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济宝书

合集下载

皮肤科常用中药处方

皮肤科常用中药处方

皮肤科常用中药处方1. 一贯煎〔《柳州医话》〕北沙参麦冬当归生地枸杞子川楝子成效:养肝阴、疏肝气。

适应证:肝阴缺乏、胸胁不舒或疼痛等症。

2. 二妙散〔丸〕〔《丹溪心法》〕苍术黄柏成效:清热化湿。

适应证:湿疹、臁疮。

3.消风散金银花刺蒺藜防风蝉蜕僵蚕丹皮生地黄成效:清热凉血,祛风止痒。

适应证:荨麻疹、湿疹、皮炎等属血热者。

4. 十全大补汤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芪肉桂成效:益气补血。

适应证:皮肌炎的气虚、血虚及脾虚型。

5. 七三丹熟石膏7份,升丹3份共研细末。

成效:提脓祛腐。

适应证:流痰、瘰疬等,溃后腐肉难脱,脓水未尽者。

6. 七宝美髯丹〔《召应节方》〕制首乌牛膝补骨脂茯苓当归菟丝子枸杞子成效:补肾,乌须发。

适应证:脱发、白发。

7. 三黄洗剂大黄黄柏黄芩苦参成效:清热、止痒、收湿。

适应证:外用于急性接触性皮炎、疖等。

8. 三虫散全蝎蜈蚣白僵蚕等分研末成效:熄风消痰。

适应证:治喉堵塞。

9. 马齿苋水剂〔《简明中医皮肤病学》〕马齿苋煎水成效:清热收湿。

适应证:脓疱疮、足癣等感染糜烂等。

10. 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金银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蒲公英野菊花成效:清热解毒。

适应证:急性化脓性皮肤病,如脓疱病、毛囊炎及疖等。

11. 天麻钩藤汤〔《杂病证治新义》〕天麻钩藤茯神石决明黄芩山栀子杜仲川牛膝桑寄生首乌藤益母草成效:平肝熄风。

适应证:神经性皮炎、瘙痒症等血虚肝旺型。

12. 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决》〕熟地山萸肉干山药丹皮白茯苓泽泻成效:补肾水、降虚火。

适应证:红斑狼疮辩证属肝肾阴虚证者。

13. 化斑汤〔《温病条辨》〕石膏知母甘草玄参犀角粳米成效:清热凉血。

适应证:血热型白疕、红斑性狼疮。

14. 气熏疮药〔《卫济宝书》〕雄黄雌黄蚌粉皂角米醋适应证:同煮至沸,以气熏医治毛囊炎、疖病等。

15. 四妙散〔《外科精要》〕炙黄芪当归金银花炙甘草成效:托里排脓。

适应证:复发性疖病毛囊炎。

《中医古籍珍本集成》书目总清单

《中医古籍珍本集成》书目总清单

《中医古籍珍本集成》·书目总清单xx:自古求学必备书目,或购或抄,欲做学问必不可少。

下列书目为中医临床大家携手文献整理专家将现存世中医经典名著精选,以现代数码技术处理后精制影印,各分卷附请当代中医专家、教授撰写引言、导读,并在原文基础上作点校、注释。

