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水处理混凝技术

合集下载

水处理实验报告-混凝实验

水处理实验报告-混凝实验
(2)在最佳pH实验中,用来测定pH的水样,仍倒入原烧杯中。
(3)在测定沉淀水的浊度,用注射针筒抽吸清液时,不要搅动底部沉淀物,并尽量减少各烧杯的抽吸时间。
3.确定最佳水流速度实验步骤
(1)按照最佳pH实验和最佳投药量实验所得出的最佳混凝pH和投药量,分别向4个烧杯中装有1000mL水样的烧杯中加入相同剂量的盐酸HCL(或氢氧化钠NaOH)和混凝剂,置于实验搅拌平台上。
(2)启动搅拌机快速搅拌半分钟,转速500r/min。随即把其余3个烧杯移到别的搅拌机上,1号烧杯继续以500r/min转速搅拌10min。其他烧杯分别用100r/min、200r/min、300r/min搅拌10min。
(2)由表5-3及图5-3可知,当水样pH为5.18时混凝效果最好。
(3)由表5-4及图5-4可知,当混凝阶段水流速度为200r/min时混凝效果最好。
结论:通过实验得出最佳混凝的条件为混凝剂(硫酸铝10g/L)投加量为25mg/L,水中pH为5.18,水流速度为200r/min。
注意事项:
(1)在最佳投药量、最佳pH实验中,向各烧杯加药剂时尽量同时投加,避免因时间间隔较长各水样加药后反应时间长短相差太大而导致混凝效果悬殊。
2.确定最佳PH值实验步骤
(1)用6只1000ml烧杯,分别取1000ml原水,将盛装有水样的烧杯置于搅拌机平台上。
(2)调节原水PH值,用移液管依次向1号2号3号装有原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2.5ml,1.5ml,1.2ml的10% HCL、在向4号5号6号装有原水的烧杯中加入0.2 ml,0.7ml,1.2ml的10% NaOH,用玻璃棒快速搅拌均匀,依次用精密PH仪测各水样PH值,记录在表中。
-0.14
-0.70
1.22

水处理的混凝方法与混凝剂

水处理的混凝方法与混凝剂

水处理的混凝方法与混凝剂发表时间:2009-05-22T09:15:35.263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5月上旬刊供稿作者:张丽娟[导读] 在诸多的水处理方法中,混凝法是一种最常用的水处理物化方法。

摘要:在诸多的水处理方法中,混凝法是一种最常用的水处理物化方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向水中加入混凝剂而使胶体脱稳产生絮凝,从而去除污染物的方法。

影响混凝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温度、PH值、水力条件、絮凝剂投加量和性质等,调节好这些因素能达到很高的去除效果。

关键词:水处理混凝硫酸铝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聚丙烯酰胺0 引言在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处理中,有一种很重要的物化处理方法:混凝法。

这种水处理方法应用广泛,各种污染指标去除率高。

下面对这一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1 混凝法1.1 混凝法的概念在天然水中和各种废水中,物质在水中存在的形式有三种:离子状态、胶体状态和悬浮状态。

一般认为,颗粒粒径小于1nm的为溶解物质,颗粒粒径在1~100nm的为胶体物质,颗粒粒径在100nm~1mm为悬浮物质。

其中的悬浮物质是肉眼可见物,可以通过自然沉淀法进行去除;溶解物质在水中是离子状态存在的,可以向水中加入一种药剂使之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物质,然后用自然沉淀法去除掉;而胶体物质由于胶粒具有双电层结构而具有稳定性,不能用自然沉淀法去除,需要向水中投加一些药剂,使水中难以沉淀的胶体颗粒脱稳而互相聚合,增加至能自然沉淀的程度而去除。

这种通过向水中加入药剂而使胶体脱稳形成沉淀的方法叫混凝法,所投加的药剂叫混凝剂。

1.2 混凝的基本原理废水中的胶体物质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可以吸附液体介质中的正离子或负离子或极性分子等,使固液两相界面上的电荷呈不平衡分布,在界面两边产生电位差,这就是胶体微粒的双电层结构。

形成双电层结构的微粒的整个胶体结构就称为胶团,整个胶团是电中性的。

胶团中心是带有电荷的固体微粒本身,称为胶核。

胶核所带电荷的符号就是胶体所带电荷的符号。

混凝沉淀工艺技术的优缺点

混凝沉淀工艺技术的优缺点

混凝沉淀工艺技术的优缺点混凝沉淀工艺是水处理领域常用的一种物理化学处理方法,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颜色和浊度等。

下面是混凝沉淀工艺技术的一些优缺点:优点:1. 混凝沉淀工艺对多种污染物有效:它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色度、浊度等多种污染物,从而改善水的质量。

2. 工艺简单可靠:混凝沉淀工艺相对简单,设备和操作成本较低,易于实施和管理。

对于一些简单的水处理需求,它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选择。

3. 适应性强:混凝沉淀工艺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水源和水质条件。

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满足特定的水处理要求。

4. 结果可预测性高:经过适当的试验和调整,混凝沉淀工艺可以提供可预测的水处理效果,使操作者能够控制和调整处理过程。

缺点:1. 能耗相对较高:混凝沉淀工艺需要投入一定的能量用于混凝剂的制备和混凝过程。

这可能会导致一定的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

2. 处理速度较慢:相比一些其他高级水处理技术,混凝沉淀工艺的处理速度相对较慢。

对于处理大量水或有严格时间要求的情况,可能需要更大规模的设备或其他处理方法。

3. 产生污泥和废物:混凝沉淀过程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污泥和废物物质。

这些废物需要进行处理和处置,可能需要额外的资源和环境管理措施。

4. 对部分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限:混凝沉淀工艺对于一些特1/ 2定的污染物,如溶解性物质和微量有机物等,可能效果有限。

