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四种常用表达顺序人教版新课标
文章写作顺序和结构及人物描写
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具体 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 作用是丰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描写 有血有肉有灵魂。写人则如见其人, 写景则如临其境。
此外还有: 细描:使用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绚 丽的文字,斑斓的色彩,进行浓笔涂抹。 白描: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 形象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或 事物形象。 静态描写:平面地、静止地对人物或景 物进行描写。 动态描写:以动写静,或把物用拟人化 的手法进行描写。
总---分---总
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哪些
1、外貌描写是指对人的容貌(脸型、 五官)、衣饰、身体形态、姿势、风度 方面的描写 2、神态描写也就是人物的面部表情。 神态是随着情感的变化发生变化的面部 表情,而外貌相对稳定,指容貌、服饰、 姿态……
3、心理描写是指对人物在特定环境中 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主要作用在于揭示 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刻划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 4、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独白(自言 自语)或对话(与别人交谈)来表现人 物性格的。 5、动作(行动)描写是以人物的动作, 行为来表现人物性格的一种手法。
过渡句作用:承接上文; 引起下文; 承上启下
下面的文段属于什么类型的结构? 1、祖国的文字很有趣。许多字一看字 形就知道它的意思,如“刃”字一看就 知道是“刀口”的意思。“休”表示人 依在树下休息;“囚”表示人被囚禁在 房子里。听老师说,还有好多字就是由 简笔画演变出来的呢,如 “山”“水”“目”。 总---分
我才如梦初醒,便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同学们没 有讲到的,我便补充上。发言过程中,我环视四周, 发现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正因为同学们了解了天 都峰的险峻、陡峭,理解课文感觉轻松多了,课堂 气氛活跃多了,又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开阔 了视野。还有呢,现在课堂上同学们发言的机会可 多了,有的时候,我们为了一个问题,你说你的意 见,我说我的意见,像开辩论会似的,争得脸都红 了。教室里热闹得甚至有点乱哄哄,老师不但不生 气,还夸奖我们呢!我们觉得语文课变得有趣起来, 同学们都喜欢上了语文课。
人教版小学语文常见的四种文体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常见的四种文体分析报考小学语文教师的考生若想在面试中获得好成绩,不论是试讲还是说课,都需要对小学语文教材有一定的深入了解。
然而,六年十二册的语文课本课文繁多,考生若想对每篇文章进行分析,必定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需要概括出一个共性的材料,使考生知道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并表达得更好。
小学语文共有四种常见的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语言童话和古诗。
本文将对以上四种文体进行分析。
一、记叙文记叙文是以真人真事为主要内容,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手法的一种文章体裁。
在小学阶段,教好记叙文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
下面,将从记叙文的种类、特点、结构、教学以及如何教小学生写好记叙文等几个方面进行较为具体的分析。
一)记叙文的种类和特点记叙文从内容上分为写人和记事两种。
从形式上分,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散文、纪实、回忆录等等。
相较于说明文和议论文,记叙文有以下三个特点:1.形象性。
说明文和议论文直接运用概念、判断和逻辑推理来说明问题,而记叙文则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情进行具体的叙述和形象的描写,以表达中心思想。
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就是通过记叙“我”与伯父XXX的谈话,来歌颂XXX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并教育下一代人。
2.典型性。
记叙文写的是真人真事,但所写的人物和事件都要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而且不是一些平凡之事、人。
例如,《一件小事》中的主人公是革命前辈XXX。
他对朋友的关爱无微不至,体现XXX为人的高尚情操。
《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的XXX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英雄的典型。
他对祖国、对人民无限热爱,对敌人无比憎恨,为革命战争的胜利而赴汤蹈火,以至献出生命。
而XXX一生,文章只选了几个片断特别详细地叙述了他在危险时刻仍遵守纪律的英雄事迹。
3.情感性。
记叙文是通过叙述和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人教版语文新课程标准(小学)
人教版语文新课程标准(小学)人教版语文新课程标准(小学)第一部分:前言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改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语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哪些表述特定内容所使用的特定的语言方法、手段,是表达方式。
它是文章构成的一种形式要素。
表达方式随语言表达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形成。
现代写作学研究提出“表达方式”这一概念,延用至今。
下面是语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哪些的介绍,供参考。
