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统计提要2011

合集下载

基线资料均衡性检验存在的问题与探讨

基线资料均衡性检验存在的问题与探讨

基线资料均衡性检验存在的问题与探讨*王永吉1 蔡宏伟2△ 夏结来1△ 李婵娟1 蒋志伟1 陈冬1【摘要】【提要】目的选择恰当的均衡性检验方法,探讨均衡性检验的必要性。

方法采用Monte Carlo模拟比较假设检验和标准化差异检验基线资料均衡性的能力。

结果随机化研究中,大样本情况下出现不均衡的可能性很小;而在样本量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很难保证基线资料的均衡性。

结论标准化差异是一种有效的均衡性检验方法。

非随机化研究中,均衡性检验必不可少;随机化研究中,样本相对较小情况下也需要作均衡性检验。

【期刊名称】中国卫生统计【年(卷),期】2011(028)002【总页数】3【关键词】【关键词】标准化差异假设检验均衡 Monte Carlo模拟均衡性原则是指除了处理因素不同外,其他对观察结果有影响的因素应尽量一致〔1〕。

组间基线资料的均衡性是为了保证反应变量观察结果的组间可比性,以便在相似的基线条件下考察处理因素对观察结果的真实影响。

目前基线资料均衡性的检验方法常用的是假设检验。

随机化是假设检验应用的前提,只有满足了随机化原则的资料才能应用假设检验做统计推断。

在非随机化研究中用假设检验来检验基线资料的均衡性显然是不合理的;虽然随机化分组在大样本的情况下能较好的保持组间均衡性〔2〕,但在样本量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即使采用了随机化分组也有较大的可能出现组间基线资料不均衡。

另外文献报道了其他的检验基线资料均衡性方法,如描述性统计、图示法(如Q-Q图、箱式图)、标准化差异(standardized difference)和方差比(variance ratios)等〔3〕,其中标准化差异在近年的研究中应用较多〔4〕。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理论阐述与模拟研究探讨均衡性检验必要性的问题,以及如何选择恰当的统计方法有效地评价组间的不均衡性。

假设检验与标准化差异的适用性假设检验的目的是通过样本对总体进行推断,而基线均衡性比较的目的是比较样本间的可比性,因此前者的意义在总体层面,后者的意义则在样本层面上。

我国妇幼保健机构发展现状探析

我国妇幼保健机构发展现状探析

我国妇幼保健机构发展现状探析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是我国妇幼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承担着保护妇女儿童健康的特殊职责。

本文从我国妇幼保健机构的功能定位以及在卫生服务机构中的重要性出发,通过对其近年来发展现状的分析,明确我国妇幼保健机构目前存在的问题,为妇幼保健机构完善自身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供建议,也为各级政府制定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标签:妇幼保健机构;现状;问题;卫生服务中国现有8.6亿妇女儿童,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妇女儿童群体。

“十二五”规划将妇女儿童主要健康指标列入规划,对全面加强妇幼卫生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国务院正式印发了《2011~202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为未来10年妇女儿童健康发展描绘了蓝图,也为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同时,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为妇幼保健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出了诸多挑战。

加强妇幼卫生工作,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1 妇幼保健机构的功能及职责妇幼保健专业机构是妇幼卫生服务体系的核心。

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是由政府举办,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公共卫生性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是为妇女儿童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专业机构。

2006年12月19日卫生部出台了《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对妇幼保健机构的功能与职责作了明确规定“妇幼保健机构应坚持以群体保健工作为基础,面向基层、预防为主,为妇女儿童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

在切实履行公共卫生职责的同时,开展与妇女儿童健康密切相关的基本医疗服务”[1]。

并指出妇幼保健机构要遵循“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2 妇幼保健机构发展现状分析2.1 机构数量截至2010年,全国共有妇幼保健机构3 025个,妇产医院398个、儿童医院7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3万个,乡镇卫生院3.8万个,村卫生室64.8万个[2]。

2011年北京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北京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北京市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北京市卫生局2012年4月26日目录一、卫生资源••••••••••••••••••••••••••••••••••• 1二、主要健康指标••••••••••••••••••••••••••••••• 5三、疾病防控••••••••••••••••••••••••••••••••••• 6四、卫生监督••••••••••••••••••••••••••••••••••• 7五、妇幼卫生••••••••••••••••••••••••••••••••••• 8六、精神卫生••••••••••••••••••••••••••••••••••• 9七、院前急救情况••••••••••••••••••••••••••••••• 10八、无偿献血及采供血情况••••••••••••••••••••••• 10九、医疗服务••••••••••••••••••••••••••••••••••• 10十、简要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15正文2011年是本市“十二五”时期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近三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的最后一年。

一年来,全市各级卫生部门加快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不断探索落实各项公立医院改革措施,努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断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加快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促进首都卫生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卫生资源(一)卫生机构总数2011年末,全市卫生机构数达9699家,不含在京部队武警医疗机构。

其中医疗机构9537家(含52家三级医疗机构、116家二级医疗机构以及597家一级医疗机构),其他卫生机构162家。

与2010年比较,卫生机构增加188家,医疗机构增加18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增加157家,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变动不大(见表1)。

