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专业基础知识二
档案管理学基础知识
〔二〕档案流动过程中平安防护
1、档案使用登记与交接制度 2、档案使用行为的管理与限制制度
〔三〕各种保护和修复档案的专门技术
修裱、去酸、消毒、灭菌等技术
二、全宗卷
〔一〕概念
全宗卷是档案馆室在管理某一全宗的过程中形成的,能够说明该全宗 历史情况的有关文件材料所组成的专门案卷。
〔二〕作用
1、全宗卷是管理全宗的工具 2、全宗卷是综合利用全宗的辅助材料 3、全宗卷有助于管理人员特别是新管理人员熟悉档案情况,迅速接 手,胜任工作
大家记住,档案绝不是文字一种形式,而是不同形式。文字、图表、声像、电 子等等。档案有文书、财会、人事、科研、基建、声像、电子、实物等门类。
文件转化为档案 ,一般应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只有办理完毕的文件,才能转化为档案; 第二,只有对日后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才有必要作为档案保存; 第三,只有按照一定规律集中保存起来的文件,才能最终成为档案。
第三章 档案保管与利用
一、档案保管
• 主要任务有两项:
•
保持档案秩序、保护档案寿命
• 档案保管工作应做到四不:
•
不散〔不使档案分散〕Leabharlann •不乱〔不使档案混乱〕
•
不丢〔档案不丧失不泄密〕
•
不坏〔不使档案遭到损坏〕
〔一〕档案库房的管理
具体内容包括:档案库房与装具的编号、档案排架、库房温湿度控制 与调节,库房的防火、防水、防盗、防尘、防有害气体、防虫、防鼠、 防磁等。
档案管理学根底知识
?档案管理学?
• 档案的属性、价值、作用 • 档案工作的性质、根本原那么
第一章 档案
一、什么是档案
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 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 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档案管理基础知识
档案管理基础知识邵东县档案局吴金林编写一、档案与档案工作㈠档案1、档案的词源档案不是近代或现代才有的,它的历史大约已有五千年,我国发现最早的档案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档案。
中国古代对文书和档案的概念基本上是不分的,其称谓在殷商为“册”、“典”,西周为“中”,春秋、秦汉以后为“简”、“牍”、“简策”、“简牍”、“简书”、“帛书”、“薄书”、“案卷”、“文牍”、“案牍”、等等。
至于“档案”一词,最初可能使用于明末清初,而见于文字材料则始于清代。
“档案”作为一个词语而出现,始见于《清太宗皇帝实录》崇德三年(1638年)正月甲午日记载中。
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起居注册》记载:该年十月,在批阅秋审众犯册时,“上问:‘马哈喇之父与叔皆没于阵,本身亦有功牌,其罪如何?’大学士明珠奏曰:‘马哈喇之父、叔阵没,皆系松山等处事,部中无档案,故控告时部仪不准。
’”这段记事不仅说明当时已经在书面上使用档案一词,而且还可以看出,当时王朝断案是重视以档案为根据的。
对于“档案”一词的最早解释,其文字记载是约成书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的杨宾的《柳边记略》。
该书说:“外边文字,多书于木,往来传递者曰牌子,以削木片若牌故也;存储年久者曰档案、曰档子,以累计多贯皮条挂壁若档故也。
然今文字之书于纸者,亦呼为牌子、档子矣。
”这是迄今所见最早对“档案”一词的说明。
从语义学意义上来看,“档案”一词具有形象的和内在的意义。
“档”,《康熙字典》解释为“横木框档”,即木架框格的意思;“案”,《说文解字》解释为“几属”,即小桌一类的东西。
由此引申,又把处理一桩事件的有关文件叫做一案,并通称收存的官方文件为“案”、“卷案”、“案卷”。
“档”字和“案”字连用,就是存入档架收贮起来的案卷,而把放置档案的架子称作档架,把一格称为一档。
这些叫法有的一直沿用下来,但是其含义已经得到了深化和发展。
2、档案的定义。
根据1987年9月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2条,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宗教等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与操作实务
南玻集团2010年度档案员培训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档案管理工作操作实务第一部分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一、几个基本概念1、档案。
《档案法》对档案的定义: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2、企业档案。
企业档案是指企业在日常工作中从事企业管理、生产、经营、销售、经济核算及科学研究等活动中直接形成有保存价值的真实记录。
主要包括文字、图表、音像等。
第一部分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3、企业档案的作用:⑴凭证作用;⑵参考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a.档案是一个单位或个人历史的真实、全面的反映。
b.档案是一个单位或个人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工具。
c.档案我们积累和传播知识重要载体。
d.档案是开展单位文化建设的重要素材,特别是对于企业建立企业文化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部分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二、档案工作1、档案工作的性质-专业性:档案工作有自己专门的研究对象、理论体系和业务标准、工作规范。
-服务性:为企业各项工作服务。
-机要性:档案中有不少内容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具有机密性。
第一部分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2、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八环节论: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检索、编研、利用服务。
六环节论: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开发利用第一部分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3、档案工作的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统一管理第二部分档案管理的操作实务第一章档案整理的几个概念第二章文书档案的整理第三章科技档案的整理第四章专门档案的整理第一章、档案整理几个概念一、档案整理定义:是指将处于零乱的和需要进一步条理化的档案,进行基本的分类、组合、排列、编号、编制目录、建立全宗等,组成有序体系的过程。
二、档案整理的基本要求:遵循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和特点,保持文件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分文件材料的价值,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便于保管和利用。
档案管理基础知识
档案管理基础知识一、档案的概念(一)定义: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二)档案与文件、文物、图书、情报、资料、信息的关系: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文件完成现行效用后,其中部分文件对日后工作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经收集、整理、保存,就形成了档案。
