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理解性默写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理解性默写默写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理解性默写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80ce211e19e8b8f67d1cb93b.png)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3.吾与点也
4.率尔而对
5.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6.非曰能之,愿学焉
7.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8.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9.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10.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因之以饥馑
6.公西华比冉有更谦虚,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可以看出。
7.曾晳从容洒脱而又谦恭,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作中可以看出。
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认为自己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国家,可以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效果。
1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提问,个性鲁莽却率直的子路急忙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之以师旅,______________;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理解性默写
1.《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表现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理解性默写(含答案)一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理解性默写(含答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92fc1ed9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c.png)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理解性默写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设想的“千乘之国”面临的困难是“,,”,子路认为治理这样的国家的效果是“,”这体现了子路自信、有抱负、自认为具有优秀的政治才能。
2.《侍坐》中,孔子认为公西华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的能力的句子是“,?”3.前人诗句“舞雩归咏春风香”中的“舞雩归咏”,是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曾皙描绘理想生活景象“,,”的化用。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观点“,,,,,,。
”体现了孔子追求的大同社会。
5.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询问弟子的治国志向,他首先从自己谈起,“,”,以消除弟子顾虑。
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弹奏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的两句是“,”。
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暂的回答,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8.在《侍坐》中,孔子回答曾皙的疑问,指明自己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
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以师长风范询问弟子,怎么做才能让别人了解你的句子是“居则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默写答案1.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2.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3.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4.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5.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6.鼓瑟希,铿尔”。
7.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8.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9.‘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理解性默写2024年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每日练(统编版)解析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理解性默写2024年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每日练(统编版)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fec2b6ca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c6.png)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60篇默写每日一练第11练《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易错字填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由也为之,()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
宗庙之事,如会同,()()(),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三子者之()。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春者,春服既成,()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风乎舞(),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能为之大?”【答案】吾知、摄、馑、比、哂、俟、焉、端章甫、铿、乎、撰、莫、冠、沂、雩、会、孰二、理解性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表现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救学方法,使弟子毫无顾忌地说出各自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曾皙在谈到自己的志向时,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暮春时节,穿着春服和十来人一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咏而归”。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到孔子听了子路的志向后笑了笑,这是因为他认为“________,________”。
子路曾皙冉有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理解性默写
![子路曾皙冉有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理解性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62579210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96.png)
子路曾皙冉有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理解
性默写
3.《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提到齐桓公为了利益国家,
不惜与晋文公联手攻打蔡国,但他也不忘回报晋文公,让晋国得到了许多利益。
4.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强调了君王的仁政,认为只
有仁政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得到长治久安。
5.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提到,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
迹可以激励后人,成为一个榜样,让他们也能够为国家社稷做出贡献。
6.《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还提到了君王应该有的品德,如仁、义、礼等,只有具备这些品德,才能够得到百姓的拥护和支持。
7.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强调了君王的责任和义务,
认为君王应该为百姓着想,不断地改善百姓的生活,让他们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8.《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还提出了“天下为公”的思想,认为君王应该以天下为己任,为天下百姓谋福利,而不是只考虑自己的私利和权力。
9.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强调了君王的修养和学问,认为君王应该不断地研究和修身养性,才能够更好地为国家社稷服务。
10.《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通过讲述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强调了君王的重要性,认为君王的品德和才能直接影响国家的命运。
孟子的王道理想是老者穿着华丽的衣服,吃着美味的肉,而百姓则不会挨饿也不会受冻。
庄子的《庖丁解牛》是一篇寓言故事,通过描述庖丁对待牛的方式,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之道。
这篇文章中的名句是“庖丁之牛,适足以为人用而已矣”,意思是说庖丁处理牛的方式非常娴熟,但他并不会浪费牛的任何一部分,这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
人教部编版语文必修下册古诗词文言文情境式默写填空(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必修下册古诗词文言文情境式默写填空(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f3b5a8a76e58fafab003c4.png)
