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月亮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月亮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be09996e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9b.png)
《月亮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3、欣赏月亮湾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的词语,感受月亮湾的美丽景色。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开火车读生字词。
月亮湾、绕着、缓缓、倒映、灿烂、山坡、朝阳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月亮湾的了解有多少?3、揭题。
(板书课题)二、利用图画,整体感知1、(出示图画)教师以导游的身份向学生介绍月亮湾。
2、学生自由读课文,感受月亮湾的美丽景色。
三、品读课文,体会美景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月亮湾的美景?第二自然段写了哪里的美景?第三自然段呢?(板书:村前、村后)2、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数一数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用笔标出来)3、月亮湾美在哪儿?(用曲线划出写月亮湾美的句子)4、分四人小组讨论:月亮湾美在哪儿?为什么?5、全班交流。
(学生谈到哪一句,就学习哪一句。
)(1)学习第一句。
看图,观察“月牙一样的小河”,用“因为… …所以… … ”的句式说说村子的名字为什么叫月亮湾?指导朗读第一句。
(2)学习第二句。
看图,帮助理解词语:“缓缓地”一词换词说说。
“饶着”一词,请两名学生上前演一个饶着另一个转。
指导朗读第二句,“缓缓地”读慢一点,后半句读出鱼儿的欢快、自由。
(3)学习第三句。
比较句子:读一读,比一比,想一想哪一句更好,为什么?/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小桥。
\清清的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小桥。
指导朗读第三句,重读“清清的”等词。
(4)学习第四、五句。
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桃花美和多?“灿烂的朝霞”是什么意思?用字理的方法学习“朝”字。
指导朗读第四、五句。
重读“许多”、“开满”、“一片” “灿烂”等词(5)学习第六句。
比较句子:/过了石桥,是一片农田。
\过了石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
看图,理解“绿油油”的农田的美。
指导朗读。
重读“绿油油”一词。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月亮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月亮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https://img.taocdn.com/s3/m/37f2616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2.png)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月亮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一、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讲解的是《月亮湾》中第二个片段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1.阅读课文片段,理解文中情节;2.学习新的汉字和词语;3.学习用感性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人物的心情变化;2.学会认读本课时新出现的汉字和词语;3.能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想和感受;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短小的视频进行导入,视频的内容可以是和本课时有关的自然风景或者故事情节,让学生们慢慢地进入到课堂氛围中来。
2. 讲解教师首先带领学生们一起快速浏览本课时要学习的书面内容,并讲解新出现的汉字和词语。
学生们可以跟着老师一起读出来这些生词,并将其打在黑板上,以便复习。
3. 学习感性语言在学习汉字和词语之后,老师可以通过教学材料中设计的例句或是其他相关材料,依次向学生们介绍如何在阅读中感性地吸取信息,如何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想和感受。
最好可以举一些例子来阐述。
4. 小组对话活动老师根据班级情况以适当的方式分组,让学生们进行小组对话活动。
学生们可以围绕课文的某一个细节或是情节,来一起进行讨论和探讨,以此来增进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5. 个别教学在最后一部分,老师可以根据需要给一些需要重点培养的学生进行个别教学,帮助他们克服遇到的困难,并巩固自己的知识。
6. 课后作业在本节教学结束之后,老师可以布置一些相应的课后作业,比如让学生们对课文的情节和细节进行收集,并进行详细的阅读和理解,并用自己恰当的语言来对其进行评价。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用到了丰富的教学方法。
