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选用时应该遵循的原则
电子元器件选型要求规范-实用的经典要点
1目录2总则 (3)2.1目的 (3)2.2适用范围 (3)2.3电子元器件选型基本原则 (3)2.4其他具体选型原则: (3)3各类电子元器件选型原则 (4)3.1电阻选型 (5)3.2电容选型 (6)3.2.1铝电解电容 (6)3.2.2钽电解电容 (7)3.2.3片状多层陶瓷电容 (7)3.3电感选型 (7)3.4二极管选型 (8)3.4.1发光二极管: (8)3.4.2快恢复二极管: (8)3.4.3整流二极管: (8)3.4.4肖特基二极管: (9)3.4.5稳压二极管: (9)3.4.6瞬态抑制二极管: (9)3.5三极管选型 (9)3.6晶体和晶振选型 (10)3.7继电器选型 (10)3.8电源选型 (11)3.8.1AC/DC电源选型规则 (11)3.8.2隔离DC/DC电源选型规则 (11)3.9运放选型 (11)3.10A/D和D/A芯片选型 (12)3.11处理器选型 (13)3.12FLASH选型 (14)3.13SRAM选型 (14)3.14EEPROM选型 (14)3.15开关选型 (14)3.16接插件选型 (15)3.16.1选型时考虑的电气参数: (15)3.16.2选型时考虑的机械参数: (15)3.16.3欧式连接器选型规则 (15)3.16.4白色端子选型规则 (16)3.16.5其它矩形连接器选型规则 (16)3.17电子线缆选型 (16)4附则 (17)2总则2.1目的为本公司研发电子产品时物料选型提供指导性规范文件。
2.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研发部门开发过程中元器件选型使用。
2.3电子元器件选型基本原则1)普遍性原则:所选的元器件要是被广泛使用验证过的,尽量少使用冷门、偏门芯片,减少开发风险。
2)高性价比原则:在功能、性能、使用率都相近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价格比较好的元器件,降低成本。
3)采购方便原则:尽量选择容易买到、供货周期短的元器件。
4)持续发展原则:尽量选择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不会停产的元器件,禁止选用停产的器件,优选生命周期处于成长期、成熟期的器件。
电子元器件选用时应该遵循的原则
电子元器件选用时应该遵循的原则电子元器件在选用时至少应遵循下列准则:1.元器件的技术条件、技术性能、质量等级等均应满足装备的要求;2.优先选用经实践证明质量稳定、可靠性高、有发展前途的标准元器件,不允许选用淘汰品种和禁用的元器件;3.应最大限度地压缩元器件品种规格和生产厂家;4.未经设计定型的元器件不能在可靠性要求高的军工产品中正式使用;5.优先选用有良好的技术服务、供货及时、价格合理的生产厂家的元器件。
对关键元器件要进行用户对生产方的质量认定;6.在性能价格比相等时,应优先选用嘉立创等国产元器件。
电子元器件在应用时应重点考虑以下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以确保电子元器件的应用可靠性:1. 降额使用。
经验表明,元器件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它工作在允许的应力水平之上。
因此为了提高元器件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必须有意识地降低施加在元器件上的工作应力(电、热、机械应力),以使实际使用应力低于其规定的额定应力。
这就是降额使用的基本含义。
2. 热设计。
电子元器件的热失效是由于高温导致元器件的材料劣化而造成。
由于现代电子设备所用的电子元器件的密度越来越高,使元器件之间通过传导、辐射和对流产生热耦合,热应力已成为影响元器件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在元器件的布局、安装等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热的因素,采取有效的热设计和环境保护设计。
3. 抗辐射问题。
在航天器中使用的元器件,通常要受到来自太阳和银河系的各种射线的损伤,进而使整个电子系统失效,因此设计人员必须考虑辐射的影响。
目前国内外已陆续研制了一些抗辐射加固的半导体器件,在需要时应采用此类元器件。
4. 防静电损伤。
半导体器件在制造、存储、运输及装配过程中,由于仪器设备、材料及操作者的相对运动,均可能因磨擦而产生几千伏的静电电压,当器件与这些带电体接触时,带电体就会通过器件“引出腿”放电,引起器件失效。
不仅MOS器件对静电放电损伤敏感,在双极器件和混合集成电路中,此项问题亦会造成严重后果。
电子行业电子元器件选型与电路设计原则
电子行业电子元器件选型与电路设计原则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子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壮大。
而在电子设备的开发和制造过程中,电子元器件的选型和电路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电子行业电子元器件选型和电路设计的原则、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电子元器件选型原则电子元器件是电子产品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等。
在选择电子元器件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了解产品需求:在选型之前,需要充分了解所需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明确产品的功能、性能指标以及工作环境等因素,才能更好地选择适合的电子元器件。
2. 参考数据手册:对于每一种电子元器件,都有相应的数据手册提供各项参数和性能指标。
选型过程中,应仔细阅读和比较不同厂家的数据手册,选择性能最合适的电子元器件。
3. 可靠性和稳定性: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产品的性能和寿命有直接影响。
选择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电子元器件,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4. 成本和供应商可靠性:在选型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电子元器件的成本和供应商的可靠性。
