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教学策略
幼儿科学知识的教学策略
幼儿科学知识的教学策略科学教育在幼儿园阶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科学教育,幼儿可以培养探索和观察的能力,加深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并且提高他们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幼儿科学教学策略的设计非常关键。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幼儿在科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1. 引发兴趣和好奇心幼儿天生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心。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性问题、有趣的实验或展示来引发幼儿的兴趣。
例如,当讲解动物和植物时,可以带着孩子们去户外实地观察,让他们亲自触摸和感受。
通过实践和亲身经历,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 创设情境和场景幼儿更容易从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抽象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图片、模型、幻灯片等多媒体工具,创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情境和场景,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概念。
例如,在讲解天空的蓝色时,可以使用蓝色的天空图片和蓝色的涂鸦板展示,让幼儿亲身体验和感受。
3. 实施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幼儿科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策略。
通过提供问题、观察材料和实验活动,幼儿可以亲自探索和发现科学现象。
例如,在研究沉浮性质时,教师可以提供不同材质和形状的物品,让幼儿亲自实验并观察它们的沉浮情况。
通过实践探索,幼儿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科学原理。
4. 利用故事和游戏幼儿喜欢听故事和参与游戏。
教师可以利用故事和游戏来引入和巩固科学知识。
通过故事,幼儿可以在情境中了解科学原理,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在互动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例如,在讲解植物生长过程时,可以讲一个有关植物成长的故事,并设计一个种植游戏,让幼儿亲自参与。
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增强他们的记忆。
5. 运用多样化的评估方法评估是教与学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幼儿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多样化的评估方法来了解幼儿的学习成果。
除了传统的书面测试外,还可以通过观察、口头提问和实践活动来评估幼儿的学习情况。
这可以给教师提供更全面的反馈,并为幼儿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鼓励。
结论幼儿科学教学策略的设计是培养幼儿科学兴趣和能力的关键。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策略与方法1.兴趣引导法幼儿园阶段的科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和实验,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让他们充分参与其中。
例如,可以组织实验,观察水的性质变化等。
这样可以将科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培养幼儿主动探索和观察的能力。
2.游戏式学习法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是常用的学习方式,也可应用于科学教育。
通过在游戏中融入科学元素,例如让幼儿化身科学家、探险家等,引导他们在游戏过程中观察、实验,解决问题。
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和理解科学。
3.实践体验法幼儿触摸、感知世界的能力很强,实践是他们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
可以在幼儿园设置科学实验室,提供各种触摸、动手的实验器材和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进行实践探索。
实践体验法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提高他们对科学现象的敏感度。
4.故事讲述法幼儿喜欢听故事,可以通过讲述科学故事的方式,向他们传授科学知识。
通过引人入胜、有趣的故事,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想象力。
同时,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也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
5.观察与记录法科学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可以安排一些观察活动,让幼儿观察并记录自己发现的现象。
例如,观察昆虫的生长过程、观察花朵开放的时间等等。
通过观察记录,幼儿将会发现其中的规律和联系,培养自己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6.合作学习法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中,可以鼓励幼儿进行合作学习。
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进行观察实验、解决问题等活动。
通过互相交流和讨论,幼儿可以在合作中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7.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多媒体在科学教育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可以通过播放有关科学的短视频、使用幻灯片等方式,将抽象概念形象化,使幼儿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综合利用多媒体资源,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教学组织与指导策略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教学组织与指导策略幼儿科学活动是幼儿园中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通过科学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培养观察、实验、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幼儿科学活动的教学组织与指导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创设学习环境:为了让幼儿主动参与科学活动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可以在教室中设置一个专门的科学角,摆放各种科学实验器材、模型和图书,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2.设计具有探究性的科学活动:为了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师应设计具有探究性的科学活动。
比如,在观察变化的时候,可以引导幼儿提出问题、猜测答案并进行实验验证。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讨论。
3.引导和提问:在进行幼儿科学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和提问,激发幼儿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观察花的颜色时,教师可以问:“你们觉得为什么花会有不同的颜色?”或者鼓励幼儿“为什么这样做?你可以怎么做?”这样,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
4.合作学习:幼儿园的科学活动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让幼儿相互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5.让幼儿亲身参与:幼儿科学活动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让幼儿亲身参与其中。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实验、模型搭建等操作,让他们通过亲身实践来探索科学的奥秘,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6.注重实践活动与知识结合:幼儿科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幼儿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
