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活动放大镜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放大镜》优质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放大镜》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探索乐园》第三单元“有趣的工具”,具体内容为第二章“放大镜”。
本章详细介绍了放大镜的构造、使用方法以及用途,通过实践操作,引导幼儿探索日常生活中的微观世界。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放大镜的基本构造,学会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 培养幼儿观察、发现、探索的能力,激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提高语言表达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和观察技巧。
重点:放大镜的构造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放大镜、实物展示(如树叶、昆虫等)。
学具:每人一个放大镜、观察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放大镜,引导幼儿观察教室内的物体,激发幼儿对放大镜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讲解放大镜的构造,让幼儿了解放大镜的各个部分。
(2)示范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引导幼儿正确观察物体。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选取一个实物,如树叶,用放大镜观察,并讲解观察到的细节。
然后让幼儿分组进行观察,分享观察结果。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观察任务,让幼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填写观察记录表。
教师对幼儿的观察结果进行评价,强调放大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幼儿观察、发现、探索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放大镜的构造:镜片、镜柄、镜圈。
2. 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保持距离、调整角度、仔细观察。
3. 放大镜的用途:观察微小物体,发现生活中的微观世界。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放大镜观察一种植物,并记录下来。
作业答案:例:我观察了树叶。
用放大镜观察到的树叶上有许多脉络,像一条条小河。
树叶的边缘有许多小锯齿,摸起来有点刺手。
2. 作业要求:字迹工整,表述清晰,画图辅助说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掌握了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培养了观察、探索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教学目标1.了解放大镜的概念,明白放大的原理;2.通过观察和实践,掌握使用放大镜的方法;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什么是放大镜?2.放大镜的原理和作用;3.使用放大镜观察各种物体。
教学准备1.放大镜若干;2.各种不同的物体。
教学活动活动1:认识放大镜介绍放大镜通过图片、动画和实物的形式,让幼儿认识放大镜的定义和概念,以及使用场合和注意事项。
游戏:找出正确的放大镜在幼儿园的角落中放置几个不同样式的放大镜,让幼儿找出正确的放大镜,放大手中的物品,直到找到合适的放大镜。
让幼儿进行一轮接一轮的比赛,看谁找到正确的放大镜最快。
活动2:放大物体给幼儿展示各种物体给幼儿展示各种各样的物体,包括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材质的物品。
要求幼儿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将物品放大后,要求幼儿用手触摸、口感、视角等各方面观察物体,以了解物品的特点,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描述。
讨论发现通过分享和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帮助他们理解放大镜的作用和物体的特点,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三:小实验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请幼儿在准备好的实验器材中,通过放大镜成功看到更加明显的物体。
并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发现。
教学评价采用评价表的形式进行教学评价,包括内容、过程和效果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总结通过放大物体的观察,幼儿将进一步加深对物品的认识,同时,能够用所学知识做好观察记录,并以自己的方式让别人理解他们的发现。
扩展1.不同物质(水、玻璃、钢铁),看其究竟是怎样变化的。
2.小实验:你能通过放大镜,看出更细微的形状吗?附录•放大镜的定义和分类•放大镜的作用和注意事项•如何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放大镜》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放大镜》【教学目标】1.了解放大镜的作用及其构造原理。
2.能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并得到较真实的图片,培养观察力。
3.提高幼儿的科学认知和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放大镜的作用及其构造原理。
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并得到较真实的图片。
【教学难点】理解放大镜的工作原理。
认识到物体放大后不一定更好看。
【教学过程】一、教师引导1.制定目标:老师可以在黑板上把放大镜和物体一起画出来,然后向学生提问:“大家看见这是什么?”2.激发兴趣:当学生听完教师的提问后,大部分的孩子可能会直接答“放大镜”,当这个环节结束时,让学生们知道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关于放大镜的知识,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二、教师讲解1.放大镜的简单介绍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描绘出放大镜,然后让学生来辨认。
接着,我们开始向学生介绍放大镜的构造原理。
2.观察小实验教师把一个小的文字、水滴、反光片等等小物件放置在课桌上,然后在弱光照明下使用放大镜观察。
教师可以把观察效果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们看见被观察对象。
这个环节应该尽可能让学生探究搞清楚放大镜的特点。
可以让学生操作,了解白天或强烈光照下,放大镜效果不是很好。
三、活动实践1.看清楚被观察的物品让学生先将放大镜适当放置到物体附近,调整到最适合的角度,然后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观察到的物品。
切忌太过于追求放大效果,而忽略了观察。
看见之后,要求学生记录下自己的发现,发现一个记录一个。
2.多种视角观察同一物品两个学生成对,让他们各拿一个放大镜,然后观察同一物品,一前一后各试图用放大镜观察到的形象的不同之处。
