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 全寿命周期设计优化及成本分析
【推荐下载】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分析

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分析 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介绍了全寿命周期成本(LCC)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组成、分析以及对项目具体功能的规定和建设方案的设计。
一、全寿命周期成本(LCC)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LCC是指设备在预期的寿命周期内,为其论证、研制、生产、使用与保障以及退役处置所支付的所有费用之和。
全寿命周期成本技术是从设备、项目的长期经济效益出发,全面考虑设备、项目或系统的规划、设计、制造、购置、安装、运行、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使LCC最小的一种管理理念和方法。
二、变电站LCC的组成 当前的这种管理模式把工程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与维护割裂开来,不仅阻碍了信息传递,也给未来的运营与维护带来困难。
变电站LCC指的是变电站经济寿命周期内,所支付的总费用,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一)一次投资成本(IC) 一次投资成本(IC),指在变电站建设和调试期间内,在变电站正式投入运行以前,所付出的一次性成本。
(二)运行成本(OC) 变电站的运行成本,就是指变电站运行期间所花费的一切费用的总和,包括:能耗费、人工费、环境费用、维护保养费以及其他费用。
可用公式(OC= %d1C1+ %d2C2+ + %dnCn)进行估算。
(三)中断供电损失成本(FC)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将出现更多对电敏感的工业。
目前,用户对中断供电的抱怨还在逐年增加。
供电中断使电力企业减少供电量和售电收人,对用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故障引起中断供电损失成本是由多个因素所决定的。
年中断供电损失成本(FC)可用(FC=aWT+ %d 识C 譓TTR)进行估算。
其中,%d为设备年平均故障数;T为设备年故障中断供电时间;W为设备故障中断供电功率;RC为设备故障平均修复成本;MTTR为设备平均修复时间;a为相关用户平均中断供电电量的价值,它随用户的性质、用户所在地区的不同而变化。
aWT为断电(惩罚)成本, %d 识C 譓TTR为修复成本。
(四)工期变化引起的时间成本(TC) (五)报废成本(DC) 报废成本(DC)指产品寿命周期结束后,清理、销毁该产品所需支付的费用。
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分析

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分析摘要: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得工程项目数量不断增多,相关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机会,就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最关键的手段,有效的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不仅能增加企业的利润,还是企业迈向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标志。
基于此,本文将从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在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性入手,详细分析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在工程项目不同阶段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工程项目前言:全寿命周期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重点是指在实际施工中对项目的决策、设计、实施、运营与维护等阶段进行全面的成本控制管理。
相关单位能够利用这种成本管理方式有效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保证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因此,对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进行详细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工程项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规划、设计、建造到运营,需要涉及各种资源和成本。
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是指在整个工程项目过程中,对各个阶段的成本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和控制。
这种管理方式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项目的成本状况,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预算和计划,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因此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掌握项目的成本状况。
通过对各个阶段的成本进行监控和分析,企业可以及时发现成本异常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这样不仅能够避免成本超支的问题,还能够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第二,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还能够帮助企业制定更加合理的预算和计划。
通过对项目的全面考虑,企业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项目的需求和资源情况,从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预算和计划。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还能够减少项目的风险和不确定性[1]。
第三,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还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随着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关于在变电工程规划设计当中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

关于在变电工程规划设计当中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摘要:在我国快速的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电力建设成为了至关重要的方面,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更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更是必不可少的资源。
我国对于变电工程更是采取了极高的重视度。
在变电工程的规划设计之中有一种技术叫全寿命周期分析成本,该成本分析是相当重要的环节,主要是通过全寿命周期理论和方式将所有的设计要素进行集中,通过将专项设计以及优化进行实现,从而完成整个变电系统的优化组合操作。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分析成本;电网建设;变电工程1 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概述1.1 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基本概念全寿命周期简称 LCC,具体是指立足项目的长期经济效益,对规划的构思、决策、设计、制造、安装、运用,最终到报废的所有环节中产生的成本,进行最佳设计,使其达到最优化。
它一般受到物理、生产、经济、技术、社会、法律等因素的制约;一般对从全寿命周期经济成本,全寿命周期环境成本以及全寿命周期社会成本三方面内容,对项目进行集中管理,以寻求 LCC 最佳方案。
1.2 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基本特点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有着自身的特点:①全寿命周期具有系统性的特点。
整个管理过程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有着科学的系统,才能保证最终目标的实现,达到投资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达到最优化。
②全寿命周期管理具有阶段性的特点。
全寿命周期的管理运用于项目设计的全过程,各环节之间的管理运行环环相扣,无缝隙覆盖,并且在各个阶段各有各个阶段的特点与目的。
③全寿命周期管理具有持续性的特点。
鉴于成本管理整个过程的阶段性和整体性特征,这就要求整个管理需要良好的持续性。
④整个全寿命管理具有制约性的特点。
参与管理的整个过程中,主体众多,并且相互联系与制约。
⑤全寿命管理具有复杂性的特点。
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于全寿命管理过程的系统性,阶段性和多主体性决定的。
2 变电站规划设计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模型变电站全寿命周期具体是运用于整个变电站经济寿命周期内,从规划设计到报废全过各中,产生的总体费用。
建筑工程管理全寿命周期成本(LCC)分析与运用

