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层工程荷载计算

合集下载

计算书

计算书

天津西站钢结构转换层计算书一、计算参数吊杆+龙骨+吊顶材料自重=25kg/m ,角钢自重3.77kg/m二、吊杆承载力验算1、 强度验算(1)顶面为水平面纵向间距a=1m ,横向间距b=1.2m ,每根吊杆承担拉力25 1.0 1.29.8p N =⨯⨯⨯=294N(2)顶面为斜面坡度为1/2.6,吊杆间距不变,每根承担拉力25 1.0 1.29.8/cos p N θ=⨯⨯⨯=316.1N 4/316.1/0.5*10p N A σ-===6.3MPa<[σ]满足要求2、 刚度验算56.32.110E σε==⨯可以忽略 3、 稳定性受拉构件满足稳定性要求三、竖向角钢承载力计算强度验算纵向间距a=1m ,横向间距b=2.5m ,角钢受力由吊杆+龙骨+吊顶材料自重、横向角钢、竖向角钢、竖向角钢本身自重引起,取计算面积如图9.8[(1.0 2.5) 3.7725 1.0 2.5 1.55 3.77]p N =⨯+⨯+⨯⨯+⨯=799N/p N A σ==799/4.803*10-4=1.66Mp<[σ]满足要求四、纵向角钢承载力(与竖向龙骨相连结)强度验算每个节点受竖向角钢上拉与吊杆下拉,节点自然平衡,只需验算验算最不利位置,即跨中受拉情况,跨长1.0m ,跨中所受每根吊杆拉力294N ,跨中截面62940.50.517.910p M W σ-⨯⨯==⨯⨯=11.2Mp<[σ] 五、横向角钢承载力(与吊杆连结)最不利荷载位置同样在跨中6294 1.25 1.252.57.910p M W σ-⨯⨯==⨯⨯=23.2Mp<[σ] 六、屋顶混凝土楼板承载力验算自重25KN/m ³,楼板厚取70cm ,计算跨度l =10m ,活载取1KN/m ²,楼板承受恒载(包括自重)、活载和跨中作用力,所以按受弯构件计算正截面承载力(仅计算纵向即可,纵向满足,横向既能满足)恒载系数取1.2,恒载系数取1.4每延米均布荷载q1=25*0.7*1=17.5KN/m (自重),每隔一米还受由角钢传递的吊顶集中荷载 P=316N/1.2=263.4N恒载引起的跨中弯矩M1=2(54321)28l ql F p ⨯-+++++=221.4kN ·m 活载引起的弯矩M2=2218q l =12.5KN ·m荷载组合后弯矩M=1.2M1+1.4M2=283.18 截面最大内力2283.186350010.7p M Pa W σ⨯===⨯七、连接件计算1、 焊缝2、 螺栓。

结构转换层施工方案

结构转换层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万顺花园二期工程1#、2#栋为双塔楼建筑,地下二层、地上裙楼三层、裙楼上双塔楼各为19层,总建筑面积为30621㎡.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在裙楼和塔楼之间设结构转换层。

结构转换层建筑面积1969㎡,结构层板厚300㎜,层高5.9m。

结构转换层共设梁103根,其中h≥1000的梁有49根。

b×h=1600×1600的梁1根、h=2300的2根、h=2200的梁4根、h=2000的梁6根、h=1800的梁8根、1000≤h≤1600的梁28根。

梁截面积S≥2㎡的梁3根、1.5㎡≤S<2㎡的梁有8根、1㎡≤S<1.5㎡的梁有9根,其他的梁的截面积均<1㎡,在结构换层中最大的梁b×h=1600×1600,其次b×h=900×2300。

结构转换层砼为C40,钢筋为Ⅰ、Ⅱ、Ⅲ级。

二、施工方案1、施工顺序定位放线、标高投测-—结构转换层下剪力墙、柱钢筋绑扎、支模、搭设支模脚手架-—支梁底模、加固支模架下两楼层的支模架——绑梁钢筋-—第一次浇墙、柱砼到梁底,第二次浇砼到结构转换层板下30㎝——支板模、绑板筋、固定剪力墙纵向筋-—浇梁板砼——养护。

2、模板工程2。

1模板采用10㎜厚竹胶合板、60㎜×80㎜木枋,梁底模下木枋沿梁纵向设置,中-中120㎜,梁侧模外木枋沿梁高设置,中-中125㎜,沿梁宽方向设φ12的对拉螺栓双向间距500,用φ48×3。

5钢管、蝴蝶扣、螺帽紧固。

当b×h=1600×1600时,新浇砼的侧压力为25×(1。

6-0。

6)=25KN/㎡每根螺杆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5×0.5×0。

5=6.25KN拉力产生的螺杆拉应力6250 /(1/4×3.1416×12²)=55.26N/㎜²<210N/㎜²(满足要求)当b×h=900×2300时,新浇砼的侧压力为25×(2.3-0。

某工程转换层支撑架荷载传递验算与施工

某工程转换层支撑架荷载传递验算与施工

221 扣 件 抗 滑 验 算 -. 纵 横 向水 平 杆 件 的抗 剪 承 载 力 为 『 1A / l2 . k , 平 v= fK= 93 N 水 7 杆件抗 剪 强度 不起 控制 作 用 。通过 计算 ,扣 件最 大 受力 为 :
1 . N 3 8 08 = 04 N, = k , 个扣件共 同作 用取 折减系 97 < x x . 2 .k 8 N 三 k 5
换层垂 直施 工荷载通过 支撑 架体传 递纠下 一 层或 多层 支撑楼
层 , 由支 撑楼 层将 荷 载 传 递 到 框 架 柱 。 再
2 转换层支撑架承载能力 的验算
转换层 的支撑承载力验算重点包括两个方面 :①模板脚手
架 支撑 系统 的承 载 力 验 算 ;⑦ 支 撑 楼 层 结 构 在 承 受 转 换 层 施 T 垂 直荷 载 时 的承 载 力 验 算 。
22 荷 载组 合计 算 .
转 换 层 垂 直施 工 荷 载 包 括 转 换 层 混 凝 土 及 钢 筋 自重 、支 撑 模 板 自重 、 施 工 人 员 及 设 备 荷 载 和 振 捣 混 凝 土 产 生 荷 载 等 。 以 K a 4 2 梁 的梁 长 方 向 5 0 m 为 一 个 计 算 单 元 。通 过计 算 , L一 () 0m 每 个 单 元 转 换 层 垂 直 施 工 荷 载 组 合 设计 值 为 4 . k 每 个 单 元 转 9 0 N, 5
作, 并要 求 严 格 按 施 工 方 案 进 行 施 工 , 在 程 应 用 中取 得 良好 效 果 。 关 键 词 : 层 建 筑 : 换 层 结 构 : _ 传 递 ; 算 高 转 荷钱 骀


