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视图(2) 教学设计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初四数学视图与投影复习课件
灿若寒星
如图 30-14,是一个由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 几何体的三视图,则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 B )
A.9
B.8
图 30-14 C.7
D.6
灿若寒星
[解析] 由三个视图,可得俯视图中各位置上的小正 方体个数,如图.
1 3 21 1
∴共有 8 个小正方体.
课堂反思和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灿若寒星
灿若寒星
2.常见几何体的三视图 (1)正方体的三视图都是__正__方__形__. (2)圆柱的三视图有两个是__矩__形__,另一个是__圆____. (3)圆锥的三视图中有两个是_三__角__形___,另一个是_圆___. (4)球的三视图都是___圆_____. 3.投影 (1)定义:在光线照射下,物体在地面或墙面上留下的影子, 称为这个物体的___投__影___. (2)平行投影:物体在___一__束__平__行__光____的照射下的投影. (3)中心投影:物体在_从__同__一__点__发__出__的__光__线__的照射下的投影.
图 5-2-5 B.6 个 C.5 个 D.4 个
灿若寒星
考点 1 几何体的三视图 例题:(2012 年广东)如图 5-2-6 所示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
图 5-2-6
A
B
C
D
解析:从正面看,此图形的主视图有 3 列,从左到右小正 方形的个数是:1,3,1.故选 B.
答案:B
灿若寒星
1.(2012 年广东佛山)一个几何体的展开图如图 5-2-7 所 示,这个几何体是( A )
灿若寒星
考点 2
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或确定几何体的个数
5.(2009 年广东广州)如图 5-2-11 是由一些相同长方体的
最新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数学上册《视图》教学设计-评奖教案
课题三视图(一)一、教学目标1、会从投影的角度理解视图的概念2、会画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3、通过观察探究等活动使学生知道物体的三视图与正投影的相互关系及三视图中位置关系、大小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从投影的角度加深对三视图的理解和会画简单的三视图难点:对三视图概念理解的升华及正确画出三棱柱的三视图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这个水平投影能完全反映这个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吗?如不能,那么还需哪些投影面?物体的正投影从一个方向反映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为了全面地反映一个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我们常常再选择正面和侧面两个投影面,画出物体的正投影。
如图 (1),我们用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作为投影面,其中正对着我们的叫做正面,正面下方的叫做水平面,右边的叫做侧面.一个物体(例如一个长方体)在三个投影面内同时进行正投影,在正面内得到的由前向后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主视图,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向下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俯视图;在侧面内得到由左向右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左视图.如图(2),将三个投影面展开在一个平面内,得到这一物体的一张三视图(由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组成).三视图中的各视图,分别从不同方面表示物体,三者合起来就能够较全面地反映物体的形状.三视图中,主视图与俯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长,主视图与左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高.左视图与俯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宽,因此三个视图的大小是互相联系的.画三视图时.三个视图要放在正确的位置.并且使主视图与俯视图的长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的高平齐.左视图与俯视图的宽相等通过以上的学习,你有什么发现?物体的三视图实际上是物体在三个不同方向的正投影.正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就是主视图,水平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就是俯视图,侧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就是左视图(二)应用新知例1画出下图2所示的一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分析:画这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时,要注意从三个方面观察它们.具体画法为:1.确定主视图的位置,画出主视图;2.在主视图正下方画出俯视图,注意与主视图“长对正”。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数学上第四章第二节视图(第二课时)教学课件共24张PPT含视频
疑惑1:主视图中间为什么
要加一条实线?
主
俯
疑惑2:在俯视图中哪里是宽? 视
视
图
左视图和俯视图宽度相等具体
图
是哪两部分对应相等?
左
视
图
请指出下面三个同学三棱柱视图预习作业中的问题
请指出下面三个同学三棱柱视图预习作业中的问题
请指出下面三个同学三棱柱视图预习作业中的问题
2.你所画的主视图与俯视 图中有哪些部分对应相等? 主视图与左视图中有哪些 部分对应相等? 左视图与俯视图呢?
四棱柱的正确的三种视图
主
左
视
视
图
图
俯 视 图
小试身手
2、如图所示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
A
B
C
正面
D
3.长方体的主视图、俯视图如图所示, 则其左视图面积为( )
A.3 C.12
B.4 D.16
主
俯
3
视
1视
图
4
图
4
4、右图是 底面为等腰直角 三角形的三棱柱 的俯视图,尝试 画出它们的主视 图和左视图。
提问:三种视图分别反映几何体长、宽、高的哪几方面? 思考:你所画的主视图和俯视图中有哪些部分对应相等?
主视图和左视图中有哪些部分对应相等?左视图和俯视图 呢?