所有书目网络均可购得。

xx按:所有书目皆为古籍原版之影印,大量第一次得见真面目之珍本,幸甚。

书目图样ISBN书名版本定价978-7-5357-8290-8灵枢素问节要浅注(上)清光绪元年1875善成堂本180.00灵枢素问节要浅注(下)978-7-5357-8405-6难经经释、难经悬解清雍正5年1727徐氏洄溪草堂刻本、清同治11年1872冯氏刻本70.00978-7-5357-8393-6素问直解(上)清光绪13年18 87浙江书局本260.00素问直解(下)978-7-5357-8390-5难经集注清嘉庆宛委别藏本85.00978-7-5357-8386-8内经评文(上)清光绪24年1898周氏丛书本210.00内经评文(下)978-7-5357-8288-5古本难经阐注清乾隆3年体仁堂刻本70.00978-7-5357-8287-8内经知要清光绪9年崇德堂刻本65.00978-7-5357-8291-5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清江阴朱文震校刊本、清刻《刘河间伤寒六书》本100.00978-7-5357-8523-7内经博议清乾隆元年孙石芝抄本86.00978-7-5357-8522-0读素问钞明嘉靖6年休宁程确斋初刻本95.00978-7-5357-8571-8黄帝内经素问上明顾从德影刻宋嘉祐本200黄帝内经素问下978-7-5357-8597-8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医津一筏宣明:清末xx震重刊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一筏:清道光13-24年1833-1844昭代丛书本110978-7-5357-8603-6灵枢经明赵府居敬堂刻本120978-7-5357-8601-2素问入式运气论奥、运气论奥:元刻本运气:清内府抄本68978-7-5357-7020-2伤寒论明赵开美仿宋本74.00978-7-5357-7032-5注解伤寒论清光绪6年1880扫叶山房刻本64.00978-7-5357-7024-0伤寒明理论、伤寒活人指掌、伤寒兼证析义宋景定1261建安庆有堂新刊本、明崇祯5年1632金陵原刻本、清康熙6年1667金阊书业堂刻本88.00978-7-5357-7029-5伤寒总病论、伤寒发微论清道光3年1823黄氏士礼居覆宋刻本、明万历39年1611乔山堂刘龙田刻本63.00978-7-5357-7015-8伤寒类证活人书清光绪23年1897儒林堂刻本92.00978-7-5357-7018-9伤寒百证歌、伤寒九十论、伤寒要旨药方元刻本、清咸丰3年1853仁和胡氏木活字本、宋乾道7年1171姑孰郡斋刻本83.00978-7-5357-7016-5伤寒补亡论清道光1年1821徐锦校刻本心太平轩藏板104.00978-7-5357-7028-8伤寒直格、伤寒贯珠集元天历1年1328建安翠岩精舍刻本、日本文政9年1826小川氏校刻本稽古斋藏板89.00978-7-5357-7031-8尚论篇清乾隆28年1763黎川陈守诚刻本77.00978-7-5357-7030-1尚论后篇清乾隆28年1763黎川陈守诚刻本69.00978-7-5357-7019-6伤寒来苏集(上)清乾隆20年1755马中骅校订本145.00伤寒来苏集(下)978-7-5357-7025-7伤寒溯源集(上)清康熙47年1708虚白室刊本190.00伤寒溯源集(下)978-7-5357-7026-4伤寒悬解清道光12年1832长沙徐氏燮和精舍刻黄氏医书八种本80.00978-7-5357-7021-9伤寒论纲目(上)清同治13年1847湖北崇文书局刻本160.00伤寒论纲目(下)978-7-5357-7022-6伤寒论浅注清光绪2年1876懿惠堂刻本72.00978-7-5357-7027-1伤寒寻源清光绪7年1881刻本62.00978-7-5357-7014-1金匮玉函经二注清道光12年1832刻本吴郡经义斋藏板104.00978-7-5357-7012-7金匮钩玄、金匮要略心典清光绪33年1907京师医局据朱文震刻本修补印本、清雍正10年1732刻本遂初堂藏板97.00978-7-5357-7013-4金匮翼(上)清嘉庆18年1813赵亮彩刻本120.00金匮翼(下)978-7-5357-6097-5金匮要略浅注清光绪13年1887五福堂刻本76.00978-7-5357-7298-5金匮要略方论元至元6年1340邓珍刊本55.00978-7-5357-8284-7金匮玉函经清康熙55年1716陈世杰刻本76.00978-7-5357-8533-6金匮要略论注(上)清光绪5年扫叶山房本160.00金匮要略论注(下)978-7-5357-8576-3金匮要略直解清康熙12年刻本135978-7-5357-8587-9金匮玉函要略方论、伤寒六书纂要辨疑金匮:明刊本纂要辨疑:明崇祯5年1632金陵刻本118978-7-5357-8584-8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伤寒指掌标本:清光绪33年1907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指掌:清嘉庆12年1807刻本115978-7-5357-8582-4伤寒撮要清道光19年瑞鹤堂刻本110978-7-5357-8579-4伤寒论本旨上清同治6年聚文堂刊本248伤寒论本旨下978-7-5357-8578-7伤寒论后条辨上清康熙10年1671式好堂刊本260伤寒论后条辨下978-7-5357-8604-3伤寒论证辨清康熙51年1712许华生刻本80978-7-5357-8589-3伤寒微旨论、伤寒正宗微旨论:xx4年长xx书室丛书本正宗:清康熙刻本120978-7-5357-8575-6伤寒绪论清康熙6年1667刻本138978-7-5357-8574-9伤寒缵论清康熙6年1667刻本135978-7-5357-8577-0仲景伤寒论疏钞金錍上清顺治6年1649刻本360仲景伤寒论疏钞金錍下978-7-5357-8197-0广瘟疫论、湿热条辨清乾隆48年1783刻本、清光绪7年1881慈水杨采青校简香斋刻本75.00978-7-5357-8191-8温病条辨(上)清嘉庆18年1813问心堂刻本135.00温病条辨(下)978-7-5357-8194-9痧胀玉衡清康熙14年1675书业堂刻本85.00978-7-5357-8186-4痧胀源流、疫疹一得清道光21年1841三省堂刻本、清抄嘉庆16年重刻本70.00978-7-5357-8193-2伤寒瘟疫条辨(上)清乾隆50年1785刻本140.00伤寒瘟疫条辨(下)978-7-5357-8187-1时病论(上)清光绪10年(1884)至13年(1887)三xxxxxxxx房刻本120.00时病论(下)978-7-5357-8198-7松峰说疫(上)清咸丰10年1860近文堂藏版105.00松峰说疫(下)978-7-5357-8196-3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清同治2年1863上海崇本堂刻本70.00978-7-5357-8188-8温热经纬(上)清咸丰2年1852刻本105.00温热经纬(下)978-7-5357-8190-1温热暑疫全书清康熙18年1679著者序刻本70.00978-7-5357-8195-6温疫论、痎疟论疏清康熙48年1709刘敞校刻本、光绪4年当归草堂本80.00978-7-5357-8189-5温热论、瘟疫明辨清光绪3年1877周氏医学全书本、清乾隆15年1750汪氏紫峰刻本70.00978-7-5357-8192-5阴证略例、温热病指南集清光绪2年1876至13年1887归安陆氏刻十万卷楼丛书本、清光绪2年1876云间复园刻本75.00978-7-5357-8527-5瘟疫论类编清咸丰10年刻本68.00978-7-5357-8526-8瘟疫论补注清光绪21年1895扬州文富堂刻本70.00978-7-5357-8292-2医宗备要清嘉庆19年1814忠恕堂刻本65.00978-7-5357-8404-9脉义简摩(上)清光绪22年1896周氏医学丛书本140.00脉义简摩(下)978-7-5357-8380-6脉简补义清光绪22年丙申(1896)池阳周学海刻周氏医学丛书本75.00978-7-5357-8525-1诊病奇侅清光绪14年1888四明王仁乾于日本铅印本60.00978-7-5357-8301-1脉诀指掌病式图说、脉学辑要指掌:xx29年《医统》本;辑要:日本宽政7年1795江户万笈堂刻本聿修堂藏板68.00978-7-5357-8388-2诊宗三昧清康熙28年己巳(1689)金阊书业堂刻本60.00978-7-5357-8297-7察病指南、四诊法指南:xx宽永21年1644刻本70.00978-7-5357-8293-9脉经元天历1330刻本95.00978-7-5357-8528-2脉诀汇辨(上)清康熙61年校勘本128.00脉诀汇辨(下)978-7-5357-8418-6三指禅清光绪21年乙未(1895)澹雅书局刻本65.00978-7-5357-8529-9病机沙篆清刻本80.00978-7-5357-8534-3医灯续焰(上)清顺治9年初刊本280.00医灯续焰(中)医灯续焰(下)978-7-5357-8391-2广成先生玉函经、崔真人脉诀、诊家索隐玉函经:xxxxxx;xx真人:xx《xx十书》本;xx:清嘉庆4年1799刻本65.00978-7-5357-8389-9形色外诊简摩清光绪22年1896周氏医学丛书本75.00978-7-5357-8376-9脉诀刊误集解明崇祯6年1633重刻本76.00978-7-5357-8414-8望诊遵经清光绪元年1875求志堂刻本88.00978-7-5357-8299-1诊家直诀、重订诊家直诀、辨脉平脉章句直诀:清光绪22年1896周氏医学丛书本;重订、章句:清光绪17年1891至清宣统3年1911池阳周氏福慧双修馆刻本;68.00978-7-5357-8600-5脉理宗经脉粹:xx永正15年抄本宗经:清刻孤本88978-7-5357-8581-7识病捷法明万历11年刻本230978-7-5357-8586-2四诊脉鉴大全清康熙33年1694体仁堂刻本75978-7-5357-8473-5诊家正眼医学辑要正眼:清康熙6年1667士材三书本辑要:清道光16年1836刻本90978-7-5357-8455-1医方集解清康熙21年(1682)宏道堂刻本100.00978-7-5357-8457-5古今名医方论清康熙14年1675古怀堂刻本90.00978-7-5357-8494-0医方论清光绪14年1888扫叶山房刻本70.00978-7-5357-8491-9千金翼方(上)元大德11年1307梅溪书院刻本(《东洋医学善本丛书》)270.00千金翼方(中)千金翼方(下)978-7-5357-8454-4仁斋直指方论宋刻本120.00978-7-5357-8493-3史载之方宛委别藏本65.00978-7-5357-8453-7世医得效方(上)元刻本(配补)400.00世医得效方(中)世医得效方(下)978-7-5357-8452-0肘后备急方明万历2年1574李栻-刘自化本110.00978-7-5357-8558-9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元大德8年1305勤有堂本90.00978-7-5357-8496-4洪氏集验方、潜斋简效方宋乾道6年1170姑孰郡斋刻本、清咸丰3年1853重庆堂本70.00978-7-5357-8560-2普济本事方日享保20年1735刻本120.00978-7-5357-8497-1急救良方、易简方急救:xx29年1550自刻本xx:日天保4年1830刻本100978-7-5357-8182-6成方切用(上)清乾隆26年1761利济堂刻本300成方切用(下)978-7-5357-8498-8是斋百一选方日本宽正11年1799覆元刻本160978-7-5357-8495-7医方考(上)明万历14年亮明斋刻本200医方考(下)978-7-5357-8490-2备急千金要方一日本影宋本550备急千金要方二备急千金要方三备急千金要方四978-7-5357-8492-6串雅内外编清乾隆年间抄本150978-7-5357-84-1本草从新清光绪6年1880扫叶山房刊本120978-7-5357-8739-2本草汇言一清顺治2年大成斋藏版470本草汇言二本草汇言三本草汇言四978-7-5357-8508-4本草衍义宋庆元元年1195年重修本60978-7-5357-8509-1雷公炮制药性赋清光绪32年1906扫叶山房本50978-7-5357-汤液本草清光绪33年医统本95978-7-5357-8483-4药性通考清道光29年1849原刻本130978-7-5357-8482-7重修政和经史证类本草一金泰和1249张存惠晦明轩刊本360重修政和经史证类本草二重修政和经史证类本草三重修政和经史证类本草四978-7-5357-8573-2本草备要、药性巧合记备:清康熙22年1683还读斋初刊本巧:清同治9年抄本98978-7-5357-8499-5本草纲目拾遗(上)清同治3年1864张应昌刻、10年1871吉心堂刊行230本草纲目拾遗(中)本草纲目拾遗(下)978-7-5357-8819-1本草求原上清道光28年1848远安堂刻本300本草求原下978-7-5357-8487-2本经逢原上清康熙乙亥1695长洲张隽永堂刻本230本经逢原下978-7-5357-8486-5得配本草清嘉庆9年1804小眉山馆活字盘珠集本130978-7-5357-8818-4雷公炮制药性解明天启2年翁氏初刻本80978-7-5357-8488-9神农本草经疏一四库本360神农本草经疏一神农本草经疏一978-7-5357-8387-5内外伤辨惑论、中风论内外伤:明万历29年1601吴勉学校刻本、中风:清光绪10