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钢铁产能悖论

合集下载

关于钢铁产业化解过剩产能的几点思考

关于钢铁产业化解过剩产能的几点思考

关于钢铁产业化解过剩产能的几点思考作者:河北省人大财经委化解过剩产能课题调研组来源:《公民与法治》 2016年第22期河北省人大财经委化解过剩产能课题调研组“十二五”期间,河北省压减炼铁产能3391万吨、炼钢产能4106万吨,如今年按期完成压减任务,共化解炼铁产能5117万吨、炼钢产能5529万吨。

“十三五”期间河北省仍面临炼铁产能4790万吨、炼钢产能4893万吨的压减任务。

经过近三年来大刀阔斧去产能,河北省钢铁产业停产半停产,设备陈旧,能耗、水耗、排放超标的产能已经化解殆尽,现有钢铁企业的装备状况、能耗排放、综合效益、产品品种质量等都处于达标和先进水平,今后去产能关键是如何坚持正确的思维,坚持科学的方法,坚持完善体制机制保障。

为此,我们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坚信坚定三个思维一是精准的思维。

化解过剩产能进入新的阶段,精准是成败的关键,是保证工作质量,顺利实现化解目标的根本要求。

精准化解需要市场、政府两只手共同发力,以发挥市场作用为基本,政府搞好组织、协调和指导。

精准化解需要从实际出发,一企一策,宜转则转,宜退则退,宜并则并,宜留则留。

二是更好更快发展的思维。

去产能不是简单做减法,而是通过去产能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成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过程。

“腾笼换鸟”以新项目代替旧项目,兼并重组,多种形式联合,实现钢铁产业的脱困转型、提质增效和升级发展。

各级政府要变消极为主动,变慢为快,切实抓住转型升级、大有作为的宝贵机遇。

三是改善生态和发展环境的思维。

化解过剩产能不仅仅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就河北省而言,去产能对于改善生态和发展环境,更具重要性和紧迫性。

化解过剩产能的要义在于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作为硬杠杆、硬约束,发挥好绿色发展“指挥棒”作用,把人民群众对生态和发展环境的满意度作为根本标准。

二、突出抓好五个举措(一)抓住机遇,转型发展要作为第一选择。

钢铁产能过剩是不争的事实,市场疲软犹如水落石出,困难和矛盾凸显,道路和方向也更加明确,是转型发展的最佳时机。

钢铁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与供给侧改革对策

钢铁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与供给侧改革对策

钢铁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与供给侧改革对策一、产能过剩问题的背景及原因分析钢铁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然而,近年来,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出来,给行业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1. 供需失衡导致产能过剩钢铁产量的快速增长,使得供应远远大于需求。

受需求减弱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许多钢铁企业将生产能力扩大到了超过市场所需要的水平。

同时,在全球范围内也面临着某些地区对中国进口钢材采取贸易壁垒和反倾销措施,导致出口市场减少。

2. 技术落后难以转型升级我国部分钢铁企业仍然采用传统工艺和设备进行生产,技术水平相对滞后。

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国家如印度、越南等低成本地区开始涌现,并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降低成本以及灵活运作等手段,对我国传统高耗能、高污染的钢铁企业形成竞争。

3. 环境压力削减产能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府政策的推动,限制和强制关停高污染、低效益的钢铁企业已成为必要措施。

环保限产政策导致部分小型钢铁企业被迫停产,使得整个行业供应增长进一步受到抑制。

二、供给侧改革对策面对钢铁产能过剩问题,我国采取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解决之道。

通过去产能、转型升级等方面的措施,旨在优化行业结构,提高效率,并为未来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 去产能是刚性任务我国政府明确指出,去产能是当前最重要也是最迫切的任务之一。

通过关闭落后、高耗能和高污染企业,并引导兼并重组,实现钢铁行业规模调整。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煤炭、电解铝等相关市场的监管力度,防止去产能行为向其他领域扩散。

2. 推进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升钢铁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同时,政府也加大对创新型企业和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为行业革新注入活力。

3. 加强国内外市场开拓面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中国需要更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

在外交层面上,要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沟通,并寻求成为全球贸易规则的制定者和参与者。

还原钢铁越产越亏怪圈:停产是自杀 而不停产是杀别人

还原钢铁越产越亏怪圈:停产是自杀 而不停产是杀别人

还原钢铁越产越亏怪圈:停产是自杀而不停产是杀别人2013年05月25日02:59来源:华夏时报还原钢铁怪圈2亿吨的过剩产能、资产负债率逼近警戒线、应收账款居高不下、持续亏损的局面与不得不持续生产的矛盾,让钢铁企业集体陷入了一个“扩产—亏损—再扩产—再亏损”的怪圈。

而被牵入怪圈的不仅有政府、银行还有上游供货商和下游钢贸商,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对此,本报记者针对钢企产能、库存、资金链等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

谁为过剩产能买单淘汰落后产能倒逼企业把规模做大本报记者冯庆艳鞍山、上海、武汉报道“停产是自杀,而不停产是杀别人。

”这是如今钢企坚守的一条信念,包括宝钢、武钢、鞍钢等央企在内,都冀望于顶着库存高企压力继续生产来熬过这个冬天。

然而,越产越亏的“死扣”仍在持续发酵,使大大小小几乎所有的钢铁企业犹如进入了一个早被设计好的局,无法自主选择。

用降价清库存河北民营钢厂老板张建(化名)已经有好多天没睡好了,每次走过主厂区,“看着那一堆堆的钢材就闹心。

”张建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张建的钢厂年产能不到1000万吨,但4月份的钢材库存就达到了10万吨。

自去年以来,各大钢厂库存普遍处高位。

记者从宝钢股份(600019.SH)2012年年报获知,宝钢钢铁产成品库存2012年达到220.7万吨,2011年为211.6万吨。

据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沪深港三地上市的50家钢企2012年存货达1555.36亿元,2011年更高,达2575.96亿元。

自宝钢、武钢(600005.SH)、*ST鞍钢(000898.SZ)下调6月钢材出厂价之后,我国最大的民营钢企沙钢集团(002075.SZ)也于5月21日发布了5月下旬建材价格调整信息,其中,三级螺纹钢、高线、盘螺等主要品种价格每吨下跌30至50元。

行业对后市的悲观情绪正在蔓延,钢厂的高炉、生产线却都在一直运转。

本报记者自4月15日起连续多日走访鞍山、上海、武汉、河北等多地钢厂实地调查发现,“生死存亡之下,没人主动停产,尽量不限产,拼的就是看谁先死掉”,这是包括鞍钢、宝钢、武钢以及河北民营企业如今前所未有的一致信念。

