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量的统计计算原则
教师工作量计算与评价方案
教师工作量计算与评价方案教师工作量计算与评价方案是确保教师工作负荷合理、公平分配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从教师工作量的概念、计算标准、评价方案等多个角度展开回答,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总结。
一、教师工作量的概念教师工作量是指教师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投入的工作时间和精力。
它既包括教课时间,还包括备课、批改作业、参加教研活动等教育教学相关的工作。
二、教师工作量的计算标准1. 学时计算:根据各种类型教学活动所占学时比例来计算教师工作量。
例如,一节课的教学活动在教师工作量中通常计为2学时;参加一次学科组会议计为0.5学时等。
2. 学生人数计算:教师工作量与学生人数有一定的关系。
一般来说,教师工作量与学生人数呈正比例关系,但也要考虑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特殊情况。
三、教师工作量评价方案的设计原则1. 公平性原则:教师工作量评价方案应坚持公平原则,确保教师在相同教学条件下获得相近的工作量。
2. 奖励性原则:教师工作量评价方案应适当考虑教师的工作成果,给予奖励和鼓励。
3. 可操作性原则:教师工作量评价方案应具备可操作性,确保方案能够被顺利实施。
四、教师工作量计算的具体指标1. 指导学生工作时间:包括指导学生作业、实验、课题研究等时间。
2. 实验、实训课时间:包括实验室工作时间、实训课的备课和操作时间等。
3. 系部会议时间:包括参与系部会议和各类教研活动的时间。
4. 教学考试成绩统计时间:包括批改试卷、录入成绩等时间。
5. 教材编写时间:包括编写教材、教辅材料的时间。
五、教师工作量评价方案的优势与问题1. 优势:教师工作量评价方案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教师的工作负荷,有助于教师之间的相互比较与激励。
2. 问题:教师工作量的评价往往过于注重数量指标,而忽视了教学质量和工作成果。
六、如何改进教师工作量评价方案1. 引入多维度评价:除了数量指标,还应考虑到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学生反馈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
2. 引入客观指标:尽量减少主观评价的干扰,增加客观指标的权重,确保教师工作量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护理工作量统计管理制度
护理工作量统计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背景与目的为了规范医院护理工作量的统计管理,提高护理工作量统计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全部护理部门,包含但不限于病房、手术室、急诊科等。
第三条定义1.护理工作量:指护理人员在肯定时间内完成的各项护理工作总量。
2.工作绩效:指护理人员完成护理工作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
3.工作量统计:指对护理工作进行量化、分类、计数和数据分析。
第四条工作原则1.准确性原则:护理工作量统计应真实、准确、客观。
2.公平性原则:相同护理工作应以相同标准进行统计。
3.科学性原则:护理工作量统计应符合医学、护理学规律和实际需求。
第二章护理工作量统计管理第五条统计周期1.护理工作量统计周期为一个自然月,从每月的第一天开始,到月末的最终一天结束。
2.统计周期结束后,护理部门负责定时提交统计报表。
第六条工作量统计方法1.护理部门应依据护理工作的特点和需要,订立科学、合理的工作量统计方法,并事先向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明确说明。
2.工作量统计方法重要包含直接察看法、间接察看法、问卷调查法等。
第七条工作量统计项目1.护理工作量重要包含但不限于以下项目:–患者体征察看次数;–定时完成洗澡、更换床单等个人卫生护理次数;–定时更换输液、药物、病床等操作次数;–病人病情变动跟踪次数;–病人安全措施执行次数等。
2.护理部门可以依据实际需要,对工作量统计项目进行调整和增补。
第八条工作量统计方式1.护理工作量统计重要采用电子系统进行记录和统计。
2.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时,应依照所需项目在电子系统中进行记录。
3.护理部门负责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九条工作量统计责任1.护理部门负责订立具体的工作量统计责任制,明确每个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统计责任。
2.护理人员应定时、按要求记录和上报工作量统计数据,并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性。
3.护理部门负责对各项工作量统计数据进行核对和审核,及时发现并矫正错误和疏漏。
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为搞好我校教师工作量的考核工作,起草修订工作量计算办法。
教师教学工作量包括:课程教学工作量和非课程教学工作量。
教师教学工作量按标准学时进行统计。
第一部分教师课程教学工作量的计算一、课程教学工作量的界定1、本办法中的“课程教学工作量”指教师直接面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辅导的工作量,包括:讲课、实验、习题课、批改作业、辅导答疑、考试、教学实习、指导课程论文(设计)、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等。
