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局部麻醉并发症及临床处理
口腔局部麻醉并发症及其防治论文
口腔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摘要】目的探讨在使用局部麻醉药物后不可避免引发的并发症及防治方法。
方法笔者结合多年的治疗经验对口腔局部麻醉并发症进行了总结回顾。
结果在进行口腔局部麻醉时,由于药物本身或者器具等因素非常容易引起不同的并发症。
结论充分了解口腔局部麻醉并发症的临床表现,掌握相应的处理办法,在发现并发症的情况时,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积极的维护,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口腔局部麻醉;并发症;防治措施运用局部麻醉药,例如:普怒卡因以及利多卡因等药物来使患者的身体暂时性地阻断某一部分的神经末梢和纤维传导的感觉,在缓解某区域疼痛的同时,其他部位的感觉并不会伴随消失,患者同样能够以非常清醒的神智进行相关治疗,这种方法就是成为局部麻醉。
该方法多应有于口颌面外科手术中,例如对患者进行拔牙、牙槽骨修整术以及进行清创缝合等较为小型的手术。
在口腔治疗中较为常见的局部麻醉方法有冷冻麻醉、传导阻滞麻醉、浸润麻醉以及表面麻醉四大方法。
由于麻醉面积不大因此对患者所造成的生理干扰也相对较小,但是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局部麻醉药物本身或其他因素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某些并发症,严重情况还可能危及到患者的生命。
因为,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并掌握相应的处理办法。
现将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处理办法总结如下:1 注射针折断在进行口腔治疗时,运用浸润或传到阻滞两种麻醉方法来对患者进行麻醉,但是注射针通常非常细小或者由于针头较短,因此在使用时,导致针头被折断而进入到患者口腔组织内。
该情况,通常出现在对齿槽神经进行传导阻滞麻醉的过程中1。
而导致注射针折断则主要是由于使用了质量较差的注射针头,或者注射针头出现了锈蚀,同时针头缺乏弹性等也会导致该情况的发生;在进行阻滞麻醉的过程中,通常会将注射针深入到口腔内部并刺入到组织中,这时若冒然进行移动,就可能都导致注射针被折断;或者是由于操作不当,将针过分弯曲超过了其承受能力,进而引发注射针折断;当注射针进入到韧带、骨孔、骨管时操作力量过大,或者由于患者出现躁动等情况而引起注射针被折断。
口腔颌面部局部麻醉并发症的临床应急操作
30
麻醉区域及效果 除第一磨牙颊侧近中根外
的同侧磨牙,牙槽突及其相 应的颊侧软组织可被麻醉
31
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将麻药注射入
或其附近以麻醉腭前神经,又称
腭大孔:上颌第三磨牙腭侧龈缘至腭中线弓形凹面连线的重点,软硬腭交 界前约0.5cm。(覆盖其上的小粘膜可见凹陷)
注射时 1、患者取坐位,头后仰,大张口,上颌牙牙合平面与地平面成60度 2、注射针在腭大孔的表面标志稍前处刺入腭粘膜,往上后方推进至腭大
0.4cm,下颌磨牙牙合平面上1cm。
注射时:
1、患者取坐位,
,下颌牙牙合平面与地平面平行。
2、注射器在对侧下颌前磨牙区,
注射针与中线成450角向后外
方刺入进针点,深达2-2.5cm,
下颌神经后缘的 。
3、回吸无血,可推注药物2-3ml。
37
38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注意事项
1、探及骨面后,边推边缓慢注射,可较好麻醉下 牙槽、颊、舌神经 2、要确保回抽无血后方能注射 3、注射前,应检查针头有无倒刺。 4、局麻注射应遵循先里后外的原则,以防将前部 污染组织带到深层组织,造成感染。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是将药物注射于
神经,又称
。
以麻醉上牙槽后
进针点: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颊侧口腔前庭沟(第二磨牙未萌出的 儿童,于第一磨牙远中颊侧前庭沟注射)
注射时:1、患者采取坐位,头微后仰,上颌牙平面与地平面成45 度,半张口。 2、注射针与上颌牙的长轴成45度,向上后内刺入。 3 、 进 针 时 针 尖 沿 着 上 颌 结 节 弧 形 表 面 滑 动 , 深 约 1516mm,回抽无血,即可注入麻醉药液1.5-2mm
口腔麻醉
(4)鼻腭N阻滞麻醉
定义:将麻药注入切牙孔内,以麻醉鼻腭神经,又被称为腭
前孔。而腭大孔称为腭后孔。
该方法适用于:两侧尖牙腭侧连线前方的牙龈、腭侧粘骨膜
和牙槽突。(尖牙腭侧远中由腭前神经支配)
具体操作如下:
:
① 注射标志:切牙孔(表面有菱形腭乳头) ② 位置:左右尖牙连线与腭中缝的交点,若上颌前牙缺失者 ,上唇系带向后越过牙槽嵴0.5cm。 ③ 病人后仰,大张口,自切牙乳头侧方刺入,在粘膜下注入
少许麻药,再使针与切牙长轴平行,进入0.5cm,回抽无血,
注入麻药0.3-0.5ml。
注意:回抽无血方可注入麻醉。避免过深、过浅问 题。
(5)下牙槽N阻滞麻醉
定义:将麻药注入下颌孔区神经干,以阻滞下牙槽神经干的各
分支的痛觉传导,该方法分为口内、口外注射法;目前临床上
均采用口内注射法。
该方法适用于:同侧下唇、下颌骨、下颌牙和口底区的手术 。
2、浸润麻醉
定义:是将药物注射入组织内,以作用于神经末
梢,使之暂时失去痛觉传导而产生麻醉效果。
常用药:0.5%普鲁卡因和0.25%-0.5%利多卡因。
临床上的浸润麻醉方法有2种方法:
① 骨膜上注射法:是将局麻注射于牙根尖部的骨膜浅面,相反
注射于骨膜下面则称为骨膜下浸润注射法。
② 牙周膜注射法:是用短而细的注射针头,自牙的近中和远中
8.暂时性复视或失明
1、晕厥
定义:晕厥是一时性中枢缺血所致,是一种短暂的意识丧失
,主要是由于神经反射引起的一时性脑缺血、脑缺氧所致。
临床表现为:头晕、恶心、心悸、无力、面色苍白、出冷汗 血压短暂下降等。
原因:患者心理过于紧张,患者空腹状态,患者体质较差等
口腔局部麻醉
牙周膜注射法
