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心理效应与联想

合集下载

色彩心理效应

色彩心理效应

色彩心理效应人感觉器官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整体,任何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以后,都会诱发其他感觉系统反响,这种伴随性感觉在心理学上又称为“共感觉〞或“通感〞。

一、颜色与情感颜色具有使人产生某种心理联想与唤起某种情感作用,在特定颜色情境中经常发生某些带有情感色彩事,这与颜色心理效应有关。

一般来说,每一种颜色都与一些相应情感相联系。

白色一般会使人想到清洁、纯洁、神圣、老实。

黑色是夜晚象征,会使人产生罪恶、悲哀、压抑、死亡、庄重感觉。

红色具有刺激人生理欲望作用,同时与温暖、危险、争斗、愤怒相联系,红色还有吉利、桔祥、好运气意思。

黄色表示愉快、舒适,同时也可能使人产生富裕、高贵联想。

绿色是生命象征,容易使人产生与平、充满生机以及平静、安宁感觉。

蓝色与广阔天空与大海相联系,会使人联想到遥远、冷淡、寂寞、朴素。

紫色可以使人联想到优雅与威严,还有优美、满意、希望、生机感觉。

对于颜色情感效应,卢基以12种彩色为例做过专门实验研究,受试者判断结果见表1。

表1 颜色与情感联系黄绿绿色青绿青色青淡紫黄橙黄色紫色深红绯色浓橙安静39 32 23 21 17 6661严肃5645 0 0 54 48 10 0 0兴奋14 28 32 11 0 55 53 0 3 41 56 59二、颜色与心境〔情绪〕我国心理学家马谋超曾经对青年进展过关于颜色与心境联系方面调查,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已经把特定颜色同一定对象以及心境或情绪体验联系起来。

红色同节日喜庆连在一起,另外还同火、血、危险建立起联想;橙黄引起阳光明媚、充满希望感受;绿色使人想起春天、万象更新景象;蓝色与天空、海洋发生天然联系;洁白更容易与纯洁对应;灰黑那么令人伤感不安详见表2。

表2 颜色与心境、对象联系颜色名称心境或情绪体验联想对象红振奋〔兴奋、冲动〕、喜悦、幸福、朝气蓬勃、热烈占69.2%;危险、不安占8.2% 红旗、红衣服、节目、喜事、太阳、红花占51.6%;血、火、信号灯、危险标志占29.4%橙喜悦、轻松、幸福、希望、爱慕、朝气蓬勃、温暖占52.7% 橘子、水果占56.7%黄幸福〔喜悦〕、轻松〔明快〕、朝气蓬勃、振奋、爱慕占35.8% 服装、丰收田野、家具占31.4%绿轻松、希望、朝气蓬勃〔有生机〕占49.1% 草〔草原〕、树叶、春天田野、森林、植物、青山绿水占71.8%蓝轻松、安静占25.9% 蓝天、海洋占83.5%紫冷淡、严肃、寂寞、不安忧郁、消沉占30% 紫花、服装占34% 白纯洁占45%;安静占13% 白雪、医院、白衬衣、白衣战士、白花占50.3%灰消沉、失望、冷淡、忧郁、不安、伤感占61.4% 阴天、灰衣服、灰建筑物占51.9%黑严肃、恐惧、悲伤、不安、伤感、寂寞、忧郁占52.7% 黑夜、黑衣服、黑纱、丧事、追悼会占80.8% 三、颜色与生理色彩直接性心理效应来自色彩物理刺激对人生理发生直接影响。

色彩的心理感觉

色彩的心理感觉

色彩的心理感觉观看色彩时,由于受到色彩的视觉刺激,而在思维方面产生对生活经验和环境事物的联想,这就是色彩的心理感觉。

色彩有冷暖感。

色彩的冷暖感被称为色性。

红、黄、橙等色相给人的视觉刺激强,使人联想到暖烘烘的太阳、火光,感到温暖,所以称为暖色。

青色、蓝色使人联想到天空、河流、阴天,感到寒冷,所以称为冷色。

色彩有兴奋感与沉静感。

凡明度高、纯度高的色调又属偏红、橙的暖色系,均有兴奋感。

凡明度低、纯度低,又属偏蓝、青的冷色系,具有沉静感。

色彩有膨胀感与收缩感。

同一面积、同一背景的物体,由于色彩不同,给人造成大小不同的视觉效果。

凡色彩明度高的,看起来面积大些,有膨胀的感觉。

凡明度低的色彩看起来面积小些,有收缩的感觉。

色彩有前进感与后退感。

暖色和明色给人以前进的感觉;冷色和暗色给人以后退的感觉。

色彩有轻重感。

高明度的色彩给人以轻的感觉;低明度的色彩给人以重的感觉。

色彩能使人产生联想和感情,在广告画设计中,利用色彩感情规律,可以更好地表达广告主题,唤起人们的情感,引起人们对广告及广告商品的兴趣,最终影响人们的选择。

要理解和运用色彩,必须掌握进行色彩归纳整理的原则和方法。

而其中最主要的是掌握色彩的属性色彩对比的概念∷明度对比∷色相对比∷彩度对比∷冷暖对比∷面积对比∷同时对比色彩对比的概念“对”有双数,互相面向等意思;“比”有挨着,较量,求得异同等意思。