可以了解到同一物品在不同角度下的区别。
四、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的放大镜知识进行总结,并让学生明白收获是什么。
最后,教师向全班表示支持和鼓励,希望学生继续保持好的探究精神。
【教学资料】1.放大镜2.文字/水滴/反光片等观察物品3.黑板【教学反思】1.本节课我们介绍了放大镜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帮助学生了解放大镜对物体的作用,并通过操作和实践使学生理解它的工作原理。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篇一」一、主题来源:幼儿天生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探索欲望,他们精力充沛,富于幻想,源于孩子们对手影、皮影等光射作用的好奇,对物体变化的好奇,因此,我们预设了《科学放大镜》主题活动,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入手,和他们一起探索光、影、旋转、变化的奥秘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幼儿在观察、发现、操作、探索等活动中了解科学现象,感受科学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认识到科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与快捷,从而形成积极探索、热爱科学的良好品质。
二、主题目标的预设:(一)情感与态度目标:1、引导幼儿在观察、发现、操作、探索等活动中了解科学现象,感受科学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2、让幼儿认识到科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与快捷,从而形成积极探索、热爱科学的良好品质。
(二)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感知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镜成像的不同。
2、了解物体在水中成像的现象。
3、知道有些物体能溶于水。
4、初步感知仿生学的原理。
5、了解视觉暂留现象。
6、初步了解复制的方法。
(三)技能目标:1、学习用弯折的技能,大胆表现富有创意的电线立体造型。
2、学习立定跳远及变化花样玩绳。
3、掌握用剪刀剪硬质物品的技巧。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篇二」教学目标:1、了解放大镜是不同于普通镜片中间厚两边薄的镜子。
而且它还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2、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3、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增强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
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了解放大镜的特点和功能。
教学难点:学生正确、规范使用放大镜,体验到放大镜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还能看到物体的许多细节。
教学准备:演示材料: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三种)、教学课件。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有不同放大倍数的)、小六字号的字条、树叶、普通的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学方法:实际操作。
幼儿园科学《神奇的放大镜》教案与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主题:幼儿园科学《神奇的放大镜》教案与反思课时:1课时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式,了解放大镜的基本特征和作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准备:1. 放大镜若干个2. 不同大小和颜色的实物3. 记录本和笔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放大镜,引导幼儿观察放大镜的外形特征,引发幼儿对放大镜的好奇心。
2. 基本概念:教师讲解放大镜的基本特征和作用,让幼儿了解放大镜可以放大物体的图像。
3. 观察实践:教师分发放大镜和实物,引导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实物的细节,如树叶、花朵等。
鼓励幼儿描述自己观察到的内容。
4. 交流分享: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放大镜的作用。
5. 创意活动: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用放大镜创作有趣的画面,如放大镜下的树叶拼图等。
6.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让幼儿认识到放大镜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三、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对放大镜的了解和运用能力。
2. 关注幼儿在交流分享环节的语言表达能力,评价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收集幼儿的创意作品,评价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认知水平,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在实践环节,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操作安全,避免幼儿将放大镜对准眼睛等危险动作。
3. 教师应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观察成果,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五、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放大镜探索活动,如用放大镜观察昆虫、水滴等。
2. 邀请家长参与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科学学习情况,增进家园合作。
3. 开展放大镜主题的科学故事会,引导幼儿聆听和讲述与放大镜相关的科学故事。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名称:《神奇的放大镜》2. 活动目标: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式,了解放大镜的基本特征和作用。
幼儿园大班教案《放大镜》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放大镜》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有趣的发现》第四章《我们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放大镜”一节。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放大镜的基本原理,学会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放大镜的作用,了解放大镜的基本原理。
