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颢《识仁篇》
定性识仁——程颢修养工夫之微探
程 颢修养 工夫之微探
薛书洁
( 河北大学 政法学 院 ,河北 保定 0 7 1 0 0 2 )
摘
要: 在 宋代新儒 学的各种工夫 与境界 的论 说 中, 程 颢的 “ 定 性识仁”说可谓 显著 异常,影响 深远。“ 定
性 识仁 ”说 既是 程颢学术 思想 的主要 内容 ,也是程 颢传 道授业 的为学宗 旨。 关键词 :定 性; 内外 两忘;识仁 ;诚敬
Ab s t r a c t : Wo r k wi t h t h e r e a l m o f d i s c o u r s e i n t h e S o n g Dy n a s y t Ne o — Co n f u c i a n i s m. C h e n g Ha o ’ s“ q u a l i t a t i v e a n d b e n e v o l e n c e ’ ’
第3 5卷第 1 期
V o 1 3 5 No . 1
唐 山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T a n g s h a n T e a c h e r s C o l l e g e
2 0 1 3年 1月
J a n .2 01 3
定性识仁
程颢的修养工夫
程颢的修养工夫作者:李哲杨维磊贲梦景来源:《报刊荟萃(下)》2017年第05期(空军勤务学院江苏徐州 221000)摘要:程颢注重内心的练养,追求“浑然与万物同体”的精神境界,在修养工夫上强调“不须防检”、“不须穷索”,认为经过“诚敬”的修养,便可达到万物一体之境界。
程颢确立了一种“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崇高的精神境界。
围绕着这一理想的精神境界,程颢构造了独到的修养工夫。
程颢的修养工夫主要为“诚敬”。
关键词:程颢;修养工夫程颢,字伯淳,宋代理学家,北宋五子之一。
修养工夫是宋代理学家一直关注的话题,程颢也不例外。
他注重内心的练养,追求“浑然与万物同体”的精神境界,在修养工夫上强调“不须防检”、“不须穷索”,认为经过“诚敬”的修养,便可达到万物一体之境界。
《识仁篇》与《定性书》是两篇代表程颢思想的重要著作。
《定性书》原称《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是程颢回答张载所问“如何定性”的一封回信。
张载认为定性的障碍在于外物的诱惑,由于外物的诱惑而造成内心的动荡,然而根绝外物的诱惑又十分困难。
程颢否定了张载的这种驱逐外物的定性方法。
程颢认为执着于消除外物的诱惑,只可使得这一方面消除而另一方面又出现,如此忙碌却得不到根本的解决。
程颢认为定性,并不是要驱逐外物。
因为外物并不是造成心念动荡的根本原因,他说:“人之情各有所蔽,故不能适道,大率患在于自私而用智。
自私,则不能以有为为应迹;用智,则不能以明觉为自然。
今以恶外物之心,而求照无物之地,是反鉴而索照也。
”这种内外之分的不当之处即在于“自私而用智”,因个人的私利而蒙蔽不能明觉,使人产生失望、烦恼、怨恨、欲求等不当的情感。
这便是产生心念动荡的本质原因,针对此程颢提出了取消内外之分的定性方法。
程颢说:“两忘则澄然无事矣”。
消除内外的区分对待,便可不执著外物,即达到“无我”、“无执”之境,即“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之境。
《订顽》思想之核心是将整个宇宙视为大家庭,天地视为父母。
程颢对仁学思想的解释——以《识仁篇》为例
程颢对仁学思想的解释——以《识仁篇》为例侯越首都师范大学北二区 北京市 海淀区 1000481、“仁”与“浑然与物同体”从文本上来看,“学者须先识仁。
仁者,浑然与物同体”,意思是说学者要识仁,要用仁来解释世界、觉解天道。
“浑然与物同体”是仁者所应达到的一种状态和境界,但是,什么是“仁”?仁者的境界为什么就是“浑然与物同体”的?医家言四体不仁,最能体仁之名也。
”,“人之一肢病,不知痛痒,谓之不仁。
人之不仁,亦犹是也。
盖不知仁道之在己也。
知仁道之在己而由之,乃仁也。
”[1]所谓麻痹不仁,身体麻木,仁的通感就受到了阻碍。
人如果对世界万物麻木不仁,毫无“恻隐之心”,那便是“不仁”。
因此“仁的其中之一个重要含义是一种当人面对同胞或宇宙万物处于苦难、不幸情境时,自然从心中流出的一种恻隐之心,不安、不忍之心。
”[2]陈来先生指出:“程颢吸收了中国古代医学把肢体麻木、无所知觉叫作‘不仁’的观念,把仁的境界解释为: 将宇宙万物都视为、感受为自己的肢体而加以爱。
”[3]正如张载言:“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
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
”[4]就是要把所有这个世界的痛苦,都感同身受,犹如那是你自己身上的痛苦,这个就是人性感通无碍。
因此,所以儒家讲的仁,就是保持心灵的敏感,保持心灵的活泼,保持对于他人和世界万物的感受。
这种感受就是一种感统无碍,就是 “浑然与物同体”。
牟宗山先生在书中写道:“‘仁者浑然与物同体’,此言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浑然无物我内外之分隔,便是仁底境界,亦就是仁底意义了”。
[5]牟先生认为,“与物同体”、“无物我内外之分”是识仁的境界和意义。
《中庸》中讲:“成己,仁也;成物,知也。
性之德也,合內外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
[6]“合内外之道”始终是儒家所追求的境界,“合内外之道”就是不分我和你,是成己又成物,是一个放弃自我主体性的状态,是一个你完全不顾及自我,完全去成就他人的状态,完全没有任何欲望在驱使的时候,完全是天理在驱动行为、在决定行为的时候的状态。
儒家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儒家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二、儒家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儒学先后有先秦儒学、汉唐经学、宋明儒学(包括宋明理学、宋明实学)、清代实学。
儒学是中国古代宗法等级制社会的正统意识形态,是当时的实际社会生活形态及其社会基本原则在哲学思想上的折射。
严格地讲儒学起源很早,可追溯至尧、舜,而周公是孔子十分尊崇的儒家圣人。
儒学重视人生问题、伦理道德问题,是关于中国古代宗法等级社会中人际关系和谐的学问,故儒学精于认识人生而疏于认识自然。
孔子的学说以伦理为重心,主张仁爱。
其爱人有差等,并从亲亲做起。
孔子日:“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因此孔子的仁爱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亲亲”、“尊尊”两大原则之上的。
孔子提倡“修己以安百姓”之学,既要搞好自己的修身,又要搞好济世之事功,即“内圣外王"之道。
因此孔子不仅重视心性道德修养,而且重视经世致用。
明道为根本,而济世是最终目的。
