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材选修一必背
高中生物选修一必会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一必会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1传统发酵技术1.果酒制作:1)原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2)菌种来源: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或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3)条件:18-25℃,密封,每隔一段时间放气(CO2)4)检测: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
2、果醋制作:1)原理:醋酸菌的有氧呼吸。
O2,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O2充足,缺少糖源时,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变为醋酸。
C2H5OH+O2CH3COOH+H2O2)条件:30-35℃,适时通入无菌空气。
3、腐乳制作:1)菌种: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主要是毛霉(都是真菌)。
2)原理: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aa ;脂肪酶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条件:15-18℃,保持一定的湿度。
4)菌种来源:空气中的毛霉孢子或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
5)加盐腌制时要逐层加盐,随层数加高而增加盐量,盐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4、泡菜制作:1)原理: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 2C3H6O3+能量2)制作过程:①将清水与盐按质量比4:1配制成盐水,将盐水煮沸冷却。
煮沸是为了杀灭杂菌,冷却之后使用是为了保证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
②将新鲜蔬菜放入盐水中后,盖好坛盖。
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以保证乳酸菌发酵的无氧环境。
3)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①方法:比色法;②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2酶的研究与应用1、果胶酶作用: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提高水果的出汁率,并使果汁变得澄清。
2、果胶酶并不特指某一种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
3、酶的活性可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
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记知识点
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记知识点11、1665英国人虎克(RobertHooke)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倍)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小室)这个词来对细胞命名。
2、1680荷兰人列文虎克(A.vanLeeuwenhoek),首次观察到活细胞,观察过原生动物、人类精子、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
3、19世纪30年代德国人施莱登(MatthiasJacobSchleiden)、施旺(TheodarSchwann)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这一学说即“细胞学说(CellTheory)”,它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记知识点2一、基本概念1.交配类:自交、杂交、测交、正交、反交、自花或异花传粉、闭花受粉杂交: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个体间的相互交配,一般用×表示。
自交:指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个体间的相互交配,一般用表示。
自交是获得纯种系的有效方法,也是鉴别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常用方法之一,尤其是植物。
自由交配:群体中的个体随机地进行交配,包含自交和杂交。
测交:让需要确定基因型的个体与隐性个体交配。
用于遗传规律理论假设的验证实验,也用于纯合子与杂合子的鉴定。
特别提醒:自交和测交都可用来鉴别一个个体是否是纯合子,自交较简便,测交较科学。
正交与反交:正交与反交是相对而言的,正交中的父本与母本恰好是反交中的母本和父本。
常用来检验某一性状的遗传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_染色体遗传。
自花传粉:_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交配方式为自交。
异花传粉:指不同花朵之间的传粉过程,分同株自花传粉(属自交)和异株异花传粉(属杂交)。
闭花受粉:某些植物在花未开时已经完成了受粉,这样的受粉方式为闭花受粉。
2.性状类:性状、相对性状、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性状是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背知识点
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背知识点正如你现在根据自己的爱好想确定某个专业领域的研究,那就应该你现在就读的学校历年升学情况,估算出应该在年级的排名,这就是你现阶段的目标,并争取实现。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在浩瀚的学海里,助你一臂之力!高三生物选修一知识点1吞噬细胞(即白细胞):来源:造血干细胞。
功能:处理抗原,呈递给T细胞。
吞噬“抗原—抗体”结合体,消化消灭抗原。
拜尔(A.P2017年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l)实验是怎样做的?证明了什么?(P-47图3-3)⑴、切去胚芽鞘的尖端,再侧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上;黑暗中,胚芽鞘朝向侧放尖端的对侧弯曲。
⑵、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荷兰科学家(F.W.Went)在试验中有什么发现?他的试验证明了什么?⑴、1928年温特试验及发现:(P-47图3-4)①、切取胚芽鞘尖端,置于琼脂块上数小时后,移走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切成小快。