2. 学会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培养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放大镜的原理,学会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重点:掌握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培养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放大镜、图片、实物(如树叶、昆虫等)。
学具:每人一个放大镜、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放大镜,让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幼儿了解放大镜的原理,如放大镜是如何将物体放大的,放大镜的使用方法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放大镜和实物,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物,并引导幼儿讨论观察到的现象。
4. 课堂互动(5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幼儿上台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其他幼儿进行评价和补充。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放大镜2. 内容:(1)放大镜的原理(2)放大镜的使用方法(3)观察到的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放大镜观察身边的物体,并记录下来。
2. 答案:(1)观察到的物体:树叶(2)观察到的现象:树叶上有许多细小的纹理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幼儿掌握了放大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课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在家庭和社区中寻找可以用放大镜观察的物体,进一步拓展幼儿的视野。
同时,教师应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针对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4. 随堂练习的互动性5.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设定为理解放大镜的原理和学会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一、活动目标1、认识放大镜,了解放大镜的特点和用途。
2、尝试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3、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活动准备1、每人一个放大镜。
2、各种可以观察的物品,如昆虫标本、花朵、树叶、纸张、布料等。
3、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三、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教师展示一些微小的物品,如小蚂蚁、小花瓣等,让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能看清楚这些东西吗?”引出放大镜,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用一个神奇的工具来帮助我们看清楚这些微小的东西。
2、认识放大镜教师向幼儿介绍放大镜的外形特点,如圆形的镜片、有手柄等。
让幼儿观察放大镜的镜片,了解其是中间厚、边缘薄的。
3、探索放大镜的用途教师将各种物品分发给幼儿,让他们用放大镜观察。
鼓励幼儿说说通过放大镜看到了什么,与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例如,观察昆虫标本时,可以看到昆虫身上更细小的纹路;观察花朵时,可以看到花蕊的细节等。
4、小组讨论与分享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
请每个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感受。
5、了解放大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资料,向幼儿展示放大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老年人看书读报、科学家观察细胞、珠宝鉴定等。
提问幼儿还能想到放大镜在哪些地方能用到。
6、总结活动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强调放大镜的作用和重要性。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探索。
四、活动延伸1、在科学区投放更多的观察材料和放大镜,供幼儿自由探索。
2、让幼儿回家后用放大镜观察家里的物品,并与家长分享自己的发现。
五、注意事项1、在幼儿使用放大镜观察时,教师要注意提醒幼儿正确的使用方法,避免伤到眼睛。
2、观察活动中,要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不要局限他们的思维。
3、活动结束后,引导幼儿将放大镜和观察物品整理好,培养良好的习惯。
通过这次科学活动,幼儿能够亲身体验到放大镜的神奇之处,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幼儿园大班科学《放大镜》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放大镜》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科学探究》第5册,具体内容为第三章《有趣的工具》:第二节《放大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放大镜的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放大镜,知道放大镜的构造和作用,学会正确使用放大镜。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记录的能力,提高幼儿的探索精神。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学会观察、描述和记录。
教学重点:认识放大镜,了解其构造和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放大镜、图片、实物、演示文稿等。
2. 学具:每人一个放大镜、画纸、彩笔、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拿出一枚硬币,邀请幼儿猜测硬币上的图案。
随后,教师使用放大镜观察硬币,让幼儿观察放大后的图案。
通过这个实践情景,引发幼儿对放大镜的好奇心。
2. 讲解放大镜的结构和作用(5分钟)(1)教师展示放大镜,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放大镜的构造。
(2)教师通过演示文稿,讲解放大镜的作用和原理。
3. 学习使用放大镜(10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
(2)幼儿分组进行实践,观察图片、实物,并尝试用放大镜观察。
(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使用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图片和实物,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细节。