年1884刻本65.00978-7-5357-8387-5慎柔五书清顺治毘陵石震刻本65.00978-7-5357-8663-0丹溪心法(上)明《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180.00丹溪心法(下)978-7-5357-8536-7百效内科全书(上)明(约1644年)藜光堂刻本130.00百效内科全书(下)978-7-5357-8409-4理虚元鉴血症良方理虚:xx36年1771刻本;血症:清康熙51年1712刻本60.00978-7-5357-8316-5脾胃论明万历29年吴勉学《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65.00978-7-5357-8537-4内科摘录清同治4年1865萍乡文氏延庆堂刻本60.00978-7-5357-8375-2痢疾论清道光27年1847谦益堂刻本70.00978-7-5357-8295-3痰火点雪明建邑书林刘大易刻本75.00978-7-5357-8605-0脉因证治清光绪《芋园丛书》本105.00978-7-5357-8572-5此事难知、症治析疑录此:xx29年1601xx藏版析疑:清抄本(孤)105978-7-5357-8538-1内科摘要伤暑全书内:xx19年1591序刻本暑:明末xx刻本(初刻本)98978-7-5357-8442-1疮疡经验全书(上)明隆庆3年1569刻本180.00疮疡经验全书(下)978-7-5357-8441-4外科证治全生集、伤科大成全生:清光绪33年1907刻本;大成:清光绪17年1891刻本65.00978-7-5357-8445-2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外科发挥仙授:xx刻本;发挥:清康熙18年1679刻本75.00978-7-5357-8446-9刘涓子鬼遗方、外科精义刘涓子:xx刻本;精义:明万历29年刻本80.00978-7-5357-8448-3伤科补要清嘉庆23年18引溪志远堂刻本90.00978-7-5357-8443-8外科精要、卫济宝书、大河外科精要:清东溪堂刻本《薛氏医按二十四种》;卫济:四库本;xx:明万历31年刻本90.00978-7-5357-8447-6洞天奥旨清乾隆55年大雅堂刻本125.00978-7-5357-8444-5正体类要、外科百效全书正体:xx按二十四种;百效:清书林xx刻本80.00978-7-5357-8449-0伤科汇纂(上)清嘉庆23年18博施堂抄本220.00伤科汇纂(下)978-7-5357-8450-6徐评外科正宗(上)清咸丰10年1860海宁许氏刻本180徐评外科正宗(下)978-7-5357-8432-2经效产宝、胎产秘书清光绪3年1877影宋刻本、清道光25年1845止园刻本80.00978-7-5357-8563-3女科济阴要语万金方、女医杂言、妇科约囊万金方济阴:清xx手抄本;杂言:xx13年1585刊本(孤);约囊:清抄本98.00978-7-5357-8424-7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宋刻本88.00978-7-5357-8431-5女科撮要、妇科玉尺撮要:xx27年1548刻本;xx:清乾隆49年1784刻本98.00978-7-5357-8565-7胎产大法、保生胎养良方大法:xx26年1846刻本;胎养:清光绪6年1880活字本80.00978-7-5357-8422-3增广大生要旨、达生编清咸丰8年1858扫叶山房刻本、清乾隆39年1774敬文堂刻本90.00978-7-5357-8428-5竹林女科证治清光绪怀德堂本115.00978-7-5357-8423-0胤产全书明1602书林乔山堂刻本90.00978-7-5357-8440-7胎产心法(上)清雍正8年1730广西左江观察使署刻本140.00胎产心法(下)978-7-5357-8421-6胎产新书清光绪12年1886汉皋成媄堂刻本108.00978-7-5357-8429-2产宝百问、产宝诸方清抄本、四库本80.00978-7-5357-8564-0女科经纶清乾隆46年1781遗经堂刻本115978-7-5357-8434-6傅青主女科清同治8年1869湖北崇文书局刻本85978-7-5357-8436-0幼科释谜、颅囟经清乾隆39年1774上海朱增惠春坪氏校刻本、四库本90.00978-7-5357-8438-4幼科要略、活幼心法清道光24年1844经鉏堂本、清乾隆59年1794皖江熙湖李氏据康熙15年刻本重刻本80.00978-7-5357-8439-1小儿病源方论、幼科铁镜清嘉庆宛委别藏本、清光绪21年1895贵池刘氏信天堂刻本85.00978-7-5357-8435-3麻科活人全书清光绪19年1893丰城李福田刻本105.00978-7-5357-8426-1幼科发挥、福幼编清乾隆6年敷文堂刻万密斋书本、清道光16年1836六安临潼田氏刻本85.00978-7-5357-8437-7婴童百问(上)明嘉靖21年1542礼部奉昌校刻本170.00婴童百问(下)978-7-5357-8451-3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上)明弘治2年1489刻本190.00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下)978-7-5357-8433-9小儿药证直诀清康熙起秀堂刻本85.00978-7-5357-8427-8慈幼新书清乾隆11年1746刻本110.00978-7-5357-8525-4幼幼集成(上)清乾隆16年1751刻本198.00幼幼集成(下)清乾隆16年1751刻本978-7-5357-8463-6疫痧草喉科秘钥喉科心法草:清光绪14年1888xx梓文斋刻本钥:清光绪12年重刊本心法:清光绪4年1878xx文枢堂刻本90978-7-5357-8465-0喉科紫珍集清嘉庆9年1804京江尊仁堂刻本85978-7-5357-8456-8喉痧正的疫喉浅论正的:清光绪16年1890xxxx刻本浅论:清光绪5年1879存吾春斋刻本70978-7-5357-8742-2审视瑶函请初刻本160978-7-5357-8459-9咽喉脉证通论喉科指掌通论:xx21年刻本指掌:清乾隆22年1757刻本65978-7-5357-8460-5一草亭目科全书原机启微集一草亭:清康熙51年1712xxxx刻本原机:xx14年1809书业堂刻本65978-7-5357-8458-2尤氏喉科囊秘喉书尤氏:清嘉庆13年1808张氏刻本60978-7-5357-8461-2重楼玉钥白喉辨证重楼:清道光18年1838苏城喜墨斋初刻本白喉:清光绪6年1880黎培敬序刻本70978-7-5357-8462-9秘传眼科龙木论明万历7年1579刻本120978-7-5357-8464-3目经大成(上)清嘉庆22年1817达道堂刻本180目经大成(下)978-7-5357-8377-6针灸问对四库本75.00978-7-5357-8289-2针灸聚英(上)明嘉靖16年1537陶师文刻本120.00针灸聚英(下)978-7-5357-8379-0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明正统8年1443石刻拓本75.00978-7-5357-8378-3推拿广意清江阴学古山房刻本70.00978-7-5357-5973-3针经摘英集、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元刻本、四库本55.00978-7-5357-8300-4十四经发挥、太乙神针明万历吴琯刻《薛氏医案》本、清同治7年1868刻本55.00978-7-5357-8294-6厘正按摩要术清光绪15年1889张氏刻述古斋幼科新书本90.00978-7-5357-8286-1针灸大成(上)明万历29年1601赵文炳刻本265.00针灸大成(中)针灸大成(下)978-7-5357-8394-3备急灸法秘传备急:清xxxx十瓣同心xx影xx;灸法:清光绪9年1883刘氏乐善堂刻本55978-7-5357-8602-9窦太师流注指要赋针灸素难要旨窦太师:济生拔萃本要旨:日宝历3年大阪弘昭轩书林刻本上海乐善堂1887年重印90978-7-5357-8598-5神灸经纶清咸丰3年元刻本110978-7-5357-8419-3神应经传悟灵济录神应:明成化10年1474朝鲜重刊洪熙元年1425本传悟:清同治8年抄本95978-7-5357-8599-2针灸甲乙经上清末朱文震校刻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148针灸甲乙经下978-7-5357-8507-7养生月览、类修要诀、养生四要养、类:清精抄明万历22年《寿养丛书》本、四要:清康熙51年视履堂刻本60.00978-7-5357-8504-6饮膳正要、食色绅言、玉房秘诀明景泰七年刻本、明万历绣水沈氏刻本、清光绪33年双梅影庵丛书80.00978-7-5357-8467-4抱朴子内篇、修龄要旨明嘉靖44年1565鲁藩本、涵芬楼影清道光11年六安晁氏木活字本100.00978-7-5357-8506-0调疾饮食辨、勿药元诠1、清道光3年1823经国堂本2清嘉庆4年1799医方集解本130978-7-5357-8469-8三元参赞延寿书、老老恒言、赤凤髓1明《正统道藏》本2清同治9年1870刻本3明万历25年1597刊本夷门广牍80978-7-5357-8502-2山居四要明万历20年寿养丛书本50978-7-5357-8503-9寿亲养老新书清同治9年1870刻本80978-7-5357-8468-1泰定养生论、养性延命录、逍遥子导引诀1日本天保6年影抄明正德4年1509刊本2道藏本3明万历25年1597刊本夷门广牍105978-7-5357-8500-8卫生汇录清抄本(故宫孤本)80978-7-5357-8501-5香奁润色寿世青编1清人精抄明万历寿养丛书本2清康熙47年1708《士材三书》本80978-7-5357-8505-3遵生八笺一明万历19年1591高濂自刊本540遵生八笺二遵生八笺三遵生八笺四978-7-5357-8570-1卫生编清乾隆2年1737刻本(孤本)60978-7-5357-8403-2医贯清康熙26年1687天盖楼刻本120.00978-7-5357-8408-7医学发明客尘医话明万历刻本、清嘉庆8年1803刻本60.00978-7-5357-8541-1芷园臆草存案、医贯砭清乾隆30年1765刻本、清雍正5年1727至乾隆29年1764刻本半松斋藏板徐氏医书六种55.00978-7-5357-8530-5壶中医相论、壶中药方便、百度解壶中:xx1829xx合刊本;百毒解:清道光12年1832先慎堂刻本70.00978-7-5357-8511-4笔花医镜清光绪20年1894延清崇文坊刻本80.00978-7-5357-8535-0医说(上)宋刻本180.00医说(下)978-7-5357-8510-7折肱漫录清乾隆59年1794修敬堂刻本70.00978-7-5357-8532-9医学源流论四库本70.00978-7-5357-8539-8续医说日本万治元年1658刻本60.00978-7-5357-8392-9吴鞠通医案民国裘氏刻医药丛书本128.00978-7-5357-8540-4推求师意、医略正误师意:xx13年1534刻本;医略:明嘉靖刻本68.00978-7-5357-8296-0读医随笔清光绪24年1898皖南建德周氏刻本108.00978-7-5357-8531-2三合集清康熙38年1699江宁汪琦刻98.00978-7-5357-8410-0医经溯洄集、洄溪医案溯洄:四库本;洄溪:清咸丰7年1857刻本85.00978-7-5357-8381-3名医类案(上)四库本360.00名医类案(中)名医类案(下)978-7-5357-8412-4研经言清光绪5年1879月河莫氏刻本90.00978-7-5357-8542-8医经正本书、侣山堂类辩医经:明初刻本;侣山堂:xx33年1768xx刻本70.00978-7-5357-8406-3医学读书记、慎疾刍言读书:清嘉庆19年1814刻本松风阁藏板;慎疾刍言:清道光28年1848长洲谢嘉孚契兰堂刻本68.00978-7-5357-8407-0冷庐医话清光绪23年丁酉(1897)刻本乌程xx藏板90.00978-7-5357-8524-4扁鹊仓公列传、医故扁鹊:xxxx3年庚戌(1850)存诚药室据宋建安黄善夫刻本影印本;医故:清光绪xx梓文阁刻书带草堂丛书本76.00978-7-5357-8474-2巢氏诸病源候论上元刻本280巢氏诸病源候论下978-7-5357-8478-0类证治裁(上)清咸丰元年研经堂初刻本210类证治裁(中)类证治裁(下)978-7-5357-8476-6石室秘录清康熙刻本翰宝楼藏板140978-7-5357-8777-4卫生宝鉴明嘉靖14年1535明德堂刊本180978-7-5357-8472-8血证论怪疴单1清光绪16年1890唐氏家藏版2明万历25年《夷门广牍》版110978-7-5357-8741-5医学纲目一明嘉靖44年1565曹灼刊本830医学纲目二医学纲目三医学纲目四医学纲目五医学纲目六978-7-5357-8475-9云林神彀明万历25年1597刻本70978-7-5357-8477-3景岳全书一清乾隆33年1768藜照楼藏版630景岳全书二景岳全书三景岳全书四景岳全书五景岳全书六978-7-5357-8124-6先醒斋笔记中藏经1明万历43年1615丁元荐刻本2清嘉庆13年1808孙星衍校勘本100978-7-5357-8470-4医学心悟清雍正10年1732慎德堂刻本150978-7-5357-8612-8医学源流古今医史1日本宽永9年1632刻本2清抄本98978-7-5357-8471-1医学正传(上)明嘉靖10年1531刻本258医学正传(下)。