方 向立杆纵距 50 0 mm, 沿梁 宽方 向立杆 横距 5 0 m, 0 m 布置 4根

吊顶转换层节点计算书模板

吊顶转换层节点计算书模板

吊顶转换层节点计算书本计算书以“1200mm*4000mm”为一个代表计算单元, 1200mm*4000mm代表单元内, 吊顶转换层由三个M8*80金属膨胀螺栓与结构连接。

本工程结构楼板使用的是C30混凝土, 经试验, M80*8金属膨胀螺栓锚固在150#(C15混凝土)混凝土上的拉力允许值为540kg, 若M8*80金属膨胀螺栓锚固在C30混凝土上, 则拉力允许值将远远大于540kg, 本计算书以150#混凝土的540kg允许拉力为例:三个M8*80金属膨胀螺栓的拉力允许值为: 3×540kg=1620kg由于吊顶转换层与结构的力学关系为单一的重力与拉力故F拉=F总重=GgF拉=Gg=1620kg×9.8N/kg=15876N=15.876KN涉及公式: F=Gg(g=9.8N/kg)代表单元内吊顶转换层总重力分析:1、L40×4 镀锌方矩管 4.68kg/m 代表单元内有6根1.7m长的镀锌方矩管, 故有G L40×4镀锌方矩管=4.68kg/m×1.7m×6=47.736kg F1= G L40×4镀锌方矩管g= 467.8128N≈0.4678KN2.L50×5 镀锌角钢3.77kg/m 代表单元内有2根4m长镀锌角钢, 故有G L50×5镀锌角钢=3.77kg/m×4m×2=30.16kg F2= G L50×5镀锌角钢g= 295.568N≈0.2956KN3.1200mm*2440mm 细木工板30kg/块代表单元内, 细木工板加工的灯槽面积为0.6m×1.2m=0.72m2 代表单元内有两条灯槽, 故有M灯072m2×2=1.44m2单块细木工板面积为1.2m×2.44m=2.928m2G细木工板=30kg 则细木工板每平米重量为30kg÷2.928m2≈10.246kg/m2则G3=10.246kg/m2×1.44m2=14.754kg F3= G3g= 144.5892N≈0.1446KN4.1200mm*3000mm 石膏板34.2kg/块代表单元内, 石膏板面积为1.2m×3m=3.6m2 单块石膏板重量为34.2kg 故石膏板每平米重量为G石膏板=34.2kg÷3.6m2=9.5kg/m2且两条灯槽内也封石膏板, 故加灯槽内两侧石膏板面积则代表单元内石膏板面积为1.2m×4m+(0.4m×1.2m×2)=5.76m2故有G4=5.7m2×9.5kg/m2=46.56kg F4=G4g= 456.288N≈0.4563KN5.C60*27*0.6 龙骨0.5756kg/m 代表单元内共计1.2m龙骨17根则有G5=1.2m×0.5756kg/m×17=11.742kg F5=G5g= 115.0716N≈0.1151KN6.经统计, 吊顶转换层各卡扣配件及刷料等总重量约为3.4kg 则有G6=3.4kg F6=G6g=33.32N≈0.0333KN经过上述计算, 总向下拉力为F总= F1+F2+F3+F4+F5+F6=1.5127KN且F总=1.5127KN远远小于F拉=15.876KN 向下荷载小于总拉力允许值的一半以上故吊顶转换层承重符合安全要求。

荷载传递计算

荷载传递计算

(一)转换层梁、板混凝土约560m3,下部支撑体系承受的荷载是相当大的,现对在转换层以下各楼层的支撑体系作如下调整,用以卸荷:转换层的支撑体系中,立杆底部在梁板间位置须垫上木枋和模板,将大梁的荷载传递至下层的梁再由梁传递至柱。

1、转换层现浇结构施工时三层、四层的楼板必须进行支撑加固,加固钢管立杆,加固钢管上下层必须在同一支撑点上,这才能使它更好的传递荷载。

板卸荷简图如下:2、转换层梁转换层梁主要承受荷载体。

2.1、在转换层和加固层相同轴线位置都有梁的梁宽大于或等于600mm在梁底加两根立杆作为卸荷顶撑杆,间距为1500mm,设两道水平杆,在二层、三层、四层梁底进行加固,采用钢管支撑架加固;加固简图如图所示:在转换层和加固层相同轴线位置都有梁的梁宽小于600mm在梁底加一根立杆作为卸荷顶撑杆,间距为1500mm,设两道水平杆,在三层、四层梁底进行加固;采用钢管加固;加固简图如图所示:2.2、在转换层和加固层相同轴线位置加固层没有梁的,在相应位置板底进行加固,从二层加固至四层;采用钢管加固,加固搭设方式同转换层梁。

加固简图如图所示:梁板加固立杆应在同一垂直线上。

加固如图所示:(二)转换层下各层楼板分担荷载计算一)、板荷载传递计算如下:楼板厚度180,每层楼面荷载设计值为3.5 KN/m2。

1、模板及支撑系统自重0.35KN/m22、现浇混凝土自重25KN/m3×0.18=4.5KN/m23、钢筋自重 1.1×0.18=0.198KN/m24、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2.5 KN/m25、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P=2.0 KN/m2F4= F砼+F模+F钢筋+ F人+ F捣=4.5+0.35+0.198+2.5+2.0=9.55KN/m2F3= F4-3.5+ F模=9.55-3.5+0.35=6.4 KN/m2>3.5 KN/m2不安全,故:四层单层加固不安全,需再在下层卸荷:F2= F3-3.5+ F模=6.4-3.5+0.35=3.25KN<3.5KN/m2安全,故:三层、四层两层加固能满足板的卸荷要求。

