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翅目昆虫
昆虫八大目检索表
以下是昆虫界常见的八大目及其特征的简要检索表:
1. 鳞翅目(Lepidoptera)
- 特征:鳞翅目包括蝴蝶和飞蛾,成年个体通常具有大而彩色的翅膀,触角相对较长。
2. 鞘翅目(Coleoptera)
- 特征:鞘翅目包括甲虫,具有前翅特化为硬鞘,覆盖和保护了后翅。
3. 膜翅目(Hymenoptera)
- 特征:膜翅目包括蚂蚁、蜜蜂、黄蜂等,具有两对薄而透明的翅膀,雌性个体一般具有螫针。
4. 鳃鳃目(Diptera)
- 特征:鳃鳃目包括苍蝇、蚊子等昆虫,具有一对前翅,退化为摇摆的平衡器,后翅为纤维状。
5. 鳍翅目(Odonata)
- 特征:鳍翅目包括蜻蜓和蜡蜉,成年个体具有两对均大且类似的独立翅膀。
6. 直翅目(Orthoptera)
- 特征:直翅目包括蝗虫、蚱蜢等,具有直翅,通常用于发出声音。
7. 半翅目(Hemiptera)
- 特征:半翅目包括蚜虫、蝽虫等,前翅的一半形成硬化的保护翅,后翅为薄膜状。
8. 鳖翅目(Neuroptera)
- 特征:鳖翅目包括蚍蜉、蚊蛾等,成年个体具有薄翅膜,通常具有丰富的脉络。
这只是八大目中的一部分,昆虫界非常广泛多样,包含众多目和科。
针对特定的昆虫分类,更加详细的信息,请参考相关的昆虫学资料或者专业著作。
膜翅目
膜翅目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膜翅目英文名称:Hymenoptera定义:翅膜质二对,前翅常较后翅为大,脉少,口器咀嚼式或嚼吸式,腹部第一节并入胸部,第二节常细缩成柄形,雌虫常具针状产卵器,完全变态。
包括蜂类和蚂蚁。
所属学科:昆虫学(一级学科) ;昆虫分类与进化(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百科名片膜翅目(学名Hymenoptera)包括蜂、蚁类昆虫。
属有翅亚纲、全变态类。
全世界已知约12万种,中国已知2300余种,是昆虫纲中第3个大目、最高等的类群。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以热带相亚热带地区种类最多。
膜翅目是昆虫纲中的一个目,它的名字来自于其膜一般的,透明的翅膀,它包括各种蜂和蚂蚁。
在全世界它有11万多个种,是昆虫纲中第三大的目(次于鞘翅目和鳞翅目)。
膜翅目中的昆虫的体长从0.25到7厘米不等,最大的翅展达10厘米,小的膜翅目的昆虫的翅展只有1毫米,是昆虫中最小的。
目录[隐藏][编辑本段]基本简介膜翅目Hymenoptera膜翅目包括蜂、蚁类昆虫。
属有翅亚纲、全变态类。
全世界已知约12万种,中国已知2300余种,是昆虫纲中第3个大目、最高等的类群。
膜翅目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以热带相亚热带地区种类最多。
植食性或寄生性,包括各种蚁和蜂。
也有肉食性的,如胡蜂等。
部分种类营合群生活,是昆虫中最进化的类群。
根据腹部基部是否缢缩变细,分为广腰亚目和细腰亚目。
广腰亚目是低等植食性类群,包括叶蜂、树蜂、茎蜂等类群;细腰亚目包括了膜翅目的大部分种类,包括蚁、黄蜂和各种寄生蜂。
如蜜蜂、熊蜂、胡蜂和蚂蚁等都是熟知的种类。
也有危害农作物的小麦叶蜂、梨实蜂等。
[编辑本段]生理结构膜翅目种类众多,其生活方式和生理结构差异非常大。
一般这些昆虫拥有膜翅目两个透明的,膜一般薄的翅膀,翅膀上的脉将每个翅膀分为面积比较大的格,翅膀的运动一般方向相同。
有些膜翅目的昆虫的翅膀也完全退化了(比如蚂蚁中的工蚁)。
飞行时膜翅目的两个翅膀一般同步运动。
膜翅目特征
膜翅目特征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膜翅目。
你可别小瞧了这膜翅目,它们那可是昆虫世界里相当厉害的一群家伙呢!膜翅目里有好多我们熟悉的小可爱,比如蜜蜂。
蜜蜂那小小的身体里可有着大大的能量呢!它们整天忙忙碌碌地飞来飞去,采集花粉和花蜜,酿造出香甜的蜂蜜。
你说它们咋就这么勤劳呢?就好像我们人类中那些勤奋工作的人一样,一刻也不停歇。
还有蚂蚁,那也是膜翅目的代表啊!蚂蚁们团结一致的精神,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它们一起建造巢穴,一起寻找食物,遇到困难也绝不退缩。
这不就像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难题时,大家齐心协力去解决一样吗?你想想,一只小蚂蚁力量那么小,可一群蚂蚁团结起来,那力量可就不容小觑啦!这不就是俗话说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嘛!膜翅目的昆虫们还有着很特别的翅膀呢,那翅膀薄薄的、透明的,就像一层轻纱。
它们靠着这双翅膀,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翱翔。
哎呀,咱要是也有这么一双翅膀该多好啊,想去哪儿就去哪儿,那得多爽啊!黄蜂也是膜翅目的一员哦,可别轻易去招惹它们。
它们要是发起脾气来,那可不得了,被蜇一下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就好像有些人一样,平时看着好好的,一旦惹恼了,那可就不好收场啦。
这些小家伙们的世界是不是很奇妙呢?它们虽然小小的,却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本领。
它们在大自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维持着生态的平衡。
我们人类不也应该从它们身上学到点什么吗?比如勤劳、团结,还有适应环境的能力。
我们不能总是觉得自己高高在上,看不起这些小昆虫。
其实它们也有很多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地方呢。
膜翅目的昆虫们虽然各有各的特点,但它们都在努力地生活着,为这个世界增添着一份色彩。
我们也应该像它们一样,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地面对,努力地生活下去。
所以啊,别小看了这些小小的膜翅目昆虫,它们可有着大大的能量和智慧呢!让我们一起珍惜和保护它们吧,毕竟我们都是这个地球上的居民呀!。
膜翅目
胸部
胸部包括前、中、后胸及并胸腹
节。前胸一般较小,横形或不明显。 头与前胸之间有颈,有的前胸前缘明 显锋锐,将前胸与颈分开,有的前缘 消失。中胸背板分中胸盾片及小盾片。 盾片有的平整无沟缝,有的则有1对 完整或部分消失的盾纵沟,有的中部 下陷成槽或隆起。小盾片一般圆形、 三角形、卵圆形或舌形,有的很短, 有的末端延长或具叉状突起。并胸腹 节是由腹部第1节并入胸部形成的, 其形状、大小、长短、倾斜度等变化 很大。许多种类(细腰亚目)腹部第2 节缢缩成细柄状,称为腹柄或"腰"。
胸足3对相似。但某些寄生性种类的 转节为2节;有的前足腿节膨大,如肿腿蜂; 有的后足腿节特别膨大,如小蜂科的某些 种类;蜜蜂总科的后足则特化成携粉足。 跗节2-5节,末端具爪1对。
腹部 腹部通常10节,少的只可见3-4节。
细腰亚目的第1腹节已并入胸部形成并胸 腹节,第2节通常很小,或呈柄状。雌虫 第7、8节腹板变形,形成产卵器。膜翅目 昆虫的产卵器极度特化,适于锯、钻孔和
细腰亚目
具并胸腹节,第二小节成柄或小结,腹可见 8节,多寄生性,幼虫不能营自由生活。分 针尾部和锥尾部两类。 针尾部:腹部末端腹板完整,产卵器自腹末 伸出。 锥尾部腹部末端腹板纵裂,产卵器从腹末前 方伸出。
膜翅 目
腹10节均
可见,并
广 无胸腹节,
腰 亚
除尾蜂外
目 植食性,
幼虫营自
由生活
谢谢!