对于这些污染物,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水处理技术进行综合处理。

综合考虑,混凝沉淀工艺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水处理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水质特点和处理要求综合评估其优缺点,并结合其他技术进行综合水处理。

2/ 2。

第三章-混凝的原理与应用

第三章-混凝的原理与应用
PAC 用铝灰,酸溶、碱溶法制成,多核配合物。 混凝效果好。适用:废水处理,给水高浊、低浊水效果好、价格高。
助凝剂
调节或改善混凝条件
调节pH, 包括碱和氧化剂,石灰(乳), O3
改善絮体结构-增加颗粒重量
PAM、活性硅酸,粘土,SiO2水解物、天然高分子物 ,骨胶等
3.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
(1) 压缩双电层作用
混凝剂提供大量正离子会涌入胶体扩散层甚至 吸附层, 使ξ电位降低。当ξ电位为零时, 称为等电状 态。此时胶体间斥力消失, 胶粒最易发生聚结。
实际上,ξ电位电位只要降至某一程度而使胶粒 间排斥的能量小于胶粒布朗运动的动能时,胶粒就 开始产生明显的聚结,这时的ξ电位称为临界电位。
Typical colloidal characteristics for water and wastewater
Size range: 10-3- 1 micron. •50 – 70 % of the organic matter in domestic wastewater is composed of colloidal matter. •In water treatment color, turbidity, viruses, bacteria, algae and organic matter are primarily either in the colloidal form or behave as colloids.
同向絮凝
2.混凝剂与助凝剂
混凝前提是投药,按药剂作用分:
混凝剂 助凝剂
混凝剂
硫酸铝 室温溶解度50%,水温过低,硫酸铝水解困难,絮凝体松散。不宜低温低 浊水。
氯化铁 腐蚀性强,在溶解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热量,产生热腐蚀。絮凝速度快,絮 凝体密实,沉淀性能好。对低温低浊水比铝盐好,除色效果不好。

第三章+混凝

第三章+混凝
关。 ④ 范德华引力: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 6 次方成反比。 水中胶体颗粒的稳定性,取决于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 稳定的胶体溶液中: 碰撞时两个滑动面内的离子层厚度较大,范德华引力较弱,同时由于
布朗运动的动能不足以克服能垒,使双电层结构不易遭破坏,从而胶体保持稳定。对于亲水 胶体其水壳厚度使之不能相互接近。 3、胶体颗粒的脱稳与絮凝
3.3.3 水中杂质性质,成分和浓度
水中存在二价及其以上的正离子,利于双电层压缩; 水中存在较多粘土,可降低混凝剂用量; 水中存在较多有机物时,将增加混凝剂用量; 水中杂质越单一、尺寸越均匀、颗粒越细小,越不利于混凝效果; 杂质浓度过低,不利于颗粒间接触而影响混凝效而果; 目前低温、低浊水的混凝是水处理的一个研究方向。
电中和
小胶粒被异号大胶粒吸附
巨大颗粒一般指矾花、滤料。
3-2 混凝的过程与机理
3.2.1 水处理中混凝的特点
天然水中的颗粒是一个很复杂的体系──大小不一,组分多样,性质各异。废水中存在的 颗粒有:
粘土、细菌、腐植酸、蛋白质等; 无机混凝剂产生的颗粒,高分子混凝剂产生的颗粒;
比胶体化学中研究的单一胶体更为复杂。 水的混凝过程要考虑:颗粒增大至足以沉降的粒度,有较结实和比重大的结构。
3.1.4 胶体的稳定性与凝聚
1、稳定性 胶体溶液不断保持分散的悬浮状态的特性。
2、稳定的原因: ① 布朗运动:保持分散状态;提供碰撞机会 ② 静电斥力:疏水胶体外的同号电荷形成静电斥力,又叫 ζ 电位库仑力,与颗粒间距离
的平方成反比,与电位成正比。 ③ 水(溶剂)化作用:亲水胶体由于具有水壳,具有水化作用。其大小与水壳的厚度有
3-3 影响混凝的主要因素
3.3.1 水温
混凝剂的水解为吸热过程, 低温不利于混凝剂水解(水温每降 10℃,水解速度将降低 2~4 倍);

混凝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探讨

混凝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探讨

混凝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探讨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重要基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的污染和短缺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水资源,改善水质,确保人民生活用水的安全,混凝技术成为了水处理领域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就混凝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加深对混凝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一、混凝技术的基本原理混凝技术是指利用混凝剂将水中的悬浮物、絮状物、胶体等微小颗粒形成较大的凝聚体,使其沉降或浮于水面,并通过过滤、沉淀等方式将其分离出水体的一种水处理技术。

混凝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给水加入混凝剂,使水中的细小颗粒在混凝剂作用下发生聚集,形成较大的凝聚体,这些凝聚体随后通过沉降、浮升等方式从水中分离出去。

混凝剂一般分为无机混凝剂和有机混凝剂两大类。

常用的无机混凝剂有氧化铝、硫酸铁、氢氧化铁、氢氧化钙等;有机混凝剂一般为聚合物,如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等。