当两个以上的系色放在一起,比较其差别及其互相间的关系,称为色彩对比的关系,简称色彩对比。

将两个以上的色彩放在一起,是构成色彩对比的第一个条件。

这里所说的一起,包括在尽可能接近的时间和空间里,也就是说在同一视域,最好在同一视域中心之内。

只有时间与空间意义上的一起,才能准确地发展异同,才能最充分地显示出应有的对比效果。

否则视觉印象就会淡漠甚至消失,这样使失去了对比的意义。

对比出色彩应有的差别,是色彩对比的目的。

但必须在同一条件下才允许作比较,如重量与重量比,体积与体积比,线与线比,形与形比的道理一样,否则就失去了比较的可能性。

色彩的间接心理效应

色彩的间接心理效应

色彩的间接心理效应——欣宇墙纸
色彩的间接性心理效应是指由色彩基本性质的直接性感受中,派生出只一种更为强烈的感受,由印象导致心理的联想,以某种心现的刺激,以联想为媒介,来知觉于人的感受,这就是间接性心理感应。

色彩的间接心理效应用在墙纸设计中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欣宇墙纸说。

在间接性心理效应中,又分为大众的联想和个人特定个性的联想两种。

大众的联想是指大部分人当看到某种特的色彩时候,就会根掘以往的生活经验引起对某种事物的联想。

欣宇墙纸用表格加以说明。

红色黑色黄色绿色蓝色
夜晚、墨汁柠檬、月亮树叶、草地天空、海洋太阳、花朵、
血液、火苗
个人特定心理的联想是指色彩的间接性心理效应在不同环境背景下对人有不同的心理暗示,看到这种特定的颜色就会想到自己人生经历中处在某一种感情的时候恰巧是这种颜色在视觉范围内,当时所在场合的感觉当在再次看到这种色彩的时候变又便不由自主的回想起当时的境况,引起心理共鸣。

比如绿色,在大部分人对色彩的直接性心理效应层面来说,绿色是和平、理想、柔和的象征,但是在西方一部分国家和犹太人,对绿色则讳莫如深,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追根溯源,并不是绿色本身惹人厌恶,而是因为在二战时期纳粹的军服是墨绿色,在那个特定的时代,犹太人看到绿色就自然会联想到纳粹的暴戾,这就是最鲜明的色彩的间接性心理反应。

研究色彩的间接
性心理效应,有助于壁纸设计师在运用色彩时候能考虑的更加周全,根据特定人群的心理,制定出最适合的色彩方案最大程度上的达到设计的初衷。

色 彩 · 心 理(第四周)

色 彩 · 心 理(第四周)

,具有安静、镇定的作用,也会有悲哀、死亡、投降等意义。
荧光色具有超乎寻常色料的表现力,显得艳丽、耀眼、明亮 、活泼,可以表现不可预知的新奇、未来……而金、银色是富有的颜 色,代表财富。
三、色彩引起的心理差异
(一)色彩的膨胀感和收缩感
(二)色彩的前进与后退 (三)色彩的动与静
(四)色彩的轻重感
B 红色

红色是三原色之一,红色的视觉感知度最高,所以用 于交通航运信号灯或报警灯。红色使人联想到太阳、火焰、 血液等,象征热情、活泼、旺盛、健康、饱满、革命,红 色能激发向上的情感。



红色是中国人的喜庆色,过年、结婚、节庆的日子都 用红色来装扮环境,烘托喜悦热烈的气氛。 红色在它倾向于黄味或蓝味时异常敏感,偏冷的红色 与偏暖的红色转换时展现出醒目的变调效果,但不失其红 色的色相感。红色可以在凶恶与崇高之间展现出非常丰富 的层次。
G、白色
白色是全色,包含了完整的光谱色。 白色象征纯洁、清白、诚实、无私、神 圣。在中国传统的习俗上,是丧事用色, 白色表示对故去亲人的缅怀、悲哀。在 西方,白色是新娘子婚礼服的颜色,象 征纯洁与坚贞。
K、黑色
黑色是整个色彩体系中最暗的颜色, 容易使人联想到黑暗、悲哀、寂寞的感 觉,深不可测,黑色产生神秘感。作为 服饰色彩,黑色给人稳定、沉着、永恒、 庄重、高贵的感觉。
谷、菜花、佛教、黄金都是黄色,黄色具有多方位的感情性格,如光明 、灿烂、明快、华贵、愉快、辉煌、
绿色 活泼的色彩,暗示着成长,赋予事物生命 力,让人联想到自然,带着春的气息,可以代表 青春、清新、环保、平衡、和平、凉爽、安静、 成长、希望、满足、安全信号…… 蓝色 一种让人觉得安全、清洁的颜色,经常被 使用在医疗用品、清洁剂,甚至化妆品上,也让 人联想到天空和海洋、精灵等。蓝色象征宽广、

色彩情感联想实验报告(3篇)

色彩情感联想实验报告(3篇)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不同色彩对人们情感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色彩的联想和认知。

通过对不同色彩的心理效应进行分析,为色彩设计、广告宣传、室内装饰等领域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随机选取50名年龄在18-45岁之间的健康成年人作为实验对象。