(2)幼儿用画纸、彩笔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1)教师邀请部分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放大镜》2. 内容:(1)放大镜的结构:镜片、镜柄(2)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观察细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家里的某一物品,记录下观察到的细节,并用自己的话描述。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幼儿描述观察到的细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幼儿探索其他科学工具,如显微镜、望远镜等,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放大镜》教案(精选8篇)
《放大镜》教案(精选8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篇一设计思路幼儿的世界,就是一张白纸。
幼儿认识东西比较直接。
亲眼所见的物体,就有了直观的认识。
可是今天物体为啥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变化呢?原来这是一个有关放大镜的探索游戏。
放大镜是生活中常见的用品,是科学探索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工具。
一面普通的小镜子,究竟有什么样的功能,透过这面镜子观察物体,物体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激发幼儿对这面镜子的好奇与探索的兴趣。
,而"好奇"正是引导幼儿喜欢探究的最佳途径。
因此,我决定活动中让幼儿自主观擦放大镜看物体后的奇妙现象"。
从功能来看,"放大镜是用来观察物体的。
所以,我将活动目标设计为引导幼儿建构"观察的经验",拓展他们的观察视角。
活动目标1.观察、比较,常见物体在放大镜下奇妙的变化2.尝试使用放大镜对物体进行细致的观察3.培养幼儿根据观察结论想象熟悉的物品在放大镜下的变化活动准备1.欣赏有关放大镜观察物体的视频2.放大镜每小组一个、幼儿熟悉的物品每小组一个。
第3.每人一份观察用的图片。
活动过程一、情景引入1.观看视频小白兔拔萝卜,第一图和第二图对比,同一张图片,为何第一图没有镜子就小一些,而第二图有了一个小镜子图上的物体就变大了?引入孩子们对放大镜的认识。
【设计意图:先观看然后引入,即让幼儿对自己所不熟悉的放大镜有一定的了解,又能通过物体的变化激发幼儿对放大镜的好奇。
】教师肯定幼儿的观察结论如:第一幅图小,而第二幅图大了许多。
从而引入对放大镜的奇妙现象的认识,原来放大镜可以将物体变大,这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
二、使用放大镜1.出示放大镜,简单介绍:这就是能让物品看起来变得清晰的放大镜。
使用放大镜的时候,不用太靠近眼晴,也不用太靠近物品,只要对准物品,调整最佳距离就行了。
【设计意图:在前面奇妙视觉感受的铺垫下,出示放大镜,让幼儿对使用放大镜产生期待,并且通过语言帮助幼儿再现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导语:在幼儿园教学中,科学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放大镜作为科学活动中常用的工具,可以帮助幼儿发现微小的细节,引导幼儿进行科学观察和实验。
本教案将以放大镜为主题,为幼儿设计一系列的科学活动,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
一、放大镜的介绍1. 展示放大镜,并向幼儿简单介绍其作用。
2. 与幼儿一起观察不同物体,并通过放大镜来放大细节。
3. 提问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通过放大镜能看清物体的细节?让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放大镜的实验:水滴放大1. 准备一碗水和放大镜,并告诉幼儿今天要进行一个特别的实验。
2. 请幼儿将放大镜浸入水中,然后观察放大镜上的水滴。
3.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观察到的水滴比实际大小大?4. 探究展开:解释放大镜的工作原理,让幼儿理解光线在折射过程中的变化,从而实现放大效果。
三、放大镜的实验:昆虫观察1. 带领幼儿到室外,找寻昆虫并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2. 让幼儿观察昆虫的特征、颜色、身体结构等。
3. 提问引导幼儿思考:你们发现了昆虫身上的细节吗?通过放大镜观察昆虫的感受如何?四、放大镜的实验:观察纸质材料1. 准备一些纸张、铅笔、钉子等常见的文具。
2. 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这些材料的纹理、纤维等细节。
3.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放大镜可以让我们观察到这些细节?让幼儿自己发表观点。
五、放大镜的实验:瓶底字母1. 准备一些有字母标记的瓶子,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瓶底的字母。
2.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瓶底的字母可以通过放大镜观察得更清晰?3. 对于已经掌握字母的幼儿,可以让他们挑战自己通过放大镜观察并辨认字母。
六、放大镜的创意活动:微视界绘画1. 让幼儿观察自己身边的微小物品,如花瓣、昆虫翅膀等。
2. 提供画纸和彩色铅笔,引导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并绘制所观察物品的细节。
3.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观察到的微小细节用绘画的方式呈现出来。
幼儿园大班教案《放大镜》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放大镜》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物体,掌握使用放大镜放大物体的方法。
2.发现物体局部的特征和不同,提高观察力和细节把握能力。
3.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
4.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意识,增强幼儿的实践操作技能。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与热身1.教师发放放大镜,让幼儿自由观察放大镜,然后询问幼儿放大镜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2.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放大镜》。
通过举例让幼儿理解在生活中使用放大镜的场景。
第二步:掌握使用放大镜放大物体的方法1.教师拿出一张图片,让幼儿围观图片。
2.让幼儿使用放大镜观察图片不同部位,并询问幼儿观察到了什么。
3.给幼儿介绍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如何调节放大倍数,以及如何操作才能将物体放大。
4.给幼儿练习使用放大镜。
让幼儿在一张叶子上观察花蕾和叶脉。
第三步:观察物体局部特征和不同1.教师发放不同种类物体,如水晶球,金属球等。
2.让幼儿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不同部位的细节,如凹凸不平的纹路,物体表面的缝隙和流淌的水滴等。
3.让幼儿自己发现和描述大象的耳朵、鼻子、眼睛、前腿和后腿的不同。
第四步:实践操作技能1.教师让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物品,如小球、魔方、卡片。
2.让幼儿使用放大镜观察物品不同部位和细节。
如小球表面的细小坑洞、魔方的颜色和小卡片表面的纹路。
3.将观察结果让幼儿记录到手绘图中。
第五步:总结与回顾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观察的感受和内容,汇总有哪些具体的物体局部特征和不同被发现。
