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
中职哲学与人生12

第十二课
一、理想信念的关系及其作用
1.理想和信念的关系
理想和信念既密切联系,又有区别。
理想、信念的区别与联系
中职哲学与人生12
理想
信念
重在标志人与奋斗目标之 重在标志人对事物、观念的看
区 间的关系
法和态度
别 主要是指向未来
主要是面对现在
为人们的行动指明方向 为人们的行生实12现是有条件的
理想的实现是有条件的
表现在实际行动
案例
中职哲学与人生12
❖ 著名教育家徐特立43岁去法国勤工俭学时才开始学法 语。当时有人对他能否学好法语表示怀疑。他自信地 回答:“我今年43岁了,1天学1字,1年可学365个字, 7年可学2555个字,到了50岁时岂不就是一个通法语 的人了吗?假若1天学2个字,到46.5岁,就可以学通 一国文字,我尽管笨,但没有1天学1个字、2个字也学 不会的。”由于徐特立坚持天天学法语,不到五年, 他就可以阅读法文书籍了。
2.理想信念对人生成长有着重要作用
中职哲学与人生12
❖ 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 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 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定力作用 提升作用 动力作用
有有志而无成者矣, 未有无志而能有成者也。
——王阳明
理想,能让所有不幸
的中人感职到哲快学乐与。人生12
——高尔基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中职哲学与理人想生是1火2 ,点燃熄灭的灯;
第十二课
中职哲学与人生12
三、实现理想要有坚强的意志
中1.职意志哲是学实与现人理生想1所2必要的主观条件
什么是意志?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
服困难、实现目的心理状态和自决能力。
第十二课-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

一、实现理想要有坚强意志
2. 理想、信念与意志的关系
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 求; 信念是人们在追求理想中表现出来的孜 孜以求、不懈奋斗的意志力。理想是信念 的延伸和体现,信念理想的基础和支撑。
P150
理想、信念的区别与联系
理 想 信 念
区 别
重在标志人与奋斗目标之 重在标志人对事物、观念的看 间的关系 法和态度 主要是指向未来 主要是面对现在
21
与您共勉
人与人之间,强者和弱者之间,大人物和小人物之间最大 的差异,就在于意志的力量,所向无敌的决心,一旦确立了目 标,就要坚持到底。
22
什么是意志?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 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心 理状态和自决能力。
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就叫意志行动。
三轮车夫的理想与奋斗
吉林人陈平从 1996 年开始考研,连续经历了 10 次失 败。靠蹬三轮车维持生活。在拉车的间隙里,他勤学不怠, 终于在第11次考研之后梦圆2006。 2009 年 4 月,同样靠蹬三 轮车养家糊口的蔡伟,凭借自 己在古文字研究方面的钻研精 神和独到见解,被复旦大学出 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破格 录取为博士。
案 例:责任
从此,男孩儿开始了艰苦的 打工生活, 擦皮鞋,送报纸„„经 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够了13美元 这笔“天文数字”,还给了父亲。 这个男孩儿就是日后的美国 总统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 —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承担过失,使 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
人生责任的基本内容 对自我和他人负责 对家庭和集体负责
二、实现理想要敢于担当
2. 理想信念与责任的关系 人物事迹:特岗教师陈美荣P156 心理学家调查报告:各领域杰出人士成功的因 素? 聪颖+勤奋+责任担当 任何的抱怨、消极、懈怠,都是不足取的。唯有 把那份工作当做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 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是正确与明智的选择。
哲学与人生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二讲:实现理想要敢于担当

教学课题《哲学与人生》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第二讲,实现理想要敢于担当。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 理解实现理想需要承担责任的重要性;2. 掌握理想信念与责任的关系;3. 加强自身修养,承担起社会责任。
课时分配本课程预计用时2 个课时。
授课类型本课程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方式进行。
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关键教学重点:1. 理解实现理想需要承担责任的重要性;2. 掌握理想信念与责任的关系。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认识到实现理想需要承担责任的重要性;2.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理想信念与责任的关系。
教学关键: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通过实例来理解实现理想需要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和理想信念与责任的关系。
教学手段、教具教学手段:讲授、案例分析、讨论。
教具:投影仪、PPT。