建筑工程管理全寿命周期成本(LCC)分析与运用摘要:工程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工程项目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全寿命周期总成本最小化。
在全寿命周期内加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关键之所在,提倡建筑施工企业在考虑资金成本的同时,应将环境成本、社会成本及资金成本共同管理,以实现总效益的最优化。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全寿命周期成本(LCC)分析与运用引言工程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是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很好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在保证工程质量、进度及安全的前提下,使成本最小化,经济利益最大化。
对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涉及到与工程有关的各种要素,同时也涉及到业主、承包商的利益,还涉及到设计单位、建筑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之间的合作关系。
因此,建筑工程管理全寿命周期成本既是寿命周期内的成本控制过程也是确定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与管理的过程。
全有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在哪个环节减弱、失控,都有可能造成价格与价值不相符;价格低于价值会造成工程质量低劣,而价格高于价值又会影响工程投资效益的发挥。
1.工程寿命周期概念从理论上说,建筑产品工程全寿命周期是指工程产品从研究开发、设计、建造、使用和直到报废所经历的全部时间。
因考察的角度不同,建筑产品的寿命可以分为物理寿命、技术(功能)寿命、经济寿命等。
物理寿命,是指工程产品从开始建设,直到不堪再用而予以报废的全部时间过程。
在现实中,建筑产品由于各种原因而往往无法达到物理寿命的终点。
技术寿命,或功能寿命,是指工程产品从开始建设到无法再发挥其预定功能目标所经历的时间,也即建筑工程产品能维持其使用价值的时间过程。
经济寿命,是从经济角度看设备最合理的使用期限,具体言之,即产品年平均使用成本的最低年数。
图1寿命周期成本分布图2.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的意义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项目的建设成本和未来成本分别加以管理,但是,根据美国能源部的一项资料显示,项目前期成本占寿命周期成本的7~12%,生产建造成本占27~28%,运营及维护、回收及报废占寿命周期成本的60~66%。
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优化

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优化一、概念优化:大家每天都在做优化的事情、比如上班选择比较畅通或比较近的路,穿什么衣服比较好看等等。
优化就是在不只一个方案中选择最令人满意的方案。
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优化—-着眼点是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整个系统的全局性优化,即综合运用各种理论方法,协调组合项目各种要素,寻求降低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过程。
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包含多个阶段,在全寿命周期优化的框架下对各个阶段成本优化,各阶段成本优化与全寿命周期成本优化相关联相制约,但某阶段局部成本优化不等于全寿命周期成本优化。
优化的概念和思想在社会生产建设多方面领域早已有之,但目前的建设项目中,不论决策者或执行者还是主要从阶段性考虑,特别是建设阶段,尤其是只负责建设阶段不负责使用阶段的主体,较缺乏全寿命周期成本优化思想,主要从局部利益出发,不考虑全寿命周期中其它阶段的利益。
如:现在社会上(包括一些领导)存在先污染后治理效益,或以牺牲子孙后代利益,换取现在政绩或财富的思想;一些人不管别人死活,只管自己发财,如最近报道平潭房地产项目为节约其建设成本用海砂拌砼或砂浆,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影响该项目的使用功能,损害购房者的利益。
当然这对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非常不利。
二、全寿命周期成本优化意识。
意识决定行动,人们首先要有对全寿命周期成本优化意识。
意识到它的好处,才会行动,而行动以后才有结果。
造价师作为成本控制和优化行业的精英,有些还是决策者,应是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与优化意识的先知者、倡导者、宣传者。
全寿命周期成本优化意识包含三方面:可持续发展意识,全寿命周期最优,全寿命周期的系统思想。
1、可持续发展意识全寿命周期成本不仅要考虑建设项目的建设成本,使用成本和废弃成本,还要考虑与之发生关联的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的环境成本,对社会公众产生影响(如噪音对人的影响、视觉效果对人的影响)的社会成本。
(1)可持续发展含义,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人满足需求能力的发展;从另一角度而言,指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分析