从小组对话活动到个别教学,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不仅使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很好的激发,而且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强化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作为老师,我们需要详细地制定教学计划,并且在教学中不断地反思和完善自己的课程,使得教学效果得以最大化提升。
《月亮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
![《月亮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https://img.taocdn.com/s3/m/8ac040ef227916888586d715.png)
《月亮湾》第二课时授课方案【授课过程】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好几个生字,老师今天要来考考大家。
拿出自备本,竖起小耳朵,将老师报的生词默写下来。
xx绕着倒映不时桃花灿烂 xxxx2.同桌做小老师比较屏幕上的生词进行批阅,全对的小朋友奖励一颗五角星。
设计妄图:依照记忆的忘掉规律,要让学生牢固掌握学过的生字,就要及时地复习。
上课前,经过默写,同桌互批,达到自然、轻松记住生字的目的。
3.上节课我们就认识了一个小河环绕、桃花灿烂的美丽农村,那就是──—齐读课题“月亮湾”。
二、朗读课文,品味语言(一)月亮湾终归美在哪里呢?让我们先到农村前面瞧一瞧。
(板书:农村前面。
)1.轻声读一读第二小节,农村前面有哪些美丽的光景?用“──画—出”来。
依照学生回答板书: xx、桃树、农田。
2.作者把这些光景写得可美了,自己去读一读,想一想你最喜欢的是哪句话也许哪一处光景,用波浪线画下来,尔后在小组里读一读,说一说原因。
(组内交流。
)设计妄图:“阅读授课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解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授课这个环节时,教师注意敬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到体验,以“说说你最喜欢的句子”这一问题,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在自由、形式各异的朗活中、、,充分感觉文的言美、境地美。
3.全班交流:好西要能和大家分享,想把自己喜的地方介其他小朋友和老。
(依照学生回答相机张开 a、b、c、d 的授课。
) a.出示:农村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的小河,河上有一座石。
( 1)月牙:你月牙?(出示片:弯弯的月儿。
)月牙像⋯⋯?(小船、香蕉。
)(出示片:文插。
)村前弯弯的小河就像⋯⋯?(天上的月牙。
)(2)你得⋯⋯?(幽默。
)──—朗;(美。
)──—朗。
意:学生是拥有独到感觉的个体,他言资料的反经常是多元的。
个性化的朗,真切体了学生独到体的敬爱和理解。
b.出示:河水着农村地流着,一群群儿在河里游来游去。
(1)“ 地”可以它一个,使它意思不。
《月亮湾》研究教案(第二课时)_教案
![《月亮湾》研究教案(第二课时)_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ca4918aeaad1f347933f0a.png)
《月亮湾》研究授课设计(第二课时)【授课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经过朗读领悟、感觉月亮湾村前村后的美丽景色。
【授课重点】指导学生在读中品、品中读,领悟月亮湾的美丽景色。
【授课准备】(友情提示: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找寻题目)多媒体课件。
一、创立情况,激发阅读欲望1、导入:小朋友,昨天我们一起去哪儿玩了,(月亮湾),你还记得月亮湾的村前村后有哪些景色?今天,我们这里来了很多客人老师,他们也想去月亮湾游玩,请你们当小导游,愿意吗?但是,要当好月亮湾的导游,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你先得把课文读好。
请小朋友打开语文书,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写这些美景的?二、细读课文,自读自悟,理解内容(一)交流1、师:读了课文,你知道哪些句子是写小河的?写桃花的呢?农田?谁还来读读写村后山坡的句子。
2、看着这一幅明丽的山村图,我们身不由己地想说一句话:月亮湾真美呀!3、那你感觉月亮湾哪里最美呢?选择你喜欢的句子,好好读一读,读完后,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那处的景色?1、交流。
师:谁先来说?你最喜欢哪里的景色?你来介绍一下。
桃花:a、出示桃花图,生自由说。
还有谁也喜欢河岸上的桃花的。
也来说说。
b、谁见过晨晖?(生说)瞧!这就是晨晖,(出示晨晖图)通红鲜亮,多美呀,文中的哪个词写出它的美。
(灿烂)你能读好这个词吗?(读词) ,你们看,一大片,一大片粉红粉红的桃花,远瞭望去,就像晨晖相同灿烂。
(出示晨晖图与桃花。
)c、你能把这么美的桃花经过朗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听了你的朗读,我的眼前好象看到了满树的桃花,你们看到了吗?请她再读一遍 ,大家闭起眼,再来感觉一下。
我们一起读好它。
过渡:桃花真美呀,你感觉哪里也很美?请你来说一说。
xx:a:出示 xx 图,生介绍。
b:是啊,因为小河的形状就像弯弯的月牙,所以我们把这个乡村叫做月亮湾。
c:小桥、流水、人家,多美的水乡呀,谁愿意来读好它,指名读(月牙相同的小河,多美呀)女同学读。
月亮湾 第二课时详细教学设计
![月亮湾 第二课时详细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063132daf45b307e871971d.png)
《月亮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月亮湾》。
2、还记得在《月亮湾》中认识的词语朋友吗?谁来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指名先读村子、河水等词,再读美丽的清清的,最后读短语)师:瞧,有了这些美美的词做修饰,村子河水朝霞笑声农田小河就显得更加生动具体了,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月亮湾是个怎样的村子?(指名读,板贴:美丽)二、品读课文(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是呀,课文一开始就告诉了我们月亮湾是个美丽的村子。
