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论文
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论文5篇
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论文5篇第一篇: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论文思维能力是人的智力的核心。
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阶段,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是教学的中心任务。
在课堂教学中,思维是贯穿整个学生学习活动的始终的。
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的核心环节是理解。
在理解一环,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知识去探究新事物,认识事物内部的联系,逐步深入事物的本质规律。
但理解的实现更是要通过思维。
因为认识活动要深入揭示事物的本质,不是单纯地依靠感知。
单纯依靠感知,所得只是一时的、粗浅的表象。
理解才能把握事物的脉胳走向,也有助于今后更好的学习探究,它既是思维的过程,也是思维的结果。
抓住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抓住了课堂教学的重点。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呢?笔者有如下观点:一、采取措施使抽象概念具体化从教育理论中知道:中学生学习时一般都遵循“感知----表象----概念”这一认知规律。
它告诉我们:思维分具体形象和抽象逻辑两级,后者以前者为基础。
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如在具体经验的基础上能借助词语理解概念,运用概念来进行分析推理,并且思维的深刻性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在文学作品的学习中能充分领会寓言、格言等的隐义和转义,能分析人物的内心状态。
但是他们容易被具体的事实材料所吸引,思维的发展还较多地依赖直观材料和具体经验。
况且具体经验愈丰富,越有助于对概念的理解,也就越有助于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认识到不是年龄小才用到具体形象思维。
事实上画家作画,作家构思场面等都要用到具体形象思维。
因此,想方设法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具体经验,也是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打基础。
(1)提供有关直观感性的教学材料。
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的感性材料越丰富,越全面,越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深刻,学生获得的知识就越准确、越系统。
(2)注重阅读,注重语言材料的感悟和积累。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无论知识的理解还是概念的形成,常常是从语言材料开始的。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论文
谈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21世纪教育的主题和最显著的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一项基本任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笔者从教学实践来谈谈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行之效的方法。
一、鼓励质疑,培养多向思维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热情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出疑问,也是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陶行知先生有这样的诗句:“发明千千万万,起点在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如我教《小壁虎借尾巴》时出示课题,指导学生从课题质疑,学生提出:“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它的尾巴为什么会断呢?它向谁借尾巴?借到了没有?这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启发学生寻找答案,在看书时发现疑难问题可以讨论,学生读课文后,又问“小壁虎为什么爬在墙上不会掉下来?”小壁虎的尾巴断了,痛吗?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掌握了一些课外知识,培养了学生多向思维能力。
二、发散教学,培养求异思维能力采用发散教学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中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展开不同意见的争论,不人云亦云,敢于想它人之未想,使学生的思维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不断升华挖掘出新的答案,有价值的答案出现的概率就愈来愈大,使学生的思维向独特方面发展,例如:回答一些灵活题目或给课文分段,讲段意,只要学生思路正确,答案必然百花齐放,如教《乌鸦喝水》这一课,我这样问:“乌鸦真聪明,会想出好办法,喝到瓶子里的水。
我们小学生更聪明,大家齐动脑筋想一想,还有哪些办法可以使乌鸦喝到水?”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并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中,不一会儿一双双小手高高举起,有的说:“我有更好的办法,乌鸦可以找来一根空心的管子就可以象我们喝可乐一样喝到水”。
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摘要:应让学生丰富知识、夯实基础、拓展视野,为创新思维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在教学环节中加强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及非逻辑思维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创新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意识语文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不仅要学习文章的内容,而且还要学文章的其他形式。
语文的形式是语言文字,是表达技巧;而内容只是生活,是事物,是思想,是精神。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首先,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力争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其次,培养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是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前提。
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必须依赖于积极的指导和鼓励,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教育和培养。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我针对不同学生的原有基础和特点,有针对地进行创造思维的训练。
1、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造动机。
例如在《火烧云》一课教学中,针对文中火烧云动感性极强的特点,我设计了启发学生用动作表现火烧云升上天空的情景。
同学们十分活跃,积极开动脑筋,同桌之间互相演示,然后纷纷到前面表演。
最后大家一致赞扬一名同学用双手滚动的方法来演示火烧云升上天空最为贴切。
2、重视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全过程的培养。
具体而言,既有发散,从多角度寻找答案、方法,又有集中,通过分析从中找出最佳答案。
在《赤壁之战》一课的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了“你认为东吴和曹操哪一方应该获得胜利?为什么?”的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让学生去佩服东吴方面的知己知彼、扬长避短。