【建议收藏】中医师承、中医专长学习必看古籍推荐

【建议收藏】中医师承、中医专长学习必看古籍推荐

【建议收藏】中医师承、中医专长学习必看古籍推荐典籍在考证中的重要作用“读经典”在学习中医当中的作用不言而喻,那么您是否知道在考证当中发挥着怎样的重要作用呢?目前全国各省15号令、52号令已逐步开展,在申请考核过程中第一大关就是报名,而且在报名的时候,都会要求申请考核人员提交报名材料,其中有一个报名材料是“本专业学科专著学习笔记”(方向不同叫法不同)。

15号令(新中医专长) 经多年实践方向把他叫做“医术渊源的相关证明材料”、“中医医术实践证明材料(中的一部分)”。

15号令(以师承方式报专长)/52号令(出师考核)通过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方向把他叫做“连续跟师学习证明材料(中的一部分)”。

提示:不管他叫什么,或怎么表述,都是为了证明:考生确实踏踏实实学习和实践中医了,而且学有所成,可以在保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独立出诊看病,愿意接受组织的考核并且有信心通过考核。

书籍推荐必读书籍《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黄帝八十一难经》《温病条辨》推荐书籍《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濒湖脉诀》《汤头歌诀》《内经知要》《医学心悟》《脉经》《三指禅》《石室秘录》内科方向《外台秘要》《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明医杂著》《三法六门》《医门法律》《医学纲目》《症因脉治》《证治汇补》《内科摘要》《肘后备急方》《证治准绳》《医学正传》《仁斋直指方论》《寿世保元》《景岳全书》《医学实在易》《温疫论》《温热论》《温病条辨》《湿热经纬》《寓意草》《类证治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丹溪心法》《医学发明》《儒门事亲》《世医得效方》《太平圣惠方》《临证指南医案》《河间六书》《医学心悟》《古今医统大全》《医效秘传》《医学入门》《普济本事方》《医碥》《医贯》《沈氏尊生书》《张氏医通》《医学统旨》《医宗必读》《医学统旨》《时方妙用》《王旭高医案》《医学衷中参西录》《兰室秘藏》《古今名医汇粹》《济生方》《谦斋医学讲稿》《蒲辅周医案》《蒲辅周医话》《任应秋论医集》《悬壶漫录》痨病方向:《十药神书》脾胃病方向:《脾胃论》《医学正传》《诸病源候论》《兰室秘藏》《万病回春》《临证指南医案》《景岳全书》肝胆病方向:《丹溪心法》《古今医鉴》《医学正传》《症因脉治》《圣济总录》《卫生宝鉴》水肿方向:《鸡峰普济方》《严氏济生方·水肿门》淋证方向:《济生方》《医宗必读》《医学心悟·小便不通》《丹溪心法·淋》《临证指南医案·淋浊》阳痿遗精方向:《外台秘要》《慎斋遗书》《明医杂著》《辨证录》《景岳全书》《证治准绳》瘀血证方向:《医林改错》《血证论》郁证方向:《丹溪心法》《医林改错》《景岳全书》疟疾方向:《痎疟论疏》虚劳方向:《理虚元鉴》《慎柔五书》头痛方向:《冷庐医话·头痛》风证方向:《圣济总录》《中风论》《吴鞠通医案·中风》痴呆方向:《辨证录·呆病门》《寿世保元·健忘》外科方向《外科正宗》《五十二病方》《灵枢·痈疽》《刘涓子鬼遗方》《青囊秘诀》《疠疡机要》《诸病源候论》《卫济宝书》《外科精要》《外科精要发挥》《外科精义》《外科枢要》《外科理例》《疮疡经验全书》《外科启玄》《疡医证治准绳》《外科钤》《疡科选粹》《霉疮秘录》《外科大成》《洞天奥旨》《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疡医大全》《疮疡全书》《外科证治全生集》《疡科心得集》《疡科纲要》《外科活人定本》灸法治疗痈疽专著:《痈疽神秘灸经》外治法专著:《理瀹骈文》《外证医案汇编》《外科传薪集》外科三大学术流派(可以写入医术渊源)“正宗派”以明代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为代表。

卫济宝书

卫济宝书

卫济宝书作者:东轩居士朝代:宋年份:公元960年—1279年<目录><篇名>原序属性:予仲父干道庚寅岁六月,苦背疮,其发甚微,欲以蒜饼炷艾,犹未下也。

一日,医者令饮大黄朴硝,则隐然矣。

先以滓覆其上,越夕视之已寸余,遂急去药,令外科调治。

旬日盈尺,势犹未已也。

梅根编户文居礼工此,医活人不以数计。

召而医之,服药熏贴十日而疮敛,二十日而生肉。

琏一日至汪氏妻家,得所传背方一帙,默契居礼所用药,其服者乃卷尾逼毒散,敷者乃黄真君妙贴散,熏药用雌雄黄等,皆是卷中一二方。

如卷首十一论入门式试法,川药法、针灸法、药仙芝翁指授散、老翁神杖散、玉女飞花散、赵侯须散、六化丹等,皆居礼未尝耳聆而目见者。

后以此集示居礼,会互用之,其病不两月平复。

呜呼。

疾之势大矣,药之功亦大矣,特患人不能得此而善用之。

今居礼以卷之一二方而愈人疾若是,况得集大全者,则活人岂有极。

即名曰“卫家济世宝书”,不亦宜乎?予不敢私于家,谨以此授居礼,仍传好事者,姑序其始末云。

\x董序。

\x<目录><篇名>自序属性:予家藏痈疽方论二十二篇,共为一帙,其方论精微,图证悉具。

随病施效,可以传之无穷。

而为卫家济世之宝,故记之曰“家传卫济宝书”。

凡采百家之说,会十经之旨,以自得之妙,条陈篇目,使传者易明而易行。

其中答问指授之文,传之不老山高先生;玉女飞花散得之洞灵辛隐士;老翁神杖散乃深溪吴道士之散;赵侯须一宗实清河衲僧所传;而犀角丸虽万全本载,实因文宫先生之所得。

食膏蹄汤来自《千金方》,疮溃之后,非此不可散,称十奇黄山奇效之药;乳痈软疖,三溪老人所珍;针法师于石龙法师灸诀,休宁道人见教。

凭文注解,片言只字皆不妄发,行之十有二年,救人莫知其数,方知微奥。

息心澄意颖悟之后,可以奉行,庶几不误后人,其为阴德亦不浅矣。

\x东轩居士序\x<目录>卷上<篇名>论治属性:先生问师曰∶痈疽之异,何重何轻。

视外得内,据形知死生,以何别之。

《中国医学史》重点。

《中国医学史》重点。

医药知识发生发展自然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以及同疾病斗争的实践导引是一种医疗、保健方法,最初由舞蹈动作中化裁出来。

它与后世之按摩、及体育疗法等,都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阵法砭石是一种锐利的锲形石块,后世金属刀针的前身可谓我国古老的医疗工具。

最初,它主要是被用来破开肿脓和排脓放血,后来用以刺激身体的某一部位,以减轻或消除病痛。

灸法通过对身体的某一部位进行固定的温热刺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就是灸法。

甲骨文关于疾病的记载,疾病名称有20余种,大部分是按人体不同部位来区分的。

甲古文中也有些疾病是根据生理功能失常而命名的。

“疾年“指多疾之年,可能是对流行病的最早记录。

《内经》就曾赘述过古代的九针,包括铍针、馋针、锋针、员展、鍉针、大针、长针、圆利针、毫针。

阴阳、五行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都是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阴阳“起于《周易》。

”五行“最早见于《尚书。

洪范》医和(秦)的六气致病说,六气:阴阳风雨晦明。

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

《周礼.》提出情志的病。

医学的分科,当时秦国已有医和、医缓等著名专职医生出现。

《周礼。

天宫》所涉及的内容来看1。

恭听医生不仅已有食医、疾医、疡医、兽医之分,同时还建立了一整套医政组织和医疗考核制度。

诸汉墓出土的医书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是现存最早有关经脉的文献,比内经早帛书,《五十二病方》是现存最早的医学方书。

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其中尤以外科占得比重较大。

帛画《导引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疗体操图。

竹木简医书,包括《十问》《合阴阳》,,杂禁方》和《天下至道谈》早期医学著作理论:《黄帝内经》包括,《素闻》《灵枢》两部分。

素和灵,原书各九卷,每卷9篇,各为81篇内经的基本精神和成就:1。

注重整体观念。

2。

运用阴阳五行学说。

3。

重视脏腑经络。

强调精神与社会因素。

5,。

注重疾病预防反对迷信鬼神。

药物学的发展:《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或《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卫济宝书》痈疽五发的科学探讨

