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溶液的形成

合集下载

2022年鲁教版九上《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同步练习(附答案)

2022年鲁教版九上《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同步练习(附答案)

第三单元溶液第一节溶液的形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a—40一、选择题1.以下是厨房中的常见物质,将其分散到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 花生油B. 纯碱C. 食盐D. 白糖2.以下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盐水的沸点比水的低B. 无色澄清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 只有固体能作溶质D. 溶液的各局部性质都相同3.学习完溶液的知识后,下面几位同学根据各自的理解分别配制了溶液,你认为能形成溶液的是〔〕4.即食即热型快餐的内层是用铝箔真空包装的食物,外层那么分别包装两包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物质反响,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物质最适合的选择是〔〕A.硝酸铵晶体与水 B. 生石灰与水C. 浓硫酸与水D. 氯化钠与水5. 生活中的洗涤问题大多与化学知识有关。

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厨房中的洗涤剂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B. 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C. 食醋可用来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D. 自来水可溶解铁栅栏上的铁锈6. 向如图试管里的水中参加下述某种物质后,原来U形管内在同一水平上的红墨水,右边液面降低了些,左边液面上升了些,那么参加的物质是〔〕A. 生石灰B. 硝酸铵C. 活性炭D. 氢氧化钠固体7.以下关于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外界条件不变时,放置时间稍长,溶质不会别离出来B.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C .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和D.溶液内部各局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可能不相同8. 以下溶液中,溶质是液体的为〔〕A.医用葡萄糖溶液 B.20%的氢氧化钠溶液C.75%的消毒酒精 D.0.9%的生理盐水9.以下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碘酒 B.“雪碧〞汽水 C.冰、水混合物 D.生理盐水10.洗衣机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溶解洗涤剂的水温越高越好B.洗涤后衣服上一定没有残留洗涤剂C.洗涤后排出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洗涤时适当提高水温能加快洗衣粉的溶解速率11.欲将某温度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以下方法可行的是〔〕A.参加硝酸钾晶体B.加水C.降低温度 D.恒温蒸发水分12. 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以下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A. 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B.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C. 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D. 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13.以下物质中属于乳浊液的是〔〕14.名称中有“水〞字的物质可能是溶液,以下有“水〞字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15. 室温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参加10 g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局部固体未溶解,参加10 g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二、填空简答题16.指出以下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 1.1溶液的形成 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 1.1溶液的形成 课件

(1)用上图表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 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②中,有一种塑料仪器,其名称
是___________。
(3)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
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见右图,则称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NaCl质量为

(4)根据计算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 (水的密度为1g/mL)。量取读数时,下 图视线角度正确的是_____。(选填字母 标号)
晶体质量不再减少
3、在40℃时,某试管中盛有一定 量的硝酸钾溶液,怎样用实验方 法证明它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 溶液?
答案:取少许硝酸钾固体加入该溶 液中,视察硝酸钾是否溶解,若溶 解,则为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若不溶解,则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 液。
4.溶液的饱和性与浓稀关系
1、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讨论:如果溶液在配制 过程中质量分数偏小, 可能的原因是: (一)计算错误
(二)溶剂偏多: 1.读数时仰视 2.烧杯不干燥 3.试剂瓶先用蒸馏水润洗
4
(三)溶质偏少: 1.溶质中有杂质 2.砝码和物质放反了 3.称量前游码没归零 4. 砝码有缺损 5. 倒固体时有部分残留在纸
上或洒出
在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 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 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的 可能原因是:
溶质\克 溶质\克 溶质\克 溶质\克
KNO3晶体 A
KNO3晶体 B
KNO3晶体 C
KNO3晶体 D
2、一杯20℃的NaNO3溶液,能 证明它是饱和溶液的是(D )
A蒸发10克水有硝酸钠晶体析出 B降低10℃时,有硝酸钠晶体析出 C加入10克硝酸钠晶体,仍有硝酸钠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鲁教版)第三单元 溶液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鲁教版)第三单元 溶液

第三单元溶液第一节溶液的形成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二、溶液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剂:起溶解作用的物质1.溶液的外观:澄清透明。

(溶质是以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的,所以溶液是澄清透明的;但是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2.溶液的特点: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3.溶质、溶剂的判断:①固体、气体溶解于液体: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②液体溶解于液体:少的是溶质,多的是溶剂;如果有水,无论多少,水是溶剂。

4.溶液的命名:“xx”(溶质)的“xx”(溶剂)溶液;如果溶剂是水,可以不说溶剂水。

氯化钠溶于水所得溶液的全称为“氯化钠的水溶液”,又可以叫做“氯化钠溶液”。

5.一些常见溶液的俗称:氯化钠溶液——食盐水氢氧化钙溶液——石灰水碘的酒精溶液——碘酒三、溶解时吸热、放热现象1.溶解时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