2.小结放大器的使用方法和观察物体的重点。
3.给幼儿展示通过观察和记录所形成的手绘图。
4.最后提供一些放大镜的应用场景,如照例子或照镜子时使用放大镜等。
反思本次授课教学中,我认为要注意以下问题:1.课程前期引导的够好吗?能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2.教学中是否重复和跳跃?如何控制课程进度和难度?3.教学主题是否明确,足够突出并由幼儿真实体验且能够普及化?4.教学情景是否多变并足够富有趣味性?5.教学材料是否丰富并能够呈现出现代性、先进性和可参与性?最后,我通过本课的教学,认识到了科学教学方法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幼儿科学教育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1活动目标:1、通过和平面镜比较,初次玩,感知放大镜的神奇。
2、知道放大镜是凸透镜,能说降生活中一些与凸透镜原理有关的物品。
3、利用焦点燃烧纸板、纸片,使幼儿体验科学无处不在,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究的兴趣。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本身的发现。
5、在沟通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敬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人手一个放大镜,一面小镜子。
若干纸片、纸板。
手电筒一个。
活动过程:一、请小伙伴把你们带的小镜子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二、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玩的东西(出示)认得吗?叫什么?(放大镜)1、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然后说一说和平面镜对比后你有什么发现?2、再到本身、伙伴的身上,四周的物体上用放大镜察瞧一瞧,说说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师小结:"摸起来镜面是突出来的,当你认真看放大镜上的你的时候变成了哈哈镜;而当你把镜子拿到肯定距离的时候,再认真看镜子里的你时发现和本人很清楚。
"3、师:"当你把放大镜远距离对准报纸看字的时候,说说看,你发现了什么?"师小结:"用放大镜看物体,离物体不能太远;否则,从放大镜上看的物体会变得更小。
其实,放大镜是一面凸透镜。
"三、师:"请小伙伴说说在生活中,利用凸透镜原理制成的像放大镜这样的物品都有哪些?(显微镜、老花镜、照相机、猫眼、投影仪、汽车前后尾灯等)四、小伙伴猜猜看,老师把手电筒灯光对准放大镜后,后面的报纸上会显现什么?(老师启发引导幼儿说。
)时间长了,那个亮点又会有什么变动?你们想试一试吗?没有手电筒,我们就利用太阳光来照,看看你的报纸会发生什么变动,然后告知老师。
幼儿试验,老师引导。
五、师:"这个亮点就是凸透镜在光源的照射下形成的焦点,等你们上了中学学了物理知识以后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小朋友记住,无论到哪里,千万不能像今日这样拿着放大镜对准光随便照哪个物体,以免发生火灾。
幼儿园大班教案《放大镜》含反思通用
幼儿园大班教案《放大镜》含反思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奇妙的现象》第四章《有趣的工具》,详细内容为“放大镜”一节。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放大镜的原理和作用,培养幼儿观察、探索、发现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放大镜的名称、用途,了解放大镜的基本原理。
2. 学会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培养观察、探索、发现的能力。
3. 能够用放大镜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发现细微之处,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和观察技巧。
难点:放大镜的原理及观察过程中的细心观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放大镜、各种物体(如树叶、蚂蚁、花朵等)。
学具:每人一个放大镜、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在户外寻找有趣的物体,引发幼儿对微小物体的好奇心。
2. 例题讲解(10分钟)(1)介绍放大镜的名称、用途。
(2)演示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3)讲解放大镜的原理。
3. 随堂练习(10分钟)4. 互动环节(10分钟)(1)幼儿相互展示观察到的物体,分享观察心得。
5. 创作环节(10分钟)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周围的环境,用画纸和彩笔记录下观察到的有趣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放大镜的名称、用途。
2. 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3. 放大镜的原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放大镜观察家里的植物,画出植物的特点。
2. 答案:观察植物的花瓣、叶子、茎等部分,用画笔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观察、创作等环节,让幼儿掌握了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激发了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兴趣。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将放大镜带入生活中,观察更多有趣的物体,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同时,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如“有趣的放大镜”、“我是小小观察家”等,让幼儿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清晰度。
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操性。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工具》,详细内容为“放大镜的秘密”。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放大镜的构造、使用方法及作用,培养幼儿观察、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放大镜,了解其构造及使用方法,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欲望。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及观察技巧。
教学重点:放大镜的构造及其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放大镜、实物展示台、多媒体课件。
2. 学具:每人一个放大镜、观察卡片、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颗小石子,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谁能来说说它的特点?”通过这个话题,引出放大镜的使用,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解放大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10分钟)(1)教师展示放大镜,讲解其构造。
