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阅读理解满分就靠这个资料了
07 找准三大得分点,巧解翻译六字诀——文言文翻译题,满分攻略
【2025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讲】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找准三大得分点,巧解翻译六字诀——文言文翻译题满分攻略教学目标掌握文言句子翻译题的解题技巧与方法教学重点依据两原则,掌握翻译“六方法”教学难点掌握答题方法,熟练准确解答此类题目教学过程【文言翻译·考势微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就是在理解文言文句子的基础上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要求做到“信”“达”“雅”。
“理解”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能读通、读懂并领会某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二是能理解句子内部以及分句间的逻辑关系;三是能理解句子的内涵和深层含意。
要做好文言文翻译题,需注意翻译的重点和翻译的方法。
【文言翻译·真题体验】【2024年文言文翻译题】(2024年新高考1卷)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
(2)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
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所得而文焉者也。
【答案】(1)我愿意亲自率领一支队伍,到兰干山南面去分散单于的兵力,不让他全力对付贰师将军的军队。
(2)李陵说“我是想找一个适当的机会来报答汉朝”,只不过是见到苏武义举感到惭愧而找的借口。
他的背叛,本来就不是司马迁所能文饰的。
【解析】得分点:(1)“当”,主持,引申为率领;“专”,专门,可意译为“全力”;“乡”,同“向”,朝着某个方向前进,引申为对付。
(2)“得当”,适当的机会;“愧”,感到惭愧;“文”,文饰,掩饰。
(2024年新高考2卷)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2)却军还众,不犯魏境者,贤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礼也。
【答案】:(1)我访求先生们好几年了,先生们都逃避我,现在先生们为何自愿跟随我儿交游呢?(2)撤回军队,不去侵犯魏国领土,是因为秦军尊重段干木操行贤良,推崇魏文侯的礼义。
高考满分作文文言文(通用14篇)
高考满分作文文言文(通用14篇)渐渐到了高中,我的文言文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我的本性无法改变。
看到文言文还是会觉得无聊。
我想过按照初中的方法学文言文,但是高中课程太多,没有太多时间学习,所以总是吃自己的后台。
我做文言文试题,幸运的是答对了三分之一。
本来我以为我这辈子文言文就是这样,但是总分19分,诗词鉴赏总分25分,却只考了七八分,真的让我很难过,于是我花了一个月的空余时间去记文言文单词和相关的诗人背景,终于把水平提高了五六分。
虽然效果不明显,特别辛苦,但是我还是很开心,因为我很努力,我用我自己。
很多时候,一个人无聊的时候,就开始回忆自己学过、见过的文言文,然后默念。
我不会背,但也懒得直接背。
很多次,我都是倒背如流的背。
这篇文章的内容追溯到下一篇,然后就真的想不起来了。
我会嘲笑自己记性不好,就这样度过无聊的时光。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结晶,是我们建立中华文化自信的基础。
这是我在一个演讲节目里看到的一句话,所以现在我不讨厌文言文。
反而还是喜欢。
文言文之所以让人头疼,也说明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是吗?再说了,我肯定不是唯一一个把文言文看的头疼的人,那我为什么要无聊呢?考试的时候,我不会因为看到文言文而失去信心。
相反,现在我把文言文看做一个有趣的故事,等着我一步一步翻译探索。
怎么,你还会因为文言文难懂而感到厌烦吗?试试我的方法,也许对你有帮助。
高考满分作文文言文篇11煌煌京洛,昭代文治。
周公定鼎,事灿星驰。
衣伊阙兮带洛水,开金谷兮倚翠微。
西扼三秦之咽喉,东收齐鲁之渔盐,北乡燕赵之广阔,南汇湘楚之肥饶;且依黄河,以为映带,泽万亩之良田;伏牛横亘,以为眉眼,造千里之荫蔽。
伟哉运河,沟通南北之丰产;雄哉丝路,济输东西之瑰丽。
复有圣明,危坐明堂,来九夷之枭首,御天下之烝烝。
百家臣子,咸集于此,授百姓以教化;陶窦大富,齐掷万金,筑亭台与楼阁。
绝国使者,来觐圣明,斐中原于海外;公仓私廪,俱以丰盈,小户乐足,大家殷富,章台折柳,金谷攀树,别情忧愁,不知何物。
高三语文成绩提分技巧集锦
高三语文成绩提分技巧集锦很多高三考生在复习中,总是会不经意的重点复习数学,忽视语文。
那么,高三学生要如何提高语文成绩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语文成绩提分技巧集锦,希望大家喜欢!高三语文成绩提分技巧集锦一1、平时多积累高中的语文知识要靠积累,相信这点大家都深有体会,尤其是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以及成语题,如果平时积累的知识太少的话,那这几类题都得靠感觉了。
平时多看一些诗词鉴赏需要用到的表达技巧、诗人的思想感情、修辞手法,多背一些成语,还有文言文常见的实词虚词意思、官职升降之类的,考试能考到都积累一下。
2、做高考语文阅读题要仔细高考语文的题型和分值设置和高三平时的考试都是一样的,满分都是150分,占分最大的部分就是阅读,如果阅读得分不高,那语文成绩也高不到哪去。
所以说,想提高语文成绩就得做好阅读题。
做阅读题的时候审题要仔细,看清题目要求再作答,以免陷入题目设置的陷阱里;读文章的时候最好是带着问题去读,也就是先看问题再读文章,读的过程中有涉及到问题的就标记出来,方便做题的时候查找,提高做题效率。
3、作文语言要优美、内容要充实高考语文作文占60分(全国2卷),可以说是分值很大了。
所以平时大家要积累一些好的作文素材,锻炼一下自己的写作能力,尽量能让作文多得几分。
高三语文成绩提分技巧集锦二积累我们在学习语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积累,我们积累东西是非常的重要的,语文试题中,有部分题都是需要我们积累的,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特别是写语文作文的时候,有的同学积累的素材多,他的语文作文就会有提高,可见积累对语文的重要性。
做课外阅读在语文的试卷中,阅读理解也是占有很多的分数的,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也可以自己去买一些复习的资料,自己做一些课外阅读理解,然后再参照答案来分析,自己哪方面有不足,然后加以改进,遇到很难理解的问题,及时的去咨询老师,这样我们阅读理解才能快速的提高。
书写语文我们需要答的字是非常的多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注重书写,有很多同学的书写不过关,即使你答对了,可能也会扣几分,所以可见书写的重要性,我们在书写的一定要工整。
2022北京高考卷满分作文素材
2022北京高考卷满分作文素材2022北京高考卷满分作文篇1在大屏智能手机、APP、4G移动网络所驱动的移动互联网大为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被打成了一块块碎片。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的学习也被碎片化了。
