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我国教育界的一个伟大进步
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
浅论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摘要“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中小学生素质的高低强弱直接关系着国家的未来。
什么叫素质?素质教育思想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又是什么?如何更好有效培养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界和全国亿万家庭、千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关键词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思想;目标;培养方法“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是中国近代革命先行者梁启超的名作《少年中国说》中的名言。
先哲的名言一针见血的点明了少年儿童的素质高低和国家盛衰强弱的密切关系。
说明一个国家少年儿童尤其中小学学生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和发展。
因此,中小学学生的素质问题是万万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因为它关系着一个国家未来盛衰强弱,难怪不能不引起全球及中国教育界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
由于以上原因,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界在教育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素质教育。
提到素质教育,首先有必要弄清楚什么是素质?素质一词,是一个生理学,心理学概念。
从目前研究情况来看,人们对这一新概念的认识虽然还有着一定的差异,但大都包含着以下几方面的共同理解:一是素质包括先天和后天两方面的因素,在人的素质发展中,先天因素是条件和基础,后天因素是在先天基础发展起来的,显得更为重要;二是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与环境和教育有着紧密的关系,通过教育可以激发和大大提高人的素质;三是素质是人较为稳定的,并在很长时间内起作用的基本品性和品质。
总的来说,素质就是人们在从事各项活动中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的品质,它主要包括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科学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等。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也将不断的被赋予新的内涵。
当我们对素质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便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在教育改革中提出的素质教育这一新思想的目的。
一、素质教育思想的提出素质教育这一新的教育思想的提出,有一个逐步明确的过程。
基本上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在二十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在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为适应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针对我国基础教育实际情况,国家提出了”加强双基”的要求。
素质教育是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人的素质(德智体美等)的全面发展,是新中国教育的一贯方针。
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应试教育”也愈演愈烈,阻碍着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阻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的贯彻。
其原因何在?如何正确对待?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有社会方面的,也有思想方面的。
其中,最根本的思想原因在于没有处理好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把教育事业完全从属于市场竞争,而忘记了它的神圣使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改革实践中形成与发展,能够概括我国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以及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宗旨,是一个具有很强操作意义的科学概念。
下面试阐释一下素质教育思想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以就教于教育理论界的同仁。
一、素质教育思想的理论内涵素质教育就是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建国后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精神,传统教育中也包含这种因素。
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是最早提倡全面素质教育的思想家,他所教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实践仍有启迪意义。
古希腊思想家也很重视人的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马克思则针对资本主义制度及旧式分工所造成的人的“畸形发展”,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建国后,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教育方针的根本精神,而且是人类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之一。
素质教育思想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教育中的体现,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素质教育正是继承了传统教育中的合理因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提出来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社会的发展包含人的全面发展且制约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又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积极的主体条件,促进社会的发展。
中国教育史发展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古以来,教育就被视为国家兴旺、民族复兴的基石。
我国历史悠久,教育文化底蕴深厚,从古代的私塾教育到现代的素质教育,教育制度不断演变,教育理念日益更新。
在我国教育史上,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为我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对中国教育史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伟大意义,以及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以下是我对中国教育史发展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古代教育:礼乐教化与科举制度1. 礼乐教化在我国古代,教育被视为一种道德教化,旨在培养人们的品德和才能。
儒家思想强调“礼乐教化”,认为通过学习礼仪和音乐,可以使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而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古代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品质,使他们在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2.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源于隋朝,盛行于唐宋,直至清朝末年废除。