二、预习探究(一):
利用实物组内交流:1、指出三棱柱的长、宽、高 ; 2、三种视图分别反映三棱柱长、宽、高的哪几方面? 3、每两个视图都是哪部分对应相等? 4、互相交流解答各自预习案中的疑惑。
(A)
(B)
(C)
(D)
看问题不能只看单方面,同学之间 相处也是一样,要从很多方面看待同学, 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这样你能看到 每个人都有很多优点。
鲁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二次函数 参考教案2
二次函数教学目标1.探索并归纳二次函数的定义.2.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教学重点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获得用二次函数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体验.2.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教学难点经历探索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获得用二次函数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体验.教学方法探索—总结—运用法.课程资源与利用教学课件.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意图一、问题思考1.某工厂计划为一批正方体形状的产品涂上油漆,若正方体的棱长为a(m),则每个正方体需要涂漆的表面积S(m2)如何表示?2.2008年7月,我国发行奥运纪念版人民币受到广大收藏者的喜爱,原面值10元.经过两次增长(增长率相同),若设增长率为x,奥运纪念版人民币面值为y元,则y与x的关系式如何表示?二、知识回顾函数的定义及函数的分类.三、探究新知1.某果园有100棵橙子树,每一棵树平均结600个橙子.现准备多种一些橙子树以提高产量,但是如果多种树,那么树之间的距离和每一棵树所接受的阳光就会减少.根据经验估计,每多种一棵树,平均每棵树就会少结5个橙子.(1)问题中有哪些变量?其中哪些是自变量?哪些是因变量?(2)假设果园增种x棵橙子树,那么果园共有多少棵橙子树?这时平均每棵树结多少个橙子?(3)如果果园橙子的总产量为y个,那么请你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2.设人民币一年定期储蓄的年利率是x,一年到期后,银行将本金和利息自动按一年定期储蓄转存.如果存款额是100元,那么请你写出两年后的本息和y(元)的表达式(不考虑利息税).3. (1)已知矩形的周长为40cm,它的面积可能是100cm2吗?可能是75 cm2吗?还可能是多少?你能表示这个矩形的面积与其一边长的关系吗?(2)两数的和是20,设其中一个数是x,你能写出这两数之积y的表达式吗?四、思考归纳1.二次函数的定义.2.二次函数的判断.五、新知运用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1)y=3(x-1)2+1;(2);(3)s=3-2t2;(4);(5)y=(x+3)2-x2;(6)v=10πr22.下列函数中不是二次函数的是( )A.y=3x2+4;B.y=-x2;C.y=-x2+x3-5;D.y=(x+3)(x-2).3.函数y=(m-n)x2+mx+n是关于x的二次函数的条件是( )A.m、n为常数,且m≠0B.m、n为常数,且m≠nC.m、n为常数,且n≠0D.m、n可以为任何常数4.已知函数y=ax2+bx+c(其中a,b,c是常数),____是二次函数;____时,是一次函数;____时,是正比例函数.5.函数y=(m+2)xm2-2+2x-1是关于x的二次函数,则m=____.6.用总长为60m的篱笆围成矩形场地,场地面积S(m2)与矩形一边长a(m)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是函数关系吗?是哪一种函数?7.某商人如果将进货单价为8元的商品按每件10元出售,每天可销售100件.现在他采用提高售价,减少进货量的办法增加利润,已知这种商品每提高1元,其销售量就要减少10件.若他将每件商品售出价提高为x元,每天所赚利润为y元,请你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六、总结回顾1.探索并归纳二次函数的定义.2.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3.二次函数是描述现实世界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4.二次函数是某些单变量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对二次函数的研究为进一步学习函数,体会函数思想奠定基础,积累经验.七、布置作业体会函数的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结合组内老师的评课,我自己也进行了认真反思:成功之处:1.对二次函数的学习,本节课通过丰富的现实背景,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学生感受二次函数的意义,感受数学的广泛联系和应用价值.对二次函数的学习,通过学生的探究性活动(经历数学化的过程),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如探究橙子的数量与橙子树之间的关系、及用关系式表示这一关系的过程,引出二次函数的概念,使学生感受二次函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设计大量的可以表示为二次函数、利用所学的二次函数知识可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利用“想一想”,提出进一步的最大产量的问题;用统计的方法得到关于最大产量的一种猜想,问题的最后让学生初步感受二次函数能解决最优化的实际问题.在“做一做”的活动中,把两年后的本息和y与年利率x的关系表示为二次函数;在以上两例的基础上,给出二次函数的定义,并举出以前所见到的一些二次函数关系式,为新知的理解做好了铺垫.3.在新知的巩固应用环节,我精心设计了不同题型的问题,很好巩固应用了本节的新知,课堂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4.本节课我注重训练学生书写的规范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规范习惯.不足之处:1.在分组教学时,对用统计的方法得到关于最大产量的一种猜想,课堂上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充分参加计算,此处给学生的时间少一些.2.在“做一做”的活动中,把两年后的本息和y与年利率x的关系表示为二次函数的过程中,没有让学生有更多的交流和互相评价,有些学生对列函数关系式不是完全理解.总之,通过本节课,让我真正意识到:对于每节课的教学不能仅仅凭经验设计.在每节课的课前,一定要进行精心的预设.在课堂中,同时要结合课堂的实际效果和学生的情况注意灵活处理课堂生成.课堂上在进行分组教学时,提前预设好教学时间,在每节课上,既要放的开,同时又要注意在适当的时机收回,以保证每节教学基本任务完成.。
鲁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设计
鲁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鲁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1.2章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函数的概念、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能够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函数的概念、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反比例函数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从而得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能够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3.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得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相关资料。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商场打折,引导学生思考商品价格与数量之间的关系。
从而引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鲁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1.2.1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案
当 $x$ 增大时,$y$ 减小;当 $x$ 减小时,$y$ 增大。这种 关系表明 $x$ 和 $y$ 是成反比
的。
反比例函数性质
图像性质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一条双曲线 ,该曲线关于原点对称。
增减性
在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内,随着 $x$ 的增大,$y$ 的值逐渐减小 ,但永远不会等于零。在第二象 限和第四象限内,随着 $x$ 的减 小,$y$ 的值逐渐增大,也永远
06
课堂互动与拓展延伸
小组讨论环节
分组讨论
0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让学生讨论反比例函数的图
像特点、性质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小组展示
02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本组的讨论成果,包括反
比例函数的图像绘制、性质总结等。
互动交流
0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不同观点,在小组间进行互动交流,加深
不会等于零。
对称性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即如果点 $(x, y)$ 在图像上, 那么点 $(-x, -y)$ 也在图像上。
与正比例函数对比
函数形式
图像差异
增减性
对称性
