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基础阅读
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知识及习题
新闻传播学新闻的定义新闻也叫“消息”,指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
定义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新闻,是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报告文学、采访手记、群众来信等多种新闻文体的总称;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
“新闻”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在唐代,指的是新听到的国家大事;后来《红楼梦》里出现的“新闻”,开社会新闻之先河,指的是见到的有趣的新鲜事。
目前,我国有五种基本的新闻报道形式,这就是:消息.通讯.评论.调查报告和新闻照片.其中,消息是一切新闻报道形式的老祖宗,现代一切新闻报道形式都是由它衍化出来的。
新闻的分类新闻的分类标准有好多。
新闻种类较多,但它们都有共同的特点:真、实、强、短、快、活。
一.以新闻内容来分类:政法新闻、经济新闻、文教卫生新闻、体育新闻、军事新闻、社会新闻、评论消息。
二.以新闻发生地分类:国际新闻、全国新闻、地方新闻三.以新闻的时间性分类:突发性新闻(对出乎人们预料而突然爆发的事件的报道)、延缓性新闻(对逐步发生变化的时间的报道)。
四.以新闻与读者关系来分类:硬新闻(关系到国际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
五.按照新闻的特点来分,有事件性新闻与非时间性新闻,单一性新闻与复杂性新闻,动态性新闻与静态性新闻,本体新闻与反应新闻。
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
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六、按照新闻的特点来分,有事件性新闻与非时间性新闻,单一性新闻与复杂性新闻,动态性新闻与静态性新闻,本体新闻与反应新闻。
七、按照新闻的传播手段来分,有口头新闻。
文字新闻。
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
新闻的特点新闻要求及时性、真实性。
具体:(1)主题突出,文字精炼。
一条新闻通常报道一件事实,说明一个问题。
(2)文字简明扼要,用事实说话,必要时可以有适当的精湛的议论。
(3)开头通常有一段导语,简要说明全文的主题思想或主要事实,唤起读者注意,使读者先有一个总的概念。
新闻传播学基础知识
新闻传播学基础知识现在新闻传播学在中国列为一级学科,下设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五个二级学科。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新闻传播学基础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新闻学的介绍经过二十多年的积累,中国新闻史的整体综合研究取得了学科内公认的完善的成果,这便是三卷本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方汉奇主编),1996-1999年陆续出版,共计3600多页。
中国新闻史的个案和时段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质量较高的成果。
世界新闻史的研究有所进展。
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思想的研究,90年代以来取得了较为完善的成果,已出版的数本专著,基本上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各个时期的新闻传播思想的研究。
世纪之交,各主要高校的新闻传播院系出版或重新出版了成套的新闻传播学教材,这些教材注入了较新的材料和思想,基本适应了传媒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世纪新闻教育的需要。
新世纪的到来还刺激了对百年新闻传播研究的回顾,出版了一些成套的历史性研究著作,其中一些水平较高(例如2001年出版的“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丛书),这对于总结过去,继往开来,无疑是有意义的。
传媒科技迅速发展、传媒竞争的日趋激烈,新闻学较多地涉及到应用性的选题,而基础理论的选题因得不到现行课题申报体制的支持和现行成果评估体系的保障,研究力量的投入较少且分散。
但已发表的关于新闻学基本理论研究的论文,虽然不多,却显示出相对高的水平。
传播学的简介从90年代后期起,连续几年出版了数套传播学的译丛(数十本),对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新生代影响广泛。
这些新翻译的传播学书籍,尚以较新的外国教材为主,还有一些与传播学相关的边缘性研究专著,例如大众文化、传媒形态、传播科技方面的;少量传播学经典著作的译本已有面市,成套的这类译著自2003年起将陆续问世。
与此同时,关于传播学的学术会议和交流增多,论文数量明显上升,质量也所有提高。
除了及时跟进最新的研究成果外,亦开始讨论传播学的本土化问题,出版了一批这方面的论著。
新闻传播学基础阅读推荐书目
新闻传播学基础阅读推荐书目第一篇:新闻传播学基础阅读推荐书目1.《新闻文存》,徐宝璜等,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
简介:中国新闻学经典多收录其中,包括1919年问世的新闻学开山之作——徐宝璜的《新闻学》。
当代新闻学著述以《甘惜分自选集》为典范。
2.《范长江新闻文集》,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
简介:以范长江命名的新闻奖,是中国记者的最高荣誉。
读读他的新闻作品,特别是《中国的西北角》就明白了。
参阅邹韬奋《经历》、陶菊隐《记者生活30年》、萧乾《人生采访》、徐铸成《报海旧闻》等。
3.《西行漫记》,[美]斯诺,三联书店,1979。
简介:不朽的中国新闻经典。
参阅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韩丁《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杰克•贝尔登的《中国震撼世界》等。
4.《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美]索尔兹伯里,解放军出版社,1986。
简介:作为《纽约时报》资深记者,作者以七旬高龄重走长征路,写下这部百读不厌的故事,同时实现了自己当年追慕斯诺的青春理想。
参阅王树增《长征》、张正隆《枪杆子:1949》,以及《天下风云一报人:索尔兹伯里采访回忆录》等。
5.《走进中国——美国记者的冒险与磨难》,[美]彼得•兰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简介:岁月峥嵘的中国革命史,也成就许多富有冒险意识和专业精神的美国记者及其光荣与梦想。
除了著名的三S,即斯诺、史沫特莱和斯特朗,还有一些曾被历史埋没、被人们忽略的人物,他们的记者生涯同样有声有色,人生故事同样有滋有味。