(三)档案的属性1、本质属性:原始记录性(本源性)2、一般属性:信息性、知识性、智能性、社会性、文化性(四)档案的分类1、按形成者可分为:个人档案、单位档案2、按门类可分为:文书档案、业务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特种载体档案3、按载体可分为:原始载体材料档案(甲骨、金石、竹木、缣帛档案等),传统载体材料档案(主要是纸质档案),新型载体材料档案(照片、录音、录像、磁盘、光盘等),实物档案。
4、按记录方式可分为:文字档案、体表档案、图像档案、声音档案等。
(五)档案的价值1、档案价值的决定因素:一是档案本身记载的信息情况,二是社会需要程度。
2、档案的基本价值:一是凭证价值,二是参考价值3、档案价值发挥的规律(1)档案用户层面扩散率;(2)档案秘密程度递减率;(3)档案科学文化价值渐增率(六)档案的作用档案的作用是指档案价值,通过社会需求,转化为使用价值。
主要有:1、延伸人类记忆作用;2、研究历史真实作用;3、传播知识和信息作用;4、为现实工作服务二、档案工作的内容(一)档案工作的定义1、狭义的档案工作:主要是指档案工作的具体环节。
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编目、利用2、广义的档案工作:包括档案法制建设、档案行政管理、档案实体管理、档案教育、档案科技、档案宣传、档案外事、档案中介服务等。
(二)档案工作的性质1、管理性;2、服务性;3、政治性(三)档案工作的原则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2、维护档案的完整和安全;3、便于利用(四)档案室的职责1、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方针政策,建立健全本单位的档案工作规章制度;2、指导本单位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和归档工作;3、统一管理本单位的档案,并按规定向有关档案馆定期移交档案;4、为本单位工作提供档案信息服务,必要时为社会有关单位和个人提供一定的档案信息服务;5、监督指导所属机构的档案工作。
档案管理基本知识
档案管理基本知识第一节名词解释1、什么是档案?答: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2、什么是档案工作?答:管理档案和档案事业的活动。
3、什么是档案统计?答:对反映和说明档案及档案工作现象的数量特征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动。
4、什么是归档?答:办理完毕且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经系统整理交档案室或档案馆保存的过程。
5、什么是案卷?答:由互有联系的若干文件组成的档案保管单位。
6、什么是档案整理?答:按照一定原则对档案实体进行系统分类、组合、排列、编号和基本编目,使之有序化的过程。
7、什么是档案立卷?答:将若干文件按形成规律和有机联系组成檀卷的过程。
—1—8、什么是档案实体分类?9、什么是档号?答:以字符形式赋予档案实体的用以固定和反映档案排列顺序的一组代码。
10、什么是文件?答: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履行其法定职责或处理事务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
11、什么是文本?答:同一文件由于作用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版本,可分为正本、副本、试行本、订正本、各种文字文本等。
12、什么是归档文件?答: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办理完毕、应作为档案保存的各种纸质文件材料。
13、什么是归档文件管理?答:将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进行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盒,使之有序化的过程。
14、什么是全宗号?答:全宗号是指档案馆给立档单位编制的代号。
15、什么是全宗指南?答:介绍和报道立档单位及其所形成档案情况的一种档案检索工具。
是向利用者介绍和报道全宗构成者(立档单位)及—2—其所形成档案情况的工具书。
16、什么是专题指南?答:介绍和报道某一专题档案情况的一种档案检索工具。
17、什么是检索工具?答:检索工具是用于存储、查找和报道档案信息的系统化文字描述工具,是目录、索引、指南等的统称。
18、什么是索引?答:索引是指明档案或目录的某种特征,以肯定次序编排并注明相应出处的档案检索工具。
19、什么是编目?答: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档案著录并将条目组织成目录的过程。
档案管理基本知识
档案管理基本知识第一节名词解释1、什么是档案?答: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截了当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2、什么是档案工作?答:治理档案和档案事业的活动。
3、什么是档案统计?答:对反映和说明档案及档案工作现象的数量特点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动。
4、什么是归档?答:办理完毕且具有储存价值的文件经系统整理交档案室或档案馆储存的过程。
5、什么是案卷?答:由互有联系的若干文件组成的档案保管单位。
6、什么是档案整理?答:按照一定原则对档案实体进行系统分类、组合、排列、编号和差不多编目,使之有序化的过程。
7、什么是档案立卷?答:将若干文件按形成规律和有机联系组成案卷的过程。
8、什么是档案实体分类?答:依照档案的来源、形成时刻、内容、形式等特点对档案实体进行的分类。
9、什么是档号?答:以字符形式给予档案实体的用以固定和反映档案排列顺序的一组代码。
10、什么是文件?答: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履行其法定职责或处理事务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
11、什么是文本?答:同一文件由于作用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版本,可分为正本、副本、试行本、修订本、各种文字文本等。
12、什么是归档文件?答: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办理完毕、应作为档案储存的各种纸质文件材料。
13、什么是归档文件治理?答:将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进行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盒,使之有序化的过程。
14、什么是全宗号?答:全宗号是指档案馆给立档单位编制的代号。
15、什么是全宗指南?答:介绍和报道立档单位及其所形成档案情形的一种档案检索工具。
是向利用者介绍和报道全宗构成者(立档单位)及其所形成档案情形的工具书。
16、什么是专题指南?答:介绍和报道某一专题档案情形的一种档案检索工具。
17、什么是检索工具?答:检索工具是用于储备、查找和报道档案信息的系统化文字描述工具,是名目、索引、指南等的统称。
18、什么是索引?答:索引是指明档案或名目的某种特点,以一定次序编排并注明相应出处的档案检索工具。
(档案管理)档案专业基础知识