科举制度以考试选拔人才,使得广大平民有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机会。
科举制度推动了教育的普及,促进了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近现代教育:新式学堂与留学潮1. 新式学堂19世纪末,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我国教育开始出现变革。
新式学堂的兴起,标志着我国教育从封建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变。
新式学堂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2. 留学潮近现代,我国教育界掀起了一股留学热潮。
许多有识之士赴欧美留学,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教育理念,为我国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留学潮使得我国教育逐渐与国际接轨,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量人才。
三、当代教育: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1. 素质教育20世纪末,我国教育界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道德品质。
素质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使他们在多元化的教育环境中得到充分发展。
2. 终身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终身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探讨我国教育体制下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优劣整合
探讨我国教育体制下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优劣整合探讨我国教育体制下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优劣整合教育是什么?就是把"自然人"培养成一个"社会人"。
一个人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最后到大学,也得走上社会成为一个社会人。
在《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都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提高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反映了时代对教育的要求,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同时也体现了未来终身教育对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 我国教育体制下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涵义应试教育是指偏离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单纯为迎接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传统教育。
而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积极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着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
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这是我们基础教育改的时代主题和迫切需要。
素质教育是一件重大的事情,它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中国的未来,已逐渐引起教育界、理论界以及有关方面人士的高度重视和认真思考。
同时也要求我们在素质教育的一系列问题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抓紧时间、提高效率,尽快达到统一的认识,否则,就会给教育事业以及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2 我国教育体制下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区别应试教育是选拔性、淘汰性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发展性教育;应试教育是以升学为目的,以分数为标准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教育;应试教育是片面的、狭隘的教育,而素质教育是全面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个性的综合素质教育。
关于教育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关于教育的形势与政策论文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摘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高等教育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试图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视角,在对其成效和基本走向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指出已有的改革仍存在着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定位不相符合的问题和倾向,具体表现为:素质教育的形式化、表面化倾向;培养方式上过多的共性制约;忽视发展的可持续性;教育评价中的机械化、教条化倾向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今后进一步推进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高等教育;改革;人的全面发展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走向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教育界展开了关于“素质教育”的大讨论并取得了不少共识。
1998年全国人大九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我国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则明确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今后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
高校纷纷响应。
自90年代中期以来,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积极进行改革实践。
确立了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文化素质教育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为重点,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在教育模式上,注重学校和学生的自主性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些教育工作者就意识到国家对高校管得过死,不利于高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培养,提出要深化高校改革,扩大办学自主权。
199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
在此基础上,还分别在招生权、教学权、学科专业设置权、科研权、人事权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为高校自主权提供了法律依据。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把扩大高校自主权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指出要按《高等教育法》规定,切实落实和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