2. 实验材料:彩色图片(红色、黄色、蓝色、绿色、橙色、紫色、黑色、白色各10张),彩色卡片(与图片颜色对应)。

3. 实验步骤:(1)将实验对象分为5组,每组10人。

(2)向每组实验对象展示一张彩色图片,要求他们在1分钟内尽可能多地描述自己对该色彩的联想。

(3)将彩色卡片发放给实验对象,让他们在卡片上写出与图片颜色相关的词汇。

(4)收集实验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红色红色在实验中引起了强烈的情感反应。

大部分实验对象将红色与热情、喜庆、爱情、权力等词汇联系起来。

其中,约60%的实验对象认为红色具有警示作用,如交通信号灯中的红色表示停止。

2. 黄色黄色在实验中给人以明亮、温暖、愉快的感觉。

约70%的实验对象将黄色与阳光、快乐、希望等词汇联系起来。

少数实验对象认为黄色具有不稳定、招摇的意味。

3. 蓝色蓝色在实验中给人以宁静、深邃、冷静的感觉。

约80%的实验对象将蓝色与天空、海洋、冷静、理智等词汇联系起来。

部分实验对象认为蓝色具有忧郁、伤感的意味。

绿色在实验中给人以生机、和平、宁静的感觉。

约90%的实验对象将绿色与自然、生命、健康、希望等词汇联系起来。

部分实验对象认为绿色具有新鲜、清新的意味。

5. 橙色橙色在实验中给人以温暖、热情、活力、欢乐的感觉。

约75%的实验对象将橙色与阳光、热情、活力、快乐等词汇联系起来。

部分实验对象认为橙色具有刺激、挑衅的意味。

6. 紫色紫色在实验中给人以神秘、高贵、优雅的感觉。

约70%的实验对象将紫色与浪漫、神秘、高贵、优雅等词汇联系起来。

部分实验对象认为紫色具有邪恶、迷信的意味。

7. 黑色黑色在实验中给人以稳重、严肃、神秘、庄重的感觉。

消费者的颜色心理

消费者的颜色心理

消费者的颜色心理颜色对于消费者的心理影响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的颜色可以引起不同的情感、情绪和思维模式。

在营销和品牌设计中,选择正确的颜色可以帮助吸引目标消费者并增加销售额。

以下是一些常见颜色在消费者心理中引发的情感和消费行为的影响。

红色是一种具有强烈的活力和激情的颜色。

它代表着力量、动力和紧迫感。

红色常常用于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和提高他们的兴奋度。

它在销售促进中特别有效,例如打折和特价标签。

此外,红色还用于食品和餐饮行业,因为红色的色彩可以刺激食欲并提高人们的食欲。

蓝色是一种冷静、安宁和信任的颜色。

它给人一种稳定感和可靠感。

因此,在金融和保险行业中常见到蓝色的使用。

蓝色还可以提高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信任度,因此在品牌设计中也经常使用蓝色。

黄色是一种明亮、愉悦和充满活力的颜色。

它可以增加消费者对品牌或产品的关注和兴趣。

黄色常常用于引起消费者的快乐和愉悦感,因此在娱乐、旅游和休闲行业中十分常见。

绿色是一种与自然、健康和环境相关的颜色。

它给消费者一种轻松和放松的感觉。

绿色通常在有机或环保产品的推广中使用,因为它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相关。

紫色是一种神秘、豪华和优雅的颜色。

它给人一种独特和高贵的感觉。

紫色常常用于奢侈品和高端品牌的设计中,因为它可以增加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感。

橙色是一种充满能量和活力的颜色。

它给人一种积极和乐观的感觉。

橙色通常在季节促销或新产品推出时使用,因为它可以激发消费者的兴趣和购买欲望。

总之,消费者的颜色心理在营销和品牌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选择正确的颜色可以唤起消费者特定的情感和消费行为,从而提高销售额和品牌认可度。

不同行业和目标消费者群体可以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特性选择适合的颜色。

颜色心理在消费者行为中的作用是一项关键性的研究领域。

消费者对特定颜色的反应是受到文化、个人偏好和经验的影响的。

因此,了解消费者的颜色心理,将有助于企业在产品设计、品牌形象和市场推广中获得更大的成功。

首先,红色是一种强烈而有活力的颜色,与力量、动力以及紧迫感相关联。

色彩的心理联想的名词解释

色彩的心理联想的名词解释

色彩的心理联想的名词解释色彩的心理联想是指人们对不同颜色产生的情感、情绪和心理感受。

颜色是一种视觉感知的现象,同时也具有强烈的心理效应。

不同的色彩可以引发人们不同的情绪反应,影响他们的思维和行为。

在心理学中,每一种颜色都与某种情绪或意义联系在一起。

例如,红色通常与活力、激情和力量相关联,因此在商业领域中常被用作促销产品或举办销售活动的标志颜色。

蓝色则常常被视为冷静、稳定和安宁的象征,因此在医疗机构和办公场所经常运用。

绿色被认为与自然、和谐和平静有关,因此常被运用在环保类产品的标志或相关宣传中。

这种心理联想可以追溯到人类进化的早期。

在大自然中,某些颜色与特定的事物或现象相关联,传达特定的信息。

例如,红色通常与成熟的水果、熟透的肉类或危险的动物有关联,提醒人们要注意或做出相应的反应。

这种生物学上的联想机制在人类的神经网络中得到了保留,尽管在现代社会中失去了某些原始意义,却在情感、文化和社会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心理联想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

文化背景、个人经验和社会环境都会对人们对颜色的心理感受产生影响。

不同地区和文化中的颜色象征和内涵常常会发生差异。

例如,在中国的文化中,红色代表幸福和好运,而在西方文化中,红色通常与危险、禁忌或爱情有关。

这些文化差异在人们对颜色的心理联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个人经验也会对颜色的心理联想产生影响。