这些混凝剂能够改变水中颗粒的表面电荷应力,使颗粒之间发生凝聚,从而实现净水目的。

二、混凝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1. 混凝前处理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混凝技术通常被用于污水的初级处理阶段。

当污水中存在大量的悬浮物、胶体和其他微小颗粒时,通过混凝技术可以将这些颗粒聚集成较大的凝聚体,便于后续的沉降、过滤等处理。

混凝前处理还可以有效减轻后续工艺的负担,提高处理效率。

2. 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混凝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污泥脱水和固液分离过程中。

混凝技术可以使污泥中的颗粒形成较大的凝聚体,有利于后续的脱水处理,减少能耗和处理成本。

3. 工业废水处理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常常会伴随着大量的废水排放。

这些废水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和固体颗粒,通过混凝技术可以将这些颗粒聚集成较大的凝聚体,便于后续的处理和处置。

三、混凝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1. 自来水厂在自来水处理过程中,混凝技术被用于除去水中的浊度和色度物质。

通过加入适量的混凝剂,使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凝聚成较大的凝聚体,进而通过过滤等手段将其分离出去,从而提高水质。

混凝实验报告

混凝实验报告

混凝实验报告混凝实验报告引言:混凝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技术,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物,以提高水质。

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混凝过程,探究不同条件下的混凝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水样:采集自自来水厂的自来水- 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 混凝剂浓度:0.1 g/L、0.2 g/L、0.3 g/L- 水样pH值调节剂:氢氧化钠(NaOH)、盐酸(HCl)2. 实验方法:- 步骤一:准备三个不同浓度的混凝剂溶液,分别为0.1 g/L、0.2 g/L、0.3g/L。

- 步骤二:取一定量的自来水样,分成三组,每组分别加入相应浓度的混凝剂溶液。

- 步骤三:使用搅拌器将混凝剂与水样充分混合,搅拌时间为5分钟。

- 步骤四:待混凝剂与水样反应完成后,停止搅拌并静置一段时间,观察悬浮物的沉降情况。

- 步骤五:测量不同条件下水样的浊度,并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进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不同浓度的混凝剂对水样的混凝效果有显著影响。

通过测量水样的浊度,可以客观地评估混凝效果。

1. 不同混凝剂浓度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在实验中,我们分别使用了0.1 g/L、0.2 g/L和0.3 g/L的混凝剂浓度。

结果显示,随着混凝剂浓度的增加,水样的浊度逐渐降低。

这是因为混凝剂中的聚合氯化铝可以与水中的悬浮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较大的絮凝物,从而使悬浮物沉降速度加快。

2. pH值对混凝效果的影响:pH值是另一个影响混凝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实验中,我们分别使用氢氧化钠和盐酸来调节水样的pH值。

结果显示,在酸性条件下(pH值低于7),混凝效果更好,浊度降低更为明显。

这是因为在酸性条件下,混凝剂与水中的悬浮物更容易发生反应,形成较大的絮凝物。

3. 混凝时间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混凝剂与水样反应后的静置时间也会对混凝效果产生影响。

随着静置时间的延长,悬浮物的沉降速度逐渐加快,浊度逐渐降低。

这是因为较大的絮凝物在静置过程中会逐渐沉降,从而使水样变得更清澈。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全面解析混凝沉淀法的处理原理和步骤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全面解析混凝沉淀法的处理原理和步骤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全面解析混凝沉淀法的处理原理和步骤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工作。

在众多的污水处理工艺中,混凝沉淀法是其中一种常用的处理方法。

本文将从处理原理和步骤两个方面来进行全面解析。

一、处理原理混凝沉淀法是通过物理和化学的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浊度、油脂、颜色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其处理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混凝作用:在此处理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混凝剂,如硫酸铝、聚合氯化铝等,通过与污水中的悬浮物发生化学反应,使悬浮物聚集成较大的颗粒状物质。

2. 静态沉淀:混凝后的污水进入沉淀池,在污水中的颗粒状物质由于重力作用而沉淀到底部形成污泥,使污水变得清澈。

3. 污泥处理:沉淀后的污泥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如脱水、脱臭等,以减少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

二、处理步骤混凝沉淀法的处理步骤一般包括原水处理、混凝沉淀池处理和污泥处理三个过程。

1. 原水处理:这一步骤主要是对原水进行预处理,以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和过滤杂质。

常见的预处理工艺包括格栅除渣、沉砂池沉淀等。

2. 混凝沉淀池处理:原水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混凝沉淀池,混凝剂会与污水中的悬浮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较大的颗粒状物质。

同时,污水在沉淀池内停留一定的时间,使得颗粒状物质能够充分沉淀。

3. 污泥处理:经过混凝沉淀后,底部的沉淀污泥需要进行处理。

通常采用的方法包括机械脱水、厌氧消化、焚烧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还会根据不同情况对混凝沉淀法进行改良和优化。

一种常见的改良方式是引入细菌群来降解有机物,提高处理效果。

综上所述,混凝沉淀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其处理原理通过混凝作用和沉淀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

处理步骤主要包括原水处理、混凝沉淀池处理和污泥处理。

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改良和优化,以提高处理效果。

通过合理的运用混凝沉淀法,我们能更好地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水处理的混凝工艺原理