幼虫
根据食性和生活习性的不同,
可将膜翅目幼虫分为两类。一类 为蠋型幼虫:体型近似鳞翅目幼虫。 即体表通常有毛斑,头部骨化程
度强,上颚强大,具触角及下颚
须,常有侧单眼,除胸足正常发 达外(少数退化),还具腹足。与 鳞翅目幼虫的主要区别是,腹足 数目在6对以上(如叶蜂类为6-8对), 无趾钩。蠋型幼虫多营自由生活, 植食性。第二类为无足型幼虫:如 腰亚目的幼虫。体无色斑,无足,
膜翅目害虫的生物学特性
适应性
繁殖能力强
多数膜翅目害虫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对农作物造成严重危 害。
迁徙和扩散
部分膜翅目害虫具有迁徙和扩散能力,能够从受灾区域传播到其他地区,造成更大范围 的危害。
抗药性
农药抗性
长期使用农药防治膜翅目害虫,导致部分害 虫产生抗药性,降低农药防治效果。
生物防治
针对膜翅目害虫的抗药性,应采取生物防治 措施,如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进行 防治。
2024-01-06
膜翅目害虫的生物学特性
汇报人:可编辑
目 录
• 膜翅目害虫概述 • 膜翅目害虫的形态特征 • 膜翅目害虫的生活史和生命周期 • 膜翅目害虫的生态与环境适应性 • 膜翅目害虫的防治策略 • 膜翅目害虫的研究展望
01
膜翅目害虫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膜翅目害虫是指一类具有膜质翅 膀的昆虫,属于昆虫纲中的一个 大类。
效果并减少农药残留。
安全防护
施药人员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 施,避免农药中毒和环境污染
。
轮换用药
避免长期使用单一农药,以免 害虫产生抗药性。
06
膜翅目害虫的研究展望
基础研究
深入研究膜翅目害虫的生物学特性
01
包括繁殖、发育、行为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其生态
适应性和进化机制。
探究膜翅目害虫与寄主植物的互作关系
分类
膜翅目害虫主要包括蜜蜂、蚂蚁 、黄蜂等,其中一些种类对农业 和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分布与习性
分布
膜翅目害虫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分布, 尤其在温带和热带地区更为常见。
习性
膜翅目害虫的习性因种类而异,一些 种类是社会性昆虫,具有复杂的社群 结构和分工,而另一些种类则是独居 性昆虫,单独生活和繁殖。
膜翅目的主要特征
膜翅目的主要特征膜翅目是昆虫纲中的一个大类,包括了蝴蝶、飞蛾、螟蛉等多个科,它们的主要特征是身体上具有两对翅膀,且翅膀表面覆盖着薄膜状的鳞片。
本文将从膜翅目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分类系统等方面阐述这一昆虫类群的主要特征。
一、形态特征1、翅膀膜翅目昆虫的翅膀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
膜翅目昆虫的前翅和后翅形态基本相同,常常呈现出鲜艳的色彩和丰富的花纹。
翅膀表面覆盖着大量的鳞片,这些鳞片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形状和纹理,使得膜翅目昆虫的翅膀具有了极高的艺术价值。
2、头部膜翅目昆虫的头部通常比较小,呈三角形状,眼睛大而突出,复眼呈圆形或卵圆形。
触角细长而柔软,常常被用来感知周围环境。
口器发达,分为吸管状的口器和针状的口器两种类型,用于不同的取食方式。
3、身体膜翅目昆虫的身体通常呈现出细长而柔软的形态,身体被分为头、胸和腹三部分。
胸部有三对腿,用于行走和攀爬,腹部则有许多小的肢节,用于调节身体的平衡和姿态。
二、生态习性膜翅目昆虫的生态习性非常多样化,它们分布在全球各地的不同生态系统中。
一些膜翅目昆虫喜欢在花丛中觅食,以花蜜和花粉为主要食物;另一些膜翅目昆虫则会在树林中活动,以树液和树皮为食。
一些膜翅目昆虫的幼虫则生活在植物上,以植物的叶片、茎和果实为食。
膜翅目昆虫的繁殖方式也非常多样化,有些膜翅目昆虫以单性繁殖为主,有些则以异性繁殖为主。
膜翅目昆虫的幼虫在孵化后会经历数个生长阶段,每个阶段的幼虫形态和食物习性都有所不同。
幼虫经过蛹变后,成虫就会从蛹中孵化出来,开始寻找食物和繁殖。
三、分类系统膜翅目昆虫的分类系统非常复杂,包括了多个科和数千个物种。
根据形态特征和遗传学研究的结果,目前已经确定了膜翅目昆虫的分类系统。
膜翅目昆虫的科包括了蛾科、蝶科、螟蛉科、天蛾科、鳞翅目科等,每个科下面又有多个属和物种。
膜翅目昆虫的分类系统不仅仅是学术研究的范畴,也对于膜翅目昆虫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膜翅目昆虫的生存状况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昆虫八大目分类
昆虫八大目分类昆虫是一个极其广阔的生物群体,全球范围内已经发现了超过百万种昆虫。
为了更好地对昆虫进行分类研究,人们将昆虫分成了八大目。
这些目包括鳞翅目、膜翅目、半翅目、直翅目、双翅目、蜻蜓目、蛾蝶目和甲虫目。
本文将对这八大目逐一进行介绍。
一、鳞翅目鳞翅目是昆虫分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目,它包括了蝴蝶、飞蛾、蜜蜂和蜻蜓等多种昆虫。
这些昆虫特征共性是前翅与后翅之间有狭长的中翅,且翅上有羽毛状结构,这种结构能够让昆虫保持滑翔。
鳞翅目昆虫的体表主要覆盖着鳞状毛发,颜色丰富多彩。
二、膜翅目膜翅目中最显著的代表是蝉。
膜翅目昆虫的前翅与后翅没有中翅相连,它们翅膀都是透明或半透明的薄膜状。
