
4-7 习图6-4-7为某卧式组合机床的钻模简图。
装配要求定
位面到钻套孔中心线距离为110±0.03mm ,现用修配法来解
此装配链,选取修配件为定位支承板3A =12mm,
3T =0.02mm 。
已知:282=A mm ,08.02=T mm ,0051501±=A mm ,钻套内孔与外圆同轴度为φ0.02mm ,根
据生产要求定位板上的最小修磨量为0.1mm ,最大修磨量不
得超过0.3mm 。
试确定修配件的尺寸和偏差以及2A 的尺寸
和偏差。
4-8 试举例说明(画出简图)自动装配条件下的零件结构工
艺性。
5. 问答题
5-1 试述制订装配工艺规程的意义、内容、和步骤。
5-2 装配精度一般包括哪些内容?装配精度与零件的加工精度有何区别,它们之间又有何关系?
试举例说明。
5-3 保证机器或部件装配精度的方法有哪几种?
5-4 试说明自动装配的意义和提高装配自动化水平的途径。
5-5 装配尺寸链如何查找?什么是装配尺寸链的最短路线原则?
习图6-4-6
习图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