组内相关系数及其软件实现

组内相关系数及其软件实现

ICC 数据结构
Measurements
ICC 典型的数据结构如表 1 所示, 其中行表示被 试者, 列表示测量如评定者。 选择恰当的 ICC 取决于
〔2 , 5〕 , ( 1 ) 所选的模型是 onew ay model 以下三个方面 w ay model; ( 2 ) 选择 single measure 或 average 或 tw omeasure; ( 3 ) 选择 absolute agreement 或 consistency 。
2 0, 方差为 σ e ; r i 和 e ij 互相独立。 Case 1 是一个单因素方差分析模型, 用于顺序 j
ICC =
n
( x1i ∑ i =1
珋 珋 -x ) ( x2i - x )
( n - 1 ) S2 x
珋 珋 ∑ ( x1i - x 1 ) ( x2i - x2 ) r =
i =1
表1
Subjects 1 1 2 i n x11 x21 x i1 x n1 2 x12 x12 x i2 x n2 … … … … … j x1 j x2 j x ij x nj … … … … … k x1 k x2 k x ik x nk
n
n
ICC 近似等于 多时,
珋 珋2 (x ∑ i - x) i =1 ( n - 1 ) S2 x
, 可以解释为组间变
异占总变异的百分比。 ICC 现已纳入方差分析和随 始于 Ronald Fisher, 机效应模型框架中。ANOVA 模型允许不同组的观察 而这点在早期 ICC 定义中难以处理; 另 值个数不同, 这时 ICC 解释为 外 ICC 可推广到允许有协变量效应, 协变量调整后的组内观察值的相似程度 。

亚健康状态评价问卷(SHSQ-25)判定标准的制定

亚健康状态评价问卷(SHSQ-25)判定标准的制定
得分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的5个主要因素的低危水平为最大值为43最小值为12p2p0p分别为2326定标准即以该人群的单侧p上限35分作为判定标以亚健康状态问卷得分35作为亚健康状态的判定标准在2779例调查对象中处于亚健康状态共1889人占675表3两组人群的问卷得分分布shsq一25并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体检中心进chronbachs系数为092经探索性因子问卷的5个维度相符合
亚健康状态评价问卷(
中困卫生统计2011年6月第28卷第3期亚健康状态评价问卷(SHSQ一25)判定标准的制定司宇翔董晶李蔓杨姗姗王嵬【提要】目的探讨亚健康状态评价问卷(SHSQ-25)的判定标准.方法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亚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并按其主要影响因素的低危水平筛选亚健康低危人群,根据该人群亚健康问卷得分的分布情况制定判定标准.结果以对亚健康状况得分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的5个主要因素的低危水平为标准,包括:工作中竞争情况,是否接受超出能力的工作,是否参加体育锻炼,是否有可以谈心的朋友和工作时能否进行短暂的休息,筛选出亚健康状态的低危人群共437例,以该人群的单侧P.上限35分(≥35分)作为亚健康状态的判定标准.调查人群中亚健康状态现患率为67.5%,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类型人群之间的现患率存在统计学差别(P<0.001).结论工作压力,不良的人际关系和缺乏体育锻炼是引发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因素,以其低危水平制定亚健康问卷的判定标准是合理的.【关键词】亚健康状态影响因素判定标准近年来,亚健康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亚健康在我国人群中普遍存在,且经济发达地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目前医学界虽然对亚健康状态的基本含义已达成共识,但尚无公认判定标准.在前期研究中,我们以慢性应激为基础,编制了亚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uboptimalhealthstatusquestionnaire,SHSQ一25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卫生健康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卫生健康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卫生健康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5.24•【分类】征求意见稿正文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卫生健康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为适应实施健康中国战略需要,加强和规范卫生健康统计管理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根据《统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国家卫生健康委在深入研究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卫生健康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1.登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网址:、),进入首页主菜单的“立法意见征集”提出意见。

2.登录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网址:),进入网站首页左侧的“互动”中“征求意见”栏,点击“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卫生健康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提出意见。

3.电子邮箱:**************.cn,请在邮件主题中注明“《卫生健康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字样。

4.通信地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司,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南路1号,邮编:100044。

来信请注明“《卫生健康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字样。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1年6月24日。

附件:1.《卫生健康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关于《卫生健康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国家卫生健康委2021年5月24日附件1卫生健康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推进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加强和规范卫生健康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基本医疗保险对医疗消费的影响——基于CHNS微观调查数据

基本医疗保险对医疗消费的影响——基于CHNS微观调查数据

医疗保 险对居 民医疗 消费的影响 , 发 现不 同基 本 医疗保 险对居 民医疗 消费 的影响不 同: 新 型农村合 作 医疗在 一定 程度 上提 高 了农村居 民患病就诊概率并 降低 了居 民医疗支 出; 城镇职 工医疗保 险提 高 了职 工医疗支 出但 对患病就 诊 无显著影响 ; 城 镇居 民医疗保 险对医疗消费没有 显著 影响。基于 实证分析 , 提 出缩 小不 同医疗保 险差距 , 促进城 乡医疗保 险衔接 与整合是 实现基本 医疗消费均 等化的重要路径。 关键 词 不 同医疗保 险 医疗消费 两部模 型 分位数 回归
卫生 服务 的 目标 …。
基 于此 , 许 多学者 针 对 医疗保 险 对 居 民医疗 消 费影 响展 开 了研 究 。2 0世 纪 7 0年 代 以来 , 医 疗 费 用 的
过 快增 长 逐渐 成 为世 界各 国面临 的一 个共 同难题 。医疗 保 险制 度对 医疗支 出的影 响逐 渐 受 到人们 的关 注 。
收稿 日期 : 2 0 1 3—0 8— 0 6 基金项 目: 国家社会科 学基金重大项 目“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财税机制与制度研究” ( 1 3 & Z D 0 3 1 ) ; 山东省软科 学基金项 目“ 新 策研 究” ( 2 0 1 2 R K E 2 7 0 1 1 )
作者简介 : 苏春红 山东 大学 经济学 院副教授 , 财政部财科所博士后 , 北京 , 1 0 0 1 4 2 ;
李齐云 山东 大学 经济学院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济南市 , 2 5 0 1 0 0 ;
王大海 山东 大 学 经 济 学 院研 究 生 。
① 相关数据来 源于《 2 O 1 1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 ( 2 0 0 3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报告》

