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成语故事》有感
《成语故事》读书心得感悟(精选10篇)
![《成语故事》读书心得感悟(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feb44c3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6.png)
《成语故事》读书心得感悟(精选10篇)《成语故事》读书心得感悟篇1在我而年级的时候,爸爸给我买了两本成语故事,一本是《中国孩子最想看的成语故事》,另一本是《课外必读成语故事》。
这两本成语故事,有的是真实的故事,有的是寓言故事。
我看了都非常喜欢。
狐假虎威,百兽之王的老虎被狡猾的狐狸骗了,它不知道狐狸借着它的利害,使小动物见着老虎就跑掉了,老虎也就相信它是神的使者了。
成语“狐假虎威”指的是借着别人的权威势力来欺压别人,也指借着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人。
守株待兔,春秋时代宋国有个农夫,他家田地的地头有一棵大树。
一天,他在地里干活,突然远处跑来一只兔子,它跑得很快没注意大树,一不小心撞上了,把脖子折断了死了,农夫捡起兔子,捡了大便宜,可以美餐一顿。
他想到,没准兔子还会撞树死,于是他每天在地里守着,什么事多不干,等到野草长得比庄稼还高了,也没看到兔子的影子。
成语“守株待兔”比喻不想努力,而希望获得成功的侥幸心理。
闻鸡起舞,晋代的祖逖是不胸怀坦荡、具有远见之人,曾有人推荐他去当官,他没去,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他与小时候朋友刘琨住在一起,听到鸡叫,他们就起来练剑,之后他们每天早上很早起来就练武,他们成为能武能文的全才。
后来,祖逖被封为镇西大将军,刘琨做了都督,他们都充分发挥了各自的文才武略。
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总之,看了成语故事,我不能做狐假虎威骗人之事,也不能守株待兔,抱着侥幸心理做事。
而应该要像祖逖和刘琨一样闻鸡起舞,勤学勤练,大公无私做事。
《成语故事》读书心得感悟篇2读了成语故事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如果把人类的语言比作浩瀚的大海,那么成语就是一枚小小的海螺,它承载着大海的呼吸、大海的欢笑、大海的哭泣以及大海所有的喜怒哀乐。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成语故事是凿壁偷光,故事发生在西汉时期有一个叫匡衡的人,非常爱读书。
可是他的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晚上没有东西照明,他就没办法在夜里读书了。
读《成语故事》有感(精选13篇)
![读《成语故事》有感(精选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76d39ee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c0.png)
读《成语故事》有感读《成语故事》有感(精选13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成语故事》有感(精选1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成语故事》有感1这几天我在读《成语故事》这本书,读着读着,不知不觉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
这本书又耐人寻味的历史故事;有巧夺天工的神话故事;富含真理的寓言故事。
这是一本蕴含了许多成语的﹑充满知识的书。
这里面有大义灭亲﹑画饼充饥﹑井底之蛙﹑黔驴技穷﹑卧薪尝胆等等。
我最喜欢其中的卧薪尝胆因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先苦后甜。
这个故事讲得是吴越两国在春秋末期为争取天下霸权,在夫椒激战,越军大败,越王勾践被俘,吴王夫差认为要完成霸业,必须要宽宏大量。
就没杀越王勾践。
没想到几十年后,越往东山再起,逼死了吴王夫差。
越王勾践后来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越王勾践是多么忍辱负重、老谋深算的一个人啊!勾践为了打败吴王夫差,睡在柴草当中,吃粗茶淡饭;为了打败吴王夫差吃饭睡觉都要舔尝苦胆;为了打败吴王夫差和战士们同睡同起;为了打败吴王,他放下身段,不耻下问。
功夫不负有心人。
越王勾践终于打败了吴王夫差。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做人要忍辱负重、不耻下问。
读完了整本书,这本书启示了我:人生就像大海,困难、挫折与艰辛,不过是海岸上泛起的一朵朵小小的浪花。
读《成语故事》有感2今天,我特别高兴——因为我把《成语故事》读完了。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滥竽充数》的故事。
故事主要讲,古代有一种乐器叫竽,吹起来十分动听,齐宣王特别喜欢听竽的大合奏,便下令邀请三百人来为自己演奏,并且有很高的工资。
一个叫南郭先生的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高兴。
但他根本不会吹,只能跟着别人装着会吹竽。
后来,齐宣王去世了,齐泯王继位,不过他爱听独奏,南郭先生知道后,便悄悄的溜走了。
看了这个故事,我想起了在学英语是发生的故事。
那天,妈妈一如既往地把我送去学英语。
《成语故事》读后感范文(通用14篇)
![《成语故事》读后感范文(通用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a408d6480eb6294dc886c0f.png)
《成语故事》读后感范文(通用14篇)《成语故事》读后感范文(通用14篇)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成语故事》读后感范文(通用1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成语故事》读后感1我囫囵吞枣的看完了一本《成语故事》,通过简单的阅读让我知道了什么是成语,成语言简意赅,深刻隽永。
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大事理,学习知识。
凿壁偷光说的是汉代学者匡衡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的故事。
囊莹映雪讲的是晋代有个叫车胤和孙康的人,因家境贫穷没有灯,把萤火虫放在袋子里,用其发出光束当灯来读书。
水滴石穿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水滴不止,必能将厚厚的石板滴穿。
与之相同的还有一个叫锲而不舍的成语,这个成语出自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苟子的《劝学》一文,其中一段写道:“如果只刻一下就放弃了不再刻,那就算是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段,但是如果不听地刻下去,即使是坚硬的金属和石头,也可以把它们刻穿。
