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调整原则-附件

合集下载

燃烧调整

燃烧调整

燃烧异常事故分析
至8时17分炉膛负压出现较大摆动,A 层3号角在线风速显示风速提高至25米/秒并 摆动,火焰电视观察A层3号角着火不稳定。 8时20分等离子厂家为了快速吹通该一次风 管,在着火较好的情况下要求增加吹扫风 速,随关#2角出口门,#3角风速增至28米/ 秒。这时发生炉膛爆燃,炉膛负压最大值 达2006Pa,紧急停止#1一次风机,关#3、 #4出口门,等离子灭弧,锅炉保持大风量 通风。
• 等离子冷态点火初期,炉内温度较低,煤 粉不能完全燃烧。 • 初期给煤量比较低,煤粉浓度也比较低。 从等离子点火技术的要求来说,煤粉浓度 也达不到着火较好的范围。
• 以XX电厂为例,等离子点火初期给煤量为 15~18t/h,而磨煤机的通风量保持在55~ 60t/h,此时煤粉浓度为0.25~0.3kg/kg;
• 尽快提高炉膛温度 炉膛温度对于提高煤粉燃尽率,降低飞 灰含炭量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在冷态启 动过程中应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在满 足锅炉升温、升压曲线的前提下,尽快提 高炉膛温度。
燃烧异常事故分析
事故过程 11月7日6时,XXXXX4号锅炉第一 阶段吹管末期发现(怎么发现的)A层3号 角一次风粉管道存在堵粉现象,在线风速 显示17至20米/秒,火焰电视观察着火提前。 随即采取加大一次风量并减小给煤量的措 施,其他各角风速增至25米/秒,3号角风速 仍在17至20米/秒摆动。
• 火焰明亮稳定,高负荷时,火焰可以偏白, 火焰充满炉膛,但没有火焰贴壁现象;着 火距离合适(200~300),火焰中没有明显 的星点,烟囱出口烟气为浅灰色。 火焰白色刺眼-风量过大; 负荷过高; 炉膛结焦; 一、二风配比不当
良好的燃烧工况
• 火焰暗红闪动-风量偏小; 送风量过大或者 冷灰斗漏风 过大; 低负荷燃油火焰的判断:正常燃烧应该是火焰 为白橙光亮不模糊; 火焰暗红或者不稳定-风量不足; 油压偏低; 雾化不良; 有黑烟-火焰根部配风不足或者油枪雾化不良

燃烧调整原则

燃烧调整原则

1、负荷增加时,相应增加风量及进入炉膛燃料量;负荷减少时,相应减少风量及进入炉膛燃料量。

2、当锅炉负荷变化不大时,可通过调整运行制粉系统的出力来调整燃料量。

若锅炉负荷增加,要求制粉系统出力增大时,应先开磨煤机进口的风量,利用磨煤机内的存粉作为增负荷开始的缓冲调整,然后增加给煤量,同时相应开大二次风门。

反之,当锅炉负荷降低时,则应减少给煤量,磨煤机通风量以及二次风量。

3、当锅炉负荷变化较大时,需要通过启停制粉系统来调整燃料量。

其原则是:(1)保证磨煤机在合适的负荷下运行。

(2)保证燃烧器的运行方式尽量集中、同层和对角投入,能保证燃烧工况良好,火焰分布均匀,以防止热负荷过于集中造成水冷壁运行工况恶化。

燃烧器应尽量避免缺角运行,保持磨煤机料位稳定,但防止过低或过高运行,保持炉内燃烧工况经常处于最佳状态。

当发现燃烧不稳时,应迅速投入油枪稳定燃烧。

(3)在启动制粉系统时,应及时调整一、二次风及炉膛压力,并及时调整运行制粉系统的出力,保持燃烧稳定,防止负荷骤增骤减。

燃油系统要处于循环备用状态,定期对油枪进行试投,发现缺陷要及时联系检修处理。

4、磨煤机运行中,通风量应保持在规定范围内。

磨煤机通风量过小,一次风速过低,煤粉在炉膛内着火过早会烧坏燃烧器喷嘴,严重时造成一次风管堵塞及磨煤机满煤。

磨煤机通风量过大,会造成煤粉细度大,使煤粉在炉膛内着火推迟,引起燃烧不稳,并加剧一次风管磨损。

5、锅炉低负荷运行或燃用劣质煤时,炉膛温度较低,燃烧不稳定时应及时投入油枪助燃稳定燃烧。

6、切换制粉系统时,应先启动备用制粉系统,再停运准备检修的制粉系统。

停运的燃烧器要保持一定量的周界风冷却,以防止烧坏燃烧器喷口。

7、投运备用磨煤机时,应先开启清扫风门,对一次风管逐个进行吹扫,启动磨煤机,建立料位后,逐渐开大容量风,并调整相应的二次风挡板,观察着火情况是否正常,正常情况下控制磨煤机分离器出口一次风压在2. 0〜4. OKPa左右,以确保一次风粉均匀性及燃烧器出口风速及风率合理性。

燃烧调整的基本要求

燃烧调整的基本要求

燃烧调整的基本要求燃烧调整是指对燃烧过程进行优化和调节,以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和保护燃烧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工业生产和能源利用过程中,燃烧是一种常见的能量转化方式,但同时也是一种造成大量污染物排放的过程。

因此,对燃烧过程进行调整是非常重要的。

燃烧调整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1. 燃烧效率的提高:通过调整燃料与空气的配比,优化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反应,使燃料的完全燃烧,减少燃料的浪费和排放的有害物质。

同时,还可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2. 燃烧稳定性的保持:在燃烧过程中,要保持燃烧的稳定性,避免火焰的跳动和熄灭,确保燃烧设备的正常运行。

通过调整燃料的供给方式、燃烧空气的流量和分布,以及燃烧器的设计和调整,可以实现燃烧的稳定和可控。

3. 环境污染的减少: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渣,其中包含了各种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通过燃烧调整,可以降低这些有害物质的排放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4. 燃烧设备的安全性的保障:燃烧设备在高温、高压、高速等复杂工况下运行,对设备的安全性要求非常高。

通过燃烧调整,可以优化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分布,减少设备的磨损和腐蚀,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燃烧调整的具体方法和措施有很多,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燃料的选择与预处理:选择适合的燃料,如煤、油、气等,并对燃料进行预处理,如除尘、脱硫、脱氮等,以减少燃料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