(2)示范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并强调注意事项。
(3)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使用放大镜。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一个有趣的图片,引导幼儿使用放大镜观察,并讲解观察到的现象。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观察活动,使用放大镜观察周围物体,并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1. 放大镜的构造:镜片、镜柄。
2. 放大镜的使用方法:保持适当距离,调整角度。
3. 放大镜的作用:观察微小物体,发现细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使用放大镜观察家中的植物,记录其特点。
2. 答案:根据观察,描述植物的颜色、形状、纹理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观察过程中的表现,针对不同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将放大镜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观察昆虫、植物等,培养其观察力。
同时,开展相关的科学活动,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放大镜》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放大镜》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活动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工具》,具体内容为“放大镜”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放大镜的结构与用途,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学习使用放大镜观察细微之处,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放大镜的结构,知道放大镜的作用,能够正确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2. 培养幼儿观察物体细节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正确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发现物体细节。
教学重点:认识放大镜的结构与用途,培养幼儿观察物体细节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放大镜、展示台、教学PPT。
2. 学具:幼儿人手一个放大镜、观察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用放大镜观察的图片,引导幼儿关注放大镜的作用,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放大镜的结构与用途(10分钟)介绍放大镜的组成部分,如镜片、镜柄等,讲解放大镜的放大原理,让幼儿了解放大镜的作用。
3. 示范使用放大镜(5分钟)教师演示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提醒幼儿注意观察时的安全事项。
4. 课堂实践(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观察活动,使用放大镜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树叶、昆虫等。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发现物体细节。
5. 随堂练习(10分钟)播放PPT,展示一组物体图片,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并找出其中的不同之处。
六、板书设计1. 放大镜的结构:镜片、镜柄2. 放大镜的用途:观察细微之处3. 观察注意事项: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碰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放大镜观察家里的植物,画出你所发现的细节。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幼儿画出植物的一个或多个细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观察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在使用放大镜时遇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开展“放大镜下的世界”主题活动,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更多物体,发现生活中的奇妙之处。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放大镜》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放大镜》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活动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工具》,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放大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认识放大镜的基本结构,了解其使用方法,培养幼儿对日常工具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放大镜,了解放大镜的基本结构,掌握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交流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欲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放大镜的基本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运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并能进行描述和交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放大镜、图片、实物(如树叶、花朵等)。
2. 学具:每人一个放大镜、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放大镜,引导幼儿观察放大镜的形状、颜色等,激发幼儿对放大镜的好奇心。
2. 讲解放大镜的基本结构及使用方法(5分钟)教师详细讲解放大镜的各部分名称及使用方法,让幼儿初步了解放大镜的作用。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用放大镜观察实物(如树叶、花朵等),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放大后的效果。
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观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发现,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放大镜的基本结构图。
2. 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物体,用放大镜记录下来。