《卫济宝书》痈疽五发的科学探讨

《卫济宝书》痈疽五发的科学探讨《卫济宝书》(1170年前),旧本题东轩居士撰,不著名氏,陈振孙《书录解题》与《宋史·艺文志》均载之,世间久无传本。

明代《永乐大典》(1408年)与清代《四库全书》(1783年)亦均收载。

《四库全书》提要对此书颇有好评:“此书剖晰精微,深中奥妙,实非有所师授者不能。

其后胪列诸方,附以图说,于药物之修制,针灸之利害,抉摘无遗,多后来医流所未见。

”细析此书之学术内涵,实为宋代一疡科流派,且对后之陈自明《外科精要》(1263年)与杨士瀛《仁斋直指方》(1264年)均有影响。

其痈疽论治悉本源于《内经》,如说:“四时之气,或有乖失,故表窍不匀,三焦壅塞,血涩肌表,致有五发痈疽之患也。

”又说:“发者,五脏六腑不和之所生。

盖五脏主里,气生经络而沉;六腑主表,气生经络而浮。

若喜怒不常,饮食不节,阴阳不调,冷热相干,于是脏腑气虚,则腠理开疏,腠理开疏,则寒邪客热于经络之间,寒气既折,则荣卫稽留于脉。

且荣者血也;卫者气也,血荣得寒则涩不行,卫气从之与寒邪相搏,故壅遏不通。

气者阳也,阳气蕴积则生热,热则血涩,寒热不散,故积聚为痈疽。

”此正为《灵枢·痈疽篇》之原理。

但对“痈疽五发”之定义、概念与分类,则与《内经》原旨有别。

《卫济宝书》分“痈疽”为“五发”:一曰癌,二曰瘭,三曰疽,四曰痼,五曰痈。

考《灵枢·痈疽篇》仅言“痈”与“疽”两种,而不涉“癌、瘭、痼”三者。

据此可知,此书自有其特色,可以深究之。

兹将“痈疽五发”原文所涉症状剖析于下。

原文:一曰癌。

癌疾初发,却无头绪,只是肉热痛,过一七或二七,忽然紫赤微肿,渐不疼痛,迤逦软熟紫赤色,只是不破。

宜下大车鳌散取之,然后服排脓、败毒、托里、内补等散。

破后用麝香膏贴之,五积丸散,疏风、和气,次服余药。

按:此症所言症状,“只是肉热痛”、“过一七或二七,忽然紫赤微肿”、“渐不疼痛”等短期内所发生之证候群表现,则知此“癌”绝非“恶性肿瘤”之癌(Carcinoma),而是“深部脓肿”之“无头疽”。

中医证病基本概念系列文库:痈疽五发

中医证病基本概念系列文库:痈疽五发

中医证病基本概念系列——
痈疽五发
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
尤其是在抗击非典和新冠疫情中,
发挥了决定性的治疗作用。

本文提供关于中医证病基本概念
“痈疽五发”
以供大家了解和掌握。

痈疽五发
病类名。

见宋·东轩居士《卫济宝书·痈疽五发》“痈疽五发,一曰癌,癌疾初发,却无头绪,只是肉热痛,过一七或二七,忽然紫赤微肿,渐不疼痛,延迟软熟紫赤色。

……二曰瘭,瘭者,始初聚结尖肿,根脚赤白色,高处带红赤,肿实疼痛,憎寒壮热口干渴,百节疼痛……三曰疽,疽初起如麻豆子大,痒痛抓破如小疮,后渐结瘢痕作瘉,以次皮破,窍穴渐如蜂房,多有脓毒不出结痛。

……四曰痼,痼发者,形状三两个,或手背,不日消退自破,苦无脓血毒汁,意以为安愈,忽因消渴,肾所攻及,至春冬再在背膊或肾腧上生一个两个,疼痛赤肿,腰疼筋紧拘急。

……五曰痈,痈初起,突出蒸饼,又如鱼形一头,或一头小,或横在背膊,或在胁肋间,及二三寸许,坚实赤肿,时发热痈。


概指癌、瘭、疽、痼、痈五种疡毒病。

参见各条。

年资料中医诊断上的辨脓法

年资料中医诊断上的辨脓法

年资料中医诊断上的辨脓法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重视中医中药之下,整理“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也随着发掘和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而掀起。

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中医诊断上的辨脓法孙启明辨脓为外科疾患临床诊断措施中的重要的一环。

它的诊断的正确将直接决定临床治疗方针的正确、及时与否。

从而也决定患者的预后。

往往不正确的诊断常造成治疗上的重大错误,而给患者带来恶劣的后果和造成不可挽回的结局。

因之,临床上有脓、无脓、脓深、脓浅、是脓、非脓等,必须加以细心的辨别诊断。

由于辨脓诊断上的错误,常造成一系列的错误的治疗。

为了引起临床工作者的警惕,特不厌其烦的逻列于下,加以讨论。

(1)脓未形成,误为有脓,而误施切开。

违背了根据机体自然抗病趋势“因势利导”的治疗原则,而严重地破坏和损害了机体的自然抗病机能,形成坏证。

正如,陈实功所说:“脓未熟而遽针,则气血泄,而脓反难成。

”近年来,苏联 A.B.维什涅夫斯基学派的医学家,A.A.维什涅夫斯基,A.H.雷日赫等教授,在瘭疽的研究工作中获得了新的成就。

他们在临床上已放弃和摆脱了近80年来沿用于治疗瘭疽的对患者显然有害的“早期及起早期的切开方法”。

(2)脓已形成,误为无脓,而不及时施行切开。

养痈贻患,致使毒攻其内,引起机体的严重中毒并发脓毒败血病。

外科精义说:“夫疮疽既作,毒热聚攻,蚀其骨膜,肌肉腐烂,若不鍼烙,毒气无从而解,脓淤无从而泄,过时不烙,反攻其内,内既消败,欲望其生岂可得乎。

”脓液形成以后,由于无路可出,以致向组织深部及对机体最不利的方向破溃,常穿通脏腑,腐烂筋骨。

内经说:“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泻,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薰于五脏,脏伤故死矣。

四库全书-医家类书目

四库全书-医家类书目

四库全书-医家类书目医家类一医家类小叙1. 《黄帝素问》•二十四卷内府藏本2. 《灵枢经》•十二卷大理寺卿陆锡熊家藏本3. 《难经本义》•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4. 《甲乙经》•八卷两淮盐政采进本5. 《金匮要略论注》•二十四卷通行本6. 《伤寒论注》•十卷、附《伤寒明理论》•三卷、《论方》一卷内府藏本7. 《肘后备急方》•八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8. 《褚氏遗书》•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9. 《巢氏诸病源候论》•五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10. 《千金要方》•九十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11. 《银海精微》•二卷内府藏本12. 《外台秘要》•四十卷通行本13. 《颅囟经》•二卷永乐大典本14. 《铜人针灸经》•七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15. 《明堂灸经》•八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16. 《博济方》•五卷永乐大典本17. 《苏沈良方》•八卷永乐大典本18. 《寿亲养老新书》•四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19. 《脚气治法总要》•二卷永乐大典本20. 《旅舍备要方》•一卷永乐大典本21.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三卷、附《黄帝内经素问遗篇》•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22. 《伤寒微旨》•二卷永乐大典本23. 《伤寒总病论》•六卷、附《音训》•一卷、《修治药法》•一卷大学士于敏中家藏本24. 《圣济总录纂要》•二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25. 《证类本草》•三十卷两淮江广达家藏本26. 《全生指迷方》•四卷永乐大典本27.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二十卷大学士英廉家藏本28. 《类证普济本事方》•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29.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卷、《指南总论》•三卷两淮监政采进本30. 《卫生十全方》•三卷、《奇疾方》•一卷永乐大典本31. 《传信适用方》•二卷两淮监政采进本32. 《卫济宝书》•二卷永乐大典本33. 《医说》•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34. 《针灸资生经》•七卷两淮盐政采进本35. 《妇人大全良方》•二十四卷大学士英廉家藏本36. 《太医局程文》•九卷永乐大典本37.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十八卷大学士英廉家藏本38. 《产育宝庆方》•二卷永乐大典本39. 《集验背疽方》•一卷永乐大典本40. 《济生方》•八卷永乐大典本41. 《产宝诸方》•一卷永乐大典本42. 《仁斋直指》•二十六卷、附《伤寒类书活人总括》•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43. 《急救仙方》•六卷永乐大典本医家类二1. 《素问元机原病式》•一卷通行本2. 《宣明论方》•十五卷通行本3. 《伤寒直格方》•三卷、《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二卷通行本4. 《病机气宜保命集》•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5. 《儒门事亲》•十五卷大学士英廉家藏本6. 《内外伤辨惑论》•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7. 《脾胃论》•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8. 《兰室秘藏》•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9. 《医垒元戎》•十二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10. 《此事难知》•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11. 《汤液本草》•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12. 《瑞竹堂经验方》•五卷永乐大典本13. 《世医得效方》•二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14. 《格致余论》•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15. 《局方发挥》•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16. 《金匮钩玄》•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17.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18. 《外科精义》•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19. 《脉诀刊误》•二卷、《附录》•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20. 《医经溯洄集》•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21. 《普济方》•四百二十六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22. 《推求师意》•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23. 《玉机微义》•五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24. 《仁端录》•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25. 《薛氏医案》•七十八卷通行本26. 《针灸问对》•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27. 《外科理例》•七卷、《附方》•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28. 《石山医案》•三卷、《附案》•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29. 《名医类案》•十二卷通行本30. 《赤水玄珠》•三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31. 《医旨绪馀》•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32. 《证治准绳》•一百二十卷通行本33. 《本草纲目》•五十二卷大学士于敏中家藏本34. 《奇经八脉考》•一卷大学士于敏中家藏本35. 《濒湖脉学》•一卷大学士于敏中家藏本36. 《伤寒论条辨》•八卷、附《本草钞》•一卷、《或问》•一卷、《痉书》•一卷内府藏本37. 《先醒斋广笔记》•四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38. 《神农本草经疏》•三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39. 《类经》•三十二卷内府藏本40. 《景岳全书》•六十四卷通行本41. 《瘟疫论》•二卷、《补遗》•一卷通行本42. 《痎疟论疏》•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43. 《本草乘雅半偈》•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44. 《御定医宗金鉴》•九十卷45. 《尚论篇》•八卷通行本46. 《医门法律》•十二卷、附《寓意草》•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47. 《伤寒舌鉴》•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48. 《伤寒兼证析义》•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49. 《绛雪园古方选注》•三卷、附《得宜本草》•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50. 《续名医类案》•六十卷编修邵晋涵家藏本51.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52. 《兰台轨范》•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53. 《伤寒类方》•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54. 《医学源流论》•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右“医家类”九十七部,一千八百一十六卷,皆文渊阁著录。