• 牙周膜注射法: • 短、细注射针头自牙的近中和远中侧刺入牙周膜,深约0.5cm, 分别注入麻药0.2ml,即可麻醉牙及牙周组织。 • 特点: • 痛,损伤很小,用于血友病、出血倾向患者,牙周膜有炎症, 其他局麻效果不佳者。
阻滞麻醉
• 定义:将局麻药物注射于神经或主要分支周围,以阻断神经分 布区域产生麻醉。 • 特点:范围广、进针次数少,用药少,效果好,时间长。 • 活检、整形手术、感染病例 • 注意:严格无菌,回抽无血,熟悉口腔颌面部的局部解剖(三 叉神经)
二、过 敏 反 应
• 局麻注射发生过敏反应并不多见。过敏反应可分为即刻反应和迟发反应。 即刻反应发生时,即使注射少量麻药也会立即发生类似中毒的症状,突然 惊厥、昏迷、呼吸心搏骤停甚至死亡。迟发反应通常为血管神经性水肿、 荨麻疹、药疹、哮喘或者过敏性紫癜。酯类局麻药物如普鲁卡因、丙氧卡 因、苯佐卡因、丁卡因,或是普鲁卡因青霉素G和普鲁卡因胺(抗心律失 常药)等混合药物,发生过敏反应的几率相对较高;酰胺类局麻药物几乎 不发生即刻反应性过敏反应,而所谓的“即刻反应性过敏反应”,主要是 心理因素或是药物过量所致。 • 防治措施:术前询问患者麻药注射史及药物过敏史,对于过敏体质患者应 做麻药皮试。轻度过敏反应可给予脱敏药物(如钙剂、糖皮质激素、异丙 嗪等)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严重过敏反应应立即注射肾上腺素、吸氧。 出现抽搐和惊厥时,应迅速静脉注射地西泮10~20mg,或分次注射2.5% 硫喷妥钠(每次3~5ml),直到惊厥停止;如发生心跳呼吸暂停,应按照 心肺复苏程序进行抢救。
下牙槽、舌、颊神经一次阻滞麻醉
颏神经、切牙神经阻滞麻醉
方法:(1)患者取仰卧位,眼前视。 (2)体表定位:该神经位于第1磨牙前下方或与第2尖牙之间下方,嘴 角稍下可触及颏孔。 (3)用3.5cm长、6~7号短针穿刺。垂直进针,当针尖触及下颌骨, 改变穿刺针角度与皮肤呈45°向颏联合方向进针,向前或正中方向寻找 颏孔。 (4)当针尖刺进骨凹陷内,即可确认为颏孔。大多数患者出现下唇感 觉异常。
04644_口腔局部麻醉ppt课件完整版
定义
口腔局部麻醉是通过局部注射麻 醉药物,暂时阻断神经传导功能 ,使患者在无痛状态下接受口腔 治疗的一种麻醉方法。
目的
确保患者在舒适、无痛的状态下 接受口腔治疗,减轻患者恐惧和 焦虑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效 果。
4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适用于各类口腔手术、牙齿拔除、牙 髓治疗、口腔软组织手术等需要局部 麻醉的情况。
术后观察
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包括局部疼痛、肿 胀、出血等症状。
口腔卫生指导
指导患者保持口腔卫生,避免感染等并发症 的发生。
2024/1/26
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术后合理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和 过硬食物。
并发症处理
如出现局部感染、过敏反应等并发症,应及 时就医处理。
15
04
口腔局部麻醉并发症及处理
2024/1/26
控制药物剂量和浓度
根据患者情况和手术需要,合 理选择药物剂量和浓度。
严格掌握注射技术
熟悉解剖结构,避免盲目进针 。
2024/1/26
询问过敏史
术前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避 免使用过敏药物。
术后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及时处理 异常情况。
18
并发症处理方法
血肿
早期冷敷,后期热 敷,促进血肿消退 。
神经损伤
口腔局部麻醉ppt课件 完整版
2024/1/26
1
目 录
2024/1/26
• 口腔局部麻醉概述 • 口腔局部麻醉技术 • 口腔局部麻醉操作规范 • 口腔局部麻醉并发症及处理 • 特殊人群的口腔局部麻醉 • 口腔局部麻醉实践应用与案例分析
2
01
口腔局部麻醉概述
2024/1/26
口腔打麻药知识点总结
口腔打麻药知识点总结一、麻醉药物的种类和作用1. 局部麻醉药的种类常用的局部麻醉药包括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米佐卡因等,它们都是通过阻断神经传导来产生麻醉作用的。
2. 麻醉药物的作用原理局部麻醉药物通过阻断神经传导,使神经元的兴奋传导受到抑制,从而达到麻醉的效果。
3. 不同麻醉药物的选择不同部位的治疗需要选择不同的局部麻醉药物,例如对于浅层组织的治疗,可以选择作用较快、持续时间较短的麻醉药物。
二、口腔麻醉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 口腔麻醉的适应症口腔麻醉适用于各类口腔手术和治疗,如龋齿治疗、牙髓治疗、拔牙手术等。
2. 口腔麻醉的禁忌症口腔麻醉的禁忌症包括对局部麻醉药物过敏、重度心脏病、高度焦虑症患者等。
三、口腔麻醉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1. 患者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口腔麻醉之前,应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解释,告知麻醉的目的、过程和可能产生的不适感。
2. 麻醉剂的选择和准备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治疗部位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局部麻醉剂,并按照规定的浓度和用量准备好。
3. 注射技巧在进行口腔注射时,需要掌握正确的注射技巧,包括找准注射部位、控制注射速度和深度等。
4. 检查麻醉效果在进行治疗前,应对麻醉效果进行充分的检查,确保患者已经获得了足够的麻醉效果。
5. 注意事项在口腔麻醉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和预防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四、口腔麻醉后的护理和注意事项1. 口腔麻醉后的护理在口腔麻醉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护理,包括协助清洗口腔、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等。