浅谈素质教育的有关论文
浅谈素质教育的有关论文《浅谈素质教育》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应运而生。
其要求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理念使素质教育在教育界得到广泛的发展。
素质教育的三个要义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求学生主动的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全面发展。
实施的关键是教育观念和评价体系的改变。
关键词:素质教育;三要义;教育理念;评价体系一、素质教育提出的背景,内涵素质教育概念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于1987年《努力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一文中使用了“素质教育”一词。
这一阶段主要从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需要角度探讨素质教育的意义,从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角度探讨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关系角度分析素质教育的关键和内涵。
从对素质教育的认识确定素质教育的内容。
在20世纪90年代,十四大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国家从政策上加强了对素质教育的引导。
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中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这是中央首次对素质教育做出的表述。
1994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李岚清同志在会议总结讲话中指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这都推动了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施。
这一阶段,教育理论界对素质教育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的深入研究。
在21世纪,教育界对素质教育理论进行了深化研究,1996年6月,第三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这次会议以素质教育为主题,把教育提到了是关国家发展大局的位置,使素质教育的实施领域更加广泛,包括幼儿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各级各类学校。
二、素质教育三个要义素质教育包括三个要义。
第一要义是要面向全体学生。
第二要义是要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第三要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
浅谈素质教育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学生 , 为他们的个性发展和主体人格 的塑造 , 提供 了保证 , 使
他们 能 在 一 个 宽松 和谐 的 环 境 中勾 画 自 己理 想 的蓝 图 。普
通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更要适应当前形势 , 特别是适应 了加强 素质教育的需要 。普通高中既有 向高校输送人 才的任务 , 又 有为 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任务 , 而这两项都需具有一定
制改革 , 加强教育 国际 交流 合作 。 ( ) 须 促进 教育 公平 , 4必
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 任务 。全 面发展 的教育就 是要树立科 学的质量观 , 把促进人 的全 面发展 、 适应 社会需 要作为衡 量 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基 础教育 阶段要求 学生要 有较全 面
的知识 基础 , 以适应再 提高 的需要 , 基础 知识 的短缺将对人
部关于普通高 中新课 程省份 深化 高校招生 考试 改革 的指 导 意见》 教学 [0 8 4号) 黑龙江省 人民政府办公厅 转发 ( 20 ] 和《 省教育厅等部 门全省 普 通高 中课 程改 革工作 方案 的通知》 ( 黑政办发 [0 7 8号 ) 20 ] 精神 , 为保证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
者 素质 的发展而造就人才 的误 区, 为基 础教育的教育方法 和
教 育 制 度 的 改革 奠定 了理 论 基 础 。从 社 会 发展 的 角 度看 , 素
质教育的提出对 我国的现代化建 设具有 十分重要的现实 意 义 。我国现代化作为一种后发型的现代化 , 其相对优势在 于
可以避免发达国家在 现代化进程 中走过的弯路 , 并直接借鉴 和学 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与经验 。而这 种优势要成为 现 实, 就必须大力提高全 民族的素 质 , 实施 素质教育 。只有这 样才能在世界经济与技术 的竞争 中, 吸收各国先进经验与技 术 的同时 , 跟踪和超越发达 国家 的先 进技术 , 以期真正发挥 教育在社会现代化 中的 巨大作 用 。同时 , 素质教育 的提出 ,
(完整版)教师专业发展试题
1、教师的专业化是指(D )。
A 有资格证书B 受过专业训练C 所教学科的专业性D 有多方面的内涵2、教师要因人而宜、因材施教,这是由教师劳动对象的( B )决定的。
A 未成熟性B 差异性C 主动性D 向师性3、由于教育机构和教育活动的多样性,要求教师承担( C )角色。
A 学习指导者B 心理辅导员C 教育共同体的协调员D 不断进取的人4、在师生冲突过程中,教师的体罚往往导致学生的( A )。
A 报复B 逃避C 顺从D 自尊5、( C )的关系是教师劳动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构成学校教育教学的基础。
A 学生与学生B 教师与教师C 教师与学生D 教师与家长6、许多教师认为,(B )是热爱学生的较高层次的标准。
A 了解学生B 尊重学生C 喜欢学生D 惩罚学生7、对两种需要都想拒绝而又无法回避的冲突情境是(B )。
A 双趋冲突B 双避冲突C 趋避冲突D 正负冲突8、教师在发展期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是(C )。
A 适应环境B 学习基础知识C 熟练化D 做出创造9、教师成熟的最佳年龄是(C )。
A 20——30岁B 30——40岁C 41——60岁D 41——50岁10、对自己进行生涯设计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 B )。
A 以前搞过设计B 自我反思C 想成为教育专家D 有晋升的机会1.教师要因人而宜、因材施教,这是由教师劳动对象的( B )决定的。
A. 未成熟性B. 差异性C. 主动性D.向师性2.下列哪一个不是师生关系的特点?( C )A. 对象的限定性B. 关系的规范性C. 学生的被动性D. 教师的主导性3.在师生冲突过程中,教师的体罚往往导致学生的( A )。
A. 报复B. 逃避C. 顺从D. 自尊5.从某种角度看,教育观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所倡导的教育观念,另一类是( D )A. 价值性的教育观念B.操作性的教育观念C. 多数人所采用的教育观念D. 个体所采用的教育观念6.“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出一批人才。
浅谈素质教育的几个关系
浅谈素质教育 的几个 关系
陈桂莲
( 贵 阳职业 技术 学 院 , 贵州 贵阳 5 5 0 0 0 8 )
摘要 : 素质教育的提 出, 是我国教育界的一个伟 大进步。《 国家 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 0 1 0 — 2 0 2 0 ) 》 再次
提 出素 质教 育 的战 略 主 题 : “ 坚持 以人 为 本 、 推 进 素 质 教 育是 教 育改 革 发 展 的 战略 主题 , 是 贯 彻 党 的 教 育 方 针 的 时 代要
不是 人 才教 育 。 3 . 素 质 这个 概 念 , 过 去 更 多地 指 人 生理 、 心 理 的 状态 ,
重点是面 向全体学生 、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着力提高学生 服务 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 勇于探索 的创新精神和善于 解决问题 的实践能力。“ 它充分肯定和明确了教育的本体
二、 素 质与 素质 教 育 什么是素质和什 么是素质教育在教育界有许多不 同
