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线面》教案备课讲稿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点线面》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点线面》一、引言在幼儿园大班的美术教学中,教师们常常采用各种有趣的主题和概念来引导幼儿进行创作。
其中,《点线面》作为一个重要的美术教案主题,旨在通过简单的元素和概念,引导孩子们开拓视野、发挥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点线面》这一美术教案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意义,并分享个人观点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点点是构成一切图形的基本单位,它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是位置和大小。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点的形态和特点,引导幼儿对点进行认知和感知,比如点的大小、颜色、分布等。
2. 线线是由点延伸而成,是视觉艺术最基本的元素之一。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的线条在生活中的表现形式,比如直线、曲线、粗细不一的线条等,让幼儿了解线条的变化和表现力。
3. 面面是由线条所围成的,是视觉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
教师可以通过让幼儿观察不同物体的外形和轮廓,引导他们理解面的概念,并通过简单的造型和拼贴活动,让幼儿从实践中感知面的存在和表现形式。
三、教学方法1. 观察实践通过观察周围的自然和生活环境,引导幼儿从点、线、面的角度去观察和感知,让他们从实践中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2. 创意表达鼓励幼儿通过绘画、拼贴、造型等各种方式进行创意表达,让他们将所学的点、线、面的概念运用到实际的创作中,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欣赏交流组织幼儿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让他们学会欣赏和理解他人作品,同时也能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体会,促进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四、教学意义1. 培养审美情感《点线面》美术教案通过观察和创作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增强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2. 提升创造力通过鼓励幼儿进行创作表达,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
3. 发展综合能力通过《点线面》美术教案的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还能够促进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动手能力和社交交流能力的综合发展。
《,点、线、面,》教学设计教案

《点、线、面》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点、线、面的基本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点、线、面进行创意画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点、线、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新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点让学生了解点的定义、特征和基本画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点,并学会用点进行简单的创意设计。
2.2 线让学生掌握线的定义、特征和基本画法,观察生活中的线,并用线进行创意设计。
2.3 面让学生了解面的定义、特征和基本画法,发现生活中的面,学会用面进行创意设计。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和画法。
3.2 演示法展示生活中的点、线、面,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它们的存在。
3.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进行创意设计。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点、线、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4.2 讲解知识点讲解点、线、面的定义、特征和基本画法。
4.3 演示实践展示生活中的点、线、面,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它们的存在。
4.4 创意设计让学生动手实践,用点、线、面进行创意设计。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作品评价评价学生在创意设计中的表现,关注他们对点、线、面的理解和运用。
5.2 学生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5.3 课后反馈评价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不断调整教学方法。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具准备准备点、线、面的图片、视频和实物模型,用于展示和讲解。
6.2 学具准备为学生准备画纸、画笔、彩色笔等绘画工具,以及一些可以用来拼贴和创作的材料。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知识点拓展介绍点、线、面在数学、艺术和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7.2 实践活动拓展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设计展等,让学生深入了解点、线、面在实际中的应用。
第八章:教学安全8.1 注意事项提醒学生使用绘画工具时的安全事项,如不要用尖锐的笔尖玩耍等。
二年级美术上册《点线面》教案、教学设计

3.教师强调点线面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思考、创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
4.布置课后作业:运用所学点线面知识,创作一幅反映自己生活或情感的作品,下节课分享交流。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所学点线面的知识,创作一幅以“我的生活”为主题的绘画作品。要求运用不同的点线面元素,表达出自己的生活场景、情感体验或兴趣爱好。
二年级美术上册《点线面》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点的定义、特点及作用,能够运用点进行创意绘画。
2.掌握线条的种类、特点和应用,能够运用不同线条表达情感和画面。
3.理解面的概念、分类和表现方法,能够运用面进行画面构图和创作。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5.利用课余时间,参观一次美术展览或博物馆,关注其中的点线面元素,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欣赏和分析。撰写一篇观后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作业要求:
1.作业提交时,请附上作品说明,包括创作思路、表现手法、创作心得等。
2.作业完成后,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共同提高美术素养。
3.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鼓励学生持续进步。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点线面现象,使学生认识到美术元素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点线面在美术创作中的运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绘画、剪贴等,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4.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023最新-中班美术《点线面》教案优秀4篇