膜翅目昆虫的触角通常比较细长且有分叉,它们也分泌粘液来保湿身体表面以及清洁身体。
三、半翅目半翅目昆虫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它们的前翅基部很厚,而后翅比较薄,并呈透明色。
半翅目昆虫通常会很小,并以吸食植物汁液为食,不过也有一些种类食用蛇虫等昆虫。
四、直翅目直翅目昆虫身体修长,主要由身体和狭长的翅膀构成。
直翅目昆虫的翅膀都是透明或半透明,且没有柔软的羽毛状结构。
然而,直翅目昆虫的翅膀能够发出震动声音,它们也常常被称为“蝉科”的物种。
五、双翅目双翅目昆虫的翅膀被分成了前翅和后翅。
前翅比后翅大,并且可以像人类的手臂一样挥动,用于飞行。
双翅目昆虫的身体通常较小,它们也非常敏捷灵活,能够以高速飞行捕捉猎物。
双翅目昆虫包括蚊子、苍蝇和害虫等多种昆虫。
六、蜻蜓目蜻蜓目昆虫的身体修长,通常比较细长。
它们的前翅与后翅大小相同并呈透明色,不过它们翅膀上没有羽毛状结构。
蜻蜓目昆虫的触角与前额延伸出长长的尖锐形状,被用于捕食猎物。
七、蛾蝶目蛾蝶目昆虫通常都具有美丽的翅膀图案,它们身体比较饱满,翅膀比较大,折叠时呈蝴蝶状。
与鳞翅目类似,蛾蝶目昆虫的前翅与后翅之间有中翅连接。
蛾蝶目昆虫通常也被人称为“蝴蝶科”的物种。
八、甲虫目甲虫目昆虫的体形比较坚硬,且颜色较为暗淡,它们具有特殊的硬壳和独特的触角,通常用于感知周围环境和觅食。
昆虫八大目检索表
昆虫八大目检索表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群体之一,被广泛分布在陆地、水域以及空中。
它们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生态作用,既是食物链中的重要环节,又是自然界中的清道夫。
昆虫被划分为八大目,分别是鳞翅目、膜翅目、直翅目、半翅目、鞘翅目、蜻蛉目、双翅目和鳃足目。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八大目的特点及代表性物种。
鳞翅目昆虫是昆虫纲中最大的一个目,包括了蝴蝶、蛾子等物种。
它们的前翅和后翅被覆盖着鳞片,因此得名鳞翅目。
鳞翅目昆虫的特点是触角丝状,口器完善,以花蜜和果汁为食。
代表性物种有蝴蝶,蝴蝶是鳞翅目昆虫中最为美丽的一类,它们的翅膀上有各种各样的花纹和色彩,非常漂亮。
膜翅目昆虫的特点是翅膀薄如薄膜,因此得名膜翅目。
膜翅目昆虫的前翅和后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常常呈现出连续的翅膀。
膜翅目昆虫的口器多样,有的以花蜜为食,有的以其他昆虫为食。
代表性物种有蜜蜂,蜜蜂是膜翅目昆虫中的一种,它们以花蜜为食,并通过传粉起到了重要的生态作用。
直翅目昆虫的特点是前翅有硬化的前缘,因此得名直翅目。
直翅目昆虫的前翅和后翅之间有明显的界限,前翅常常比后翅大。
直翅目昆虫的口器为咀嚼式,以植物的茎、叶和果实为食。
代表性物种有蚂蚁,蚂蚁是直翅目昆虫中的一种,它们以植物的茎、叶和果实为食,并以社会性生活方式而闻名。
半翅目昆虫的特点是前翅的基部硬化,后翅薄膜状,因此得名半翅目。
半翅目昆虫的口器多样,有的以花蜜为食,有的以其他昆虫为食。
代表性物种有蝉,蝉是半翅目昆虫中的一种,它们以植物的汁液为食,并以其独特的鸣叫声而闻名。
鞘翅目昆虫的特点是前翅硬化,后翅薄膜状,可以折叠在前翅下面,因此得名鞘翅目。
鞘翅目昆虫的口器多样,有的以花蜜为食,有的以其他昆虫为食。
代表性物种有甲虫,甲虫是鞘翅目昆虫中的一种,它们以腐烂的植物和动物为食,并以其独特的外形而闻名。
蜻蛉目昆虫的特点是翅膀长而狭窄,因此得名蜻蛉目。
蜻蛉目昆虫的口器为咀嚼式,以其他昆虫为食。
代表性物种有蜻蜓,蜻蜓是蜻蛉目昆虫中的一种,它们以其他昆虫为食,并以其快速而敏捷的飞行能力而闻名。
膜翅目特点
膜翅目特点膜翅目的特点概述膜翅目(Hymenoptera)是昆虫纲下的一个目,包括了蜜蜂、黄蜂、蚂蚁等物种。
膜翅目的物种数量庞大,约有15万至20万个已知的物种,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多样化的昆虫之一。
特点膜翅目的物种在形态和行为上有许多独特的特点,下面是一些值得注意的特点:1.膜翅:膜翅目的昆虫在前后翅膜之间有一个明显的翅纹,这也是膜翅目得名的原因。
2.社会性:膜翅目中许多物种表现出极高的社会性,形成复杂的社会结构。
蜜蜂、黄蜂和蚂蚁就是著名的社会性膜翅目物种,它们分工明确,有明确的社会等级和合作行为。
3.离散的眼:膜翅目的昆虫通常有大型的复眼,但其眼形状却在不同物种之间有所不同。
一些物种的眼睛相对较小,离散排列,而另一些物种则有巨大而连续的眼睛。
4.长而细的触角:膜翅目的昆虫的触角通常很长而细,触角上有丰富的感受器官。
触角对于昆虫的触觉感知和环境感知至关重要。
5.口器的变异:膜翅目的昆虫的口器形态多样,根据物种的不同,口器可以是咀嚼型、针刺型、螯式等不同形态,适应不同的食性和生活方式。
6.寄生性和捕食性:膜翅目中有许多物种是寄生性或捕食性的。
例如,一些寄生膜翅目物种会寄生在其他昆虫身上,而捕食性膜翅目物种则以其他昆虫为食。
7.丰富的生态角色:膜翅目的昆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除了传粉和授精等直接的生态功能外,它们还在食物链中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许多病原体和绿色生物农药的天敌。
8.复杂的繁殖行为:膜翅目的昆虫在繁殖行为上表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
有些物种会进行舞蹈和视觉信号以吸引异性,而其他物种则具有特殊的求偶仪式和配对行为。
以上是膜翅目的一些特点,这一目的昆虫具有丰富的形态和生态多样性,为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领域。