2. 燃料与空气的配比调整:根据不同燃料的特性和燃烧设备的要求,调整燃料与空气的配比,以实现最佳的燃烧效果。

3. 燃烧器的设计和调整:根据燃料的特性和燃烧设备的要求,设计和调整燃烧器的结构和参数,以实现燃烧的稳定和高效。

4. 温度和压力的控制:通过调整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分布,控制燃烧的速率和强度,以保证燃烧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5. 废气的处理与排放控制:对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如除尘、脱硫、脱氮等,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锅炉燃烧调整操作指导书

锅炉燃烧调整操作指导书
3、炉膛负压、汽包水位、主汽压力、主再热汽温度等。
5、氧量指示准确,风量的调整应根据氧量与负荷的关系曲线进行。
6、根据煤质化验报告提前做好煤质发生变化的调整。
四、运行调整中的要求
1、各班负责巡检人员应每小时察看锅炉燃烧情况和结焦情况,并清理看火孔处的焦子。
2、当发生燃烧不好时应及时到就地看燃烧情况。
3、当需要投油枪助燃时必须记录清楚当时的燃烧情况。调整好后应记录调整的过程,切油的时间。
4、运行中加强监视,对于异常的参数应立即分析原因并找人处理。对于无法达到设计值的参数应加强监视及调整
5、如果需要调整燃烧器内、外二次风角度和调风盘的开度则必须在记录本上记录清楚。
五、进行燃烧调整时监视的主要参数
1、燃烧器内外壁温:壁温高说明着火点距离喷口近,着火稳定,反之则着火不好。
2、磨煤机料位、容量风量、一次风管温度、磨煤机电流。
100%
3
前后拱分级风手动挡板
60%
4
供分级风箱85%
5
调风盘
开度125mm
6
内二次风轴向叶片
开度45°(与燃烧器轴线夹角成45°)最小30°
7
外二次风轴向叶片
开度60°(与燃烧器轴线夹角成30°)最小50°
3、两侧热负荷不均的调整
1)出现两侧热负荷不均时应到就地观火孔观察各角的燃烧情况,对于燃烧不稳定的燃烧器应关小燃烧器调风套筒的开度至40%左右,待着火稳定后可适当开大。
5)检查各台磨煤机的运行情况,对于燃烧发生恶化的磨煤机调整如下:提高出口温度;提高料位;增加本侧容量风和给煤量(若无法改善燃烧则还应加大相邻磨煤机的煤量和风量)。
三、保证燃烧稳定的措施
1、运行中加强调整,使各参数达到设计值。

燃烧调整及注意事项

燃烧调整及注意事项

1.4.4 运行的控制和调整1.4.4.1 垃圾焚烧炉必须保证的工艺条件:1.4.4.1.1 燃烧烟气必须在850~950℃以上滞留时间不少于2秒,这样才能保证垃圾在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恶英等有毒害气体能得到彻底的分解,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从而可以减轻后部的工艺处理负荷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同时降低锅炉炉膛结焦。

另外,炉渣中未燃份即热灼减率不得大于3%,炉膛内保持微负压,一般控制在–30~-50pa。

1.4.4.1.2 余热锅炉的调节必须保证各受热面安全运行,防止受热面的低温腐蚀和高温腐蚀,确保锅炉出口的蒸汽品质符合汽机安全运行的要求。

1.4.4.2 燃烧调整:1.4.4.2.1 影响垃圾燃烧质量的因素:垃圾发酵时间和程度、灰份、水份和热值。

1.4.4.2.2 垃圾在炉排上的停留时间。

1.4.4.2.3 炉排上垃圾的厚度。

1.4.4.2.4 炉膛的热负荷(温度场)。

1.4.4.2.5 过量空气系数。

1.4.4.2.2 燃烧质量的调整1.4.4.2.2.1 垃圾进入料斗前要充分搅拌,新旧垃圾混合均匀。

1.4.4.2.2.2 垃圾在炉排上的停留时间可以通过滑动炉排的运动速度来调节。

1.4.4.2.2.3 垃圾的厚度主要通过控制炉排的运动周期和给料炉排速度来调节。

一般在炉排上部干燥区(一区)保持100CM,炉排气化区(二、三区)80CM,炉排燃烧区(四区、)60 CM。

1.4.4.2.2.4 炉膛热负荷是通过蒸发量的设定值而定,尽量保持高负荷。

1.4.4.2.2.5 经常检查炉排上垃圾燃烧情况,及时调节给料推杆和炉排的速度。

1.4.4.2.2.6 正常运行时,锅炉出口氧量保持在4~8%。

1.4.4.2.2.7 注意锅炉运行时的炉排烧空漏风情况,控制垃圾在四段燃烬。

1.4.4.3 汽温的调节:1.4.4.3.1 正常运行时严格监视和调节过热蒸汽温度在390℃~405℃。

1.4.4.3.2 正确使用减温水系统,投自动或手动。

一种燃烧调整方法

一种燃烧调整方法

一种燃烧调整方法
燃烧调整是指在燃烧过程中对燃料和空气的供给进行调整,以达到燃烧效率最优化的方法。

下面介绍一种常见的燃烧调整方法。

1. 空气调整:空气是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剂,在燃料燃烧过程中,通过控制空气的供给来调整燃烧效率。

一般来说,空气过多会导致过量的氧气浪费,空气过少则会导致不完全燃烧产生有害气体。

因此,调整空气供给是燃烧调整的重要手段。

2. 燃料调整:燃料的燃烧能力也会影响燃烧效率。

通过调整燃料的配比、质量和供给方式等,可以控制燃料在燃烧过程中的燃烧速度,提高燃烧效率。

3. 温度调整:燃烧温度也会影响燃烧效率和燃烧产物。

通过调整燃烧的温度,可以控制燃料的燃烧速率和燃烧产物的生成情况。

4. 燃烧设备优化:对燃烧设备进行优化,包括燃烧炉、锅炉、燃烧炉等,可以提高燃烧效率。

这包括通过优化燃烧器结构、改善燃烧器的热工性能和燃烧系统的控制方法等手段。

总之,燃烧调整方法是通过调整燃料和空气的供给、调整燃烧温度以及优化燃烧设备等手段来提高燃烧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不同的燃烧调整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燃烧装置和燃料类型,具体的调整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燃烧调整的基本要求