(出示第一小节)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它!(齐读)2、作者在介绍月亮湾时具体介绍了哪两个地方的美景呢?(板贴:村前村后)(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现在让我们一起到月亮湾的村前看看,那里有哪些景色呢?2、交流:请小朋友拿起纸,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把你最喜欢的景物用横线画出来,再多读几遍。
3、谁想把你最喜欢的美景介绍给大家呢?A、村子的前面有一座月牙一样的小河..。
.......,河上有一座石桥你能告诉大家,这句话中把什么比作什么吗?(把小河比作月牙)为什么这么比呢?小河和月牙有什么共同点呢?(都是弯弯的)(出示图:你们看,月牙弯弯的,小河也是弯弯的,所以把它们联系起来了)这弯弯的月牙一样的小河你觉得怎么样?(美、可爱)作者在介绍村前的景色时,主要就是介绍了小河的景象(点出、板贴:小河)月牙一样的小河上还有一座石桥。
这小桥是在小河的哪里?(点出、板贴:河上)评价:弯弯的小河加上古老的小桥,那是多美的情景啊!谁来读一读?我们一起来夸一夸这小河与小桥!这是一条像月牙一样弯弯的小河,真美呀!怪不得村子的名字就叫“月亮湾”。
谁能用上“因为……所以……”来说说这个村子为什么叫“月亮湾”?评价:说的真好。
你很会思考!B、河水绕.着村子缓缓的....。
...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流着,一群群【教学“缓”字:这是本课的一个生字。
左边是个绞丝旁,右边还在哪个字中见过?(暖)用学过的字来记忆字形是识字的好方法。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月亮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月亮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https://img.taocdn.com/s3/m/ac74e86d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79.png)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月亮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一.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为《月亮湾》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二,主要内容包括:1.初步理解文章2.学习生字词3.让学生感悟小老鼠身上的美德二. 教学目标1.能初步理解文章,了解故事情节,明确文章中的重点2.能准确识记和抄写文章中的生字词3.能获得关于美德的启示并通过小老鼠的故事来培养品质三.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认识与抄写2.理解文章过程中文章中的重点四. 教学难点通过小老鼠的故事来引导学生感悟美德和品质五. 教学设计1. 导入环节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故事主线,最好进行生动有趣的导入环节。
例如,可以用故事情景或者插入一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想要成为一个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我们来看看今天的故事,看看故事中的小老鼠是如何成为了群众的贴心人呢?2. 教学过程(1)故事复述要求学生们对上一节所学的内容进行回忆和讲解,并帮助他们将故事情节串联起来。
在故事复述过程中,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参与到故事的复述中来。
(2)讲解生字词通过学生讲解和小组活动,让学生认识文章中的生字词并进行抄写。
在生字词的讲解过程中,老师应该采用生动形象、言简意赅的语言,引导学生掌握和记忆生字词。
(3)逐行解读逐行解读是学生理解文章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关键点,以及文章中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尤其是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逐行解读是培养语文理解能力的关键。
(4)感悟小老鼠的美德通过小老鼠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美德、品质等方面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
例如,我们为什么应该成为像小老鼠那样的好朋友呢?这样做能带来什么好处呢?3. 课后作业•用生字词造句(每个生字词造 1 个句子)•阅读课文并总结重点六. 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并掌握关键点。
同时,也引导学生感悟美德和品质,并通过小老鼠的故事,提高课文的理解水平,培养起学生的情感与品质。
《月亮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月亮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6052b330912a2161479296b.png)
较, 进 行 语 言训 练 : 此时 , 你 们 觉 得 的桃 花 , 远远望 去 ,
、
①听写 : 绿 油 油 清 清 的缓 缓 的朝 霞 倒 映绕 着 灿 烂 山坡 。 ② 出示 生 字 卡 片 对 照 订 正 。③ 导人 : 多 媒 体 出示 月 亮 湾 插 图 . 老 师带着导游证 , 说: “ 小朋友们 , 今 天 就 随 导 游 到 月 亮 湾 看 一 看
吧 !”
