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第二章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2)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2)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应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 实验目的:简要介绍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2. 原理介绍:详细介绍本次实验所涉及的数据结构原理,包括数据结构的定义、特性以及相关算法或操作。

3. 实验内容:详细描述本次实验的具体内容,包括实验要求和实验步骤。

4. 实验结果:展示实验的结果,以适当的方式呈现实验数据和实验输出。

可以包括图表、表格、代码等。

5. 分析讨论: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差异,并给出相应的解释。

6. 实验总结:对本次实验的总结和评价,包括实验的收获、不足之处以及改进的建议。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数据结构实验报告的范例: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熟悉链表数据结构的概念和基本操作,包括链表的插入、删除和查找等。

原理介绍:链表是一种常用的数据结构,它由一组节点组成,每个节点包含一个数据元素和一个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链表中的节点可以通过指针相互连接,从而形成一串有序的数据。

链表不同于数组,它的插入和删除操作十分高效,但查找效率较低。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要求实现一个链表,并在链表中实现插入、删除和查找操作。

首先,定义一个节点结构,并实现节点的插入和删除操作;其次,实现查找操作,并根据查找结果返回节点位置或者相关信息。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在链表中插入节点的时间复杂度为O(1),删除节点的时间复杂度为O(1),查找节点的时间复杂度为O(n)。

分析讨论:从结果可以看出,链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的效率较高,但查找操作的效率较低。

这是因为链表中的节点没有连续的存储空间,所以需要遍历整个链表才能找到目标节点。

如果需要频繁进行查找操作,可以考虑使用其他数据结构,如二叉搜索树或哈希表。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链表数据结构的原理和基本操作,并实现了一个简单的链表。

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以提高程序的效率和性能。

此外,本次实验也让我们更加熟悉了编程的过程和技巧。

数据结构实验2报告总结

数据结构实验2报告总结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理解二叉树的基本概念,熟练使用多种表示法构造二叉树,掌握采用二叉链表存储结构实现二叉树的构造、遍历、插入、删除等操作算法;理解线索二叉树的作用,掌握获得线索二叉树节点在指定遍历次序下的前驱或后继结点的方法;理解哈弗曼编码和哈弗曼树的作用,掌握由指定文本求得哈弗曼编码的方法。

理解树的基本概念,熟悉树的多种存储结构,掌握采用孩子兄弟链表存储结构实现树的遍历、插入、删除等操作算法。

通过研究树和二叉树,深刻理解链式存储结构用于表达非线性结构的作用,掌握采用递归算法实现递归数据结构基本操作的设计方法。

二题目及题意分析题目:插入x元素作为p结点的第i个孩子分析:以中国城市作为元素,以插入孩子结点的方式构造一棵树,找到结点p,p不为空时,若p的孩子结点为空,则直接插入x元素作为p的孩子;若p的孩子结点不为空,插入的x元素的位置n小于等于1时,将x元素直接插在最前面;若n大于1时,查找插入的位置执行插入。

三设计方案和功能说明源程序如下:TreeNode.htemplate<class T>class TreeNode //数的孩子兄弟链表结点类{public: //数据域,保存元素T data;TreeNode<T>* child,*sibling; //指针域,分别指向孩子兄弟结点TreeNode<T>(T data,TreeNode<T>*child=NULL,TreeNode<T>*sibling=NULL){this->data=data;this->child=child;this->sibling=sibling;}};Tree.h#include<iostream.h>#include"TreeNode.h" //树的孩子兄弟链表节点类template<class T>class Tree //树类{public:TreeNode<T>*root; //指向根结点Tree(); //构造空树bool isEmpty();//判断是否空树TreeNode<T>* insertChild(TreeNode<T>*p,T value); // 插入value作为结点p的孩子TreeNode<T>* insertChild(TreeNode<T>*p,T x,int i);// 插入x元素作为p结点的第i 个孩子friend ostream&operator<<(ostream&out,Tree<T>&tree);//先根次序遍历树并以树的横向凹入表示法输出树void preOrder(TreeNode<T> *p,int i);};template<class T>Tree<T>::Tree() //构造空树{root=NULL;}template<class T>bool Tree<T>::isEmpty()//判断是否空树{return root==NULL;}template<class T>TreeNode<T>* Tree<T>::insertChild(TreeNode<T>*p,T value) //插入value作为结点p的孩子{TreeNode<T>*q=NULL;if(p!=NULL){q=new TreeNode<T> (value);if(p->child==NULL)p->child=q;else{p=p->child;while(p->sibling!=NULL)p=p->sibling;p->sibling=q;}}return q;}template<class T>TreeNode<T>*Tree<T>::insertChild(TreeNode<T>* p,T x,int i)// 插入x元素作为p结点的第i 个孩子{TreeNode<T>*q=NULL;if(p!=NULL){q=new TreeNode<T>(x);if(p->child==NULL)p->child=q;else{{if(i<=1)//带有容错功能{p->child=new TreeNode<T>(x,NULL,p->child);return p->child;}p=p->child;for(int j=1;p->sibling!=NULL&&j<i-1;j++)p=p->sibling;if( p->sibling==NULL)p->sibling=q;elsep->sibling=new TreeNode<T>(x,NULL,p->sibling);}}}return q;}template<class T>void Tree<T>::preOrder(TreeNode<T> *p,int i){if(p!=NULL){for(int j=0;j<i;j++)cout<<"\t";cout<<p->data<<endl;preOrder(p->child,i+1);preOrder(p->sibling,i);}}template<class T>ostream&operator<<(ostream&out,Tree<T> &tree)//先根次序遍历树并以树的横向凹入表示法输出树{tree.preOrder(tree.root,0);return out;}Main.cpp#include "Tree.h"TreeNode<char*>*aa;void make(Tree<char*>&tree){tree.root=new TreeNode<char*>("中国");tree.insertChild(tree.root,"北京");tree.insertChild(tree.root,"上海");TreeNode<char*>*js=tree.insertChild(tree.root,"江苏省");tree.insertChild(js,"南京市");tree.insertChild(js,"苏州市");TreeNode<char*> *zj=tree.insertChild(tree.root,"浙江省");tree.insertChild(zj,"杭州市");tree.insertChild(zj,"宁波市");TreeNode<char*> *sx=tree.insertChild(tree.root,"山西省");tree.insertChild(sx,"太原市");tree.insertChild(sx,"大同市");aa=zj;}int main(){Tree<char*>tree;make(tree);cout<<tree;tree.insertChild(aa,"无锡市",2);cout<<tree;return 0;}四运行结果及分析1插入位置小于等于1(即n<=1)n=-2时n=0时n=1时2插入位置大于1(即n>1)n=2时五实验总结通过实验理解了树及二叉树的存储结构熟悉掌握了孩子兄弟链表的存储结构实现,以及遍历、查找、删除等操作,深刻理解实现链式存储结构表达非线性的树存储结构。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2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2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2数据结构实验报告21、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使用数据结构来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