本书即讲述了这样一些故事和人生,同时展现了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和时代。
参阅张功臣的博士论文《外国记者与中国革命》、《鲍威尔对华回忆录》、法兰奇的《镜里看中国:从鸦片战争到毛泽东时代的驻华外国记者》、张威的《光荣与梦想:一代新闻人的历史终结》等。
6.《穆青传》,张严平,新华出版社,2005。
简介:文笔流丽,叙事生动,感情丰富,激情饱满,折射着一代中国新闻人的心灵史。
参阅吴冷西《忆毛主席》、袁晞《社论穿起来的历史》与马国川《共和国部长访谈录》。
新闻阅读知识点总结
新闻阅读知识点总结新闻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和了解社会时事的重要途径,在现代社会中,新闻资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每天都会涌现出大量的新闻报道。
因此,对于新闻的阅读能力和分辨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闻阅读不仅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到最新的信息,还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拓宽知识面,增进思想观念。
新闻阅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一、新闻的来源1. 新闻机构:新闻机构是新闻的主要来源,包括报纸、电视台、广播电台、新闻网站等。
新闻机构通过记者的采访和报道,将最新的新闻信息传递给读者。
不同的新闻机构有不同的报道风格和倾向,读者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新闻来源。
2. 社交媒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交媒体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
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新闻报道通常由普通人或者非传统新闻机构发布,有时候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会有所欠缺,读者需要谨慎对待。
3. 公共信息平台: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也是新闻的重要来源之一,他们发布的新闻通常涉及政策法规、公共事件等领域。
二、新闻的分类1. 按报道内容分类:新闻可以根据报道内容分为时事新闻、社会新闻、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文化娱乐新闻等不同领域。
2. 按新闻形式分类:新闻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文字新闻、图片新闻、视频新闻等。
不同的形式可以带给读者不同的阅读体验。
3. 按报道深度分类:新闻可以根据报道的深度分为快讯、新闻简报、深度报道等不同类型。
三、新闻的阅读技巧1. 抓住重点:新闻报道往往结构紧凑,信息丰富,读者需要在阅读时抓住报道的重点内容,了解事件的主要内容、原因和影响。
2. 多方比较:由于新闻来源的多样性,不同新闻机构和平台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可能有所不同,读者需要通过多方比较,了解事件的多个角度和不同解读。
3. 辨别真假:在社交媒体时代,虚假新闻和谣言屡屡出现,读者需要具备辨别新闻真假的能力,避免受到误导。
四、新闻的分析能力1. 分析报道立场:不同的媒体和记者会对事件有不同的立场和观点,读者需要学会分析报道的立场和倾向,理性判断信息的价值。
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基础
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基础
新闻传播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建立在多个学科的基础之上才能进行深入的研究。
以下是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基础:
1. 社会学:新闻传播是一种社会现象,需要通过社会学的视角来研究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2. 心理学:新闻传播对人们的态度、信念和价值观等方面会产生影响,需要借助心理学的知识来理解这些影响。
3. 统计学:新闻传播产生的数据需要通过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分析,以便了解新闻的影响范围和效果。
4. 社会心理学:新闻传播对个人和群体的行为、思维和态度产生影响,需要借助社会心理学的知识来理解这些影响。
5. 政治学:新闻传播对政治决策和政治制度产生影响,需要通过政治学的视角来研究其与政治的相互关系。
6. 历史学:新闻传播是社会历史的一部分,需要通过历史学的视角来研究其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演变和发展。
7. 传播学: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离不开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需要借助传播学的知识来理解和研究新闻传播的现象和规律。
以上是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基础,这些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支撑,为新闻传播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学科的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新闻传播的规律和影响,促进新闻传播学的发展和进步。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8级新闻专业《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8级新闻专业《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3分)1. 1896年8月9日《时务报》在上海创刊,该报的筹备工作,是在黄遵宪带头下进行的。
《中国日报》是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
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在日本东京创刊。
2、杂闻篇是马礼逊于1833 年4月在澳门创办的中国最早的近代中文报刊,是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
3. 在华东、华南、华中、华北,维新派创办的最有影响的报刊分别是《时务报》、《知新报》、《湘学新报》、《湘报》、《国闻报》梁启超在《清议报一百册祝辞》中提出的衡量报纸好坏的四条标准:“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速而确”4. “五四”时期毛泽东、周恩来主编的报刊分别是《湘江评论》、《天津学生联合会公报》。