选择价格适中且有良好信誉的供应商,能够保障电子元器件的质量和供货的稳定性。
二、电路设计原则电路设计是实现电子产品功能的关键步骤,合理的电路设计能够提高产品性能和稳定性。
以下是一些电路设计的原则和注意事项:1. 功能需求与结构划分:在设计电路之前,应明确产品的功能需求,将电路划分为各个模块,进行逻辑和结构上的合理组织。
2. 选用合适的电子元器件:根据产品的功能需求和选型原则,选择合适的电子元器件,并遵循元器件的规格和参数要求。
3. 电路拓扑和信号传输:合理的电路拓扑可以减少电路中的噪声和干扰,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
应采用合适的布局和线路连接方式,降低电路的交叉干扰。
4. 控制和保护电路设计:在设计电路时,应考虑到产品的控制和保护功能。
合理设置电路的控制系统和保护电路,保证电路的正常工作和防止意外损坏。
5. 散热与敏感部位处理:一些功耗较大的电子元器件会产生热量,需设计合理的散热系统,确保元器件的正常工作温度。
电子元器件的选用与匹配原则
电子元器件的选用与匹配原则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元器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我们使用的电子设备,还是各种科技创新的推动者,都离不开电子元器件。
如何正确选用和匹配电子元器件,将直接影响到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电子元器件的选用与匹配原则,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实际应用中的电子元器件选择问题。
一、了解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类型和功能在选用和匹配电子元器件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各类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类型和功能。
常见的电子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
1. 电阻:用于调节电路电流和阻止电流流过的元器件。
2. 电容:用于储存和释放电荷的元器件,可以存储和释放电能。
3. 电感:用于储存和释放磁能的元器件,主要影响交流信号的变化。
4. 二极管:用于电流的单向导通的元器件,常用于整流和信号检测电路。
5. 三极管:用于放大电流的元器件,常用于放大电路和开关电路。
6. 集成电路:将多种电子元器件集成在一起组成功能更为复杂的元器件。
了解各类电子元器件的类型和功能,有助于我们在后续选用和匹配过程中更加准确地满足电路对元器件的要求。
二、根据电路需求选用电子元器件在选用电子元器件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电路需求选择合适的元器件。
以下是一些选用电子元器件的原则和步骤:1. 理解电路的功能和设计要求:在选用电子元器件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理解电路的功能和设计要求。
比如,是需要放大信号还是需要滤波,是需要进行数字处理还是需要进行模拟处理等。
2. 查阅相关资料和规格书:在选用电子元器件之前,我们可以查阅相关的资料和规格书,了解不同元器件的性能指标和参数。
比如,电阻的阻值、功率耐受能力,电容的电容值和电压耐受能力等。
3. 根据性能指标进行筛选:根据电路的功能和设计要求,我们可以根据元器件的性能指标进行筛选。
比如,如果需要放大信号,就要选择具有较高增益的放大器件;如果需要进行数字处理,就要选择具有高速处理能力的元器件。
电子元器件的选用原则、选购方法
电子元器件的选用原则、选购方法元器件是构成电路的基本元素,又是电路原理分析计算的最终结果。
在电路原理分析中,要知道每个元器件的结构、特性、参数,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对整个电路产生的影响;在电路参数计算中,每个元器件参数又是电路计算的最终结果,便于合理选择元器件的规格、型号。
正确选择元器件是实现电路功能的关键,选择方法与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元器件的选用元器件选择的依据是标准化、通用化和国产化。
选择符合电路参数需要的合格元器件;使用则是用科学的方法把选择的元器件应用到电路中去,实现设计电路的各项技术指标。
元器件选用的重要性电子元器件是执行预定功能而不可拆卸分解的电路基本单元,如电阻器、电容器、半导体分立器件、半导体集成电路、微波元器件、继电器、磁性元器件、开关、电连接器、滤波器、传感器、纤维光学器件等。
实践证明,在电子设备中,由于元器件选用不当引起的失效占总失效数的44%~67%,而元器件本身质量引起的失效只占33~46%,如下表的统计数值。
因此,元器件选用在电路设计中占有重要位置,设计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计算、精心设计。
电路上标明的各元器件的规格、型号、参数,是电子元器件选用的依据。
已经定型的产品,其原理图上各元器件是经过设计、研制、试制后投入生产的,各项参数是根据定性分析、定量估算、实验调整的方法确定下来的,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更换或变更的。
但对于电子产品的研制者、业余爱好者、维修人员来说,由于客观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符合技术要求规范的条件下,若用量少,可机动灵活的选用元器件。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即使有了原理图,但由于有些元器件标注参数不全,如电解电容只标电容量不标耐压值,在电源电路中就要重新考虑;产品使用现场条件与技术资料不符,可调整部分元器件以适应实际环境;个别元器件当地买不到,可选用符合要求的元器件代用;在维修过程中发现个别元器件有不合理之处,就需要换上合适的元器件。
元器件选用的原则1)选择有发展前途并有良好信誉的厂家生产的,并经实践证明质量稳定、可靠性高的标准元器件,不能选用淘汰的或劣质的元器件。
