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道德课堂,促进待优生转化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道德课堂,促进待优生转化

【摘要】构建道德课堂,能较好的促进待优生转化,能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态,让学生在课堂生活中享受到幸福和快乐,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和生命境界。

【关键词】道德课堂待优生转化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生的成长有较为明显的差别。在七年级就会出现一些学习出现微弱掉队的学生,到了八年级就会发展到相当差的程度。随着年级的升迁,课程难度的加大,这些待优生在学习上的前进步履愈发沉重,他们对自己的学习灰心丧气,以至于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思想,产生了厌学的心理,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我们应该以新课程的理念,从道德自觉的高度,去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审视那些不道德的教育现象,使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让每

名“待优生”都能学有所得,快乐成长。

心理学家经研究认为,正常人的智力水平都是差不多的,智力超常和智力低下的人不超过3‰,可见,绝大多数待优生并非其本身的智力因素造成的。待优生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有内部原因,更有外部原因。待优生往往心理脆弱,缺乏强烈的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经受不住外界的刺激和不良诱惑,爱玩好动,行为懒散,精神不能持久集中,控制不往自己的情绪和言行。内因是根本,但外因是促使内因强化的条件,也是引爆内因的“导火索”。转化待优生,实施道德的课堂,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变课后辅导为课前预习

我们改变以往放学后补习的做法,对待后进生在时间上移形换位,把给学生补习的时间转变为课前的知识预习,并在知识点、重点、难点上加以引导,让后进生在学习上先行一步,为学习新知识先扫清障碍,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也尝到与其它学生同步的感觉,获得成功的感受,从而树立自信心,把放学后留在学校提前预习当作是一件光荣的事,是一件快乐的事。

二、调整教室布局,创设和谐学习环境

课堂物质环境是教学的物质基础,它应适应差异教育的需要,应调动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另外,我们还以教学个别化为指导思想,合理、充分地利用教学空间,尽力为学生提供简便易得的教学用具、教学参考书。走进我们的教室,你会觉得走进了富有个性的精心制作的卡片,有喜欢动脑筋孩子出的各种智力题,有喜欢写作孩子的得意之作,……喜欢展示什么,便在自己的卡片上展示什么内容,内容不定,适时更换。“光荣榜”“评比栏”也依他们的特长而设置。灵活自由的创意和布局让每个教室都亮了起来,使每个学生的眼睛和心灵也都亮了起来。哪个学生不喜欢在这个性自由、充满激情的空间里张扬个性,发挥自己的潜质,彰显与众不同的创造才华,尽情释放自己的能量呢?

三、改革学习小组,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学生的共同兴趣、同等能力、不同能力、学习方法等,也成了我们分组的依据,总之,能分组则分组,决不偷懒嫌麻烦。课堂上,

教师再也不是不停地讲课,而是把讲话的大部分时间给了学生,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可以在全班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必先举手征求老师的同意。还可以时不时在教室里走动,要么将老师布置的课堂练习粘贴到小组背后的黑板上,要么就是评价别人的练习……经常进行激烈的讨论和争论。有时候,老师倒像是没有主见的大孩子——不轻易对学生的回答作判断。答案和判断基本上都是在小组讨论和争议中得出来的。与传统教学分组方式相比,这种分组法既保留小组学习的优势,又吸收了个别教学的长处,形成了优势互补,这样的灵活的分组尊重童心,激活了童心,调动了每个孩子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四、因材施教,张扬学生个性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一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一面,待优生虽然数学上学习与其他孩子存在一定差距,但他们在其他方面有时又是佼佼者,这其中不乏体育、文艺、书法、绘画等人才。为了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我们采用书面调查的方式,广泛征求孩子及其家长的意见,开设了多个活动小组,其目标要求是“四个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广泛普及与部分提高相结合,发展个性与培养特长相结合,提高整体技能与培养拔尖人才相结合。

五、改革评价机制,重塑学生自信

我们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作业完成、课堂表现、家庭表现的情况,分期初、期中、期末三阶段作“存在问题”“变化”“进步”进行合理评价。与此同时,每个学生还有一个独特的成长

袋,成长袋给学生提供了广泛的时间和空间,收集各种得意之作不限制形式,这些具有实效性的活动既记录了学生成长的轨迹,又促进了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在每月的“回头看”中对自己进行评价,体验成功,反思不足,增强自信心,自我勉励,促进自我发展。有的教师甚至每一堂课都为曾被定为“弱智”的学生写个案,专门为他设计教学环节,鼓励他大胆表现,只要他有一点点进步,师生就共同夸他,捧他。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经过半年多的实验,他不但学习有了进步,人精神了,智商也明显提高。“因材施教”“教育均等”的理论通过教师观念的转变真正落实到了具体的教学行为中。

六、家校互联,提升教育效益

待优生取得的点滴进步,我们的老师都及时通过家访或打电话汇报给家长,让家长把自己的内心的喜悦表达给孩子,对于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我们也要求家长及时与老师联系,让教师了解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接轨。让家长转变观念,树立“原来我的孩子并不比别人差的”思想,对自己的孩子的发展有信心,然后让每一位待优生家长与自己孩子的实验老师交流,明确老师对自己孩子的“先导”计划,从而在家庭里能够配合老师积极实施好计划,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七、实验跟踪检测

①深入课堂听课,记录实验对象变化,每周一次。②课题指导小组不定时检查实验实施情况及数据记录。③通过与待优生及家长

谈话、开座谈会及随堂小测验考查学生知识掌握及能力发展情况。

通过开展道德课堂建设,学生、教师、家长观念得到更新,学生素质明显提高,待优生的转化效果明显。任课老师在实施构建道德课堂实验中认识提高,逐步树立了新的教育观念,在新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丰富的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新课改》.

[2] 《河南教育》.

[3] 《班主任之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