中班美术《点线面》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中班美术《点线面》教案优秀4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中班美术《点线面》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点、线、面。
2.观察生活中的点、线、面,感受点、线、面的美。
3.利用画或者拼贴进行点、线、面的排列,创作一幅作品。
4.发现生活中的美,创造性的表现美。
二、教学重点:观察生活中的点、线、面,并能用绘画或粘贴的方式表现它们的组合变化。
三、教学难点:画面中点、线、面的搭配巧妙,布局合理,富有美感。
四、教学准备:教师:课件、示范作品。
学生:铅画纸、水彩笔、彩色铅笔、油画棒、毛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一)、绘画游戏,导入新课1.实物投影演示点、线、面效果。
同学们,你们见过彩色的雨吗?点:滴答,滴答,下雨了!(滴颜料)线:(竖起纸来),低落在窗玻璃上,留下线的痕迹。
面:雨下大了,地面积起了水汪。
2.出示课题生活中,点线面无处不在,让我们一起去寻找他们的足迹吧!(二)、探究体验1.找一找生活中的点线面。
2.摄影作品赏析,感受点线面在作品形成的视觉美感。
(1)停在电线上的麻雀:休息在电线上的燕子是我们熟悉的点和线的结合,大大小小有聚有散的点组合在一起,看起来真有趣。
(2)斜拉桥:斜拉桥有我们熟悉的平行线,由长线到短线的变化,让我们感觉到大桥由近向远延伸。
(3)罗平梯田:云南的罗平梯田是当地人民辛勤劳动的象征。
它展示给我们随意流畅的曲线,时而重叠,时而平行,纵横交错;无论是曲线还是直线,它们时聚时散,为我们勾勒出富有诗意的画面。
3.小练习,认识点线面请同学画画自己认识的点、线、面点:你画的点像什么?画面中你的点是怎样排列的?你能把它变成线吗?(点连接起来就是线,把它放大了就是面。
)线:有曲有直。
可有粗细、方向、组合上的变化。
《,点、线、面,》教学设计教案

《点、线、面》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点、线、面的基本概念。
让学生能够运用点、线、面来描述和创造简单的图形。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几何图形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点、线、面进行创意绘图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点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引导学生了解点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引导学生通过实物和图片来观察和认识点。
2.2 线的特征引导学生了解线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引导学生通过实物和图片来观察和认识线的不同类型。
2.3 面的特征引导学生了解面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引导学生通过实物和图片来观察和认识面的不同类型。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点、线、面的存在。
提问学生对点、线、面的认识和观察到的实例。
3.2 讲解使用PPT或板书,详细讲解点、线、面的定义和特征。
通过图示和实例,解释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3.3 练习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绘制相应的点、线、面图形。
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共同完成练习。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互动等。
评估学生对点、线、面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2 练习题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包括准确性、速度和创意性。
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使用《点、线、面》教材,提供相关理论知识和支持材料。
结合教材中的实例和练习题,进行教学。
5.2 多媒体工具使用PPT或板书,展示点、线、面的图形和实例。
通过多媒体工具,增强学生对点、线、面的直观认识。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共同探讨点、线、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实例,进行展示和分享。
6.2 创意绘图给学生发放纸张和绘画工具,让他们运用点、线、面创作一幅图画。
二年级美术课《点线面》的说课稿