因此,在进行科学活动的教学组织与指导时,教师应注重实践活动与知识的结合。
在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来巩固并拓展所学的科学知识。
7.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相结合:在开展幼儿科学活动时,可以将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相结合。
直接观察是指通过亲身经历,观察物体或现象的形态、颜色、性质等;间接观察是指通过实验、模型、图片等方式观察物体或现象。
通过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相结合,可以增加幼儿的学习体验,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幼儿园科学实验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幼儿园科学教学
幼儿园科学实验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一、问题分析1.幼儿园科学实验教学活动过于理论在幼儿园的科学教学中,很多实验活动过于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具体的实验操作,导致幼儿对科学实验的理解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层面,无法真正理解科学实验的意义和方法。
2.幼儿园科学实验教学活动安全保障不足由于幼儿园幼儿的芳龄特点和动手能力较弱,科学实验教学活动存在安全隐患。
比如化学实验中的化学药品可能会对幼儿的皮肤造成刺激,物理实验中的一些小道具可能会误伤到幼儿。
3.幼儿园科学实验教学活动缺乏趣味性幼儿对于科学实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很强,但是现有的科学实验活动缺乏趣味性,难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使他们从中获得快乐和满足感。
二、解决策略1. 引入STEM教育理念,促进科学实验教学活动的体验和操作通过引入STEM教育理念,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设计一些具有体验性和操作性的科学实验教学活动,让幼儿在亲身操作中感受科学的乐趣和奥秘。
2.加强幼儿园科学实验教学活动的安全管理加强对幼儿园科学实验教学活动的安全管理工作,完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幼儿在参与科学实验教学活动时的安全,化学实验时进行化学药品的替代,物理实验时使用安全的小道具等。
3.设计趣味性科学实验教学活动在设计科学实验教学活动时,更加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引入游戏元素,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促进幼儿们对科学实验活动的积极参与和乐趣体验。
三、落实策略1.建立科学实验教学活动实施方案针对幼儿园科学实验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建立科学实验教学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活动的具体目标、内容、流程、安全措施等。
2.加强师资培训加强对幼儿园教师的师资培训,提高他们对STEM教育理念和趣味性科学实验教学活动设计的认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组织和指导幼儿的科学实验活动。
3.配备必要的设施和物资为科学实验教学活动配备必要的设施和物资,保证科学实验活动的顺利进行,如安全实验台、实验器材、实验用品等。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互动式教学策略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互动式教学策略引言: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培养幼儿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的重要环节。
而互动式教学策略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互动与合作,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互动式教学策略,并探索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这些策略,以提高幼儿的科学学习效果。
一、互动式教学策略的概念与特点互动式教学策略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这种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互动式教学策略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主导:互动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主导地位,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合作学习: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3. 情境化教学:互动式教学强调将学习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通过情境化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4. 反思与评价:互动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反思和自我评价,通过反思与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互动式教学策略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应用1. 创设情境: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植物生长的过程时,可以将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型花园,让幼儿亲自参与植物的种植和观察,通过亲身经历,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小组合作: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促进幼儿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例如,在教授物体浮沉的原理时,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实验,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通过小组合作,让幼儿互相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 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可以运用游戏化教学的方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教学策略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教学策略1.直观教学策略:幼儿园科学教育最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必须注重直观的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实物、图片、视频等直观的教学材料,让幼儿直接观察、感知到科学现象的存在。
例如,在教授有关动物的课程时,可以带幼儿去动物园,让他们亲眼看到不同种类的动物,观察它们的特征和行为。
2.游戏教学策略: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应该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参与。
游戏化教学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通过各种游戏和小组活动来进行科学教育。
例如,可以组织幼儿参加探索性活动,设计各种实验和观察任务,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的方式来掌握科学知识。
3.问题导向教学策略:问题导向教学是指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引导幼儿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教授有关植物的课程时,可以提问“为什么植物需要光照?”、“植物是如何吸收水分的?”等问题,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得出答案。