钢铁行业的全球产能与产能过剩问题

钢铁行业的全球产能与产能过剩问题

钢铁行业的全球产能与产能过剩问题钢铁是重要的基础工业品,为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

然而,在全球范围内,钢铁行业产能迅速扩大,导致产能过剩成为该行业面临的严峻问题。

本文将探讨钢铁行业全球产能与产能过剩问题的原因以及对策。

一、全球钢铁行业产能扩张的原因1.经济发展需求: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对钢铁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各国纷纷增加产能来满足市场需求。

2.技术进步推动:钢铁行业的技术进步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减少了生产成本,各国钢铁企业积极引进新技术提高产能。

3.政府扶持政策:一些国家对钢铁行业实施了扶持政策,例如提供补贴、减税等,鼓励企业增加产能,以促进国内经济发展。

二、全球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的表现1.投资过热:产能扩张导致了大量的投资,特别是钢铁企业纷纷扩大规模建设新厂房和设备,投资过热成为产能过剩的主要表现。

2.供需失衡:由于产能过剩,市场供应大于需求,导致钢铁产品的价格持续低迷,企业利润下降,产能利用率低下。

3.环境污染:全球钢铁产能过剩使得一些企业为了确保利润最大化而忽视了环保要求,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

三、应对全球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的对策1.国际合作:各国应加强合作,通过国际组织等平台交流合作经验,加强产能信息共享,共同应对全球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

2.加强监管:各国政府应加强对钢铁行业的监管,对产能过剩的企业进行限制或淘汰,减少不合理的扩张。

3.技术创新:钢铁企业应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生产成本,以应对产能过剩问题。

4.环境保护:企业应加强环保意识,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减少环境污染,推动绿色发展。

四、结语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是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需要各国政府、企业及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加以解决。

通过国际合作、加强监管、技术创新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应对全球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钢铁行业中的产能过剩问题

钢铁行业中的产能过剩问题

钢铁行业中的产能过剩问题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钢铁行业是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钢铁产能过剩。

本文将探讨这一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一、产能过剩的原因1.1 过度投资与扩张过去几十年里,钢铁行业经历了持续的扩张和投资。

为了满足国内和全球不断增长的需求,许多国家纷纷投资建设新的钢铁厂和扩大产能。

然而,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需求疲软的情况下,这些投资和扩张导致了产能过剩问题。

1.2 保护主义政策一些国家采取保护主义政策,限制钢铁产品的进口。

这种措施旨在保护本国钢铁行业,但却限制了全球市场的平衡和发展。

因此,保护主义政策也是导致产能过剩的原因之一。

1.3 制度和管理问题一些国家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管理机制,导致钢铁行业内部存在资源浪费和生产不规范的情况。

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剧了产能过剩的问题。

二、产能过剩的影响2.1 价格下跌产能过剩导致市场供给大于需求,使得钢铁产品的价格持续下跌。

这给钢铁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并且导致利润率的下降。

2.2 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由于价格下跌和利润率下降,许多钢铁企业面临经营困境。

一些企业甚至不得不停产或破产,导致失业问题的加剧。

2.3 环境问题钢铁生产是能源密集型产业,其排放的废气和废水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过剩的产能导致更多的钢铁企业开工,进一步加剧了环境问题。

三、应对产能过剩的措施3.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钢铁行业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减少过剩产能和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来解决问题。

政府应通过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引导钢铁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产能。

3.2 国际合作与协调针对全球范围内的产能过剩问题,各国应加强合作与协调,制定共同的政策和行动计划。

通过减少贸易壁垒和促进国际市场的平衡,可以缓解产能过剩问题。

3.3 推动绿色钢铁发展发展绿色钢铁产业是解决产能过剩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政府应加大对绿色钢铁技术研发和示范项目的支持力度,推动行业向低碳、环保方向发展。

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及解决方法

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及解决方法

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及解决方法一、引言钢铁行业作为基础工业,对于整个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钢铁行业普遍面临着产能过剩的挑战,这不仅给企业带来诸多困扰,也对整个社会经济稳定造成了压力。

本文将探讨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

二、产能过剩问题的原因1.需求减少:由于宏观经济下行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导致全球钢铁需求量减少。

2.技术进步:自动化生产设备与现代化生产工艺的引入使得单位产品产量大幅提高。

3.投资过度: 由于较低利润率和长期回报周期,钢铁企业在面临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往往通过提高规模达到降低成本目标。

三、影响1.资源浪费:长时间运转不足以满足全新建计划住了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同时也增加了环境污染。

2.价格下跌: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导致钢铁产品价格持续走低,进一步损害了企业利润。

3.行业竞争加剧:由于产能过剩造成了激烈竞争,钢铁企业面临着更大的市场份额争夺。

四、解决方法1.产能压减与去产能(1)推动技术升级:通过引入先进设备和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产品经济和资源消耗,并改善产品质量。

并逐步淘汰落后设备。

(2)国家政策引导与扶持: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升级改造,并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或补贴等支持。

(3)合并重组: 通过促使小型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以减少过多分散竞争带来的损失。

在整个行业中推动资源优化配置。

2.拓展出口市场(1)开拓新兴国家市场: 根据全球需求变化趋势及国家对外关系发展战略调整出口方向, 主动将已形成的过剩产能向具备潜力和需求的新兴市场转移。

(2)加强国际合作: 在全球化背景下,促进与其他钢铁生产主要国家/地区间的合作并探索共同开展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

3.结构调整与升级(1)发展高附加值产品:通过提高技术含量、品牌知名度以及推广先进制造业模式,实现从提供低成本产品到提供高价值产品的转变。

(2)拓宽用途范围: 针对传统用途外,积极寻找绿色环保、轻量化等领域的应用,并投资研发创新材料以满足市场需求。

陈雷鸣:化解钢铁产能过剩问题任重道远

陈雷鸣:化解钢铁产能过剩问题任重道远

C h i n as t o r a g e&t r a n s p o r t m a g a z i n e2023.0718陈雷鸣:化解钢铁产能过剩问题任重道远文/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陈雷鸣2015年,中国粗钢产量8.04亿吨,几乎是排名世界第二国家的8倍。

然而巨量的产能带来的不是盈利,而是巨额的亏损。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中钢协会员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89万亿元,同比下降19.05%;亏损645.34亿元,亏损面达50.5%;实现税金632.31亿元,同比下降22%,全钢铁行业几乎都亏损的一个状态。

残酷的现实背后是钢铁业积重难返的产能过剩。

2020年,中国粗钢产量更是历史性地达到10.65亿吨,第一次突破了10亿吨级的规模,让其他产钢国望其项背。

为何钢铁产能年年淘汰、年年过剩?如何破解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魔咒”?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钢铁业化解产能过剩,绝不是简单的熬过一个“寒冬”,这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治理钢铁过剩已经历几轮淘汰落后,但成效不明显,有些地区甚至出现越减越多的现象。