2.溶解时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

3.①溶解放热,所得溶液温度升高的物质有: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氧化钙、浓硫酸②溶解吸热,所得溶液温度降低的物质有:硝酸铵晶体③氯化钠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四、溶液的性质①常见的酸、碱、盐的水溶液具有导电性。

原因是它们溶于水要发生电离,产生能自由移动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如氯化钠溶解发生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NaCl=Na++Cl-;硫酸溶解发生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②少量溶质溶于水中,形成的稀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

③常见的有色溶液:蓝色溶液(含Cu 2+):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浅绿色溶液(含Fe 2+):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黄色溶液(含Fe 3+):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紫色溶液:石蕊溶液五、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就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第1节溶液的形成(共39张PPT)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第1节溶液的形成(共39张PPT)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 的、稳定的混合物就是溶液。
⑴ 溶液是混合物。 ⑵ 溶液的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 ⑶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所组成。
起溶解作用的物质叫做溶剂; 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溶液为什么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 点击上图右下角play播放
溶液为什么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食盐溶于水时,在水分
溶质不同,这两种过程吸收或放出热量不同,从而 使溶液的温度发生不同的变化。
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温度升高
温度降低
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最常用的较好的溶剂。常 用的溶剂还有酒精、汽油等。如果不加以说明,通常所 提的溶液就是指以水作溶剂的溶液。
夹层
内胆
1.右图为“便携式无电冰 桶”,使用时在夹层中放入 水,将食品放入内胆。在夹 层中再放入一种固体物质, 就会使内胆内的食品在低温 环境中保存。则在夹层中放
实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硝酸钾仍有 部分未溶解
全部溶解
(1)硝酸钾不再溶解 (2)加热后全部溶解 (3)冷却后又析出固体
硝酸钾全部溶解
上述实验证明: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是有条 件的,改变条件就能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
增加溶剂,减少溶质, 改变温度
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 度
子的作用下,组成氯化钠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向水中扩散, 均匀地分散到水中,所以食盐溶液实际上是离子和分子 组成的均匀混合物。离子的直径很小(一般小于 10-9m),质量也很小,它们在水溶液中跟水分子一起不 断运动,所以溶液是均匀、稳定的。
Na+和Cl- 扩 散到水分子的 间隔之中。
一、溶 液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级全一册1.1《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级全一册1.1《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

1、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2、溶剂一般是液体
3、水是最常用的溶剂,但不是唯 一的溶剂
一般不指明溶剂的溶液,都是 以水做为溶剂来研究
日常生活中的 溶液
活动探究三
污渍中泥土、碘、 润滑油
用水清洗出现什么样的现象 呢?清洗得到的它们是溶液吗?
静置
悬浊液
(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中)
颗粒下沉 液滴上浮
(汽油、酒精)
溶解
乳化 ……
污渍
(润滑油等)
乳化剂
(洗洁精等)
我会做
1、下列关于溶液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D) A.溶液都是澄清、透明、无色的 B.当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溶质不会从 溶液里分离出来 C.一种溶液中各部分的浓稀和性质都是一样的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纯净物 2、 下列液体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④⑤ ①啤酒 ②水 ③泥水 ④澄清石灰水⑤盐酸
你认为
起到什么作用呢?
活动探究一
氯化钠、蔗糖、 润滑油、碘
这批衣服上的污渍 都能用水洗去吗
想象溶解过程
粒子的分散过程
蔗糖溶液和食盐溶液是怎样形成的?
蔗糖分子扩散到水分子的 间隔之中。
蔗糖分散到水中
形成
蔗糖溶液
食盐分散到水中
形成
食盐溶液
Na+和Cl- 扩散到水分子的 间隔之中。
电离:
许多像氯化钠这样的物质,溶解在水 中(或受热熔化)时能够产生自由移 动的离子,这样的过程叫电离
电离和通电有关系吗?
活动探究二
酒精 氯化钠 汽油 蔗糖 酒精 汽油 碘 润滑油 碘 润滑油
用水不能洗去的 污渍怎么办呢
1、像蔗糖、氯化钠这样分散在水中,你能用过滤 和沉降把它们分开吗? 2、假如给你一根吸管,你从烧杯里不同位置吸尝 该液体,你估计它们的甜味(咸味)程度相同吗?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3.1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3.1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2.小组合作探究: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溶液的形成原理。学生通过讨论、实验和分享讨论成果,培养了合作交流、分工协作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
3.对比法教学:在引导学生区分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时,运用对比法进行教学。通过对比分析,学生能够更加明确溶液的特点,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溶液的形成原理。
3.创设生活情境,如厨房溶解盐、医药配比等,让学生从中发现和总结溶液的特征,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的能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溶液的本质特征,如“溶液是什么?”、“溶液是如何形成的?”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溶液的形成原理,如“溶质和溶剂是什么?”、“溶液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3.1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3.1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是化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溶液的形成是学生在学习了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基本性质之后,进一步深入探讨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相互作用及变化规律。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溶液的概念、溶液的形成、溶液的性质等。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但在溶液的形成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因此,制定一份优秀教学案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溶液的形成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溶液的概念,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和总结溶液的特征,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溶液的形成原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工协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溶液教案鲁教版.doc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溶液教案鲁教版.doc