的意见和看法 , 我们可 以从下列不 同的角度探究素质和素 质教 育 的 内涵 。 1 . 教育 中所讲 的素质 , 是遗传 素质 , 它既是人发展的 基 础和前 提 条 件 , 也是 教 育 的前 提和基 础 。 人 们 的知识 、 能 力、 品质等的获得 、 发展和形成有赖于素质的发展和提高 , 但素质不是知识本身, 也不是能力和品质本身 , 而是它们
略” 的真 正含 义 。
身就不能被认为是一个单数概念 , 而必须被看成是一个复 数概念 。 素质教育 因而便具有 了两方面的意义 : 其一 , 通过 教育和环境对 因素的影响, 使这些素质得到发展 ; 其二 , 不 断改变这些素质之间的关 系, 优化其结构 , 使其获得新 的
素质教育的提出、内涵、发展及其实施环境
素质教育的提出、内涵、发展及其实施环境素质教育的提出、内涵、发展及其实施环境近年来,素质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在国内外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从素质教育的提出、内涵、发展以及实施环境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素质教育的提出素质教育的提出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
当时,中国教育界对传统的应试教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识到应试教育偏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因此,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推行素质教育。
二、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人全面发展的素质为目标的教育理念。
它包括了认知素质、能力素质、情感素质和道德素质等多个方面。
认知素质是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能力素质是指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情感素质是指学生的情商、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道德素质是指学生的道德水平、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三、素质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首先,从1993年开始,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不以应试为唯一目标”的教育方针,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然后,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教育界开始探索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方法和途径。
最后,到了当前的阶段,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文件,对素质教育的内容、方式和评价进行了明确规定,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四、素质教育的实施环境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有良好的环境条件。
首先,教育制度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传统的应试教育制度需要进行改革,教育评价要从单纯以分数为导向转变为以综合素质评价为主。
其次,教育资源要得到充分保障。
教育经费的增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质也需要得到提高。
此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是不可忽视的。
家庭要从传统的功利教育观念中解放出来,给孩子创造合适的成长环境。
社会要积极支持学校开展素质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的提出源于中国教育体制的深刻反思,它强调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涵盖了认知、能力、情感和道德等多个方面。
素质教育研究观点综述
素质教育研究观点综述陈晓季自80年代中后期"素质教育"一词出现于报刊,迄今已有10余年。
这期间,我国理论界、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探讨十分热烈。
本文拟就其中一些研究观点进行综述。
一、素质和素质教育1.关于"素质"一词,辞书上的解释一般是指"人的先天的生理学解剖特点,主要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
对素质概念我国学术界虽有过分歧和各种不同的理解,如:"素质概念的基本特性的先天性"等,但目前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素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有的学者的文章是这样表述的:"综合起来讲,素质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后天经过环境、教育获得的基本品质,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是后天形成基本品质的物质前提,而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则是先天遗传素质能否发展的条件"。
还有的学者的文章则表述为:"素质"一词,通常有两种解释:-是指个人先无具有的生理解剖的特点,包括神经系统、感觉运动器官、大脑的特点。
这种特点一般都是通过遗传获得的,也叫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对人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
二是指人通过先天遗传与后天经验(包括环境影响与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
对于个体的人来说,素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自然素质,即生理解剖特征与生理机能特征;二是思想、心理素质,对个人认识活动具有定向、调节等功能的智力与非智能因素,包括思想、道德、情操,以及认识过程中本身的感觉、知觉、意志、性格等;三是业务素质,即个人所从事的专业工作的业务知识与能力。
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构成素质的整体结构。
还有的学者则非常简洁地将"素质"解释为:素质是把从外在获得的知识、技能内化于人的身心,升华形成稳定的品质和素养。
谈谈你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讨论题目1.谈谈你对学习比较教育课程的认识2.“什么是教育”谈谈你的理解3.你对素质教育的理解4.谈谈阅读与写作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5.你准备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这门课程?要求1.从上述5个问题中选择其中1个论文题目(不少于3000字)2.不许照抄教材,否则为零分。
谈谈你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一、引 言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一个本土化概念。
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价值观念,其初衷在于纠偏:纠正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之偏,纠大学教育过分专业化之偏。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讨论,教育理论界对素质教育、素质的内涵和特征等问题已达成了一些共识。
学者们认识到素质教育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发展的体系,没有也不应该有固定不变的模式。
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有效成长的教育。
素质的内涵具有时代的特征,不同的时代要求不同的素质。
那么,何谓素质教育呢?文辅相认为,素质教育是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意向等因素全面而和谐地发展,促进人类文化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从而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关于素质这一概念,心理学与教育学有着不同的解释。