电子行业中的电子元器件选型与应用技巧
电子行业中的电子元器件选型与应用技巧在电子行业,电子元器件的选型与应用技巧至关重要。
合理的选型可以提高电子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同时也可以节约成本。
本文将介绍一些电子元器件选型的基本原则和一些常见的应用技巧。
一、电子元器件选型的基本原则1. 功能需求:首先要确定电子产品的功能需求,包括输入输出、信号传输、功耗、工作温度等要求,以便选择相应的电子元器件。
2. 特性和参数:了解不同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和参数,比如电压、电流、频率、阻抗等,根据产品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元器件。
3. 可靠性和寿命:考虑产品的使用环境和工作寿命要求,选择具有高可靠性和长寿命的电子元器件,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4. 成本和供应链:综合考虑电子元器件的价格和供应链的稳定性,选择性价比高的元器件,并确保供应链的可靠性,避免因元器件供应问题导致产品生产延误。
5. 材料和封装:了解不同材料和封装对产品性能的影响,选择适合产品需求的材料和封装类型。
二、常见电子元器件的选型与应用技巧1. 电阻器:电阻器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被动元件,用于限制电流、分压、匹配阻抗等。
选型时要考虑电阻值、功率、精度和温度系数等参数,根据电路要求选择合适的电阻器。
在应用中,要注意电阻的功耗和热量排放,选择适当的散热措施。
2. 电容器:电容器用于储存电荷、支持电压、滤波和耦合等。
选型时要考虑电容值、电压容量、耐压、损耗和温度系数等参数,选择适合的电容器。
在应用中,要注意电容器的极性和工作温度范围,避免超出其额定参数。
3. 电感器:电感器常用于滤波、防干扰和能量储存等。
选型时要考虑电感值、电流容量、品质因数和温度系数等参数,选择适合的电感器。
在应用中,要注意电感器的磁场干扰和电磁耦合问题,选择合适的布局和屏蔽措施。
4. 二极管:二极管用于整流、保护、开关和信号检测等。
选型时要考虑二极管的最大反向电压、最大正向电流、导通压降和频率响应等参数,选择适合的二极管。
在应用中,要注意二极管的反向电压和热稳定性,避免过载和过热问题。
电子元器件选型原则
各类电子元器件选型原则一、电感选型电感选型时考虑的因素如下:1、体积大小;2、电感值所在工作频率;3、开关频率下的电感值为实际需要的电感值;4、线圈的直流阻抗(DCR)越小越好;5、工作电流应降额至额定饱和电流的0.7倍以下,额定rms电流;6、交流阻抗(ESR)越小越好;7、Q因子越大越好;8、屏蔽类型:屏蔽式或非屏蔽式,优先选择屏蔽式;9、工作频率和绕组电压不可降额。
二、二极管选型二极管参数需降额使用,具体参考《GJB/Z 35元器件降额准则》发光二极管:1、发光二极管优选直径为5mm的插脚型号.贴片发光二极管优选选用有焊接框架的型号,ESD/MSL等级遵循上述的标准;2、发光二极管优选有边、短脚的;为了保持公司产品的一致性,红发红、绿发绿等型号优选,白发红、白发绿等型号慎选;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尽量不要使用长脚、无边的;3、发光二极管优选品牌为“亿光”。
快恢复二极管:1、低电压(耐压值200V以下)下,高时间特性时选肖特基二极管;2、肖特基管热阻和电流都较大,优选分立式封装。
通常3A以下可以选择SOD-123或D-64封装;3~8A可以选择D2-PAK封装;8A以上DO-201、TO-220、TO-3P;3、在高电压时选择PIN结构快恢复二极管。
整流二极管:1、主要考虑最大整流电流、最大反向工作电流、截止频率及反向恢复时间等参数;2、开关电源整流、脉冲整流用整流二极管,宜选工作频率较高、反向恢复时间较短、或选快恢复二极管;3、低电压、大电流时整流,选肖特基二极管;4、同电流等级优先选择反压最高的型号.如1A以下选用1N4007(M7),3A的选用IN5408。
肖特基二极管:同电流档次的保留反压最高的等级,如:1N5819保留,1N5817禁选,SS14保留,SS12禁选;B340A保留。
稳压二极管:1、稳定电压值应与应用电路的基准电压值相同;2、最大稳定电流高于应用电路的最大负载电流50%左右;3、稳压管在选型时务必注意器件功率的降额处理。
元器件选型基本原则
元器件选型基本原则1.功能需求:首先要明确产品的功能需求,在选择电子元器件时要考虑其是否满足相关的功能要求。
比如,需要测量温度的产品需要选择与温度测量相关的元器件,如温度传感器或热敏电阻。
2.性能指标:在选型时要考虑元器件的性能指标,如精度、响应速度、稳定性等。
不同的应用对元器件的性能要求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元器件。
比如,高精度测量需要选择精度高的元器件,高速数据传输需要选择响应速度快的元器件。
3.可靠性和稳定性:元器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产品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选型时需要考虑元器件的工作寿命、抗干扰能力、温度特性等因素,选择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元器件,以确保产品在各种条件下的稳定运行。
4.封装和尺寸:元器件的封装类型和尺寸也是选型的重要考虑因素。
不同的应用对封装和尺寸可能有不同的要求,需要选择适合产品设计的封装和尺寸。
比如,对于空间有限的应用,需要选择小型尺寸的元器件。
5.成本和供应链:成本是产品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需要在满足功能和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性价比相对较高的元器件。
此外,还需要考虑元器件的供应链情况,确保元器件的供应能够满足产品生产和维护的需求。
6.兼容性和标准化:在选型时要考虑元器件的兼容性和标准化程度。
尽可能选择符合行业标准的元器件,以减少接口兼容性和系统集成的难度。
同时,也要考虑元器件在不同平台和系统中的兼容性。
7.可替代性和升级性:产品的可替代性和升级性是产品寿命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选型时要考虑元器件的长期供应和后期的升级方案,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8.资源和技术支持:在选型时要考虑元器件供应商的资源和技术支持能力。