高中语文下册古诗词、文言文情景式默写《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情景式默写1、《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三个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_______________,毋吾以也。
居则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侍坐》中面对孔子的提问,个性鲁莽却率真的子路急忙回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之以师旅,_____________;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______________。
3、《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点)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
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
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神态去暗示:_______________。
这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
8、《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9、《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
子路的性格直率,从“____________”可以看出;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__________,________”中可以看出;公西华更谦虚,从“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课后习题含解析下册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课后习题含解析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859db40f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9c.png)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课后篇一起巩固随堂演练一、夯实基础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饥馑.(jǐn)铿.尔(kēng)哂.之(shěn)舞雩.(yú)B。
胡龁.(hé)吾惛.(hūn)狗彘.(zhì) 褊.小(piǎn)C.便嬖.(pì) 庠.序(xiáng)庖.丁(páo) 肯綮.(qǐ)D。
砉.然(xū)怵.然(chù)莫.春(mó)大郤.(xì)项,“褊”应读“biǎn";C项,“嬖”应读“bì”,“綮”应读“qìng”;D 项,“莫”同“暮”,应读“mù".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不全是通假字的一项是()A。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鼓瑟希.,铿尔B。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我虽不敏.,请尝试之C.盖.亦反其本矣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D.是罔.民也批大郤.,导大窾项,“以”同“已",“希”同“稀”;B项,“涂”同“途";C项,“盖”同“盍”,“采”同“彩";D项,“罔”同“网”,“郤”同“隙"。
3。
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不吾知也B.何由知吾可也C。
臣之所好者道也D.臣未之闻也项为判断句,其余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句是()A。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B.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C。
所见无非..牛者D.虽然..,每至于族项,古义:不称道,不谈论。
今义:暴虐,没有德政。
C项,古义:没有不是。
今义:只,不外乎。
D项,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连词,表转折。
5。
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组是()①良庖岁.更刀②而刀刃者无厚.③无以,则王.乎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⑤是以君子远.庖厨也⑥明.足以察秋毫之末⑦端章甫..⑧风.乎舞雩⑨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A.①④/②⑥⑨/③⑤⑦/⑧B。
第08练 必修下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理解性默写(附答案和解析)
![第08练 必修下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理解性默写(附答案和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a56b407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cc.png)
第08练必修下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四个弟子分别回答了自己的志向,引发了孔子不同的评价,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交代了子路的回答让孔子“哂之”的缘由。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仍需要学习,他的志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志向是暮春时节,换上春天的衣服,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唱着歌回来。
【答案】为国以礼其言不让端章甫愿为小相焉浴乎沂风乎舞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甫”“焉”“沂”“雩”。
2.补写出语段的空缺部分。
(1)大同世界、太平盛世是孔子的社会理想,也是儒家宣扬的理想社会。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里对大同世界的描写是“莫春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
子路的性格直率,从“_____”可以看出;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____,____”中可以看出;公西华更谦虚,从“_____ ,_____,_____。
_____ ,______ ,_____。
”几句对话可以看出;曾皙从容洒脱而又谦恭,从“_____,_____,_____”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
【答案】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率尔而对如其礼乐以俟君子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
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字形有:既、沂、雩、率、俟、希、铿、瑟、作。
《齐桓晋文之事》理解性默写20题
![《齐桓晋文之事》理解性默写20题](https://img.taocdn.com/s3/m/dfff899927284b73f34250be.png)
《齐桓晋文之事》理解性默写20题(附答案)1、在《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理想的王道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指出,君子会远离厨房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举不起一支羽毛是因为不使力,看不见一整车的柴火是因为不用视力,百姓没有受到保护是因为不施恩德,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齐桓晋文之事》中,引用《诗经·小雅·巧言》中的句子,说明别人的心思能够揣测到,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孟子运用挟着泰山越过北海和为长者按摩肢体来作喻,说明君王不以王道统一天下是不想做而不是不能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孟子认为敬爱别人的长辈,爱护别人的小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可以让天下在手掌中转动。
7、《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希望齐宣王能够推己及人,懂得推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孟子认为推广恩德可以安定天下,否则难以保全自己的家庭,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下理解性默写及答案(精编)
![部编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下理解性默写及答案(精编)](https://img.taocdn.com/s3/m/9c335e78a58da0116c1749ba.png)
情景式默写带答案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情景式默写①《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三个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_以吾一日长乎尔_,毋吾以也。
居则曰: 不吾知也,_如或知尔_,_____则何以哉___?”②《侍坐》中面对孔子的提问,个性鲁莽却率真的子路急忙回答道:“_千乘之国_ ,_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 因之以饥馑_,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_。
”③《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点)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端章甫_,_愿为小相焉。
”④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
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为国以礼_,_其言不让。
”⑤《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 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 _浴乎沂_ ,_风乎舞雩,_ 咏而归。
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
他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_ 。
”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神态去暗示:_夫子哂之_。
这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
⑧《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_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⑩《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