正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是 $y = kx$ (其中 $k$ 是常数,且 $k neq 0$),而反比例函数是 $y = frac{k}{x}$。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特征和性 质,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
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培 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
鲁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设计1
鲁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鲁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理解反比例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引导学生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但部分学生对函数图象的识别和理解还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于反比例函数的理解和应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注重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2.能够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2.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点和识别。
3.反比例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实际应用案例。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注重个体差异,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包括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和实际应用案例。
2.准备练习题和作业,以便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实际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反比例函数的特点和性质。
2.呈现(10分钟)介绍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通过示例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基本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点,如渐近线、对称性等。
然后进行小组展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发现。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针对性讲解和辅导,帮助学生巩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鲁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投影与视图》全章复习学案
投影与视图复习学习目标:1. 了解投影的含义和种类,知道正投影概念,了解三视图的形成,,能画出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2. 能确定物体的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会判断三视图。
重点:投影与视图含义和种类,并能进行判断。
难点:理解并掌握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及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判别。
学法指导:具体实物、小组讨论。
一.知识梳理(学生课前完成)(1)主视图:1.三视图(2)左视图:(3)俯视图:2.画三视图原则:长(),高(),宽();画图时,看得见的轮廓线画成实线,看不见的轮廓线画成虚线。
三个图的位置展示:(1)平行投影:平行光线照射形成的投影(如太阳光线)。
当平行光线垂直投影面时叫正投影。
三视图都是正投影。
3.投影(2)中心投影:一点出发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如手电筒,路灯,台灯)4.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是矩形,这个矩形的长等于圆柱体的()这个矩形的宽(高)是圆柱体的(),圆柱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也是矩形,这个矩形的长等于圆柱体的(),这个矩形的宽(高)等于圆柱体的( )。
2.圆锥体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这个扇形的半径是圆锥体的( ),这个扇形的弧长是圆锥体的( ),圆锥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是(等腰三角形),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等于圆锥体的( ),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高等于圆锥体的( )。
二.考点典例分析考点1 三种视图例1(江西省)沿圆柱体上面直径截去一部分的物体如图1所示,则它的俯视图是( ) A B C D考点2 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例2(1)一木杆按如图2(1)所示的方式直立在地面上,请在图中画出它在阳光下的影子(用线段CD 表示);(2)图2(2)是两根标杆及它们在灯光下的影子.请在图中画出光源的位置(用点P 表示),并在图中画出人在此光源下的影子(用线段EF表示).考点3 投影的实际应用例3 小明想利用太阳光测量楼高.他带着皮尺来到一栋楼下,发现对面墙上有这栋楼的影子,针对这种情况,他设计了一种测量方案,具体测量情况如下:如图(1),小明边移动边观察,发现站到点E 处时,可以使自己落在墙上的影子与这栋楼落在墙上的影子重叠,且高度恰好相同.此时,测得小明落在墙上的影子高度 1.2CD = m ,0.8CE = m ,30CA = m (点A E C 、、在同一条直线上).已知小明的身高EF 是1.7 m ,请你帮小明求出楼高AB (结果精确到0.1 m ).误区点拨1.不辨实质,混淆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例1 下列各图中是太阳光下形成的影子的是( )A B C D2.只看表面,虚实不分3.长宽不齐,违背规则例例2 如图7,试画出该物体的三种视图. 例3 如图10,试画出该物体的三种视图图图5左主俯俯视图主视图左视图 三.知识应用一、选择题1.(广东佛山)在水平的讲台上放置圆柱形水杯和长方体形粉笔盒(右图),则它的主视图是( )A .图①B .图②C .图③D .图④ 2.(黑龙江哈尔滨)右图是某一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是( ).A .长方体B .圆锥C .圆柱B .D .正三棱柱 实物图 图④ 图③图② 图①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3.(甘肃省兰州市)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 )4.(四川省遂宁市)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如图所示,每个面内都标注了字母,如果从正方体的右面看是面D ,面C 在后面,则正方体的上面是A.面EB.面FC.面AD.面B 正六棱柱三视图的是5.(广西崇左)如图,下列选项中不是..( ) A . B . C . D .6.(甘肃庆阳)如图,晚上小亮在路灯下散步,在小亮由A 处径直走到B 处这一过程中,他在地上的影子( )A .逐渐变短B .先变短后变长C .先变长后变短D .逐渐变长7.(山东省枣庄市)如图,骰子是一个质量均匀的小正方体,它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6 个点.小明仔细观察骰子,发现任意相对两面的点数和都相等.这枚骰子向上的一面的点数是5,它的对面的点数是( )A .1B .2C .3D .6 二、填空题1.(广东省广州市)如图是由一些相同长方体的积木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此几何体共由________块长方体的积木搭成。
鲁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投影2 教案
《投影》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平行投影的含义,能够确定物体在太阳光下的影子,掌握并应用平行投影性质,能正确作图;了解不同时刻物体在太阳光下形成的影子的大小和方向是不同的;了解平行投影与物体三种视图之间的关系.2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实验、想象、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平行投影的性质难点:平行投影性质的应用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和三角板学生:预习新课并准备好观察生活中太阳光与影子现象的例子,并收集图片;准备小木棒、矩形纸片、三角形纸片分组进行实验得出的结果.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师:导入新课问题1影子随处可见,请问你能举出生活中关于太阳光与影子的两个实例吗?你能说出太阳光影子对人类应用吗?生:树的影子、窗户的影子,教学楼的影子都是在太阳光下形成的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投影的图片设计意图:利用几张图片提示本节课的课题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更快进入学习状态.生1:利用太阳光下的影子测量物体的高度生2:如测量校园内旗杆、教学楼的高,生3:借助太阳光下的影子来表示时间师:回答非常好师: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在地面或墙壁上留下它的影子,这就是投影(projection )现象.(二)、探究合作,获取新知1:实际操作活动一师:问题2(1)固定投影面,改变小棒或三角形、矩形纸片的摆放位置和方向,它们的影子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2)固定小棒或纸片,改变投影面的摆放位置和方向,它们的影子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生:每组汇报课前实际操作的结果.