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击的常识
防雷电常识

防雷电常识
首先雷电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大树木、电线、旗杆、长金属栏杆、庞大金属物体、山顶、制高点等场所。
其次雷电天气时,不要触摸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带电设备或类似金属装置。
雷雨天气不要在野外使用有金属尖端的雨伞,不要携带金属工具。
雷雨天气不要在野外拨打或接听手机。
雷雨天气不要在屋顶玩耍。
雷雨天气不要在田间劳动,不要在空旷地方活动。
雷雨天气不要在河边、湖边、水塘边活动,不要去游泳、划船、垂钓等。
雷雨天气不要在野外孤立的小屋、工棚、凉亭里避雨。
雷雨天气不要在大树下避雨,要远离烟囱、铁塔、高大广告牌、旗杆、电线杆等物品,不要在铁轨附近逗留。
最后雷雨天气,如果必须外出,最好选择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因为汽车内是躲避雷击的理想场所。
防雷击常识

防雷击常识1. 遇到雷雨天气时,应及时关好门窗,切勿在户外徘徊。
雷暴时,应尽量留在安全的室内,避免接触金属物品或水源。
2. 避免在户外进行高空作业或进行休闲活动,如登山、钓鱼等。
遇到雷暴天气时,应立即离开高处或水边区域,寻找安全的庇护所。
3. 在雷雨天气中,应尽量避免使用电器设备,特别是带有金属外壳的电器。
还需小心使用有线电视、有线网线等室内设备,避免因雷击而引发的火灾或电器损坏。
4. 雷暴时切忌接触金属物品,如铁栏杆、电线杆、金属框架等。
如果在户外遇到雷雨天气,应立即找到安全的室内或汽车内避难。
5. 家庭中应安装避雷针和避雷装置。
避雷针应精确安装在屋顶上,以确保其有效性。
避雷装置应由专业人员安装和维护,定期检查工作是否正常。
6. 在雷雨天气中,应尽量避免靠近高耸的物体,如高塔、电线杆等。
应避免站在露天场所,尽量选择靠近建筑物或低矮的地方。
7. 在雷雨天气中,应避免佩戴金属首饰或戴有金属部分的帽子、鞋子等。
还需避免使用伞等金属制品,以减少被雷击的风险。
8. 如不得已必须在雷雨天气中行驶,应尽量避免在露天区域行驶,特别是在雷雨较为激烈的情况下。
在行驶时,应尽量保持车窗关闭,以减少被雷击的可能性。
9. 在雷雨天气中,应避免在开放场地停留,如高尔夫球场、露天剧场等。
寻找安全的室内避难所,如商场、餐厅等。
10. 如果在户外被雷击,应立即就医,并及时告知医生雷击的情况。
及早诊断和治疗对恢复有重要帮助。
以上是防雷击常识,希望能帮助大家增强对雷击的防范意识,保障人身安全。
雷电预防安全常识

雷电预防安全常识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常常在雷雨天气中出现。
它带有强大的电能,不仅可以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还可能给设备和建筑物带来严重的损害。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一些雷电预防的安全常识,以保护自己和周围的人。
1.了解雷电的形成和规律雷电是由云层内部的正电和地面的负电之间的电荷分离产生的。
当云层内的正电荷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会与地面上的负电荷产生强烈的电流放电,形成闪电。
了解雷电的形成和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雷电灾害。
2.避免在雷雨天气外出雷电常常伴随着大雨和狂风,这时候外出是非常危险的。
在雷雨天气中,尽量待在室内,远离窗户、门口和金属物品。
如果必须外出,应选择安全的避雷设施,如雷达站、避雷塔等。
3.不要在露天场所躲避雷雨许多人在下雨时会选择在露天场所躲避雷雨,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露天场所没有避雷设施,人们很容易成为雷电的“接地物”,增加被雷击的风险。
因此,应尽量避免在露天场所躲避雷雨,选择安全的室内环境。
4.远离高大的物体和金属设施在雷雨天气中,应尽量远离高大的物体和金属设施,如高楼、电线杆、铁塔等。
这些物体容易吸引雷电,成为雷电击中的目标。
如果无法远离,应找到安全的避雷设施或躲进建筑物内。
5.避免在水中或潮湿的地面上活动雷电很容易通过水传导,因此在雷雨天气中,应尽量避免在水中或潮湿的地面上活动。
不要在游泳池、湖泊、河流等水域中游泳或嬉戏,也不要在雨水积聚的地方玩耍或行走。
6.不要使用带有金属材质的工具或器具在雷雨天气中,不要使用带有金属材质的工具或器具,如铁锹、铁锤、铁丝网等。
这些金属物品容易成为雷电的吸引点,增加被雷击的风险。
应尽量使用绝缘材料制成的工具,如塑料或木制品。
7.保护好自己的电子设备雷电对电子设备造成的损害是常见的。
在雷雨天气中,应尽量避免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或者将它们断开与电源的连接。
如果不得不使用,可以使用避雷器或插座保护装置来保护设备免受雷击。
8.了解周围的避雷设施和避雷知识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避雷设施和避雷知识,我们应该了解周围的避雷设施和避雷知识。
防雷击安全常识