继续列举膜翅目的特点:9.复杂的工蜂系统:膜翅目中的蜜蜂和黄蜂等物种都有复杂的工蜂系统。
工蜂分为不同的职能,包括收集花粉、采集食物、修建巢穴等,共同为整个群体的生存和繁衍提供支持。
昆虫的目分类
昆虫的目分类一、引言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生物群体之一,它们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昆虫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工业、农业等方面。
昆虫的分类对于我们了解昆虫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遗传演化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昆虫的目分类。
二、昆虫目的定义昆虫是节肢动物门中最大的纲,包括了蝴蝶、蚂蚁、蜜蜂等种类。
每个昆虫都属于一个目,在分类学中,目是指具有相似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的动物群体。
三、常见的昆虫目1.鳞翅目(Lepidoptera)鳞翅目是指具有鳞状覆盖物,如蝴蝶和飞蛾等昆虫。
它们通常具有两对翅膀,触角较长,并且身体呈细长形。
2.鞘翅目(Coleoptera)鞘翅目是指具有硬壳覆盖身体,如甲壳虫和金龟子等昆虫。
它们的前翅形成了硬壳,后翅则为薄膜状。
鞘翅目是昆虫中最大的目。
3.膜翅目(Hymenoptera)膜翅目是指具有透明的前翅和后翅,如蚂蜂、黄蜂和蚁等昆虫。
它们通常具有两对透明的翅膀,触角较长,并且身体呈细长形。
4.双翅目(Diptera)双翅目是指具有两对翅膀,如苍蝇和蚊子等昆虫。
它们通常具有一个小头和一个大眼睛,触角较长,并且身体呈细长形。
5.直翅目(Orthoptera)直翅目是指具有直立的前翅和水平的后翅,如蝗虫、飞蝗等昆虫。
它们通常具有较长的后肢和触角,并且身体呈扁平形。
6.半翅目(Hemiptera)半翅目是指具有前一半为硬壳覆盖物而后一半为透明的前后两对不同类型的翅膀,如蝽、叶蝉等昆虫。
它们通常具有长而细的口器,身体呈扁平形。
7.鳍翅目(Ephemeroptera)鳍翅目是指具有两对透明的翅膀和三个尾羽,如蜉蝣等昆虫。
它们通常生命短暂,只有几天到几个月不等。
四、结论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生物群体之一,它们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昆虫的分类对于我们了解昆虫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遗传演化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介绍了常见的七种昆虫目,包括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和鳍翅目。
膜翅目昆虫昆虫记
膜翅目昆虫昆虫记1. 引言膜翅目昆虫是一类翅膀特殊的昆虫,它们的前翅和后翅之间有一层薄膜相连,因此得名膜翅目。
本文将带您进入膜翅目昆虫的世界,介绍它们的特征、分类、生态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2. 特征膜翅目昆虫的翅膀特殊之处在于前翅和后翅之间有一层薄膜相连。
这种薄膜叫做“膜翅”,它使得膜翅目昆虫在飞行时可以更加灵活。
膜翅目昆虫的身体通常较小,体长一般在1-2厘米左右。
它们的身体呈扁平状,有一对复眼和一对触角。
3. 分类膜翅目昆虫是昆虫纲中的一个目,包含了许多不同的科和种。
根据科学家的分类,膜翅目昆虫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科:•蜻蜓科:蜻蜓是膜翅目昆虫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它们身体细长,有两对翅膀,通常在水边或花丛中活动。
•蝉科:蝉是膜翅目昆虫中的一种,它们的前翅上有明显的纹路,发出特殊的鸣叫声,是夏季田野中常见的昆虫之一。
•蚊科:蚊子是膜翅目昆虫中的一种,它们是吸血昆虫,会传播一些疾病,如疟疾和登革热。
4. 生态习性膜翅目昆虫的生态习性各不相同,下面将以几个典型的种类为例介绍它们的生活方式:•蜻蜓:蜻蜓是以飞行为主要活动方式的昆虫,它们在空中翱翔,捕食其他昆虫。
蜻蜓的幼虫生活在水中,以水生昆虫和小鱼为食。
•蝉:蝉是以树木为主要栖息地的昆虫,它们以树叶为食,通过吸取树木的汁液来获取养分。
蝉的幼虫则生活在土壤中,以树根为食。
•蚊子:蚊子是以吸血为主要方式的昆虫,雌性蚊子需要吸取动物的血液来产卵。
蚊子的幼虫则生活在水中,以腐殖质和水生昆虫为食。
5. 与人类的关系膜翅目昆虫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它们与人类的关系:•生态平衡:膜翅目昆虫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食物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蜻蜓和蝉等昆虫是农田中的天敌,可以控制害虫的数量,维持农作物的生长。
•传播疾病:蚊子是膜翅目昆虫中的一种,它们可以传播一些疾病,如疟疾和登革热。
这些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生态旅游:膜翅目昆虫的多样性吸引了许多昆虫爱好者和生态旅游者。
膜翅目昆虫昆虫记
膜翅目昆虫昆虫记
膜翅目昆虫是一种在昆虫界中具有独特特征的昆虫。
它们被称为膜翅目昆虫,因为它们的翅膀前半部分是硬壳状的,后半部分则是透明薄膜状的。