供应商应该提供充足的技术文档、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以帮助解决选型和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总之,合理的元器件选型是电子产品设计成功的关键之一、在选型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功能需求、性能指标、可靠性和稳定性、封装和尺寸、成本和供应链、兼容性和标准化、可替代性和升级性、资源和技术支持等因素,以确保选取合适的元器件,从而保证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电子元器件的材料选择与应用指南
电子元器件的材料选择与应用指南一、引言电子元器件是现代电子产品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电子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电子元器件的制造过程中,材料的选择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电子元器件材料的选择原则和常用材料的特点,并提供材料应用的指南。
二、材料选择原则在选择电子元器件材料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电性能: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绝缘性或半导体性能,以满足电子元器件在不同工作环境和电路要求下的电性能。
2. 热性能: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耐高温性能,以保证电子元器件在工作过程中不受过热的影响。
3. 机械性能: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硬度,以抵御外界的机械应力和振动,确保电子元器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化学性能: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稳定性,以避免与其他材料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电子元器件的损坏。
5. 成本效益: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到其成本和性能的平衡,以满足产品的设计需求并降低成本。
三、常用材料及其特点1.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电子元器件中常用的导电材料,常见的金属材料有铜、银、铝等。
它们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能,适用于电路板、电极等部件的制造。
2. 半导体材料半导体材料具有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导电性能,在电子元器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有硅和锗等,它们可以通过掺杂和加热等工艺来改变其导电性能。
3. 绝缘体材料绝缘体材料主要用于电子元器件中的绝缘和隔离部分,常见的绝缘体材料有塑料、陶瓷和玻璃等。
它们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耐高温性能,能够有效防止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短路和漏电现象。
4. 热敏材料热敏材料可以根据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其电阻或导电性能,广泛应用于温度传感器和温控电路等领域。
常见的热敏材料有热敏电阻材料和热敏电导材料等。
5. 包装材料电子元器件的包装材料对于保护元器件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
常见的包装材料有塑料、金属和陶瓷等,其选择应考虑到元器件的尺寸、重量和外部环境要求等因素。
元器件的选用
电子元器件的选用在各种电子设备和电子电路中,元器件是组成电路的最小单元,合理的选择和使用元器件将保证和提高电路的工作性能和可靠性。
而棉队纷繁复杂的各类电子元器件,很多电子爱好者缺少系统的了解,作者查阅相关的资料并结合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出以下常用电子元器件的选用方法,希望对广大电子爱好者有所助益。
选用电子元器件应该注意以下原则:1、选用能满足整机电气性能指标和可靠性要求的元器件;2、选用被列入优选手册的元器件或被实践证明产品质量过硬的厂家的产品;3、尽量压缩品种规格,提高同类元器件的复用率;4、在满足整机电气性能指标和可靠性要求的前提下,选用廉价的元器件和库存元器件;5、尽量优先选用国标或部标的元器件,再选用厂标的元器件。
一、集成电路的选用集成电路的选用应注意以下几点:1、电源电压Vdd不能高于额定电源电压Vcc,否则集成电路会被击穿;2、输入电压Vin不能高于允许的最大输入电压Vinmax;3、负载电流IOL要小于输入端允许注入的最大电流;4、功耗P要低于电路允许的最大功耗Pmax;5、选用集成电路时要注意其工作温度范围,Ⅰ类品(军用)为-55~+125℃,Ⅱ类品(工业用)为-40~+85℃,Ⅲ类品为0~+70℃。
二、二极管的选用1、选用整流二极管时,应注意下面两个主要参数:(1)、最大正向电流IDM 它表示二极管允许通过的的最大电流值,由材料的材质和接触面积决定。
当电流超过这个允许值时,管子将因过度发热而损坏。
(2)、最大反向电压URM 它表示二极管能够允许的反向电流剧增时的反向电压值。
当二极管工作在最大反向电压时,应采取限流措施,否则二极管将被击穿。
2、选用稳压二极管时,选用的管子应符合稳压值的要求。
同时还要保证在负载电流最小时,稳压管的功耗不超过其额定功耗。
另外,稳压二极管的稳压特性受温度影响很大,所以,在精密稳压电路中,应选用温度系数小的管子。
三、三极管的选用在选用三极管时,必须注意三极管的极限值,尤其不能允许这些参数的极限值的组合使用,即不能两个以上的参数的极限值同时被选用。