防雷电安全常识雷电是发生在大气层中的一种声、光、电的气象现象,主要反映在雷雨云内部及雷雨云之间,或者在雷雨云与大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
全球每天约发生800万次闪电,平均每分钟约有2000个地区遭遇雷暴。
我国雷暴活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至8月,辽宁省每年最早的雷暴发生在4月,最迟可以到10月。
一、雷击前的预兆和感觉当人们行走或处于空旷的场地或田野里,遇到黑压压的乌云,如果云层越来越低沉,似有黑云压顶之势时,就要担心雷电的来临了。
好在这些现象是明显的,容易感觉到的,每遇这样的情况,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找安全地方躲避,防止遭受雷击。
当雷电先导头部的发展到达离地面的距离接近击距(即滚球半径)时,即距地面的距离约60~100米时,邻近地面上的电场强度就会激剧增大。
如果人们正好处于这个地区范围内,就会有头发、眉毛竖立起来的感觉,这就意味着雷击的危险正降临而来。
如果一个人没有强烈的防雷保护意识,这样的感觉通常是不明显的,或者难于察觉到的。
所以我们要善于根据我们所处的地形环境、气象条件以及经验来观察、判断,我们是否处于危险之中。
在雷雨季节,我们随时都要有防雷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直接雷击伤害当雷电先导头部发展到接近人们的附近或头顶上方时,在强烈的雷电电场作用下,在人们头上会感应出很强的与雷电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
并且在雷电电场作用下,人们的头发和眉毛就会有竖立起来的感觉。
如果人们没有来得及躲避到安全的地区,或者躲避的地方本来就不安全,那就有可能遭受直接雷击了。
直接雷击伤害示意图在下行先导头部的极大的电场的作用下,从受害者的头部产生一个向上的迎击先导,去迎接下行的雷电放电先导,当迎击先导与下行先导相遇时,雷电主放电发生了。
其结果就是可怕的极大的雷电主放电电流从受害者的头部进入身体,而从脚底流出,进入大地。
直接雷击是指雷电放电电流的全部流经受害人的身体。
雷电主放电电流很大,其数量级为几十千安到百千安以上。
那么大的电流流过受害者的躯体,首先伤害的是受害者的大脑和心脏。
雷电安全防护措施建议

雷电安全防护措施建议雷电是自然界中一种极具威力的气象现象,经常发生的雷雨天气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潜在的威胁。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我们有必要采取一些雷电安全防护措施。
本文将就如何预防雷击事故,提出以下建议。
一、室外防护建议1. 避免在雷雨天气下进行户外活动。
雷电发生时,人们应尽量迅速撤离并寻找安全的室内场所避雨,如建筑物或汽车内。
活动场地若没有室内场所可供躲避,则应寻找地势较低或有树木遮掩的地方躲避,但要远离高大的物体如电线杆、树木等,避免成为雷电击中的靶子。
2. 不要在雷暴天气下接打手机。
移动通信设备如手机、对讲机等具有金属天线,容易成为雷电的传导路径。
在雷雨天气下,使用这些设备会加大被雷击的风险。
因此,遇到雷暴天气应尽量避免使用这些设备,以减少被雷击的危险。
3. 保持防雷设施的完好。
建筑物、电线杆等公共设施上的避雷针、接闪器等防雷设备要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有效性。
同时,居民也可以在自家房屋上安装避雷设备,减轻雷击带来的危害。
二、室内防护建议1. 避免使用有线电视和固定电话。
有线电视和固定电话线路容易成为雷电击入建筑物内部的通道,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在雷雨天气下,最好避免使用这些有线设备,以减少雷电侵入室内的风险。
2. 室内避雷针和接地装置的安装。
为减少雷电侵入室内的危险,可在建筑物屋顶等高处安装避雷针,引导雷电向下击穿,减少对建筑物内部的危害。
此外,必要时可以安装接地装置,将室内电气设备与大地之间建立良好的导电通道,减轻雷击造成的损失。
3. 远离水源和金属物品。
室内若有水源如水管、洗澡设施等,雷击时容易产生电流泄漏而危及人身安全。
此外,金属物品也易成为雷电传导路径,应与其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受到雷击。
三、个人防护建议1. 避免使用金属物品。
在雷电天气中,应尽量避免使用金属物品,如雨伞、铁制手杖等,以减少受到雷击的几率。
2. 遵守室外安全距离规定。
当雷电活动较为剧烈时,如闪电频繁且近距离为3至5公里内时,人们应迅速撤离室外场所,并尽量远离高大的建筑物、电线杆和树木等,以保证个人安全。
防雷常识1