4.创造性教学策略:幼儿园科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创造性的实验和科学活动,鼓励幼儿动手实践、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同时,还可以鼓励幼儿进行想象和表达,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来展示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和想法。
5.跨学科教学策略:幼儿园科学教育不应该孤立于其他学科,而是应该与语言、数学、艺术等学科相互融合。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跨学科的教学活动,来加深幼儿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例如,在教授有关物质的课程时,可以带幼儿到自然中寻找各种材料,让他们观察材料的属性、形状等,并用语言、数学等方式进行记录和比较。
总之,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教学策略应该注重直观、趣味、问题导向、创造性和跨学科的特点,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实施策略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实施策略科学教育在幼儿园阶段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科学教育,幼儿能够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增强观察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然而,要有效地实施幼儿园科学教育,需要一定的策略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几种实施策略,以帮助幼儿园教师有效开展科学教育。
一、以探究为基础幼儿园科学教育应以探究为基础,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具体的问题、现象或实验,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和思考,并与他们一起进行实践活动。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二、融入日常生活科学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教学,还可以融入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
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幼儿观察和探索自然界的规律,如季节变化、天气预报等,将科学知识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幼儿更容易理解和记忆科学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三、提供丰富的资源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科学资源,如实验器材、科学工具、图书和科学玩具等,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幼儿进行实践活动和观察,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团队合作,共同探索和解决科学问题,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培养科学习想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幼儿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因此,教师应该采用积极、鼓励的态度来引导幼儿学习科学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有趣、生动的科学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与幼儿一起参观科学实验室、博物馆等科学场所,拓宽幼儿的科学知识和视野。
五、与家长合作幼儿园教师在实施科学教育时,还需要积极与家长合作。
教师可以定期与家长交流幼儿在科学教育方面的表现和进展,并分享有关科学教育的资源和方法。
通过与家长的密切合作,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从而更好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科学教育的效果。
结语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重要阶段。
通过实施适当的教育策略,幼儿园教师可以有效地开展科学教育,并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的指导策略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的指导策略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园重要的一环,不仅能增强幼儿对于科学的兴趣,还能培养幼儿的科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文将从活动策划、教学方法、场所管理以及评估反思等方面,探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的指导策略,以期对幼儿科学教育的教师具有指导作用。
一、活动策划1.1 活动目标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应该是有针对性的。
教师应该在策划活动之前想好活动的目的和价值,确保幼儿在活动中能够增长知识,启发思维,激发兴趣。
例如,针对幼儿对于自然科学的疑问,组织探究性实验活动,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针对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组织野外考察与研究活动,让幼儿深入了解自然。
1.2 活动主题活动主题应该紧密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经验,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
例如,以“秋天的叶子为什么变黄”为主题,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变化,了解叶子的功能,从而感受到科学的奥妙。
1.3 活动内容活动内容应该贴近幼儿的兴趣和认知水平,采用亲身体验和实践性环节,让幼儿能够深入了解科学知识。
例如,组织幼儿亲手制作太阳系模型,让幼儿学习关于宇宙的知识以及如何合理运用工具和材料进行实践。
二、教学方法2.1 合理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思维活力,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
例如,采用文字、图片、影音、实物等形式展示科学实验,帮助幼儿了解科学知识;或者幼儿在探究科学的过程中,将魔方、乐高等手玩具引入活动,使得幼儿可以在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中学习。
2.2 实践式教学幼儿喜欢动手操作,实践式教学的方法能够增加幼儿参与感、自信心与学习信心。
例如,在室内或室外环境中,安排幼儿进行活动体验、探索科学知识、扩大视野,让幼儿有直接的感受和深刻的印象,增加学习的效果。
活动内容具体可以是在室外尝试种植花卉,在有限场地内制作玩具等。
2.3 合理利用游戏的形式同时在活动中运用游戏形式,将学习和娱乐融为一体。
例如,名副其实的“科学宝贝”游戏、“科学小发明家”等活动,必将让幼儿对科学认知加深,同时也在游戏中将幼儿自由发挥的能力提高。
幼儿园中的科学实验教学策略
幼儿园中的科学实验教学策略幼儿园是孩子们接触科学知识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科学实验教学策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实验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中的科学实验教学策略,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科学实验活动。
一、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科学实验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引入实验主题时,可以问幼儿们:“你们有什么关于这个实验的猜想?”或者“你们觉得会发生什么?”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实验。
二、设计小组合作实验小组合作实验是幼儿园中科学实验教学的常用策略。
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幼儿可以在团队中相互合作、分享观察结果和思考。
在实施小组合作实验时,教师可以设置角色分工,让幼儿们在团队中分工合作,并通过讨论和分享来加深对科学实验的理解和认识。
三、采用观察记录活动观察记录是幼儿园中科学实验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观察记录,幼儿可以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简单易懂的观察表格,引导幼儿观察实验现象,并帮助他们记录下来。
同时,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回顾观察记录,共同总结和归纳实验结果。