②、把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小快放置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
发现:胚芽鞘朝向放置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
③、对照:把未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小快放置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
发现:胚芽鞘不弯曲。
⑵、温特试验结论:①、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某种物质。
②、该物质能从胚芽鞘尖端运输到尖端下部。
③、该物质能引起尖端下部某些部分生长。
浆细胞:来源:B细胞或记忆B细胞。
功能:分泌抗体。
记忆细胞:来源:记忆B细胞来源于B细胞的增殖分化。
记忆T细胞来源于T细胞的增殖分化。
功能:识别抗原,增殖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
高三生物选修一知识点2名词:1、染色体变异: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或者染色体数目变异。
2、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染色体的某一片段消失)、增添(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颠倒(染色体的某一片段颠倒了180o)或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等改变3、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指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增添或缺失的改变。
高中生物《选修1》必记知识清单
高中生物《选修1》必记知识清单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基础知识(一).果酒制作1、菌种:酵母菌①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型 ②生殖方式:主要是出芽生殖③生物类型:真核生物 ④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和PH :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的温度是在18℃~25℃,pH 最好是弱酸性。
⑤来源:附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2、原理: ① 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反应式为:C 6H 12O 6+6H 2o+6O 2 → 6CO 2 + 12H 2O + 能量 ② 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反应式为:C 6H 12O 6 → 2C 2H 5OH + 2CO 2 + 能量3、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4、酒精的检测:用重铬酸钾检测。
原理是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二).果醋制作1、菌种:醋酸菌①代谢类型:异养好氧型 ②生殖方式:二分裂③生物类型:原核生物 ④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 醋酸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在30℃~35℃2、原理:①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② 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
反应式为:C 2H 5OH+O 2→CH 3COOH + H 2O ;二、实验设计(一)实验流程: 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 ↓果酒 果醋(二)操作提示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冲洗除去污物,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不能反复冲洗,以免使酵母菌菌种流失而导致酵母菌数量减少,发酵周期延长,产品中酒精含量下降。
2、防止发酵液被污染的措施①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
②发酵瓶要清洗干净,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
③装入葡萄汁后,封闭充气口。
3、发酵①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1/3的空间,并封闭充气口。
高中生物选修一资料专题2 专题整合提升
知识系统构建必背要语1.实验室常用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和使用紫外线或化学药剂进行消毒,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等。
2.微生物接种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长期保存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法。
3.稀释涂布平板法常用来统计活菌的数目,但统计结果往往比实际活菌数目低。
4.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因此可用尿素作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分离该细菌。
5.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方法是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据是否变红进行判断。
6.纤维素酶的作用是:纤维素―――→C 1酶和C X酶纤维二糖―――→葡萄糖苷酶葡萄糖。
7.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
当纤维素被分解后,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
规律方法整合整合一常见的消毒灭菌方法比较例1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与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培养基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不需加工的培养基B.接种前需对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等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C.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过程包括培养基的配制和纯化大肠杆菌两个阶段D.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尿素是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和碳源答案 C解析天然培养基是成分不明确的培养基,并不是不需加工配制的培养基;实验操作者的双手需进行消毒处理;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尿素是唯一氮源但不是唯一的碳源。