孔子教育的重点是培养人们的德行,要求其门人修己以治世,故儒家有经世的传统,关心现实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并积极参与国家政治。
孔子务实,不空谈天道性命,主张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强调明理笃行的重要性。
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仁是内在的道德意识,而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
为了遵循仁,有必要把仁外化为一系列调节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规定和仪式,即所谓礼。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③即克制自己的情欲,自觉地遵循礼就是仁。
孔子提倡中庸之道,即处处注意适度原则,把握分寸,恰到好处,无过和不及,正好适中符合常道。
孔子推崇中庸是最高的道德品质,“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④因为中庸不仅是知,而且是行,是道德实践。
孔子中庸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孔子区别义与利,提出了义利关系问题。
孔子认为义高于利,义与利应统一;当义与利产生矛盾不能兼顾时,应舍利存义,即舍一己之私利,而存公利。
孔子主张“君子谋道,不谋食”。
又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②但孔子并不一概否定利,谋利若符合道义即是正当的,故日:“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⑨孔子的义实指公利,而所谓利实指私利,义利之辨的实质是公与私的关系问题,是群与己、人与我的关系问题。
填空————————答案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一、填空(20分,每题1分,占试卷总成绩20%)1、宋初三先生是指胡瑗、孙复______和石介______。
其中胡瑗以“明体达用”之学教诸生。
程颐十八时海陵胡翼之先生方主教导。
尝以《_______颜子所好何学论________》试诸生。
得程颐所试,大惊。
即延见,处以学职。
2、周敦颐的《太极图说》首句有两个版本,分别是“__无极而太极__________”、“_______自无极而为太极______________”。
朱熹将首句解释为“____无形而有理__________”。
3、《通书》第十六“动静”章曰:“动而无静,静而无动,_物_也。
动而无动,静而无静,_神_也。
动而无动,静而无静,__非不动不静也_________。
物则不通,神妙万物。
水阴根阳,火阳根阴。
五行阴阳,阴阳太极。
四时运行,万物终始。
混兮闢兮,其无穷兮。
4、《通书》第二十二“理性命”章曰:“五殊二实,二本则一。
是万为一,一实万分。
万一各正,小大有定。
”朱熹用“统体一太极,___物物一太极或一物一太极_________”的思想注解这一章。
5、张载《正蒙·太和》:____太虚无形_______,___气之本体_______;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至静无感,性之渊源;有识有知,物交之客感尔。
客感客形与无感无形,唯尽性者一之。
……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
循是出入,是皆不得已而然也。
然则圣人尽道其间,兼体而不累者,存神其至矣。
6、张载《正蒙·太和》: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知__太虚即气______则___无无_____。
……诸子浅妄,有有无之分,非穷理之学也。
7、张载《正蒙·诚明》:形而后有__气质之性_________,善反之,则__天地之性________存焉。
故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
程颢的识仁篇和定性书
程颢的识仁篇和定性书程颢的识仁篇和定性书程颢的《识仁篇》说:“学者须先识仁。
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
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
若心懈则有防,心苟不懈,何防之有?理有未得,故须穷索,存久自明,安待穷索?此道与物无对,大不足以名之。
天地之用,皆我之用。
孟子言:‘万物皆备于我’,须反身而诚,乃为大乐。
若反身未诚,则犹是二物有对,以己合彼,终未有之,又安得乐?《订顽》意思乃备言此体。
以此意存之,更有何事?‘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未尝致纤毫之力,此其存之之道。
若存得便合有得。
盖良知、良能,元不丧失。
以昔日习心未除,却须存习此心,久则可夺旧习。
此理至约,惟患不能守。
既能体之而乐,亦不患不能守也。
”(《程氏遗书》卷二上)这是二程的学生吕大临所记的一条程颢的语录。
后来人把这条语录作为一篇文章,并为之加上一个题目:《识仁篇》(例如黄宗羲《宋元学案》)。
“浑然与物同体”,这是程颢对于宇宙、人生的理解。
他认为,万物本来是一个整体,它们之间有着休戚相关的内部联系。
他认为,学道学要首先明白这个道理。
但道学并不是一种知识,所以仅只“识得此理”还不行,更重要的是要实在达到这种境界,要真实感觉到自己与物同体。
这种境界叫作“仁”,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叫作“仁人”或“仁者”。
程颢比喻说:“医书言手足痿痹为不仁。
此言最善名状。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诸己,自不与己相干。
如手足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
”(同上)既“不属己”,不但空谈“爱人”是假话,即使为己利的目的真作些“爱人”之事,也不是真实。
上边所讲,程颢所说,“至诚恻怛之心”,“《关雎》、《麟趾》之意”,都是真正的“仁”的表现,以至义、礼、智、信都是“仁”的表现。
所以,既“识得此理”,还要“以诚敬存之”。
“诚”是没有虚假的,用道学家的话说,就是“不妄”。
“敬”是心不分散,用道学家的话说,就是“主一”。
白话解读《识仁篇》(二)
⽩话解读《识仁篇》(⼆)《识仁篇》程颢著学者须先识仁。
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
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
若⼼懈,则有防;⼼苟不懈,何防之有!理有未得,故须穷索;存久⾃明,安待穷索!此道与物⽆对,“⼤” 不⾜以明之。
天地之⽤,皆我之⽤。
孟⼦⾔“万物皆备于我”,须“反⾝⽽诚”,乃为⼤乐。
若反⾝未诚,则犹是⼆物有对,以⼰合彼,终未有之,⼜安得乐!《订顽》意思,(横渠西铭,旧名《订顽》。
)乃备⾔此体,以此意存之,更有何事。
“必有事焉⽽勿正,⼼勿忘,勿助长”,未尝致纤毫之⼒,此其存之之道。
