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明代)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先秦文学-明清文学的名词解释先秦文学※上古神话:是指中国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

它的产生主要与当时生产力低下的社会环境以及恶劣自然条件有关,其主要保存在出土资料和《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早期文献著作中,其内容丰富而复杂,包括着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和发明创造神话,这强烈反映出中华民族深重的忧患意识、厚生爱民意识以及先民的反抗精神,而其在文学上所运用的具体形象的思维、情感体验隐喻和象征以及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等文学表现手法,对于我国后来的文学发展影响颇大。

笙诗:是指小雅中的《南陔》、《白华》、《由庚》、《崇丘》、《由仪》。

这六篇诗歌皆有目无辞。

学界普遍认为,笙诗是《诗经》中有声无词的笙曲。

三家诗:三家诗是指秦火以后,《诗经》以其口耳相传所出现的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

三家诗在西汉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

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

但最后终因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的古文“毛诗”在民间广泛流传,皆先后亡佚。

说明:古文与今文是因书写《诗经》字体以及版本的不同而形成的学派。

周族史诗:是指《诗经》中的《生民》(始祖后稷的审议诞生和他对农业的贡献)、《公刘》(公刘率周人由邰迁徙到豳的历史)、《绵》(古公亶父率周族由豳迁徙到岐之周原的历史,并叙及文王的事)、《皇矣》(写太王、王季的德业,然后写文王伐崇伐密胜利)、《大明》(叙王季娶大任生文王,文王娶大姒生武王,然后写牧野大战。

)等五篇诗歌作品。

风雅颂:是指《诗经》的分类,“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的乐调。

十五国风160篇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郑风、齐风等。

“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

雅分为大雅和小雅。

大雅31篇是西周的作品,小雅共74篇(大多为西周晚期的作品,少数篇目为东周时期的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

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文学表现手法,其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元明清)古代文学 名词解释

(元明清)古代文学 名词解释

元明清——古代文学——名词解释:*说话:在宋代城市的大众娱乐场所“瓦肆”中,有一种以讲故事、说笑话为主的活动,即“说话”。

“说话”分为四家,即小说、讲史、说经、合生。

*话本:就是说话人说话的底本,它包括讲史和小说两大类。

前者是用浅近的文言讲述历史上的帝王将相的故事;后者指的是用通行的白话来讲述平凡人的故事。

原只是师徒相传的“说话”的书面“记录”,并非让人看的书面著述。

它原为口头文学,所以是口语体,且口气是针对听众的;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小说话本,多已经过下层文人加工润色,已是可供阅读的话本小说了。

*宋杂剧:唐代已有“杂剧”之名,是歌舞小戏、参军戏的通称。

宋代开始广泛采用这个名称,包括化装人物以演述故事之类的各种戏剧性表演,因此又叫“杂戏”,但主要用以指称滑稽戏。

其特点就是“全用故事,务在滑稽”。

*元散曲:是金元时期流行乐曲的曲词,元人称为“乐府”或“今乐府”,是一种新兴诗体。

它是相对剧曲而言的。

旧称有科白、有故事情节、装扮起来演唱的为剧曲,清唱的为散曲,是词的通俗唱法。

包括小令与套数,特点是趋俗性,重情,好写隐逸,谐謔调笑。

(或):在元代,散曲一般称为乐府或词,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

小令是单支的曲子,又叫“叶儿”,按不同的宫调曲牌创作,曲调不同,字数和句式也不一样。

套数又称套曲,由两支以上同宫调曲牌的曲子联缀而成,曲牌间的联系有一定的顺序,曲词须一韵到底,结尾时有“煞调”或“尾声”。

作为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音乐文学,散曲具有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恃点,“文而不文,俗而不俗”,成为当时极为流行的雅俗共赏的新诗体。

*元杂剧:以宋杂剧和金院本为基础,融合宋、金以来的音乐、说唱、舞蹈等艺术样式而形成的戏曲艺术,并在唐、宋以来词曲和讲唱文学的基础上,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的戏剧形式,由“四折一楔子”构成。

折是音乐单位,一折里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四折也就是四大套曲子,可选用四种不同的宫调。

明代文学名词解释

明代文学名词解释

明代文学名词解释1、章回小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

其特点是分回标目,段落整齐,首尾完整。

这种形式由萌芽到成熟,经历了较长的发展过程。

我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

2、历史演义:小说体裁之一。

由宋代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元末明初出现这个名称。

“讲史”原是宋代说话四家之一,以说讲历史故事为其特点。

其篇幅较长,或取材正史而作不同程度的虚构,或取材野史传说。

故事内容侧重於朝代兴亡和政治军事斗争。

宋代讲史话本形式上虽分卷分目,但段落标题不甚分明。

元代的讲史话本分段及标题比较明确。

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则已分回(则),并用七言单句标题,这是章回小说“回目”的早期形式。

以后的演义小说则都采用章回形式。

明代是演义小说繁荣大盛的时代,而《三国志通俗演义》正是这种繁荣的起点。

讲史小说发展到后代为何叫作“演义”,一般认为是由俗到雅的变化。

“演义”一词出於晋代潘岳《西征赋》,是援引古事,敷陈其义而加引伸的意思。

明代演义小说题名上常标明“按鉴演义”或“演义按鉴”,以忠於历史相号召。

同时又在题名上常标明“通俗演义”,则说明敷演历史故事。

但万历年间出现的《徵播奏捷传通俗演义》,却是写万历间事,这里“演义”概念已扩大,非专指敷演古事。

3、英雄传奇:把英雄人物的传奇性和现实性、超常性与平凡性结合起来刻划其性格,以“近人之笔”写“骇人之举”。

作品既注重对英雄人物的本质特征和传奇行为极力加以夸张渲染,把他们塑造成高度理想化的典型,同时也注意描写他们与常人接近的一面,以富于生活气息的细节把他们置于真实合理的具体环境中,使得这些英雄既可敬可佩,又可亲可信。

4、神魔小说:是明清小说的奇葩。

神魔小说者,多言“怪力乱神”,而其本意未必再此,多有影射世情之意。

神魔小说主要有:《西游记》(吴承恩)、《封神演义》(许仲琳,一说陆西星)、《镜花缘》(李汝珍)、《绿野仙踪》(李百川)、《野叟曝言》(夏敬渠)、《女仙外史》(吕熊)、《三宝太监下西洋》(罗懋登)、《八仙全传》(无垢道人)、《三遂平妖传》(罗贯中)、《后西游记》(天花才子评点)、《西游补》(董说)。