四、防雷十招
招数七:不宜在旷野高举物体
在近雷暴天气条件下,不仅高打雨伞容易遭雷击,就是高举羽毛球拍 、高尔夫球棍、铁锹、锄头等物体都会带来雷击的危险。在旷野高打雨伞 等物体容易诱发雷击的原因主要是:人体本身就已经是一定范围内的突出 物体,容易成为雷击的目标,再高举雨伞等物体,则使人体的有效高度增 加,使雷击具有更明确的选择性。然而,下雨天又是在旷野中,打雨伞挡 雨是人之常情。但是必须记住如果当看见闪电后立即听到雷声,说明正处 在近雷暴的环境中,应该停止行走,低打雨伞并两脚并拢立即下蹲。即使 没有雨伞,也不宜飞跑狂奔,待到雷声逐渐远去,才可迅速寻找安全的场 所避雨。
四、防雷十招
招数五:不宜进入棚屋、岗亭等没有防雷装置的 低矮建(构)筑物。
因避雨躲进就近低矮的草棚、小屋、岗亭而遭雷击身亡大约占每年雷
击伤亡总数的30%左右。由于这些低矮的建筑物没有防雷装置且大都处在 旷野中,是开阔地面上较高的突出物,容易成为尖端放电的对象而吸引闪
电先导,遭受雷击的概率也就特别高。
一、雷电常识
2、雷电的破坏
雷电的破坏主要是由于云层间或云和大地之间以及云 和空气间的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25~30kV/cm)时,所 发生的猛烈放电现象。通常雷击有三种形式,直击雷、感 应雷、球形雷。直击雷是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 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感应雷是当直击雷发生以后,云层 带电迅速消失,地面某些范围由于散流电阻大,出现局部 高电压,或在直击雷放电过程中,强大的脉冲电流对周围 的导线或金属物产生电磁感应发生高电压、而发生闪击现 象的二次雷。球形雷是球状闪电的现象。
二、防雷方式
4、避雷网防雷电
避雷网分明网和暗网。明网防雷电是将金属线制成的网,架在建( 构)筑物顶部空间,用截面积足够大的金属物与大地连接的防雷电。暗 网是利用建(构)筑物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网进行雷电防护。只要 每层楼的楼板内的钢筋与梁、柱、墙内的钢筋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并与 层台和地桩有良好的电气连接,形成可靠的暗网,则这种方法要比其他 防护设施更为有效。无论是明网还是暗网,网格越密,防雷的可靠性越 好。
打雷应该怎么办

打雷应该怎么办很多人在打雷时不知道怎么样保护自己,今天就带大家去普及一些打雷的措施。
个人防雷十大秘诀一、雷打出头物雷雨天气不宜停留在建筑物的楼顶天面上。
有的居民看见打雷下雨就跑到楼房天面上收捡晾晒的衣服等物品或是拍摄雨景等,而雷电有好打出头物的规律和特点。
因此,站在楼顶极易招惹雷击。
二、注意关门窗关闭门窗可以预防侧击雷和球形雷的侵入。
如果不能阻止球形雷入室,引起的后果将是很严重的。
多数球形雷都是发生在人们先看到闪电之后才看到球形雷,也就是说直击雷发生之后才产生球形雷的概率比较高。
球形雷的直径一般为公分至几十公分。
发出红色、*或蓝色的光,像一团火球,具有巨大的能量,故被称作球形雷。
球形雷一般以每秒几米的速度离地面数米高作水平运动,也有呈跑跃运动,大多数球形雷沿建筑物的烟、窗户、门进入室内,在室内运动数秒钟便逸出。
也有从普通民房的瓦线出时引起的现象。
防雷专家认为,球形运动与空气运动方向有关,故关闭门、窗、阻隔空气运动途径,从而可以阻止球形雷入室的作用。
三、不宜使用花洒冲凉这主要是因为万一建筑物发生直击雷现象时,巨大的雷电流有可能沿着水流导致淋浴者遭雷击伤亡。
同时也不要去触摸水管、管道煤气的煤气管等金属管道。
因为当这些金属体接地不良时,雷电流有时会以这些导体通过空气向人体放电。
四、不宜靠近建筑物的外墙及电气设备打雷时,应停留在离电力线以及跟它们相连接的电气设备1米远的地方。
这种建议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因为雷击间接致伤的情况时有发生。
这是因为人们不了解建筑物的直击雷防护设施,其保护的目的主要是建筑物本身不受雷击的损坏,减轻雷电电磁脉冲对建筑物内部的影响,却不能防止沿室外引入建筑物内的金属导体入侵的其它形式的雷害。
五、不宜进入棚屋、岗亭等低矮建(构)物每年因躲雨躲进低矮的草棚、小屋、岗亭而遭雷击的身亡者,大约占雷击伤亡总数的30%,由于这些低矮的建筑物没有防雷装置且大都处在旷野中,是开地面上较高的突出物,容易成为尖端放电的对象而吸引闪电先导,遭受雷击的概率也就特别高这与雷打出头物的道理类似。
防雷的知识