电子元器件行业的电子元器件选型指南
电子元器件行业的电子元器件选型指南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元器件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正确选择适合的电子元器件是确保电子产品性能稳定和可靠运行的关键。
本文旨在为电子元器件行业提供一个选型指南,帮助读者了解电子元器件的选型原则和注意事项。
二、电子元器件的分类电子元器件按照其功能和用途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别,包括但不限于:1. 传感器:用于感知和检测环境信息,如温度、湿度、光强等。
2. 芯片和集成电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等,是电子设备的核心。
3. 电阻器和电容器:用于调节和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4. 电感器和变压器:用于储能和变换电流和电压。
5. 过滤器和放大器:用于对信号进行处理和优化。
6. 开关和继电器:用于控制电路的开关状态。
7. 连接器和插座:用于连接电子元器件和电路板。
8. 电池和电源:为电子设备提供持续的电力。
三、电子元器件选型原则正确的电子元器件选型对于电子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选型原则供参考:1. 功能需求:明确电子产品的功能需求,包括工作电压、工作频率、输入输出接口等,选型应满足这些需求。
2. 可靠性和稳定性:选用质量可靠、经过严格测试和认证的品牌产品,确保电子产品的长期稳定运行。
3. 成本和性价比:在满足功能需求和可靠性的前提下,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合理控制成本。
4. 供应链和售后服务:考虑供应商的供应能力、交货周期以及售后服务体系,确保供应链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四、电子元器件选型注意事项在进行电子元器件选型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数据手册:详细阅读电子元器件的数据手册,了解产品的参数、性能指标以及工作条件等。
2. 可替代性:对于某些特殊的电子元器件,需要考虑其可替代性,以便在供应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替换。
3. 散热和封装:对于功耗较高的电子元器件,需要考虑其散热和封装方式,以确保电子设备的稳定工作。
4. 周边支持:对于一些复杂的电子元器件,需要考虑其周边支持的问题,包括开发工具、软件支持等。
电子元器件选型与使用规范
电子元器件选型与使用规范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电子设备以及电子元器件的应用日益广泛。
在现代社会中,电子元器件被广泛应用于通信、汽车、家电、医疗等领域。
正确的电子元器件选型与使用规范对于确保电子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电子元器件选型的原则和使用规范,为读者提供一些有关这方面的相关知识。
一、电子元器件选型的原则电子元器件选型是指根据电子设备的设计需求,选择适合的元器件进行组装和应用。
在进行电子元器件选型时,我们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 了解设备需求:在开始选型之前,我们需要清楚了解设备的技术要求、性能指标、工作环境等。
只有充分了解设备需求,才能选择到合适的元器件。
2. 确定元器件参数:根据设备需求,确定不同元器件的参数,如电阻的阻值、电容的容值、电感的电感值等。
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到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3. 参考数据手册:不同的元器件厂家提供了详细的数据手册,其中包含了元器件的详细参数、工作条件、性能曲线等信息。
我们可以参考这些数据手册,选择合适的元器件。
4. 考虑成本与可获得性:在选型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考虑元器件的性能和质量,还要考虑到成本和可获得性。
选择相对经济实惠、易于采购的元器件,可以降低整体成本并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
二、电子元器件使用规范正确和规范的使用电子元器件,可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子元器件使用规范:1. 静电防护:静电是电子元器件常见的敌人之一。
在操作元器件之前,我们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静电手套、使用导电性底座,避免静电对元器件造成损坏。
2. 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不同的电子元器件对温度和湿度有着不同的要求。
在使用过程中,要遵循元器件的工作温度范围,避免过热或过冷的环境对元器件产生不良影响。
同时,湿度也需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避免潮湿环境对电子元器件造成腐蚀。
3. 稳定的电源:电子元器件工作时需要稳定的电源供应。
为了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应注意选用适合的电源和电源滤波器,并进行适当的维护。
超详细的电子元器件选型攻略
超详细的电子元器件选型攻略
一、元器件选型基本原则
a、普遍性原则:
所选的元器件要是被广泛使用验证过的,尽量少使用冷门、偏门芯片,减少开发风险。
b、高性价比原则:
在功能、性能、使用率都相近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价格比较好的元器件,降低成本。
c、采购方便原则:
尽量选择容易买到、供货周期短的元器件。
d、持续发展原则:
尽量选择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不会停产的元器件。
e、可替代原则:
尽量选择pin to pin兼容芯片品牌比较多的元器件。
