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十法

合集下载

山西常有心意拳周身十一处练功法

山西常有心意拳周身十一处练功法

山西常有心意拳周身十一处练功法李复祯,人称常有师傅,是山西(形)心意拳一代宗师,创造了山西心意拳的辉煌历史。

常有师傅的技击之术精湛,当与他的训练方法有很大关系。

他勤奋练功,并独创了别具特色的心意拳练功法。

其实战诀:手眼身法步,轻灵巧妙猛,快打狠攻,乱而取之。

一、头支配全身运动,首练头部功夫。

头领起,下颏内收,脖后大椎穴拔起,如公鸡打斗时昂头,如猎豹、老虎搜寻猎物时头领起,体现出一股精气神。

头脑要保持冷静,有头顶破天之英雄气概。

头部不可妄动。

练法:1.闭眼,头自左向右旋转16次,自右向左旋转16次。

2.前点头、后仰头各16次,上升下缩如千斤顶。

3.两手掌搓太阳穴(阳气之所)。

拳经云:头打起意占中央,手足齐到人难防。

二、肩须松开沉下,不然,肺乍起,气上浮,根底飘。

切不可抬肩,耸肩。

两肩琵琶骨须练得灵活自如,才能沉肩发劲,使肩筋上伸下沉,活动自如,达到极限,自然可运用自如,技击时得心应手,方可合道。

练法:1.甩膀子。

前后一字步站立,两膝微扣,两胯松圆,左手护心,右臂贴耳前后划圆甩膀,如车轮状,自由落体不可用力。

如开天辟地。

前甩16次,后甩16次,左式同右。

2.肩上下活动,伸展腋下筋(轻松)。

3.两手交叉抱肩,极力缩肩,计数30下。

4.扩胸。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掌(或拳)直臂下垂由体前向两侧、向后扩胸,两手背在体后(或拳背)相触,练至肩部发热为止,应快速有力。

肩打有靠、挤、撞、顶、打等。

拳经云:“肩打一阴返一阳,两手只在暗处藏,左右全凭盖势取,束展二字一命亡。

”三、肘宁挨十拳,不挨一肘。

实战中,肘始终要坠,自然而然,非用力坠。

要锻炼肘关节的灵活性,使筋腱自由舒展,增强韧性、弹性,应两肘不离肋。

近使肘,远用手,以神速为贵,以半步为妙。

练法:1.直顶肘。

肘尖用力向侧顶撞。

2.裹肘。

肘向前、向中拧裹(有坠意)。

3.砸肘。

单臂(或双臂)屈肘肘尖向下,由上向下砸,高不过肩,砸肘要快速有力。

4.扫肘。

两臂在胸前屈肘,(由右向左,由左向右)横扫对方头部两耳门,扫击时快速有力,力达肘尖,上体右拧(或左拧)。

形意拳的十二大劲法

形意拳的十二大劲法

形意拳的十二大劲法武术的劲,是指通过人的肢体运动,即闪展腾拿、吞吐化泄、引进落空、侧身调膀等运动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力量。

这种力量的最大特点是在意识的支配下,通过气息的吐纳和肌肉筋骨舒展伸缩的有序变化而产生的。

所谓“意识支配”,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对人体内部呼吸和肌肉伸缩的控制而言。

演练形意拳特别强调内三合与外三合,要求意到、气到、劲到,也就是意、气、劲、形的高度统一。

拳谱中讲:“心之所发为之意,意之所向为之拳”,充分说明了形意拳的最大特点。

意、气、劲、形的统一,既能使全身之内力凝聚为一个整劲,又能使这一整劲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身体的某一部位瞬间爆发出去,达到破坚击锐的超常力量。

本文主要是就形意拳法中,对这种在意识指导下,瞬间爆发出来的劲力加以较系统的阐述,以期对形意拳爱好者起到一个参考和辅导作用。

形意拳的劲,归纳起来有十二种劲力,这十二种劲力在技击攻防的应用中各有侧重,现将这十二种劲力分别阐述如下。

一、内劲所谓内劲,是指通过形意桩功(三体式)套路的演练而获得一种能随意识转换方向、变化大小与强弱的一种力,因为这种力的运转特点是隐蔽于内而不显于外,故名“内劲”,例如同行们常讲的“气沉丹田”、“气冲百合”、“迈步如生根”等等,都是指“内气”而言。

“内劲”的锻炼,贵在以意识来引导动作,以呼吸来配合力的蓄发,从而提高驾驭全身肌肉张弛的机能和以气催力的能力。

练习“内劲”的关键是由松静入手,以静练气,以松练体,逐步将显露于外表的刚劲隐藏于内,从而达到外柔内刚、绵里藏针的境界。

二、整劲拳谱所云:“姿势安合劲要整”,所谓“整劲”,是指整个人体所具备的劲力在瞬间汇聚为一。

“整劲”大于人体某一个部位肌肉的收缩力,“整劲”用于进攻对手时,它可汇集于攻击着力部位,能极大地加强攻击力;在防守时,整劲汇集于防守部位,能加大该防守部位的抗击力。

“整劲”贵在一个“整字”。

整劲的培养和锻炼,要求身体各个部位必须在高度集中的唯一意念的指导和支配下,遵循同一个技法的要求,一动无有不动地进行专一的配合,先全身放松,聚气于丹田,再从丹田送达于四梢,根节催中节,中节催梢节,依次催送,节节灵通。

形意拳十二形方式

形意拳十二形方式

形意拳十二形方式形意拳十二形方式十二形拳是仿效十二种动物的动作特征而创编的实战技法,分别为龙形、虎形、熊形、蛇形、骀形、猴形、马形、鸡形、燕形、鼍形、鹞形、鹰形。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分享形意拳十二形方式,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十二形:意拳系的传统套路之一,是取十二种动物的动作特点编排而成,既是精妙的攻防技巧,又是练身的良好方法。

在十二形中,由戴龙邦传下的有十大形,即龙、虎、猴、马、鸡、燕、鹞、蛇、鹰、熊,后来形意拳鼻祖李洛能又添加了鮀和鹱形,使形意拳的技击之法更趋于全面。

较五行拳的练习,十二形又增加了许多手法、身法、腿法和步法,形象丰富、劲力全面,不仅能够提高身体素质、改变人的精神气质,进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还可锻炼和掌握多种劲力,提高攻防实战能力。

八字功:八字功是形意拳系的'套路之一,由于其传承者将这套拳法的拳路要诀概括为八个字,因而得名“八字功”。

而这八字分别是斩、截、裹、胯、挑、顶、云、领。

形意拳讲究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体用兼备,八字功就是致用的功拳。

每一字功法都有其独特的动作组成,各有不同的练法、功法和用法。

八字功既可每一字功法单独往返左右练习,也可八字功法串连起来练习,串连练习被称为八字功连环。

练习八字功可以学到五行拳和十二形之外的招式用法,对于丰富形意拳的技法,提高自身的技击能力有很多促进作用。

撕扒:撕扒又称为“搓手”,总的做法是,相互在对方身上找空档,见机攻手,相互吞化;高跳、低压、平扒拉,顺其自然变化;寻找最佳发力点,锻炼自身;足踏中门抢地位,贴身靠打;手如两扇门,全凭腿胜人;手护外。