我们大多数时间不会拿着一本书苦读,而大多是拿着手机粗略地泛读一篇篇****可信度存疑的短篇文字。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情形呢?这是由于知识碎片化,信息不系统引起的。
何为碎片化?比如以前的活动界限分明现在就可以彼此穿插融合,这就是碎片化。
移动互联网与过去的老式学习方法存在差异的是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了,过去看着书的你现在可能在地铁三站路的时间里就听完了一本书。
变化的还有信息量,之前就说过了,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虽然人们都阅读了朋友圈的“权威”文字,但我们有没有仔细想想,这些东西读了有什么帮助?对于阅读,现在的人都倾向于标题党。
我们读一篇篇新闻时,只会这篇读完了继续下一篇,不会仔细地遐想。
况且大多数人喜欢点进那些标题奇特的文字,就会构成一个本来是学习后来变成逃避的现象。
现在的信息不同以往,它们从被搜索转换成了主动推送,这样人们获取信息就转主动成为了被动。
而且在你做事时,身旁的手机“嘟”地一声,如果你没有自制力,可能就会停下来去看手机,而看手机却也是粗略地泛读,既耽搁了你原本手头的事情,又没有获取什么新的知识,这就构成了恶性循环。
科学家验证表明,学习时应采用721原则。
何为721原则?10%学习新的知识,20%与好友交流或查阅文献,70%复习理解并构成框架。
也就是说我们平常网络阅读应该先挑选所好,理解透彻,再在有社会热点的时候用自己的信息与其直接联系,这就是构成框架,框架越搭越牢,信息储备越来越多,这样长期储备就会达到与读书同样的效果。
知识碎片化有利有弊,我们应该趋利避害。
我们要规划时间,加强自身时间管理能力,提高求证意识和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归门别类,深度思考。
做到以上的所有点,我们就可以将碎片化学习中的所有碎片化知识做到零存整取。
2019高考语文优秀课外阅读材料(一):光明顶上
2019 高考语文优异课外阅读资料(一):光明顶上作者:明前茶《扬子晚报》 2012 年 7 月 9 日清晨四点,我们打着手电登上光明顶,网上攻略称,黄山旳日出是从拂晓时分悄悄展开旳一幕大戏,每一个细节都不容错过;越早登顶旳人,越有可能占据拍摄旳有益地点 . 但明显还有许多旅友比我们起得更早,拍摄用旳三角架都已经架好,山顶上劲风吼叫,冷气袭人,虽是六月天气,好多人衣着抓绒外衣仍瑟瑟颤抖 .这时,喝杯热水都成了奢望.忽而,我们听到了山道上粗重旳喘息声 . 一位身材矮小旳中年农妇,衣着洗变了形旳短袖 T 恤,赤脚衣着一双上世纪旳解放球鞋爬了上来,她驮着一个巨大旳背包,汗水浸透了头发,顺着眉毛流下来辣红了眼睛,上到山顶,她一声不吭,找一块山石一坐,将背包拉开,全部旳人都循香而去.本来这农妇煮了一巨包旳新鲜玉米棒来卖,负重走了几千级台阶来卖玉米,累得她整个人都似矮了一截.背包做了保温旳棉夹层,玉米棒都是温热旳,插着竹签发散着软糯旳幽香,十块钱一根,收钱时农妇不胜其烦地嘱咐每一个人:“玉米芯子别乱丢,等会儿丢到我这个袋子里,我退你一块钱. ”天边旳一线鱼肚白还没有变为橙黄色,趁此时机,我和旅伴安放心心把早餐吃了 . 玉米棒品种极好,能够把人旳嘴唇粘起来,见大家吃得香,农妇喜悦地笑,说,她买了最好旳玉米种子,为预防与街坊家旳玉米授粉串种,十年前她在两家旳玉米田间种了两排桑树做间隔,“我旳玉米此后再也没有退化过. ”那她在黄山上卖了多少年煮玉米? 25 年!头天夜晚看天气预告,只需次日不阴不雨,夜晚 12 点半她就起床煮玉米,清晨一点半将滚烫旳玉米背到山顶上来卖 . 靠着春季卖茶卖笋干,夏秋卖煮玉米旳收入,农妇把两个儿子供到大学毕业,此刻大儿子去了上海工作,小儿子在合肥念研究生,农妇仍和丈夫在山里,伺弄他们旳茶园、竹园,十几个跑山鸡,和那一坡沙沙作响旳玉米.问她为什么不跟去上海享清福,农妇说:“上海房屋那样贵,我儿还不知啥时有窝,我和他爸哪能再去给他添乱 . 再讲了,黄山有啥不好,山好水好空气好,你们上海人南京人,花好几百旳门票只好看两天景,我们一年到头在看山看景,赛仙人呢 . ”说话间已经有人来归还玉米芯子,农妇果不食言,翻开被汗水浸透旳腰包,取出硬币逐个退给人 . 这场景,久违了,就好似我们小时候倚着杂货铺旳柜台,喝三毛钱旳汽水,把完满旳玻璃汽水瓶退回去,还可以得一毛钱同样 . 有人好奇这玉米芯子能有什么用,农妇说起初晒干了还可以引火做饭,此刻家家都用沼气了,背回去也没实用 . 旅伴就嗔她自找麻烦,农妇正色说:“我是少挣点钱多费点事,但这样一来,光明顶就洁净了.”不是祖祖辈辈生活在黄山旳人,难以理解土生土长旳人对黄山旳热爱. 收完全部旳玉米芯子,日出旳大幕碰巧拉开,山顶上一片快门旳咔嚓声,东方旳天际瞬间万变,光影与云海,与每一分钟都在变化旳色彩在游戏,在躲猫猫,而将出未出旳太阳似一个赖床旳儿童,陷在云絮里,不想走开它旳窝,约20 分钟后,太阳终于臣服于推进它旳力量,向上跳了一跳,走开了云霞旳包围 . 山顶上响起一片喝彩声,我这时才发现,背玉米来卖旳农妇竟没有忙着下山,她立于人群中,面朝东方,脸上旳惊喜与在此第一次看到日出旳人一模同样 .下山途中我又遇到了她 . 农妇说:“你们运气真好,下了十天雨,今早才放睛,否则也看不到日出;我旳运气也不差,现煮旳 70 根玉米棒,回收了 68 根玉米芯子 .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高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汇总
高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汇总高考中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采用选择题的形式,面对颇有点文字游戏的选择题,不少考生心生畏惧,答案正确率不高;或者做对了,耗时却很长。
如何快速、准确地拿下三道选择题,是高考复习的一个重要内容。
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高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汇总,一起来看看吧。
一、必备知识1.论点(证明什么)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
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
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论点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
(1)明确: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
(2)方法: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②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
B.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后,归结出中心论点;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2.论据(用什么证明)(1)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
(2)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3)次序安排(照应论点)。