档案专业基础目录第一部分档案概述 (3)档案的定义 (3)档案的形成条件 (3)档案的形式 (3)档案的本质属性 (4)公务档案与私人档案 (4)历史档案与现行档案 (5)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与专门档案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档案、革命历史档案和旧政权档案 (5)档案的凭证价值 (5)档案的情报价值 (6)对档案真实性的辩证理解 (6)实现档案价值的规律性 (6)档案的作用 (7)第二部分档案工作概述 (8)档案工作的概念和内容 (8)档案工作的性质 (10)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11)综合档案馆的定义 (12)综合档案馆的性质 (12)综合档案馆的基本职责与具体任务 (12)档案室定义 (12)档案室的性质 (12)档案室的作用 (13)档案室的任务 (13)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定义、性质 (13)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基本职责: (13)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具体任务: (13)文件中心含义, (13)文件中心的类型: (14)档案寄存中心含义, (14)档案事务所含义, (14)档案事务所性质: (14)档案机构之间的关系 (14)第三部分档案法治与职业道德 (14)档案法律: (15)档案法律与档案行政法规的关系: (15)档案法律与档案行政规章的关系: (15)《档案法》的主要内容 (15)《档案法》的属性特征 (16)《档案法》的作用 (16)《档案法》的施行 (17)档案行政法规 (17)档案行政规章 (17)档案职业道德的特点 (18)档案职业道德(规范)的含义和内容 (18)档案职业道德修养 (19)第四部分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电子文件管理 (19)档案信息的数字化 (19)档案网站建设 (19)数字档案馆建设 (20)电子文件的概念 (20)电子文件的种类 (21)电子文件的特点 (21)电子文件的管理要则 (22)电子文件的管理模式 (24)第五部分外国档案管理 (27)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27)文件管理含义与文件管理职能 (29)文件中心 (30)德国迈斯奈尔的鉴定理论与标准 (31)美国鉴定理论与标准 (32)前苏联的档案鉴定理论与标准 (33)国外对档案鉴定标准的制订 (34)来源原则 (35)事由原则 (37)外国档案编目与检索 (37)外国档案利用和开放 (38)外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 (39)外国档案馆 (39)第一部分档案概述基本要求:了解:档案的形式,档案的种类,档案的作用熟悉:档案定义的表述与含义掌握:档案的形成条件,档案的本质属性,档案的价一、档案的定义(一)档案定义的表述(二)档案的形成条件(三)档案的形式(四)档案的本质属性二、档案的种类(一)公务档案与私人档案(二)历史档案与现行档案(三)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与专门档案(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档案、革命历史档案与旧政权档案三、档案的价值(一)凭证价值(二)参考价值(情报价值)(三)对档案真实性的辩证理解(四)实现档案价值的规律性1、档案价值的扩展律2、档案价值的时效律3、档案价值的条件律四、档案的作用档案的定义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进一步表述为,档案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供保存备查的,且具有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四个方面:第一,档案是各种组织和个人在其特定的社会活动中积累而成的;第二,档案是保存备查的文件;第三,档案内容的记录方式和载体是多种多样的;第四,档案是原始的历史记录。
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
发展。如果企业在运营活动中遇到失误造成了损失,
经办人、责任认定的依据就在原始文件材料经过加工
整理的档案里。只有总结经验教训,才能避免更大的
损失,后续企业的正常运营。
2、法律证据作用
档案是历史真相的再现。作为原始材料的档案具有一定
的法律效力。在企业发展中,不可避免会遇到种种或因年代 久远,或因概念模糊等引起较大争议的边缘问题,使企业陷 入各执一词的纷争中耗费财力、人力和精力。在依法解决纷 争,维护企业利益中,档案以其书面性、客观性、真实性而
个自然本(册)为一件。较厚归档文件采用三点一线
方法进行装订。
排 列
在同一年度、保管期限内,结合机构(问题)或 事由按文件形成时间进行排序。
盖档案章
档章盖在文件首页右上方空白处,若右上方无 空白,则盖在其它容易查看的地方。 档案章格式:全宗号---年度---保管期限---件号。
15
竣
工
图
7 7 7 归档部门 年度 件号
企业文件档案管理体系成熟度评价
1、一般事务 性工作。 2、兼职管理 状态。 特征 C 3、文档留存 比较随意, 有存无取状 态明显。 4、无制度, 无工作流程 持续型 1、专门性工 作。 2、专人专岗, 经验式管理。 3、有基本归 档要求。 4、文档留存 界限不清晰 1、专业性工 作。 2、专家式管 理,已建立 管理标准。 3、归档范围 及归档要求 精细化、流 程化。 4、基本利用 1、职能性资 源管理工作。 2、全员式、 全过程管理。 3、管理要求 纳入企业标 准。人依附 于事 4、能动服务 1、全过程资 源自动配置。 2、管理体系 可自动创新。 3、全方位服 务,深度开发。 4、历史留存 与资源管理职 业化。
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档案管理员的必备基础知识
档案管理员的必备基础知识
档案管理员的必备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档案学基础知识:档案管理员需要了解档案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
方法,包括档案的分类、整理、编目、保管、利用等。
2. 档案管理的基本流程:档案管理员需要熟悉档案管理的流程,包括
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利用、编研等环节,并能根据实际
情况进行操作。
3. 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档案管理员需要了解相关的法律
法规和规章制度,如《档案法》、《保密法》、《档案工作条例》等,以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4. 计算机和信息管理知识: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档案管理员
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和信息管理知识,如数据库管理、网络技术、
信息安全等,以便更好地进行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和利用。
5. 相关业务知识:档案管理员还需要了解相关业务知识,如人事档案、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音像档案等,以便更好地为各部门
提供档案服务。
6.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档案管理员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
保密意识,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确保档案的安全、完整和保密。
总之,档案管理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不断
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
档案管理基础知识题库
档案管理基础知识题库
1. 什么是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是指对机构、组织或个人文档和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保存、利用和销毁的一系列活动。
2. 档案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档案管理的目的是保护和利用档案,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可使用性,以满足组织或个人的信息需求和法律规定。
3. 档案管理的原则有哪些?