五行,肘蔽内五脏;起钻落翻,上下左右,前拉后顺,敢吞会化,手去不空回,随收顺势攻。

搓手的动作、制肘、缠绕、点化是必用的。

其手法是“点点化化不许击”,腿法是“勾挂拌扫示意踢”,近身技击法是“盘肘与揉膀”。

技用功法主要有:手法:包括慢手、快手、缠手、乱手、喂手、顾手、拿手、破手、闪手、化手、一手顾两手、转环手、阴阳手。

形意拳的拳理拳法――十六练法

形意拳的拳理拳法――十六练法

形意拳的拳理拳法一一十六练法形意拳的拳理拳法一一十六练法“十六练法”是形意拳历代先师从实践中总结和提炼的关于手、眼、身法、步的要诣与精华。

凡学形意拳的,要想学出一点上乘的功夫,务须逐字逐句地领会此“十六练法”的深刻含义,除此之外, 没有捷径可走。

此“十六练法”是:一寸、二践、三躜、四就、五夹、六合、七疾、八正、九胫、十惊、十一起落、十二进退、十三阴阳、十四五行、十五动静、十六虚实。

现将这“十六练法”分述如下:一、“寸”,指步法而言。

它居形意拳“十六练法”之首,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在平时的演练或实际散手较技(太谷民间叫撕扒)时,无论是进步攻击、还是退步防守,都是前脚带后脚,后脚催前脚,要求进步要低,退步要高。

为防止被对方乘隙,一般来讲,步幅的大小不过“尺”,故名为“寸”。

拳谚云:“学者要知真消息,奥妙就在一寸间。

”这种“寸”的步法,其最大的特点是稳,即使攻击不成功,也极少被对方闪击;其次是发劲短促,一旦接触目标,就可充分发挥力达四梢的威力。

二、“践”,是指践步而言。

这种步法是后脚提起向前成虚步,同时束身向下,另一脚即利用束身的“弓弩劲”以“鹞子入林”之势尽力向前抢占有利地位,以达到攻击目的。

此步法一般在距对手两米左右时,突然发起攻击而用此步较适宜。

三、“躜”,是形意拳里特有的身法之一,所谓“躜”是说身、步二者相合相随,束身向前穿入,而瞬间贴近对方,叫做“躜”。

在形意拳谱中有“远践近躜、躜进合膝、沾身纵力”的理论。

“躜”的关键是身步二者必须相合相随。

四、“就”,是指对方攻击我的一瞬间,我即上下束身如一,犹如行进的槐虫,贴近对方,因势利导,弓I进落空,借势击之,以逸待劳,即拳谱所云:“打人如亲嘴,贴身近打全凭腿”。

五、“夹”,意指两股和两肘犹如夹剪,无论平时演练还是与人较技,都要两股紧夹,肛要上提,沉肩坠肘,两肘不离肋,势要严,劲要整,周身现“四象”,威严不可挡,谨慎防护周身要害,不给对方留有空隙,这是形意拳中重要的技法和防护要诀之一。

古拳谱《形意拳秘法》十二形招式与实战运用

古拳谱《形意拳秘法》十二形招式与实战运用

古拳谱《形意拳秘法》十二形招式与实战运用古人采龙、虎、猴、马、骀、猫、燕、鹞、鹰、鸡、鹤、蛇十二种动物之动作,象形取意,练成十二形象。

夫龙有搜骨之法,虎有扑食之猛,猴有纵跃之灵,马有蹄击之功,骀有竖尾之力,猫有捕捉登高之术,燕有取水之妙,鹞有穿林之巧,鹰有抓拿之技,鸡有斗智之勇,鹤有展翅之用,蛇有拨草之能。

观其形,取其能,其各物之技术,使人兼而有之,专练手眼身法步,必至行动灵敏,立势稳固,起若风,落若箭,形似狸猫,站如虎,进可以攻,退可以守。

苟能持之以恒心,不畏苦,不惮劳,纯功习练,须数载如一日,不五载而功必成,学者宜勉之。

一、龙形预备式dFr由预备式,左腿向后转旋约200度,屈膝成弓箭步,腰随腿向左拧,左臂上悬,横置头上,手心向上,肘弯处要圆,右手由胯旁,手背向前,往左方平运,至档间,将手藏伏,作裹身藏手式。

注意:眼须随左臂向左平移视线,左臂上裹时要含滚劲。

接前式,两足向右拧,屈右膝,腰随身向右拧,右腿变前弓步,右臂由左肋上举,横悬头上,手心向上,左手由额旁手心向下按至胯旁,手背向前平运,至档间藏伏,成裹身藏手式二。

再左足向前迈进一步,但足须绕至右足旁向前进,重心点则能稳寄右脚上,左臂由肋上提,横置额旁;右手由额上,手心向地下按至胯旁,手背向前上运,至裆中将手藏过,作裹身藏手龙形式二。

接前式,右手由额角下按至右胯旁止,左手由裆前提起前推,手心蓄力,作分心掌式。

注意:用掌前推时,劲须发于腰,以腰催膀,膀催腕,掌心蓄力,俟手到敌身一寸间,再发劲推去,敌固不及逃,劲亦难以散.学者注意之。

接上式,右腿前进一步,膝前屈,作弓箭步,右手随腿前推,肩和腰要平,左手指稍屈(作鸡爪式)向后抓,成龙尾式一。

如左步前上,左手随腿前推,右手指稍屈后抓,成龙尾式二。

注意:身须侧进,肩向前,手腕与肩及膝成一直线,后手与后腿亦成一垂直线。

实战用法:敌由左方击来,我以左手上裹敌臂,以右手背击敌左肋。

反之敌由右方击来,我以左手背击敌右肋。

形意拳盘根功之动功(行桩)

形意拳盘根功之动功(行桩)