化解过剩产能难在何处?钢铁业化解产能过剩是漫长而痛苦的过程,首先是严重高估了我国的粗钢消费能力,很多专家预测未来经过五年到十年的调整之后,我国的粗钢消费量也就在七亿吨左右,按照我们目前12亿吨的粗钢产能,至少需要淘汰五亿吨,这个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其次是目前中国经济正在调整和重构期,无论是房地产还是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创新发展,都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的调整;最后是钢材的出口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

在我看来,钢铁产能过剩不仅仅是钢铁行业本身的问题,也是中国当前面临的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可以说,这是中国经济粗放式发展和企业恶性竞争的一个缩影,任重而道远,值得我们深思。

困扰着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就像是已经长在肉里很久的一根刺,虽然一直在隐隐作痛,却又一时找不到好的办法能彻底根除。

浅析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及政策建议

浅析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及政策建议

浅析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及政策建议1. 引言1.1 我国钢铁产业现状我国钢铁产业是我国的基础工业之一,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我国钢铁产业发展迅速,生产能力不断扩大,产量稳居世界首位。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变化,我国钢铁产业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

我国钢铁产业现状可以说是“矛盾重重”。

一方面,我国钢铁产能过剩,生产能力远远超过市场需求,导致钢铁价格持续低迷,企业利润不断下滑。

我国的钢铁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断提升,出口量居高不下,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支柱产品之一。

产能过剩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还影响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解决我国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面对这一困境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产能过剩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推动我国钢铁产业健康发展。

1.2 过剩产能的定义过剩产能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可以生产的产品超过市场需求量,导致供大于求,价格下跌,企业利润减少或亏损的现象。

在钢铁产业中,过剩产能主要表现为生产能力过剩、产量过剩和库存过剩。

产能过剩不仅会导致行业竞争激烈,价格战频繁,还会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市场混乱等问题。

解决钢铁产业产能过剩问题,需要深入分析产能过剩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1.3 问题的严重性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在我国已经变得愈发严重,对整个产业和经济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过剩的产能导致了市场供需失衡,价格持续下跌,企业利润减少甚至亏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生产效率的降低。

产能过剩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高耗能高污染的钢铁产业加剧了环境污染问题,直接影响着人民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解决钢铁产业产能过剩问题势在必行,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协调。

近期,我国政府已经开始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希望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化解钢铁产能过剩问题,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

要想彻底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仍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有效的政策支持。

钢铁企业现金流管理悖论探析

钢铁企业现金流管理悖论探析
现金 流 转 的各环 节 、 程 , 立一 套 适 应 流 建
标、 内部各 个管理 环节 的基础 、 所使 用 管理方法好坏 的评价标准 、 相互之间传
递 的 基 本 信 息 往 往 不 一 致 , 就 严 重 影 这 响 了企 业 管 理 的成 效 。
对于 钢铁 企业 而言 ,现 金流 ” “ 比
算是现金流管理的基础 。 在没有建立有
21 第7 ( 36 上 91 0年 1 期 总第 7 期)
●管理 A C・ n g me t C B Ma a e n AB
} NES & KORF GN ¨ E J ENT REPR ENFI I Rs
以 总量 增 减 、 金 余 额 对 比 等绝 对 指 标 现 为 主 , 以 同期 各 类 现 金 流 收支 情 况 对 辅 比 等 相 对 指 标 对 现 金 流 预 算 执 行 情 况
形态 , 周而复始 , 不断运转 , 以实现价值 的增值。 企业 由于对规模经济的渴望和 对外扩张的需要 , 都对现 金有着 巨大的
需 求 。 如 果 没 有 利 润 , 司 照 例 可 以 生 公 存 , 有 现 金 流 , 司立 即陷 入 瘫 痪 。 没 公 现 金 是 企 业 经 营 活 动 所 必 须 而 且 可 以 动
Ma a e n C・ 理 A C n g me t AB 管 B m
CHI SE & FOREI NL GN ENTR EPRE NEURS
管理悖论探析 钢铁企业现金流
赵 彦 秋
经过改革开放 3 O年 的发 展 ,钢 铁 企 业 依 然 保 持着 强劲 的发 展 势 头 。 年 近 企 业 亟待 解 决 的 问题 。
在 企 业 E常 经 营活 动 中 ,资 金 的 l 运 动 从 货 币 形 态 到 实 物 形 态 , 到货 币 再

钢铁工业生产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完整版

钢铁工业生产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完整版

钢铁工业生产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1.投资规模仍然偏大,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任务很重.从今年清理整顿在建项目的统计数据分析,我国钢铁行业的投资规模仍然偏大,如炼铁产能2003年是亿吨,在建能力为亿吨;炼钢产能2003年产能是亿吨,在建能力为亿吨,轧钢产能2003年是亿吨,在建产能为亿吨,这些产能多数要原计划是在2005年左右建成投产,就是考虑淘汰现有产能中落后的部分,现有产能加上在建产能,使我国钢铁行业的铁、钢、材的生产能力将大大高于近期我国市场对钢材的需要量。

从上我们不难看出,钢铁行业确实存在建规模过大的问题,特别在建项目中,那些属于盲目投资、低水平产能扩张的项目,不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而且更加重了钢铁行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

我们要坚决按照中央的决定,将那些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停下来,集中人力、财力搞好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这样做有利于钢铁行业做大做强。

2、我国某些品种钢材的自给率和市场占有率有待提高。

今年1-9月,我国钢材的表观消费量达亿吨,国内生产亿吨,进口亿吨,出口亿吨,我国钢材的自给率已达%,国内市场占有率为%。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不少高附加值、高性能的品种我国的自给率还不高,市场占有率也亟待提高。

自给率小于80%的品种有冷轧薄板(68%)、热轧薄宽钢带(%)、冷轧薄宽钢带(%)、镀锌板(%)、镀锡板(%)、彩涂板(%)、冷轧硅钢(%)冷轧不锈薄板(%)等。

以上情况说明,钢铁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的任务仍然很重,加快老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有重点的建设新的现代化生产线要同步进行,力争在不长的时间内,使我国钢铁行业进入世界钢铁强国行列。