燃烧调整的基本要求

燃烧调整的基本要求燃烧调整是指对燃烧过程进行控制和优化,以达到更高效、更环保的燃烧效果的一种技术手段。

在工业生产和能源利用过程中,燃烧是不可避免的环节,而燃烧调整则可以使燃烧过程更加稳定、高效,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燃烧调整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燃料和空气的比例要合理。

燃烧过程需要燃料和氧气的充分接触和混合,才能产生充足的热量。

如果燃料和空气的比例不合适,会导致燃烧不完全,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

因此,在燃烧调整中,需要通过调节供气量和燃料供给量,以及改变燃料和空气的混合方式,使燃料和空气的比例达到最佳状态。

燃烧温度要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燃烧温度对燃烧效果和污染物生成有着重要影响。

过低的燃烧温度会导致燃烧不完全,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有机碳排放物;过高的燃烧温度则容易产生氮氧化物。

因此,在燃烧调整中,需要通过调节燃料供给量、调整燃烧器结构和优化燃烧器布置等方式,控制燃烧温度在适宜范围内。

燃烧时间也是燃烧调整的重要要求之一。

燃烧时间过短会导致燃烧不完全,燃料未能充分燃烧;而燃烧时间过长则容易产生过多的热量和污染物。

因此,在燃烧调整中,需要通过调节燃烧器的结构和燃烧器的工作参数,以及优化燃烧器的燃烧过程,使燃烧时间达到最佳状态。

燃烧调整还要求燃烧过程的稳定性。

稳定的燃烧过程不仅能够提高燃烧效率,还能减少燃烧器的维护工作和故障率。

在燃烧调整中,需要通过合理设计燃烧器结构和优化燃烧器工作参数,以及采用先进的燃烧控制技术,提高燃烧过程的稳定性。

燃烧调整还要求减少污染物排放。

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主要包括颗粒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等。

燃烧调整可以通过优化燃烧过程,减少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

例如,通过改变燃料和空气的混合方式,优化燃烧器的结构和工作参数,使用先进的燃烧控制技术等手段,可以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

燃烧调整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可以使燃烧过程更加高效、稳定,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通过合理调节燃料和空气的比例、控制燃烧温度、调整燃烧时间、提高燃烧稳定性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措施,可以实现燃烧调整的基本要求。

燃烧调整的基本要求

燃烧调整的基本要求

燃烧调整的基本要求燃烧调整是指对燃烧过程中的参数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燃烧效果和节能减排的目的。

燃烧调整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燃烧调整要求保持燃烧过程的稳定性。

稳定的燃烧过程可以确保燃烧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燃烧不完全、爆炸等安全问题的发生。

为了保持燃烧的稳定性,可以通过调整供氧量、燃料质量和供气压力等参数来控制燃烧过程。

燃烧调整要求提高燃烧效率。

燃烧效率是指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比例,也是衡量燃烧设备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指标。

提高燃烧效率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提高燃烧效率,可以通过优化燃烧设备的结构设计、改进燃烧过程的控制策略等方式来实现。

第三,燃烧调整要求降低排放物的排放浓度。

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颗粒物等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降低排放物的排放浓度是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

为了降低排放物的排放浓度,可以采用预燃技术、燃烧控制技术和烟气净化技术等方法来实施燃烧调整。

燃烧调整还要求保持燃烧设备的安全性。

燃烧过程中会产生高温、高压等危险因素,需要确保燃烧设备的结构和材料能够承受这些危险因素的影响,避免燃烧设备的损坏和事故的发生。

为了保持燃烧设备的安全性,可以采用合适的材料、严格的制造工艺和完善的安全措施来提高燃烧设备的安全性能。

燃烧调整的基本要求是保持燃烧过程的稳定性、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排放物的排放浓度和保持燃烧设备的安全性。

通过合理地调整燃烧过程中的参数和控制策略,可以实现这些基本要求,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燃烧调整是燃烧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在满足这些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燃烧过程的优化和燃烧设备的高效运行。

燃烧器火焰调节原则

燃烧器火焰调节原则

燃烧器火焰调节原则Basic Principles of Flame Shaping火焰形状调节基本原理Reading the mass flow meters and manometers indication, at every step of the adjustment, will allow the operator to perform an easier and more organized procedure. 操作员在每个调整过程中通过流量和压力表变化作为依据,这样才能更容易和更有依据的对火焰形状进行调整。

With the high flexibility new main burner,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flame shaping must be noted at all times, in order to prevent damage to the kiln refractory lining. For this procedure, the operator must always start up with a long and narrow flame and then begin shortening the flame, also noting that kiln shell temperature response is not immediate and therefore adjustments should be made with the appropriate time delay. 新型燃烧器调整起来非常灵活,所以火焰形状调节过程中要全时严格遵守调节原理,防止损坏回转窑内耐火砖。

在调节火焰形状过程中,操作员必须总是以细长火焰作为初始状态,然后开始对火焰形状进行调节,在调节过程中注意回转窑筒体温度是否有变化,同时还要注意回转窑筒体温度的变化不会随着火焰调节后会立即改变,筒体温度有一定的时间滞后,因此调整时一定要注意延迟时间。

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方案

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方案

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方案为提高锅炉效率,降低辅机耗电率,保持煤粉“经济细度”的要求,力争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和制粉系统能耗之和最小;保证锅炉设备安全、各经济指标综合最优和环保参数达标排放,制定以下燃烧优化调整方案:1、优先运行A、B、C、D层煤粉燃烧器,低负荷时运行B、C、D层煤粉燃烧器,负荷增加时,根据需要依次投入E、F层煤粉燃烧器,运行中应平均分配各层燃烧器出力(可通过各分离器出口风粉温度、压力是否一致判断,通过调整各容量风门偏置维持各容量风门后磨煤机入口风压一致来实现),各层煤粉燃烧器出力应在24~28t/h(根据单只燃烧器设计热负荷,19.65MJ/kg热值对应出力6.1t/h,17.5 MJ/kg 热值对应出力 6.85t/h),单侧运行的磨煤机出力不得超过30t/h(通过节流单侧运行磨煤机热风调节门,维持单侧运行磨煤机总风压偏低正常双侧运行磨煤机0.7~1.0kPa,调整容量风门偏置来实现),在此原则基础上,及时减少煤粉燃烧器运行层数或对角停运燃烧器,一方面,可发挥低氮燃烧器自身的稳定能力,另一方面,较高的煤粉浓度有利于在低氧环境中,集中煤粉挥发分中的含氮基团将NO还原为N2,此外,运行下层燃烧器增加了煤粉到燃尽区(富氧区)的停留时间,可充分利用含氮基团将NO还原为N2,从而降低SCR入口NOx。