水处理的混凝工艺原理

水处理混凝原理1、混凝定义向原水中投加混凝剂,破坏水中胶体颗粒的稳定性,通过胶粒间以及其他微粒疸的互相碰撞和聚焦,形成易于从水中分离的絮状物质的过程,称为混凝。

混凝是去除天然水中浊度的最主要的方法。

水中浊度是由细微悬浮物所造成的,分散度处于胶体状态时将产生最大的光散射,因而胶体物质是形成浊度的主要因素。

混凝也是去除天然色度的重要方法。

水中天然色度来源于腐败的有机植物,主要是土壤中所含的腐殖质。

腐殖质是成分十分复杂的物质,分子量从几百到数万。

有一部分天然色度属于高分子真溶液,但投加混凝剂可以使天然色度分子与铝或铁形成难溶的络合物,或者是通过混凝剂带的正电荷的水解产物与色度分子的负电荷中和而形成凝絮。

混凝对某些无机物和某些有机污染物,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水中的铁、硅可以以有机物、亚铁盐的形式,也可以胶体络合物的形式存在于水中。

当以胶体形式存在时,可以用混凝的方法去除。

如上海黄浦江原水总硅量约16.8毫克/升,溶解性硅为5.6毫克/升,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处理后,总硅量可降到6.7毫克/升。

如果用加强混凝的方法,胶体硅可下降到0.2-0.4毫克/升。

生活饮用水中规定的十种无机物和重金属污染,除了硝酸盐和氟化物外,混凝对常见八种重金属污染都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2、混凝过程混凝常见分为凝聚和絮凝两个阶段。

胶体颗粒具有十分巨大的比表面积,胶核表面的电位离子吸收相反的离子,形成内外两个电离层。

胶体核心外是扩散层和吸附层,当同号电荷颗粒接近到扩散层时同电荷会产生斥力,这是胶体颗粒不会聚集的主要原因。

当原水投加混凝剂时,随着采用混凝剂的品种、投加量、胶体颗粒的性质以及介质环境温度等多种因素发生以下变化:⑴压缩扩散层。

当向水中投加电解质盐类时,水中的离子浓度增加,扩散层厚度减少。

⑵吸附和电荷中和。

当采用铝盐或铁盐作为混凝剂时,随着PH值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水解产物。

当pH较低时,带正电荷。

与多数为负电荷的胶体(胶核)颗粒起中和作用,从而导致颗粒相互聚集。

给水原水处理中的混凝技术

给水原水处理中的混凝技术

3 TALLOFIN ○R的作用机理 TALLOFIN ○R之所以能够控制和消除水循环系统中的微 生物问题 ,是基于如下三种作用方式 。 3. 1 分散作用 TALLOFIN ○R的表面活性组分可以渗透到单个细胞的细 胞壁之间 ,从而破坏其致密结构 ,细胞粘泥的粘度 ,因此大为 下降 。这些失稳的生物粘泥很容易被循环系统中的流体和溶 解的粘泥团带出系统 。 3. 2 包覆作用 TALLOFIN ○R乳液可以将细菌包覆起来 ,包覆物在水中 是稳定的 , 致使细菌的生理变化速度受到限制 ,阻止了细菌 的爆炸式繁殖 。粘性污染物 (粘着物) 也可被包覆起来 ,从而 减少了粘性团聚物的形成 。
6 TALLOFIN ○R在水处理系统的应用实例
611 某循环洗涤水系统 系统数据 :系统容积 60 m3 ;循环水量 50 m3/ h ;排污量 2 m3/ d ;补加水量 20 m3/ d ;平均停留时间 500 h 。 该系统为洗涤矿气用的半敞开式循环冷却体系 ,该循环 水的生物污染到了不可忽视的程度 ,其原因部分是由于连续 带入了甲烷气体 。生物污垢造成该系统严重的运行障碍 。以 前是加入氯/ 溴化合物杀菌处理 ,保持循环水中的菌落数低于 1 000 个/ mL 的水平 。这种杀菌剂处理后带来排放水的高 AOX 值 ,现已证明是有问题的 。如果同时添加 TALLOFIN ○R O T 和杀菌剂 ,微生物的活性可以降到实际为零的水平 ,但是 高 AOX 值 问 题 仍 未 得 到 解 决 。直 到 杀 菌 剂 完 全 由
613 某污水回用水作补水的循环冷却水系统 系统数据 :系统容积 600 m3 ;循环水量 1 000 m3/ h ;排污 量 3 m3/ d ;补加水量 15 m3/ h ;平均停留时间 200 h 。 该系统是用污水经处理后用作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补水 , 也是一个环保攻关项目 。由于污水回用水与一般循环冷却水

简述混凝法在水处理中的适用范围

简述混凝法在水处理中的适用范围

简述混凝法在水处理中的适用范围混凝法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技术,通过添加混凝剂使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凝聚成较大的团块,从而使其易于沉降或过滤。

混凝法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工业用水、污水处理等领域,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混凝法的适用范围。

一、适用于不同水质混凝法适用于不同水质的处理,包括地表水、地下水、河流水、湖泊水等。

不同水质中悬浮物和胶体物质的种类和浓度不同,需要选用不同的混凝剂和工艺条件。

例如,对于含有较高浊度的水,应选用高效的混凝剂和加药方式,以提高混凝效果。

二、适用于不同污染物混凝法可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重金属离子、微生物等污染物,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其中,有机物和微生物的去除需要与其他处理工艺配合使用,如生物处理或消毒。