第三单元溶液第一节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2、过程与方法:(1)学习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2)采取对比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不同的解决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勇于创新的精神。

重点:1、建立溶液的概念。

2、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难点:1、从微观上认识溶液。

2、理解溶质、溶剂的辨证关系。

导入新课:提问:生活中的纯净水是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海水、河水、湖水以及矿泉水呢?新课:一、溶液探究思考:蔗糖与氯化钠两种物质形成溶液后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区别:蔗糖在水中是以分子形式存在(C11H22O11),而氯化钠则是以离子形式存在(Na+、Cl-)。

联系:两种溶液只要水分不被蒸发,温度不发生变化,蔗糖或氯化钠与水不会分离,取出其中任意一部分进行比较,它们的组成完全相同。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讨论:纯净水是否是溶液?早上清新的空气是否是溶液?合金是不是溶液?溶液都是无色的吗?练习: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是的()A、食盐B、面粉C、植物油D、石灰石2、以下饮料和食品中,属于溶液的是()A、豆浆B、果酱C、矿泉水D、蔗糖水2、溶液的宏观特征:(1)均一性(2)稳定性练习1:烧杯中有100毫升NaCl溶液,请比较A处和B处密度的大小( )(图见大屏幕)A:ρA > ρB B:ρA < ρB C:ρA= ρB D:不能确定3、溶液的组成:溶剂与溶质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m(液)= m(溶剂)+m(溶质)练习:1、将10g蔗糖溶于100g水中,完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是。

2、将50g食盐溶于100g水中,经过搅拌、静止、过滤,称量出滤渣的质量为30g,那么形成的溶液的质量是。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1.1 溶解的过程 乳化现象ppt课件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1.1 溶解的过程 乳化现象ppt课件
1. 说得太好了,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 2. 你的设计(方案、观点)富有想象力,极具创造性。 3. 我非常欣赏你的想法,请说具体点,好吗? 4. 某某同学的解题方法非常新颖,连老师都没想到,真厉害! 5. 让我们一起为某某喝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敢于猜想,善于猜想,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表扬类
____C_S_2____。 (5)稀盐酸中的溶质是___H__C_l__。
整合方法·提升练
13.【中考•青岛】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
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
A.蔗糖
B.花生油
C.面粉
D.冰块
整合方法·提升练
【点拨】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 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蔗糖可以溶解于水,形成均一、 稳定的混合物,可以得到溶液;花生油和面粉不溶于水;冰 块是水的固态形式,加入水中只含有一种物质,不是混合物。
15.【中考•河池】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面粉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 B.溶液中的溶质都是固体 C.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 D.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整合方法·提升练
【点拨】面粉不溶于水,故不能和水形成溶液;一种溶液里, 溶质可以有多种,溶剂一般只有一种;溶液中溶质可能为固 体、液体或气体;水和酒精等也是无色透明的,但为纯净物, 不是溶液。故选C。
1. 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夯实基础·逐点练
10.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C ) A.用自来水洗手 B.用汽油清洗油污 C.用洗涤剂清洗油腻的餐具 D.用钢丝球清除铁锈
夯实基础·逐点练
1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②溶质只能有一种

鲁教版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与典型例题

鲁教版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与典型例题

第三单元 溶液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一、溶解的过程溶液(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举例: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蔗糖溶液、氯化铁溶液等。

(2)特征:均一、稳定的混合物(3)组成:(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固、液、气(2)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通常为水(4)注意:a 、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 4为蓝色 FeSO 4为浅绿色 Fe 2(SO 4)3为黄色b 、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 ≠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c 、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d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固体、气体是溶质。

液体溶于液体:有水,水为溶剂,其他为溶质;无水,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

(5)性质:(1)导电性:有些溶液能导电 如:酸、碱、盐溶液(2)混合物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3)溶液的温度升高或降低如:氢氧化钠溶于水后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不变二、乳化现象:将难溶性的液体分散成细小的液滴,不能再聚集成大的液滴的现象。

乳化:举例:洗涤剂洗油污等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定义---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