中医皮肤病史

中医皮肤病史

中医皮肤病史在中医学里,皮肤病性病属中医外科学范畴。

它与其他临床学科一样,是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过程中所积累宝贵经验的总结,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在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相当简陋,夏日与酷暑作抗,冬天和霜雪相争;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块和木棒,这些工具是不足以战胜自然的,人们常常遭受毒蛇、猛兽等伤害。

祖先们对自身机体的外来伤害,必然要设法防治,如创伤出血,用树叶、野草堵裹伤口,于是原始的清创、止血法就自发地产生了。

氏族公社以后,先人们制出了较为精细的石器,并在生产过程中用作医疗。

据《山海经·东山经》记载“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为针”。

郭璞为之注“砭针,治痛肿者”。

砭针是最原始的切开排脓的医疗器械;除用石做砭针外,竹刺、骨针、贝壳等也是原始人的疗病工具。

这些原始的清创、止血、用药及小手术等就是中医外科、皮肤科学的最早萌芽。

实为该学科发展的萌芽阶段。

从黄帝时代经尧、舜、禹一直到到夏代前期,已能冶炼青铜,生产工具得到了改善,提高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对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早在公元前14世纪的甲骨文中即有“疥”、“疮”的记载。

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从事医疗活动的人员,视其各自的擅长,出现了医学的分科。

《周礼》记载:“医分四科,即疾医、疡医、食医、兽医”,“凡邦之有疾病者,有疡医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此书中还记有“凡疮疡以五毒攻之”,郑玄注:五毒即以石、胆砂、雄黄、矾石等,烧炼升汞,制为药物,这是世界上晟早应用砷、汞治疗皮肤病和外科疾病的记载。

此时期为独立分科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时期。

铁器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生产领域的活跃,医学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

1973年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一部医学文献(春秋时期所著),其中记载有:创伤、冻疮、诸虫蛟伤、痔漏、肿瘤等许多外科、皮肤科疾病。

秦汉以来,我国医学理论,在总结前人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已基本系统化。

中外医学史考试重点

中外医学史考试重点

中外医学史考试重点第一章1.周朝宫廷医生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这是最早的医学分科。

六气:阴阳风雨晦明。

2.纸草文”—古埃及医学史料:①史密斯(Edwin Smith)纸草文,外科知识②埃伯斯(Ebers)纸草文,医学通论③伊姆荷泰-医神,“平安到来的人”3.印度医学:①《妙闻集》-意为苏斯拉他,为阿输吠陀的外科学代表性典籍;②《阇罗迦集》,为阿输吠陀的内科学代表性典籍,作者阇罗迦,古印度内科学的奠基人。

4.最早提出六气病因学说的是春秋时秦国的名医医和,开创了外感病因学说的先河,是后世“六淫”病因论的滥觞。

第二章1.战国到秦汉,中医药学出现了发展高潮,中医学术体系建立!2.马王堆汉墓医书:①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现存最早论述经脉的文献。

②《五十二病方》-反映了西汉以前的医学水平,现存最早方书。

③帛画《导引图》-我国现存最早的医疗体操图。

④木简本:十问,和阴阳方,天下至道谈,杂禁芳。

3.《黄帝内经》全面地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标志着中医基础理论的初步确立,其后中医学发展均是以其为理论基础,这是中医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一本著作。

4.《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首载于梁代阮孝绪的《七录》,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5.张机,字仲景,中国临证医学、辨证论治奠基人,现代个体化治疗方案运用的第一人。

6.扁鹊:一专多能,内外妇儿兼长。

撰有《扁鹊内经》、《扁鹊外经》。

提出“医有六不治”7.华佗: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以外科著称。

“外科之祖”,著有:“麻沸散”,“五禽戏”8.阿尔克迈翁,将哲学引入医学。

9.希腊哲学家中,出色的还有苏格拉底(Socrates)、柏拉图(Plato)和亚里斯多德(Aristotle)。

10.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11.希洛菲利——记述解剖学第一人。

十二指肠、前列腺、眼部构造、脑与脊髓、神经解剖。

12.爱拉吉斯拉特:命名三尖瓣,观察脉搏搏动。

中医护理学教案

中医护理学教案

2 .掌握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辨证施护的概念3 .掌握中医护理的原则和特点4 .熟悉中医学的思维特点、整体护理的理念和中医学的预防 思想1 .中医护理原则的内容和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2 .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正护、反护、异病同护、 同病异护的概念。

3 .整体观念的内容和辨证施护的概念。

•教学难点1 .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正护、反护、异病同护、 同病异护的概念。

2 .整体观念的内容和辨证施护的概念。

•解决办法1 .通过临床病案例解释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正护、 反护、异病同护、同病异护的概念。

2 .适当举例中医护理临床辨证施护和整体护理的关系。

教学方法以多媒体课堂讲授为主,单机模拟网络教学。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二、调整阴阳 三、护病求本 四、标本缓急3五、同病异护异病同护 六、三因制宜插入影视录像教案内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2第三版广东省精品课程《中医护理学基础》音像教材: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一〜四)中华音像出版社2001.07 3.其他参考书籍:《世界传统医学护理学》、《中医护理学》、《现代护理学》、《伤寒与护理》等。

教案内页教案内页教案内页教案内页陈佩仪等《中医护理学基础》全国职称考试大纲,2011.12第二版 刘虹等,《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11第一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2第三版广东省精品课程《中医护理学基础》音像教材: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一〜四)中华音像出版社2001.07 3.其他参考书籍:《世界传统医学护理学》、《中医护理学》、《现代 护理学》、《伤寒与护理》等。

教案内页与参考书:第一版2.主要参考书:。

中国传统医学历代对大肠癌的认识文献记载

中国传统医学历代对大肠癌的认识文献记载

中国传统医学历代对大肠癌的认识文献记载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大肠癌属于“肠覃”、“积聚”、范畴,在历代文献中有极为丰富的论述。

资料除古医籍之外,还包括不少古典文学、历史、地理等论述,如:《说文解字》、《尔雅》、《周孔》,甚至殷墟甲骨文中也有肿瘤症状,治法的描述。

以下根据年代记载如下介绍。

(一)秦——西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5年)。

公元前5—3世纪,我国现存较早的医学书籍《黄帝内经》中对肿瘤病的病因解释为“营卫不通”,“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博”,“喜怒不适……寒温不时,邪气胜之,积聚已留”。

《灵枢·水肿篇》日:“肠覃如何?岐伯日:“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着,恶气乃起,瘜肉内生。

其始生也,大如鸡卵。

”《灵枢·五变》篇说:“卜之善病肠中积聚。

”《素问·气厥论》篇则说:“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虚瘕,为沉。

”《灵枢·刺节真邪》云:“有所结,气归之,卫气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而为肠瘤,久者数发乃成……”(二)东汉—三国时期(25—265年)华伦在《中藏经》卷中“论痈疽疮肿”第四十一提出:“夫痈疽疮肿之所作也,習五脏六腑蓄毒不流则生矣,非独因荣卫壅塞而发者也。

”按其论述,肿瘤并非因荣卫失调体表感受外邪所致,更重要的是强调内部脏腑失调,蓄毒不化而成。

可见我国古代对肿瘤发病的认识,不仅认为它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而且认为它具一种内因为主的发病机制。

张仲景著《金匮要略》中说:“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薯吐,变为胃反。

”“朝食暮吐,宿食不化,名日胃反”。

此两段均类似胃窦癌、幽门梗阻现象。

(三)晋南北朝、隋代时期(265—618年)葛洪在《肘后备急方》卷四“治卒心腹坚方第二十六”中说:“凡瘕坚之起,多以渐生,如有卒觉便牢大,自难治也。

腹中癓有结节,便害饮食,转赢瘦。

”指出肿瘤发生发展有一定过程,往往自我发觉是多属晚期,形成恶液质,预后不良。

(四)唐代时期(618—907)唐太宗是所编的《晋书》中记载“初帝目有大瘤疾,使臣割之。

芎黄散6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芎黄散6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6《得效》卷十二。
组成:川芎1两,干地黄1两,当归1两,山药1两, 白芍药1两,沉香半两,粉草3钱。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齿不生。 用法:每服半钱,温盐汤调下,用少许揩齿脚亦 佳。
芎黄散6方
1《普济方》卷七十七引《卫生家宝》。
组成:白牵牛(炒)、大黄(煨)、川芎各等 分。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血灌瞳仁及睛疼。 用法:每服3钱,临卧用沙糖水调下。暗疼,温 酒调下。
4《卫济宝书》卷下。
组成:川芎5钱,大黄5钱,黄芩5钱,何首乌5 钱,当归3钱半,黄连3钱半,香白芷3钱半。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疽疮。 用法:每用猪蹄汤煎药数沸,去滓,以绵惹洗 之,药冷止。
5《圣惠》卷九十二。
组成:芎䓖半两,川大黄3分(锉,微炒),郁 李仁3分(汤浸,去皮,;脏腑有 热,小便涩,兼大便不通。 用法:每服1钱,以温水半盏调下,以利为度。
2《霉疮证治》卷下。
组成:大黄3两,芎䓖1两,荞麦粉5钱。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结毒头痛;又治便毒。 用法:温酒或白汤调服。
3《袖珍》卷四引汤氏方。
组成:大芎半两,干地黄半两,山薯蓣2钱半, 当归2钱半,芍药2钱半,甘草(炙)2钱半。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肾气不足,髓脉不充,7-8月齿仍不 出,或难出而无力。 用法:热汤调服,并掺齿脚。