二年级美术课《点线面》的说课稿【引言】点、线、面是美术课中的基本元素,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这些元素及其组合方式对于他们的美术技能和创造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课将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点、线、面的概念及其在美术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点、线、面的概念及其在美术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1.点、线、面的概念及其特点。
2.点、线、面的组合方式及其应用。
3.点、线、面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点、线、面的概念及其特点,点、线、面的组合方式及其应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点、线、面的组合方式及其应用,并创造出有特色的作品。
【教具和学具】1.教具:多媒体课件、点线面作品示例、实物展示台。
2.学具:画笔、画纸、颜料等美术用品。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包含点、线、面的图片,如一幅山水画、一个漂亮的瓶子和一面墙上的涂鸦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中包含的点、线、面元素。
然后请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其他包含点、线、面的物品或场景。
2.新课学习(30分钟)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点、线、面的概念及其特点,以及它们在美术中的应用。
同时,通过展示一些包含点、线、面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了解点、线、面的组合方式及其应用。
在这个环节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互相交流对点、线、面的理解和感受。
3.实践操作(20分钟)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创作,要求他们运用所学的点、线、面知识,创作一幅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
教师可以在巡视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可以邀请一些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思路和过程。
4.评价与总结(10分钟)在课程结束前,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
可以请学生互相欣赏作品,并选出一些有特色的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二年级点线面教案

二年级点线面教案【篇一:《点、线、面》教案2】《点、线、面》教案教学目标情感方面:体验生活中的点线面给人们带来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
知识方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培养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能力方面:以点、线、面为基本元素,在涂鸦版中给实物设计图样和花纹。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受生活中点、线、面独特的艺术语言及艺术魅力。
难点:恰当地运用点、线、面的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1、动画演示点线面变化过程(点的连续形成线,线的紧密排列、点的密集形成面),帮助学生理解点、线、面之间的变化关系。
2、点、线、面如同魔术师,它们还有很多的变身。
想想它们还能变成什么样子?师生交流:点、线、面分成规则的和不规则的两大类。
规则的和不规则的点、线面给你的感受怎样?二:学生浏览网站,体验生活中的点线面的美感站,体验生活中的点线面的美感。
找找生活和自然中的点、线、面的例子。
找到相应的图片直接复制,然后提交到相应的栏目。
三:教师做操作示范学习检查:师生共同浏览学生提交的内容。
请学生说说自己找到的图片,哪些地方可以看作是点、线、面。
通过图形比较引导学生体会点、线、面不是绝对的。
出示一张蝴蝶的图片,说说翅膀的灰色形状是点还是面?学生可能会有异议。
(有的说是点、有的说是面)继续出示两张图片,将蝴蝶翅膀的灰色形状放在不同的背景中,一张可以看成是点,一张可以看成是面)师小结:点、线、面组成了丰富的形象世界,也是一切造型的基本条件。
我们可以用点、线、面画出我们想画的任何东西。
四:师生交流引导学生欣赏点线面的作品,感受艺术可以表现生活、美化生活。
师生探讨作品主要用了什么造型元素。
从大师的作品中感受到艺术可以表现情感。
从学生的作品中感受到艺术可以表现、美化生活。
通过作品的欣赏,请学生谈谈点、线、面给我们的不同感受。
五:提出作业要求用点、线、面来美化我们的生活。
老师准备办一个小小的网上拍卖会,里面有一些物品(衣服、手套、茶杯、盘子),先请大家给它们设计花纹。
2023最新-中班美术《点线面》教案(优秀6篇)

中班美术《点线面》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为朋友们整理了6篇《中班美术《点线面》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中班美术《点线面》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点、线、面在日常生活以及美术中的广泛运用和重大的作用。
2、发现点、线、面的独特美,能运用点、线、面的独特美组合成画。
3、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增强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了解点、线、面在日常生活以及美术中的广泛运用和重大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够了解点、线、面的艺术美,表现点、线、面的独特美。
教、学具准备:范画图片,点、线、面形的实物,点、线、面组合的布料。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1、出示分别由点、线、面所组成的内容相同的范画,生欣赏。
同桌交流,说说这三幅画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你最喜爱的是哪一幅?说说你的理由?2、联系实际,找点、线、面。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存在着哪些点、线、面形状的物体呢?生自由发言,师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新授过程。
1、欣赏,感受点、线、面。
(1)、出示图片和书本范画,生欣赏。
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观后感。
(2)、指名学生说说在看了这么多的画后,对点、线、面有了怎样的感受?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生自由发言,师记录下优美的形容词。
师问:你们来举手表决一下,选出你认为最恰当的一个或两个词来。
2、想象,体悟点、线、面。
(1)师问:你有没有见过比较漂亮的由点、线、面图案的画、布、装饰物或风景呢?回忆回忆,给大家说说,看看谁能感动大家?谁的审美境界最高?生自由发言,师点出画面的特殊性。
(2)生评比出比较好的几种画面。
说说自己的理由。
(3)让学生根据所选择出的画面,用自己喜爱的美术形式表现出来。
生试画出草图,师巡视,作个别点拨,建议进行合理的加工。
美术课(点线面)教案