2.转化:不饱和溶液−−−−−−−−→−变温度加溶质、蒸发溶剂,改饱和溶液−−−−−→−加溶剂、改变温度不饱和溶液3.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在一定温度时,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典型例题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悬浊液、乳浊液、溶液都是混合物B .溶液里溶质只能有一种C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但溶剂只能是液体D .透明、澄清的液体都是溶液2.下列溶液中的溶剂不是水的是( )A..碘酒 B .医用酒精 C .生理盐水 D .葡萄糖溶液3.溶液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的上层浓度小,下层浓度大B.溶液蒸干后,均能得到固体溶质C.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时,溶液为纯净物D.溶解得到溶液的过程中,通常有放热或吸热的现象4.当两种液体互相混合形成溶液时()A.无所谓哪一个是溶质B.只能将量多的一种叫溶剂,量少的一种叫溶质C.只能将量少的一种叫溶剂,量多的一种叫溶质D.通常将量多的一种叫溶剂,量少的一种叫溶质5.如下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右侧U型管中的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该物质是()A.浓硫酸B.氢氧化钠固体C.蔗糖固体D.氧化钙固体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极稀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B.饱和溶液是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C.不饱和溶液降温后可能变成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7.在相同条件下,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是()A.一定相同B.一定不同C.可能相同D.无法判断8.在2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为饱和的石灰水,应采取的措施为()A.升温至刚有Ca(OH)2析出B.降温至刚有Ca(OH)2析出C.加水D.加水9.饱和溶液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A.溶质的质量B.溶剂的质量C.溶液的质量D.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10.在一定温度下,使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A.加入溶质或蒸发溶剂B.加入溶剂C.都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D.都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中考链接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1、公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 ×100%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1)用固体配制:①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②仪器: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2)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①步骤:计算、量取、稀释、装瓶存放②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典型例题1.配制90g10%的NaNO3溶液后,向其中加入10gNaNO3搅拌至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NaNO3质量分数是()A.19%B.10%C.9%D.无法计算2.把40g5%的CaCl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到10%,应采用的方法是()A.把溶剂蒸发掉一半B.加入2gCaCl2固体C.加入40g15%的CaCl2溶液D.把溶剂蒸发掉20g3.配制5000g20%的盐酸,需要38%的盐酸(密度为1.19g/cm3)的体积为()A.2211mLB.1000mLC.2200mLD.2632mL4.一份2%的NaCl溶液蒸发掉40g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0%,则原溶液中溶质质量为()A.1gB.2gC.5gD.8g5. 某同学配制6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准备了下列实验用品.回答下列问题:(1)该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①计算,②称量,③量取,④______(填步骤名称).(2)配制过程还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填名称).(3)计算所需NaCl的质量为________g,称量时,NaCl应放在托盘天平的________(填“左盘”、“右盘”)上.(4)量取蒸馏水操作如下:将蒸馏水注入量筒,待液面接近量取体积对应刻度线时,改用________(填仪器名称)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如图该同学观察方式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若用C观察方式量取水的体积,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8. 将20克NaOH固体完全溶解在80毫升水中(水的密度为1g/cm3),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某同学在配制过程中,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所配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___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另一位同学称取NaOH时,由于操作不熟练,花了较长时间,那么,他所配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中考链接。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三单元 第一节《溶液的形成》 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三单元 第一节《溶液的形成》 鲁教版
⑹名称: 溶质名称+溶剂名称+溶液 ⑺能量变化:物质溶解时通常有能量的变化
思维训练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都有是无色透明的
C、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的质量加上溶剂的质量
D、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的体积加上溶剂的体积
2、说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①硫酸铜溶液
②0.9%的生理盐水
碘酒
硫酸铜溶液
食盐溶解到水中为什么会均一、稳定呢?
实验探究
问题:物质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是否会发生变 化? 实验:
(1)取2只烧杯,各注入一定量水,并测量水的 温度,填入59页课本表中。
(2)将一药匙氢氧化钠、硝酸铵分别加入上述2 支烧杯中,搅拌至完全溶解,测量溶液的温度, 填入课本表中 。

3.如果把得到的食盐水密封,保存一个月、一年、 两年……你猜测会不会从中析出食盐颗粒来?
1.溶液:一种或几种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 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剂:起溶解作用的物质叫溶剂。 如:水、酒精等。
3.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如:食盐等。
4.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稳定
思维训练
氢氧化 硝酸铵 氯化钠 钠溶液 溶液 溶液
温度/℃
温度变化 量
升高 降低
不变
结论:物质溶解时通常有能量的变化
活动天地2
1.向一只试管中加入1/3体积的水,然后 向试管中滴入两滴植物油,用力振荡, 观察所发生的现象。静置一段时间,再 观察现象。
振荡后浑浊,静置后油浮在水面上
2.向另一试管中加入约1/3体积的汽油, 重复1的操作,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油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 鲁教版化学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 鲁教版化学