”所以要用“锲而不舍”的精神来学习。
这样就一定能成功。
这些成语故事只是浩瀚的成语海洋中的几朵奇葩。
通过阅读,让我感悟到学习和读书的重要性。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而学习和读书同时也是件很刻苦的事。
自古瓜儿苦后甜。
我们从中就应抓紧点点滴滴的时间来学习,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在学校上要灵活运用,不能按图索骥,更不能东施效颦,学会用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
这些古人是我学习的榜样,只要锲而不舍,不畏艰难,才会有辉煌的明天。
《成语故事》读后感2在《成语故事》这本书中,我看到画蛇添足的那一页,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过了一会,我胸有成足的来到爸爸的面前,将画蛇添足的意思和由来都讲给爸爸听了,爸爸听了以后,竖起大拇指夸我懂的多。
就这样,我迷上了成语故事,只要有时间我就会把《成语故事》这本书拿出来看,后来,我知道了许多成语故事的意思和由来。
《成语故事》读后感(合集15篇)_1
![《成语故事》读后感(合集15篇)_1](https://img.taocdn.com/s3/m/fc9ec25d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9b.png)
《成语故事》读后感(合集15篇)《成语故事》读后感1现在,电视上、报纸上、还有书里,经常会出现四字成语,有的我能看懂,可是有些就一知半解了。
有一次和爸爸妈妈玩“你来比划我来猜”的游戏还闹过笑话呢。
爸爸出的题目是:亡羊补牢,妈妈给我一遍比划一遍说:“这个词是四个字啊,有个羊圈破了一个窟窿,羊跑了怎样怎样”。
我张口就说:“破洞羊丢!”爸爸妈妈乐得都直不起腰来了,为了给我答疑解惑,爸爸送给我一本书《成语故事》。
我翻开第一页就被精美的插图和有意思的故事情节吸引住了。
在这本书里我明白了“亡羊补牢”的意思: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还有“愚公移山”这个成语对我很受用,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的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
在学习和生活上也是如此,遇到难题解不开,不能绕过去不管它,这样的话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还是无法解决,要迎头赶上去不屈不挠,正所谓“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我们要做困难面前的强者,勇往直前。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们从中汲取无限的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使自己更加强大,为以后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成语故事》读后感2今天我读了《铁杵磨针》这个成语故事,读完以后我明白了好多的道理。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在风和日丽的一天,李白又没去上学,他跑到外面去玩耍、路边的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这么美的景色,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走着走着,来到一个破茅屋门口,看见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
李白走过去说:“老婆婆,您在做什么?”“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说道。
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当然!”“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读成语故事有感400字7篇
![读成语故事有感400字7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cdccecfc4ffe473268ab9f.png)
读成语故事有感400字7篇看完《成语故事》这本书以后,我知道了许多成语,比如说八仙过海、不学无术、打草惊蛇、狐假虎威等等。
我不但知道这些成语的意思,还了解它们的由来。
但妈妈说光这样还不够,要学会运用到文章里去,这样才能使文章更加生动。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故事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故事读后感1《成语故事》是我们小学六年级时学校的一本课外书,虽是本课外书,但绝不比语文教科书逊色,内容不仅十分有趣,而且能学到许多成语。
在这本书中,每个成语都有一个小故事,并且其语言十分通俗易懂。
不像《成语字典》里那样深奥,让人摸不着头绪。
就拿“老马识途”来说吧!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天渐渐地暗下来了,刺骨的寒风吹得士兵们瑟瑟发抖,像点火取暖,可是带去的火种,早已被风吹灭了。
好不容易把队伍聚拢在一起,挨到天亮,查看人马,已零散不全了,而且,个个士气沮丧,情绪低落。
管仲觉得在这样下去,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急忙传令,赶紧寻找出路,可是走来走去,总是走不出迷路,大家都慌张恐惧到了极点”这短短的一段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齐军的处地,几乎陷入了绝境中。
还有,在“自食其果”中:“这是丘浚手里正好拿着一根拐杖,一气之下,就在和尚头上重重地敲打了几下,说道:‘照你这么说,打你就是爱你,不打你倒是不爱你了,所以我只好打你了,请你原谅吧!’”这段话中的每一个字都充分体现出了那和尚的自作自受。
再来便是故事下方的出处和释义了。
有些类似于词典中的出处,是古文,如果你对古文兴趣的话,可以多留意一下这部分。
释义则是整个故事的精华,也就是成语的意思。
这一处的内容十分容易让人读懂,并且捉住了整个成语的中心思想。
不至于跟字典似的,让人不愿意看,即使看了也不一定完全明白。
总而言之,《成语故事》是小学生学习和记成语的好帮手,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不能算是一本书了,它是我们小学生在学习上的一位亲密战友,若是没了它,学习成语便成了一件极其枯燥的事情。
成语故事的读后感13篇