形意拳盘根功之动功(行桩)动功(行桩)1.第一式∶气归丹田右脚在前,左脚在后,上身正直,两膝屈曲,如站'三体桩'之势,后脚距前脚约一脚半或稍多些。

后腿膝盖距前腿弯约6厘米(2寸许)。

两手握拳,置于脐下,相距约3厘米(一寸)远,拳心朝下;两肘向外开劲,两肩向下沉劲,两膊成半圆形,含胸拔背,顶头竖项;头向左转约30°~45°,二目平视。

这种姿势叫做鸡腿、龙身、猴背、熊房(图1)。

图1上身及双膊保持不动,双脚沿半径约一米的圆圈向左行走。

两脚各走一条线,走圈不可过大。

走步时,左脚外摆,肾经之脉气牵动;右脚向内扣,膀胱经之脉气流行。

步不要大,以两脚相距一脚半为宜。

双膝仍要保持屈山,后腿膝盖距前腿弯不超过6厘米(2寸)。

走步用形意拳的瞠步,脚底与地面平行,距地约1.5厘米(半寸)。

迈步时,前腿瞠,如行泥地、后脚蹬,脚掌内侧用力,牵动肝经、脾经,取《内经》'肝脾之气宜升'之意。

前脚脚跟先着地,然后全脚着地。

脚走双线,走步不要快。

全凭双脚、双膝用力。

仍用胁呼吸法,提脚为吸,落脚为呼,吸无意,呼有意。

所走圈数多少不限。

回身时,上身及两膊均不动。

右脚努力向里扣,身向左转,左脚提起置右踝骨旁,磨胫,脚底距地面约1.5厘米(半寸许),稍停,即向前迈出,落于右脚前一脚半之处,再进右脚;即变左脚在外,右脚在里,右脚摆,左脚扣,全身向右转圈行走。

其行走之身法、步法、呼吸之配合,皆同前,惟方向左右相反。

2.第二式∶落地三盘两腿站的姿势与前式相问,仍要保持鸡腿、龙身、熊膀、猴背。

两手内外劳宫相对,覆于丹田上,左掌在内,右掌在外,站好后,两小臂内旋,转至两掌心朝外,即向左、右斜下方撑按;肩要沉劲,肘要向外开劲,两膊要撑圆,含胸拔背,眼看左前方(图2)。

图2上身上肢不动,高度不变,沿圆弧路线向左行走。

其步法、身法、呼吸及回身动作,同第一式。

两臂之圆撑下按,十指张开,掌心空涵,则手三阴三阳之脉气全被牵动。

形意拳十法--曹继武

形意拳十法--曹继武
形意名师拳论摘要
来源:《精选宋氏形意拳术》
一、曹继武先生论形意拳十法摘要
(一)明三节。举一身而言之,则手肘为梢节,腰腹为中节,足腿为根节,然分
而言之,则三节中,亦各有三节也。如手为梢节之梢节,肘为梢节之中节,肩为梢节之根节,此梢节之三节也。胸为中节之梢节,心为中节之中节,丹田为中节之根节,此中节之三节也。足为根节之梢节,膝为根节之中节,胯为根节之根节,此根节之三节也。要领不外乎起、随、追而已。盖梢节起,中节随,根节追,三节相应,庶不致有长短曲直之误,参差仰俯之病,此三节之所以贵乎明者也。
以上十法练成一贯,而武艺不亦成乎!吾汇其理,摘其要而释之,以为后学者训。
截法者,截手、截身、截言、截面、截心也。截手者,彼先动而即截之也。截身者,彼未动而截之也。截言者,彼言露其意而截之也。截面者,彼面露其色而截之也。截心者,彼言甘貌恭放有意人也。追风赶月不放松,彼虽欲走而不能矣,何患其有杂计邪术乎。
(六)手足法。手法者,单手、双手、起手、领手、截手、出手也。筋梢发有起有落者,谓之起手,筋梢不发,起而未落者,谓之领手。起前手如鹞子入林,推后手如燕子抄水,往上一翻长身而落,此单手之法也。如双手相交并起并落,起如举鼎,落如分瓶(瓶未装物,即虚空之意),此双手之法也。顺起顺落,参以领搓者,谓之截手。当胸直出者,谓之出手。总之直而非直,曲而非曲,肘护心发,手胯随起,而其起似虎之扑人,其落如鹰隼之抓物也。
解曰:手打鼻通,火到金化,亦自然之理也。与人相较,先闭住自己五行(五官)以克他人之五行,才能以四两拨千斤也。可与四梢法相参考。
(四)身法。身法之要有八:起、落、进、退、反、侧、收、纵而已。夫起落者,起为横,落为顺也。进退者,进步低,而退步高也。反侧者,返身顾后,而侧身顾左右也。收纵者,收如伏猫,而纵如放虎也。大抵以中平为宜,以正直为妙,与三节相贯,此不可不知也。

形意拳十三式图解

形意拳十三式图解

形意拳十三式图解一、预备式:身体直立,两足跟靠拢,向前进方向转体45?,转体时足跟做轴,左足与前进方向平行,右足与前进方向成45?角,左足跟与右足弓相贴(图1,图2)。

要点:身体自然直立,放松、沉肩、含胸、拔背、悬头竖项,精神贯注,呼吸自然(腹式呼吸)。

二、起式(三俸式):两手向外翻转,两臂外旋由两侧向上托起,肘部下沉微屈,当前臂举至高与肩平时(图3),随即屈肘收掌,前臂内旋,阳掌经面部、胸部下按(随落随变),停于小腹处突变阳拳。

两手下落时,随之屈膝半蹲(图4),目平视前方。

左转身45?,两脚不动,右拳经胸前及下颏,向前钻出,高与鼻平,拳心向上,前臂向外拧劲,小指向上翻转,肘下垂(图5);左足向前进一步,左拳同时向前穿出(沿前臂内上侧),待两拳近于平齐时,同时内旋变掌,左掌向前、向下劈出,高在肩胸之间,右掌撤回腹脐处,两手要有分挣之力(即三体式),目视左掌食指(图6)。

要点:两掌向上托起时,不要引肩上耸,臂不要挺直;两掌下落时,肘不动,待两掌经过面部、胸部后开始渐变成拳,落至腹前时,突变阳拳,两肘要抱肋,头要顶,气要沉,左脚上步与左拳前钻,双拳同时内旋变掌,左掌前劈右掌撤至腹脐要同步,要体现拧裹、挣力,掌到脚停。

三、纵步金鸡独立:左脚向前纵一大步,右掌贴近左掌上面穿出,高与胸齐,左掌撤至左腰腹侧,掌心均向下,同时身体下蹲;右脚提起,脚掌与地面平行,足弓贴于左足踝处,上体微向前俯,目视右手食指(图7)。