不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 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不能(还能) 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该条件下这种 溶质的饱和(不饱和)溶液。
注意:
讲溶液饱和或不饱和,一定要指明温度,溶 剂质量和溶质。
判断溶液饱和与不饱和的方法(温度不变)
(1)当溶液中有固态溶质时,若固体_不__再__减__少_,那么 该溶液是饱和的,若固体___减__少___,那么该溶液是 不饱和的;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
注意:
(1)“升温”和“降温”两种方法适合大多数 固态溶质的溶液,对极少数固体(如:氢氧化钙)来说 恰好相反。
特殊溶质:Ca(OH)2
升温、蒸发溶剂、加溶质
不饱和溶液
降温、加溶剂
饱和溶液
(2)结晶:溶解在溶液里的溶质以晶体的形式 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
溶质分子(或离子) 向水中扩散
溶质分子(或离子)和 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
子(或水合离子)
吸收热量 若Q吸<Q放,则溶液温度升高; 若Q吸>Q放,则溶液温度降低。
放出热量
溶液的应用
无土栽培
喷施农药
医疗广泛使用
二、乳化现象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油类物 质与水形成的混合物久置后会分 层,这类混合物不具备均一性和 稳定性,不属于溶液。
冷却后硝酸钾晶体 从溶液中析出
固体溶质
溶解 结晶
溶液里的溶质
讨论: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吗?稀溶液一定是不 饱和溶液吗?
1.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可能是稀溶液; 2.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可能是浓溶液; 3.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下,饱 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4.饱和溶液所含溶质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多。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3.1 溶液的形成 课件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3.1  溶液的形成  课件

操作
现象
结论
蔗糖加入水中 蔗糖消失了
食盐加入水中
食盐消失了
硫酸铜加入水中 硫酸铜消失了,溶液
变成蓝色
……
几种物质都 溶于水中, 形成了混合 物。
现象解释(以蔗糖溶解为例)
溶解其 他物质
溶液
被溶解 的物质
溶解前
溶解中
溶解后
被溶解的物质逐渐扩散
形成 均一的、 稳定的、 混合物
一种或几 分散 另一种
种物质
溶液
溶质
胆矾溶于水 (CuSO4·5H2O)
硫酸铜(CuSO4)
过量的锌和稀盐
酸反应后的溶液 氯化锌(ZnCl2)
锌与过量的稀盐 酸反应后的溶液
氯化锌(ZnCl2) 氯化氢(HCl)
溶剂
水(H2O)
水(H2O) 水(H2O)
【大展身手】
1、在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_氯__化__钠__,
溶剂是_水__。在澄清的石灰水中,溶质是
稳定性: 外界条件 不变,溶 质溶剂不 会分离。
外界条件:如温度等
关于溶液的认识
3.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吗?
不一定,如
硫酸铜溶液
硫酸亚铁溶液 高锰酸钾溶液
4.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
不一定,如 水就不是溶液、无水乙醇也不是溶液。
关于溶液的认识
5.溶剂一定是液体吗?
不一定, 定义里并没有强调溶剂必须是液体, 因此溶剂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固体或者气体, 如空气也是一种溶液。 但初中默认溶液是液体。
_气__体__作为溶质,__液__体__作为溶剂。 3.当两种液体互相混合时,量多为_溶__剂___,量少
的为__溶__质___,但如果其中有一种是水,一般把 _水___叫做溶剂,没有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_水___ 溶液。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3.1溶液的形成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3.1溶液的形成优秀教学案例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能力,如“溶液的形成过程是否只有一种方式?还有其他类型的溶液吗?”
4.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如何选择合适的溶液处理废水?”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溶液的理解和看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系列溶液实例,如饮料、药片等,引导学生关注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提问:“你们对溶液有什么了解?溶液是如何形成的?”让学生回顾已有的知识,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
3.总结溶液的概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溶液的形成”。
(二)讲授新知
1.介绍溶液的定义: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均匀透明的混合物。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溶液在生活中的各种实例,如药品溶解、饮料混合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溶液的形成过程。
2.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有趣的溶液实验,如酸碱中和反应、盐水提取碘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创设问题情境,如提问:“溶液是如何形成的?溶液与悬浊液、乳浊液有何区别?”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4.引导学生关注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严谨的治学态度,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同时,我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收获成长和快乐。
1.布置作业:设计一份关于溶液的实验报告,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2.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种溶液,用于清洗油污。”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溶液的形成知识点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溶液的形成知识点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溶液的形成知识点液体溶液包括两种,即能够导电的电解质溶液和不能导电的非电解质溶液,网为您提供的溶液的形成知识点,希望给您带来启发!知识点一、溶液的形成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①均一:各部分性质、浓度、密度、色泽等相同。

②稳定: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变化时,溶液不分层、不沉淀。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和固体)。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常见的溶剂:水、酒精、汽油;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一般把水作为溶剂;)2、能区分溶液中的溶质、溶剂(如:碘酒、糖水、生理盐水、高锰酸钾的水溶液、石灰水);3、知道溶液、溶质、溶剂之间的质量关系(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及质量比。

4、知道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不属于溶液)生活中常见的乳化现象:如:肥皂漂洗衣服、洗洁精洗碗筷、牛奶、农药等。

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在一定的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换:①增加溶质;②蒸发溶剂;③降低温度;①增加溶剂;②升高温度;结晶:已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现象,叫做结晶。