教学主要方法本课程采用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师先介绍相关理论知识,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通过实例来理解实现理想需要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和理想信念与责任的关系。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理想,为什么实现理想需要承担责任。
2. 理论知识讲解(20分钟)教师讲解实现理想需要承担责任的重要性以及理想信念与责任的关系。
3. 案例分析(30分钟)教师提供一个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实现理想需要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和理想信念与责任的关系。
4.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实现理想需要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和理想信念与责任的关系。
5.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加深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掌握。
6.教学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单元的教学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
7.教学反思(5分钟)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板书和板画的设计板书设计:实现理想要敢于担当实现理想需要承担责任理想信念与责任的关系板画设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实现理想和承担责任相关的图像,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十二课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轴心和主宰,是 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是我 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根本动力。
3
理想信念的四个特点:
第一,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理想信念反映不同阶级的 利益。资产阶级鼓吹资本主义制度的美好。而无产阶级则要推 翻资本主义制度,谋求翻身得解放。
4
第二,可塑性。一是因为作为具体的人可以超越其 所处的经济地位树立不同的理想信念。二是由于科学理 论的教育作用,人们的理想信念也会逐渐发生改变。 第三,相对稳定性。理想信念是人们认识的升华, 因而一旦形成往往不易改变。 第四,实践性。认识在实践中产生,又在实践中得 到检验和发展。 而理想信念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5
理想信念具有四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柱作用。理想信念能给人 以明确的人生方向和无穷的力量,鼓舞人的斗志,甚至 能激起人们为之献身。P111《最后一片叶子》理想信念能够 引导人们团结起来,为了共同目标而奋斗。邓小平说得 好,“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 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 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 第三,理想信念的内在驱动作用。理想信念一旦形 成,就会指引人们自觉地为目标而奋斗不懈,这就是理 想信念的驱动作用。(P111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9
一、坚强的意志品质是理想信念形成的必备条件 什么是意志? 就是人类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 和支配自己的行动的心理现象。其过程包括决定阶段 和执行阶段。
10
意志的特征: 第一,意志行动的目的性。这样才能既发动 符合于目的的某些行动,又能制止不符合目的的 某些行动。 第二,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克 服困难的过程也就是意志行动的过程。
《哲学与人生》教案2015.3(第6次授课第四单元顺应历史潮流 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第10、11、12课)

理想
第十课 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
一、人生发展必须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1.人生发展不能没有目标
相互讨
提问1:什么是目标,为什么人生发展必须 论,回答
有明确的目标? 参考答案:P122
问题
25分钟
目标——是个人、部门或整个社会组织在一
定时间范围内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标准和结
果。
人总是为着某种目标而生活,有了目标,人
人生理想。 坚定信念,增强意志,肩负起社会责任,在履行职责
中把理想变为现实。
通过认识人生目标的意义,使学生领悟到目标对个人 成长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树立正确人生目标,确立正确的人
生目标。
顺应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坚定信念,坚强意
志,勇担责任。
1.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规律性;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 目标。辩证唯物主义知行统一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理解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的
意义,认识到人生目标与社会发展、个人成长的关
系。
了解理想与现实、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辩证关系,
理解有关人生理想的人生问题。了解理想信念与意
志、责任之间的辩证关系,加强社会责任感。