美术课(点线面)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1.2 教学内容点、线、面的定义和分类点、线、面的基本特性和表现力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点、线、面的定义和特性示范法:展示点、线、面的绘画技巧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点、线、面的作品第二章:点的探索2.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点的定义和特性,掌握点的基本表现方法。
2.2 教学内容点的定义和分类点的特性和表现力点的绘画技巧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点的定义和特性示范法:展示点的绘画技巧第三章:线的探索3.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线的定义和特性,掌握线的基本表现方法。
3.2 教学内容线的定义和分类线的特性和表现力线的绘画技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线的定义和特性示范法:展示线的绘画技巧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线的作品第四章:面的探索4.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面的定义和特性,掌握面的基本表现方法。
4.2 教学内容面的定义和分类面的特性和表现力面的绘画技巧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面的定义和特性示范法:展示面的绘画技巧第五章:点线面的综合运用5.1 课程目标让学生掌握点、线、面的综合运用技巧,创作出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5.2 教学内容点、线、面的组合方法和效果点、线、面的创意表现技巧点、线、面的综合运用实例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点、线、面的组合方法和效果示范法:展示点、线、面的创意表现技巧和综合运用实例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点线面的综合作品第六章:欣赏与分析6.1 课程目标让学生通过欣赏和分析经典点、线、面作品,提高审美能力,理解点、线、面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6.2 教学内容欣赏经典点、线、面作品分析作品中的点、线、面运用技巧理解点、线、面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作品中的点、线、面运用技巧示范法:展示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方法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进行作品的欣赏和分析第七章:点、线、面的创作练习7.1 课程目标让学生通过创作练习,熟练运用点、线、面进行艺术创作,提升艺术表现力。
《点线面》说课稿