个体对某种颜色可能会有积极或消极的情感体验,这源于个人在某一时刻或阶段的经历和感受。

例如,一个人可能对蓝色有消极的联想,因为他曾在童年时期淹溺在海里,而这种体验导致了他对蓝色的恐惧和不安。

此外,社会环境中的广告、媒体和流行文化也会对人们的颜色心理联想产生影响。

广告商和品牌通常利用色彩的心理联想来增强产品的吸引力和认知。

他们通过将特定的颜色与他们的品牌形象或特定产品联系在一起,来轻松唤起人们与这些品牌或产品相关的情感和记忆。

此外,色彩心理联想还有一些普遍的特征。

例如,亮度和饱和度对颜色的心理影响也十分重要。

色彩的心理效应及色彩感

色彩的心理效应及色彩感

色彩的心理效应及色彩感色彩运用的最终目的是表达和传递感情。

色彩本身无所谓感情,这里所说的色彩感情只是发生在人与色彩之间的感应效果,由色彩客观属性刺激人的知觉而产生,分为两种:一是直接的心理效应,二是间接的心理效应。

色彩的直接性心理效应来自色彩的物理刺激对人的生理发生的直接心理体验。

心理学家对此曾经作过许多实验,如红色,让人感觉脉搏加快,血压有所升高,情绪兴奋冲动,思维活跃;蓝色,使脉搏减弱,情绪沉静、安详。

因物理性刺激而联想到的更强烈、更深层意义的效应,属色彩的间接性心理效应。

如令人兴奋的饱和红色由于与印象中的火、血、红旗等概念相关联,容易让人联想到战争、伤痛、革命等;而沉静的黑色则容易使人联想到死亡、悲哀、阴沉等。

色彩本身是没有感情的,但由于人们的社会活动与之发生联系,色彩对人的思维、感情又产生影响,因此在心理上会产生某种情绪。

我们可以对于典型色彩所具有的感情特征做一个简单的描述:红色:红色是热烈、冲动、强有力的色彩,它象征着热情、开朗、积极、个性、开朗、奔放、前进、喜悦、温暖,具有较佳的视觉效果,穿着这个色彩代表的是信心和力量。

它能使能使肌肉的机能和血液循环加快。

另外在工业安全用色中,红色也常来作为警告、危险、禁止、防火等标志用色。

关于红色的搭配,伊顿教授曾作过精辟的解释,他说:在深红的底子上,红色平静下来,热度在熄灭着;在蓝绿色底子上,红色就像炽烈燃烧的火焰;在黄绿色底子上,红色变成一个冒失的、莽撞的闯入者,激烈而不寻常;在橙色的底子上,红色似乎被郁积着,暗淡而无生命,好像焦了似的。

橙色:橙色是欢快活泼的光辉色彩,是暖色系中最温暖的色,它使人联想到金色的秋天,丰硕的果实,跳动的火苗,它常给人于愉快、开朗、健康、希望、激情、可爱自在的感受。

因此是一种富足的、欢乐而幸福的颜色。

服装用色上不论与何种色彩搭配,总能给人以热情和温暖的心理感受。

橙色稍稍混入黑色或白色,就成为一种烧焦的颜色,会给人以老朽、悲观、拘谨的心理感受;橙色中加入较多的白色会给人以细嫩、温馨、暖和、柔润、细心、轻巧的感觉。

色彩的心理效应

色彩的心理效应

装饰圣母玛利亚的外衣就是蓝 色,教堂中圣物基本上用蓝色
布来遮盖,象征着宁静、永恒、
忠诚与传统。蓝紫色象征深不
可测的宇宙;在哈尔滨东正教
堂里,绿松石蓝代表大海与天 空,象征神授予的生命力。
《草原圣母子》/拉斐尔
哈尔滨东正教堂
色彩构成
在现代设计中蓝色是传递和平、宁静,显示高度与深度的颜色,许多商 家都喜欢使用蓝色作为企业logo(标志,徽标)的主色调,蓝色与橙色的搭 配会产生很不稳定的感觉,蓝色与中性颜色(灰色、米色)放在一起是很好 的问候色。
色彩的联想
色彩构成
1.红色
红色在大多数国家中都是最早使用的颜色,或许是因为鲜血是红色的原因,
红色总能让人想到生命,在人的行为方式与心理上都能够产生一定的暗示作用。
在原始世界里,杀戮是时常上演的事件,无论是什么方式的狩猎,都存在着吞
噬与吮吸。人类在食用动物肉与血的时候,同时将其力量吮吸过来,这种红色
6.白色
白色,是纯粹和洁白的象征。所谓“争黑辩白”就是明辨是非、分清善 恶的意思,白在这里代表着纯洁的善。在西方国家,白色象征着爱情的无暇。 在印度,佛教中把白象、白牛看作是吉祥、神圣之物。在日本,白色历来是 天皇的服饰色彩,给人以清净的感觉。
色彩构成
在设计中白色与黑色相配会产生简洁明确、朴素有力的效果,给人以重 量感和稳定感,有很好的视觉传达能力。
设计构成
色彩构成
色彩的心理效应
一、色彩的情感象征 色彩本身只是一种物理现象,知觉
经验与外来色彩的刺激与色彩经验,会 在人的心理上引起某种情绪。视觉经验 的形成是通过人脑的联想,拥有各种不 同丰富色彩的表情显示出不同的情绪感 应。人对色彩有着天然的联想,这种过 程不需要引导,是潜意识下发生的。色 彩联想心理活动在没有经过训练的人眼 中虽存在,但受到民族地域、文化修养、 宗教信仰、社会地位等客观条件的制约 却是朦胧和不确定的,但是尽管如此, 色彩的情感感受与联想意识依然存在, 原始而真实。