2、锅炉氧量保持:(1)供热期,负荷150~180MW氧量3.0~5.0%;负荷180~210MW氧量 2.5~4.0%;负荷大于210MW氧量2.0~3.2%。

(2)非供热期,负荷150~200MW氧量3.2~5.5%;负荷200~250MW氧量2.7~4.0%;负荷大于250MW氧量2.0~3.5%。

(3)正常情况下,锅炉氧量按不低于2.5%保持,不能超出以上规定区间;环保参数超限,异常处理时,氧量最低不低于1.5%,异常处理结束后应及时恢复正常氧量。

通过以上原则保证锅炉不出现高、低温硫腐蚀、受热面壁温超限、空预器差压增大,同时为降低飞灰含碳量、再热器减温水量、排烟温度、引送风机耗电率提供保障。

运行中燃烧的调整

运行中燃烧的调整

运行中燃烧的调整一、炉膛火焰中心调节:1、炉膛火焰中心调节的原则:1)正常运行时,锅炉空气动力工况及热力工况应良好,温度场分布均匀,炉膛出口两侧烟温差≯50℃,炉膛出口烟温低于灰的变形温度100℃以上,排烟温度低于120℃,防止过热器超温及结渣。

2)炉膛火焰中心调节过程中,应注意保证火焰中心合适,炉膛有足够的烟气充满度;防止过高或过低引起燃烧工况的不稳定。

3)炉膛火焰中心调节过程中,应注意对其它参数的影响。

4)煤粉正常燃烧时应着火稳定,燃烧中心适当,火焰分布均匀于炉膛,煤粉着火点距燃烧器喷口0.5m左右。

火焰中心在炉膛中部。

不冲刷水冷壁及对角喷嘴。

下部火焰在冷灰斗中部以上,上部火焰不延深到大屏过热器底部。

5)为保证炉膛火焰中心,防止偏斜,力求各燃烧器负荷对称均匀,即各燃烧器来粉量、一次风量、二次风量及风速一致。

6)保持适当的一、二次风配比,即适当的一、二次风速和风率。

7)保持合适的风、粉混合比。

2、炉膛火焰中心调节的方法:1)调整上下层燃烧器的热负荷。

2)调整上下层辅助风挡板的开度。

3)切换上下层磨组运行。

4)调整一次风母管压力。

5)调整上下层磨煤机的通风量。

6)调整摆角。

7)调整总风量。

二、燃料量调节:1、燃料量调节的原则:1)正常运行时尽量保持多火嘴、较低给煤率(许可范围内),根据入炉煤性质,结合各制粉系统性能,合理调整各运行制粉系统的出力、风量、风压及风温,以获得最低单耗、最佳煤粉细度、合适的一次风率和风温,保持合理的着火距离和燃烧效率,防止磨煤机和一次风管堵塞、燃烧器和水冷壁结渣发生。

2)切换制粉系统运行时,应先启动备用制粉系统,后停欲停运制粉系统。

3)停运(备用)磨煤机保持一定量的冷却风,防止烧坏燃烧器喷口。

4)及时检查各燃烧器来粉情况,发现来粉少时或堵管应及时处理。

5)增、减燃料量应平稳,均匀。

6)增燃料量前应先增加送风量;减燃料量之后才能减送风量。

7)根据负荷、燃料性质、制粉系统运行方式、煤粉细度、排烟温度、风量、氧量、煤粉着火情况、炉膛出口两侧烟温差等综合进行调整保证燃烧量的变化与汽温、汽压、负荷等参数相匹配。

燃烧调整

燃烧调整

燃烧调整燃烧调整的任务和目的:1)使锅炉的蒸发量适应外界负荷需要,并维持稳定的汽压、汽温、水位。

2)保证燃烧的稳定性,提高燃烧的经济性,同时使炉膛热负荷分配均匀,减少热偏差。

3)防止锅炉结渣、堵灰、积结油垢,高温和低温腐蚀,金属材料过热。

4)适应外界负荷相的需要,保证燃烧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同时保证锅炉运行各参数正常。

5)保证各受热面管壁温度不超温。

6)保持燃料着火距离适中,火焰稳定且均匀的充满燃烧室,不直接冲刷水冷燃烧火焰监视。

锅炉燃烧调整的内容:1)正常燃烧时,火焰应呈金黄色,火色稳定,烟气为浅灰色,无偏斜贴墙情况。

2)高负荷时,火色偏白,低负荷时偏黄一些。

3)火焰炽白刺眼,表示风量偏大、炉膛温度较高,容易引起结渣。

4)煤的灰分高时,火焰可能闪动。

煤的水分高或挥发分低时,火焰发黄。

5)炉膛负压保持-50~-150Pa.6)煤粉着火距燃烧器喷口距离适中,无煤粉离析现象。

7)监视炉膛出口烟气温度正常及烟气氧量在3~5%范围内;8)根据煤质确定一、二次风配比,风速和风量适当。

9)保持煤粉细度在18~22%之间,飞灰可燃物含量合适。

10)无受热面管壁金属超温、结焦现象。

11)炉膛出口两侧烟温差<50℃,若发现其偏差增大,应及时分析调整。

12)合理调整上层二次风门,使烟气中的NOx含量符合标准。

遇到下列情况进行燃烧调整时,要防止锅炉灭火:1)外界负荷降低时。

2)煤质发生变化时。

3)给煤量变化时。

4)制粉系统故障时。

5)燃烧不稳投油时。

炉膛压力调整:1)正常运行时,应维持炉膛压力为-100Pa左右,不允许正压运行。

2)炉膛压力小于-1000Pa时报警,同时闭锁引风机导叶开度增加和送风机风量减少,炉膛压力小于-2490Pa时锅炉MFT。

3)炉膛压力大于+1000Pa时报警,同时闭锁引风机导叶开度减少和送风机风量增加,炉膛压力大于+3240Pa时锅炉MFT。

4)锅炉运行中,应经常检查锅炉漏风情况,所有观火门、人孔门等均应关闭严密。

燃烧调整

燃烧调整

燃烧调整一.概述:1.燃烧调整意义,锅炉燃烧工况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炉本身的运行工况和参数变化,而对整个机组运行的安全与经济有着极大影响,因此,无论是正常运行或是启停过程,应合理调整燃烧,保证燃烧工况稳定良好。