这一问题引发了全班的争论,形成了三种意见:a认为东吴应获胜,这是历史事实;b认为曹操应获胜,中国就可以统一了;c认为谁胜了也不好,反正都是打仗,老百姓就遭殃。
我又引导大家展开讨论,逐步统一了认识,第二种意见是对的。
曹操获胜就可以统一中国,结束分裂,符合历史趋势和人民渴望安定的愿望。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
一、充分发挥实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与创造性思维能力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是能否积极思维和具有求知欲望的重要前提。物理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学科,实验有其特殊的教学功能,如能充分发挥实验的趣味性、奇异性、多变性,就能创造出生动的情景,使学生思维活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从物理现象的展示,实验现象的发生,通过注意观察,掌握现象的特征,开始认真地思索和猜想、判断一系列的思维活动,然后再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广泛地讨论,看看能否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这样使学生从有意义思考到热烈兴奋地讨论,学生就自动地进入了知识获取的过程。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
———————————————————————————————— 作者:
———————————————————————————————— 日期: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信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当前,学校教育中正推行素质教育,这种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主导下,实施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树立良好的思维品质。
要培养学生的自信与创造性思维能力,不仅要重视课堂实验,还要重视课外实验。学生的课外实验(包括小制作),主要是以扩展知识面、发展创造力为主要目的。学生在课外实验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教师要适当引导,不使他们过多地碰壁。我指导学生自制简易验电器、潜水艇、小孔照相机、潜望镜、橡皮筋测力计、温度计原理演示器、小天平、土电话等等,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互相协作,做出来的东西所用的材料各不同,形状也各式各样,但都能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这样既让学生在玩中学习了知识又强化了学生的创造意识。这个过程教师绝不可包办代替,要让学生经受挫折,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实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从而获得成功,这样将会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并得到更多锻炼。有的实验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选实验仪器,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然后再带入课堂集体交流,效果非常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大全5篇)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大全5篇)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创新思维是指人们通过对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的运用,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类比、联想、分析、综合,探索新的现象和规律,以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概念、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成果的一种思维形式。
它与常规思维相比,具有多向性、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可以认为凡是能创造出新事物、想出新方法、发现新路子的思维都属于创新思维。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呢?一、实践和探索求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1、在实践中加以探索实践操作是数学教学中构建新知识最常用的手段,也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探索的机会,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探索,让学生把操作和思维联系起来,在实践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教学“直线、线段、射线和角”这节课时,讲授完新知,在巩固练习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用我们手上的一付三角板,你能拼出哪些新的角?有的学生得到了120°=30°+90°、150°=60°+90°、180°=90°+90°、135°=45°+90°、75°=30°+45°、105°=60°+45°、15°=45o—30o等。
有的学生得到了60°、30°、45°的另一种画法:60°=90°—30°、30°=90°—60°、45°=90°—45°等。
甚至于有的学生想到角的一条边可以看成一个180°的角来得到一组新的角:135°=180°—45°、150°=180°—30°、120°=180°—60°等。
在物理实验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论文]
在物理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的探索与实践三个方面,对如何在物理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了探讨。
物理实验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成为一个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就必须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培养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实施新课程的主要途径。
一、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过程。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不能教的,它可以在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归纳与演绎、发散与聚合、求同与求异、量变与质变等思维的训练中予以获得与发展。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动手实验、处理信息、归纳总结,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中学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实施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基础和手段。
实验不仅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为学生创设创造性思维氛围、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使学生在科学的基本方法上有一个实在的感受,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并受到科学方法的教育。
当前,实验教学普遍存在着只重视简单操作练习,忽视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教材中无论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实验,都是告知方法、器材齐全、步骤完整,实验报告册中的表格设计细致。