2. 注意事项口腔麻醉后,患者需要注意避免咀嚼、用吸管饮水等,以免影响麻醉部位的恢复和治疗效果。
五、口腔麻醉的并发症和处理方法1. 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口腔麻醉可能会引起局部感染、出血、过敏反应等并发症。
2. 处理方法在发生并发症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告知和解释。
六、口腔麻醉的安全措施和风险管理1. 安全措施在进行口腔麻醉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和操作标准,确保患者的安全。
口腔临床麻醉知识点总结
口腔临床麻醉知识点总结一、麻醉药物的作用机制1. 局部麻醉药物的作用机制:局部麻醉药物主要通过阻断神经传导的方式产生麻醉效果。
它们可以阻断神经纤维的电信号传导,使局部区域丧失感觉。
局部麻醉药物通常是通过与神经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结合来发挥作用的,通过阻断钠离子通道的打开或延迟导致神经冲动的传导而达到麻醉的目的。
2. 全身麻醉药物的作用机制:全身麻醉药物主要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方式产生麻醉效果。
它们可以抑制大脑皮层对外部刺激的感知,并干扰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从而使患者处于无痛感和昏迷状态。
二、不同类型的麻醉方法1. 局部麻醉:局部麻醉是在手术或治疗的局部区域注射麻醉药物,使该部位丧失感觉。
它常用于口腔手术和牙齿治疗,如拔牙、洗牙、根管治疗等。
2. 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是指通过静脉输注或吸入麻醉药物,使患者整个身体处于无痛感和昏睡状态。
这种麻醉方法常用于复杂的口腔手术,如智齿拔除、牙槽突外科手术等。
3. 联合麻醉:联合麻醉是指同时结合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的麻醉方法。
它可以在手术中结合使用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的优点,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和减少全身麻醉的副作用。
三、麻醉药物的选择和使用1. 局部麻醉药物的选择:口腔医生在选择局部麻醉药物时,需要考虑药物的效果、毒性、耐受性和剂量等因素。
常用的局部麻醉药物有利多卡因、普鲁卡因、布比卡因等。
2. 全身麻醉药物的选择:口腔医生在选择全身麻醉药物时,需要根据手术的复杂程度、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对药物的耐受性来决定。
常用的全身麻醉药物有异丙酚、七氟醚、芬太尼等。
3. 麻醉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口腔医生在使用麻醉药物时,需要严格掌握药物的剂量、速度和方法,确保患者的安全。
此外,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麻醉并发症。
四、口腔临床麻醉的并发症和处理1. 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局部麻醉可能会引起局部感觉丧失、过敏反应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口腔医生在使用局部麻醉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避免过量使用,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口腔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口腔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及其防治口腔局部麻醉是口腔疾病诊治过程中经常应用的技术之一,其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5%~ 13%,其中大部分不良反应是可逆的、一过性的,但是不能排除威胁生命的可能。
口腔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分为局部并发症和全身并发症2大类,具体类型较多,在临床处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亦较多;因此,对于口腔医师来说,除了掌握口腔局部麻醉理论和技术之外,如何正确预防和处理口腔局部麻醉的并发症,也是一项必备的临床技能。
本文着重于临床常见的局部麻醉并发症,对其防治原则进行了探讨和论述。
标签:口腔;局部麻醉;全身并发症;局部并发症Complications of oral local anesthesia and their preventive treatmentsPan Jian, Zhang Zhuang.(Dept.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tomatology,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 China)[Abstract]Local anesthetic administration is a common dental procedure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and side effects is about 4.5% to 13%, and almost of them are usually of a reversible and tem-porary nature, though the potential for a more serious response does exist. The complications of local anesthesia include systemic and local adverse reaction, which is involved in much type of signs and symptoms.