例2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要十分重视无菌操作,现代生物学实验中的许多方面也要进行无菌操作,以防止杂菌污染,请分析下列操作,错误的是()①煮沸消毒可以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部分芽孢②接种操作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③家庭制作葡萄酒时要将容器和葡萄进行灭菌④培养基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⑤加入培养基中的指示剂和染料不需要灭菌A.①B.②③C.③④D.③⑤答案 D解析无菌操作包括消毒和灭菌。
需进行消毒处理的有操作人员的双手等,需进行灭菌的有器皿、培养基、添加剂(指示剂或染色剂)等。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必背知识点
专题四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必背知识实验一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考点一】培养基1、培养基配置①微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五大营养要素: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②有的物质既是碳源又是氮源(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碳元素和氮元素),如:蛋白质、蛋白胨;③有的既是碳源又是生长因子(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如:酵母提取物;④“细菌喜荤,霉菌喜素”;细菌喜37℃的温度;霉菌喜25-30℃的温度;⑤细菌的培养基:蛋白胨、酵母提取物、一定量的氯化钠,以维持一定的渗透压;通常在中性偏碱的环境中生长;⑥霉菌的培养基:一般用无机物配制或添加蔗糖的豆芽汁即可;通常在中性偏酸的环境中生长;⑦在提供上述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培养基还需要适宜的pH、温度以及特殊营养物质,以满足微生物生长对的要求。
2、培养基的种类及用途:①液体培养基:呈现液态,用于扩大培养和工业生产;②固体培养基:配制时需加入琼脂(凝固剂),呈固态,用于菌种分离、鉴定、计数等;③我们一般用LB液体培养基来扩大培养大肠杆菌,用LB固体培养基来分离大肠杆菌。
【考点二】灭菌和消毒1、无菌技术:人们利用微生物完成一定的反应,必须要求某种微生物是没有被其他微生物污染的,因此,在培养微生物时必须进行无菌操作;2、灭菌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死或除去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方法。
杀死病原菌的方法叫消毒。
如:实验室要对使用前和使用后的培养基、各种容器进行灭菌;要对实验服、对病人的排泄物和衣物进行消毒。
3、干热灭菌法:是利用火焰将接种环和试管上的微生物烧死(又称灼烧灭菌法),或在140-160℃的烘箱中加热2-3h,将微生物的营养体和芽孢杀死。
4、加压蒸气灭菌法(高压蒸气灭菌法):这是生产和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法,将灭菌锅内通入压力达到1000g/cm2的高压蒸气,锅内温度达121℃,持续15-30min,即可达到灭菌目的;注意:当培养基内有葡萄糖时,为防止葡萄糖分解碳化,要用500g/cm2压力(90℃以上)灭菌30min。
高中生物高三选修一1.2腐乳制作知识点背诵
一、腐乳的制作原理1、制作腐乳相关菌种有哪些?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哪种?2、毛霉的代谢类型?分类?生殖方式?适宜发酵温度?3、发酵原理?二、腐乳制作的流程1.让豆腐上长出毛霉:①条件要控制哪三个?②发酵时间为多长?③传统和现代的腐乳生产中菌种分别来源于什么?2.加盐腌制:①加盐的方法?②加盐腌制的时间?③加盐的目的?3.加卤汤装瓶:①卤汤由哪两种材料配制而成?②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多少左右?③加酒的作用?④加香辛料的作用?4.密封腌制三、操作提示1、控制好哪两种材料的用量?含量过低和过高,分别有什么影响?2、如何防止杂菌污染?四、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制作过程中影响腐乳品质的因素有哪些?(6个)拓展提升:“闻着臭,吃着香”解释其原因。
一、腐乳的制作原理1、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发酵,如青霉、曲霉、酵母、青霉等(都是真菌),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2、毛霉的代谢类型:异养需氧型;分类:丝状真菌;生殖方式:孢子生殖适宜发酵温度:15~18 ℃3、发酵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蛋白酶、脂肪酶,分解有机物。
二、腐乳制作的流程1、让豆腐上长出毛霉。
条件控制:①温度控制在15~18 ℃②保持一定湿度③避免杂菌污染发酵时间:约5d菌种的来源:①传统: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②现代:在无菌条件下,将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2、加盐腌制。
加盐方法:随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加盐腌制的时间: 约为8d左右加盐目的:①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不会过早酥烂②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防腐变质3、加卤汤装瓶:①酒:含量控制在12%左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同时使腐乳有独特的香味。
②香辛料:调制腐乳的风味,还具有防腐杀菌的作用4.密封腌制:封瓶时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防治瓶口污染三、操作提示1、控制好材料的用量a.腌制时注意控制盐的用量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
高中生物选修一的知识点
高中生物选修一的知识点高中生物选修一是高中生物课程中的一门选修科目。
选修一主要涵盖了细胞、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内容。
本文将从知识点的角度出发,系统地介绍高中生物选修一的主要知识点。
一、细胞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在细胞的研究中,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1. 细胞的结构: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特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的组成与功能。