(结晶和溶解都属于物理变化)。

(结晶方法: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三、物质溶解与温度的关系⑴酸碱溶于水,放出热量,温度上升;如:硫酸、氢氧化钠等。

⑵绝大多数的盐溶于水,吸收热量,温度下降;如:硝酸钾、氯化铵等。

⑶蔗糖、食盐溶于水温度不变。

课后练习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悬浊液、乳浊液、溶液都是混合物B.溶液里溶质只能有一种C.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但溶剂只能是液体D.透明、澄清的液体都是溶液2.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B.豆浆C.冰水D.糖水3.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的B.溶液不一定是混合物C.溶液都是纯净物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4.下列关于蔗糖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蔗糖溶于水就消失了B.蔗糖水下部的浓度比上部大C.蔗糖水恒温放置,不会析出晶体D.蔗糖水不具有蔗糖的化学性质5.对溶液基本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B.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C.一杯调好的糖水,喝第一口特别甜,越喝越不甜,说明后面喝的糖水含糖少D.当条件不变时,溶液虽然放置时间较长,溶质也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答案:1.A2.D3.D4.C5.D溶液的形成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预祝大家在新学期可以更好的学习。

鲁教版九级化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一节溶液的形成 第课时溶解的过程及乳化现象

鲁教版九级化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一节溶液的形成 第课时溶解的过程及乳化现象

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降低,如__________;有些物质溶解时,溶液的
温度不变,如____________。
硝酸铵
氯化钠
知识点2:乳化现象 细小液滴
4.洗洁精、洗衣粉和洗发液等物质可以使食用油以_______________的 形态分散在水中,形成不易分层、比较稳定的混合物,这种现象叫 _____乳__化__现__象_________。
小兰的方案为乙装置,其过程为: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观察另一烧杯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就可判断氢氧化钠溶解于水
时是吸收热量还是放出热量。
小兰
(1)你认为这两个同学的设计合理的是________,原因是
小白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不够完善,甲图中装置组成了一个封闭体系,
且广口瓶的容积一定,故里面所含的空气的量固定,当把分液漏斗中的
鲁教版
第三单元 溶 液
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第1课时 溶解的过程及乳化现象
重难点解析 1.溶液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在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 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特征。 2.溶质溶解时伴随着能量变化,当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溶液温 度下降,如硝酸铵;当吸收的热量小于放出的热量,溶液的温度升高, 如氢氧化钠;当吸收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溶液的温度不变,如食盐。 3.乳化剂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常见的乳化剂有洗洁精、洗衣粉、洗手 液。
2.溶质溶解时伴随着能量变化,当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下降,如硝酸铵;
并D.预溶测【液此的因点均素一对拨性食是】盐指溶氯同解一速化溶率液钠的各影和部响分。蔗的性糖质、溶组于成相水同 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硝酸铵溶于水,溶液
⑤硫酸铜放入足量的水中,搅拌;
实例:温___度___降___低__溶,液氢不是氧无色化的钠。 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鲁教版六三制初三化学第三章第一节《溶液的形成2》

鲁教版六三制初三化学第三章第一节《溶液的形成2》
第一节:溶液的形成(2)
前置测评
1.什么是溶液?溶液有什么特征? 2.溶于水后放热的物质有哪些?吸热的物质
有哪些? 3.溶液由什么组成?怎样判断溶液中的两大
成分? 4.判断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1)盐酸 (2)碘酒 (3)酒精溶液 (4)0.9﹪的生理盐水 4组2号—1 3组2号—2 2组2号—3 1组2号—4
哪些?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饱 ①升温 ②加溶剂 ③减溶质 和 溶 液 ①降温 ②蒸发溶剂 ③加溶质
温馨提示:

不 饱 和 溶 液
“升温”和“降温”两种方法适合大多数固态溶 质的溶液,对极少数固体(如:氢氧化钙)来说恰好 相反.
练习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一定温度下,往50g食盐饱和溶液里加入3g水, 食盐溶液一定还是饱和溶液。
1.在一定的条件下,糖能不能无限地溶解 在水里? 2.糖在什么情况下能继续溶解,在什么情 况下不能继续溶解?
生活某告种诉在溶我一质定的蔗中样想和温溶从糖,呢溶一度液上的不?下叫液想面,这溶断)和,的一种解地不说生定溶:加饱一量质活(入和说溶的在现蔗溶:剂不8象0糖液里饱℃,;还和的你能溶、最概能继液2后念0说续会吗m溶出怎l?解水饱
不饱和在溶一液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不饱能和再溶继液续溶解某
种结溶论质的溶液叫这一种定溶温质度的下饱,和固溶态液物质在一定量的水
中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故 事】冲糖水的故事
女孩:“妈妈,我要喝糖开水。”
你可以回答了吗? (妈妈将一玻璃杯放在桌上,向玻璃杯中倒水,然后向其
中加两勺糖,搅拌,糖全部溶解;又取了一勺糖放入杯中, 搅拌,杯底有糖剩余。) 女孩:“妈妈,再加点糖吧~” 妈妈:“已经很甜了,再加也不会更甜了。” 女孩:“为什么呀?”