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hould be carefully considered when it occurs. Thus, dental doctors should not only master the theory and techniques of local anesthesia before anesthetic injection, but also are familiar with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mplications. This paper focus on the frequent complications in anesthesia practice, and the princi-ples related to prevention and cure of complications were discussed.[Key words]oral cavity;local anesthesia;systemic complication;local complication口腔局部麻醉是口腔疾病诊治过程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
口腔科学-第七章-口腔局部麻醉
(二)局部并发症
一、注射区疼痛和水肿 原因 : 局部麻醉药物变质、有杂质或溶液不等渗 ; 注射针头钝、弯曲或有倒钩;注射针头刺入到骨膜下, 造成骨膜撕裂:未严格按无菌操作,使感染带入深部 组织;患者对疼痛敏感等。 防治 : 注射前认真检查麻醉药物和注射针头,严 格按无菌要求操作,注射针斜面正对骨面,在骨膜 上滑行。一旦发生疼痛、水肿,可给予局部热敷、 理疗、封闭,并给予消炎止、痛药物。
第二节 常用局部麻醉药物
利多卡因 局部麻醉作用比普鲁卡因强2倍, 维持时间要长1倍,毒性也相应较大。由于其穿 透性和扩散性强,可用于表面麻醉,药物浓度 是2%—4%溶液。浸润麻醉和阻滞麻醉为1%— 2%溶液,每次用量不超过0.4g,是口腔科应用 最多的局部麻醉药物。
第二节 常用局部麻醉药物
布比卡因 局部麻醉作用比利多卡因强约4 倍。 0.5% 的溶液加上少量肾上腺素作阻滞麻 醉,其作用时间可维持 5 小时。每次用量最高 不超过200mg,毒副作用小,术后镇痛作用较 长。
第三节 口腔局部麻醉方法
(六)舌神经阻滞麻醉 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到舌神经周围,麻 醉该神经。 在进行下牙槽神经阻滞口内注射后,退出 lcm ,再注射药物 1ml,或边退边注射药物可 麻醉舌神经。
第三节 口腔局部麻醉方法
(七)颊神经阻滞麻醉 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到颊神经周围, 麻醉该神经。 当进行下牙槽神经和舌神经阻滞麻醉后, 针尖退至粘膜下,推注药物1ml,即可麻醉颊 神经。或在下颌牙牙合平面与下颌升支前缘 交界处的颊粘膜进针,针尖向后外方刺入 0.5cm ,推注药物 1ml ,也可在要拔除的下颌 磨牙颊侧龈沟处直接作浸润麻醉。
第三节 口腔局部麻醉方法
(二)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是将局麻药注射入腭大孔或其附近,以麻醉腭 前神经。 进针点为上颌第三或第二磨牙腭侧龈缘至腭中线 连线的中外l/3的交界处,软硬腭交界前约0.5cm。 注射时,患者取坐位,头后仰,大张口,上颌 牙牙合平面与地平面成600角,注射针从对侧下颌尖 牙与第一前磨牙之间,向后、上、外方向进针,刺 人腭粘膜,直达骨面,然后注射药物 0.5m1 ,此时 可见局部腭粘膜变白。一般在注射点稍前方注射, 如注射点过于向后,注射剂量过多,可引起恶心, 呕吐反应。
口腔局部麻醉
一、局部麻醉的定义与优缺点
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sia),用药物暂时阻断机体某一区域的感觉神经传导,使该区域的痛觉 消失,从而达到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治疗的目的。
优点:不需特殊设备,术者可独立操作;患者意识清醒,能与医师配合,安全性相对较大;局麻 药中加入适量血管收缩剂,可减少术区出血、便于手术操作。
(2)口内注射法
4.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范围包括同侧磨牙、前磨牙腭侧的黏骨膜、牙龈及牙槽突,适用于上颌前磨牙与磨牙拔除术
的腭侧麻醉、腭隆突切除及腭裂整复术。
5.鼻腭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范围包括两侧尖牙连线前方的腭侧牙龈、黏骨膜和牙槽突,适用于上颌前牙拔除及颌骨囊肿
剜除等手术的腭侧麻醉。
6.下颌神经阻滞麻醉
的组织中。 除有麻醉神经末梢的作用外,由于药液的水压力,使组织内张力增大,毛细血管渗血减少,手术
野清晰,组织易于分离。
2.骨膜上浸润法 将局麻药注射到牙根尖部位的骨膜浅面,药液经骨膜再通
过骨面小孔渗透至牙根尖的神经丛,产生麻醉效果。 适用于上、下颌牙槽突前份的牙、牙槽突手术。
3.牙周膜注射法 采用后装式金属注射器或牙周膜注射器及短而细的注射针头,自牙的近中和远中直接刺入牙周膜,
缺点:不适用于不合作的患者及局部有炎症的部位。
二、常用局部麻醉药物
药名 类型 效能强度* 毒性强度* 显效时间(分钟) 阻滞麻醉浓度(%) 一次最大剂量(mg/kg)
利多卡因 酰胺类
2 2 2~3 2 4.4
*以普鲁卡因等于1作为标准
布比卡因 酰胺类
8 4 6~10 0.5 1.3
阿替卡因 酰胺类
上、下颌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及其分支与支配区域
1.上颌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范围包括同侧上颌骨、鼻、下睑、上唇以及硬软腭,适应于范围较广泛的上颌骨手术以
口腔局部麻醉
检查针头, 排除空气
注意事项:
麻醉多颗牙:将针斜向前,注射到各牙根尖部。