课程教学工作量计算依据是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教学工作量是发放教师授课津贴的依据。
2、教师进修学习或到校外基地蹲点期间,若不直接授课,则不计教学工作量,其津贴发放按学院有关规定处理,其实绩记入本人业务档案。
3、实验室管理人员若不直接从事有关实践教学工作,则不计算教学工作量。
二、各类教学环节包含的工作内容1、理论教学:包括编制授课计划、习题和参考资料、备课、讲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测验等。
2、实验实训课:包括备课、上课、编写实验实训指导书、实验实训预做、指导实验实训、批改实验实训报告、课外辅导和技训考核。
3、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包括编写实习计划、实习准备、实习指导、实习总结。
4、毕业实习:包括编写毕业实习计划、编制毕业实习课题、毕业实习联系及安排、毕业实习巡视指导。
5、毕业论文设计:包括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写作指导、毕业论文交流答辩。
6、考试:包括命题、监考、阅卷等。
三、课程教学工作量统计、核算的依据和原则1、教学工作量以教务处审核、分管院长批准的每学期教学任务为根本依据,以实际工作量为核算依据。
教学任务包括期初下达的及期末下达的(如监考、毕业生补考辅导等)。
2、教学工作量统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为:依据正确、实事求是、规范准确。
四、课程教学工作量的具体计算(一)授课工作量:标准学时=实际教学时数×折算系数K说明:1、学生数40为一标准班(≤40人按一个班计)。
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
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科学评估教师负担一、引言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方法对于评估教师的负担和工作量分配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公正的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能够确保教师合理分担工作,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本文将就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展开讨论,旨在为教育领域的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的基本原则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公平公正原则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应公平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应根据教学任务的难度和复杂程度进行科学、细致的评估,确保每位教师的工作量得到合理分配。
2. 劳动与效益相统一原则教师的工作量应与他们所付出的劳动量和所取得的教学效益相统一。
要根据教学成果和效益来评估教师的工作量,避免单纯以教学时数来衡量工作量。
3. 不断完善核算方法原则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需要不断与时俱进,结合教师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改进和完善。
要考虑到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等因素对教学工作量的影响,制定灵活、具体的计算方法。
三、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要素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需要考虑的要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课时要素课时是教师工作量计算的基本单位,包括教师上课的时间和教学准备的时间。
需要确定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课时长度,并结合教师的教学任务进行计算。
2. 教学模式要素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教学活动的形式和方式,如一对一辅导、小组讨论、实验课等。
不同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工作量有不同的影响,需要进行合理评估和计算。
3. 教学任务要素教师的教学任务包括授课、备课、作业批改、测验考核、实习指导等。
不同的教学任务对教师的工作量有不同的要求,需要在计算方法中进行综合考虑。
4. 学科特点要素不同学科的教学工作量存在差异,如理科需要进行实验课的设计和实施,而文科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和论文布置。
因此,在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中要考虑不同学科的特点。