吊顶转换层节点计算书模板

吊顶转换层节点计算书模板

吊顶转换层节点计算书本计算书以“1200mm*4000mm”为一个代表计算单元,1200mm*4000mm代表单元内,吊顶转换层由三个M8*80金属膨胀螺栓与结构连接。

本工程结构楼板使用的是C30混凝土,经试验,M80*8金属膨胀螺栓锚固在150#(C15混凝土)混凝土上的拉力允许值为540kg,若M8*80金属膨胀螺栓锚固在C30混凝土上,则拉力允许值将远远大于540kg,本计算书以150#混凝土的540kg允许拉力为例:三个M8*80金属膨胀螺栓的拉力允许值为:3×540kg=1620kg由于吊顶转换层与结构的力学关系为单一的重力与拉力故F拉=F总重=GgF拉=Gg=1620kg×9.8N/kg=15876N=15.876KN涉及公式:F=Gg(g=9.8N/kg)代表单元内吊顶转换层总重力分析:1、L40×4 镀锌方矩管 4.68kg/m 代表单元内有6根1.7m长的镀锌方矩管,故有G L40×4镀锌方矩管=4.68kg/m×1.7m×6=47.736kg F1= G L40×4镀锌方矩管g= 467.8128N≈0.4678KN2、L50×5 镀锌角钢 3.77kg/m 代表单元内有2根4m长镀锌角钢,故有G L50×5镀锌角钢=3.77kg/m×4m×2=30.16kg F2= G L50×5镀锌角钢g= 295.568N≈0.2956KN3、1200mm*2440mm 细木工板30kg/块代表单元内,细木工板加工的灯槽面积为0.6m×1.2m=0.72m2代表单元内有两条灯槽,故有M灯072m2×2=1.44m2单块细木工板面积为1.2m×2.44m=2.928m2G细木工板=30kg 则细木工板每平米重量为30kg÷2.928m2≈10.246kg/m2则G3=10.246kg/m2×1.44m2=14.754kg F3= G3g= 144.5892N≈0.1446KN4、1200mm*3000mm 石膏板34.2kg/块代表单元内,石膏板面积为1.2m×3m=3.6m2单块石膏板重量为34.2kg 故石膏板每平米重量为G石膏板=34.2kg÷3.6m2=9.5kg/m2且两条灯槽内也封石膏板,故加灯槽内两侧石膏板面积则代表单元内石膏板面积为1.2m×4m+(0.4m×1.2m×2)=5.76m2故有G4=5.7m2×9.5kg/m2=46.56kg F4=G4g= 456.288N≈0.4563KN5、C60*27*0.6 龙骨0.5756kg/m 代表单元内共计1.2m龙骨17根则有G5=1.2m×0.5756kg/m×17=11.742kg F5=G5g= 115.0716N≈0.1151KN6、经统计,吊顶转换层各卡扣配件及刷料等总重量约为3.4kg 则有G6=3.4kg F6=G6g=33.32N≈0.0333KN经过上述计算,总向下拉力为F总= F1+F2+F3+F4+F5+F6=1.5127KN且F总=1.5127KN远远小于F拉=15.876KN 向下荷载小于总拉力允许值的一半以上故吊顶转换层承重符合安全要求。

梁式结构转换层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 论文

梁式结构转换层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 论文

梁式结构转换层的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摘要: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对高层建筑梁式结构转换层的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施工、钢筋工程的施工、浇筑混凝土的施工要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大梁施工要点质量控制0 引言高层建筑由于裙楼与塔楼的使用功能不同,两者的结构形式也不同。

如现在有些高层建筑,地下室及裙楼要求为框架结构,适宜作商业或办公等用途,塔楼则要求做成剪力墙结构,以适合作住宅使用。

这就需要将某楼层做成结构转换楼层,能支承上部剪力墙的荷载,把荷载传给柱子。

梁式结构转换层是其中的一种结构形式。

在梁式结构转换层的施工中,施工工艺流程一般为:大梁底模板及支撑系统安装、大梁钢筋绑扎安装、大梁侧模板、次梁及楼板模板安装、次梁、楼板钢筋绑扎安装、大梁混凝土浇筑、楼板混凝土浇筑。

或者是:大梁底模板及支撑系统安装、大梁钢筋绑扎安装完成后,安装大梁高1/2的侧模板的,即浇筑大梁高1/2的混凝土,再安装大梁上部1/2高侧模板、次梁及楼板模板、绑扎安装次梁、楼板钢筋,浇筑大梁上部1/2高混凝土及楼板混凝土。

先浇筑梁高1/2的混凝土,目的是减轻结构转换层大梁传给下层的荷载,待第二次浇筑梁上部1/2高混凝土时,时间己超过6-8d,己浇筑的梁能够支承上部浇筑的1/2高混凝土荷载,还能减少结构转换层大梁混凝土的水化热,防止大梁混凝土出现温差裂缝。

1 梁式结构转换层施工特点分析1.1 往往为满足结构设计要求,转换层结构的梁截面尺寸不可避免地高而大。

所以合理选用转换层结构施工模板支撑方案,确定模板支撑的配置形式,考虑支撑的布置对转换层结构下部楼板或梁的承载力的影响,是转换层施工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1.2 梁式转换层由于其上部要承担多层的梁上柱或梁上剪力墙结构,其配筋多而且密集,并且根据图集03g101规定,柱和框支梁主筋锚固要求比较多,故应选择合理的钢筋安装顺序,以保证框支梁的施工质量;其次,转换层施工时,上部短肢剪力墙的所有竖向受力筋均须预埋,钢筋定位的准确与否是质量控制的要点。