显效时间:2-4分钟。
针头若刺入骨膜下注射,易至疼痛及注射困难, 因此针刺到骨面后应退0.2cm,然后注射。
进针点:在手术区的唇颊侧前庭沟。 进针角度和位置:与骨面呈30°角, 针头进入粘膜下或骨膜上。 注射剂量:0.5-2ml。
表面麻醉
第二节 局部麻醉的方法
一、冷冻麻醉(frozen anesthesia)
二、表面麻醉(superficial anesthesia) 三、浸润麻醉 (infiltration anesthesia) 四、阻滞麻醉(block anesthesia)
三、浸润麻醉 (infiltration anesthesia)
阻滞麻醉
上颌神经阻滞麻醉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 ★ 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 鼻腭神经阻滞麻醉 ★ 下颌神经阻滞麻醉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 舌神经阻滞麻醉 ★ 颊(长)神经阻滞麻醉 ★ 咬肌神经阻滞麻醉
下牙槽 舌、颊神经阻滞麻醉 ★
、 、
颏神经、切牙神经阻滞麻醉
上颌神经阻滞麻醉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
注射最大剂量
健康人:0.2mg(1:10000利多加肾20ml)
心血管病患者:0.04mg(1:10000利多加肾4ml)
第一节 概述
五、注射器及麻药
STA无痛麻醉仪
第二节 局部麻醉的方法
一、冷冻麻醉(frozen anesthesia)
二、表面麻醉(superficial anesthesia) 三、浸润麻醉 (infiltration anesthesia) 四、阻滞麻醉(block anesthesia)
口腔局部麻醉方法
1.常用麻醉剂:普鲁卡因procaine利多卡因lidocaine丁卡因dicaine2.麻醉方法:表面麻醉superficialanasthesia浸润麻醉infiltrationanasthesia阻滞麻醉blockanasthesia3.常用的阻滞麻醉:(1)上颌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2)腭前神经阻滞麻醉(3)眶下神经阻滞麻醉(4)下齿槽,舌,颊长神经阻滞麻醉(5)鼻腭神经阻滞麻醉▲4.局麻并发症及防治(1)晕厥:是一种短暂的意识丧失。
由于神经反射引起的一时性脑缺血、脑缺氧所致。
主要表现:头晕、恶心、心悸、无力,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短暂下降。
主要原因:病人紧张、恐惧、空腹、血糖降低、体质虚弱。
处理:让病人平卧,头放低位,保证呼吸通畅,安慰病人。
(2)中毒:单位时间内,血液中麻醉剂的浓度超过机体的耐受力而引起的各种程度的毒性反应。
原因:麻醉剂量大,浓度过高;b/注入血管内;c/体质差。
表现:轻度中毒-兴奋型:多活,无理智,眼球震颤,血压上升-抑制型:沉睡、痛觉减弱,脉弱,血压下降。
中度中毒-烦燥不安,头痛,恶心、呕吐,血压上升,脉缓面色苍白。
停止注射,吸氧,注射安定。
重度中毒-肌肉痉挛,抽搐,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注射安定5-10mg,静脉注射%硫喷妥钠。
(3)过敏反应:患者曾使用过麻药,再用时出现不同程度中毒样反应或过敏样体征。
a/即刻反应:注射后数分钟即出现不同程度中毒样反应,全身发麻、发痒、寒战、皮肤荨麻疹、皮疹、喘息样发作,甚至过敏性休克。
b/迟缓反应:用药数小时后才发生口腔、舌、面、咽、颈肿胀。
处理:v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3-5%溴化钙10ml静滴地塞米松5-10mg氢化考的松100-200mg°1/1000肾上腺素皮下注射。
(4)感染:深部注射的感染症状出现较晚,麻醉后4-5天才出现局麻部位肿胀,蜂窝织炎。
(5)血肿:注射时刺破血管,引起软组织内血肿形成。
处理:及时冷敷止血。
口腔颌面外科-口腔局部麻醉讲解
常用的口腔局部麻醉方法—阻滞麻醉
1、定义:是将局麻药注射 到神经干或其主要分支附 近,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 的刺激,产生该神经分布 区的麻醉作用。
2、麻醉药物:2%普鲁卡因、 2%利多卡因,使用时均可加 肾上腺素;4%阿替卡因。
常用的口腔局部麻醉方法—阻滞麻醉
阿替卡因 • 新型酰胺类口腔局麻药 • 起效快,组织浸润性强,持续时间长 • 效能高,极少量可达最佳效果 • 安全可靠,毒性低 • 粘膜下浸润可完成所有牙拔除
常用的局部麻醉药物
碧兰麻 (Primacaine Adrenaline )
主要成分:盐酸阿替卡因4%,肾上腺素1:10万 规格: 1.7ml/支
常用的口腔局部麻醉方法—浸润麻醉
三、牙周膜浸润麻醉
常用的口腔局部麻醉方法—浸润麻醉
三、牙周膜浸润麻醉
常用的口腔局部麻醉方法—浸润麻醉
三、牙周膜浸润麻醉
注意事项: 1、此法注射时压力较大,应用加压注射器可省力。 2、此麻醉方法的缺点是注射时较痛。 3、此法主要用于单根牙,用于多根牙效果欠佳。 4、对牙周膜有炎症的患者,单纯用骨膜上浸润或阻滞麻醉效果 不全时,加用牙周膜注射,常可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 5、该注射法所致的损伤很小,故适用于血友病和类似有出血倾 向的患者。 6、该法可以避免其他浸润麻醉或神经干阻滞麻醉导致的血肿和 感染。 7、该法更适合做即刻义齿修复前的拔牙,可避免其他浸润麻醉 引起的软组织肿胀。
常用的局部麻醉药物
碧兰麻 (Primacaine Adrenaline )
常用的局部麻醉药物
常用局麻药物比较
药名 类型 效能强度※ 毒性强度※ 显效时间 维持时(min)
普鲁卡因 酯类 1 1 中等 45-60
浸润性 表面麻醉浓度(%) 浸润麻醉浓度(%) 阻滞麻醉浓度(%)
口腔颌面外科局部麻醉
利多卡因(赛洛卡因)
局麻作用较普鲁卡因强1.5~2倍,维持时间1.5~ 2h,毒性大2~3倍
通透性和弥散性较强,可用作表麻 最大剂量:成人0.3~0.4g,小儿7~10mg/kg 使用浓度:软组织0.5~1%,牙槽部2%,表麻4% 一般不作过敏试验 抗室性心律失常 —— 首选
布比卡因(麻卡因)
局麻的并发症
晕厥 过敏反应 中毒 注射区疼痛和水肿 血肿 感染 注射针折断
