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医学基础综合实验技术》课程实施初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医学基础综合实验技术》课程实施初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疗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学基础综合实验技术》这一实验教学在医学院校的研究生教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并联系实际,提出了通过合理设置实验内容、改变实验课教学方式、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等形式对实验课进行优化,探讨医学实验教学的新模式。

标签:医学基础综合实验技能;研究生;课程实施

《医学基础综合实验技术》是一门包括分子、细胞、蛋白领域的基础实验技术课程,其中包含的实验技术是目前在科研领域应用非常广泛的技术,是医学院校研究生完成课题不可或缺的实验技术,因此《医学基础综合实验技术》已成为研究生课程的必修内容之一。为了提高实验课教学效果,应注意如下几个教学环节。

1合理设置实验内容

《医学基础综合实验技术》实验教学内容应根据医学科研的具体特点和培养目标而设置。首先要强调基础性,把分子生物学的质粒提取、转化、酶切和细胞生物学的细胞培养无菌技术及蛋白质电泳融合在整个实验课里,使整个实验具有连贯性。其次,要注重实用性。要完成一项医学课题,掌握分子生物学的real-time PT-PCR,细胞生物学的细胞培养以及显微镜技术,蛋白质学的Western blot等几项常用且比较前沿的实验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完成研究生课题有着至关重要的帮助,因此这些实验技术设置在了我们的课程里。

2改变实验课教学方式

2.1调整理论课和实验课顺序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一般将理论课安排在实验课的前面,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教师在课堂上花大量的时间讲解实验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但是由于学生对该实验缺乏感官认识,只能理解吸收一小部分内容,使学生置于消极的被动状态下,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思维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针对这个问题,应适当调整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授课顺序,尝试将某些理论知识的学习放到实验课的后面,即学生先做实验,然后带着问题进入理论课的学习,教师可以将实验的结果和讨论结合到课堂的理论教学当中,从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在讲解蛋白质电泳时,学生对蛋白质在凝胶中从负极向正极泳动的原因较难理解,可以尝试先进行蛋白质电泳实验的操作,学生有了明确的感性认识,带着问题进课堂,用实验现象去辅助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这种实验课和理论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实验的原理和技术,也有利于学生求知欲的激发和学习主动性的提高[1]。

2.2让学生参与准备流程《医学基础综合实验技术》实验准备工作繁多,如:试剂的配制、高压、分装,实验耗材的灭菌,菌种的培养等,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这些工作已经由实验师完成。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只是根据老师的指导将

这些实验试剂进行加样,对于试剂如何配置等却一无所知。这种教学流程使学生在实验中处于被动,缺乏主动操作和思考,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会使学生对实验课失去兴趣。因此,可以尝试开放实验室[2],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实验准备,让他们了解实验前需要什么,如何准备,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知识面,为独立完成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2.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能力一个科研课题通常需要几个学生通力协作才能顺利完成,所以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合作能力。例如,在Western blot实验中,将2~3个学生分为一个小组,可以将提蛋白、配凝胶及电泳、转膜等工作分工,每个学生都要独立完成实验的一部分,然后将各个部分连接起来,在实验过程中,要求每组同学分工协作、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密切配合,这样一个Western blot实验才能成功完成。小组合作的方式有利于知识互补和互相学习[3],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对科研工作的严谨态度。

2.4增加自主实验设计《医学基础综合实验技术》这门课程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几项实验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整体的科研思路,将所学的实验技术应用到具体的科研课题中。现在的实验教学内容往往是几个固定的实验项目,学生只是单纯的接受和学习,实验课结束后,仅仅了解了实验的一些原理和操作,而不能将这些技术应用到未来自己的科研课题中。因此增加学生自主实验设计的内容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将来要进行的课题研究,应用实验课所学的实验技术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让学生在讲台上对自己的方案进行讲解,并接受同学的提问,最后由教师进行讲评。当实验课进入这个环节后,新颖的教学方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将所学和所用紧密联系起来。这种实验课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的提到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

3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

传统的实验课成绩往往以实验报告为依据,不少学生应付了事,抄袭现象时有发生,实验报告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水平。因此,可以用多个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实验课成绩。例如:①实验课出席率;②平时实践表现;③实验报告;④自主实验设计。通过综合的考核方式建立,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实验课的重视,同时又能够比较全面的评价实验课的成效。

4教师的必备条件与自我提高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实验教学改革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4]。作为一名实验技术课程的讲授者,既是科研服务工作者,同时又是学生的接触科研的启蒙老师,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一招一式均要规范,使学生从教师身上学到严谨的科学态度,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严格规范的实验操作。因此,教师应具备以下条件:①热爱实验室工作,认真对待科研及教学;②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能够熟练使用实验室的各种仪器,深度了解实验技术的原理;③不断的获知和学习科研

领域中的新兴技术,能够对实验课内容进行更新;④具备科研和教学等多种技能,工作积极上进,具备不同學科间的科研协作精神和认识。

《医学基础综合实验技术》是一门更新换代特别快的实验课,要求讲授的内容与时俱进,教师需要不断提高理论基础知识和业务实践能力,既要经常查阅国内外文献,又要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对所学知识进行更新,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吴艳峰,曹雪涛.关于免疫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27(5):468-470.

[2]杨雅婷,李天俊,王英超,等.高校生物化学开放性实验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3,20(1):55-57.

[3]文晓红,李静.PBL在研究生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2):301-304.

[4]陈孔亮,郑启明.高校实验室体制改革思路[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17(2):96-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