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分析摘要:本文对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措施作了详细的阐述,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建设项目;全寿命;成本控制Abstract: This article made ​​o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life cycle cost control measures described in detail, for your reference.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whole life; cost control1前言工程造价通常是指某项工程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即工程建造价格。
是以货币形式表示的基本建设工程量,通常由设备、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组成。
这些费用通过各种造价控制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工程造价。
但是,以往的工程造价控制主要施加于工程项目的建造阶段,对项目建成后的运营效益较少考虑,容易导致建设项目节能、环保等效果不理想,项目更新周期缩短。
考虑到我国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各种资源日益紧缺,能源价格节节上涨和环境问题制约经济发展等客观事实,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控制应该采用更全面的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方法,将项目决策、设计、实施、运营维护、拆除、翻新阶段全过程的费用进行综合分析,充分考虑项目建成后的运营效益和使用阶段的维护费用、节能环保和延长更新周期等有利于节约资源的途径,进行更加精细的技术经济比较,实现全社会成本最优,以满足可持续社会发展的建设需要。
2决策阶段的成本控制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是选择和决定建设项目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及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
据有关资料统计,决策阶段需要投入的资源大约占工程项目总的资源投入量的1%~3%,但是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却可高达80%~90%。
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分析

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分析摘要:现阶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住宅建设需求不断增加,建筑业发展迅速。
为实现施工项目质量和商业效益的平衡,施工单位管理层高度重视项目成本管理,有效规划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资金和资源,合理管理成本的所有施工细节,逐步对建筑企业实行更加科学的管理.下文将对整个工程生命周期的相关要素进行详细分析,促进各个施工环节的妥善实施,逐步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益,为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引言:现阶段,随着城市生活空间需求的不断增加,建设项目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建筑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施工企业需要更好地保持施工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平衡,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内管理项目成本,从而更好地对施工成本进行详细控制,实现企业的科学管理。
因此,本文对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项目成本管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现状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建设项目缺乏足够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导致项目工程资金浪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由于建筑单位与设计单位缺乏协调,在具体的建筑细节上缺乏沟通,因为大部分建筑单位都会把设计和管理的设计费用转嫁给认为合适的人,项目费用不属于它们自己的工作系统。
由于专业限制或为了提高项目单位的成本效益,项目单位建议增加项目费用。
另一方面,建筑工程的总值亦视乎工程本身而定。
特别是施工周期越长,其成本越高。
不过,由于建筑单位缺乏所需的控制,实际的建筑工程开支可能会被延迟,在一定程度上会从整体预算中超支。
二、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成本管控的工作内容1材料和设备的成本控制建筑材料的应用是每个项目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仅是建筑的后勤基础,也是控制成本的重要目标。
由于不同的建筑项目对不同的性能、安全性、环保性和材料价格要求不同,企业在采购材料时必须满足项目要求,以节约成本,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和性能,选择价格昂贵的产品。
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分析及研究

管理纵横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分析及研究张彦彩(河南信达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摘 要: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工程建设项目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如何做好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工作,对提升投资使用效率,减小固定资产投资额具有重要意义。
在一定程度上,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方法不足是产生工程管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重视工程造价管理,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合理管控工程造价。
本文在充分了解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特点的前提下,将工程项目划分为5个阶段,并分析了各个阶段的造价管理要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造价控制措施,以此达到工程项目成本最低的目的。
关键词: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1 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特点分析项目是指为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结果而进行的一次性努力。
其含义主要分为3层:其一,项目是在特定环境下的一项待完成的任务;其二,项目是利用有限资源,在特定组织机构规定时间内需完成的任务;其三,项目是能够满足相应要求的一项任务,所需满足的要求包括性能、质量、数量或技术指标。
而根据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研究,项目寿命周期是指根据顺序排列又相互交叉的各项目阶段的集合。
工程寿命周期成本则是指在设计、建设各个阶段所出现的所有费用。
通常来讲,在项目寿命周期成本中,项目前期阶段,即决策与设计环节,所占比例极小,仅为7%-12%,在项目寿命周期成本内施工建设阶段所占比例也只有27%左右,其中成本比重最大的阶段为运营与维护阶段,比例高达60%左右。
由此可见,相比项目一次性投入建设成本,项目运营及维护成本要高出许多。
其寿命周期成本构成如图1所示。
作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主要内容,造价管理贯穿于整个项目,且对项目本身存在依附性,同时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周期性特点也和项目管理主体思想相匹配,因此,在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中,可对项目管理理论、管理方法等加以借鉴。
图1 典型生命周期成本图2 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阶段划分分析按照当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并与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相结合,可将项目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划分为五个阶段,具体如图2所示。
全寿命周期运营方案