![成语故事的读后感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fa3af4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ab.png)
成语故事的读后感13篇成语故事的读后感篇1暑假里,母亲给我准备了一些趣味故事书,这几天我看了一本《300个经典成语故事》,这里面讲述了许多有趣的成语故事,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故事叫《拔苗助长》。
于是我把这个故事说给了母亲听。
故事说的是在战国时期,有一个农夫在田里种了一些禾苗,他每天都要到田里观察禾苗的生长情况,可是好多天过去了,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他很着急,心想:照这么下去,我猴年马月才能吃到从地里长出的粮食呢,不行,我得帮它们快快长大才是。
接下来几天他都焦急地在田边转来转去,有一天他忽然灵机一动,他想要是我把禾苗往上拉,不就长高了一大截吗?于是他就把田里所有的禾苗都往上拉了一大截,从早晨忙到下午,累得筋疲力尽。
回到家里,他还得意洋洋地告诉家人说自己是多么地聪明,他的家人非常奇怪,第二天到地里一看,禾苗全死了。
我告诉母亲,农夫急于求成,让禾苗违反成长的发展规律,只能事与愿违了。
母亲听了后点点头说:“你说得很好,不过,我觉得你平时学习的过程中也有拔苗助长的`行为。
”我辩解说:“哪里有啊?”母亲笑笑说:“你可以好好想想,有的话要改正。
”晚上我仔细想了想,我平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总是希望早点把课文背完,早点完成作业,只想着速度越快越好,好早点和小朋友一起玩,从没想着课文内容有没有记住,作业完成地对不对,我这么急于求成,不也就是母亲所说的“拔苗助长”吗?成语故事的读后感篇2这个学期我阅读了一本书《成语故事》,当我拿起这本的时候,会不假思索的回答说:“成语就是由四个字组成的词语。
”的确,我们说知道的很多成语都是由是个汉字组成的词语。
可是当我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才了解到成语不仅仅是四字的,还有三字的',五字的——还知道了成语是怎样来的,并且知道了很多成语故事。
成语的来源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
有些成语来自语历史故事,即把历史上的某一历史时间概括为成语,如“一衣带水”、“完璧归赵”;有些成语是根据古人的故事概括而成的,如“卧薪尝胆”、“孟母三迁”;有些成语是来自古代寓言故事,如“邯郸学步”、“对牛弹琴”;有些成语成语来自古代历史著作,如,“图穷匕见”、“负荆请罪”。
成语故事心得体会(精选13篇)
![成语故事心得体会(精选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0663716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9.png)
成语故事心得体会(精选13篇)成语故事心得体会(精选13篇)心中有不少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
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成语故事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成语故事心得体会1最近大家读书了吗?我可是没有偷懒,我读了《成语故事》这本书。
这本书里讲的都是古代发生的一些故事,在故事中它能告诉我们许多成语,还帮我们懂得更多的道理,学到更多的知识,书中有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我觉得最有趣的故事是班门弄斧,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下吧!春秋战国时期,鲁国有个巧匠,姓公输名般,世称“鲁班”。
鲁班发明很多东西,像钩拒、攻城使的云梯等等,连鲁班自己的家也是自己设计出来的。
有一天,一位年轻的小木匠拿着一把小斧子从鲁班家的门前路过,对门前的老人们说:“别看我这把斧子不起眼,但是,无论什么木料,只要到了我的手里,用我的斧子这么一敲,就能敲出非常好看的花型!”老人们根本不相信,觉得他太能吹牛。
回答道:“就凭你这一个人,恐怕不行吧?”“有什么不可以的,我可是鲁班的徒弟呢!”老人们哈哈大笑,笑眯眯地说:“这就是鲁班的家呀!”小木匠听了,红着脸惭愧的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因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在生活中我要做个谦虚的孩子,有不懂的问题就要向别人虚心请教,不要不懂装懂,大家也不要像书中的小木匠那样呀!成语故事心得体会2在我的小书桌上一直摆放着一本厚厚的《成语故事》,经过这一个暑假的阅读,我受益匪浅。
《成语故事》是中国的古典名著之一,它里面装着成千上万的精选成语,而且每一个成语之后,都有一个介绍成语意思的趣味故事,这些故事能够帮助我更好地明白成语意思,也能让我更熟练地运用成语。
成语是人类文明的精华,它在古代战国时期时就被人们所应用,直到今天,它还是流传不息。
不少人在里或是说话时都喜欢用上一些成语。
成语为什么经过这上千年也没有被时代淘汰呢?因为成语可以使一大串字词的意思缩成几个简简单单的字,浓缩就是精华。
阅读《成语故事》有感
![阅读《成语故事》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9422db2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2d.png)
阅读《成语故事》有感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收集的阅读《成语故事》有感(共含16篇),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阅读《成语故事》有感阅读《成语故事》有感成语,可谓是中华汉字的`精华,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悬梁刺股”、囊银映火”告诉我要勤奋学习,不能“玩物丧志”“不学无术”;做事不能“急功近利”,应该“循序渐进”;和朋友要“同甘共苦”“风雨共舟”;对待别人要“与人和善”,不能“心怀叵测”。
我感谢《成语故事》教给我这么多到道理!四年级:夏雪儿篇2:阅读《成语故事》有感作文300字阅读《成语故事》有感作文300字成语,可谓是中华汉字的'精华,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悬梁刺股”、囊银映火”告诉我要勤奋学习,不能“玩物丧志”“不学无术”;做事不能“急功近利”,应该“循序渐进”;和朋友要“同甘共苦”“风雨共舟”;对待别人要“与人和善”,不能“心怀叵测”。
我感谢《成语故事》教给我这么多到道理!篇3:阅读成语故事唐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当了省郎的官,因官运不怎么亨通,不管做甚么事情,往往都不如他的心意,所以时时出去,想藉游玩散散心。