心理学认为,素质是由遗传或先天因素决定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特点,对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有重要作用。
教育理论界的许多学者认为,素质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
素质既包括先天遗传特征,又包括后天习得的素养。
素质着重表示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
至于素质的特征,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1)内潜性。
素质是人的潜能,不但遗传素质是与生俱来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也必须内化为人身心组织中的稳定因素才能视为素质的形成。
人的素质的外化必须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方能实现。
王吉庆教授谈信息素养
王吉庆教授谈信息素养关键词:教育●在信息技术教育中,为什么非常强调信息素养这个问题,这一概念是如何提出的?自计算机发明以来,就与其他信息技术一起得到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
作为承担培养人类社会未来继承者与建设者重任的教育事业,应该使受教育者的德智体全面得到发展,这是全面素质教育的目标与意义。
从70年代开始,一些计算机教育专家提出了计算机文化的观念,指出在信息时代,一个现代人不仅需要有读写算的能力,还要具有计算机的常识,并且具有使用计算机的意识与能力。
1981年在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会议上,苏联西伯利亚科学院院士叶尔肖夫所作的大会主题报告是“程序设计——人类的第二文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深入研究与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信息化教育是现代社会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
我国教育界的领导与广大教育工作者现在已经取得共识:我国的教育应该从应试教育的轨道转向全面素质教育的轨道,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信息化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部分,其目标就是培养现代社会接班人的信息素养。
●怎样理解信息素养这一概念?处于信息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建立了更加丰富而广阔的信息资源,有能力的人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更加快捷方便地在其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也可以更加快捷方便地以吸引人们注意力的方式传播所需要的消息。
而利用这些信息,可以改革物质能源的生产与服务的方向,促进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提升,这也是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与信息能够发挥决定性作用的特点。
但是,人们进行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能力,极大程度上受到他们掌握信息技术的情况的影响,作为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基本能力的一部分,信息技术成为与语文、数学、外语一样的基础工具。
因此,信息社会中有文化、有知识的人,应该能够很好地把握信息、物质和能量这三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信息科技对于人类文化的影响应该有本质的认识,应该能具有在信息社会学习文化、取得知识和信息的基本的意识与能力,特别是能够利用与建设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信息,也就是具有一种“信息素养”或者“信息文化”。
郭老师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五个重点问题
郭老师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五个重点问题一、引言教育是国家的基础,也是未来的希望。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郭老师作为教育界的领军人物,一直致力于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和理念。
本文将从郭老师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五个重点问题入手,探讨其对于当今教育事业的启示和指导。
二、培养创新人才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培养创新人才成为了当今社会各国共同面临的课题。
在这方面,郭老师提出了“启迪创造性思维”的理念。
他认为,在培养创新人才时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他们勇于尝试、不断探索,并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空间。
同时还应该注重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的培养,通过实践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三、构建全球化教育体系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教育也逐渐走向了全球化。
郭老师认为,构建全球化教育体系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
在这方面,他提出了“国际化课程”和“多元文化”的理念。
他认为,通过引进国际化课程、加强与外国学校的合作、招收外籍学生等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融入世界各国的文化和知识体系,并培养出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
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信息技术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也对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这方面,郭老师提出了“数字教育”的理念。
他认为,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时应该注重创新应用、普及智能设备、建设数字校园等方面。
通过数字化手段,可以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创新思维。
五、注重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近年来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这方面,郭老师提出了“全面素质教育”的理念。
他认为,在注重学科知识的同时,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
这包括道德素质、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社交能力等多方面。
同时还应该注重个性化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培养。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事业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教育改革发展中最需要加强的环节之一。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5900篇)
2019年国家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刘华平时上课经常调皮捣蛋,妈妈知道刘华喜欢玩游戏,便和他约定,只要他上课专心听讲并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允许他每天玩半小时的游戏。
妈妈运用的方法是( )。
A、正强化B、惩罚C、负强化D、消退>>>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2.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 )作用。