新疆部分地区急性脑卒中患者就诊时间及预后分析

新疆部分地区急性脑卒中患者就诊时间及预后分析

新疆部分地区急性脑卒中患者就诊时间及预后分析蔡坚;张小宁;吐尔逊·沙比尔;张向阳【摘要】目的探讨新疆部分地区急性脑卒中患者就诊时间延迟的相关因素及就诊时间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新疆5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86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早期就诊组(349例)及延迟就诊组(512例),给予相同的脑卒中治疗,比较2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卒中类型及治疗前、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的变化.结果不同民族患者的早期就诊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患者早期就诊率最高(64.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最低(25.6%).延迟就诊组治疗后病情加重(17.0%)较早期就诊组(10.9%)高.结论汉族患者在发病后相对于其他民族就诊晚;患者离医院越近越会早来就诊;发病后经过常规内科治疗,患者均会好转,但是越晚就诊的患者其病情加重机率越高.【期刊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1(034)008【总页数】4页(P832-835)【关键词】急性脑卒中;就诊时间;预后【作者】蔡坚;张小宁;吐尔逊·沙比尔;张向阳【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新疆医科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其发病率为185~219/10万,全国每年新发病例为200万,患者数为600万~700万人。

脑卒中是当今人类三大致死性疾病之一,且好发于中老年人,是威胁人类生命和致残的重要杀手之一。

据卫生部2010 中国卫生统计提要公布数据显示:无论在大中城市还是在农村,卒中的死因顺位均为第二[1]。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超过6 h可造成不可逆性脑组织损害,脑卒中的及早就诊与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研究收集了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新疆5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861例,分析其就诊时间延迟的相关因素及就诊时间对预后的影响,并寻求其解决问题的办法。

黑升麻提取物改善围绝经期症状作用机制探讨

黑升麻提取物改善围绝经期症状作用机制探讨

黑升麻提取物改善围绝经期症状作用机制探讨随着女性平均寿命增长,越来越多的女性受到围绝经症状的困扰,因而对于改善围绝经期症状的研究日益被关注。

黑升麻提取物作为一种非激素替代治疗药物的出现,在改善围绝经期妇女出现潮热、盗汗等症状的同时,又降低了雌激素替代疗法所带来的乳腺癌等副反应的风险。

黑升麻提取物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对于其机制的研究并未得到一致的结论,本文旨在对于先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其改善围绝经期症状的作用机制并作出简要的综述。

标签:黑升麻提取物;围绝经期症状;非激素替代治疗目前,由于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截止到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1.8亿,占全国人口的13.26 %,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8.91%,在2012 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中,人口年龄的构成(%)显示:35 ~59 岁的女性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截止到2009 年增长到20.44%,约有2.7 亿。

59 岁之后的女性比例升至7.33%,以上数字仍在继续增长[1]。

早在80年代,德国的动物学家Weismann认为,生命期的长短依赖于适者生存的定律,对于死亡,生殖能力既没有必然联系,也不是其后果的体现。

这就显示将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处于围绝经期及绝境后期,由此而言,改善围绝经期症状对于提高女性尤其是中老年女性的生活质量就显得非常必要。

1 概述1994年6月14-17日在日内瓦召开的关于90年代绝经研究进展会议上,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特别委员会提出不再使用“更年期”一词,并推荐采用“围绝经期”来形容女性的这一特殊时期,定义其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的一年内的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降低,随之出现血管舒缩障碍以及神经内分泌的改变,表现为潮热、盗汗,抑郁或烦躁、失眠等精神症状,称之绝经综合征[2]。

目前临床上在改善围绝经期症状的治疗中,常规使用激素替代治疗(HT),包括单纯雌激素治疗和雌孕激素联合治疗,HT在改善潮热、盗汗,甚至改善骨质疏松等方面取得了肯定的疗效,但随之而来的激素副作用也凸显出来,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风险的研究较为确切,并且在女性生殖器肿瘤方面也起到促进作用,相关报道指出,HT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发生老年痴呆及心血管疾病意外的风险,临床应用时机体发生阴道出血,乳房不适等症状,也造成广大围绝经期女性的心理负担,因此黑升麻提取物作为一种非激素替代植物药物的出现,迅速得到广泛研究人员的青睐,对于黑升麻提取物的研究也成为热点问题。

比较财政学论文—我国与美国及日本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的比较

比较财政学论文—我国与美国及日本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的比较

《比较财政学》论文我国与美国及日本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的比较姓名:——年级:————————学号:——指导教师:——2011年11月摘要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医疗卫生支出一直居高不下,而日本拥有完备的医疗保障制度,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数额巨大。

相比之下,我国财政支出明显不足。

本文通过对比我国与美国、日本在医疗卫生上的财政支出,分析美国及日本在现行财政支持下的医疗卫生制度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在已有的财政支出的基础之上,提出可行的优化配置建议。