《点线面》说课稿《点线面》说课稿(精选3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点线面》说课稿(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点线面》说课稿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内容是苏教版小学美术课本第四册第10课----《点、线、面》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点,线、面”,欣赏感受“点、线、面”,学习运用点、线、面去装饰物体。
教材中选入了与生活直接相关的各种图片,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了解大干世界都是由点、线、面这些最基本的元素组成的,感受艺术可以表现生活,艺术可以表达情感。
2、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属由六课组成,主要讲植物。
编者为何把《点线面》放在这里呢?我分析教材,发现在本节课前面安排了《花儿朵朵》、《我爱树木》、《树上树下》、《水墨画树》等课,这几课已经让学生接触到了用点线面来表现画面,并了解了点线面在水墨画中丰富的变化。
而《点线面》这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了解点线面的特点,组合及变化规律等,复习运用了前几节课的学习内容。
而在本节课后面安排了《会变的花树叶》这节课主要是通过点线面等基本元素来装饰花树叶,《点线面》的教学也为此打下基础。
所以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本课重点在于让学生感受点线面的结合与变化,在此基础上设计点线面作品。
教学难点——点线面的使用要富有变化,有节奏感,不能单一。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点线面,并且在绘画中,也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
但对点线面的组合规律运用还比较陌生。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确定本课教学目标:认知领域:让学生在欣赏陶艺作品、绘画作品、服装用品等的图片中感受点线面的美。
点、线、面(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点、线、面的基本概念。点是没有大小、只有位置的几何元素,它是构成所有图形的基础。线是由无数个点连成的路径,可以分为直线、射线和线段。面是由线围成的平面图形,它们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以我们的教室为例,墙壁和地面都是面的体现,而门的边缘则可以看作是线。这些几何元素共同构成了我们的空间环境。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积极性很高,但我发现在小组讨论中,有些学生并不是很主动地参与到讨论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考虑在未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互动性更强的活动,比如角色扮演或者小游戏,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
此外,学生得较为浅显。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这些概念的本质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几何元素的本质特征和它们在实际中的多样化应用。
-在介绍线段长度时,通过实际测量或画图,让学生理解线段的度量方法,并掌握如何计算线段长度。
-在认识面时,通过展示不同的平面图形,让学生掌握它们的特征和分类。
2.教学难点
-理解点的坐标表示:学生需要理解坐标平面上的点与数对之间的关系。
-区分不同类型的线:学生容易混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定义,需要通过具体例子和图示来加深理解。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点、线、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年级美术上册《点线面》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针对点、线、面的特点和应用,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你们在哪里见过点、线、面?”“它们在美术作品中有什么作用?”“如何运用点、线、面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意?”等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4.反思与评价促进教学相长
在本案例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使他们在总结自己学习过程的同时,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发现自身不足。这种反思与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同时,教师也能从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相长。
5.创意作业激发学生潜能
本案例的作业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以“我眼中的点、线、面”为主题,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这种富有创意的作业不仅巩固了课堂所学,还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感。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学会欣赏和创造美,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鼓励他们勇于表现自我,增强自信心。
4.强调保护环境、珍爱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2.问题导向的探究式学习
案例中充分运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点、线、面的特点和应用。这种探究式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观察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3.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互动
小组合作是本案例的一个重要亮点。通过分组讨论、主题创作和互相评价,学生能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此外,小组合作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中班美术《点线面》教案

中班美术《点线面》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点、线、面的基本概念,能够区分并运用它们进行创作。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合作、分享、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点、线、面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它们进行创作。
2.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创作中充分发挥点、线、面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2.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有利于学生创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出示一幅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画面中的点、线、面。
2.老师简要介绍点、线、面的概念,让学生对它们有初步的认识。
(二)基本概念讲解1.老师详细讲解点的概念,示范如何在画纸上画点,引导学生尝试画点。
2.老师讲解线的概念,示范如何画直线、曲线等,引导学生尝试画线。
3.老师讲解面的概念,示范如何用点、线组成面,引导学生尝试画面。
(三)创作环节1.老师提出创作主题,如“美丽的家园”,引导学生运用点、线、面进行创作。
2.学生分组进行创作,老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建议。
3.创作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关注点、线、面的运用,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大家共同欣赏。
2.老师引导学生评价作品,关注点、线、面的运用,以及作品的创意和美感。
3.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2.老师提出拓展任务,如让学生在家中尝试用点、线、面创作一幅画作,下节课分享。
3.学生收拾画具,老师宣布下课。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通过作品展示与评价,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创作热情。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创作过程中想象力不够丰富,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培养。
美术课(点线面)教案

美术课(点线面)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点、线、面的审美感知和创作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点、线、面进行构图和绘画,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点的特征和应用2. 线的特征和应用3. 面的特征和应用4. 点、线、面的关系和组合5. 点、线、面在绘画中的创作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示范法:展示点、线、面的创作过程和实例。
3. 练习法:学生动手实践,进行点、线、面的创作和构图。
4. 评价法:学生互评、自评,教师点评,共同提高。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点、线、面的图片、实例和创作步骤。
2. 绘画材料: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3. 范画作品:展示点、线、面的优秀作品。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范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点、线、面在绘画中的应用。
2. 讲解:讲解点、线、面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关系。
3. 示范:展示点、线、面的创作过程和实例。
4. 练习:学生动手实践,进行点、线、面的创作和构图。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评、自评。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进行个性化的创作,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力。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索点、线、面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绘画展览,启发学生对点、线、面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3. 邀请艺术家或设计师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点、线、面在专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关注学生对点、线、面的理解和运用。
2. 评价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审美意识,鼓励学生的创新和个性表现。
3. 学生互评、自评,教师点评,共同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八、教学案例1. 案例一: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线条,发现线条的变化和美感,运用线条创作出一幅富有生活气息的绘画作品。
中班美术《点线面》教案(精选10篇)