学生在实验中只是机械地按要求完成操作,不能很好地领会实验原理和思想,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的探索与实践1.将不利因素变有利因素——抓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切入点鉴于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及存在的问题,我们根据本校一些实验对现有实验装置进行改进的创新设计,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于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及训练方法论文
关于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及训练方法论文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它是指人的最高级的产生创新性、独特性和有价值的成果的思维。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及训练方法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及训练方法论文篇1浅谈语文教学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摘要:创新,不是墨守陈规,而是推陈出新。
而创造性思维就是指人在创造过程中的思维,通过创造思维,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
因此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创新,不是墨守陈规,而是推陈出新。
而创造性思维就是指人在创造过程中的思维,通过创造思维,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
因此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就是对已知事物或未知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
对已知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是指对人们熟悉或已认识到的问题,从新的角度、新的途径重新进行思考,提出新颖、独特的见解;而对未知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是探索性的,创造性的。
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新颖性、独特性等特点。
它是整个创造活动的智能结构的关键,是创造能力的核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立在必行。
一、结合学生的实际,培养创造必思维。
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通过思维不仅能表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的联系,而且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特的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智力品质之一。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多种因素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动态结构过程,它包括知、情、意在内的各种心理活动在最高水平上的综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必须按知识--能力--创造这样一个程序进行,还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阶段如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由于知识经验的局限他们的思维还很肤浅,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都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不断加强。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摘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怎样实现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合理的构思和践行。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一、创设情境,诱发思考对于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首先要做好的工作是对于情境的设置。
通过设置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
设置情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最简单、最灵活,也是效果最显著的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一些生物标本和模型或者录像进行情境创设,还可以运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些事物进行情境的设置,为学生创造一些能够实际感知生物的环境。
比如:在给学生讲解“减数分裂”时,就可以采用一些模型进行教学。
运用减数分裂的模型,让学生对这个概念有初步的了解,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更加准确的图画演示,让学生进入设置的情境之中,从而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再如:在学习“自然选择”的时候,可以讲解达尔文在当地考察生物的过程,让学生沉浸在生物和自然搏斗的情境之中,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的激情,让他们能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主动思考,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当然,设置情境的方法不胜枚举,关键看教师是否用心去做,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外,这样的方式也不仅仅是运用到课堂的开始,也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加以合理运用。
二、通过提问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地设置问题,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为通过适时地设置问题,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些富有创造性的问题的设置,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启发式的诱导,既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但应注意的是,教师设置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能促使学生积极地去思考。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怎样运用有效的问题设置来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一件让许多教师感到困惑的事。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论文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创新能力。
而创新能力的高低,小则影响一个人的生存、发展和进步,大则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 我结合教育教学的实践,从五个方面对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探讨。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前提俄国伟大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学生对学习数学有兴趣,就可以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会只满足于课内学习,还会有意识地留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以致用。
学生对学习数学有兴趣,可以激发创造性,更有助于在获得创造灵感后,完成创造过程中大量平凡而且艰苦的工作,从而获得创造性的成果。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我认为,第一,在数学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功能,用古今中外数学活生生的事例代替空洞的说教,使学生立志献身科学,立志发明创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争作贡献。