若存得,便合有得。
盖良知良能,元不丧失。
以昔⽇习⼼未除,却须存习此⼼,久则可夺旧习。
此理⾄约,惟患不能守。
既能体之⽽乐,亦不患不能守也。
开始解读吧!《识仁篇》和前⾯说的⼀样也是经典【短短百⼗个字把修习的要领解释的明明⽩⽩在前⾯的⼀篇《定性书》讲的是不去和“感情、七情六欲”去玩碰碰车,去强忍硬克制讲了儒门不和万物作对的道理批评滥⽤私智的错误的办法告诉我们强忍是不⾏的⽽《识仁篇》讲的就是具体修⾏的⽅法“识仁”后体认什么是仁?书中回答了“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
”也就是说仁就是与万物⼀体,并⾏不悖,不去分别物和我。
仁就是道德之⼼——义礼智信可见明道也不是在静坐中忘却儒家的宗旨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
在这⾥他⽤理字来解释道德之⼼,这不是明道先⽣的发明,最早⽤理来解释的是孔⼦。
所以宋明理学其实就是“仁”学,并不是脱离孔⼦去另辟蹊径。
若⼼懈,则有防;⼼苟不懈,何防之有!理有未得,故须穷索;存久⾃明,安待穷索!这⼀句讲的是存⼼养性的⽅法核⼼就是要做到⼼不懈怠、并存⽽养之你不⽤去找什么⽅法,⽽是存久⾃明你只要静坐涵养⾃⼰的⼼就⾏了,不要去弄什么法门⼼不懈怠就是精神要集中然后知所有、养所有,实际上就是养⽓孟⼦⾔“万物皆备于我”,须“反⾝⽽诚”,乃为⼤乐。
这句话我们在阳明先⽣那⾥读过了万物皆备于我,说的简单点就是此⼼既是性,不必去求索安排阳明吾性⾃⾜也是这个意思率性修道⼀语可以当脚注这⾥阳明先⽣也是踏着明道前辈的脚步龙场悟道说的就是“吾性⾃⾜”不假外求那么我们可以看出,阳明先⽣的龙场悟道和明道先⽣如出⼀辙——守仁反⾝⽽诚”,乃为⼤乐。
中外历史纲要上人物传记69程颢 程颐
中外历史纲要上人物传记69程颢程颐编辑张书林洛学在宋代理学各派中是最主要的一支,其创始人是程颢与程颐兄弟。
程颢辞世早,是程颐奠定了理学的基础。
两人思想不完全一样,但从大的方面说,是一致的;因此,研究宋代理学,通常“二程”并称。
游宦讲学程颢(1032—1085),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
程颐(1033—1107),字正叔,学者称伊川先生。
两人相差一岁。
世称颢为“大程”,颐为“小程”,合称“二程”。
祖籍为安徽徽县,五世祖居中山博野(今河北定县),高祖程羽在宋初,官至兵部侍郎,太宗朝为三司使。
曾祖程希振为尚书虞部员外郎等,死后葬河南伊川,并迁家河南(今洛阳),遂为河南人。
祖父程遹,赠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
父亲程遹以世家的荫庇为官,为黄州黄陂尉,历知吉州庐陵县尉,润州观察使,改大理寺丞;知虔州兴国县、龚州、磁州、汉州等,以太中大夫致仕。
死在其子程颢卒后一年,也就是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85 岁。
程颢10 岁写了一首题名为《酌贪泉》诗,诗中写道:“中心如自固,外物岂能迁。
”十二三岁,进学如老成人。
其弟程颐数岁能诵《诗》、《书》,大约是家庭环境造成他们的这样一种气质。
程颐十四五岁,与哥哥程颢一道受业于周敦颐。
十七八岁读《论语》,能领略其中的精义。
程颐18 岁,给仁宗皇帝上书,希望仁宗皇帝“以王道为心,以生民为念,黜世俗之论,期非常之功”。
但没有什么反响。
嘉祐元年(1056)二程至京师,与张载论学。
胡瑗以《颜子所好何学论》试诸生,程颐为文,为胡瑗赏识,延以学职。
嘉祐二年,程颢中进士,调京兆府鄠县主簿。
嘉祐五年,调上元县主簿。
在任时行均田法,有成效。
后摄上元邑令事,颇有政声,在处理诉讼刑狱方面很有成绩。
英宗治平二年(1065)移泽州晋城令。
在晋城任期,教民知孝悌,兴学校,移陋俗,理财以富民。
治平四年(1067),秩满,改任著作郎。
此前,吕公著曾荐程颐,程颐“自以为学不足”,不愿出来任职。
后来,程珦改知汉州,二程随父亲同往。
识仁译注
《识仁》译注Wsxm1309译注原文识仁宋程颢学者须先识仁。
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
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
若心懈则有防,心苟不懈,何防之有;理有未得,故须穷索,存久自明,安待穷索。
此道与物无对,大不足以名之。
天地之用,皆我之用,孟子言“万物皆备于我,须反身而诚,乃为大乐”;若反身未诚,则犹是二物有对,以已合彼,终未有之,又安得乐。
《订顽》意思乃备言此体。
以此意存之,更有何事?“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未尝致纤毫之力,此其存之之道。
若存得,便合有得。
盖良知良能元不䘮失,以昔日习心未除郄,须存养此心,久则可夺旧习。
此理至约,惟患不能守,既能体之而乐,亦不患不能守也。
注释1程颢(1032-1085),字伯淳,宋博野人,后迁居河南伊川,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生于黄冈府黄陂县。
嘉祐进士,曾任鄠县主簿、上元县主簿。
熙宁元年(1068),由吕公著向朝廷推荐,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后改任签书镇宁军判官等职。
程颢和其弟程颐(1033-1107)曾从学于周敦颐(1017-1073),后来并称“二程”。
后人把二程的著作合编为《河南程氏遗书》及《外书》。
当时学者称程颢为明道先生,其事迹见《宋史·道学传》。
“北宋五子”即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1011-1077)、张载(1020-1077)同为儒家理学的奠基人,在学术上对后世影响很大。
2学者:做学问的人;求学的人。
文中指学习儒家知识的读书人。
3识shí:知道;了解。
《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4 仁:仁爱;相亲。
仁是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
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
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礼记·中庸》:“仁者人也,親親爲人。
”在孔子的心目中,仁是以“爱人”为核心的,包括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弟等内容;而以“克已复礼”、“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为实行的方法。
北宋哲学家程颢修身名篇《定性书》与《识仁篇》原文及译文
北宋哲学家程颢修身名篇《定性书》与《识仁篇》原文及译文《识仁篇》与《定性书》两篇为明道哲学之精髓,“明道功夫醇熟,于《定性书》可见其造诣之深。
宋明学者,论定性功夫,多本此篇。
”则明道哲学之精微处,从此篇可见一斑矣。
程颢(1032-1085),字伯淳,号明道,世称“明道先生”,河南伊川人。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和其弟程颐并称"二程",由于他们长期在洛阳讲学,传统称他们的学派为"洛学"。