5.1926年9月1日《大公报》复刊,当天发表《本社同仁之志趣》,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是,以后长期以此为标榜,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6.新华社的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的红色中华社。
1958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开播。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1.拉斯韦尔: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他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有:①是美国系统研究政治传播的第一人,是宣传研究的权威。
他的博士论文《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是宣传学上的经典之作;①开创了内容分析方法;①对大众传播的研究,第一次提出了大众传播的基本过程,即著名的5W模式。
①从外部功能上分析的传播的作用,总结了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环境监测、社会协调、文化传承。
2、库利:美国著名社会学家(1)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他设立了《传播》一章,深刻论述了传播的许多重要问题,是最早系统研究传播现象,并对其进行理论化尝试的学者。
(2)他主要关心的是人际传播,对大众媒介的营利性感到不满。
(3)库利关心的主要课题是人的社会化问题,提出了两个影响深远的概念:一是初级群体,认为个人日常所处的基本群体是社会化的基础;二是“镜中我”,这个概念说明,个人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或评价是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
新闻传播基础知识
新闻传播基础知识《新闻传播基础知识:那些你知道和不知道的事儿》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新闻传播基础知识,这可是个既有意思又超有内涵的话题呢。
咱先说说啥是新闻吧。
简单来讲,新闻就是那些新鲜事儿,是柴米油盐里突然冒出来的“大热闹”。
比如说,谁家的猫猫在隔壁屋顶开了个“武林大会”,和一群小鸟来了一场对峙,这要是被报道了,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能也算是条小新闻。
但是正规的新闻可不止这些趣事,更多的是对社会有影响的事件,像哪里开了新的地铁站,让大伙儿上班更方便啦;或者哪个大企业有了新动作,可能会影响经济走势啥的。
在传播这一块呢,就像是一场超级大型的传话游戏。
不过这个传话可不是不靠谱的乱传。
传播的过程中有很多门道,比方说,记者就是那个最先知道秘密的人,就像村里消息最灵通的“大喇叭”。
记者得确保自己获取到的信息准确无误,不然就像把辣椒酱当成番茄酱传给下一个人,到最后完全变了味。
真实性在新闻传播里那可是头号准则。
要是新闻是造假的,那就好比给大家指错了路。
前些年不是有些假新闻传得沸沸扬扬嘛,说什么吃某种食物能治百病啦,闹得人心惶惶,结果都是空穴来风。
这就告诉我们,基础的新闻传播知识得让大众也知道,这样大家才不会被忽悠。
再说新闻传播的渠道,那真的是花样百出。
以前呢,就是看个报纸、听个广播、晚上守着电视看新闻联播。
现在可不得了,手机一掏,各种新闻APP就像打开了通往世界的无数扇小窗户,想看啥有啥。
但这也带来了个问题,信息太多太杂,就像走进了一个超级大超市,满眼都是商品,都不知道该选啥了。
所以咱们得有能够辨别信息好坏的能力,这也是基于新闻传播基础知识养成的素养呀。
从更深层次来看,新闻传播其实也是一种文化和价值观的传递。
好的新闻就像一个个小的文化种子,可以在人们心里生根发芽。
它能弘扬正能量,让人看到生活中的美好和希望,就像黑暗里的小灯塔。
比如说那些为了见义勇为的事迹被报道出来,能激起其他人心中的正义感。
总之,新闻传播基础知识看着虽然有点像是新闻专业学生的专属知识,但其实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
新闻传播学书籍100本
【第一部分:传播学早期的人物与著作】1.《心灵、自我与社会》乔治·H.米德2.《公众舆论》李普曼3.《李普曼传》斯蒂尔4.《政治学》哈罗德·拉斯韦尔5.《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哈罗德·拉斯韦尔6.《权力与社会:一项政治研究的框架》哈罗德·拉斯韦尔7.《人民的选择》拉扎斯菲尔德8.《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罗伯特·K·默顿9.《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施拉姆10.《报刊的四种理论》施拉姆11.《传播学概论》施拉姆【第二部分:新闻史、传播史】12.《传播理论史:一种社会学的视角》埃里克·麦格雷13.《传播的历史:技术、文化和社会》戴维·克劳利14.《传播学简史》阿芒·马特拉,米歇尔15.《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新闻写法》罗杰斯16.《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埃默里17.《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迈克尔·舒德森18.《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彼得斯19.《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思想与战略的历史》马特拉【第三部分:法兰克福学派】20.《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马尔库塞21.《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霍克海默22.《给本雅明的一封信》(英文版)阿多诺23.《文化工业》(英文版)阿多诺24.《霍克海默与法兰克福学派的奠基》(英文版)John Abromeit25.《包容他者》(英文版)哈贝马斯26.《注意失去了什么:后世俗时代中的信仰与理性》(英文版)哈贝马斯27.《交往行动理论·第一卷》哈贝马斯28.《交往行动理论·第二卷》哈贝马斯29.《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哈贝马斯30.《交往转向再思考:阿多诺、哈贝马斯与交往自由》(英文版)Martin Morris31.《批判理论观念:哈贝马斯与法兰克福学派》(英文版)Raymond Geuss32.《理性的消逝》(英文版)霍克海默33.《技术、战争和法西斯主义》(英文版)马尔库塞【第四部分:文化研究学派】34.《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斯图亚特·霍尔35.