四、实施趣味性实验在幼儿园中,实施趣味性实验是吸引幼儿兴趣、培养科学思维的有效策略。
例如,在介绍水的沸腾实验时,教师可以利用水的沸腾过程来展示一些有趣的现象,如水汽腾腾的样子或者水汽带走纸片等等。
这样的实验设计可以让幼儿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感受到科学的乐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五、连接生活实际科学实验教学应该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幼儿能够将实验的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例如,在介绍植物生长的实验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种植一些易于生长的植物,比如豆芽或者绿色植物。
幼儿可以亲自参与整个过程,从观察种子的发芽到观察植物生长的变化,进一步探索植物生长的规律。
六、关注实验安全在幼儿园中进行科学实验教学时,安全永远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幼儿园科学教育实施策略
幼儿园科学教育实施策略
幼儿园科学教育实施策略包括以下几点:
一、创设丰富的科学环境
1. 设立科学角:在教室里设立科学角,提供各种科学材料和实验工具,让幼儿可以自由探索和发现。
2. 自然观察区:在校园内设置自然观察区,让幼儿亲近大自然,观察生物和自然现象。
二、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1. 引导探究:通过提问、引导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帮助他们主动进行科学探究。
2. 实验活动:设计简单有趣的实验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
三、结合日常生活
1. 生活中的科学:将科学教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如观察天气
变化、植物生长等。
2. 家庭参与: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进行科学活动,增强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合作。
四、利用多媒体资源
1. 科学故事和视频:选择适合幼儿的科学故事书和科普视频,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科学概念。
2. 科普软件和APP:利用教育类APP 和科普软件,让幼儿在互动中学习科学知识。
五、教师的专业发展
1. 培训和学习: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科学教育培训和研讨会,提升教师的科学知识和教学能力。
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可以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简述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整合的策略,并举例说明
简述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整合的策略,并举例说明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整合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资源整合:将各种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创造出更多的教育活动形式,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比如,利用图书馆的科普读物,结合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让幼儿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2. 场景应用整合:利用幼儿园实际的环境、设备及文化资源,将科学知识融入到常规的教育活动、游戏、绘画等中,使幼儿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比如,在幼儿园里开展植物生长观察活动,让幼儿在参与游戏的同时,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3. 跨学科整合:将科学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联系和整合,使幼儿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启示和发展潜力。
比如,在音乐活动中介绍声音传播原理,既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也可增加他们的科学素养。
举个例子,一家幼儿园通过科学教育活动整合策略,开展了一个玩具制作活动。
在该活动中,幼儿园将一些废弃的材料捡集起来,让幼儿自己动手组装,创作出一些机械玩具和电动玩具。
幼儿制作玩具的同时,老师用简单的物理和电子原理,为幼儿解释和讲解科学知识。
通过这种方式,幼儿充分接触、参与、体验到了科学知识,并得到了更加生动、形象、深入的教育启示。
幼儿园科学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
幼儿园科学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科学素养是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环节。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教育生涯中的最早阶段,需要采用特定的教学策略来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帮助幼儿园教师提升幼儿科学素养培养的效果。
一、探索式学习探索式学习是幼儿园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让幼儿亲自动手、实际操作,培养其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型实验或观察活动,如制作水晶、观察动植物等,引导幼儿从实践中发现科学规律,建立科学认知。
二、趣味性教学幼儿对于新奇有趣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
幼儿园教师可通过趣味性教学,激发幼儿兴趣,培养科学素养。
例如,将科学知识融入游戏、竞赛等活动中,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如科学展览、科学小剧场等。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科学,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可视化辅助教学幼儿正处在感知阶段,他们通过感官来获取信息。
利用多媒体、实物模型等可视化教具,可以提升幼儿对科学的理解和记忆。
幼儿园教师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来辅助讲解科学知识,让幼儿通过视觉的方式更好地理解世界。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实物模型,让幼儿触摸、操作,增加他们对科学实验的参与度。
四、参与式学习参与式学习是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
通过参与活动,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中,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幼儿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加科普实验、科学展览等活动,让幼儿们亲身体验科学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意识。
五、关注幼儿兴趣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通过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如果幼儿对动物感兴趣,教师可以引导他们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等科学知识。
六、培养学科交叉能力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不应仅限于科学领域,还应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培养幼儿的学科交叉能力。
幼儿科学探索的教学策略
幼儿科学探索的教学策略幼儿阶段是孩子认知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科学教育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科学探索,幼儿不仅能够获得知识,还能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师在幼儿科学探索的教学中需要采用一系列恰当的策略来引导和激发幼儿的兴趣,提升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激发他们的兴趣,教师可以创设情境。