有一天,他到了京国寺,游倦了,就寄宿在寺里。
晚上做了一个梦;他梦中走到一处岩石下,碰到一位老和尚;在老和尚的面前,有一个极小香炉,炉檀香烟袅袅上升。
老和尚对省官说道:“这小香炉中的香烟还是你许愿时留存下来的,现在你已做了三世人了。
你一世你是唐玄宗时代的剑南安抚巡官;第二世你是宪宗时候的西蜀书记,第三世就是现在的省郎官。
”他听了老和尚这番话,恍然有点觉悟,彷佛记忆三世所做的官,都是庸庸碌碌,一事无成。
于是,再也不愿意在宦海里浮沈,对人生似乎恍然彻悟。
王中的诗句,也有“干戈未定欲何之,一事无成两鬓丝”的感叹语。
现在上了年纪的人,事业上要是没有成就的话,通常都是拿一事无成来感叹。
有时年纪不大的人,你问他事业做得怎样,他也会说“一事无成”呀!篇4:读《成语故事》有感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我精神上的财富。
成语故事读后感(集锦15篇)
![成语故事读后感(集锦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ba8a767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a6.png)
成语故事读后感(集锦15篇)成语故事读后感1这几天我在读《成语故事》这本书,读着读着,不知不觉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
这本书又耐人寻味的历史故事;有巧夺天工的神话故事;富含真理的寓言故事。
这是一本蕴含了许多成语的﹑充满知识的书。
那里面有大义灭亲﹑画饼充饥﹑井底之蛙﹑黔驴技穷﹑卧薪尝胆等等。
我最喜欢其中的卧薪尝胆因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先苦后甜。
这个故事讲得是吴越两国在春秋末期为争取天下霸权,在夫椒激战,越军大败,越王勾践被俘,吴王夫差认为要完成霸业,必须要宽宏很多。
就没杀越王勾践。
没想到几十年后,越往东山再起,逼死了吴王夫差。
越王勾践之后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越王勾践是多么忍辱负重、老谋深算的一个人啊!勾践为了打败吴王夫差,睡在柴草当中,吃粗茶淡饭;为了打败吴王夫差吃饭睡觉都要舔尝苦胆;为了打败吴王夫差和战士们同睡同起;为了打败吴王,他放下身段,不耻下问。
功夫不负有心人。
越王勾践最终打败了吴王夫差。
读完了这篇__我明白了:做人要忍辱负重、不耻下问。
读完了整本书,这本书启示了我:人生就像大海,困难、挫折与艰辛,可是是海岸上泛起的一朵朵小小的浪花。
成语故事读后感2晋代时,有个叫车胤的人,从小好学不倦,但家境贫困,晚上点不起灯读书。
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在一个夏天的夜晚,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__,忽然眼前有许多萤火虫在闪烁,绿莹莹,白晃晃。
他灵机一动,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
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
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
同朝代的孙康也家境贫寒,买不起油灯。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
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
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
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
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
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在继续读书。
成语故事读后感(合集15篇)
![成语故事读后感(合集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2b15d03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9b.png)
成语故事读后感(合集15篇)成语故事读后感1今天我读了一个叫《愚公移山》的成语故事。
故事中说,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愚公的老人。
有两座大山正好挡住他家门口的去路,全家人白走许多冤枉路。
一天吃晚饭的时候,愚公对大家说一定要把这两座大山给移开。
几个儿子都说行。
第二天开工了,全家人男的开山,女的送饭,忙了一上午。
邻村有个叫智叟的先生见了笑呵呵地说:“我看你就算了吧,何年何月才能把这两座大山移开?”愚公听后说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成功。
智叟听后走开了。
这件事感动了天帝,天帝忙派神仙把这两座大山搬到别处去了。
愚公的精神感动了我,使我有了战胜任何困难的决心。
成语故事读后感2今天,我读了《三顾茅庐》这个成语故事。
这个故事主要讲:东汉末年,天下群雄四起,一片混乱,曹操趁机夹持天子,控制朝延。
一次,刘备听说有位叫诸葛亮很有才干,就带上厚礼,与关羽、张飞起来到隆中的卧龙岗请教,想请诸葛亮上山,帮自己打天下,他们来到诸葛亮隐居的地方,不巧,诸葛亮已外出不在家。
刘备等人只好扫兴而归,等了几天,刘备的人又冒着风雪。
来到隆中,又扑了一个空。
刘备只好给他留下封信,表明自己对他的'景仰和希望让他出山的愿望,又过了一段时间,刘备与关羽,张飞第三次去拜访的时候,诸葛亮正好在家睡觉,他们恭恭敬敬地站在门外等候,直到诸葛亮醒来才进了屋里,刘备不辞苦劳苦,几次拜访时,诸葛亮大为感动,于是诸葛亮。
辅佐刘备建立了蜀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执着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尤其当它用在积极向上一面的时候。
成语故事读后感3成语是中国语言文字的精华,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其中不少还蕴含着许多丰富的历史知识和传统美德呢!中国历史上流传下许多成语,每个成语里又包含着许多故事。
比如说“井底之蛙”的意思是,青蛙在井底只能看到一小块蓝天就洋洋得意,形容眼界狭小、目光短浅。
<拔苗助长>让我懂得了做事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才能把事做好。
不能像故事里的那个农民一样那么着急,到头来什么也没有做好。
《成语故事》读书感悟与体会作文10篇
![《成语故事》读书感悟与体会作文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d5d89b34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66.png)