具体而言,我们将会使用某种数据结构(例如链表、堆栈、队列等)来实现一个特定功能,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估。

2、实验背景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会探索数据结构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一种组织和管理数据的方式,以便能够高效地访问和操作这些数据。

3、实验内容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种经典的数据结构,以实现一个特定的功能。

具体而言,我们将会使用链表来实现一个简单的联系人管理系统。

3.1 数据结构选择我们选择了链表作为联系人管理系统的数据结构。

链表是一种灵活的数据结构,它能够动态地增加或删除元素,并且支持高效的插入和删除操作。

3.2 实现功能我们的联系人管理系统将会具有以下功能:- 添加联系人:用户可以输入联系人的姓名、方式号码等信息,并将其添加到联系人列表中。

- 删除联系人:用户可以选择要删除的联系人,并从列表中删除该联系人。

- 查找联系人:用户可以根据姓名或方式号码来查找联系人,并显示相关信息。

- 显示所有联系人:系统将会将所有联系人按照姓名的字母顺序进行排序,并将其显示在屏幕上。

4、实验步骤下面是本次实验的具体步骤:4.1 初始化联系人管理系统在系统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初始化联系人管理系统。

这包括创建一个空的联系人列表,并提供用户菜单来选择相应功能。

4.2 添加联系人用户可以选择添加联系人的功能,并输入联系人的相关信息。

系统将会将联系人添加到联系人列表中。

4.3 删除联系人用户可以选择删除联系人的功能,并输入要删除联系人的姓名或方式号码。

系统将会在联系人列表中查找并删除相应联系人。

4.4 查找联系人用户可以选择查找联系人的功能,并输入要查找联系人的姓名或方式号码。

系统将会在联系人列表中查找相应联系人,并显示其相关信息。

4.5 显示所有联系人用户可以选择显示所有联系人的功能。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2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2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2一、实验目的本次数据结构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编程实践,深入理解和掌握常见的数据结构,如链表、栈、队列、树等,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编程能力和算法设计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编程语言为C++,开发环境为Visual Studio 2019。

三、实验内容(一)链表的实现与操作1、单向链表的创建首先,定义了链表节点的结构体,包含数据域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域。

然后,通过函数实现了单向链表的创建,从用户输入获取节点的数据,依次创建新节点并连接起来。

2、链表的遍历编写函数实现对单向链表的遍历,依次输出每个节点的数据。

3、链表的插入与删除实现了在指定位置插入节点和删除指定节点的功能。

插入操作时,需要找到插入位置的前一个节点,修改指针完成插入。

删除操作时,同样找到要删除节点的前一个节点,修改指针并释放删除节点的内存。

(二)栈的实现与应用1、栈的基本操作使用数组实现了栈的数据结构,包括入栈、出栈、判断栈空和获取栈顶元素等操作。

2、表达式求值利用栈来实现表达式求值的功能。

将表达式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分别入栈,按照运算规则进行计算。

(三)队列的实现与应用1、队列的基本操作使用循环数组实现了队列,包括入队、出队、判断队空和队满等操作。

2、模拟银行排队系统通过创建队列来模拟银行客户的排队情况,实现客户的入队和出队操作,统计平均等待时间等。

(四)二叉树的遍历1、二叉树的创建采用递归的方式创建二叉树,用户输入节点数据,构建二叉树的结构。

2、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分别实现了二叉树的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并输出遍历结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链表实验结果成功创建、遍历、插入和删除单向链表。

通过对链表的操作,深入理解了链表的动态存储特性和指针的运用。

在插入和删除操作中,能够正确处理指针的修改和内存的释放,避免了内存泄漏和指针错误。

(二)栈实验结果栈的基本操作运行正常,能够正确实现入栈、出栈等功能。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二二叉树实验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二二叉树实验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数据结构
第 1 页共4 页
五、实验总结(包括心得体会、问题回答及实验改进意见,可附页)
这次实验主要是建立二叉树,和二叉树的先序、中序、后续遍历算法。

通过这次实验,我巩固了二叉树这部分知识,从中体会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在做实验之前,要充分的理解本次实验的理论依据,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在没有真正理解实验原理之盲目的开始实验,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