通过使用故事、图片、实物等多种媒体资源,教师可以将幼儿置身于一个具有探索性质的情境之中,让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并体验科学活动。
例如,在讲解天气现象时,教师可以使用相关的图片和实物,让幼儿观察、感受,从而引发他们对天气变化的好奇心。
2. 引导提出问题在幼儿科学探索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幼儿提出问题。
通过向幼儿提问,教师能够激发幼儿的思考和猜测,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辨能力。
例如,在观察昆虫的时候,教师可以问幼儿“你知道这只昆虫是如何移动的吗?”或者“你知道它吃什么吗?”。
这样的问题引导幼儿主动思考和探索,并激发他们对科学问题的好奇心。
3. 实践探索与操作幼儿的学习方式主要通过实践和操作来进行。
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模拟实验等方式让幼儿亲身参与科学探索活动。
例如,在教授物体浮沉实验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实际操作,让他们在水中置放不同材质的物体,观察其浮沉情况。
通过亲身实践,幼儿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科学原理。
4. 合作学习与交流分享在幼儿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分享。
通过小组活动和讨论,幼儿能够互相合作、交流彼此的观点和发现,并从中获得更深入的理解。
例如,在观察植物生长的实验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小组合作观察,然后让他们分享各自的观察结果和发现。
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还能够帮助幼儿建立更加全面和准确的科学认知。
5. 激发幼儿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幼儿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通过提出引导性问题和启发性的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思维的延伸和拓展。
幼儿园科学实验课教学策略 幼儿园科学教育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接受教育的起点,科学教育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促进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幼儿园科学实验课的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幼儿园科学实验课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旨在为幼儿园科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科学实验课作为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首要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实地操作和观察,幼儿们能够在做中学,在玩中懂。
在设计科学实验课时,要注重实验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引导幼儿们通过动手操作来认识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注重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在进行科学实验课时,安全意识是教师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之一。
幼儿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自控能力有限,因此在实验环节中,教师需要提前做好安全预防措施,确保实验活动的安全进行。
实验课也可以借助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让幼儿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交流交流,培养相互协助的团队精神。
三、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科学实验课的教学策略还应该重视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师在设计实验内容时,可以注重引导幼儿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并给予积极引导和鼓励,培养幼儿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在实验课中,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幼儿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注重通联生活和趣味性幼儿园科学实验课的教学策略还需要注重通联生活和趣味性。
科学知识融入生活,让幼儿通过实验活动切身体验科学知识,会更加深刻和生动。
教师在设计科学实验课时,可以加入一些趣味性的元素,如游戏、故事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科学实验活动变得不再枯燥,增加幼儿的参与积极性。
幼儿园科学实验课的教学策略包括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注重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及注重通联生活和趣味性。
通过科学实验课,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对科学的认知和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教学策略,为幼儿的科学教育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幼儿园科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策略
幼儿园科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策略科学教学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它能激发幼儿对于自然和环境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的观察、推理和探索能力。
然而,幼儿园科学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教师角度出发,提供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一、问题:教学内容与幼儿认知水平不匹配解决策略:分阶段引导幼儿的认知水平因年龄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教学内容应与幼儿的认知水平相匹配。
教师可以将科学课程分为不同的阶段,针对不同的年龄段设置相应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例如,在3-4岁的幼儿园班级中,可以通过讲故事、观察实物等方式引导幼儿认识周围的自然环境;而在5-6岁的班级中,可以进行简单的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
二、问题:缺乏实践性教学解决策略:加强实验和观察活动实践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
因此,幼儿园的科学教学应当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教师可以设计简单的实验活动,如测量物体的重量或温度,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等,引导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来探索和理解科学现象。
三、问题:教学资源有限解决策略:创造性利用周边资源幼儿园教学资源有限,但是周边资源却是丰富的。
教师可以善于利用周边环境和物品,创造性地进行科学教学。
例如,在校园内建立一个小花园,让幼儿亲自种植并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或者组织一次户外探险活动,让幼儿去发现周围的自然现象和生物。
四、问题:缺乏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解决策略:提供问题解决的机会科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但很多时候教师过多地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
因此,教师应当提供更多的问题解决机会,激发幼儿的思维和探索欲望。
可以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解决问题,培养其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问题:评价方式单一解决策略:多元化评价方式幼儿园科学教学评价往往只以书面测试为主,缺乏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记录、作品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价,关注幼儿的实际表现和个体发展。