古代文学史明清部分名词解释考研复习

古代文学史明清部分名词解释考研复习

明代文学主要名词解释整理1吴中四杰:明初诗人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因四人都居吴中而得名,其中高启和杨基的成就较大。

2台阁体:明代前期出现的文学流派,以当时的台阁重臣“三杨” :杨士奇,杨溥,杨荣为代表,诗歌创作内容主要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

诗风雍容华贵,典雅工丽。

但是内容较贫乏,显得矫作。

3章回小说:明代产生的中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在宋元话本的基础上产生,也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民族形式。

特点是: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故事连接,段落整齐。

4历史演义小说:古代小说的类型之一,“历史演义”就是运用通俗的语言,将战争兴废,朝代兴衰等话题为历史基干题材,组织形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达一定的政治理想,道德观念和美学观念。

历史演义小说从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在创作过程中会融入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生活体验。

特点:在以史实为依据的基础上进行艺术的加工和创造,既有纪实的成功,也有艺术的想象和虚构。

例如《三国志章回演义》5 拟话本:指文人模仿话本形式创作编写的小说。

明代文人对话本进行加工编辑,进而进行模仿话本的写作,出现了大量供案头阅读的文人创作的话本,称拟话本。

6 三言二拍:三言:明代作家冯梦龙编写的《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这三部小说集。

“二拍”:明代拟话本小说集,作者是凌濛初,是《初刻拍案惊奇》与《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

7 前七子:明代以李梦阳为核心的文学创作群体,成员总共有: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康海,边贡,徐祯卿,王廷相。

8 後七子:明代中期继前七子之后出现的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文学复古群体,其余成员还有: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

9茶陵诗派:明代前期以李东阳为主的诗派,其余代表人物:谢铎,张泰等人。

主张:提倡“诗学汉唐” ,反对台阁体委琐卑冗的文风。

在如何学古方面,强调对法度声调的掌握;强调从文学本身去探讨文学的审美特征。

这对台阁体产生巨大冲击,对当时文坛起了重大作用,体现了从台阁体到前后七子主张的过度。

中国古代文学史 明朝 名解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史 明朝 名解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史明代名词解释:1、茶陵派:明代成化至弘治年间,台阁体创作逐渐趋向衰退,李东阳以台阁大臣的身份主持文坛,形成一大诗派,因为他是茶陵人,故后世称“茶陵派”。

理论主张:强调宗法杜甫。

重视诗法和声调。

主要成员有谢铎、张泰、陆钅戈、邵宝、鲁铎。

李东阳以台阁忠臣身份在文坛有很高声望,他有着“轶宋窥唐”的主张。

2、台阁体:是指以明初(永乐至成化年间)台阁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

特征:内容贫乏,题材是“颂圣德、歌太平”,多为应制、题赠、酬应。

艺术上追求平正典丽。

既缺乏对社会生活的关怀,又缺乏对自我内在情感的切入,并缺乏艺术创作的热情。

3、唐宋派:与前后七子对抗的一个流派。

嘉靖年间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一个散文复古流派。

他们反对前后七子“文必秦汉”的文学观,标举唐宋古文,故称为唐宋派。

理论主张:复古。

他们推崇唐宋的韩柳欧曾,唐宋散文,与七子不同。

“直据胸臆,信手写出”。

4、公安派:明代万历年间兴起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有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其中以袁宏道影响最为突出。

因三袁世居湖北公安,故称“公安派”。

文学主张:性灵说: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5、竟陵派:明代万历年间继公安派之后,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因为二人都是湖北竟陵人,故称竟陵派。

文学主张:他们的主张与竟陵派相比,有同有异。

6、三言二拍:三部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总称,每集40篇,共120篇,150万言。

“三言”的明代作品,都是模拟宋元话本小说形式写成的专供人们阅读的新小说,通常被后人称为“拟话本”。

“二拍”: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

7、临川四梦:“四梦”是《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四部传奇。

因为都写有神灵感梦的情节,故合称“临川四梦”。

又因为汤显祖在临川居所的堂名为玉茗堂,故又称“玉茗堂四梦”。

8、四声猿:《狂鼓史渔阳三弄》(1折)《玉禅师翠乡一梦》(2折)《雌木兰替父从军》(2折)《女状元辞凰得凤》(5折)“四声猿”语出郦道元《水经注》:“猿鸣三声泪沾裳”。

古代文学(明代)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明代)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明代)名词解释前七子:明弘治、正德年间(1488-1521)的文学流派。

成员包括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

首见于《明史?李梦阳传》。

为区别后来嘉靖、隆庆年间出现的李攀龙、王世贞等七子,世称"前七子"。

七子皆为进士,多负气节,对腐败的朝政和庸弱的士气不满,强烈反对当时流行的台阁体诗文和"啴缓冗沓,千篇一律"的八股习气。

其文学主张被后人概括为大力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旨在为诗文创作指明一条新路子,以拯救萎靡不振的诗风。

他们都怀着强烈的改造文风的历史使命,却走上了一条以复古为革新的老路。

后七子:明嘉靖、隆庆年间(1522-1566)的文学流派。

成员包括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和吴国伦。

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

名称首见于《明史?文苑?李攀龙传》。

因在前七子之后,故称后七子;又有"嘉靖七子"之名。

后七子继承前七子的文学主张,同样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以汉魏、盛唐为楷模,"谓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无一语作汉以后,亦无一字不出汉以前",较前七子更绝对。

他们复古拟古,主格调,讲法度,互相标榜,广立门户,声势更浩大,从而把明代文学的复古倾向推向高潮。

唐宋派:中国明代文学流派。

代表人物有嘉靖年间的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等人。

自前七子的李梦阳、何景明等倡言复古之后,散文创作以摹拟古人为事,不但缺乏思想,而且文字佶屈聱牙,流弊甚烈。

嘉靖初年,王慎中、唐顺之等人力矫前七子之弊,主张学习欧阳修、曾巩之文,一时影响颇大。

后七子李攀龙、王世贞等再次发起复古运动,茅坤、归有光继起与之相抗。

前后七子崇拜秦汉是模拟古人,唐宋派则既推尊三代两汉文章的传统地位,又承认唐宋文的继承发展。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整理篇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整理篇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第七编——明代文学(诗歌、散曲、散文、长篇小说、拟话本小说、小说批评、明杂剧、传奇)1)三言二拍:“三言”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是冯梦龙对宋话本和明代拟话本加工、编辑而成的短篇白话小说集、每部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二拍”指凌濛初应书商要求编写的两部短篇白话小说集、即《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共七十八篇。