根据实际操作结果,交流讨论, 得出:小棒、三角形等纸片在太阳光下形成的影子随着物体与投影面的位置关系的改变而改变,当它们与投影面平行时,它们的影子的大小和形状与原物全等.2.合情推理:师:问题3根据实际操作,你认为太阳光线有什么特征?太阳光的光线结合实际操作得出:太阳离我们非常遥远,太阳光线可以看成平行光线,像这样的光线所形成的投影成为平行投影(parallel projection ).知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师:(1)固定投影面与纸片,改变光线的投射方向(2)固定投影面,改变纸片的位置与方向’ ’ ’(3)固定纸片,改变投影面的方向与位置师:概括总结得出规律(1)在太阳光下形成的影子随着物体与投影面的位置关系的改变而改变,当它们与投影面平行时,它们的影子的大小和形状与原物全等.(2)太阳光线可以看成平行光线,像这样的光线所形成的投影成为平行投影.探究太阳光与形成影子的规律活动二:师:问题4:选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4人一组在校园的篮球场上立一根木杆,分别在上午、中午、下午观察这根木杆影子的方向,同时测量木杆的影长,(1)观察太阳光传播方向变化?(2)观察木杆的影子方向和长短变化?(3)总结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生:汇报活动小结从早晨到傍晚,太阳光照射方向:东→东南→南→西南→西.影子图片生:一天中从早晨到傍晚,不同时刻,同一物体,影子的变化方向为“西—西偏北—北—北偏东—东”,影子的长度变化为“长—短—最短—短—长”.规律:同一时刻,不同物体,大树高度与其影长之比等于小树高度与其影长之比即11影长物高=22影长物高 3.得出新知,回归情景问题.师生:共同总结1.平行投影的概念2.平行投影的性质(1) 物体在太阳光下形成的影子随着物体与投影面的位置关系的改变而改变,当小棒、三角形等纸片与投影面平行时,它们的影子的大小和形状与原物全等.(2)①同一时刻,不同物体,物体1高度与其影长之比等于物体2高度与其影长之比即11影长物高=22影长物高. ②不同时刻,同一物体,一天中影子的变化方向为“西—西偏北—北—北偏东—东”,影子的长度变化为“长—短—最短—短—长”.。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上册数学课件三视图课件
几种基本几何体三视图 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几何体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
点不要漏画哦!
灿若寒星
想一想
如图是一个蒙古包的照片.你认为这个蒙 古包可以看成怎样的几何体?你能画出这个 几何体的三种视图吗?
灿若寒星
1、球体的投影
球是圆的母线绕其直径所在直线旋转轴 旋转而成的。球的三面投影均为圆,且 与球的直径相等。
课内练习
1.某两个物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请分别说出它们的形状.
直三棱柱
正四棱锥
2.由几个相同的小立方块搭
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如图所 1 3
示.方格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
的小方块的个数.请画出这个
2
几何体的三视图. 灿若寒星
3.一个几何体的三个视图都是全等的正方形, 则这 个几何体是_立__方__体_.
高平齐,宽相等”的关系,确定轮廓线的位 置,以及各个方向的尺寸.
灿若寒星
由三视图描述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一般先根据各视图想像从各个方向看到 的几何体形状, 然后综合起来确定几何 体(或实物原型)的形状, 再根据三视图 “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关系, 确定轮廓线的位置,以及各个方向的尺 寸.
灿若寒星
2、圆锥体的投影
圆锥体是由圆锥侧面和底面所围成的立体图形。圆 锥面是一条母线绕与它相交的旋转轴旋转而成的。
母线
旋转轴
灿若寒星
3、圆柱体的投影
旋转轴
D
A
B
C
水平投影为一圆,反 映顶、底圆的图形, 圆柱面上所有竖线都 积聚在该圆周上。
灿若寒星
母线
4、棱柱体的投影 1、分析: 2、作图:
a`(e`) b`(d`) c` f`
鲁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对函数的再认识(2) 参考教案
对函数的再认识(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用三种表示方法表示函数,能根据实际问题的意义及函数关系式,确定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函数的意义。
2、能力目标:使学生会根据实际问题求出函数的关系式。
培养学生类比和转化的思想方法,锻炼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归纳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
通过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思考、大胆置疑、勇于创新、合作学习的氛围中,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益。
教学重点:会用三种表示方法表示函数,会求简单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教学难点:会根据实际问题求出函数的关系式。
教学方法:为使课堂有趣、生动和高效,结合本节课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引导发现和设疑诱导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富有启发性和研究性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对问题的猜想和思考,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自觉地经历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
并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新知的积极状态,使其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出示问题:1、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函数都是用数学式子表示的,你知道函数还可以怎么表示吗?2、某届全国图书展销会于5月份举行。
本届书市总收入约1800万元(包括批发和零售),其中零售收入约500万元展销会期间的零售收入统计如下:①展销会期间 , 哪一日的零售收入最高 ?②零售收入是日期的函零售收入是日期的函数吗 ? 为什么 ? 它是用什么方法表示的 ?3、你知道气温(T )是时刻(t )的函数吗?为什么?它是用什么方式表示的?思维点击:表示函数的方法有哪些?你认为它们各自有什么优点呢?师生活动:1、引导学生根据表格和图像回答问题,把函数的3种表示方法总结出来。
2、找出它们各自的优点。
(小组交流,得出结论)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的三个问题,引出新知识,形象直观‘实现思维的正向迁移,自然而顺利过渡到新的研究课题。
2视图-初中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北师大版)
(4)从视图到实际问题的解决:将视图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举例:设计一些综合性的习题,如视图与实际尺寸的结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视图知识,并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教学流程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视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的理解程度各有不同。有的学生能够迅速掌握三视图的绘制技巧,而有的学生在空间想象和视图转换上则显得有些吃力。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讲授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实物展示来帮助学生理解视图的抽象概念。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看到视图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但同时,我也发现,对于一些空间想象力较弱的学生来说,单纯的讲授可能还不足以帮助他们完全理解。因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互动性和操作性更强的教学活动。
举例:教授学生利用简单的几何体,如正方体、圆柱体等,练习绘制三视图,强调线条的准确性和视图的完整性。
(3)视图在实际应用中的分析:培养学生将视图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举例:给出一பைடு நூலகம்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椅子、桌子等,让学生根据视图分析其结构,并进行简单的尺寸测量。
2.教学难点
(1)空间观念的形成:对于一些空间想象力较弱的学生来说,理解视图与实际几何体之间的关系是一大难点。