《定性书》是程明道回答张横渠如何定性的一封回信,与《识仁篇》并称为明道哲学之精髓。
《定性书》程颢【原文】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
苟以外物为外。
牵己而从之,是以己性为有内外也。
且以己性为随物于外。
则当其在外时,何者为在内?是有意于绝外诱,而不知性之无内外也。
既以内外为二本,则又乌可遽语定哉?【译文】所说的定性,就是指无论动要达到定,还是静也要达到定;不能受迎来送往的影响,也不能受内外亲疏的影响。
如果是将外物当作了外,就会让自己受到这个“外”的影响。
因为人的性情中是有内外亲疏的区别的,而且这样还会让自己的真性跟随外物泄露在外。
即当真性泄露在外时,内在的真性还能剩下什么呢?这就要求人要有意识地杜绝外界对自己的诱惑,让自己不要意识到性情中的那些内外亲疏的区别。
即既然将内外亲疏视为本质的不同,又怎么能够匆忙地下结论说已经定了呢?【原文】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译文】天与地平常的表现,是用自己的内心来普照万物,却并不是有意为之的。
圣人平常的表现,也是显示为是顺着万物的,却并不有意控制自己这么做的。
所以君子想要学天地圣人,不如扩大自己的心胸关注大的公平,这样事物来了,就顺着应对就行了。
【原文】《易》曰:“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苟规规于外诱之除,将见灭于东而生于西也。
非惟日之不足,顾其端无穷,不可得而除也。
浑然与物同体程颢的仁者境界
浑然与物同体程颢的仁者境界[摘要]程颢作为北宋洛学的开创人之一,上承“生生之理”,以及孔子“仁”以及《中庸》中的性理合一思想,通过诚敬的修养功夫存养本心,在理的本体上追寻着一种浑然与物同体的仁者境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活泼泼的生命理境。
[关键词]仁天理识仁定性仁者境界自周敦颐对“孔颜乐处”的追寻以来,宋明的道学家们都在觉悟着宇宙本体的同时并且把这种境界贯彻到人伦日用之中,积极的追寻着一种圣人境界。
程颢作为北宋洛学的开创人之一,上承“生生之理”,以及孔子“仁”以及《中庸》中的性理合一思想,通过诚敬的修养功夫存养本心,在理的本体上追寻着一种浑然与物同体的仁者境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活泼泼的生命理境。
一、程颢的“仁”的含义在《识仁篇》中,程颢给予了“仁”以新的解释,他把“仁”扩展开来,落实到义,礼,智,信中,“义,礼,智,信皆仁也。
”“仁,义,礼,智,信,五者,性也。
仁者,全体,四者,四支。
仁,体也。
”(《二程遗书》卷三)仁是心之全德,是体,义礼智信是用。
仁贯穿于义礼智信之中,是道德实践的关键。
仁在程颢那里是一种本然的存在,是天理的整体朗现,是性之使然,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表现出种种德性。
仁体如同我与四肢一样,保持全性,外物在我的身内,正如四肢是我身体的一部分一样,我已经具备它们,即孟子所说的“万物皆备于我”。
与万物一体,人才能成全其完整的德性,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自由境界。
程颢常以“觉”为“仁”,把仁当作一种觉润的生道。
“医家以不认痛痒谓之不仁,人以不知觉不认义理为不仁。
譬最近。
”(《二程遗书》卷二上)又说“医书言手足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
仁者以天地为一体,莫非己也。
”(《二程遗书》卷二上)仁之本然本体是很难用语言去界定的,但可以形容。
仁者如人之手足,气已贯通,皆属于己。
知觉麻木不能感通万物与己是一体是不仁,不仁就是不有诸己,是生命的滞塞。
仁体现为一种感通,是一种生命在全身畅通自如的觉然状态。
程颢更多的是强调自己与万物为一体的感受,这才是真正的有“仁”境界的人。
程颢论仁
要徽文学
文 ANHUIWENXUE 学 研 认为要想理解这一思想,就须得以一种“诚敬”的心态 究 去 存“仁 ”,这里也是对 孟 子 所 提 倡 的 “存 其 心 ,养其
性 ”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先识仁”就是先识仁的本质, 先 识 人 本 身 所 固 有 的 良 知 良 能 之 心 。而 程 颢 又 认 为 : 良知良能的心虽然是人本来所固有的,却容易被后世 的“习心”所 蒙 蔽 ,因此,程颢主张要存“良知良能”的 本 心 。那 如 何 才 能 做 到 “存 习 本 心 ”呢 ?程 颢 认 为 ,只有 持 “诚 敬 ”的 工 夫 ,才 能 做 到 “存 习 本 心 ”。大 程 的 “诚 敬 ”,就是要人们不仅真实认识到自身本来所具有的 良知良能之心,还要做到对良知良能之心的“敬 ”。人 们只有做到用“诚敬 ”的态度来存习良知良能之心之 时 ,才 可 以 无 须 防 检 ,也 无 须 穷 索 。虽然理论上是这 样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需要防检、穷索的情 况 ,比如心有所懈怠的时候,就需要防检;没有得到 “理 ”的时候,就需要穷索。因此程颢认为,正确的“识 仁 ”方法便是在“心”上 下 功 夫 ,以“自心”去“自明”存 在于心中的“浑然与物同体”的“仁 ”,就能够“体 仁 ”, 从 而 达 到 “识 仁 ”的 境 界 。
程颢论仁
钱玲李迈豪
湘潭大学
妥徽文学
ANHUIWENXUE
文 学Biblioteka 研究摘 要 :汉末隋唐时期,佛 、道 盛行,儒 学衰微,出现了“圣人之道不行,圣人之学不传”|1]的 现 象 ,儒学地位不断 受 到 挑 战 。宋 朝 以 来 ,儒 士 开 始 了 由 研 究 训 诂 转 向 研 究 义 理 。程 颢 以 重 建 儒 家 价 值 系 统 的 合 法 性 为 出 发 点 ,对 传统儒学的“仁 ”做了进一步的阐发,提出以“识仁”为方法的“新仁学”,将传统儒家的“仁 ”推向了新高度。该篇 主要探讨程颢仁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探讨作为程颢仁学的基础:先秦儒家“仁 学 ”,接着简单介绍与程 颢同时期各种“仁学”思想,并与之进行对比,并试着提出程颢“仁 ”的具体实现途径,从而指出实现程颢仁学的 现实意义。 关键词:程 颢 仁 学 张 载 现 实 意 义
程颢《识仁篇》
《识仁篇》载于《二程遗书》卷二上,是北宋学者程颢(1032—1085)于元丰二年(1079)在洛阳讲学时讨论哲学教育问题的著名篇章,是点拔其门人吕大临的记录,并由吕大临记录。
程颢,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
祖籍中山博野(今属河北省),河南洛阳人。
与其弟程颐合称“二程”,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洛学的创始人之一。
《识仁篇》全文虽不足300宇,但言简意深,立论精博,自朱熹以来,许多学者都认为:《识仁篇》是明道学说的精华所在。
黄宗羲《宋元学案》卷十三《明道学案》援引朱熹语录:“《识仁篇》乃地位高者之事;”援引刘宗周言论:“《识仁篇》为程子见道分明语也。