3、钢铁生产所需原料成本一直保持高价位,导致钢铁制造成本走高。

据对50家钢铁企业的原料成本统计:炼焦煤的加权平均采购成本8月比上月升高元/吨,喷吹煤的加权平均采购成本比上月升高了元/吨。

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原因及化解之道

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原因及化解之道

关于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地原因已经有许多分析文章,但尚未有人提及公司治理不完善与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地低效是重要原因之一,应对之策自然是治标不治本.在既成事实地前提下,化解产能过剩地关键在于资本退出之道.一、从不同角度正确认识产能过剩地诸多原因,是找到有效解决对策地前提第一,从产业生命周期看问题几乎所有地产业都要经历初创、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时期,不同产业各阶段经历地时间长短或许不同,但成熟期地一个普遍现象就是产能过剩.适度地产能过剩有利于行业地充分竞争,有利于行业地优胜劣汰和转型升级.依供需理论看来,供不应求时,商品价格上升,吸引更多资本进入该领域;供给大于需求,就会导致价格下降,从而减产甚至有资本退出,价格重回均衡.但钢铁行业是技术、资本密集型行业,进入壁垒不高但退出很难.年之后,中国经济和钢铁行业逐步回暖,企业效益蒸蒸日上,销售利润率和吨钢利润率不断攀升,年达到顶峰.这吸引大量资金进入钢铁行业,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出现爆炸式增长,年增速曾达到.粗钢产量增速维持在以上,年更是接近.由于建设投产地滞后性,已经开工地项目仍在继续建设,这解释了尽管行业亏损严重,产能依然在增长.第二、计划经济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市场变化年月日国务院发布投资体制改革以前,国家对钢铁等行业一直实行批准制,但计划经济地管理思路、方式、手段总是跟不上市场地变化.很多时候,解决问题地办法就是导致新问题地根源.早在年月,国务院曾召开严格控制部分行业过度投资地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地对钢铁投资等建设项目进行认真清理,核心内容是提高钢铁产业地准入门槛、停止批准新建钢铁厂.月,国家发改委宣布,原则上不再批准新建钢铁联合企业和独立炼铁厂、炼钢厂.月日,国务院下令查处江苏铁本钢铁违规上项目事件.杀鸡儆猴式地恫吓并没有吓退新建增产地热情,年粗钢产能同比达到左右,创年以来地历史新高.由于市场需求旺盛,几乎所有企业都在以各种名义未批先建,而且隐瞒真实信息.年发布地《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中提出“实施兼并、重组,扩大具有比较优势地骨干企业集团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到年,钢铁冶炼企业数量较大幅度减少,国内排名前位地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产量地比例达到以上;年达到以上.”由于担心被兼并或重组,做大做强一时蔚然成风.唐钢、莱钢、江苏沙钢等钢铁企业相继在年年底达到了千万吨目标,而诸如马钢、济钢等企业也纷纷提出了年产量要过千万吨地目标.鞍钢与本钢重组多年,却是貌合神离;河北钢铁集团与大量民营钢铁企业商谈多年最后也是不欢而散.用行政手段撮合地交易总是难以把握利益地天平,是导致合作失败地关键因素.年发布地《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到“年年底前,淘汰立方米及以下高炉产能万吨,吨及以下转炉、电炉产能万吨;年底前再淘汰立方米及以下高炉、吨及以下转炉和电炉,相应淘汰落后炼铁能力万吨、炼钢能力万吨.实施淘汰落后、建设钢铁大厂地地区和其它有条件地地区,要将淘汰落后产能标准提高到立方米以下高炉及相应地炼钢产能.”各厂以淘汰落后产能地名义,改建、扩建、异地新建炼钢、轧钢产能,成为钢铁行业地又一次狂欢.每次宏观调控,大部分国企地产能产量在下降,但全国地总量却在稳住上升,说明民营企业在不断壮大.看看年以后重点统计钢企产量占全国产量地比值就知道这一点.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公布地数据,年年累计淘汰地炼钢能力有亿吨,炼铁能力亿吨.但具有讽刺意味地是,相比已经淘汰掉地产能,近年新增地产能则要大得多,年末粗钢产能已突破亿吨.第三、从企业地自身发展需求和内部机制看问题企业做大规模,一方面可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处于更加有利地市场竞争形势;另外,可以获得更高地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更容易获得低成本地融资和信贷.同时,由于国企所有权属于国家所有,决策者皆由各级国资委任命和考核,而后者通常把就业、社会责任以及销售收入等作为首要考虑内容,决策者只能唯其马首是瞻.至于企业是盈利还是亏损,新上项目能否盈利风险大小等因素不是优先考虑地内容.从国企内部决策机制来看,由于缺乏对决策地制衡和对决策失误地追责,赞成上项目比反对上项目更容易获得支持,更能得到较多地利益和好处,这是企业内部扩张冲动地源动力.第四、地方政府地推波助澜钢铁企业投资巨大,年销售额相当可观,是名副其实地缴税大户,全国依托钢铁企业成为钢城地城市不在少数.钢企不仅贡献了当地巨大地总量和大量地税收,还能解决就业压力,地方政府都有做大做强钢铁产业地强烈愿望.一些地方政府过于追求发展速度,通过廉价供地等方式招商引资,对于违规建设和环境污染视而不见,助推了重复投资和产能扩张.融资、环保、税收等方面地不平等待遇,导致钢企无法在同一平台上公平竞争.行政力量地过分参与导致市场处于逆淘汰状态,优胜劣汰地自然法则难以发挥作用.有地企业工艺设备落后、产品结构不符合市场需求或者经营管理不善,面临困难之时总能得到银行资金地特别救助,这其实就是在鼓励落后.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法规地企业,其吨钢环保成本在元左右;环保投入较少地钢企,其吨钢环保成本不过元甚至是零,这造成实际上地不公平竞争,环保达标地企业竞争不过环保不达标地企业.严格执行劳动法规定给员工休假以及缴纳各种福利金地企业,竞争不过违规低福利地企业.第五、公司治理缺陷和资本市场地低效是导致产能过剩地最重要原因之一资本市场本来是发现价值和实现价值地地方.当企业家有好地产业项目,但缺乏资金;当社会有大量闲散资金却没有高回报地项目,二者地碰撞正是资本市场地使命.目前,我国有上千家钢铁联合企业,上市公司却只有区区多家.一方面,大量企业资金紧张融资无门;另一方面,因一股独大、公司治理不规范等原因,中小投资者得不到应有地尊重和有效地保护.如果资本市场合理有效,企业管理规范,资金既可以进入实业获利(此种情况肯定会扩大产能),也可以通过收购股权分享行业地发展盛宴(此种情况不会增加产能).过于注重融资而轻视回报,加上一股独大等先天缺陷,导致我国资本市场在价值发现方面基本无效,无法将资本导向最有前途地行业,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无法实现有效地低成本地转换.二、化解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之道要化解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地困境,前提是市场、政府和社会监督各归其位各负其责,创造平等统一地市场和环境;基本思路是控制增量、减少存量;关键是为资本退出构建合理顺畅地平台.第一,尊重市场,约束政府有形之手中国钢铁产能过剩是个行业性地问题,以个体企业地力量是无法化解地.行业去产能化必须摈弃行政手段,以市场化为原则,尊重和顺应优胜劣汰地自然规律.政府需要做地是建立公平地游戏规则,并严格监管,而不是参与其中.不管什么性质地资本,只要其符合技术、节能、环保等方面地要求,照章纳税,政府就应该任其自生自灭.完全不必担心企业地生存发展和经营问题.年月日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地改革,已经向市场化迈进了一步.第二,加强社会和媒体地舆论监督从现实来看,不遵守劳动法、行业性法规条例地现象比比皆是,光靠国家职能部门地监督检查已经难以杜绝违法违规现象.应该放开社会尤其是媒体地舆论监督,全方位、全天候监督违法违规行为.对于那些污染严重在淘汰之列地产能实行限期整改,如果偷偷排放则加大惩罚力度,同时对监督不力地政府机构进行曝光.第三,控制增量、减少存量即便行业形势已经十分严峻,但新建在建项目依然火热,几大千万吨级沿海钢铁基地已经开工建设,民营企业也不甘落后不断跑马圈地.据统计,今年一季度,钢铁工业(包括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下降,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钢铁工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总投资地.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下降,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这些项目在建设期是需求(消耗大量地钢材、水泥等),年后就会变成供给,必将进一步恶化整个行业地形势.对于兼并重组,国家应该出台优惠政策,鼓励钢铁企业进行市场化地减量重组,对钢铁企业在兼并重组过程中削减淘汰地落后产能可按吨位给予企业一定地补贴或一定年限内地税收减免.抑制兼并联合后地集团进一步扩张地冲动,以调整产品结构、优化生产布局和销售渠道为出发点,真正实现行业地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第四,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契机,规范公司治理国有钢铁企业,因所有权地模糊性、管理层地任命升迁、连带地社会责任等特点,从而具有天然地扩张冲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地决定》,明确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为解决国企固有地缺点创造了先决条件.当国有股不再一股独大,决策权受到制约、监督和追责,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在公司治理中发挥决定性地作用,公司才能走上真正地自负盈亏,简单粗放地扩张冲动才会从根本上得到抑制.第五,构建资本退出地平台我国亟需建立适合大宗交易地第三方平台进行钢铁产权交易,方便钢铁资本退出钢铁行业.对于已经建成地产能,资本已经沉没其中.完全退出则损失重大,继续生产则是继续亏损.这种囚徒困境似地局面导致淘汰落后产能地努力基本付之东流.对于那些在淘汰之列地产能,必须为其资本退出找到资金来源.一是由国家财政补贴一部分、地方政府补贴一部分、银行债权减计一部分,比如各占,其余来自于淘汰落后产能基金.该基金借鉴碳交易机制,把所有拟淘汰落后产能分拆成一定地份额,每一份额地价格由该基金所需总资金除以拟淘汰总产能确定,今后谁再新上产能,必须购买相应地份额.这必然会增加新上项目地投资成本,抑制企业地投资热情,同时能为淘汰落后产能地退出筹措部分资金,实为一箭双雕之举.。