关键词医疗卫生、财政、比较二、我国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现状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后确立了以市场经济体系为改革目标,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也逐渐走向市场,从公费医疗、劳保医疗逐渐向个人付费倾斜,其结果是我国在医疗卫生领域成了世界上最市场化的国家之一。

我国卫生总费用的变化情况直接反映出我国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的变革,即计划经济时期的公费医疗制度彻底被打破,我国居民开始成为卫生支出的主要负担人。

具体表现为政府的医疗卫生费用支出比例不断减少,而居民个人医疗负担不断加重。

从“卫生总费用”指标的规模和构成看,从统计数据(见表1)可知,1990~2002年这13年间,我国卫生总费用各部分绝对值都有所增长,但卫生总费用中各部分比重的变化却是不一致的。

其中,政府预算卫生支出从1990年的25.1%下降到2002 年的15.2% ,下降了9.9个百分点;社会卫生支出由39. 2 %下降为26.5% ,下降了12.7个百分点;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呈现快速增长势头,由1990年占卫生总费用的35.7%增长到2002年的58.3% ,上升了22. 6个百分点。

从国际比较来看,卫生总费用这一国际指标,2000年我国人均卫生支出在世界191个国家中排名141位,仍属低下水平。

并且,公共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平均比例呈不断下降趋势。

1997~1998年低收入国家(人均年收入在1 000~2 200美元之间)的公共卫生支出占其财政支出的平均比例为1.26 % ,中等收入国家(人均年收入在2 200~7 000美元之间)的平均比例为2.25 %,而我国政府用于公共卫生服务的经费总额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从1996 年的 2.36 %下降到2000年的1. 71 %。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比较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比较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比较目的比较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发生缺血事件的影响。

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97例分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组(47例,75mg/d),阿司匹林治疗组(50例,阿司匹林肠溶100~300mg/d)。

主要终点指标:①再次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②经CT证实的脑出血;③外周血管血栓栓塞;④出现胃肠道、眼底或皮肤出血。

结果氯吡格雷组缺血性卒中或TIA 的发生率(6.1%)低于阿司匹林组(26.7%,P<0.05)。

氯吡格雷组出血发生率为7.32%,低于阿司匹林组(7.62%),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使用首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负荷量抗血小板作用强大。

标签: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缺血性卒中根据《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2011年我国部分市县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构成比率居于首位,合计达到38.88%,已成为居民健康的第一杀手。

国内多数医院神经内科病床收治患者中3/4是脑血管病患者,其中70~80%又为缺血性卒中,远远高于出血性卒中,因此缺血性卒中的急性期治疗与一级、二级预防是当前卒中防治的重点之一。

目前,国内外关于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梗死临床研究正不断深入,进一步研究两者的合理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人均为2008年9月~2010年3月入住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院神经内科起病≤24 h脑梗死/TTA的患者,共97例;年龄18~90岁;均为颈内动脉系统病变,经头颅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TIA发作2次以上。

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全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与对照组。

1.2药物氯吡格雷为赛诺菲一安万特医药公司商用产品,商品名波立维,规格为75mg/片;阿司匹林为德国拜尔公司生产的拜阿司匹灵,规格为100mg/片。

1.3分组采取随机数值表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7例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组(首剂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300mg双负荷量一次,之后给予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治疗29d,47例),阿司匹林治疗组(首剂阿司匹林300mg单一负荷量,继之给予阿司匹林300mg/d共口服7d,此后阿司匹林100mg/d。

2005_2011年我国肺结核发病的时间流行病学特征及趋势_任正洪

2005_2011年我国肺结核发病的时间流行病学特征及趋势_任正洪

图 3 经 1 阶普通差分和 1 阶季节差分后的我国报告 肺结核新法病人数序列的偏自相关系数图
根据以上拟合得到的最佳模型,预测 2011 年和 2012 年我国肺结核新发病人数见表 2。由表 2 可知, 对 2011 年的预测值与实际报告值相差不大,实际报告 值都在预测值的 95% 可信区间内。2012 年我国肺结 核月新发病人数仍维持在 9 万 ~ 13 万左右,3 月和 4 月将是报告数最多的月份。
146663
告数平均每天少报告 733 人。即如果春节在 1 月份, 2012 年我国肺结核新发病人数见表 2。
表 1 2005 年以来我国报告肺结核新发病人数时间序列模型分析的参数估计及评价
SARIM A( 0,1,1) ( 0,1,1) 12 NOINT
CE + SARIM A( 1,1,1) ( 0,1,1) 12 NOINT
2003 年 SARS 的爆发,暴露了我国传染病疫情监 测报告等信息方面存在的问题,促使国家下决心改善 传染病信息报告制度。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疾 病预防控制中心( CDC) 建成了“中国传染病监测报告 信息系统”,并自 2005 年起正式投入运行。该系统能 够实时网络监测我国 37 种法定传染性疾病的疫情,及 时提供给 各 级 卫 生 主 管 部 门 公 开 发 布〔2〕。 本 文 拟 利 用我国自开展网络直报以来的肺结核新发病人数数 据,分析我国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征,建立数学模型, 预测 2012 年我国肺结核发病人数,为我国肺结核病的 防治和疫情监测提供参考依据。
则少报告大约 22700 人,如果春节在 2 月分,则少报告 大约 20500 人。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误差为 5. 33% ,
也有统计学意义的; 是否是春节所在月份,对肺结核新 模型预测精度较高; 其决定系数和调整决定系数分别