档案管理的原则包括真实、完整、准确、及时、方便使用、安全可靠等。
4. 档案管理的步骤有哪些?
档案管理的步骤包括收集、整理、分类、编制目录、存储、检索、利用和销毁等。
5. 档案管理中的分类方法有哪些?
档案管理中的分类方法包括按照文件类型、主题、时间、地点、机构等进行分类。
6. 档案管理中的档案存储方式有哪些?
档案管理中的档案存储方式包括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两种形式。
7. 档案管理中的保密措施有哪些?
档案管理中的保密措施包括建立保密制度、设立保密档案室、控制访问权限、加密电子档案等。
8. 档案管理中的档案利用方式有哪些?
档案管理中的档案利用方式包括查询、复制、展览、研究等。
9. 档案管理中的档案销毁方式有哪些?
档案管理中的档案销毁方式包括销毁、归档、移交等。
10. 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是什么?
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在于保护和利用组织或个人的信息资产,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决策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维护组织或个人的合法权益。
同时,档案管理也是法律和行政要求的基础。
档案管理基础必学知识点
档案管理基础必学知识点
1. 档案管理的概念和目标:了解档案管理的定义,以及档案管理的目标是保护、传播和利用档案信息。
2. 档案管理的原则:熟悉档案管理的原则,包括真实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可靠性原则、可控性原则和可追溯性原则。
3. 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了解档案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如档案法、保密法等,以便在档案管理实践中合规操作。
4. 档案分类与归档:掌握档案的分类方法,如按主题、按制度、按时间等分类,以及归档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5. 档案的整理与编目:了解档案整理与编目的目的和方法,包括目录编制、文件整理和装订等。
6. 档案的管理与保管:熟悉档案管理与保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档案的存储、借阅和销毁等。
7. 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掌握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概念、意义和方法,包括数字化存储、数字化检索和数字化保护等。
8. 档案利用与服务:了解档案利用与服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档案的检索、复制和提供服务等。
9. 档案的保密与安全:熟悉档案保密和安全的相关措施和要求,包括信息安全和物理安全等方面。
10. 档案管理的质量评估与提升:了解档案管理的质量评估方法和工具,以及档案管理的提升措施和策略。
以上是档案管理基础必学的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从业人员实践档案管理工作。
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与操作实务
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与操作实务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档案管理工作操作实务第一部分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一、几个基本概念1、档案。
《档案法》对档案的定义:是指过去与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与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与社会有储存价值的各类文字、图表、声像等不一致形式的历史记录。
2、企业档案。
企业档案是指企业在日常工作中从事企业管理、生产、经营、销售、经济核算及科学研究等活动中直接形成有储存价值的真实记录。
要紧包含文字、图表、音像等。
第一部分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3、企业档案的作用:⑴凭证作用;⑵参考作用;具体表达在下列几方面:a.档案是一个单位或者个人历史的真实、全面的反映。
b.档案是一个单位或者个人保护自身权益的重要工具。
c.档案我们积存与传播知识重要载体。
d.档案是开展单位文化建设的重要素材,特别是关于企业建立企业文化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部分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二、档案工作1、档案工作的性质-专业性:档案工作有自己专门的研究对象、理论体系与业务标准、工作规范。
-服务性:为企业各项工作服务。
-机要性:档案中有很多内容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具有机密性。
第一部分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2、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八环节论: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检索、编研、利用服务。
六环节论: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开发利用第一部分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3、档案工作的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统一管理第二部分档案管理的操作实务第一章档案整理的几个概念第二章文书档案的整理第三章科技档案的整理第四章专门档案的整理第一章、档案整理几个概念一、档案整理定义:是指将处于零乱的与需要进一步条理化的档案,进行基本的分类、组合、排列、编号、编制目录、建立全宗等,构成有序体系的过程。
二、档案整理的基本要求:遵循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与特点,保持文件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分文件材料的价值,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便于保管与利用。
档案专业基础知识
档案专业基础目录第一部分档案概述 (3)档案的定义 (3)档案的形成条件 (3)档案的形式 (3)档案的本质属性 (4)公务档案与私人档案 (4)历史档案与现行档案 (5)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与专门档案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档案、革命历史档案和旧政权档案 (5)档案的凭证价值 (5)档案的情报价值 (6)对档案真实性的辩证理解 (6)实现档案价值的规律性 (6)档案的作用 (7)第二部分档案工作概述 (8)档案工作的概念和内容 (8)档案工作的性质 (10)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11)综合档案馆的定义 (12)综合档案馆的性质 (12)综合档案馆的基本职责与具体任务 (12)档案室定义 (12)档案室的性质 (12)档案室的作用 (13)档案室的任务 (13)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定义、性质 (13)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基本职责: (13)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具体任务: (13)文件中心含义, (13)文件中心的类型: (14)档案寄存中心含义, (14)档案事务所含义, (14)档案事务所性质: (14)档案机构之间的关系 (14)第三部分档案法治与职业道德 (14)档案法律: (15)档案法律与档案行政法规的关系: (15)档案法律与档案行政规章的关系: (15)《档案法》的主要内容 (15)《档案法》的属性特征 (16)《档案法》的作用 (16)《档案法》的施行 (17)档案行政法规 (17)档案行政规章 (17)档案职业道德的特点 (18)档案职业道德(规范)的含义和内容 (18)档案职业道德修养 (19)第四部分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电子文件管理 (19)档案信息的数字化 (19)档案网站建设 (19)数字档案馆建设 (20)电子文件的概念 (20)电子文件的种类 (21)电子文件的特点 (21)电子文件的管理要则 (22)电子文件的管理模式 (24)第五部分外国档案管理 (27)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27)文件管理含义与文件管理职能 (29)文件中心 (30)德国迈斯奈尔的鉴定理论与标准 (31)美国鉴定理论与标准 (32)前苏联的档案鉴定理论与标准 (33)国外对档案鉴定标准的制订 (34)来源原则 (35)事由原则 (37)外国档案编目与检索 (37)外国档案利用和开放 (38)外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 (39)外国档案馆 (39)第一部分档案概述基本要求:了解:档案的形式,档案的种类,档案的作用熟悉:档案定义的表述与含义掌握:档案的形成条件,档案的本质属性,档案的价一、档案的定义(一)档案定义的表述(二)档案的形成条件(三)档案的形式(四)档案的本质属性二、档案的种类(一)公务档案与私人档案(二)历史档案与现行档案(三)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与专门档案(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档案、革命历史档案与旧政权档案三、档案的价值(一)凭证价值(二)参考价值(情报价值)(三)对档案真实性的辩证理解(四)实现档案价值的规律性1、档案价值的扩展律2、档案价值的时效律3、档案价值的条件律四、档案的作用档案的定义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进一步表述为,档案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供保存备查的,且具有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四个方面:第一,档案是各种组织和个人在其特定的社会活动中积累而成的;第二,档案是保存备查的文件;第三,档案内容的记录方式和载体是多种多样的;第四,档案是原始的历史记录。
档案管理基础知识
档案管理基础知识档案管理基础知识一、档案的概念(一)定义: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二)档案与文件、文物、图书、情报、资料、信息的关系: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文件完成现行效用后,其中部分文件对日后工作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经收集、整理、保存,就形成了档案。
(三)档案的属性1、本质属性:原始记录性(本源性)2、一般属性:信息性、知识性、智能性、社会性、文化性(四)档案的分类1、按形成者可分为:个人档案、单位档案2、按门类可分为:文书档案、业务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特种载体档案3、按载体可分为:原始载体材料档案(甲骨、金石、竹木、缣帛档案等),传统载体材料档案(主要是纸质档案),新型载体材料档案(照片、录音、录像、磁盘、光盘等),实物档案。
4、按记录方式可分为:文字档案、体表档案、图像档案、声音档案等。
(五)档案的价值1、档案价值的决定因素:一是档案本身记载的信息情况,二是社会需要程度。
2、档案的基本价值:一是凭证价值,二是参考价值3、档案价值发挥的规律(1)档案用户层面扩散率;(2)档案秘密程度递减率;(3)档案科学文化价值渐增率(六)档案的作用档案的作用是指档案价值,通过社会需求,转化为使用价值。
主要有:1、延伸人类记忆作用;2、研究历史真实作用;3、传播知识和信息作用;4、为现实工作服务二、档案工作的内容(一)档案工作的定义1、狭义的档案工作:主要是指档案工作的具体环节。
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编目、利用2、广义的档案工作:包括档案法制建设、档案行政管理、档案实体管理、档案教育、档案科技、档案宣传、档案外事、档案中介服务等。
(二)档案工作的性质1、管理性;2、服务性;3、政治性(三)档案工作的原则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2、维护档案的完整和安全;3、便于利用(四)档案室的职责1、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方针政策,建立健全本单位的档案工作规章制度;2、指导本单位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和归档工作;3、统一管理本单位的档案,并按规定向有关档案馆定期移交档案;4、为本单位工作提供档案信息服务,必要时为社会有关单位和个人提供一定的档案信息服务;5、监督指导所属机构的档案工作。
档案业务基本知识
第二部分档案业务基本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档案管理最基本的要求是( A )。
A、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B、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C、统一领导D、分级管理2.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是( B )。
A、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B、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C、统一领导D、分级管理3.我国档案工作的组织原则是( C )。
A、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B、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C、统一领导、分级管理D、统一领导、统一管理4.介于文件形成机构和档案馆之间的中间性或过渡性文件管理机构是( C )。
A、档案室B、办公室C、文件中心D、文件寄存中心5.归档的文件一般( A ),重要的、利用频繁的和有专门需要的可适当增加份数。
A、一式一份B、一式两份C、一式三份D、一式四份6.档案整理过程中,可作为档案分类依据的是( D )。
A、分类标准B、保管期限表C、归档范围D、分类方案7.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首要的是保持文件在( A )的联系。
A、来源上B、时间上C、内容上D、形式上8.下列不属于档案检索工具的是( D )。
A、目录B、索引C、指南D、专题概要9.( A )既能用于组织馆藏和进行档案统计,又可用于检索。
A、案卷目录B、分类目录C、主题目录D、专题目录10.档案著录标引的结果是形成( D )。
A、指南B、目录C、索引D、条目11.( B )应定期对已到保管期限的档案进行鉴定。
A、档案部门B、档案鉴定委员会C、保密部门D、文件形成部门12.销毁档案时必须指派( A )以上监销。
A、两人 B 、三人 C、四人 D、多人13.下列( C )不属于档案统计的基本要求。
A、准确性B、科学性C、针对性D、时效性14.《中国石化档案分类规则》将生产企业档案划分为( C )个一级类目。
A、9B、10C、11D、1215.2013年2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由国家档案局第( C )号令颁布实施。
A、8B、9C、10D、1116.下面关于企业档案信息化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档案职称初级考试档案专业基础试题二2016年_真题-无答案
档案职称初级考试档案专业基础试题二2016年(总分100,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1. 向档案馆移交、捐赠、寄存档案的单位和个人,可对其档案中不宜向社会开放的部分提出()。