三、适用于预处理和后处理混凝法可作为水处理工艺的预处理和后处理环节。

在预处理环节,混凝法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减少后续处理工艺的负荷,提高处理效果。

在后处理环节,混凝法可用于去除后处理工艺中产生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以达到更高的出水质量要求。

四、适用于不同处理规模混凝法适用于不同规模的水处理厂,包括小型自来水厂、中型城市供水厂和大型工业水处理厂等。

不同规模的处理厂需要选用不同的混凝剂和工艺参数,以满足不同的处理要求和经济效益。

五、适用于不同的处理目标混凝法可用于不同的处理目标,包括去除浊度、COD、BOD、色度、异味、微生物等。

不同的处理目标需要选用不同的混凝剂和工艺条件,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混凝法在水处理中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包括不同的水质、污染物、处理规模、处理目标等方面。

然而,混凝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对于某些难处理的污染物效果不佳,且混凝剂的投加量和副产物的处理也需要考虑。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选用合适的工艺组合,以达到最佳的水处理效果。

《水处理技术》习题库

《水处理技术》习题库

《水污染控制工程》习题库一、填空题1-1水的循环方式有:和两种。

1-2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大量进入水体造成。

1-3水的基本方法有物理处理法、、和四类。

1-4水体污染源主要有、和三类。

1-5 污水中的含氮化合物有四种:、、、。

2-1常用的格栅形式有、两类。

2-2沉淀基本类型有、、、和。

2-3常用的沉砂池有、和钟式沉砂池。

2-4 污水中的油品以四种状态存在,即、、、。

2-5 在过滤过程中,有、、三种机理起作用。

3-1 常见的中和法有、、。

中和投药的方式有和两种。

3-2 混凝机理包括、、、和四种中的机理。

3-3 若溶液中有数种离子存在,加入沉淀剂时,必定是离子积先达到的优先沉淀,这种现象称为分步沉淀。

3-4 化学还原法是向污水中投加,将污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成无毒或毒性小的新物质的方法。

3-5 消毒的目的就是要,防止扩散,保护公用水体。

4-1 溶气加压气浮的运行方式有、、三种方式。

4-2 动态吸附操作常用的设备有、和三种。

4-3 电渗析器是由膜堆、和三大部分组成。

4-4 在超滤过程中,不能滤过的残留物在膜表面层的浓聚,会形成现象,使通过量急剧下降。

4-5 从污水中吹脱出来的气体有三种处置方法:、和。

5-1 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主要有、、和后生动物等。

5-2 污水的生物处理按照作用机制和对氧的需求分为、两种。

按照微生物的附着方式,可将生物处理分为和。

5-3 污水的可生化性取决于,可用评价。

5-4 微生物分批培养的群体生长可分为、、、四个阶段。

5-5 曝气方法主要有和两种。

5-6 污水的自然生物处理有和两种5-7 根据能量的转移和生化反应的类型可将代谢分为和。

5-8 微生物的增长速度不仅与微生物浓度有关,而且与有关。

5-9 生物滤池是由、、、四部分组成。

可分为、、。

5-10 生物流化床有生物流化床和生物流化床两种。

6-1 厌氧消化中中温消化最适温度为,高温消化的最适温度为。

6-2 消化池的主体是由、、、等四部分组成。

污水混凝与絮凝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污水混凝与絮凝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污水混凝与絮凝处理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污水混凝与絮凝处理工程技术规范》编制组二○○八年目次1 标准制定工作概述。

.。

..。

.。

..。

..。

..。

...。

.。

..。

.。

.。

..。

.......。

2 1.1 制定本标准的必要性。

.。

.。

...。

....。

.。

...。

.....。

.。

..。

.。

..。

.。

..。

...。

21。

2 任务来源和工作过程。

.。

.。

.。

.。

.。

.。

.。

...。

..。

.。

.。

.。

.。

.。

..。

21。

3 法律和技术依据。

..。

...。

...。

....。

..........。

.。

.。

.。

.。

.。

..。

21.4 编制原则。

.。

.。

...。

.。

.。

.。

.。

..。

.。

.。

.。

..。

.......。

..。

..。

....。

.. 32 混凝与絮凝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

.。

.。

...。

.。

..。

.。

..。

.。

...。

32。

1 混凝应用范围及适用条件..。

.。

..。

.。

..。

.....。

.。

.。

.。

...。

.。

.。

..。

3 2。

2 目前混凝应用的方法及类型。

..。

.。

.。

..。

.。

.。

.。

...。

.。

.。

.。

.。

.。

.. 42。

3 混凝设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

.。

.。

...。

.。

.......。

.。

..。

42.4 工程应用实例..。

...。

...。

.。

...。

..。

....。

...。

..。

.。

.。

.。

.。

...。

.。

53 规范的主要内容说明.。

..。

.。

.。

..。

.。

...。

...。

...。

.。

.。

.。

...。

.。

.。

.。

.。

73。

1 混凝剂、助凝剂选择原则。

...。

.。

..。

..。

.。

.。

....。

.。

...。

.....。

..。

..。

. 73。

2 混凝剂的调制及投配..。

..。

.。

.。

.。

.。

..。

....。

.。

.。

.。

.。

.。

7 3.3 混合反应设备的选择与设计.。

.。

..。

..。

.。

.。

.。

.。

.。

...。

.。

.。

..。

.。

8 3.4 絮凝反应设备的选择与设计.。

混凝法 的基本

混凝法 的基本

原理
混凝法是一种水处理技术,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少量的无机物。

混凝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一种吸附剂(通常是混凝剂)来吸附水中的污染物,然后将吸附剂和污染物一起沉淀出来,最后进行过滤或沉淀,使水达到指定的水质标准。