例如进行二叉树的遍历的时候,要先理解各种遍历的特点。

先序遍历是先遍历根节点,再依次先序遍历左右子树。

中序遍历是先中序遍历左子树,再访问根节点,最后中序遍历右子树。

而后序遍历则是先依次后续遍历左右子树,再访问根节点。

掌握了这些,在实验中我们就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其次要根据不光要懂得代码的原理,还要对题目有深刻的了解,要明白二叉树的画法,在纸上先进行自我演练,对照代码验证自己写的正确性。

第 3 页共4 页
第 4 页共4 页。

清华大学版数据结构第二章实验报告

清华大学版数据结构第二章实验报告

{ // 在带头结点的单链线性表L中,删除第i个 元素 LinkList *p,*q; p = L; int j = 0; while (p->next && j < i-1) { // 寻找第i个结点,并令p指向其前趋 p = p->next; ++j; } if (!(p->next) || j > i-1) return ERROR; // 删除位置不合理 q = p->next; p->next = q->next; // 删除并释放结点 free(q); return OK; } // ListDelete_L void MergeList_L(LinkList La, LinkList Lb, LinkList Lc) { // 已知单链线性表La和Lb的元素按值非递减排列。 // 归并La和Lb得到新的单链线性表Lc,Lc的元素也按值非递减排列。 LinkList *pa, *pb, *pc; pa = La->next; pb = Lb->next; Lc = pc = La; // 用La的头结点作为Lc的头结点 while (pa && pb) { if (pa->data <= pb->data) { pc->next = pa; pc = pa; pa = pa->next; } else { pc->next = pb; pc = pb; pb = pb->next; } } pc->next = pa ? pa : pb; // 插入剩余段 free(Lb); // 释放Lb的头结点 } // MergeList_L
2、链表的操作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define ERROR 0 #define NULL 0 #define OK 1 #define LIST_INIT_SIZE 10 #define TRUE 1 #define FALSE 0 #define INFEASIBLE -1 #define OVERFLOW -2 #define ElemType int typedef struct LNode{ //结点类型 ElemType data; struct LNode *next; }*Link,*Position; typedef struct { //链表类型 Link head,tail; int len; }LinkList; void Create_Link(LinkList *p,int n)//建立一个含n个结点的单链表 { int i; LNode *q,*r; p=(LNode *)malloc(sizeof(LNode)); p->next=NULL; for(i=1;i<=n;i++) { q=(LNode *)malloc(sizeof(LNode)); scanf("%d",q->data); q->next=r->next; r->next=q; r=q; } }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实验过程(实验中涉及的记录、数据、分析):
typedef OrderedLinkList polynomial;
// 用带表头结点的有序链表表示多项式
结点的数据元素类型定义为:
typedef struct polynomialnode { // 项的表示
float coef; // 系数
int expn; // 指数
while (pa&&pb) {a=pa->exn;b=pb->expn;
switch(*cmp(a,b)){ //a,b分别为pa,pb所指结点的指数
case -1:pc=pa;pa=pa->next; break; //a<b
case 0: {sum=pa->coef+pb->coef;
if (sum<>0){pa->coef=sum;pc=pa;}
else{pc->next=pa->next;free(pa);}
pa=pc->next;u=pb;pb=pb->next;free(u);
break;} //a=b
case 1: {u=pb->next;pb->next=pa;pc->next=pb;
pc=pb;pb=u; break;} //a>b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某某
学 号
你的学号
班 级
计算机科学
指导老师
指导老师名字
实验名称
实验2 线性表
实验成绩
86
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如线性表的初始化、查找、插入、删除等,以及线性表的存概储结构的运用,并利用线性表实现一元多项式的相加。