2. 细胞代谢:细胞的代谢特征,细胞内膜系统的显微结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基本过程。
3. 细胞分裂:细胞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丝分裂的过程与重要机理(同源染色体的配对、纺锤体的形成与功能等),减数分裂的过程与重要机理(交叉、独立组合等)。
二、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是分子层面的生命科学研究。
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中,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1. DNA的结构与功能:基因的概念、DNA的单双链结构、基因编码序列和密码子的概念。
2. RNA的结构与功能:mRNA、tRNA、rRNA的结构特点、转录和翻译的基本过程。
3. 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翻译的三个阶段及其重要原理(启动子、激动子等)。
三、遗传学遗传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基因和遗传信息在后代间如何遗传和表达。
在遗传学的研究中,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1. 遗传物质的本质:遗传物质是DNA,以及DNA是如何获得证实的。
2. 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双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Mendel定律与遗传指导原则。
3. 基因调控:表观遗传和基因表达的激活与抑制、基因突变的形成与原理、基因重组的形成与原理。
四、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学科。
在生态学研究中,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1. 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学的各种概念、生物的种类和组成。
2. 生态环境的变化:气候变化、地球生命历程和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
3. 生物多样性: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生态系统功能与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关系、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高中生物选修1(新教材)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微点强化(一)内环境与稳态中的几个易错问题 人教版
微点强化(一)内环境与稳态中的几个易错问题1.生命观念——比较几组容易混淆的概念(1)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含有铁元素,具有携带和运输氧气的功能;血浆蛋白是血浆中所有蛋白质的统称,分为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三类。
(2)体内液体≠内环境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膀胱、子宫等)内的液体及分泌到外界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属于体内液体,但不属于内环境。
(3)细胞膜和细胞内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一切只能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如血红蛋白、呼吸氧化酶等,以及细胞膜的成分,如载体蛋白、受体蛋白等,都不属于细胞外液,不属于内环境。
(4)血液≠血浆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细胞又分为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等,血浆主要是水和蛋白质,另外还有代谢废物、营养物质、激素及溶解的气体等。
血浆属于内环境,但血细胞不属于。
〖典例1〗下列均属于内环境的一组是()A.尿液、消化液、汗液、泪液B.呼吸氧化酶、载体蛋白、血红蛋白C.血液、淋巴液、组织液D.激素、水、葡萄糖、Na+〖答案〗 D〖解析〗A组均属于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内的液体或者分泌到外界的液体,均不属于内环境成分;B组呼吸氧化酶和血红蛋白属于细胞内液,载体蛋白属于细胞膜的成分,因此都不属于内环境;C组血液中的血细胞不属于内环境。
〖对点练1〗下列不属于体液的是()A.血浆白蛋白B.DNA聚合酶C.血红蛋白D.细胞膜上的磷脂〖答案〗 D〖解析〗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部分,其中血浆白蛋白属于细胞外液,DNA聚合酶和血红蛋白属于细胞内液;细胞膜上的磷脂,既不属于细胞内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还不属于外界环境。
2.科学思维——血浆、淋巴液、组织液之间关系示意图的识别〖典例2〗如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淋巴细胞可在④中流动B.体液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浆蛋白C.图中②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D.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体液是①②、②③、②④〖答案〗 D〖解析〗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淋巴液和血浆中,A正确;内环境中含有机体需要的各种激素,血浆中含有丰富的血浆蛋白,B正确;肝细胞周围是组织液,所以组织液②是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C正确;图中能相互交换的体液是血浆(①)与组织液(②)、组织液(②)与细胞内液(③),组织液(②)只能透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液(④),淋巴液(④)只能通过淋巴循环返回血浆(①)而不能进入组织液(②),D错误。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中生物浙科版选修一必背知识点(2020选考)