答案:幼儿根据观察到的物体进行绘画,并在旁边简单描述。
2. 作业要求: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家长协助幼儿进行观察和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对本次活动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寻找其他放大镜,观察不同的物体,并与家长分享自己的发现。
教师也可在后续活动中引入其他科学工具,丰富幼儿的科学探究经验。
幼儿园大班科学《放大镜》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放大镜》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放大镜》。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放大镜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通过观察不同物体的放大效果,了解放大镜的放大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放大镜的基本结构,知道放大镜的作用。
2. 通过观察不同物体的放大效果,让幼儿了解放大镜的放大原理。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放大镜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了解放大镜的放大原理。
难点:通过观察不同物体的放大效果,让幼儿理解放大镜的放大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放大镜、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物体(如树叶、昆虫、玩具等)、投影仪。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放大镜,一组物体(树叶、昆虫、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放大镜,提问幼儿:“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见过放大镜吗?放大镜有什么作用呢?”引导幼儿积极回答,引发他们对放大镜的兴趣。
2. 认识放大镜(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放大镜的基本结构,如镜头、手柄等,并讲解放大镜的作用,如放大物体、观察细节等。
3. 观察物体放大效果(5分钟)教师将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物体放在投影仪上,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放大效果,引导幼儿发现放大镜的放大原理。
4. 动手操作(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放大镜和一组物体。
让幼儿自行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放大效果,并讨论放大镜的放大原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放大镜的基本结构、作用、放大原理。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用放大镜观察家里的物品,记录下观察到的放大效果,并与爸爸妈妈分享你的发现。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物品放大效果,记录下来,并与爸爸妈妈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教师可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放大镜的其他用途,如侦探游戏、艺术创作等,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放大镜的基本结构:放大镜的结构包括镜头、手柄等部分。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放大镜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放大镜在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中,放大镜是一个有趣而且有用的工具。
通过使用放大镜,孩子们可以观察微小的物体,发现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奇妙之处。
这篇文章将探讨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中使用放大镜的意义和方法。
首先,放大镜可以帮助孩子们观察物体的细节。
孩子们经常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但有时候他们的眼睛并不能完全捕捉到物体的每个细微之处。
在实验室或户外的科学活动中,孩子们可以使用放大镜来观察昆虫、花朵、树叶等微小的物体。
通过放大镜,他们可以仔细观察花瓣的纹理、昆虫的触角和树叶的细脉络。
这不仅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还能培养他们对细节的观察力。
其次,放大镜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一种观察、思考和提问的能力。
在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中,放大镜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并引导他们提出问题。
他们可以观察一个物体后思考,为什么这个昆虫的触角如此柔软?为什么这朵花的颜色如此鲜艳?这些问题将帮助他们开始思考和探索科学原理。
通过与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讨论,他们将逐渐培养出对科学的热情和兴趣。
使用放大镜还可以帮助孩子们开展一系列的实验活动。
幼儿园大班的科学活动通常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的,而放大镜是一个非常适合小组活动的工具。
在小组活动中,孩子们可以相互观察和交流他们所发现的事物。
例如,一组孩子可以选择不同的花朵,使用放大镜观察并比较它们的细节特征。
他们可以记录下来花瓣的颜色、形状、纹理等,然后通过讨论,总结出不同花朵的共同点和差异。
这样的实验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合作能力和科学方法。
除了花朵,放大镜还可以用于观察其他形态各异的物体。
孩子们可以观察昆虫的运动轨迹,探索植物的细胞结构等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奥秘,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综上所述,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中使用放大镜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使用这个有趣而有用的工具,孩子们不仅可以观察物体的细节,培养观察力,还可以激发科学思维,提出问题,并通过合作实验活动加深对科学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放大镜
关键提问:2.听,这是谁的声音?(先放一段鸟
鸣声)
想象一下,小鸟的羽毛在高倍放大镜下会是怎样的呢?【设计意图:设计先听后想象有两个作用:其一,在活动中让幼
儿体验多种感官的运用;其二,幼儿这一次的想象基于上一次奇妙视觉效果,幼儿会更加期待看到放大后的效果,对放大镜放大物体后的现象有更深的印象。
】
总结要素:*再次引出放大镜。
如:小鸟的羽毛在高倍放大镜下
看上去轻轻的、柔柔的,像某某,像某某。
二、想象和比较
关键提问:1.再看看,这像什么?