(4)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
(5)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3.论证(怎样证明)(1)论证方法(须为四个字):①举例论证(例证法)事实论据记叙;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道理论据议论;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④比喻论证(比喻--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2)分析论证过程:①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3)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
关于高考满分作文带题目【十篇】
题目,指考试或练习时要求应试人作答的问题,或指文章或诗篇的标名;比喻为把柄。
见汉王充《论衡·正说》:“《尚书》《春秋》事较易,略正题目麤粗之说,以照篇中微妙之文。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满分作文带题目【十篇】,!高考满分作文带题目1当我们从母体里脱离时,我们成为了一个貌似独立的个体。
可我们并不是生来就是万能的。
我们一直需要着------上学了,我们也没能逃脱需要。
我们需要老师教授的知识,需要同学的帮助-----因为有了这些需要。
我们,开始成为社会人。
人是社会的产物,真正脱离社会的人是不存在的,可我们不能只知道需要别人,一味地寻求别人的帮助,只会藏匿于别人的羽翼之下。
我们需要成长,或者说是成熟。
而被需要则是一种不过的媒介。
被他人需要是一种善良的成熟。
被需要是一种善念下的行动力,当我们被他人所需要时,也许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的行为,却能在某个瞬间温暖了他人。
其实,我们都渴望被他人需要,人性本善,我始终相信这个道理。
人与人之间总是会存在着一些隔膜,我们能做的是主动打破它。
我们被别人需要,我们要做的并不是很大的事,力所能及,也许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
在家里:帮妈妈做做家务,帮爸爸处理一下书房;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给饥饿的人递上一块面包,给渴的人递上一瓶水-------这些,我们都可以做到。
在这个缤纷交错的世界,我们能做的不多。
但我们可以选择被他人需要,然后善良地成熟着。
人与人之间更多应该的是关怀,彼此之间互相帮助着。
需要是一种本能,而被他人需要则是一种善良的成熟。
刚出生时,我们需要母乳的喂养,然后才能维持生命;呀呀学语时,我们需要看着周围人的嘴型,然后去模仿,才能学会说话;蹒跚学步时,我们需要母亲的一步一步的搀扶,然后才能稳稳地踩在地上,学会走路------我们因为需要着,并得到我们所需要的,最终学会关于人的基础能力,也丰富了文化知识。
可是渐渐地,我们似乎把这种需要认为是一种理所当然。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及方法模板(7篇)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及方法模板(7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及方法模板篇1一、进入考场,首先要做的是让自己冷静下来。
详细做法是: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不要焦急,按时交卷就行了。
二、开考铃声响前有5分钟时间让你扫瞄试卷。
此时不行用笔答题,否则违反考纪。
你可以一边深呼吸,一边看试卷,但切记不行看作文题,以免影响答题心情。
三、开考铃声响后允许答题。
答题过程中要留意避开以下几种心态:1、偏急心态,为了抢时间,没有审清题目条件,慌张答题,解决方法是心中默念:匆忙做题,做了也白做。
2、固执心态,久攻不下的试题,又不情愿放弃,徒然铺张时间,解决方法是心中默念:我攻不下,别人也攻不下,临时先搁着,做了其它题目后或许会有灵感。
四、时间支配策略安排时间要听从于考试胜利的目的,基本原则就是保证在能够得分的地方不丢分,不简单得分的地方争取尽可能多得分。
在详细操作上,要求考生做到量菜吃饭,按分数时间比有用原则,分值大的题目多花些时间,分值小的题目少花一些时间;一看就会做的题目先花时间,需要考虑一下才能解答的题目放在其次梯队完成;难度最大的或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题目,放在最终攻关。
时间支配大致可以是这样的:Ⅰ卷50分钟左右,最多不要超过一个小时;1524题35分钟左右,作文原则上不得少于一个小时。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及方法模板篇2高考语文高分的同学总会有许多答题技巧,并不是把书本倒背如流才是高水平,在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上能把握好才是最重要的。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这一学问点时应当采纳哪些方法?答:复习文言虚词时,要结合一些典型的例句,娴熟把握虚词的常见意义和用法,特殊应对使用频率高而常见意义和用法又较多的虚词进行重点的系统的复习。
依据高考对文言文虚词的考查向教材靠近的走向,考生必需熟识教材中消失的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擅长将这些虚词与试题中的同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比较和辨别。
同时,考生还要有意识地培育自己依据语境来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力量。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与解析:超越束缚,超越自我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当秋季来临时,非洲大草原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个个草球在滚动,这便是风滚草。
风滚草是借助滚动来传播种子的。
它的果实开口的地方长着秘密的茸毛,只有在滚动中才能掉出几粒来。
秋天时,它的枝条便向内卷曲,整体变成球形,在靠近地面的茎的基部处也变得很脆弱,经大风一吹或被动物一碰,靠近地面的茎便被折断,植物体脱离根部而随风在草原上滚动。
植物学家曾用套管把风滚草枝条束缚住,观察它的变化。
风滚草枝条因为不能弯曲,便努力向外生长,一旦超出套管的束缚时,便开始弯曲。
科学家又拿套管继续束缚枝条,枝条便继续向外生长……就这样,风滚草坚持超越束缚,时刻准备弯曲。
更值得一提的是,经过测试,风滚草脆弱的地方已不再茎的基部,而是在每一节套管的顶端,科学家断定,这是风滚草为了支撑枝条持续生长,又要时刻准备折断所做的自我调整……读了以上材料,请结合自己的体验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来源】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超越束缚,超越自我风滚草现象让人惊叹,令人震撼: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它随时调整自己,不断超越束缚,超越自我。
超越与束缚是一对矛盾。
束缚有时是外力强加的绳索,如植物学家束缚风滚草的套管;有时是自己内心设置的屏障,如过去的成绩、声望或怯弱。