混凝法的基本流程如下:
1 添加混凝剂:将混凝剂加入水中,混凝剂可以是纤维素、聚合物、
高分子复合物等。

2 混凝反应:在适当的pH值和温度条件下,混凝剂与水中的污染
物发生反应,形成混凝膜。

3 沉淀:混凝膜会与水中的悬浮物结合,使污染物沉淀到水底。

4 过滤或沉淀:将沉淀物进行过滤或沉淀,以去除污染物。

混凝法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技术,它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并且成本较低。

但是,混凝法也有一些缺点,如对高浓度的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较低,混凝剂的消耗量较大等。

因此,在使用混凝法处理水时,应当注意选择适当的混凝剂,并进行有效的控制。

水处理中混凝剂用量

水处理中混凝剂用量

水处理中混凝剂用量水处理中的混凝剂是一种用于去除水中悬浮物的物质。

在水处理过程中,水中可能存在的悬浮物包括悬浮固体、有机物和微生物等,它们会影响水的质量和清洁度。

为了提高水的质量,需要使用混凝剂来凝聚这些悬浮物,使其变成较大的团簇,从而便于后续的过滤和沉淀。

混凝剂的用量是水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适当的混凝剂用量能够确保悬浮物得到有效凝聚和沉降,从而使水中的杂质得到去除。

然而,过量的混凝剂使用会导致混凝剂的浪费和经济成本的提高,同时可能会对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合理确定混凝剂的用量对于水处理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混凝剂的用量是根据水样分析结果来确定的。

首先,需要对水样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浊度、悬浮物、有机物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或现场测试来获取。

根据水样分析结果,可以确定混凝剂的最佳用量。

确定混凝剂的用量还需要考虑到水的特性和处理目的。

不同的水处理过程需要不同的混凝剂和用量。

例如,在自来水处理中,根据水中的浊度和总固体含量,可以选择合适的混凝剂和用量。

通常情况下,水样中的浊度和总固体含量越高,混凝剂的用量越大。

在实际应用中,混凝剂的用量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控制。

常见的方法包括手工投加和自动控制。

手工投加是指操作人员根据经验和水样分析结果来确定混凝剂的用量,并通过手动投加的方式将混凝剂加入水中。

而自动控制是利用自动化设备来监测水质和调节混凝剂的投加量,以实现混凝剂用量的自动控制。

在自动控制中,可以使用在线水质监测仪器来实时监测水质指标,如浊度、总固体含量和有机物含量等。

根据实时监测的结果,控制系统可以自动调节混凝剂的投加量,使其达到最佳用量。

这种方式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对混凝剂用量的影响,提高处理效果和稳定性。

此外,混凝剂的用量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混凝剂的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

不同的混凝剂具有不同的混凝效果和特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同时,混凝剂的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也会影响其混凝效果和用量。

水处理的混凝工艺原理

水处理的混凝工艺原理

水处理混凝原理1、混凝定义向原水中投加混凝剂,破坏水中胶体颗粒的稳定性,通过胶粒间以及其他微粒疸的互相碰撞和聚焦,形成易于从水中分离的絮状物质的过程,称为混凝。

混凝是去除天然水中浊度的最主要的方法。

水中浊度是由细微悬浮物所造成的,分散度处于胶体状态时将产生最大的光散射,因而胶体物质是形成浊度的主要因素。

混凝也是去除天然色度的重要方法。

水中天然色度来源于腐败的有机植物,主要是土壤中所含的腐殖质。

腐殖质是成分十分复杂的物质,分子量从几百到数万。

有一部分天然色度属于高分子真溶液,但投加混凝剂可以使天然色度分子与铝或铁形成难溶的络合物,或者是通过混凝剂带的正电荷的水解产物与色度分子的负电荷中和而形成凝絮。

混凝对某些无机物和某些有机污染物,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水中的铁、硅可以以有机物、亚铁盐的形式,也可以胶体络合物的形式存在于水中。

当以胶体形式存在时,可以用混凝的方法去除。

如上海黄浦江原水总硅量约16.8毫克/升,溶解性硅为5.6毫克/升,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处理后,总硅量可降到6.7毫克/升。

如果用加强混凝的方法,胶体硅可下降到0.2-0.4毫克/升。

生活饮用水中规定的十种无机物和重金属污染,除了硝酸盐和氟化物外,混凝对常见八种重金属污染都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2、混凝过程混凝常见分为凝聚和絮凝两个阶段。

胶体颗粒具有十分巨大的比表面积,胶核表面的电位离子吸收相反的离子,形成内外两个电离层。

胶体核心外是扩散层和吸附层,当同号电荷颗粒接近到扩散层时同电荷会产生斥力,这是胶体颗粒不会聚集的主要原因。

当原水投加混凝剂时,随着采用混凝剂的品种、投加量、胶体颗粒的性质以及介质环境温度等多种因素发生以下变化:⑴压缩扩散层。

当向水中投加电解质盐类时,水中的离子浓度增加,扩散层厚度减少。

⑵吸附和电荷中和。

当采用铝盐或铁盐作为混凝剂时,随着PH值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水解产物。

当pH较低时,带正电荷。

与多数为负电荷的胶体(胶核)颗粒起中和作用,从而导致颗粒相互聚集。

给水原水处理中的混凝技术

给水原水处理中的混凝技术

给水原水处理中的混凝技术华南理工大学造纸与环境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1) 周勤 肖锦 摘要 综述了混凝剂和混凝技术在给水原水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 给水,混凝,聚合氯化铝 混凝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既经济又简单的水处理技术,在给水的净化处理中获得普遍的应用。