主楼转换层模板施工方案

主楼转换层模板施工方案

主楼转换层模板施工方案一、模板方案1、主楼转换层模板方案概述本工程主楼转换层模板采用15mm厚光面多层胶合板和12mm厚竹胶板,钢管扣件加固支撑。

50×100㎜木方间距≤180mm做竖肋,Φ48×3.5钢管作横向龙骨和立柱,Φ14螺栓对拉加固,并与满堂脚手架或外围双排架拉接牢固。

模板拼缝加海绵条。

剪力墙模板高度配置到板底。

2、主楼转换层框支柱模板设计(1)框支柱模板设计框架柱均采用15㎜厚光面多层胶合板作面板,外侧用50×100㎜木方加肋,并用铁钉与板钉牢。

木肋间距≤180㎜,柱箍采用Φ48×3.5钢管,间距400㎜,2米以上间距500㎜,用Φ14对拉螺栓拉接。

(2)支撑体系采用Φ48×3.5钢管四周斜撑加固,再用花篮螺杆拉接平衡,确保其垂直度。

(3)框架柱模板设计简图①柱模剖面②柱模平、立面③ 根部节点④柱模与梁模头3、主楼框支梁、现浇板板模板设计(1)框支梁、现浇板模板设计概述框支梁、现浇板、楼梯模板采用12mm厚覆塑竹胶合板做面板,15mm厚光面多层胶合板做梁底模、侧模;模板拼缝、模板与剪力墙接触处用3mm海绵胶条,施工时拼接板加适当压力,压缩海绵条,确保不漏浆。

(2)支撑体系框支梁: 次龙骨为50×100 mm木方,间距为100mm,Φ48×3.5双根钢管做主龙骨,立档间距和梁下小横杆间距均为300 mm,立柱为Φ48×3.5钢管和可调节支座,间距为500 mm,各立杆布置双向水平拉杆,紧贴地设双向水平扫地杆,水平杆最大步距不得超过1500mm。

现浇板: 次龙骨为50×100mm木方,间距为300mm,Φ48×3.5双根钢管做主龙骨,其跨距为800mm,间距≤1500mm,立柱为Φ48×3.5钢管,排距为800mm、间距为1500mm,并配600长高度调节丝杠早拆头,各立杆布置双向水平拉杆,紧贴地设双向水平扫地杆,水平杆最大步距不得超过1500mm,为确保架体的刚度应设置垂直和水平剪力撑。

吊顶转换层吊顶计算

吊顶转换层吊顶计算

.
吊顶承载力计算:
沿吊顶纵向取每延米进行计算
吊顶荷载:N=1.35×0.4×1.2×1.0=0.65KN ,其中,吊顶自重取0.4KN/m 2。

1、Φ10吊筋受拉承载力:
270×78.5/1000=21.2KN
> N=0.65KN ,
故,吊筋强度满足要求。

2、5#角钢〔型号为50×50×4〕下端角焊缝强度计算:
该处为正面角焊缝,根据钢结构规范:
[]23/8.22)4250()47.0(/1065.0/mm N l h N w e f =⨯⨯-⨯⨯⨯==σ
2/2.19516022.1mm N f w
t f =⨯=<β,
故,角钢下端焊缝强度满足要求。

3、5#角钢〔型号为50x50x4〕上端与预埋件间焊缝强度计算:
该处为侧面角焊缝,根据钢结构规范: []23/8.22)4250()47.0(/1065.0/mm N l h N w e f =⨯⨯-⨯⨯⨯==τ
2/160mm N f w t =<,
故,角钢上端与预埋件间焊缝强度亦满足要求。

结论,由以上计算得知,该转换层施工方案框架能够满足吊顶荷载承载力要求。

计算说明:
1、转换层钢架选用5#角钢,上述取型号50×50×4进行计算。

2、角焊缝焊脚尺寸值,计算依据相关规范,并较保守取值为4mm 。

3、预埋件具体形状及尺寸,计算取为5#型钢〔型号为50x50x4)。

转换层荷载计算(最终版)

转换层荷载计算(最终版)

附件二、转换层荷载计算一、受力分析:由于转换层施工时产生的荷载非常大,且上下层部分结构梁位置不对齐,转换层大梁施工时产生荷载通过模板支撑系统直接传递于下层梁板面上(对于上下层结构梁位置不对齐的部位,采用搭设斜撑架把大梁荷载传递到下层梁上),考虑第四、五层楼板模板不拆除,因此上部荷载通过模板支撑系统同时由下面两层即四、五层来承载,计算时只要梁满足最大承载力要求即可。

1.取37—45/Y1轴梁为研究对象计算,受力如下图所示:二、承载力计算:1.梁的计算:1.1 梁实际受弯承载力计算(第四、五层板标高为17.600m、21.900m)考虑第四、五层模板不予以拆除,以承受上部转换层传来荷载。

已知:b×h=350×800 砼C35,fy取340N/mm2(25)fcm=19 N/mm2 As1=1964mm2 As2=3928mm2ζ=Asfy/bh0fcm=5892×340/350×750×19=0.402查表得as=0.323Mu=as×b×h02×fcm=0.323×350×7502×19=1208 KN·M1.2 转换层荷载计算:1.2.1已知:b×h=800×2800 砼C45,fy取340N/mm2(25)fcm=23.5 N/mm2 L=7.2m 钢筋砼自重:26 KN/m3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0.85 KN/m3,施工荷载:1 KN/m3,振捣砼荷载:2 KN/m3;大梁砼浇筑高度为1.8m。

钢筋砼自重:1.2×(26KN/m3×0.8m×1.8m×9.9m)=444.7KN模板及支架自重:1.2×0.9×(0.85KN/m3×0.8m×1.8m×9.9m)=13.09KN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自重:1.4×(1KN/M2×0.8m×9.9m)=11.1KN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1.4×(2.0KN/m2×0.8m×9.9m)=22.18KN则荷载总重:N=444.7+13.09+11.1+22.18=491.1KNq=491.1/9.9=49.6 KN/M1.2.2已知:b×h=700×2600 砼C45,fy取340N/mm2(25)fcm=23.5 N/mm2 L=7.2m大梁砼浇筑高度为1.6m。