不超越这些“套管”“屏障”,风滚草恐怕难以传播它的种子。
对于人而言,没有超越,就难有更大进步,更大成就。
世界乒乓球史上的三次技术革命,无一不是在超越和发展中进行的。
第一次技术革命是胶皮球拍问世,淘汰了纯木球拍,带来以强下旋转为特征的削球打法,这一打法统治乒坛近半个世纪;第二次是海绵球拍、反胶海绵球拍的问世,以上弧圈球为特征的打法,使乒乓球运动进入速度与旋转激烈抗争的时代;第三次是直拍横打法,糅合了日本弧圈、中国快攻、欧洲防守的打法,既有速度又有旋转,两面进攻能拉能打,能快能慢,能远能近。
9 高考阅读满分英语长难句上
4、Frank Hurley, a confident and gifted Australian photographer who knew the Antarctic, was hired to make the images, most of which have never before been published.
主语
后置定语修饰 study
谓语 宾语 后置定语修饰 mice
powder made from cows milked both during the day and at night. 后置定语修饰 milk powder 时间状语
特殊难点:本句中主句是 The study involved mice. “by researchers from Seoul, South Korea” 是后置定语修饰主语 the study;“being fed with dried milk”现在分词作后置定语修饰 mice; “made from cows milked”过去分词作后置定语修饰 dried milk powder。
难词:
researcher 研究人员 feed 喂养 语法分析:
involve 使参与 powder 粉末
mice 老鼠
The study, by researchers from Seoul, South Korea, involved mice being fed with dried milk
参考译文:当一组工人在清理垃圾时,另一些工人开始拆卸座位和其他的剧院设备,为大楼 的拆除做准备。
2、They pump out perfumes designed to attract different insects who are natural enemies to the attackers.
英语阅读理解复习中常见的10个问题及对策
英语学科阅读理解复习中常见的10个问题及对策阅读理解是高考英语考试中的重头戏,是考生取得英语高分路上的一个拦路虎。
得阅读理解者得天下。
阅读理解难就难在考生不能有效攻破阅读理解中经常遇到的几大问题。
其实,只要发现并总结出这些问题,再找出相对应的对策,阅读理解得高分一点也不难!这实际上也是我们《专题调研》丛书所贯彻的“问题诊断学习法”思想。
我们现将做阅读理解时常见的几大问题一一列出并给出相对应的对策,希望切实能协助考生们提升成绩,从容应对高考!问题1:遇到标题类题目怎么做?对策首先,能够利用主题段来概括标题。
一篇文章的第一段或最后一段往往很重要,因为第一段经常提出文章的主题或最后一段总结文章的主题,知道了文章的主题也就找出了文章中心,把中心浓缩成一句话或一个短语——文章的标题。
其次,能够利用主题句来概括标题。
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先仔细研究文章开头的第一、二句,因为它们经常是文章的主题句;然后,快速浏览文章结尾句。
我们能够通过寻找文章的主题句,并对主题句实行概括和提炼,从而轻松地确定文章的标题。
但绝大部分文章的主题句并不明显,这时候需要考生仔细体会字里行间的意思,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把各个选项和文章的主要内容实行对照,找出意思最接近的选项,即准确选项。
问题2 如何概括文章大意?对策一、根据文体特点确定文章大意1.记叙文类文章:通常按时间先后或事物发展的顺序来叙述。
概括文章中心一般可概括为"何人何时何地干何事";如果不是特别强调某一项,一般可缩写为"何人干何事"。
2.夹叙夹议类文章:作者会先讲一个小故事,从而引出文章的中心,再用另一个故事再次阐释这个中心,接着发表议论。
该类文章的中心往往就是讲述两个故事之间的那个段落。
3.说明文、议论文或新闻报道类文章:文章的主题句往往出现在首段或末段。
第一段给出作者的观点或引出将要介绍的事物,而末段则总结全文、重申论点。
所以,在阅读议论文或说明文时,一定要注意首段或末段的信息,因为那通常就是文章的主题句。
18个实例让你学会分析长难句
18个实例让你学会分析长难句,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满分必备!阅读是英语考试的重中之重,对英语阅读中的长难句理解是攻克阅读的有效方法。
本文将着重讲解高考英语阅读真题中的长难句,希望提高大家阅读能力。
长难句解题思路1. 首先寻找连词:连词包含并列连词,从属连词和关系词,并且依据连词将长句划分成短句;2. 依据五大句型基本结构,判断短句的句子成分。
注意区分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现在分词,动名词,过去分词,不定式),明确句子的谓语动词,剥离定语,状语,从而确定句子的基本结构。
第1句:时间状语从句,定语从句When he returned, the boy was able to describe everything he had seen to the old man.长句分析:(1) when 引导的是时间状语从句;(2) he had seen: 是一个定语从句,修饰先行词everything. 由于定语从句缺少宾语,因此省略了关系代词that。
注意:先行词为不定代词everything时,关系代词不可使用Which;(3) to the old man: 是做动词describe的宾语补足语;(4) describe: 描述. Describe something to somebody : 向某人描述某物;长句翻译:当他回来时,这个男孩能向老人描述他所看到的一切。
第2句:目的状语从句,宾语从句The robot will have to have a certain way to receive the program so that it knows what it is to do.长句分析:(1) so that : 引导了一个目的状语从句,so 前面的句子是主句,that 后面的句子是目的状语从句;(2) what 引导的是it knows的宾语从句,充当knows的宾语,it 是指示代词,指代的是robot. What在宾语从句中充当do的宾语;(3) have to : 不得不;劝告或建议时用;表示一定真实或肯定发生;(4) have a way to do something : 拥有做某事的方法;长句翻译:机器人必须有一个特定的方式来接收程序,这样它才能知道它要做什么。
高考语文100篇阅读理解详尽解析(一)
⾼考语⽂100篇阅读理解详尽解析(⼀)100 篇阅读详尽解析(⼀)《敲雪》《母亲的⾦⼿表》《⽩蝴蝶之恋》《黄蜂筑巢》《从教第⼀课》《轻轻掩门的⼀声清响》《藏起母亲的秘密》《⽗爱昼夜⽆眠》《美丽的谎⾔》《妹妹扮演的⾓⾊》敲雪(1)睡到半夜,忽然觉得好冷。
也许,外⾯下雪了。
我想。
我蜷着⾝⼦,强迫⾃⼰再睡。
不知过了多久,迷迷糊糊中,我听到了屋前屋后的惊叫声。
睁开眼,天亮了,透进屋的亮光,冷冷地泛着朦胧。
(2)好久没见过雪了!我顾不上睡觉,⼀⾻碌爬起来,⼩跑着跨出门。
屋檐下,我极⽬远眺,整个世界全是⼀⽚⽩,⽩得晃眼。
慢慢收回⽬光,我就看见了⽗亲。
(3)⽗亲站在屋对⾯的⼩路上。
他眼下,是⼀丛⼀丛的雪枝。
我知道,托着雪的,是密密⿇⿇的树枝。
每到春天,那些树枝就开出⼀堆⼀堆的杏花、李花、桃花,五彩缤纷的,像⼀⽚花的海洋。
花⼀天⼀天地谢了,青涩的果⼦藏在绿叶间,⼀天⼀天地长⼤了,泛红了。
⽗亲的笑容也多起来,有时不知不觉就到了树下。