《文化研究:两种范式》斯图亚特·霍尔36.《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戴维·莫利【第五部分:媒介环境学派】37.《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林文刚38. 《帝国与传播》哈罗德·伊尼斯39.《传播的偏向》英尼斯40. 《麦克卢汉精粹》埃里克·麦克卢汉41.《媒介即讯息》麦克卢汉42.《机器新娘》麦克卢汉43.《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麦克卢汉44.《技术垄断:文明向技术投降》波兹曼45.《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波兹曼46.《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保罗·莱文森47.《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梅罗维茨48.《作为文化的传播》詹姆斯·凯瑞【第六部分:基础与经典理论】49. 《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50.《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51.《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美)迈克尔·E·罗洛夫52.《组织传播》凯瑟琳米勒53.《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约翰·菲斯克54.《权力的媒介》阿特休尔55.《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马克斯韦尔56.《大众传播理论》麦奎尔57.《人类传播理论》斯蒂芬·李特约翰58.《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第3版)洛厄里,德弗勒59.《大众传播概论:媒介认知与文化》斯坦利·巴伦60.《大众传播模式论》丹尼斯·麦奎尔61.《大众媒介与社会》詹姆斯·库兰,米切尔·吉尔维奇62.《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赛佛林63.《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英)史蒂文森64.《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65.《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66.《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卡茨等人67.《媒体与民主》约翰·基恩68.《生活中的传播》(第四版)朱莉娅·伍德69.《受众分析》丹尼斯·麦奎尔70.《理解电视:受众解读的心理学》索尼娅·利文斯通71.《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古斯塔夫·勒庞72.《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胡泳73.《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凯斯·桑斯坦74.《媒介伦理学:问题与案例》菲利普·帕特森75.《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特伦斯·霍克斯【第七部分:广告与其他】76.《蔚蓝诡计》乔治·路易斯77.《当代广告学》上(第8版)阿伦斯78.《当代广告学》下(第8版)阿伦斯79.《定位》阿尔·里斯,杰克·特劳特80.《全球整合营销传播》唐·舒尔茨81.《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米歇尔·福柯82.《社会学的想象力》赖特·米尔斯83.《风险社会》乌尔里希·贝克84.《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凯斯·桑斯坦85.《第三次浪潮》阿尔温·托夫勒86.《必然》凯文·凯利87.《未来是湿的》克莱·舍基88.《认知盈余》克莱·舍基89.《现代性的后果》安东尼·吉登斯90《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安东尼·吉登斯91.《失控的世界-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安东尼·吉登斯92.《非理性繁荣》罗伯特·希勒93.《消费社会》波德里亚94.《意义的输出:<达拉斯>的跨文化解读》利贝斯、卡茨95.《报纸的良知:新闻事业的原则和问题案例讲义》利昂·纳尔逊·弗林特96.《充满张力的生活空间-勒温的动力心理学》申荷永97.《新闻:政治的幻象》兰斯·班尼特98. 《社会研究方法》艾尔.巴比99. 《作为话语的新闻》迪克100. 《什么在决定新闻》赫伯特·甘斯。
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
2.新闻传播的特点1)陈述事实,它是新闻传播的最重要特征,是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是传播者应该采取朴素的陈述事实的方法,不能加入外来的成分,只有忠实地陈述事实,确保新闻的真实,才能维护新闻的生命。
2)具有新意,要求传播者向受传者提供变动的新情况、新信息、新近发生的新鲜事实,常报常新。
3)报道及时,当食物的变动由“普通事实”变化为“新闻事实”,而尚未回复至“普通事实”这一状态时,传播者及时发现,尽快捕捉,在第一时间里迅速报道这一变化。
4)公开传播,新闻只有最大程度的让全社会自由收受,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3.“陈述事实”和新闻传播的真实性陈述事实是新闻传播的最重要的特征,是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传播者应该采取朴素的陈述事实的方法,不能加入外来的成分,或者传播的事实被夸大或被缩小,某些事实层面被篡改,那么这样的“报道”就不是真正的新闻或者完全的新闻。
因此忠实地陈述事实,确保新闻的真实,就是维护新闻的生命。
新闻的真实性是非常微观,非常具体的,即是“曾经发生过的”或“正在发生的”客观的、现实的人、事、地、时。
4.新闻的定义及认识新闻定义的意义陆定一先生提出的新闻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目前流行的各种定义中最恰当的一个定义,这个新闻定义,用极其简约的语言,概括了新闻的四个特点:陈述事实,具有新意,报道及时,公开传播。
从内涵上看,这个定义是新闻这一特定事物的特点总和的确切、简洁的说明,内涵是明确的;从外延上看,这个定义可以说明古今中外一切新闻,所指对象的范围是清晰地。
认识新闻定义,对掌握新闻写作规律起着指导作用。
第二章新闻传播者1. 新闻传播者的角色特征1)新闻传播者是“信息流通的动力” 2)新闻传播者是“意见交流的桥梁” 3)新闻传播者是“监督权力的镜鉴” 4)新闻传播者是“社会民众的教师”以上四个方面是对新闻传播者社会角色的定位,也是社会对新闻传播者的角色期待,新闻传播者的职业特征中的短处最主要是非常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
