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口径和编码规则
集团编码原则
海尔集团编码原则海尔集团编码原则....................................................... 1一、编码中考虑的总原则............................................. 2二、详细说明....................................................... 2(一)单位目录.................................................. 2(二)部门目录.................................................. 3(三)职员档案.................................................. 4(四)行业目录.................................................. 4(五)地域目录.................................................. 5(六)客户分类.................................................. 6(七)客户目录.................................................. 7(八)供应商分类................................................ 9(九)供应商目录.............................................. 10(十)存货分类................................................ 10(十一)存货目录.............................................. 11(十二)仓库档案.............................................. 13(十三)收发类别.............................................. 14(十四)会计科目.............................................. 14(十五)产品条形码编码原则.................................... 15一、编码中考虑的总原则➢符合整个海尔集团发展规划,分析资金流、商流、物流、海外推进的业务特点,综合考虑以满足各级管理的需要;➢每一编码应具有唯一性;➢便于扩充,考虑今后的发展,各类编码应预留足够的位数;➢便于记忆,易于使用;➢综合分析现有各信息系统的编码,与原有编码尽量兼容;➢编制中应考虑必要的反复确认过程,各单位应指定熟悉业务的人员专门配合编码的编制事宜,以使编码更符合实际应用。
不动产单元号编码规则
A 不动产单元编码规则A.0.0 不动产单元代码由县级行政区划、地籍区、地籍子区、宗地(宗海)特征码、宗地(宗海)顺序号、定着物特征码、定着物单元编号等七部分共28位数字和字母构成。
A 。
0.1 县级行政区划代码(第1~6位)6位数字。
码值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规定的行政区划代码。
A 。
0.2 地籍区代码(第7~9位)3位数字,码值为001~999。
海籍调查时,地籍区可用000表示。
A.0。
3 地籍子区代码(第10~12位)3位数字,码值为001~999。
海籍调查时,地籍子区可用000表示。
A.0。
4 宗地(宗海)特征码(第13~14位)2位大写字母.其中:1 第1位用G 、J 或Z 表示:(1)G 表示国家土地(海域)所有权;(2)J 表示集体土地所有权;(3)Z 表示土地(海域)所有权未确定或有争议。
2 第2位用A 、B 、S 、X 、C 、D 、E 、F 、G 、H 、W 或Y 表示:(1) A 表示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2) B 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表);(3) S 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上);宗地(宗海)特征码 地籍区(4) X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下);(5) C表示宅基地使用权宗地;(6) D表示土地承包经营权宗地(耕地);(7) E表示土地承包经营权宗地(林地);(8) F表示土地承包经营权宗地(草地);(9) H表示海域使用权宗海;(10)G表示使用权无居民海岛;(11)W表示使用权未确定或有争议的土地(海域);(12)Y表示其它使用权土地(海域),用于宗地(宗海)特征扩展。
A.0。
5 宗地(宗海)顺序号(第15~19位)5位数字,码值为00001~ 99999。
在相应的宗地(宗海)特征码后顺序编号。
A.0.6 定着物特征码(第20位)1位字母,用F、L、Q或W表示:1 F表示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2 L表示森林或林木;3 Q表示其他类型的定着物;4 W表示无定着物.A。
全国教育经费统计报表填表说明及指标解释讲义
四、代码说明--县级属性代码
目录 基表 综表 分析表 重点
行政区划属性:按照经国务院批准,由民政部编 制、中国地图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 政区划简册》填报。具体标识代码如下: “1”表示市辖区 “2”表示县级市 “3”表示非少数民族县 “4”表示少数民族自治县(凡少数民族自治州下属 各县均属少数民族自治县) “5”表示非少数民族自治旗 “6”表示少数民族自治旗(同少数民族自治县) “7”表示特区 “8”表示农场(林场、牧场)
目录 基表 综表 分析表 重点
主要指标解释:
教财基1表 --教财基1-1 --教财基1-2 --教财基1-3 --教财基1-4
教财基4
教财基2表 --教财基2-1 --教财基2-2 --教财基2-3 --教财基2-4
教财基3表 --教财基3-1 --教财基3-2 --教财基3-3 --教财基3-4
教财基5
重点讲解
一、统计目的
目录 基表 综表 分析表 重点
为了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全国教育经费投入 及使用情况,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编制教育发展规划、制 定教育政策提供重要决策参考依据, 依法保障教育经费的投入, 加强教育经费管理, 特制定全国教育经费统计报表基层报表表式,供 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事业单位和省(自治区、直辖 市)、地(市、州、盟)、县(市、区、旗)教育行政部门 等填报。