四、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的方法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方法可以采用综合计算、时间统计和效益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步骤如下:1. 制定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标准根据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任务分配情况,制定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的标准和指标体系,明确计算的基本单位、权重和评估要点。
教师工作量计算
教师工作量计算一、引言教师工作量是衡量教师工作量大小的重要指标,对于学校管理和教师评价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教师工作量计算的相关问题,包括工作量计算的原则、工作量计算的方法以及工作量计算所带来的影响。
二、工作量计算的原则1. 公平原则:教师工作量计算应该根据教学内容、课时数、学生人数等客观因素进行公正评估,以确保教师工作负荷的公平分配,在教师之间形成公正竞争的环境。
2. 精简原则:教师工作量计算要遵循尽量精简的原则,避免人为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
3. 提高质量原则:教师工作量计算要注重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评估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三、工作量计算的方法1. 课时法:根据授课课时数来计算教师的工作量,包括教学课时、备课课时、批改作业课时等。
根据不同课程的难易程度和教学任务的要求,确定不同课程的标准课时。
2. 学生人数法:根据班级学生人数来计算教师的工作量,以反映教师对不同规模班级的管理和教学任务。
3. 业绩评价法:评价教师工作量的方法中,还可以考虑综合评估教师在科研、教改、教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量,综合反映教师的全面能力和贡献。
四、工作量计算的影响1. 学校管理:教师工作量计算对于学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学校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师的工作,提高学校整体的运作效率,促进学校发展。
2. 教师评价:教师工作量计算是评价教师工作的重要依据,可以客观公正地评估教师的工作负荷和教学质量,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3. 教师荣誉感:合理的工作量计算可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荣誉感,促使教师更加努力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提高教学质量。
五、工作量计算的问题与挑战1. 主观因素:工作量计算会受到教师个人能力、教学方法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需要建立科学公正的评估体系。
2. 科学性和公正性:工作量计算的方法和标准需要科学、公正,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教师的工作量和贡献,避免出现片面和主观的评估结果。
思政实践教学工作量计算(3篇)
第1篇一、引言思政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思政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科学合理地计算思政实践教学工作量,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思政实践教学的定义、工作量计算的原则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思政实践教学的定义思政实践教学是指在学校教育体系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参观、考察、调查、实验、实习、志愿服务等形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育活动。
三、思政实践教学工作量计算的原则1. 客观性原则:工作量计算应客观反映思政实践教学的实际投入和成果,避免主观臆断。
2. 实用性原则:工作量计算应便于操作,便于教师、学生和相关部门了解和掌握。
3. 可比性原则:工作量计算应具有可比性,便于不同院校、不同专业之间的比较和交流。
4. 动态性原则:工作量计算应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而不断调整和完善。
四、思政实践教学工作量计算的方法1. 实践课时法实践课时法是指以实践课时为计算单位,根据实践教学的实际投入和成果来计算工作量。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确定实践课时:根据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确定每项实践活动的课时数。
(2)统计实践课时:对每位教师所负责的实践教学活动进行统计,得出每位教师的实践课时总数。
(3)计算工作量:将每位教师的实践课时总数乘以课时单价,得出每位教师的工作量。
2. 实践成果法实践成果法是指以实践成果为计算单位,根据实践教学的实际投入和成果来计算工作量。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确定实践成果:根据实践教学的具体目标和要求,确定每项实践活动的成果类型和数量。
(2)统计实践成果:对每位教师所负责的实践教学活动进行统计,得出每位教师的实践成果总数。
(3)计算工作量:将每位教师的实践成果总数乘以成果单价,得出每位教师的工作量。
