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层工程荷载计算

转换层工程荷载计算
转换层工程荷载计算

转换层荷载计算

一、受力分析:

由于转换层施工时产生的荷载非常大,且上下层结构梁位置不对称,转换层大梁施工时产生荷载通过模板支撑系统直接传递于下层梁板面上,考虑第四、五层楼板模板不拆除,因此上部荷载通过模板支撑系统同时由下面两层即四、五层来承载,计算时只要板、梁满足最大承载力要求即可。

1.63—68/W—Y1轴板为研究对象计算,受力如下图所示:

2.取37—45/W轴梁为研究对象计算,受力如下图所示:

二、承载力计算:

1.板的计算;

1.1 板设计受弯承载力计算(第四、五层板标高为17.600m、21.900m)

考虑第四、五层模板不予以拆除,以承受上部转换层传来荷载。

已知:b×h=1000×130 砼C35,fy取340N/mm2( 25)fcm=19 N/mm2 As=402mm2( 8@125)

ζ=Asfy/bh0fcm=402×340/1000×100×19=0.072KN·M

查表得as=0.072

Mu=as×b×h02×fcm=0.072×1000×1002×19=12.73 KN·M

1.2 转换层荷载计算:

已知:b×h=700×2600 L=7.2m

大梁砼分二次浇筑,第一次浇筑高度为1.3m。

钢筋砼自重:1.2×(26KN/m3×0.7m×1.3m×7.2m)=204.4KN

模板及支架自重:1.2×0.9×(0.85KN/m3×0.7m×1.3m×7.2m)=6.0KN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自重:1.4×(1KN/M2×0.7m×7.2m)=7.056KN

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1.4×(2.0KN/m2×0.7m×7.2m)=14.112KN

则荷载总重:N=204.4+6+7.056+14.112=231.568KN

q=231.568/7.2=32.16 KN/M

M=qL2/24=32.16×7.22/24=69.47 KN·M

则上部荷载M﹥2Mu=2×12.73=25.46 KN·M,即施工时四、五层楼板同时承载也不能满足要求。

1.3建议

通过计算建议第四、五层楼板钢筋作调整,改为 12@100双层双向。

验算如下:

已知:b×h=1000×130 砼C35,fy取340N/mm2( 25)fcm=19 N/mm2 As=1131mm2( 12@100双层双向)

ζ=Asfy/bh0fcm=1131×340/1000×100×19=0.202KN·M

查表得as=0.184

Mu=as×b×h02×fcm=0.184×1000×1002×19=35 KN·M

则上部荷载M=69.47 KN·M﹤2Mu=2×35=70 KN·M,即施工时能满足要求。

2.梁的计算:

2.1 梁实际受弯承载力计算(第四、五层板标高为17.600m、21.900m)

考虑第四、五层模板不予以拆除,以承受上部转换层传来荷载。

已知:b×h=350×800 砼C35,fy取340N/mm2( 25)fcm=19 N/mm2 As1=1964mm2 As2=3928mm2

ζ=Asfy/bh0fcm=5892×340/350×750×19=0.402KN·M

查表得as=0.323

Mu=as×b×h02×fcm=0.323×350×7502×19=1208 KN·M

2.2 转换层荷载计算:

2.2.1已知:b×h=800×2800 砼C45,fy取340N/mm2( 25)fcm=2

3.5 N/mm2 L=7.2m

大梁砼分二次浇筑,第一次浇筑高度为1.3m。

钢筋砼自重:1.2×(26KN/m3×0.8m×1.3m×9.9m)=321.2KN

模板及支架自重:1.2×0.9×(0.85KN/m3×0.8m×1.3m×9.9m)=9.45KN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自重:1.4×(1KN/M2×0.8m×9.9m)=11.1KN

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1.4×(2.0KN/m2×0.8m×9.9m)=22.18KN

则荷载总重:N=321.2+9.45+11.1+22.18=363.93KN

q=363.93/9.9=36.76 KN/M

2.2.2已知:b×h=700×2600 砼C45,fy取340N/mm2( 25)fcm=2

3.5 N/mm2 L=7.2m

大梁砼分二次浇筑,第一次浇筑高度为1.3m。

钢筋砼自重:1.2×(26KN/m3×0.7m×1.3m×7.2m)= 204.4KN

模板及支架自重:1.2×0.9×(0.85KN/m3×0.7m×1.3m×7.2m)= 6.0KN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自重:1.4×(1KN/M2×0.7m×7.2m)= 7.056KN

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1.4×(2.0KN/m2×0.7m×7.2m)= 14.112KN

则荷载总重:N=204.4+6.0+7.056+14.112=231.568KN

q=231.568/7.2=32.16 KN/M

p=32.16×7.2/2=115.776 KN

2.2.3已知:b×h=600×2300 砼C45,fy取340N/mm2( 25)fcm=2

3.5 N/mm2 L=7.2m

大梁砼分二次浇筑,第一次浇筑高度为1.3m。

钢筋砼自重:1.2×(26KN/m3×0.6m×1.3m×7.2m)= 175.22KN

模板及支架自重:1.2×0.9×(0.85KN/m3×0.6m×1.3m×7.2m)= 5.16KN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自重:1.4×(1KN/M2×0.6m×7.2m)= 6.05KN

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1.4×(2.0KN/m2×0.6m×7.2m)= 12.1KN