中班美术《点线面》教案〔精选10篇〕中班美术《点线面》教案〔精选10篇〕中班美术《点线面》教案1[教材简析]本课内容是以点、线、面这三种根本造型要素为表现媒介,徒手绘制自由图案。
由于抛开详细形象的束缚,这种相对简单的作业更易于训练学生的形式美感,也更便于学生自由发挥创造。
点:不可过大,否那么就有面的感觉。
点与面的比照关系,是相对的,同时点的形态以单纯为好。
线:包括直线、曲线、折线,可有粗细、方向、组合上的变化。
曲线应画的有弹性、光滑感。
面:可分为独立的面;有线条分割、穿插形成的块面。
[教学目的]训练学生对点、线、面构成的认知和组织才能;培养学生自由创造的才能;启发学生对形式美感的感受力〔色彩问题本节不另作要求〕。
[教学重点]对点线面的认知及其画法。
[教学难点]画面组织的平衡和多样统一。
[教学设想及方法]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和老师的讲授启发、感染,使学生能感受到点、线、面的美感和作用,认识到它们是绘画的语言。
[教具、学具准备]电脑多媒体教学系统、课件、教材、范图。
第一课时施教时间:2月23日—2月24日教学过程:活动一: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三个好朋友”,这三个好朋友就是我们经常见面的“点、线、面”。
1、板书点、线、面并用课件进展展示。
点:线:面:2、欣赏书中范画。
课本中左上角“画家的画”,是选用西班牙超现实绘画大师j。
米洛的一幅《倒立的人》。
作者运用点、线、面的自由组合,以略带具象的装饰形象构成一幅有抽象意味的画,造型单纯、自然,色彩干净、亮堂。
欣赏时,指导学生从中体会点线面在画面中所起的作用。
活动二:学生作业,老师巡回辅导独立创作一幅点、线、面构成作业。
主要应注意防止画得琐细、平均。
图色可采用“一色多处分步”的方法—即每用一色,应在画面不同部位分配,形成照应,所绘形面应有大小、间隔、形态差异。
课堂小结:选不同程度和特点的作业做讲评,分析优劣得失,布置学生课后加工整理未完成作业。
第二课时施教时间:2月24日—2月27日教学过程:活动一:在美术的星空里,点、线、面才是真正的主人,让我们遨游其中,同它们共舞。
二年级美术课《点线面》说课稿

二年级美术课《点线面》说课稿一、课程背景与目标二年级美术课《点线面》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基础的美术元素,培养他们的美术感知和创作能力。
本课将介绍点、线、面这三种基本的美术元素,并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它们在绘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本课将分为三个部分:点的表现、线的变化和面的构成。
通过观察和分析实例,让学生了解点、线、面的基本特征和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2. 教学方法(1) 实物展示:利用实物展示的方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点、线、面的形态和特征。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美术作品中的点、线、面运用,让学生了解这些元素在绘画中的作用和意义。
(3) 实践创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点、线、面的组合和创作,培养他们的美术实践能力和创意思维。
三、教学过程与步骤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生活中的点、线、面的形态和特征。
例如,“你们平时在生活中见过什么样的点?”,“线有哪些变化?”,“面是如何构成的呢?”等等。
2. 新课教学(30分钟)(1) 点的表现:通过展示不同形态的点,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征。
然后,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点在绘画中的应用,如:表现光影、增强立体感等。
(2) 线的变化: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线,让学生感受它们的情绪和表现力。
例如,直线、曲线和折线等。
然后,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线在绘画中的作用,如:表现动态、引导视线等。
(3) 面的构成:通过展示不同形态的面,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它们的构成方式和特点。
然后,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面在绘画中的应用,如:表现体积、增强空间感等。
3. 课堂互动(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点、线、面这三种元素,创作一幅自己的美术作品。
教师可以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意,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有特色的作品。
4. 学生展示与评价(15分钟)让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他们创作过程中的想法和体验。
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评价作品,讨论其优缺点,并给予建议和鼓励。
《点线面》说课稿(精选3篇)