浅析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活动教学策略
浅析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活动教学策略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活动是幼儿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促进幼儿们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学策略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非常重要。
下面将对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学策略进行浅析。
一、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在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资源,引导幼儿进行自然的观察和实践。
可以利用校园中的花草树木、小动物等自然资源,引导幼儿去观察和探究。
也可以利用教室中的杯子、纸盒、玩具等日常用品,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和探究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可以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注重情境创设在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情境的创设,让幼儿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科学探究。
可以通过故事、游戏、实验等形式,给幼儿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可以通过故事讲述的方式,让幼儿了解动植物的生长过程,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模拟科学实验,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幼儿亲自动手进行科学探究。
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三、注重问题提出在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问题的提出,引导幼儿主动提出问题,并帮助他们寻找答案。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让幼儿自己思考和探究。
可以让幼儿观察水的流动现象,引发他们提出关于水流动的问题,然后通过实验和探究,找到问题的答案。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
四、注重探究成果展示在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探究成果的展示,让幼儿把自己的成果展示出来,分享给其他同学和家长。
可以通过海报、展示架、口头表达等形式,让幼儿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
通过展示,可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幼儿园科学教学策略
幼儿园科学教学策略科学教学对于幼儿园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幼儿培养探索和发现的能力,培养他们对自然世界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幼儿园科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策略来促进幼儿的科学学习和发展:1.激发兴趣:幼儿对科学的学习兴趣主要来自于他们对自然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有趣的科学实验、展示有趣的科学现象等方式来激发幼儿的兴趣。
例如,在风的实验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蓬松的毛巾和一台风扇来展示风的力量,这样会让幼儿们感到非常有趣。
2.实践探索:幼儿园科学教学应该注重让幼儿亲身参与实践探索。
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物体沉浮的实验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物体,让幼儿亲自将它们放入水中观察并记录结果。
3.多感官体验:幼儿通过多感官的体验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科学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科学实验、观察、听觉和触觉等方式来提供多感官的体验。
例如,在学习动物的实验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玩具动物让幼儿通过触摸、听觉和视觉等感知来学习。
4.问题导向: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幼儿的思考和探索。
通过提出问题,让幼儿主动思考,与其他幼儿一起讨论,并通过实践来找到答案。
例如,在学习植物生长的实验中,教师可以问幼儿什么样的光线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然后引导他们通过实验来验证猜想。
6.符合幼儿发展特点:幼儿园科学教学应该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来设计合适的内容和活动。
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认知能力和兴趣来选择合适的实验和活动。
例如,对于3到4岁的幼儿来说,可以进行简单的观察和实验,如观察水的沸腾和冷却过程。
幼儿园科学教学策略的实施需要教师有相关的教学技巧和理论知识。
幼儿园教师在准备科学课程时,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的实验材料和教具,并确保安全措施到位。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记录能力,鼓励幼儿提问和思考,并提供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通过采用以上策略,幼儿园科学教学可以更加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促进幼儿的科学学习和发展。
幼儿园科学启蒙教学策略
幼儿园科学启蒙教学策略幼儿园阶段是儿童认知和科学探索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科学启蒙教学旨在通过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幼儿园科学启蒙教学策略,以促进幼儿的科学素养和认知发展。
一、探索性学习幼儿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他们对周围的环境和事物都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提供各种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让幼儿通过亲自观察、尝试和实践来主动地获取知识和经验。
例如,在幼儿园的自然观察角落里放置不同的植物和昆虫,鼓励幼儿主动观察并记录它们的生长和变化过程。
二、故事情境引导故事情境引导是一种利用故事情节来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和思考的教学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以幼儿熟悉的情境和角色为背景,引导幼儿主动提问、观察和思考。
例如,通过讲述一则关于动物的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讨论动物的特征和习性,并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三、实践探究活动实践探究活动是幼儿园科学启蒙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亲身实践和操作,幼儿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科学概念和原理。
例如,在进行物体浮沉实验时,教师可以为幼儿准备一个水槽和不同的物体,让幼儿亲自将物体放入水中观察,从而探索物体浮力和密度的关系。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为幼儿提供生动、直观的学习资源,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教师可以通过投影仪或电视等设备展示科学实验视频、动画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性的多媒体游戏,让幼儿通过参与游戏来学习和巩固科学知识。
五、合作学习和讨论合作学习和讨论是培养幼儿科学思维和交流能力的重要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和全班讨论,幼儿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验,倾听他人的见解,扩展对科学问题的理解和思考。