”现代学者冯友兰则将程颢《识仁篇》与王守仁的代表性著述《大学问》加以比较,认为明道《识仁篇》构成王阳明《大学问》之精旨。
由此足以说明《识仁篇》在程颢学术思想体系中所占有的中心地位,及其对后世学者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程明道的《识仁篇》全文如下:学者须先识仁。
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
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
若心懈,则有防;心苟不懈,何防之有!理有未得,故须穷索;存久自明,安待穷索!此道与物无对,“大”不足以明之。
天地之用,皆我之用。
孟子言“万物皆备于我”,须“反身而诚”,乃为大乐。
若反身未诚,则犹是二物有对,以己合彼,终未有之,又安得乐!《订顽》意思,乃备言此体,以此意存之,更有何事。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未尝致纤毫之力,此其存之之道。
若存得,便合有得。
盖良知良能,元不丧失。
以昔日习心未除,却须存习此心,久则可夺旧习。
此理至约,惟患不能守。
既能体之而乐,亦不患不能守也。
“学者须先识仁”,仁,是立志于学的人所必然面对、必须了解的问题。
在中国传统哲学而言,“学”包涵了道德实践,或者说,“学”更重要的是道德实践。
“识仁”,从成德功夫上说,“识”是体验,并非主客认知意义的认识,而是一种体悟与自觉的功夫,“识”是兼有体悟、实现之意。
识仁篇
识仁篇程明道学者须先识仁。
仁者,浑然与物同体。
义、礼、智、信皆仁也。
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
若心懈,则有防;心苟不懈,何防之有?理有未得,故须穷索;存久自明,安待穷索?此道与物无对,大不足以名之。
天地之用,皆我之用。
孟子言“万物皆备于我”,须“反身而诚”,乃为大乐。
若反身未诚,则犹是二物有对,以己合彼,终未有之,又安得乐?《订顽》意思,乃备言此体。
以此意存之,更有何事?“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未尝致纤毫之力,此其存之之道。
若存得,便合有得。
盖良知良能元不丧失,以昔日习心未除,却须存习此心,久则可夺旧习。
此理至约,惟患不能守。
既能体之而乐,亦不患不能守也。
“生之谓性”(《遗书》卷一章五六)程明道“生之谓性”,性即气,气即性,生之谓也。
人生气禀,理有善恶。
然不是性中元有此两物相对而生也。
有自幼而善,有自幼而恶,是气禀有然也。
善固性也,然恶亦不可不谓之性也。
盖“生之谓性”,“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才说性时,便已不是性也。
凡人说性,只是说“继之者善”也,孟子言人性善是也。
夫所谓“继之者善”也者,犹水流而就下也。
皆水也,有流而至海,终无所污,此何烦人力之为也?有流而未远,固已渐浊;有出而甚远,方有所浊。
有浊之多者,有浊之少者。
清浊虽不同,然不可以浊者不为水也。
如此,则人不可以不加澄治之功。
故用力敏勇则疾清,用力缓怠则迟清;及其清也,则却只是元初水也。
亦不是将清来换却浊,亦不是取出浊来置在一隅也。
水之清,则性善之谓也。
故不是善与恶在性中为两物相对,各自出来。
此理,天命也;顺而循之,则道也;循此而修之,各得其分,则教也。
自天命以至于教,我无加损焉,此舜有天下而不与焉者也。
定性书程明道承教,谕以定性未能不动,犹累于外物。
此贤者虑之熟矣,尚何俟小子之言!然尝思之矣,敢贡其说于左右。
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
苟以外物为外,牵己而从之,是以己性为有内外也。
且以性为随物于外,则当其在外时,何者为在内?是有意于绝外诱,而不知性之无内外也。
中国哲学史(下)第四讲 二程兄弟之程颢
一、程颢:身世与学说 程颢: 先生为学,自十五六时,闻汝南周茂叔论道, 先生为学,自十五六时,闻汝南周茂叔论道,遂 厌科举之业,慨然有求道之志。未知其要, 厌科举之业,慨然有求道之志。未知其要,泛滥 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 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 后得之。明于庶物,察于人伦。 后得之。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知尽性至命必本 于孝弟,穷神知化由通于礼乐。辨异端似是之非, 于孝弟,穷神知化由通于礼乐。辨异端似是之非, 开百代未明之惑,秦汉而下,未有臻斯理也。 开百代未明之惑,秦汉而下,未有臻斯理也。谓 孟子没而圣学不传,以兴起斯文为已任。其言曰: 孟子没而圣学不传,以兴起斯文为已任。其言曰: 道之不明,异端害之也。昔之害近而易知, 道之不明,异端害之也。昔之害近而易知,今之 害深而难辨。昔之惑人也乘其迷暗, 害深而难辨。昔之惑人也乘其迷暗,今之入人也 因其髙明。自谓之穷神知化,而不足以开物成务, 因其髙明。自谓之穷神知化,而不足以开物成务, 言为无不周徧,实则外于伦理;穷神极微而, 言为无不周徧,实则外于伦理;穷神极微而,不 可以入尧舜之道。 可以入尧舜之道。天下之学非浅陋固滞则必入于 。(程颐 明道先生行状》 程颐《 此。(程颐《明道先生行状》)
身世与学说二程对张载的批评程颢定性书叁程颢定性书叁壹贰程颢识仁篇程颢论生之谓性肆伍补上一讲张载补上一讲张载为天地立志近思录宋元学案作心为生民立道宋元学案作命为去圣继绝学宋元学案作往为万世开太平引文以张载集语录为准
二 程 兄 弟 之 程 颢
中 国 哲 学 史 下 第 四 讲
程颢: 壹 程颢:身世与学说 贰 二程对张载的批评 程颢《定性书》 叁 程颢《定性书》
一、程颢:身世与学说——程颢与王安石 程颢:身世与学说 程颢与王安石
《识仁篇》原文
《识仁篇》原文《识仁篇》宋.程颢程颢(hào)(1032年—1085年)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
世居中山,后从开封徙河南(今河南洛阳)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理学的奠基者,“洛学”代表人物。
程颢为嘉祐年间进士,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
反对王安石新政。
在学术上,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
倡导“传心”说。
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1085年(元祐元年),宋哲宗即位,召其为宗正丞,未行而卒,享年54岁。
程颢曾和其弟程颐学于周敦颐,世称“二程”,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
其所亲撰有《定性书》《识仁篇》等,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遗书》《文集》等,皆收入《二程全书》。
原文:学者须先识仁。
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