2)小品:原为佛教用语、指大部佛经的简略译本,明代后期用来指一般文章、以区别那些关于国家政典和理学精义的“高文大册”,提倡一种灵活便利、抒发真情的新体散文、包括尺牍、游记、杂记、随笔、书信、日记、传记、序跋等。

3)传奇:唐宋时指文人用文言文创作的短篇小说、元代和明初是元杂剧的别称、明清指以演唱南曲为主的一种戏曲形式、是明清主要戏剧形式,它是在宋元南戏基础上发展而来。

4)拟话本:鲁迅首先提出的、指明代文人摹仿宋话本而作的短篇白话小说,主要供案头阅读、如“三言二拍”。

5)童心说:晚明李贽提出的,他把文学作为其反传统和肯定个性精神的社会思想的有效工具,并把代表人的赤子之心的“童心”作为文学创作和评价的最高准则。

6)台阁体:以宰辅权臣扬士奇、扬溥和扬荣为代表,内容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旨,风格雍容华贵、典雅共丽,以诗歌为主、兼及散文,除诏令奏议外、多属应酬、题赠或应制、颂圣之作。

7)唐宋派:明代散文流派,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为代表主张学习唐宋的散文法度反对前七子的复古主张。

归有光:提倡传统儒教之“道”、重视文学抒情作用、其散文名篇皆以感情真挚、通俗畅达著称。

8)临川派与吴江派:两派斗争激烈、争论焦点在如何处理戏曲音律和词曲关系,前者以汤显祖为代表、反对模拟、提倡“灵气”、主张“以意趣神色为主”、讲究才情和辞藻,后者以沈景为代表,主张“协律”、“本色”,从实践上看临川派的主张更合理。

临川四梦:指汤显祖创作的四部名剧、即《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牡丹亭》,其中《牡丹亭》成绩最高,因汤显祖号玉茗堂主人又称“玉茗堂四梦”。

元明清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元明清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勾栏城市中的游乐场所,能供戏剧演出对棚类似于后来的唱对台戏话本随着说话活动的日益兴盛,在书场中流播的故事越来越多,而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以及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的其他故事文本等,也日见其多。

后世统称为“话本”。

公安故事宋元时代,官府昏庸、吏治腐败现象日趋严重,是导致大量公安故事产生的主要原因。

它反映出民众对不公平、不合理现象的高度关注,以及对生存权利、社会治安的严重忧虑。

平话宋元的讲史话本,又称“平话”。

现存宋编元刊或元人新编的讲史话本,大多表明“平话”,如《武王伐纣平话》《三国志平话》等。

“平话”的含义,盖指以平常口语讲述而不加弹唱;作品间或穿插诗词,也只用于念诵,不施于歌唱。

另外,称之为“平”,当是强调讲史话本虽脱胎于史书,而语言风格摆脱艰深的文言而趋于平易。

宫调我国历代称宫、商、角、变徵、徵(zhi,5)、羽、变宫为七声。

其中以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

凡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即宫调式),以其他各声为主的则称“调”,如“商调”、“角调”等,统称“宫调”。

周德清《中原音韵》载,元代最通行的宫调有12种,即所谓“五宫七调”。

元杂剧中实际应用的只有五宫四调,即仙吕宫、南吕宫、中吕宫、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后通称“北九宫”。

诸宫调诸宫调是一种说唱文学,主要流行于宋金时期。

所谓诸宫调,是相对于限用一个宫调的说唱形式而言,其中唱的部分用多种宫调串接而成,其间插入一定的说白,与唱词配合,叙述有人物、情节的长篇故事。

诸宫调又称“话儿”或“话本”,如《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以“这本话儿”代指将要说唱的故事。

大都作家群大都作家群以关汉卿为领袖,除去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外,成就较著的还有纪君祥、杨显之、石子章、王仲文等人。

水浒戏在农民起义不断发生的元代,东平府是元杂剧中心。

在元杂剧中,北宋宋江等起义的故事传说成为杂剧的重要题材之一。

《水浒传》与元杂剧有着密切的联系。

水浒戏的繁荣,让《水浒传》故事丰富了元杂剧,元杂剧又丰富和促进了《水浒传》,给《水浒传》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明代文学名词解释

明代文学名词解释

明代文学名词解释1、章回小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

其特点是分回标目,段落整齐,首尾完整。

这种形式由萌芽到成熟,经历了较长的发展过程。

我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

2、历史演义:小说体裁之一。

由宋代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元末明初出现这个名称。

“讲史”原是宋代说话四家之一,以说讲历史故事为其特点。

其篇幅较长,或取材正史而作不同程度的虚构,或取材野史传说。

故事内容侧重於朝代兴亡和政治军事斗争。

宋代讲史话本形式上虽分卷分目,但段落标题不甚分明。

元代的讲史话本分段及标题比较明确。

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则已分回(则),并用七言单句标题,这是章回小说“回目”的早期形式。

以后的演义小说则都采用章回形式。

明代是演义小说繁荣大盛的时代,而《三国志通俗演义》正是这种繁荣的起点。

讲史小说发展到后代为何叫作“演义”,一般认为是由俗到雅的变化。

“演义”一词出於晋代潘岳《西征赋》,是援引古事,敷陈其义而加引伸的意思。

明代演义小说题名上常标明“按鉴演义”或“演义按鉴”,以忠於历史相号召。

同时又在题名上常标明“通俗演义”,则说明敷演历史故事。

但万历年间出现的《徵播奏捷传通俗演义》,却是写万历间事,这里“演义”概念已扩大,非专指敷演古事。

3、英雄传奇:把英雄人物的传奇性和现实性、超常性与平凡性结合起来刻划其性格,以“近人之笔”写“骇人之举”。

作品既注重对英雄人物的本质特征和传奇行为极力加以夸张渲染,把他们塑造成高度理想化的典型,同时也注意描写他们与常人接近的一面,以富于生活气息的细节把他们置于真实合理的具体环境中,使得这些英雄既可敬可佩,又可亲可信。