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必背知识---20200525实验一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考点一】培养基1、培养基配置①微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五大营养要素: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②有的物质既是碳源又是氮源(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碳元素和氮元素),如:蛋白质、蛋白胨;③有的既是碳源又是生长因子(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如:酵母提取物;④“细菌喜荤,霉菌喜素”;细菌喜37℃的温度;霉菌喜25-30℃的温度;⑤细菌的培养基:蛋白胨、酵母提取物、一定量的氯化钠,以维持一定的渗透压;通常在中性偏碱的环境中生长;⑥霉菌的培养基:一般用无机物配制或添加蔗糖的豆芽汁即可;通常在中性偏酸的环境中生长;⑦在提供上述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培养基还需要适宜的pH、温度以及特殊营养物质,以满足微生物生长对的要求。
2、培养基的种类及用途:①液体培养基:呈现液态,用于扩大培养和工业生产;②固体培养基:配制时需加入琼脂(凝固剂),呈固态,用于菌种分离、鉴定、计数等;③我们一般用LB 液体培养基来扩大培养大肠杆菌,用LB 固体培养基来分离大肠杆菌。
【考点二】灭菌和消毒1、无菌技术:人们利用微生物完成一定的反应,必须要求某种微生物是没有被其他微生物污染的,因此,在培养微生物时必须进行无菌操作;2、灭菌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死或除去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方法。
杀死病原菌的方法叫消毒。
如:实验室要对使用前和使用后的培养基、各种容器进行灭菌;要对实验服、对病人的排泄物和衣物进行消毒。
3、干热灭菌法:是利用火焰将接种环和试管上的微生物烧死(又称灼烧灭菌法),或在140-160℃的烘箱中加热2-3h,将微生物的营养体和芽孢杀死。
4、加压蒸气灭菌法(高压蒸气灭菌法):这是生产和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法,将灭菌锅内通入压力达到1000g/cm 2 的高压蒸气,锅内温度达121℃,持续15-30min,即可达到灭菌目的;【注意:当培养基内有葡萄糖时,为防止葡萄糖分解碳化,要用500g/cm 2 压力(90℃以上)灭菌30min。
生物高三选修一必背知识点
生物高三选修一必背知识点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背知识点生物是一门关于生命的科学,对于高中生物学习者来说,选修一是必修的科目之一。
在这一门课程中,有一些必备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下面我们将列举并详细介绍这些必背知识点。
1. 细胞的组成和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生物体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细胞包括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等组成部分。
2. 酶的特性和作用酶是生物体内的催化剂,可以加速化学反应速度。
酶的作用与温度、pH值等因素有关。
常见的酶包括淀粉酶、蛋白酶等。
3. 基因和遗传的基本原理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位于染色体上。
遗传的基本原理包括显性和隐性遗传、基因的分离等。
4. DNA的结构和功能DNA是生物体中的遗传物质,包含着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DNA的结构是双螺旋结构,通过碱基配对进行遗传信息的传递。
5. 经典遗传学经典遗传学是研究遗传规律的经典学科,包括基因的分离、连锁、重组等。
6. 细胞分裂和生殖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中的重要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生殖是生物繁殖的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7.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进行能量转化的过程,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合成有机物质。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将有机物质转化为能量的过程。
8.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生态系统是生物体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系统,包括生物群落、生态位等。
环境保护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包括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等。
9. 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学科,包括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
10. 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是将生物学原理应用于实践的学科,包括基因工程、克隆等领域。
以上就是生物高三选修一必背的知识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可以帮助同学们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高考和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应该注重实践和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高中生物选修1-3重点知识点总结,大小考必背!
高中生物选修1-3重点知识点总结,大小考必背!专题1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1. “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3. “分子运输车”——载体(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1. 目的基因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2. 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
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转录法和化学合成法。
3. 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1)PCR的含义: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2)目的: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3)原理:DNA双链复制(4)过程:第一步:加热至90~95℃DNA解链为单链;第二步:冷却到55~60℃,引物与两条单链DNA结合;第三步: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进行互补链的合成。
(5)特点:指数(2^n)形式扩增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心)1. 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高二生物必背选修一知识点