这种特殊的翅膀结构使得它们成为昆虫界中的佼佼者。
膜翅目昆虫包括了许多不同种类的昆虫,比如蝗虫、蜻蜓、飞蛾等。
它们的翅膀是它们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
膜翅目昆虫的翅膀由许多微小的脉络组成,这些脉络通过血液流动使得翅膀能够自由地摆动。
膜翅目昆虫的翅膀形状各异,有的宽大而鲜艳,有的则呈现出叶子状或花瓣状。
这些翅膀不仅为昆虫提供了飞行的能力,还起到了伪装和保护的作用。
膜翅目昆虫生活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包括森林、草地和水域。
它们以花蜜、小昆虫和其他植物为食。
膜翅目昆虫在生命周期中经历了幼虫、蛹和成虫三个阶段。
幼虫通常在水中或土壤中生活,通过捕食小昆虫或腐殖质获取养分。
蛹是一个休眠的阶段,昆虫在这个
阶段中经历了身体的重构和发育。
最后,成虫会挣脱蛹壳而出,展开美丽的翅膀。
膜翅目昆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是许多鸟类、蜘蛛和其他昆虫的主要食物来源。
此外,膜翅目昆虫也起到了传粉的作用,有助于植物的繁殖。
它们的存在使得整个生态系统更加平衡和稳定。
总之,膜翅目昆虫是一群引人注目的昆虫。
它们独特的翅膀结构使得它们在昆虫界中独树一帜。
它们生活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生态角色。
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这些美丽而又神奇的生物,共同营造一个更加美好的自然世界。
以此类推,列出三种不同的昆虫类别。
以此类推,列出三种不同的昆虫类别。
一、鞘翅目昆虫鞘翅目昆虫是昆虫纲中最大的一类,包括了甲虫、金龟子、天牛等多个亚目。
这类昆虫的前翅大部分是坚硬的鞘翅,而后翅则是薄而透明的薄翅。
鞘翅目昆虫的外形多样,大小不一,有些甚至具有华丽的外表。
其中,甲虫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类。
甲虫属于鞘翅目昆虫中的一个亚目,是全世界昆虫种类最多的一类。
它们的身体骨骼坚硬,胸部发达,具有强大的咬合力和爬行能力。
甲虫的种类繁多,有肉食性、植食性和腐食性等不同的生活方式。
比如,瓢虫是一种常见的肉食性甲虫,以蚜虫为主要食物,对农业害虫的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膜翅目昆虫膜翅目昆虫是昆虫纲中的一个重要类群,包括了蝴蝶、蛾子等多个亚目。
这类昆虫的前翅和后翅都是薄而透明的膜状翅膀,常常具有美丽的花纹和鲜艳的颜色。
膜翅目昆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自然界中的重要花粉传播者。
蝴蝶是膜翅目昆虫中最受欢迎的一类。
它们具有美丽的翅膀,在阳光下摇曳飞舞时给人一种优雅、轻盈的感觉。
蝴蝶的生命周期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其中幼虫阶段通常被称为毛毛虫。
蝴蝶的翅膀上常常具有丰富多彩的斑纹,这些斑纹可以用来进行物种鉴定和性别识别等重要功能。
三、直翅目昆虫直翅目昆虫是昆虫纲中的一个重要类群,包括了蝗虫、蟋蟀等多个亚目。
这类昆虫的前翅和后翅都是坚硬的直翅,在休息时平展于背部。
直翅目昆虫的外形多样,大小不一,有些甚至具有出色的跳跃和飞行能力。
蝗虫是直翅目昆虫中的一个亚目,是农业害虫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以植物为食,种群繁殖能力强,大规模出现时会对农作物造成严重损害。
蝗虫的壮年期具有强烈的迁飞能力,可以跳跃很远的距离,数量众多时甚至能形成黑云遮天的景象。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昆虫类别繁多,每一类昆虫都有其独特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从鞘翅目昆虫的坚硬鞘翅到膜翅目昆虫的美丽翅膀,再到直翅目昆虫的直立翅膀,不同的昆虫类别展现出了无穷的生命力和多样性。
研究昆虫的分类和生态习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并为其保护和利用提供指导。
膜翅目昆虫昆虫记
膜翅目昆虫昆虫记
摘要:
一、膜翅目昆虫的基本概念
二、膜翅目昆虫的特点
三、膜翅目昆虫的生活习性
四、膜翅目昆虫的分类
五、膜翅目昆虫在我国的研究现状
正文:
膜翅目昆虫昆虫记
一、膜翅目昆虫的基本概念
膜翅目(Hymenoptera)是昆虫纲中的一个目,包含了蚂蚁、蜜蜂、黄蜂、蝴蝶、飞蛾等多种昆虫。
它们具有显著的特征,如膜质翅膀和触角,因此得名膜翅目。
二、膜翅目昆虫的特点
膜翅目昆虫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膜质翅膀:膜翅目昆虫的前翅和后翅均为膜质,使得它们在飞行时更加灵活。
2.触角:膜翅目昆虫的触角具有显著的节律性,通常呈螺旋状排列。
3.口器:膜翅目昆虫的口器为咀嚼式,适合于吸食花蜜、水分和摄取固体食物。
三、膜翅目昆虫的生活习性
膜翅目昆虫的生活习性多样,如蚂蚁、蜜蜂和黄蜂属于社会性昆虫,它们生活在群体中,具有明确的分工和等级制度。
而蝴蝶和飞蛾则以单独或成对活动为主,它们的生活习性包括觅食、交配、产卵等。
四、膜翅目昆虫的分类
膜翅目昆虫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1.鞘翅目(Coleoptera):包括蚂蚁、蜜蜂和黄蜂等,具有膜质翅膀和触角。
2.鳞翅目(Lepidoptera):包括蝴蝶和飞蛾等,具有鳞片状翅膀和触角。
五、膜翅目昆虫在我国的研究现状