新闻学基础 第八章
骗局败露
• 系列报道一经刊发,就引发了读者和其他报纸的极大兴趣,争相购买和 转载,这令《纽约太阳报》销量大增。没过多久,这些信源不明的报道 就被一些报纸认定为骗局,系列报道的作者理查德·亚当斯·洛克(Richard Adams Locke) 之后承认整个报道都是杜撰的,《纽约太阳报》则从未承认 这 些文章系假新闻。然而,“月球骗局”系列报道被揭露后,读者并未 表示愠怒,甚至有些读者表示赞赏,认为该报道具有娱乐效果。《纽约 太阳报》的发行量也未受此骗局影响。
• 在第一篇报道中,贝内特描述道: “她表情宁静且冷若冰霜,看不到一丝 情感,一只手放在胸口……一瞬间,我甚至被这个离奇的画面迷住了—— 这是一具美丽的酮体迹,我才猛然想起她的可怖命运,这些血肯定使她瞬间 毙命。”
销量大增与同行抵制
• 随后,贝内特又在报道中公布了受害者的真实姓名、家庭情况,并将自己在受 害者房间里搜寻到的各种细节与信息公之于众。《纽约先驱报》凭借这一系列 报道销量大增,在纽约报业市场站稳脚跟。
便士报时代
• 《纽约太阳报》的创刊及成功标志着售价低廉、人人买得起的“便士报 时代”的来临。从政治上讲,《纽约太阳报》的成功与美国19 世纪30 年代“杰克逊民主”(Jacksonian Democracy) 的平等主义思想一脉相承:无 论出身富贵贫贱,所有民众都享有同等的机会。从经济上讲,《纽约太 阳报》的成功令报纸成为销售给读者的一种商品,报纸又将自己的读者 销售给广告商,从中获取经济收益。这成为报纸的盈利法则。报纸在获 得经济独立的基础上,进一步摆脱了政党控制。因此,《纽约太阳报》 的成功实践标志着迎合大众、重视新闻的一系列新的新闻理念、新闻报 道方式和经营方式的出现
• 街头零售的方式直接导致报纸的主编们开始考虑报纸的外观设计,如通 过美化版面和采用易于读者阅读的字体来吸引读者的眼球。
关于新闻的阅读知识点总结
关于新闻的阅读知识点总结作为现代人,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新闻报道,无论是通过报纸、电视、网络还是社交媒体,新闻似乎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要正确理解和分析新闻报道并不容易,因为新闻涉及到众多的信息和观点。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阅读新闻,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新闻阅读的知识点和技巧。
1.确认新闻来源的可信度在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的速度非常快,但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不可靠消息和假新闻。
因此,我们在阅读新闻时需要确认该新闻的来源是否可信。
可以从多个渠道获取同一消息,并查看主流媒体的报道来验证信息的准确性。
2.理解新闻的结构新闻报道通常遵循倒金字塔结构,即首先呈现最重要的信息,然后逐渐展开并提供更多的细节。
阅读新闻时,我们可以先阅读标题和导语,获得新闻的核心要点,然后再逐步阅读正文,深入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3.分辨新闻和评论有些新闻报道中会穿插作者的主观观点和评论,这些不属于客观事实,而是作者的个人观点。
阅读新闻时需要分辨清楚新闻事实和作者的评论,不要将其混为一谈。
4.批判性思维阅读新闻时需要保持一种批判性思维,不轻易接受一面之词。
我们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更多的证据和观点,以便全面理解新闻事件。
同时,也要警惕个人偏见和传媒偏见的影响。
5.关注背景信息了解新闻事件的背景信息对于正确理解新闻报道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查阅其他报道、了解相关历史背景和背后的利益关系,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新闻事件。
6.多样化的新闻来源为了获取更全面的信息,我们可以选择多样化的新闻来源。
不同的媒体机构在报道同一事件时可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观点,通过比较和对照,我们可以获得更全面的信息。
7.理解媒体语言和技巧不同的媒体会采用不同的语言和技巧来报道新闻,例如夸张的标题、感人的图片或者精心编写的引子。
我们需要学会识别这些语言和技巧,并理解它们背后的意图。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新闻报道的真实含义。
8.持续学习和更新知识随着时代的变迁,新闻报道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改变。
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知识
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知识(一)新闻学和传播学是两门不同的专业学科。
那么什么是新闻学呢?什么又是传播学呢,两者的区别又在什么地方呢?新闻学:1.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想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2.新闻学的研究重点是:⑴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⑵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⑶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3.新闻学的研究内容: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4.新闻学的中心议题:客观世界的各种条件对人类社会新闻活动的支配、决定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5.新闻学叫journalis6.世界各国新闻学的主导理论:自由报刊主义理论、社会责任论、发展新闻学和党报理论。
这些理论是各国立法、制定新闻政策的理论依据,是会影响到新闻人观念的理论主张传播学:1.传播学叫communication science2.传播学产生的背景: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它形成是由许多的因素促成的:⑴传播媒介的发展:电子媒介的发展,媒介的增加(报纸、杂志、电台和电视台)和社会的影响力不断的增加,使得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关注信息和传播的问题。
⑵历史社会环境: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利用各自传播媒介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对战争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科学家也开始关注起来。