中国医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医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疠迁所:云梦秦简中记载的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麻风病隔离场所。

2.六气致病说:《左传》中记载的秦国医和诊疾时提出的阴,阳,风,雨,晦,明六种致病原因。

标志着对疾病的认识从实际出发,脱离了鬼神致病说。

3.《诸病源候论》:由隋代巢元方主撰的病因证候学的理论性专著,全面整理总结了前代临床证候,达到较高水平。

4.太医署:由唐朝承袭隋制,在长安设置的机构,既有医学教育职能,又有医疗职能,是世界医学史上是最早的医学教育机构。

5.翰林医官院:宋代建立,后改为医官局。

主要掌管医之政令和医疗事务。

负责对军旅,官衙,学校派出医官,以及整理民间医药事宜。

6.校正医书局:北宋时期集中一批当时著名的医学家和学者,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收集,考证,校勘和整理,对医学的发展和医籍传播有重要贡献。

7.导引:一种原始舞蹈动作演变的医疗保健体操,摇筋骨、动肢节的活动锻炼方法。

与按摩、推拿等体育疗法的起源有密切关系。

8.局方:初称《和剂局方》,由裴宗元、陈师文等编撰,作为官药局制剂规范,后经增补校订,改名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788首,是世界最早的国家药局方之一。

9.针灸铜人:由北宋王唯一受诏设计铸造,铜人以成年男子体型为标准,内藏脏器,外壳可拆可装,体表刻有穴位,旁注穴名,是世界医学教育史上形象实物教学法的一种创举。

10.曲针:为李仲南《永类钤方》记载,引丝线或桑白皮线皮线由内向外逐层缝合,堪称伤科史上的重要发明,是我国伤科文献中的首次记载。

11.旱苗法:取下处于痊愈期的天花患者的痘痂并研细后,用银管吹到未患天花,儿童鼻腔内,所用豆痂要求光圆红润,使其产生天花反应,以获得免疫。

12. 砭石:是一种锐利的楔型石块,也是我国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用来切开脓肿和排脓放血。

13.食医:周代掌管宫廷饮食滋味温凉及分量调配的医官。

14.疾医:周代宫廷医生之一,相当于内科医生。

疾医已经不仅为王室服务,而且施治万民疾病。

15. 疡医:相当于外科医生,专管治疗各种脓疡、溃疡、金创、骨折等,周代宫廷医生之一。

中医内科学(十三五规划教材,第四版)-癌病

中医内科学(十三五规划教材,第四版)-癌病

5.阴伤气耗
证候:口 干 燥,盗汗,头晕耳鸣,视物昏花.五心烦热,腰膝酸软, 乏 力, 纳差,腹痛隐隐,大便秘结或溏烂。舌质淡红少苔,脉细数或细。
治法:益气养阴,扶正抗癌。
方药:生脉地黄汤加减。
在辨证中: 胃癌常加生地、石斛、麦冬; 鼻咽癌常加石斛、玄参、麦冬、天花粉。
6.气血双亏
证候:形体消瘦,面色无华,唇甲色淡,气短乏力,动则为甚,伴头昏心悸,目 眩眼花,动则多汗,口干舌燥,纳呆食少。舌质红或淡,脉细或细弱。
六 其他疗法
1.中成药犀黄丸,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适用于肺癌、肝癌热毒证。鳖 甲煎丸,化痰消瘀,适用于痰瘀互结型肝癌。肝复乐,舒肝理脾,适用于肝 郁脾虚的各型肝癌,对伴肝功能损害、腹水者也有一定疗效,还可用于大肠 癌肝转移。平消胶囊,活血化瘀、止痛散结、清热解毒、扶正祛邪,对肿瘤 具有一定的缓解症状、缩小瘤体、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并能提高人体免疫 力。贞芪扶正胶囊,补气养阴,用于久病虚损,气阴不足。蟾酥膏,活血化 瘀、消肿止痛,适用于各种癌症引起的疼痛。
气虚血瘀;或生活失于调摄,劳累过度,气阴耗伤,外邪易乘虚而人,客邪留
滞不去,气机不畅,终致血气瘀滞,结而成块。
5.宿有旧疾机体脏腑阴阳的偏盛偏衰,气血功能紊乱,如治不得法或失
于调养,病邪久羁,损伤正气,或正气本虚,驱邪无力,加重或诱发气、痰、
食、湿、水、血等凝结阻滞体内,邪气壅结成块。
1.基本病机癌病的发生,是正气虚弱,脏腑功能失调,加之外邪留滞, 而致气滞血瘀、痰凝毒聚,相互搏结,蕴郁体内,日久而成有形之肿块。
中晚期以正虚为主,可见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衰败之象。
4.病机转化癌病发病趋势为邪愈盛而正愈虚,本虚标实,错综复杂,日 渐深重。
三 诊断要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名>卫济宝书书名:卫济宝书作者:东轩居士朝代:宋年份:公元960年—1279年<目录><篇名>原序属性:予仲父干道庚寅岁六月,苦背疮,其发甚微,欲以蒜饼炷艾,犹未下也。

一日,医者令饮大黄朴硝,则隐然矣。

先以滓覆其上,越夕视之已寸余,遂急去药,令外科调治。

旬日盈尺,势犹未已也。

梅根编户文居礼工此,医活人不以数计。

召而医之,服药熏贴十日而疮敛,二十日而生肉。

琏一日至汪氏妻家,得所传背方一帙,默契居礼所用药,其服者乃卷尾逼毒散,敷者乃黄真君妙贴散,熏药用雌雄黄等,皆是卷中一二方。

如卷首十一论入门式试法,川药法、针灸法、药仙芝翁指授散、老翁神杖散、玉女飞花散、赵侯须散、六化丹等,皆居礼未尝耳聆而目见者。

后以此集示居礼,会互用之,其病不两月平复。

呜呼。

疾之势大矣,药之功亦大矣,特患人不能得此而善用之。

今居礼以卷之一二方而愈人疾若是,况得集大全者,则活人岂有极。

即名曰“卫家济世宝书”,不亦宜乎?予不敢私于家,谨以此授居礼,仍传好事者,姑序其始末云。

\x董序。

\x<目录><篇名>自序属性:予家藏痈疽方论二十二篇,共为一帙,其方论精微,图证悉具。

随病施效,可以传之无穷。

而为卫家济世之宝,故记之曰“家传卫济宝书”。

凡采百家之说,会十经之旨,以自得之妙,条陈篇目,使传者易明而易行。

其中答问指授之文,传之不老山高先生;玉女飞花散得之洞灵辛隐士;老翁神杖散乃深溪吴道士之散;赵侯须一宗实清河衲僧所传;而犀角丸虽万全本载,实因文宫先生之所得。

食膏蹄汤来自《千金方》,疮溃之后,非此不可散,称十奇黄山奇效之药;乳痈软疖,三溪老人所珍;针法师于石龙法师灸诀,休宁道人见教。

凭文注解,片言只字皆不妄发,行之十有二年,救人莫知其数,方知微奥。

息心澄意颖悟之后,可以奉行,庶几不误后人,其为阴德亦不浅矣。

\x东轩居士序\x<目录>卷上<篇名>论治属性:先生问师曰∶痈疽之异,何重何轻。

视外得内,据形知死生,以何别之。

师曰∶皮肤之深,肌肉之浅,浮虚以广,或蔓延三四,游走旁注,此则痈也。

曰∶治之何先。

曰∶成者之,盛者疾之,攻内后外,三日成功。

(此言痈成而有脓者,当针以泄之。

热毒盛者,针以出之。

)曰∶痈之治即闻矣,疽可得闻乎。

师曰∶甚哉。

五脏锐毒而为疽,热蕴乎五脏而聚,逆乎诸阳而欲越,会丹府燥,荣卫大盛而作结乎。

此根于里,十之已七,毒诸外,三见其一。

小形坚本,锐若纤足,欲触摇,畏痛心脑骨。

寒热以乘阳之证悉具,来者速泄阳会,败者急救其里(泄会言灸,救里言药。

)巧工如经,先时具全,未越未透,妙在揭指。

(针也,出皮肤曰越。

)问曰∶病有至甚而生,至微而死,病证唯辨,死生何从决乎。

答曰∶发背透膜者死不治(此言肝以上。

)未溃内陷,面青唇黑,便污者死。

(此言脏见瘀血。

)溃喉者不治。

阴入腹者不治。

入囊者死。

鬓深及寸者不治(谓如及寸针者。

)左颐后一寸三分毒锐者不治,无此者生,流注虽多,疗之必愈。

问曰∶针灸之法不一,何者为工。

答曰∶针固妙法,不得其旨,祸若反掌。

灸亦要道,热病必亡(谓如九毒心火俱盛,而劫之以火,于疮上而灸之则立死)。

问曰∶痈疽之病,有取乎脉否。

答曰∶圣人周知治病若合符节,非脉而何。

脉之,周身安则至常衰盛迟数于此,以决生死。

病甚反迟,逆也。

病痿犹数,未瘥也。

迟冷数热,了然不匿。

洪数紧盛,乃病之脉。

病今隆结,虽盛不畏;及濡而沉,死在七月;绵微不治。

病在上焦,寸不能应,浮于皮肤者,为痈为顺;入于肌肉者,为疽为逆。

病在下焦,寸反攻盛,尺不能应,迟数顺逆尤存乎消息。

浮滑而透寸,沉实而滑坚,此金石脉也。

厥阴阳明数而实,食毒也。

坚牢,痈结太阴,遇厥阴弦荣,少专经所主,以九部称之。

问曰∶五善七恶可得闻乎。

答曰∶饮食如常,一善也;实热而大小便涩,二善也;内外病相应,三善也;肌肉好恶分明,四善也;用药如所料,五善也。

发渴而喘,精明眼角向鼻,大小便反滑,一恶也;气绵绵而脉濡,与病相反,二恶也;目中不了了,精明内陷,三恶也;未溃肉黑以陷,四恶也;已溃青黑,腐筋骨黑,五恶也;发痰,六恶也;呕吐,七恶也。