子路的性格直率,从“_率尔而对_”可以看出;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中可以看出;公西华更谦虚,从“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几句对话可以看出;曾皙从容洒脱而又谦恭,从“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理解性默写30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理解性默写30题](https://img.taocdn.com/s3/m/6cda50d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0d.png)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理解性默写30题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用以消除弟子顾虑,让弟子们畅所欲言的句子是“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三句明确地提出这次谈话的中心,也是文章的中心——述志。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用问句来引导弟子表达治国思想和措施的句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子路率尔而对曰”一句可以看出子路的性格直率。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自认为在“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的情况下,他可以用三年时间完成军事强国的目标。
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认为自己可以把千乘之国并且内外交困的国家治理得“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夫子哂之”一句逼真的施展阐发出孔子含蓄委婉的亮相,既以笑容透露表现对子路的政治抱负的认可,又含而不露地攻讦了“其言不让”。
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认为在“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条件下,他可以用三年时间达到富民的目的。
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求认为自己治理国家的效果是“可使足民”。
1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冉有述志时说“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中能够看出他比力谦虚。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老师的询问,赤谦逊的说愿意多多研究的句子是“非曰能之,愿学焉”。
1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照应冉有的“非曰能之,愿学焉”两句话能够看出公西华更为谦虚。
1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赤在回答中表明自己政治志向的句子是“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1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点)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研究,在宗庙祭祀、诸侯会盟这方面,他的志向是“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子路曾皙冉有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一课】
![子路曾皙冉有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一课】](https://img.taocdn.com/s3/m/d32262a926fff705cc170a7d.png)
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文三篇精品习题及答案班级:姓名:说明:精心编辑了本文的三篇古文的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习题)、翻译、理解性默写、辨析选择题、阅读简答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庖丁解牛/《庄子》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习题】一)文学常识填空:1、孔子,名,字,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政治上主张,鼓励人们,即“出来做事”。
2、《论语》是一部散文集,是孔子的和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宋儒把《论语》和《》《》《》合称为“四书”。
二)文言现象积累:1、找出句中的通假字①鼓瑟希,铿尔:②莫春者,春服既成:③唯求则非邦也与:2、古今异义①如会同,端章甫:②加之以师旅:3、词类活用①端章甫:②风乎舞雩:③三子者出,曾晳后:④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⑤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4、判断文言句式①以吾一日长乎尔:②毋吾以也:③不吾知也:④如或知尔,则何以哉:⑤夫三子者之言何如:⑥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⑦异乎三子者之撰:⑧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⑨为国以礼:5、划线重点实词解释:①居则曰:②摄乎大国之间:③加之以师旅:④比及三年:⑤且知方也:⑥舍瑟而作:⑦异乎三子者之撰:⑧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⑨咏而归:⑩吾与点也:6、解释重点虚词以①以吾一日长乎尔:②毋吾以也:③则何以哉:④加之以师旅:如①如或知尔:②方六七十,如五六十:③如其礼乐:而①子路率尔而对曰:②舍瑟而作:③非诸侯而何:7、一词多义方①方六七十,如五六十:②且知方也:尔①以吾一日长乎尔:②子路率尔而对曰:③鼓瑟希,铿尔:④尔何如:如①如或知尔:②如五六十:③如其礼乐:④宗庙之事,如会同:为①由也为之:②愿为小相焉:③赤也为之小:三)重点句子翻译: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如或知尔,则何以哉?”3、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4、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子路曾皙冉有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理解性默写
![子路曾皙冉有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理解性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9cf6e60beefdc8d377ee3214.png)
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文三篇理解性默写积累班级:姓名:说明:必修下册第一课共三篇古文,精心编辑了三篇文言文的理解性默写。
目录: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庖丁解牛/《庄子》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理解性默写:①《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三个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_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不吾知也,如或知尔_,则何以哉?”②《侍坐》中面对孔子的提问,个性鲁莽却率真的子路急忙回答道:千乘之国 , 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__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③《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点)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④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
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⑤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 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
他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神态去暗示:夫子哂之。
这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
⑧《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二、《齐桓晋文之事》孟子理解性默写:1.《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希望齐宣王能够推己及人,懂得推恩的两句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孟子认为让百性向善的前提是: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精品《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理解性默写
![精品《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理解性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1b5a18f3a98271fe910ef9e9.png)
高考必背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1.文中孔子用以消除弟子顾虑,让弟子们畅所欲言的句子是:
,
。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孔子用问句来引导弟子表达治国思想和措施的句子是: ,
。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答案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3.子路的政治设想中要治理什么样的国家:
。
可使足民
8.冉求对自己治国能力中的不足的态度是:
,
他的谦逊。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
,
。
。这里也侧面看出
答案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9.面对老师的询问,赤谦逊的说愿意多多学习的句子是:
非曰能之,愿学焉。
10.赤在回答中表明自己政治志向的句子是:
,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11.冉求对自己治国能力中的不足的态度是:
,
谦逊。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
。
,
,。
,这里也侧面看出他的
答案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12.面对老师的追问,曾晳推脱不愿表达说道:
, 孔子为了打消曾晳的顾虑回
应道:
?