四、代码说明--补充说明(续)
目录 基表 综表 分析表 重点 下一重点
5、对于由省本级财政拨款、教育部门或其他部门举 办的各级各类学校,其地区代码统一填写省本级代码。 6、教育行政单位:指在《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第205 类第1款“教育管理事务”中列支的各级教育行政部 门。 除第205类第1款“教育管理事务”外,教育行 政单位用于补助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事业费收支,按 照经费使用的具体“学校类别”分别填报。
财务制度集团编码原则
XX集团编码原则XX集团编码原则........................................................ 1一和编码中考虑的总原则............................................. 2二和详细说明....................................................... 2(一)单位目录.................................................. 2(二)机构部门机构目录.......................................... 3(三)职员档案.................................................. 4(四)行业目录.................................................. 4(五)地域目录.................................................. 5(六)客户分类.................................................. 6(七)客户目录.................................................. 7(八)供应商分类................................................ 9(九)供应商目录.............................................. 10(十)存货分类................................................ 10(十一)存货目录.............................................. 11(十二)仓库档案.............................................. 13(十三)收发类别.............................................. 14(十四)会计科目.............................................. 15(十五)质量本协议合同支付资金服务条形码编码原则.............. 15一和编码中考虑的总原则➢符合整个集团发展规划,分析资金流和商流和物流和海外推进的业务特点,综合考虑以满足各级管控管理管控的需要;➢每一编码应具有唯一性;➢便于扩充,考虑今后的发展,各类编码应预留足够的位数;➢便于记忆,易于使用;➢综合分析现有各信息系统的编码,与原有编码尽量兼容;➢编制中应考虑必要的反复确认过程,各单位应指定熟悉业务的相关有关人员专门配合编码的编制事宜,以使编码更符合实际应用。
主数据编码原则
主数据编码原则主数据编码原则XXX的编码原则如下:一、总体原则编码应考虑以下因素:唯一性、稳定性、可读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
二、详细说明一)单位目录编码应包括单位类型、所属行业、地域等信息,以确保唯一性和可扩展性。
二)部门目录编码应包括所属单位、部门类型、地域等信息,以确保唯一性和可扩展性。
三)职员档案编码应包括职员所属部门、职位、姓名等信息,以确保唯一性和可扩展性。
四)行业目录编码应包括行业名称、行业类型等信息,以确保唯一性和可扩展性。
五)地域目录编码应包括地域名称、地域类型等信息,以确保唯一性和可扩展性。
编码中考虑的总原则如下:1.符合XXX的发展规划,综合考虑资金流、商流、物流以及海外推进的业务特点,以满足各级管理的需要。
2.每个编码应具有唯一性。
3.考虑未来的发展,各类编码应预留足够的位数,便于扩充。
4.编码应易于记忆和使用。
5.综合分析现有各信息系统的编码,与原有编码尽量兼容。
6.编制中应考虑必要的反复确认过程,各单位应指定熟悉业务的人员专门配合编码的编制事宜,以使编码更符合实际应用。
7.客户、供应商和存货的分类必须合理设计,以便于管理统计提供尽可能多的口径。
8.统一编码原则便于查询的一致性。
详细说明如下:一、单位目录1.实际编制时应考虑现有财务系统的设置,充分考虑集团内部本部和事业部的结构关系。
2.主要数据项包括单位编码、单位名称、上级单位编码和上级单位名称。
3.XXX单位目录编码规则为1-3-2-1-2(九位,分五段表示单位目录),其中1表示集团内部单位,3表示区分于供应商、客户的标志位(999),2表示各个本部,1表示事业部,2表示事业部下单位编号。
举例:1,XXX,03,1,01表示XXX。
二、部门目录1.部门目录用于编制各单位下的各个部门,编码可分级设定,系统提供最多可分8级,编码总长16位。
举例1客户与集团关系分类1核心客户xxxxxxxxxxx00012客户行业特点分类1煤炭企业xxxxxxxxxxx00013信誉等级分类1AAA级客户xxxxxxxxxxx00014客户企业性质分类1国有企业xxxxxxxxxxx00015综合指标设定1重点客户xxxxxxxxxxx0001规则:3-3-9(十五位,分为三段表示客户分类编码)说明:3:客户分类大类3:客户分类中类9:客户分类小类事例:150,100,xxxxxxxx1 (其中’,’在编号中不出现)客户分类编码示例:xxxxxxxxxxx0001,表示核心客户分类。
货车型号和统计规则
货车基本型号表何谓“关门车”铁路上,列车中因装载的货物按规定必须停止制动机作用的车辆,制动机临时发生故障的车辆,准许将截断塞门关闭,停止该车辆制动机作用,并须同时拉动缓解阀,排出副风缸内的风,以免因支管漏风而再次制动,这种停止制动机作用的车辆称为"关门车". (1)编入货物列车中的“关门车”数超过现车总数6%时,闸瓦压力的计算、制动效能证明书的填发,有列检作业的列车,由列检人员负责;无列检作业的列车,有运转车长执乘的,由运转车长负责,无运转车长执乘的,由车站人员负责。
(2)混合列车中乘坐旅客的车辆不准关门(运行中制动机故障,按旅客列车办理);其它车辆中的“关门车”按1款办理。
(3)每百吨列车重量闸瓦压力不得低于该区段最低标准,为280KN。
(4)主要列检所所在站,编组始发列车中不得有故障关门车。
(5)更换机车乘务组时,制动效能证明书由到达司机交出发司机。