则荷载总重:N=175.22+6.05+6.05+12.1=193.37KN

q=193.37/7.2=26.86 KN/M

p=26.86×7.2/2=96.7 KN

M总=M1+M2+M3

结构设计基本荷载计算

荷载 1.墙体荷载: 1). 外墙(烧结页岩多孔砖容重14.0 kN/m3):(卫生间除外) 外墙面砖:0.5 kN/m2 20厚水泥砂浆:20×0.020=0.4 kN/m2 200厚墙体:14.0×0.20=2.80 kN/m2 20厚混合砂浆:17×0.020=0.34 kN/m2 ∑: 4.04 kN/m2 考虑建筑节能0.6kN/m2取∑: 4.64kN/m2 考虑装修抹灰取∑: 4.7kN/m2 G=4.7kN/m2×(H--梁高)×0.8= 内墙(加气混凝土砌块8.0 kN/m3):(卫生间除外) 20厚混合砂浆:17×0.020=0.34 kN/m2 200厚墙体:8.0×0.20=1.60 kN/m2 20厚混合砂浆:17×0.020=0.34 kN/m2 ∑: 2.24 kN/m2 考虑装修抹灰取∑: 2.3kN/m2 G=2.3kN/m2×(H--梁高)= 女儿墙(烧结页岩多孔砖容重14.0 kN/m3): 外墙面砖:0.5 kN/m2 20厚水泥砂浆:20×0.020=0.4 kN/m2 200厚墙体:14.0×0.20=2.80 kN/m2 20厚混合砂浆:17×0.020=0.34 kN/m2 ∑: 4.04 kN/m2 G=4.04kN/m2×H+压顶自重= 2). 卫生间外墙(烧结页岩多孔砖容重14.0 kN/m3):

外墙面砖:0.5 kN/m2 20厚水泥砂浆:20×0.020=0.4 kN/m2 200厚墙体:14.0×0.20=2.80 kN/m2 20厚混合砂浆:17×0.020=0.34 kN/m2 内墙面砖:0.5 kN/m2 ∑: 4.54 kN/m2 考虑建筑节能0.6kN/m2取∑: 5.14kN/m2 G=5.14kN/m2×(H--梁高)= ). 卫生间内隔墙(烧结页岩多孔砖容重14.0 kN/m3): 单面面砖:0.5 kN/m2 20厚水泥砂浆:20×0.020=0.4 kN/m2 100厚墙体:14.0×0.20=1.40 kN/m2 20厚混合砂浆:17×0.020=0.34 kN/m2 ∑: 2.64 kN/m2 G=3.14kN/m2×(H--梁高)= 2.屋面荷载: 1). 种植屋面:(从上到下) 300厚种植土:16×0.3=4.8 kN/m2 干铺聚酯纤维无纺布一层:0.10 kN/m2 (3+3)双层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0.35 kN/m2 20厚憎水膨胀珍珠岩找坡:4×(0.02+10×2%)=0.88 kN/m2 60厚岩棉板: 2.5×0.06=0.15 kN/m2 20厚水泥砂浆:20×0.020=0.4 kN/m2 150厚结构板:27×0.15=4.05kN/m2 10厚板底抹灰:10×0.020=0.2 kN/m2 ∑:10.88kN/m2

装饰装修转换层解决方法

1.1.1型钢转换层施工方案 施工部位:有吊顶的房间 1.1.1.1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50×50×5角钢,胀栓,防锈漆材料技术参数满足国标和图纸较高标准。 2)机具准备 一般应备有电焊机、切割机、扫帚、剪刀、皮卷尺、小线绳、粉笔、消防器材等。 3)作业条件 ①安装完顶棚内的各种管线及设备,确定好灯位、通风口及各种露明孔口位置。 ②各种材料全部配套备齐,且复试合格。 ③顶棚罩面板安装前,应做完墙、地湿作业工程项目。 ④搭好顶棚施工操作平台架子。 1.1.1.2工艺流程 1.1.1.3施工要点 1)测量放线 清理现场,复测轴线、标高线控制线,根据吊顶转换层深化图纸,在顶板上弹线定位,吊点间距为3000mm×1200mm。 2)打孔埋胀栓 根据定位使用电钻打孔,清孔后将胀栓砸如孔中。 3)安装角钢吊杆 将已开孔的50×50×5角码与角钢一端焊接(角钢长度根据吊顶高度确定),此端与顶板内胀栓连接拧紧。部分房间应顶板下布满管线,无法安装吊杆,或者房间跨度较大(超过2.5m),吊顶转换层高度较大的则需要在不影响天花标高的情况下,在墙面上设置直角三角形反支撑点,横向使用方钢管直接与支撑点焊接,具备设置吊杆条件的,方钢管要与

吊杆栓接或焊接,具体是否需要设置三角反支撑点,需要在现场实测实量后确定,如需设置参考此节内容,部分无法生根的型钢转换层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墙面生根用穿墙螺栓连接。 4)焊接转换层钢架 根据下图将角钢焊接形成装换层。转换层角钢末端用角码与墙体固定。转换层水平网架由50角钢组成,间距3000mm×1200mm,竖向构件间距亦为3000mm×1200mm,网架边缘部分距墙200mm设置50角钢边框,走廊等狭窄空间装换层必须形成“井”字框架体系以增加整体刚度。 转换层平面布置图 转换层剖面图 5)涂刷防锈漆 涂刷灰色防锈漆,分三遍涂刷。