浅析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及政策建议

浅析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及政策建议

浅析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及政策建议我国钢铁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发展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

然而,由于一系列问题,包括过度投资、不合理扩张和低效率,这个行业现在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困境。

本文将分析这个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产能过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过于乐观的预期过去几年,全国各级政府在提高钢铁产能上存在过度乐观的预期。

很多政策和规划以高于实际市场需求的水平来设定产能目标,导致过多的投资和过度扩张。

同时,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为追求政绩而刻意上报虚假数据,导致了更为严重的问题。

二、过度投资中国政府曾经实施了强有力的经济刺激计划,以促进钢铁等行业的增长。

在这一政策背景下,钢铁厂过度投资,增加了年产量,这也导致了过剩产能的形成。

三、国内外市场需求疲软同时,国内钢铁市场需求不足,也是这个问题的重要原因。

全球经济的放缓,以及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放缓,对钢铁产业造成了压力,难以消化过剩的产能。

此外,国内外市场的洪水猛兽般的竞争压力使得钢铁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

政策建议要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需要政府制定针对性严谨的政策,同时需要企业改进经营模式加以配合。

一、政府政策政府可以逐步实施减少钢铁产能的措施,包括取消低效产能、强制整顿小型钢厂,并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税收政策和信贷政策等方式,鼓励企业把重点转移到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上。

二、企业改进经营模式企业应该采取创新的方式来提高效率和产品质量,如采用高新技术改进生产工艺和流程,为企业探寻多元化经营的新道路。

此外,企业应更好地了解市场的实际需求,精准制定产能规划,在产品品质、设计、规格等方面进行创新,以优异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竞争。

综上所述,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复杂,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履行好管理责任,降低产能过剩风险;企业应加强自我改革,减少过度投资和财务风险,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探讨全球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探讨全球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探讨全球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和解决方案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探讨:全球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和解决方案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钢铁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和基础工业原材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近年来出现了全球范围内的钢铁产能过剩问题,给行业带来了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全球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全球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1. 供求失衡:全球市场上钢铁产能持续扩大,而需求增速却相对疲软。

尤其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国际贸易摩擦的加剧,导致市场供求关系出现严重失衡。

2. 产能过剩的传统观念: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许多国家钢铁行业发展采取了以规模扩张为主的战略,长期以来养成了以“大而全”为目标的传统观念,过多的投资致使产能水平大幅提高。

3. 政府的激励政策:一些国家政府实施过多的激励政策,包括提供廉价融资、减税和出口补贴等,导致更多的钢铁企业扩大产能,进一步加剧了全球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

4.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一些国家对于钢铁产品实行限制和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冲击,这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市场扭曲和生产过剩。

二、全球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解决方案1. 坚定调整产能:钢铁行业需要通过国家政府的引导,推动产能削减和优化。

钢铁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

2. 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全球钢铁行业合作机制,加强国际合作和沟通,共同应对产能过剩问题。

通过国际合作,推动全球钢铁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3. 加强监管与执法:各国政府应加强对钢铁行业的监管和执法力度,打击非法倾销和低价倾销现象,减少市场扭曲因素。

4. 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钢铁产品的附加值,向高品质和高端市场发展。

同时,进一步发展钢铁回收和再利用产业,降低资源消耗。

5. 发展绿色钢铁:加大绿色环保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钢铁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并创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

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分析

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分析

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分析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钢铁行业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满足国内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近年来钢铁行业普遍存在着产能过剩的问题,给行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困扰。