《点线面》说课稿(精选3篇)《点线面》说课稿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内容是苏教版小学美术课本第四册第10课----《点、线、面》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点,线、面”,欣赏感受“点、线、面”,学习运用点、线、面去装饰物体。
教材中选入了与生活直接相关的各种图片,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了解大干世界都是由点、线、面这些最基本的元素组成的,感受艺术可以表现生活,艺术可以表达情感。
2、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属由六课组成,主要讲植物。
编者为何把《点线面》放在这里呢?我分析教材,发现在本节课前面安排了《花儿朵朵》、《我爱树木》、《树上树下》、《水墨画树》等课,这几课已经让学生接触到了用点线面来表现画面,并了解了点线面在水墨画中丰富的变化。
而《点线面》这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了解点线面的特点,组合及变化规律等,复习运用了前几节课的学习内容。
而在本节课后面安排了《会变的花树叶》这节课主要是通过点线面等基本元素来装饰花树叶,《点线面》的教学也为此打下基础。
所以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本课重点在于让学生感受点线面的结合与变化,在此基础上设计点线面作品。
教学难点——点线面的使用要富有变化,有节奏感,不能单一。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点线面,并且在绘画中,也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
但对点线面的组合规律运用还比较陌生。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确定本课教学目标:认知领域:让学生在欣赏陶艺作品、绘画作品、服装用品等的图片中感受点线面的美。
操作领域:让学生初步了解用点线面装饰的方法。
情感领域: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四、教学法分析:1、观察动画激发学习兴趣。
2、欣赏图片感受点线面的艺术魅力。
3、通过比较,通过观察探讨,感受点线面不同的组合会产生不同装饰效果。
4、创设情境激发创作潜能。
《,点、线、面,》教学设计教案

《点、线、面》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点、线、面的基本概念。
培养学生对点、线、面的兴趣和认知能力。
1.2 教学内容引入点、线、面的概念。
讲解点、线、面的特征和性质。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通过讲解点、线、面的概念和特征。
利用多媒体展示点、线、面的图像,增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情况。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点的基本性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点的基本性质。
培养学生对点特征的认识。
2.2 教学内容讲解点的位置、大小、形状等基本性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探索点的特性和规律。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通过讲解点的基本性质。
利用实物道具或图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点的特征。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情况。
通过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点的基本性质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线的基本性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线的基本性质。
培养学生对线特征的认识。
3.2 教学内容讲解线的定义、方向、长度等基本性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探索线的特性和规律。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通过讲解线的基本性质。
利用实物道具或图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线的特征。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情况。
通过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线的基本性质的掌握程度。
第四章:面的基本性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面的基本性质。
培养学生对面特征的认识。
4.2 教学内容讲解面的定义、边界、面积等基本性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探索面的特性和规律。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通过讲解面的基本性质。
利用实物道具或图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面的特征。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情况。
通过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面的基本性质的掌握程度。
第五章:点、线、面的应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点、线、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3课 点线面》冀教版 (5)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3课点线面》冀教版 (5)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冀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的第3课,主题为《点线面》。
这一课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点、线、面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培养学生对美术元素的感受能力和创作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点、线、面,并能够运用点、线、面创作出有趣的作品。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美术元素有一定的认识,但点、线、面的概念对他们来说可能还有些抽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点、线、面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作品中。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点、线、面的概念,认识它们在美术作品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对美术元素的感受能力,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点、线、面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作品中。
2.难点:培养学生对点、线、面的感受能力,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教师的直观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点、线、面在作品中的运用。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点、线、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实践,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点、线、面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点、线、面的直观演示作品。
2.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衣服上的花纹、教室墙上的装饰等,引导学生发现点、线、面的存在。
然后引入本课的主题《点线面》。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准备好的点、线、面的直观演示作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点、线、面在作品中的运用。
同时,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解释点、线、面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用画笔和颜料在画纸上进行点、线、面的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学生欣赏并发表意见。
《,点、线、面,》教学设计教案