f、向上兼容原则:
尽量选择以前老产品用过的元器件。
g、资源节约原则:
尽量用上元器件的全部功能和管脚。
芯片的选型过程是对各个维度考量的折衷。
二、全流程关注芯片属性
1、我们在选型的时候,需要考虑试产的情况、同时需要考虑批量生产时的情况
小批量采购的价格、供货周期、样片申请;同时需要关注,大批量之后的价格和供货周期。
有可能批量变大之后,供货的价格没有优势、或者批量大了之后,产能不足。
另外,根据自己的实际采购情况,找对应的量级的供应商。
例如,原厂往往不直接供货,需要通过代理商,有些代理商的供货量级都是有要求的。
同时由于整个行业使用该芯片的场景不是很多,所以导致淘宝价格非常贵,根本没法接受。
电子元器件的材料选择和可靠性评估
电子元器件的材料选择和可靠性评估电子元器件的材料选择和可靠性评估是电子产品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正确选择合适的材料,评估其可靠性,可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
在本文中,将讨论电子元器件材料选择的原则和常用的可靠性评估方法。
一、电子元器件材料选择的原则1. 功能要求:首先要根据电子元器件的功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不同的功能要求需要不同性能的材料来满足,比如高温环境下需要耐高温的材料,高频信号传输需要低损耗的材料等。
2. 环境适应性:电子产品通常会在不同的环境下运行,所以选材时要考虑材料对环境的适应性,比如耐高温、耐湿度、耐腐蚀等。
3. 成本和可获得性:成本和可获得性也是材料选择的考虑因素之一。
选择材料时要综合考虑成本与性能之间的平衡,不能只追求高性能而忽略成本和可获得性。
4. 可加工性:材料的可加工性也是选择考虑的因素之一。
材料选择应考虑其可加工性,以满足产品的制造工艺要求。
二、电子元器件材料的常见选择1. 导体材料:导体材料是电子元器件中最常见的材料之一。
常见的导体材料有铜、铝、银等。
导体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其导电性能和成本。
2. 绝缘材料:绝缘材料用于电子元器件的绝缘层,以防止电路间的短路。
常见的绝缘材料有FR-4、陶瓷、玻璃等。
选择绝缘材料时要考虑其绝缘性能、耐热性和可加工性。
3. 封装材料:封装材料用于保护电子器件,并提供机械支撑和保护。
常见的封装材料有塑料、金属、陶瓷等。
选择封装材料时要考虑其机械性能、导热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4. 接触材料:接触材料用于电子器件的接触界面,影响电阻和接触可靠性。
常见的接触材料有金、银、铜等。
选择接触材料时要考虑其导电性能、耐久性和接触可靠性。
三、可靠性评估方法1. 总体可靠性评估:总体可靠性评估是通过对产品进行全面的可靠性测试和分析,评估产品的可靠性。
包括可靠性试验、可靠性数学模型和可靠性数据分析等方法。
2. 试验加速法:试验加速法是一种通过对产品进行加速测试,来缩短测试时间,加快分析结果的方法。
电子元器件选型原则
各类电子元器件选型原则一、电感选型电感选型时考虑的因素如下:1、体积大小;2、电感值所在工作频率;3、开关频率下的电感值为实际需要的电感值;4、线圈的直流阻抗(DCR)越小越好;5、工作电流应降额至额定饱和电流的0.7倍以下,额定rms电流;6、交流阻抗(ESR)越小越好;7、Q因子越大越好;8、屏蔽类型:屏蔽式或非屏蔽式,优先选择屏蔽式;9、工作频率和绕组电压不可降额。
二、二极管选型二极管参数需降额使用,具体参考《GJB/Z 35元器件降额准则》发光二极管:1、发光二极管优选直径为5mm的插脚型号.贴片发光二极管优选选用有焊接框架的型号,ESD/MSL等级遵循上述的标准;2、发光二极管优选有边、短脚的;为了保持公司产品的一致性,红发红、绿发绿等型号优选,白发红、白发绿等型号慎选;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尽量不要使用长脚、无边的;3、发光二极管优选品牌为“亿光”。
快恢复二极管:1、低电压(耐压值200V以下)下,高时间特性时选肖特基二极管;2、肖特基管热阻和电流都较大,优选分立式封装。
通常3A以下可以选择SOD-123或D-64封装;3~8A可以选择D2-PAK封装;8A以上DO-201、TO-220、TO-3P;3、在高电压时选择PIN结构快恢复二极管。
整流二极管:1、主要考虑最大整流电流、最大反向工作电流、截止频率及反向恢复时间等参数;2、开关电源整流、脉冲整流用整流二极管,宜选工作频率较高、反向恢复时间较短、或选快恢复二极管;3、低电压、大电流时整流,选肖特基二极管;4、同电流等级优先选择反压最高的型号.如1A以下选用1N4007(M7),3A的选用IN5408。
肖特基二极管:同电流档次的保留反压最高的等级,如:1N5819保留,1N5817禁选,SS14保留,SS12禁选;B340A保留。
稳压二极管:1、稳定电压值应与应用电路的基准电压值相同;2、最大稳定电流高于应用电路的最大负载电流50%左右;3、稳压管在选型时务必注意器件功率的降额处理。
电气工程中的电子元器件规范要求与选型指南
电气工程中的电子元器件规范要求与选型指南电气工程中的电子元器件是构建电路和系统的基础组成部分,其规范要求和选型指南对于保证电路和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电气工程中的电子元器件的规范要求以及选型时需要考虑的指导原则。
一、电子元器件的规范要求1. 尺寸和封装:电子元器件的尺寸和封装对于电路板的设计和布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不同类型的电子元器件有不同的封装形式,例如贴片式、插针式、表面贴装等。
在选用电子元器件时,需要根据电路板的布局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尺寸和封装形式,确保元器件可以与其他部件正确连接。
2. 工作温度和环境要求:电子元器件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经受一定的温度和环境条件,对于不同的工作环境,电子元器件有不同的要求。
例如,某些元器件需要能够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正常工作,而某些元器件需要防尘、防湿或防腐蚀。
在选用电子元器件时,需要根据实际工作环境的要求选择具有适应性能的元器件。
3. 电气特性:电子元器件的电气特性包括额定电压、电流、功耗等参数。