本文将对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方向。

一、产能过剩的原因1. 产能扩张过快钢铁行业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出于迎合市场需求及获得经济利益的目的,普遍存在着产能扩张过快的情况。

大量的钢铁企业纷纷投资兴建新的生产线和设备,导致市场供应过剩。

2. 市场需求不足在经济下行周期或者市场需求疲弱的情况下,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会更加突出。

建筑业、汽车制造业等钢铁行业的主要消费领域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需求下降导致市场供应过剩。

3. 技术进步不适应市场需要部分钢铁企业在新技术的引入以及生产线改造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产品质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这种技术滞后性使得市场上的钢铁产品附加值较低,价格竞争激烈,从而加剧了产能过剩的问题。

二、产能过剩的影响1. 市场价格压力产能过剩使得市场上的钢铁产品供大于求,价格竞争日益激烈。

价格下跌不仅直接影响了钢铁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对整个行业的盈利能力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2. 环境资源消耗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不仅对企业经济效益构成挑战,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过剩产能的运行会增加对资源的需求,导致对原料、能源等资源的浪费,对环境的污染也难以避免。

3. 企业的生存困境产能过剩问题使得钢铁企业面临生存的严峻挑战。

既要应对市场价格下跌的压力,又要承受高成本和债务压力,企业的经营状况日益恶化。

一些小型钢厂甚至不得不关停或破产,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三、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对策1. 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钢铁行业可通过供给侧结构改革实现产能过剩问题的有效解决。

这包括推进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兼并重组以及提升产品质量等措施,以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

钢铁产能过剩如何破解

钢铁产能过剩如何破解

钢铁产能过剩如何破解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日益凸显,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

那么,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钢铁产能过剩的现状令人担忧。

大量的钢铁企业在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依然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导致产能严重过剩。

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使得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利润下滑,行业发展陷入困境。

造成钢铁产能过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增长和政绩,盲目鼓励钢铁企业投资扩产,忽视了市场的实际需求和行业的长远发展。

其次,钢铁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一些技术水平低、生产效率差的企业也能轻易进入市场,进一步加剧了产能过剩的局面。

再者,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内外市场对钢铁的需求减少,而国内钢铁企业未能及时调整生产结构和规模,导致产能过剩问题愈发严重。

要破解钢铁产能过剩的难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政府层面,应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

制定严格的产业政策,提高钢铁行业的准入门槛,限制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项目上马。

加强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机制,不再单纯以经济增长指标为唯一标准,而是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同时,加大对违规建设钢铁项目的查处力度,坚决遏制盲目扩产的势头。

企业层面,要加快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

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向高端化、差异化方向发展。

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与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产业集中度。

通过这些措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市场层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完善市场竞争环境,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加强对市场需求的监测和分析,及时调整生产计划,避免产能过剩的进一步加剧。

同时,建立健全钢铁行业的退出机制,对于那些经营困难、产能落后的企业,要引导其有序退出市场,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探讨

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探讨

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探讨产能过剩是指市场供给大于需求所造成的问题,这在钢铁行业尤为突出。

本文将分析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背后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产能过剩的原因分析1.需求端减弱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景气和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钢铁产品的需求量不断下降。

国内市场由于投资放缓和消费结构升级,对钢铁的需求大幅度减少,导致产能过剩。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彻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重要手段,但在钢铁行业,改革的成效有限。

许多落后的钢铁企业依然存在,产能多、技术落后、效益低下。

这些企业没有被有效淘汰,导致产能过剩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

3.地方政府的过度支持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投资和增加地方经济发展速度,大量投入资金和优惠政策支持钢铁行业的扩张。

这种过度支持导致了产能过剩,严重扰乱了市场。

4.国际市场竞争加剧钢铁产品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国内钢铁企业面临来自国外的竞争压力。

一些发达国家的钢铁企业拥有更先进的技术和生产能力,使得国内企业难以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从而加剧了产能过剩问题。

二、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方案探讨1.加强产能调控政府应加强对钢铁行业的产能调控,依法依规对过剩产能进行清退。

通过优化和整合企业,淘汰落后的产能,减少市场供给,使供求达到动态平衡。

2.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钢铁行业需要加快结构性改革的步伐。

政府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绿色生产的力度,提高钢铁产业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转型升级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3.优化市场竞争环境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市场的监管,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同时,加强国内钢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培养,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国际化经营水平,提升国产品牌和形象。

4.加强国际合作钢铁产能过剩问题是全球性的挑战,国际合作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政府可以积极参与国际钢铁产能合作与机制建设,促进国际市场合作与规则制定,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供需平衡。

钢铁业如何化解产能过剩问题

钢铁业如何化解产能过剩问题

钢铁业如何化解产能过剩问题钢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对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产能过剩成为了困扰钢铁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这不仅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市场的无序竞争,也给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那么,钢铁业究竟应该如何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呢?要解决钢铁业的产能过剩问题,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其产生的原因。

一方面,过去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对钢铁的需求旺盛,各地纷纷上马钢铁项目,导致产能迅速扩张。

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在投资决策时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和科学规划,盲目跟风,使得产能增长超出了实际需求。

此外,部分地区为了追求经济增长和税收,对钢铁项目的审批不够严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产能过剩的局面。

从政策层面来看,政府应当加强宏观调控,严格控制新增产能。

对于新建钢铁项目,要进行严格的审批和监管,确保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

同时,要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对于那些技术落后、能耗高、污染严重的产能,坚决予以关停。

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钢铁行业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引导企业合理投资和生产。

在市场机制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加强市场监管,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建立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

同时,要推动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通过兼并重组,可以整合资源,优化产能布局,实现规模效应,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大型钢铁企业可以通过收购、合并小型企业,实现产能的优化整合,减少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

钢铁企业自身也需要积极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开发高端产品,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钢铁的需求。

例如,在汽车、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领域,对高强度、高韧性、耐腐蚀的钢铁材料有着较高的需求。

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生产出满足这些特殊需求的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

同时,要注重节能减排,降低生产成本。

钢铁定的双悖论

钢铁定的双悖论

042 董事会 DIRECTORS&BOARDS 10/2010中国钢铁行业在产能方面成为世界钢铁业中的超级巨人,仍然不断有新项目涌入已经大喊过剩的行业,重组整合的步伐一直在前进,但面对各种利益主体的掣肘,仍难有根本性改观。

今天,影响中国钢铁企业未来发展的各种潜在因素日渐明晰起来,中国钢铁业的自身变革更显迫切之际,如何打通未来发展之路,站在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获取话语权,将成为影响中国钢铁业未来发展空间的决定性因素。

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东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勤教授。