全寿命周期运营方案一、引言全寿命周期运营是指企业在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环节中,通过各种手段和策略来实现对产品的运营管理,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收入、改善客户体验。
全寿命周期运营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采用某手机制造企业的全寿命周期运营为案例,探讨全寿命周期运营的关键要素、策略和方法。
二、全寿命周期运营的基本概念全寿命周期运营是指从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到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通过制定具体的运营策略和执行方案,来实现对产品的全面管理和优化,以达到最大化利润和客户满意度的目标。
全寿命周期运营覆盖的范围广泛,包括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各个环节和环境,需要有系统性的规划和方法。
三、全寿命周期运营的关键要素1. 产品设计与研发在产品的设计与研发阶段,全寿命周期运营首先需要考虑产品的市场定位、竞争优势、成本控制等因素,制定合理的产品策略和规划。
同时,需要与供应商、合作伙伴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发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2. 生产与供应链管理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全寿命周期运营需要确保生产过程稳定可靠、成本可控、质量可靠。
此外,对供应链的管理也至关重要,要确保原材料供应充足、质量可靠,产品的生产过程畅通无阻。
3. 销售与营销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全寿命周期运营需要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包括产品定价、销售渠道、促销活动等方面。
同时,也需要关注客户反馈,及时调整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需求。
4. 售后服务与客户关系管理在产品销售后,全寿命周期运营需要提供有效的售后服务,包括产品维修、配件更换、客户投诉处理等方面。
同时也需要积极管理客户关系,建立客户忠诚度,促进客户重复购买。
5. 环境保护与责任管理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全寿命周期运营需要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确保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对环境和社会没有负面影响。
这包括产品的可持续设计、生产过程的环保管理、废弃产品的处理等方面。
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成本分析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
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及方法由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转变为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
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的背景下,从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向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转变是必然趋势。
1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理论1.1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理论概述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英美一些学者提出了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理论。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理论是将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应用于工程造价理论,目前已成为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一种有效分析工具,也是一种用来选择工程备选方案的数学方法。
应用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理论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的目标是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总造价的最小化。
全生命周期造价控制管理是一种实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包括建设期、运营期和拆除期等阶段总造价最小化的方法。
它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建造成本和运营成本,从而实现科学决策,以便在确保质量及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实现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目标。
1.2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的阶段划分由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工程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时间跨度长,因此,必须对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的阶段进行合理划分。
根据我国工程造价的具体管理情况,将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工程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和运营维护阶段。
(1)投资决策阶段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必须从投资决策阶段开始抓起与任何其他类型的投资行为一样,建设工程项目实施的前提是技术经济分析和论证后的可行性研究。
就全生命周期理论而言,项目投资决策的依据是工程造价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最小化,其意义前文己经作了阐述。
(2)设计阶段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在于设计阶段。
设计通常包括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开发在规划设计阶段,对其工程整个投资影响最大,可以达到90%以上。
全寿命周期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分析

全寿命周期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分析摘要:全寿命周期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指的是在工程建设前期、建设期和使用期等各个时期对工程成本进行全面的控制,成本的控制时期涵盖了工程的全寿命周期。
正是由于对全寿命周期进行了全面的思考,因此在前期决策、规划设计、建筑施工以及工程应用等全寿命周期的每个阶段,在成本管理上都具有了更为密切地联系。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引言在施工过程中,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始终是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有效而又专业的成本控制可以使一个项目的建造收益达到最大,同时也可以使项目的建造企业获得长期而稳健的发展。
所以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要更加重视成本的管理,并在施工的每一个步骤中,将成本的管理与监控工作进行到底,要对成本管理中的一些关键之处及时地掌握。
与此同时,根据施工项目的实际状况,运用全寿命周期施工成本模型,以增强成本控制的综合性和适用性,从本质上保证成本控制的质量,推动项目的成功实施。
1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影响因素建设的全寿命成本管理工作,一般是将项目成本的管理贯穿于建设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始终坚持对项目成本进行高效的管理,因此在建设质量、工期,以及建设功能等基础上,项目的经济指数总体上都要处于可控状态。
但是由于施工时间较长,施工规模较大等特点,其成本的管理并不是全方位的,因此在对项目施工活动的全寿命成本管理中,通常都要针对不同的项目施工阶段,采取不同的成本管理控制措施。
全寿命成本管理思想的中心,即对所有项目进行动态的项目价值管理,成本管理者通过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项目进行全面的剖析,筛选出无效或无效的项目,实现项目成本全阶段管理最重要的目标。
在展开对建设工程的全寿命成本控制进行最优管控以前,必须要对建设项目的整个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要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将会对项目成本控制产生重大的作用的要素进行筛选,并对其进行识别和定量,从而达到对建设项目的精确管控目的。
2全寿命周期实现项目成本的管理2.1工程建设项目在项目建设中的成本管理在这个过程中,投资决定是一个重要的过程,这是由于在这个过程中,要对一个投资项目进行各项的社会效益和财务评估,要尽量将每一个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成本都要考虑到,特别是要对这个过程中的后期运行和维修过程中的成本进行详细地计算。
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及控制