2.燃烧调整任务和目的任务:①使锅炉蒸发量适应外界负荷的需要,以维持稳定的汽压。

②保证良好燃烧减少未燃尽损失,同时要防止锅炉金属烟汽侧腐蚀和减少大气的污染。

③维护炉膛内稳定负压,保证炉运行安全可靠。

目的:在完成上述任务后,做到燃烧良好,即保证燃烧稳定,火焰均匀地充满整个燃烧室,但不应冲刷到水冷壁,火焰中心不应过高、过低或偏斜,以免结渣。

运行在操作方面注意燃烧器一、二次风的出口风速和风率、各燃烧器之间的负荷分配与运行方式、炉膛过剩空气系数(即氧量大小)燃烧量与煤粉细度调节,使其达到最佳效果。

二.燃烧量的调整1.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的特点是制粉系统的工况的变化与锅炉负荷变化不存在直接关系,燃烧量调节可通过操作给粉机或改变给粉机的转速或调整给粉机的下粉插板的开度来实现。

现实中给粉机的开度一般是衡定的(两块插板一般开度为10~15cm共30cm左右,在机组额定负荷时,由于设计煤种和应用煤种的限制,一般各炉的给粉机在全投状态,所以调整压力一般采用调整给粉机转速。

为了使煤粉到炉膛能尽快充分燃烧,一般采用正三角加减给粉机转速。

①调整给粉机插板的原则:一般给粉机插板开度两块合起开度为30cm,对于个别一次风管由于风速低容易积粉堵塞,给粉机插板的开度可适当减小。

(根据现场情况)②运行中给粉机转速的调整:给粉机转速设定下限为300r/min,上限可根据现场情况进行(一次风管的煤粉温度,给粉机插板开度)调整,一般最大不超过650r/min。

③乏气对燃烧影响:储仓式制粉系统运行工况变化一般与锅炉负荷不存在直接关系,现场由于制粉系统抽粉和断煤对燃烧影响较大,这是因为咱们乏气带粉量已超过设计要求(18~20m3/s)。

主要原因:a.细粉分离器分离效果差b.制粉系统风量过大;由于以上两个原因存在,制粉系统抽粉对燃烧影响很大,所以在现场监盘时,时刻注意制粉系统的运行工况,加强对氧量监视,提前进行调整才能保证参数稳定。

锅炉燃烧调整

锅炉燃烧调整

第五章锅炉的燃烧调整第一节概述1. 燃烧调节的目的炉内过程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锅炉的生产能力和生过程的可靠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锅炉运行的经济性。

进行燃烧调节的目的是:在满足外界电负荷需要的蒸汽量和合格的蒸汽品质的基础上,保证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具体可归纳为:①保证稳定的汽压、汽温和蒸发量;②着火稳定、燃烧完全,火烟均匀充满炉膛,不结渣,不烧损燃烧器和水冷壁、过热器不超温;③使机组运行保持最高的经济性;④减少燃烧污染排放。

燃烧过程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锅炉运行的可靠性。

如燃烧过程不稳定将引起蒸汽参数波动;炉内温度过低或一、二次风配合不当将影响燃料的着火和正常燃烧,是造成锅炉灭火的主要原因;炉膛温度过高或火焰中心偏斜将引起水冷壁、炉膛出口受热面结渣并可能增大过热器的热偏差,造成局部管壁超温等。

燃烧过程的经济性要求保持合理的风煤配合,一、二次风配合和送引配合,此外还要求保持适当高的炉膛温度。

合理的风煤配合就是要保持最佳的过量空气系数;合理的一、二次风配合就是要保证着火迅速、燃烧完全;合理的送引风配合就是要保持合理的炉膛负压、减少漏风。

当运行工况改变时,这些配合比例如果调节适当。

就可以减少燃烧损失,提高锅炉效率。

对于煤粉炉,为达到上述燃烧调节的目的,在运行操作时应注意燃烧器的出口一、二、三次风速、风率,各燃烧器之间的负荷分配和运行方式,炉膛风量、燃料量和煤分细度等方面的调节,使其达到较佳值。

2. 影响炉内燃烧的因素2.1 煤质锅炉实际运行中,煤质往往变化较大,但任何燃烧设备对煤种的适应总有一定的限度,因而运行煤种的这种变化对锅炉的燃烧稳定性和经济性均将产生直接的影响。

每的成分中,对燃烧影响最大的是挥发分。

挥发分高的煤,着火温度低,着火距离近;燃烧速度和燃尽程度高。

但烧挥发分高的煤,往往是炉膛结渣和燃烧器结渣的一个重要原因。

与此相反,当燃用煤种的挥发分低时,燃烧的稳定性和经济性均下降,而锅炉的最低稳燃负荷升高。

锅炉燃烧调整

锅炉燃烧调整

锅炉燃烧调整一、燃烧调整的目的和任务锅炉燃烧工况的好坏,不但直接影响锅炉本身的运行工况和参数变化,而且对整个机组运行的安全、经济均将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无论正常运行或是启停过程,均应合理组织燃烧,以确保燃烧工况稳定、良好。

锅炉燃烧调整的任务是:l、保证锅炉参数稳定在规定范围并产生足够数量的合格蒸汽以满足外界负荷的需要;2、保证锅炉运行安全可靠;3、尽量减少不完全燃烧损失,以提高锅炉运行的经济性;4、使NOxSOx及锅炉各项排放指标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燃烧工况稳定、良好,是保证锅炉安全可靠运行的必要条件。