(6) 机车后3位内不得编挂关门车,车列中间不得连续编挂2辆关门车.车种基本型号车种基本型号棚车P 长大货物车D敞车C 毒品车W平车N 家畜车J罐车G 水泥车U保温车B 粮食车L集装箱车X 特种车T矿石车K 守车S每种货车的车号编码都有特定的范围,如下表所示。
货车车号编码表车种车号范围车种车号范围棚车3000000-3499999 保温车7000000-723199 9敞车4000000-4899999 毒品车8000000-800999 9平车5000000-5099999 家畜车8010000-803999 9集装箱车5200000-5249999 水泥车8040000-805999 9矿石车5500000-5531999 粮食车8060000-806499 9长大货物车5600000-5699999 特种车8065000-80749 99罐车6000000-6309999 守车9000000-9049999 一个完整的货车标记包括基本型号、辅助型号和车号。
综合管理动态监测指标统计口径202303161
1.指标口径1.1.门诊人次数4.1.1指标含义指有门诊挂号且实际诊疗的人次数。
包括初诊、复诊、在门诊进行的孕期检查、产后检查、单项健康检查、健康咨询指导(不含健康讲座)人次。
不包括根据医嘱进行的各项检查、检验、治疗、处置(如皮试、注射、清创、缝合等)工作量以及免疫接种、健康管理服务人次数。
4.12统计口径按“三同一有”原则统计,同一流水号、同一天(按自然日计)、同一科室完成的诊疗人次,且有费用产生的计为一个门诊人次。
注:如患者就诊超过一个科室,每个就诊科室的费用应有除诊金和挂号费外的费用。
患者就诊只有一个科室时,必须有费用(诊金或其他费用)产生,计1门诊人次;患者就诊超过一个科室,每个就诊科室的费用应有除诊金和挂号费外的费用,计1门诊人次;退号的不纳入计算,退费的纳入计算。
4.13市平台统计规则参考(此为市平台按《深圳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采集标准规范(试行)医疗服务部分_V3.1版》采集数据的统计规则,供大家核对参考)数据来源表单:挂号表[TB_HIS_MZ_REG]门诊就诊记录表[TB_Y1_MZ_MEDICA1_RECORD]门诊收费表[TB_HIS_MZ_CHARGE]科室对照字典【TB_DICJ(SDZZD】统计维度:时间维度:日(取值【门诊就诊记录表】中“门诊就诊日期JZKSRQ");单位维度:就诊科室(根据【门诊就诊记录表】中“就诊科室编码JZKSBM w关联【科室对照字典表】中“院内科室编码YNKSDM w,取【科室对照字典】中“市卫健委科室名称WJWKSMC,,)o 统计规则:【门诊就诊记录表】字段“就诊类型JZ1X w值前2位编码在“01、03、04、05、06、07”之中;【门诊就诊记录表】字段“就诊科室名称JZKSMC”不为发热门诊科室;【门诊就诊记录表】必须存在挂号记录,且【挂号表】中的“退号标志GTHBZ w="1”、“计入挂号人次标识GHRCBS M="1”、"诊金费ZJF”>ti0n i门诊患者同一天多科室就诊,门诊就诊记录至少在【收费记录表】中存在1条记录,且“收退费总额STFZE”合计大于【挂号表】“挂号费”+“诊金费用”,则才能计1人次。
第一章 商品分类与编码
第一章商品分类与编码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商品分类和商品编码概念以及国内外主要的商品分类与编码标准;理解商品分类和商品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掌握分类标志的选择原则及其正确使用;熟悉商品条码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商品分类的作用、原则和方法2、商品分类标志3、商品代码与商品编码4、商品条码5、物流条码6、商品目录与商品分类编码标准一、商品分类1、商品分类的概念(1)分类所有的事物、现象及概念都是概括一定范围的集合总体。
分类就是将某集合总体根据一定的标志和特征,按照归纳共同性、区别差异性的原则,科学地、系统地逐次归纳成若干范围更小、特征更趋一致的局部集合体,直至划分成最小的单位集合体的过程。
分类的意义:分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科学地分类使复杂的事物和现象系统化、条理化,从而深化人们的认识能力,更有效地认识和研究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2)商品分类商品分类是指根据一定的管理目的,为满足商品生产、流通、消费活动的全部或部分需要,选择适当的商品属性或特征作为分类标志,将一定范围内的商品集合科学地、系统地逐次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细类,乃至品种、细目的过程。
对商品进行分类,既要考虑分类对象的属性、特征,也要考虑对分类对象管理上的需要和要求,有时还要兼顾分类对象在传统上和历史上已经习惯的管理范围和管理方法2、商品分类的层次在不同的时期,商品的范围、分类对象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商品分类的层次也不一样。
我国通常将商品划分成门类、大类、中类、小类、细类或品类、细目等。
门类:按国民经济行业共性对商品总的分门别类,属最高类别。
商品大类、中类、小类:一般根据商品生产和流通经济活动类型的逐步细化来划分,如产业(行业)的细化。
商品细类或品类:具有若干共同性质或特征的商品品种的总称,它包括若干商品品种商品品种:按商品的性能、成分等方面的特征来划分,是指具体商品的名称。
四经普质量控制办法
目录一、总则 (2)二、指导思想 (2)(一)坚持依法普查 (2)(二)坚持全过程质量控制 (3)(三)坚持全员质量控制 (3)三、组织实施 (3)四、工作细则 (4)(一)普查实施方案制定 (4)1.质量目标: (4)2.控制措施: (4)(二)普查区划分与绘图 (5)1.质量目标: (5)2.控制措施: (5)(三)普查人员选聘及管理 (6)1.质量目标: (6)2.控制措施: (6)(四)清查底册编制 (7)1.质量目标: (7)2.控制措施: (7)(五)单位清查 (7)1.质量目标: (7)2.控制措施: (7)3.控制重点: (8)(六)登记准备 (9)1.质量目标: (9)2.控制措施: (9)(七)普查登记 (10)1.质量目标: (10)2.控制措施: (10)3.控制重点: (11)一套表单位: (11)非一套表单位: (12)个体户抽样调查单位: (13)(八)普查数据检查、审核和验收 (14)1.质量目标: (14)2.控制措施: (14)(九)普查数据汇总 (15)(十)普查数据质量抽查 (16)(十一)普查数据评估与发布 (17)一、总则(一)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的要求,为进一步明确各级普查机构和人员职责,规范各级普查机构开展普查工作行为,保障全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结合河北实际制定本办法。