2017年12月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及控制石静(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四川成都610000)摘要:现阶段,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已经成为了项目建设中成本预算的重要环节之一。
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包含工程设计、工程建设、后期维护、报废处理等环节产生的费用。
本文明确了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含义及特点,阐述成本控制的意义,提出成本控制方法,帮助企业做好预算、减少支出、提升利润。
关键词: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分析是在每一个环节对建设项目进行控制。
因此,要采用一定的方式、技术去满足成本控制的需求,最大程度上节约成本指出,提升建筑企业的建设效益,在分析、控制时,根据全寿命周期不同环节的不同情况,进行成本分析、控制,不同的问题应用不同的解决方式,从而实现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优化,在保证建设质量及建设安全的前提下,压缩成本,促进企业发展。
1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含义及特点(1)项目建设全寿命周期的含义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包括决策环节、项目设计环节、项目建设环节、项目使用环节、项目维护环节以及项目报废后的处理环节,这些环节所产生的费用都被计入到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成本之内。
(2)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特点①控制上具有多个主体,与传统的成本控制相比,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成本控制要分析及统计多个环节多个主体所产生的资金支出。
在进行项目建设全寿命周期的成本预算时,涉及主体多,考虑的要素也要多。
②控制上要注重多个时间节点,建设项目全寿命成本预算支出要注意每个环节的每个周期,这是建设项目的成本积累,每个时期支出的目的不同,获得的效益也不同,支出的数量也会有很大差距。
在项目进行的每个环节,应用全寿命周期对预算进行跟踪,对每个环节可能出现的支出都计算在内。
③控制的复杂性。
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与传统成本预算不一样,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将建设项目寿命周期成本计算在内[1]。
2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意义长久以来,我国建筑行业都将工程造价与其他建设上的成本支出分开进行计算,但现实来讲,全寿命周期的各个环节支出也在项目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是不可忽略的。
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分析

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分析摘要: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概述,并对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及发展过程进行详细分析,最后对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具体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为促进我国建设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为建设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现阶段,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人们对城市房屋建筑的需求越来也高,建设行业逐渐实现了飞速发展,为了实现建筑工程质量及企业效益之间的平衡,建设企业管理人员高度重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并对全寿命周期工程实施有效的资金和资源的规划,合理控制各项施工细节的成本,逐渐实现建设企业更加科学的施工和管理。
下面将对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相关内容进行详细探析,促进每个建设环节都能顺利实施,逐渐实现建设工程项目整体建设效果的提升,为建设行业的持续进步提供有利的条件。
1建设工程项目概述建设工程项目是需要具体施工的工程,建成后能够独立发挥生产能力和投资效益,主要包括房屋建筑的建设以及各种设备设施的安装等,还包括多种管道及线路的施工,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综合性。
房屋建设工程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包含混凝土结构施工、装饰装修以及安装工程水暖电等多项内容,需要对每个施工细节实施精细化的管理,才能更好地实现建设工程项目的完美落实。
我国建设行业飞速进步,建设企业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具有更高的要求,并逐渐实现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高效率实施,每一项工程造价都需要严格控制,促进建设企业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特别是在建造一些公共场所的过程中,还需要平衡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环保以及造价之间的关系,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地创新,才能更好地控制多种成本,建设工程项目需要不断地投入专业化人才,制定相关的工程施工细节方案,以建设行业的实际发展状况为基础,在不断的实践中找到正确的造价管理方式,促进我国建设行业的持续发展。
基本知识点四寿命周期成本分析在方案中的应用一、工程寿命周期成本

基本知识点四:寿命周期成本分析在方案中的应用一、工程寿命周期成本工程寿命周期是指工程产品从研究开发、设计、建造、使用直到报废所经历的全部时间。
在工程寿命周期成本(LCC)中,不仅包括经济意义上的成本,还包括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
要求考生重点掌握的是其中的资金成本,它由建设成本(设置费)和使用成本(维持费)组成。
在工程竣工验收之前发生的成本费用归入建设成本,工程竣工验收之后发生的成本费用(贷款利息除外)归入使用成本。
二、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方法寿命周期理论的评价方法:费用效率(CE)法;固定效率法;固定费用法;权衡分析法等。
分析评价中必须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1.费用效率(CE)法费用效率(CE)是指工程系统效率(SE)与工程寿命周期成本(LCC)的比值。
其计算公式如下:CE=SE/LCC=SE/(IC+SC)即:费用效率=工程系统效率/工程寿命周期成本=工程系统效率/(设置费+维持费)CE值愈大愈好。
如果CE公式的分子为一定值,则可认为寿命周期成本少者为好。
运用费用效率法(CE)进行方案选优的计算步骤:(1)对方案的投资“成果”进行分析,列出系统效率(SE)所包含的主要项目,并计算SE;(即收益)(2)分析投资方案的寿命周期成本(LCC),分别列出设置费(IC)和维持费(SC)所包含的项目,并计算LCC;(即成本)(3)分别计算各方案的费用效率:CE=SE/LCC=SE/(IC+SC);(即:费用效率=收益/成本)(4)比较各方案的费用效率,选择费用效率值最大的为最优方案。
2.固定效率法和固定费用法固定费用法,是将费用值固定下来,然后选出能得到最佳效率的方案。
固定效率法,是将效率值固定下来,然后选取能达到这个效率而费用最低的方案。
各种方案都可用这两种评价法进行比较。
3.权衡分析法权衡分析是对性质完全相反的两个要素做适当的处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总体的经济性。
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法的重要特点是进行有效的权衡分析。
寿命周期成本优化