暂时性面瘫 神经损伤 暂时性牙关紧闭 暂时性复视或失明 颈丛并发症
➢ Horner征 ➢ 声音嘶哑 ➢ 全脊髓麻醉
晕厥(syncope)
概念:是一种突发性、暂时性意识丧失 原因:一过性中枢缺血 临床表现:头晕、面色苍白、全身发冷 防治原则:避免紧张,勿空腹,放平椅位,松
表面麻醉 superficial anesthesia
将麻醉剂涂布或喷射于手术区 表面,药物吸收后麻醉末梢神经, 使浅层组织的痛觉消失。
适应证
表浅部位脓肿切开引流 松动牙拔除 舌根部位检查前 气管插管全麻操作前
常用表麻药物
2%丁卡因 2-5%利多卡因 达克罗宁 表麻膏(20%苯唑卡因)
血管收缩剂在局麻中的作用
减缓麻药吸收 降低毒性反应 延长局麻时间 减少术中出血
血管收缩剂的浓度
肾上腺素
1:5~20万
常用的局麻方法
表面麻醉 superficial anesthesia 浸润麻醉 infiltration anesthesia 阻滞麻醉 block anesthesia 冷冻麻醉 frozen anesthesia
解衣领,刺激呼吸。
过敏反应(allergic reaction)
口腔局部麻醉注意事项
一、基础篇1 、口腔局部麻醉药禁忌证和相对禁忌证局部麻醉药的禁忌证使用添加肾上腺素局部麻醉药的绝对禁忌证·业硫酸软过敏者·没有控制的充血性心脏病·6个月内有过心梗病史·不稳定的心绞痛·近期有冠状动脉手术史·严重的或没有控制的高血压·甲亢·嗜络细胞瘤·应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患者·对可卡因依赖的患者·放疗的患者使用添加肾上腺素局部麻醉药的相对禁忌证·未控制的糖尿病·应用抗抑郁药丙咪嗪的患者·应用酚噻嗪类药物的患者·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患者2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酰胺类局部麻醉药与代谢抑制药(如西米替丁与利多卡因)(重要性分级=5)H2-受体阻滞药西米替丁通过竞争性结合肝脏氧化酶,而改变利多卡因的生物转化。
其他的H2受体阻滞药,例如雷尼替丁和法莫替丁,并不抑制利多卡因的生物转化。
与西米替丁相互作用的最后结果是,循环中的局部麻醉药的半衰期延长。
对典型的牙科局部麻醉药应用来说,这个相互作用几乎没有临床意义。
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和西米替丁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存在CHF(充血性心衰)病史的患者中(ASAIII三级或以上)有较大的临床意义,该类患者心输出供应到肝脏的百分比下降,而供应到人脑的百分比增加。
由于西米替丁,利多卡因的血药水平相继增加,随血液供应到大脑的比例也增加,致使局部麻醉药过量的危险也某种程度增加。
单次注射时,局部麻醉药代谢的抑制对局部麻醉药血浆峰值水平没有什么影响。
这些因素的联合:西米替丁+ASAIII级+CHF对应用酰胺类局部麻醉药是相对禁忌的。
应最低限度地给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
局部麻醉药的相加作用(重要性分级=1)局部麻醉药有可能一起联合应用,而不增加毒胜反应(药物过量)的危险。
当局部麻醉药联合使用时,毒性作用是相加的。
要使这些危险减到最小,所给的局部麻醉药的总量,应当不超过这些药物的最大推荐剂量(MRD)。
口腔颌面部局部麻醉并发症的临床应急操作
各类局麻药比较
药名
普鲁卡因 布比卡因 利多卡因
类型
酯类
酰胺类
酰胺类
效能强度 1
8
2
毒性强度 1
4
2
显效时间 66Fra bibliotek2(min)
牙髓麻醉时 1~1.5
1.5~3
1
间(h)
软组织麻醉 3~8
4~9
3~5
时间(h)
阻滞麻醉浓 2~4
0.5
2
度
一次最大剂 6.0
1.3
4.4
量(mg/kg)
阿替卡因 酰胺类 1.9 1~1.5 2
肾上腺素
[别名] 副肾碱、副肾素、盐酸肾上腺素 因此又常被称为副 肾 肾上腺素一般作用使心脏收缩力上升;心脏、肝和筋骨的血 管扩张和皮肤、黏膜的血管缩小。 用途: 1、过敏性休克的抢救(皮下注射或肌注 0.5-1mg) 2、制止鼻粘膜和牙龈出血:将浸有(1:2万~1:1000)溶液的纱布 填噻出血处。 2、如支气管哮喘的治疗(皮下注射0.25~0.5mg) 3、与局麻药合用有利局部止血和延长药效(收缩血管)。
盐酸甲哌卡因(斯康杜尼)
盐酸甲哌卡因盐酸盐是一种新型的氨基类局部麻醉剂。它 作用于感觉及运动神经纤维,见效快,药效持续时间长, 能有效阻碍神经传导。
1、3周岁以下儿童严禁使用本药 2、儿童使用本麻醉剂的剂量为每公斤体重0.025ml(0.5mg盐酸甲哌卡 因) 即每支斯康杜尼对应儿童体重20kg 3、对同一患者,一个疗程只能使用一次,而且针剂
滴液体的体积也用这个数值。
思考:一滴水的标准是什么?
胶头滴管的规格以管长表示,
常用为90 mm、100 mm 2种。
虽然规格不同,但是胶头滴管
口腔局部麻醉并发症及临床处理
口腔局麻并发症或局麻不良反应可由麻醉药物引起,也可因操作方法不当和麻醉器械引起,通常分为局部并发症(Local complications)和全身并发症(Systemic complications)。
局部并发症常见,对机体影响较小。
全身并发症少见,但对机体影响较大,有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应予高度重视。
本章主要讨论口腔局麻并发症的病因、临床表型、预防措施及其临床处理。
一、局部并发症及其处理(一)血肿(Hematoma)由注射针头刺破血管所致,常见于上牙槽后神经、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偶见于颏神经、腭大神经阻滞麻醉;若局部组织疏松,血肿较大,特别是刺破翼静脉丛后,可发生组织内大量出血,在粘膜下或皮下出现紫红色瘀斑或肿块(图1);若局部组织致密,如腭粘膜下,血肿较为局限。
血肿形成数日后,局部颜色变浅呈黄绿色,随后缓慢吸收、消失。
血肿处理不当,可继发局部感染和牙关紧闭。
图1 血肿的早期肿胀上牙槽神经注射过程中立即出现肿胀预防措施:注射时应避免反复穿刺,减少刺破血管的机会。
注射针尖不能有倒钩,减小组织创伤。
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术前请心血管科、血液科医师会诊,协助制定治疗方案。