转换层施工计算

转换层施工计算

位于温州市广场路与信和街交叉口的6#地块Ⅰ标段,包括1-1#、1-2#、2#、3#和4#五栋高层,总建筑面积97602m2。

地下一层,地上1-1#、2#、3#和4#楼均为31层,1-2#楼为29层,地上1~2层带有裙房,框架剪力墙结构,四层以上为剪力墙结构。

每栋楼的三层(标高9.25~13.8m)即为梁式结构转换层,层高4.55m,楼板厚度为180mm。

转换层有(以1-2#楼为例)不同截面形式的框支梁:(700、800、900、1000、1100、1400)×2000、(700、800)×1400、600×(1600、1700、1800)和900×1800共十二种,这些梁体积大,重量大,其模板及支撑的设计是施工的关键。

本工程施工前经过周密的模板及支撑体系设计,采用现有的普通钢管(φ48×3.5)、九层胶合板和松木方料(50×100),解决了施工中的难题。

以下将重点讲述现场施工中使用的模板及支撑体系的设计方案及其验算。

一、模板及支撑体系的设计方案以最大截面1400×2000的转换层框支梁及周边楼板为例进行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的方案设计(详见图1)图2 转换层框支梁(1.4m×2.0m)及楼板的模板及支撑体系图1、框支梁底模框支梁(2.0m高)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2.55m ,框支梁底横向(垂直于梁方向)采用50×100木方,间距中对中为200mm,上铺梁底模。

梁底木方采用普通钢管支撑,横向(平行于梁方向)间距为400mm。

梁宽0.6m 梁底中间增加1道承重立杆, 梁宽0.7m和0.8m梁底增加2道承重立杆, 梁宽0.9m、1.0m和1.1m梁底增加3道承重立杆, 梁宽1.4m梁底增加4道承重立杆,以上增加的承重立杆不包括梁两侧的立杆。

所有梁底承重立杆不允许出现接头且底部垫槽钢。

梁底钢管排架在梁底处的每个节点增加保险扣件2个。

转换层

转换层
明确等优点,“梁式转换层”成为了目前高层建 筑转换层设计中最常用的结构类型。“梁式转换 层”荷载传递的途径为:上楼层墙体——转换 梁——下部柱,因此其荷载传递途径直接。
转换梁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应符合:
持久、短暂设计状况:V 0.20 c f cbh0
地震设计状况:V

1
RE
0.15 c
厚板转换层结构:应用很少,抗震很不利。 变形特点: 厚板上部的结构变形,通过厚板的面外变形,传 到下部结构中。由于上下部结构完全对应不上, 厚板的面外变形传力方式特别复杂。 受力特点: 厚板自重大,地震效应大,抗震很不利。厚板受 到较大的剪切,需要验算厚板的冲切。
2、梁式转换层 由于具有耗材少、造价低,荷载传递直接、
hci, j hi

G1、G2—分别为转换层和转换层上
层的混凝土剪变模量;
A1、A2—分别为转换层和转换层上
层的折算抗剪截面面积;
Aw,i—第i层全部剪力墙在计算方向
的有效截面面积(不包括翼缘面 积);
Aci,j—第i层第j根柱的截面面积; hi—第i层的层高; hci,j—第i层第j根柱沿计算方向的
1、板式转换层 当上下楼层使用功能及开间布置差异较大时
,柱网分布不规律,难以采用“梁式转换层”来 连接上、下层柱网,在此情况下则需要将转换层 设计成厚板,从而形成“板式转换层”。
转换厚板的厚度可由抗弯、抗剪、抗冲切截 面验算确定。转换厚板宜按整体计算时所划分的 主要交叉梁系的剪力和弯矩设计值进行截面设计 并按有限元法分析结果进行配筋校核。
的高度;
△1—转换层及其下部结构(模型1) 的顶部在单位水平力作用下的侧向
位移;
H2—转换层上部若干层结构(模型2)

(完整版)吊顶转换层方案

(完整版)吊顶转换层方案

一、编制依据《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设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邯郸文化艺术中心建筑专业蓝图邯郸文化艺术中心建筑专业施工图设计说明二、工程概况邯郸文化艺术中心楼层净空高度为4000mm至6000mm走廊、房间净空高度为2700mm 至3500mm由此大部分吊顶高度超过1500mm根据规范要求,此种情况应在吊顶内设置反支撑或转换层以加强吊顶整体刚度。

我单位施工范围内吊顶做法主要是双层9.5 厚纸面石膏板和15 厚矿棉吸音板吊顶,每平米吊顶重量不超过25kg/ m2(根据图集07CJ03-1,双层12厚纸面石膏板吊顶每平米重量),30X 3等边角钢(Q235)屈服强度为24kg/mm2。

因竖向角钢吊点间距为3000mn¥ 1200mm吊顶重量取最大值25kg。

角钢吊杆荷载计算如下:1. 每根角钢吊杆与周边4块区域(1200mn X 1200mm相连接,承载每块区域的1/4荷载,由此可得,相当于每根角钢承受1200mm< 1200mm范围内的吊顶重量。

则每根角钢承受吊顶荷载=1.2 X 1.2X 25=36kg2. 角钢及转换层自重由角钢吊杆和水平网架组成,角钢吊杆长度取2m吊杆承担的水平网架为相连接的4根水平角钢重量的1/2 。

角钢吊杆及水平网架自重=(1.2+1.2+2 )< 1.373=6.04kg ,取6.0kg(30< 3 角钢重量为 1.373kg/m)3.30 < 3 角钢承载能力=截面面积<角钢抗拉强度=174mm2< 24kg/ mm2=4176kg。