数据结构实验二报告模板

数据结构实验二报告模板

数据结构实验2 回文判断班级:java092学号:200907092240姓名:赵冬冬实验一回文判断一、实验目的熟练栈和队列的各种操作。

二、实验内容1.同时建立一个栈和一个队列,即:每从键盘上输入一个字符,就把它作为一个新的栈和队列结点的数据域,插入到栈和队列。

这样就同时建立了一个栈和一个队列。

然后,让栈出栈的同时队列出队,比较它们是相等。

2.设计简单的程序实现回文判断的操作,加注释!//回文判断.cpp#include<stdio.h>#include<stdlib.h>typedef struct Node //定义队列结点类型{char data;struct Node *next;}Linkqueuenode;typedef struct {Linkqueuenode *front;//定义队列的对首指针Linkqueuenode *rear;//定义队列的对尾指针}Linkqueue;typedef struct node //定义栈结点类型{char data;struct node *next;}LinkStackNode,*LinkStack;void push( LinkStack top,char x) //进栈{LinkStackNode *temp; //创建新结点temp=(LinkStackNode *)malloc(sizeof(LinkStackNode));//分配空间temp->data=x;//接点赋值temp->next=top->next;top->next=temp;//数据进栈}void getinmain() //功能界面{printf("\t\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printf("\t\t\t\t回文检测\t\t\n");printf("\n\n");printf("\t\t\t\t1. 输入字符串\n");printf("\t\t\t\t2. 检测是否为回文\n");printf("\t\t\t\t3. 退出\n");printf("\n请按指定的数字进行相应的操作:\n");}int queue(Linkqueue *q) //初始化队列{q->front=(Linkqueuenode *)malloc(sizeof(Linkqueuenode));//队列分配空间if(q->front!=NULL)//判断队是否为空{q->rear=q->front;//初始化队,使队为空q->front->next=NULL;return 1;}else return 0;}int enter(Linkqueue *q,char x) //入队操作{Linkqueuenode *newnode;//创建新结点newnode=(Linkqueuenode *)malloc(sizeof(Linkqueuenode));//队列分配空间if(newnode!=NULL){newnode->data=x;//结点赋值newnode->next=NULL;q->rear->next=newnode;//数据入队q->rear=newnode;return 1;}else return 0;}void pushenter(LinkStack top,Linkqueue *q) //一个元素同时进栈和入队{printf("请输入元素并以$结束\n");char x;//进栈和入队的元素scanf("%c",&x);while(x!='$')//输入$字符是停止循环{push(top,x);enter(q,x);scanf("%c",&x);//元素同时进栈和入队}printf("数据进栈入列成功!\n");}void check(LinkStack top,Linkqueue *p)//检测是否为回文数{char a,b;int c=0;Linkqueuenode *q;LinkStack w;w=top->next;q=p->front->next;while(q!=NULL&&w->next!=NULL)//判断队列和栈是否为空{a=w->data;//队列和栈不为空则进行出队和出栈操作b=q->next->data;q=q->next;w=w->next;printf("a=%c b=%c\n",a,b);if(a!=b)//检测是否为回文数{c=1;printf(">>>>>>>>>>>>>>>>不为回文<<<<<<<<<<<<<<<<<\n");break;}}if(c==0)printf("\n>>>>>>>>>>>>>>>>为回文<<<<<<<<<<<<<<<<<\n");}void main(){LinkStackNode top;//声明一个栈结点top.next=NULL;//将栈顶值为空Linkqueue q;queue(&q);//初始化队列system("pause");system("cls");s: getinmain();//进入功能选择界面int b;scanf("%d",&b);//选择功能switch(b){case 1:pushenter(&top,&q);system("pause");system("cls");goto s;case 2:check(&top,&q);system("pause");system("cls");goto s;case 3:exit(0);};}//实现各子函数并且加注释运行结果如下图:1、主菜单运行图2、输入数据2、检验是否为回文三、编程并上机调试运行四、时间、地点2011-4-8(星期五)软件学院机房五、指导教师邢莹(在书写过程中若出现错误,望老师指出,谢谢)。

数据结构实验二_栈的基本操作

数据结构实验二_栈的基本操作

青岛理工大学课程实验报告及实验步骤只要X不为0重复做下列动作将X%R入栈X=X/R只要栈不为空重复做下列动作栈顶出栈输出栈顶元素调试过程及实验结果根据输入的十进制数通过桟的基本操作可以转换成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的数。

在上机过程中程序的调用没有太大的问题,按照课本的基本算法就可以将程序正确的运行。

总结程序可以完成基本的功能,可以将十进制数转换为其他进制的数,基本掌握了桟的几种常用的操作;但程序存在缺陷,就是不能持续进行操作,输入了一个十进制数只能进行一次数制转换,程序就会退出,有待改进。

附录#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malloc.h>#define stack_init_size 100#define stackincrement 10typedef struct sqstack{int *base;int *top;int stacksize;} sqstack;int StackInit(sqstack *s){s->base=(int *)malloc(stack_init_size *sizeof(int));if(!s->base)return 0;{return 0;}}int conversion(sqstack *s){int n,e=0,flag=0;printf("输入要转化的十进制数:\n");scanf("%d",&n);printf("要转化为多少进制:2进制、8进制、16进制填数字!\n");scanf("%d",&flag);printf("将十进制数%d转化为%d进制是:\n",n,flag);while(n){s->top=s->base;s->stacksize=stack_init_size;return 1;}int Push(sqstack *s,int e){if(s->top-s->base>=s->stacksize){s->base=(int*)realloc(s->base,(s->stacksize+stackincrement)*sizeof(int)); if(!s->base)return 0;s->top=s->base+s->stacksize;s->stacksize+=stackincrement;}*(s->top++)=e;return e;}int Pop(sqstack *s,int e){if(s->top==s->base)return 0;e=*--s->top;return e;}int stackempty(sqstack *s){if(s->top==s->base){return 1;}elsePush(s,n%flag);n=n/flag;}while(!stackempty(s)) {e=Pop(s,e);switch(e){case 10: printf("A");break;case 11: printf("B");break;case 12: printf("C");break;case 13: printf("D");break;case 14: printf("E");break;case 15: printf("F");break;default: printf("%d",e); }}printf("\n");return 0;}int main(){sqstack s;StackInit(&s); conversion(&s);return 0;}。

数据结构实验二

数据结构实验二

数据结构实验二数据结构实验二:队列与栈的实现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现队列和栈数据结构,加深对队列和栈实现原理的理解,并熟练掌握队列和栈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要求1.使用C/C++语言实现队列的基本操作:初始化队列、入队、出队、判空、判满等。