高层建筑结构方案设计荷载估算

高层建筑结构方案设计荷载估算 1.2 高层建筑结构作用效应的特点 1.2.1 高层建筑结构的受力特点 建筑结构所受的外力(作用)主要来自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在低、多层建筑中,由于结构高度低、平面尺寸较大,其高宽比很小,而结构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也很小,故结构以抵抗竖向荷载为主。也就是说,竖向荷载往往是结构设计的主要控制因素。 建筑结构的这种受力特点随着高度的增大而逐渐发生变化。 在高层建筑中,首先,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由图1.2.1-1所示的框架可知,各楼层竖向荷载所产生的框架柱轴力为: 边柱 N=wlH/2h 中柱 N=wlH/h 即框架柱的轴力和建筑结构的层数成正比;边柱轴力较中柱小,基本上与其受荷面积成正比。就是说,由各楼层竖向荷载所产生的累积效应很大,建筑物层数越多,底层柱轴力越大;顶、底层柱轴力差异越大;中柱、边柱轴力差异也越大。 其次,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作为整体受力分析,如果将高层建筑结构简化为一根竖向悬臂梁,那么由图1.2.1-2、图1.2.1-3所示其底部产生的倾复弯矩为: 水平均布荷载 Mmax=qH2/2 倒三角形水平荷载 Mmax= Qh3/3 即结构底部产生的倾复弯矩与楼层总高度的平方成正比。就是说,建筑结构的高度越大,由水平作用对结构产生的弯矩就更大,较竖向荷载对结构所产生的累积效应增加更快,其产生的结构内力占总结构内力的比重越大,从而成为结构强度设计的主要控制因素。 1.2.2 高层建筑结构的变形特点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高层建筑结构的变形主要是竖向构件的压缩变形。由于各竖向构件的应力大小不同,因而其压缩变形大小也不同。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由于在施工过程中的找平, 同时由于各竖向构件的基底轴力大小不同,若不对基底应力进行调整,也可能导致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高层建筑结构最大的顶点位移为: 水平均布荷载△max=qH4/8EI 倒三角形水平荷载△max= 11qH4/120EI 式中EI为结构的 从以上可看出,结构顶点位移与其总高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则又比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累积效应增加更快,这就说明,高层建筑结构对结构

荷载及计算参数(已修改)

荷载及计算参数选择 主讲人王卫忠 一.荷载 1.墙体荷载 注:1. 门窗洞口面积>30%时应扣除洞口面积的墙重; 2. 计算梁上线荷应扣除梁高; 3.墙体线荷已包括面层,但若有外挂石材则应另考虑; 4. 当墙直接布置在楼板上,整体计算时,双向板可把墙均匀布于板跨,单向板可布置虚梁导荷;计算楼板 时应按《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第2.7.1~2.7.3条(P18),分不同情况分别计算。 顶棚可统一按0.35 KN/m2,如考虑抹灰可按0.5 KN/m2. 2.消防车荷载(双向板)(KN/m2) 当符合《荷载规范》4.4.1条的条件时,双向板按表中荷载取值,当有覆土时,按表2-1取值,同时应按表2-2考虑动力系数。(计算梁时,宜考虑折减)。

(按满载总重为300KN车辆考虑) 3.施工荷载 地下室顶板室外部分宜考虑10KN/m2、室内(一般指住宅楼平面范围内)部分宜考虑5KN/m2的施工荷载。其与覆土、消防车活荷及人防荷载不同时考虑,且应在施工图中注明相关要求。当室内部分考虑施工荷载时,室内隔墙可不考虑。 4.屋顶荷载 一般屋面顶花园、地下室顶板为景观绿化时,其活荷载取3 KN/m2,其覆土容重宜按18KN/m3计算。当有大型构筑物、景观小品或树木时,可再另外计算,一般树木可按3 KN/m2。考虑。裙房屋顶宜考虑4KN/m2的施工荷载。屋面找坡时,找坡填料应在图中注明(一般按陶粒混凝土容重计算,如另有做法,单独核算)。

二.计算参数 PKPM程序现在有很多计算参数是由设计人员来填写。程序放开这些参数有两个原因,首先就是要让设计人员真正的掌握工程的设计过程,能够尽可能的控制设计过程。其次就是要把一些关键的责任交由设计人员来负,程序只能起到设计工具的作用,不能代替设计。所以就需要我们的结构设计人员充分的理解程序的适用范围、条件和校对结果的合理性、可靠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5.1.16条要求“对结构分析软件的计算结果,应进行分析结果判断,确认其合理、有效后方可作为工程设计的依据”。PKPM 说明书也特别声明:使用者必须了解程序的假定并必须独立地核查结果。 SATWE设计参数 设计参数的合理确定至关重要。 SATWE前处理----接PM生成SATWE数据菜单共13项,重点是1、2两项。 (一)、SATWE前处理——接PMCAD生成SATWE数据 分析与设计参数定义 总信息 1、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度):一般取0o和>15o的斜交方向。如体型复杂,可改变此数,使之按最大受力方向,近似可按地震力最大作用方向取(在WZQ.OUT中,逆时针为正。)。必须注意的是:风荷载体型系数也应相应修改。 2、混凝土容重:隐含值25。构件自重计算梁板、梁柱重叠部分都未扣除,框架结构可行,剪力墙、板柱结构偏小。按公司规定一般取27。在自重荷载有利的情况下,宜取24。 3、钢材容重:隐含值78。可行。 4、裙房层数:按实际情况。(不含地下室) 高规及抗规规定: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楼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部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包括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等。 5、转换层所在层号:按自然层号填输,(含地下室的层数)。该指定为程序决定底部加强部位及转换层上下刚度比的计算和内力调整提供信息,同时,当转换层号大于等于

荷载计算表

做设计经常取平均值: 设计关键参数的确定: 基本风压=0.35N/m2 抗震设防烈度=6度,0.05g,,一组 楼板面荷载: 恒载:假定楼板厚度均为120mm,0.12x25=3KN/m2 附加面层恒载一般是:1.5~2.0kn 3+2=5KN/M2 活载:查荷载规范: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2.0 屋面荷载:恒载:假定楼板厚度均为120mm,0.12x25=3KN/m2 附加面层恒载一般是:3.5kn 3+3.5=6.5KN/M2 活载:查荷载规范: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3.0 隔墙荷载:14kn/m3x0.2(墙厚)=2.8kn/m2(砖墙重) 0.04(抹灰厚)x20kn/m3=0.8kn/m2(抹灰) 2.8+0.8= 3.6kn/m2 实心墙:3.6x3(墙高)=10.8KN/M 有窗户:7.0 目录 第一部分主体设计 一、计算依据 二、荷载计算 三、内力分析及结构设计 第二部分人防设计 一、计算依据 二、荷载计算 三、内力分析及配筋设计 第三部分基础设计 一、计算依据 第一部分:主体设计: 一、计算依据: 1.我国现行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以及《建筑用料说明(陕02J)》。 2.建筑施工图中的用料说明表;以及相关专业的互提资料。 二、荷载计算: 1.各层楼板面荷载计算: 根据建施平面及功能布置,以及(GB50038-2001)相关章节之规定。未注荷载单位为kN/m2(面荷载)。 1)地下室顶板荷载统计:

转换层叠合荷载计算

附件三、转换层大梁荷载计算 一、受力分析: 1.取58—63/Y1轴梁为研究对象计算,受力如下图所示: 二、承载力计算: 2.梁的计算: 2.1 梁分二次浇注,以0.8m*2.8m为例进行计算。第一次浇注1.8米,第二次浇注1.0米。(第四、五层板标高为17.600m、21.900m) 考虑第四、五层模板不予以拆除,以承受上部转换层传来荷载。 已知:b×h=350×700 砼C35,fy取340N/mm2(25),按75%考虑fcm=19*0.75=14.25 N/mm2As=2279.64mm2 ζ=Asfy/bh0fcm=2279.64×340/350×630×14.25=0.247 查表得as=0.216 Mu=as×b×h02×fcm=0.216×350×6302×14.25=427.6 KN·M 所能承受的均布荷载: q1=427.6×8/7.52=60.8KN 2.2 转换层传来的荷载计算:

2.2.1已知:b×h=800×2800 砼C45,fy取340N/mm2(25)fcm=2 3.5 N/mm2 L=7.2m 大梁砼分二次浇筑,第一次浇筑高度为1.8m。 钢筋砼自重:1.2×(26KN/m3×0.8m×1.8m)=44.93KN/m 模板及支架自重:1.2×0.9×(0.85KN/m3×0.8m×1.8m)=0.95KN/m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自重:1.4×(1KN/M2×0.8m)=1.12KN/m 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1.4×(2.0KN/m2×0.8m)=2.24KN/m 则荷载总重:N=44.93+0.95+1.12+2.24=49.02KN/m q1=60.8KN/m> N=490.2KN满足要求。 2.2.2第一次浇注1.8米高的梁隔4天后第二次浇注,则第一次浇注混凝土强度按达到75%计算。 已知: 混凝土C45 L=7.5m b×h=800mm×1800mm 2528 f cm=23.5n×0.75=17.63/mm2 f y=340n/mm2 A S=15386mm2实际 取h=1800mm h0=1800-250=1550mm ξ=f y×A S/(b×h×f cm)=340×15386/(800×1550×17.63)=0.239<ξ b=0.528 查表得a s=0.210 M U=0.210× 15502× 800× 23.5=7115.8KN.M 大梁砼分二次浇筑,第二次浇筑高度为1.0m。 第一次浇注的梁承受整个梁的自重以及施工何载 钢筋砼自重:1.2×(26KN/m3×0.8m×2.8m)= 69.89KN/m 模板及支架自重:1.2×0.9×(0.85KN/m3×0.8m×2.8m)= 2.06KN/m

(施工手册第四版)第二章常用结构计算2-1 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

2常用结构计算 2-1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 2-1-1荷载 1.结构上的荷载 结构上的荷载分为下列三类: (1)永久荷载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2)可变荷载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活载等。 (3)偶然荷载如爆炸力、撞击力等。 建筑结构设计时,对不同荷载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 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2.荷载组合 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应取各自的最不利的效应组合进行设计。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γ0S≤R(2-1) 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 S——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 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应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 (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2-2)式中γ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γQi——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Y Q1为可变荷载Q1的分项系数; S GK——按永久荷载标准值G 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S QiK——按可变荷载标准值Q i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S Q1K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 ψci——可变荷载Q i的组合值系数; n——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数。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2-3)(3)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 1)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 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 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 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 一般情况下应取1.0; 对结构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应取0.9。 2)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一般情况下应取1.4; 对标准值大于4kN/m2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活荷载应取1.3。 对于偶然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宜按下列规定确定:偶然荷载的代表值不乘分项系数;与偶然荷载同时出现的其他荷载可根据观测资料和工程经验采用适当的代表值。 3.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见表2-1) 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表2-1 类别 标 准值 ( 组 合值系数 频 遇值系数 准永 久值系数

框架结构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第6章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6.1 框架结构的荷载计算 §6.1.1.板传荷载计算 计算单元见下图所示: 因为楼板为整体现浇,本板选用双向板,可沿四角点沿45°线将区格分为小块,每个板上的荷载传给与之相邻的梁,板传至梁上的三角形或梯形荷载可等效为均布荷载。 图6-1 框架结构计算单元

图6-2 框架结构计算单元等效荷载 一.B ~C, (D ~E)轴间框架梁: 屋面板传荷载: 恒载:2226.09KN/m 1.5m [1-2(1.5/6)(1.5/6)]2=17.128KN/m ??+? 活载:2222.0KN/m 1.5m [1-2(1.5/6)(1.5/6)]2=5.625KN/m ???+? 楼面板传荷载: 恒载:2223.83KN/m 1.5m [1-2(1.5/6)(1.5/6)]2=10.772KN/m ???+? 活载:2222.0KN/m 1.5m [1-2(1.5/6)(1.5/6)]2=5.625KN/m ???+? 梁自重:3.95KN/m B ~C, (D ~E)轴间框架梁均布荷载为: 屋 面 梁: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17.128 KN/m+3.95 KN/m=21.103 KN/m 活载=板传荷载=5.625 KN/m 楼面板传荷载: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3.95 KN/m+10.772 KN/m=14.747 KN/m 活载=板传荷载=5.625 KN/m 二. C ~D 轴间框架梁: 屋面板传荷载: 恒载:26.09KN/m 1.2m 5/82=9.135KN/m ??? 活载:22.0KN/m 1.5m 5/82=3KN/m ??? 楼面板传荷载:

结构设计荷载计算(模板)