燃烧过程不稳定不但将引起蒸汽参数发生波动,而且还将引起未燃烬可燃物在尾部受热面的沉积,以致给尾部烟道带来再燃烧的威胁。

炉膛温度过低不但影响燃料的着火和正常燃烧,还容易造成炉膛熄火。

炉膛温度过高、燃烧室内火焰充满程度差或火焰中心偏斜等,将引起水冷壁局部结渣,或由于热负荷分布不均匀而使水冷壁和过热器、再热器等受热面的热偏差增大,严重时甚至造成局部管壁超温或过热器爆管事故。

燃烧工况的稳定和良好是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的可靠保证。

只有燃烧稳定了,才能确保锅炉其它运行工况的稳定;只有锅炉运行工况稳定了,才能保持蒸汽的高参数运行。

此外,锅炉燃烧工况的稳定、良好,是采用低氧燃烧的先决条件,采用低氧燃烧,对降低排烟热损失、提高锅炉热效率,减少NOx和SOx的生成都是极为有效的。

提高燃烧的经济性,就要求保持合理的风、粉配合,一、二次风配比,送、吸风配合和保持适当高的炉膛温度。

合理的风、粉配合就是要保持炉膛内最佳的过剩空气系数;合理的二、二次风配比就是要保证着火迅速,燃烧完全;合理的送、吸风配合就是要保持适当的炉膛负压。

无论在稳定工况或变工况下运行时,只要这些配合、比例调节得当,就可以减少燃烧损失,提高锅炉效率。

对于现代火力发电机组,锅炉效率每提高l%,整个机组效率将提高约0.3—0.4%,标准煤耗可下降3—4g/(kW?h)。

燃烧调整

燃烧调整

燃烧调整1、锅炉运行中,注意观察炉内火焰,燃油时火焰应呈白亮色,燃煤时正常火焰应为光亮的金黄色,保持良好的切圆燃烧,组织好风粉混合,炉膛火焰充满程度好,火焰中心不应偏斜,不直接冲刷水冷壁,对流过热器两侧烟温差不大于50℃,过热器再热器管壁温度不超过规定值。

2、锅炉正常运行中,保持炉膛负压-20~-40Pa范围内,严禁正压运行,氧量值保持在4~6%,排烟温度在规定范围内,保持排粉机出口风压稳定,经常检查炉内燃烧工况,不应有煤粉层分层燃烧现象呈闪光星点,合理调整各层二次风,使燃烧稳定、安全。

3、及时清除炉膛及喷燃器周围的结焦,定期进行吹灰工作。

4、锅炉运行中要注意监视炉膛负压、送风量、给煤机等自动控制是否正常,发现异常及时联系处理。

5、就地检查各燃烧器、二次风箱、风门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调整好合适的二次风,保证煤粉迅速而又完全燃烧。

6、根据煤质化验报告,及时了解煤质情况,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维持合格的=(24~28)%,以利于燃烧,定期对飞灰、灰渣进行取样煤粉细度R90分析,保持飞灰,灰渣可燃物不大于5%。

7、运行中经常注意一次风压的变化,合适的一次风保证着火迅速,发现异常,要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当一次风管堵塞时,应立即停止给粉机,并关闭下粉闸板进行吹扫疏通,无效时应联系检修外接压缩空气进行吹扫。

8、当锅炉运行的给粉机台数一定时,调整锅炉负荷一般采用增加或减少给粉量来完成,其调整原则:(1)高负荷下增加负荷时,一般先增加风量,再增加给粉量。

(2)在低负荷下运行,增负荷时应先增加粉量,再增加风量。

(3)降低负荷时,先减少给粉量,再减少风量。

9、下层的给粉机出力要保持均衡稳定,一般不作为调整负荷的手段。

根据负荷需要,可对角投停上排给粉机。

停用的喷燃器经过吹扫后方可关闭一次风门,适当开启周界风冷却,以防烧坏。

10、锅炉运行中,炉前燃油系统应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11、当煤质低劣,负荷较低或燃烧不稳时,应及时投油助燃,稳定燃烧。

燃烧调整

燃烧调整

第三节燃烧的控制与调整1 正常运行时,应保持有30~50Pa负压,以使不向外冒烟。

当烟道阻力增高时,需进行吹灰和除灰工作。

2 垃圾的混合:为了维持稳定的燃烧,关键在于给料机均匀稳定的输送垃圾,这要求垃圾吊车在将垃圾输送到进料斗之前,必须在垃圾坑里进行充分混合,这一点非常重要。

3 垃圾料斗的供料方式:给料时为了避免垃圾在料斗中拱起,料斗中的垃圾不能堆得太多,按正确方式供料,因料斗宽度很宽,一定保证宽度方向供料均匀,水平一致。

4 给料机速度和行程的调整:给料机的速度和行程可通过控制液压泵油量来调节,泵油量由比例控制电磁阀控制。

由炉排现场控制盘或中央控制盘上的按钮来控制。

给料机的运行分为三个阶段①压缩冲程:推料器向前高速移动25-40cm,垃圾被压缩而不会向前运动。

②进料冲程:在速度控制器上输入指令控制液压比列电磁阀使推进器向前移动,垃圾被推入炉膛。

最高速为40cm/min。

③返回冲程:由液压开关阀控制推料器在30S内完成高速返回。

在运行时,给料速度一般控制在行程控制在mm,通过控制给料机的速度和行程(增加速度和增加行程长度)来调节垃圾供给量(增加或减少),调节锅炉蒸汽流量(提高或降低)。

垃圾较干燥,采用较长的行程,垃圾较湿,采用较短的行程。

行程太短垃圾就不能顺利的落下,行程太长,垃圾会突然大量落下。

如果给料机在运行,但垃圾无法到达炉排上,应加大给料机的行程,如果垃圾大量落下,则应缩短给料机的行程。

5 炉排速度的调整:炉排速度通过调节液压缸油液压的比例电磁阀来调节,由炉排现场控制盘或中央控制盘上的按钮来控制。

炉排速度一般调节为调节炉排的速度,可调节炉排面上的垃圾层厚度(一般调节为400~800mm)和火床长度(一般设定在炉排长度的2/3处),从而调节垃圾的燃烬率。

提高炉排速度垃圾层厚度变薄,火床长度变长;相反,降低炉排速度垃圾层厚度变厚,火床长度变短。

6 一次风温度温度的调整:一次风温度可通过调整通过蒸汽空气预热器的蒸汽流量来调整,运行时,一般为150~2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锅炉燃烧控制系统一、燃烧控制系统的基本任务电站锅炉燃烧过程实质是将燃料化学能转变为蒸汽热能的能量形式转换过程。