3. 综合评价法综合评价法是指将实践课时法、实践成果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对思政实践教学工作量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学工作量统计暂行办法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学工作量统计暂行办法教学工作量是教师为教学工作付出劳动的量化反映。
为合理计算教学工作量,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搞好内部分配体制改革,促进我校的教学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统计原则1.教学工作量统计是学校对二级教学单位教学工作的量化核算,其基本依据为教务处核准的每学期教学执行计划,最终以教师每学期按规定实际承担的教学任务量为准。
2.本教学工作量统计办法以每节课为标准进行计算,结算单位为标准学时。
3、二级教学单位负责所属教师教学工作量的统计、核算,教务处负责审核。
4.根据教学过程中各教学环节的性质,教学工作量分为理论教学工作量、实践教学工作量及考核补贴工作量三大类。
一门课中如包含理论和实践教学者按规定只能视为一门课计。
5.理论课教学工作量包括备课、授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考核等教学环节,以计划课堂教学时数为计算依据,合班系数按学校《岗位津贴分配暂行方案》规定执行。
6.实践教学(含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课程设计、学年论文等)工作量包括先期准备、实验及实践环节的指导、实验实习报告批改、总结、答辩考核等教学环节,以计划实践教学时数为计算依据;实验、实训课按我校实验、实训条件确定批次并计算工作量(以实验记录等为依据)。
7.考核补贴工作量按考核形式(考试或考查)分别计算补贴学时。
8.教学任务确定后(指已排进《教师任课表》、《课程表》及相关教学计划),原则上不予变更统计标准。
9、公选课、教师口语技能课由教务处负责教学工作量统计。
二、统计方法见附件1: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附件2:主要公共课、基础课的教学单位归属附件3:教学工作量统计表附件4:教学工作量统计表(样表)三、统计流程1.新学期开学后两周内,二级教学单位报送本学期教学工作量表至教务处。
2.开学后第三周,教务处按规定审核上述教学工作量后送人事处。
3.学期结束前三周,二级教学单位将本学期教学工作量变动情况报送教务处,教务处按规定审核,于学期结束前两周交送人事处。
任课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任课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一、工作量构成
任课教师工作量由课时工作量、作业工作量、任教学科数量、新学科数量等项目构成。
二、工作量计算
1、授课课时计算
总课时:日常授课每节课为1课时,第二课堂、大赛辅导每节课为0.6课时,带学生校外实习每半天为2课时,看自习、带早自习每个为0.3课时。
平均课时:按照总课时与授课周数的比值计算教师学期实际授课节数的周平均值。
专业组长每周加2课时,模块教研组长每周加1课时,实验员依据《实训室管理评价办法》增加课时。
2、作业量计算
按照《作业评价标准》,作业量适中且合计作业次数不低于总课时1/2为单位计算作业数量. 通过抽查计算,达到标准视为标准作业量,作业量达到标准75%扣0.5课时,达到标准的50%扣1课时,低于50%扣1.5课时。
超过标准50%加1课时,超过标准80%加1.5课时。
舞蹈、音乐、琴法、体育等无作业任务学科以学校大型活动、间操等情况做为标准作业量,学期内组织一次全校性大型活动及两次本专业活动,圆满完成视为完成标准作业量,有活动未完成,视未完成情况减0.5—2课时。
3、学科数量、新学科数量计算
学科数量按照同一年级同一版本教材为一个学科进行计算,升学专业和就业专业分别统计,2个学科为标准学科数量;新学科以学校新开设的学科为标准。
依据标准进行实际计算。
二、工作量计算公式
1、标准工作量:任教对口升学高考学科10课时、其他学科12课时。
2、个体实际工作量计算公式:个体实际工作量=周授课课时+作业加减课时+(任教学科数-2)+新学科数量。
3、超过、不足工作量计算公式:
超过(不足)工作量=个体实际工作量-标准工作量。
工作量统计与考核管理制度
工作量统计与考核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医院内部工作量的统计与考核工作,提高医院整体工作效率,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订立本工作量统计与考核管理制度。
第二章工作量统计管理第一节工作量统计依据1.医务人员的工作量统计依据包含但不限于门诊量、病房床位数、手术数量、诊疗次数等。
2.医疗技术人员的工作量统计依据包含但不限于检查人数、检验项目数量、手术助理次数等。
3.统计时应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并建立统一的信息记录和收集机制。
4.工作量统计应依据科室、职称、工作岗位等进行分类。
第二节工作量统计流程1.每日上午8点前,各科室责任人应将前一天的工作量数据报送至后勤部门,并确认数据的准确性。
2.后勤部门负责核对数据,并及时录入统计系统。
3.各科室应每周对前一周的工作量进行核对和统计,及时发现和矫正错误。
第三节工作量统计结果1.每月末完成工作量统计,并将结果通知各科室和个人。
2.工作量统计结果将作为医务人员、医疗技术人员的绩效考核的紧要依据,并对其他相关岗位的考核和奖惩也具有参考性。
3.工作量统计结果不得公开或外传,仅用于内部管理和考核。
第三章考核管理第一节考核对象和标准1.对医务人员、医疗技术人员进行绩效考核,评估其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等方面的表现。