2.使用C/C++语言实现栈的基本操作:初始化栈、入栈、出栈、判空、判满等。

3.验证队列和栈的实现是否正确。

4.分析队列和栈的时间复杂度,并给出实验结果。

5.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程序源代码、实验结果和分析、实验总结等内容。

三、实验原理1.队列:队列是一种先进先出(FIF0)的数据结构。

在队列中,数据元素按照进入队列的顺序排列,首元素是最先进入的元素,尾元素是最后进入的元素。

队列的基本操作有:初始化队列、入队、出队、判空、判满等。

2.栈:栈是一种后进先出(LIFO)的数据结构。

在栈中,数据元素按照进入栈的顺序排列,但是只能从栈顶进出,即最后进入的元素最先出栈。

栈的基本操作有:初始化栈、入栈、出栈、判空、判满等。

四、实验步骤1.实现队列的基本操作:1.初始化队列:创建一个空队列,并设置相关指针。

2.入队:将新元素插入到队尾。

3.出队:将队头元素删除,并返回其值。

4.判空:判断队列是否为空。

5.判满:判断队列是否已满。

2.实现栈的基本操作:1.初始化栈:创建一个空栈,并设置相关指针。

2.入栈:将新元素压入栈顶。

3.出栈:将栈顶元素弹出,并返回其值。

4.判空:判断栈是否为空。

5.判满:判断栈是否已满。

3.编写测试代码,验证队列和栈的基本操作是否正确。

4.进行性能测试,分析队列和栈的时间复杂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队列的时间复杂度:●初始化队列:O(1)●入队:O(1)●出队:O(1)●判空:O(1)●判满:O(1)2.栈的时间复杂度:●初始化栈:O(1)●入栈:O(1)●出栈:O(1)●判空:O(1)●判满:O(1)3.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队列和栈的基本操作的时间复杂度都是O(1),即常数时间复杂度,具有高效性。

数据结构第二章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第二章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第二章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数据结构第二章主要涉及线性表的相关知识,本次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际操作和编程实现,深入理解线性表的概念、存储结构以及基本操作,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提高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编程语言为C++,编程环境为Visual Studio 2019。

三、实验内容(一)顺序表的实现顺序表是一种用顺序存储方式实现的线性表。

在实验中,我们定义了一个结构体来表示顺序表,包括存储数据的数组和表示表长度的变量。

实现了顺序表的初始化、插入、删除、查找等基本操作。

(二)链表的实现链表是一种通过指针链接实现的线性表。

我们分别实现了单向链表和双向链表。

在单向链表中,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双向链表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指向前一个节点的指针,使得链表的操作更加灵活。

(三)线性表的应用运用实现的线性表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如数据排序、查找特定元素等。

四、实验步骤(一)顺序表的实现步骤1、定义顺序表结构体,包括数据数组和长度变量。

2、实现顺序表的初始化函数,将长度初始化为 0。

3、插入操作:首先判断表是否已满,如果未满,在指定位置插入元素,并将后续元素后移。

4、删除操作:首先判断指定位置是否合法,然后将该位置元素删除,并将后续元素前移。

5、查找操作:遍历表中的元素,找到目标元素返回其位置,否则返回-1。

(二)链表的实现步骤1、单向链表定义单向链表节点结构体,包含数据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实现链表的初始化函数,创建头节点。

插入操作:分为头插法和尾插法,根据插入位置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方法。

删除操作:找到要删除的节点,将其前后节点连接起来,释放删除节点的内存。

查找操作:遍历链表,找到目标元素返回节点指针,否则返回NULL。

2、双向链表定义双向链表节点结构体,包含数据、指向前一个节点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初始化函数与单向链表类似,但需要同时处理前后指针。

插入和删除操作:在单向链表的基础上,同时更新前后节点的指针。

数据结构(C语言版) 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C语言版) 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C语言版) 实验报告数据结构(C语言版) 实验报告第一章引言本实验报告主要介绍了在C语言环境下进行数据结构实验的相关内容。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最基础的一门课程,它主要涉及到如何将数据组织和存储以便高效地访问和操作。

本实验报告将按照以下章节进行详细介绍。

第二章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数据结构的理解,并运用C语言编写相应的数据结构代码。

第三章实验环境1.操作系统:________Windows 102.编程语言:________C语言3.开发工具:________Visual Studio Code第四章实验内容1.线性表1.1 顺序表的实现1.1.1 初始化线性表1.1.2 插入操作1.1.3 删除操作1.1.4 查找操作1.2 链表的实现1.2.1 单链表的创建和遍历1.2.2 单链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 1.2.3 单链表的反转1.3 栈1.3.1 栈的实现1.3.2 栈的应用1.4 队列1.4.1 队列的实现1.4.2 队列的应用2.树2.1 二叉树的实现2.1.1 二叉树的创建和遍历2.1.2 二叉树的查找操作2.1.3 二叉树的插入和删除操作2.2 平衡二叉树2.2.1 平衡二叉树的实现2.2.2 平衡二叉树的插入和删除操作 2.3 堆2.3.1 堆的实现2.3.2 堆的操作2.4 哈夫曼树2.4.1 哈夫曼树的构建2.4.2 哈夫曼编码和解码3.图3.1 图的表示方法3.1.1 邻接矩阵3.1.2 邻接表3.2 图的遍历算法3.2.1 深度优先搜索(DFS)3.2.2 广度优先搜索(BFS)3.3 最小树3.3.1 Kruskal算法3.3.2 Prim算法3.4 最短路径3.4.1 Dijkstra算法3.4.2 Floyd算法第五章实验结果本实验通过编写相关的数据结构代码和算法,成功实现了线性表、树和图的基本功能。

经测试,各功能模块能正常运行,并能给出正确的结果。

数据结构_迷宫求解_实验报告 北邮

数据结构_迷宫求解_实验报告 北邮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二——利用栈结构实现迷宫求解问题学生姓名:班级:班内序号:学号:日期:2012年11月19日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掌握指针、模板类、异常处理的使用2、掌握栈的操作的实现方法3、掌握队列的操作的实现方法4、学习使用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学习使用队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实验要求:利用栈结构实现迷宫求解问题。

迷宫求解问题如下:心理学家把一只老鼠从一个无顶盖的大盒子的入口赶进迷宫,迷宫中设置很多隔壁,对前进方向形成了多处障碍,心理学家在迷宫的唯一出口放置了一块奶酪,吸引老鼠在迷宫中寻找通路以到达出口,测试算法的迷宫如下图所示。