运用社会发展规律性的原理,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目
标。 自觉地把个人发展融入到社会发展之中,确立崇高的
书,找到 知识点,
提问5:什么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通过教师
参考答案:P129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 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讲解充分
的规律是历史发展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总 理解知识
趋势是前进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内容,并
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 将不理解
《哲学与人生》第四单元

2.影响人生目标形成的主观因素
从人的主观条件来看,人生目标的形成取决于人们的知 识水平、道德修养和思想觉悟,最终取决于人们的自觉 选择。在现实社会中,即便拥有大体相同的客观条件, 人们的人生目标也大不相同,这种差异正是受人们的主 观条件的制约而造成的。一般来说,良好的知识水平为 选择正确的人生目标奠定了知识基础,但是,一个受过 良好教育的人并不一定能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良好的 道德品质和高尚的人生目标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品 德高尚者愿以国家、民族利益为己任,从而产生远大的 人生目标;相反,聚敛财富,腐化堕落,会产生狭隘的 人生目标。人生选择不同,结局各异,或重于泰山,或 轻于鸿毛。
3.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和相互 制约的。 第一,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个人理想。 第二,个人理想体现着社会理想。 可见,社会理想以个人理想为基础 ,个人理想 是以社会理想为导向。只有结合了多数个人理想 的社会理想才是远大理想,也只有结合了社会理 想的个人理想才是崇高理想。
二、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人民群众的含义 (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社会制约性
(一)人民群众的含义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从量上来说, 人民群众是指居民中的大多数;从质上来 说,人民群众是指对社会历史发展(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第四单元 顺应历史潮流,确立崇高 的人生理想
第十课
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第十一课
第十二课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第十课 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
一、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 二、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人生目标的确立 四、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一、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
中职哲学与人生ppt课件

河北高院对李真案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死刑
11
理想信念指引人生奋斗目标
你们临开始运动以前应 该定定方向。比如航海远行 的人,必先定个目的地。中 途的指针总是指着这个方向 走,才能达到目的地。若是 方向不定,随风飘转,恐怕 永无到达的日子。
李大钊
12
理想信念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饱食、暖衣、 逸居而无教, 则近于禽兽。
请谈谈上述案例对你的启示。 19
理想转变为现实,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要有坚定的信念。
第二要有坚强的意志。 第三要有自觉的责任。
立志需躬行
实际行动
20
思考与讨论
怎样理解理想变为现实的 几个重要条件?
21
二、实现理想要有坚定的信念
1.信念是实现理想必须具备的主观条件 要实现理想,
就要努力追求理 想。坚定的信念、 执著的追求、不 懈的奋斗是通向 理想彼岸的桥梁。
系
“理想信念”把这两个单独概念各自侧重的方面辩证地统 6
一为一体
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 么理想就是引航的灯塔,信念就是推进的 风帆。没有科学的理想信念的人生,就像 失去了方向和动力的小船,在生活的波浪 中随处漂泊,甚至会沉没于急流险滩。
7
2.理想信念对人生成长有着重要作用
❖ 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 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 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26
4.坚定信念以奠定实现理想的基础
人生是船,信念是桨;人生是树,信念是根。 没有船桨的划动,船就会停滞不前;没有根系 的支持,树就无法高耸云霄。
27
第十二课
三、实现理想要有坚强的意志
28
1.意志是实现理想所必要的主观条件
什么是意志?
第十二课 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

第十二课 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之间的辩证关 系,加强社会责任感。 2.情感态度观念:培养学生坚定信念,坚强意志, 勇担责任的观念。 3.运用:坚定信念,增强意志,肩负起社会责任, 在履行职责中把理想变为现实。 【教学重点】 1.理解理想信念对人生成长所起的重要作用。 2.培养实现理想信念所必需的意志与责任。 【教学难点】 培养实现理想信念需具备的意志与责任。
一、理想的实现是有条件的
思考:一个人会不会随随便便就能成功? 理想的实现需要条件?