语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5种,分别是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1语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1、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三种.(1)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顺序作用: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就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顺叙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二是以地点的转换为序来叙述事件,三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2)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3)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2、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1语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基础作文教学法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基础作文教学法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基础作文教学法,具体地说,就是基础作文三部曲。
三步曲是基础作文练习的灵魂。
基础作文教学三步曲一是引趣,其核心就是在每一次写作训练的时候,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爱作文,乐写作,在愉悦的情景中进行写作的练习;二是激情,就是要积极引爆小学生的情感思维,就是在指导小学生写作文的时候,要巧妙地拨动学生情感思维的琴弦,引导小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去观察、思考和写作。
三是导窍,就是进行章法和写法的指导,针对每一格训练目标,尽快地帮助小学生“跳”好写作文的“三步曲”,快速打开思维的通路,很快地能布局谋篇。
练习三步曲是指基础作文系列训练操作的三个重要环节。
第一步是指导小学生划出快速思路图,快速入“格”(章法)成文;第二步是根据前一步的“格”进行系列的快速强化训练,提高作文质量;第三步是在定格的基础上进行变格练习,一格多变,一题多练,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评点三步曲是解放老师批改作文的繁重负担和重复劳动。
基础作文教学法以人人爱写,人人乐写,人人会写为目的,弹好教学操作三步曲。
小学基础作文快速成文的篇章综合系列训练是指把基础作文的四大系列(叙事、写人、描景、状物)分解为五十到六十个微格,指导小学生“跳”好基础作文“三步曲”。
例如总分写人格,入格写爸爸,定格写妈妈,变格写周围熟悉的人物等等。
通过练习写作三步曲,使小学生掌握一种写人方法,又快又好,快速成文。
小学基础作文教学三步曲中第一曲“前作文”的情趣启思:就是学生习作之前,通过民主化的教学引导,把讨论法运用于课堂,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和争辩,鼓励他们别出心裁、标新立异,他们可以前前后后互相交流。
教师只充当一个导演,一个设计师和顾问,因势利导,着眼群体智慧,广思集成,以引起新的创意,从而启发小学生的快速思维能力。
小学生思维活跃,充满幻想,但目标不易集中,思路并不十分流畅。
在基础作文教学中,教师相信每一个学生,积极鼓励每一个学生树立起成功的信念与信心,在课堂内尽力为学生创设“自我表露”的机会,鼓励学生勇于发言,积极讨论,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应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积极使学生在“自我表露”中获得极大的满足和成功的喜悦,着力使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开发。
小学语文论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几点做法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几点做法人教版新课标培养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是阅读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我是这样做的。
1.用替换词语的方法理解词义。
根据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把不理解的词语换成自己理解的词语,如仍能讲得通,符合语言环境的特定意思,那么这个替换的词语就可以作为不理解的词语的解释。
例如,“前些天还暖和得如同阳春三月,昨天清早,天气骤然变冷,空中布满了铅色的阴云。
”对“骤然”一词的理解,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多读几遍这段话,边读边想,把“骤然”换一个词,看是否能讲得通,这样学生会很自然地想到“突然”、“忽然”,问题就解决了。
再如,“京张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原来的计划提早两年。
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对这段话中的“竣工”一词的理解,可以引导学生反复读这段话,通过琢磨、思考,他们会很自然地想到“完工”。
2.联系课文描写的情境理解词义。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顺”或“悟”。
这种“顺”出来的意思,学生虽然很难用语言表达,但已理解了它的含义,扫清了阅读障碍。
例如,“武松走了一程,酒力发作,热起来了,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敞开,踉踉跄跄,奔过乱树林来。
”在理解“踉踉跄跄”一词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想像当时武松喝醉了酒,不听店家劝告,独自走上景阳冈的情境。
从而体会到神志恍惚,走路不稳当,东倒西歪的样子,就叫“踉踉跄跄”。
再如,“他(叙利奥)写到一百六十张,算起来值两角钱了,方才停手,把笔放在原处,熄了灯,蹑手蹑脚回到床上去睡。
”理解“蹑手蹑脚”一词,我们可让学生想像叙利奥为减轻父亲的生活重担,他瞒着父亲,深夜起来悄悄地替父亲抄写签条。
他的动作一定很轻、很慢,怕惊醒家人。
从中体会到走路时小心谨慎、轻手轻脚的样子就叫“蹑手蹑脚”。
3.依据文章脉络理解词义。
有些词语单独理解颇为费事,如果依据文章脉络思考,便能顺当理解词义,因为词义往往就隐含在上下文中。
例如,“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人教版小学四种文体
人教版小学四种文体报考小学语文教师的考生若想在面试中取得好成绩,不论试讲还是说课,都需要对小学语文教材有一定的深入了解。
六年十二册的语文课本课文很多,考生如果对每一篇都进行分析的话,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般从收到面试通知到面试开始这一较短的时间内,是难以解决的。
所以需要概括出一个共性的材料,使考生知道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然后才有较好的表达。
小学语文共有四种文体比较常见:记叙文、说明文、语言童话和古诗。
在此,将对以上四种文体进行分析。
一、记叙文记叙文是以真人真事为主要内容,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手法的一种文章体裁。
记叙文也是中小学生最熟悉、最常见的一种作文体裁。