4、神魔小说:是明清小说的奇葩。

神魔小说者,多言“怪力乱神”,而其本意未必再此,多有影射世情之意。

神魔小说主要有:《西游记》(吴承恩)、《封神演义》(许仲琳,一说陆西星)、《镜花缘》(李汝珍)、《绿野仙踪》(李百川)、《野叟曝言》(夏敬渠)、《女仙外史》(吕熊)、《三宝太监下西洋》(罗懋登)、《八仙全传》(无垢道人)、《三遂平妖传》(罗贯中)、《后西游记》(天花才子评点)、《西游补》(董说)。

古代文学明清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明清名词解释

前七子:明中期,以李梦阳、何景明为核心,包括康海、王九思、边贡、王廷相、徐祯卿等人的文学群体。

他们主张文统,反对宋代以来的文学和理学。

他们的文学口号是“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提出以汉魏古诗和盛唐律诗为取法对象,矛头主要指向茶陵派和性气诗派,希望借复古达到反映现实及强调诗歌审美特征的目的。

后七子:是指嘉靖、隆庆时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包括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在内的文学群体。

基本主张与前七子相似,但内部风格并不统一。

领袖李攀龙以文坛领袖自封,目中无人,作诗多取前人诗句稍加改动,成就最高者是王世贞。

唐宋派:是出现在明代嘉靖年间以反拨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的复古理论为主要目标的文学派别,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与归有光。

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恢复唐宋时期以理学为主导的“文道合一”传统。

公安派:明中后期,以袁宏道为首的公安派是李贽的文学革新思想在诗文领域的突出表现。

“三袁”是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三人,因为他们是湖广公安人,所以被称为“公安派”,又称“公安三袁”。

公安派的核心口号“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他们反对复古模仿,亦反对道统。

主张以性情为诗文,清新自然的风格。

但公安派的追随者因为文才不足,往往使作品流于粗糙,直白。

竟陵派:明后期,以其首领钟惺和谭元春都是湖广竟陵人而得名。

他们用古人的词采来匡正公安派末流的粗糙与直白。

他们不满于公安派浅易的风格,提倡“幽深孤峭”风格,为此他们不惜在诗中用怪字、押险韵,把不同的句式凑在一起,故意破坏语言的自然之美,所以他们的作品显得佶屈聱牙,令人费解,给人以刁钻古怪的感觉。

其作品往往刻意追求新奇,结果反而似通非通,幽塞寒酸。

台阁体:明前期出现的文学流派,以当时馆阁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诗文内容主要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

诗风雍容华贵,典雅工丽。

但是内容较贫乏,显得矫作。

茶陵诗派:明代前期以李东阳为主的诗派,其余代表:谢铎,彭民望等人。

古代文学史的名词解释明清

古代文学史的名词解释明清

古代文学史的名词解释明清古代文学史是一门研究古代文学发展变化的学科,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时期,其中涌现了众多独具特色的文学作品。

本文将对明清时期的古代文学史中的一些关键名词进行解释。

明代,指的是1368年至1644年间的历史时期,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在明朝,文人士大夫地位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文学创作逐渐呈现出多样化和繁荣化的特点。

明代文学重视格调,注重写作风格的整饬和涵养,注重意境的构造和表现。

明代文学作品有《西游记》、《水浒传》等,这些作品不仅在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清代,指的是1644年至1912年间的历史时期,由满洲族建立的清朝统治。

清代文学继承了明代文学的传统,但同时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清代文学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既有承袭明代文学之微妙和瑰丽的风格,又有探索民族文化之奥秘和独特性的努力。

清代文学以诗、词、小说为主要形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红楼梦》。

《红楼梦》是清代四大名著之一,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深刻的人物描写和浓郁的社会氛围而闻名于世。

在古代文学史中,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不仅在数量上丰富多样,在内容和形式上也表现出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明代文学注重理性思辨和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清代文学则更加注重道德伦理和社会意义的探讨。

这种差异反映了明清时期社会发展和文化背景的变迁,也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不仅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也对世界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风范和意境,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关注。

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既承袭了古代文学的传统和精髓,又勇于创新和突破,为后世文学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综上所述,明清时期是古代文学史中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该时期涌现出众多独具特色的文学作品。

明代文学注重格调的整饬和意境的表现,而清代文学则更加注重道德伦理和社会意义的探讨。

这些作品不仅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也对世界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语言文学 古代文学4 明清两代名词解释

汉语言文学 古代文学4 明清两代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前七子:明弘治、正德年间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

首见于《明史李梦阳传》。

为区别后来嘉靖、隆庆年间出现的李攀龙、王世贞等七子。

但是七子以复古入手来改变文学现状的态度也包含着某些弊端,他们过多地重视古人诗文法度格调,束缚了他们的创作手脚,影响了作品中作家情感自由充分地流露,难免要暴露出“守古而尺尺寸寸之”的毛病。

前七子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提出以汉魏古诗和盛唐律诗为取法对象,矛头主要指向茶陵派和性气诗派,希望借复古达到反映现实及强调诗歌审美特征的目的2、后七子:指嘉靖、隆庆时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包括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在内的文学群体。

他们一方面继承了前七子关于重视文学自身价值的观点,同时也沿着前七子的复古道路走得更远。

后七子在学古过程中对法度格调的讲究更趋于强化和具体化。

但后七子成员之间主张和创作风格差异较大,并不是一个主张和创作实践完全统一的文学流派,而且与前七子相类似的是,后七子创作的弊病也在于过分注重对古体的揣度模拟,以至于难脱蹈袭的窠臼。

(同时,后七子曾对当时在文坛上具有相当影响的唐宋派文人“惮于修辞,理胜相掩”(李攀龙《送王元美序》)的现象提出了批评,击中了唐宋派一些作品理气过重的弱点。

)3、唐宋派:1、“唐宋派”是明代嘉靖年间的一个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

唐宋派文人中文学成就较高的首推归有光。

2、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文道合一”的传统。

3、王慎中和唐顺之是地道的宗宋派,茅坤选编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归有光重“情”,他提倡的“道”并非宋代理学,而是传统的儒教,在提倡道的同时,还特别重视文学的抒情作用。