二、实现理想要有坚定的信念
1、信念是实现理想必须具备的主观条件 2、坚定信念以推动理想的实现
体验游戏 将你的双手掌心相对合在一起,手
指并拢,使你左右手的中指保持在
同一高度,然后以手掌底部为轴, 左右手稍微分开。现在,请你闭上 眼睛,在心里默念左手手指长,并 在脑海中想象手指长的情形。
布置作业: 今天的课堂上,你是否有所收获? 课后请同学们将你的感受写下来,下节 课在课堂上与大家交流分享。
体验活动:承担责任
活动程序:每组4人, 两人相向站着,另外两人 相向蹲着,一个站着和蹲 着的人是一组;站着的两 个人进行“剪刀、石头、 布”猜拳,猜拳胜者,则 由和猜拳胜者一组蹲着的 人去刮对方的一组中蹲着 人的鼻子;输方轮换位置, 即站着的人蹲下,蹲着的 人站起来;继续开始下一 局。
课堂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理想,当我 们有了理想,就要用坚定的信念、顽强 的意志和自觉的责任来努力实现它。
请坚持一两分钟,好了,请你
睁开眼睛,再将双手合拢,你发现 你的手指有什么变化吗?Βιβλιοθήκη 三、实现理想要有坚强的意志
1.具有坚强的意志是实现理想所必要的主观条件
[整理版]哲学与人生复习提纲
![[整理版]哲学与人生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5ebdb61a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f2.png)
《哲学与人生》复习提纲《哲学与人生》分为五个单元,每单元三课,共十五课。
第一单元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本单元以人生选择为起点,要求脚踏实地,从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按照规律办事,自强不息,走好人生路,少走弯路、错路。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1.客观实际2.人生的客观实际①个人的主客观条件②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3.怎样看待过去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1.运动的运动与物质的关系2.怎样才是善于行动第三课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1.自觉能动性2.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3.怎么理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第二单元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本单元从联系的观点要求我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顺境与逆境,正确处理人生中各种矛盾,促进自身更好发展。
第四课普遍联系和人际和谐1.联系①含义、特征、表现方式②普遍联系观点的要求2.人际关系的含义和谐的人际关系的特征3.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快乐人生的要求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1.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区别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3.顺境与逆境第六课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1.两点论2.内因与外因①含义②两者的联系3. P51案例分析韩信曾受胯下之辱,却成淮阴侯,怎样看待顺境与逆境第三单元坚持始建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本单元要求掌握科学思维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勇于实践。
善于总结、开拓创新,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
第七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1.实践①含义②特点2.实践与认识3.P70案例分析:①失败与成功的联系②将失败转化为成功4.怎样做到知行统一第八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1.现象、本质①含义②关系2.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要领3.明辨是非的积极作用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1.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2.如何培养创新精神第四单元顺应历史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本单元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为指导,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4-1哲学与人生参考答案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哲学与人生》课时练习参考答案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一、单项选择题1.A2.B3.D4.C二、判断题1.√2.√三、辨析题(1)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前提和依据。
(3)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也要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既要考虑自身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也要考虑个人的主客观条件。
(4)小方不考虑自身的主客观条件,想效仿小梅走影艺之路,这种脱离自身实际的、盲目的人生选择,就有可能走弯路。
四、情境分析题(1)人生的客观实际包括个人的主客观条件。
这是我们做出人生选择和采取人生行动的根据。
人生选择的实现都要受到自己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要走好人生路,就要了解自己各方面的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
不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就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就有可能走弯路。
(2)人的任何选择都必须在一定的生活范围内和一定的客观条件下进行,所有可供选择的可能都是由客观世界提供的,而不是由主观意志决定的。
(3)要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就要客观地认识自己,使自己的主观愿望符合自己的客观实际,从而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一、单项选择题1.D2.A3.D4.A二、判断题1.×2.√3.√4.√三、辨析题(1)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不运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3)人生的存在和发展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的生命运动过程。
不同的行动造就不同的人生。
人的成长只有在行动中实现。
因此,要有精彩的人生,只有积极行动。
不积极行动,不想行动,不愿付出努力,终将一事无成。
四、情境分析题(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人生也是如此。
但与其他物不同,人生行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活动。
因此,不同的人生选择就有了不同的行动,不同的行动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

《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适用于五年制高职各专业)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人生教育。
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课程的教育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和观点。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中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帮助学生形成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形成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的能力。
三、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与课时四、教学基本条件(一)教师基本要求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具有良好的业务素养,工作中认真思考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吸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知识成果,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理论。
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全面的人才观、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和无私的发现奉献精神。
3、要用客观、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和分析学生, 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要尊重、理解每一个学生,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要关心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教学资源基本要求(1)教学用具。
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充分利用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开展教学,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同步课件第四单元第12课第1课时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2.调查导入 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你的人生态度是什么”的调查, 了解学生当前的人生态度现状。
路上再泥泞,也要 有玩泥巴的好心情。
3.情境导入
(1)你赞同哪种态度? (2)他们不同的态度会对各自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学习目标
人生态度的影响。 积极的人生态度的表现。 人生态度的含义。
知识讲解
第十二课 端正人生态度
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但是初中 生的分辨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自控能力有待提升。面对身边的社会 现象,初中生缺乏正确的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对人生态度的认 识较为模糊,对生命的韧性缺乏基本认知。现实生活中,部分学生 有一些消极的心理状态,对待人生的态度不够积极、乐观,认为总 有些许挫折伴随着他们,困扰着他们。不少青少年遇到成长中的挫 折时,不是勇敢地去面对,而是逃避或用伤害生命的方式来应对, 意志薄弱,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强。因此对学生进行人生态度的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 是人生观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1课时 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标
健全人格:培养自立自强、理性平和、坚韧乐观的人格,培养应 对挫折的积极心理品质,勤学上进、追求卓越。
责任意识:树立认真务实的人生态度,有强烈的责任心,做事追 求精益求精。
新课导入 1.歌曲导入
一切都来得及,你就是这世上最美好的。一切都来得及,现在就开始好 好爱自己。你爱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会用爱回应你!让我们重新审视 自己的生活态度,激发我们内心深处的力量。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拥 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们的人生产生什么影响?