色彩的心理感应与联想

色彩的心理感应与联想

127ART&DESIGN2005年壹月・总第141期题的雕漆、螺钿、雕塑等不胜枚举。

这些都说明如何认识并运用好材料,是汉字艺术设计应用的新课题,其目的是展示美感。

三、现代书法艺术中材料主体构成的创造美现代书法如同其它现代艺术一样,在本质上是意识形态的问题,是一种观念上的革命。

它以中国的汉字文化为依托,但又跳出文字可识别的障碍,逐步地走向观念与抽象。

在形式上融合了装饰、构成等诸多设计因素,引发了例如书法装置、行为、雕塑等观念性作品的产生,而这些作品大都和材料的运用联系在一起。

众所周知,绘画讲究元素语言,现代书法同样在探索元素语言的多样性,它已从单一的水墨元素中走出,有色彩,有肌理,更多的是各种材料元素的广泛运用。

当然,这些材料并不像在设计中一样,是一种直观的运用,它更多的是通过材料的质感、构成所引发的一系列思考,或者是喻为文字内容的一种意味,一种感受。

如现代书法作品《禁》就是用铜金属构成的,作品中不同形状、大小、粗细的铜片(主要以方形变化为主)相互交错,排列在一个粗边正方形的铜框中。

以方形为主的铜片以及铜片本身的硬质地感给人一种条条框框的感受,而满构图的排列又增加了这种感受,加上螺丝钉的连接,更从另一个层面去体现了“禁”字的意味。

这样的现代书法不能算是前卫,但是它却反映了材料的质感与构成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形式美,它切合了“禁”字的本意,却又脱离了传统书法的表现形式,以浅浮雕的构成形式充分展示出现代书法中材料构成的创造美。

作为汉字艺术还有更多的形式,如汉字行为艺术等,但这些形式都和材料有着紧密的联系。

可见,汉字艺术存在着“材美”的特征,并将继续传承和演绎着材料对汉字艺术的影响,无论是作为载体还是主体,材料已成为汉字艺术的一部分。

我们有理由相信,材料的美感是和汉字艺术本身的美感相融合的,并将放大和延伸这种美感。

参考文献:① 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东方出版中心,上海,1986。

/②蔡国声:《印章三千年》,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

色彩的心理效应

色彩的心理效应

色彩的心理效应一、色彩与心理1.色性色性指某一个单独颜色的性质。

每一种颜色都有它的基本性格、特征、搭配关系等,不同的色彩有着不同的表现价值,其调和的关系也是各不相同的。

对这些因素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我们充分利用色彩传达感情。

下面介绍几种基本的有彩色系和五彩色系的色性●红色在可见光谱中红色的光波最长,折射角度小,但穿透力强,对视觉的影响力最大。

红色的纯度最高,注目性强,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被人们称之为“火与血”的色彩,具有很强的号召力,象征着革命,常表现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对于人的心理产生巨大的鼓舞作用。

红色首先使人联想到太阳、火焰、血液、红旗、红花等,使人感到兴奋、热情、活泼、健康、热闹、幸福、吉祥。

由于性格过于强烈,也常被作为野蛮、战争、血腥的色彩象征,使人产生恐怖、紧张的心理作用。

红色的个性强烈,不容易丧失自己,少量混入其他色相时不会改变其色彩倾向。

红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被广大民众所喜爱的历史,在我国传统建筑及民间手工艺品中,红色经常作为吉祥色出现。

它不仅在节日喜庆时被人们采用,作为欢乐、庆典、胜利时的装饰色,就连平时的各种实用设计也常常采用。

由于红色能见度高,因此常常把它应用在引人注意的报警和危险的信号中。

当红色变为深色或带紫味的红时,即形成稳重、庄严的色彩;若红色加白,性格变为愉快、温和、甜蜜、优美,同时给人以幼稚、娇柔的感觉。

强烈的红色适合黑、白和不同深浅的灰。

鲜艳的红色和绿色相组合时,只要处理好面积比例关系,就会使画面不仅具有活力,而且富有浓郁的民间色彩韵味;与蓝色配合显得稳静、有秩序。

●橙色橙色的波长在红与黄之间,是色彩中最响亮、最温暖的色彩,橙色的刺激作用虽然没有红色大,但它的认知性和注目性也很高,既有红色的热情、开朗,又有黄色的光明、活泼的性格。

在自然界中,玉米、鲜花、果实、灯光都含有不同的橙色,因而橙色是华丽、富足、温暖、欢乐、辉煌的色彩象征。

由于橙色与许多果实色以及糕点面包、油炸食品的色泽相近似,所以此色使人觉得饱满、成熟,富有极强的食欲感,在食品包装中被广泛应用。

色彩给人的视觉心理效应

色彩给人的视觉心理效应

色彩的心理‎效应一切以色彩‎为表现手段‎的创造活动‎,其意义都在‎于沟通某种‎色彩组合的‎视觉感受,使人产生一‎种心理的关‎系与共鸣。

一、色调------色彩视觉与‎心理的沟通‎1、色调与色彩‎心理色彩创作的‎意图表达首‎避免色彩感‎觉上的偏差‎,如果色彩感‎觉与表达的‎意图不符,无论怎样的‎配色,都会使人觉‎得不协调,而色彩会对‎人类心理产‎生影响,并在不知不‎觉中左右人‎们的情绪,这是得到普‎遍认可的事‎实。

色彩心理是‎人对所看到‎的色彩的视‎觉刺激和心‎理暗示产生‎的系列联想‎。

鲜亮的红色‎、橙色和黄色‎能够令人精‎神振奋,而蓝色和绿‎色则能平静‎我们的情绪‎;高纯度的色‎彩给人们华‎丽、气派的感觉‎,而低纯度的‎色彩给人一‎种朴实、素雅质感,混入黑色和‎灰色的冷色‎调,其沉闷、压抑的色彩‎环境令人意‎志消沉和绝‎望的感觉。