自1884年美国开发使用硫酸铝(AS)以来,铝盐在水处理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到本世纪60年代,聚合氯化铝(PAC)以其优越的净水性能被广泛应用。

迄今为止,铝盐在饮用水处理中使用最广泛,产量最大。

日本有八个生产PAC 厂家,年产量近50万t。

我国硫酸铝的生产能力近100万t, PAC的主要生产厂超过50家。

据日本水协报导,PA C与AS 相比,浓度与投加量相等情况下需碱量后者比前者约多1倍,且PAC除浊、除菌的效果均优于AS。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型的铝盐正处于研制、应用和推广中:杭州自来水公司以聚硫氯化铝(PACS)和硫酸铝在原水中进行混凝实验的比较,发现前者对浊度和色度的去除率可提高10%左右〔1〕。

另有报导,聚合硫酸铝和含镁聚合铝的混凝作用均比硫酸铝好,而且对pH值的影响较小〔2〕。

1989年汉迪化学品公司研制成功一种碱式多羟基硅酸铝(PASS),据报导成本约为明矾的2倍,但它含有更多的活性铝,能生成高密度的絮状物,沉降速度快,用量少,温度范围广,处理后残余铝低,十分适宜用于饮用原水处理。

目前加拿大、日本、英国等均有生产,已得到全美科学财团(NSF)饮用水处理的认可〔3〕。

另一种含铝离子的聚硅酸絮凝剂(PSAA)也被认为对低温低浊度水具有良好的混凝性能。

1995年南京自来水公司上元门水厂扩建10万m3/d 工程,应用引入高分子助凝剂的CF复合聚氯化铝作为混凝剂,经过三年的比较发现其使用比单一PAC便宜,出水水质达标。

据称这种CF复合聚氯化铝经江苏省卫生防疫站检测为食品级,无毒无害,可用于饮用原水处理〔5〕。

给水处理中混合、絮凝反应、沉淀三大工艺介绍

给水处理中混合、絮凝反应、沉淀三大工艺介绍

给水处理中混合、絮凝反应、沉淀三大工艺介绍一、概述“涡旋混凝低脉动沉淀给水处理技术“是根据王绍文教授提出的多相流动物系反应控制惯性效应理论,结合给水工程初中,经近十年的研究而发明的。

该技术涉及了给水处理中混合、絮凝反应、沉淀三大主要工艺。

理论上,首次从湍流微结构的尺度即亚微观尺度对混凝的动力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惯性效应“是絮凝的动力学致因,湍流剪切力是絮凝反应中决定性的动力学因素,并建立了絮凝的动力相似准则;首次指出扩散过程应分为宏观扩散与亚微观扩散两个不同的物理过程,而亚微观扩散的动力学致因是惯性效应,特别是湍流微涡旋的离心惯性效应。

由于新理论克服了现有传统给水处理技术理论上的缺陷和实践上的不足,因而导致了在给水处理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实践中,发明了串联圆管初级混凝设备、小网格反应设备、小间距斜板沉淀设备等三项专利。

目前这项新技术已在大庆市、宾县、海伦市、抚顺市、清原县、秦皇岛市等地自来水公司成功地推广使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工程实践证明:此项技术用于新建水厂,构筑物基建投资可节约20-30%;用于旧水厂技术改造,可使处理水量增加75%-100%,而其改造投资仅为与净增水量同等规模新建水厂投资的30%-50%。

采用此项技术可使沉淀池出水浊度低于3度,滤后水接近0度,可节省滤池反冲洗水量50%,节省药剂投加量30%,大大降低了运行费用和制水成本。

这项技术适应广泛,不仅对低温低浊、汛期高浊水处理效果好,同时,对微污染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可利用最小投资,取得最大效益,充分发挥现有供水设施的潜力,在短时间内缓解城市供水短缺状况,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二、“涡旋混凝低脉动沉淀给水处理技术“的工作机理(一)混合混合是反应第一关,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关,在这个过程中应使混凝剂水解产物迅速地扩散到水体中的每一个细部,使所有胶体颗粒几乎在同一瞬间脱稳并凝聚,这样才能得到好的絮凝效果。