提示:1、可以使用递归或非递归两种方法实现2、老鼠能够记住已经走过的路,不会反复走重复的路径3、可以自己任意设置迷宫的大小和障碍4、使用“穷举求解”的方法三、程序分析1、存储结构栈存储结构;示意图;2、关键算法分析A、绘制迷宫;伪代码:1、输出迷宫的大小及全部设置为障碍;2、根据键盘的输入绘制迷宫的路线,起始点和终点;void draw()//绘制迷宫障碍{k=getch();switch(int(k)){case 105://上if(by>5){by--;j--;}break;case 107://下if(by<M+4){by++;j++;}break;case 106://左if(bx>2){bx=bx-2;i--;}break;case 108://右if(bx<2*N){bx=bx+2;i++;}break;case 114://'R'路map[i][j]=0;cout<<".";break;case 119://'W'墙map[i][j]=-3;cout<<"■";break;case 115://'S'起点s[0].x=i;//起点入栈s[0].y=j;top=1;map[i][j]=-1;cout<<k;break;case 101://'E'终点map[i][j]=-2;cout<<k;break;}gotoxy(bx,by);}B、路径寻找伪代码;1、向某一方向查找是否有路;2、如有遍历一下栈,看是否已经进栈,一进栈就舍弃,寻求下一个;无就让其进栈。

数据结构实验2——栈和队列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2——栈和队列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2——栈和队列1 实验目的通过选择下面五个题目之一进行实现,掌握如下内容:进一步掌握指针、模板类、异常处理的使用掌握栈的操作的实现方法掌握队列的操作的实现方法学习使用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使用队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实验内容利用栈结构实现八皇后问题。

八皇后问题19世纪著名的数学家高斯于1850年提出的。

他的问题是:在8*8的棋盘上放置8个皇后,使其不能互相攻击,即任意两个皇后都不能处于同一行、同一列、同一斜线上。

请设计算法打印所有可能的摆放方法。

提示:1、可以使用递归或非递归两种方法实现2、实现一个关键算法:判断任意两个皇后是否在同一行、同一列和同一斜线上2. 程序分析主程序:#include<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const int StackSize=8; //皇后的个数int num=0;template <class T>class SeqStack //定义顺序栈模板类{public:SeqStack(){top=-1;} //构造函数,初始化空栈void Push(T x); //入栈操作void Pop();//出栈操作void PlaceQueen(int row); //放置皇后bool Judgement();//判断是否符合条件void Print();//输出符合条件的皇后排列bool Empty(){if(top==-1) return true;else return false;}; //判断栈是否为空private:T data[StackSize]; //定义数组int top; //栈顶指针};template <class T>void SeqStack<T>::Push(T x) //入栈操作{if(top>=StackSize-1) throw"上溢";top++;//栈顶指针上移data[top]=x;}template <class T>void SeqStack<T>::Pop()//出栈操作{if(Empty()) throw"下溢";top--;//栈顶指针下移}template <class T>bool SeqStack<T>::Judgement()//判断该位置是否合适{for(int i=0;i<top;i++)if(data[top]==data[i]||(abs(data[top]-data[i]))==(top-i))//判断是否满足任意两个皇后不在同列同一斜线return false;return true;}template <class T>void SeqStack<T>::PlaceQueen(int row) //放置皇后{for (int i=0;i<StackSize;i++){Push(i); //入栈if (Judgement())//判断位置是否合适{if (row<StackSize-1)PlaceQueen(row+1); //如果合适满足条件则放置一个皇后,递归调用else{num++;//不满足条件则到下一行Print();//输出符合条件的皇后}}Pop();//出栈}}template <class T>void SeqStack<T>::Print()//输出皇后函数{cout<<"NO."<<num<<":"<<endl; for(int i=0;i<StackSize;i++){for(int j=0;j<data[i];j++){cout<<"□";}cout<<"■";for(int j=StackSize-1;j>data[i];j--){cout<<"□";}cout<<endl;}cout<<endl;}void main(){SeqStack<int> Queen;Queen.PlaceQueen(0);cout<<"总共有"<<num<<"种摆放方法。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二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二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实验名称)1.实验目标熟练掌握栈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熟练掌握栈的有关算法设计,并在顺序栈和链栈上实现。

根据具体给定的需求,合理设计并实现相关结构和算法。

2.实验内容和要求内容:通过顺序栈和链栈结构设计并实现一个顺序栈,编写算法实现下列问题的求解。

<1>利用顺序栈实现将10进制数转换为16进制数。

第一组数据:4第二组数据:11第三组数据:254第四组数据:1357<2>对一个合法的数学表达式来说,其中的各大小括号“{”,“}”,“[”,“]”,“(”和“)”应是相互匹配的。

设计算法对以字符串形式读入的表达式S,判断其中的各括号是否是匹配的。

要求:顺序栈的实验要求顺序栈结构和运算定义,算法的实现以库文件方式实现,不得在测试主程序中直接实现;实验程序有较好可读性,各运算和变量的命名直观易懂,符合软件工程要求;程序有适当的注释。

链栈实验要求本次实验中的链栈结构指带头结点的单链表;链栈结构和运算定义,算法的实现以库文件方式实现,不得在测试主程序中直接实现;实验程序有较好可读性,各运算和变量的命名直观易懂,符合软件工程要求;程序有适当的注释。