考虑寿命周期成本的水工结构设计及维修计划优化专业:农业水土工程姓名:刘辉学号:2010210050 1 水工结构优化的意义和研究现状1.1水工结构优化的目的和意义水工结构优化设计是相对于传统设计方法而言的。
传统设计方法是设计者根据设计要求以及实践经验,参考类似的工程设计,确定结构方案,然后进行水力、结构等方面的计算。
此种设计方法只是起到了一种校核及补充细节的作用,仅证实了原方案的可行性。
虽然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可通过不同方案的比较,对结构布局、材料选择、构件尺寸等进行修改,以便得到更为合理的方案。
但是,往往由于时间的限制、工作量过大等原因,方案比较这一环节受到很大的限制,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
传统设计的特点是将所有参与计算的参数视为常量,即使通过几个方案的比较,这种设计仍只是“可行的”,而未必是“最优的”。
尤其当设计者的经验不足或遇到新型结构时,这样的设计一般只能是“可行的”。
而水工结构优化设计则是把计算原理和优化技术有机地结合,根据设计要求,将优化的参数视为变量,形成全部可能的结构设计方案域,然后利用一定的优化方法在方案域中找出满足预定要求的不仅可行而且最好的设计方案。
我国水工结构优化设计的研究和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设计理论的不断成熟,水工结构优化已成为水工结构设计的发展趋势,许多工程采用优化设计节省了工程量、缩短了工期。
我国学者先后对重力坝、空腹重力坝以及拱坝等进行了设计优化,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建立的拱坝优化模型已应用于100多个工程。
瑞洋拱坝是世界上第一座用优化方法设计的拱坝,节约投资30.6%;二滩水电站混凝土双曲拱坝经优化设计后节约混凝土约50万m3;广西龙滩碾压水电站混凝土重力坝经科技攻关与设计优化,不仅发电工期提前,而且节约坝体混凝土量35万m3、土石方开挖150多万m3,,节约人民币2亿元以上。
1.2水工结构设计优化研究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在水工结构设计优化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分析