对卫生统计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学会——记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原中国卫生统计学会)

对卫生统计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学会——记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原中国卫生统计学会)

中国卫生统计学会 的成立 , 极大地推动了省 市地 方 卫生 统计 学会 的建 立 与 发 展 。例 江 、 江苏 、 安徽 、 福建、 山西 、 吉林 、 广西等 2 0多个省市的地方卫生统计学会或学组 、 专业委员会
成立 , 参加 的会 员达 到数 千人 。此 外 , 上 海 市宝 山县 及
( 1 ) 开展 专题 讨论 , 进 行教 育培 训
作为中国卫生统计学会 的重要组成部分 , 《 中国 卫生统计》 杂志代表 了我国卫生统计学术研究 的最前 沿, 为我国卫生统计工作者提供 了开展学术交流的平

t i c s ) 为学会刊物 , 并在该刊 1 9 8 4年第 2期 、 1 9 8 5年第 1 期和第 2期上全面报道 了学会 成立会议情 况、 理事 会成员、 组 织机 构 、 会 议 学术 报告 文 献 目录 和摘 要 等u 】 。中国卫生统计 学会 的成立标志着卫 生统计学 的学科发展在 中国进人 了一个新 的阶段。


1 . 组织 建设
在我 国卫 生统计 学 这 门学 科 发 展 历 程 中 , 有 一 些
( 1 ) 逐步建立与完善学会组织机构 中 国卫 生统 计 学 会 的组 织 机 构 由 1 9 8 4年 成 立 时 的秘书处 、 学术组 、 宣传出版组等三个发展到 1 9 9 8年
机构和组织扮演了重要角色 , 对促进学术交流、 学科发 展、 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 其 中最有影响
在卫生部领导下 , 在 中国统计学会 的支持 与推动
下, 1 9 8 4年 9月 6 日至 1 0 E t , 中 国卫 生 统 计 学会 成 立 大会 暨第 一 次学 术会 议 在 广 西 自治 区南 宁市 召 开 , 中 国卫 生 统计学 会 正 式 宣 布成 立 。会 议 选 举 了 5 5名 理 事, 组成 了第 一届 理 事 会 。第 一 届 理 事 会 第 一 次会 议

WS 364.3-2011卫生信息数据元值域代码 第3部分:人口学及社会经济学特征(标准状态:现行)

WS 364.3-2011卫生信息数据元值域代码 第3部分:人口学及社会经济学特征(标准状态:现行)

I C S11.020C0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 S364.3 2011卫生信息数据元值域代码第3部分:人口学及社会经济学特征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a n d c o d i n g f o r v a l u e d o m a i no f h e a l t hd a t a e l e m e n tP a r t3:D e m o g r a p h i c a n d s o c i a l e c o n o m i c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2011-08-02发布2012-0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卫生信息数据元值域代码第3部分:人口学及社会经济学特征W S364.3 2011*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网址:w w w.g b168.c n服务热线:010-********2011年8月第一版*书号:155066㊃2-22319版权专有侵权必究前言W S364‘卫生信息数据元值域代码“分为以下十七个部分: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标识;第3部分:人口学及社会经济学特征;第4部分:健康史;第5部分:健康危险因素;第6部分:主诉与症状;第7部分:体格检查;第8部分:临床辅助检查;第9部分:实验室检查;第10部分:医学诊断;第11部分:医学评估;第12部分:计划与干预;第13部分:卫生费用;第14部分:卫生机构;第15部分:卫生人员;第16部分:药品㊁设备与材料;第17部分:卫生管理㊂本部分为W S364的第3部分㊂本部分由卫生部卫生信息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㊂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㊁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㊁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㊁中华医学会㊁四川省医学情报研究所㊁上海市卫生局㊂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孟群㊁徐勇勇㊁夏天㊁杨鹏㊁张彤㊁饶克勤㊁冯昌琪㊁王晓峰㊂卫生信息数据元值域代码第3部分:人口学及社会经济学特征1范围W S364的本部分规定了反映卫生服务对象人口统计学和社会经济学特征的数据元的值域代码㊂本部分适用于卫生领域对个体或人群人口学和社会经济学信息的表示㊁交换㊁识别和处理㊂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㊂W S364.1卫生信息数据元值域代码第1部分:总则3术语和定义W S364.1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㊂4代码表4.1人口统计学代码4.1.1身份证件类别代码身份证件类别代码规定了公民个人身份证件的代码㊂采用2位数字顺序代码,从 01 开始编码,按升序排列㊂见表1㊂表1C V02.01.101身份证件类别代码表值值含义01居民身份证02居民户口簿03护照04军官证05驾驶证06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07台湾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99其他法定有效证件4.1.2出生(分娩)地点类别代码出生(分娩)地点类别代码表规定了个人出生或产妇分娩地点的代码㊂。

卫生经济学-卫生总费用

卫生经济学-卫生总费用

第七章卫生总费用第一节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卫生总费用的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卫生总费用的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卫生总费用分析与评价指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卫生总费用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节卫生总费用核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卫生总费用核算的内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卫生总费用核算体系框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卫生总费用核算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我国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发展现况分析