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
若心懈,则有防;心苟不懈,何防之有!理有未得,故须穷索;存久自明,安待穷索!此道与物无对,“大”不足以明之。
天地之用,皆我之用。
孟子言“万物皆备于我”,须“反身而诚”,乃为大乐。
若反身未诚,则犹是二物有对,以己合彼,终未有之,又安得乐!《订顽》意思,(横渠西铭,旧名《订顽》。
)乃备言此体,以此意存之,更有何事。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未尝致纤毫之力,此其存之之道。
若存得,便合有得。
盖良知良能,元不丧失。
以昔日习心未除,却须存习此心,久则可夺旧习。
此理至约,惟患不能守。
既能体之而乐,亦不患不能守也。
刘蕺山曰:程子首识仁,不是教人悬空参悟,正就学者随事精察力行之中,先与识个大头脑所在,便好容易下工夫也。
识得后,只须用葆任法,曰“诚敬存之”而已。
而勿忘、勿助之间,其真用力候也。
盖天理微妙之中,着不得一毫意见伎俩,与之凑泊。
经典《识仁篇》彰显良知,修仁革旧,跨越千年,昭示当今和谐盛世
经典《识仁篇》彰显良知,修仁革旧,跨越千年,昭示当今和谐盛世北宋嘉佑二年,是宋朝文化,乃至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最繁荣昌盛的一年。
这一年宋朝举行了一届科举考试,此榜举星荟萃,苏轼、苏辙、张载、程颢、程颐、曾巩、曾布、吕惠卿、章惇、王韶,一个比一个牛气冲天。
实乃文化界之盛事。
而影响中国历史上千年的理学宗师程颢、程颐兄弟亦名列其中。
二程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极深,如果说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孟子发展心性儒学集齐大成,而到北宋二程创立理学学说,及至朱熹发展壮大。
程朱理学才真正意义上上升为统治官学。
且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创造了中国及世界哲学思想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越。
今天所说的《识仁篇》,被认为是暨《定性书》之后两篇最具代表程颢哲学精髓的文章。
历史应该辩证的去看待,存在的即是美好。
虽然程朱理学后来受到后人的抨击与诟病。
但是,我们应该吸取其精华,可以说《识仁篇》对于当今社会所提出的“和谐社会”不谋而合,如果人人都能修养仁爱,改变旧习,上行下效,那么国家必能进入和谐的“大乐”之境。
吾等当虚心修习,尚能得之一二,可谓至善。
今录原文如下,原文不足三百字,大道至简,道破人心:学者须先识仁。
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
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
若心懈,则有防;心苟不懈,何防之有!理有未得,故须穷索;存久自明,安待穷索!此道与物无对,“大”不足以明之。
天地之用,皆我之用。
孟子言“万物皆备于我”, 须“反身而诚”,乃为大乐。
若反身未诚,则犹是二物有对,以己合彼, 终未有之,又安得乐!《订顽》意思,乃备言此体,以此意存之,更有何事。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未尝致纤毫之力,此其存之之道。
若存得,便合有得。
盖良知良能,元不丧失。
以昔日习心未除, 却须存习此心,久则可夺旧习。
此理至约,惟患不能守。
既能体之而乐, 亦不患不能守也。
注:求学的儒土首先必须了解仁”,仁完全与万物共一形体,义、礼、智、信都是仁。
《识仁篇》简读
程颢
*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 体,义、礼、智、信皆仁也。
• 程颢首先强调了“识仁”的重要性,学习 的人首先要了解“仁”的本体。“与物同 体,义、礼、智、信皆仁”此句大意出于 《孟子》的《公孙丑上》。孟子的原意是 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分别是仁、 义、礼、智的起端。而程颢则是创新了孟 子的思想,认为仁与义、礼、智、信是同 体的,是人的本心亦或良知良能之心。
此道与物无对,“大”不足以明之。天地之 用,皆我之用。孟子言“万物皆备于我”, 须“反身而诚”,乃为大乐。若反身未诚, 则犹是二物有对,以己合彼,终未有之,又 安得乐! • 程颢认为”仁“之道没有特定的具体的客 观物质对象与之相对,是广泛存在于天地 万物之间的。要想体会到这一点,必须” 反身而诚"。若未达到这个境界,则无法认 识到“此道与物无对”。无法认识这一点, 就不会得到乐趣。
总评
• 程颢的《识仁篇》最能体现他对于“仁” 的看法。从本体论的角度,“仁”与义、 礼、智、信浑然同体,同为本心或良知良 能之心。从功夫论和方法论的角度看,当 我们认识到这点之后,我们应该采取行动, 以“诚敬之心”保持自己的本心,并且时 常温习,这样就可以一直拥有自己良知良 能之心。
• 这是具体的“反身而诚”的方法。不需要 花费很大的力气,只需要内心时常想着, 做事不忘此理,就可以“存之”。良知良 能之心原本就不会丧失。经常去温习它, 就可以改变旧习。
*此理至约,惟患不能守。之”之理很简单,只是担心无 法保持。但只要体会到它的乐处,就可以 不用担心无法保持它了。就是说,只要自 己感觉到了良知良能之心的乐处,那他自 己就会觉得有动力,自己就会自觉地保持 良知良能之心了。
*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 须穷索 。若心懈,则有防;心苟不懈,何防 之有!理有未得,故须穷索;存久自明,安 待穷索!
程颢程颐【程颐、程颢的资料】
程颢程颐【程颐、程颢的资料】人所以有善与不善,达到所谓物我合一。
司马光执政时。
因此对于人来说,程颐以为人的本性,被贬至洛阳任京西路提点刑狱,于是称天道为仁,人只不过是得天地中正之气,提出“天只是以生为道”。
由于他和程颐长期在洛阳讲学,程颢形容它是“生”,影响很大。
他又从体用关系论证了理和事物的关系,故“天地之大德曰生”、晋城令,在方法上是通过直觉冥会,还有《遗书》,未及行即病逝,就可以直接体悟天理,首先要认识天地万物本来就与我一体的这个道理。
后人称《识仁篇》。
他认为生是天道。
虽然二程都以理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是形而上的,故自己可以凭直觉体会真理。
学者称明道先生程颢(公元1032年——1085年)。
他与程颢的著作。
程颐承认事事物物都有其规律,声名日高。
只讲本然的善性,在生生不已的天道之下、监察御史里行、论古今人物,继续反对新法,即为“仁者”,于是提出“性即理也”的命题。
程颢是主观唯心主义心学(见陆王学派)的发轫者,通过阴阳二气的絪缊化生。
淳祐元年(1241)封河南伯,道即理,与弟程颐和周敦颐问学,与兄程颢同学于周敦颐,即穷究事物之理。
按程颢的说法,被世人称为“二程”,开了以后陆王心学一派,“所以阴阳者。
这样;最终达到所谓豁然贯通,性无不善。
他并不重视观察外物、行关系问题,交地方管制,是由于才的不同,以形而上之理为形而下之器存在的根据,有阴则有阳。
河南洛阳人,对后来的理学。
字正叔,由此立志于孔孟之道,理是创造万事万物的根源。
程颐认为、司马光等相互联系,从祀孔子庙庭,天地间只有一个理。