鲁教版初三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溶液的形成

鲁教版初三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溶液的形成

鲁教版初三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溶液的形成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鲁教版初三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溶液的形成,欢迎大家参考阅读!1、溶液的判断:根据溶液的特征判断(均一性、稳定性) 均一性:是指溶液各部分的溶质浓度和性质都相同。

但溶液中分散在溶剂中的分子或离子达到均一状态之后,仍然处于不停地无规则运动状态之中。

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等)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或放出气体。

2、溶剂和溶质的判断: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

对溶液的认识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溶质在被分散前的状态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②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其颜色由溶质、溶剂的性质而决定。

③水是最常用的溶剂,酒精(乙醇)、汽油等物质也可以作溶剂。

多种液体形成溶液时,量最多的一种为溶剂,其余为溶质,但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习惯上把水看作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

3、溶液的用途①许多化学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可以加快反应的速率。

②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有很重要的意义。

动物摄取食物里的养料必须经过消化,变成溶液后才能吸收;植物从土壤里获得各种养料,也要变成溶液,才能由根部吸收。

4、溶解时吸热和放热的物质: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溶液的过程,叫做物质的溶解。

在物质溶解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溶剂中扩散的过程吸收热量,而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与溶剂作用生成溶剂合物的过程放出热量,所以物质溶解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扩散吸热水合放热——溶液温度降低溶解热现象扩散吸热=水合放热——溶液温度不变扩散吸热水合放热——溶液温度升高4、结晶的应用:结晶经常用于提纯物质。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鲁教版初三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溶液的形成,怎么样,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初中化学鲁教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 液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丶溶液的形成PPT

初中化学鲁教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 液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丶溶液的形成PPT
硝酸铵溶解吸 收大量的热
注意:温度计、玻璃棒每次用完要擦干净,再继续使用。
扩散过程 (吸热)
溶 解 过 程
水合过程 (放热)
吸热>放热 (溶液温度降低) 例如:NH4NO3固体溶于水
吸热 = 放热 (溶液温度不变) 例如:NaCl固体溶于水
吸热<放热 (溶液温度升高) 例如:NaOH 固体溶于水
讨论
硫酸铜
H2SO4 酒精 油脂 白磷
水 水 水
汽油 二硫化碳
氯化氢 水
碳酸