A、导向和动力B、关键C、基础D、物质基础>>>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3.八年级学生小琳面临的人格发展阶段任务是( )。
A、培养主动感,克服内疚感B、培养主动感,克服自卑感C、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D、建立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体现了教育对文化的( )作用。
A、选择B、传播C、传承D、创新>>>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5.苏老师是初中一年级(2)班的班主任,这一批刚入学的新生让他比较头疼,无论什么事情都得他亲自去管,同学们都非常依赖他。
这个时期的班级处于( )阶段。
A、初建期B、形成期C、成熟期D、完成期>>>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6.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实施“一纲多本”的教材使用原则,这里的“纲”指的是( )。
A、课程标准B、课程计划C、教学计划D、教学原则>>>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20世纪末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典型是( )。
A、教育实验的热潮B、教育改革的实践C、素质教育运动D、教育的国际化走势>>>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8.赵老师拿了一枚曲别针到课堂上,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内容就是让他们尽可能多地说出曲别针的用途,赵老师旨在培养学生的( )。
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聚合思维D、发散思维>>>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9.夸美纽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
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
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绪论:一、名词解释题1、教育学: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教育活动及其内在规律的科学。
二、简答题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教育活动。
2、教育学的主要发展趋势有哪些?答:(1)教育学研究呈现与众多科学交叉发展的趋势:(2)教育学的研究视野突破学校教育的框架面向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扩展,研究者越来越倾向于从整体上系统地、综合地、全面地认识人类教育现象:(3)教育学领域的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并呈现出信息化、国际化和全球化等时代特征。
3、简述毛泽东在1957 年提出的教育方针,以及邓小平在1985 年重申该教育方针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答:(1)教育方针: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补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2)历中与现牢意文,"二个面向”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战略方针,为我国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教育界批起了一轮又一轮大规模教育改革的浪潮。
三、论述题结合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和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试述如何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和理论创新。
答:(1)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世界观,是我们所学习和研究的教育学最根本的理论基础;(2)解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认识教育问题最基本的思想方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导我们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最重要的科学理论;(3)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中解决实际教育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教育学理论的重要行动指南;(4)在具体教育实践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认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运用对这类规律的认识来正确开展教育活动,成功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科学指南。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立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面对依法治教、教育公平、课程改革、教育创新等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有中国特色的教育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思想方法,借鉴世界先进教育经验和教育理论,独立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探讨和教育科学研究,就一定能够继续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不断发展。
素质教育概念辨析文献述评
自从 “ 质 教 育 ” 一 概 念 被 提 出 以 来 , 素 质 教 育 ” 热 切 关 注 。“ 质教 育 ” 素 似 乎 成 为 十 分 时髦 的词 语 ,它 的理 念 几 乎 影 响 了 中 国教 育 改 革
一
、
工 作 会议 上 ,邓 小 平 同志 就 明确 地 提 出 了要 提 高 劳 动 者 素 质 的 问 题 。 18 年 以来 , 中共 中央 关 于 教 育 体 制 改 革 的 决 定 》 95 《 、 《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义 务 教 育 法 》 十 三 大 报 告 , 强 调 提 高 民 和 都 族 素 质是 教 育 的根 本 任 务 。 此 同 时 , 论 界关 于 “ 与 理 素质 ” “ 、民 族 素 质 ” “ 动 者 素 质 ” “ 民素 质 ” 、劳 、国 的研 究 日益增 多 。 当时 但 还未提出“ 质教育” 词。 素 一
几 十 年 。 究 竟 什 么是 “ 质 教育 ” ? 们 似 乎 有许 多 不 同的 但 素 呢 人 看 法 , 有 许 多 人 似懂 非懂 , 水摸 鱼 。 了解 决 心 中的 疑 惑 , 更 浑 为 现 在 就来 探 讨 我 国关 于 “ 质 教 育 ” 问题 。 素 的
关 于“ 素质 教 育 ” 的提 出与 发 展 ( ) 高人 的 素质 相 关 的 基 本 理论 的探 讨 和 研 究 一 提 与 提 高人 的素 质 相 关 的基 本 理 论 的探 讨 和 研 究 在 我 国教 育 理 论 界 最早 开始 于上 世 纪 8 年 代 初 。早 在 18 年 全 国教 育 0 95