像 ! ( 让学生感受“ 桃花像一片灿烂的朝霞” 。 ) ③ 指 导 朗 读第 四、 五句 。 重读“ 许多 ” 、 “ 开满 ” 、 “ 一片” “ 灿烂” 等词 。 ( 7 ) 出 示: 过 了桥 , 是 一 片 绿 油 油 的农 田 。 读“ 农 田” 的句子。 ① 读 了这 句话 , 你 的眼前 出现 了什么样的农 田? ② 比较句子 : 过了石桥 ,
是 一 片 农 田。过 了石 桥 , 是 一 片 绿 油 油 的农 田。谁 能 说 说 这 两 句 话 有 什 么 不 同 ?哪 一 句 好 ?好 在 哪 里 ?( 8 ) 月 亮 湾 村 前 的风 景真美 , 让我们把第2 自然段 连起 来 读 一 读 , 回味 回味 。 第二 自 然段 写 了 哪里 的 景 色 ? 想 一 想 , 课 文 是 按 怎 样 的顺 序 描 写 “ 村 前” 的景 色 的? 指名 上黑 板 按 顺 序 排 列 一 粘 贴 词 卡 。 ( 小 河一 河
《月亮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
![《月亮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556ca302650e52ea5518984d.png)
月亮湾课前写好标题,贴好村庄图。
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1、导入读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月亮湾》。
2、复习词语:首先,我们复习一下词语。
1)(出示:绕着缓缓倒映好像山坡)指名领读。
2)(出示:村子河水朝霞农田)指名读,重点指导多音字“朝”。
3)(出示:美丽的村子清清的河水灿烂的朝霞绿油油的农田)指名读后提问:和刚刚读的比较,你又有了怎样的感受?指导齐读:是呀,这样的词语更能让我们感受到景物的美丽,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好它。
4)(出示:一条小河一座石桥一群鱼儿一片朝霞一片农田一片茶树)指导齐读:这些词语中的量词用得非常准确,我们来边读边体会。
读完后讲解:用来写成片的东西、地面、水面、景色等,我们往往可以用“片”。
再读最后一行。
3、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一自然段,(出示中心句:我的家在月亮湾,月亮湾是个美丽的村子。
)1)指名读。
(评价:你读得好骄傲啊!)再指名一生读。
(评价:你读得我真想去月亮湾看看啊!)2)齐读。
二、自主探究导学精讲过渡:来,小游客们,跟着老师出发吧!瞧,我们来到了月亮湾的村前。
(指板画)(一)自主阅读,交流景物1.指导自读:村前都有哪些美景呢?(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请同学们自由大声朗读,你看到了村前的哪些景物,把它用横线画下来。
2.交流:你看到了村前哪些景物?预设:小河——石桥——鱼儿——桃花——农田(根据成员汇报,贴板书词语)3.提问:你觉得我们观察的顺序是怎样的?(由近及远)(二)图文结合,朗读感悟1.感知小河之静美(1)过渡:那我们先停留在近处的小河边,(出示图片)你觉得哪一条是月亮湾的小河?说说你的理由。
(2)(学生回答后出示句子)奖励你把月牙一样的小河贴在黑板上。
(生贴板画:小河)河上还有一座?(生贴板画:石桥)(3)指名读句。
(4)(手指板画)也正因为这条月牙一样的小河,我的家乡才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
指导再读课题。
2.感知鱼儿之生趣(1)过渡:现在让我们站上石桥,大家往下看,你看到了什么?(2)(生回答到河水的时候)追问:什么叫“缓缓地”?你能换个词吗?(慢慢地)你还看到了什么?(一群群……)鱼儿多不多?哪个词语看出来?(一群群)(出示连线:一条一条条一群一群群)(3)指导朗读:鱼儿真多呀!我们来读好这句话,读出鱼儿的多,读出河水流动的缓慢。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月亮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月亮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https://img.taocdn.com/s3/m/92b3def1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db.png)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月亮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知恩图报”的道理;2.能够较流利地朗读课文;3.能够初步理解并会运用本课时的生字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知道“知恩图报”的含义;2.归纳和理解本课的生字词,如“翻来覆去”。
难点1.了解渔翁借钓鱼的故事,理解其中所涵盖的道理。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月亮湾》的第二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一位年轻渔翁的故事,他通过借钓鱼向恩人表达了自己的谢意。
2. 教学方法1.情景再现:通过多媒体展示、教具展示等方式,再现语文课文的生动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沉浸于教学情境之中,达到情感认知的效果;2.情境引入:通过两个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理解“知恩图报”的道理;3.理解生字:通过整音、划分词类、查字典等方式理解生字词。
四、教学步骤1. 温馨提示老师在教学之前,要注意分享一个“心情故事”或者带着一点课前调查,让课堂更具生活色彩,学生更为关注。
2. 创设情境,情真意切(10分钟)1.首先老师用多媒体教具呈现一张海边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渔翁的故事情景中。
2.引导学生回归故事情景,老师出示两个问题:“如果初中你在路上遇到一个老太太受伤了,你会怎么做?” “如果有一天你的同学在某次考试上抄袭了你的题目,你会做出什么选择?”3.学生在发表自己的观点时,老师要引导他们,引导他们认识到“知恩图报”、“谢恩”的含义,这个道理是父母、老师、学长学姐们生活中经常提到的。
4.老师再次出示一张渔翁借钓鱼的图片,并简单讲解。
3. 教学重点点睛:生字归纳(10分钟)通过对课文中的生字词,如“翻来覆去”,进行点拨,让学生理解、领会、记住生字的含义及使用方法。
4. 初步理解课文及熟悉情节(20分钟)老师朗读课文第二部分,让学生跟读、模仿。
并以提问的方式,指导学生初步理解课文,比如:渔翁为什么要借着游船钓鱼呢?小鸟飞到了阳台上做什么?等。
《月亮湾》两课时教案
![《月亮湾》两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bff4d3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d7.png)
《月亮湾》两课时教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阅读《月亮湾》,了解月亮湾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月亮湾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