4. 角钢吊杆总荷载=转换层自重+吊顶荷载=36+6=42kg v 4176kg结论:使用30< 3 角钢作为转换层吊杆,能够满足荷载要求。

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荷载计算

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荷载计算
该 工 程 施 工 方 案 采 用 的 支 顶 是 扣 件
2 下层楼 面梁板 承载 能力计算
21 计算 步骤 .
( 1)先 对 转 换 层 及 以 下 各 层 支 顶
6避
> 建筑结构 实况 、各立杆底部承 受荷 载数 据进行核对 ; ( 在 转换层主梁对 应下层位 置相 同的梁 ,将 2) 支顶立 杆 的点荷载 还原 成均布 线荷 载 ,计算 受力 梁
( 3)转换层 主梁与下层 的梁互相 垂直 时,将 转 换层 主梁施 工荷 载分 段集 中成 为对应 于 下层梁 位 的
集 中荷 载 ;
M o 一 l/ 2 a(1 t)=-7 81 k ・m = q 1 一p 一O 0 .3 N
衄 受弯矩能力 : 承
跨 中 : ( o 05 h 05 ×4 1 .×2 4 1 h - . 0 . ) 5 X 9 03 + 9 × X 03×2×09 = 7 k ・ 3 36 k ・ ,安 全 。 . .2 4 6 N m> 2 .7 N m 支 座 边 :一 4 .> 7 81 ,承 载 力 不 足 ,传 下 5 2 ] 一 0 .3
有 的模板 、支顶架未 拆除 ,第3 梁底 层
的支顶架拆 了以后 ,在转换层主梁下对 应位置的梁中段重新加装立杆支顶。 计算前 ,对转换层各主梁及下层梁 板位置进行了核对分析 ,选取了下层梁 板最不利荷载部位 的梁及板进行 计算 。
地上 5 为裙 楼商 铺 ,第 6 层 层为 设备 和
K y r s hi —rs u l n e wo d : gh i e b i di g;s r c u a r n f f r o s r c i o d t u t lta s e l r r oo ;c n t u t on l a

转换层荷载计算

转换层荷载计算

转换层荷载计算一、受力分析:由于转换层施工时产生的荷载非常大,且上下层结构梁位置不对称,转换层大梁施工时产生荷载通过模板支撑系统直接传递于下层梁板面上,考虑第四、五层楼板模板不拆除,因此上部荷载通过模板支撑系统同时由下面两层即四、五层来承载,计算时只要板、梁满足最大承载力要求即可。

1.63—68/W—Y1轴板为研究对象计算,受力如下图所示:2.取37—45/W轴梁为研究对象计算,受力如下图所示:二、承载力计算:1.板的计算;1.1 板设计受弯承载力计算(第四、五层板标高为17.600m、21.900m)考虑第四、五层模板不予以拆除,以承受上部转换层传来荷载。

已知:b×h=1000×130 砼C35,fy取340N/mm2(25)fcm=19 N/mm2 As=402mm28@125)×340/1000×100×19=0.072KN·Mζ=Asfy/bh查表得as=0.072Mu=as×b×h02×fcm=0.072×1000×1002×19=12.73 KN·M1.2 转换层荷载计算:已知:b×h=700×2600 L=7.2m大梁砼分二次浇筑,第一次浇筑高度为1.3m。

钢筋砼自重:1.2×(26KN/m3×0.7m×1.3m×7.2m)=204.4KN模板及支架自重:1.2×0.9×(0.85KN/m3×0.7m×1.3m×7.2m)=6.0KN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自重:1.4×(1KN/M2×0.7m×7.2m)=7.056KN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1.4×(2.0KN/m2×0.7m×7.2m)=14.112KN则荷载总重:N=204.4+6+7.056+14.112=231.568KNq=231.568/7.2=32.16 KN/MM=qL2/24=32.16×7.22/24=69.47 KN·M则上部荷载M﹥2Mu=2×12.73=25.46 KN·M,即施工时四、五层楼板同时承载也不能满足要求。

转换层(高支模)施工方案

转换层(高支模)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1#3层、2#5层、3#4层为转换层,转换层最大梁高度为1800mm,板厚16mm,支撑高度6.0米。

转换大梁模板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搭设满堂架。

梁高小于1m支撑间距800mm,梁高大于1m 支撑间距400mm,楼板支撑间距1200mm。

二、模板支撑搭设与验算1、梁截面尺寸b×h=1200mm×1800mm,大梁模板拟定用18mm厚胶合板,支撑模板的横向搁栅采用50mm×100mm,间距200mm,梁侧搁栅采用50mm×100mm,间距300mm 。

支撑采用ø48×3.5钢管,立杆间距400mm。

对拉螺栓采用ø12@400。

梁高超过800梁模板采用上述方法支设,小于800梁按常规支设,支撑间距800mm。

大龙骨间距为600mm,小龙骨间距为400。

2、主梁荷载计算(按1m计算)2.1荷载计算①.钢筋混凝土自重:1.2×24×1.2×1.8=62.2KN/m;②.模板及支架自重: 1.2×1.8×1.2=2.58KN/m;(取1.8KN/m2)③.施工荷载: 1.4×2.5×1.2=4.2KN/m;④.振捣混凝土荷载 1.4×2.0×1.2=3.36KN/m;⑤.钢筋自重 1.2×3.85×1.2×1.8=9.97KN/m验算承载力:q1=①+②+③+④+⑤=82.31KN/m验算刚度:q2=①+②+③+⑤=78.95KN/m2.2 梁底模计算按三跨等距连续梁计算,其计算简图如下2.2.1梁底模抗弯承载力计算Mmax=-0.1q 1l 2=-0.1×82.31×0.22=-0.33 KN·m226/1.5181200611033.0m m N W M =⨯⨯⨯==σ∠f m =13N/mm 2强度满足要求 2.2.2梁底模挠度计算433583200181200121121mm bh I =⨯⨯==mm EI l q 28.0583200102.510020095.78677.0100677.03442max=⨯⨯⨯⨯⨯=⨯=ν [ν]=mm l 5.0400200400== ][max νν< 故满足刚度要求2.3 梁侧模计算2.3.1荷载确定①、砼侧压力 21210,122.0V t F c ∙∙∙∙=ββγ21215.12.152422.0⨯⨯⨯⨯⨯==51.52KN/m 22,,1/2.438.124m KN h F c =⨯=∙=γ 两者取较小值为 F1=43.2×1.2=51.84KN/m 2 ②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4.0×1.4=5.6KN/m 2F2=51.84+5.6=57.4KN/m 2 ③化为线均布荷载(取1m 计算单元)q1=51.84×1=51.84KN/m (验算承载力) q2=57.4×1=57.4KN/m (验算刚度) 2.3.2梁侧模抗弯强度计算Mmax=-0.1q 1l 2=-0.1×51.84×0.252=-0.46KN·m226/5.8181000611046.0m m N W M =⨯⨯⨯==σ∠f m =13N/mm2强度满足要求 2.3.3梁侧模挠度计算433486000181000121121mm bh I =⨯⨯==mm EI l q 60.0486000102.51002504.57677.0100677.03442max=⨯⨯⨯⨯⨯=⨯=ν[ν]=m m l 63.0400250400== ][max νν< 故满足刚度要求2.4 竖挡计算2.4.1荷载确定(竖挡间距为250mm ,采用50×100,对拉螺栓400×400)。