《成语故事》读书感悟与体会作文10篇与儿时不同,再次翻开带着浓浓墨香的《成语故事》,我不再是草草略过,只了解故事人物和情节,而是仔细领悟,从中获得新的感悟与体会。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语故事》读书感悟与体会作文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成语故事》读书感悟与体会作文一今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名字叫《成语故事》。
我非常喜欢看里面的《望梅止渴》。
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三国时期,曹操是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
有一年夏天,曹操带兵去讨伐张绣,在路上,天上骄阳似火,士兵们都口渴的走不动路了,可一时找不到水喝,有几位体弱的士兵都晕倒在路边,曹操一看,怕耽误打仗心里很着急。
他就想了一个办法,他对士兵们说说;‘兄弟们,前面有一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酸又好吃。
’士兵们一听马上都感觉嘴里酸酸地冒酸水,立刻来了精神。
不由的加快了行军速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要积极想办法解决,不要只知道着急发愁。
要是我像曹操那样聪明该多好啊!《成语故事》读书感悟与体会作文二今天我读了《成语故事》这本书,其中一个故事叫百发百中。
这个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箭术很高超的人,名叫养由基。
有一个叫泮党的人觉得自己的箭术也很高,要和养由基比一比。
于是他们相约来到射箭场进行比赛。
泮党连续几次都射中靶心,养由基却说:“射中靶心,这算不了什么,能够在距离柳树一百步远的地方把柳树叶射中,那才算真本领。
”养由基拉起弓玄一连射了三箭都射中了柳叶。
并且指到那里就能射中那里,没有一箭射不中的。
泮党见了,立即下跪认输,说:“你果然是百发百中,名不虚传。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定要谦虚,向别人学习。
《成语故事》读书感悟与体会作文三可是,妈妈讲的太慢了,也太少了,听到石老师说要看这本书,我立马让爸爸给我买来看,看着看着,我就被成语里面的小故事给吸引住了。
真的是太让我爱不释手了,“成语爷爷”真的是太有智慧了,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让我为之深深地吸引。
成语故事读后感(15篇)
![成语故事读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ca29aa5804d2b160a4ec081.png)
成语故事读后感(15篇)成语故事读后感1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叫《中华成语故事》的书。
这本书里写了许多三国时期的故事,我可喜欢了。
其中“神机妙算”这一个故事很神奇。
208年,曹操准备一举消灭孙权和刘备的势力,统一全国。
刘备派诸葛亮去联合孙权,共同对付曹操。
因作战需要,诸葛亮答应周瑜三天内造十万支箭。
第三天,天有大雾,诸葛亮用扎了稻草人的二十只快船,向曹营驶去。
一些士兵在船上擂鼓呐喊,装作要打曹军的样子,曹军向船射箭,没过一会儿,船上插上了十万多支箭。
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怪不得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做军师。
书里还有其他有趣的故事,如“自相矛盾”。
当有人让他用自己的矛戳自己的盾时,结果会如何呢?周围的人听了,哈哈大笑。
我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我想:你这样不是在骗人吗?书中这样的故事很多,总让我学到很多道理。
这些故事虽然简单,但是让我学到了很多道理,多么有意义的一本书啊!成语故事读后感2这篇__主要讲了东汉末年有一位叫孔融的文学家,有五个哥哥和一个弟弟。
孔融四岁时,妈妈买了几个梨回来,父亲让孔融先挑。
可是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小的。
父亲见了感到很纳闷,就问孔融:“这么多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呢?”孔融回答道:“大的留给哥哥吃,”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呢?弟弟不是比你还小吗?”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是哥哥,所以弟弟要吃大的。
”听了孔融的话,大家都夸他是个懂得谦让的好孩子。
读完这篇__我懂得了应该怎样去谦让别人,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今后我要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关心爱护身边的每一个人,做一个当代的小孔融。
成语故事读后感3这个暑假我读了《中华成语故事》,有很深的感受,中华成语故事是文明智慧的源泉,思想文化的结晶。
汉语成语,浓缩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智慧,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化中的一枝独秀的奇葩。
在文字表达中恰当地使用成语,能起到画龙点睛、生动形象、意境深奥的效果,这也是其他语言文字难以比拟的地方所在。
成语故事读书心得五篇
![成语故事读书心得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9e0ec56c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1f.png)
成语故事读书心得五篇这个成语故事比方做事没有恒心,任务没完成就放弃。
它让我明白了:学习不能中断,有的时候,你离胜利或许只有一步之遥,你放弃了,是多么的可惜。
下面我给大家整理的成语故事读书心得范文五篇,希望大家宠爱!成语故事读书心得范文1可是,妈妈讲的太慢了,也太少了,听到石老师说要看这本书,我立马让爸爸给我买来看,看着看着,我就被成语里面的小故事给吸引住了。
真的是太让我爱不释手了,“成语爷爷”真的是太有智慧了,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让我为之深深地吸引。
其中有一个“拔苗助长”的成语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说的是一个人总是觉得他的禾苗长得太慢了,于是就拔出这些禾苗想让它长得快一些,但是因为禾苗离开了土地就全部死掉了……我宠爱《成语故事》这本书,它让我们学到了学问,明白了事理。