(二)全省各级经济普查机构和普查工作人员、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在开展经济普查过程中,必须遵守本办法规定。
(三)全省各级经济普查机构应根据河北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规定,依照本办法规定,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细化本地区经济普查数据质量控制办法,明确职责分工,规范数据质量控制的具体标准和措施。
二、指导思想(一)坚持依法普查坚持依法普查。
对自行修改经济普查资料、编造虚假数据或者强令、授意经济普查机构、经济普查人员篡改经济普查资料、编造虚假数据的地方、部门、单位的负责人或经济普查人员,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全国经济普查条例》进行处罚。
商业银行KPI绩效考核方案指标释义和口径说明
商业银行KPI绩效考核方案指标释义和口径说明1.全量资金全量资金包括一般性存款、结构性存款和同业活期存款的日均余额;销售或代理销售的非存款类金融产品(包括理财、基金(含专户)、信托等资管产品1、保险、贵金属、国债、CTS和债券及同业存单等)的日均余额;向境外分行或子公司推荐客户购买境外分行或子公司产品的日均余额。
其中,小微客户购买的基金、保险和理财等非存款类金融产品日均余额不纳入考核范畴。
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剔除理财资金回存。
债券及同业存单指分行向所辖区域金融机构客户销售我行发行的金融债券、我行主承销和持有的债券、我行发行的同业存单,分行辖内客户与总行开展债券借贷业务的交易量。
不包含我行投资、交易和理财账户认购的债券规模。
向境外分行或子公司推荐客户购买境外分行或子公司产品包括:(1)理财净值型理财产品存量余额;(2)基金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计划存量余额;(3)直销公募基金的存量余额;(4)资本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存量余额;(5)建银国际私募基金存量余额;1权益类产品:集团子公司发行的投资于股票、未上市企业股权等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的资管产品。
年金:养老金公司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投资管理规模和受托管理规模。
养老理财:理财、贝莱德等集团子公司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
(6)财富管理信托(含家族信托)余额;(7)中德银行当年吸纳住房储蓄客户新增存款额;(8)期货资产管理计划存量余额;(9)期货推荐客户日均权益;(10)养老保障产品余额;(11)中标运营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受托规模、基本养老保险项目余额;(12)客户直接购买(未通过建行系统)的财险产品余额。
2.有效客户有效客户是客户金融总量、当年账务性交易量和产品覆盖在一定标准以上的客户。
(1)对公加权有效客户对公加权有效客户数量=∑(各档次对公有效客户数量×加权系数)。
对公有效客户标准及加权系数见下表:纳入考核的对公产品共十二项,包括:公司类存款、对公网络系统、新型结算产品、账单自助服务、单位结算卡、公司类贷款、代发工资、代客交易、理财产品购买、监管产品、债券承销、财务顾问。
企业一套表主要元数据标准
公司一套表重要元数据原则一、记录元数据概念及原则元数据是定义和描述其他数据旳数据。
元数据原则是描述某类资源旳具体对象时所有规则旳集合,一般涉及完整描述一种具体对象所需要旳数据项集合、各数据项语义定义、著录规则和计算机应用时旳语法规定等。
元数据概念应用于记录数据生产和管理等业务流程,形成记录制度、记录报表、记录指标、记录分组和记录目录等记录元数据,用来定义、描述和解释记录生产过程中产生旳各类实体记录数据。
记录元数据原则是对实体数据旳实质、内容、状态、范畴、质量、表达方式、来源、计算措施、空间参照、时间参照、管理方式以及其他特性等描述数据所需旳基本要素进行统一旳规范和定义。
二、制定记录元数据原则旳意义参照国内和国际有关原则,研究制定统一规范旳记录元数据原则,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记录元数据旳规范化和原则化管理,有助于对记录数据旳一致性理解,为记录数据和元数据旳高效共享和互换提供基础。
公司一套表旳实行波及到记录设计管理、数据采集解决和分析评估各环节。
配合公司一套表旳全面实行,一方面研究制定与公司一套表密切有关旳重要元数据原则,可觉得公司一套表记录业务流程重构、数据采集解决平台开发以及数据互换和共享提供统一旳原则和规范。
元数据原则在公司一套表中旳应用,可以规范统一指标旳名称、涵义、计算措施和代码,强化记录分类原则在记录调查中旳执行。
在此基础上,逐渐完善研究制定涵盖记录设计管理、数据采集解决和数据发布等记录生产全过程旳元数据原则,提高记录能力和记录工作旳规范化和原则化水平,精确诠释宏微观记录数据,实现记录数据旳互换与共享。
三、公司一套表重要元数据原则记录指标与记录分组是记录旳两个基本要素,记录目录是记录报表中对某些指标指定填报具体品种旳规定,这三者都是记录调查制度和记录资料中大量浮现旳事物,是记录元数据旳重要构成部分。
因此,配合公司一套表旳实行,一方面制定记录指标、记录分组和记录目录三项重要元数据原则,涉及元数据旳概念、基本属性构成和描述,以及管理信息等内容旳技术规范。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工作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8〕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双支柱调控框架,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工作的决策部署,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深化认识(一)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具有重要意义。
金融业综合统计是国家金融基础设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是有效监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提高服务效率的关键信息基础,是前瞻性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迫切需要,是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举措。