高二生物必背选修一知识点光合作用是高中生物必修一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它是绿色植物和某些细菌利用太阳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生命在地球上得以延续的基础,对于理解自然界的能量转化和生物资源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会对光合作用的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进行介绍。
一、光合作用的原理光合作用是一种以光能为驱动力的生物化学过程。
在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内,存在着一种叫做叶绿素的生物色素,它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能量。
当太阳光照射到叶绿体上时,叶绿素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这些化学能最终被用来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为葡萄糖和氧气。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主要包括光能捕获和光合糖合两个阶段。
在光能捕获阶段,叶绿体内的叶绿素吸收到光能,并将其转化为电子能。
这些电子将通过一系列复杂的酶反应和载体分子传递,最终到达光合糖合阶段。
在光合糖合阶段,光合作用的最终产物葡萄糖会通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参与细胞的能量代谢和物质合成。
三、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合作用的进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水分等。
较高的光照强度能够提供更多的能量给叶绿体,从而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适宜的温度有利于酶活性和反应速率的调节;充足的二氧化碳供给是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缺乏二氧化碳会限制光合作用的进行;充足的水分则是维持植物细胞正常代谢和功能的关键。
综上所述,光合作用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其原理是植物细胞内的叶绿体吸收太阳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能捕获和光合糖合两个阶段,其中光合糖合阶段产生的葡萄糖参与细胞的能量代谢和物质合成。
光合作用受到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水分等因素的调节和限制。
深入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对于学习生物学和推动绿色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选修一是生物学的一门必修课程,主要内容涵盖了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该课程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以供参考。
一、细胞生物学1. 细胞结构与功能a. 细胞膜:结构、功能和通透性。
b. 细胞质:细胞质基质、细胞器和细胞骨架的结构与功能。
c. 细胞核:结构和功能。
d. 其他细胞器:线粒体、溶酶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的结构和功能。
2. 细胞代谢a. 能量转化: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
b. 物质转化:蛋白质合成、脂质代谢、核酸合成等的基本过程。
3. 细胞分裂与生长a. 有丝分裂:原理、过程和调节。
b. 减数分裂:原理、过程和生物意义。
c. 细胞周期:原理、各阶段和调节机制。
4. 信号转导与细胞通讯a. 受体与信号分子的相互作用。
b. 信号转导的主要途径和调节机制。
c. 细胞黏附与细胞间通讯的原理和功能。
二、遗传学1. 遗传的基本规律a. 孟德尔遗传规律:单因素、二因素和多基因遗传。
b. 基因的本质和结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机制。
2. 遗传信息的表达和调控a. DNA的复制过程及其控制。
b. 转录与翻译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c. 基因调控的机制和方法。
3. 遗传多样性与进化a. 突变和重组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b. 性状的遗传与表达变异对进化的贡献。
c.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对遗传多样性和进化的作用。
4. 人类遗传学a. 人类染色体和基因组的结构。
b. 基因与疾病的关系。
c. 遗传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三、生态学1.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a. 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c. 生态位和资源利用的竞争关系。
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a. 生物的适应与共生。
b. 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
c. 生态位的利用与生态趋同。
3. 生态恢复与环境保护a. 生态系统的破坏与恢复。
b.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
c.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背诵
⾼中⽣物选修⼀知识点背诵 ⽣物学科是⼀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然学科,通过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知识的获取以及实验能⼒、合作精神等的培养。
选修⼀有哪些知识点是需要背诵的呢?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中⽣物选修⼀知识点背诵,⼀起来看看吧。
⾼中⽣物选修⼀知识点背诵(⼀) 培养基:⼈们按照微⽣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是进⾏微⽣物培养的物质基础。
培养基按照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凝固剂琼脂(是从红藻中提取的⼀种多糖,在配制培养基中⽤作凝固剂)后,制成琼脂固体培养基。
微⽣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长,可以形成⾁眼可见的菌落。
根据菌落的特征可以判断是哪⼀种菌。
液体培养基应⽤于⼯业或⽣活⽣产,固体培养基应⽤于微⽣物的分离和鉴定,半固体培养基则常⽤于观察微⽣物的运动及菌种保藏等。
按照成分培养基可分为⼈⼯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