夫人禀五行之气而生者,金木水火土是也。

故分发四季有阴阳寒暑之位,顺之则风调而气和,逆之则风乱而气悖,百病所以生也。

虽人能知其理,奈缘四时之气或有乘失,故表窍不匀,三焦壅塞,血涩肌表,致有五发痈疽之患也。

发者,五脏六腑不和之所生。

盖五脏主里气,生经络而沉;六腑主表气,生经络而浮。

若喜怒不常,饮食不节,阴阳不调,冷热相干,于是脏气虚,则腠理开疏。

腠理开疏,则寒邪客热于经络之间。

寒气既折,则荣卫稽留于脉。

且荣者血也,卫者气也,血荣得寒则涩不行,卫气从之,与寒邪相搏,故壅遏不通;气者阳也,阳气蕴积则生热,热则血涩,寒热不散,故积聚为痈疽。

疽之状,气内攻,皮浓强实,痹而生寒,寒久发热,寒热蓄积,故伤肉而不坏肌,肌坏则化为脓血。

夫痈患属表,骨髓不枯,易为医治。

疽患属里,伤骨坏筋,则难调理。

经曰∶一寸二寸为痈,以上至一尺来许者为疽。

其五发各有五色,起因瘭癌疽痼之四发,各有颜色,惟小者为痈,所治颇为易耳。

凡人才觉发作结聚,发作寒热或不寒只热之状,疼痛肿赤,瘢痕阔硬;若过五寸以来者,或在头背,或在肢节,或不见形状者,便宜下大车螯散;如只三寸二寸瘢痕者,只下小车螯散。

如痈已破既不可用大小车螯散。

今画出五发形象颜色,图之于后。

正发论。

正发者,脉洪盛,头痛发寒热,大便结,小便赤,痛彻骨筋,眼睛疼痛,如阳证伤寒。

但苦痛有形,肿赤不可近手,肿赤长,上有如烟浆沸泼者,如粟米之白者,皆毒心火三者所并而然也。

当下大黄、犀角、生地黄汁、丝瓜汁之药与正药并行之,仍相度用针灸,乘其未脓而攻之,得宣以不溃而愈,此上工也。

渴者,无畏;大小便结赤,渴而喘,无畏;大小便滑者,逆。

善恶前论。

<目录>卷上\论治<篇名>痈疽五发属性:\x一曰癌\x\r癌图\pk-k1.bmp\r癌疾初发,却无头绪,只是肉热痛。

过一七或二七,忽然紫赤微肿,渐不疼痛,迤逦软熟紫赤色,只是不破。

宜下大车螯散取之,然后服排脓败毒托里内补等散。

破后用麝香膏贴之。

五积丸散疏风和气,次服余药(方见后)。

\x二曰瘭\x(布昭切)\r瘭图\pk-k2.bmp\r瘭者,始初聚结,尖肿,根脚赤白色,高处带红赤,肿实疼痛,憎寒壮热,口干渴,百节疼痛,困倦沉重。

饮食者,未破者,即下大车螯散。

如先破,下小车螯散。

然后服轻肌活脓内托等药,次洗点破等药,加服小车螯散。

脓毒不决即服二三,取活脓血。

\x三曰疽\x\r疽图\pk-k3.bmp\r疽初起如麻豆子大,痒痛,抓破如小疮。

后渐结瘢痕作。

以次皮破窍穴渐如蜂房,多有脓毒不出,结痛,憎寒多热,满闷无力,头目昏眩,百节拘急,睡卧不得,或有吐逆,日加烦痛,疮如火烧,更不可服大车螯散,只服小车螯散与解关轻肌活体等散,止疼痛,退寒热,解昏眩,仍勤用洗贴,去烂肉与脓毒(方见后)。

\x四曰痼\x\r痼图\pk-k4.bmp\r痼发者,形状三两个,或手背不日消退自破,苦无脓血毒汁意以为安愈。

忽因消渴,肾所攻,及至春冬,再在背膊或肾上生一个二个。

疼痛赤肿、腰疼筋紧拘急,吃多物常饥燥,小便赤,大便涩,三五日一通,或破,下小车螯散。

未破,下大车螯散。

逐日下内消内解散(方见后)。

\x五曰痈\x\r痈图\pk-k5.bmp\r痈初起,突如蒸饼,又如鱼形,一头大或多头小,或横在背膊,或在胁肋间,及二三寸许,坚实赤肿,时发热疼痛。

如未破,服大车螯散。

已破,服小车螯散。

次用内解内消等药与治痼法治之。

问曰∶古今之用药制度与夫金石之变,草木之反,虚实之蒸,食毒之发,愿尽言之。

答曰∶古之治病,随证施设,如箭中的,故应手而愈。

妙体存乎心,模体行以意。

今人之体,古方书无有加减,祸福相半。

古称单方疗病为效最切,择以佐使斯为治病。

痈疽之疾如山源之水,一夕暴涨,非决其要会支之大渠,使杀其势,则横潦为灾。

猛烈之疾以猛烈之药,此所谓以毒攻毒也。

金丹之性,真水不胜,客火上炎。

草木之反,热毒蕴结。

五金八石,各从其类。

朱砂下砒,硝石化伏(伏谓伏火丹也。

)犀角、大黄,攻治无畏。

仙芝无虚实证此外则针灸佐之(谓如仙芝方,它方非针灸佐之不可)。

《千金方》惟五香连翘散、猪蹄汤、金犀角丸有准。

《鬼遗方》世称奇妙,究其所以,除木占斯散未闻可以施手,而败酱占斯,世皆莫识,遂为文具苏梗、忍冬不能救急,绿豆、乳香可治金石,举此显显数者,以别是非,尔后不可概举。

然仓卒之间,医者纷纷莫知适从,上下毕备,乃可成事,应入门看候,便须以醋调药。

未溃者当心点之如棋子大,良久视其痛与不痛。

不知痛者加一点,不痛良久又加一点,至满上而不痛及痛如昔者,为入肉,为不应药(以上论仙芝,无他法,只以本方用之)。

已溃者子试之,及数与未及数者,决轻重,应点随手而痛者妙。

食顷者四分,又食七分(此言寻常痛,今点愈痛,昔日痛今不痛,皆应上法)。

消息在临时之妙,须定意商量,于此时决死生也。

即应病服药,初进二钱,如五里进三钱,如五里进四钱,如早至晚六钱。

止如此两者,亦言以毒攻毒也(此言仙芝,余药根据本法)。

当日进药三服后,即用药敷之围疮面所阔肿处,以防其它,注视其东西四向。

除以上法涂围外,于其头上用药一点,此妙不传试法论疮已溃,须用好浓纸作一合索子捻入,看分数,如背上自肝以上,试直入无偏斜,及一寸三分者为将通,十全三四,过此不治。

虽过数而精神强者,须以竹膜一片可敷疮口。

密者,先择一净明室中,以水湿疮口四旁。

然后敷竹膜,在静看其动,似气之拽拽则已通矣。

非风非扇而与呼吸相应,十死不治。

无此者可疗,余法载前论。

一应背溃皆以此法试至妙,如无大竹膜可糊合为之。

腐肉色青黑缺牙不附骨者,用炼刀竹刀割之,或已腐而肌肉薄者,不可割,当下食,恶肉膏。

先熏后用,应溃后无死证,可下手,不然不治(证见前论)。

长肉之法,须恶肉尽乃可下,下而看淫,淫生而有红黄者,红黄者吉;淫生而无肉意青黑者凶。

未下前先用药汤洗,洗后复用葱少盐多汤洗之,微干乃可用。

忌一切厌秽妇人孝子见之,下后仍不许他人揭看。

大凡无淫肉不生,淫上有一层淫,淫如黄绵在肉之上也。

有脓者,脉洪数而紧,痛如刀锥鸡啄,按之似欲随手,当先以取脓针溃之。

溃之而脉愈证退,不加针灸,唯平补而愈。

当用十奇散之类。

溃而证不退加针灸法。

又有肉里痈一证,在好肉之里有脓当决之,否则成附骨。

决而以油捻子塞之,良久乃出,可以尽毒。

应行肉里,针须量其人平日饮量,以酒调药,乘其服药酒后而决之。

然背无此证,浓肉有之。

肠痈在肤准此。

打针法用马衔铁于甲子日,一日炼打阳针一枚如韭叶,长三寸六分;丁酉日打阴针一枚,长二寸四分;惊蛰日打雷锋针一枚,长二寸四分;又打取脓针一枚,如韭叶,长三寸六分;打炼刀一枚,小钓一个。

上用桑白皮,紫藤香煮一周时,以紫藤香末藏之。

阳针,针独疽。

阴针,针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