转换层施工计算

转换层施工计算

位于温州市广场路与信和街交叉口的6#地块Ⅰ标段,包括1-1#、1-2#、2#、3#和4#五栋高层,总建筑面积97602m2。

地下一层,地上1-1#、2#、3#和4#楼均为31层,1-2#楼为29层,地上1~2层带有裙房,框架剪力墙结构,四层以上为剪力墙结构。

每栋楼的三层(标高9.25~13.8m)即为梁式结构转换层,层高,楼板厚度为180mm。

转换层有(以1-2#楼为例)不同截面形式的框支梁:(700、800、900、1000、1100、1400)×2000、(700、800)×1400、600×(1600、1700、1800)和900×1800共十二种,这些梁体积大,重量大,其模板及支撑的设计是施工的关键。

本工程施工前经过周密的模板及支撑体系设计,采用现有的普通钢管(φ48×3.5)、九层胶合板和松木方料(50×100),解决了施工中的难题。

以下将重点讲述现场施工中使用的模板及支撑体系的设计方案及其验算。

一、模板及支撑体系的设计方案以最大截面1400×2000的转换层框支梁及周边楼板为例进行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的方案设计(详见图1)图2 转换层框支梁(×)及楼板的模板及支撑体系图1、框支梁底模框支梁(高)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框支梁底横向(垂直于梁方向)采用50×100木方,间距中对中为200mm,上铺梁底模。

梁底木方采用普通钢管支撑,横向(平行于梁方向)间距为400mm。

梁宽梁底中间增加1道承重立杆, 梁宽和梁底增加2道承重立杆, 梁宽、和梁底增加3道承重立杆, 梁宽梁底增加4道承重立杆,以上增加的承重立杆不包括梁两侧的立杆。

所有梁底承重立杆不允许出现接头且底部垫槽钢。

梁底钢管排架在梁底处的每个节点增加保险扣件2个。

纵横扫地杆距楼面200mm,第二道纵横水平杆距扫地杆,第三道纵横水平杆在梁底。

每步纵横水平杆必须拉通,水平杆接长采用搭接,严禁采用对接方式。

吊顶转换层怎么计算工程量

吊顶转换层怎么计算工程量

吊顶转换层计算工程量
在建筑施工中,吊顶作为一个重要的装修工程,常常需要进行转换层处理以满足特定的设计要求。

计算吊顶转换层的工程量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涉及到对各种材料和人工的合理估算,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下面将介绍吊顶转换层计算工程量的方法和步骤。

1.确定吊顶转换层的面积
首先要确定吊顶转换层的面积,通常可以通过实地测量或从设计图纸中获取信息来获得。

在确定面积时,需要考虑吊顶转换层的形状,如矩形、圆形或不规则形状,以确保计算准确。

2.计算吊顶转换层所需的主要材料
一般而言,吊顶转换层的主要材料包括吊顶板、龙骨、吊钩、吊线等。

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需要计算所需材料的数量和规格,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3.考虑吊顶转换层的施工工艺
在计算工程量时,还需要考虑吊顶转换层的施工工艺,包括施工方法、需要的人工数量和工时等。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估算,以确保工程按时完工。

4.综合计算吊顶转换层的工程量
综合考虑吊顶转换层的面积、所需材料和施工工艺等因素,可以进行综合计算吊顶转换层的工程量。

在计算过程中,要保持准确性和合理性,避免因估算不足或过多而导致工程延误或浪费。

结语
吊顶转换层的工程量计算是建筑施工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准确的工程量计算可以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持,同时也有助于控制工程成本和进度。

通过以上介绍的方法和步骤,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计算吊顶转换层的工程量,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率。

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荷载计算

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荷载计算

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荷载计算梁培仁【摘要】通过工程实例,介绍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荷载的计算步骤、要点,得出施工结论,以供借鉴.【期刊名称】《广西城镇建设》【年(卷),期】2011(000)005【总页数】3页(P68-70)【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荷载;结构计算【作者】梁培仁【作者单位】梧州市神冠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741 工程概况神冠豪都商住楼,位于梧州市河西区新兴三路中段北侧。

总建筑面积23.7万m2,总高度139.80m,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

地下室3层为车库,地上5层为裙楼商铺,第6层为设备和结构转换层,第7层至43层塔楼以上为住宅。

结构转换层置于5层顶部,主梁截面有1.0m×24m、1.2m×1.8m和1.0m×1.8m三种,主梁净跨最大的10m,最小的5.4m。

第5层层高5.9m,第3、第4层层高为4.5m;第1、第2层层高为5.0m。

该工程施工方案采用的支顶是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通过立杆将施工荷载传递到下层楼面。

转换层施工前,支顶系统的现状是第5层按施工方案搭设;第3、第4层原有的模板、支顶架未拆除,第3层梁底的支顶架拆了以后,在转换层主梁下对应位置的梁中段重新加装立杆支顶。