在小学阶段,教好记叙文,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
下面,将从记叙文的种类、特点、结构、教学以及如何教小学生写好记叙文等几方面来进行较为具体的分析。
(一)记叙文的种类和特点记叙文从内容上分,有写人为主的和记事为主的两种。
从形式来分,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散文、纪实、回忆录等等。
相较于说明文和议论文,记叙文有下面三个特点1、形象性。
说明文和议论文直接运用概念、判断和逻辑推理来说明问题。
而记叙文则不象说明文和议论文那样,而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情进行具体的叙述和形象的描写,以表达中心思想。
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就是通过记叙“我”与伯父鲁迅的谈话,来歌颂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并教育下一代人。
2、典型性。
记叙文写的是真人真事,但所写的人物和事件都要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而且不是一些平凡之事、人。
如《一件小事》中的主人公是革命前辈鲁迅先生。
他对朋友的关爱无微不至,体现鲁迅为人的高尚情操。
《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的邱少云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英雄的典型。
他对祖国、对人民无限热爱,对敌人无比憎恨,为革命战争的胜利而赴汤蹈火,以至献出生命。
作文指导小学生常用的四种表达方式
作文指导小学生常用的四种表达方式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作文指导:小学生作文常用的四种表达方式第一、关于叙述:一、什么是叙述叙述即记叙和述说。
它是一种记人叙事并陈述其来龙去脉的表达方法,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六要素。
二、叙述的方法(一)顺叙: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
(二)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的方法。
(三)插叙:就是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根据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主线而插入的另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的叙述。
(四)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
通常是先叙一件,再叙一件,常称为“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因此又叫做分叙。
值得注意的是,一篇文章不可能同时用到上面的所有表达方式,而要根据文章内容和表达的需要选择最有利的一两种方式即可。
这几种表达方式在前面第二单元我们已经讲过,这里不再重述。
第二、关于描写:一、什么是描写:就是指作家采用形象、生动、丰富变异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及其特征、性状、情态等所作的绘声绘色的描绘和刻画。
二、怎样描写:描写时一般(一)多使用具有形象色彩的语言,如《少年闰土》第一自然段中“月光下闰土刺猹”一段的描写,形象生动色彩敛艳,给人极深刻的印象。
(二)充分利用汉语的形象词语,如第五单元课文《雨》第五、六自然段关于“山雨”来时的声音和色彩的描绘以及第六单元课文《黄河魂》中关于“瀑布”的描绘,极为生动形象而逼真。
(三)讲究动词和修饰语及迭音词的审美选择例如:武松景阳冈打虎那段文字,动词运用非常成功,读罢觉得武松“打”得非常传神,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描写的要求:(一)有明确的目的或服从于表现主题,或推动情节的发展,或适用刻画人物的需要而进行描写。
(二)捕捉特征描写中要紧紧抓住对象特征,符合其身份,使人读罢觉得恰如其分。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导入设计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导入设计人教版新课标语文老师于漪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
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
的确,拥有好的导入就为一堂成功的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
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使已经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
而一堂课的导入如果能够成功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就会直接影响学生在整堂课中的表现,使他们在课堂中保持最好的状态。
一、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要求1.有利于引起注意,具有吸引性。
应该说,引起学生的注意,让他们的注意从下课游戏中转移到上课的内容上来是课堂导入最重要的目的之一。
注意转移是指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将注意从一个对象过渡到另一个对象上。
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小学教师必须看到儿童还不善于主动转移注意的特点,在上课之初,要重视组织教学的作用,把儿童的注意引导到课程的学习上来,并使儿童养成迅速转移注意的习惯。
2.有利于抓住重点,具有针对性。
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要清楚,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自己接下来的教学奠定基础的工作,是为学生更好的学习教材服务的。
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要让导语和教学新知紧密结合起来。
这样,既能使学生了解本课文的学习内容,又能明确本课文的学习目标,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有利于激发热情,具有启发性。
朱智贤指出: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基于小学生的思维的特点考虑,小学语文课堂的导入要与感性认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直接进入理解文章内容的紧张思维状态。
小学作文:文章的表达顺序
小学作文:文章的基本表达顺序
好的文章,表达顺序的安排,有利于表现文章的内容,有利于表达思想感情。
常见的表达顺序有:从记叙文叙述角度看有:顺序、倒叙、插叙、补叙、分叙。
1.顺序,是指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叙述,也就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叙述。