2.考核标准包含但不限于患者满意度、医疗纠纷处理情况、医疗质量指标达标情况、工作岗位职责履行情况等。
3.考核结果将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待提升、不合格等级。
第二节考核流程1.每年初订立考核计划,并将考核内容、标准、流程和时间表明确告知全体医务人员、医疗技术人员。
2.考核计划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应保证公平公正,遵从事实、客观、公开的原则。
3.考核结果将以书面形式反馈给被考核人员,并与其进行面谈,解释评价结果和提出改进看法。
4.被考核人员有权提出复议,复议结果将作为最终考核结果。
第三节考核奖惩措施1.对考核结果为优秀和良好的医务人员、医疗技术人员,医院将予以嘉奖,并适当提高薪酬水平。
关于实验实践环节工作量的计算办法
关于实验实践环节工作量计算的原则意见
一计算依据:各学院上报的实验教学课表和实习(实践)计划统计表。
不包含在理论学时内的其它实验实践环节。
二计算方法:
1 实验课工作量:按课表实际执行学时计算。
(包含微格训练课程)
2 校外实习实践环节工作量:
(1)非师范专业校外实习,指导老师的工作量每周为10学时。
(2)美术的野外写生、生物的野外实习,按课程学分 16 2计算。
(3)旅游风景区调查按课程计划学分 16。
3 校内实习实践环节:指校内的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实训、课程实习、见习。
50人以内(含50)的自然班,按教学计划每学分 16计算学时,超过50人的自然班计算办法为:[1+(班级实际人数—50)/50] 16 计划学分数。
4实验准备、管理、维护学时:
(1)化环、生物类实验按课表学时数 0.4。
机械、建筑按课表学时数 0.3。
(2)理工类实验按课表学时数 0.2,文科和计算机类实验按课表学时数 0.1。
三以上计算办法为实验实践环节工作量计算的总原则。
教学单位上报的各类实验实践环节工作总量不能超越(实践环节工作总量=实验课工作量+校外实习实践环节工作量+校内实习实践环节+实验准备、管理、维护学时),但实验准备、管理、维护学时的具体分配办法由教学单位确定。
教学单位上报的工作量必须分配到每位教师名下。
教务处2011-10-14。
医护人员工作量统计管理制度
医护人员工作量统计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规章制度的订立依据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医院的实际情况,订立本医护人员工作量统计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医院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统计管理,确保医护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医护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
第三条工作量统计的目的和原则工作量统计旨在客观、准确地记录医护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为医院管理、绩效考核和薪资调配供应依据。
工作量统计应遵从客观、公正和公平的原则。
第二章工作内容统计第四条工作量统计范围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统计范围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门诊患者接待和咨询2.住院患者的护理工作3.手术室和检查科室的工作4.录入病历和病案信息管理5.医学教育和培训的参加和开展工作等第五条工作量统计方法和指标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统计方法和指标如下:1.门诊患者接待和咨询的工作量以工作时长和接待人数统计为主,可按每小时接待人数或每日接待人数进行统计;2.住院患者的护理工作量以工作时长和床位数统计为主,可按每小时护理人时或每日护理人时进行统计;3.手术室和检查科室的工作量以手术和检查的次数和种类统计为主,可按每日手术和检查的数量和种类进行统计;4.录入病历和病案信息管理的工作量以条目数统计为主,可按每日录入病历和病案的条目数量进行统计;5.医学教育和培训的参加和开展工作可按教育和培训活动的时长和参加人数统计为主,可按每次活动的小时数和参加人数进行统计。
第六条工作量统计的责任人医院将设立工作量统计部门,由特地人员负责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统计工作。
该部门的重要职责包含但不限于:1.订立工作量统计标准和指标;2.监督和引导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统计工作;3.审核和汇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数据;4.统计结果的整理和分析;5.供应工作量统计的报告和支持等。
第七条工作量统计的时间和周期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统计将依照时间和周期进行统计,具体如下:1.门诊患者接待和咨询、住院患者护理和手术室检查的工作量统计以每月为周期进行,每月的工作量统计将于次月1日至5日上报;2.录入病历和病案信息管理的工作量统计以每日为周期进行,每日的工作量统计将于第二天上午9点前上报;3.医学教育和培训的工作量统计以每次活动为周期进行,每次活动的工作量统计将于活动结束后48小时内上报。
护士工作量统计与评估制度
护士工作量统计与评估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护士工作量的统计与评估,提高医院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确保护士工作的公平、公正、科学和合理,特订立本制度。