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分析****摘要:随着我国基础住房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进度的不断加快,国内外工程建设项目的数量也在逐年增长。
作为能够有效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收益的有效手段——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逐渐活跃于我国的工程建设市场之中。
本文对全寿命周期的建设工程成本控制与造价管理进行研究。
关键词:建设工程;全寿命;工程造价;管理1 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成本管控的工作内容1.1 材料与设备的成本控制建筑材料的应用是每一项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工程项目建设的物质基础,更是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要攻克对象。
由于不同的施工项目需要使用的材料的性能、安全性、环保性、价格都不一致,因此,企业在节约成本的前提条件是采购的材料必须符合工程项目要求,在确保建筑材料质量与性能过关的前提下选用性价比较高的产品。
同时也要考虑建筑材料的运输成本和存储损耗,特别是针对一些需要进口或价值昂贵的建筑材料。
除此之外,施工设备也是建筑工程项目造价中的重大开支。
一般来说,运用于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建筑设备都属于造价高、体积大、难维修、难养护的类型。
当中大型设备出现故障后,不仅会影响到施工进度,还会给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建筑设备与建筑材料一样,都决定着施工项目的建设质量与效率,从而对建设项目的投资、造价产生影响。
建筑设备应采用租买结合的方式,采购使用频率较高且价格适中的必需设备,租用使用频率较低且性价比不高的建筑设备,同时对一些能满足资金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通性的工程机械设备,可以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来降低企业的现金流压力并减少资产折旧的风险。
这样一来,能够有效利用有限的资金,减轻闲置物品的浪费。
1.2 人力资源的成本控制一项建筑工程顺利施工的背后,离不开对人工的维护与管理。
因此,在工程的施工阶段,需要不断加强对工程施工人员的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不宜过度严厉,可以通过相对积极的激励、奖励机制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使员工更为自觉地投入项目施工等工作中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报告十四全寿命周期设计优化及成本分析输电线路工程全寿命周期设计建设,是国网公司标准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是国网公司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推行全寿命周期设计建设,对推动标准化建设理念和方法创新,完善标准化建设内涵,引领标准化建设方向,提高标准化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设计作为输电线路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的龙头环节,全寿命周期设计意味着,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产品寿命历程的所有环节,以求产品全寿命周期所有相关因素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能得到综合规划和优化。
针对国网公司提出的“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先进理念,我院结合建设工程实践和招标工程实际情况,从输电线路安全可靠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节约环保性、可实施性、可回收性和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的要求出发,通过科学分析,吸收输电线路设计建设中的先进经验,对线路路径选择、导地线选型、绝缘子和金具、杆塔规划及优化、基础选型及优化等方面提出了落实输电线路全寿命周期设计建设的具体要求和措施。
本专题报告根据全寿命周期理论,结合以往输电线路经验本工程的特点,主要完成了三部分内容:首先简要论述了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基本理论,对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意义、全寿命周期的目标、全寿命周期的主要特点、全寿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划分和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设计理念等进行论述;其次重点论述了全寿命周期理念下的技术创新和优化设计,通过创新设计、精细化设计把全寿命周期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杆塔优化、基础优化、绝缘子和金具的优化及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中去;最后给出了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措施的几点建议及结论。
1 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基本概念 (712)2 规划设计在全寿命周期管理中的作用 (712)3 全寿命周期管理及技术创新的基本思路 (716)3.1全寿命周期管理及技术创新的目标 (716)3.2全寿命周期管理及技术创新的设计思路 (717)4 基于全寿命周期及技术创新的优化方法 (719)4.1输电工程全寿命周期成本要素 (719)4.2优化模块的划分 (721)5 本工程全寿命周期及技术创新分析研究 (722)5.1导线模块的全寿命周期及技术创新分析研究 (722)5.2地线模块的全寿命周期及技术创新分析研究 (731)5.3绝缘模块的全寿命周期及技术创新分析研究 (735)5.4金具模块的全寿命周期及技术创新分析研究 (740)5.5铁塔模块的全寿命周期及技术创新分析研究 (748)5.6基础模块的全寿命周期及技术创新分析研究 (757)6 对于全寿命周期管理各阶段的建议 (761)6.1项目决策正确性和建设周期的合理性 (761)6.2提高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水平,改变设计理念 (762)6.3构成架空输电线路各元件、材料的质量 (765)6.4架空输电线路施工质量 (765)6.5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水平 (766)7 结论 (769)1 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基本概念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life Cycle Management 简称LCM)源于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Life Cycle Cost,简称LCC),是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LCC)在组织管理上的进一步扩展和完善。
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项目从构思到拆除的全寿命周期过程,主要可以分为项目决策阶段(包括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设阶段(包括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建设)、项目使用和维护阶段、项目废除回收阶段。
输电线路建设项目全寿命管理的思想是要求建设输电线路生产和使用过程一体化,即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使用的情况,通过输电线路的设计、建设、运营等环节的充分结合,使项目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输电线路建设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地域性和资源性,在输电线路的全寿命周期设计中,不但要从设计阶段就考虑线路各组成部分的一次投资成本,而且要充分考虑工程特点及降低运行损耗、维护费用的要求,使输电线路工程全寿命周期成本在满足适用性、安全性、耐久性、环境友好的前提下实现最优。
全寿命周期理论更加注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全寿命期内的功能匹配、寿命协调和费用平衡。