2. 学会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月亮湾的美景和民俗风情。
2. 学会生字词并在实际语境中运用。
四、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美景。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让学生阅读课文《月亮湾》。
2. 学生自读课文,感知大意,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所描绘的月亮湾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
3.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的人物情感。
4.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月亮湾的美景和民俗风情,分享讨论成果。
6.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热爱家乡,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课文《月亮湾》,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绘画、表演等方式,培养学生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美好生活。
二、教学重点:1. 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学会生字词,并在实际语境中运用。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月亮湾的美景和民俗风情。
2. 学会生字词并在实际语境中运用。
四、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美景。
2. 绘画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月亮湾。
3. 表演法:让学生通过表演,表现课文中的情景。
五、教学步骤: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对月亮湾有更深入的了解。
《月亮湾》两课时教案
![《月亮湾》两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055b62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8c.png)
《月亮湾》两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月亮湾》,了解月亮湾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家乡的情感。
(2)学会通过观察、描述自然景物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美好生活,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通过对月亮湾的描述,培养学生观察、描述自然景物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 运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自然景物。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月亮湾》图片及相关资料。
2. 黑板、粉笔。
3. 学生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展示课件,让学生欣赏月亮湾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美丽风光。
2. 教师简要介绍月亮湾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
二、学习课文(2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 教师讲解生字词,重点讲解生字的笔画和结构。
3. 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学生书写生字词,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选段落进行朗读,教师评价。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掌握。
2.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美,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内容,复习对月亮湾的描述。
二、深入学习课文(20分钟)1.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情感的投入。
2.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讨论:你认为月亮湾有哪些特色?为什么?三、实践活动(15分钟)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文内容,设计旅游宣传口号或广告词。
2. 各小组展示成果,教师评价。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3课《月亮湾》第二课时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3课《月亮湾》第二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3730df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76.png)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3课《月亮湾》第二课时教案本教案针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3课《月亮湾》第二课时进行设计。
主要以培养学生对文章整体意境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为目标,引导学生用心感受课文情感表达,并能够通过细致观察、细致描写、细心体验并通过朗读课文来感知月亮湾美好意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一、教学内容**《月亮湾》**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和掌握全文大意,进一步体会月亮湾的美好意境;2. 能够流畅、准确地朗读课文,使表达更加生动;3. 能够通过细致观察、描写、体验等方式感知班里的美好。