要点:左脚前纵,右足要用力蹬地,以达纵步之远;左脚跟步要稳、快,双膝靠拢,身体不要过于前俯,两掌穿出、撤回要与脚动作同步进行,两掌穿出撤回要快,要有挣力。

四、退步金鸡独立:右脚靠左脚蹬力,向后纵一大步,左脚随之快速撤回至右脚处。

左脚提起,脚掌与地面平行,足弓贴于右足踝处。

与脚动同时,左掌由右掌上面穿出,高与胸齐,右掌撤至右腰腹侧,掌心均向下,同时身体下蹲,上体微向前俯,目视左手食指(图8)。

要点:左脚蹬、右脚后纵,要退步远、快、稳;左掌穿出、右掌回撤要快,要有挣力,要与脚动同步;双膝靠拢,身体不要过于前俯,两掌要有挣力。

形意拳内功练习方法

形意拳内功练习方法

形意拳内功练习方法形意拳是内家拳,它首先看重于内功意念的练习,故它具有理明,易悟,易成的特点。

形意拳的内功练习与一般的静功是相似的,基本要求也是一样的,它也是从站桩开始。

形意拳的桩是三体式,在三体式中要求做到外三合和内三合。

在外形姿势上要表达出十二形来,要有熊顶,龙颈,猴眼,乌嘴,燕膀,鹰瓜,蛇腰,虎胯,鸡腿,马足,龟尾,蛤蟆肚之势。

熊顶是指头部的后脑骨〔即百会穴后一寸左右的发圈处〕往上顶,象站立的熊似的,重心稳重。

龙颈是脖子向上伸直,有青龙出水升天之势。

猴眼是指眼睛在站桩时,其精神状态象猴子似的,要外精内灵。

在内要内视丹田,要跟随或领着意念精气走,要随着或领着精气,意念进行穴位间的开合或经络的运转。

在外要看对方的三尖。

重力线的两极〔三尖指两肩和头顶〕。

乌嘴是指嘴巴象乌鸦的嘴巴似的,要舌顶上鄂,气沉丹田。

燕膀是指肩膀象燕子似的沉肩堕肘。

鹰爪是指手型象老鹰的爪子似的,虎口要撑圆,有擒拿姿势,小指和无名指要自然弯曲,可起携带作用,中指要伸直有点穴的功能。

蛇腰是指腰椎要垂直中心,腰关节要自然松开,活动起来要灵活,快捷有力,象蛇飞行时的腰椎一样。

虎胯是指坐胯象老虎在纵跳山涧之时往下胯一坐的姿势。

鸡腿是指前脚下为平直,后脚与前脚成45度角。

后脚的内侧脚跟在前脚的内侧线的延长线上,有鸡走一条线之势,用以保证自身的重力线落在两脚支撑点的边线上。

马足是指两足象骑马时一样:上马时,打开两胯,坐在马背上奔跑时,两足要用力夹紧马肚,以防被摔下来,也象一把打开的大钳子,两足的意识直插地下,紧抱地球球心,两胯的意念要通过两膝盖,两足的涌泉穴直指地球球心。

龟尾是指我们的脊椎尾骨的形态要象乌龟的尾骨似的,尾闾骨往里收提,谷道内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身体中正,任督二脉畅通。

蛤蟆肚是指小肚子要象青蛙,蛤蟆的肚子鼓起,气沉丹田。

形意拳的三体式桩在内的要求完全是气功的要求,气功主要是精气神的练习,使精气神到达饱满旺盛的目的,到达健康身体的目的。

形意拳(三体式、十练)

形意拳(三体式、十练)

装订线形意拳筑基三体式三体式是所有武术门派都有的入门基本功,开中有合,合中有开,阴阳相争,阴阳相生,矛盾统一。

外形由母腹中的胎形(先天)向出生后的立形(后天)交合而成。

两手相抱,头往上顶,开步先进左腿。

两手徐徐分开,左手往前推,右手往后拉,两手如同撕棉之意。

左手直出,高不过口,伸到极处为度。

大指要与心口平,胳膊似直非直,似曲装订线手拉到小腹肚脐下,大指根里陷坑,紧靠小腹。

左足与左手要齐起齐落,后足仍不动。

左、右手五指俱张开,不可并拢,左手大指要横平,食指往前伸,左、右手大二指虎口皆半圆形。

两眼看左手食指梢。

两肩根松开均齐抽劲,两胯里根亦均齐抽劲,是肩与胯合也。

两肘往下垂劲,不可显露,后肘里曲,不可有死弯,要圆满如半月形。

两膝往里扣劲,不可显露,是肘与膝合也。

两足后跟均装订线相应,是手与足合。

此之谓外三合。

肩要摧肘,肘要摧手,腰要摧胯,胯要摧膝,膝要摧足。

身子仍直立,不可左右歪斜。

心气稳定,则心与意合。

意要专凝,则意与气合。

气要随身体之形式自然流行,不可有心御气,则气与力合。

如此,则阴阳相合,上下相连,内外如一,此谓六合。

实则内外相合。

亦即阴阳相合,三体之内劲因此而生。

基本要领:装订线三顶者何,头向上顶,有冲天之雄,头为周身之主,上顶则后三关易通,臂气因之上达泥丸以养性。

手掌外顶,有推山之功,则气贯周身,力达四肢。

舌上顶,有吼狮吞象之容,能导上升之肾气,下行归丹田以固命,是谓之三顶。

二曰三扣三扣者何,两肩要扣,则前胸空阔,气力到肘。

手背足要扣,则气力到手,桩步力厚。

牙齿要扣,则筋骨紧缩,是装订线三曰三圆三圆者何,背骨要圆,其力催身,则尾闾中正,精神贯顶。

前胸要圆,两肘力全,心窝微收,呼吸通顺。

虎口要圆,勇猛外宣,则手有裹抱力,是谓之三圆。

四曰三敏三敏者何,心要敏,如怒狸攫鼠,则能随机应变。

眼要敏,如饥鹰之捉兔,能预视察机宜。

手要敏,如捕羊之饿虎,装订线五曰三抱三抱者何,丹田要抱,气不外散,击敌必准。

养生的简单拳法

养生的简单拳法

养生的简单拳法形意拳是我国三大著名内家拳(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拳种之一,位列中国四大名拳,以技击实战而著称,但它的强身健体、修心养性、祛病延年之功效更为显著。

不妨和店铺一起来了解下简单易学的形意拳养生功法,欢迎大家的阅读!简单易学的形意拳养生功法一、形意拳桩功形意拳桩功是以养气、练气为主,通过站桩来聚气、运气,使人体气血充盈、通达,以达到强身健体、防病祛病的作用。

本桩功包括吐故纳新桩、激气桩、三才桩、混元桩、炼丹桩、盘根桩和三体式等。

1.吐故纳新桩此桩是练丹田内呼吸的热身预备功法,主要是排除体内浊气、吸纳外界清气,并通过外吸外呼、内吸外呼和外吸内呼等三种呼吸方法,逐渐过渡到内吸内呼的丹田内呼吸(胎息)。

功法动作(略)。

2.激气桩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动力能量,它包括先天之元气和后天之宗气、营气、卫气,并分布在四肢百骸和五脏六腑,以升、降、出、入的气机体现在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之中。

练此桩功,可以把先天、后天之气激活、强化,让人体周身气血充盈,激发人体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功法动作(略)。

3.三才桩此桩并不是“三体式”的亦称,而是一个单独的桩功。

此桩动作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吐纳导引的内气运行和肢体运动,并有独特的功用——通过呼吸吐纳,来引导丹田内气的升降起落和肢体、躯干的开合伸缩,达到采气、养气和炼气的功效。

功法动作(略)。

4.混元桩形意拳门内的混元桩不同于太极拳和大成拳的混元桩,步型不是那种类似于马步的步型,而是类似于三体式三七步的“一九步”,主练“一条腿顶两条腿”的平衡稳定。

上肢是怀抱乾坤,通过含胸拔背和顶命门来拉伸脊椎,消除后天的S形凹陷而练就返先天的“龙骨大弓”。

同时通过“三香朝天”和“五心相并”来引导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的中和混成,并使之运行周身腠理。

最终达到调形、调息和调心的锻炼效果。

功法动作(略)。

5.炼丹桩炼丹桩,一是指外形象过去道家炼丹的炉子,二是指该桩功主练丹田内气。

形意拳十二形练习要诀!

