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因素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区域因素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摘要: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搭建高素质人才的就业平台,尤其是吸引高素质学子的返乡就业,一直是地方政府在人才政策上关注的问题。本文以舟山地区为例,分析了地域因素对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并结合当地就业结构数据指出了当地就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区域因素大学生就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4-179-02
大学生是社会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就业历来是社会的民众关注的热点话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据统计,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①如此规模的就业大军涌入全国各地的就业市场,必然对当地的就业现状和结构产生影响。但大学生的就业理念和择业倾向受到宏观和区域经济、社会和家庭因素的多重影响,本文就以浙江省舟山市为例,从当地区域和人文因素等方面出发来分析区域因素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1 区域因素对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
舟山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海域,2009年跨海大桥开通之前,人和车辆必须通过摆渡的方式才能进入舟山本岛,这在客观上造成舟山与大陆经济相对隔离的状态。经济发展交通先行,2009年底舟山跨
海大桥正式开通,2011年6月30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舟山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历史新篇章。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以前,一般都是在出生之地成长和就学,当地的人文和地理环境自然会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终身性的影响。在20世纪90年代及21世纪初,舟山在经济和人文环境上相对落后。因此,舟山学子普遍有着离乡情节,渴望到全国一线城市去打拼自己的学业与事业,毕业后也愿意留在上海、杭州这样的大城市工作。但随着舟山经济的发展和大城市就业及生存压力的加剧,舟山籍大学生的就业观也在逐年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返乡就业人数逐年增加。据舟山市人才交流中心统计,2003年舟山籍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人数不到50%,2005年达到75%,2006年达到80%,2011年则高达了87.8%。正是因为舟山跨海大桥的开通和国家级新区的设立,使舟山未来的经济前景看好,才能吸引优秀的本地学生返乡就业。
2 区域因素对当地就业结构的影响
本文中所指的就业结构主要是指就业的职业结构。所谓职业结构,指就业人口在不同职业之间的分布。一个社会一定时期的职业结构特征不仅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取决于劳动者的倾向性选择,在这一点上,每个地区特有的地域和文化因素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据一项针对舟山海岛人群的个性倾向性考查的研究表明,舟山人在就业方面有明显的求稳定心理,社会地位较高、经济收入
比较稳定的行政事业单位是人们比较向往的职业。
2.1 就业人口的年龄结构
从年龄结构上看,全市的劳动力资源中中青年人口比重较低,15-29周岁的占28.4%,②居浙江省倒数第三,仅比丽水和衢州略高。这表明全市的年轻劳动力后备不足,劳动力主要依靠外来劳动力补充。
2.2 就业人口的文化素质
从就业人口的文化素质来看,全市就业人口中,大学(大专及以上,下同)文化程度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为13.22%,高中(含中专)占13.76%,初中占42.98%,小学占27.41%,未上过学的占2.90%③(见表1)。从表中可知,虽然近20年来大学文化程度的就业人员比重呈上升趋势,但其总体比例仍然较低,这也从反映出很多舟山籍的大学生不愿意返乡就业这一事实。
表1 就业人员的文化构成(单位:%)
2.3 就业人口的行业分布
各种文化程度的就业人口在不同行业中的分布也不平衡。就舟山地区而言,一方面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人口数量相对有限,另一方面受到就业求稳心理的影响,大学劳动者多集中在以下几个行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68.86 %),金融业(68.86%),教育(67.68%),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53.75%),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51.10%),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44.14%)。
④本科和研究生程度的人群占比极小,并且多数在第三行业(大部分为金融业,这与近年来不少民营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进驻舟山有关)。
2.4 就业人口受教育程度与全省的比较
与浙江省平均水平相比,舟山市就业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
9.22年,比全省的8.79年高出0.43年。从受教育程度构成看,舟山市就业人口中,大学共占13.23%,比全省平均高1.7个百分点,但研究生及以上人员所占比重较低,仅占0.22%,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2个百分点。这说明舟山市从业人员整体文化素质较好,对经济发展有利,但研究生以上高层次与高素质人员相对短缺,与先进地区还有一定差距,这也与舟山市缺乏大型企业和良好的人才政策来吸引高层次人才就业有关。(见表2)
表2 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与全省的比较(2010年)
3 完善当地就业结构的途径
在发展区域经济、建设群岛新区的过程中,对人力资源,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将成为政府人才政策决策中的重点。政府需从政策层面加以引导,为大学生及更多优秀人才搭建广阔的平台,使他们能够学以致用,报效当地经济。
(1)树立新的人力资源观,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切实把人力资源作为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要动力。要打破传统的用人观念,变被动的“等待”为主动的“抢人”。
(2)在新科技的帮助下建立更为完善和广阔的就业招聘网络。可以建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就业网站,构建远程招聘面试网络,有针对性地选择那些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素质相对较高的地区作为新区劳务输入的重点,加强联系。
(3)建立多层次的人才数据库。抓好本地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积极引导本地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在舟山就业。要加大宣传引导和政策扶持力度,促进舟山籍高校毕业生回舟山就业。
参考文献:
[1] 金彩芬.舟山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2(03).
[2] 张义浩,包陶迅,丁芳盛.舟山海岛人群的个性倾向性考查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03).
[3] 魏浩.大学生就业难的几个问题[j].浙江劳动与保障,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