第 1期 , 实 发 表 了《 质 教 育是 初 中 教 育 的新 目标 》 1 言 素 。此 后 , 1 8 年 《 育 研 究 与 实 验 》 4 发 表 了 王 海 的 《 升 学 教 育 到 99 教 第 期 从 素 质 教 育 》 19 年 燕 国材 分 别 在 《 小 学 教 学 管 理 》 2 、 ;9 0 中 第 期 第 4 发 表 了 《 素 质 教 育 转 轨 是 深 化 教 育 改 革 的 必 然 趋 期 向 势 》 《 谈 素 质 教 育 的几 个 问 题》 、再 。素 质教 育 研 究 文 献 以 连年 翻 番 之 势 迅 速发 展 , 质 教 育 逐 渐 成 为 教 育 理 论 界 研 究 的热 素 门话 题 。 但 是 这 一 阶 段 只 是 提 出 了 “ 质 教 育 ” 说 法 , 没 有 明 素 的 并 确 提 出 让 理论 界 认 同 的概 念 , 没 有 形 成 理 论 体 系 。 其 科 学 还 就 性 而 言 容 易让 人 质 疑 。 因此 , 国这 一 时 期 “ 我 素质 教 育 ” 处 于 还 讨 论 阶段 。 ( )素 质 教 育 ” 发展 — — 开始 受到 政 府 的 支持 三 “ 的 自19 年 以 后 , 于 “ 质 教 育 ” 93 关 素 的探 讨 开 始 受 到政 府 的 重 视 , 讨 的问 题 更 加 集 中 , 探 素质 教 育 一 词 成 为 当时 媒 介 关 于 教 育 报 道 中使 用频 率最 高 的新 词 汇 。李 岚 清 同 志在 19 年 的 94 全 国 教 育 工作 会 议 的总 结 讲 话 中指 出 :基 础 教 育 必 须 从 ‘ “ 应 试 教 育 ’ 到 素 质 教 育 的 轨道 上来 。 ” 是 “ 转 这 素质 教育 ” 词 第 一 次 得 到 国家 领 导 人 的肯 定 ,并 见 诸 教 育 主 管 部 门正 式 的指 导 性 文件 中① 。 接 着 , 家 教 委 副 主 任柳 斌 19 年 5 在 “ 北 省 中 小 学 国 95 月 河 素 质 教育 现 场 会 ” ,9 6 3 上 19 年 月在 “ 国督 导 室 主 任 会 议 ” , 全 上 以 及 同 年 6 在 “ 国 构 建 督 导 评 估 机 制 。 动 实 施 素 质 教 育 月 全 推 汨 罗 研讨 会 ” 分别 做 了 “ 于 素 质 教 育 的思 考 ” 三 次讲 话 。 上 关 的 他 指 出 :当前 基 础 教 育 的迫 切 任 务 是 以提 高 全 体 国 民 的素 质 “
素质教育政策的历史与发展
素质教育政策的历史与发展素质教育在我国已实行多年,特别是从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表以来,素质教育已经提升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
2006年6月29日,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公布,首次将素质教育写进法律,成为教育部门乃至全社会必须遵守的法律准则。
素质教育在全面推进过程中,各地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成绩巨大。
但是正如教育部领导所指出的:素质教育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
从区域来看,既有一些地区。
例如南通、深圳、潍坊、铜陵、大连等地,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也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和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课业和心理负担沉重;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的倾向明显,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即使智育也不是全面科学的智育,往往以扼杀学生兴趣和创造精神以及实践能力为代价。
这些问题愈演愈烈,已经到了必须下大决心解决的时候了。
1素质教育在实践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解决这些难题,也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的工作过程。
其中如何充分发挥素质教育政策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也可以说,政策和策略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
可见素质教育政策的极端重要性。
素质教育政策既包括党和国家制定的总政策、总法规,也包括各级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相应的区域性政策和法规,甚至包括一些有关的行政决定。
素质教育政策也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发展过程。
为了更好地运用素质教育政策解决实践中的难题,应该对素质教育及其政策的历史与现状有所了解,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予以研究,以便制定出更加科学和有效的素质教育政策,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深入地发展。
一、素质教育及其政策的历史与现状1.素质教育思想的历史回顾素质教育是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但素质教育思想的产生却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基础和深刻的现实背景。
素质教育的定义或概念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仍在争议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我国教育界的一个伟大进步,它充分肯定和明确了教育的本质功能。
其核心是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提高人的独立性、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主体品质,使人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地发展。
1 审美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是指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
幼儿审美素质教育则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意义。
1.1 幼儿审美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健全人格心理学范畴的“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即人的“个性”。
伦理学范畴的“人格”是指人的品德和尊严,是人之“善”的本性。
以美术活动为例,幼儿以其内心的需要出发,通过色彩、形态等造型语言来进行表现,并将这种表现传达给观众(家长、教师、同伴)。
观众在欣赏作品时体验到幼儿创作时的感受,对其造型和表现流露出赞许之情。
观众的同感和赞许反馈回幼儿,有利于进一步形成幼儿对自我表现的自信、喜悦等良好的情绪体验。
在美术活动中,幼儿可以获得自由创造的快乐体验,其创造力和自我表现的愿望被不断激发,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也得到培养。
1.2 幼儿审美素质教育有助于幼儿大脑潜能的开发人的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是高度专门化的,有着明显的分工。
每一半球的功能独立、完整,又是相互配合的。
曾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美国科学家斯佩里博士研究发现,在一般情况下,大脑左半球主要具有言语的、分析的、逻辑的、抽象思维的功能。
左右半球能够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互相补充。
任何复杂的心理活动,例如艺术活动、科学活动都必须依赖于大脑两半球不同功能、不同工作方式的互补与协调才能进行。
上述研究表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审美活动主要是由大脑右半球支配的,对幼儿进行审美素质教育将有助于他们大脑的健康、协调发展及大脑右半球潜能的开发。
1.3 幼儿审美素质教育有助于幼儿一般智慧和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幼儿所接触到的美的事物及创美活动中所整合的各种知识经验,他们从事审美活动时所发展起来的直觉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对抽象、逻辑思维起互补作用,有助于幼儿一般智慧的发展。
已有很多事例表明,在幼儿期就有浓厚的审美活动兴趣并经常参加审美活动的幼儿,他们上学后即使是在有固定知识结构的学习中,也往往具有感悟力强、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动作灵敏协调、感情充溢等特点。
2 审美素质教育的内涵2.1 审美素质的内涵审美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指审美兴趣和能力。
还包括审美情趣和爱好、识别美丑的能力、艺术才能和特长等。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审美兴趣在幼儿的认知活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有了兴趣,幼儿能对对象形成主动开放、积极接纳的心态。
而审美能力是指幼儿在审美的过程中对具体审美对象进行感受和表现的能力,它是在审美活动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是后天有意识的艺术教育和无意识的文化熏陶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审美能力制约着学前儿童艺术活动的有效开展,是审美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