形意拳十二形练习要诀!

形意拳⼗⼆形练习要诀!形意拳乃内家拳系的⼀⼤主流,该拳看似朴实⽆华,实则内涵极深,如不明拳理,不懂阴阳,不知脉络格式,不晓⽓窍劲诀,不依法勤练,很难掌握个中奥妙的。

形意拳其特点以散⼿为主,套路辅之。

其动作形式虽简单,然⽽要求严谨,不以虚招花架炫⼈⽿⽬,注重健⾝与技击之实际效果。

根据⼈体⽣理之特点和内经有关⽓机与脏象的理论,通过练拳可调节脏腑之⽓⾎,加强其活动功能,以强⾝健脑,修残补缺;根据五⾏⽣克制化之理,因势利导,以出奇制胜。

此拳种内外兼修,⽓形合⼀,健⾝与技击并⾏不悖,乃是形意拳之真谛。

⼗⼆形拳系摹拟龙虎鹰熊马鲐燕猴鹞鼍蛇鸡等动物的动作形象特点,作为技击⽅法,编成拳套的,⼤多由五⾏拳⼿法演变⽽来,故称⼦拳。

如龙虎鹰马鸡等⼿法⾃上⽽下打击,系由劈拳发展演变⽽来。

熊鼍是顾法,由横拳演变⽽来。

另⼀些专打下节,如鲐、燕、蛇形以肩靠为主,鸡形则专练打击之准确性与鸡腿步法轻捷稳重之功,形意⼀般⾛鸡步。

⼀、龙形拳此拳采取龙升盘旋之能的特点。

练时拗步,右⼿起钻落翻,左腿后退,右腿前进,两腿剪形交叉,纵⾝跃起,同时左⼿从右⼿背上向前伸展,随即全⾝下降,成坐盘之势。

纵⾝时,应凝神静⽓,⽓沉丹⽥,以免呼吸急迫。

⾝法⽅⾯应注意升降伸缩之能,起时胸腹吸劲,胴势空穹,有拔背之功,俾敌⼿落空;降时束缩坐盘,前⼿极⼒前伸,后⼿极⼒后引,成拉⼸之劲。

两⼿左前右后侧⾝向右后⽅牵引,前⼿控制敌肘,后⼿控制敌腕,使其向侧后跌出。

⼿法似鹰形,惟鹰形重打,龙形重顾,腰际旋转,抽⾝掉膀之功,⾄为重要。

纵⾝⽽起可增强坠落下压之⼒,前后换步,⾝向⾃可左右变换,使敌⼿落空;⽽且因未退步,仍能紧沾敌⾝,使其不易⾛脱,便于牵引。

龙形纵⾝跳跃较难,也可改为右腿提起,脚尖外摆,前踹⽽下,成坐盘势。

前腿稍提,顺步⽽下,踹敌趾⾻,或踹其脚⾯。

意拳⼀般不⽤踢腿,恐其导致失重,或腿⾼容易被敌擒拿,所谓'脚踢浑⾝是空'。

⽽龙形脚不⾼,⼜以双⼿控制敌臂,可保⽆虞。

古形意拳拳谱大全

古形意拳拳谱大全

古形意拳拳谱大全形意拳的技法体系归纳成:从上向下的为劈劲;从下向斜上方的为钻劲;向前直打的为崩劲;拨开敌手用另一只手直击敌人的为炮劲;用横力制敌的为横劲。

并以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为理论基础,更以肺、肾、肝、心、脾等人体内脏相联系。

形成了现在的劈崩钻炮横的五形拳。

形意拳除了五行拳外,还以龙、虎、猴、马、蛇、鼍、鸡、鹞、燕、鹰、熊取其各动物之特长,编成十二形拳,形意拳与八卦掌,太极拳三门拳种被称为内家拳,是近百年来最盛行的三种拳种。

在清未年间,形意拳的李飞羽,八卦门的董海川,太极门的杨露蝉齐名于世,为内家拳的全盛时期。

形意拳拳谱,形意拳内功怎么练,形意拳绝招,形意拳。

古形意拳拳谱大全。

在民间流传的形意拳谱很多,如:“九要论”、“内功经”“神运经”“纳挂经”“地龙经”孙禄堂的“形意拳”刘殿琛著“形意拳术抉微”李存义著“形意拳谱”薛颠著“形意拳讲义”凌善清著“形意五形拳图说”许笑羽著“形意拳图解”姜容樵著“形意母拳”、李剑秋著“形意拳门拳术讲义”、王礼著“形意拳精义”、李天骥著有“形意拳”。

此外尚有许多抄本流传于世,形意拳的参考资料比各家拳种都多,这也作为形意拳门兴盛的一个证据。

形意拳发源于河北,广传于全国,各地都有练形意拳的人。

尽管形意拳传播广,派别多,但是练出的动作皆大同小异,仅在姿式上有大架子,开展与紧凑之分和十二形及十形之别(山西、河北练十二形,河南练十形)形意拳系由六合心意拳发展演化而来。

所谓“六合”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是为内三合。

“手与足合”“肘与()合”“肩与胯合”为外三合。

内三合加上外三合共为六合。

六合全能使形神一致,心到手至,意到神随,以思维支配动作,内外合一,以勇猛、劲整、条件反射快为其特点。

怎样才能达到六合的要求?首先要从站桩练起,形意拳最基本的桩是三体式(又名鹰捉)。

形意拳谱中专为练三体式写成一首歌,名为开式歌。

歌中按身、肩、臂、手、指、股、足、舌、臀等九部分,分别提出练法的要求。

形意拳十二形

形意拳十二形

本文来自《形意拳——十二形经典套路》一书节选主编:刘敬儒副主编:孙汝贤孔诚任涛然邓东荣胡耀武古川大石勇刘皓鹏欧阳楚风出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形意拳十二形关于形意拳十二形,刘奇兰之子刘殿琛先生在《形意拳抉微》一书中写得非常明确。