成语故事读书心得范文2成语跟我们的生活是密不行分的,首先我们说话就会经常说到成语、其次就算是做游戏也有像成语接龙这样的游戏,举个例子守株待兔、兔死狐悲、悲伤欲绝等等。
中华成语千千万,我最近通读了一本叫《成语故事》的书,受益匪浅。
《成语故事》这本是顾名思义就是由许许多多成语故事组成的,给我印象深刻的就有几个,如掩耳盗铃、老马识途、亡羊补牢等。
我觉得真正能让人理解意思悟出道理的又通俗易懂的应当是它们几个。
“掩耳盗铃”从外表意思来看,应当是捂着耳朵去偷铃铛。
他讲了一个人去偷一个大户人家的铃铛,他以为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别人就不会听见,他真是太笨了。
可是在我们面对许多没有做好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常会本能的选择躲避,选择隐瞒,但“自欺欺人”是不对的,这会让我们养成撒谎的习惯。
久而久之,我们就会成为一个坏孩子。
“亡羊补牢”讲的是,一个人他一天丢了一只羊,这只羊被狼吃了,他却没有把羊圈修好,第二天他又丢了羊,这才把羊圈修好。
这则故事告知我们,看到了自己的错误,就马上改正,不要知错不改,并且还要听从别人的建议,并马上改正。
快乐的`成语故事的遨游就到此结束了,我希望大家成为有理想,有理想的人,而不是去做那个“掩耳盗铃”的人,“亡羊补牢”的人。
《成语故事》读后感15篇
![《成语故事》读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cc5bf37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1a.png)
《成语故事》读后感15篇《成语故事》读后感1读了成语故事这本书,我学到了许多成语,也理解了他们的意思。
在这些成语故事里面,我最喜欢“杯弓蛇影”这个成语了。
它讲的是应郴请杜宣来喝酒,一张弓的影子映入了杜宣的酒杯中,杜宣以为是蛇吓得汗如雨下。
但不能不喝,杜宣喝了几小口就走了。
杜宣回到家中又感觉到蛇在肚中蠕动,难受到喝水吃饭都困难。
杜宣吃了很多药,病情也没好转。
应郴来到杜宣家问他怎么会闹病,杜宣就事情的来龙去脉给应郴描述了。
应郴回到家,在厅堂里思考,北墙上的弓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坐在那天杜宣的位置上,取来一杯酒,也放在原来的位置上。
果然发现不细看,酒杯中弓的影子确实像一条蛇。
应郴把事实告诉了杜宣,杜宣的病很快痊愈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在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要想一想为什么。
要通过调查实践去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或真相,去寻求正确的解决方法。
《成语故事》读后感2在我的书柜里,有一本书最显眼,它是一本《成语故事》。
自从我读了这本《成语故事》,感触特别深。
这上面的故事十分的多,常常使我仿佛置身于书本的故事之中。
这本书有这些故事:千钧一发、量体裁衣、画龙点睛等……可是我最喜欢的却是“程门立雪”,下面就给大家说说吧!宋朝时,有一个叫程颐的老师。
有一天,外面下起了鹅毛大雪。
程颐老师的弟子去拜访老师,而这时老师正在屋里睡午觉,弟子为了不影响老师休息,便没有进去,而是站在门口静静地等候着。
程颐老师一觉醒来,雪已经下了一尺多厚了,弟子们便都成了几个白茫茫的雪人。
古人是多么的尊师重道啊!读《成语故事》的好处很多,不但能丰富知识,还能从中得到快乐。
从程门立雪中,让我明白了尊重老师;从守株待兔中,让我明白了做人不能贪小便宜;从拔苗助长中让我明白了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读书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我爱读书,我愿永远与书做伴侣!《成语故事》读后感3暑假里过生日时,爸爸送我的生日礼物是一本书《成语故事》看了这本书,我不光知道了许多成语,并且知道了它们的由来。
成语故事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篇
![成语故事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d0b685a417866fb94a8eeb.png)
成语故事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篇读后心得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故事读书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故事读书心得体会1闻鸡起舞〞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有志之士准备为国效力而奋发图强.它的典故是: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祖逖,在十四五岁的时候,下决心要认真读书.他不仅博览群书,而且经常请教他人,到洛阳巡师访友,探讨学问,增长了知识和才能,逐渐受到人们的称赞.与名士刘琨认识,他们一起到州里做主簿.两人志趣相投,白天同赴州府办公,晚上同住一室,互相切磋知识,畅谈人生理想.每到深夜,一听见喔喔的鸡啼声,两人就起来舞剑,一直舞到东方发白.〝闻鸡起舞〞成了他们每天必修的功课.祖逖经过勤学苦练,最终成为一个有勇有谋的.当匈奴攻陷洛阳,晋帝被俘时,他用自己的学识与才干夺回了黄河以南的全部国土,保卫了自己的国家.看到祖逖能够天不亮就起床练习武艺,让我很感动.我长大了想当一名军人,像祖逖那样为国效力.我也要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锻炼身体,长大报效祖国.成语故事读书心得体会2成语跟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首先我们说话就会经常说到成语.其次就算是做游戏也有像成语接龙这样的游戏,举个例子守株待兔.兔死狐悲.悲痛欲绝等等…...中华成语千千万,我最近通读了一本叫《成语故事》的书,受益匪浅.《成语故事》这本是顾名思义就是由许许多多成语故事组成的,给我印象深刻的就有几个,如掩耳盗铃.老马识途.亡羊补牢等.我觉得真正能让人理解意思悟出道理的又通俗易懂的应该是它们几个.〝掩耳盗铃〞从表面意思来看,应该是捂着耳朵去偷铃铛.他讲了一个人去偷一个大户人家的铃铛,他以为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别人就不会听见,他真是太笨了.可是在我们面对许多没有做好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常会本能的选择逃避,选择隐瞒,但〝自欺欺人〞是不对的,这会让我们养成撒谎的习惯.久而久之,我们就会成为一个坏孩子.〝亡羊补牢〞讲的是,一个人他一天丢了一只羊,这只羊被狼吃了,他却没有把羊圈修好,第二天他又丢了羊,这才把羊圈修好.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看到了自己的错误,就马上改正,不要知错不改,并且还要听从别人的建议,并立刻改正.