知识总结一
1. 人生态度的含义。 人生态度是人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看待生活、对待人生的心理和 行为倾向。
《哲学与人生》教案2015.3(第6次授课第四单元顺应历史潮流 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第10、11、12课)

归纳——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演绎——由一般性原则到个别性结论的方法。
分析——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对他们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
综合——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因素结合为一个统一整体的思维方法。
[导入新课]
我们对认识论的一些观点前三单元我们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今天我们那么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能够融汇贯通,学以致用。
3.在认识目标导引下促进个人成长、推动历史发展
提问4:成功者与平庸者最大区别是什么?
P127参考答案:最大区别之一就是有无明确的人生目标。
二、实现人生目标必须符合历史规律
1.不是所有的人生目标都能实现
2.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提问5:什么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参考答案:P129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历史发展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敢于承担责任是实现理想的必要条件,是坚定信念、实现理想的精神动力。
3.加强修养,承担起社会责任
<课堂小结>
1.师生一起进行课堂学习内容小结,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本课知识。
2.布置课后作业。(习题册)
准备上课
同学考虑先不回答
认真听讲跟着老师的思路,思考问题。
思考、讨论,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同学们自由回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唯一源泉,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出真知。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另一方面,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
2
震惊世界的意志力 3
(一) 活动体验,体悟意志
播放2首曲子,学生平举胳膊,保持不动, 坚持下来的为胜利者
谈感悟,谈什么是意志。
4
意志
遇事有主见 做事果断 善于约束自己 做事坚持到底 ……
5
•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 服困难、实现目的心理状态和自觉能力。
想一想
意志
理想
信念
•
伟 人 成 功 的 秘 诀
12
理想、信念的区别与联系
理想
信念
重在标志人与奋斗目标之 重在标志人对事物、观念的看
区 间的关系
别
法和态度
主要是指向未来
主要是面对现在
为人们的行动指明方向 为人们的行动提供精神支持
联 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 系 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
请问:世界上什么东西的气力最大?
• 有的说大象,有的说狮子,有人开玩笑似地说,是金刚。 • 世界上气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 • 人的头盖骨结合得非常致密、坚固。生理学家和解剖学家
用尽了一切的方法,要把它完整地分开来,都没有成功。 后来有人想出了一个方法,就是把一些植物的种子放在要 剖析的头盖骨里,给与温度和湿度,使种子发芽。一发芽 ,这些种子便以可怕的力量,将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 骨骼,完整地分开了。植物种子力量如此之大,常人不容 易理解。
(二)案例分析,明晰意志作用
播放视频《感动中国人物钱伟长》 感动中国人物钱伟长
7
议一议
8
说一说
(三)讲述故事, 感悟理想信念与意志
说一说:体育名 将、名人等成长、 成功的故事。故 事带给自己的启 示。
9
美国有乔丹,中国有林丹
• 从小到大,林丹就不是老师喜欢的“三好学生” 。但是,他拥有无比强大的正能量。当“篮球飞 人”乔丹在中国影响力如日中天时,七岁的林丹以 无比认真的口气对母亲说:“没关系,美国有乔 丹,中国有林丹。”
14
终于,他们死里逃生,走出茫茫无垠的沙漠, 大家喜极而泣之时,久久凝视着那个给了他们信念 支撑的水壶。
队长小心翼翼地拧开水壶盖,缓缓流出的却 是一缕缕沙子。他诚挚地说:“只要心里有坚定的 信念,干枯的沙子有时也可以变成清冽的泉水。”
15
凡是去过“肯德基”的人,都会看到店门口有 座塑像,站着一位外国老人,身穿白西装,态度和 蔼可亲,他就是桑德斯上校。他是全世界最大的速 食炸鸡连锁店的创办人,一个65岁才开始创业的人。
• 意志品质
• 自觉性: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认识到行 动的社会意义,自觉调节行动的品质。抗干扰、信念坚定
• 果断性:指一个人善于明辨是非,适时而合理地采取决定 并执行决定的品质。
• 自制性:指一个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约束自己言行的 品质。
• 坚持性:指一个人在执行决定时,以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 毅力,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到底的品质。
“理想信念”把这两个单独概念各自侧重的方面辩证地统 一为一体
故事欣赏,感悟人生
浩瀚的沙漠中,一支探险队在艰难地跋涉。头 顶骄阳似火,烤得探险队员们口干舌燥,挥汗如雨。 最糟糕的是,他们没有水了。水就是他们赖以生存 的信念,信念破灭了, 他们一个个像塌了架,丢了 魂,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队长。这可怎么办?