他写道:“天生动物各异其能,长于此者短于彼,未有能兼全者。

唯人为万物之灵,故能采诸物之长以为已用。

形意武术所以有十二形之别者,即此故也。

十二形者,龙、虎、猴、马、鼍、鸡、燕、鹞、蛇、鹱、鹰、熊也。

”意思是说形意拳与其它门派的武术不同的是学练动物之特长以为已用。

练习时要象其形,取其意,取法为拳。

所以练龙形时要练搜骨之能,练虎形要练扑食之勇,练猴形要练纵山之灵,练马形时要练疾蹄之功,练鼍形要练浮水之精,练鸡形时要练欺斗之勇,练燕形时要练抄水之妙,练鹞形时要练人林之巧,练蛇形时要练拨草之能,练鹱形要练竖尾之能,练鹰形时要练捉拿之功,练熊形时要练竖项之力。

把这些动物之特长练到自己身上,成为自卫防身的本领,所以说形意拳是攻防技击性极强的内家拳术。

形意拳也是有着特殊功效的健身长寿之术。

通过十二形的练习,使我们从精神到力量,从皮肤到内脏,从关节到骨骼,无一处不得到充分地锻炼。

从而改善和提高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等的人体机能,增强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从而健康长寿。

形意拳是内家拳,讲究“气沉丹田”,“练就丹田长命宝,万两黄金不与人”。

丹田是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起源地,练习十二形的过程,就是练就丹田,更好地疏经通络的过程。

《灵枢‘经脉》二篇强调:“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疏经脉是决死生处百病的关键,所以练习形意拳可以使慢性疾病得到康复,无病的人更加健美,老年人能够长寿。

本书介绍十二形时,每形都分4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前辈们真人真事的叙述,或通过20世纪60年代北京武术盛会的介绍,或通过形意拳老前辈们的讲述和传授,或通过对该形的考证和分析来说明该形的特性,该形的练法和使用,从而再现武术老前辈们的光彩形象,从而掌握该形的要领,提高练习形意拳的兴趣;第二部分介绍的是传统的河北形意拳十二形。

形意拳歌诀

形意拳歌诀

一、练功八字诀原文:顶、扣、垂、抱、月、圃、挺、尖,是谓桩功八字。

八字者实乃桩功之要点,形意拳之基础。

凡拳式站定,要八字俱备。

歌曰:(一)头往上顶项要直,舌顶上腭调呼吸,手指外顶腕放松,三顶齐顶是真机。

三顶身法脚提起,肛门提起如千飞,腰起高行如槐虫,身落鹞子钻树林。

(二)脚面弓扣趾抓地,手指弓扣鹰爪力,两膀合扣往外送,明瞭三扣岁一力。

(三)气沉丹田气之根,两肘下垂双肩沉,两膀垂坠往里夹,三垂齐垂诀窍真。

(四)丹田气抱诀窍真,心意把定聚精神,胳膊要抱有撑劲,三抱齐抱气贯身。

内外一气坚如铁,四梢齐发方为真。

(五)胳膊漫弓似月牙,腿膝漫弓似月牙,手腕漫弓似月牙,三月拳式是真法。

明瞭三月多一巧,三月齐动敏力发。

(六)胸脯要圆气下沉,脊背要圆似猴身,虎口撑圆掌心空,三圃齐圆是真形。

(七)挺腰竖项劲抖擞,腿膝要挺树生根,胳膊仲挺有舒劲,三挺齐挺力百钟。

(八)出乎总要看三尖,鼻尖手尖与足尖,三尖齐照如一线,落步六合是真奉。

昔日刘文华先生在清华大学教拳时,为了初学者便于掌握,特提出了练法八要:谷道提、三心并、三意连,三尖对、五行顺、四梢齐,心要晦,眼要毒。

二、手眼身法步形意拳如同其它拳种,也讲究手法,脚法,身法,步法,交手法等等。

但形意拳之法与其它拳种之法迥乎不同。

形意拳着重于拳法之基本原则的用,而不是追求其一招一式的长短高低。

兹按拳经所载,分别叙述如下:1、手法原文:手法者何?单手、双手,起手、领手是也。

束身而起,翻而落,起如举鼎,落如分砖。

筋梢发劲谓之起,筋梢不发劲谓之领。

手撩阴,肘护心,有曲有直,如虎扑人。

注解:对形意拳的手法,必须彻底弄清起落钻翻、横顺。

若用单手,起为钻,落为翻,起是横,落是顺。

手一动即谓之起,由动而直上而出谓之钻,钻之后小鱼际稍外扭谓之横,由扭而至虎口向上时即为翻,此时劲为顺手亦近乎落矣。

这即是起横落顺之意。

打劈拳时最为明显。

若用双手出势,仍是起钻落翻,起横落顺。

或双手交插而起,至顶上,然后向两边分而落,如鹞形振翅一般。

形意拳古拳谱

形意拳古拳谱

形意拳古拳谱国术 2008-09-21 22:49 阅读397 评论0 字号:大大中中小小夫內勁者,寓於無形之中,而接於有形之表,此固難以言傳者也,然其理亦可參焉。

蓋意乃氣之帥也,氣者體之充也。

心動而氣即隨之,氣動而力即赴之,此至理也。

今以功於藝者言之,以為撞勁者非也,功勁者非也,及謂抖勁崩勁者皆非也,唯顫勁是也。

撞勁太直,而難起落。

功勁太死,而難變化。

抖勁崩勁太促,而難展轉。

唯顫勁,出沒其捷,可使日月無光而不見其形,手到勁發,天地交合,而不費其力。

要之,運於三性之中,發於一顫之頃,如虎之伸爪不見爪,而物不能逃,龍之用力不見力,而山不能阻。

如是諸法合而為一,克人豈有不利乎。

一、五行:五行者,乃金、木、水、火、土配与五拳者,为劈、崩、钻、炮、横二、五行(五拳)相生:劈拳变钻拳,为金生水钻拳变崩拳,为水生木崩拳变炮拳,为木生火炮拳变横拳,为火生土横拳变劈拳,为土生金三、五行(五拳)相克:劈拳破崩拳,为金克木崩拳破横拳,为木克土横拳破钻拳,为土克水钻拳破炮拳,为水克火炮拳破劈拳,为火克金(注:形意拳对练,可根据五行生克制化自编自排)形意十二形十二形者:龙、虎、猴、马、鼍、鸡、鹞、燕、蛇、鲐、鹰、熊(注:鲐字有误,应该是台加鸟的鲐,由于电脑打不出来,故只好以鲐代之) 一、龙形:龙形飞升,伏龙落地二、虎形:虎抱头,猛虎扑食三、猴形:猴子挂印,猴子窃绳,猴子爬杆四、马形:勒疆,搬,顶五、鼍形:左右翻江六、鸡形:三穿掌,金鸡舍米,金鸡抖鳞(一)(二)金鸡上架,金鸡报晓七、鹞形:鹞子束身,鹞子入林,盖捶,鹞子拈天,鹞子返身八、燕形:燕子晗泥,燕子抄水(一)(二),燕子食米,九、蛇形:蛇形缠身,蛇形昂首,蛇形转身十、鲐形:鲐形俯身,鲐形上架十一、十二、鹰形,熊形,鹰熊斗智:熊顶,鹰抓李存义拳谱五行拳解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之谓也。