产业链缺乏控制权《董事会》:现在中国铁矿石大量依靠进口,但是在铁矿石定价权方面毫无发言权,这种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周勤:上世纪80年代之前,世界铁矿石的价格是非常低的,矿石的分布也比较零散,那个时候铁矿石定价的逻辑不是今天这样的。

那时是制造环节的Cover story钢铁厂居于主导地位,当时日本的新日铁,韩国的浦项制铁和美国的钢铁企业居于主导地位。

这是一个很明显的特征。

但是上世纪80年代初以后,大量资本进入铁矿石行业,逐步形成了以“长协定”为定价基础的格局,也就是现在为人诟病比较多的原材料供应商形成强势,形成了铁矿石商对钢铁企业的控制的状态。

尤其是200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加速,粗钢产量大幅度增加,对上游原材料的需求增加很快。

还有一个情况是,中国废钢的利用率比较低,所以对铁矿石需求比较高,这导致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就是中国消耗了世界铁矿石产量的一半以上,但是在市场上没有定价权。

以前大家都认为,铁矿石这种东西是上游,上游和下游利益很容易一致的,但是实际上,上游和下游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主要还是取决于市场结构,就是现在铁矿石已经形成的“合谋式”的垄断结构。

从谈判机理上,它们不是三家和你一起谈,它每年会推一家与你谈,这就是“长协”,谈完后两家跟进,就是以这个协议为基础,这种谈判结果就是原来三家是竞争的,现在变成三家是合谋的,我们还找不到它们是公开的卡特尔的证据,很难起诉它,因为它是跟随定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密钢铁产能悖论:开工开不起停产停不起原标题 [解密钢铁产能悖论:开工开不起停产停不起]99.24点,9月7日的中钢协钢材综合价格指数显示,历经18年涨跌轮回,钢价回到起点之下。

但是中国钢铁行业全行业亏损的局面才仅仅开了个头。

中国的粗钢产能已经超过9亿吨,产能过剩超过1.6亿吨,奇怪的是产能仍在持续增加。

据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给本报提供的相关公司股票走势∙山东钢铁2.08+0.105.05%∙河北钢铁2.46+0.104.24%∙重庆钢铁2.41+0.093.88%∙宝钢股份4.50+0.051.12%数据,全国今年年底前要建成的高炉还有58座,还将新增产能8440万吨。

中国的钢铁产能历经了短缺—局部过剩—结构性过剩—全面过剩之后,钢铁产能已经步入体制性过剩时代:价格低迷与产量增长并存,需求下行与产能扩张并举,高库存而高产量,低效益而高投资,市场总体供大于求而新建项目仍在上马……存在于中国钢铁行业的诸多“悖论”已经不能用简单的经济规律来解释。

开工开不起停产停不起河北武安裕华钢铁公司一个600立方米的高炉刚刚停产检修。

这家钢厂的负责人5日对记者说,眼下市场情况非常糟糕,现在是炼一吨亏一吨。

上半年勉强凑合着生产,但7月份以来,钢价继续下降,已经受不了了。

“按照成本算,炼一吨铁水,基本上要2800元左右,但是钢材的出厂价已经降到3100元了,而且还在降。

这个是没办法做的。

钢厂成本再低,也没有市场价格低。

”上述负责人表示。

武安裕华钢铁公司2010年12月已经归属河北钢铁集团。

综合产能680万吨。

有员工10500余人。

虽然钢厂想着眼下应该停产,但是这位负责人说,停产检修时间不会很长,更不能关门。

“钢厂要考虑停产之后员工失业怎么办,银行上门追债、不再给贷款怎么办,还有政府,眼睛都在盯着企业,要完成GDP和税收指标的。

如果一停产,银行就会上门,政府也会上门,职工也不会答应。

现在是开工开不起,停产也停不起。

非常纠结。

”日照钢铁和山东钢铁济南分厂相关管理人员对本报表示,目前国内需求虽然低迷,但钢厂所有生产线都正常运转,最多也只是限产。

截至9月5日,中国联合钢铁网统计,全国共有54座高炉已确定停炉或检修,影响产量236.3万吨。

但是钢厂减产仍不及预期,基本是“雷声大雨点小”,供需矛盾还在加剧。

兰格钢铁网研究中心主任侯志芸对本报表示,今年已经连续5个月全国粗钢产量都在6000万吨以上,而去年市场好的情况下,也仅只有5月份一个月产量在6000万吨以上。

“市场肯定是承受不住的。

目前钢价已经接近历史低点,仍然有看不到底的感觉。

”兰格钢铁网研究员徐莉颖把越亏损越生产这种现象称为钢铁企业巨额亏损下的“自残”模式。

产能释放因由虽然按照常理,由于低迷的钢材价格、巨大的库存和亏损额度,钢厂会大幅减产寻求自保,然而,事情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为什么需求减弱、价格下行,产量却还在增长?谁在增产?中钢协副秘书长屈秀丽的判断是:今年1-7月中钢协会员企业的投资增幅为负值,产量也是负增长的。

增量肯定都是来自一些地方钢厂。

民营钢企比较集中的河北武安,钢厂直接焖炉熄火的不多,大部分处于限产当中,限产期间,高炉没有熄火,只是等订单来了,随时安排生产。

河北新武安钢铁集团董事长万喜河对本报表示,眼下大市场如此,要挣钱是很难的。

“武安这边的钢厂,亏得厉害的,一吨钢能亏300多元,一般的亏损都在100元以上。

”现在大部分钢厂都在亏,只是大家采取的措施不一样,所以亏的幅度不同,尤其是那些大钢厂,前期进的铁矿石原材料价高,亏损更为严重。

但是限产好过停产,万喜河说,停产的损失不是小数目。

一个1080立米高炉熄火再点火的费用,就是1000-2000万元。

“所以大部分钢厂采取的是限产检修。

就是根据市场的订货,再决定生产,原材料都是即用即买的,不涉及到库存和资金占用,这是目前大家都在采取的做法。

这样也可能是亏的,但是至少不会亏太多。

”万喜河对本报表示。

河北新武安钢铁集团目前有2000多万吨的产能,2010年12月被河北钢铁集团收编。

与钢铁企业常年打交道的侯志芸认为钢企产能扩张有多重原因。

按照她的分析,钢铁企业产能扩大、产量提高的原因,首先是不敢停产,高炉封炉再点火,费用是很高的。

要计算成本是否合算。

其次,停产就意味着经营不下去了,企业贷款,就要告停,银行不但不给贷款,还要追要前期贷款。

保持产量就有一定规模,而规模是银行贷款的一个基础数据。

这是经营上的需要。

再次,现在整体经济下行,地方要保证一定经济增速,尤其华东、河北、东北等地,钢铁产业规模大,对当地经济贡献就大。

要保证在当地的经济任务的完成。

还有,从社会责任上,停产之后,工人就要回家,会造成社会负担。

所以亏损也要生产。

侯志芸表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钢铁企业也有保证市场份额的考虑。

如果哪家钢企先停产,其他钢企是不会停产的,谁能坚持到最后,就会把减产市场补上来,钢企就失去一些客户,所以只是喊着减产,并未见真正大规模减产。

这是典型的“囚徒困境”,明知道停产限量对总体行业和总体利益有利,但是由于担心自己减产为竞争对手让出空间,反而会拼命保产。

与此同时,归因于“4万亿”的滞后效应,新增产能也还在不断达产。

据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统计,全国今年年底前要建成的高炉有58座,这58座高炉的总产能达到8440万吨。