该文学派别将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师法秦汉作为自己反拨的对象,提倡唐宋文风,在当时有着一定的影响。

唐宋派虽说在总体上主要推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等唐宋古文名家,而各人的趣味则有所不同。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明代文学-明代拟话本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明代文学-明代拟话本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明代文学-明代拟话本小说名词解释拟话本一.从明代开始随着小说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印刷手段的进步,使话本小说的性质发生了重要变化,出现了大批以阅读为编写和出版目的的短篇小说,这就是“拟话本”。

二.拟话本的体制,它和话本的区别不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题目。

一般上主人公的名字,早期话本题目只有三四个字。

2.篇首。

话本小说常用一首诗或词作为开头。

3.入话。

入话是篇首诗词之后加上一番解释,引出正文。

4.头回。

入话之后再插入一段故事。

5.正话。

故事主体。

6.篇尾。

往往有诗词或题目。

三.拟话本体制的特点。

拟话本主要从历史旧籍中挖掘材料加以改制,因而市民生活气息淡化,情节上也开始趋于复杂。

拟话本小说也具有雅俗共赏的性质。

四.代表拟话本小说最高成就的是冯梦龙的《三言》和凌蒙初的《二拍》。

三言一.《三言》是明代作家冯梦龙编撰的三部拟话本小说集的总称,包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其中包括作者整理的宋元话本,其余为明代作品,包括冯梦龙本人的作品。

二.《三言》主要描写的是市民生活的生动画面,即将普通市民及其生活作为自己的主要表现对象。

主要表现的思想有:1.对“重农抑商”传统观念的反动。

2.以个性自由为基础的爱情观念。

3.市民眼中的社会黑暗面。

三.艺术上追求“雅俗共赏”。

二拍《二拍》是明代作家凌蒙初拟话本小说集《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

一.《二拍》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商题材的时代特色2.爱情题材的新突破3.超前的社会批判精神二.《二拍》的出现是拟话本小说在体制上定型的标志,它对拟话本小说体制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二拍》中的头回在思想内容上与正文取得了统一。

2.在韵语的使用上,自创诗词韵语。

3.《二拍》中对人物性格刻画的考究,对细节真实的追求,都表现出文人个人创作的鲜明文学风格。

简述《三言》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冯梦龙的文学思想冯梦龙受到明末先进思潮代表人物很大影响,是明末宣传进步的社会文学思潮的健将之一。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1、世情小说是指以恋爱婚姻、家庭生活为题材,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中长篇小说。

2、徐渭是明杂剧创作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

他的代表作《四声猿》包括:《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3、台阁体指明初永乐、弘治年间在上层官僚中形成的一种诗风。

以其主要代表“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都是台阁重臣而得名。

“三杨”在明初均以大学士辅政,其诗文多应制、题赠、颂圣内容,貌似雍容典雅,安闲和易,实则陈陈相因,空虚浮泛,在诗坛影响极坏。

4、茶陵派指明前期成化、弘治年间以湖广茶陵人李东阳为首的一个诗歌流派。

其成员有谢铎、张泰、邵宝等人。

他们做诗强调宗唐法杜,着眼于音调、法度,具有从“台阁体”向“前后七子”转化时期的过渡特点。

5、前七子:也叫弘正七子。

它是明代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一个复古主义文学流派,其成员有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

6、后七子也叫嘉靖七子,是嘉靖中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继前七子之后重新倡导复古的文学流派。

成员有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

(其中谢榛被开除,梁有誉早死,余曰德、张佳胤后来加盟)8、唐宋派是嘉靖年间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一个散文复古流派。

他们对前后七子“文必秦汉”的提法不满,极力推崇唐宋文风,强调自然流畅、直抒胸臆、反对艰深为文、模拟剽窃,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前后七子的复古论调,对晚明“公安派”、清中叶“桐城派”都有重大启迪和影响。

9、公安派是晚明时期受李贽影响而出现的一个反复古的文学流派,因其代表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三人是湖北公安人而得名。

公安派不满前后七子的拟古之风,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反对艰深古奥,诘屈聱牙。

表现了一定的变古创新精神。

艺术上多能流露个性,清新洒脱,意达词畅。

但也有境界狭窄、俚俗空疏的流弊。

10、竟陵派是继公安派之后,以湖北竟陵人钟惺、谭元春为首的一个文学流派。

他们在反复古、重性灵上与公安派一致,但他们不满公安派鄙俚、轻率、浅露的流弊,主张“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诗归序》),即通过乞灵于古人,达到一种“灵”而“厚”的创作境界。

古代文学四明代文学

古代文学四明代文学

名词解释一.章回小说:是在宋元讲史等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它的特色是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段落整齐,但又前后勾连、首尾相接,将全书构成统一的整体。

二.台阁体所谓“台阁体”,指在明代永乐(1403~1424)至成化(1465~1487)年间形成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

内容大多为歌功颂德、歌舞升平之作;艺术上追求平正典雅。

其主要人物是“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他们先后都官至大学士,为台阁大臣,故称“台阁体”。

同时期大多数高级官僚的创作都归属这一流派。

三.茶陵诗派以李东阳为领袖的诗歌流派。

其论诗强调宗法汉唐,重视诗歌的声律、法度等艺术表现,对当时文坛产生较多影响,成员有谢铎、张泰、陆釴(yì)、邵宝等人。

四.前七子:所谓“前七子”,是指明中叶弘治(1488-1505)、正德(1506-1521)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核心,成员有王九思、边贡、康海、徐祯卿、王廷相等人组成的一个文学群体。

他们主张复古,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希望借助复古手段达到文学变革的目的。

五.后七子:明代嘉靖中期以后,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七位文人再次举起文学复古的大旗,形成一个较大的文学群体,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后人称为“后七子”。

成员除李攀龙、王世贞而外,尚有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

六.唐宋派:(必考)明代嘉靖年间的一个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

该派将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师法秦汉作为自己反拨的对象,提倡唐宋文风,注重文以明道的传统。

其中成就最高的是归有光。

七.“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的总称,每集40篇,共120篇。

八.“二拍”:是凌著“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简称“二拍”。

九.吴江派:是以沈璟为代表的注重戏曲格律的传奇派别,沈璟是吴江人,赞同并依其曲论进行创作的作家,多为其子侄、门生及追随者等。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唐宋派:是出现在明代中期嘉靖年间,以反驳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的复古理论为主要目标的文学流派。