合成培养基是⽤成分已知的化学物质配制⽽成,其中成分的种类⽐例明确,常⽤于微⽣物的分离鉴定。
天然培养基是⽤化学成分不明的天然物质配制⽽成,常⽤于实际⼯业⽣产。
按照培养基的⽤途,可将培养基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定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是指在培养基中加⼊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物⽣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物的⽣长。
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物的特点,在培养基中加⼊某种指⽰剂或化学药品配制⽽成的,⽤以鉴别不同类别的微⽣物。
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包括⽔、⽆机盐、碳源、氮源、⽣长因⼦等。
碳源:能为微⽣物的代谢提供碳元素的物质。
如CO2、NaHCO3等⽆机碳源;糖类、⽯油、花⽣粉饼等有机碳源。
异养微⽣物只能利⽤有机碳源。
单质碳不能作为碳源。
氮源:能为微⽣物的代谢提供氮元素的物质。
如N2、NH3、NO3-、NH4+(⽆机氮源)蛋⽩质、氨基酸、尿素、⽜⾁膏、蛋⽩胨(有机氮源)等。
只有固氮微⽣物才能利⽤N2。
培养基还要满⾜微⽣物⽣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教材选修一必背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总结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果酒菌种:附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真菌,兼性厌氧,主要出芽生殖还有孢子生殖)2、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3、制酒条件:温度(18~25℃),发酵液缺氧呈酸性(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其他微生物无法适应这一环境)。
4、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
5、果醋菌种:醋酸菌(原核生物),代谢类型异养需氧型。
6、有两条途径生成醋酸: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C2H5OH+O2→CH3COOH+H2O7、制醋条件:①深层发酵时,短时间不通氧,醋酸菌死亡。
②温度:30~35℃。
8、流程:9、装置:充气口制酒时关闭;制醋时,连续输入氧气。
排气口长而弯曲的胶管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开口向下的目的是排出酒精发酵时产生的二氧化碳。
出料口是用来取样检测。
葡萄汁只装2/3,留1/3空间的目的是让酵母菌先有氧呼吸进行繁殖。
10、若用瓶子做装置:制酒时,要每天拧松瓶盖2~4次,目的是排二氧化碳;制醋时,将瓶口打开,盖上纱布。
11、所有用具清洗后晾干或清洗后用70%的酒精消毒。
先冲洗葡萄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12、酒精检验:酸性(3mol/L的H2SO4)重铬酸钾→灰绿色。
醋酸检验:嗅味和品尝(比较pH)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果酒果醋13、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
发酵瓶要清洗干净,用体积分数70%的酒精消毒,或用洗洁精洗涤。
装入葡萄汁后,封闭充气口。
课题二腐乳的制作1、菌种:多种微生物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主要是毛霉(真菌,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孢子生殖。
)传统制作毛霉来自空气;现代生产将优质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
2、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实验流程: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加盐之前为前期发酵,目的是创造条件让毛霉生长,使毛霉形成菌膜包住豆腐使腐乳成型。
后期发酵主要是酶与微生物协同作用,生成腐乳的香气。
)4、所用豆腐的含水量为70%左右,水分过多则腐乳不易成形。
豆腐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
5、温度:15~18℃。
6、加盐: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
控制盐的用量(豆腐:盐=5:1):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
食盐的作用:1.抑制微生物生长,避免腐败变质2.析出水分,是豆腐变硬 3.调味7、卤汤: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
8、卤汤中酒的含量:12%左右。
作用:1.防止杂菌污染 2.赋予腐乳风味3.酒精含量过高,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也越大,使腐乳成熟期延长;酒精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导致豆腐腐败。
9、香辛料的作用:1.调味 2.杀菌10、防止杂菌污染的措施:①玻璃瓶,洗净后用沸水消毒。
②加卤汤后,用胶条将瓶口密封。
③封瓶时,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
11、影响腐乳风味的因素:盐、酒、香辛料、豆腐含水量。
12、腐乳外部致密的“皮”是前期发酵时在豆腐表面上生长的毛霉菌丝,它能形成腐乳的“体”,使腐乳成形。
课题三制作泡菜1、菌种:乳酸菌(代谢类型异养厌氧,包括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
乳酸杆菌常用于生产酸奶。
2、流程制时间过短,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一般在腌制 10 天后亚硝酸盐含量开始降低,故在10天之后食用最好。
6、亚硝酸盐:白色粉末,易溶于水,用作食品添加剂。
膳食中的绝大部分亚硝酸盐随尿排出,只有在特定的条件(适宜的pH、温度和一定的微生物作用),才会转变成致癌物――亚硝胺,它对动物还具有致畸和致突变作用。
7、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目测比较,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提取剂:氯化镉、氯化钡。
氢氧化铝乳液:吸附泡菜汁中杂质,使泡菜汁透明澄清。
氢氧化钠:中和过多的酸,制造弱碱性环境8、含抗生素牛奶不能生产酸奶的原因是抗生素杀死乳酸菌。
9、醋瓶或啤酒瓶内形成的白膜是醋酸菌;泡菜坛内的白膜是酵母菌。
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1、培养基: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培养基按照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加入凝固剂琼脂,在其表面可形成菌落)。