在选用电子元器件时,需要根据电路的设计要求选择具有合适电气特性的元器件,以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和性能满足要求。
4. 可靠性和寿命: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和寿命是确保电路和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
在选用电子元器件时,需要考虑其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指标,例如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和失效率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元器件所处的工作环境对其可靠性的影响,选择具有良好可靠性的元器件。
二、电子元器件的选型指南1. 功能需求:根据电路和系统的功能需求,确定所需的电子元器件类型和规格。
不同的电子元器件具有不同的功能,例如放大器、开关、稳压器等,需要根据具体应用来选型。
2. 性能指标:根据电路和系统的性能指标要求,选择电子元器件。
性能指标包括频率响应、失真、功率等,需要根据具体应用来选型,以保证电路和系统的性能达到预期要求。
3. 可靠性要求:根据电路和系统的可靠性要求,选择具有良好可靠性指标的电子元器件。
电子元器件的选型与替代原则
电子元器件的选型与替代原则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元器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设计电子设备和电路时,选型与替代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元器件的选型与替代原则,并分点列出步骤。
选型原则:1. 功能要求:首先明确电子元器件在设计中的功能需求,包括输入输出特性、工作电压、功率等。
根据具体要求来选择元器件。
2. 规格要求:根据设计的电路实际需求,确定元器件的具体规格,如尺寸、容量、阻值等。
需考虑元器件在整个系统中的匹配问题。
3. 性能指标:根据元器件的性能指标,如精度、稳定性、响应速度等,来选择合适的元器件。
4. 质量和可靠性:考虑元器件的质量和可靠性,选择有良好信誉的供应商和品牌,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长期可靠性。
选型步骤:1. 研究需求:仔细研究电子设备或电路的设计需求,包括功能、规格、性能和质量要求。
2. 查阅资料: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市场上可用的元器件品牌、型号和性能参数。
3. 对比分析:根据需求和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元器件。
4. 参考经验:借鉴相关领域的经验,学习其他类似设计中所使用的元器件。
5. 考虑成本:根据预算和成本要求,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元器件。
6. 供应渠道:考虑元器件的供应渠道和供货周期,确保能够按时获得所需元器件。
7. 采购策略:根据选定的元器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确定价格和交货条件。
替代原则:1. 尺寸替代:当原有元器件的尺寸已经停产或无法满足要求时,可以选择具有相同功能但尺寸不同的替代元器件。
2. 参数替代:当原有元器件的参数无法满足需求时,可以选择具有相似功能但参数不同的替代元器件。
需进行电路模拟和性能测试,确保替代品能够正常工作。
3. 品牌替代:当原有元器件的供应商没有货源或无法满足质量要求时,可以选择其他品牌的替代元器件。
需注意品牌的信誉和质量。
4. 功能替代:当原有元器件已停产或无法满足特殊功能要求时,可以选择具有类似功能但不同工作原理的替代元器件。
元器件选用管理办法简版
元器件选用管理办法元器件选用管理办法1. 引言元器件是电子产品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产品的性能、可靠性和成本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合理选用和管理元器件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规范的元器件选用管理办法,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2. 元器件选用原则2.1. 性能匹配原则在选用元器件时,应根据产品设计要求,选择性能合适的元器件。
首先要明确产品的关键指标和性能要求,然后根据这些要求挑选能够满足要求的元器件。
2.2. 可靠性原则元器件的可靠性是关乎产品寿命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在选用元器件时,应优先选择可靠性良好的品牌和型号,避免使用低质量或未经验证的元器件。
2.3. 成本效益原则元器件的成本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选用元器件时,应综合考虑性能、可靠性和成本等因素,以实现成本最优化。
2.4. 标准化原则通过使用标准化元器件,可以降低产品的维护成本和更新风险。
因此,在选用元器件时,应优先选择符合国际或行业标准的元器件,避免使用定制或过时的元器件。
3. 元器件选用流程3.1. 产品设计要求分析在元器件选用之前,需要对产品设计要求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确定。
这包括产品功能需求、性能指标、可靠性要求、成本要求等方面的考虑。
3.2. 元器件选型和筛选根据产品设计要求,对可能选用的元器件进行筛选和评估。
选择符合性能要求、可靠性要求和成本要求的元器件。
3.3. 元器件供应商选择在确定元器件型号后,需要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供应商的选择应综合考虑供货能力、质量保证体系、价格等因素。
3.4. 元器件样品评估在选择供应商后,需要对元器件进行样品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成本估算等。
只有通过评估并确认样品符合要求,才能进行正式的批量采购。
3.5. 元器件采购及管理在完成元器件评估后,进行正式的元器件采购。