(二)金融业综合统计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金融业综合统计工作。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系统开展了一系列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探索,金融业综合统计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统计和公布社会融资规模,2017年开始测算宏观杠杆率,对评估经济运行的风险状况提供了支持,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产品统计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同时,金融业综合统计工作仍然面临一些突出问题:统计制度存在割裂,数据标准不统一,统计技术手段单一,数据组织分散,信息归集和使用难,共享机制不完善;交叉性金融活动、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金融控股公司等关键领域统计监测不足,风险预警数据不敏感;宏观风险统计基础较为薄弱,政策效果评估数据不充分;部分金融活动游离于金融统计体系之外,基础数据不健全等。
上述问题亟需从制度上加以完善。
(三)新时代要求加快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
当前,我国金融领域仍处于风险易发高发期。
科学研判系统性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要求质量更高、更及时有效的预警监测数据。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金融业综合统计的方向和总体要求,有关部门在金融业综合统计的目标、内涵和框架等方面已形成广泛共识。
定额编制规则
定额编制规则(征求意见稿)《定额编制规则》课题组2016年11月目录1总则 (3)2术语 (4)3基本规定 (6)3.1一般规定 (6)3.2 组织管理与质量控制 (6)3.3档案管理 (7)3.4信息管理 (7)4预算定额编制 (9)4.1一般规定 (9)4.2 定额编制内容 (11)4.3 定额编制方法 (12)4.4 水平测算和调整 (16)4.5 定额编制表格和成果表格 (18)5概算定额编制 (32)5.1 一般规定 (32)5.2 定额编制内容 (34)5.3 定额编制方法 (35)5.4 水平测算及调整 (36)5.5 定额编制表格和成果表格 (37)6估算指标编制 (43)6.1 一般规定 (43)6.2 指标编制内容 (45)6.3 指标编制方法 (45)6.4 水平测算及调整 (46)6.5 估算指标测算表格和成果表格 (47)7费用定额编制 (61)7.1一般规定 (61)7.2定额编制内容 (62)7.3 定额编制方法 (64)7.4 水平测算及调整 (70)7.5 定额编制表格和测算表格 (71)8附则 (81)1总则1.0.1 为统一和规范定额的编制活动,提高定额编制成果的质量,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标准和规范,制定本规则。
1.0.2 本规则所指的定额包括预算定额、概算定额、估算指标和费用定额等。
1.0.3 本规则适用于国家定额、行业定额、地区定额的编制,企业定额编制可参照使用。
1.0.4 定额编制应遵循客观公正、简明适用的原则。
1.0.5 定额的编制活动,除应符合本规则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其他规定。
2术语2.0.1 预算定额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完成一定计量单位合格分项工程和结构构件所需消耗的人工、材料、施工机具台班数量及其基价的标准。
2.0.2 概算定额完成单位合格扩大分项工程,或扩大结构构件所需消耗的人工、材料、施工机具台班数量及其有关费用的标准。
2.0.3 估算指标以建设项目、单项工程、单位工程为对象,反映其建设总投资及其各项费用构成的经济指标。
公司数据标准管理办法v
该指标的版本情况,如2013版考核指标和2014版考核指标是有差异的。
7、数据体系分类
为保证数据体系的易用性,以符合用户查找习惯、方便部门归口管理为原则,对数据体系进行分类,共分为7个一级分类,24个二级分类,9个三级分类;具体指标分类见下表:
一级
二级
三级
分类说明
分类
分类
分类
投资建设
资本开支
第一十二章附则
第三十一条本办法由数据分析中心负责解释和修改。
第三十二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第三十三条数据分析中心组织编写第一期数据标准,范围覆盖产品运营、市场运营、客户管理、公司价值、网络运营、投资建设等主题域的指标近600个。
第三十四条在引用数据标准规范的指标时,需根据重要级别属性区别呈现。如重要级别标识为一级的指标可比正文字体大两号加粗展示,重要级别标识为二级的指标可比正文字体大一号加粗展示,重要级别标识为三级的指标可加粗展示。
(3)积极反馈对数据标准及管理办法的建议与意见。
第四章数据标准管理系统
第八条数据标准管理系统是数据标准管理的支撑系统。提供数据标准唯一的发布、查询、稽核信息平台,所有正式数据标准,均需在此平台发布。其它业务支撑系统可以引用数据管理支撑系统信息,并须注明引用来源。
第五章数据标准编制
第九条数据标准编制是指按照数据标准需求,定义数据标准的各属性项。具体流程参见附件一:《数据标准编制、审查、发布流程》。
第二十九条数据分析中心根据数据标准执行及使用情况,采用定期或非定期方式,发布数据标准通报。通报内容包括数据标准发布、执行情况,使用、反馈情况,以及数据标准质量稽核情况。通报抄送数据标准管理委员会。
第一十一章数据标准版本管理
第三十条数据分析中心维护数据标准版本。在数据标准制定时,分配统一的版本号;发生变更后更新版本号,版本号随数据标准同时发布。
普查全面质量管理办法
第五部分普查全面质量管理办法一、总则(一)根据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整体要求,为进一步明确各级普查机构和人员职责,规范各级普查机构开展普查工作行为,确保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家统计质量保证框架》等相关法律和规定,制定本办法。
(二)国务院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务院经普办”)统一领导、统筹协调普查全面质量管理有关工作。
地方各级经济普查办公室设立普查质量管理小组,负责本地区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