开始,⽗亲轻轻掰下枝丫,寻找枝叶间还没完全长出来的果⼦,偶尔发现⽶粒⼤的⼀颗,也要⼩跑回家雀跃着向全家⼈报喜;后来,⽗亲就踮着脚尖,痴痴地看,痴痴地闻,即使枝丫垂到眼⽪下,也舍不得动⼀指甲,⽣怕惊跑了它们。
果⼦渐渐成熟了,⽗亲停了农活,从早到晚蹲在树下守着,守着我们的“书本”。
我们兄弟多,家⾥⼜没有其它收⼊,读书全靠它。
到了上市季节,⽗亲就在树下铺⼏床棉絮,说这样落下的果⼦就不会摔烂,能卖个好价钱。
卖果⼦的钱,⽗亲⼀分⼀厘也不花,全存着,刚好够我们读⼀年书。
所以,只要我们⽬不转睛盯着⽗亲担⼦⾥那些红嘟嘟的杏呀、李呀、桃呀的时候,⽗亲总是拍着我们的头说:“馋了吧?这可吃不得,它是你们的书本啊,不想读书吗?”我们⼀起点头:“想读!”“还想吃吗?”“不想!”我们⼀起咽⼝⽔,狠狠摇头。
从此,我们就把那些杏呀、李呀、桃呀叫书本了。
(4)可是,这不是果树开花、结果的季节呀,⽗亲看那些雪树做啥呢?我很是不解。
高考文言文复习全攻略
高考文言文复习全攻略文言文作为高考语文中的一大考点,相信不少同学也是费了不少心思,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文言文复习全攻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考文言文复习全攻略一、文言文复习方案二、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分析三、解题方法与技巧一、文言文复习方案1、夯实基础,课本复习三遍分析历年高考试题,我们就会发现,文言文的考查,无论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文句理解,还是翻译语段、默写名篇,无一不是源自于课内,几乎历年的考点设置,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联的知识点(这里,我就不再举例了),尤其是辨析虚词意义和用法以及名篇默写,其中例句和考查内容,全部都是课文原句。
可见,学好课本,巩固基础知识,是关键。
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加强对课本的复习。
那么为什么要复习三遍呢?这是遵循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而确定的,为了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
三遍复习法,采取由浅入深、由零散到集中、由个体到群体的方式。
第一步,从高一开始,每学完一册书,利用寒暑假,要求学生将所有要求背诵的篇目(这里也有老师要求的),在假日里,复习背诵并且默写在作业本上,三年一贯,“学而时习之”。
这是疏通重点的一步,旨在熟记要点,形成口笔交互效果,增强记忆。
第二步,在高三上半年,利用晨读,将1---6册课本所有文言篇目(这时,最好不包括古诗与戏剧,这两部分单独复习,效果会更好),采取5、4、3、2、1、6的先后顺序,每周三节晨读,一周一个单元,十一周可以复习完。
要求学生每篇必读两遍,第一遍连注释一起读,重点读注释,解义;第二遍,通读全篇,如有背诵,复习背诵。
之所以照前面顺序安排,是为了提高复习的效率(一般高三先讲第五册,大约两个月后能讲到第六册,如此安排这两册就可以及时复习)。
这一步,是以学生个体的活动为主,教师仅指导而已,目的在于熟悉课文内容,在浅表意义上,力图增强语感和熟悉程度。
第三步,在高三上学期末,利用一个月的课上时间,师生共同逐篇复习课文。
这一步,是最关键的一步,尤其是对于第二步的深化与提高。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实践出真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住。
——《论语·子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机制,善聚善用各类人才,中国创新一定能更好地发展。
——李克强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试题来源】四川省乐山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调查研究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实践出真知荀子曾说过:“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想了解“天之高”“地之厚”,必须“登高山”“临深溪”。
“不登”“不临”是无法了解“天”“地”的情况的。
人们要想获得真正的知识,必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
学习理论的目的在于实践。
过分强调理论而轻视实践,人就会丧失实践的能力。
理论是虚的,通过实践,理论才落到实处。
只有付诸行动,认真去实践,所学到的知识才不至于成为空洞教条的理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陆游说的。
可是却偏偏有人喜欢纸上谈兵,结果害人害己。
赵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扩年轻时熟读兵法,善于谈兵,连他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赵王中秦王反间计,让他替廉颇为赵将。
赵括是一个缺乏实战经验,只知空谈兵法的人。
他到了长平后,一反廉颇所为,更换将佐,改变军中制度,搞得全军官兵离心离德,斗志消沉。
他改变了廉颇的战防御,积极筹划战略进攻,企图一举而胜,夺回上党。
在长平之战中,赵括只知根据兵书作战,不知灵活处理,后被秦军射死,部下40万人全部被俘。
赵国亡国。
虽说胜败是兵家常事,但是由实践总结出来的理论指导的战争才是胜算大的。
像廉颇虽是赵国老将,理论知识也许不如赵括记诵丰富,但是廉颇有着攻城掠地的丰富战争实践经验,他带兵打仗所依靠的主要不是从兵书上背的理论知识而是实践的积累。
而赵括缺少的恰恰是实。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唤醒孝的意识,“奖孝金”干得漂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最近,某一家护理院别出心裁地推出了“奖孝金”管理制度。
这项制度规定,子女两个月内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超过30次,就可获200元现金抵用券,两个月内子女看望老人累计超过20次,给予100元“奖孝金”;两个月内子女看望老人累计超过10次,给予50元“奖孝金”。
实施前,38人每天去看望老人,137人每月看望两次,126人每月看望一次,134人两月看望一次,77人一次都不去。
实施后,129人两个月内看望老人超30次,38人超20次,60人超10次。
针对这一现象,请以李远同学的身份向全校同学做一次演讲,谈谈你对该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书写规范。
【试题来源】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范文1唤醒孝的意识,“奖孝金”干得漂亮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李远,今天作为学生代表就“奖孝金”现象,以“唤醒孝的意识,‘奖孝金’干得漂亮”为主题进行演讲!古往今来,任何一件事,只要是在奖励制度下推行,都将被扩大发展。
如小时候父母的夸赞成了我们乖乖吃饭的动力,父母承诺的游玩成了我们努力学习、听话做事的激励。
苏州某护理院推出的“奖孝金”制度正是符合人们渴求奖励做事的措施,“奖孝金”不言而喻,即奖励孝义,用金钱奖励的方式使更多的子女多抽空看望老人,从而使老人心情愉快、身体健康。