防雷的知识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产生的能量巨大,对人类和物体都具有很大的威胁。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防雷措施就显得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防雷的基本知识。
1. 雷电的形成和危害雷电是在大气中形成的一种电气现象,通常伴随着雷鸣和闪电。
由于雷电释放的能量极大,它可以瞬间点燃可燃物,对建筑物、电力设备、通信设备等造成严重损坏,甚至引发火灾和爆炸。
2. 雷电的防护原理雷电防护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合理布置接地系统,将雷击电流引入地下,以保护被防护物。
接地系统是防雷措施的核心,它能够将雷电的能量迅速分散和释放,降低雷击的威力。
3. 防雷设施的分类根据不同的防护对象和要求,防雷设施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避雷针:避雷针是最常见的防雷设备,它通过尖端的形状和合理的高度,能够有效地吸引和接收雷电,将其引入地下。
- 避雷带:避雷带是一种安装在建筑物周围的金属带,它能够将雷电引入地下,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
- 避雷网:避雷网是一种由金属导体组成的网状结构,它覆盖在建筑物的外墙和屋顶上,能够有效地分散和引导雷电。
-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是防雷设施的核心,它通过埋设导体和深埋接地装置,将雷击电流迅速引入地下,保护设备和建筑物免受雷击。
4. 防雷设计与施工为了确保防雷设施的有效性,防雷设计和施工必须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在设计阶段,需要根据被防护物的特点和周围环境,合理选择防雷设施的类型和布置方式。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确保接地系统的连续性和导电性。
5. 雷电预警系统除了防雷设施,雷电预警系统也是防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雷电预警系统能够及时监测雷电活动的情况,并通过声光报警等方式提醒人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它可以有效地预防雷击事故的发生,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6. 雷电安全常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需要了解一些雷电安全常识,以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
例如,在雷雨天气中,应尽量避免在室外活动,不要站在高处或者接近高耸物体,不要在室外使用金属制品,如伞和铁制的遮阳棚等。
防雷防电安全教育知识_防雷电安全小常识

防雷防电安全教育知识_防雷电安全小常识防雷防电意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防雷防电安全教育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防雷防电安全教育知识一、雷电预警信号如何分级及防御?雷电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雷电黄色预警信号标准:6小时内可能发生雷电活动,可能会造成雷电灾害事故。
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雷工作。
2、易燃、易爆、危险化学物品应尽快放置到安全场所或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取消上述物品警报实效内的运输计划。
3、密切关注天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取消警报实效内户外的生产、旅游、体育、集会、商业等活动计划。
4、处在户外且附近没有安全避护场所的人员应尽快返回,游乐场所尽快安排停运户外设施,并把游人安置到安全场所。
5、处在未经防雷检测或检测不合格场所的人员应特别注意加强防范。
(二)雷电橙色预警信号标准: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已经受雷电活动影响,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比较大。
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落实防雷应急措施。
2、安排人员密切监视易燃、易爆、危险化学物品储存场所,应急专业处置队伍集合待命;停止上述物品的运输,就近妥善处置。
3、停止户外的生产、旅游、体育、集会、商业等活动;不要在室外游泳和水面附近活动。
4、游乐场所立即停运户外设施,并把游人安置到安全场所;位于房顶、脚手架、塔吊等高空作业人员立即停止作业并转移到安全地带。
5、不要在树木、塔吊、变压器下及孤立的棚子和小屋里避雨,应当尽快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者汽车内,并关好门窗。
6、在空旷场地不要打伞,发现雷电时不要把农具、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不要骑马、骑自行车、电动车和摩托车。
7、切断危险电源,远离电线、变压器等带电设备,远离铁塔、烟囱、电线杆、旗杆、各种天线等高大物体,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下引线,远离铁丝网、水管、金属门窗和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防雷击常识

防雷知识一、雷电的形成。
雷电是一种大气中放电现象,产生于积雨中,积雨云在形成过程中,某些云团带正电荷,某些云团带负电荷。
它们对大地的静电感应,使地面或建(构)筑物表面产生异性电荷,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不同电荷云团之间,或云与大地之间的电场强度可以击穿空气(一般为25-30KV/cm),开始游离放电,我们称之为"先导放电"。
云对地的先导放电是云向地面跳跃式逐渐发展的,当到达地面时(地面上的建筑物,架空输电线等),便会产生由地面向云团的逆导主放电。
在主放电阶段里,由于异性电荷的剧烈中和,会出现很大的雷电流(一般为几十千安至几百千安),并随之发生强烈的闪电和巨响,这就形成雷电。
二、雷电是自然界中的一种静电放电现象。
对于此种静电产生的原理,目前还没有一种理论和假设能够较完满地解释全部雷电现象。
一般认为,云中电荷的形成主要是冻结起电。
云滴上升到高空中遇冷,结成冰粒,并开始下降,在降落途中会沾住相遇的云滴,于是在冰粒周围形成一层水膜,在冰粒与水膜的界面上产生电位差,冰粒带负电,水膜带正电。
此后随着冰粒沾住的云滴不断增多,水膜不断加厚,它们的下降速度也加快,最后水膜层被上升的气流吹散,成为许多带正电的小水滴,这些小水滴上升的气流带到云层的顶部,在那里遇冷凝结,并形成带正电的冰晶区。
冰粒则下降到云层底部并融化形成带负电的液水区,因而形成雷云上部带正电,下部带负电。
三、雷电的危害。
雷云内部放电一般不会造成危害,雷云对大地放电则可能造成危害。
它造成的危害分为直接雷电危害和间接雷电危害。
雷电的直接危害是由于雷云对大地的放电电流很大,高达几十千安甚至几百千安,而且可产生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的冲击电压。
当强大的电流通过导体时,在极短的时间内将转换成大量的热能,使放电通道的温度高度达数万度。
另一方面,由于雷电的热效应,将使木材纤维缝隙和其它结构中间的缝隙里的空气剧烈膨胀,同时使水分及其它物质分散为气体,因而产生巨大的机械力。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雷雨天如何预防雷击