二、工作量统计原则1.护士工作量的统计应遵从客观、全面、准确、可比的原则。
2.工作量统计应依据科室特点、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来确定统计指标。
3.工作量统计应结合护士岗位职责,合理评估护士的工作负荷。
4.工作量统计应定期进行,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三、工作量统计指标1.值班时长:依照实际工作时间记录,包含常规工作时间、加班时间和值班时间。
2.患者数量:统计护士每天接触的患者人数,包含病房患者、门诊患者等。
3.护理操作次数:统计护士每天实施的各类护理操作次数,如输液、换药、测量生命体征等。
4.文书工作量:统计护士每天完成的各类文书工作,如病历记录、护理评估、护理计划等。
5.帮助医生工作量:统计护士每天帮助医生做的工作,如帮忙医生进行检查、准备手术等。
6.护理教育工作量:统计护士每天进行的护理教育工作,如病情宣教、病愈引导等。
四、工作量评估方法1.依据工作量统计结果,结合护士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效率,对护士的工作量进行评估。
2.工作量评估分为“A级”、“B级”、“C级”三个等级,A级表示工作量较大,B级表示工作量适中,C级表示工作量较小。
3.工作量评估结果将作为护士工作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的紧要依据。
4.工作量评估由护士部门负责人组织进行,确保评估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五、工作量统计与评估的应用1.工作量统计与评估结果将作为科室人员编制和排班的依据。
2.工作量统计与评估结果将作为护士绩效考核和晋升的紧要参考。
3.工作量统计与评估结果将作为护士薪酬激励和奖惩的依据。
4.工作量统计与评估结果将作为科室护理质量和效率改进的紧要指标。
六、工作量统计与评估的监督与考核1.医院将建立健全工作量统计与评估的监督与考核制度,加强对相关工作的监督和引导。
2.护士部门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对工作量统计和评估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并做出合理的激励措施。
门诊医生工作量计算与考核制度
门诊医生工作量计算与考核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章制度的目的与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旨在建立科学、公正的门诊医生工作量计算与考核制度,明确门诊医生的工作量计算方式,并通过考核来评估门诊医生的绩效水平。
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门诊部门的全部医生。
第二条工作量计算的原则1.工作量计算应基于门诊医生的工作内容、工作量和工作质量。
2.工作量计算应公平、公正、客观,并充分考虑门诊医生的实际情况。
第三条考核的目的与原则1.考核旨在评估门诊医生的工作表现和本领水平,促进医生的专业发展。
2.考核应全面、客观、公正,充分考虑门诊医生的实际工作情况。
3.考核结果将作为评定门诊医生奖惩、晋职晋级、薪酬调整等方面的紧要依据。
第二章工作量计算第四条工作内容划分1.门诊医生的工作内容重要包含:门诊诊疗活动、门诊医疗技术操作、门诊医疗科研与教学、门诊医务管理等。
2.不同工作内容将依照肯定的比例进行工作量计算。
第五条工作量计算方法1.门诊诊疗活动的工作量计算方法:依据门诊医生接诊的患者数量、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门诊医生所负责的病种等因素进行综合计算。
2.门诊医疗技术操作的工作量计算方法:依据门诊医生参加的医疗技术操作项目的多而杂程度、数量等因素进行综合计算。
3.门诊医疗科研与教学的工作量计算方法:依据门诊医生参加的科研项目、教学工作的难度、贡献等因素进行综合计算。
4.门诊医务管理的工作量计算方法:依据门诊医生在医院管理工作中所承当的职责、工作量等进行综合计算。
5.工作量计算将依据定期的工作量统计和评估来进行,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第六条工作量计算量化指标为了使工作量计算更加科学和准确,本医院将研究和建立一套工作量计算量化指标,以标准化和量化门诊医生工作量的计算过程。
第三章考核制度第七条考核内容1.考核内容包含但不限于门诊医生的工作表现、诊疗质量、医疗安全、患者满意度、科研与教学贡献、医务管理贡献等方面。
2.考核内容将依据科室的实际情况和医生的具体工作内容进行合理划分。
实践教学工作量计算(3篇)
第1篇一、引言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科学、合理地计算实践教学工作量,本文将从实践教学工作的定义、工作量计算的原则、具体计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实践教学工作量的定义实践教学工作量是指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所付出的劳动量,包括理论教学、实验、实习、实训、社会调查、创新创业教育、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
实践教学工作量计算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教师的工作得到充分认可。
三、工作量计算的原则1. 实事求是原则:实践教学工作量计算应以教师实际工作量为依据,真实反映教师的工作付出。
2. 分类计算原则:根据实践教学工作的性质、内容、形式等进行分类计算。