第三医院荷载计算 面层荷载 一、屋面荷载:(上人屋面) 25厚水泥花砖0.60(kN/m2) 20厚水泥砂浆20×0.020=0.40(kN/m2) 防水层0.40(kN/m2) 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20×0.020=0.40(kN/m2) 水泥焦渣找坡层 1.60(kN/m2) 60厚高密度聚苯板保温层2×0.06=0.12(kN/m2) 水泥砂浆找平层0.40(kN/m2) 120厚钢筋混凝土屋面板25×0.12=3.00(kN/m2) 170厚钢筋混凝土屋面板2) 吊顶0.50(kN/m2) 静荷载总计2) 活荷载总计(上人屋面) 2.00(kN/m2) 二、首层楼面荷载:

隔墙折算板面荷载 2.50(kN/m2) 100厚面层25×0.100=2.50(kN/m2) 结构层200厚钢筋混凝土板25×0.200=5.00(kN/m2) 吊顶0.50(kN/m2) 静荷载总计10.50(kN/m2) 活荷载(考虑施工堆载)总计 5.00(kN/m2) 三、首层(CT、MRI有地沟)楼面荷载 100厚面层25×0.100=2.50(kN/m2) 结构层200厚钢筋混凝土板25×0.200=5.00(kN/m2) 吊顶0.50(kN/m2) 静荷载总计8.00(kN/m2) 活荷载总计8.00(kN/m2) CT、MRI围护墙恒荷载30.00(kN/m2) 四、四层以下楼面荷载:(生化、免疫、试验室、护士站等) 隔墙折算板面荷载 2.50(kN/m2) 100厚面层25×0.100=2.50(kN/m2) 结构层120厚钢筋混凝土板25×0.120=3.00(kN/m2) 结构层170厚钢筋混凝土板2) 吊顶0.50(kN/m2) 静荷载总计2)

荷载传递计算

(一)转换层梁、板混凝土约560m3,下部支撑体系承受的荷载是相当大的,现对在转换层以下各楼层的支撑体系作如下调整,用以卸荷: 转换层的支撑体系中,立杆底部在梁板间位置须垫上木枋和模板,将大梁的荷载传递至下层的梁再由梁传递至柱。 1、转换层现浇结构施工时三层、四层的楼板必须进行支撑加固,加固钢管立杆,加固钢管上下层必须在同一支撑点上,这才能使它更好的传递荷载。板卸荷简图如下: 2、转换层梁 转换层梁主要承受荷载体。 2.1、在转换层和加固层相同轴线位置都有梁的梁宽大于或等于600mm在梁底加两根立杆作为卸荷顶撑杆,间距为1500mm,设两道水平杆,在二层、三层、四层梁底进行加固,采用钢管支撑架加固; 加固简图如图所示: 在转换层和加固层相同轴线位置都有梁的梁宽小于600mm在梁底加一根立杆作为卸荷顶撑杆,间距为1500mm,设两道水平杆,在三层、四层梁底进行加固;采用钢管加固; 加固简图如图所示: 2.2、在转换层和加固层相同轴线位置加固层没有梁的,在相应位置板底进行加固,从二层加固至四层;采用钢管加固,加固搭设方

式同转换层梁。 加固简图如图所示: 梁板加固立杆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加固如图所示: (二)转换层下各层楼板分担荷载计算 一)、板荷载传递计算如下: 楼板厚度180,每层楼面荷载设计值为3.5 KN/m2。 1、模板及支撑系统自重0.35KN/m2 2、现浇混凝土自重25KN/m3×0.18=4.5KN/m2 3、钢筋自重 1.1×0.18=0.198KN/m2 4、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2.5 KN/m2

5、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P=2.0 KN/m2 F4= F砼+F模+F钢筋+ F人+ F捣 =4.5+0.35+0.198+2.5+2.0=9.55KN/m2 F3= F4-3.5+ F模=9.55-3.5+0.35=6.4 KN/m2>3.5 KN/m2 不安全, 故:四层单层加固不安全,需再在下层卸荷: F2= F3-3.5+ F模=6.4-3.5+0.35=3.25KN<3.5KN/m2 安全, 故:三层、四层两层加固能满足板的卸荷要求。 二)、梁荷载 (一)KZL22梁截面为900×2200,跨度7.7米(1-39轴交1-R 轴~1-J轴) 模板及支撑体系自重:0.5KN/M2 砼自重:25KN/M3 钢筋自重:梁取1.5KN/M3 振捣砼的荷载:2.0 KN/M2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2.0KN/M2 1、梁的砼重量:7.7×0.9×2.2×25=381.15KN 2、钢筋自重:7.7×0.9×2.2×1.5=22.87KN 3、模板及支撑系统重量:7.7×0.9×0.5=3.47 KN 4、施工人员荷载:7.7×2.0×0.9=13.86 KN 5、振捣砼的荷载: 7.7×2.0×0.9=13.86KN

荷载计算公式汇总

荷载计算公式

荷载计算1楼板荷载 120mm厚板: 恒载:20mm水泥砂浆面层2 120mm钢筋混凝土板2x25=3 KN/m2 板底20mm石灰砂浆2 考虑装修面层2 总计 KN/m2 取m2 活载:住宅楼面活载取 KN/m2 100mm厚板: 恒载:20mm水泥砂浆面层2 100mm钢筋混凝土板2 板底20mm石灰砂浆2 考虑装修面层2 总计2 取m2 活载:住宅楼面活载取 KN/m2 90mm厚板: 恒载:20mm水泥砂浆面层2 90mm钢筋混凝土板 = KN/m2 板底20mm石灰砂浆2 考虑装修面层2 总计 m2 KN/m2 活载:住宅楼面活载取 KN/m2 2屋面荷载