不管是色彩‎的冷与暖、湿与干、远与近、轻与重、弱与强、柔软与坚硬‎、华丽与朴素‎都通我们的‎视觉经验与‎心理联想有‎关,这些感觉偏‎向于物理感‎觉的印象,而不是物理‎的真实物象‎,是我们的心‎理作用产生‎的主观印象‎。

色彩与形状‎的关系:色彩学家通‎过测试发现‎色彩以纯色‎出现时会和‎人的许多感‎觉发生联想‎,其中造型因‎素有不少联‎系。

当某一形状‎与某以色彩‎有相同的心‎理作用时,他们就构成‎了表现方面‎的对应关系‎;比如:红色的稳定‎、重量和不透‎明性给人一‎种静止、厚实、强烈、大方的感觉‎,被认为具有‎正方形的特‎征;黄色则被认‎为同三角形‎有关,是人们把改‎色相明快、敏锐、活跃、爽快、利落、刺激的特点‎同三角形的‎尖锐感以及‎好斗和进取‎的精神结合‎在一起;蓝色的轻柔‎、柔和、寒冷、通透、飘渺,被联想为海‎洋或天空之‎色,他给人们的‎感觉是浮动‎不定的、变化万千,因此,能滚动的圆‎球则成了他‎的造型代号‎;橙色的安稳‎、敦厚、温和、不透明,使其具有长‎方形的特征‎;绿色的冷静‎、清凉、自然、宽坦,对应了六角‎形;紫色的温和‎、虚无、变换、神秘同椭圆‎形的特征相‎对应。

简述色彩的作用及应用

简述色彩的作用及应用

简述色彩的作用及应用色彩是人类视觉感知世界的一种特征,同时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视觉语言。

色彩的作用及应用广泛而深远,影响着我们的情感、心理和行为。

以下将从心理学、文化学以及设计领域等角度简述色彩的作用及应用。

在心理学中,色彩对人类的情感和心理状态有着重要影响。

不同的颜色会引发特定的情绪和联想。

例如,红色被认为是一种充满活力和激情的色彩,可以激发人的动力和冒险精神;蓝色则被认为是一种安静和平静的色彩,可以带来宁静和放松的感觉。

这种色彩与情感之间的联系被称为色彩情感学,它通过研究颜色在心理上的效应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色彩的作用。

不同的文化对色彩的理解和应用也有所差异。

在中国文化中,红色象征着吉祥和喜庆,常被用于庆祝和祝福的场合。

而在西方文化中,红色一般与危险、爱情和激情等联系在一起。

这种文化因素对色彩的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广告和品牌设计中。

设计师需要考虑目标受众所在的文化背景,以避免色彩的误解或产生不良的联想。

在设计领域,色彩是一种重要的表达和沟通工具。

色彩可以给作品赋予不同的情感和个性,引起观者的共鸣和注意。

在平面设计和标志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可以帮助建立品牌形象,增强视觉识别度。

例如,可口可乐的红色和白色标志以及它们与愉快、活泼和友善的形象相结合,形成了品牌独特的视觉语言。

此外,色彩还可以在室内设计中起到起居环境调整的作用。

浅色调可以让空间看起来更为开阔和明亮,而深色调则可以创造出温暖和舒适的氛围。

色彩的应用也有助于人们加强对信息的理解和记忆。

不同的色彩可以用来代表特定的信息和概念,使其更容易被人们识别和记忆。

这一点在视觉传达中尤为重要,例如交通标志、图表和地图等。

通过对色彩的巧妙运用,可以更好地引导人们的行为和理解。

总之,色彩的作用及应用非常广泛。

它影响着人们的情感和心理状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表达手段,并在设计和传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了解色彩的原理和效应,对于设计师、艺术家和广告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色彩可以通过创造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共鸣,帮助他们更好地传达信息和触动观众的内心。

色彩的心理效应色彩有何心理效应

色彩的心理效应色彩有何心理效应

色彩的心理效应_色彩有何心理效应*导读:色光作用于眼的过程,通常是用心理学范围的作用平行而进的,影响感情更内在。

色彩的心理效应,你可能在日常生活没有多去关注,其实色彩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

想知道色彩有何心理效应吗?看完下文你就明白了。

色彩的直接心理效应来自色彩的物理光刺激对人的生理发生的直接影响。

心理学家对此曾做过许多实验。

他们发现,在红色环境中,人的脉搏会加快,血压有所升高,情绪兴奋冲动。

而处在蓝色环境中,脉搏会减缓,情绪也较沉静。

有的科学家发现,颜色能影响脑电波,脑电波对红色反应是警觉,对蓝色的反应是放松。

自19世纪中叶以后,心理学已从哲学转入科学的范畴,心理学家注重实验所验证的色彩心理的效果。

不少色彩理论中都对此作过专门的介绍,这些经验向我们明确地肯定了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