普查质量管理小组要针对主要工作环节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工作机制,制定工作制度,落实统计质量管理目标。
(三)各级普查机构要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做好普查经费保障等相关工作,科学编制普查预算,准确测算普查设备经费,保障落实劳动报酬经费,为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
国家和省级经普办要制订全程宣传工作方案,创新宣传方式,加强宣传力度,增强宣传效果,对普查工作中先进事迹及时宣传报道,提升普查对象的支持、理解和配合程度,为普查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本办法贯穿于普查工作的全过程,是对普查需求确定,方案设计,方案审批,任务部署,普查区划分与绘图,普查人员选聘及管理,单位清查底册编制,单位清查,登记准备,普查登记,普查数据检查、审核和验收,普查数据汇总,普查数据质量抽查,普查数据评估与发布,普查资料开发,普查总结,普查表彰和处罚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和普查数据生产全过程进行考量和评价的依据。
二、普查需求确定(一)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总体框架思路》的有关要求,充分了解宏观决策、行业管理、相关部门的核心需求,分析评估和科学论证需求与可能,在充分研究讨论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有关需求,确保普查工作符合实际需要。
(二)依据普查需求的重要程度、普查的难易程度、现有统计的满足程度以及财力等资源保障条件,统筹考虑和评估,认真研究普查需求,及时向有普查需求的相关部门反馈处理意见。
人社信息函[2010]51号关于印发社会保险业务财务系统一体化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人社信息函〔2010〕51号关于印发社会保险业务财务系统一体化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劳动保障局:为实现社会保险业务和基金财务数据的紧密衔接,推进社会保险业务财务系统一体化建设,规范有关的系统建设内容和衔接方式,我们制定了《社会保险业务财务系统一体化建设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配套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生产接口软件程序和文档,以光盘形式随通知一并下发。
工作中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人:洪祥电话:(010)84202272E-mail:hongxiang@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主题词:社会保障财务系统建设通知社会保险业务财务系统一体化建设指导意见为实现社会保险业务和基金财务数据的紧密衔接,规范有关的系统建设内容和衔接方式,就推进社会保险业务财务系统一体化建设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目标(一)实现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全过程信息化。
在已经实现社会保险基金财务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财务出纳、财务预决算、财务分析纳入信息化的支撑范围,提高基金财务的信息化水平。
(二)加强社会保险业务和基金财务数据的紧密衔接。
实现业务管理系统与财务管理系统的同级部署,通过信息系统建立业务数据和基金财务数据的内在联系,使业务数据和基金财务数据相互验证并衔接一致,提高记账核算工作的效率和准确度,提高基金管理的安全程度。
(三)加强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系统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根据社会保险统筹层次逐步提高的要求,提升财务管理系统的部署层级,提升信息共享程度,实现财务科目的规范化、财务核算的精细化。
二、应用模式以社会保险业务财务系统一体化建设为目标,实现业务数据和基金财务数据的衔接,具体包括两种模式:一是接口模式,业务管理、财务出纳、会计管理等经办功能分别由不同的系统实现,并通过系统接口实现业务财务数据的衔接和流转;二是集成模式,由一个系统统一实现业务管理、财务出纳、会计管理等功能,业务和财务数据在系统内部流转。
银发【2007】246号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建立《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通知银发[2007]246号2007.7.25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全面、完整、系统地反映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发放情况,为国家制定政策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信息支持,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建立《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详见附件)。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制度》自2007年9月份实施。
请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以及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总行于2007年9月25日之前向人民银行总行第一次报送涉农贷款专项统计数据,数据时间属性为2007年6月30日。
自2007年第3季度开始,于每季后25日内报送。
二、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以及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总行向人民银行总行报送“全科目”人民币、外汇季报的时间自2007年第3季度开始由原定的每季后18日内调整为每季后25日内报送。
三、涉农贷款专项统计指标为新增的“全科目”季报指标。