以100mm厚板为例: 恒载: 架空隔热板(不上人作法2 20mm防水保护层2 防水层2 20mm找平层2 2%找坡层(焦渣保温层2 100mm厚钢筋砼板0x25= KN/m2 20厚板底抹灰2 总计 KN/m2 KN/m2 活载:按规范GB50009-2001不上人屋面取2 梁荷载: 本工程外墙采用多孔砖MU10,墙厚190,内隔墙,卫生间均按120实心砖考虑。标准层: a. 外墙荷载:墙高=m 取层高3000mm, =x=取KN/m 无窗时:q 1 有窗时: q =x=取KN/m 2 =x=取KN/m q 3 墙高=m 取层高3000mm, 无窗时:q =x=KN/m 1 有窗时: =x=KN/m q 2 =x=KN/m q 3 =x=取KN/m q 4 墙高=m 取层高3000mm, =x=KN/m 无窗时:q 1 =x=KN/m 有窗时:q 2 q =x=取KN/m 3 =x=取KN/m q 4

吊顶转换层节点计算书模板

吊顶转换层节点计算书 本计算书以“1200mm*4000mm”为一个代表计算单元,1200mm*4000mm代表单元内,吊顶转换层由三个M8*80金属膨胀螺栓与结构连接。 本工程结构楼板使用的是C30混凝土,经试验,M80*8金属膨胀螺栓锚固在150#(C15混凝土)混凝土上的拉力允许值为540kg,若M8*80金属膨胀螺栓锚固在C30混凝土上,则拉力允许值将远远大于540kg,本计算书以150#混凝土的540kg允许拉力为例:三个M8*80金属膨胀螺栓的拉力允许值为:3×540kg=1620kg 由于吊顶转换层与结构的力学关系为单一的重力与拉力故 F拉=F总重=Gg F拉=Gg=1620kg×9.8N/kg=15876N=15.876KN 涉及公式:F=Gg(g=9.8N/kg) 代表单元内吊顶转换层总重力分析: 1、L40×4 镀锌方矩管 4.68kg/m 代表单元内有6根1.7m长的镀锌方矩管,故有 G L40×4镀锌方矩管=4.68kg/m×1.7m×6=47.736kg F1= G L40×4镀锌方矩管g= 467.8128N≈0.4678KN 2、L50×5 镀锌角钢 3.77kg/m 代表单元内有2根4m长镀锌角钢,故有 G L50×5镀锌角钢=3.77kg/m×4m×2=30.16kg F2= G L50×5镀锌角钢g= 295.568N≈0.2956KN 3、1200mm*2440mm 细木工板30kg/块代表单元内,细木工板加工的灯槽面积为0.6m×1.2m=0.72m2代表单元内有两条灯槽,故有M灯072m2×2=1.44m2 单块细木工板面积为1.2m×2.44m=2.928m2 G细木工板=30kg 则细木工板每平米重量为30kg÷2.928m2≈10.246kg/m2 则G3=10.246kg/m2×1.44m2=14.754kg F3= G3g= 144.5892N≈0.1446KN

转换层工程荷载计算

转换层荷载计算 一、受力分析: 由于转换层施工时产生的荷载非常大,且上下层结构梁位置不对称,转换层大梁施工时产生荷载通过模板支撑系统直接传递于下层梁板面上,考虑第四、五层楼板模板不拆除,因此上部荷载通过模板支撑系统同时由下面两层即四、五层来承载,计算时只要板、梁满足最大承载力要求即可。 1.63—68/W—Y1轴板为研究对象计算,受力如下图所示: 2.取37—45/W轴梁为研究对象计算,受力如下图所示:

二、承载力计算: 1.板的计算; 1.1 板设计受弯承载力计算(第四、五层板标高为17.600m、21.900m) 考虑第四、五层模板不予以拆除,以承受上部转换层传来荷载。 已知:b×h=1000×130 砼C35,fy取340N/mm2( 25)fcm=19 N/mm2 As=402mm2( 8@125) ζ=Asfy/bh0fcm=402×340/1000×100×19=0.072KN·M 查表得as=0.072 Mu=as×b×h02×fcm=0.072×1000×1002×19=12.73 KN·M 1.2 转换层荷载计算: 已知:b×h=700×2600 L=7.2m 大梁砼分二次浇筑,第一次浇筑高度为1.3m。 钢筋砼自重:1.2×(26KN/m3×0.7m×1.3m×7.2m)=204.4KN 模板及支架自重:1.2×0.9×(0.85KN/m3×0.7m×1.3m×7.2m)=6.0KN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自重:1.4×(1KN/M2×0.7m×7.2m)=7.056KN 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1.4×(2.0KN/m2×0.7m×7.2m)=14.112KN 则荷载总重:N=204.4+6+7.056+14.112=231.568KN q=231.568/7.2=32.16 KN/M M=qL2/24=32.16×7.22/24=69.47 KN·M 则上部荷载M﹥2Mu=2×12.73=25.46 KN·M,即施工时四、五层楼板同时承载也不能满足要求。 1.3建议 通过计算建议第四、五层楼板钢筋作调整,改为 12@100双层双向。

转换层大梁模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转换层模板施工方案 第一节工程概况 1.1编制依据 1、****施工组织设计; 2、施工设计图纸; 3、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5、建筑结构荷载规; 6、工程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1.2 工程概况: ****工程转换层位置为三层,标高12.45m,下部为二层裙楼,转换层层高6.500m,转换层大梁最大截面尺寸为1400X1700mm,最大主筋直径Φ32Ⅲ级螺纹钢筋,箍筋最大直径Φ14Ⅱ级螺纹钢筋,转换层梁钢筋均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转换层墙柱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C50、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60。 1.3工程特点难点 ****工程转换层施工主要突出的特点难点有:工程转角位置多,测量定位困难;本工程裙楼2层、地下室2层,其转换层梁板模支撑系统设计与搭设较困难;框支柱与框支梁柱头位置钢筋满足锚固长度的排距控制与钢筋穿铁顺序确定;保护层控制与砼抗裂控制。 针对测量定位困难,项目上采用在楼板上留孔,用激光垂准仪进行投测,确定主要控制线,由控制线进行定位,先在二层楼板面将框支梁放线定位,然后再在框支梁对应位置搭设其支模架,铺设梁底板前,再次吊线核对其位置。对转换层梁板模支撑系统在方案设计中选择多单元最不利位置进行验算,依次验算支撑系统及下层结构的承载能力,对下层结构不满足承载要求时对