第二,在数学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数学美的因素,用数学的对称美、简洁美、奇异美、抽象美等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诱导学生体验美的境界,获得美的享受。
数学美往往是含蓄的,以此可以激发学生探寻数学美的意愿,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三,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教材中总有些内容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当合理地安排教材、选择教法,尽量采用生动有趣,形象直观实物,抑扬顿挫地讲解,让平淡无奇,枯燥乏味的内容为学生所理解,所接受,使学生乐学,好学。
第四,面向全体学生,研究每一个学生,切实帮助学生克服每一个章节学习的难点,让每一位学生学得进、学得透,学得活,学得深,有所获,有所用,享受到不断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喜悦,进而稳定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础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说过”科学是在不断改变思维角度的探索中前进的”。
探索精神和能力就好比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棵大树的根基。
开发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论文]
开发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想象力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将捕捉到的现象进行再创造,使思维实现一次质的飞跃的能力。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想象力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德国文艺理论家莱辛说:“凡是我们的文艺作品中发现的美的东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过眼睛去发现才成为美的。
”何为想象?心理学给想象下的定义是:想象是创造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想象力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将捕捉到的现象进行再创造,使思维实现一次飞跃的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论述人的想象力与人的知识关系,他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一个人的知识是静止的,封闭的,有限的,而人的想象力是运动的、开放的,想象力是能运动的知识。
如果把知识比作“金子”,那么想象则是“点金术”,能使知识活化,能进行创造。
所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和加强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一、想象的方法想象的突出特征,是它的创造性。
古人说:想象可以使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想象的方法很多,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常用到的有以下几种。
1.推测式根据已知形象的发展趋势通过推测,进而创造出未知的形象。
推测的方面很多,从时间、地点、情况等方面都可推测。
如登梁山山顶观察鲁西大地,写《梁山即景》一文,登高远眺,从眼前的景象想象几百年以前的梁山泊的波澜壮阔,预测发展水浒旅游应该如何引水造泊等虚实结合的手法,它可以使景物增强立体感,激发读者的想象。
2.加工式所谓加工,就是在原作表现的基础上,根据别人的语言和文字叙述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想象出自己的事物形象。
写作的人调动原有的知识、生活积累,在感情的驱使下对原作进行想象,创造出源于作品而又不同于原作的意念形象。
例如:以《天亮之后》为题来改写诗歌《石壕吏》,让学生通过想象重现“老翁”的人生悲剧。
加工式想象的写作练习,要让学生明确加工的方向,避免盲目性。
引导学生质疑解难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论文
引导学生质疑解难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作为新课标的实施者,要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思维。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质疑解难,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实施语文高效课堂的一条有效途径。
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特别是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必须积极鼓励学生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增强问题意识。
质疑问难是学生思维活跃的体现,它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开发智力,提高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就如何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实现语文课堂高效性,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一、导课激疑,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
”导课是一堂课的“序幕”,兴趣是促进学习的内在动力。
如何在拉开序慕的同时,巧妙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是打开学生思维闸门,让学生热情主地地参与认知过程的关键。
不少优秀语文教师非常重视导课环节,常常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耐人思索的问题或令人惊奇的悬念来激起学生的疑虑,引发学生的思考,促使学生主动探索新知。
如在教学《狐狸和葡萄》这则寓言故事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你们吃过成熟的葡萄吗?它是什么味道?同学们根据生活实际说“又酸又甜”。
接着我又追问:可是有一只狐狸认为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它说的对吗?为什么?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学习课文。
这样激疑引思,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为理解课文做好了心理准备和思维向导。
二、鼓励质疑,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学成于思,思原于疑。
”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也是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表现。
学生能在课堂上质疑问难,既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的难点疑点之处,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和深入理解内容,还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论文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论文摘要:一些零碎的信息,分散后,没有多大价值,一经聚合统摄,”可以发现其中隐含的意义。
在教学中,我们倡导学生积累知识。
既积累又统摄,将积累的材料加以消化和改变,才能像培根所称道的“蜜蜂式”求知。
在学习中,善于积累,善于运用聚焦统摄思维方法,才有可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利用知识去创新。
布卢姆在他的《人类性格的稳定和变化》中研究证明:在生命的前四年中,儿童发展出大约50%的学习能力,在8岁前,又会发展出另外的30%。
这就是说,任何一个学龄儿童,不管他有没有进过幼儿班,识不识字,他都有一种潜在能力,因为孩子们的天性中就有无穷的创造力,虽然这种创造力还远远称不上思维,但这是非常可贵的萌芽。
到小学、初中、高中,如果能让这幼芽顺利成长,让它发展壮大,那我们的教育早该是另外一种样子了吧。