临床处理:若局部已出现血肿,立即停止注射,压迫止血,给予冰敷。
为避免局部感染和血肿扩大,酌情给予抗生素、止血药。
避免口服阿司匹林类药物。
48小时后局部热敷或理疗,促进血肿吸收消散。
(二)牙关紧闭(Trismus)牙关紧闭或张口受限可发生于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口内法注射后,较为少见。
由于注射不准确,麻醉药注入翼内肌或咬肌内,使肌失去收缩和舒张功能,并停滞于收缩状态而出现牙关紧闭。
另外,注射针刺破颞下窝内血管形成血肿、局麻药对骨骼肌的毒性作用、注射针头对咀嚼肌的机械损伤、以及注射针污染造成的深部组织感染也可造成牙关紧闭。
局麻所致的牙关紧闭多是暂时性的,一般可在2~3h内自行恢复。
血肿和感染引起的牙关紧闭,在血肿消退、炎症控制后,也会逐渐恢复。
局麻并发症
口腔局麻并发症及防治1、晕厥由于某种原因刺激引发机体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从而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并由此产生的一组综合征,亦称血管抑制性晕厥。
患者于注射时或注射后有“难受感”,随之出现头昏、恶心、口唇发白、全身出汗、四肢冰凉等症状;少数患者还可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模糊或短暂的意识丧失。
检查绝大部分病例呈缓脉,心音强、正常或稍弱,血压正常或稍下降。
上述症状一般在1~2分钟内可自行恢复,少数患者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
晕厥的防治:(1)降低麻药中肾上腺素的浓度(2)推药前应注意回抽,观察有无回血,推药的速度不应过快。
患者如空腹就诊,应嘱其先进食或喝饮料后再行注射,精神紧张者要做好术前的思想工作,在检查及注射时动作应轻柔,以减少人为的刺激,必要时可先予以镇静剂治疗。
(3)一旦出现晕厥反应症状,应将患者座椅放平,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轻者给温热开水喝即可逐渐恢复,重者按压或针刺人中。
若为低血糖所致可予50%葡萄糖静注,或予以糖水口服。
缓脉持续时间较长者可皮下注射阿托品0.5mg,禁止使用儿茶酚胺类(肾上腺素、麻黄素等)药物。
2、血肿常见于上颌结节注射,为注射针头刺破小血管所致,在上颌结节注射区的外上方分布有丰富的翼静脉丛,注射时如进针未靠近骨面或过于上后方,就容易刺破小静脉而发生血肿;针尖弯曲呈钩状,或注射时动作粗鲁也会损伤小静脉造成血肿。
血肿一般发生在推药时,可见相应颌面部有明显的肿胀,发展速度较快。
此时应停止注射并拔出针头,术者可用手掌按压肿胀处数分钟,再用冰水冷敷以减少出血量。
血肿一般在1~2天后即可逐渐消退,此后在面颊部会出现皮下紫红色瘀斑,可用热敷促进吸收,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药物治疗。
但应向患者解释清楚,使患者打消不必要的疑虑。
3、注射部位感染,局麻2天后如注射部位仍出现疼痛、红肿及压痛等应视为感染。
注射部位感染多由于消毒不严或麻药中混进杂质,注射器未达到消毒效果等原因,亦可见于糖尿病患者。
因此,在局麻前应注意询问病史,有糖尿病史或可疑糖尿病者应先作尿糖检查,一旦发生感染应作血常规检查,并酌情使用抗生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局麻并发症或局麻不良反应可由麻醉药物引起,也可因操作方法不当和麻醉器械引起,通常分为局部并发症(Local complications)和全身并发症(Systemic complications)。
局部并发症常见,对机体影响较小。
全身并发症少见,但对机体影响较大,有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应予高度重视。
本章主要讨论口腔局麻并发症的病因、临床表型、预防措施及其临床处理。
一、局部并发症及其处理
(一)血肿(Hematoma)由注射针头刺破血管所致,常见于上牙槽后神经、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偶见于颏神经、腭大神经阻滞麻醉;若局部组织疏松,血肿较大,特别是刺破翼静脉丛后,可发生组织内大量出血,在粘膜下或皮下出现紫红色瘀斑或肿块(图1);若局部组织致密,如腭粘膜下,血肿较为局限。
血肿形成数日后,局部颜色变浅呈黄绿色,随后缓慢吸收、消失。
血肿处理不当,可继发局部感染和牙关紧闭。
图1 血肿的早期肿胀上牙槽神经注射过程中立即出现肿胀预防措施:注射时应避免反复穿刺,减少刺破血管的机会。
注射针尖不能有倒钩,减小组织创伤。
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术前请心血管科、血液科医师会诊,协助制定治疗方案。
临床处理:若局部已出现血肿,立即停止注射,压迫止血,给予冰敷。
为避免局部感染和血肿扩大,酌情给予抗生素、止血药。
避免口服阿司匹林类药物。
48小时后局部热敷或理疗,促进血肿吸收消散。
(二)牙关紧闭(Trismus)牙关紧闭或张口受限可发生于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口内法注射后,较为少见。
由于注射不准确,麻醉药注入翼内肌或咬肌内,使肌失去收缩和舒张功能,并停滞于收缩状态而出现牙关紧闭。
另外,注射针刺破颞下窝内血管形成血肿、局麻药对骨骼肌的毒性作用、注射针头对咀嚼肌的机械损伤、以及注射针污染造成的深部组织感染也可造成牙关紧闭。
局麻所致的牙关紧闭多是暂时性的,一般可在2~3h内自行恢复。
血肿和感染引起的牙关紧闭,在血肿消退、炎症控制后,也会逐渐恢复。
预防措施:减少穿刺次数,减小对咀嚼肌的机械损伤。
及时更换出现倒钩的注射针。
注意消毒,避免注射针污染而将细菌带入深部组织。
临床处理:对于肌肉麻痹引起的牙关紧闭,局部热敷,逐步进行张闭口训练。
对于咀嚼肌损伤引起的牙关紧闭,口服镇痛药物。
感染引起的张开受限一般发生在注射后数天,症状逐渐加重并伴局部疼痛,可适当应用抗生素。
(三)注射区疼痛(Pain on injection)注射区神经丰富、注射压力过大、局麻药物的刺激性、药物温度和口腔组织温度差异较大,都可造成注射疼痛,但最主要的原因是麻醉药物变质、混入杂质或未配成等渗溶液,注射针头钝而弯曲、或有倒钩损伤组织和神经所致。