我国对膜翅目昆虫的研究具有较长时间的历史,已知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目前,我国对膜翅目昆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类学、生态学、行为学和遗传学等方面,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利用昆虫资源提供了重要依据。
总结:膜翅目昆虫是一类具有显著特征和多样性的昆虫,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膜翅目昆虫昆虫记
膜翅目昆虫昆虫记膜翅目昆虫昆虫记在大自然的世界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昆虫。
其中,膜翅目昆虫是一类非常特殊的昆虫。
它们以其独特的翅膀结构而闻名,这也是它们得名的原因。
膜翅目昆虫的翅膀非常特别,它们由一层薄薄的透明薄膜构成,看起来像是一片片柔软而透明的羽毛。
这种翅膀结构使得它们能够轻盈地飞行在空中,仿佛舞动着一幅美丽的画卷。
这些昆虫生活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有些生活在森林中,有些则生活在草原上。
它们以花粉、花蜜和小型昆虫为食物。
每当夏日来临时,你可以看到它们在花丛中忙碌地采集食物。
它们用细长而灵巧的口器吸取花粉和花蜜,并将其转化为能量。
除了食物采集外,这些昆虫还扮演着重要的生态角色。
它们是花朵传粉的重要媒介,通过在花朵间穿梭,将花粉从一朵花传递到另一朵花上,帮助植物进行繁殖。
这种互利共生的关系使得昆虫和植物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联系。
膜翅目昆虫还有一个有趣的特点,那就是它们在繁殖过程中会进行一种特殊的舞蹈。
雄性昆虫会展示出自己美丽的翅膀,并发出特定的声音来吸引雌性昆虫。
一旦雌性昆虫被吸引,它们会共同进行一种舞蹈,以表达彼此之间的情感。
尽管膜翅目昆虫在大自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它们也面临着许多威胁。
人类活动导致了栖息地破坏和化学农药的使用,这对这些昆虫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因此,保护这些昆虫及其栖息地变得尤为重要。
我们应该意识到膜翅目昆虫的重要性,并采取行动来保护它们。
我们可以通过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栖息地,以及提高公众对这些昆虫的认识来帮助它们。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这些美丽而神奇的昆虫在地球上继续繁衍生息,为我们带来无尽的惊喜和美丽。
昆虫的种类
昆虫的种类引言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类群之一。
它们占据了全球动物界的七成以上,数量庞大且种类繁多。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昆虫种类,包括鳞翅目昆虫、鞘翅目昆虫、半翅目昆虫和膜翅目昆虫。
鳞翅目昆虫鳞翅目昆虫是昆虫中最为常见的一类,包括了蝴蝶和飞蛾。
它们的翅膀上有许多细小的鳞片,这也是该目昆虫得名的来源。
鳞翅目昆虫的身体结构一般由头部、胸部和腹部组成。
它们的身体通常较为细长,触角和口器发达。
这类昆虫主要以花蜜和果汁为食,有的还以其他昆虫为食。
鞘翅目昆虫鞘翅目昆虫的主要特征是它们的前翅加宽并且变硬,形成一种保护后翅的鞘状结构。
这类昆虫包括了甲虫、金龟子和受人喜爱的瓢虫。
鞘翅目昆虫在幼虫和成虫阶段的生活方式差异很大。
幼虫大部分是以植物根、茎、叶为食,而成虫则以花蜜、花粉或腐烂的植物为食。
半翅目昆虫半翅目昆虫得名于该目昆虫的前翅前部硬化,而后部则保持柔软状。
这类昆虫包括了蟋蟀和受人喜爱的蛐蛐。
半翅目昆虫的触角通常比较长,嘴巴呈槽状。
它们大多以植物的茎、叶、花朵等为食,也有一些以其他昆虫的幼虫为食。
膜翅目昆虫膜翅目昆虫的特点是它们的前翅和后翅之间薄如薄膜,呈现出翅膀透明的效果。
这类昆虫包括了蜻蜓和蚊子。
膜翅目昆虫的头部有着大型复眼和特长的触角。
它们大多以昆虫的幼虫、小型的水生动物和植物汁液为食。
结论昆虫的种类之多和形态之不同使其成为了生物界中一个极为丰富多样的类群。
无论是鳞翅目昆虫、鞘翅目昆虫、半翅目昆虫还是膜翅目昆虫,它们都在我们周围存在着,为生态环境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通过对昆虫种类的了解,人们能更加深入地认识它们的美丽与奇妙,也更好地保护和维护昆虫生态系统的平衡。
参考文献: 1. Smith AB. Insect Biology. 3rd edition. Wiley-Blackwell, 2012. 2. Chapman RF. The Insects: Structure and Function. 5th ed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3. Ross H, Matthews R. The Life of the Insect. 4th edition. Wiley-Blackwell, 2018.。
清凉峰昆虫之膜翅目
清峰万象QINGFENGWANXIANG浙江林业膜翅目,包括蜂、蚁类昆虫,属有翅亚纲、全变态类。
全世界已知约12万种,中国已知2300余种,是昆虫纲中第三大目(次于鞘翅目和鳞翅目),同时也是最低等的完全变态类昆虫。
膜翅目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种类最多。
膜翅目的名称来自于其像膜一样的、透明的翅膀。