因为在混合过程中同时产生胶体颗粒脱与凝聚,可以把这个过程称为初级混凝过程,但这个过程的主要作用是混合,因此都称为混合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澄清法
处理对象:胶体态及难沉物 混凝过程具有两个作用: ● 第一个作用:使水中原有的离散微粒首先具有粘附在固体颗粒 上的性质 ——凝聚(coagulation) ● 第二个作用:使这些具有粘附性的离散微粒能够粘结成絮 体 ——絮凝(flocculation) 混凝(coagulation-flocculation)
以上四个机理不是截然可分的,不同情况下由其中一个或几个 机理起作用。
概述
胶核荷电示意图 2.胶体的双电层结构
电位离子 反离子
滑动面
胶团边界
胶核
吸附层 扩散层
胶粒
ξ电位
Ψ电位
影响zeta电位的因素
概述
斥力 势能峰 胶体的动能: 1.5kT,布朗运动 势能峰:数百至数 千kT 0 中心距d 引力
斥力
澄清池
水处理中,常规的混凝处理工艺过程为(混合、反应、分离): ① 混凝+沉淀 ② 混凝+沉淀+过滤 澄清池是在该池中同时完成混合反应、絮体沉降过程。 包括:混合室、反应室、导流室、分离室四个功能区。
反应:
G 20 ~ 70s 1
t=15~30min
胶体的脱稳及凝聚
可用G · t间接表示在时间t内颗粒碰撞的总次数,值在 104~105之间则可认为符合混合、反应的要求。以上 参数是借鉴给水处理之值。
实际废水处理时,若有必要,还应进行试验进一步确定混合、 反应所需之 G · t。 常用混凝剂: 凝聚剂: PAC、PFS、AS、FC等 絮凝剂:PAM、SiO2水解物、天然高分子物等
概述
③ 颗粒表面离子化 能团的离解,特别是高分子有机物因其极性 能团的酸碱离解而使表面带上电荷;(受pH控制)(如蛋白质: COOH – R – NH2)。
④ 某些离子型晶体(结晶物质)的Schottky缺陷在晶体表面产生 过量的阳或阴离子,而在其表面呈带正电或负电。(粘土及其它铝 硅酸盐矿物晶体的表面电荷成因)
胶体的脱稳及凝聚
3 加药混合与絮凝池的设计 混凝单元操作中的加药混合是通过迅速搅拌达到混凝剂 与颗粒物质的充分接触,其平均速度梯度值与混凝剂 的凝聚机理有密切相关。 对于沉淀网捕过程而言,快速混合并不十分重要。 对于压缩双电层和吸附电中和,混凝剂应在0.1s左右 达到充分混合,在此, G 值的确定就十分重要。 混合: G 500 ~ 1000s 1 t=10~30s
概述
1 胶体颗粒的基本性质 ① 水处理中常见胶体:粘土颗粒(对于d<4μm),大部分细菌 (0.2~80nm),病毒(10~300nm),蛋白质。
② 稳定性:胶体颗粒在水中保持分散状态的性质。 ③ 憎水性胶体,亲水性胶体或介于两者之间。 ④ 对憎水性胶体,其稳定性可用双电层结构来说明。 对于亲水性胶体,其稳定性主要由于它所吸附的大量水分子所 构 成的水壳来说明。
概述
2 (憎水性)胶体的双电层结构及其稳定性 1.颗粒表面电荷的产生 水中胶体表面都带有电荷,在一般水质中,粘土、细菌、病毒 等都是带负电的胶体。而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铁等微晶体都是带 正电的胶体,其表面电荷的产生有如下四个机理:
① 固相表面对水中某种离子的特异吸附。 ② 极难溶的离子型晶体与它溶解下来的离子产物之间有一平衡关 系,这使得晶体表面有了一定符号的电荷。铁、铝、氢、氧化物颗 粒表面电荷可以是依此机理产生的。由于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 溶解沉淀反应与溶液pH值有关,因此,这类颗粒的表面电荷和电 势受pH控制。
OH
2[Al(H2O)5 OH]2 [(H2O)4 Al Al(H2O)4 ] 4 2H2O
OH
在水解过程中会形成无数的其它聚合离子,某些经研究认为存在 3 5 4 可能性极大而受到重视, Al13 ( OH) Al (OH) Al 7 (OH)17 7 18 34
Al8 (OH) 4 20
0 d
引力
3 胶体的脱稳及凝聚 压缩双电层、电性中和、吸附桥联、沉淀网捕。
胶体的脱稳及凝聚
1 水处理中混凝过程的特点 (1)水处理中要求颗粒尽快长大到一定的粒度,以便在沉淀设备 中能除掉。因此,对粒度和沉淀时间有严格要求。
(2)水处理中絮凝的颗粒是一个很复杂的体系 ① 水中原有颗粒,包括粘土、细菌、病毒、腐植酸及蛋白质等 (原生颗粒)。 ② 水中投加传统无机混凝剂所产生的颗粒(次生颗粒)。 ③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等。
胶体的脱稳及凝聚
水处理中铝盐适用的pH范围为6~8.5, 14H2O计的投量为: 以Al2(SO4)3· 混凝+过滤10~100mg/L, 直接过滤0.5~5mg/L。
铁盐与铝盐有相似的水解过程。适用pH范围6~8.5, 以FeCl3计投量为: 混凝+过滤7~70mg/L, 直接过滤0.5~5mg/L。
(3)基于水处理中絮凝的颗粒是一个很复杂的体系的特点,在水处 理中往往由于有机和无机混凝剂的使用,使得水处理中的混凝机理 更为复杂。
胶体的脱稳及Leabharlann 聚2 常用混凝剂 以铝盐为例,说明其作用机理。 当Al2(SO4)3配制为10~20%溶液使用时,pH≈4, 发生下列离解反应:
Al 2 (SO4 ) 3 2Al3 3SO2 4
当其投加到水中后,发生如下水解反应,水的pH也随之改变:
n Al3 nH 2 O Al(OH)3 n H n
式中n=1~6,特别当n=3时,水中产生中性的结晶胶体,对应pH为5~8。
胶体的脱稳及凝聚
同时,还在水解过程中产生许多聚合离子,这是 由于羟基架桥作用而产生。其最简单的形式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