3.数据结构设计顺序栈,链栈。

4.算法设计(除书上给出的基本运算(这部分不必给出设计思想),其它实验内容要给出算法设计思想)进制转换:先在函数中定义一个栈然后初始化栈,通过循环对x求余数,将余数放入栈中,循环取出栈中的元素,并判断其值,用switch-case,10-A,11-B,12-C,13-D,14-E,15-F。

判断符号是否配对:通过函数将栈传入,将栈中的元素放到一个数组中,然后通过循环给数组中的符号对应相反数数字,如“(”-1,“)”-(-1)。

判断是否合法时,将整数数组遍历相加,若和为0 ,表达式合法,若和不为0则不合法。

5.运行和测试顺序栈:1,2,链栈:1,26.总结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很多东西还为掌握,要是不是的查书,查书时总结了一下内容栈是限定尽在表尾进行插入或者删除操作的线性表。

国家开放大学《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报告(实验2——线性表)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报告(实验2——线性表)参考答案
printf("\n");
//在链表中删除最高分和最低分结点
for(q=head,p=head->next;p!=NULL;q=p,p=p->next)
{
if(p==pmin) { q->next=p->next; p=q; } //删除最低分结点
};
typedef struct pw PW;
//定义链表结点
struct node
{
PW data;
struct node * next;
};
typedef struct node NODE;
NODE *create(int n); //建立单链表
void input(NODE *s,int i); //输入第i个评委信息
(5)遍历链表,累加求和,计算总分及平均分,并输出相关信息。
完整程序
//实验1.1线性表的链接存储结构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PWRS 5 //定义评委人数
//定义评委信息
struct pw
{
char name[8]; //姓名
short age; //年龄
float score; //评分
NODE *create(int n)
{
NODE *head,*p,*q;
inti;
p=(NODE*)malloc(sizeof(NODE));
head=p; q=p; p->next=NULL;
for(i=1; i<=n; i++)
{
p=(NODE*)malloc(sizeof(NODE));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二(样例参考)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二(样例参考)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二系别:班级:学号:姓名:日期:指导教师:一、上机实验的问题和要求:单链表的查找、插入与删除。

设计算法,实现线性结构上的单链表的产生以及元素的查找、插入与删除。

具体实现要求:1.从键盘输入10个字符,产生不带表头的单链表,并输入结点值。

2.从键盘输入1个字符,在单链表中查找该结点的位置。

若找到,则显示“找到了”;否则,则显示“找不到”。

3.从键盘输入2个整数,一个表示欲插入的位置i,另一个表示欲插入的数值x,将x插入在对应位置上,输出单链表所有结点值,观察输出结果。

4.从键盘输入1个整数,表示欲删除结点的位置,输出单链表所有结点值,观察输出结果。

5.(★)将单链表中值重复的结点删除,使所得的结果表中各结点值均不相同,输出单链表所有结点值,观察输出结果。

6.(★)删除其中所有数据值为偶数的结点,输出单链表所有结点值,观察输出结果。

7.(★)将单链表分解成两个单链表A和B,使A链表中含有原链表中序号为奇数的元素,而B链表中含有原链表中序号为偶数的元素,且保持原来的相对顺序,分别输出单链表A和单链表B的所有结点值,观察输出结果。

二、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原理和算法描述:(包括程序的结构,数据结构,输入/输出设计,符号名说明等)1.程序结构:定义一个主函数和五个子函数(分别用来实现单链表的创建、查找、插入、删除及单链表的打印)。

2.数据结构:定义一个结构体,作为单链表的结点。

typedef struct stu /*DataType可以是任何相应的数据类型如int, float或char*/ {char Name[Max]; /*定义了数据域,这里存放的是一个字符型数组*/struct stu *next; /*定义了指针域*/}student;3.输入输出设计:创建单链表函数:student *create();输入:通过scanf( )函数及for语句为数据域定义,并定义指针域的指针所指的下一个结点。

数据结构第二章 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第二章 实验报告
if(L.length>=L.listsize){
ElemType *newbase;
newbase=(ElemType *)realloc(L.elem,(L.listsize+LISTINCREMENT)*sizeof(ElemType));
if(!newbase) exit(OVERFLOW);
if(!L.elem) exit(OVERFLOW);
L.length =0;
L.listsize=LIST_INIT_SIZE;
return OK;
}// InitList_Sq
Status ListInsert(SqList &L, int i, ElemType e) { //算法2.4
if(i<1||i>L.length+1) return ERROR;
}// ListInsert_Sq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运行截图:
输入字母d执行顺序表删除操作:输出初始顺序表,删除第3个元素,
输出删除操作后顺序表
1
Status ListDelete(SqList &L, int i, ElemType &e) { //算法2.5
}
pc->next=pa?pa:pb;
free(Lb);
}// MergeList_L
2
3
4
5
6
7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总结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总结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总结引言:在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过程中,数据结构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课程。

通过实验课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理解和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还能够通过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将对数据结构实验进行总结,介绍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第一章:实验背景与目的本次实验的背景是通过对各种数据结构的实际操作,了解不同数据结构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特点。

实验目的是培养我们对数据结构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的能力,锻炼编程与调试的技巧。

第二章:数据结构实验内容与方法本次实验包括线性表、栈、队列、树、图等多个实验,每个实验通过使用不同数据结构解决相关问题。

我们使用C语言进行编程,并运用相应的算法来实现各种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

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已学习的数据结构知识,并进行算法设计与分析。

第三章:实验过程与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针对每个数据结构的特点,进行算法设计。

然后,通过编写程序实现算法,并进行调试。

在方法上,我们采用逐步调试的方法,先验证算法的正确性,再进行性能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所实现的数据结构能够解决相关问题,并具有较好的性能。