桑德斯上校退役后,身无分文,拿到平生第一 笔救济金,只有105美元。他问自己:我到底还有 什么资源可以利用呢?我还能对人们做些什么贡献 呢?他冥思苦想,突然想起自己有一份秘方,那是 一种炸鸡的秘方,人人都可能喜欢它。我何不把这 份秘方卖给哪家餐馆,教他们如何制作?
16
在后来的两年里,桑德斯驾着自己那辆 “老爷车”,穿着可笑的白西装,足迹遍及 美国的每一个角落,逢人便叫卖他的秘方。
3.我要过-----------------------------
以上是我对自己生命所做的-------------,我要付出我全部的--------------来实现 它。
我-------------我一定能成功!
21
与您共勉
人与人之间,强者和弱者之间,大人物和 小人物之间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意志的力量, 所向无敌的决心,一旦确立了目标,就要坚持 到底。
• 小小年纪的林丹就显示出了不肯服输、自尊心强 的劲头。刚开始的时候,小孩子的韧带没拉开, 腿压不下去,教练就帮他压,小林丹疼得直哭, 边哭边压,可是,不管再怎么疼,妈妈也从来没 有听他说过不想去练了。周末的时候,训练队要 长跑,绕着上杭县城跑两圈,至少也有几千米, 林丹是队里年纪最小的,他跑不到前面去,就死 死跟着大一点的队员跑,一定要跑完全程。
队长从腰间取出一个水壶,两手举起来,用力 晃了晃,惊喜地喊道:“哦,我这里还有一壶水! 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沉甸甸的水壶从队 员们的手中依次传递,原来那种濒临绝望的脸上又 显露出坚定的神色,一定要走出沙漠的信念支撑他 们踉跄着,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看着那水壶,他 们抿抿干裂的嘴唇,陡然增添了力量。
20
我 的
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专业特点,确立理想,制定实 现理想的计划和锻炼意志的计划,并实施。
理想 我的姓名------ Nhomakorabea--出生于---年---月---日
和 目
我的理想
标 1.我要成为一个-----------------------
2.我要做成---------------------------
他被拒绝了1009次,直到1010次,才听 到一声“同意”。多少年后,“肯德基”成 了世界上最大的炸鸡连锁店。
17
展示升华
主观条件 重要保证
18
•一个人在他的生命盛年,只知道吃吃睡睡,他还算什么 东西,简直不过是一头牲畜。
•
——莎士比亚
体验导行
塑造成功的心
明确的目标, 燃烧的欲望, 必胜的信念, 超强的行动力, 坚持到底的决心。
• 开始,他有个称号“林一轮”,老是在重要 比赛中被别人一轮就淘汰。就是在这样的困 境下,林丹也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对于热 爱的运动,对于我们身处的时代,我们有着 义不容辞的责任。人生如赛场,即使不被看 好,也能实现反转。”
• 2002年8月,不满19岁的林丹登上国际羽联 排名第一的位置。2004年至2012年,林丹 获得各类世界比赛冠军,长时间占据世界排 名第一,并成为世界首位至今也是唯一一位 获得羽毛球全满贯的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