A. 禁止利用B. 部分利用C. 有偿利用D. 限制利用2. 档案的特殊作用包括档案的()作用和参考作用。
A. 政治斗争B. 科学研究C. 经济建设D. 凭证3. 我国规定,档案自形成之日起满()年后,如无特殊情况,即可向社会公开,开放利用。
A. 15B. 20C. 25D. 304. 中国地名档案资料馆属于()。
A. 专门档案馆B. 部门档案馆C. 专业档案馆D. 综合档案馆5. 档案工作现代化包括档案工作技术现代化、档案工作组织与管理现代化和()。
A. 档案工作人员的现代化B. 档案工作设施的现代化C. 档案工作人员观念的现代化D. 档案工作软硬件环境的现代化6. 档案工作的任务性职能包括()、协调沟通、影响舆论和参与决策。
A. 维护形象B. 树立形象C. 保守秘密D. 传播策动7. ()是档案的最主要的特点。
A. 来源的广泛性B. 形成的条件性C. 载体的多样性D. 记录的原始性8. 国家档案全宗的实质,是从根本上解决了()和档案的管理原则两个问题。
A. 档案的所有权B. 档案的管理体制C. 档案的管理方式D. 档案的管理体系9. 国家档案全宗内的所有档案,按档案的()可分为机关档案、企业档案、事业档案等。
A. 形成地区级别B. 形成时间C. 使用范围D. 来源10. 若干个性质相近、关系密切、驻地集中的单位联合成立的档案室,我国称为()。
A. 文件中心B. 联合档案室C. 专业档案室D. 综合档案室11. 《国务院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中涉及到档案的内容和条款属于()。
A. 档案行政法规B. 国务院部门档案行政规章C. 档案法律D. 地方档案法规12. ()年,国家档案局发布了经修改的《档案法实施办法》A. 1990B. 1991C. 1999D. 200013. 对集体和个人所有档案中有“保存价值”或“应当保密”的档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档案管理专业基础知识二
档案管理专业基础知识二一、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为了适应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统一指导全国档案工作,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地形成和确定了我国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这个基本原则是:“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这一原则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确立了档案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管理体制----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即以前常说的“集中统一地管理国家全部档案。
”档案工作的统一领导,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产物,它以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为前提,并为它们的巩固、发展提供服务。
具体地讲,就是:1、各单位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均由本单位档案室集中管理;档案中需要长远保存的,由各级档案馆集中保管。
2、全国档案工作,由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地、分层负责地进行指导和监督。
3、全国档案工作统一于党的领导。
第二、提出了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维护档案的完整,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从数量上,要保证档案的齐全,不使应该集中保存的档案残缺短少;另一方面,从质量上,也就是从系统性方面,要维护档案的有机联系,不能人为地割裂分散,或者零乱堆砌。
维护档案的安全,也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力求档案本身不受损坏,尽量延长档案的寿命;另一方面,要维护档案免遭意外的破坏,不失密。
第三、体现了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规定了档案工作的主要标准----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社会各方面利用档案,是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并且支配档案工作的全过程。
二、档案室的性质档案室是管理本单位形成的档案,并提供档案为本单位各项工作服务的工作机构。
档案室工作是一项专门工作,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质。
1、档案室工作是史料性工作,是维护单位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工作。
档案是单位各方面工作活动的真实记录。
它记述了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人们进行工作的思想意图,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反映了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档案专业基础知识
档案专业基础知识名目第一部分档案概述 (2)档案的定义 (3)档案的形成条件 (3)档案的形式 (3)档案的本质属性 (4)公务档案与私人档案 (4)历史档案与现行档案 (5)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与专门档案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档案、革命历史档案和旧政权档案 (5)档案的凭证价值 (5)档案的情报价值 (5)对档案真实性的辩证明白得 (6)实现档案价值的规律性 (6)档案的作用 (7)第二部分档案工作概述 (8)档案工作的概念和内容 (8)档案工作的性质 (9)档案工作的差不多原那么 (10)综合档案馆的定义 (11)综合档案馆的性质 (11)综合档案馆的差不多职责与具体任务 (11)档案室定义 (12)档案室的性质 (12)档案室的作用 (12)档案室的任务 (12)档案行政治理机构定义、性质 (12)档案行政治理机构差不多职责: (12)档案行政治理机构具体任务: (13)文件中心含义, (13)文件中心的类型: (13)档案寄存中心含义, (13)档案事务所含义, (13)档案事务所性质: (14)档案机构之间的关系 (14)第三部分档案法治与职业道德 (14)档案法律: (14)档案法律与档案行政法规的关系: (14)档案法律与档案行政规章的关系: (15)«档案法»的要紧内容 (15)«档案法»的属性特点 (15)«档案法»的作用 (16)«档案法»的施行 (16)档案行政法规 (16)档案行政规章 (17)档案职业道德的特点 (17)档案职业道德〔规范〕的含义和内容 (17)档案职业道德修养 (18)第四部分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电子文件治理 (18)档案信息的数字化 (18)档案网站建设 (19)数字档案馆建设 (19)电子文件的概念 (20)电子文件的种类 (20)电子文件的特点 (20)电子文件的治理要那么 (21)电子文件的治理模式 (23)第五部分外国档案治理 (26)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26)文件治理含义与文件治理职能 (28)文件中心 (28)德国迈斯奈尔的鉴定理论与标准 (30)美国鉴定理论与标准 (31)前苏联的档案鉴定理论与标准 (32)国外对档案鉴定标准的制订 (32)来源原那么 (33)事由原那么 (35)外国档案编目与检索 (36)外国档案利用和开放 (36)外国档案事业治理体制 (37)外国档案馆 (38)第一部分档案概述差不多要求:了解:档案的形式,档案的种类,档案的作用熟悉:档案定义的表述与含义把握:档案的形成条件,档案的本质属性,档案的价一、档案的定义(一)档案定义的表述(二)档案的形成条件(三)档案的形式(四)档案的本质属性二、档案的种类(一)公务档案与私人档案(二)历史档案与现行档案(三)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与专门档案(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档案、革命历史档案与旧政权档案三、档案的价值(一)凭证价值(二)参考价值(情报价值)(三)对档案真实性的辩证明白得(四)实现档案价值的规律性1、档案价值的扩展律2、档案价值的时效律3、档案价值的条件律四、档案的作用档案的定义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截了当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进一步表述为,档案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截了当形成的供储存备查的,且具有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四个方面:第一,档案是各种组织和个人在其特定的社会活动中积存而成的;第二,档案是储存备查的文件;第三,档案内容的记录方式和载体是多种多样的;第四,档案是原始的历史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档案管理专业基础知识二一、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为了适应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统一指导全国档案工作,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地形成和确定了我国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这个基本原则是:“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这一原则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确立了档案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管理体制----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即以前常说的“集中统一地管理国家全部档案。
”档案工作的统一领导,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产物,它以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为前提,并为它们的巩固、发展提供服务。
具体地讲,就是:1、各单位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均由本单位档案室集中管理;档案中需要长远保存的,由各级档案馆集中保管。
2、全国档案工作,由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地、分层负责地进行指导和监督。
3、全国档案工作统一于党的领导。
第二、提出了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维护档案的完整,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从数量上,要保证档案的齐全,不使应该集中保存的档案残缺短少;另一方面,从质量上,也就是从系统性方面,要维护档案的有机联系,不能人为地割裂分散,或者零乱堆砌。
维护档案的安全,也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力求档案本身不受损坏,尽量延长档案的寿命;另一方面,要维护档案免遭意外的破坏,不失密。
第三、体现了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规定了档案工作的主要标准----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社会各方面利用档案,是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并且支配档案工作的全过程。
二、档案室的性质档案室是管理本单位形成的档案,并提供档案为本单位各项工作服务的工作机构。
档案室工作是一项专门工作,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质。
1、档案室工作是史料性工作,是维护单位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工作。
档案是单位各方面工作活动的真实记录。
它记述了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人们进行工作的思想意图,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反映了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档案室的工作就是收集和管理这些档案,维护档案的完整和安全,使档案再现当时的历史面貌,从而保障单位历史的延续和发展。
2、档案室工作是条件性工作,是提高单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重要条件。
各单位的工作,是延续不断地进行,档案是前人智慧的结晶,今天的工作要借鉴过去的经验,一个人的记忆有限,要靠查考档案。
制订计划、总结工作、执行政策、处理各种问题等,都要查考档案。
档案室为单位工作人员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准确的信息,减少无效劳动和重复劳动。
3、档案室是服务性的工作,是单位业务工作的组成部分。
档案室工作,一方面为单位工作服务,另一方面为有关单位提供材料,当然首先是为本单位的领导工作服务。
为领导提供过去的工作情况、材料、数据,以便领导查考,帮助领导及时地作出决策,处理问题。
其次,各业务部门在进行工作中,也都需要查考利用档案。
在许多专业主管机关,档案室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业务环节,本身就是业务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比如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形成的诉讼、案件档案,是立案审判过程的记录和反映,是进行审判工作的工具。
4、档案室工作是社会各项事业同档案工作联系的纽带之一。
社会各项事业同档案工作是性质、对象、任务不同的工作,但是,无论哪一个部门,哪一个行业的工作,必须产生档案、利用档案。
所以,社会各项事业同档案工作有着必然的联系,档案室工作正是维系这种联系的纽带。
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通过这个纽带,可以将监督、指导的职责在各单位落实,使社会各项事业的活动记录,研究成果得到安全维护,社会各部门、各行业也可以通过这个纽带了解档案工作、认识档案工作。
从而支持档案工作。
5、档案室工作是国家档案事业的基础。
在整个国家档案事业中,档案室工作处于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
档案室保管的档案是国家档案事业的物质基础。
全国档案室保存档案的总和,是国家全部档案的主要组成部分。
整个国家档案的完整程度和延续积累,首先取决于档案室,它是国家档案资源延续和国家档案文化财富积累的主要源泉。
档案室工作是国家档案事业的工作基础。
在全国档案事业管理体系中,档案室保存的档案数量最多,发挥的现实作用最大,而且档案室机构和从业人员也最多,因此,档案室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对整个国家档案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
档案室工作是国家档案馆工作发展的前提。
从档案事业发展史上看,档案室先于档案馆产生。
可以说,没有档案室工作的不断发展,就没有国家档案馆的产生和发展。
正是无数个档案室源源不断地向国家档案馆输送补充档案,档案馆工作才有可能在不断丰富馆藏的基础上提高和发展。
三、档案室的地位档案室的各单位中的地位,既不是凌驾于各业务部门之上的特殊地位,也不是处在可有可无的低微地位,而是处在单位办公室(秘书科)内的与各业务部门有密切联系的地位。