⑶社会科学的发展:与传播学衔接的一些社会科学,如新闻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已经有了充足的发展,为传播学提供了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
3.传播学诞生于美国的原因:⑴政治:美国政治家无论是在日常政治活动中,还是4年一次的总统竞选,都重视利用传播媒介宣传自己的主张,树立形象争取支持。
⑵经济:传播学的兴起和大众传播在美国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密切相关,而且美国的大众传播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和战后日益壮大,成为了一个相对独立而完善的经济实体,形成大众传播业。
⑶社会:美国的大众传播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媒介给社会生活带来的负面作用日益的呈现3.在一般意义上,主流学术界把传播学分为5个部分: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公众传播和大众传播。
新闻传播学基础阅读书目
新闻传播学基础阅读书目(100种)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李彬教授博通类(50种)1、《共产党宣言》眼界阔大、思想深邃、感情诚挚、文辞壮美——一曲大气磅礴的政治抒情诗和哲理诗,其精髓可用马克思《致燕妮》一诗的名句概括:“让整个诗的世界在人类历史上出现!”2、《毛泽东著作选读》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理论联系实际,贯穿其中的基本精神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为人民服务”)和独立自主。
另外,他的一些新闻作品,特别是解放战争时期为新华社起草的各种文稿,也堪称新闻作品的典范。
如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广播稿《敦促杜聿明投降书》、评论《别了,司徒雷登》等,无不脍炙人口。
3、《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阅读时可参观其学术自传《三松堂自序》,两书均为“拿起千钧,放下四两”的大家之作。
4、《古诗源》沈德潜中华文明的精神与精华尽在其中。
开始若看不出名堂,不妨先读读当代诗人周涛才思纵横的《读<古诗源>记》。
参阅朱自清《经典常谈》。
另外,近体诗词的鉴赏品评,以王国维《人间词话》、以钱钟书《宋诗选注》和沈祖棼《宋词赏析》耐人寻味。
5、《中国史纲》张荫麟著者张荫麟(1905-1942),乃老清华名教授,由于英年早逝,遂使本书成为“史家之绝唱”或“未完成交响曲”。
“全书没有累赘冗繁的引文考证,不故作深奥高奇,史事都以‘说故事’的方式从容道来,如行云流水,可令读者享受到一口气读完不觉其累的那种爽悦。
”(王家范)。
另外,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也同样举重若轻,娓娓道来。
6、《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国学大师的专题演讲,不仅明白如话地揭示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前因后果与来龙去脉,而且更重要的是提示了认识历史与社会的思路——“同情之理解”,从而避免知人论世的简单化,甚至“妖魔化”。
作为辅助阅读,可参观作者的学术自传《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三联书店),也是一派大家风范。
7、《美的历程》李泽厚中华精神世界的一次美的巡礼,美的历程。
8、《万历十五年》黄仁宇一部独特而有趣的史学名著,作者以其“大历史”观而知名。
传媒.新闻传播类入门书籍(传媒)
1,《传播学原理》张国良/复旦大学出版社最薄的传播学读物,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知道传播学是什么,因此也显得内容单薄乏力。
比较适合中学生阅读。
据张国良亲自透露:这本书写得不好的原因是,作者之一的裘正义在结稿前三个星期才将它负责的章节交上来,从而使得文风来不及统一。
不过张国良在98年又有一本传播学问世,我没看过,好象复旦考博就指定了那本。
推荐指数:*2,《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本书的收藏价值大于阅读价值和使用价值。
对于初学者,分散孤立的论文集,反而容易找不着北;对于研究者,自然会去寻求整部专著,孤立的论文意义也不的大。
适合中等水平的读者阅读。
推荐指数:**3,《新闻学概论》李良荣/复旦出版社2001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一本普及知识的读物,作为新闻学的入门读物很好。
涉猎的内容丰富,论述也很饱满。
然基本框架却是上世纪80年代构建的,这已经是第4版了,新增的章节大多为李的博士生所写。
此书可以称为中国新闻理论第一书。
想使得“新闻有学”,就必须彻底颠覆以李良荣为首的“新闻学”体系,它是建立在宣传学框架上的。
推荐指数:必读4,《符号透视》李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彬哥哥少数能静下心来做学问的学者之一。
符号学是块难啃的骨头,没有一定的哲学、社会学、语言学功底根本啃不下来。
真实难为彬哥哥居然能将符号学的书写得文才奕奕。
推荐指数:***5,《媒介分析》张咏华/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英语好的学者就是占便宜。
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总是推荐张咏华,我说,我把这本书借你吧。
推荐指数:***6,《中国当代理论新闻学》丁柏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此书在李良荣的监督下完成,不谈新闻学基本理论,只谈与现实理论,如市场经济,如WTO等。
代表了老丁的最高水平,其实说白了,也就是其前作《新闻理论新探》的新发展。
其中南大青年学者夏文蓉所写的三章内容煞是精彩。
李良荣教授还特地为此书写了一个书评,不过要是对书评仔细研究的话,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李大教授根本没看过此书。
新闻传播学
新闻传播学90年代中期开始,新闻与传播教育在国内超常规发展,原有的几位“老大”如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新闻教育规模在不断扩大,各地方院校也纷纷开办新闻教育,尤其引人瞩目的是,中国最著名的两所高等学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相继开设了新闻与传播学院。
近3~5年内,中国政府对新闻传媒将继续奉行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方针,传媒基本上维持现有的规模,对新闻学类毕业生需求量有限。
为了缓和专业点发展过猛带来的供大于求的矛盾,教育部多次提出,新闻学类专业属于长线专业,要适度控制发展规模,应在现有专业点的基础上,着力提高毕业生的质量。