我国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发展现况分析

承担着基层的医疗 、预防和保健等重要任务,是解决农 次,其中 2 0 0 2  ̄2 0 0 6 年的诊疗人次维持在 7 亿左右, 从 村 “ 看病难 、看病贵 ”问题的重要前沿 。近年来,中央 2 0 0 7 年开始有比较明显的上升趋势, 2 0 0 7  ̄2 0 1 1 年年均
与地方政府加大了对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 诊疗人次较之前 5年的年均数值增加超过 1 亿人次,增
8 1
2 . 2 卫生人员数量
人,卫生技术人员数达到 9 8 . 1 万人。执业 ( 助理 )医师
乡镇卫生院人员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总体呈增加趋 的数量变化不大,1 0年来年均数量保持在 4 0 . 7万人左 势, 在2 0 0 2  ̄2 0 0 6 年这 5 年问缓慢减少 , 但从 2 0 0 7年 右;1 0年间注册护士数均保持在较为稳定的水平 ,至 0 1 1 年注册护士数达到 2 3万人,见表 2 。 开始增加, 至2 0 1 1 年全国乡镇卫生院人员数达到 1 1 6万 2
见表 l 。 ( 注: 2 0 0 2  ̄2 0 1 0 数据来 自《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
2 0 1 1 年数据来 自 2 0 1 2《 中国卫生统计提要》 ) 。
表1 乡镇卫生院诊疗人次及入院人数
复 稿 日期 :2 0 1 2 一 l l 一 1 2 作者简介 :杨 森 ( 1 9 8 7 一 ) ,男,河南新野人 ,在读硕士研 究生 ,主要从 事卫 生经济 方面的研究。 通信作者 :王 前强 ( 1 9 6 9 一 ) ,男,广西藤县人 ,在读博士 ,教授 ,主要从事 中国经济模 式、卫生经济政策和 医学人文等方 面的研 究。
南宁 5 3 0 0 2 1 ) ( 广西医科大学人文管理学院,广西

广西培贤国际职业学院2022-2023春季学期21(单选题2

广西培贤国际职业学院2022-2023春季学期21(单选题2

广西培贤国际职业学院2022-2023春季学期21(单选题21、单选题某村是著名的苹果之乡,茂密的苹果树吸引了大量的喜鹊在此筑巢繁殖,多年来当地的苹果没有发生过虫害,苹果连年丰收。

但是,每年秋天,这些喜鹊都要吃掉一小部分的苹果。

有些果农认为喜鹊给他们造成了损失,于是采取了各种办法把它们赶走。

结果,虫害频发,苹果大量减产。

这个事例说明_____。

A:人和动物的关系是相互利用关系B:人类可以使自然规律发生改变C:自然界中各种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D:人类在自然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A项说法错误,人与动物不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B项说法错误,规律是事物、现象和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创造、改变和消灭规律,只能认识规律。

D也说法错误,否定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故本题选C。

2、单选题“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歌中的“愁”字是指_____。

A:仕途失意B:思乡之苦C:贫病交加D:寒意袭人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全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乡之情,“愁”字即“思乡之苦”。

3、单选题甲将自有房屋一套抵押给乙,借款60万元。

抵押期间,丙告知甲愿意以80万元价格购买该住房,甲拟将房屋出售给丙。

以下做法正确的是_____。

A:甲有权出售自己的房屋,但应告知乙B:甲可以出售自己的房屋,但应征得乙的同意C:该房屋已经设定抵押,甲无权出售该房屋D:甲可以不经乙的同意直接出售该房屋,并将出售所得中的60万元支付给乙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物权法》第191条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经抵押权人同意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

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抵押期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抵押财产,但受让人代为清偿债务消灭抵押权的除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 明一、2010 年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调整数见《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1》。

二、全国性统计指标均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数据。

三、本资料数据主要来源于统计年报和抽样调查。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数据及附录摘自《中国统计年鉴》和《世界卫 生统计》。

四、“-”表示无数字;“…”表示数字不详;“#”表示其中项。

五、指标解释:1.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 构、其他机构。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街道卫生 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门诊部3.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包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科疾病防治机 构、健康教育机构、妇幼保健机构、4.公立医院指经济类型为国有和集体办的医院。

5.民营医院指公立医院以外的其他医院,包括联营、股份合作、 私营、台港澳投资和外国投资等医6.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 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 11 个7.城市包括直辖市和地级市辖区。