采购过程中需要注意与供应商的合同签订、交付进度跟踪、质量检验等环节。
同时,还需要建立合理的元器件管理制度,确保元器件的存放和使用符合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元器件在选用时至少应遵循下列准则:
1.元器件的技术条件、技术性能、质量等级等均应满足装备的要求;
2.优先选用经实践证明质量稳定、可靠性高、有发展前途的标准元器件,不允许选用淘汰品种和禁用的元器件;
3.应最大限度地压缩元器件品种规格和生产厂家;
4.未经设计定型的元器件不能在可靠性要求高的军工产品中正式使用;
5.优先选用有良好的技术服务、供货及时、价格合理的生产厂家的元器件。
对关键元器件要进行用户对生产方的质量认定;
6.在性能价格比相等时,应优先选用嘉立创等国产元器件。
电子元器件在应用时应重点考虑以下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以确保电子元器件的应用可靠性:
1. 降额使用。
经验表明,元器件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它工作在允许的应力水平之上。
因此为了提高元器件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必须有意识地降低施加在元器件上的工作应力(电、热、机械应力),以使实际使用应力低于其规定的额定应力。
这就是降额使用的基本含义。
2. 热设计。
电子元器件的热失效是由于高温导致元器件的材料劣化而造成。
由于现代电子设备所用的电子元器件的密度越来越高,使元器件之间通过传导、辐射和对流产生热耦合,热应力已成为影响元器件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在元器件的布局、安装等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热的因素,采取有效的热设计和环境保护设计。
3. 抗辐射问题。
在航天器中使用的元器件,通常要受到来自太阳和银河系的各种射线的损伤,进而使整个电子系统失效,因此设计人员必须考虑辐射的影
响。
目前国内外已陆续研制了一些抗辐射加固的半导体器件,在需要时应采用此类元器件。
4. 防静电损伤。
半导体器件在制造、存储、运输及装配过程中,由于仪器设备、材料及操作者的相对运动,均可能因磨擦而产生几千伏的静电电压,当器件与这些带电体接触时,带电体就会通过器件“引出腿”放电,引起器件失效。
不仅MOS器件对静电放电损伤敏感,在双极器件和混合集成电路中,此项问题亦会造成严重后果。
5. 操作过程的损伤问题。
操作过程中容易给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带来机械损伤,应在结构设计及装配和安装时引起重视。
如引线成形和切断,印制电路板的安装、焊接、清洗,装散热板、器件布置、印制电路板涂覆等工序,应严格贯彻电装工艺规定。
6. 储存和保管问题。
储存和保管不当是造成元器件可靠性降低或失效的重要原因,必须予以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库房的温度和湿度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不应导致有害气体存在;存放器件的容器应采用不易带静电及不引起器件化学反应的材料制成;定期检查有测试要求的元器件等。
半导体集成电路选择应按如下程序和要求进行:
1.根据对应用部位的电性能以及体积、价格等方面的要求,确定所选半导体集成电路的种类和型号;
2.根据对应用部位的可靠性要求,确定所选半导体集成电路应执行的规范(或技术条件)和质量等级;
3.根据对应用部位其他方面的要求,确定所选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封装形式、引线涂覆、辐射强度保证等级及单粒子敏感度等;
4.对大功率半导体集成电路,选择内热阻足够小者;
5.选择抗瞬态过载能力足够强的半导体集成电路;
6.选择导致锁定最小注入电流和最小过电压足够大的半导体集成电路;
7.尽量选择静电敏感度等级较高的半导体集成电路。
如待选半导体集成电路未标明静电敏感度等级,则应进行抗静电能力评价试验,以确定该品种抗静电能力的平均水平。
为了确保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应用可靠性,必须采取如下措施。
1. 降额。
设计电子设备时,对微电路所承受的应力应在额定应力的基础上按GJB/Z35《电子元器件降额准则》降额。
2. 容差设计。
设计电子设备时,应了解所采用微电路的电参数变化范围(包括制造容差、温度漂移、时间漂移、辐射漂移等),并以此为基础,借助于有效的手段,进行容差设计。
应尽量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手段进行容差设计。
3. 热设计。
温度是影响微电路失效率的重要因素。
在微电路工作失效率模型中,温度对失效率的影响通过温度应力系数πT体现。
πT是温度的函数,其形式随微电路的类型而异。
对微电路来说,温度升高10o~20o约可使πT增加一倍。
防过热最终目标是将微电路的芯片结温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对高可靠设备,要求控制在100℃以下。
微电路的芯片结温决定于自身功耗、热阻和热环境。
因此,将芯片结温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的措施包括控制自身功耗、热阻和热环境。
4. 防静电。
对于静电敏感电路,防静电措施可参考有关著作和国军标。
对于静电敏感的CMOS集成电路,在使用中除严格遵守有关的防静电措施外,还应注意:
(1)不使用的输入端应根据要求接电源或接地,不得悬空;
(2)作为线路板输入接口的电路,其输入端除加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外,还应对地接电阻器,其阻值一般取0.2~1MΩ;
(3)当电路与电阻器、电容器组成振荡器时,电容器存储电荷产生的电压可使有关输入端的电压短时高于电源电压。
为防止这一现象导致锁定,应在该输入端串联限流电阻器(其阻值一般取定时电阻的2~3倍);
(4)作为线路板输入接口的传输门,每个输入端都应串联电阻器(其值一般取50~100Ω),以防止锁定;
(5)作为线路板输入接口的逻辑门,每个输入端都应串联电阻器(其值一般取100~200Ω),以防止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