如人之内有五脏,外有五官,与五行相合,心属火,脾属土,肝属木,肺属金,肾属水,此五行之隐于内者。

形意拳绝招

形意拳绝招

形意拳绝招形意拳习练者在掌握了各种入门要领,即基本上达到了招熟阶段(包括五行、十二形、各种套路)后,就有必要进行各种单式的操手练习了,以用来进一步增加对各种招式的熟练程度和理解,提高体认的深度。

所谓“手足四肢,教练纯熟,不令而行也”。

还可配合使用各种辅助手段,增加强度、数量,以增长功力,便于以后在实战对搏中运用自如。

在古代形意拳单操的练习是不传之秘,一般人只知道练形意拳练习功效奇速,却不知道单操的正确练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练习单操,可加深功力。

主要以鹰捉、劈拳、钻拳、虎扑、炮拳、套路中的各个单式、抖大杆等为基本招式和手段,效果确实显著。

如鹰捉的单操练习,在三体式的基础上,前手撤歩回拉,上钻至胸前做虎抱头的动作,然后做定势钻拳,继而做原定鹰捉,继而再做撤歩回来,重复前面的动作。

当左式练疲惫后,再做右式的练习,这样不上步的练习鹰捉,将鹰捉动作一分为三,如果书法的中的正楷书,对于初学者来说十分容易掌握,也对形意拳每一式的运用有十分明确的认识。

说某某前辈一掌将某某击出丈外,某某前辈一脚踩碎大方砖,某某前辈势若奔马、形若旋鹰等等,并非谣传,确是事实,只是常人少见而已。

这些基本都是单操手练习的成果。

形意拳之秘传单操练习形意单操某个或某些手法熟练后,自然就要在练习中发力了。

由力小、力散到力大、力整,逐步操练出各种劲法、体认各种劲法,随着功夫的加深,人的拳术思维发生质的变化,步入暗劲、化劲阶段。

单操发力熟练后,能发出整力,场面极为壮观。

只见发力者身形一抖,力由脚、腿、胯、腰、肩直传上肢,极其威猛、自如,之后即可生出爆发力。

这个阶段就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即大多数人发力时震头,有时一个单操式发出后,能震的自己头晕眼花。

我们都知道'演练时无人似有人”这个说法。

这个说法原意是在习练中假想有强敌始终在面前,与自己拆招对手,自己也与其拆招对手,以增加真实性,培养临阵对敌时的心理、心态,有利于对敌时不心颤手摇、眼花气短,这大家都知道。

武术必知歌诀(形意拳)

武术必知歌诀(形意拳)