雷雨天如何预防雷击立春以后,是雷电多发期,根据防雷专家讲,在发生雷电时,我们完全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防护措施,以避免或减少雷灾造成的悲剧。
比如在户外,就有10种避雷方法: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在户外空旷处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并拿去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面;躲避雷雨时,应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雷雨天气,不宜在旷野中打伞;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应提高警惕,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雷雨天气情况下,如在室内,则应注意以下几点:电视机的室外天线要与电视机脱离,与接地线连接;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电入室造成危害;雷电出现时,人体最好距离可能导入雷电波的线路和设备1.5米以上;不要穿潮湿的衣服,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等。
“在雷电时,很多农民仍会常常坚持在田间作业,其实这样很危险。
”据专家介绍,发现雷电征兆时农民朋友应尽早回家,不能在大树下避雨,也不能往高处跑。
“雷电除了造成人员伤亡外,还造成不少财产的损失。
”专家告诉记者,我市城区的一些老房子以及农村的房子,很多都没有采取防雷措施,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而且随着电脑等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系统抗雷电的能力会越来越弱。
因此,专家建议,建筑物(构筑物)要做好防直击雷的措施。
针对一些企业和单位的信息系统、电器等,最好做好相关防雷击电池脉冲的准备。
每到雷雨季节,都有人畜或房屋遭雷击的事件发生。
那么遇到雷雨时,如何去避免雷击伤人呢?下面介绍几种不同情况时的应急办法:1.打雷和闪电时,如果你在室内,应关好门窗,以免雷电闪进室内伤人毁物。
防雷安全知识

一、雷电基础知识
雷击起火的客车
2、雷电的危害(续一)
雷击受伤的小学生
被 雷 劈 开 的 大 树
一、雷电基础知识
2、雷电的危害(续二)
雷 击 损 坏 的 插 座 雷 击 烧 坏 的 电 脑
雷击烧坏的电视机
一、雷电基础知识
3、雷击的形式
雷击一般有直接雷击和间接雷击两 种。
直接雷击:雷击直接击在物体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称 之为直接雷击。(直击雷,侧击雷) 间接雷击: 雷击电磁脉冲:它是地闪回击过程产生的瞬时电磁 场及其强大闪电流。雷电流具有很高的峰值和波前 上升陡度,能在所流过的路径周围产生很强的暂态 脉冲电磁场,它的感应范围很大,在该电磁场中的 导体会产生感应过电压(流)。
二、个人防雷常识
室外应如何防雷
例: 2005年9月14日下午4时, 长沙市河西湖南第一师范东方红校 区篮球场东南角遭受雷击,将当时 正在篮球场进行军训的6位女同学和 一名教官击倒在地,其中3名同学是 趴着倒下的, 3名同学是仰着倒下 的,其中一名叫刘华的同学因受雷 击过重,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那么人在室外如何防雷呢?
二、个人防雷常识
4、怎样判断雷电离我们有多远
由于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闪电(光)的传播速度是 每秒30万公里,而雷声的速度是每秒340米,所以看到闪电 到听到雷声的时间间隔乘以340米就是雷电离你的大概距离。
三、雷击急救方法
1、雷击对人体的伤害
雷击损害人体的生理效应大体有三种: ⑴当雷电电流通过心脏时,受害者会出现血管痉 挛、心搏停止,严重时会出现心室纤维性颤动,使心 脏供血功能发生障碍或心脏停止跳动;
当基础采用硅酸盐水泥和周围土壤的含水量不低于4%及基础 的外表面无防腐层或有沥青质的防腐层时,宜利用基础内的钢筋作 为接地装置。
防雷击避险常识

防雷击避险常识
雷击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以下是一些防雷击避险常识:
1. 在雷电活动多发的季节或地区,应加强对天气预报的关注,并尽量避免在雷电活动频繁的时候外出或进行户外活动。
2. 在室内尽量避免接触金属物体,特别是窗户、门把手、水龙头和电器等,因为它们可能成为雷击的传导途径。
可以选择在室内安全的地方避雷,如简单建造的避雷器或避雷网。
3. 避免站在露天场地上,如高处的山顶、山脊和开阔的草地等。
如果在户外遇到了雷电,应尽量蹲下,双脚并拢,用手臂抱住双膝,尽量使自己变得最小,以减少被雷击的可能性。
4. 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建筑物应配备避雷系统,避免因雷击而导致的严重损失。
如果住在雷电频繁的地区,可以安装避雷针和避雷带等设备,以保护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
5. 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尽量避免在室外使用电器设备,特别是手机、电脑和电视等,因为它们可能成为雷击的传导途径。
6. 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特别是在室外工作的人员,应佩戴防雷装备,如防雷帽、防雷鞋等,以减少被雷击的危险。
7. 如果被雷击,应立即远离雷击地点,并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在等待救援的同时,可以进行心肺复苏术或其他急救措施,以
保证生命安全。
总之,用适当的预防措施和避雷常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雷击对人身和财产的危害。
如果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居住或工作,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避免被雷击。
安全防雷常识