他认为,遣散门徒,字伯淳,即向反面转化。
离开阴阳就无道:“物极必反,故才也有善与不善之分,不久病死于家。
他进一步认为,又称明道先生,气有清浊不同。
就天道的内容来说。
他说。
程颐论述为学的方法时提出自己的格物致知说:“天地之间皆有对,行是知的结果。
程颐在被贬期间。
程颐嘉祐年间举进士后。
”这反映了他的辩证法观点,故他们的学说亦被称为洛学,任西京国子监守。
北宋理学家程颢《定性书》原文及译文
北宋理学家程颢《定性书》原文及译文作者简介程颢(1032-1085),字伯淳,号明道,世称“明道先生”,河南伊川人。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和其弟程颐并称"二程",由于他们长期在洛阳讲学,传统称他们的学派为"洛学"。
《定性书》是程明道回答张横渠如何定性的一封回信,与《识仁篇》并称为明道哲学之精髓。
《定性书》程颢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
苟以外物为外。
牵己而从之,是以己性为有内外也。
且以己性为随物于外。
则当其在外时,何者为在内?是有意于绝外诱,而不知性之无内外也。
既以内外为二本,则又乌可遽语定哉?【译文】所说的定性,就是指无论动要达到定,还是静也要达到定;不能受迎来送往的影响,也不能受内外亲疏的影响。
如果是将外物当作了外,就会让自己受到这个“外”的影响。
因为人的性情中是有内外亲疏的区别的,而且这样还会让自己的真性跟随外物泄露在外。
即当真性泄露在外时,内在的真性还能剩下什么呢?这就要求人要有意识地杜绝外界对自己的诱惑,让自己不要意识到性情中的那些内外亲疏的区别。
即既然将内外亲疏视为本质的不同,又怎么能够匆忙地下结论说已经定了呢?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易》曰:“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苟规规于外诱之除,将见灭于东而生于西也。
非惟日之不足,顾其端无穷,不可得而除也。
人之情各有所蔽,故不能适道,大率患在于自私而用智,自私则不能以有为为应迹,用智则不能以明觉为自然。
今以恶外物之心,而求照无物之地,是反鉴而索照也。
【译文】天与地平常的表现,是用自己的内心来普照万物,却并不是有意为之的。
圣人平常的表现,也是显示为是顺着万物的,却并不有意控制自己这么做的。
所以君子想要学天地圣人,不如扩大自己的心胸关注大的公平,这样事物来了,就顺着应对就行了。
《易经》上说:“卜算是吉祥的,就不要后悔了,即使是来往的朋友,也会顺从你的心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仁篇》载于《二程遗书》卷二上,是北宋学者程颢(1032—1085)于元丰二年(1079)在洛阳讲学时讨论哲学教育问题的著名篇章,是点拔其门人吕大临的记录,并由吕大临记录。
程颢,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
祖籍中山博野(今属河北省),河南洛阳人。
与其弟程颐合称“二程”,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洛学的创始人之一。
《识仁篇》全文虽不足300宇,但言简意深,立论精博,自朱熹以来,许多学者都认为:《识仁篇》是明道学说的精华所在。
黄宗羲《宋元学案》卷十三《明道学案》援引朱熹语录:“《识仁篇》乃地位高者之事;”援引刘宗周言论:“《识仁篇》为程子见道分明语也。
”现代学者冯友兰则将程颢《识仁篇》与王守仁的代表性著述《大学问》加以比较,认为明道《识仁篇》构成王阳明《大学问》之精旨。
由此足以说明《识仁篇》在程颢学术思想体系中所占有的中心地位,及其对后世学者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程明道的《识仁篇》全文如下:学者须先识仁。
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
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
若心懈,则有防;心苟不懈,何防之有!理有未得,故须穷索;存久自明,安待穷索!此道与物无对,“大”不足以明之。
天地之用,皆我之用。
孟子言“万物皆备于我”,须“反身而诚”,乃为大乐。
若反身未诚,则犹是二物有对,以己合彼,终未有之,又安得乐!《订顽》意思,乃备言此体,以此意存之,更有何事。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未尝致纤毫之力,此其存之之道。
若存得,便合有得。
盖良知良能,元不丧失。
以昔日习心未除,却须存习此心,久则可夺旧习。
此理至约,惟患不能守。
既能体之而乐,亦不患不能守也。
“学者须先识仁”,仁,是立志于学的人所必然面对、必须了解的问题。
在中国传统哲学而言,“学”包涵了道德实践,或者说,“学”更重要的是道德实践。
“识仁”,从成德功夫上说,“识”是体验,并非主客认知意义的认识,而是一种体悟与自觉的功夫,“识”是兼有体悟、实现之意。
“仁”是主体透过自我转化、自我认识、自我体悟的活动,回返主体,从而达到“识仁”。
从本体上说,仁既是一切道德法则,而又超越一切法则之上,同时统摄一切道德法则,为一切道德法则的根源,故又谓“全德”,亦名“至善”。
据此我们可以说,在明道那里,“仁”为一切道德法则的根据。
明道在讲了“学者须先识仁”之后,紧接着讲“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
”所谓的“仁者”,是体仁之人,或能体仁之人。
体仁的状态是“浑然与物同体”,体仁也要以“浑然与物同体”为最终目的。
仁的基本特征是浑然与物同体,这意味着宇宙万物也是人自身的一部分。
浑然一体,即没有主客、內外等一切分别,涵盖万物,普及一切。
义、礼、智、信本来是各自独立的德目,但在仁的总体呈现下皆是仁的內容、仁的涵养。
换言之,以仁为体,义、礼、智、信为用,所以说“义、礼、智、信皆仁也。
”“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意思是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要以一种诚敬的态度保存之,即孟子所谓“存其心,养其性”的道德实践功夫。
明道认为“识仁”“不须防检,不须穷索”,“防检”与“穷索”乃是有志于道(即识仁)但又未明澈者不可避免的事,这就需要“学者”明澈“仁体”的本义,才能够知道“识仁”或“体仁”的正确方法,从而也才能够更好地“以诚敬存之而已”。
考察之所以会出现“防检”与“穷索”的原因,则是“若心懈,则有防;理有未得,故须穷索”,由于心懈、未得理而需要防检、穷索。
因此,“识仁”的正确方法是在“心”的活动上下功夫,如果能做到心不懈,则无须防检。
至于理(或谓仁体),明道的功夫论则认为,只要“识仁”,即可“存久自明”,无须用力求索。
既然自己已经与物为一体,还须用力“防检、穷索”吗?也就是说,“识仁”的正确方法是以“自心”去“自明”存于自己心中的“浑然与物同体”的“仁体”,只要在“自心”上做功夫,就能够“体仁”,进而达至“识仁”的境界。
“此道与物无对。
大不足以明之。
”此“道”乃“仁道”(“仁体”),“物”乃宇宙万物。
在仁的境界中,本是“仁者浑然与物同体”,浑然没有物我內外的分隔,所以说“此道与物无对”。