燃烧过程控制的根本任务是使燃烧所提供的热量适应锅炉蒸汽负荷的需要,并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

1.维持蒸汽压力稳定锅炉蒸汽压力作为表征锅炉运行状态的重要参数,不仅直接关系到锅炉设备的安全运行,而且其是否稳定反映了燃烧过程中能量供求关系。

在单元机组中,锅炉蒸汽压力控制与汽机负荷控制是相互关联的,锅炉燃烧控制系统的任务是及时调整锅炉燃料量,使锅炉的能量输出与汽机为适应对外界负荷需求而需要的能量输入相适应,其标志是蒸汽压力的稳定。

2.保证燃烧过程的经济性保证燃烧过程的经济性是提高锅炉效率的重要方面,它是通过维持进入炉膛的燃料量与送风量之间的最佳比值来实现,即在有足够的风量使燃料得以充分燃烧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排烟造成的热损失。

3.维持炉膛压力稳定锅炉炉膛压力是否稳定反映了燃烧过程中进入炉膛的风量与流出炉膛的烟气量之间的工质平衡关系。

若送风量大于引风量,炉膛压力升高,太高的压力会造成炉膛向外喷火;反之,送风量小于引风量炉膛压力下降,过低的压力会造成漏风而降低炉膛温度,影响炉内燃烧工况,经济性下降。

所以说,炉膛压力是否在允许范围内变化,关系到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

锅炉燃烧过程的上述三项控制任务是不可分开的,它的三个被控参数(被调量)(即蒸汽压力、过剩空气系数或最佳含氧量、炉膛压力)与三个调节量(即燃料量、送风量、引风量)间存在着关联。

因此燃烧控制系统内的各子系统应协调动作,共同完成其控制任务。

二、汽压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1)燃烧率扰动下的汽压动态特性。

燃料量扰动下的汽压对象的动态响应曲线(2)汽机调门开度扰动下的汽压动态特性锅炉燃料量不变,汽机调门开度阶跃变化。

三、燃烧控制系统组成的基本原则(1)燃烧控制系统在外界负荷需求改变后应立即改变锅炉的燃料量,维持燃烧过程的能量平衡。

然而,主蒸汽压力对燃料量的响应呈现较大的迟延和惯性,特别是采用直吹式制粉系统的燃烧过程,如何迅速改变燃烧率至关重要。

(2)燃烧控制系统应能迅速发现并消除燃料量的自发扰动,维持主汽压力稳定。

(3)当外界负荷需要改变时,锅炉的送风量和引风量应与燃料量协调动作,使锅炉燃烧经济性指标及炉膛压力参数保持平衡,即锅炉燃烧工况的稳定。

(4)对于单元制运行的锅炉允许主汽压力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特别是滑压运行时汽压变动范围更大。

故,系统中有关参数应加以温度和压力的修正,以提高参数测量的精确性。

燃烧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案燃料—空气系统具有热量信号的燃料—空气系统具有氧量校正的燃料—空气系统引入氧量校正的作用:当煤质变化时(这种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根据氧量的多少来适当调整(校正)风量,可保持最佳风煤比例,保持炉内过剩空气稳定,保持经济燃烧。

根据锅炉的燃烧特点,在高负荷时,氧量要稍低一些,而低负荷时,氧量要稍高一些。

燃烧调节系统的调整原则:(1)要在燃料量、送风量、引风量三个子调节系统协调动作的基础上进行整定。

(2)调节系统中的有关系数一般是从满足稳态配比的原则确定,以保证燃料量、送风量和引风量满足适当的比例关系。

(3)燃烧调节系统中的三个调节量(燃料量、送风量、引风量)和三个被调量(汽压、过剩空气系数和炉膛压力)在动态过程中不允许有过分的超调。

中间储仓式锅炉制粉系统一、概述中间储仓式锅炉的燃料系统和燃烧过程是相互独立运行的。

燃料系统的任务是将原煤制成煤粉并存入煤粉仓;进入炉膛的燃料量是由给粉机将存于煤粉仓的煤粉送入炉膛。

二、制粉控制系统中储式钢球磨的控制燃煤火力发电厂进入锅炉炉膛的是磨碎的煤粉,将原煤块磨成煤粉的机械就是磨煤机。

目前在电厂中采用的磨煤机有钢球磨煤机、竖井式磨煤机、风扇磨煤机等。

原煤进入磨煤机被磨成煤粉,由送入磨煤机的风作为动力,将煤粉送入煤粉仓储存起来。

(一)控制任务(1)保证磨煤机磨成煤粉的细度符合规定,在我国煤粉细度是用70号筛子上煤粉颗粒的百分数(R70%)来表示。

煤粉太粗会增加机械未完全燃烧损失;煤粉太细又会增加磨煤机的耗电量。

因此,煤粉细度是制粉系统的主要的质量指标。

(2)解决煤粉的输送和防爆,必须对磨煤机出口风粉混合物的温度提出要求。

如果磨制的煤粉温度过高,则容易引起自燃而导致煤粉爆炸;煤粉温度太低,即意味着煤粉因流动性差而无法采用气力输送,且易积粉。

如果保证了风粉混合物的温度不变,则煤粉的湿度也基本上保持不变。

(3)力求降低磨制每吨煤粉的耗电量,提高经济性。

钢球磨煤机制粉的耗电率除了与煤粉细度有关外,还与钢球的装载量、煤的装载量有关,与煤种、管道阻力、制粉系统的漏风量也有关。

因此,要保持磨煤机处于最佳出力的工作状态,则必须及时消除来自各方面的扰动。

1) 给煤量扰动制粉系统运行中常会发生因煤块过大、煤太湿、给煤机工作不正常以及管道布置不合理等造成的断煤现象;此外还有通风阻力变化引起的通风量变化和煤粉细度的波动。

在通风量一定时,磨煤机装煤量不仅影响煤粉细度R70%,而且影响磨煤机出力B,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在保证煤粉细度符合要求的前提下,为使磨煤机有最大出力,应保持磨煤机的装载量为最佳值。