1 雷电基本知识●1.1 雷电是什么雷电是大自然中发生强烈闪光伴有巨大隆隆爆炸声的现象,是一种既恐怖又壮观的大气物理现象。
全球每年约有十亿次雷暴发生,就整个地球表面而言,每秒钟的落地闪就有30-100次,平均每天发生闪电约800万次。
闪电的的平均电流是3万安培,最大电流可达30万安培。
闪电的电压很高,约为1亿至10亿伏特。
一个中等强度雷暴的功率可达一千万瓦,相当于一座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
带有电荷的雷云与地面的突起物接近时,它们之间就发生激烈的放电,强烈的闪光和爆炸的轰鸣声。
闪电通道中温度骤增,形成强烈的冲击波、剧变的静电场和电磁辐射,常常造成人畜伤亡,建筑物损毁、引发火灾以及造成电力、通信和计算机系统的瘫痪事故,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雷电灾害是最严重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
●1.2 雷电的形成在天气闷热潮湿的时候,地面上的水受热变为蒸汽,并且随地面的受热空气而上升,在空中与冷空气相遇,使上升的水蒸汽凝结成小水滴,形成积云。
云中水滴受强烈气流吹袭,分裂为一些小水滴和大水滴,较大的水滴带正电荷,小水滴带负电荷。
细微的水滴随风聚集形成了带负电的雷云;带正电的较大水滴常常向地面降落而形成雨,或悬浮在空中。
由于静电感应,在大地表面相对带负电的雷云的区域感应出正电荷。
这样雷云与大地之间形成了电场,当电场强度超过击穿大气的强度时,即发生了雷云与大地间的放电,从而形成了雷电。
●1.3 雷电的种类由于大气分布的不均匀和云团荷电的差异性,雷云的放电通道呈多种形式,所发生的空间位置也不同。
按闪电形状可分为:线状雷、带状雷、片状雷、连珠状和球状雷。
线状雷最为常见,线状闪电大多是雷云与大地间的放电(约50%-70%以上),也有雷云之间的放电。
这种闪电可以同时击在不同的地方。
一般表现为一种蜿蜒曲折枝杈纵横的巨型电气火花,长约2-3km,也有长达10km的,具有丰富的分叉,类似树枝状,所以也称枝状闪电。
带状闪电是由连续数次的放电组成,是宽度达十几米的一类闪电,它比线状闪电要宽几百倍,在各次闪电之间,闪电路径因受风的影响而发生移动,使得各次单独闪电互相靠近,形成一条带状。
防雷击的安全知识

防雷击安全知识防雷击的安全知识安全是人们的资本,只有安全了我们才可以玩的安心,玩的尽兴!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防雷击的安全知识,希望有所帮助!一、易发生雷击灾害的场所和行为雷雨天易发生雷击的场所1.地势较高处的建筑物、山体。
2.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
3.离高大树木、电线杆等物体很近的物体。
4.露天游泳池、开阔的水域或小船上,树林的边缘。
5.电线杆、旗杆、干草堆、帐篷等没有防雷装置的物体附近。
6.铁轨、水管、煤气管、电力设备、拖拉机、摩托车等外露金属物体旁边。
7.孤立的烟囱或大树(山顶孤立的大树下尤其危险)。
8.空旷地带孤零零的棚屋、岗亭等。
雷雨天易引发雷击的行为1.大开门窗,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
2.接触天线、煤气管道、铁丝网、金属窗、建筑物外墙。
3.使用带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拨打、接听电话。
4.在浴室用金属喷头洗澡。
5.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等含有金属物件。
6.进行踢足球、攀登、钓鱼、游泳等户外活动。
二、施工现场防雷电安全注意事项施工人员的防雷电安全1.遇有雷雨天气,特别是当雷闪临近时,施工人员立即停止高空、吊装、电焊等可能带来雷电危险的作业,进入有避雷设施的建筑物、钢结构内部,并逐步撤到下方。
施工人员切勿站立于建筑物、钢结构顶上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如铁栅栏、金属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轨,防止遭受直接雷击。
2.雷闪时不能在空旷的位置使用手机、对讲机等各类通讯工具。
临时办公区、生活区建筑物内的.人员不要拨打或接听架空线缆引入的固定电话,尽量配备和使用具有免提功能的电话。
3.雷雨天气施工时,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施工人员不要肩扛金属材料和潮湿的木料在建筑物外围或建筑物顶部、高处行走。
4.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
5.外围人员雷雨时不要在孤立的大树、塔吊、高压输配电铁塔、高大的广告牌下行走或停留,防止接触电压或跨步电压的伤害。
6.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防雷击防触电的常识