可现状是:论想像力、创造力,高中生不如初中生,初中生不如小学生,小学生不如幼儿园的孩子,无怪乎我们总与诺贝尔奖无缘,因为“创造性恰恰是诺贝尔奖的灵魂”,而“教育中充斥了压抑个性,践踏人的独立和自由,摧残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手段”。
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的心中有创造思维的火种,我们教师的工作是添添柴,煽煽火,让火苗旺旺地燃烧起来,而不是泼一盆冷水,把这火种浇灭。
我在培育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作了一些实践和理论上的探索,采取了一些比较有效的训练方法和途径。
介绍如下:一、标新立异法就是逆向求异的思维方法。
通过这种方法,并不是对正确道理的否定,而是对正面道理的补充,给司空见惯的现象,老生常谈的话题,传统的定论增添新意。
鼓励和指导学生标新立异,可以培育和发展学生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养成创造性思维的独特性品格。
现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着这样一种教育思想,即把教育仅仅看作是一种知识传授的手段,以使学生学得各种专门知识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受到压抑和摧残,使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通用5篇)
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通用5篇)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通用5篇)现如今,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1一、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课堂教学氛围有着极大的关系,而课堂教学氛围又和良好的师生关系有着直接的联系。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必须努力弘扬民主教学,建立起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笔者在自己的教学中,就向学生提出了“三个非常欢迎”、“三个特别允许”的要求,就是非常欢迎提意见、非常欢迎提出独到的见解、非常欢迎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观点;特别允许说错、特别允许改错、特别允许保留意见。
例如,笔者在教学《文化建设》一课时,就针对学生上网的问题让学生来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当学生的发言能够涉及网络发展的利弊时,笔者就鼓励学生继续按照自己的思路讲,同时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让学生来讨论,学生的发言非常热烈。
然后,笔者又让学生来讨论怎样建设良好的文化环境,无论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笔者都给予鼓励,让全体同学鼓掌支持。
这样,整节课学生都热情高涨,在讨论与发言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政治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中的师道尊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爱护和鼓励,让学生在一个宽松、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学习,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巧妙地设置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教学情境中进行再创造,也是培养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多媒体教学具有声色结合、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等特点,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够强烈地刺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当中。
思想品德课论文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思想品德课论文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概要:我们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指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学习思想政治,应该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既同中求异,在发散中把握事物的个性特征,认识事物发展的特殊规律;又异中求同,在聚合中把握事物的共性,认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创造性思维就是一个不断寻求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二者有机结合的过程。
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性思维并非是一种单一的思维形式,而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高水平的有机结合。
发散思维是从某一点出发,不依常规,寻求变异,进行放射性联想的一种思维;聚合思维是对已知信息比较分析,概括出最优方案或共存的根本问题的思维,它是发散思维综合信息的反馈。
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在人才素质的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追求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已成为思想政治教学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
就这一问题,笔者试图略谈浅见,以求教于广大同行。
一、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是必须充分挖掘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沙塔洛夫指出:“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
”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弱与教师创造性教学的水平直接相关,如果教师拘泥于传统的机械性教学思维,就会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健康发展,使学生的创造力萎缩而失去生命。
因此,教师应该不断追求并能动地运用发散、聚合思维进行教学,以实现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1.教师应精心设计创造性的教学方案。
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结合各种教法的特点,创造性地组织教材,精心构思教案的整体结构,认真推敲每一个教学细节,使静态教材内容变为具有探究性的动态内容,诱发学生探索。
比如,设计“国家的职能一课”的教学方案就可以一反传统的因果罗列法,而采用以图表、文字、数据等材料展示世界几个大国行使分项职能的事例材料,让学生在兴趣中追寻其根源的方法中进行教学,把学生置于新角度、新思路、新情景与新问题之中,适应了学生带有理性色彩的好奇求新心理,激发了学生的逆向求索与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论文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探究思维【摘要】本文从比较常规探究和创造性探究中得出创造性探究的重要性。
并从六个方面阐述要培养创造性探究的思维,教师、学生甚至家长应如何去做。
【关键词】创造创新探究质疑探究性学习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经历学习、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基础教育应以培养人性为宗旨,我认为”发现性、探究性、创造性”应是人的本性。
只具有探究性而无创造性的人,只是个理性的人,并不是个性健全的完整的人。
一、常规探究和创造性探究区别常规性探究主要是以已有的成果为目标,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的形式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性学习活动。