在输电线路工程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及设备退役中注重系统优化、全局优化及费用优化,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和多赢。
2 规划设计在全寿命周期管理中的作用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按费用的发生划分为“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运行维护、报废回收”4个阶段,覆盖了工程项目的整体存续时间。
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不是片面地要求控制单个环节投资最省,而是要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全面合理地进行投资分布,从更长的时间范围考虑工程总费用,更合理地评价投资的效益。
在建造阶段即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过程中,要保证符合环保要求和项目质量、工期和成本之间的平衡;在运营期间保证安全、可靠、高效益;在工程寿命终结期的拆除、处理成本最低、环境影响最小;最终实现项目全寿命周期效益的最大化。
影响项目投资最大的阶段,是约占工程项目建设周期1/4的技术设计前的工作阶段。
在可研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75%~95%;在初步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35%~75%;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5%~35%。
很显然,项目投资控制的重点在于施工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这两个阶段的费用成本通常不超过工程总体投资的3%,却决定着几乎全部随后的费用。
施工阶段至工程寿命期结束,即使通过各种技术措施努力节约工程造价,但效果仍不明显,仅约为10%。
由此可见,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在于施工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项目做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设计阶段。
项目在其全寿命周期内的各个阶段,时刻都在消耗费用和发挥效益。
不同的设计方案造成的工程成本和效益是不尽相同的。
一般而言,设计方案的高可靠性、安全性和高标准,必然带来高造价,随之带来的应是运营的低成本;反之,则将会使运营成本提高。
由于各项成本费用均需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因此,适宜的设计方案将会使项目全寿命周期费用最省、效益最大。
在传统意义的电网建设中常常发生两种偏差:①为追求建设成本的节约,造成设计标准不够或施工不达标,使工程竣工后不能安全可靠运行而导致过高的事故损失;②过度追求运行安全而造成设计施工较为保守,致使建设成本的浪费。
这种情况以“电力线路全寿命周期费用组成曲线”的形式示意如下:工程项目所实现设计标准越高,建设成本C1越大,使用成本C2越小;而工程实现设计标准越低,建设成本C1越小,其后的使用成本C2则越大;因此我们需要找到这样一个平衡点Cmin ,来实现线路工程全寿命周期费用最小而设计标准最大化,即在尽可能的提高线路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实现建设成本、使用成本最小化。
电力线路全寿命周期费用组成曲线为了能在工程寿命中达到这样一个合理的平衡点,我们将本线路工程的建设环节和设计方案逐一分解,确定费用因素,分析其费用比例和费用弹性,在设计方案中着重进行研究优化,从而在本线路工程设计中贯彻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措施、方案,在多个设计方案的比选和优化中,从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视角,在各方案技术可行的基础上,以技术方案在整全寿命周期费用C =C 1+C 2C 1:建设成本(决策、设计、施工费用)C 2:使用成本(管理、运行维护费用及电能损耗)。
设计标准C C个寿命周期内的费用现值最小为原则,作为技术经济优化后的推荐方案。
国内外大量的统计实例表明,规划设计阶段是影响工程造价的关键阶段,对建设成本(一次性设置费用)、运行成本(包括损耗和日常运维、管理费用)具有决定作用。
因此在项目做出建设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设计阶段。
工程项目要在建设过程中节约投资和建成后安全稳定并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设计环节起着决定的作用。
因此在全寿命周期管理中应引入全寿命周期设计的概念,这就意味着,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线路全寿命历程的所有环节,以求线路全寿命周期所有相关因素在设计阶段就能得到综合规划和优化。
因此,从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出发,在设计阶段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分析输电线路工程的构成和全寿命周期费用成本构成,找出各个环节费用成本的主导因素,通过敏感性分析,确定这些因素变动对线路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影响程度,作为对路径选择、铁塔规划、导地线选择、金具、铁塔优化、基础选型等各方面设计方案的设计→比较→取舍的评价标准,使得工程投资能在工程项目整个续存期内取得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②加强设计质量过程控制,实施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估,控制工程风险,考虑施工和运行维护方便,为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运行维护、报废回收等全过程中落实全寿命最低成本管理原则创造条件。
③线路工程的建造质量、进度、造价,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到移交生产运行后的经济效益,影响着运营期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资金成本(建设期贷款利息),发挥效益的时间、建造成本。
项目的多目标属性决定了其质量、进度(工期)和造价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高质量必然导致高造价和工期的延长;压缩工期将会使质量下降和成本投入增加;降低造价很可能会使工程质量打折和延长工期。
因此设计方案应在在满足环境保护、和项目社会影响效果的基础上,实现工程质量、工期、造价的平衡。
④由于项目的生命周期属性,决定了其客观上所具有的不确定性。
即随着项目的进展,各种影响项目质量、进度和造价的因素逐步清晰、明朗。
因此设计单位应在项目建造过程中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动,随时提供技术支持服务,对影响质量的关键点提出建议和制定措施。
⑤结合设计、施工过程中的实际,将所有发生变更设计和设计变更编入工程竣工图,使竣工图真实、客观地反映工程建成实际,作为运行单位今后的工作依据。
3 全寿命周期管理及技术创新的基本思路3.1 全寿命周期管理及技术创新的目标全寿命周期管理,是立足我国国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新理念和新方法。
它以资产作为研究对象,从系统的整体目标出发,统筹考虑资产的规划、设计、采购、建设、运行、检修、技改、报废的全过程,在满足安全、能效的前提下追求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
输电工程的全寿命周期管理着重体现输电工程对社会和历史的贡献;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生产模式。
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输电工程设计上就必须进行输电工程的全寿命周期设计。
基于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输电工程设计,就是在全寿命周期理念的指导下,兼顾输电工程的建设运营成本和社会成本,兼顾工程全过程各阶段的协调,兼顾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积极鼓励技术创新,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破坏和污染,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输电线路,以实现输电工程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