武术必知歌诀(形意拳)劈拳:双榻双钻气相连,起吸落呼莫等闲。

易骨易筋加洗髓,脚踩手劈一气传;钻拳:钻拳原是地反天,上下同打是真传。

左右相同随意变,收吸发呼劲合丹;崩拳:崩拳属木疾似箭,发动全凭一寸丹。

跟顺变化随法用,转身提足把树攀;炮拳:炮拳先走虎跳涧,两劈下裹如搜山。

钻崩之中加化打,提肛实腹水火关;横拳:横拳出手似铁梁,横中有直横中藏。

左右穿裹应合意,收势退横劲宜刚。

劈拳:劈拳似斧有劈物之意劈拳似斧性属金,专重掉膀破敌营,肺气凛然身先进,挤劲着力落胸襟。

崩拳:崩拳似箭有射雕之意崩拳似箭性属木,—直一曲相继出,肝气顶发易胜敌,根本全仗后足力。

攒拳:攒拳似水有流动曲折翻浪冲天之势攒拳似闪性属水,漩流曲折浪冲霄,肾气固本元气足,拳击下巴鼻头只。

炮拳:炮拳似火有爆炸雷鸣之势炮拳爆炸性属火,上正下斜十字手,心气沉在丹田内,烈焰炸轰敌飞出。

横拳:横拳似土有展转滚动无处不弹之意横拳似弹性属土,左右展转切合弧,脾气吸入内滚动,攒横压顺顶中击。

龙形歌诀:龙形属阴搜骨能,左右跃步用柔功。

双掌穿花加起落,两腿抽换要灵通。

虎形歌诀:虎形属阳力勇猛,跳涧搜山它最能。

抢步起时加双钻,双掌抱气扑如风。

猴形歌诀:猴形轻灵起纵轻,机警敏捷攀枝能。

叼绳之中加挂印,扒杆加掌向喉中。

马形歌诀:马有垂\疾蹄功,跳涧过步速如风。

丹田抱气双拳裹,左右双冲是真情。

鼍形歌诀:鼍性最灵浮水中,左右拨水是真形。

又有钻意加侧打,左顾右盼拦中用。

鸡形歌诀:金鸡报晓独立能,抖翎发威争斗勇。

独立先左后右意,食米夺米上架行。

燕形歌诀:燕雀轻盈抄水能,向后展翅快如风。

上托提撩三抄水,全部动作要轻灵。

鹞形歌诀:鹞有束身入林能,又有翻身钻天功。

先从束身后入林,钻天翻身前后同。

蛇形歌诀:蛇体玲珑拨草轻,屈伸如意蟠绕能。

左右斜拨是靠打,横劲原由坎中生。

鸟台形歌诀:鸟台性最直能竖尾,上架下落用拳行。

展翅之中有挽式,虚心实腹真道成。

鹰形歌诀:鹰张烈狠捕捉能,上似劈拳下掳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起前手如鹞子入林,推后手如燕子抄水,往上一翻长身而落,此 单手之法也。如双手相交并起并落,起如举鼎,落如分瓶(瓶未 装物,即虚空之意),此双手之法也。
• 顺起顺落,参以领搓者,谓之截手。当胸直出者,谓之出手。总 之直而非直,曲而非曲,肘护心发,手胯随起,而其起似虎之扑 人,其落如鹰隼之抓物也。
• 如遇人多或持有器械者,则连腿带脚并翦而上,即所谓採脚二起 之说,亦即鸳鸯脚法,又如鹞子入林,燕子抄水之式也。学者随 便使用,但纵横之法不可不熟,习之纯熟,用之无心,方尽其妙 也。
(六)手足法
• 手法者,单手、双手、起手、领手、截手、出手也。筋梢发有起 有落者,谓之起手,筋梢不发,起而未落者,谓之领手。
• 解曰:面笑不动唇,提放有意人也。追风赶月不放松,彼虽欲走 而不能矣,何患其有杂计邪术乎。
(九)三性调养
• 盖眼为见性,耳为灵性,心为勇性,此三性者术之妙用也。故眼 中不时常循环,耳中不时常报音,心中不是常惊省,则精灵之意 在我,庶不致为人所窥,而生失机之虞也。
• 解曰:临阵须提防,小心无过矣。
• 开法者,有左开右开、刚开、柔开。左开如神填炮(里括),右 开如外填炮(外括)也。刚开如前六艺之硬功,柔开如六艺之软 功也。
• 截法者,截手、截身、截言、截面、截心也。截手者,彼先动而 即截之也。截身者,彼未动而截之也。
• 截言者,彼言露其意而截之也。截面者,彼面露其色而截之也。
截心者,彼言甘貌恭我,防其有心,而迎机以截之也。
• 步法者,寸、颠、过、快、溅是也。如两三尺远,则用寸步,如 四五尺远,则用颠步,必颠一步方能到也。若遇身大力强者,则 用过步,即进前脚,急过后脚,所谓步起在人落过于人也。
• 如有一丈八尺远,则用快步,快步者,起前脚带后脚平步如飞而 去,并非跳跃而往也,此马奔虎窜之意也,非艺成者不可轻用, 惟远不发脚而已。
形意拳十法
(一)明三节
• 举一身而言之,则手肘为梢节,腰腹为中节,足腿为根节,然分 而言之,则三节中,亦各有三节也。。
• 如手为梢节之梢节,肘为梢节之中节,肩为梢节之根节,此梢节 之三节也。胸为中节之梢节,心为中节之中节,丹田为中节之根 节,此中节之三节也
• 足为根节之梢节,膝为根节之中节,胯为根节之根节,此根节之 三节也。要领不外乎起、随、追而已。盖梢节起,中节随,根节 追,三节相应,庶不致有长短曲直之误,参差仰俯之病,此三节 之所以贵乎明者也。
(七)上法进法
• 盖上法以手为妙,进法以足为奇,而总以身法为要,如手起似丹 凤朝阳是也。其进步如前步抢上抢下进步后脚踩打是也。
• 是必三节明,四梢齐,五行闭,身法活,手足之法连,而后视其
远近,随其老嫩,一动而即至也。
• 然其方亦有六焉,六者何?即工、顺、勇、疾、狠、直是也。夫 工者巧也。顺者自然也。勇者果断也。疾者紧急也。
• 目通于肝,鼻通于肺,耳通于肾,舌通于心,人中通于脾,此五 行之现于外者也。故曰:五行本是五道关,无人把守自遮拦,天 地交合遮日月,武艺相争闭五行,真确论也。
• 而所最宜知者,手心通心属火,鼻尖通肺属金,火到金到,亦自 然之理也,余可类推。
• 解曰:手打鼻通,火到金化,亦自然之理也。与人相较,先闭住 自己五行(五官)以克他人之五行,才能以四两拨千斤也。可与 四梢法相参考。
• 足法者,起钻落翻,忌踢宜踩而已。盖脚起望膝,膝起望怀,脚 打膝分而出,而其形上翻如手起之撩阴也。至于落则如以石钻物, 如手之落浮眉也,其忌踢者,脚起浑身是空也。
• 宜踩者,如置物于足下也,即手落如鹰捉是也。然手足之法,本 自相同,而足之为用,亦必如虎行之无声,龙行之莫测,然后可 也。
• 解曰:手法与足法,总取轻利灵活为妙,切勿习于滞呆之气,以 自陷于失利,所谓滞气不打人也。
(四)身法
• 身法之要有八:起、落、进、退、反、侧、收、纵而已。夫起落 者,起为横,落为顺也。进退者,进步低,而退步高也。反侧者, 返身顾后,而侧身顾左右也。收纵者,收如伏猫,而纵如放虎也。 大抵以中平为宜,以正直为妙,与三节相贯,此不可不知也。
• 解曰:起望高,束身而起,落望低,展身而落。
(五)步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十)劲法
• 夫劲寓于无形之中,而接于有形之表,实难以言传,然其理亦可 参焉。盖志者气之帅也,气者体之充也,心动而气即随之,气动 而力即赴之,此必然之理也。
• 今以功于艺者言之,以为撞劲者非也,功劲者非也,所谓拼劲、
崩劲者皆非也,殆颤劲是也。
• 撞劲太直,不利于起落,功劲太死,而难变化,拼劲崩劲太促, 难以展招,惟颤劲出没其捷,可使日月无光,而不见其形,手到 劲发,天地交合,如风一过,而不费其力。
• 总之运于三性之中,发于一战之顷,如虎之伸爪不见爪,而物不 能逃,龙之用力不见力,而山不能阻,如是十法合而为一,而克 人岂有不利者乎。
• 以上十法练成一贯,而武艺不亦成乎!吾汇其理,摘其要而释之,
以为后学者训。(来源:《精选宋氏形意拳术》)
• 盖气从丹田而生,如虎之狠,如龙之惊,气发而为声,声随手落, 手随声发,一枝动而百枝动,四梢既齐,而内劲无不出矣。
(三)闭五行
•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内属人五脏,外属人五官。如 心属火,心急勇力生;肝属目,肝急火焰冲;脾属土,脾动大力 攻;肺属金,肺动沉雷鸣;肾属水,肾动快如风,此五行之存于 内者也。
• 狠者恨也、忿怒也,即动不容情,心一颤而内劲出也。直者直发 心中的见之真而彼难变化也。六方明,则上法进法得矣。
(八)顾法、开法、截法、追法
• 顾法者,单顾、双顾、上顾、下顾、顾前后左右是也。如单顾则 用截捶,双顾则用横捶,顾上则用冲天炮,顾下则用卧地炮,顾 前后则用前后梢捶或用前后斩拳,顾左右则用括边炮或括身炮捶, 此以随机而动,非若他人之钩连棚架也。
• 解曰:起随追劲法也,三节名虽不一而劲法则一也。盖通身劲法 如是,而各节中之劲法亦如是。起要起去,随要随定,追要追上 ,一动而三劲皆至,则无失矣。
• 诀曰:身以滚而起,手以滚而出,身进手足随,三节自然齐。
(二)齐四梢
• 盖发为血梢,手足指甲为筋梢,牙为骨梢,舌为肉梢,此四梢也。 必使发欲冲冠(怒发冲冠),甲欲透骨,牙欲断金(咬牙切齿), 舌欲催齿(舌顶上颚),心一颤而四者皆至,则四梢齐,而内劲 自然出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