例如,在进行植物生长实验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小组合作观察和记录,然后进行全班讨论,让幼儿交流彼此的观察结果和思考。
总结:幼儿园科学启蒙教学需要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合理设计教学策略和活动。
幼儿园老师的科学探究教学策略
幼儿园老师的科学探究教学策略引言幼儿园是培养幼儿综合素质的重要阶段,科学探究教学是培养幼儿科学素养和培养探究精神的有效途径。
幼儿园老师在科学探究教学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幼儿园老师在科学探究教学中常用的策略,包括探究环境的搭建、观察和实验的引导、问题导入和引发思考等。
一、探究环境的搭建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精心搭建探究环境来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和探究欲望。
1.营造舒适的学习氛围:为幼儿创造一个舒适、安全、愉快的学习环境,提供适当的学习材料和工具,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提供丰富的观察材料:安排各种各样的观察材料,如昆虫标本、植物标本、实物模型等,并注意定期更换观察材料,让幼儿能够触摸、感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细节把握能力。
3.设立科学角落:为幼儿设置专门的科学角落,配备有关科学实验、观察的器材和相关书籍,让幼儿随时能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二、观察和实验的引导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幼儿园老师可以采用以下策略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实验。
1.引导观察:提出问题引发幼儿的观察兴趣,通过带领幼儿观察现象、用感官感受、描述和记录观察结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提供实验机会:组织适当的实验活动,让幼儿亲自动手探索,让他们感受自己亲自实验的乐趣,从而培养幼儿的实验能力。
3.敢于尝试和犯错:鼓励幼儿主动提出问题、提出自己的解释和猜想,并且在实践中鼓励幼儿敢于尝试和犯错,通过自己的实践来验证和纠正错误。
三、问题导入和引发思考问题导入和引发思考是培养幼儿科学思维的重要手段,幼儿园老师可以使用以下策略来引发幼儿的思考。
1.提出启发性问题: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幼儿的思考欲望,引导幼儿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2.运用情境故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科学知识和问题融入情境中,让幼儿在情境中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3.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探究问题,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教学策略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教学策略在设计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教学策略时,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们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因此科学活动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到他们的特点和发展阶段。
首先,教师在设计科学活动时,应该选择贴近幼儿生活、能够引发他们兴趣的主题。
例如,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出发,如水的流动、植物的生长等,这些主题能够让幼儿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愿意探索其中的奥秘。
其次,教学策略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感官特点。
幼儿通过触摸、听觉、视觉等感官来获取信息,因此科学活动应当通过多感官的体验来促进他们的学习。
比如,可以设计一些触摸实验、听觉游戏或者观察绘画,让幼儿通过感官的参与来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孩子为中心的方式进行引导。
这意味着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习过程中的伴侣和引导者。
他们应当灵活运用提问、启发性指导等方法,引导幼儿主动探索、提出问题,并帮助他们在探索中形成正确的科学思维方式。
此外,科学活动的设计也应当注重与幼儿其他学习领域的整合。
例如,可以将科学活动与语言、数学、艺术等内容结合起来,通过绘画实验结果、用数字记录观察数据等方式,不仅加深了幼儿对科学的理解,还促进了他们在其他领域的综合发展。
最后,评估和反思是科学活动教学策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教师应当通过观察、记录幼儿的学习表现,以及定期的反思会议,来评估活动的有效性并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同时,也要鼓励幼儿分享他们的发现和想法,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和自信心。
综上所述,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教学策略应当以幼儿为中心,通过贴近生活、多感官体验、引导探索和跨学科整合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为他们的科学探索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科学教学策略科学现象五彩缤纷,神奇有趣,最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求知的欲望。
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的启蒙教育。
《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因此,在科学活动中我们应注意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兴趣,鼓励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并能真正做到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更有效地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并从中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开发幼儿的智力。
一、创设平等和谐的班级交流氛围,让孩子敢探索。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创设平等和谐的班级交流氛围,则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是促进创造能力发展的两个主要条件。
在心理安全和自由的环境中,幼儿的心情轻松愉快,无压抑感,他们在与周围环境的不断交互作用中,容易形成创造意识,有助于幼儿创造自我和自我实现。
首先,教师要主动亲切幼儿,成为幼儿可信赖的交流伙伴。
摸摸孩子的头,放下身姿认真倾听孩子的话。
让幼儿在心理多创造机会,积极参与幼儿的讨论、交流,建立起民主平等的伙伴式的师生关系,给给上获得一种安全感,放心地与老师无压力地轻松交流。
其次,要多创造机会,积极参与幼儿的讨论、交流,耐心倾听并积极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注意自己的言行,不随意评价幼儿谁对谁错,积极鼓励孩子大胆探索。
再次,给幼儿出错的权利,允许孩子“破坏性”学习。
鼓励他们做出与众不同的言行,尊重每个幼儿的观点、兴趣。
二、丰富、扩展科学教育内容是培养幼儿科学意识与兴趣的关键对幼儿进行早期的科学熏陶以及对自然、对科学兴趣的培养是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以往体现幼儿科学教育的学科只是在自然常识中,基本上内容是为知识服务,多局限于自然现象、自然物。
其实不然,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完全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确定。
从知识自身体系和特点出发,对事物进行丰富、扩展或延伸。
例如:围绕“水”这一内容,可以设计出系列内容,“水的特点”、“水的三态变化”、“雨、雪、霜的形成”、“水与地球生命”等,再如讲“沉与浮”可以设计出“沉与浮奥秘”、“如何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怎样使浮上来的东西沉下去”或“请你发现沉与浮现象”等等一系列活动。
以事物之间横向联系为线索进行设计。
即借助事物之间某些联系引导幼儿认识自然界的一些基本规律。
如:根据物质世界的多样性,设计多种样式的笔、树、杯子等等,以帮助幼儿了解事物之间的一些内在联系。
以事物纵向发展和变化为线索进行设计。