防雷击防触电的常识雷电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大规模静电放电现象,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其破坏作用是综合的,包括电性质、热性质和机械性质的破坏。
可以在瞬间击伤击毙人畜;毁坏发电机、电力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绝缘,引起短路导致火灾或爆炸事故。
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转换成大量的热能,造成易燃物品的燃烧或造成金属熔化飞溅而引起火灾。
地球上任何时候都有雷电在活动。
一、防雷击1、雷电的形成和种类雷电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多形成在积雨云中,积雨云随着温度和气流的变化会不停地运动,运动中摩擦生电,就形成了带电荷的云层。
某些云层带有正电荷,另一些云层带有负电荷。
另外,由于静电感应常使云层下面的建筑、树木等有异性电荷。
随着电荷的积存,雷云的电压逐渐升高,当带有不同电荷的雷云与大地凸出物互相接近到一定温度时,其间的电场超过2530KV/cm,将发生激烈的放电,同时出现激烈的闪光。
由于放电时温度高达20℃,空气受热急剧膨胀,随之发生爆炸的轰鸣声,这就是闪电与雷鸣。
雷电的大小和多少以及活动状况,与各个地区的地形、气象条件及所处的纬度有关。
一般山地雷电比平原多,沿海地区比大陆腹地要多,建筑物越高,遭雷击的机会越多。
雷电可分四种:〔1〕直击雷直击雷是云层与地面凸出物之间的放电形成的。
〔2〕球形雷球形雷是一种球形、发红光或极亮白光的火球,运动速度大约为2m/s。
球形雷能从门、窗、烟囱等通道侵入室内,极其危险。
〔3〕雷电感应,也称感应雷雷电感应分为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两种。
静电感应是由于雷云接近地面,在地面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异性电荷所致。
电磁感应是由于雷击后,庞大雷电流在四周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大磁场所致。
〔4〕雷电侵入波雷电冲击波是由于雷击而在架空线路上或空中金属管道上产生的冲击电压沿线或管道迅速传播的雷电波。
其传播速度为3×108m/s。
雷电可毁坏电气设备的绝缘,使高压窜入低压,造成严重的触电事故。
例如,雷雨天,室内电气设备突然爆炸起火或损坏,人在屋内使用电器或打时突然遭电击身亡都属于这类事故。
小学生防雷电安全常识_夏季防雷电安全知识