要代表人物是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

其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恢复唐宋时的散文传统,倡导文道统一。

桐城派:清中叶最重要的散文流派,因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被称为“桐城派”。

其散文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为清王朝政权服务为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散文理论。

方苞是桐城派的创始人,其散文理论的核心是“义法”二字;姚鼐使桐城派理论更加完整和系统化,提出了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兼备的理论,并在自己周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作家队伍。

阳湖派:嘉庆年间,当桐城派极盛之际,恽敬和张惠言接受桐城派理论影响,对桐城派的理论作了一些修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他们二人及其大部分追随者都是阳湖人,故被称为“阳湖派”。

公安派:指明代后期以袁宏道为首,包括袁宗道、袁中道在内的文学派别,因他们三兄弟是湖北公安人,故称“公安派”。

他们以李贽的“童心说”为指导,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主张,用“独抒性灵”来反击文学领域中理学的束缚,找到了以独创的精神来表现个人真情实感这一文学的最高境界,主张创新,比较重视文学的时候精神,在诗歌的抒情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竟陵派:由于仿效公安派的诗歌日益显露出“陋”、“俚”的弊病,所以有竟陵派出来加以匡救。

竟陵派因其首领钟惺和谭元春都是湖广竟陵人而得名。

他们继承了公安派关于抒发“性灵”的文学主张,但他们认为“性灵”不来自诗人的胸臆,而来自古人的篇什,所以他们主张“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追求一种孤僻的情怀。

在艺术上,他们不满于公安末流的浅易风格,力倡所谓“幽深孤峭”的风格,不惜用怪字,押险韵,有意破坏语言的自然之美。

使其作品佶屈聱牙,刁钻古怪,走向了极端。

台阁体:明永乐至天顺年间,以宰辅权臣杨士奇、杨溥和杨荣为代表的一批文人垄断了文坛。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元明清)部分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元明清)部分

1、“童心说”:是晚明时期杰出思想家李贽的文学观念。

“童心”就是真心,也就是真实的思想感情。

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四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

在李贽看来,要保持“童心”,使文学存真去假,就必须割断与道学的联系;将那些儒学经典大胆斥为与“童心之言”相对立的伪道学的根据,这在当时的环境中自有它的进步性与深刻性。

4、诸宫调:是一种讲唱文艺形式,是在鼓子词和赚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套曲,再用若干宫调的套曲组成长篇,间以说白,来演唱故事。

5、南北合套:元代后期,又有所谓"南北合套",即在套数中将南曲和北曲的曲牌依一定的规则间用。

6、小令、套曲:小令又称"叶儿",一般是独立的单只曲子。

套曲也称"套数"、"散套",由同宫调的三支以上只曲组成,也可"借宫",一般套末应有尾声,全套必须一韵到底。

11、“三言”:是冯梦龙编篡整理的三部拟话本小说集的总称,它包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每集各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

它是以普通市民及其生活为主要表现对象,具有雅俗共赏性质的新型通俗小说形态,是明代拟话本小说成就最高的代表作之一。

12、“二拍”:是凌濛初编撰的拟话本小说集《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各收拟话本小说四十篇,除一篇重复,一篇为杂剧外,实有七十八篇。

它在内容上更有时代气息和作家个人特色,在艺术上也更具有统一的剧作个性,它是拟话本小说在体制上定型的标志,也是明代拟话本小说成就最高的代表作之一。

19、神韵说:清初王士禛所倡导的诗歌理论,强调诗必须尤神情韵味,写诗只取“兴会神到”,诗的内容要朦胧含蓄,似有寄托,又难于实指,所谓“神韵说”就是力图摆脱政治等社会因素对诗歌艺术的干扰,注重诗歌本身淡远清新的境界和含蓄蕴藉的语言,从而加强诗歌消遣娱乐功能。

20肌理说:清代作家翁方纲提出“肌理说”。

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元明清名词解释临川四梦: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指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

前两个剧本是儿女风情戏,后两个是社会风情剧。

因“四剧”皆以虚幻的纪梦方式,表现现实人生,故名之。

“临川四梦”是作者以戏剧形式表现出自己对人性、人生极其意义的思考。

汤显祖所重的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真情”,二是“矫情”。

《牡丹亭》是“临川四梦”影响最大,并奠定了作者作为中国古代戏曲大家地位的一部传奇。

“岭南三大家”:屈大均、陈恭尹和梁佩兰是清代初年岭南著名诗人,他们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被誉为“岭南三大家”。

诸宫调:所谓“诸宫调”,指取向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首尾一韵的短套,再用不同宫调的短套联结成长篇的说唱体文学形式,它由韵文与散文两部分组成,采用歌唱与说白相间的方式演说故事,基本上属于叙事体,但它的唱词中有接近代言的成分,对戏剧艺术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元杂剧:元杂剧有称北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戏剧形式。

主要特点:1.由“四折一楔子”构成;2.一折里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3.楔子的篇幅叫段,一般放在第一折前交代剧情,起“序幕”的作用;4.在表演上由一人主唱,如以正旦为主的戏里,只由正旦一人独唱到底,其它角色都不唱,只用旁白。

在金、元之交,北杂剧的创作就已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著名的杂剧作家有:白朴、马致远、关汉卿等,多为金入元的文人。

元杂剧的前期创作呈繁荣的局面,成为中国戏剧文学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黄金时代。

散曲:1.在元代,散曲一般称为乐府或词,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

2.小令是单支的曲子,又叫“叶儿”,按不同的宫调曲牌创作,曲调不同,字数和句式也不一样。

套数又称套曲,由两支以上同宫调曲牌的曲子连缀而成,曲牌间的联系有一定的顺序,曲词须一韵到底,结尾时有“煞调”或“尾声”。

3.作为一种起源民间新声的音乐文学,散曲具有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特点,“文而不文,俗而不俗”,成为当时极为流行的雅俗共赏的新诗体。

古代文学(元明清)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元明清)名词解释

一、古代文学(元明清)名词解释1、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了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