3.视图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视图来分析物体结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4.视图与几何体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视图,推断几何体的形状和尺寸,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习与拓展:设计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适当拓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鲁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1.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 教学设计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和解析表达式探索并理解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 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对图象的感知水平,领会研究函数的一般要求.过程和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通过全面的观察和比较,积累数学方法和活动经验. 逐步提高观察和归纳分析能力,体验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经历小组合作与交流活动,在质疑、追问、讨论中达成共识,发展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重点:探索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难点:理解反比例函数性质的探索过程,从“数”和“形”两方面综合考虑问题. 教学过程知识回顾1.什么是反比例函数?1. 下列函数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 (1)21y x =(2)11y x =+(3)3y x -=(4)2y x =(5)12y x= 2. 你能想到3y x =的图象吗?它是什么形状?有什么特点?2y x -=呢? 设问质疑内容1:试一试观察反比例函数2y x =,4y x =,6y x=的图象,你能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吗?(1)函数图象分别位于哪几个象限内?(2)在每一个象限内,随着x 值的增大,y 的值是怎样变化的?能说明这是为什么吗?(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可能与x 轴相交吗?可能与y 轴相交吗?为什么?内容2:议一议考察当k =-2,-4,-6时,反比例函数k y x=的图象,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内容3:说一说你能尝试着说说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象有哪些共同特征吗? 实际运用练一练1.下列函数:①12y x =;②0.3y x =;③10y x =;④7100y x-=中 (1)图象位于一、三象限的有;(2)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的有;(3)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的有.2. 若函数2m y x+=的图象在其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m 的取值范围是. 3.点1,1()A x y ,2,2()B x y 都在反比例函数3y x -=的图象上,若120x x <<,则1,2y y 的大小关系是.变式:点1,1()A x y ,2,2()B x y 都在反比例函数3y x -=的图象上,若21x x <,则1,2y y 的大小关系是.【答案】1.下列函数:①12y x =;②0.3y x =;③10y x =;④7100y x-=中 (1)①②③(2)①②③(3)④2. m >-23.12y y >变式:12y y > 探求新知内容1:想一想在一个反比例函数图象任取两点P 、Q ,过点P 分别作x 轴、y 轴的平行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为1S ;过点Q 分别作x 轴、y 轴的平行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为2S ,1S 与2S 有什么关系?为什么?(1)让我们从具体的反比例函数xy 2=开始考虑: 此时,1S 与2S 有什么关系?为什么?(2)对于一般的反比例函数xk y =呢?内容2:变一变在一个反比例函数图象任取两点P 、Q ,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连接PO (O 为原点),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1S ;过点Q 作x 轴的垂线,连接QO ,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2S ,1S 与2S 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反比例函数的哪些新知识?你有哪些感悟和收获?你还有想继续探究的问题吗?课后巩固作业:A层:习题2、3 B层:习题 4、5。
鲁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1.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案(2)
1.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 教学目标:1、巩固反比例函数图像和性质,通过对图像的分析,进一步探究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
2、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能运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通过对反比例函数图像的分析,探究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
教学难点:由于受小学反比例关系增减性知识的负迁移,又由于反比例函数图像分成两条分支,给研究函数的增减性带来复杂性。
教学方法:类比 启发 教学辅助: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反比例函数xy 6=的图象经过点(-1,2),那么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图象在第________象限,它的图象关于_________-成中心对称. 2.反比例函数xky =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3x 的图象,交于点A (1,m ),则m =________,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这两个图象的另一个交点坐标是_________. 3、画出函数x6y 6-==和x y 的图像.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问题:已知长方形的面积为20cm 2,设它的长为xcm ,宽为ycm ,试问: (1)当x 逐渐增大时,y 的值怎样变化?(2)你能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吗?其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怎样的? (3)你能画出它的图像吗?它的图像的位置有什么特征? 三、讲授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函数x6y 6-==和x y 的表格和图像说出y 与x 之间的变化关系;(1)y 6= (2)y -=2、做一做:1.用“>”或“<”填空:(1)已知11,y x 和22,y x 是反比例函数xy 3=的两对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若120x x <<,则120y y(2)已知11,y x 和22,y x 是反比例函数x y 3-=的两对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若120x x >>,则120___________y y .2.已知(11x y ,),(22x y ,),(33x y ,)是反比例函数2y x-=的图象上的三个点,并且1230y y y >>>,则123x x x ,,的大小关系是( )(A )123x x x <<; (B )312x x x ><; (C )123x x x >>; (D )132.x x x >< 3.已知(11y ,),(23y ,),(32y -,)是反比例函数2y x-=的图象上的三个点,则 123y y y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4.已知反比例函数5y x=.(1)当x >5时,0 y 1; (2)当x ≤5时,则y 1,或y < (3)当y >5时,x 的范围是 。
鲁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1《锐角三角函数》(第2课时)教学设计
鲁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1《锐角三角函数》(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鲁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1《锐角三角函数》(第2课时)的内容主要包括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的定义,以及它们的性质。
这一部分内容是整个初中数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定义和性质,并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可能已经有所了解。
但是,他们对这些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还不够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和提高他们的运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掌握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能够运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2.难点:锐角三角函数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2.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和提高学生对锐角三角函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教案。
2.练习题和学习资料。
3.计算器和三角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例如,一个建筑物的的高度是30米,建筑物与观测点的距离是40米,求观测点与地面之间的角度。