**三、教学重点**1. 理解和把握课文大意;2. 朗读课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难点**1. 用心感知月亮湾的美好意境;2. 发挥想象力,细致描写和体验班里的美好。
**五、教学过程****Step 1**. 热身通过播放一段与月亮湾相关的短视频或图片,调动学生对月亮湾的兴趣,预热课堂气氛。
**Step 2**. 导入老师和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交流学生对《月亮湾》的认识和感受。
**Step 3**. 学习课文1. 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使朗读更加生动有力;2. 分段逐句解释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情感;3. 学生配合教师,感知月亮湾的美好意境。
**Step 4**. 情感交流让学生围绕月亮湾的情感展开自由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Step 5**. 诗歌赏析教师与学生一起品读相关诗歌,引导学生用诗意的语言来描绘月亮湾的美好。
**Step 6**.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展开小组合作活动,共同描绘月亮湾的景色和情感,并通过自我朗读和小组展示呈现出来。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月亮湾”的理解更加深刻,思维能力得到了开发,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同时,学生的观察力、感知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在未来的学习中,可以通过更多类似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细致感知和深刻理解能力。
月亮湾第二课时教案
![月亮湾第二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9c951458fb770bf68a5507.png)
月亮湾(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体会、感受月亮湾村前村后的美丽景色。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在读中品、品中读,体会月亮湾的
美丽
景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已
经初步读了《月亮湾》,通过昨天的学习,
你对月亮湾的了解有多少?请大家谈谈看。
(板书:美丽)二、利用录像、整体感知。
月亮湾到底美丽在哪儿呢?想不想去看看?好,让我们跟
着一段录像(课件),由老师做导游带大家到月亮湾去看一看。
(老师描述:各位小游客,欢迎参观月亮湾,月亮湾是
个美丽
的村子,在全国都很有名呢!现在请大家跟我到村前去
看一
看……)怎么样?月亮湾美不美?
<spanlang=EN。
《月亮湾》两课时教案
![《月亮湾》两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cfd896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58.png)
《月亮湾》两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月亮湾》,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和风土人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月亮湾的地理位置和风景特点。
(2)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中国的地理风光,让学生感受中国的美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对自然风光的欣赏能力,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月亮湾的地理位置和风景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中国地理特点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课文音频、图文资料。
2. 生字词卡片。
3. 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1)播放课文音频,引导学生跟读课文。
(2)展示月亮湾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描述。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讨论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月亮湾的地理位置和风景特点。
3. 课堂练习:(1)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2)填空练习,巩固生字词。
第二课时:1. 复习回顾:(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
(2)回顾月亮湾的地理位置和风景特点。
2. 深入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中的描述。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
(3)讨论中国的地理特点和风土人情,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3.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生字词写一段话,描述自己家乡的风景。
(2)小组合作,制作月亮湾的手工模型或绘画作品。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对问题的思考深度。
2. 练习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到实际情景中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亮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根据本课图文并茂、文字优美的特点及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本教学设计是通过观察、朗读、想象等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②赏月亮湾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在读中品、品中读,体会月亮湾的美丽景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①听写:绿油油清清的缓缓的朝霞倒映绕着灿烂山坡。
②出示生字卡片对照订正。
③导入:多媒体出示月亮湾插图,老师带着导游证,说:“小朋友们,今天就随导游到月亮湾看一看吧!”
[设计意图:用导游的形式,结合文中的彩图,使师生之间产生互动,旨在引起学生读课文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对文章内容先有个宏观的了解。
]
二、悟读交流
学习第1自然段:①指名读。
②这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说了什么?③想一想,这句话该怎么读?