自第一次报送起,各行即应将原有的“全科目”人民币、外汇季报数据与新增的涉农贷款专项统计数据生成同一数据文件后报送人民银行总行。
四、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及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要对《制度》实施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加强数据质量监控和统计分析工作。
对《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应对措施、质量监控办法等情况,要及时与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沟通,有关材料以传真方式报送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
银行业各级机构按照《制度》要求向人民银行报送数据。
人民银行总行及分支机构采集和汇总涉农贷款数据后,与银监会及其分支机构进行数据信息共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事业单位工资情况表》指标内容和解释本表由被调查单位的统计人员负责填写。
执行企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法人单位填报此表。
(一)甲栏1、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指在企业、事业单位中担任领导职务并具有决策、管理权的人员。
此项是以下3小项的合计项。
(1)单位负责人:指在企业、事业单位中担任领导职务并具有决策、管理权的人员,包括担任行政正职及行政副职的全部人员,如首席执行官、正副厂长、正副经理等。
(2)部门负责人:指企业、事业单位内部职能部门负责人,包括担任正副职务的全部人员。
如正副车间主任、正副技术(部)科长、正副财务(部)科长、正副生产(部)科长、正副市场营销(部)科长、正副人力资源部长等。
(3)专业技术负责人:指在企业、事业单位中担任各种专业或技术领导职务的人员,包括担任专业技术正职及副职的全部人员,如正副总经济师、正副总会计师、正副总工程师、正副行政总监、正副财务总监、正副人力资源总监等。
2、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指专门从事各种科学研究和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从事本类职业的人员,要求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且按规定的标准条件评聘专业技术职务。
专业技术人员还包括未聘任专业技术职务,但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员。
(1)高级技术职称人员:指具有国家规定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并受聘高级技术职务的人员。
包括高级工程师(含一级飞行员、高级船长),农业推广研究员、高级农艺师,正副研究员,正副主任医师,正副教授、高级讲师、中学高级教师,高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高级统计师,正副译审,正副研究馆员,正副编审、高级记者、主任记者、高级编辑、主任编辑,一、二级律师、公证员,播音指导、主任播音员,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教练、高级教练,一、二级艺术人员,高级政工师。
(2)中级技术职称人员:指具有国家规定的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并受聘中级技术职务的人员。
包括工程师(含二级飞行员、船长、大副),农艺师,助理研究员,主治医师,讲师、中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经济师,会计师,统计师,翻译,馆员,编辑、记者、一级校对,三级律师、公证员,一级播音员,工艺美术师,一级教练,三级艺术人员,政工师。
(3)初级技术职称人员:指具有国家规定的初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并受聘初级技术职务的人员。
包括助理工程师、技术员(含三、四级飞行员、二、三副),助理农艺师、农业技术员,研究实习员、实验员,医(护)师(士),助教、中学二、三级教师、小学一、二、三级教师,助理经济师、经济员、助理会计师、会计员,助理统计师、统计员,助理翻译,助理馆员、管理员,助理编辑记者、二、三级校对,四级律师、公证员助理,二、三级播音员,助理工艺美术师、美术员,二、三级教练,四级艺术人员,助理政工师、政工员。
(4)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人员:未聘任专业技术职务,但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员。
3、管理人员和办事人员:指在企业、事业单位中从事行政业务、行政事务工作的人员和从事安全保卫、消防、邮电等业务的人员。
(1)管理人员:指在企业、事业单位中从事一般行政业务、行政事务等管理工作人员。
(2)办事人员:指在企业、事业单位中从事后勤保障、安全保卫、消防、邮电等不属于管理岗位工作的人员。
4、技术岗位操作人员:指从事矿产勘查、开采,产品的生产制造、工程施工和运输设备操作的人员及有关人员。
此项是以下6小项的合计项。
(1)高级技师:指持有国家劳动保障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包括《技术等级证书》、《技师合格证书》、《高级技师合格证书》) 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证书的人员。
(2)技师:指持有国家劳动保障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包括《技术等级证书》、《技师合格证书》、《高级技师合格证书》)职业资格二级(技师)证书的人员。
(3)高级工:指持有国家劳动保障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包括《技术等级证书》、《技师合格证书》、《高级技师合格证书》)职业资格三级(高级工)证书的人员。
(4)中级工:指持有国家劳动保障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包括《技术等级证书》、《技师合格证书》、《高级技师合格证书》)职业资格四级(中级工)证书的人员。