膜翅目中的昆虫体长0.1—65毫米、翅展0.2—120毫米。
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4年的昆虫考察所采集到的膜翅目种类是115种,但我认为实际种类远远不止于此。
宋代的杨万里曾作诗道:“蜂儿不食人间仓,玉露为酒花为粮。
作蜜不忙采蜜忙,蜜成又带百花香。
”此处的蜜蜂就属于膜翅目昆虫,除此之外,大家所熟悉的膜翅目昆虫还有胡蜂、蚂蚁等。
被胡蜂刺咬也许是许多山区农民曾有过的切肤之痛,偶尔还有人会因此不幸罹难,胡蜂与自然界中的许多毒蛇一样●撰文摄影/章叔岩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蜂》唐·罗隐38已然“臭名昭著”。
话虽如此,但仍有一些人会特意去寻觅胡蜂巢穴,将它们的成体泡成胡蜂酒、用胡蜂蛹做菜,只为谋取利益。
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交通出行也越来越方便,到大自然中游玩的人也因此越来越多了,与此同时,如何正确与大自然中的一些可能伤害人类的物种相处是我们需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人类往往对曾经伤害人类的野生动物存在仇视心理并施加报复行为,比如将其打死、烧死等,原因之一就是大部分被胡蜂伤害过的人对造成伤害后的苦痛无可奈何,只能以烟熏火焚等手段解心头之恨。
虽然从这个层面来说人类是弱势一方,可以理解,但是,当我们对一些易攻击人类的蜂类动物的攻击行为有所了解,懂得一些防范技巧的时候,一些伤害就是可以避免的了。
以胡蜂为例:胡蜂一旦认为它们的巢穴受到外来威胁(注意,是受到威胁),它们就会对移动物体进行迅速攻击,而人类往往在胡蜂们快速袭来的时候,本能地快速躲避,这恰恰让胡蜂们锁定攻击目标,一刺一个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蚁科(Formicidae)
识别特征: ① 体小(0.5~25 mm),黑色、褐色、黄色或红色。头活动自由,复眼小,退缩, 单眼3 个,口器发达。 ② 为群居性的多型性昆虫,有一定的集体分工制度。 ③ ♀触角膝状,♂触角简单,4~13 节。触角柄节很长。 ④ 若有翅,则后翅无轭叶和臀叶,具1-2个闭室。 ⑤ 腹部第1 节或第1~2 两节特化成独立于其他腹节的结节状或鳞片状。腹末具螯 针,有刺螯功能;或螯针退化无刺螯功能,而代之以臭腺防御或形成能喷射 蚁酸的喷射构造。 生态学特征: 真社会性生活的膜翅目类群,具多型现象,分3种品级:工蚁、后蚁及雄蚁; 少数社会性寄生的种类无工蚁。世界分布,已知296属9538种。我国已知9亚科约 80属500余种。蚁科生活习性及栖息场所复杂多样。蚁巢可分为最普通、最原始 的地下巢,营巢于活树内的木巢和幼虫吐的丝把一些物质黏在一起而结成的丝巢 3种。蚂蚁以动物和植物为食,也取食蜜露和蚁巢内菌圃种植的真菌。蚂蚁的益 处有改良土壤、传粉、捕食农林害虫、作为食物和药物,害处在于侵入室内,窃 食贮藏食品,传播疾病,叮咬人体引起红斑、疼痛和奇痒,影响人们生活和健康 ,有些蚂蚁咬食幼蚕而影响养蚕业;东方行军蚁在田间取食蔬菜和果树等,成为 主要作物害虫;在草原,黑草蚁发生普遍,对草原破坏严重。
前胸背板
端距
1.2 树蜂科(Siricidae)
识别特征: ① 体中大型,长20-40mm,圆筒形,头大,眼后加宽,口器退化。下颚须 仅一节。 ② 触角丝状,14-30节,偶有5-6节,第一节常最长。 ③ 前胸背板短,横方形,后缘凹入部分较浅,无翅基片,中胸背板前、侧 叶合并,小盾片无附片,盾侧凹大部隆起。后胸背板具淡膜区,侧板发 达,与腹部第1背板结合,结合缝显著。 ④ 前翅前缘室狭窄,翅痣较长,无横脉,纵脉较直;后翅常具5个闭室。 ⑤ 前足胫节具1端距,顶端裂开;后足1-2个端距。 ⑥ 腹部圆筒形,第1背板具中缝,末节背板发达,雄的长矛状,雌的短三 角形, ⑦ 产卵器鞘长,远伸出腹部末端。雌虫在树木上钻蛀产卵。 ⑧ 幼虫白色,胸足仅存痕迹,无腹足,触角1节,后胸的气门大,腹端呈 尾状突起,钻蛀树木,为森林重要害虫。 生态学特性:主要分布于北温带森林。世界已知11属约95种。中国已知6 属54种。幼虫生活于松科植物或木本被子植物茎干上。
胡蜂有马蜂、黄蜂、草蜂等俗称。世界分布,已知约2000种。我国已知 约100种,如在我国南北均有分布的黄边胡蜂。胡蜂有简单的社会组织, 筑巢群居,一切活动以蜂巢为中心,相互合作,分工明显,蜂群中有后 蜂、职蜂和专司交配的雄峰。成虫在大田中能捕食多种农林害虫,幼虫 食性为严格的肉食性,借工蜂猎捕多种昆虫及其他的小动物或腐肉来饲 喂。胡蜂一般不主动攻击人、畜。如若冒犯可追出百米以上。
各Hale Waihona Puke 节边缘有 密毛金龟子幼虫,被称为“蛴 螬”(qi cao)
2.2 蛛蜂科(Pompilidae)
识别特征: ① 体小至大型,长25-50mm。体色杂而鲜艳,有黑色、暗蓝色、赤褐 色前胸背板具领片,其后缘拱形,与中胸背板连接不紧密,后上方伸 达翅基片。中胸侧板有一斜而直的缝分隔成上、下两部。 ② 足长,多刺;中、后足胫节2距;后足胫节内侧沿外方具1细毛带, 腿节常超过腹端,跗节具爪垫叶,爪上有齿。 ③ 翅甚发达,带有昙纹或赤褐色,翅脉不达外缘;前翅闭室10个。后 翅具臀叶。 ④ 腹部较短,雌性可见6节,雄性7节;腹部前几节间无缢缩,仅少数 具柄。雌性第6腹板向上包住产卵器,并向后稍突出;雄性第7腹板 变小缩入。 ⑤ 等,其上有淡斑。复眼完整。上颚常具1-2齿。 ⑥ 雌性触角卷曲,12节,雄性常线形,13节,死后卷曲。 生态学特征: 全世界分布,约4000种。我国种类甚多。成虫常在地面低飞或爬行,寻 找蜘蛛或昆虫。多数狩猎蜘蛛,带回巢中,贮放供子代取食。常在地下、 石块缝隙间或朽木中建筑巢室,也有在地上用泥土做巢的。是典型的狩 猎型寄生蜂。有些蛛蜂营盗寄生生活(将卵产在由其它采蜜的蜂类制作 的花粉团上或卵室中,其幼虫以寄主提供的食料生长)。