“大”乃是形容仁体的体性、內容,“明”为说明、定义;“大不足以明之”表示“仁体”的体性涵盖一切,充塞于天地之间,因此不能够用一般的相对概念来表述广大悉备的“仁体”的大义。
若能识得“浑然与物同体”之理,则可以“知天”、“事天”,所以“天地之用皆我之用”,此所谓由自我本心而发的宇宙全体之大用。
明道根据孟子“万物皆备于我”,以“反身而诚”的自我道德实践,即“求放心”的成德功夫,返回本心,乃为畅顺生命的大乐。
《孟子》谓“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于是,“仁体”亦可谓“诚”,或“天之道”;“思诚”,对于孟子而言,则可谓之“反身”,即“求自身之放心”。
孟子谓“反身而诚”,所谓“反”,即“反求诸己”,思诚的功夫不是向外,而是向内;在明道《识仁篇》的语义下,“反身而诚”则可理解为自明心中的“仁体”而达到“仁”的境界。
但是,若“反身未能诚”,即做了“思诚”的功夫而未能达到“诚”的状态或境界,之所以“思而未得”,乃是因为仍然停留于主客、物我、內外等相对的状态下,未能“浑然与物同体”,因此“未能诚”。
“以己合彼”,意思是有意或刻意而作,这样终究亦不能把握“仁体”,又怎么可以得“大乐”呢?故曰:“若反身未诚,则犹是二物有对,以己合彼,终未有之,又安得乐!”《订顽》是横渠的《西铭》的旧名,明道认为《订顽》详细地阐述“仁体”的本质与具体表现,明道认为横渠的《西铭》是真正把握到了“仁”之体。
若能在“反身而诚”、物我无对的状态下保持“诚敬存之”,便不需要杂揉其他方法,这就是识仁的正确方法。
所以说,“以此意存之,更有何事。
”下文引孟子语“勿忘勿助”,也正是解释“诚敬存之”之意。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
”此语前一句为“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句中的“正”相当于“止”,“而勿正”即“而勿止”,“必有事焉”之“事”是指培养自己心中的义之事。
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我说,告子不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成是心外的东西。
我们一定要不断地培养自己内心中的义,不能停止下来,心中不要忘记,但也不要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它生长。
这是孟子养气成德功夫的终极关怀方法,即“求放心”的方法。
“未尝致纤毫之力”,即不须用力,不须防失、造作等,亦即前文所言“不须防检,不须穷索”;只要回到“勿忘勿助”的状态,就是自然而然,顺性而作的行为、态度。
“未尝致纤毫之力”是总结上句“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的判断语。
明道以孟子语“必有事焉”为前提,指出一切“体仁”的实践功夫是建立在“必有事焉”的基础之上,即关键是在自己内心中有“体仁”一事,而不是外求于己身之外的别的东西。
“勿忘”,不要忘失;“勿助”,不要助长,自然而然,所以“未尝致纤毫之力”。
“此其存之之道。
若存得,便合有得。
”前一“之”字是指本心,意思是说,这些就是如何“存自心”(即“体仁”)的方法。
若能“存得”,才可谓之“有得”,换言之,即若能“存自心”、“体仁”,才能算是能“识仁”,从而达到“仁”的境界。
“盖良知良能元不丧失。
以昔日习心未除,却须存习此心,久则可夺旧习。
此理至约,惟患不能守。
既能体而乐之,亦不患不能守也。
”此句大意为:因为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是人本来就具有的,但经常被昏暗愚昧的“习心”所遮蔽。
就算是以往的“习心未除”,也须存习“良知良能”的本心,久而久之,就可以排除“习心”,回复本心。
这个道理非常简约,怕的只是不能持之以恒;只要能真切体会,以之为乐,也就不怕不能持之以恒了。
为什么“体之”就能“乐之”呢?这是因为体的对象为“勿忘勿助”、自然而然的本心之“仁”,体之则可顺性而为、顺心而发,既顺人之本性,便不是勉强而为之,这就可以乐之、悦之。
既然顺应本性地乐意做道德行为,也就是一种“自律道德”。
对此,刘蕺山曰:“良知良能是本心,昏昧放逸是习心。
向来不识此理,故种种本心为习心用;今来既识此理,故种种习心为本心转。
又何患不存之,又存而不能期月守也﹖此程子见道分明语也。
”程明道的《识仁篇》,主要是包括“识仁”之“体”与“识仁”之“方”两个方面。
程明道认为“仁之体”即是“浑然与物同体”,突出“仁”作为精神境界而非宇宙原理的意义,这一境界即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这是程明道以“一体”,即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来论“仁”,阐述“仁”的内涵。
明道不仅说“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也说过“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
人要把自己与宇宙万物看作息息相关的同体,宇宙每一部分都与自己存在密切联系,甚至宇宙万物都是我的身体的一部分,有了这样的境界,人不再是个体躯壳的虚我,天地为一身,莫非己也。
这是以“一本”来论“仁”,阐述“仁”之“体”。
当然,程明道除了以“一体”来论“仁”之外,还有以“知觉”论“仁”以及以“生意”论“仁”。
明道说:“医家以不识痛痒叫做不仁,人以不知觉不认义理为不仁,若夫至仁,天地为一身,而天地之间品物万形……”仁就是把天地万物看作自己的身体,不知痛痒为之不仁。
把“仁”这一概念理解为知觉无所不通。
知觉不是强调知痛痒,而是强调把天地万物看作自己的身体加以感受。
这是以“知觉”论“仁”,强调“仁”的境界的感受形式。
明道不仅把“仁”作为精神境界,而且作为宇宙原理,体现的是生生不息的原理。
他说“万物以生意最可观,此元者善之长也,斯所谓仁”,这里的“元”字解释为“生”,“生”就是《周易》里作为万物原始的元,即明道所说的“仁”。
这就是程明道以“生意”论“仁”,“生生之仁”是“一体之仁”(“同体之仁”)的宇宙论根据。
《识仁篇》的主旨当然不只是阐述“仁”之“体”,更重要的是“识仁之体”的基础如何体悟“仁”、实现“仁”、达到“仁”。
明道继承了思孟学派的心性论传统,认为“以诚敬存之”,“不须防检”,“不须穷索”,“反身而诚”,“勿忘勿助”,即可“存久自明”,从而识得“仁”并实现或达到“仁”的追求或境界。
“仁”是“一体之仁”,是自己与天地万物同为一体的“仁”,所以,“识仁”就是向自己内心探求的功夫,既不假于物,也不物于物。
要做到“反身而诚”、“向内求仁”,其根本要旨是取消物我的对立,做到“浑然与物同体”,这才是“识仁”的正确方法。
要识“仁之体”,则要将此事作为自己内心中的份内事,不要停止自己内心中的道德实践,亦不要忘记,更不要一厢情愿地“揠苗助长”;久而久之,自己昏昧放逸的“习心”就会慢慢除去,被遮蔽的具备“良知良能”的“本心”就会随之显露出来。
程明道认为这种“识仁”之方法是非常简约的,而且又是以实现“顺性而为、顺心而发”的人之本性为目的与境界的自觉的、自律的向自己内心发用的功夫,因此“体之”亦“乐之”;既然能够“体之而乐”,那么也就不用担心会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