测试数据的输入规模和复杂度也对运行时间和内存占用有一定的影响。

第四章:实验中的收获与体会通过实验,我们对数据结构的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实践中,我们不仅解决了各种具体问题,还培养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具体的实验环节中,编程与调试的过程让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复杂的问题。

在实验报告的撰写中,我们进一步锻炼了书面表达的能力。

结论:通过本次数据结构实验,我们深入学习和理解了各种数据结构和算法,锻炼了编程和调试的技巧。

实验中,我们不仅仅是在机械地运用数据结构知识,更是在思考和探索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问题中。

这次实验让我们见识到数据结构的强大和灵活性,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通过实验的整个过程,我们对计算机科学的实际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以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实验题目
(1)掌握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2)掌握线性表插入、删除等基本运算。

(3)掌握线性表的典型应用——多项式求和。

2、实验内容
(1)顺序存储结构的实现。

(2)链式存储结构的实现。

(3)编程实现多项式求和的运算。

3、实验要求
(1)利用C语言完成算法的设计和程序设计。

(2)上机调试通过实验程序。

(3)输入数据,检验程序运算结果。

(4)给出具体的算法分析,包括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等。

(5)撰写实验报告。

4、实验步骤与源程序
⑴实验步骤
1、输入多项式变量X的最高次数
2、利用For循环i小于最高次幂,分别输入每一项的次幂数,完成一个多项式,再输入另一个多项式。

完成多项式的输入。

3、建立链表函数List(SeqList A, SeqList B, SeqList *C)实现多项式的每项的相加。

⑵源代码:
1)顺序存储结构的源代码:
#include<stdio.h>
#define MAXLEN 100
typedef struct
{ int data[MAXLEN];
int last;
} SeqList;
//多项式相加
void add_List(SeqList A, SeqList B, SeqList *C)
{ int i;
C->last=st>st? st:st;
for(i=0;i<=C->last;i++)
C->data[i]=A.data[i]+B.data[i];
getchar();
}
//显示多项式
void show_list(SeqList C)
{ int i;
for(i=st;i>=1;i--)
if(C.data[i])
printf("\(%dx^%d\)+",C.data[i],i);
printf("\(%dx^%d\)\n",C.data[0],0);
}
//生成一个多项式
void create_list(SeqList *D)
{ int n,i;
printf("请按多项式X的最高次数:");
scanf("%d",&n);
for(int k=99;k>=0;k--)
D->data[k]=0;
printf("请按多项式X的次数由大到小输入系数,缺少项用0补齐\n"); for(i=n;i>=0;i--)
{ printf("输入X^%d项的系数: ",i);
scanf("%d",&D->data[i]);
}
D->last=n;
}
void main() // 主程序{ SeqList A,B,C;
printf("生成多项式A(x):\n");
create_list(&A);
printf("A(x)=");
show_list(A);
printf("生成多项式B(x):\n");
create_list(&B);
printf("B(x)=");
show_list(B);
printf("多项式A(x)和B(x)的和 ");
add_List (A,B,&C);
printf("C(x)=");
show_list(C);
}
2)链式存储结构源代码:
#include<stdio.h>
#include<malloc.h>
#include<math.h>
typedef struct linknode
{
float coef;
int expn;
struct linknode *next;
} Node;
void create_link_list(Node *L) // 创建一个链式存储结构的多项式{ Node *p,*q;
int n=1;
float x=1;
q=L;
printf("请按多项式指数由大到小输入系数和指数:\n");
while(fabs(x)>0.000001 )
{ scanf("%f %d",&x,&n);
if(fabs(x)>0.00001)
{ p=(Node *) malloc(sizeof(Node));
p->coef=x;
p->expn=n;
p->next=NULL;
q->next=p ;
q=p;
}
}
}
void show_link_list(Node *L) // 显示一个多项式
{
Node *p;
p=L->next;
while(p&&p->next )
{ printf("\(%fx^%d\) + ",p->coef,p->expn);
p=p->next;
}
printf("\(%fx^%d\) ",p->coef,p->expn);
printf("\n");
}
void mergelist(Node *La,Node *Lb,Node *Lc) // 多项式合并{ Node *pa,*pb,*pc;
Node *q1,*q2;
Lc=La;
pc=Lc;
pa=La->next;
pb=Lb->next;
while(pa && pb)
if(pa->expn > pb->expn)
{ pc->next=pa;pc=pa;pa=pa->next;}
else if(pa->expn < pb->expn)
{ pc->next=pb;pc=pb;pb=pb->next;}
else if(fabs(pa->coef+pb->coef)<0.000001)
{ q1=pa;
q2=pb;
pa=pa->next;
pb=pb->next;
free(q1);
free(q2);
}
else { q1=pb;pa->coef=pa->coef+pb->coef; pc->next=pa;
pc=pa;
pa=pa->next;
pb=pb->next;
free(q1);
}
if(pa)
pc->next=pa;
else
pc->next=pb;
}
void main() // 主函数{
Node *LA,*LB,*LC;
LA=(Node *)malloc(sizeof(Node));
LA->next=NULL;
LB=(Node *)malloc(sizeof(Node));
LB->next=NULL;
LC=LA;
create_link_list( LA);
printf("LA(x) = ");
show_link_list(LA);
create_link_list( LB);
printf("LB(x) = ");
show_link_list(LB);
mergelist(LA,LB,LC);
printf("LA(x)+LB(x)= ");
show_link_list(LC);
}
5、测试数据与实验结果:
1)顺序存储结构
2、链式存储结构:
6、结果分析与实验体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