小 家 蚁
腹部第1 节或第1~2 两节特 化成独立于其他腹节的结节 状
红火蚁
2.4胡蜂科 (Vespidae)
识别特征: ① 中到大型,长约9-17mm,体光滑或有毛,黄色或红色,有黑色或褐色的斑和 带。头、胸等阔,眼大。上颚短,顶端斜截,有齿,闭合时呈横形,相互搭 叠,但不交叉。唇基顶端宽截,边缘多少有凹痕; ② 触角略呈膝状,雌蜂12节,雄峰13节。 ③ 前胸背板向后达翅基片,第1腹节背板前方倾斜,后方水平状。第1背、腹板 部分愈合,背板搭叠在腹板上,第1、2腹板间有1明显缢缩。 ④ 中足基节相互接触,胫节有两端距,跗节爪简单。 ⑤ 翅狭长,休息时能纵褶,前翅3个亚缘室,第一盘室狭长,比亚中室长得多。 后翅有闭室。除马蜂类外,均无臀叶。 生态学特征:
生态学特征: 分布于全北、东洋及非洲去。已知2亚科3族16属约130种。中国已知12 属45种。茎蜂幼虫蛀食木本植物枝条、草本蔷薇科或禾本植物茎秆。麦 茎蜂曾是欧洲重要害虫之一,曾被传入美国。梨茎蜂是我国重要的果树 害虫。
前胸背板
中胸背板
后胸背板
香梨茎蜂成虫
二、针尾亚目(Aculeata)
识别特征: 多为大型或中型种类。腹基部缢缩,略呈柄状或长柄状,与 胸部呈细腰状连接;后翅最多只有2个基室;多有臀叶;足 的转节1节;产卵器呈螯刺状,不用时缩体内,多数用来刺 螫,不作产卵用,腹末节腹板完整,不纵裂。该亚目主要的 科包括:土蜂科,蛛蜂科,蚁科,胡蜂科,蜾蠃蜂科,蜜蜂 科,熊蜂科,泥蜂科。
2.6蜜蜂科(Apidae)
识别特征: ① 小到大型,体长2-39mm,黑色,密生黑白黄橙红等色的毛,形成毛带,少 数光滑,或具金属光泽。上唇宽大于长,亚颏v形,颏向端部变狭,下唇须 前2节长而鞘状;中唇舌长,端具扇形瓣,外颚叶极长; ② 触角雌性12节,雄性13节。 ③ 前胸背板短,后侧方具叶突,不伸达翅基片,中胸背板具毛分枝或羽状, 后胸背板发达。 ④ 中足基节长超过基节顶端到前翅基部的1/3,后足胫节无距,雌虫后足胫节 外侧有长毛形成的花粉蓝,胫节顶端内缘和宽大的基跗节内侧有刚毛组成 的花粉梳。 ⑤ 前翅一般有2-3个亚缘室,前缘脉末端与两条回脉的距离约为第2回脉长的2 倍,而且长于第1回脉,后翅具臀叶,常有轭叶。 ⑥ 腹部可见节,雌性6节,雄性7节,腹部无臀板。 生态学特征: 全世界分布。已知约40000中,分许多亚科,我国已知约1000种。成虫建巢并 采集花粉、花蜜,是著名的传粉昆虫。常见的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在我国人 工饲养,历史悠久,是一项产业。
全世界分布,热带为多,有3000种左右,仅古北区就记录130属1600种。 我国已知约30属90种。蜾蠃蜂均为单栖性,不建巢,仅在产卵时才衔泥 筑巢,或寻找竹管产卵,一般一室一卵,卵以端丝粘于室壁上。蜾蠃蜂营 狩猎性寄生生活。猎物多为鳞翅目昆虫,也有鞘翅目和叶蜂幼虫。我国对 蜾蠃蜂狩猎习性早有观察,在三千年前的诗经上已记载“螟蛉有子,蜾蠃 负之”,即指蜾蠃蜂或其他蜂把一些鳞翅目幼虫捕回巢内饲育后代的现象。
生态学特征: 世界性分布,在热带地区尤多,已知约300种。我国各地常发现。成虫 取食各种植物的花蜜,钻入土中寻找金龟子等其他大型鞘翅目幼虫先用 螯刺注入毒液,使蛴螬麻醉,再产卵于其上,封闭土室。幼虫为外寄生。 土蜂在地面以上十几厘米处平飞,飞行中求爱至地面交配,雄蜂会掘洞 入土以寻寄主。
第1、2腹节之 间紧缩
前胸背板
产卵器
烟扁角树蜂
1.3 茎蜂科(Cephidae)
识别特征: ① 体细长4-20mm ,圆柱形,头近球形。 ② 前胸背板长大,后缘平直或具浅弱缺口;中胸前盾片小,盾侧凹浅, 小盾片发达。腹部略侧扁。 ③ 前翅纵脉较直,Sc脉消失,前缘室狭窄,翅痣狭长 ④ 触角丝状, 16-35节,第1节较长。前足胫节仅1 距,发达;中、后足 各具2端距。 ⑤ 产卵器短,能收缩。 ⑥ 幼虫胸足退化,无腹足,腹部具肛上突。触角4-5节,表皮多皱纹, 白色,头每侧1 单眼,腹末有尾状突起。 ⑦ 裸蛹(即离蛹),被透明的薄茧。 ⑧ 卵圆形,产植物组织中(草本植物),也有产木本植物枝条上的。
昆虫分类学
膜翅目 广腰亚目与针尾亚目
主
日
讲:
期:
指导老师:
一、广腰亚目(Symphyta)
亚目识别特征: 与细腰亚目和针尾亚目相对,该亚目的主要识别特征 是不存在并胸腹节,即腹部第一节没有并入胸部,而是腹 部和胸部广接,一般不收缩成细腰状(并胸腹节判定的依 据是后胸部位有一对气门,下面为后胸侧板,且和后足没 有联系);足的转节2节;翅脉较多,后翅基室3个(包括 中室、亚中室、亚臀室);产卵器锯状或管状;幼虫伪蠋 型,有三对胸足,有的还有腹足(但腹足无趾钩,而鳞翅 目幼虫具趾钩,称为蠋型幼虫),除尾蜂总科外,均为植 食性。完全变态发育。 该亚目包括三个科,分别是:叶蜂科,树蜂科和茎蜂科。 其中以叶蜂科最为典型。
2.7熊蜂科(Bombidae )
识别特征: ① 雄峰科与蜜蜂科形态相似,但体形大而粗壮,体毛浓密,且常黑、白、橙黄、红 等各色毛相混杂。头、胸部有分枝的或羽状的毛。头比胸部狭。复眼长形,单眼 在头顶排成l直线。口器发达,中唇舌较长,吻长9-17mm,但也有较短的个体;唇基 稍隆起,而侧角稍向下延伸;上唇宽为长的两倍,颚眼距长。 ② 雌蜂后足胫节扁阔,外侧生有长毛,有2端距;第1跗节椭圆形,有1大的端刺, 其边缘和内侧有短刚毛列,形成花粉蓝。 ③ 翅长,有3个亚缘室,第1室被1条伪脉斜割, 第2个向内方尖出,缘室长约为宽的 3倍,翅痣小。 ④ 腹部圆球形,密被长而整齐的毛。雌性蜂腹部第四与第五腹板之间有蜡腺,其分 泌的蜡是熊蜂筑巢的重要材料。雄性外生殖器强几丁质化,生殖节及生殖刺突均 呈暗褐色。 生态学特征: 行社会性生活,常在鼠类的废洞中作巢,巢用干燥的植物小块造成,将花蜜和花粉 混合成糊状贮藏。最初幼虫由蜂后亲自饲喂,巢群扩大后,蜂后只管产卵,其它职 责由工蜂担负。 比较常见的如火红熊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