因此海文教育集团教育信息中心经过深入地了解与新闻传播学息息相关的各种专业,为广大有意于新闻传播学的学员提供指导性建议:一、专业介绍新闻传播学为文学学科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它又下设有新闻学、传播学两个传统的二级学科,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传媒大学等学校又增设了广播电视新闻学、传媒经济学、国际新闻学、舆论学、编辑出版学、广告学、公共关系学、传播心理学、传媒生态学、传媒教育学、传媒政策与法规、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等。
(一)研究方向新闻学:新闻史、新闻理论、新闻业务、网络新闻及新媒体、报刊理论与实践传播学:理论传播学、应用传播学、传播学研究方法、电视文化传播、媒介与女性、国际传播(二)考试科目(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新闻学:①101政治②201英、202俄、203日选一③707新闻学基础④811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 (含中外文史基础知识、汉语言和政论写作)传播学:①101政治②201英、202俄、203日选一③708传播学理论与历史④811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 (含中外文史基础知识、汉语言和政论写作)(三)职称资格考试1.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公共科目:综合知识;专业科目:(1)新闻基础知识;(2)广播电视新闻业务。
2.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公共科目:综合知识;专业科目:(1)新闻基础知识;(2)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
第三章新闻传播学
二、价值传递和新闻价值
(二)新闻价值 1、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事实满足社会需求的特殊要素的 总和。它是一种客观存在,是新闻所含事实本身所具 总和。它是一种客观存在, 有的价值要素。 有的价值要素。
二、价值传递和新闻价值
(二)新闻价值 2、新闻价值要素 (1)时新性 (2)重要性 (3)显著性 (4)接近性 (5)趣味性
二、价值传递和新闻价值
(二)新闻价值 2、新闻价值要素 (3)显著性 是指新闻事实的知名度,或新闻事实的显要度。 是指新闻事实的知名度,或新闻事实的显要度。 新闻中所涉及的人物、地点、事件、时间(如节日) 新闻中所涉及的人物、地点、事件、时间(如节日) 等因素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这类新闻的价值较大。 等因素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这类新闻的价值较大。 或者,新闻事实显要、突出,因而这些事实的发生、 或者,新闻事实显要、突出,因而这些事实的发生、 进展、结局、后果等都引人注目,于是报道该事实的新闻, 进展、结局、后果等都引人注目,于是报道该事实的新闻, 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显示出一定的价值。 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显示出一定的价值。
一、事实、信息和新闻信息 事实、
(三)用事实说话 • 用事实说话,成功的关键,不在于通过作者的直接议 用事实说话,成功的关键, 论,而是让经过精心选择的事实,运用事实的逻辑说 而是让经过精心选择的事实, 服力,充分而含蓄地表现作者的倾向与观点,它表达 服力,充分而含蓄地表现作者的倾向与观点, 的是无形的意见。 的是无形的意见。
二、价值传递和新闻价值
(一)价值和价值传递 1、价值:事物具有的积极作用。政治经济学里,特指体 价值:事物具有的积极作用。政治经济学里, 现在商品里的社会必要劳动。 现在商品里的社会必要劳动。 2、新闻的价值:传播者所提供的新闻信息对收受者信息 新闻的价值: 缺乏的满足程度。 缺乏的满足程度。 3、新闻信息的价值:由该信息(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 新闻信息的价值:由该信息(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 的各种信息价值总和构成的。 的各种信息价值总和构成的。
新闻传播学基础
新闻传播学基础一,名词解释,每题7分1.新闻选择2.媒介融合3.媒介的铺垫作用(priming)4.时务体5.《观察》周刊二,简答题,每题10分1.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观点2.何谓新闻职业道德,如何理解我国新闻从业者遵守新闻职业道德的必要性3.大众媒介的新闻来源是如何影响新闻生产的4.《察世俗每月统计记传》和《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三,论述题,每题25分1.为什么说“新闻是历史的来源”,在新媒体时代如何理解新闻与历史的关系2.何谓意见领袖,他们的特征是什么,他们在传播过程中产生怎样的影响,结合具体案例探讨意见领袖是如何引导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3.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的出版的中央机构报刊2010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编码•解码2、《大清报律》3、《每周评论》4、《热血日报》5.汉斯•希伯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为什么说新闻媒介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2、新闻生产研究的目的和途径是什么?3、简述梁启超对新闻事业的贡献。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90分)1、什么是公民新闻?怎样理解公民新闻对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的修正和延续?2、1956年新闻工作改革的经过和意义。
3、请阅读下列文字,阐述网络和舆论的关系。
公众最愿意用什么渠道参与反腐?调查中排在首位的是“网络曝光”,75.5%的人选择此项接下来依次是:“举报”(58.2%)、“媒体曝光”(53.8%)、“信息公开”(48.0%)、“信访”(30.6%)、“审计”(30.1%)。
“惩治已经很严厉了,为什么有人不怕?”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所长蔡定剑发现,现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腐败官员中被抓的比例太小,让贪腐分子抱着侥幸心理。
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必需公众参与,而且必须要有利害关系人的参与与监督。
《中国青年报》2009年10月27日一、名词解释1、时务体2、《中国日报》香港3、每周评论4、《与大公报论国是》5、法兰克福学派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新闻选择对新闻工作的意义2、中华民国在国民党时期的新闻法制原则,简述之3、邹韬奋主编的7大主要报刊,具体时间地点。