2)通风量扰动进入磨煤机的风量变化将引起磨煤机出力B以及煤粉细度R70%的变化,其关系曲线如上图所示。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可通过控制磨煤机入口负压来调整通风量。

在保证煤粉细度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加大通风量可提高磨煤机的出力。

3)原煤水分的扰动进入磨煤机原煤水分的变化将直接影响煤粉的湿度,使煤粉湿度保持在一定范围,既有利于储存和输送,又有利于保证磨煤机的最大出力。

因此对不同水分的原煤要向磨煤机加入不同的热风,在不产生煤粉爆炸的前提下,尽量减小煤粉的湿度。

(二)控制系统组成根据磨煤机装煤量扰动、通风量扰动和原煤水分扰动的分析,磨煤机控制设计有三个控制回路,即磨煤机负荷控制回路、磨煤机入口负压控制回路和磨煤机出口温度控制回路,三个回路均设计为单回路控制系统。

1.磨煤机负荷控制系统由于钢球磨在不同出力工况下,其耗电量变化较小,因此在保证煤粉细度的前提下,应使磨煤机工作在最大负荷下。

磨煤机装煤量目前尚无直接的且准确的测量手段,一般采用间接方法,如磨煤机前后的压差代表装煤量。

方案(a):工作原理是,磨煤机差压信号Δpm经排粉机前节流元件差压Δp修正后的信号C作为被调量;被调量C与其给定值R比较后的差值信号E送到比例积分调节器,经运算后输出控制信号U。

控制信号U作用到给煤单元控制给煤机,从而改变进入磨煤机的原煤并保持在最佳值。

以比值C作为球磨机负荷控制系统的被调量,目的是消除气体的流速等因素对磨煤机差压的影响。

实际上,球磨机的制粉系统是负压运行,球磨机本身负压较小,而排粉机进口负压较大,故漏风量对Δpm的影响较小,对Δp的影响却较大。

因此,比值C并不能消除漏风对装煤量的影响,即测量误差仍然存在;只有在漏风量一定的条件下,经过Δp修正后的磨煤机差压Δpm才能较准确地反映装煤量。

此外,给煤量改变时首先改变的是磨煤机喉部阻力,之后才改变煤位。

如给煤量增加,磨煤机喉部阻力增大,机身筒内的流速降低,故磨煤机差压首先减小;在磨煤机内存煤量增多之后,差压才开始增大。

由此可见,在给煤量扰动之后,响应有一段时间的虚假信号,且扰动量越大这种虚假现象就越严重。

方案(b):工作过程是,用磨煤机工作电流变化来间接反映装煤量的变化,磨煤机的工作电流经转换器转换成电压信号,然后与其给定值R比较,其偏差值E送入比例积分调节器运算,控制信号U通过执行机构改变进入磨煤机的原煤量。

如上图(b)。

由于球煤机工作电流变化较小,所以电流—电压转换器应有较高的灵敏度。

此外,还要每天按时给磨煤机加钢球,以避免钢球重量变化对磨煤机工作电流产生影响。

方案(c):对磨煤机而言,原煤量是流入物质,而风粉混合物则是流出物质。

引入风粉混合物流量D的磨煤机负荷控制系统如上图(c)。

方案(c)中,磨煤机差压Δpm与风粉混合物流量信号D综合后作为负荷控制系统的被调量,其工作过程与方案(a)、(b)一样。

风粉混合物流量信号是保证干燥风量的信号,在D保持不变时,Δpm越大,磨煤机装煤量越大。

方案(d):对磨煤机而言,装煤量越大,噪声越小,通过测量磨煤机的噪声,来实现磨煤机负荷的控制,其工作过程与方案(a)、(b)、(c)一样。

磨煤机的噪声越大,磨煤机装煤量越小。

2.磨煤机入口负压控制系统磨煤机入口负压控制的目的是维持制粉系统的通风量,同时保证制粉系统各点负压。

制粉系统负压过大则增加漏风量,负压过小又会出现漏粉。

3.磨煤机出口温度控制系统磨煤机出口温度控制系统如左图。

其组成原理及工作过程与入口负压控制系统是一样的,它是通过改变热风门挡板开度调整热风量来控制出口温度的。

对磨煤机出口温度来说,在热风门开度变化后,其温度变化有一定的延迟和惯性,然而单独调整还是比较容易维持被调量的。

但是,在热风量变化后进入磨煤机的通风量(热风量+冷风量)即随之变化,从而磨煤机入口负压也变化。

实际上,在调整冷风量以维持入口负压时,也就影响了磨煤机出口温度。

可见这两个系统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时,这是一个双输入双输出的多变量系统。

因此要想获得较好的调节效果,仅仅采用上述两个单回路系统是不够的。

一般地,从负压控制系统中要引出冷风挡板位置指令信号,并以前馈的方式作用到热风挡板位置控制回路,使磨煤机出口温度控制系统改变为前馈加反馈的负荷控制系统,这样可以补偿冷风门开度对出口温度的影响。

对于磨煤机控制回路来说,设计一个三输入三输出的多变量控制系统是合理的,可收到比三个独立的单回路控制系统要好得多的调节效果。

三、燃烧控制系统1.采用热量信号的燃烧控制系统以热量信号DQ代替燃料量信号M热量信号与进入炉膛的燃料量M间呈比例关系,仅在时间上存在迟延。

因此,用热量信号代替燃料量信号是可行的。

工作过程:(1)当BD增加时,调节器PI1动作,增大给粉机转速增加燃料量;PI2动作增大送风量,PI2输出的增大,经前馈通道增大引风机位置指令,增大引风量,引风量与送风量成比例变化,送风量与燃料量成比例变化。

(2)由热量信号DQ反映的进入炉膛燃料量与指令BD不相等时,比例积分特性的调节器PI1输出指令就继续增加,直到DQ与BD平衡为止。

同样,风量调节器PI2的作用保证风量与主指令相平衡,而炉膛压力调节器PI3则保证炉膛压力Pf等于设定值。

(3)风量控制子系统是由PI2、PI4组成的串级系统,其中PI2为内回路调节器,PI4为外回路调节器。

由于燃烧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保证燃烧的经济性,即燃料量与风量应有最佳的匹配。

在该燃烧控制系统中,风量和燃料量是成比例变化的,然而当煤种变化其发热量偏离其设计值时,这种成比例变化显然难以保证经济燃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