计算前,对转换层各主梁及下层梁板位置进行了核对分析,选取了下层梁板最不利荷载部位的梁及板进行计算。

2 下层楼面梁板承载能力计算2.1 计算步骤(1)先对转换层及以下各层支顶实况、各立杆底部承受荷载数据进行核对;(2)在转换层主梁对应下层位置相同的梁,将支顶立杆的点荷载还原成均布线荷载,计算受力梁的弯矩、剪力,局部必要位置复核冲切应力;(3)转换层主梁与下层的梁互相垂直时,将转换层主梁施工荷载分段集中成为对应于下层梁位的集中荷载;(4)板的计算中,核实支顶均布点荷载化为等效均布荷载,计算下层板的均布荷载能力,同时复核支顶立杆脚部对下层板的冲切。

(5)如经过下面第1层荷载计算,下层梁板不足以承受施工荷载时,将剩余荷载继续往下一层传递,直计至下层梁板足以承受荷载为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换层荷载计算
一、受力分析:
由于转换层施工时产生的荷载非常大,且上下层结构梁位置不对称,转换层大梁施工时产生荷载通过模板支撑系统直接传递于下层梁板面上,考虑第四、五层楼板模板不拆除,因此上部荷载通过模板支撑系统同时由下面两层即四、五层来承载,计算时只要板、梁满足最大承载力要求即可。

1.63—68/W—Y1轴板为研究对象计算,受力如下图所示:
2.取37—45/W轴梁为研究对象计算,受力如下图所示:
二、承载力计算:
1.板的计算;
1.1 板设计受弯承载力计算(第四、五层板标高为17.600m、21.900m)
考虑第四、五层模板不予以拆除,以承受上部转换层传来荷载。

已知:b×h=1000×130 砼C35,fy取340N/mm2( 25)fcm=19 N/mm2 As=402mm2( 8@125)
ζ=Asfy/bh0fcm=402×340/1000×100×19=0.072KN·M
查表得as=0.072
Mu=as×b×h02×fcm=0.072×1000×1002×19=12.73 KN·M
1.2 转换层荷载计算:
已知:b×h=700×2600 L=7.2m
大梁砼分二次浇筑,第一次浇筑高度为1.3m。

钢筋砼自重:1.2×(26KN/m3×0.7m×1.3m×7.2m)=204.4KN
模板及支架自重:1.2×0.9×(0.85KN/m3×0.7m×1.3m×7.2m)=6.0KN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自重:1.4×(1KN/M2×0.7m×7.2m)=7.056KN
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1.4×(2.0KN/m2×0.7m×7.2m)=14.112KN
则荷载总重:N=204.4+6+7.056+14.112=231.568KN
q=231.568/7.2=32.16 KN/M
M=qL2/24=32.16×7.22/24=69.47 KN·M
则上部荷载M﹥2Mu=2×12.73=25.46 KN·M,即施工时四、五层楼板同时承载也不能满足要求。

1.3建议
通过计算建议第四、五层楼板钢筋作调整,改为 12@100双层双向。

验算如下:
已知:b×h=1000×130 砼C35,fy取340N/mm2( 25)fcm=19 N/mm2 As=1131mm2( 12@100双层双向)
ζ=Asfy/bh0fcm=1131×340/1000×100×19=0.202KN·M
查表得as=0.184
Mu=as×b×h02×fcm=0.184×1000×1002×19=35 KN·M
则上部荷载M=69.47 KN·M﹤2Mu=2×35=70 KN·M,即施工时能满足要求。

2.梁的计算:
2.1 梁实际受弯承载力计算(第四、五层板标高为17.600m、21.900m)
考虑第四、五层模板不予以拆除,以承受上部转换层传来荷载。

已知:b×h=350×800 砼C35,fy取340N/mm2( 25)fcm=19 N/mm2 As1=1964mm2 As2=3928mm2
ζ=Asfy/bh0fcm=5892×340/350×750×19=0.402KN·M
查表得as=0.323
Mu=as×b×h02×fcm=0.323×350×7502×19=1208 KN·M
2.2 转换层荷载计算:
2.2.1已知:b×h=800×2800 砼C45,fy取340N/mm2( 25)fcm=2
3.5 N/mm2 L=7.2m
大梁砼分二次浇筑,第一次浇筑高度为1.3m。

钢筋砼自重:1.2×(26KN/m3×0.8m×1.3m×9.9m)=321.2KN
模板及支架自重:1.2×0.9×(0.85KN/m3×0.8m×1.3m×9.9m)=9.45KN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自重:1.4×(1KN/M2×0.8m×9.9m)=11.1KN
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1.4×(2.0KN/m2×0.8m×9.9m)=22.18KN
则荷载总重:N=321.2+9.45+11.1+22.18=363.93KN
q=363.93/9.9=36.76 KN/M
2.2.2已知:b×h=700×2600 砼C45,fy取340N/mm2( 25)fcm=2
3.5 N/mm2 L=7.2m
大梁砼分二次浇筑,第一次浇筑高度为1.3m。

钢筋砼自重:1.2×(26KN/m3×0.7m×1.3m×7.2m)= 204.4KN
模板及支架自重:1.2×0.9×(0.85KN/m3×0.7m×1.3m×7.2m)= 6.0KN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自重:1.4×(1KN/M2×0.7m×7.2m)= 7.056KN
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1.4×(2.0KN/m2×0.7m×7.2m)= 14.112KN
则荷载总重:N=204.4+6.0+7.056+14.112=231.568KN
q=231.568/7.2=32.16 KN/M
p=32.16×7.2/2=115.776 KN
2.2.3已知:b×h=600×2300 砼C45,fy取340N/mm2( 25)fcm=2
3.5 N/mm2 L=7.2m
大梁砼分二次浇筑,第一次浇筑高度为1.3m。

钢筋砼自重:1.2×(26KN/m3×0.6m×1.3m×7.2m)= 175.22KN
模板及支架自重:1.2×0.9×(0.85KN/m3×0.6m×1.3m×7.2m)= 5.16KN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自重:1.4×(1KN/M2×0.6m×7.2m)= 6.05KN
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1.4×(2.0KN/m2×0.6m×7.2m)= 12.1KN
则荷载总重:N=175.22+6.05+6.05+12.1=193.37KN
q=193.37/7.2=26.86 KN/M
p=26.86×7.2/2=96.7 KN
M总=M1+M2+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