(5)初级工:指持有国家劳动保障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包括《技术等级证书》、《技师合格证书》、《高级技师合格证书》)职业资格五级(初级工)证书的人员。
(6)其他技术岗位操作人员:在技术岗位上工作,但不属于以上5类人员的其他技术岗位上的操作人员。
5、其他工作人员:包括工业生产单位工作的辅助生产人员,批零贸易单位工作的商业贸易人员,服务业单位工作的服务人员以及其他不能分类的工作人员。
(1)辅助生产人员:指工业生产单位工作的辅助生产人员。
(2)商业人员:指批零贸易单位工作的商业贸易人员。
(3)服务业人员:指服务业单位工作的服务人员。
(4)其他岗位工作人员:在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不能分类的其他工作人员。
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按其职务、职称统计填报,对于既有职务又有职称的人,应看其工资是按哪一类确定,如是按职务确定的则按职务统计填报;如是按职称确定的则按职称统计填报。
(二)宾栏1、单位就业人员期末人数:指报告期末实际在本单位中工作,并从本单位领取工资的全部人员,包括单位聘用的港澳台或外籍人员等。
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2、单位就业人员平均人数:指本单位报告期内每天平均拥有的就业人员数,可通过月平均人数相加再除以月数求得;月平均人数用每天人数之和再除以该月日历日数求得。
新建立不满全期的单位(调查期中或期末建立),在计算报告期的平均人数时,应以其建立后各天实有人数之和,除以报告期日历日数求得,而不能除以该单位建立的天数。
3、工资总额:根据1990年国家统计局1号令《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工资总额的计算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依据。
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以及其他根据有关规定支付的工资,不论资金来源,不论是否计入成本,不论以何种形式支付,均应列入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
工资总额应为各类单位在代扣代缴本单位就业人员应缴纳的各种税费款及各种社会保险费用之前的全部工资总额。
国统办字[1999]106号《关于印发1999年劳动统计年报新增指标解释及问题解答的通知》中规定,单位以各种名义发放的现金和实物,只要属于劳动报酬性质并且现行统计制度未明确规定不统计为工资的都应纳入工资统计。
试点中,工资总额总计指标是各单位发放给在本单位工作的全部就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
《机关单位工资情况表》指标内容和解释本表由被调查单位的统计人员负责填写。
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法人单位填报此表。
(一)甲栏1、省部级及以上公务员、地厅级公务员、县处级公务员、科级公务员:指各类机关、社团单位中相当各级别的公务员。
包括副职人员及非领导职务系列人员。
2、专业技术人员:指各类机关、社团单位中从事各种科学研究和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且工资标准也是按专业技术人员确定的人员。
从事本类职业工作的人员,一般都要求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且按规定的标准条件评聘专业技术职务。
其他专业技术人员还包括未聘任专业技术职务,但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员。
具体分类参考企业、事业单位工资情况指标解释。
3、技术工人:指各类机关、社团单位中在工人技术岗位工作的人员。
包括汽车驾驶员等。
具体分类参考企业、事业单位工资情况指标解释。
4、普通工人:指在各类机关、社团单位中普通工人岗位上工作的人员。
5、其他人员:指各类机关、社团单位中除上述人员以外的其他所有人员。
(二)宾栏同《企业事业单位工资情况表》。
人员分类编码规则共9大类编码规则:A、姓名编码:按单位全部从业人员排序编顺序号,必须与单位工资发放单的排序保持一致,且固定不变。
B、性别: 1.男 2.女C、学历: 1.博士;2.硕士;3.大学本科;4.大专; 5.中专;6.中技;7.高中;8.初中;9.其他D、职工来源类别:1、从农村招收;2、从城镇失业人员招收;3、录用的复退军人;4、录用的大中专、技工学校毕业生;5、从省外调入;6、从系统内其他单位调入;7、停薪留职人员复职;8、借入;9、借出归来;10、聘留用离退休人员;11、兼职人员;12、聘用的外方人员;13、聘用的劳务派遣人员;14、聘用的外单位下岗职工。
E、职工减少去向类型:1、离休;2、退休;3、退职;4、开除;5、除名;6、辞退;7、终止解除合同;8、内退人员;9、长期病休假人员;10、停薪留职;11、下岗未就业人员;12、调到省外;13、调到系统内其他单位;14、借给外单位使用的人员;15、借入回去;16、参军;17、辞职;18、死亡;19、其他从数人员减少。
F、职业(岗位)分类:企业事业单位系列为: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为2:21、单位负责人22、部门负责人23、专业技术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为3:31、高级技术职称人员32、中级技术职称人员33、初级技术职称人员34、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和办事人员为4:41、管理人员42、办事人员技术岗位操作人员为5:51、高级技师52、技师53、高级工54、中级工55、初级工56、其他技术岗位操作人员其他工作人员为6:61、辅助生产工人62、商业人员63、服务业人员64、其他岗位工作人员机关单位系列为:公务员为:11、省级及以上公务员12、地厅级公务员13、县处级公务员14、科级公务员15、科级以下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与企业事业单位中编码规则相同)技术工人(与企业事业单位技术岗位操作人员编码规则同)普通工人为18其他人员为19G、用工身份:1、公务员;2、企事业单位正式职工;3、企事业单位合同工;4、企事业单位临时职工;5、聘用的离退休人员;6、聘用港澳台和外籍人员;7、聘用的外单位下岗职工;8、聘用的劳务派遣人员;9、内部退养职工;10、长期病休假人员;11、停薪留职人员;12、借给外单位使用的人员;13、下岗未就业人员。
H、是否来自农村:是指仍保留户籍关系是城镇或农村。
1、是2、否I、年初是否在岗:1、是0、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