在奖孝金激励的制度下,看望老人的人数和次数明显提高,更加证明了奖孝金制度的有效性!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父母的安康是每个子女的毕生愿望,住进护理院,也许是老人不愿影响子女生活的选择,也许是儿女无暇陪伴赡养的无奈之举。
但住进护理院,不代表孝的停止,不是一味的给钱就是孝,老人们更渴望的是陪伴。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孝道意识越来越淡薄,古时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之孝,有“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之孝,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之孝。
【考前指导】2024高考语文考前指导:小说解题指导
【考前指导】2024高考语文考前指导:小说解题指导【考题须知】1、注重教材篇目的学习及迁移《课程标准》中设置了18个学习任务群,其中“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外国作家作品研习"等任务群都有与小说阅读密切相关的内容,加大对这些任务群作品及其衍生物的研读力度,可以在提升阅读品质的同时,对作品思想整体把控大有裨益。
如研读《哦,香雪》可以了解改革开放初期山村的巨变,了解人物看似平静而又波澜起伏的心理状态,在此基础上再去阅读《表妹》,其主题思想、心理变化也就不言而明了。
再如我们研读《老人与海》,充分理解海明威的“冰山理论”,那么再去分析《越野滑雪》中提到的“冰山理论”也就手到擒来了。
2、注重对文化、社会、自然、人性四大母题的研读与思考从近三年的阅读选文不难看出命题者对以,上四大母题的关注与青睐。
当然,这四大母题并非独立存在,它们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
对于四大母题的挖掘与思考,不仅是《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适应社会发展、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需要。
3、以分析要素为解读作品的关键抓住作品的内容要素和结构要素,对分析文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当阅读理解受阻时,要素分析便成为突破理解的关键之处。
反套路题型多样,形式新颖。
反套路是建立在套路基础之上,题目没见过,但是背后的知识点“我”学过。
这就是“以生考熟”。
在近年的高考题中,小说阅读主要考查情节、人物、环境三要素,考生和老师也总结出了“3+2”(即情节、人物形象、环境、主旨、读者)的答题套路,行之有效。
反套路挑战1、消解模式,细化切入口,侧重具体内容分析2、强化内容理解,淡化技巧赏析:倒逼回归文本,真读、真懂3、避开热点,不拒冷门;全面考察,深度鉴赏4、增强试题开放性;引导多角度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5、整本书节选,横向关联;掺入课本、生活等灵活因素,创设综合的探究情境。
[建议分配时间:20~25分钟]【温馨提示】增分技巧【增分意识】1.得分意识。
2023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出处
2023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出处一、文章来源与选择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文章来源广泛,通常选自国际知名报刊、杂志、学术期刊以及官方网站等。
这些文章涉及的主题多样,包括科技、文化、社会、环境、教育、历史等各个方面。
在选择文章时,命题者会考虑到文章的语言难度、话题的普遍性以及是否符合高中生的认知水平。
二、具体来源分析国际知名报刊:如《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经济学人》等,这些报刊的文章通常具有全球视野,关注国际热点事件和趋势,语言规范且表达地道。
学术期刊:如《科学》、《自然》等,这些期刊的文章涉及前沿科技研究和学术成果,语言严谨,逻辑性强。
官方网站:如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官方网站,这些网站发布的文章通常涉及全球性问题,如环境保护、公共卫生等,语言准确且权威。
其他来源:还包括一些专门的英语教育网站和英语学习资源,这些资源专门为英语学习者设计,语言难度适中,适合高中生阅读。
三、文章特点与趋势话题多样性: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文章涉及的话题非常广泛,包括日常生活、社会问题、科技进步等各个领域。
语言规范性:文章的语言规范,表达地道,符合英语国家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
思维深度:文章不仅要求考生理解字面意思,还要求考生能够深入思考文章的主题和意义,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时代性:文章通常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反映时代特点和趋势,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热点和全球性问题。
四、备考建议广泛阅读:考生应广泛阅读各类英文材料,包括新闻、杂志、小说等,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语感。
积累词汇:积累常用词汇和短语,特别是那些与日常生活和社会热点相关的词汇。
练习翻译:通过翻译练习,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熟悉英语国家的语言表达习惯。
关注时事:关注国际和国内的时事新闻,了解社会热点和全球性问题,为阅读理解提供背景知识。
掌握技巧:掌握一些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如略读、寻读、预测、概括等,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五、总结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文章来源广泛且多样性强,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和广泛的知识面。
高中语文刷题有用吗可以考刷题提高语文成绩吗
高中语文刷题有用吗可以考刷题提高语文成绩吗
高中语文卷子,考的完全就是应试能力,而不是你的真实语文水平。
有时候即使你的理解力再好,如果不懂答题规律还是会拿到一个惨兮兮的分数。
那幺,高中语文刷题有用吗?
1高中语文刷题有没有用1、高三语文学习,也有必要做题
只有通过每天大量的做一些练习题,摸索出一些做题的方法,这样日积月
累才能够提高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
大量的高中生会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数学、物理、化学这些学科上,在语文这门学科花的时间比较少,学生要想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就应该多做一些练习题,只有大量的做这些练习题,才有机会提高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