但常规性探究是创造性探究的前提和基础。
创造性探究主要是学生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已有探究的基础上再质疑或再发现问题,并创造性地提出新假设和新方案,进行再探究,自主发现新成果的学习活动。
我认为:1、创造性探究不是对既定的成果进行探究,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2、创造性探究要求学生敢于质疑,善于发现问题。
3、创造性探究来源于常规探究但又高于常规探究;4、创造性探究对已经存在的成果,提出某种新的可能性,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全面和更深邃的掌握。
二、创造性探究必须要积累丰富的知识俗话说”巧妇难做无米之炊”、”成功离不开积累”,这些话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
厚积而薄发,探究性思维的培养,需要在平时积累足够的知识和经验。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过程,要想在学习上一蹴而就,一下子就拥有了创新性思想和思维,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不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房间里有着奇怪的装饰,不论是窗帘上,衣架上还是厨具里都挂着纸片,每片纸上都记录了一些美妙的词汇,他把纸片放在房间的每个角落,为的是每时每刻都随时记诵,杰克伦敦正是这种对语言和素材的不断积累,才能在写作时得心应手,写出象《热爱生命》、《铁蹄》这样脍炙人口的作品。
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在劝学中说的”积水成渊,积土成山,积善成德”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有的同学不注意知识的积累,正如人们常说的无志之人常立志,虽然花了很多时间在学习上,但收获却很少,到用时才觉得捉襟见肘,很难解决实际问题,更谈不上从量变到质变,从继承到创新。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论文
浅析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语文新课标指出“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
想像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
正是有了想像,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所以说,想像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造性思维能力呢?一、创设情境,激活文字,驰骋想象。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课堂充满情感的碰撞、情绪的体验、生命的交流。
这种氛围中,任想象驰骋,任思路纵横,多种想法涌动、交汇,自然会碰撞出创造的火花,引发创新的潜质。
“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
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舞女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舞女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的旋转。
随着想像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像中得到了复活。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让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
创造性思维论文二
创造性思维论文二创造性思维论文4摘要:创造性思维不是笼统的、模糊的或不可企及的。
创造性思维应该有明确的内涵和具体的要素。
创造性思维在物理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物理学的历史表明,创造性思维对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基础理论的产生都是不可或缺的。
关键词:物理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是依据研究对象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使人们的认识打破常规、寻求变异,探求多种解决的新方案或新途径的思维方式。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思维有创新动机,向抽象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多方向发展。
这对于学生分析解决复杂、综合性的物理问题,培育出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是十分有利的。
一、巧设质疑,诱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学始于思,思始于疑。
”“疑”是教学活动的基础。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由教师置疑,也可以由学生质疑,启发学生讲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改变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维。
著名物理学家韦斯科夫说过:“科学的目的是发问,问如何和为什么。
”教师的作用不是只讲授知识的内容是什么,而是要启发学生主动思维,多问为什么,能提出比课本知识更深刻的问题,并着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才是我们科学素质教育的关键。
学习上提不出问题,意味着学习的停止;科学上提不出问题,意味着科学的停滞。
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主动给学生巧设质疑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诱发新的创新动机,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
例如,在浮力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弄清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遵循什么规律,可以用学生熟悉的例子问学生:为什么木块浮在水面上而铁块沉入水底?用钢铁制成的万吨巨轮为什么可以浮在水面上?……类似这样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中出现了疑问,从而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借助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设计,能促使学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通过挖掘教材、设置问题,让问题在学生新的需要与原有水平之间产生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断切入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不断地缩短着学生原有水平与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如何培养学生们创造性思维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摘要】鼓励和信任是学生学习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最初决定于家庭教育,进入学校后在老师和同学的支持信任和鼓励之下会迅速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会得到发展。
因此,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借助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是重中之重,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多让学生动手操作树立信心,才能真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求知欲创造性思维探索精神首创精神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它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思维是人们认识活动的高级阶段,而创造性思维则是用一种不寻常的眼光来看问题,在别人看不到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并且提出不同于一般的独到而有效的解决方法。