2.呈现(15分钟)讲解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通过示例来说明它们的运用。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对锐角三角函数的理解。
例如,计算一个锐角的正弦值、余弦值和正切值,并解释其含义。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提高他们对锐角三角函数的运用能力。
鲁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投影与视图 学案
学习目标中心投影「概念课」中心投影☐了解投影与中心投影的概念☐了解中心投影的作法视频助学请.先.思.考.引.导.问.题.,再.看.视.频.【中心投影】,然后完成引导问题下方的摘要填空.引导问题1 什么是投影?什么是中心投影?(00:00-03:41)1.用照射物体,在某个(地面、墙壁等)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称为投影线,所在的平面称为投影面.2.由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如右图所示三角尺形成的投影为中心投影.3.生活中有很多光源发出光线后,形成的投影为中心投影,如蜡烛、(请举一个视频中未出现过的例子).引导问题2 如何作中心投影?(03:41-06:43)4.作一个图形的中心投影,只要作出投.影.的.边.缘.;对于多边形,只要作出所.有.顶.点.的.投.影..5.点光源、物体上的点以及它的投影上的对应点.6.如下图,将一个正方形放在灯光下,形成的投影可能为或.请你思考,将一个圆放在灯光下,形成的投影可能为圆、或.7.夜晚从路灯下经过时,影子会先变后变.线上练习完成视频后相应的【专项练习】提出疑问预习过程中还有什么疑问没有解决呢?请你将有疑问的问题记录下来:学习目标☐了解平行投影的概念和作法☐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区别平行投影「概念课」平行投影视频助学请.先.思.考.引.导.问.题.,再.看.视.频.【平行投影】,然后完成引导问题下方的摘要填空.引导问题1 什么是平行投影?(00:00-00:40)1.由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生活中最常见的平行投影是由或形成的投影.引导问题2 如何用日影来指示方向?如何用投影来计算长度?(00:40-02:59)2.请完成下表:(第二行填方向,第三行填长或短)3.在同一时刻,不同物体的影长与它们的高度.4.已知狗蛋身高1.6m ,他的影长为0.8m .在同一时刻,测得教学楼的影长为9m ,求教学楼的高度.引导问题3 如何作平行投影?(02:59-03:37)5.作多边形的平行投影,可以将光线通过多边形的各个顶.点.,找到这些光线与地面的交点,并用线连起来,得到的图形即为多边形的平行投影.6.如下图,将一个正方形放在阳光下,形成的投影可能为或.引导问题4 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有什么区别?(03:37-05:55)7.如下图,将一个平面图形以平行于投影面的方式放置.在中心投影下,投影与原图形;在平行投影下,投影与原图形.8.如下图,中心投影下,各个物体影子的方向(一定/不一定)相同;平行投影下,各个物体影子的方向(一定/不一定)相同.线上练习完成视频后相应的【专项练习】提出疑问预习过程中还有什么疑问没有解决呢?请你将有疑问的问题记录下来:学习目标了解正投影的概念正投影「概念课」正投影视频助学请.先.思.考.引.导.问.题.,再.看.视.频.【正投影】,然后完成引导问题下方的摘要填空.引导问题1 什么是正投影?1.投影共有两种:和.正投影是平行投影的一种特殊情况.2.产生的投影称为正投影.右图中是狗蛋的正投影的是.(a)3.正投影是最能反映物体真实及的投影方式.如右图,线段AB 的正投影为线段CD ,则线段AB 与CD 的大小关系为:.(b)4.当平面图形放置时,其正投影和原图形全等.下列图形中,正投影和原图形全等的是.(a)(b)(c)5.如右图,斜投影不是最能反映物体真实形状及大小的投影方式,是因为斜投影无法真实反映的形状及大小.线上练习完成视频后相应的【专项练习】提出疑问预习过程中还有什么疑问没有解决呢?请你将有疑问的问题记录下来:学习目标了解三视图的画法画三视图「概念课」画三视图视频助学请.先.思.考.引.导.问.题.,再.看.视.频.【画三视图】,然后完成引导问题下方的摘要填空.引导问题1 视图与投影有什么联系?(00:00-01:43)1.如右图,视图可以看作物体在某个方向光线下的.三视图可以看作是物体的三个正投影.引导问题2 如何画三视图?(01:43-06:11)2.主视图与俯视图之间的关系叫作.画图时,在主视图与俯视图之间画两条竖.线.,来表示它们长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之间的关系叫作.画图时,在主视图与左视图之间画两条横.线.,来表示它们高平齐.左视图与俯视图之间的关系叫作.画图时,在左视图与俯视图之间画两条曲.线.,来表示它们宽相等.3.画三视图时,一般先画,再画和.为了表示出圆柱、圆锥等的对称轴,还会在三个视图中分别画上.当立体图形的一些轮廓在视图中被挡住时,需要用来表示它们.4.请画出如图所示圆柱的三视图.线上练习完成视频后相应的【专项练习】提出疑问预习过程中还有什么疑问没有解决呢?请你将有疑问的问题记录下来:能力目标能从三视图想象立体图形三视图反推立体图形「解题课」从三视图想象立体图形拔高练习 不.看.视.频.先.试.试.!.做完再看数学视频【从三视图想象立体图形】讲题. 1.(a )(b ) (c ) (d )2.右图是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与俯视图, 则它最少需个小正方体,最多需个小正方体.检查梳理 看视频【从三视图想象立体图形】,核.对.拔.高.练.习.标.准.答.案.并.订.正.,最后完整梳理一遍解题过程.线上练习 完成视频后相应的【专项练习】.右图是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原立体图形的形状可能为.。
鲁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设计2
鲁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鲁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1.2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能够通过图象分析反比例函数的特点,并能够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函数的概念、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函数基础。
但是,对于反比例函数的理解和图象的把握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引导和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能够通过图象分析反比例函数的特点;3.能够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理解和把握;2.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图象与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的特点;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图象分析反比例函数的特点;3.练习法:通过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制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PPT课件,以便进行直观的教学展示;2.练习题:准备一些关于反比例函数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反比,求行驶3小时的路程。
2.呈现(15分钟)通过PPT课件,展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的特点。
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反比例函数是指形如y=k/x(k为常数,k≠0)的函数。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的曲线,称为双曲线。
鲁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1《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鲁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1《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锐角三角函数》是鲁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通过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了解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函数知识,对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应用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来理解和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掌握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锐角三角函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理解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来理解和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2.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3.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与锐角三角函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建筑工人测量高度、运动员投掷等。
2.学具:为学生准备一些锐角三角函数的学习资料,如教材、参考书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与锐角三角函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建筑工人测量高度、运动员投掷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函数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然后,教师介绍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刚学的锐角三角函数知识来解决问题。