·按照用途,可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定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是指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用以鉴别不同类别的微生物。
2、培养基的化学成分:水、无机盐、碳源、氮源。
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碳源:提供碳元素。
如CO2(自养生物用)、糖类(异养微生物用)。
氮源:提供氮元素。
如N2(固氮菌)、NH3(硝化细菌)、NO3-、NH4+(自养微生物)、牛肉膏、蛋白胨(异养微生物)等。
特例:培养乳酸杆菌加维生素,培养霉菌须将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型微生物需提供无氧条件。
3、无菌技术——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
4、消毒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分为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不耐高温的液体)、化学药剂(如酒精、氯气、石炭酸等)消毒、紫外线消毒。
5、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分为灼烧灭菌(接种环、接种针等金属工具、试管口)、干热灭菌(吸管、培养皿等玻璃器皿、金属用具,所用器械是干热灭菌箱)、高压蒸汽灭菌(培养基、无菌水等,所用器械是高压蒸汽灭菌锅)。
灭菌时物品不能摆得太挤,目的是避免妨碍热气流通。
6、制作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方法步骤:计算、称量、溶化(包括定容和调pH)、灭菌、倒平板。
【培养基在锥形瓶中则是先分装再灭菌】7、倒平板操作的步骤:拔棉塞→瓶口迅速通过火焰→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缝,倒培养基(培养皿的皿盖始终在手中)→冷却凝固→倒置平板(从此以后一直倒置)8、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答: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9、平板划线法只能得到单个的菌落,不能计数。
划线时不要将最后一区的与第一区相连。
操作的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每次划线时菌种的数目逐渐减少;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在作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为什么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答:划线后,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每次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能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
10、稀释涂布平板法不仅能得到单个的菌落,还能计数。
稀释涂布的所有操作都应在火焰附近进行。
涂布器浸在酒精中,然后灼烧。
11、菌种保存频繁使用:临时保藏(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4℃冰箱,每3~6个月,要重新将菌种从旧的培养基上转移到新鲜的培养基上。
)长期保存:甘油管藏(-20℃的冷冻箱中)。
课题二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尿素:只有当土壤中的细菌将尿素分解成氨之后,才能被植物利用。
土壤中的细菌之所以能分解尿素,是因为他们能合成脲酶。
2、微生物的筛选应用的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 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
3、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稀释涂布平板法(一般设置3~5个平板,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并取平均值。
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和显微镜直接计数、滤膜法。
4、流程:土壤取样(在距地表约3~8cm的土壤层取样,取样用具需灭菌)→样品的稀释(稀释程度细菌>放线菌>真菌)→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细菌30~37℃1~2天;放线菌25~28℃5~7天;霉菌25~28℃3~4天)5、菌落特征:形状、大小、隆起程度、颜色。
6、计算公式: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C/V)*M 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7、鉴别方法:加酚红指示剂,变红(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pH升高)课题三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1、棉花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商品纤维素:水溶性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不溶于水的微晶纤维素(Avicel)。
2、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3、筛选方法——刚果红(CR)染色法。
刚果红与纤维素等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
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一种是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先加CR,倒去CR后再加Nacl,目的是洗去结合不牢的CR);另一种是在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在培养基中加入CR,混匀后倒平板)。
方法一缺点是操作繁琐,加入刚果红溶液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其优点是显示出的颜色反应的就是纤维素分解菌。
方法二的优点是操作简便,不存在菌落混杂问题,缺点是显示出的颜色反应的可能是纤维素分解菌或淀粉分解菌;另一缺点是:有些微生物具有降解色素的能力,它们在长时间培养过程中会降解刚果红形成明显的透明圈,使纤维素分解菌不易区分。
4、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土壤取样(可将滤纸埋在土壤)→选择培养(此步可省略)→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5、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了初步的筛选后,只是分离纯化的第一步,为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