学习第2自然段:①小朋友们,这里的人们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就把家乡的美丽景色写了下来,你们想读吗?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③分组学习,把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读给小组同学听,并交流想法。
交流:(1)引读:师:村子前面——生: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
师:小河像——生:月牙一样的。
师:所以这个村子叫——。
生:月亮湾。
师:小河的上面有——生:一座石桥。
(2)悟读:自由读“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河上有一座石桥。
”说说看,你读出了什么?生1:我读出这儿很美,美得就像蓝天,天上还有月牙呢?师:那就请你美美读读这一句。
生2:我读出了这个村子很大,因为有河,还有桥。
师:请你读一读让人听出“大”。
(3)想象下河和桥各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说一说,画一画。
(4)出示插图练说桥和河的样子?(5)出示:“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一群群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
”体会一群群鱼儿在河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开心的样子。
学生品读写“河水和小鱼”的句子。
①欣赏动画,帮助理解词语。
谁能把“缓缓地”换个词说一说?(慢慢地)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让我们感受一下缓缓流淌的河水。
②小鱼在河里游来游去,想去看看吗?(播放多媒体课件)你能用“有
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来说说小鱼们在干什么吗?放音乐,欣赏动画,看动漫“一群群”的鱼。
(学生说句子,教师评价。
)③小鱼玩得这么开心,谁来读一读相关句子,把小鱼的心情表达出来?(指名读)
出示:“清清的河水倒映着小桥、绿树和青山。
”学生交流,相机欣赏动画。
理解河水的清,想象“倒映着小桥、绿树和青山”的样子。
指名读。
①(出示课件倒影图)引说:清清的河水像?摇?摇?摇?摇一样倒映着?摇?摇?摇?摇,还倒映着?摇?摇?摇?摇②比较句子:读一读,比一比,想一想哪一句更好,为什么?
/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小桥。
\清清的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小桥。
(6)出示:河岸上栽着许多桃树。
春天树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灿烂的朝霞。
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灿烂的朝霞”是什么样子,再读读句子说说课文中什么像灿烂的朝霞。
想象河边的朝霞是什么样子。
看动画说说什么像“一片朝霞”?有什么相同之处?②你们见过朝霞吗?出示朝霞图与桃花相比较,进行语言训练:此时,你们觉得?摇?摇?摇?摇的桃花,远远望去,像?摇?摇?摇?摇!(让学生感受“桃花像一片灿烂的朝霞”。
)③指导朗读第四、五句。
重读“许多”、“开满”、“一片”“灿烂”等词。
(7)出示:过了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
读“农田”的句子。
①读了这句话,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农田?②比较句子:过了石桥,是一片农田。
过了石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
谁能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好在哪里?(8)月亮湾村前的风景真美,让我们把第2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回味回味。
第二自然段写了哪里的景色?想一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村前”的景色的?指名上黑板按顺序排列—粘贴词卡。
(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
学习第3自然段:(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欣赏动画,粘贴词卡“山坡”。
再看画面,提问:①这长满茶树的山坡在哪里?(相机板书“村后”。
)②你仿佛看到什么?又仿佛听到什么?(板书:山坡茶园笑声)③从“笑声”中,你体会到什么?(人们劳动时的喜悦心情。
)(2)指导朗读“一片”引导学生想象茶树茂盛生长的景象,读出月亮湾人们的喜悦心情。
齐读第三自然段。
[设计意图: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欣赏月亮湾的一幅幅美景,使学生在视觉上获得美的愉悦,从而产生急于探究月亮湾美在哪里的欲望。
合作学习,交流感悟语言、品赏语言,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
三、画图复述
①月亮湾的景色真美呀!你们想画下来吗?动手画一画。
②说一说:根据自己的画把月亮湾介绍给大家,可以对一个你认为最美的地方作详细介绍,也可按顺序把月亮湾全部介绍给大家,还可以
加上自己的语言和合理的想象。
老师要邀请同学当小导游,愿意吗?要想当好一名好导游,必须认真准备。
③自由练习。
在小组内交流。
④师:如果你是月亮湾的村民,你会怎样夸一夸自己的村庄。
游客们适时地可以提一些问题,(配上音乐)。
⑤参观完了,中外游客们会说些什么呢?⑥师生共同评议,鼓励。
⑦你的家乡哪儿最美?试着画一画,再向同学介绍。
[设计意图:从图入手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学生走进文本架设了情感的桥梁。
学生做导游,品味语言,和作者的心灵进行直接的对话。
在复述内化语言的基础上,再现一幅幅色彩明丽的画面,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受到了情感熏陶,激发了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