2、拟话本:拟话本是文人模拟话本形式而作的小说,现在多用以指明代文人模拟话本而写的短篇小说。

这类作品已不是供艺人演讲之用,而实成为一种供案头阅读的作品。

3、章回体:我国古代长篇小说所采用的主要形式,是分回标目,把复杂的故事情节分为若干段落,每个段落为一回。

每回前用两句对偶的文字标目,概括本回故事的主要内容,称为回目。

凡是采用这种形式写的长篇小说,就称为章回小说。

4、神韵说:是由康熙诗坛著名诗人王士禛提出了的诗歌理论,主张以“神韵”论诗,其主旨与锺嵘《诗品》的“滋味说”、司空图的“韵外之致”大体相同,而以“不得一字,尽得风流”和“羚羊挂角,无计可求”为最高境界,指出所谓神韵,是要求诗歌具有含蓄深蕴、言尽意不尽的特点,以此为宗旨,对清幽淡远、不可凑泊而富有诗情画意的诗特别推崇,如唐代王维、孟浩然的诗。

5、公安派:晚明文学领域中出现了一个具有相当影响的文学派别,主要人物有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其中以袁宏道的影响最为突出。

因为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故称公安派。

此派提倡“性灵说”,提出在诗歌创作上“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反对拟古蹈袭,着眼于作家自己的创造,注重信手而成、随意而出的写作态度,提出了一系列体现晚明文学新价值观的理论主张。

竟陵派:晚明文学领域中,继公安派之后,崛起的以锺惺、谭元春为代表的文学流派,在文坛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因锺、谭均是湖北竟陵人,故称竟陵派。

该派受到公安派的影响,提出重“诗情”,重“性灵”,提倡学古要学习古人的精神,以开导今人心窍,积储文学底蕴。

6、唐宋派:嘉靖年间,文坛中出现的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另一文学复古流派,在当时有着一定的影响。

该文学派别将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师法秦汉作为自己反拨的对象,提倡唐宋文风,在总体上主要推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

明代名词解释(2)

明代名词解释(2)

明代名词解释(2)明代名词解释桐城派:桐城派,即桐城文派,又称:桐城古文派、桐城散文派。

其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魁、姚鼐均系安徽桐城人,故名。

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是宣传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语言则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

他们的许多散文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桐城派的文章,在思想上多为“阐道翼教”而作;在文风上,是选取素材,运用语言,只求简明达意、条例清晰,不重罗列材料、堆砌辞藻,不用诗词与骈句,力求“清真雅正”,颇有特色。

桐城派的文章一般都清顺通畅,尤其是一些记叙文,如方苞的《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登泰山记》等,都是著名的代表作品。

肌理说:中国清代翁方纲提出的诗论主张。

肌理本来是指肌肉的纹理。

翁方纲借用肌理论诗,理是指义理和文理,肌理是指儒家的经术和学问,有时也兼指文理。

他把儒家经籍和学问看作诗歌的根本。

翁方纲的肌理说实际上是王士禛神韵说和沈德潜格调说的调和与修正。

他用肌理给神韵、格调以新的解释,目的在于使复古诗论重振旗鼓,与袁枚的性灵说相抗衡。

童心说是晚明时期杰出思想家李贽的文学观念。

“童心”就是真心,也就是真实的思想感情。

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四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

在李贽看来,要保持“童心”,使文学存真去假,就必须割断与道学的联系;将那些儒学经典大胆斥为与“童心之言”相对立的伪道学的根据,这在当时的环境中自有它的进步性与深刻性。

竟陵派明代后期文学流派。

以竟陵人钟惺、谭元春为首,因此得名。

又称竟陵体或钟谭体。

竟陵派认为“公安”作品俚俗、浮浅,因而倡导一种“幽深孤峭”风格加以匡救,主张文学创作应抒写“性灵”,反对拟古之风。

竟陵派创作特点:刻意雕琢字句,求新求奇,语言佶屈,形成艰涩隐晦的风格。

竟陵派与公安派一样在明后期反拟古文风中有进步作用,对晚明及以后小品文大量产生有一定促进之功。

然而他们的作品题材狭窄,语言艰涩,又束缚其创作的发展。

神韵说中国古代诗论的一种诗歌创作和评论主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七子:
明弘治、正德年间(1488-1521)的文学流派。

成员包括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

首见于《明史•李梦阳传》。

为区别后来嘉靖、隆庆年间出现的李攀龙、王世贞等七子,世称"前七子"。

七子皆为进士,多负气节,对腐败的朝政和庸弱的士气不满,强烈反对当时流行的台阁体诗文和"啴缓冗沓,千篇一律"的八股习气。

其文学主张被后人概括为大力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旨在为诗文创作指明一条新路子,以拯救萎靡不振的诗风。

他们都怀着强烈的改造文风的历史使命,却走上了一条以复古为革新的老路。

后七子:
明嘉靖、隆庆年间(1522-1566)的文学流派。

成员包括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和吴国伦。

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

名称首见于《明史•文苑•李攀龙传》。

因在前七子之后,故称后七子;又有"嘉靖七子"之名。

后七子继承前七子的文学主张,同样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以汉魏、盛唐为楷模,"谓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无一语作汉以后,亦无一字不出汉以前",较前七子更绝对。

他们复古拟古,主格调,讲法度,互相标榜,广立门户,声势更浩大,从而把明代文学的复古倾向推向高潮。

唐宋派:
中国明代文学流派。

代表人物有嘉靖年间的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等人。

自前七子的李梦阳、何景明等倡言复古之后,散文创作以摹拟古人为事,不但缺乏思想,而且文字佶屈聱牙,流弊甚烈。

嘉靖初年,王慎中、唐顺之等人力矫前七子之弊,主张学习欧阳修、曾巩之文,一时影响颇大。

后七子李攀龙、王世贞等再次发起复古运动,茅坤、归有光继起与之相抗。

前后七子崇拜秦汉是模拟古人,唐宋派则既推尊三代两汉文章的传统地位,又承认唐宋文的继承发展。

唐宋派变学秦汉为学欧(阳修)曾(巩),易佶屈聱牙为文从字顺,是一个进步。

唐宋派还重视在散文中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他们批评复古派一味抄袭模拟,主张文章要直写胸臆,具有自己的本色面目。

公安派:
表人物是袁宗道(1560—1600)、袁宏道(1568—1610)、袁中道(1570—1623)三兄弟,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故称公安派。