这种叙述方法容易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利于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2.倒叙,是把事情的结果或事情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写,然后再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
如《月光曲》、《灯光》等。
倒叙可以造成悬念,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突出重点,造成强烈的印象。
3.插叙,是在叙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插入一段有关的事情。
例如《凡卡》一课,在叙述凡卡写信的过程中,插入了凡卡对爷爷的回忆,对农村美丽夜景的回忆和与爷爷一起砍圣诞树的回忆。
4.补叙,是对叙述的任务、事件、情节等做简短的补充说明,如《小英雄雨来》一课,鬼子走后,人们找雨来的尸首,没有找到,发现雨来没有死。
之后对雨来没有死的原因做了补充说明。
这一补叙,突出说明了雨来是机智勇敢的孩子。
小学作文第 1 页共1 页。
小学语文论文-四种常用表达顺序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四种常用表达顺序人教版新课标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定的表达顺序,作者写文章时,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有写作的“思路”,这就是表达顺序。
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
一、时间顺序很多文章采用实践顺序,这样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比如《北京的春节》,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
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初一、正月十五。
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全文内容安排以时间前后为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
再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和《第一场雪》就是运用了这种方法。
前者把小兴安岭一年当中春、夏、秋、冬各季节呈现的各具特色的景色写得淋漓尽致,后者则按时间的先后有意识地观察了昨天早晨、中午、傍晚和今天清晨的不同情景。
使读者如身临其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空间顺序任何事物都有空间性。
说明文抓住这个特点构成自己的条理,或者从上到下,或者从外到内,或者从左到右,或者从南到北,或者从远到近,或者从中间到四周,或者从整体到部分。
在介绍某有建筑物的结构,说明某种产品的构造,介绍某一地方情况时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安排材料,是读者对事物的各个部分和整体都有较明晰的认识。
如《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按游览空间顺序,依次观察描写了游金华双龙洞路上的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出洞等不同位置的美丽景色。
《参观人民大会堂》《颐和园》等都是运用了这种方法。
这样的观察描写条理清晰,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三、事情发展顺序有的文章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
如《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先些事情的起因:晏子出使楚国的背景;接着写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机智对答;最后写事情的结果: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这样的写作顺序有利于读者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
再如《十六年前的回忆》,此文不仅有时间顺序,即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时间顺序来叙述的,也是事情发展顺序的范例。
小学课文常见的表达方法
1
笃行之。精心整理,欢迎收藏
小学课文常见体裁 记叙文 说明文 说理文 诗歌 童话故事
记叙文的分类 (1)从内容及表达方式分:
①简单记叙文 ②复杂记叙文 (2)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分:
①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②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 ③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 ④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
小学课文中常见的表达方法
1、借物喻人:
2、托物言志:
3、文章中应用相互照应的方法(前后 照应、首尾呼应):
4、引用名人名言的:
5、把回忆与现实结合起来写 的:
6、虚实结合的:
7、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等 修辞手法
8、先概括介绍后具体叙述的:
9、由实在的事物引起联想的方法(想 象、联想):
10、抓住人物语言、心理、动作、神态、 外貌描写来突出人物特点的:
11、还有通过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 等方法说明事物:一般说明文都有
12、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描写的:
13、采用对比的写法的:
高年级以篇为训练重点 中年级以段为训练重点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升初语文阅读考点与题型解读指导:文章的表达顺序(无答案)全国通用
文章的表达顺序【定义】1、事情发展的顺序【释义】就是叙述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尾,叙事类文章常常采用这种表达顺序。
如:《难忘的一天》《地震中的父与子》《草原》2、时间顺序【释义】按照时间的推移叙述事情发展的过程,观察日记类常常采用这种表达顺序。
如:《小鱼成长记》《种小辣椒》3、地点转换顺序【释义】也称移步换景,或参观、游览顺序,参观游览类常常采用这种表达顺序。
如:《难忘的一次旅行》《美丽的校园》4、空间顺序【释义】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等等,描写说明建筑、景点类的文章常常采用这种表达顺序。