四、档案室的任务档案室工作,是为了集中统一管理单位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档案而建立起来的一项专门业务。
《档案法》、《机关档案工作条例》和《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对档案室的任务都作了明确规定,其基本任务有五个方面: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档案室是国家档案事业的基层组织,必须遵守党和国家关于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依法从事本单位的档案工作,这是做好档案室工作的基本前提。
同时,为了贯彻执行档案工作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档案室还应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建立健全本单位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使本单位的档案工作有章可循,从而将本单位的档案工作纳入国家档案事业法治建设的轨道,这是开展档案室工作的基本保证。
2、对本单位各部门形成的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立卷和归档工作监督和指导。
档案室的档案,来源于本单位文书部门和业务部门,案卷质量的高低,与文书部门和业务部门有直接关系。
为使本单位文书部门和业务部门的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归档工作符合档案工作的要求,档案室应对本单位各部门形成的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工作进行监督指导,以保证归档案卷的质量,这是国家赋予档案室的权力。
3、集中统一管理本单位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积极提供利用。
档案室应该是集中统一管理本单位全部档案的信息中心。
因此,要创造良好的基础和物质条件,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管理是手段,利用是目的。
档案室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为单位领导决策和各项工作服务。
档案室工作是否有效,是从利用工作表现出来的。
利用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档案室的发展,影响单位工作效益的提高。
如果档案室只起“一把锁”的作用,就得不到领导和业务人员的重视与支持。
档案室要根据本单位工作利用档案的特点,编制各种检索工具和参考资料,开展各种利用工作,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4、对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按照档案工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各专业主管机关的档案部门,除管理好本单位的档案外,还应负责对所属单位和本专业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5、依法向档案馆移交档案。
《档案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定期向档案馆移交档案。
”档案室保存的档案,一方面,它是本单位形成的,对本单位有用,要在本单位保存;另一方面,它又是国家的,对国家各项工作有用,又需要移交给国家档案馆保存,在更大的范围为社会各方面当前和长远的需要服务。
按照《机关档案工作条例规定》,“省级以上机关应将永久保存的档案在本机关保存二十年左右;省辖市(州、盟)和县级以下机关应将永久、长期保存的档案在本机关保存十年左右,连同目录数据库软盘、案卷目录(一式三份)和有关的检索工具、参考资料,一并向有关的档案馆移交。
一个机关的全部档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应统一向一个档案馆移交。
”档案室不仅要按照移交范围向档案馆移交档案,而且移交的档案要符合一定的质量要求。
附赠名人名言1、有志者事竟成也。
——刘秀2、失败乃成功之母。
——牛顿3、劳动创造世界。
——马克思4、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翟5、有志者事竟成也!——刘秀6、奋斗是万物之父。
——陶行知7、坚毅可以战胜强力。
——非洲8、不达成功誓不休。
——陈潭秋9、乐观的人永葆青春。
——拜伦10、理想是世界的主宰。
——霍桑11、良心是人生的根本。
——雷利12、成功是魄力之学。
——迪斯罗里13、人生如画,岁月如歌。
——报摘14、时间是真理的挚友。
——科尔顿15、理想是人生的太阳。
——德莱赛16、胸无理想,枉活一世。
——谚语17、忍耐加和蔼就是力量。
——亨特18、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张衡19、理想是具有冒险性的。
——雨果2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司马迁21、青春时光转眼即逝。
——贺拉斯22、奇迹多在厄运中出现。
──培根23、青春能弥补一切。
——赫兹里特24、毅力是永久的享受。
——布莱克25、胜利就在真理之中。
——爱默生26、努力是成功之母。
——塞万提斯27、奇迹多在厄运中出现。
——培根2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朱熹29、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董卿3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31、应该抓住机会的额发。
——佚名32、奋斗之心人皆有之。
——李叔同33、我纯粹,所以我快乐。
——方琼34、勤奋就是成功之母。
——茅以升35、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伏尔泰36、爱情从爱情中来。
——拉布吕耶尔37、容忍是最大的智慧。
——莎士比亚38、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无名氏39、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
——爱迪生40、高傲自大是成功的流沙。
——阿比41、坚韧是意志的最好助手。
——欧洲4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丘43、爱情不过是一种疯。
——莎士比亚44、以身许国,何时不可为?——岳飞45、要认准自己的机会。
——皮塔库斯46、母鸡的理想不过是把糠。
——民谚47、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张九龄48、万里不惜死,朝得成功。
——高适49、面对现实,忠于理想。
——格瓦拉50、当取不取,过后莫悔。
——施耐庵51、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冯梦龙52、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赫胥黎5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54、善于捕捉机会者为俊杰。
——歌德55、朋友是生活中的阳光。
——易卜生56、梦境总是现实的反面。
——伟格利57、劳动是创套幸福的天使。
——宋琦58、立志没有所谓过迟。
——波多维斯59、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牛根生60、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韩非子61、胜利属于最坚忍的人。
——拿破仑62、胜利属于坚韧不拔的人。
——英国63、敢于冲撞命运才是天才。
——雨果64、时间乃是最大的革新家。
——培根65、最浪费不起的是时间。
——丁肇中66、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67、天才是永恒的耐心。
——米开朗琪罗68、在人生中最艰难的是选择。
——莫尔69、没有希望,就没有努力。
——约翰逊70、厄运往往能使天才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