冷色与暖色是依据心理错觉对色彩的物理性分类,对于颜色的物质性印象,大致由冷暖两个色系产生。

波长长的红光和橙、黄色光,本身有暖和感,以次光照射到任何色都会有暖和感。

相反,波长短的紫色光、蓝色光、绿色光,有寒冷的感觉。

夏日,我们关掉室内的白炽灯,打开日光灯,就会有一种变量双的感觉。

颜料也是如此,在冷食或冷的饮料包装上使用冷色,视觉上会引起你对这些食物冰冷的感觉。

冬日,把卧室的窗帘换成暖色,就会增加室内的暖和感。

以上的冷暖感觉,并非来自物理上的真实温度,而是与我们的视觉与心理联想有关。

总的来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既需要暖色,又需要冷色,在色彩的表现上也是如此。

冷色与暖色除去给我们温度上的不同感觉以外,还会带来其它的一些感受,例如,重量感、湿度感等。

比方说,暖色偏重,冷色偏轻;暖色有密度强的感觉,冷色有稀薄的感觉;两者相比较,冷色的透明感更强,暖色则透明感较弱;冷色显得湿润,暖色显得干燥;冷色又很远的感觉,暖色则有迫近感。

一般说来,在狭窄的空间中,若想使它变得宽敞,应该使用明亮的冷调。

由于暖色有前进感,冷色有后退感,可在细长的空间中的两壁涂以暖色,近处的两壁涂以冷色,空间就会从心理上感到更接近方形。

色彩心理

色彩心理

色彩:
红——很暖、很强、很华丽 橙——很暖、扩大、华丽、强 黄——暖、扩大、华丽、软、强 黄绿——软、湿、弱、扩大、轻、愉快 绿——湿 蓝绿——冷、湿、高尚、愉快 蓝——很冷、湿、硬、锐、收缩、重、高尚 青紫——冷、硬、收缩、重 紫——钝、软、弱、重 紫红——暖、软、华丽
二 色彩与感觉
不同的颜色具备了不同的特征,人受到他的影 响后产生了各式各样的感情反应,尽管这种反应由 于民族,性别,年龄,职业等不同而各县差异,但 其中共性的感觉还是很多很多的,像色彩的冷暖感, 空间感,大小感,轻重感,软硬感。
绿色 具象:菜地,树叶,禾苗,春天 抽象:和平,安全,生长,新鲜 绿色是大自然的色彩,是人眼最适应的颜 色。 嫩绿,草绿——春天,生长,生命和希望,是 青年色的代表。 中绿,翠绿——象征着盛夏,兴旺。 孔雀绿——华丽,清新. 深绿——是森林的颜色,显得稳重。 蓝绿——给人以平静,冷淡的感觉。 青苔绿,橄榄绿——显得比较深沉,让人满足 由于绿色与大自然,田野相关联,能使人 联想到和平,平静,安全,因此交通安全信号 邮电通信也是用绿色。称为国防绿和保护色。 绿色是一种间色,与黄和蓝相配都能相协 调,绿色又是花朵的背景,所以它和粉红在一 起,会有相当好的对比效果,绿色若与黑色在 一起使用会显得神秘或者恐怖。绿色很容易被 人接受,用的不好会感到平庸俗气。
蓝色 具象:天空,海洋,湖泊,远山 抽象:透明,清凉,冷漠,平静,悠久 蓝色是色彩中最冷的颜色,它与橙色 形成鲜明的对比,有着消极,收缩,内在 的理智。 蓝色在性格上有着比较广的变调可能 性。明朗的蓝——有青春气息,华丽而大 方,高明度的蓝——显得轻快而清澈,适 合表现大的空间。低明度的蓝——沉静稳 定。深蓝色在服装中有着广泛的使用范围 ,无论年龄大小,它几乎适合每一个人。 因为他近似黑色,明度低,容易与其他色 相协调,不像黑色性格那么直接,有现代 感。 蓝色对西方人来说意味着信仰,对中 国人来说意味着不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在人的心理上引出某种情绪。
心理学家发现,在红色环境中,人的脉搏 会加快,血压有所升高,情绪有所暴躁。而处 在蓝色环境中,脉搏会减缓,情绪也较沉静。
有的科学家发现,颜色能影响脑电波,红 色的反应是警觉,对蓝色的反应是放松。冷色 与暖色是依据心理错觉对色彩的物理性分类, 红橙黄色的光本身有暖和感,照射到任何色都 会有暖和感。紫蓝绿色光有寒冷的感觉,夏日 我们关掉白炽灯,打开荧光灯,就会有一种凉 爽的感觉。如在冷饮的包装上使用冷色调,视 觉上会引起人们对这些食物冰冷的感觉;冬日 把窗帘换成暖色,就会增加室内的暖和感。以 上的冷暖感觉并非来自物理上的真实温度,而 是,与我们的视觉经验与心理联想有关。
明度不高不低,且对比 较弱的色彩,纯度较低的色 彩和色性偏暖的颜色,具有 皮毛、绵线感,属于柔软色。
明度极高和极低,且对 比强烈的色彩,纯度极高的 色彩和色性偏冷的色彩,具 有金属感,属于感觉坚硬的 色彩。
色彩的华丽与朴素感
在色彩感觉中,也有华丽与朴 素的两种感觉。这种感觉以纯度因 素为主,也与明度和色性有密切的 关系。
黄一Me:黄色具有清雅、单纯、愉快的感觉,是三原色中明度最高的颜色, 活泼。积极、敦厚、轻盈。中性。
灰一Fa:灰色浓滞,表情与其他色彩格格不入,却能与任何颜色产生一种特 殊的对比性调和,苦涩、厚而不重、硬而不坚。
绿一So:绿色清闲、空旷、生意盎然、冷静、有锐利感,与红色有一种互 为补色的关系。
阴郁的色彩则是明度低, 明度对比较弱的色彩,以及纯 度偏低且色性偏冷的色彩。
色彩与音乐
“绘画是无声的诗,音乐是有声的画”,最早提出色彩音阶理论的是牛顿, 他认为以Do到So的音阶和红到紫的光谱色顺序相同。
一般色彩和音阶的关系如下: 红—Do:红色是一种热情澎湃的声音,具有强烈、充实、浑厚、不安定感。 橙—Re:橙个性较温和,带有浑厚、安定的特质。属于音阶中带过音的角 色。
(法兰西国旗)
色彩的膨胀、收缩感不仅 与波长有关,而且还与明度有 关。(电灯泡的钨丝)
色彩的兴奋与冷静感
一般说来,暖色较易引 起心理的亢奋和积极性,属 于兴奋色,其中以朱红色最 具兴奋作用,其它明度较高、 纯度较高的颜色如黄色、橙 黄色等也都具有扇动性,倾 向于兴奋色。寒色较具压抑 心理亢奋的作用,令人消极、 沉静,属于冷静色,其中以 蓝色最具清凉、沉静的作用。 另外明度、纯度较低的颜色, 也都偏向消极、镇静的作用, 倾向于冷静色。(医院的色 彩)
那么,创造什么样的色彩才能表达所需要的感情, 完全依赖于自己的感觉、经验和想象力,没有什么固定模 式。