3. 量化评估原则:将实践教学工作量进行量化评估,便于统计、分析和比较。
4. 综合评价原则:综合考虑实践教学工作的质量、效果、创新性等因素,对教师的工作进行全面评价。
四、具体计算方法1. 理论教学(1)授课课时:根据课程学时、教师授课时间进行计算。
(2)备课时间:根据课程学时、教师备课时间进行计算。
2. 实验教学(1)实验课时:根据实验学时、教师实验时间进行计算。
(2)实验指导:根据实验学时、教师实验指导时间进行计算。
3. 实习、实训教学(1)实习、实训课时:根据实习、实训学时、教师实习、实训时间进行计算。
(2)实习、实训指导:根据实习、实训学时、教师实习、实训指导时间进行计算。
4. 社会调查、创新创业教育(1)社会调查:根据调查课题、教师调查时间进行计算。
(2)创新创业教育:根据课程学时、教师授课时间进行计算。
5. 毕业设计(论文)(1)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根据毕业设计(论文)学时、教师指导时间进行计算。
(2)审阅毕业设计(论文):根据毕业设计(论文)数量、教师审阅时间进行计算。
五、注意事项1. 严格执行工作量计算标准,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2. 加强实践教学工作的监管,防止虚报、冒领现象的发生。
大学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为加强我校教师教学工作的管理,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教学工作量的构成教学工作量是指把实际教学学时按照规定计算办法折算的标准学时。
教学工作量(指标准学时,以下同)包括:理论教学工作量、实践教学工作量、指导学科竞赛、教材编写工作量等。
二、教学工作量计算原则(一)教学工作量以教学执行计划为依据,按照学校下达的教学任务书和实际执行情况予以计算;增加开课学时或增设课程必须于开学前办理教学计划异动申请手续,批准后开设或增加的学时方可计算,否则不予统计。
(二)教学工作量任务定额:专任教师每学年教学工作量为360课时(每学期180学时),为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全年教学工作量最多不能超过720个学时。
行政及教辅人员以搞好本职工作为主, 兼课平均每周(授课总学时÷18周)不超过4.5学时为宜(不包括毕业设计(论文)、实习指导和利用晚上、周末排课的公共选修课和由于教学资源有限需安排晚上、周末授课的实验实训课)。
行政及教辅人员未按要求办理兼课审批手续执行兼课的,不予以核算学时酬金。
兼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的,按月发放补贴,不计工作量。
三、各类教学环节工作量计算办法(一)理论教学工作量(含由同一老师指导一体化教学或有课内实验且不分批的课程)任务含量:制定教学文件、备课、讲授、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考试命题(A、B两套)、评阅试卷(正考)、质量分析、成绩登记等。
计算公式:G=S×C×RG——教学工作量(以下同)S——不超出教学计划的实际学时数C——第1教学班为1,重复班的系数为0.8(重复班是指课程大纲、教材相同的课程)。
R——教学班级人数系数,60人以下时R=1;61-80人,R=1.l;81-100 人,R=1.2;101-120 人,R=1.3;121-141人,R=1.4;141人以上,R=1.5。
(二)分多批进行或多人指导的实验课工作量计算实验课含分多批进行的课内实验、单独开设的实验课、实训课(与理论课一样进行排课、按课堂纪律要求进行上课的、不含集中整周(连续数天)进行或者分散指导的实践教学环节)。
教师工作量计算规则
教师工作量计算规则教师工作量是指教师在一定时间内所需完成的教学任务量和其他工作任务量的总和,是衡量教师工作负荷和工作强度的指标。
教师工作量的计算规则对于教师的工作安排、奖惩、评优等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教师工作量计算规则的内涵、计算要素、计算方法、优化策略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内涵教师工作量计算规则是指将教师的教学任务量和其他工作任务量进行量化和计算的一套规则和方法。
它体现了学校对教师工作的要求和期望,具体包括教师承担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教育管理工作以及社会服务工作等方面的任务。
二、计算要素教师工作量计算规则的计算要素主要包括教学任务量、科研任务量、教育管理任务量和社会服务任务量。
其中教学任务量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实训以及毕业设计指导等;科研任务量包括科研项目申报、科研成果产出、科研指导等;教育管理任务量包括班级管理、学生指导、教材选编等;社会服务任务量包括社会教育、职业培训等。
三、计算方法教师工作量的计算方法通常采用绩效积分制,即根据不同任务的工作量大小或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绩效积分,并通过积分总和反映教师的工作量。
具体计算方法可以根据教师所在学校或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细化。
四、优化策略为了合理分配教师工作量、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和培养教师创新能力,需要采取一系列优化策略。
首先,建立科学公正的工作量评估标准,将教师工作量计算规则与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其次,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再次,合理规划教师工作任务,避免过多或过少的工作负荷,达到教师工作生活平衡的目标。