结构进行调整加强,并报复核,详模板、支撑体系计算。对柱头框架梁钢筋除了理论上计算出钢筋穿筋位置间距外,按实际比例绘出节点图,对操作班组进行交底指导施工。对于砼质量控制,在确定钢筋排距位置后对梁、柱头等钢筋密集处先找好下料点,作好记录,采用布料杆灵活布料,砼分层浇筑,加强养护及外温差控制,对钢筋重叠过高造成砼保护层过厚位置采用挂钢筋网片处理,防止砼表面开裂。 第二节模板工程 转换层结构施工中支承方案的选择,根据施工经验,本工程转换层支撑体系拟采取如下方案:二层梁板支撑系统不拆除,首层梁板及地下室梁板局部加设顶撑,由上至下逐层转递荷载,直至地下室底板。 本方案模板支撑系统的计算顺序以:选择计算单元(选择多个计算单元)荷载清理梁侧板、底板强度计算梁底枋计算梁侧枋计算钢管围柃计算对拉螺栓计算支承钢管脚手架计算二层梁板结构计算 3.1 模板支撑体系计算 框支梁模板工程:材料采用七层板(18厚),50×80硬木枋,80×100硬木枋,Φ48×3.5脚手架钢管,扣件。转换层模板工艺如下:支二层墙、柱模板——支三层框支梁底模——支梁侧模——支设平台板 框支梁支撑系统见附图 (一)、模板支撑验算。 1、选计算单元 根据《3#楼三层梁平法施工图》结3-31可知转换层梁产生荷载最大、对下部支撑最不利的梁为3-J~3-N轴交3-18轴处KZL2-3(2)梁(1400×1700,L

荷载计算及计算公式-小知识

荷载计算及计算公式小知识 1、脚手架参数 立杆横距(m): 0.6; 立杆纵距(m): 0.6; 横杆步距(m): 0.6; 板底支撑材料: 方木; 板底支撑间距(mm) : 600; 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2;模板支架计算高度(m): 1.7; 采用的钢管(mm): Ф48×3.5; 扣件抗滑力系数(KN): 8; 2、荷载参数 模板自重(kN/m2): 0.5; 钢筋自重(kN/m3) : 1.28; 混凝土自重(kN/m3): 25;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 1; 振捣荷载标准值(kN/m2): 2 3、楼板参数 钢筋级别: 二级钢HRB 335(20MnSi); 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楼板的计算宽度(m): 12.65; 楼板的计算跨度(m): 7.25; 楼板的计算厚度(mm): 700; 施工平均温度(℃): 25; 4、材料参数

模板类型:600mm×1500mm×55mm钢模板; 模板弹性模量E(N/mm2):210000; 模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205; 木材品种:柏木; 木材弹性模量E(N/mm2):9000; 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 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3; Φ48×3.5mm钢管、扣件、碗扣式立杆、横杆、立杆座垫、顶托。 16a槽钢。 锤子、打眼电钻、活动板手、手锯、水平尺、线坠、撬棒、吊装索具等。 脱模剂:水质脱模剂。 辅助材料:双面胶纸、海绵等。 1)荷载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25+1.28)×0.6×0.7=11.04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2=0.5×0.6=0.3kN/m ;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kN):q3=(1+2)×0.6 =1.8kN; q=1.2×(q1+q2)+1.4×q3=1.2×(11.04+0.3)+1.4×1.8=16.128kN/m 2)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 [f] 其中 f ——模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模板的最大弯距(N.mm);W ——模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W= 5940mm3;[f] ——模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M =0.1ql2= 0.100×16.128×0.6×0.6=0.581kN.m 故f = 0.581×1000×1000/5940=97.8N/mm2 模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205 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v =0.677ql4/100EI<[v]=l/150=4mm 模板最大挠度计算值v=0.677×(11.04+0.3)×6004/(100×210000×269700)=0.175mm 模板的最大挠度小于[v],满足要求! 4)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 方木按照均布荷载下两跨连续梁计算。 (1)荷载的计算 ①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L1=(25+1.28)×0.70×0.6=11.04kN/m ②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L2=0.5×0.3=0.15kN/m ③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q1=(1+3)×0.6=2.4kN/m 静荷载q2=1.2×(11.04+0.15)=13.428kN/m 活荷载q3=1.4×2.4=3.360kN/m 5)方木的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q=(13.428+3.36)/0.6=27.98kN/m 最大弯矩M=0.1ql2=0.1×27.98×0.6×0.6=1.007kN.m