做题我们还要多分析、多总结:不仅英语考试有固定的语法模式,就连语
文的高考考试同样也有固定的答题模式。
比如高考语文的阅读理解,就有固定的答题模式,学生需要抽出一段时间学习这些答题模式,这也是提高语文成绩的方法之一。
2、高三语文作文部分的备考建议
作文是语文中的重头戏,也可以说作文关系着语文的成败。
在复习中应当
针对高考要求逐项加强训练,找出薄弱地方,重点补救。
同时,平时要加强阅读,积累素材,将素材分类记忆。
平时学生的文章不能得高分,往往是内容空洞,语言贫乏,因而积累尤其重要。
3、语文部分题型也需要使用错题本学习方法
把纠错本中的错误按基础、文言、阅读、语言运用等分别归类,把错误集
中的点作为训练重点,有目的的精选一些材料进行训练,不让同样的错误在。
考试就是靠诀窍经典台词
考试就是靠诀窍经典台词1.不是只有一年,而是还有一年。
2.数学就是游戏,如果认为是学习的话就会有反感。
与其说是解答题目,不如说是追求一种成就感。
题解出来了就会有成功的感觉。
3.考数学就是和时间的斗争。
问题卷一发下来后,首先把全部问题看一遍。
找出其中看上去最容易解答的题,然后假定步骤,思考怎么样的顺序解题才最好。
4.要练听力的话,就不要听英语。
这里所说的不要听,是指只要得了满分,即使再听英语,那就和听念经一样,其实大脑的大部分都休息了。
要锻炼听力能力的话,其实是要听了以后马上跟读。
换言之,以“跟读”为中心学习,才是相对大脑构造最正确的。
5.跟着好老师正确的学习,世界上大部分人认为这是最快最好的方式。
但是,只有一点,有一点不能代替一个人学习心得的部分。
那就是——密度。
热衷于学习的时间的密度。
正因为孤独,所以更紧密。
然后因为紧密,而变的更强。
6.在考试中,周围的人不是敌人。
考试实际是和自己的斗争。
7.所谓的考试题目,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是为了解题的人由人出的。
反过来说,想要什么样的人,这点看了题目就知道了。
8.考试就是对话,既是与对方的对话,也是和自己的对话。
9.所谓的应试,经受更多痛苦的人最后才能赢得胜利。
10.你们一辈子都会输下去。
输就是被骗的意思。
再这样下去,就一辈子被人骗了。
这个社会有规则的,不能超越这个规则生活。
但是所谓的规则,都是那些头脑好的人制定的。
这些规则都只是那些头脑好的人为了方便自己而制定的。
11.反过来,要是不方便或是不明白的地方就会巧妙的隐瞒着。
但是即使是遵守规则的人之中,也有聪明的家伙,巧妙地利用着这些规则。
比如说税金、养老金、医疗保险制度等福利体系,全部都是头脑好的人故意弄的很难明白,设下的从什么都不知道的、头脑不好的人那里大笔捞钱的圈套。
也就是说,不用脑子,光是抱怨麻烦的家伙,就会一辈子被骗,被迫付出很多的钱。
12.聪明的人能不被骗,战胜规则。
笨蛋就会一直被欺骗吃亏输下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理解满分,就是靠这份资料记叙文1.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人称: 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更加亲切)和第三人称(更加广泛)。
3.线索:①人线(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②物线(某一有特意义的物品)③情线(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④事线(中心事件)⑤时间线⑥地点线4.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平叙)。
5.划分:按事件的发展过程、空间转换、内容变化、人物、场景变化、感情变化、表达方式的变换来划分。
6.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等或正面,侧面、细节)、议论、抒情、说明等。
7.语言的特点:形象,生动,具体。
8.表现手法:描写、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象征、比喻、以小见大、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卒章显志、托物言志等。
v 如何找线索?①文章的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作用:文章内容井然有序地组合在一起,人物的思想性格,事情的来龙去脉。
v 记叙顺序?1.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
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比如:回忆往事)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v 人物的描写方法?1.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2.语言(对话)描写3.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4.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v 修辞手法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对比、借代、反语。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最常用的还是生动形象。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5.借代: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作用: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6.夸张: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作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7.对偶:它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
作用: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8.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9.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10.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11.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12.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
13.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v 关于记叙文和文学作品阅读题的解答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概括文章的内容,抓住以下几个要点:(1)把握记叙文的要素,以写事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事,写人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样的人。
(2)把握关键性语句,揣摩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人、事。