2024年鲁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2篇)
2024年鲁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数集、运算,掌握因子与倍数的概念,能够使用性质分拆整数。
2. 理解和运用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和性质,能够进行有理数的开方运算。
3. 掌握实数的概念与性质,能够区分有理数和无理数。
4. 理解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之间的关系,能够计算常见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5. 掌握统计的定义与基本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统计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二、教学内容:1. 数集与运算(1) 数集的概念与分类(2) 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的概念与性质(3) 加、减、乘、除的运算性质2. 因子与倍数(1) 整数因子与倍数的概念与性质(2) 求解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方法3. 分式(1) 分式的概念与性质(2) 分式的简化与运算(3) 整式与分式的转化4. 根式(1) 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与性质(2) 有理数的开方运算5. 实数与无理数(1) 实数的概念与性质(2) 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区分6.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1) 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2) 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圆的周长和面积7. 统计与概率(1) 统计的概念与方法(2) 统计数据的处理与分析(3) 概率的概念与计算三、教学重点:1. 数集的分类与运算性质的掌握。
2. 因子与倍数的概念与求解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3. 分式的简化与运算。
4. 有理数的开方运算。
5. 长方形及其他常见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6. 统计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1. 组织学生观察、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2.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3.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师进行知识讲解与演示。
4. 创设数学游戏、竞赛等情境,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阶段性评价,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进行个别辅导。
鲁教版(五四制)数学九年级上册2.1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1.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通过实际问题或生活情境,引出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演示:利用教具、多媒体等手段,直观展示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帮助学生建立直观感受。
(3)合作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锐角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教学内容:
(1)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2)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和步骤;
(3)如何运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锐角三角函数的理解和应用,以及检验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特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练习题:完成课本第32页的练习题1、2、3,重点在于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求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角度和边长。
鲁教版(五四制)数学九年级上册2.1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掌握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2.学会使用计算器或三角函数表求锐角三角函数值,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运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边长和角度问题,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学生在此前的数学学习中,可能已经接触过简单的三角函数概念,但对函数的深入理解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还较为陌生。因此,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问题驱动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帮助他们建立起直观与抽象之间的联系。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个体差异,对于一些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应提供更多的直观材料和实际例题,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正确的概念。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通过拓展问题和深入研究,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图(2)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本节共分3课时,这是第2课时,主要内容是学习如何画出直棱柱的三种视图。
学生在六年级已经学习了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看小立方块图形,又在本章第一节学习了正投影,本节的第一课时学习了圆柱、圆锥、球及其组合图形的三种视图,初步了解了视图的作用,为进一步学习较复杂图形三种视图的画法打好了基础。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经过7、8年级的数学学习,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形式也已经从一般的操作层面上升到了理性思考的层面,对平面与空间的感受更加深刻,具备了将空间图形从不同方面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能力,这也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习任务分析:
教科书基于学生对简单几何体三种视图认识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本课的具体学习任务:掌握棱柱(主要是三棱柱和四棱柱)的三种视图的画法,这是本课时主要的教学目标,或者说是一个近期目标。
本课《视图》的内容与立体几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本课时的教学不能仅仅是学生掌握最终的结果,还应注重得到结果的过程和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使学生想象直三棱柱和直四棱柱的三种视图,经历由直三棱柱和直四棱柱到其三种视图的转化过程;
引导学生发现同一个几何体三种视图之间的关系;
能根据几何体的俯视图尝试画出它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知识回顾;第二环节:探索实践;第三环节:延伸提高;第四环节:巩固练习;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知识回顾
活动内容:复习上一节课所学过的常见几何体三种视图的画法,
请你找出下列物体所对应的主视图
(1)(2)(3)(4)
(a) (b) (c) (d)
2、画出下列几何体的三种视图:
活动目的:第一个问题通过常见几何体及其组合的主视图来回顾本节第一课时的知识,第二题通过画圆柱、圆锥和圆柱的组合体、长方体的三视图回顾三视图的画法,特别的长方体是棱柱的一种,它的三种视图是第一节课之中没有画过的,学生在第一节课之中画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一样的,而长方体的主视图与左视图的宽度是不同的,与下面将要绘制的普通棱柱视图类似,这也是为下面的教学做出铺垫。
实际效果:学生在绘制第2题三个视图时有一些问题,例如圆柱的主视图和左视图画得不一样,第二个图形的俯视图没有画圆心,长方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画的相同等。
收集这些有价值的错误资源后,教师把这些问题呈现出来,经过学生讨论、补充、修正,为今天新课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环节:探索实践
活动内容:绘制三棱柱的三视图
如右图,出示一个三棱柱(最好有实物模型)
1.提问:你能想象出这个正三棱柱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吗?你能画出它们吗?