快乐的成语故事的遨游就到此结束了,我希望大家成为有理想,有抱负的人,而不是去做那个〝掩耳盗铃〞的人,〝亡羊补牢〞的人.成语故事读书心得体会3《成语故事》集合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成语,这里每一个故事篇幅不长,却蕴涵了一个个大道理,大的智慧.今天我扑在书上,吸取着书中的营养.在这么多个故事,我尤其喜欢《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他讲叙了战国时班,蔺相如因完璧归赵立了大功,得到赵慧文王的器重,拜他为上卿,官位排到老将廉颇大将之上.脾气暴躁的廉颇,因此非常不满,觉得自己战功卓著,不因该排在一个文弱书生之后.蔺相如出于对赵国着想,处处避让廉颇,他的随人甚为不解.蔺相如解释说:〝秦国之所以不敢进攻赵国,是因为我和赵将军,一旦我们俩内斗,秦国就会趁虚而入,侵略赵国.〞手下听了,非常感动.这件事传到廉颇的耳朵里,他非常惭愧,便负荆请罪,从此他俩成了生死之交.从这个故事中,我感受到蔺相如的博大胸襟与廉颇的知错就改,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除此之外 ,我从《亡羊补牢》的故事中明白了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而是要一鼓作气,一气呵成.高尔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个高尚的人说话.〞在书中有取不尽的知识,有取之不尽的做人的大道理.在书的熏陶下,我们不断进步,不断成长.〝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要珍惜时间,多读书 ,读好书.在书的海洋里,尽情的遨游,尽情的享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成语故事读书心得体会4寒假里我读了《成语故事》一书,这本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它让我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这本书中讲述了很多有趣的成语,比如半途而废.不耻下问.唇亡齿寒.风声鹤唳.涸辙之鱼.三人成虎.刮目相看等,这些成语都包含着一些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半途而废〞.半途而废这则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人决定外出寻师,提高自己的学识.一年后他放弃了学习,回到家中,妻子很是生气,拿起剪刀纺织机前说:〝这些丝织品都是蚕丝织成的,一根一根蚕丝累积起来才有一寸;一寸一寸累积起来,才有一丈.一匹.如果我现在把织机上的丝织品剪断了,以前的功夫就全都白费.你在外学习,每天都要问自己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方面不够?这样日积月累才能成就自己的美德.你中途就回来了,跟我剪断织机上的丝织品没什么不同.〞听了妻子的话,他深受教育,立刻动身回到老师那里,继续努力学习.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到头来一无所有,结果就像三心二意的小猫钓鱼一样.《成语故事》告诉我们很多历史知识.文学知识,还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成语故事读书心得体会5我看过的书有好多,比如《十万个为什么》.《马丁的早晨》.《一千零一夜》.《成语故事》.《中国寓言故事》……可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成语故事》,虽然它外表很普通,可是里面的内容很丰富,能让你明白许多道理,比如拔苗助长的故事,说宋国有个急脾气的人想让禾苗快长大,他每天都到田里看,嘴里还不停的说:〝禾苗禾苗你快快长大,早点让我吃到香喷喷的新米.〞突然他想到了一个办法,要是把禾苗往上拔拔,它不就长高了吗?说干就干,他一直忙到太阳下山.回到家他把事情告诉了妻子,还觉得自己很聪明,妻子听了忙跑到田里一看,吃惊极了,只见禾苗全部枯萎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欲速则不达〞的道理,要是只凭着自己良好的愿望很有可能好心做错事.比如守株待兔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农夫在耕地,忽然一只兔子撞死在了树桩上,农夫高兴极了,捡起兔子回家饱餐了一顿,从此,他再也不耕地了,整天守在树桩旁,等着兔子过来撞死.可是一天.两天……一个月过去了,他也没见到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农夫的田里长满了荒草,颗粒无收.通过这个故事,我懂得了只有辛勤的劳动才能获得成果,就在那等将是一无所获.我很喜欢这本书,虽然我看了许多遍,但是还是很喜欢看,并且保护的很好,我会让它一直陪着我成长.成语故事读书心得体会。
《成语故事》读书心得(15篇)
![《成语故事》读书心得(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70075d6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78.png)
《成语故事》读书心得(15篇)《成语故事》读书心得1读了这本成语书,我不仅学会了许多成语还学会了许多成语的意思并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这本书中包含了战国时期人们会用的许多成语,表示了许多的意思。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和最熟悉的有:班门弄斧、乐极生悲、人杰地灵、暗箭伤人、草船借箭、千钧一发……等许多成语都得到我的喜爱,我觉得这本书有精英的编辑,深沉而有博大的知识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去品读它。
成语故事中的成语有很多有利于我们在写作文时用它。
我对大公无私的成语意思记得很牢我来给你说说:春秋时,晋平公对祁黄羊说:“南阳少一个县长,应该谁当比较合适?”祁黄羊说:“叫解狐去最合适,他能行的。
”平公惊奇的问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祁黄羊说:“你只问我什么人能上任,谁最合适,你并没有问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于是,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阳上任去了。
解狐到任后,替那里的人办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称颂他是个好县令。
像祁黄羊这样的人才能算是大公无私啊!还有千钧一发拔苗助长等我也能给你讲得清清楚楚。