日常生活沾有油污,用水很难洗干 净,是用什么物质去除它呢?原理又是 什么?
[实验]乳化现象
试管内加
现象
把液体到
入的物质
掉后试管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是否干净
水和植物 油
水和植物油 和洗涤剂
分层 分层
乳浊 乳浊
分层 不干净 不分层 干净
乳浊液和悬浊液
1、乳浊液:液态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叫做乳浊液。
共同特征:不稳定、不均一
洗洁精、洗发液等物质能使食用油以细小 液滴的形态分散在水中,形成不易分层、比较 稳定的混合物,这种现象叫做乳化现象。
1.乳浊液:小液滴 分散到 液体里形成的
。混它合物 (是不/不是是)溶液。
2.乳化现象:洗涤剂有乳化功能,它
碘酒
溶质 碘 溶剂酒精 。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2)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 3)食盐水和蔗糖水混合后仍为溶液 4)所有的溶液都是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组成的。 5)98%的硫酸溶液中水做溶质,硫酸做溶剂。 6)食盐溶于水,得到食盐溶液的过程属于化合反应。
从溶剂中分离出来,不发生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
a.看溶液饱和或不饱和,一定要指明①温度, ②溶剂质量③对于哪种溶质而言。
b.饱和溶液不能溶解原溶质,还能溶解其他 溶质
02 实验探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1.在盛有10mL水的小烧杯中,加入5g硝酸钾,充分搅拌
有部分固体未溶解
2.将上述得到的液体静止后,取少量上层清夜于试 管中 (1)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充分振荡,观察现象
气液混合气为质 若有水在水为剂
五、溶液名称:
① 全称:(溶质)的(溶剂)溶液。(溶质前,溶剂后) 如氯化钠的水溶液,碘的酒精溶液
• 简称:若溶剂为水,可直接读(溶质)溶液。 如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 特例:如糖水、碘酒、石灰水、盐酸
例4、判断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溶液
溶质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
石灰水
氢氧化钙
医用酒精
酒精
碘酒 盐酸
碘 氯化氢气体
稀硫酸
硫酸
溶剂
H2O H2O H2O 酒精
H2O H2O
六、溶液的用途
1、便于动植物吸收养料。
2、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溶质在溶液中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一地分散在溶剂分 子中间。两种或多种溶液混合时,发生反应的分子或离子直 接相互接触,因此反应比较快。如:铝与硫酸铜均为固态时, 不容易反应,但把铝浸入在硫酸铜溶液中时,立即有红色的 铜析出。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蔗糖
四、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确定 1、气体和固体溶解在液体中:气体、固体是溶质。
2、液和液互溶:量多——溶剂,量少——溶质;若 溶液中有水,水均是溶剂。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指明溶剂的溶液,通常溶剂是水。
4.若溶液中发生化学变化,则生成的新物质(可溶) 为溶质
口诀
固液混合固为质 液液混合少为质 混合有变新为质
矿泉水
啤酒
白醋
医用药水
无土栽培营养液
饮料
生活中的溶液
口服液
例5、向图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左 端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则加入的物质是( )
C
A.硝酸铵
B.蔗糖
C.氢氧化钠
D.食盐
七、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活动天地3-3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在盛有20mL水的 烧杯中,加入5g硝 固体全部 酸钾,充分搅拌 溶解
含Fe3+的溶液——黄色 氯化铁溶液
例1.溶液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 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溶液一定是色透明的 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豆浆、牛奶都是溶液 D、溶液的上层浓度小,下层浓度大
二、乳化作用 洗洁精、洗衣粉和洗发液等物质可以使食用油以细小 液滴的形态分散在水中,形成不易分层、比较稳定的 混合物,这种现象叫乳化现象
结论:
升高温度、增加溶剂可使硝 酸钾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大多数固体溶质: 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
不饱和溶液 升温、加溶剂
饱和溶液
特殊溶质:熟石灰Ca(OH)2
升温、蒸发溶剂、加溶质
不饱和溶液
降温、加溶剂
饱和溶液
汪洋电脑 工作室
如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1) 当 溶 液 中 有 固 态 溶 质 时 , 若 固 体 _不__再__溶__解___________,那么该溶液是饱和的, 若固体_继__续__溶__解_,那么该溶液是不饱和的;
混合物 4、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V溶液≠V溶质+V溶剂 (粒子间有间隔)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 不一定,如:水是纯净物,不是溶液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吗? 溶液一定是透明的,但不一定是无色的 含Cu2+的溶液——蓝色
硫酸铜溶液 含Fe2+的溶液——浅绿色 氯化亚铁、硫酸亚铁溶液
含MnO4-的溶液——紫红色 高锰酸钾溶液
2.在上述得到的溶 有部分固体 液中,再加入5g硝 未溶解 酸钾,充分搅拌
硝酸钾在一 定量的水中 不能无限量 溶解
饱和溶液: 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 不能再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 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 剂里,还能继续再溶解某种物质的 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同一物质,相同温度,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饱和溶液

示 表
浓溶液
稀溶液

不饱和
溶液
例6、通常要使一种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 最简单的方法是( A) A、加入溶质 B、降低温度 C、升高温度 D、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区分: 洗洁精除去衣物或餐具上的油污,利用的是乳化作用 汽油除油污利用的是油污能溶解在汽油里
例2、下列洗涤或除污过程应用乳化原理 的是( C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 C、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D、用刷子刷除杯子上的污垢
三、物质溶解过程中常伴随能量的变化
实验探究3-1
溶质 加溶质前水 的温度 / ℃
溶解现象
NaCl
24 固体溶解
NaOH
24 固体溶解
NH4NO3
24 固体溶解
加溶质后水 无明显 的温度 / ℃ 变化
温度升高
温度降低
结 论: 1、NaOH溶于水时会放热,溶液温度升高。 生石灰、浓硫酸
2、NH4NO3溶于水时会吸热,溶液温度会下降。
例3、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 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下降,这种物质可 能是(B)
硝酸钾不再溶解
(2)然后将该试管加热,观察现象。 加热后全部溶解
(3)待试管冷却落后观察,又有什么现象?
冷却后又析出固体
想一想:饱和溶液能否溶解其它物质?
加入少量高 锰酸钾
硝酸钾饱和溶液 结论: 1.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能继续溶解高锰酸钾 2.此液为硝酸钾饱和溶液,高锰酸钾不饱和 溶液。
3.将步骤1的小烧杯中再加入10mL水充分搅拌 加10mL水 固体完全溶解
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一、溶 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 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组成
溶剂:起溶解作用的物质 溶质、溶剂都可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以是固、液、气
均一性: 溶液各部分组成、性质完全相同
(密度、浓度等)
3、特征 稳定性: 只要外界条件不改变、水份不蒸 发,溶剂与溶质不会分离。
(2)当溶液中没有固态溶质时,向溶液中加 入少量相应的溶质,若溶质_不__再___溶__解__,则原 溶液是饱和的,若溶质_继__续__溶__解___,则原溶液 是不饱和的。
(3)当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析出晶体后的 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汪洋电脑 工作室
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总结: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 不饱和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