由此看来,创造性思维对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而对于学生的发展则更为重要,我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除了学习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思考、学会创造,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认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有赖于教师做到以下三点:(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对新鲜事物总好问个是什么和为什么,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是观察事物和认识世界的一种内在动力,如果善加引导,有意识地加以培养,就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发展创造性思维。
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不应对学生的提问表示厌烦和回绝,对于学生的提问,我认为,有的可以向学生提示寻找问题的答案的线索,指定相关资料,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有的问题则可以当场解答,但是要富有启发性,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使他们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答案。
比如,在学完化合价知识之后,学生在记忆一些常见元素化合价时,就来问:“老师,有些元素的化合价相同,而有的元素却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化合价,这是为什么呢?”我说:“一般说来,物质的性质是由物质的内部结构这一本质来决定。
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一种性质,有些元素的化合价数相同,即它们表现出相同的性质,这是否意味着这些元素它们在内部结构上有一定的相似呢?我们已经学习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大家细心观察它们最外层电子数与化合价之间有哪些系?学生立即对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化合价,总结出“元素的化合价与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关,而同种元素表现出不同的化合价,这是因为原子得失电子达到的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21世纪教育的主题和最显著的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一项基本任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笔者从教学实践来谈谈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行之效的方法。
一、鼓励质疑,培养多向思维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热情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出疑问,也是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陶行知先生有这样的诗句:“发明千千万万,起点在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如我教《小壁虎借尾巴》时出示课题,指导学生从课题质疑,学生提出:“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它的尾巴为什么会断呢?它向谁借尾巴?借到了没有?这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启发学生寻找答案,在看书时发现疑难问题可以讨论,学生读课文后,又问“小壁虎为什么爬在墙上不会掉下来?”小壁虎的尾巴断了,痛吗?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掌握了一些课外知识,培养了学生多向思维能力。
二、发散教学,培养求异思维能力
采用发散教学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中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展开不同意见的争论,不人云亦云,敢
于想它人之未想,使学生的思维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不断升华挖掘出新的答案,有价值的答案出现的概率就愈来愈大,使学生的思维向独特方面发展,例如:回答一些灵活题目或给课文分段,讲段意,只要学生思路正确,答案必然百花齐放,如教《乌鸦喝水》这一课,我这样问:“乌鸦真聪明,会想出好办法,喝到瓶子里的水。
我们小学生更聪明,大家齐动脑筋想一想,还有哪些办法可以使乌鸦喝到水?”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并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中,不一会儿一双双小手高高举起,有的说:“我有更好的办法,乌鸦可以找来一根空心的管子就可以象我们喝可乐一样喝到水”。
有的学生说:“乌鸦可以把瓶子斜着放,就可以喝到水了”……学生想出了一系列办法。
引导结合当时情况,选择可行的办法,通过分析比较,推理,进行求异思维能力的训练。
三、展开想象,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依赖于想象力的提高,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只要教师创造条件,正确引导,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就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教学《狼和小羊》后,引导想象,问:“小羊最后被狼吃掉了吗?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给故事加个结尾。
”学生兴趣盎然,思维的闸门大开,同学们跃跃欲试,大多数学生都想象小羊急中生智,想出了种种逃脱的办法,没被狼吃掉,或把狼打死,也有的学生设想小羊不停啼哭,喊妈妈,唤起了母狼的爱子之情,狼不但未吃小羊,还给小羊奶吃。
总之,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结尾在学生的脑子里诞生了,教师相
机点评,总结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在训练和发展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营造气氛,激发思维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还学生以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营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讨论,自由辩论的气氛,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就会引发学生的想象力,激活思维,诱发创新,使学生远离课本设置的提问,能够潜心读书,用心思考,有所知,有所悟,有所发现,在语文学习上真正实现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几十年前的期望。
解放了孩子们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说;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
我在教学《灰雀》一课时,学生的提问既新颖又深刻,讨论的水平也令人耳目一新,如学生问:“列宁为什么跟不会讲话的灰雀讲话,而不跟会说话的男孩讲话呢?”教师不急于回答,而因势利导,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啊?我也弄不明白,你们想想这是为什么?”一个学生说:“列宁怕小孩伤心,所以不直接问小孩。
”另一个学生说:“列宁表面上是对灰雀讲话,实际是跟小孩子说话。
”一位历史巨人像一个普通百姓一样跟小男孩交朋友,跟灰雀交朋友,列宁爱小孩,爱雀之情尽在不言中。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意识,并采用切实可行的措施,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定会被激活,创造性思维一定会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