这些故事深受人们的品读和利用,成语真是妙不可言啊!《成语故事》读书心得2想必大家都看过《成语故事》书,我也不会例外,因为,这是一本经典的好书。
我看完此书后受益匪浅,这本书有为人处事篇,坚强意志篇和求学求知篇。
每一篇都给我们了一种教育,每一篇好像都在对我们敦敦教诲。
自从我借来《成语故事》后,就看得津津有味。
使我百看不厌的成语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多行不义必自毙;鹬蚌相争,逸翁得利;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中间最让我感到有一点启示的是多行不义必自毙。
春秋时期,郑国的国君郑武公有两个儿子的故事。
春秋时期郑武王的两个儿子,大儿子出生时候难产,因此,姜氏不喜欢大儿子。
后来郑武公死了,立大儿子为国君,号为庄公。
姜氏一心想除掉庄公。
有一天,祭仲说:“姜氏哪里会有满足的时候呢?野草蔓延开来,尚难清除,何况是你所宠爱的弟弟呢。
”庄公胸有成足地说:“他做这么多不义的事,必然会自取灭亡,多行不义必自毙就这样形成了。
《成语故事》读后感(集锦15篇)
![《成语故事》读后感(集锦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06df7b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2.png)
《成语故事》读后感(集锦15篇)《成语故事》读后感1我在去年的暑假里读完了一本《中华成语故事》,它使我增长了一些知识。
在这本书中,有很多的成语。
每个成语都有释义、出处、指点迷津和一个成语故事。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成语是——刮目相看。
这个成语讲的是三国时期,吴国将军吕蒙的故事。
吕蒙常常打胜仗,但是他识字很少,孙权劝他以后要多读书,吕蒙却说军事很多,孙权知道吕蒙是在找借口,就给他说了很多道理。
从此以后,吕蒙天天用功读书。
后来有一天,鲁肃来看吕蒙,发现吕蒙对打仗和国事都有独特的见解,再也不是以前那个粗莽的武夫了,不禁感叹“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就是说有志气的人,分别三日,就要重新审视了。
我们要像书中的吕蒙一样,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足,发奋图强,这样你才会有所进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我们也不要总用老眼光看人,因为每个人经过努力都在进步。
这本书里还有很多我喜欢的成语,例如:班门弄斧、画蛇添足、亡羊补牢、掩耳盗铃等等,这些成语。
通过读《中华成语故事》,给了我很高的启示,不仅使我增长了知识,还提高了我的写作能力和交往能力。
《成语故事》读后感2在这个暑假中我读了一本书,叫《成语故事》,里边有一百一十二个故事,有目无全牛、南辕北辙、鹏程万里、七步之才等故事。
其中我最喜欢七步之才和南辕北辙,先从七步之才开始讲。
七步之才讲的是曹操原来要让曹植继承自己的事业,而曹丕一心想当皇帝,只在曹操面前说好话,终于曹操同意了让丕当黄帝。
而曹操因病而去世了。
曹丕找借口说在曹操去世的时候曹植的礼仪不当,要被处死,后来曹丕又出了一道题说走七步背一首诗而且要以兄弟为诗,但是不能出现兄弟二字。
曹植边走边背,背完正好走了七步,曹丕听了,免了他得死罪。
南辕北辙的故事讲的是一个人要去楚国去,他的一个朋友看见了问他要到哪里去,那个人说要到楚国去,他的朋友不明白就问:“楚国在南边,你为什么到北边去呢?”他说我的马跑的快。
”“他的朋友又说:“马跑的再快,走错方向也到不了楚国。
成语故事读后感(15篇)
![成语故事读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acad53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05.png)
这两个故事让我记忆很深,因为这两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两个道理,第一个是:在学习时,如果上课没有认真听讲,要尽力去补习;第二个是:要尊敬教师。
还有许许多多精彩的故事?
没想到,我真的喜欢上了成语,原先每个成语都有一个精彩的世界啊!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通用参考你我共享
从我记事起,妈妈就教育我:“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精神上的财富》”,所以我从小养成爱看书的习惯。我看过的书有很多,如《西游记》、《查理九世》……但我最喜欢看的还是《200个成语故事》。
事非经过不知难。通用参考你我共享
今天我读了一个成语故事《一叶障目》,这个故事说的是,从前,楚国有个书呆子。一天,他看到一只螳螂躲在一片树叶下,捕捉到了一只知了。书呆子兴奋极了,因为他听说螳螂捕蝉时爬过的叶子有隐身功能。于是,他摘下了那片树叶。可一不小心,那片叶子掉在了地上。书呆子只好把地上的落叶全带回家,一片一片试验。他用树叶遮住眼睛,一遍遍地问他的妻子是否看的见自己,他妻子开始说看的见,最后厌烦了,说;“我看不见你了。”书呆子乐坏了,拿起这片树叶来到一家店铺前,然后当着店主的面拿走了店里的东西。店主毫不客气地把他抓住,送到官府去了。
我从“不自量力”的成语中学到了:要正确地估计自己的力量,不能过高估计自己。
我从“大公无私”中学到了:要完全为集体利益着想,没有一点私心。也可以指处理事情公正,不偏向任何一方,才能受人爱戴。
我从“悬梁刺股”中学到了“只有刻苦学习才能成为大器之材。感受很多,不能一一列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成语故事》有感
这几天我在读《成语故事》这本书,读着读着,不知不觉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
这本书又耐人寻味的历史故事;有巧夺天工的神话故事;富含真理的寓言故事。
这是一本蕴含了许多成语的﹑充满知识的书。
这里面有大义灭亲﹑画饼充饥﹑井底之蛙﹑黔驴技穷﹑卧薪尝胆等等。
我最喜欢其中的卧薪尝胆因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先苦后甜。
这个故事讲得是吴越两国在春秋末期为争取天下霸权,在夫椒激战,越军大败,越王勾践被俘,吴王夫差认为要完成霸业,必须要宽宏大量。
就没杀越王勾践。
没想到几十年后,越往东山再起,逼死了吴王夫差。
越王勾践后来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越王勾践是多么忍辱负重、老谋深算的一个人啊!勾践为了打败吴王夫差,睡在柴草当中,吃粗茶淡饭;为了打败吴王夫差吃饭睡觉都要舔尝苦胆;为了打败吴王夫差和战士们同睡同起;为了打败吴王,他放下身段,不耻下问。
功夫不负有心人。
越王勾践终于打败了吴王夫差。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做人要忍辱负重、不耻下问。
读完了整本书,这本书启示了我:人生就像大海,困难、挫折与艰辛,不过是海岸上泛起的一朵朵小小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