如:“有趣的车”可以抓住“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一线索帮助幼儿了解“车”的演变史,既丰富了幼儿知识,促进了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又让幼儿体会到了科学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的好处。
以单元的形式将一些相关的内容巧妙地组合在一起。
如围绕“环保”这一主题,设计出“别乱扔垃圾”、“甜甜的小溪水”、“垃圾与照明”、“废物巧利用”等单元活动,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学科学爱科学的强烈兴趣。
从幼儿日常生活中挖掘题材。
如结合四季的变化开展“为什么夏天热?”、“为什么冬天冷?”等活动,让幼儿根据自身的体验展开讨论,然后教师再进行引导、总结,同时引申,提醒幼儿夏天应该注意什么?冬天应防止什么?这样的内容由于是源于幼儿实际生活,感受得到,幼儿往往会非常愿意接受。
三、精于设计,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想探索。
科学始于好奇。
幼小的孩子可以说个个好奇、好问、好探究。
好奇心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和内驱力,是幼儿探索科学的奥秘,是将来创造的种子。
我们在组织科学活动时,切忌盲目随意,一定要多动脑,精于设计,激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1、善于抓住幼儿的心理特点,从幼儿的感兴趣的话题入手。
例如:在教学《有趣的尾巴》活动中,从幼儿喜欢的动物谈起,幼儿一下子来了兴趣,边说边学起了动物的样子。
接着创设了小动物们和小朋友们玩捉迷藏把尾巴藏在了里面,而把尾巴露在了外面,从而很自然地将幼儿的兴趣点转移到对动物尾巴的关注上来。
2、深入分析幼儿的学情,因材施教,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不同班级的幼儿学习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在组织科学活动时,我们要认真地研究幼儿,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与班级活动设施现有的条件水平组织适宜的活动。
遇到一些诸如幼儿实际能力水平无法达到或现有设施水平无法完成的教学活动,我们在设计时应立足实际,适当变通,以期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例如在进行大班科学活动《会变的月亮》活动设计时,为了解决无月相变化演示仪器的实际问题,考虑到用其它的不同的球类代替可能带给幼儿错误的认识,遂采用让幼儿观看月相变化演示动画的教学方法,孩子看得也非常认真,随后让幼儿说说发现了什么,让幼儿指一指当我们看到满月时,月亮在什么位置。
幼儿兴趣浓厚,在相互交流观察中初步理解了月相变化的原因。
四、教给孩子探索的方法,让孩子会探索。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纲要》中也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法进行探索活动。
因此我们在组织科学活动时要注意教给幼儿一些初步的科学探索方法。
1、让幼儿认真观察。
现代心理学认为:观察是人发现并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一环,是人智力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疑起思,有趣起动。
孩子就是在观察有趣、有疑的现象和事物中,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好问和好动。
例如笔者在组织大班科学活动《动物的保护色》时,出示了一张枯叶蝶的图片,问孩子你从图片上发现了什么,孩子看了一眼便说:一片枯树叶。
显然孩子并没胡学会认真观察,随即我说:“孩子,没错,看起来的确像一片枯树叶,不过你再仔细看看,你还会有新的发现。
”孩子们通过认真观察,发现了触角,像头的东西,有孩子提出那不是树叶,那是一种像蝴蝶一样的小动物。
我随即告诉孩子,那的确是一种长得像枯树叶的昆虫,它叫枯叶蝶。
同时我告诉孩子,要学会认真地看,这样我们才会有新的发现。
2、让孩子学会记录。
幼儿期的儿童还不具备基本的书写技能,是不是孩子就不会记录呢?其实不然。
《指南》中就指出:“引导幼儿通过拍照和画图等方式保留和积累有趣的探索与发现。
”譬如笔者在组织大班科学活动《会变的月亮》时,为了让幼儿对月亮的变化有一定的感性经验的积累,在活动前一月,我就为每个幼儿发放了一张月亮变化记录表,鼓励孩子用画画的方式记录自己所看到的月亮,孩子们兴趣很高,记录得非常真实,把因为天气因素没看到月亮的几天,也画上了天气符号。
再如,在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时,我们就可以在花盆中立标尺,让幼儿隔一周在标尺上画线来记录植物的生长。
3、让幼儿大胆猜想。
科学家牛顿有句名言:“没有猜想,就不会有伟大的发明与发现。
”引导幼儿大胆猜想,将有助于幼儿开阔眼界、活跃思维、培养创新意识,促进幼儿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的提高。
同时当幼儿发现自己的猜想与事实基本一致时,他们会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新的探索活动中。
因此我们的科学活动不能直奔主题,急于揭示结果,要积极引导幼儿大胆猜想,“你觉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你认为为什么会这样”“你为什么会这么想”让幼儿学会有根据地猜想,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
五、注意活动的拓展,争取家长的支持,让孩子常探索。
作为老师,要树立“一日活动皆课程”的大教育观,将集体教学活动与幼儿生活游戏活动紧密相联,让幼儿尽情地展现自我,开拓自我,丰富社会经验。
如:在一节示范课活动中,老师让幼儿将图片按要求贴在黑板上,用的工具是分发到每个小组的一盒磁扣,这时就有些小朋友不去贴图片,而一起玩弄起了小篮中的磁扣。
老师注意到了这一现象,随即引导说,小朋友,磁扣为什么能轻松地将图片吸在黑板上,老师请小朋友课后和老师一起探索,现在图片宝宝已经等得有些着急了,我们先把它们送回家吧。
听到老师的话,小朋友们高兴地拿起磁扣将图片贴在了黑板上。
活动结束后,老师在活动区提供磁铁及各种材料,材料中一部分是铁制品,另一部分是木条、泡沫等,还可为幼儿提供几个小碗,分别盛有混合着大头针、回形针、扣子,在提供镊子、筷子、小勺和磁铁。
幼儿在摆弄中会发现磁铁是将铁制品与非铁制品分离的最好办法,最快捷的方法,同时幼儿在摆弄磁铁时发现同极相斥,异性相吸的特点。
在活动区中,幼儿有充分的操作时间,在活动中我不进行直接指导,而是强调让幼儿通过直接与材料的交互作用,去发现、去思考,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重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指南》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
幼儿和家长相处的时间远远超过了教师。
幼儿在家长面前是最放松的,家长应该是幼儿最信赖的交流伙伴。
因此,要想让孩子的科学探究能力有较为长足的发展,单靠教师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地向幼儿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知识,全方位合力教育孩子。
六、充分运用好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的设问语言是幼儿科学教育重要途径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旨在让幼儿学习粗浅的科学知识,知道简单的科学道理,在此基础上形成其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初步的科学活动能力。
幼儿的心理发展的成熟水平,决定了这种教学活动的过程需要教师创设与之心理发展相应的情境,激发幼儿好奇的学习内驱力,引发幼儿观察和探索的兴趣,并形成积极好学的学习态度。
其中设问是幼儿教师教学组织,教学活动中最常见的方法。
那是由于幼儿阶段正值多种心理品质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幼儿急于了解世界,了解他人,了解自我,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打破沙锅问到底”的行为特征,所以教师有效地设计教学中的设问是开发幼儿智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
以往科学教育活动中的提问偏重于具体形式,幼儿被动接受提问,这样的提问很难体现应有的价值与功效。
例如“好不好”、“对不对”、“是不是”之类的应答判断式问题,以及“冬天冷不冷”这一些问题中包含答案的描述的设问,对绝大多数幼儿来说没有多少探究的价值,不需要经过思维的加工便能得到答案,幼儿也就没有多大的学习兴趣。
由此观之,优化设问、提高教师教学活动中的设问设计能力、改善和提高教师设计设问的质量、充分发挥设问的引导功能,是目前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关键。
针对幼儿心理的特点,并结合教学内容可设计如下设问语言。
激欲式设问语言这是用于激励幼儿思维能动性和求知欲方面的设问,常用于新授活动的导入和由低水平思维向高水平思维推进的时候。
如在开展探索“钟”的活动中设计这样的提问:“钟有什么用处?”、“你见过哪些不同的记时钟?”、“钟有哪些有趣的现象?”、“你想发明什么样的钟?”等等,这样的一组设问逐步展开,会引起幼儿强烈的求知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