。
异乎三子者之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13.曾晳所描绘的盛世图景是: , , , ,
,
,。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
,
。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4.子路认为自己可以把千乘之国并且内外交困的国家治理得: ,
。
2023高一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2023高一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理解性默写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6ccd7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e.png)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理解性默写附答案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是异常重要的。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笑子路是因为“,”。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循循善诱,希望学生不畏惧自己,引导学生勇敢的表达自己观点的两句是“,”。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希望用自己的理念将一个濒临灭亡的国家“,”治理得富强知礼5、冉有谦虚的说如果让他治理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需要一些时间,但终会有益人民的句子是“,”。
6、冉有在讲述自己的治国志向时,言明能让国家富足,人民温饱无忧,但是在其他方面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需要君子的大力相助的句子是“,”。
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公西华秉承着更谦虚并且敏而好学的态度回答了老师孔子的问题的两句是“,”。
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公西华在处理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会如何行动呢?“,”这两句充分展示了其志向理念。
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展示曾皙在交流想法时的从容不迫的句子是“,,”。
1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才能志向与子路、冉有和公西华的不同,他更关心的是个人的幸福愉悦,他在春风中嬉戏的句子是“,,”。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可以看出子路鲁莽直率的性格特征。
1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对他的一位学生的理念表示认同的句子是“,”。
1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在得到老师孔子的赞同后,想要知道原因,于是询问孔子的语句是“,”?1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间接称赞了公西华但又言其过分谦虚的句子是“,”?1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非常自信的叙述了自己将会让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起死回生的宏伟志向的句子是“,”。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理解性默写(三)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理解性默写(三)](https://img.taocdn.com/s3/m/b7910923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7d.png)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理解性默写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冉有述志时说“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中可以看出他比较谦虚。
2.《侍坐》中,孔子评子路志向的句子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赞同弟子各述其志的句子是:亦各言其志也已矣!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志向的句子是:“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点)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在宗庙祭祀、诸侯会盟这方面,他的志向是“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用问句来引导弟子表达治国思想和措施的句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打消了学生们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的句子是“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8.《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鼓瑟希,铿尔”生动地描绘出了曾皙从容、洒脱的情态,同时“舍瑟而作”又表现了他回答老师问题时的恭敬态度。
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老师的询问,赤谦逊的说愿意多多学习的句子是“非曰能之,愿学焉”。
10.冉有对于“礼乐治国”方面谦言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故孔子评冉有有意在鼓励的句子是:“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理想社会是在“莫春者,春服既成”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
1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描绘了一幅春光明媚、惠风和畅的美景,委婉地表达了他的理想,同时也表达了曾皙淡泊宁静的心态的句子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名句名篇默写】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高考语文复习原卷及解析
![【名句名篇默写】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高考语文复习原卷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df8e1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9.png)
第08练★句子默写★1.补写出下列名篇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非曰能之,_________。
宗庙之事,如会同,_________,愿为小相焉。
(2)莫春者,_________,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_________,风乎舞雩,咏而归。
(3)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_________。
”2.名句默写。
(1)千乘之国,________________,加之以师旅。
(2)如其礼乐,__________________。
(3)浴乎沂,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隔离天日。
(5)蜂房水涡,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7)雷霆乍惊,宫车过也;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写出下面句中的空缺部分。
(1)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千乘之国,______________,加之以师旅,______________。
(3)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宗庙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愿为小相焉。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以吾一日长乎尔,________________。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千乘之国,________________,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3)如其礼乐,________________。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4)浴乎沂,________________,咏而归。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5)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点)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文三篇理解性默写积累
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二、*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三、庖丁解牛/《庄子》
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理解性默写:
①《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三个弟子毫无顾
虑地说出各自志向:“_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不吾知也,如或知尔_,
则何以哉?”
②《侍坐》中面对孔子的提问,个性鲁莽却率真的子路急忙回答道:千乘之国 , 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__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
知方也。
”
③《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点)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
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
④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
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
⑤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 一路酣歌的
美丽动人的景象: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
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
他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
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
态,而是用神态去暗示:夫子哂之。
这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
⑧《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⑩《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
子路的性格直率,从“率尔而对”可以看出;冉有比
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中可以看出;公西华更谦虚,从“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几句对话可以看出;曾皙从容洒脱而又谦恭,从“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
二、《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理解性默写:
1.《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希望齐宣王能够推己及人,懂得推恩的两句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孟子认为让百性向善的前提是: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3.孟子理想的王道境界是: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三、《庖丁解牛》/庄子
②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③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乎!
④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⑤能代表庖丁观点的一句话是: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