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
2.新闻传播的特点1)陈述事实,它是新闻传播的最重要特征,是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是传播者应该采取朴素的陈述事实的方法,不能加入外来的成分,只有忠实地陈述事实,确保新闻的真实,才能维护新闻的生命。
2)具有新意,要求传播者向受传者提供变动的新情况、新信息、新近发生的新鲜事实,常报常新。
3)报道及时,当食物的变动由“普通事实”变化为“新闻事实”,而尚未回复至“普通事实”这一状态时,传播者及时发现,尽快捕捉,在第一时间里迅速报道这一变化。
4)公开传播,新闻只有最大程度的让全社会自由收受,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3.“陈述事实”和新闻传播的真实性陈述事实是新闻传播的最重要的特征,是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传播者应该采取朴素的陈述事实的方法,不能加入外来的成分,或者传播的事实被夸大或被缩小,某些事实层面被篡改,那么这样的“报道”就不是真正的新闻或者完全的新闻。
因此忠实地陈述事实,确保新闻的真实,就是维护新闻的生命。
新闻的真实性是非常微观,非常具体的,即是“曾经发生过的”或“正在发生的”客观的、现实的人、事、地、时。
4.新闻的定义及认识新闻定义的意义陆定一先生提出的新闻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目前流行的各种定义中最恰当的一个定义,这个新闻定义,用极其简约的语言,概括了新闻的四个特点:陈述事实,具有新意,报道及时,公开传播。
从内涵上看,这个定义是新闻这一特定事物的特点总和的确切、简洁的说明,内涵是明确的;从外延上看,这个定义可以说明古今中外一切新闻,所指对象的范围是清晰地。
认识新闻定义,对掌握新闻写作规律起着指导作用。
第二章新闻传播者1. 新闻传播者的角色特征1)新闻传播者是“信息流通的动力” 2)新闻传播者是“意见交流的桥梁” 3)新闻传播者是“监督权力的镜鉴” 4)新闻传播者是“社会民众的教师”以上四个方面是对新闻传播者社会角色的定位,也是社会对新闻传播者的角色期待,新闻传播者的职业特征中的短处最主要是非常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传播学基础阅读
1、《传播学史——一种传记的方法》,[美]罗杰斯著
2、《传播学概论》,[美]施拉姆
3、《大众传播模式论》,[英]麦奎尔、温德尔著
4、《大众传播学诸论》,[美]德弗勒、鲍尔-洛基奇著
5、《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赛弗林、坦卡德著
6、《传播理论》,[美]斯蒂文.小约翰著
7、《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加]麦克卢汉著
8、《未来之路》,[美]盖茨著
9、《数字化生存》,[美]尼葛洛庞帝著
10、《信息崇拜》,[美]罗斯扎克著
11、《第三次浪潮》,[美]阿尔温·托夫勒著
12、《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
13、《报刊的四种理论》,〔美〕施拉姆
14、《新闻传播的大数据时代》,喻国明、李彪
15、《媒介革命:互联网逻辑下传媒业发展的关键与进路》,喻国明
16、《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克劳斯•布鲁恩•延森(Klaus Bruhn Jensen)、吴信训
17、《全球新闻传播史》李彬
18、《传播学引论》李彬
19、《中国新闻传播史:传媒社会学的视角》陈昌凤
20、《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斯坦利·巴兰(Stanley J.Baran)、丹尼斯·戴维
斯(Dannis K.Davis)
21、《人类传播理论》,李特约翰(Stephen W.littlejohn)、福斯(Karen A.Foss)
22、《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丹尼斯·麦奎尔、崔保国
23、《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网络与新媒体概论》李良荣
24、《网络传播案例教程》,彭兰
25、《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洛厄里(Shearon A.Lowery)、德弗勒(Melvin L.DeFleur)
26、《新新媒体》,保罗·莱文森
27、《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汤姆·斯丹迪奇
28、《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克劳斯•布鲁恩•延森(Klaus Bruhn Jensen)
29、《媒介、社会与世界:社会理论与数字媒介实践》,尼克·库尔德利(Nick Couldry)
30、《数据新闻大趋势:释放可视化报道的力量》,西蒙·罗杰斯(Simon Rogers)
31、《机器新娘:工业人的民俗》,马歇尔·麦克卢汉
32、《帝国与传播》,哈罗德•伊尼斯(Harold Innis)
33、《传播的偏向》,哈罗德•伊尼斯
34、《六度分隔:一个相互连接的时代的科学》,邓肯·J·瓦茨(Duncan J.Watts)
35、《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哈罗德·D·拉斯韦尔
36、《自我技术》,米歇尔·福柯
37、《人民的选择:选民如何在总统选战中做决定》,保罗•F•拉扎斯菲尔德
38、《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5)》,崔保国
39、《大众传播与美帝国》,赫伯特·席勒(Herbert I.Schiller)
40、《传播的历史:技术、文化和社会》,戴维·克劳利(David Crowley)
41、《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洛厄里(Shearon A.Lowery)
42、《软利器:信息革命的自然历史与未来》,保罗·莱文森(Paul Levinso)
43、《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迈克尔·埃默里(Michael Emery)、埃德温·埃默里(Edwin Emery)
44、《精确新闻报道:记者应掌握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菲利普·迈耶(Philip Meyer)
45、《传播与劝服:关于态度转变的心理学研究》,卡尔·霍夫兰(C.I.Hovland)
46、《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
47、《什么在决定新闻:对CBS晚间新闻、NBC夜间新闻、《新闻周刊》及《时代》周刊的研究》,赫伯特·甘斯(Herbert J.Gans)
48、《科技想要什么》,凯文·凯利(Kevin Ke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