2.小亮画出了这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你同意他的画法吗?
3.你所画的主视图与俯视图中有哪些部分对应相等?主视图与左视图中有哪些部分对
应相等?左视图与俯视图呢?
活动目的:使学生掌握三棱柱三视图的画法。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并想象,怎样画出空间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在收集学生有价值的资源的基础上讨论,给出小亮画的三视图,归纳总结正确的画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展开讨论问题(3),引导学生体会三视图的关系及规范画法的好处。
活动效果:学生在自己动手画三视图时,出现了两个有价值的错误资源:一是左视图与主视图画的一样宽,左视图的宽度应与俯视图一样,下图中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才是左视图的真正宽度。
二是主视图中漏画了一条看的见的棱,这条棱应该用实线画出。
在比较讨论中完善画法,得到正确的结论和规范的画图格式。
从而学生得到两个结论:(1)三种视图分别反映几何体长、宽、高中的哪几方面?主视图反映长和高,俯视图反映长和宽,左视图反映高和宽;(2)如何画一个几何体的三种视图?(顺序和位置):应先确定主视图的位置,画出主视图,然后在主视图的下面画出俯视图,在主视图的右面画出左视图。
最后学生动手完善画出上述三棱柱的正确的三种视图。
第三环节:延伸提高
活动内容:直四棱柱三种视图的画法。
1.如右图,出示一个四棱柱(最好有实物模型);
2.先由学生想象,然后动手画出四棱柱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
3.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四棱柱的三视图,看看谁画的最正确,并派代表向全班展
示,说明画四棱柱三种视图的注意事项。
活动目的:使学生掌握四棱柱三种视图的画法和注意事项。
采用上述设计是为了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棱柱三视图的画法和注意事项的基础上,类比学习四棱柱三种视图的画法。
实际效果:学生画出的四棱柱的三视图问题挺多,教师搜集有价值的资源,例如看不见
的棱的问题,线与线之间的距离问题,三视图之间相关联的量的问题,将这些资源在全班呈现,经过学生的讨论后统一认识,这样不仅得到了正确的结果(如下图),而且把容易出现的错误也一一列举出来,最后经过互相补充总结出了以下注意事项:
看不见的棱应用虚线,看得见的棱用实线,边框都是实线;
主视图中两条虚线应与俯视图中四边形的两个顶点对齐;
左视图中间的实线与左边实线的距离应等于俯视图中两条虚线间的距离;
在画图时最好先画俯视图,再根据俯视图画主视图和左视图。
第四环节:巩固练习
活动内容:
1、将上面画过的直三棱柱和直四棱柱翻放(平面朝里),由学生画出三种视图,与刚才所画进行对比,加深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认识。
2、做一做
下图是底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俯视图,画出他们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活动目的:巩固棱柱视图的画法
实际效果:
在做第2小题时,由于没有实物,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作如下处理:
(1)引导学生想象具体几何体的形状,区分能看得见的棱及看不见的棱,最好在画完图后利用实物进行对照;
左
视
图
主
视
图
俯
视
图
(2)由于不知道物体的高度,单纯根据俯视图无法准确画出几何体的主视图与左视图,所以答案不唯一,但应注意主视图与左视图的高度是相同的。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活动目的: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实际效果:学生基本能总结出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直三棱柱和直四棱柱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的画法;
注意画三种视图时的几个问题:
看不见的棱用虚线,看得见的棱用实线;
在画几何体的三种视图时,主、俯视图要长对正,主、左视图要高平齐,左、俯视图要宽相等。
注意:在学生总结时不必过度追求语言的统一,用学生自己的话说出即可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活动内容:
1.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个三棱柱和一个四棱柱,以不同方式摆放,画出它们的三种视图。
2.习题4.5第1、2、3题。
活动目的: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巩固延伸。
实际效果:学生的作业多种多样,在其中甚至出现了把底面作为主视图的情况,起到了良好的练习效果,而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也给予了充分的照顾。
四、教学反思
1.本节课关注的是学生能否利用已学过的视图知识进一步画出较复杂的三棱柱、四棱柱的视图。
其中不少问题需要学生讨论解决,但在讨论的过程中要注意实效性,使学生学会利用别人的思维启发自己的思维。
教师应搜集学生的有价值的错误资源,让学生有讨论的内容和方向,关注他们的参与意识,适时适度加以引导,力求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尽可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展示平台,并鼓励他们大胆走上讲台,阐述自己的观点、做法及其合理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使学生更扎实地掌握知识的目的。
为了使学生更易理解知识,可让学生在画图时利用彩色笔等工具,增强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