最后,加强对教师工作量的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确保工作量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五、存在的问题目前,教师工作量计算规则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学校对教师工作量计算的标准和要素的理解存在差异,导致工作量计算结果不一致。
其次,有的学校重视课堂教学工作,而忽视其他工作任务的计算,导致教师在教学以外的工作上付出较多但得不到相应的回报。
2023年最新款设计师工作量(设计稿数)核算标准
2023年最新款设计师工作量(设计稿数)核
算标准
目标
本文档旨在制定2023年最新款设计师工作量核算标准,以便
为设计师们提供一个明确的指标,帮助评估和比较他们的工作表现。
核算标准
1. 设计稿数:
- 设计稿指的是设计师完成的具体设计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平
面设计、UI设计、产品设计等。
设计稿应符合项目要求,并经过
客户或上级的认可和签字确认。
2. 工作量统计:
- 以设计稿数作为工作量核算的基准,设计师每完成一份设计稿,工作量加1。
- 设计稿必须是按要求完整且可使用的,被认可的设计稿才计入工作量统计。
- 重复的设计稿不计入工作量统计,即同一份设计稿只计算一次。
3. 时间周期:
- 工作量统计根据一个固定的时间周期进行,可以是每周、每月或每季度等,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设定。
4. 质量要求:
- 工作量核算仅仅是衡量设计师工作完成情况的一个指标,同时也要注意设计作品的质量。
- 设计师应力求每一份设计稿都达到高质量的标准,以提升整体工作质量。
注意事项
- 本核算标准仅作为评估设计师工作量的参考指标,不能作为
单一依据来衡量设计师的绩效。
- 设计师应在工作中注重创新和质量,并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完成项目。
- 核算标准可能会根据具体项目和公司要求进行适当调整,设
计师应及时关注和了解最新标准。
以上是2023年最新款设计师工作量核算标准的简要介绍,请
所有设计师仔细阅读并遵守。
如有疑问,可随时与上级或相关部门
进行沟通。
谢谢!。
员工工作量核算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员工工作量核算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员工工作量准确、公平、合理地得到核算,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的工作量核算。
第三条员工工作量核算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客观公正原则:工作量核算应以实际工作量为依据,确保核算结果客观、公正。
2. 按劳分配原则:工作量核算应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确保员工收入与工作量相匹配。
3. 及时准确原则:工作量核算应及时、准确地完成,确保员工权益不受损害。
第二章工作量核算范围第四条员工工作量核算范围包括:1. 员工日常工作量:包括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等。
2. 员工加班工作量:包括加班时间、加班原因、加班工资等。
3. 员工临时工作量:包括临时性工作任务、紧急任务等。
4. 员工培训工作量:包括参加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效果等。
第三章工作量核算方法第五条工作量核算方法如下:1. 工作任务完成情况:(1)工作任务量:根据工作任务的具体要求,量化工作任务量。
(2)工作质量:根据工作任务完成的质量标准,对工作质量进行评分。
(3)工作效率:根据工作任务完成的时间,对工作效率进行评分。
2. 加班工作量:(1)加班时间:根据员工加班记录,统计加班时间。
(2)加班工资:根据公司薪酬制度,计算加班工资。
3. 临时工作量:(1)工作任务量:根据临时工作任务的具体要求,量化工作任务量。
(2)工作质量:根据临时工作任务完成的质量标准,对工作质量进行评分。
4. 培训工作量:(1)培训时间:根据员工培训记录,统计参加培训时间。
(2)培训内容:根据培训内容,评估培训效果。
第六条工作量核算评分标准:1. 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满分100分,根据工作任务量、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进行评分。
2. 加班工作量:根据加班时间计算加班工资。
3. 临时工作量:满分100分,根据工作任务量和工作质量进行评分。
4. 培训工作量:满分100分,根据培训时间和培训效果进行评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量的统计计算原则
1、设计图纸难度系数评定标准
注:1、出图量以普通类为基准(系数K=1)代表出一张图计工作量一张;
2、简单类出2张图 (2*K=2*0.5=1),按一张计算;以此类推;
3、审核工作量为相应审核内容工作量的0.3倍。
2、相关技术文件按普通类出图量计算。
2.1、提料单:按页计算,每页按出图一张计算。
但预提料时,需另外核算“出
图量”。
图纸张数按甲方设计图的0.3倍计算(图纸难度系数统一
为:k=1)。
2.2、套裁:按页数计算,每页计出图一张图。
2.3、细目定额:按项计算,每10项按1张图纸计算,当细目定额<10项时,
按10项计算,按出图1张图计算;>10项,每累计10项算1张。
如:21项,按3张图计算;101项,按11张计算;以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