《点、线、面》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点、线、面的基本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点的特征和表示方法。
2. 线的特征和表示方法。
3. 面的特征和表示方法。
4. 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5. 简单的几何图形及其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难点:理解点、线、面之间的转化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点、线、面的特征。
2. 采用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4.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黑板、几何模型等教学道具。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尺子、铅笔等学习工具。
3. 教室准备足够的桌椅,以便学生动手实践。
4. 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
教案剩余部分(六至十五)待补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点、线、面实例,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几何图形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点、线、面的特征:分别讲解点的特征(位置、大小),线的特征(长度、方向、弯曲程度),面的特征(封闭、面积、形状)。
3. 演示点、线、面的表示方法:用PPT或黑板展示不同符号表示点、线、面的方法。
4. 发现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点、线、面之间的联系,如点动成线,线动成面等。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几何图形创作,运用所学知识绘制点、线、面组成的图形,并互相展示、评价。
七、课堂练习:1. 完成课本练习题,巩固点、线、面的基本概念。
2. 设计一个几何图形,体现点、线、面的关系。
3. 分析生活中的几何图形,阐述其点、线、面的构成。
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点、线、面的特征及其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线面》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生活中点、线、面独特的艺术语言及艺术魅力,培养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2、恰当地运用点、线、面的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耐心、细心的学习习惯。
3、体验生活中的点线面给人们带来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点、线、面独特的艺术魅力,培养其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难点:
恰当地运用点、线、面的艺术语言进行造型活动,点线面的使用要富有变化,有节奏感,不能单一。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通过欣赏点、线、面的抽象画来揭示课题。
2. 引:在一个宁静的夜晚,画室里正在上演精彩的表演。
我们快去看看!
3. 旁白:看!舞台的布幕徐徐拉开了。
第一场表演是……。
4. 设问: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这幅画里有哪些形状?(各种各样的点、线、面)
5. 让学生直观地在视觉和听觉等各方面都得到亲身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欲望,开拓学生的思路。
二. 教授新课
1介绍点、线、面的知识。
引:什么样叫点、什么叫线、面呢!?我们一起去探索。
设问:地球在宇宙中,显得怎样?
2.设问:当我们在近处看地球时,它显得怎样?
动画课件直观地了解点、线、面的知识。
3.学习运用小物品制作点、线、面的方法;认识抽象画给人们带来特殊的视觉美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引:画室里的表演正在进行着,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去欣赏。
知识点:点、线、面是美术世界的基本元素、真正主人。
设问:看着画面,你有什么感觉?你觉得画家在画的时候,在想些什么呢?画家是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画出这幅画?我们还能用哪些不同的方法、材料来画画呢?
4.帮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任务。
引: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增强了知识,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术世界,去探索、去创造!
设问:欢迎你们来到美术世界,走上点、线、面的表演舞台,你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表演?
请把你的想象用画面的形式表现出来
三. 布置作业实践活动的细则,说明评价方法
1.教师:选择一张你喜欢的彩色纸作为“舞台”,用课桌上现有的材料,组织“点、线、面”进行“表演”,先排列好,再把画面粘贴固定。
我们将对作业分别评出:创新奖、制作奖、评价奖。
2.各类废弃物品。
3.几何形的彩色卡纸。
四. 作业评价
引:这里的每一场舞会都是各具特色,我们一起来欣赏。
说说你的感想,并且为这些美丽的画面取名字。
五. 拓展
1.欣赏:名师名画
A.教材中德国女画家—──康定斯基的《绘画201号》
B.凡高----《向日葵》《抽象画》
C.照片《故宫城门》《现代城市》
2.日常用品A.《时钟》B. 《自行车》C. 《雨伞》D. 《建筑物》扩展学生的视野。
3.儿歌:你是点,我是线,变大以后就成了面,描画美好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