如:《我的小房间》【常见考题】这篇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表达顺序?【答题技巧】(1)分清是什么类型的记叙文,叙事类一般为事情的发展顺序;(2)找表示时间的词语,如果时间词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则为时间顺序;(3)找表示方位的词语,如果方位词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则为空间顺序;(4)找表示地点的词语,如果地点词是跟着作者的视角、活动而变,则为地点转换顺序。
【随堂练习】神圣的跪拜这是听来的一个西藏故事。
虽然已有好多年了,可是,我每次乘车穿过藏北无人区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
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到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脚蹬长靴的老猎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动。
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
捕获猎物卖来的钱,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的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
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
促使他放下猎枪是因为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天早晨,他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喝一杯酥油茶,突然瞅见几步之遥的对面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大的藏羚羊。
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食。
沉睡一夜的他立即来了一股劲,转身回帐篷拿来了猎枪。
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大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与此同时两行长泪从它的眼中流了出来。
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地松了一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论文-四种常用表达顺序人教版新课标
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定的表达顺序,作者写文章时,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有写作的“思路”,这就是表达顺序。
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
一、时间顺序
很多文章采用实践顺序,这样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比如《北京的春节》,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
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初一、正月十五。
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全文内容安排以时间前后为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
再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和《第一场雪》就是运用了这种方法。
前者把小兴安岭一年当中春、夏、秋、冬各季节呈现的各具特色的景色写得淋漓尽致,后者则按时间的先后有意识地观察了昨天早晨、中午、傍晚和今天清晨的不同情景。
使读者如身临其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空间顺序
任何事物都有空间性。
说明文抓住这个特点构成自己的条理,或者从上到下,或者从外到内,或者从左到右,或者从南到北,或者从远到近,或者从中间到四周,或者从整体到部分。
在介绍某有建筑物的结构,说明某种产品的构造,介绍某一地方情况时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安排材料,是读者对事物的各个部分和整体都有较明晰的认识。
如《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按游览空间顺序,依次观察描写了游金华双龙洞路上的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出洞等不同位置的美丽景色。
《参观人民大会堂》《颐和园》等都是运用了这种方法。
这样的观察描写条理清晰,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事情发展顺序
有的文章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
如《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先些事情的起因:晏子出使楚国的背景;接着写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机智对答;最后写事情的结果: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这样的写作顺序有利于读者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
再如《十六年前的回忆》,此文不仅有时间顺序,即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
时间顺序来叙述的,也是事情发展顺序的范例。
有助于学生理清写作顺序和课文结构。
本文的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也值得考究。
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的开头和最后三个自然段,找出它们之间内容上的联系,在充分思考和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写法的好处──读者读了就会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加清楚,得到的印象和感受也更深刻。
四、总分总、总分、分总
《手指》一文,就是“总分总”的表达顺序。
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
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
《索溪峪的“野”》一文,就是“总分”的表达顺序。
作者先描述了对索溪峪的独特感受后,再以清晰的笔触沿自己的视线所及,从远处落笔,先写山具有一种“天然的美,野性的美”;然后由远到近,由山及水,发现水是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充满着野孩子的灵性;“当然”一词,又引着读者一起领略了小动物那十足的野性;行文至最后,不惟山水和小动物,连行走在其中的人们也变野了。
《一夜的工作》一文,就是“分总”的表达顺序。
作者在文章中先简要交代了自己得以目睹总理工作的缘由,然后着重叙述了他陪同周总理审阅稿子时的所见所闻,最后抒发了自己真切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