【设计意图:比较,让观察更具有目的性。
随着环节的展开,幼儿的观察从无意观察慢慢向有目的的观察前行,当然,比较也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到了放大镜带来的奇妙感受。
】
辅助猜谜语:不是冰块,不是宝石,味道很甜,不酸不成,蚂蚁爱吃,我也喜欢。
2.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白砂糖,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总结要素:*肯定并归纳幼儿在比较
中的发现。
*出示放大镜,简单介绍:这就是能让物品看起来变得清晰的放大镜。
使用放大镜的时候,不用太靠近眼晴,也不用太靠近物品,只要对准物品,调整最佳距离就行了。
【设计意图:在前面奇妙视觉感受的铺垫下,出示放大镜,让幼儿对使用放大镜产生期待,并且通过语言帮助幼儿再现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
为后续使用做准备。
】
3.接下去展示的图片和我们的身体有关,仔细观察,再认真找找,它放大了我们身上的哪一部分?(给每位幼儿发一个放大镜,同时出示两张图片)
【设计意图:这个部分承上启下。
既延续了上个环节的想象、猜想和比较,又让幼儿在期待中拿着放大镜观察。
】
辅助提问:*找到了吗?观察一下,
再比比图片。
*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使用放大镜的方法是否正确,及时指导。
总结要素:*(出示照片)出示舌头的全貌,总结幼儿的发现。
如:舌头上的小
泡泡能帮我们分辨酸甜苦辣。
*了解和肯定幼儿使用放大镜后的发现:用了放大镜,你有什么发
现?(幼儿:看得晕晕的,放得好大
等)三、使用放大镜关键提问:
1.请你用放大镜看一看,图片上是谁?能学做一下1号的动作吗?2号的方向是怎么样的?4号手里拿着什么?(让幼儿的观察有非常具体明确的目的,让幼儿倾听,尝试带着目的去观察。
) 【设计意图:引导幼儿从无目的观察到借助放大镜,通过倾听,
尝试带着目的去观察,进一步积累有意观察的经验。
】
2.操作
观察要素:*幼儿使用放大
镜的方法。
*鼓励专注观
察的幼儿。
3.讨论:
*谁愿意回答第一个问题?请上台。
*2号的方向是怎么样的?大家用手势回答!
*4号手里拿着什么?一起回答——放大镜。
【设计意图:通过
点击电脑上的放大功能,验证幼儿的观察,这
也是对幼儿的观察行为的一种肯定和鼓励。
】
四、拓展和延伸孩子们,请看——放大镜放大东西后,也会有丑丑
的感觉。
这是
一个引起世界轰动的科学实验,日本的江本胜博士做了这样的实验,当人们对着水,说难听和凶狠的粗话,在比放大镜更清晰的显微镜下,水分子形成了丑陋的结晶。
请看——
【设计意图:尝试把科学探究和真善美链接,并且拓展放大镜的
另一个种类——显微镜。
】
当对着水表达不同的爱和感谢时,水结晶就会显得美丽异常。
五、结束更多幼儿园课稿编辑:帮帮宝网
孩子们,我们也来做放大镜,把微笑和友好传给一个人、两个
人、传给全班,原本小小的微笑和爱就会越放越大,世界也会越来越美好。
(播放图片的同时插入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