小学生防雷电安全常识_夏季防雷电安全知识夏天是雷雨频繁的季节,在生活中,我们需要了解哪些防雷电的安全常识?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几篇关于小学生防雷电安全常识,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防雷电安全常识【1】1、打雷、闪电时,不要停留在山顶、山脊或建(构)筑物顶部,不要在大树、电线杆、广告牌、各类铁塔底下避雨,不要在水边(江、河、湖、海、塘、渠等)、游泳池、洼地停留,应迅速躲入附近有防雷保护的建筑物内,或有金属壳体的各种车辆及船舶内。
如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找一块地势低的地方,蹲下且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屈。
远离树木、电线杆、烟囱等尖耸、孤立的物体。
2、在家打雷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关好门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和球形雷飘进室内。
尽量远离门窗、阳台和外墙壁,不要靠近、更不要触摸任何金属管线,包括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
3、在无防雷设施的房间里尽量不要使用家用电器,包括电视机、计算机、有线电话、有源收音机、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
雷雨天气时,尽量不要拨打、接听电话,或使用电话上网,应拔掉家用电器的电源、电话线及电视馈线等有可能将雷电引入室内的金属导线。
4、不要在雷电交加时用喷头冲凉,因为巨大的雷电会沿着水流袭击淋浴者。
5、雷暴天气最好不出门,若确需出门,最好穿胶鞋,这样可以起到绝缘的作用。
6、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金属工具、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等物品扛在肩上。
7、发生雷击火灾时,要赶快切断电源,并迅速报警。
防雷电安全常识【2】防雷电保安康顺口溜人生命,泰山重,安全法则记心中,遭遇灾害和险情,得心应手度时空。
阴雨天,生雷电,避雨不要树下站,高大建筑别靠近,铁塔线杆远离点。
雷雨中,有危险,关闭手机放一边,洗澡别用太阳能,雷电袭击要避免。
郊野旷,别停留,露天野泳不要游,低洼之处把身藏,双腿并蹲地上休。
室内避,关门窗,防止火球屋里闖,切断电源于未然,我愿人人保安康。
防雷电安全常识【3】小学生需要了解哪些地方容易遭雷击一般来说,雷击容易发生在土壤电阻率较小和土壤电阻率变化明显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雷击知识
打雷时,空气中会产生大量的负离子,他们互相碰撞会产生电荷,这些负离子会依附在比较高的物体上,容易吸引雷电,雷电劈下来是带着极大的电流的,由于树不是一个好的导体,树干的阻力比较大,所以电流会停止从树上直接泻到大地。
人在树躲雨的过程中,在这个大树的雷电下来到达人头顶上的时候,有一个电弧闪落,闪过来之后打在人的头上,又通过人体一直泻放到地底下去,就是这么个原因。
懂得了这些常识,人们就不会去躲在树下了,毕竟人们还是比较珍惜生命的
雷雨天气安全常识
1、雷雨闪电时,不要拨打接听电话,要关闭手机,因电话线和手机的电磁波会引入雷电伤人。
2、雷雨闪电时,不要开电视机、电脑、VCD机等,应拔掉一切电源插头,以免伤人及损坏电器
3、不要站在电灯泡下,不要冲凉洗澡。
4、尽量不要出门,若必须外出,最好穿胶鞋,披雨衣,可起到对雷电的绝缘作用。
5、尽量不要开门、开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
6、乘坐汽车等遇到打雷闪电,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
7、在雷阵雨较大时要远离树木,尽量不要大跨步跑动,可以选择建筑物躲雨,但不宜选择车内躲雨。
8、不要把晾晒衣服被褥的铁丝,拉接到窗户及门上。
9、不要穿戴湿的衣服、帽子、鞋子等在大雷雨下走动。
对突来雷电,应立即下蹲降低自己的高度,同时将双脚并拢,以减少跨步电压带来的危害。
10、闪电打雷时,不要接近一切电力设施,如高压电线变压电器等。
多雨季节家电需防雷
2006年08月11日 17:19 京华时报
一向以干燥著称的北京今年频频遭遇雷雨天气,不少家用电器屡屡遭受“雷公”袭击。
雷电可以通过电线、天线、电话线传导,使与之相连的电器设备受到损害。
因此电器专家提醒大家:打雷时首先要关好门窗,避免雷电进屋;为了避免家用电器遭受雷击,尽量不用电器,最好拔掉电源插头;不要打电话,特别是不要打手机。
雷如何击到家电
通常,雷电季节影响家用电器安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感应雷的侵入而引起。
感应雷是指当雷电发生时,在进入建筑物的各类金属管、线上产生的雷电电磁脉冲。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感应雷侵入主要有四条途径:供电线、电话线、有线电视或无线电视天线的馈线、住房的外墙或柱子。
其中前三个途径都是与家用电器有直接的外部线路连接,当这些线路是属于架空入室时则危害更为严重。
因为强烈的雷电感应作用将在这些架空导体上产生很高的雷电电磁脉冲,电磁脉冲沿着
这些导体直接进入家用电器而造成危害。
目前常被人们忽略的是感应雷入侵的第四个途径,即家用电器的安装未与建筑物的外墙及柱子保持一定距离。
因为当住户所在的建筑物发生直击雷或侧击雷时,强大的雷电流将沿着建筑物的外墙及柱子流入地下。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建筑物的外墙或柱子有强大的雷电流流过,便在周围的空间产生电场和磁场,如果家用电器与外墙或柱子靠得太近,则可能受到损坏。
防雷小知识
那么,如何才能确保家用电器和作业人员的安全呢?家电博士为大家介绍一些防雷小知识。
首先,建筑物应按防雷设计规范装设直击雷防护设施,如避雷针、引下线和接地体。
它们能把雷电流的大部分引入地下泄放。
其次,引入住宅的电源线、电话线、电视信号线均应屏蔽接地引入,这样部分雷电流又会泄入地下。
一般家庭需要三个避雷器
用户为确保安全,应在相应的线路上安装家用电器过压保护器(又名避雷器)。
对一般家庭而言,需要3个避雷器:第一个是单相电源避雷器,第二个是电视机馈线避雷器,第三个是电话机避雷器。
避雷器的作用是对从线路上入侵的雷电电磁脉冲进行分流限压,从而实现家用电器的安全。
家用电器的安装位置应尽量离开外墙或柱子远一点。
还要注意经常定期检查家用电器所共同使用的接地线,大多数的家用电器的外壳几乎都与这条接地线相连,其主要目的是对人身安全起保护作用。
当安装避雷器时,所有避雷器的接地都是与这条接地线相连的,如果这条接地线松脱或断开,家用电器的外壳就可能带电,避雷器也无法正常工作。
拔下电源插头
打雷时除了关闭家用电器的总电源开关以外,最好把电源插头拔下来。
对于电视机和电脑来说,还要同时把有线电视信号线及网络连接线、电话线拔下来。
对于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还要接上地线,防患于未然。
另外,由于电脑等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灵敏度异常高,即使在有电脑设施的建筑物上安装了避雷装置,雷击所产生的电磁感应和静电感应,仍会形成高电压冲击波,使电子设备被击坏。
所以雷雨天气,最好不要使用电脑。
文/夏文
1.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在户外空旷处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
2.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3.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3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4.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5.如果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6.在户外躲避雷雨时,应注意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7.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雷暴天气进行高尔夫球、足球等运动是非常危险的;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
9.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因为身体的跨步越大,电压就越大,也越容易伤人。
10.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此时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11、注意关闭门窗,预防雷电直击室内或者防止侧击雷和球雷的侵入
12、人不要站立在电灯下。
13、尽量不要拨打、接听手机和座机,或使用电话线等上网。
14、不宜用淋浴器、太阳能热水器,因水管与防雷接地相连,雷电流可通过水流传导而致人伤亡。
15、远离建筑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
16、雷雨来临前时,要把线路断开,并拔下电源插头,别让电视机、电脑等引雷入室,损坏电器乃到引发火灾事故的发生。
17、晒衣服被褥等用的铁丝不要拉到窗户、门口,以防铁丝引雷致人死亡。
18、遇到暴雨天气出门,最好穿胶鞋,这样可以起到绝缘的作用。
19、乘车途中遭遇打雷时千万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
户外避雷注意事项
雷电通常会击中户外最高的物体尖顶,所以孤立的高大树木或建筑物往往最易遭雷击,人们在雷电大作时,在户外应遵守以下规则,以确保安全。
1、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山顶、山脊或建(构)筑物顶部,不宜停留在小型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车库、车棚、岗亭及附近。
2、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3、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至少5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4、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
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5、如果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6、在户外躲避雷雨时,应注意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7、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避免增加人的有效高度成为“尖端”而遭雷击。
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雷暴天气进行足球、篮球等运动是非常危险的;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
9、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因为身体的跨步越大,电压就越大,也越容易伤人。
10、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此时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