农村包括县及县级市。

INoteⅠ.For time limit, some data of 2010 are not final.The adjusted data will be in "China Health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1".Ⅱ.The national data do not include that of Hong Kong & Macao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Taiwan Province.Ⅲ.The major data sources are obtained from annual statistical reports and sample survey. Appendix and the data of Hong Kon Administrative Region and Taiwan Province are collected from ChinaStatistical Yearbook and World Health Statistics.Ⅳ.Use of Symbols: "-" indicates no figure; "…" indicates that the data is not available; "#" indicates the major items of the tota Ⅴ.Indicator1.Health institution include hospital, grass-roots health care institution, specialized public health institutio2.Grass-roots health care institution include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 station, sub-district health center,3.Specialized public health institution include CDC,specialized disease prevention & treatment institution,4.Public hospital include state-owned & collective-owned hospital.5.Non-public hospital include hospital domestic funded from joint, cooperative, private, others, funded fro6.East include Beijing,Tianjin,Hebei, Liaoning, Shanghai, Jiangsu, Zhejiang,Fujian,Shandong,Guangdong7.Urban include municipalities & city at prefecture, rural includecounty & city at county-level.目 录Contents一、医疗服务Medical Service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及入院人数 (1)Number of Visits and Inpatients in Health Institution2010 年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及入院人数 (1)Number of Visits & Inpatients in Health Institution in 20102010 年各类医院诊疗人次及入院人数 (2)Number of Visits & Inpatients in Hospital in 2010医院分科门急诊人次及构成 (3)Number & % of Outpatients & Emergencies by Department in Hospital医院分科出院人数及构成 (4)Number & % of Inpatients by Department in Hospital医院病床使用率(%) (5)Utilization Rate(%) in Hospital医院平均住院日 (6)Average Stay Days in Hospital2010 年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和住院床日 (7)Daily Visits & Inpatients Per Doctor in Hospital in 2010政府办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和住院床日 (8)Daily Visits & Inpatients Per Doctor in Government-run Hospital2010 年公立医院收入与支出 (9)Income & Expenditure of Public Hospital in 2010公立医院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 (10)Average Medical Expense Per Outpatient in Public Hospital公立医院出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 (11)Average Medical Expense Per Inpatient in Public Hospital2010 年政府办医院收入与支出 (12)Income & Expenditure of Government-run Hospital in 2010政府办医院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 (13)Average Medical Expense Per Outpatient in Government-run Hospital政府办医院出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 (14)Average Medical Expense Per Inpatient in Government-run Hospital居民两周患病率 (15)Two-week Morbidity Rate2003 年疾病别两周患病率 (16)Two-week Morbidity Rate by Diseases in 20032008 年疾病别两周患病率 (17)Two-week Morbidity Rate by Diseases in 2008居民慢性病患病率 (18)Morbidity Rate of Chronic Diseases居民两周就诊情况 (19)Two-week Visit居民住院情况 (19)Status of Hospitalization城市医院住院病人前十位疾病构成 (20)% of 10 Main Diseases of Inpatients in City Hospitals县医院住院病人前十位疾病构成 (21)% of 10 Main Diseases of Inpatients in County Hospitals2010 年各地区医院诊疗人次(万人次) (22)Number of Visits(10 000) in Hospitals by Region in 20102010 年各地区医院入院人数(万人) (24)Number of Inpatients(10 000) in Hospitals by Region in 20102010 年各地区医院病床使用率(%) (26)Utilization(%) of Beds in Hospitals by Region in 2010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Grass-roots Health Care Service2010 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及入院人数 (31)Number of Visits & Inpatients in Grass-roots Health Care Institution in 201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工作量 (32)Medical Services in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Station)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 (33)Average Medical Expense Per Outpatient in Community Health Center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院病人均医药费用 (33)Average Medical Expense Per Inpatient in Community Health Center乡镇卫生院工作量 (34)Medical Services in Township Health Center乡镇卫生院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 (35)Average Medical Expense Per Outpatient in Township Health Center乡镇卫生院出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 (35)Average Medical Expense Per Inpatient in Township Health Center2010 年各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万人次) (36)Visits(10 000) of Grass-roots Health Care Institutions by Region in 2010 各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门诊量占 医疗卫生Community & Township Health Center Visits % of Total Visits by Region2010 年各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入院人数(万人) (40)Inpatients(10000) of Grass-roots Health Care Institutions by Region in 20102010 年各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病床使用率(%) (42)Utilization of Beds(%) of Grass-roots Health Care Institutions by Region in 2010县级医院医疗服务情况 (44)Medical Services in Hospital at County-level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医疗服务情况 (45)Medical Services in MCH Center at County-level三、公共卫生服务Public Health Service2010 年 28 种传染病报告发病及死亡数 (49)Number of Reported Incidence & Death of 28 Infectious Diseases in 20102010 年 28 种传染病报告发病及死亡率 (50)Reported Incidence & Death Rate of 28 Infectious Diseases in 20102009 年部分市县前十位疾病死亡专率及死亡原因构成(合计) (51)Death Rate of 10 Main Diseases in Certain Region in 2009 (Total)2009 年部分市县前十位疾病死亡专率及死亡原因构成(男) (52)Death Rate of 10 Main Diseases in Certain Region in 2009 (Male)2009 年部分市县前十位疾病死亡专率及死亡原因构成(女) (53)Death Rate of 10 Main Diseases in Certain Region in 2009 (Female)2004-2005 年前十位恶性肿瘤死亡率(1/10 万) (54)Mortality Rate of 10 Main Malignant Neoplasms From 2004 to 2005 (1/100 000) 2010 年血吸虫病防治情况 (56)Schistosomiasis Control Status in 20102010 年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情况 (57)Endemic Fluorosis Control Status in 20102010 年克山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防治情况 (57)Keshan Disease, Kashin-Beck Disease, 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Control Status in 2010农村改水工作情况 (58)Improvement 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upply各地区农村改水情况 (59)Improvement 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upply by Region2010 年各地区农村改厕工作情况 (61)Improvement of Rural Hygienic Toilets by Region in 2010妇幼保健情况 (62)Conditions of Maternal and Children Health Care3 岁以下儿童和孕产妇系统管理率 (62)% of Systematic Management Children Under 3-year & Maternal2010 年被监督单位基本情况 (63)The Basic Situation of Inspected Field in 20102010 年卫生监督和监测情况 (64)Health Supervision & Surveillance in 20102010 年建设项目卫生审查情况 (65)Hygiene Examin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in 20102010 年卫生行政处罚情况 (66)Administrative Punishment Cases in 2010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Basic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情况 (71)Conditions of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2010 年各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情况 (72)Conditions of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by Region in 2010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情况 (74)Conditions of Basic Medical Insurance of Urban Population居民社会医疗保险构成(%) (75)% of Social Medical Insurance城市医疗救助情况 (75)Conditions of Urban & Rural Medical Aid五、人民健康水平Health Status of Population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79)Birth, Death and Natural Growth Rate各地区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80)Birth and Death Rate by RegionVII期望寿命(岁) (82)Life Expectancy (Year)年龄别期望寿命(岁) (82)Life Expectancy (Year) by Age各地区人口期望寿命(岁) (83)Life Expectancy (Year) by Region监测地区孕产妇死亡率(1/10 万) (85)Maternal Mortality Rate in Surveillance Region(per 100 000 Live Births)2010 年监测地区孕产妇死亡原因 (86)Cause of Maternal Death in Surveillance Region in 2010监测地区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87)Mortality Rate of Children Under 5-year in Surveillance Region城市七岁以下儿童身体发育情况 (88)Body Development of Urban Children Under 7-year农村七岁以下儿童身体发育情况 (89)Body Development of Rural Children Under 7-year青少年、儿童身体发育情况(城市) (90)Body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Urban )青少年、儿童身体发育情况(农村) (91)Body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Rural)居民人均每日营养摄取量 (92)Daily Per Capita Nutrient Intake2002 年居民人均每日营养摄入量 (92)Daily Per Capita Nutrient Intake in 2002六、卫生资源Health Resource医疗卫生机构数 (95)Number of Health Institutions医院数 (95)Number of Hospitals2010 年医院等级 (96)Number of Hospitals by Grade in 2010按床位数分组医院数 (97)Number of Hospitals by Beds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 (98)Number of Grass-roots Health Care Institute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数 (99)Number of Specialized Public Health Institution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100)Number of Beds in Health Institutions医院床位数 (100)Number of beds in Hospitals医院分科床位数及构成 (101)Number and Percentage of Beds by Departments in Hospitals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102)Number of Beds in Grass-roots Health Care Institution卫生人员数 (103)Number of Health Personnel卫生技术人员数 (104)Number of Health Professionals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 (105)Health Professionals per 1000 Population2010 年卫生技术人员年龄学历及技术职务构成(%) (106)% of Health Professional By Age, Educational-Level & Technical Position in 2010 2010 年执业(助理)医师年龄学历及技术职务构成(%) (107)% of Registered Doctor & Assistant Doctor By Age, Educational-Level& Technical Position in 2010分科医师构成(%) (108)Percentage of Doctor by Departments2010 年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数 (109)Number of Personnel in Health Institution in 20102010 年医院卫生人员数 (110)Number of Personnel in Hospital in 20102010 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数 (111)Number of Personnel in Grass-roots Health Care Institution in 201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床位及人员数 (112)Number of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Beds & Personnel农村乡镇卫生院及床位、人员数 (113)Number of Township Health Centers, Beds and Personnel村卫生室及人员数 (114)Number of Village Clinic and Personnel2010 年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数 (115)Number of Personnel in Specialized Public Health Institution in 2010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人员数 (116)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 Prevention & Personnel妇幼保健机构及床位、人员数 (117)Number of MCH Centers, Beds and Personnel2010 年各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数 (118)Number of Health Institution by Region in 20102010 年各地区医院数 (120)Number of Hospital by Region in 20102010 年各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 (122)Number of Grass-roots Health Care Institution by Region in 20102010 年各地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数 (124)Number of Specialized Public Health Institution by Region in 20102010 年各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126)Number of Beds by Region in Health Institutions in 20102010 年各地区卫生人员数 (128)Number of Health Personnel by Region in 20102010 年各地区农村乡镇卫生院及床位、人员数 (130)Number of Township Health Centers, Beds& Personnel by Region in 20102010 年各地区村卫生室及人员数 (132)Number of Village Clinics and Personnel by Region in 2010医学专业招生及在校学生数 (134)Medical Entrants & Enrolments医学专业毕业人数 (135)Number of Medicine Graduates卫生总费用 (136)Total Expenditure on Health附录 1: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与台湾省卫生状况Appendix I:Health Status in Hong Kong, Macao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and Taiwan Provin香港、澳门特别行Health Status in Hong Kong, Macao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and Taiwan Province 香港特别行政区医疗卫生条件 (140)Conditions of Health in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澳门特别行政区医疗卫生条件 (141)Conditions of Health in Macao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台湾省医疗卫生条件 (142)Conditions of Health in Taiwan Province附录 2:主要国家卫生状况Appendix II: Health Status of Main Countrie s人口状况 (145)Population Status妇幼卫生状况 (146)State of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卫生设施 (147)Health Facility卫生费用 (148)Health Expenditure附录 3:我国主要人口与社会经济指标Appendix Ⅲ: Indicators of Population, Society & Economy of China全国行政区划(2010 年底) (151)Division of Districts in China (End of 2010)全国人口数 (153)Number of Population全国人口普查数 (154)Number of Population on National Population Census各地区人口数 (155)Population by Region人口年龄构成(%) (157)Composition of Population by Age人口文化程度 (158)Population by Educational Level2009 年按人口分组城市数 (159)Number of Cities by Population in 2009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支 (160)Gross Domestic Product, Budgetary Revenue and Expenditure居民消费价格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年=100) (161)区 Reg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