冷色与暖色还会带来一些其它感受,如;重量感、湿度 感等,比方说,暖色偏重,冷色偏轻;暖色有密集的感觉,冷 色有稀薄的感;两者相比,冷色有透明感,暖色透明感较弱; 冷色显得湿润,暖色显得干燥;冷色有退远的感觉,暖色有迫 切感,这些感觉是受我们心理作用而产生的主观印象,属于一 种心理错觉。
色彩的明度与纯度也会 引起对物理印象的错觉。 颜色的重量感主要取决 于色彩的明度,暗色给 人以重的感觉,明色给 人以轻的感觉。纯度与 明度的变化,还可以给 人色彩软硬的印象,如 淡的亮色给人柔软的感 觉,暗的春色则有强硬 的感觉。
色彩的膨胀与收缩感
各种不同波长的光同时通 过水晶体时,聚集点并不完全 在视网膜的一个平面上,因此 在视网膜上的影像的清晰度就 有一定差别。
色彩的轻与重感
色彩的轻重感与明 度、纯度、寒暖等特性 相关联。
明度较高的色彩, 纯度居中的色彩和色性 偏冷的色彩,给人的感 觉是较轻的。相反,明 度低的色彩,纯度极高 或极低的色彩和色性偏 暖的色彩,给人以重的 感觉。
色彩的强与弱感
所谓色彩的强与弱,是指色彩给人心理 的刺激所造成的震撼力的强和弱。
无论有色彩的色还是无色彩的色,都有自己的表情特 征。每一种色相,当它的纯度或明度发生变化,或者处于 不同的搭配时,颜色的表情也就随之改变了。如红色是热 烈冲动的色彩,在蓝色底上象燃烧的火焰,在橙色底上却 暗淡了;橙色象征着秋天,是一种富足、快乐而幸福的颜 色;黄色有金色的光芒,象征着权力与财富,黄色最不能 掺入黑色与白色,它的光辉会消失;绿色优雅而美丽,无 论掺入黄色还是蓝色仍旧很好看,黄色绿单纯年轻,蓝色 绿清秀豁达,含灰的绿宁静而平和;蓝是永恒的象征;紫 色给人以神秘感等等。
纯度对比强烈,为色相的补色对比,明 度对比也极强,属于强色感觉,具有明快、 强烈、兴奋、紧张不安等心理反应。
纯度极低、明度对比极弱,是属于弱色 感觉。弱色给人以松弛、柔和、亲切等心理
反应。
色彩的柔软与坚硬感
在色彩的感觉中,也 有柔软和坚硬两种不同的质 地的感觉。色彩的柔软与坚 硬主要与色彩的明度、纯度 和色性有关。
纯色是色彩饱和度最高的颜色,给视网 膜的刺激最强烈,感觉鲜艳而醒目,震撼力 大,属于强色。当色彩经过混色之后,饱和 度降低,纯度下降,而趋于柔和。纯度愈低, 色彩强度愈弱,直到接近无彩色时,刺激性 最弱,属于弱色。
在色彩的明度上,一般明亮的颜色属于 强色而深暗的颜色属于弱色,当其并置关系 时,明暗对比强的颜色属于强色,而明暗对 比弱的颜色属于弱色。
色彩构成
威海职业学院美术系 赵虹
第三章 色彩心理效应
色彩本身没有灵魂,它是一种物理现象,人对色 彩的感觉是主观的,是客观世界引起的主观反应,不同 波长的光线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从而产生不同的色彩. 经过视觉神经传入大脑后,经过思维,与以往的记忆 及经验产生联想,从而形成一系列的色彩心理反应.一 旦知觉经验与外来的色彩刺激发生一定的呼应时,就
华丽的颜色,主要是纯度高、 鲜艳、亮丽、色调活泼、强烈的颜 色;明度较高且强烈对比的颜色; 色性偏暖且强烈对比的颜色。
朴素的颜色,必然是朴实无华、 色彩较灰浊的低彩度颜色,以纯灰 色最为典型,其明度较灰暗,色性 偏冷又对比较弱。
色彩的明朗与阴郁感
色彩与人类的个性一样, 具有明朗与阴郁的分别,可以 用来表达人的感情,其主要以 明度作用为主,同时也与纯度 因素有关。 明朗的色彩必然是明度高,明 度对比较强的色彩,以及纯度 偏纯且色性偏暖的色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