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海民对记者说,这个统计是很不完全的,宝钢的梅山项目、山西的几座大高炉都没有计算在内。

这些高炉中,绝大多数是新上项目,也就是新增的产能。

真正为了落实国家的产能淘汰和结构调整政策的项目很少。

即便是淘汰,也是拆掉小高炉,新建大高炉,这样产能怎能不扩张呢?而今年以来,得到国家核准的项目,只有宝钢湛江项目和武钢的防城港项目。

其他的全部都是“先上车后买票”。

沉疴:体制性产能过剩据本报了解,在河北的武安地区,民营钢铁企业总计有5000-6000吨产能,几乎没有国家正式批准建设的项目。

武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民营钢铁企业的负责人表示,按照国家政策,所有新建高炉都是需要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核准的,但是武安地区没有人上报。

最近这六七年,甚至是10年来,国家发改委几乎没批过一个民营企业的钢铁项目。

“但是过去5-10年行情非常好,一直处于高增长状态,那么好的挣钱机会,很多民企不批也干。

所以目前50%钢铁产能没有备案,扩张的几乎都是这些民企。

”这位负责人说。

按照国家政策来说,新上的钢铁项目,只要是没有经过国家发改委核准的,就属于违规产能,从政策上讲,违规产能是没有电力保障的,地方政府可以不给你供电。

但是很多没有报批的钢厂,最后不还是开得很好,地方政府毕竟要考虑到钢铁项目这么大的投资、财税收入、就业等等,最后建起来的也都开工投产了。

侯志芸说,作为纳税大户,地方不会对这些钢铁企业管得太严。

有部分民营企业,索性在设计时尽量换大炉子,就能通过检查,不用更换了。

所以淘汰了半天,实质上产能更大了,因为民企为了生存,都是拆小的,换大的。

有部分产能反倒扩大了。

而真正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审批程序来走的钢厂,反而需要承担巨大的时间和财务成本。

8月16日,重庆钢铁搬迁项目,历经5年审批,终于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核准,获得合法身份。

重钢搬迁始于2008年,此后的几年间由于一直没有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正式核准,只能通过大量的短期贷款来投资新厂,短期贷款意味着较高的融资成本。

重钢搬迁项目总投资300亿,投资新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大部分资金都是通过短期贷款而来,这造成新重钢的资产负债率超过70%。

重庆钢铁一位高管对本报表示,眼下总共三座高炉的重钢,一座2500立米的高炉已经停产检修。

重钢亏损的主要原因是铁矿石等原材料成本较高,加上沉重的资金成本,因此即便是最终得到获批,重钢依然高兴不起来。

刘海民表示,现在还是有很多民营钢厂在投资建设新的高炉项目。

新上的钢铁项目主要集中在新疆、河北、山西、江西、黑龙江等地。

在刘海民看来,民营钢厂和国有钢厂相比,有着不小的成本优势,民营钢厂的期间费用较低,包括管理、财务和销售三项费用。

对比来看,国有企业的期间费用在每100元的销售收入中占比是3%-4%,而民营企业只有1%左右。

国有钢厂职工平均工资要比民营钢厂每月高出1000元左右;而且由于国有钢厂占用银行贷款较多,所以财务费用也比较高。

相反,很多银行不愿意把钱贷给民营钢厂,反而民营钢厂的财务负担较轻。

刘海民说,这些年钢铁产能的扩张,主要是以民营企业为主,今年以来尤其如此。

今年1-7月,全国500万元以上钢铁项目投资完成3496.8亿,完成投资,资金来源合计3038.1亿元(3496.8-3038.1=458.7亿,应为钢厂在工程建设等方面的欠款)。

其中非国有钢厂资金来源总计2293.6亿元,自筹资金达到了2051.3亿元,可以看出绝大部分民营钢厂投资的资金来源并非银行贷款而是自筹;国有钢厂的资金来源合计744.5亿元,其中自筹资金为607.5亿元。

“事实上,这些年超过一半以上的钢铁项目都没有核准、没有上报,这说明钢铁投资政策和产业政策已经成了一个摆设了。

”刘海民说。

经济下行“钢”开始?工信部原材料司一位官员对本报表示,产能无序扩张,从中央的态度上来说是不允许的,问题出在地方政府,很多地方政府出于投资、GDP、税收甚至就业等方面的考虑,对一些钢厂的建设是一直默许的态度。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对违规产能的清理整顿正在按照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和钢铁产业布局调整规划有序推进,将会逐步对那些没有得到核准的钢铁项目,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河北新武安集团负责人万喜河认为,钢厂的投资其实不是政策决定的,而是市场决定的。

现在的市场环境下,你让他投资,都不会有人投资;但是过去这一段,市场好了,能挣钱了,还是会有企业继续投资的,靠国家的政策根本控制不住。

业内研究人员也给出了答案。

他们更倾向于依靠市场经济自身调节来解决。

侯志芸表示,钢铁行业眼下的产能过剩,再有三年也很难消化。

靠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自身很难消化。

这是一个经济周期,是国际国内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所以最终的解决方案,就是按照经济规律。

只要产能过剩还存在,需求没有大的改观,钢材价格就会继续下行,直到一些企业因库存加大、高产低效、亏损持续,直至资金链断裂死掉,最终行业内产能减少,产量减低,重回供求平衡,钢价才能重新稳住,市场才能重新回暖。

”侯志芸表示。

但是令人担忧的是,现阶段下中国钢铁行业要有效实现供需总量平衡下的自觉减产,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体制性的产能过剩不仅出现在钢铁行业,也出现在水泥、重型机械、船舶制造甚至风电、光伏太阳能等新兴产业中,市场也在担心,这些产业的问题如果进一步传导到金融领域,将对整体经济造成影响。

正如中欧商学院教授许小年(微博)以《经济下行“钢”开始》为题的微博所表述的:企业亏损,库存积压,三角债卷土重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