具有不同审美能力的儿童,在感受美和创造美方面体现出来的效应是有显著差异的。
同时幼儿审美兴趣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审美能力的发展,只在当他能真正欣赏和创造美时,他的审美兴趣才能得到进一步的保持与发展。
2.2 审美素质教育的内涵审美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幼儿对审美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在审美活动过程中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
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对儿童进行审美兴趣、审美能力的教育。
不仅仅指借助音乐、美术、文学等形式进行的审美素质教育,还包括以大自然环境、人的言行等为审美对象的素质教育。
审美素质教育既不是要培养儿童成为艺术家,也不是要让艺术完全成为其受教育的手段。
而是要萌发幼儿最初对美的兴趣,给人生一个好的开端。
美的事物能激发人们的情绪情感,与学前儿童的认识特征和情感特征是吻合的。
幼儿普遍喜欢鲜艳的色彩、动听的乐曲、富于变化的形体,即使在婴儿阶段也会注意和喜爱这类刺激。
而且,幼儿心理的可塑性大,充满好奇心,容易培养审美兴趣。
美的事物围绕并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个人如果对它们的存在熟视无睹,或者即使愿意去欣赏它们,但却没有相应的审美能力得到应有的享受,那么这个人的生活空间与精神空间都将是狭隘的。
如果说兴趣构成了学前儿童审美活动的原动力,那么审美能力则是幼儿成功地从事艺术活动所必须的心理特征。
正如费尔巴哈所说:“如果你对音乐没有欣赏力,没有情感,那么你听到最美的音乐,也只是像听到耳边吹过的风,或者脚下流过的水一样。
,在审美活动中,只有具备了审美感受力和创造力的幼儿,才可能真正投入审美活动,并从审美活动中得到有效的审美教育。
3 幼儿审美素质教育的特点3.1 幼儿期审美的特点幼儿期是个体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交际”的范围也日渐广泛,不再局限于家庭的狭小天地,而且有了众多的同龄伙伴,并在不同游戏中形成了一个“儿童社会”。
“儿童社会”不仅满足孩子渴望参加成人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且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审美实践活动,但由于受知识、经验、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还不能很好地掌握审美标准,在活动中不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感情。
因此表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3.1.1 大多注意审美对象的外形美,对那些鲜艳、活动、富有儿童情趣的审美对象易产生美感幼儿喜欢美丽的色彩,喜欢有趣的,特别是以小动物为主角的童话、故事和节奏感强烈的儿歌。
在文学欣赏中,他们喜欢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的艺术形象。
幼儿故事中的小羊不能是呆板地站着,而是咩咩地叫着:小熊是吧嗒、吧嗒地走过来的,小花猫是喵喵地叫着跑过来的……。
可见幼儿对作为审美媒介的文艺作品的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色彩等方面都有着特殊的要求。
3.1.2 情感强烈、外露、不稳定是幼儿审美的又一特点审美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活动,情感是构成审美心理的要素。
幼儿在审美过程中,情感活动十分强烈。
孩子来到野外,看见花呀、草呀、小动物呀,会高兴得又蹦又跳,甚至在草地上打滚,表现出极大的审美愉悦。
孩子在听故事时听到伤心处会掉眼泪。
同时,幼儿的美感体验并不深刻,且缺少稳定性。
如:有的孩子正在玩积木,可看到其他小朋友玩娃娃家有意思,就会扔下积木去玩娃娃家了;有的孩子在纸上画小房子,看到别的小朋友在用橡皮泥捏小鸡,他又觉得捏小鸡有趣,跑去捏小鸡了。
孩子越小,这种表现越突出。
3.1.3 审美想象日渐丰富,且带有幻想色彩在审美活动中,幼儿的想象是大胆而又奇特的。
孩子编的故事怪诞离奇,会令人目瞪口呆。
游戏中的想象更为丰富,树叶、瓦片、小草,在他们眼中简直是世界上最美的餐具和佳肴;儿童的画往往是造型夸张、构图出格、想象奇特,鱼可以游到天上,太阳、小鸟、云朵却画在地上。
同时,幼儿的审美想象又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他们把自己强烈的感情直接注入审美对象,审美想象则随着自己的感情而变化。
如妈妈让孩子画一只小鸭子,可孩子画了四只。
妈妈问他为何不按要求画,孩子却说,“一只小鸭子多孤单呀!许多小鸭子在一起玩才有意思。
”孩子的回答说明他在画画时注入了自己的感情。
3.1.4 审美评价愿望强烈,标准简单,且有两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的丰富,在审美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急于对各种事物做出审美评价的强烈愿望。
如孩子在看电视、听故事时,总是急于分辨谁是好人,谁是坏蛋。
这故事是好听还是不好听,充分显示情感的两极性(爱与憎、乐与悲、好与坏)特点。
古尔维奇说:“儿童的评价,见解往往是很原始的,并且大致在他们的概念范围内转来转去,好与坏、对与错、喜欢与不喜欢。
虽然如此,但无论在任何情况之下,都不能轻视这个美学见解的幼芽。
,3.2 幼儿审美素质教育的特点幼儿审美素质教育,通常简称为“幼儿审美教育”或“幼儿美育”。
根据幼儿期审美的特点,在对幼儿进行审美兴趣、意识、情感和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具有一系列的基本特点:3.2.1 情感表现性幼儿对美的兴趣、情绪、情感和态度总是毫不掩饰的。
在幼儿审美素质教育中,教师应让幼儿充分表现其情感和体验。
例如:早上一入园,幼儿就告诉老师:“妈妈昨天给我买了一个好漂亮的大蝴蝶(风筝)!”这时教师应当与幼儿一道描述风筝的美,表达自己对风筝的喜爱之情,让幼儿的审美情感得到充分地宣泄。
3.2.2 情节虚构性幼儿审美情节往往不因现实中的审美对象才发生,而是他想象中的。
尤其体现在编故事及绘画活动中。
例如:幼儿在画小白兔时,突然说:“小白兔迷了路,到处找妈妈。
”画熊猫时,不按老师的要求而添画了床、吊针,还解释说:“熊猫生病了,在打吊针。
”这时教师决不能批评幼儿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做,因批评只会扼杀幼儿的想象力和美好情感。
而是要充分的肯定幼儿的想象力,尽量保护幼儿的这种超现实的审美情趣。
3.2.3 手段表现性在幼儿审美活动中,手段总是为了表现一定的审美内容及形式的。
例如:幼儿在砂堆里插上树叶,表示“绿在沙漠”。
又如,教师请幼儿自己想办法表现冬天的寒冷,有的幼儿画出了小朋友穿着厚厚的棉袄,有的则用白色手工纸剪出美丽的雪花,有的用白色橡皮泥捏雪人,甚至有的小朋友直接用泡沫和纸屑抛上天空制造下雪的景象。
3.2.4 主体自主性审美活动不是由教师强迫幼儿进行的,它是作为活动主体——幼儿的自主活动。
在审美活动中,幼儿获得的是对美的自我体验。
对幼儿的审美活动,教师可以引导,但不能代替。
有的教师在玩色活动中害怕幼儿将颜料弄脏了衣服桌椅,常会代替幼儿完成点色的过程,不让幼儿自己动手。
这样的活动,幼儿完全是旁观者,根本谈不上对美的自我体验。
3.2.5 目的非功利性幼儿审美教育不以掌握大量的知识和技能为目的,而是以陶冶情操、培养情感和态度为目的,因而是非功利性的。
一些老师和家长为了让幼儿掌握“一技之长”,而强迫孩子上各种“兴趣班”、“特长班” 这样做,只会使幼儿失去真正的乐趣,是一种“揠苗助长”的过激行为,是不可取的。
4 如何培养幼儿的审美素质多年幼教工作的实践,我总结出几点培养幼儿的审美素质的经验与感受,简述如下,与同行共勉:4.1 引导孩子去发现美日常生活、自然界、艺术作品中蕴涵着各种美的事物和现象,要经常借助它们引导幼儿去发现美,让幼儿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是培养幼儿具有良好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的前提。
大自然是人类艺术之源,自然界中蕴涵着各种美的事物和现象。
我常带孩子到大自然中,让孩子观察各种物体的外形、色彩,讲解某些自然画面为什么美的原因。
如色彩鲜艳的花朵与暗绿的叶子形成强烈的对比,给人以鲜明的感觉。
艺术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体现出来的美比生活中的自然美更集中,更强烈。
在初次欣赏油画《天鹅湖》时,幼儿只说好看,却说不出为什么好看。
再次观察时,我让他们观察这幅画的内容、色彩,说画家是如何表现安静的气氛的。
通过启发,孩子们发现灰兰色的天空、深绿色的湖水、白色的天鹅在视觉上给人以宁静的感觉,而平静的湖水、姿态优雅的天鹅在形态上形成一种静谧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