预防措施:术前给予表面麻醉,减慢注射速度。
注意麻醉剂质量和温度。
检查麻醉器械,不使用有倒刺的注射针头。
避免同一部位反复注射。
临床处理:如已发生注射区疼痛、水肿、炎症,可予局部热敷、理疗、封闭,或给予消炎、止痛药物。
(四)注射针折断(Broken needles) 注射针质量差、锈蚀、缺乏弹性容易发生断针,断针部位常在针头连接处。
临床上,当行上牙槽后神经、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时,常因进针较深,注射针刺入组织后患者骤然改变头位;或术者操作不当,注射针过度弯曲;或注射针刺入韧带、骨孔、骨管时用力不当;或即使注射方法正确但病人躁动不安等,均可造成注射针折断。
预防措施:注射前检查注射针质量,勿用有问题的注射针。
注射时,按照注射深度选用适当长度的注射针,至少保证1cm针头在组织之外,切忌注射针全部没入组织(图2)。
注意操作技术,改变注射方向时不可过度弯曲注射针,有阻力时不应强力推进、扭转或拔出。
图2 减少断针的风险保留足够长度针头可被看到,以减少断针风险,或在断针时
能有地方夹持。
临床处理:如发生断针,立即嘱病人保持张口状态,不要作下颌运动。
若有部分针体露出在组织外,可用有齿钳或持针器仔细夹住后取出。
若针已完全进入组织内,可将另一针在同一部位刺入作为标志,作X线定位检查,确定断针位置后,再行手术取出。
切勿盲目探查,以免断针向深部移位,更加难于取出。
(五)无意识自伤(Self-injury)主要是麻醉后局部感觉障碍所致。
患者在麻醉尚未消退或尚未完全消退前进食,容易咬伤没有知觉的唇、舌或颊黏膜(图3)。
此外,由于温度感知障碍,过热食物或过冷食物可以导致烫伤和冻伤。
图3 局部麻醉后的唇咬伤。
预防措施:告知患者麻醉消退后再行进食,咀嚼动作要缓慢、轻柔。
勿食过冷和过热食物。
部分患者可采用麻醉药物逆转剂(如OraVerse)。
临床处理:若创伤已经发生,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创口感染。
局部用药,减轻疼痛症状。
(六)面瘫(Facial nerve paralysis)多见于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由于注射针刺入过深,未能触及骨面偏向内后、或偏上越过下颌切迹进入腮腺包膜,致麻药注入腮腺内麻醉面神经而发生面瘫。
局麻导致面瘫也偶见于咀嚼肌神经阻滞麻醉注射过浅。
这两种情况均属暂时性面瘫,待麻醉药作用消失后,神经功能即可恢复。
预防措施:选择合适长度的注射针,没有遇到骨阻力前不可轻易注射麻醉药物。
临床处理:停止局部注射,告知患者转归,一般不需做特殊处理。
(七)感染(Infection)注射针污染,注射部位、麻药消毒不严格,注射针穿过炎性病灶,均可将细菌带入深部组织,引起颞下间隙、翼下颌间隙、咽旁间隙
感染。
深部感染临床症状多出现在注射后1~5天,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明显,炎症若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可以出现张口受限或吞咽困难,偶尔可引发全身症状。
预防措施:注射器械及注射区的消毒一定要严格;注射时防治注射针污染;避免穿过炎症组织或直接在炎症区进行局部注射。
临床处理:已发生感染者应按炎症的治疗原则进行处理,口服抗生素或给予静脉注射。
(八)神经损伤(Nerve injury)常见于阻滞麻醉,注射针刺入神经,针尖出现倒钩等,都能造成颌面部的神经损伤。
可表现为注射时局部剧痛或过电感,麻药消退后注射区仍有感觉异常、神经痛或麻木。
临床上,多数神经损伤是暂时性、可逆性的病变,轻者数日后即可恢复,无需治疗;严重的神经损伤恢复较慢,个别情况下甚至不能完全恢复。
由于对神经损伤程度难以进行准确判断,因此,一旦出现术后麻木症状不能自行恢复者,就应给予积极的早期处理,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预防措施:熟悉局部解剖和神经走向,选用较细的针头,避免直接损伤神经;避免注入可能造成神经细胞退行性变的药物。
临床处理:一旦出现神经损伤症状,应尽早进行干预治疗,包括中医针灸和局部理疗,并给予激素、维生素B1或B12治疗。
(九)暂时性复视或失明可见于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口内法注射后,由于注射针误入下牙槽动脉且未回抽,推注的局麻药可逆行,经脑膜中动脉、眼动脉或其主要分支入眶,引起眼肌、视神经麻痹而出现暂时性复视或失明。
此外,晚期糖尿病患者行局麻注射,特别是加入肾上腺素时,也有可能出现复视或失明,术前应告知患者相关风险。
个别患者的暂时性复视或失明还可能是由精神因素引起,应加以鉴别。
预防措施:实施局部麻醉前回抽无血再行推注是预防暂时性复视或失明的有效方法。
同时还应注意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严重的糖尿病史。
临床处理:局麻药物作用消失后眼球运动和视力即可恢复,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告知症状的转归,安抚患者。
(十)局部组织坏死多见于硬腭黏膜,是由于麻醉剂注射过快或注入量过多,硬腭黏骨膜致密,麻药不易扩散,局部组织压力过大所致。
临床上表现为局部黏膜溃疡,溃疡周边黏膜略显苍白(图4)。
预防措施:避免采用 1:50,000的肾上腺素,以减轻因血管收缩造成的局部供血障碍;避免进行长时间的表面麻醉;缓慢注射,控制剂量,避免组织内张力过大致表面黏膜苍白。
临床处理:告知患者预后,安抚病人;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并在餐前使用保护性药膜,减少对创口的刺激;必要时可使用消炎、镇痛药物,以减轻症状。
图4疱疹型阿复他溃疡腭部注射后的腭部阿复他溃疡。
(十一)暂时性局部皮肤颜色改变可见于局部浸润麻醉或阻滞麻醉,主要是由于麻醉药中的肾上腺素的作用,导致局部供血动脉收缩,组织血供暂时减少所致。
表现为局部皮肤颜色在注射后迅速出现苍白,但仅局限在受累血管供血范围内,其它部位皮肤颜色保持正常。
预防措施:注意回抽,避免将含肾上腺素的局麻药直接注射到血管内。
临床处理:告知患者病因及转归,安抚患者紧张情绪。
一般不需处理,肾上腺素随血液循环流走或作用消失后,局部皮肤颜色可很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