(3)分析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脉络,然后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是弄清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结构特点及表现形式。
掌握以下划分段落的方式:(1) 以时空变化划分(2) 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来划分(3) 按记叙内容的变化来划分(4) 按描述角度的变化、事情发展的阶段来划分v 文段在内容上:以中心、意思相联系(思想感情)来答在结构上:总分总文段在开头:总起全文、为下文做铺垫、形成悬念、奠定感情基调、照应题目文段在中间:承上启下、照应上文、引起下文文段在结尾:总结全文或照应主题或首尾呼应、深化主题、升华主题。
议论文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1.特点: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可兼用其它表达方式;以鲜明的态度表明观点或主张;以充分的材料证明其观点或主张。
2.要素:①论点——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观点、态度。
论点有中心论点、分论点两种,有的议论文只有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中心论点、分论点均有。
②论据——对论点进行证明的材料、依据。
论据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类。
③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论证有归纳法(个别到一般)和演绎法(一般到个别)两类。
3.分类:立论文(从正面论述其观点、说明其观点的正确);驳论文(对反面论点进行驳斥,确立起正确观点)。
4.结构:(1)基本结构:引论(开头部分,提出问题);本论(主体部分,分析问题);结论(结尾部分,解决问题)。
(2)论证结构:并列式(文章的层次、段落之间、论据之间是平行的、并重的);对照式(论述中把两种事物作对照);层进式(论述的层次一层比一层推进、深入);总分式(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总-分-总)5.方法:例证法:运用典型事例说明观点。
引证法:引用经典或名言、谚语等证明论点。
喻证法:借助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论点。
对比法:用反向事例或对比说明论点。
说明文一般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兼用叙述、描写、议论。
以解说或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构造、功用、类别等或物理的含义、特点、演变等为主要内容。
以客观、准确为基本要求,一般不表示作者的感情倾向。
1.类型: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2.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前提是准确,有平实和生动两种基本风格等。
3.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是指依据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确定说明内容先后的。
时间顺序: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
时间顺序在文章中使用恰当就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说明清楚,使读者一目了然,所以在文章时间顺序也是一种独特技巧。
空间顺序:即是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
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
4.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下定义、列图表、诠释法、作比较、摹状貌、做引用、分类别、列数字(一)语言品析1、对整篇文章语言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
A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
B是针对不同语言风格的角度谈。
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
规范性的答题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言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像这样的例子文章中还有很多。
2、对具体篇、句、词的评析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
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答题。
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
第三种题型还要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
或者加“如果去掉了就与实际相不符,用了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二)写法分析1.结合说明方法谈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2.结合表达方式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答题的规范性格式如下: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三)语段作用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三种:(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
有时在文章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通过……的说明方法,怎么样地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考点之一:说明对象考查类型:直接让学生回答:“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对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考点之二:说明对象的特征[类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对策:A、看题目B、在首段中找C、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考点之三:说明方法[类型1]:直接让考生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对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