其中袁宏道声誉最高,成绩最大,被称为“公安三袁”是公安派的领袖。

公安派理论核心的口号是“独抒性灵”。

公安派的“性灵说”融合了鲜明的时代内容,它和李贽的“童心说”一脉相通,和“理”尖锐对立。

性灵说不仅明确肯定人的生活欲望,还特别强调表现个性,表现了晚明人的个性解放思想。

茶陵派:
明成化、正德年间的一个诗歌流派。

因该派领袖李东阳为湖南茶陵人,故名。

明成化之后,日见严重的社会弊病已与粉饰太平的台阁体不相容。

于是以李为首的一派起而振兴诗坛,以图荡涤台阁平正醇实的诗风。

他们主性情,反模拟,推崇李杜,不拘一格;并且重视诗歌的声调、节奏、法度、用字,要以不同的风格代替台阁体。

台阁体:
从明朝永乐年间开始,出现一种所谓“台阁体”诗。

其倡导人号称“三杨”,即杨士奇、杨荣、杨溥,都是“台阁重臣”,故称其诗为“台阁体”。

它的出现,是诗歌创作的一种倒退,因为它只追求所谓“雍容典雅”,全是歌功颂德向皇帝拍马屁的内容,毫无创新,毫无生气,
比宋代的“西昆体”影响更坏。

吴江派:
明代戏曲文学流派。

其领袖人物是吴江(今江苏吴江)人沈璟。

向来认为属于此派的曲家有顾大典、吕天成、卜世臣、王骥德、叶宪祖、冯梦龙、沈自晋、袁于令、范文若、汪廷讷、史□等。

沈璟戏剧理论的主要内容是要求作曲“合律依腔”,语言“僻好本色”。

他编纂《南九宫十三调曲谱》,厘定曲谱、规定句法,注明字句的音韵平仄,给曲家指出规范。

沈□的理论和吴江派诸作家的实践,对于扭转明初骈俪派形成的脱离舞台实际、崇尚案头剧的不良风气,起了积极的作用。

梅村体:
诗歌体裁,得名于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号梅村),他的诗歌中的悲剧内容主要表现于一方面自我关照,徘徊于灵与肉之际,铭心刻骨地忏悔自我的灵魂;另一方面规抚江山易代,绵绵不尽地吟唱着叹挽明王朝衰败的时代悲歌。

前者带有很强的抒情意味,后者则具有诗史的特点而被称为“梅村体”史诗。

沈汤之争
汤沈之争涉及到明代两大戏曲创作观念的争论,汤即指汤显祖,沈即指沈璟。

其中汤显祖的戏曲创作观念影响较大。

沈璟与汤显祖作为明代曲坛上的两大巨人,对戏曲格律与文辞的关系看法不同,汤显祖重格律,要求格律服从文辞,服从内容。

沈璟则强调文辞服从格律,服从观众。

两人持论相对,发生过碰撞文辞,并把同时的许多曲论家卷入其中参与讨论,这就是戏曲史上著名的“汤沈之争”。

桐城派:
桐城派,即桐城文派,又称:桐城古文派、桐城散文派。

其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魁、姚鼐均系安徽桐城人,故名。

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是宣传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语言则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

他们的许多散文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桐城派的文章,在思想上多为“阐道翼教”而作;在文风上,是选取素材,运用语言,只求简明达意、条例清晰,不重罗列材料、堆砌辞藻,不用诗词与骈句,力求“清真雅正”,颇有特色。

桐城派的文章一般都清顺通畅,尤其是一些记叙文,如方苞的《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登泰山记》等,都是著名的代表作品。

肌理说:
中国清代翁方纲提出的诗论主张。

肌理本来是指肌肉的纹理。

翁方纲借用肌理论诗,理是指义理和文理,肌理是指儒家的经术和学问,有时也兼指文理。

他把儒家经籍和学问看作诗歌的根本。

翁方纲的肌理说实际上是王士禛神韵说和沈德潜格调说的调和与修正。

他用肌理给神韵、格调以新的解释,目的在于使复古诗论重振旗鼓,与袁枚的性灵说相抗衡。

童心说
是晚明时期杰出思想家李贽的文学观念。

“童心”就是真心,也就是真实的思想感情。

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四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

在李贽看来,要保持“童心”,使文学存真去假,就必须割断与道学的联系;将那些儒学经典大胆斥为与“童心之言”相对立的伪道学的根据,这在当时的环境中自有它的进步性与深刻性。

竟陵派
明代后期文学流派。

以竟陵人钟惺、谭元春为首,因此得名。

又称竟陵体或钟谭体。

竟陵派认为“公安”作品俚俗、浮浅,因而倡导一种“幽深孤峭”风格加以匡救,主张文学创作应抒写“性灵”,反对拟古之风。

竟陵派创作特点:刻意雕琢字句,求新求奇,语言佶屈,形成艰涩隐晦的风格。

竟陵派与公安派一样在明后期反拟古文风中有进步作用,对晚明及以后小品文大量产生有一定促进之功。

然而他们的作品题材狭窄,语言艰涩,又束缚其创作的发展。

神韵说
中国古代诗论的一种诗歌创作和评论主张。

为清初王士禛所倡导。

王士禛之前,虽有许多人谈到过神韵,但还没有把它看成是诗歌创作的根本问题,到王士禛,才把神韵作为诗歌创作的根本要求提出来。

他早年编选《神韵集》,有意识地提倡神韵说,归纳起来,大致可以看到他的神韵说的根本特点,即在诗歌的艺术表现上追求一种空寂超逸、镜花水月、不着形迹的境界。

神韵为诗中最高境界,王士禛提倡神韵,自有他的道理。

但并非只有空寂超逸,才有神韵。

王士禛将神韵视为逸品所独具,恰是其偏失之处
性灵派
清中叶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派,在文学创作上主张直报“性情”,即说诗生于性情,性情是诗的本源和灵魂,诗人要“自把新诗写性情”。

这种性情表现诗人的独特个性,“作诗不可无我”,“有人无我,是傀儡也”,没有个性,也就丧失了真性情,所谓“字字古有,言言古无”,明确提倡写有我之境。

以“吟咏性情”构成整体性的诗歌理论,冲破了传统与时代风尚,是晚明文艺思潮的隔代重兴,为清诗开创了新的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