荷载计算方法总结

荷载计算总结 为便于大家查阅荷载计算值,将网易土木上的荷载计算方法整理下来传至百度文库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对网易土木表示感谢^_^ ^_^ 1 风荷载:【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版)附表D.4强条】 2 正常使用活荷载标准值(KN/m2):【荷载规范-4.1.1强条、技术措施-荷载篇】(1)住宅、宿舍取2.0;其走廊、楼梯、门厅取2.0; (2)办公、教室取2.0;其走廊、楼梯、门厅取2.5; (3)食堂、餐厅取2.5;其走廊、楼梯、门厅取2.5; (4)一般阳台取2.5; (5)人流可能密集的走廊/楼梯/门厅/阳台、高层住宅群间连廊/平台取3.5;(6)卫生间取2.0~2.5(按荷载规范);设浴缸、座厕的卫生间取4.0; (7)住宅厨房取2.0,中小型厨房取4.0,大型厨房取8.0(超重设备另行计算);(8)多功能厅、阶梯教室有固定坐位取3.0;无固定坐位取3.5; (9)商店、展览厅、娱乐室取3.5;其走廊、楼梯、门厅取3.5; (10)大型餐厅、宴会厅、酒吧、舞厅、健身房、舞台取4.0; (11)礼堂、剧场、影院、有固定坐位的看台、公共洗衣房取3.0; (12)小汽车通道及停车库取4.0; (13)消防车通道:单向板取35.0;双向板楼盖、无梁楼盖取20.0; 注:消防车超过300KN时,应按结构等效原则,换算为等效均布荷载。结构荷载输入:无覆土的双向板(板跨≥2.7m):板、次梁取28,主梁取20;覆土厚度≥0.5m的双向板(板跨≥2.7m):板取≤28,梁参考院部《消防车等效荷载取值计算表》;其余情况需单另计算,专业负责人需复核。 (14)书库、档案库取5.0; (15)密集柜书库取12.0; (16)大型宾馆洗衣房取7.5; (17)微机房取3.0;大中型电子计算机房取≥5.0,或按实际; (18)电梯机房、通风机房取7.0;通风机平台取6(≤5号风机)或8(8号风机); (19)制冷机房、宾馆储藏室、布草间、公共卫生间(包括填料隔墙)取8.0;(20)水泵房、变配电房、发电机房、银行金库及票据仓库取10.0; (21)管道转换层取4.0; (22)电梯井道下有人到达房间的顶板取5.0。 未列出者查荷载规范及《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分册)》荷载篇。3屋面活荷载标准值(KN/m2):【荷载规范-4.3.1强条、技术措施-荷载篇】(1)上人屋面取2.0; (2)不上人屋面取0.5; (3)屋顶花园取3.0(不包括花圃土石材料); 注:施工或维修荷载较大时,屋面活荷载应按实际情况采用;因排水不畅、堵塞等,应加强构造措施或按积水深度采用。 (4)地下室顶板施工荷载一般取10.0,塔楼内顶板一般不少于5.0;高低层相邻的屋面,低屋面应考虑施工荷载不少于4.0;其分项系数取1.0。 注:当利用顶板上的覆土层荷重代替施工荷载时,必须在图上注明覆土层须待上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方可进行回填。

结构计算-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

常用结构计算 1 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 1-1 荷载 1.结构上的荷载 结构上的荷载分为下列三类: (1)永久荷载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2)可变荷载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活载等。 (3)偶然荷载如爆炸力、撞击力等。 建筑结构设计时,对不同荷载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 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2.荷载组合 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应取各自的最不利的效应组合进行设计。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γ0S≤R (1) 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 S——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 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应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 (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2-2) 式中γ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γQi——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Y Q1为可变荷载Q1的分项系数; S GK——按永久荷载标准值G 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S QiK——按可变荷载标准值Q i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S Q1K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 ψci——可变荷载Q i的组合值系数; n——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数。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2-3)(3)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 1)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 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 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 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 一般情况下应取1.0; 对结构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应取0.9。 2)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一般情况下应取1.4; 对标准值大于4kN/m2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活荷载应取1.3。 对于偶然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宜按下列规定确定:偶然荷载的代表值不乘分项系数;与偶然荷载同时出现的其他荷载可根据观测资料和工程经验采用适当的代表值。 3.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见表1)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表1

转换层方案

转换层结构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鲁商中心1A区由1#~4#楼四幢高层住宅楼、商业网点、地下车库及裙房组成,地下二层,地上2层商业网点、住宅楼32层;裙房地上2层。总建筑面积约140000 m2,地面建筑总高度为103.9m。结构形式:框架-剪力墙结构,网点二层为设备转换层,框支梁最大梁截面为1000mm×2000mm,层高为5.8m。首层、二层、三层板面活荷载标准值均为 4.0KN/m2。转换大梁下对应三层、二层梁截面450mm*700mm,两端为1000mm*1000mm的框架柱,最大跨度净长8000mm,二、三层梁板混凝土为C50。 二、施工方法 2.1施工要点分析 2.1.1框支梁下的三层梁板结构承载能力不足,因此,在选择施工方法时,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确保地下二层及网点一层以下结构的安全。 2.1.2本工程转换大梁荷载采用一层大梁协同承载方案,转换大梁下面对应下层位置梁支撑暂缓拆除,待大梁强度达100%后拆除。 2.1.3框支梁自重及其施工荷载是通过模板支撑系统传递到网点一层及以下的梁板结构上进行卸载的,因此,对支撑系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等必须满足技术要求。 2.2施工方法 2.2.1转换层整个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满堂脚手架,选用Φ48× 3.5焊接钢管,脚手架采用接头扣件连接,立杆排距、纵距见图1。 2.2.2框支梁下设四排立杆,立杆下垫在宽250mm厚50mm的木脚手板上,用以扩散立杆下集中应力。 2.2.3在框支梁下纵向中部设两排 3.3米至3.5米长立杆,上部采用丝杆调节大梁底标高,丝杆中心与上部梁下小横杆中心对齐,丝杆上部U形处用木楔子钉齐,外侧两排立杆顶端用双扣件与小横杆连接。 2.2.4设于梁底的承重钢管应放在大横管的上面,与立杆连接。 2.2.5框支梁底模、侧模采用胶合板支设,模板变形翘曲的禁止使用。侧模外设垂直、水平两层Φ48钢管加固,用Φ14穿墙螺栓夹紧,水平方向间距@450,垂直方向设四道,间距见图2,每跨设三道斜撑,以保证梁不倾斜。 2.2.6框支梁截面大,砼浇筑后,内外温度差有可能超过25℃。因此,应按大体积砼施工要求,做好养护期间的保温工作,防止产生温差裂缝。 三、转换层框支梁结构承载能力计算 3.1大梁线荷载Q设计值计算(KN/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